CN102602778B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02778B CN102602778B CN201110392805.1A CN201110392805A CN102602778B CN 102602778 B CN102602778 B CN 102602778B CN 201110392805 A CN201110392805 A CN 201110392805A CN 102602778 B CN102602778 B CN 1026027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mentioned
- air
- dispersion parts
- air disper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梯装置,不需要大幅度的构造改良,能够有效降低在行驶时产生的气动力噪声。在于井道(13)内进行升降动作的轿厢(11)的正面下端部设置有第一整流板(16)。在该第一整流板16的上下两端部的至少一个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气流分散部件(21),该至少一个第一气流分散部件(21)具有用于在轿厢(11)通过狭小部时将流入轿厢(11)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厚度。
Description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2011-008737(申请日:2011年1月19日)而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具备整流板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的高层化,对于作为纵向交通工具的电梯的要求提高。其中一个要求为电梯的高速化。另外,根据日本建筑基准法,电梯的额定速度被规定为“对轿厢作用乘载载荷而上升时的最高速度”。当根据速度对电梯进行分类时,将额定速度为每分钟45m以下的电梯规定为“低速”,将每分钟60m~105m的电梯规定为“中速”,将每分钟120m以上的电梯规定为“高速”,将每分钟360m以上的电梯规定为“超高速”。
随着电梯的额定速度成为400m/分以上,由于轿厢周围的气流而产生的气动力噪声,与电梯的舒适化相关联而成为问题。为了降低这种超高速电梯的气动力噪声,整流盖的安装被具体化,效果得到提高。
但是,在于狭窄的井道内高速行驶的电梯中,与升降层相对应而在井道内存在厅门槛等狭小部。因此,残留有的问题为:每当通过狭小部时就产生局部的气动力噪声(破风声(バフ音)),不仅是轿厢内的乗客、对于在通过层等待的乗客也成为较大的噪声源而带来不愉快感。
因此,为了对应于电梯的进一步高速化,而开发出在整流罩之上安装整流扰流器的技术,并实现应用到世界最高速的电梯中的成果。
近年来,随着无障碍化,要求进一步减小升降层地板和轿厢之间的间隙间隔,以使轮椅或婴儿车的轮胎不会陷入。因此,井道内部的狭小部间隙进一步变小,在以往不成为问题的低~高速的电梯中,在通过井道内的狭小部时,也会产生局部的气动力噪声(破风音)。
在越来越要求舒适化的现状中,对于这种低~高速的电梯也处于希望降低行驶时的气动力噪声的状况。但是,对于这种气动力噪声,现状是没有有效的对策,例如为了消除井道的狭小部分,仅能够进行沿着整个行驶路粘贴板而进行平面化等的构造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电梯装置,不需要大幅度的构造改良,能够有效地降低在行驶时产生的气动力噪声。
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构成为,具备:第一整流板,设置于在井道内进行升降动作的轿厢的正面下端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气流分散部件,设置在该第一整流板的上下两端部的至少一个端部的上述轿厢的正面侧,具有用于在上述轿厢通过狭小部时将流入上述轿厢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厚度。
根据这种构成的电梯装置,不需要大幅度的构造改良,能够有效地降低在行驶时产生的气动力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电梯行驶时产生的气动力噪声的观测结果的图。
图2是通过数值流体分析来再现电梯行驶时的轿厢周边的空气流动的图,是表示挡板的下端部分临近井道内的狭小部时的空气流动的图。
图3是通过数值流体分析来再现电梯行驶时的轿厢周边的空气流动的图,是表示挡板的下端部分临近井道内的狭小部时的空气流动的其他图。
图4是表示电梯行驶速度和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A、图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5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5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轿厢的挡板上所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的其他设置例的图。
图7是表示轿厢的挡板上所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的其他设置例的图。
图8是表示轿厢的挡板上所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的其他设置例的图。
图9A、图9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9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9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10A、图10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0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0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轿厢的挡板的下端部所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的构成的图。
图12A、图12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2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2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13A、图13B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3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3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轿厢的挡板的上端部所设置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的构成的图。
图15A、图15B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5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5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16A、图16B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6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6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17A、图17B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7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7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18A、图18B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8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8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19A、图19B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9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19B是A方向观察该配重的主视图。
图20A、图20B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20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20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21是表示利用了放电等离子的气流产生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2是表示由图21的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诱导流的速度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利用了放电等离子的气流产生装置的其他构成的图。
图24是表示由图23的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诱导流的速度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由图23的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诱导流的速度变化的一例的图。
图26A、图26B是表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26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26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图2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气流产生装置的控制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28A、图28B、图28C是表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28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28B是从A方向观察轿厢的主视图,图28C是从B方向观察配重的主视图。
图2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气流产生装置的控制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30A、图30B是表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0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30B是从A方向观察轿厢和厅门的主视图。
图31A、图31B是表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1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31B是从A方向观察轿厢和厅门的主视图。
图32A、图32B是表示第十六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2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32B是从A方向观察轿厢和厅门的主视图。
图33A、图33B是表示第十七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3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33B是从A方向观察轿厢和厅门的主视图。
图3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厅门槛上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的形状的图。
图35是表示第十八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36是表示将气流分散部件设置在轿厢的挡板上的情况下的噪声降低效果的图。
图37是表示将气流分散部件设置在井道的厅门槛上的情况下的噪声降低效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于电梯行驶时的气动力噪声(破风音)的产生机理,以低~高速的电梯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低~高速电梯中,在具有箱型形状的轿厢的下端部的候梯厅侧,安装有通称“挡板”的整流板。该挡板兼有如下作用:防止物体从候梯厅的厅门槛和轿厢门之间的间隙落下,并且对流入轿厢正面的气流进行整流化。
图1表示对于具有这种形状的低~高速的电梯、在计测轿厢位置的同时对行驶时产生的气动力噪声进行了观测的结果。在图1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噪声的大小。由此可知,当使轿厢以规定速度下降时,在挡板的下端部分临近厅门槛等狭小部的瞬间,产生较大的压力变动而产生气动力噪声(参照图中的箭头)。
在此,图2、图3表示通过数值流体分析(CFD:Computational FluidDynamics)调查了电梯行驶时的轿厢周边的空气流动的结果。图中的1是轿厢、2是挡板、3是井道内的狭小部。在轿厢1向下降方向的行驶中,在挡板2的下端部临近狭小部3时,在挡板2的下端部分空气流动被阻塞,产生急剧的卷入流。由此产生较大的压力变动而产生气动力噪声及振动。
在电梯及汽车的行驶时产生的气动力噪声,产生的起因是在由于行驶而紊乱的气流中存在的漩涡的非恒定运动,该气动力噪声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大。根据通过对作为流体的基础方程的纳维尔-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进行变形而得到的波动方程(莱特希尔(Lighthill)方程),能够求出这种气动力噪声。(1)式表示该波动方程。
在上述(1)式中,c是音速,p是压力,ρ是密度,x是坐标,v是速度,μ是粘性系数,F是外力,δij是克罗内克符号(Kronecker delta),Tij是莱特希尔的声张量。另外,i表示行成分i=1、2、3,j表示列成分j=1、2、3。
通过对上述(1)式进一步进行变形,并进行量纲分析而对各项的次数进行评价,由此能够如下地表示来自气动力噪声源的放射音。
在上述(2)式中,声压p=c2ρ,ρo是密度的平均值,r是离声源的距离,l是旋涡的比例,u是速度。
上述(2)式的第一项表示,与涌出或吸入流动等气流的体积变化相伴随的气动力噪声,与速度的4次方成正比例地产生。此外,上述(2)式的第二项表示,如高速行驶时的汽车或新干线噪声那样由于运动量的变化而产生的噪声,与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例。上述(2)式的第三项表示,如喷气发动机的喷射音那样基于流动的非恒定运动的噪声,与速度的8次方成正比例地产生。
图4表示对于低~高速的电梯在改变行驶速度的同时计测了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的结果。横轴表示轿厢的移动速度,纵轴表示噪声的大小。
根据该图可知,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与行驶速度的4次方几乎成正比例地变大。这表示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产生的起因是由轿厢的前端部临近狭小部时的急剧的空气流入导致的气流的体积变化。因此,可以认为,为了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使气流的体积变化即压力变动缓和是有效的。
以下,对用于使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降低化的具体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5A、图5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5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5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具备主要用于低速电梯的箱型形状的轿厢11。该轿厢11通过未图示的卷扬机的驱动、经由绳索12在井道13内进行升降动作。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挡板16从轿厢门槛15的下部向垂直方向延伸出规定长度,防止物体从候梯厅和轿厢11之间的间隙落下。此外,该挡板16还用作为对流入轿厢11正面的气流进行整流化的整流板。
另一方面,在井道13内,在各层的候梯厅设置有用于支持厅门19的厅门槛17。在该厅门槛17上开闭自如地设置有厅门19。在轿厢11停靠到各层的候梯厅时,轿厢门14与厅门19卡合而进行开闭动作。另外,图中的18是由井道13内的厅门槛17形成的狭小部。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挡板16下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设置有板状(平面矩形状)的气流分散部件21。该气流分散部件21具有用于将在通过狭小部时流入轿厢11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规定厚度,并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挡板16下端部的中央附近。
另外,作为气流分散部件21的安装方法,可以通过螺旋夹(ねじ止め)、粘接、焊接或铆钉等相对于挡板16固定。或者,也可以使气流分散部件21为嵌入式等、能够相对于挡板16拆装的构造。也可以通过冲压加工或其他方法在挡板16本身上加工出气流分散部件21那样的厚度。
此外,气流分散部件21的材料,只要是能够耐受行驶时的风力的材料,则可以是与挡板16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设置了这种气流分散部件21的挡板16,当然一并具有与以往的挡板同样的安全机构。气流分散部件21设置在挡板16的下端部。由此,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挡板16的下端部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气流经由气流分散部件21而分散地流动。结果,在挡板16的下端部分气流不会被一度堵塞,能够防止气流的体积被瞬间压缩。
即,通过气流分散部件21的厚度,在挡板16的下端部和厅门槛17的突出部之间形成的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的均匀性被破坏。结果,气流的体积变化被缓和,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降低。
此外,气流分散部件21设置在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内。经由该气流分散部件21而气流被分散,由此还能够降低由于气流与作为轿厢正面的突出物而存在的轿厢门槛15直接碰撞而产生的噪声。
如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仅在挡板的下端部设置具有能够分散气流的厚度的气流分散部件的简单构造,就能够有效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因此,在低~高速的电梯中,不具备整流罩及整流楔等高价的整流装置,就能够提供舒适的行驶环境。
另外,例如图6所示,也可以不在挡板16的下端部、而在中央部分设置气流分散部件21。但是,在挡板16的下端部不能够堵塞气流,所以气流可能从此处一度进入而产生增速流。
此外,如图7的例子所示,在设置了具有从挡板16的下端部到轿厢门槛15为止的长度的气流分散部件22的构成中,沿着气流分散部件22的两个边缘产生增速流。因此,可能与轿厢门槛15碰撞而产生气动力噪声。并且,如图8的例子所示,在挡板16上设置有倒三角形状的气流分散部件23的构成中,在挡板16的下端部未发生体积变化,因此会产生气动力噪声。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挡板的下端部设置了气流分散部件。相对于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挡板的上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
图9A、图9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9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9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在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挡板16的上端部设置有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21。
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气流分散部件21具有用于将在通过狭小部时流入轿厢11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规定厚度。该气流分散部件21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挡板16上端部的中央附近。
该气流分散部件21例如可以通过螺旋夹、粘接、焊接或铆钉等相对于挡板16固定,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于挡板16拆装的构造。也可以通过冲压加工或其他方法在挡板16本身上加工出气流分散部件21那样的厚度。
此外,气流分散部件21的材料,只要是能够耐受行驶时的风力的材料,则可以是与挡板16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在这种构成中,挡板16和轿厢门14不是严密地处于齐平面,而是稍微隔开与轿厢门槛15相应的量的间隔而设置。因此,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轿厢门槛15的突出部分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的情况下,有时在该部分气流被压缩而产生噪声。
因此,如图9A、图9B所示,在挡板16的上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21而改变厚度。由此,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轿厢门槛15的突出部分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经由气流分散部件21而使气流分散,能够防止气流的体积被瞬间压缩。即,通过气流分散部件21的厚度,在轿厢门槛15的突出部分和厅门槛17的突出部之间形成的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的均匀性被破坏。结果,气流的体积变化被缓和,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降低。
如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通过在挡板的上端部设置具有能够分散气流的厚度的气流分散部件,也能够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有效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轿厢的挡板的下端部设置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
图10A、图10B是表示三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0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0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在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挡板16下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设置有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24。
图11是表示设置在轿厢11的挡板16的下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的构成的图。
该气流分散部件24形成有以规定角度倾斜的倾斜部25。在将该倾斜部25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的状态下,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挡板16下端部的中央附近。
该气流分散部件24例如可以通过螺旋夹、粘接、焊接或铆钉等相对于挡板16固定,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于挡板16拆装的构造。也可以通过冲压加工或其他方法在挡板16本身上加工出气流分散部件21那样的厚度。
此外,气流分散部件24的材料,只要是能够耐受行驶时的风力的材料,则可以是与挡板16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在这种构成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挡板16的下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24。由此,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挡板16的下端部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气流经由气流分散部件24而分散地流动。并且,该气流分散部件24成为楔形状,从挡板16的下端部朝向上端部下降。
因此,通过了该气流分散部件24的厚度部分的气流被整流为平滑。结果,急剧的压力变化被抑制,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降低。
如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通过在挡板的下端部设置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而局部地改变厚度,由此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挡板的上端部设置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
图12A、图12B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2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2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在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挡板16上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设置有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24。
该气流分散部件24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具有倾斜部25。但是,该倾斜部25的朝向与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反。即,在将倾斜部25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的状态下,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挡板16上端部的中央附近。
该气流分散部件24例如可以通过螺旋夹、粘接、焊接或铆钉等相对于挡板16固定,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于挡板16拆装的构造。也可以通过冲压加工或其他方法在挡板16本身上加工出气流分散部件24那样的厚度。
此外,气流分散部件24的材料,只要是能够耐受行驶时的风力的材料,则可以是与挡板16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在这种构成中,挡板16和轿厢门14不是严密地处于齐平面,而是稍微隔开与轿厢门槛15相应的量的间隔而设置。因此,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轿厢门槛15的突出部分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的情况下,有时在该部分气流被压缩而产生噪声。
因此,如图12A、图12B所示,通过在挡板16的上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24而改变厚度,由此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轿厢门槛15的突出部分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气流经由气流分散部件24而分散地流动。并且,该气流分散部件24成为楔形状,朝向轿厢门14上升。
因此,通过了该气流分散部件24的厚度部分的气流被引导到轿厢门槛15之上,而能够防止直接碰撞。结果,能够抑制在轿厢门槛部分的急剧的压力变动,能够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
如此,根据第四实施方式,通过在挡板的上端部设置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而局部地改变厚度,也能够有效减少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多个槽的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
图13A、图13B是表示五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3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3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在此,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挡板16上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设置有楔状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
图14是表示设置在轿厢11的挡板16的上端部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的构成的图。
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具有倾斜部27,并且在该倾斜部27的表面上沿着升降方向形成有多个截面为半圆筒状的槽28。该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为,在将倾斜部27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的状态下,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挡板16上端部的中央附近。
该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例如可以通过螺旋夹、粘接、焊接或铆钉等相对于挡板16固定,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于挡板16拆装的构造。此外,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的材料,只要是能够耐受行驶时的风力的材料,则可以是与挡板16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在这种构成中,在挡板16的上端部设置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而改变厚度。由此,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在轿厢11的下降时,能够使轿厢门槛15的突出部分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的气流分散。在该情况下,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成为楔形状,并朝向轿厢门14上升,并且在其表面上形成有槽28。
因此,通过了该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的厚度部分的气流,通过槽28而被更平滑地引导到轿厢门槛15之上。结果,能够抑制在轿厢门槛部分的急剧的压力变动,能够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
如此,根据第五实施方式,通过在挡板的上端部设置楔状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也能够有效减少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另外,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也可以在挡板的下端部设置楔状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倾斜部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地设置,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整流效果,能够有效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此外,关于倾斜部上所形成的槽的形态,也不限于图14那样的半圆筒状,例如也可以是波纹板状、锯齿波状等其他形状。
并且,也可以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槽来提高整流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在挡板的上下两端部(下端部和上端部)分别设置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
图15A、图15B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5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5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在此,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在挡板16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设置有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24a、24b。
气流分散部件24a、24b分别具有倾斜部25a、25b。气流分散部件24a设置为,使倾斜部25a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板16的上端部。气流分散部件24b设置为,使倾斜部25b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此外,分别设置在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内。
另外,设置在挡板16下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a和设置在挡板16上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b,被限制为相互不接触的长度。其原因为,当气流分散部件24a和气流分散部件24b在轿厢11的升降方向上相接时,如在图7中说明了的那样,有可能从挡板16的下端部沿着气流分散部件24a、24b的两个边缘产生增速流,与轿厢门槛15碰撞而产生噪声。
在这种构成中,在挡板16的下端部和上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24a、24b而改变厚度。由此,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挡板16的下端部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以及轿厢门槛15的突出部分临近狭小部18时的双方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气流的体积被瞬间压缩,而能够缓和体积变化。
此外,由于气流分散部件24a、24b为楔状,所以通过了气流分散部件24a、24b的厚度的气流平滑地流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压力变动的产生,能够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如此,根据第六实施方式,通过在挡板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双方设置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另外,在图15A、图15B的例子中,在挡板的下端部和上端部设置了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但也可以使用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及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挡板下端部设置多个楔状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
图16A、图16B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6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6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在此,在第七实施方式中,在挡板16下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2个楔状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a、26b。
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a为,如图14所示那样具有倾斜部27a,并且在该倾斜部27a的表面上沿着升降方向形成有多个截面为半圆筒状的槽28a。而且,设置为使倾斜部27a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的状态。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b也同样为,具有倾斜部27b,并且在该倾斜部27b的表面上沿着轿厢11的升降方向形成有多条半圆筒状的槽28b。而且,设置为使倾斜部27b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的状态。
此外,该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a、26b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在挡板16下端部的中央附近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这种构成中,在挡板16的下端部设置2个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a、26b而改变厚度。由此,在轿厢11的下降时,能够使轿厢门槛15的突出部分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的气流分散,而能够防止气流的体积被瞬间压缩。
并且,由于2个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a、26b设置在挡板16的下端部,所以气流的分散效率提高,因此气流的体积变化被进一步缓和,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降低。
另外,在图16A、图16B的例子中,在挡板16的下端部设置了2个带槽气流分散部件26a、26b,但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带槽气流分散部件,在该情况下,挡板16下端部的气流进一步分散,因此噪声降低效果也提高。
如此,根据第七实施方式,通过在挡板的下端部并列设置多个带槽气流分散部件,由此能够提高整流效果,而有效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另外,在图16A、图16B的例子中,在挡板的下端部设置了多个带槽气流分散部件,但对于挡板的另一端部即上端部同样也可以设置多个带槽气流分散部件。
此外,以带槽气流分散部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及在上述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目的在于使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不均匀,并不限定气流分散部件的数量。
(第八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在挡板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双方设置多个气流分散部件。
图17A、图17B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7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7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在此,在第八实施方式中,在挡板16下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有3个气流分散部件21a~21c,并且在挡板16的上端部隔开规定间隔地设置有2个气流分散部件21d、21e。
挡板16下端部所设置的3个气流分散部件21a~21c,具有用于将在通过狭小部时流入轿厢11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规定厚度,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挡板16下端部的中央附近。同样,关于挡板16上端部的2个气流分散部件21d、21e,也具有用于将在通过狭小部时流入轿厢11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规定厚度,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挡板16上端部的中央附近。
另外,如在上述第六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那样,设置在挡板16下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1a~21c和设置在挡板16上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1d、21e,被限制成相互不接触的长度。
在这种构成中,在挡板16的下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21a~21c、在上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21d、21e,而分别改变厚度。由此,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挡板16的下端部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以及轿厢门槛15的突出部分临近狭小部18时的两个情况下,能够防止气流的体积被瞬间压缩,而能够缓和体积变化。
此外,在挡板16的下端部能够通过3个气流分散部件21a~21c来分散气流,并且在上端部也能够通过2个气流分散部件21d、21e来分散气流,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压力变动的产生,而能够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如此,根据第八实施方式,通过在挡板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双方设置多个气流分散部件,能够有效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另外,在图17A、图17B的例子中,在挡板的下端部设置3个气流分散部件、在挡板的另一端部即上端部设置2个气流分散部件,但不特别限定于这些个数,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目的在于使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不均匀,并不限定气流分散部件的数量。
此外,以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在上述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及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
(第九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九实施方式中,表示以不仅下降时、还能够降低上升时的噪声的方式进行了改良时的一例,在轿厢上端侧也设置与挡板同样的整流板,并在整流板上设置气流分散部件而改变厚度。
图18A、图18B是表示第九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8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18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箱形形状的轿厢11的正面上端部的候梯厅侧的边缘,与下端部的挡板16同样地安装有用于对行驶中的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板31。在挡板16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有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24a、24b,而改变该部分的厚度。此外,对于整流板31的下端部和上端部也设置有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32a、32b,而改变该部分的厚度。
气流分散部件24a、24b分别具有倾斜部25a、25b。气流分散部件24a设置为,使倾斜部25a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气流分散部件24b设置为,使倾斜部25b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此外,分别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挡板16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中央附近。
另外,设置在挡板16下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a和设置在挡板16上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b,被限制成相互不接触的长度。其原因为,当气流分散部件24a和气流分散部件24b在轿厢11的升降方向上相接时,如在图7中说明了的那样,有可能从挡板16的下端部沿着气流分散部件24a、24的两个边缘产生增速流,与轿厢门槛15碰撞而产生噪声。
同样,整流板31上所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32a、32b也分别具有倾斜部33a、33b。气流分散部件32a设置为,使倾斜部33a的山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上端部、谷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下端部。气流分散部件32b设置为,使倾斜部33b的山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上端部。此外,分别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整流板3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中央附近。
另外,设置在整流板31两端的气流分散部件32a和气流分散部件32b,也被限制成相互不接触的长度。
根据这种构成,不仅是轿厢11的下降时,在上升时也通过气流分散部件32a、32b的厚度来对轿厢11的前端部通过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的气流进行分散,由此能够抑制急剧的压力变动的产生而降低气动力噪声。
如此,根据第九实施方式,通过在轿厢的上端部设置整流板、并且在该整流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双方设置气流分散部件而改变厚度,由此还能够有效降低上升时的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另外,在图18A、图18B的例子中,在设置于轿厢上端部的整流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双方设置了气流分散部件,但也可以仅设置在一方,也可以并列设置多个气流分散部件。
此外,以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及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
(第十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十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第九实施方式中,对在轿厢上设置气流分散部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与轿厢一起在井道内进行升降动作的配重上设置气流分散部件。
即,在配重和轿厢以高速交错时,与轿厢通过狭小部时同样,由于急剧的压力变动而在轿厢周围产生较大的气动力噪声。因此,通过在配重前端部的与轿厢相对的面上设置气流分散部件而改变厚度,由此能够抑制急剧的压力变动而降低气动力噪声。
下面,参照图示对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19A、图19B是表示第十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19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19B是从A方向观察该配重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此外,配重41安装在绳索12的另一端,通过未图示的卷扬机的驱动,在井道13内与轿厢11反向地进行升降动作。
在此,存在的问题为,在井道13的中间层附近,在配重41的前端部临近轿厢11时,在配重41的前端部产生局部的剥离流动,产生较大的压力变动而产生气动力噪声,并且对轿厢11赋予振动。
因此,在配重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与轿厢51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42a、42b。该气流分散部件42a、42b与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气流分散部件21同样地具有规定厚度,并配置在配重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大致中央附近。
该气流分散部件42a、42b例如可以通过螺旋夹、粘接、焊接或铆钉等相对于配重41固定,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于配重41拆装的构造。也可以通过冲压加工或其他方法在配重41本身上加工出气流分散部件42a、42b那样的厚度。
此外,气流分散部件42a、42b的材料,只要是能够耐受行驶时的风力的材料,则可以是与配重41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在这种构成中,在配重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32a、32b而改变厚度。由此,在轿厢11和配重41交错时,气流经由气流分散部件42a、42b而分散地流动。即,通过气流分散部件42a、42b的厚度,使向与轿厢11相对的面流入的气流分散,气流不会一度被堵塞。结果,气流的体积变化被缓和,能够降低在交错时产生的气动力噪声及振动。
如此,根据第十实施方式,通过在配重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而改变厚度,由此还能够有效降低轿厢与配重交错时的噪声。
另外,在图19A、图19B的例子中,在配重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设置了1个气流分散部件,但也可以并列设置多个气流分散部件。
此外,以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使用上述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及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
(第十一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十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十一实施方式将上述第九实施方式和上述第十实施方式进行了组合。即,在轿厢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并且在配重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也设置气流分散部件。
图20A、图20B是表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20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20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箱形形状的轿厢11的上端部的候梯厅侧的边缘,安装有与下端部的挡板16同样的整流用的整流板31。在挡板16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与上述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地设置有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24a、24b,改变该部分的厚度。此外,在整流板3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也设置有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32a、32b,改变该部分的厚度。
气流分散部件24a、24b分别具有倾斜部25a、25b。气流分散部件24a配置为,使倾斜部25a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气流分散部件24b配置为,使倾斜部25b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此外,分别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挡板16下端部的中央附近。
另外,设置在挡板16下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a和设置在挡板16上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b,被限制成相互不接触的长度。其原因为,当气流分散部件24a和气流分散部件24b在轿厢11的升降方向上相接时,如在图7中所说明的那样,有可能从挡板16的下端部沿着气流分散部件24a、24b的两个边缘产生增速流,并与轿厢门槛15碰撞而产生噪声。
同样,设置在整流板31上的气流分散部件32a、32b也分别具有斜部33a、33b。气流分散部件32a设置为,使倾斜部33a的山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上端部、谷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下端部。气流分散部件32b设置为,使倾斜部33b的山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上端部。此外,分别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整流板31上端部的中央附近。
另外,设置在整流板31两端的气流分散部件32a和气流分散部件32b,也被限制成相互不接触的长度。
另一方面,在配重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与轿厢51相对的面上,也分别设置有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42a、42b。该气流分散部件42a、42b与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气流分散部件21同样地具有规定厚度,并配置在配重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大致中央附近。
根据这种构成,不仅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上升时也通过气流分散部件32a、32b的厚度而使轿厢11的前端部通过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的气流分散,由此能够抑制急剧的压力变动的产生而降低气动力噪声。
此外,在轿厢11和配重41交错时,也通过气流分散部件42a、42b的厚度而使此时在配置41的前端部产生的气流分散,由此能够抑制急剧的压力变动的产生而降低气动力噪声。
如此,根据第十一实施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轿厢的上升时及下降时的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并且能够有效降低轿厢和配重交错时的噪声。
另外,在图20A、图20B的例子中,在设置于轿厢上端部的整流板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双方设置了气流分散部件,但也可以仅设置在一方上,也可以并列设置多个气流分散部件。此外,也可以使用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及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
在图20A、图20B的例子中,在配重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也设置了1个气流分散部件,但也可以并列设置多个气流分散部件。此外,也可以使用在上述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及在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
(第十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十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并用气流产生装置。作为气流产生装置,存在从鼓风机喷出二维喷流的装置以及利用了合成喷射的装置等,但是当考虑到装置的小型化和控制性时,认为利用了放电等离子的气流产生装置为最佳。
另外,关于利用了放电等离子的气流产生装置,记载于日本特开2007-317656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8-1354号公报,因此在此仅对基本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1是表示利用了放电等离子的气流产生装置的构成的图。
如图21所示,气流产生装置50包括:第一电极61,埋设在电介体60内;第二电极62,埋设在电介体60内,相对于该第一电极61,离电介体60表面的距离相同,且在与电介体60表面水平的方向上错开地分离;以及放电用电源64,经由线缆63对电极61、62之间施加电压。
作为电介体60,使用玻璃、聚酰亚胺或橡胶等的电绝缘材料。此外,电极61、62能够使用一般的铜板,因此能够容易地将装置本身的厚度构成为数百μm以下。
在这种构成中,从放电用电源64对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之间施加电压,当成为一定阈值以上的电位差时,在第一电极61和第二电极62之间产生放电,在电极附近产生诱导流(气流)65。通过改变对电极61、62施加的电压、频率、电流波形以及占空比等电流电压特性,能够控制该诱导流65的大小及朝向。
此外,如图22所示,通过对电极61、62之间施加交变电压或交流电压,能够持续地产生诱导流65。在图22的例子中表示的状态为,朝向电极61侧的诱导流(图21中朝向左侧的诱导流)和朝向电极62侧的诱导流(图21中朝向右侧的诱导流)对照地产生。此外,各方向的流速为几乎相等的值。
也可以如图23所示那样地构成气流产生装置50。
在图23中,气流产生装置50包括:第一电极61,与电介体60的表面成为同一面地露出;第二电极62,埋设在电介体60内,相对于该第一电极61,离电介体60表面的距离不同,且在与电介体60表面水平的方向上错开地分离;以及放电用电源64,经由线缆63对电极61、62之间施加电压。即,与图20A、图20B的构成的不同点为,第一电极61与电介体60的表面成为同一面地露出。
在这种构成中,当通过放电用电源64对电极61、62之间施加规定值以下的频率的交流电压或交变电压时,如图24所示,能够产生如下的诱导流65:沿着气流产生装置50的表面、即电介体60的表面流动的方向反转,且朝向各个方向的流速不同而进行振动。
在图24的例子中,将朝向电极62侧的诱导流(图23中朝向右侧的诱导流)的朝向设为正值。在该情况下,虽然产生朝向电极61侧的诱导流(图23中朝向左侧的诱导流)和朝向电极62侧的诱导流(图23朝向右侧的诱导流),但是各个方向的流速不同。
此外,如图25所示,通过调整施加的电压值,能够在时间上平均地产生向一个方向流动的诱导流65。
另外,在下述文献中还记载有通过这种诱导流能够对翼面上的流动进行加速控制的情况。此外,确认了如下情况:通过非恒定地控制放电,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对翼周围流动的控制。
“日本机械学会第85期流体工学部门讲演会No.07-16,ISSN1348-2882,(2007),OS5-1-503”
“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B编),74卷744号,(2008-8),论文No.08-7006”
接着,对并用了上述气流产生装置50时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
图26A、图26B是表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26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的图,图26B是从A方向观察该轿厢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在该挡板16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设置有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24a、24b。
气流分散部件24a、24b分别具有倾斜部25a、25b。气流分散部件24a设置为,使倾斜部25a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气流分散部件24b设置为,使倾斜部25b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此外,分别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挡板16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中央附近。
另外,设置在挡板16下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a和设置在挡板16上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b,被限制成相互不接触的长度。其原因为,当气流分散部件24a和气流分散部件24b在轿厢11的升降方向上相接时,如在图7中所说明的那样,有可能从挡板16的下端部沿着气流分散部件24a、24b的两个边缘产生增速流,与轿厢门槛15碰撞而产生噪声。
在此,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除了这种构造上的噪声降低对策之外,还使用利用了上述放电等离子的气流产生装置50a、50b。气流产生装置50a、50b安装在挡板16下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在图26A、图26B的例子中,在挡板16下端部的中央附近所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24a的两侧,安装有气流产生装置50a、50b。
气流产生装置50a、50b能够由以陶瓷等绝缘物为基底的模块构造构成,因此能够通过螺旋夹或粘接剂将模块部分简单地固定到挡板16上。
此外,气流产生装置50a、50b为,具有图21或图23所示那样的构造,在轿厢11的行驶时通过驱动装置51在规定的定时驱动。所谓规定的定时,具体是指在轿厢11的下降时、轿厢11下端部(即挡板16下端部)通过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
即,设置在挡板16上的气流产生装置50a、50b,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气流分散部件32b的前端部通过厅门槛36时被驱动,朝向轿厢11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在此为上升方向)产生诱导流65。
图27是表示气流产生装置50a、50b的控制系统构成的框图。
驱动装置51设置在轿厢11上,具备用于供给气流产生装置50a、50b的驱动所需要的电力的电池等。该驱动装置51基于从控制装置52输出的驱动信号,向气流产生装置50a、50b供给电力而进行驱动。
此外,控制装置52设置在建筑的机械室等中。该控制装置52由搭载了CPU、ROM、RAM等的计算机构成,通过启动规定的程序来进行电梯整体的运转控制,并且在此还进行气流产生装置50a、50b的驱动控制。另外,控制装置52和轿厢11上的驱动装置51通过未图示的引线或者无线来电连接。
轿厢位置检测装置53基于从未图示的脉冲编码器与卷扬机的旋转同步地输出的脉冲信号,实时地检测在井道13内行驶中的轿厢11的位置。
在这种构成中,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挡板16下端部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驱动气流产生装置50a、50b,朝向轿厢11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即上升方向产生诱导流65。由此,气流分散部件24a的分散作用提高,能够防止气流的体积被瞬间压缩,而缓和体积变化。结果,能够降低挡板16下端部通过狭小部18时的噪声。
在轿厢门槛15的突出部分临近狭小部18时也同样,通过从气流产生装置50a、50b朝向上升方向发射的诱导流65的作用,能够防止气流的体积被瞬间压缩,而缓和体积变化。结果,还能够降低在轿厢门槛15通过狭小部18时产生的噪声。
在该情况下,气流产生装置50a、50b能够对应于轿厢11的位置而间歇地进行驱动,而且由于使用响应特性良好的等离子气流产生装置,因此具有的优点为,在挡板16下端部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的定时,能够适当地产生等离子气流(诱导流65)而进行整流。
如此,根据第十二实施方式,通过并用气流产生装置,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另外,在图26A、图26B的例子中,在挡板的下端部和上端部设置了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但也可以使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及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
(第十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十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十三实施方式中,在轿厢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和气流产生装置,并且在配重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也设置气流分散部件和气流产生装置。
图28A、图28B、图28C是表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28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28B是从A方向观察轿厢的主视图,图28C是从B方向观察配重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箱形形状的轿厢11的上端部的候梯厅侧的边缘,安装有与下端部的挡板16同样的整流用的整流板31。在挡板16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设置有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24a、24b,而改变该部分的厚度。此外,在整流板3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也设置有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32a、32b,而改变该部分的厚度。
气流分散部件24a、24b分别具有倾斜部25a、25b。气流分散部件24a设置为,使倾斜部25a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气流分散部件24b设置为,使倾斜部25b的山侧朝向挡板16的上端部、谷侧朝向挡板16的下端部。此外,分别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整流板3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中央附近。
另外,设置在挡板16下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a和设置在挡板16上端部的气流分散部件24b,被限制成相互不接触的长度。其原因为,当气流分散部件24a和气流分散部件24b在轿厢11的升降方向上相接时,如在图7中所说明的那样,有可能从挡板16的下端部沿着气流分散部件24a、24b的两个边缘产生增速流,与轿厢门槛15碰撞而产生噪声。
同样,设置在整流板31上的气流分散部件32a、32b也分别具有倾斜部33a、33b。气流分散部件32a设置为,使倾斜部33a的山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上端部、谷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下端部。气流分散部件32b设置为,使倾斜部33b的山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下端部、谷侧朝向整流板31的上端部。此外,分别以轿厢门14的开闭方向的宽度W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整流板3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中央附近。
另外,设置在整流板31两端的气流分散部件32a和气流分散部件32b,也限制成相互不接触的长度。
另一方面,在配重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与轿厢51相对的面上,也分别设置有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42a、42b。该气流分散部件42a、42b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气流分散部件21同样地具有规定的厚度,配置在配重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大致中央附近。
在此,在第十三实施方式中,除了这种构造上的噪声降低对策之外,还使用利用了上述放电等离子的气流产生装置50a~50d以及同样利用了放电等离子的气流产生装置54a~54d。
气流产生装置50a、50b安装在挡板16下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气流产生装置50c、50d安装在整流板31上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在图28A、图28B的例子中,在挡板16下端部的中央附近所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24a的两侧安装有气流产生装置50a、50b,在整流板31上端部的中央附近所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32a的两侧安装有气流产生装置50c、50d。
气流产生装置50a~50d能够由以陶瓷等绝缘物为基底的模块构造构成,因此能够通过螺旋夹或粘接剂将模块部分简单地固定到挡板16或整流板31上。
此外,气流产生装置50a~50d为,具有如图21或图23所示那样的构造,在轿厢11的行驶时通过驱动装置51在规定的定时驱动。所谓规定的定时,具体是指在轿厢11的下降时、轿厢11下端部(即挡板16下端部)通过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以及在轿厢11的上升时、轿厢11上端部(即整流板31上端部)通过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
即,设置在挡板16上的气流产生装置50a、50b,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挡板16下端部通过厅门槛36时被驱动,朝向轿厢11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在此为上升方向)产生诱导流65。另一方面,设置在整流板31上的气流产生装置50c、50d,在轿厢11的上升时、在整流板31上端部通过厅门槛36时被驱动,朝向轿厢11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在此为下降方向)产生诱导流65。
另一方面,气流产生装置54a、54b安装在配重41上端部的与轿厢11相对的面上。气流产生装置54c、54d安装在配重41下端部的与轿厢11相对的面上。
在图28C的例子中,在配重41上端部的中央附近所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42a的两侧安装有气流产生装置54a、54b,在配重41下端部的中央附近所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42b的两侧安装有气流产生装置54c、54d。
气流产生装置54a~54d能够由以陶瓷等绝缘物为基底的模块构造构成,因此能够通过螺旋夹或粘接剂将模块部分简单地固定到配重41上。
此外,气流产生装置54a~54d为,具有如图21或图23所示那样的构造,在轿厢11的行驶时通过驱动装置51在规定的定时驱动。所谓规定的定时,具体是指在轿厢11的下降时、配重41上端部与轿厢11交错时,以及在轿厢11的上升时、配重41下端部与轿厢11交错时。
即,设置在配重41上端部的气流产生装置54a、54b,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与配重41交错时被驱动,朝向配重41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在此为下降方向)产生诱导流65。另一方面,设置在配重41下端部的气流产生装置54c、54d,在轿厢11的上升时、配重41下端部与轿厢11交错时被驱动,朝向配重41的行驶方向的相反方向(在此为上升方向)产生诱导流65。
图29是表示气流产生装置50a~50d、54a~54d的控制系统构成的框图。
驱动装置51设置在轿厢11上,具备用于供给气流产生装置50a~50d的驱动所需要的电力的电池等。该驱动装置51基于从控制装置52输出的驱动信号,对气流产生装置50a~50d供给电力而进行驱动。
驱动装置55设置在配重41上,具备用于供给气流产生装置54a~54d的驱动所需要的电力的电池等。该驱动装置55基于从控制装置52输出的驱动信号,对气流产生装置54a~54d供给电力而进行驱动。
此外,控制装置52设置在建筑的机械室等中。该控制装置52由搭载了CPU、ROM、RAM等的计算机构成,通过启动规定的程序来进行电梯整体的运转控制,并且在此还进行气流产生装置50a、50b的驱动控制。另外,控制装置52和驱动装置51、55通过未图示的引线或者无线来电连接。
轿厢位置检测装置53,基于从未图示的脉冲编码器与卷扬机的旋转同步地输出的脉冲信号,实时地检测在井道13内行驶中的轿厢11的位置。
在这种构成中,与上述第十二实施方式同样,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挡板16下端部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驱动气流产生装置50a、50b,朝向轿厢11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即上升方向产生诱导流65。由此,气流分散部件24a、24b的分散作用提高,能够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此外,在轿厢11的上升时,在轿厢11上端部(整流板31上端部)临近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18时,驱动气流产生装置50c、50d,朝向轿厢11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即下降方向产生诱导流65。由此,气流分散部件32a、32b的分散作用提高,能够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并且,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与配重41交错时,驱动气流产生装置54a、54b,朝向配重41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即下降方向产生诱导流65。由此,气流分散部件42a的分散作用提高,能够降低交错时的噪声。
此外,在轿厢11的上升时在与配重41交错时,驱动气流产生装置54c、54d,朝向配重41引动方向的反向即上升方向产生诱导流65。由此,气流分散部件42b的分散作用提高,能够降低交错时的噪声。
如此,根据第十三实施方式,通过并用气流产生装置,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轿厢上升时及下降时的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并且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轿厢和配重交错时的噪声。
另外,在图28A、图28B、图28C的例子中,在挡板的下端部和上端部设置了楔状的气流分散部件,但也可以使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及上述第五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带槽气流分散部件。此外,对于配重也可以使用其他形状的气流分散部件。
(第十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十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十四实施方式中,将气流分散部件设置在厅门的顶部分。即,厅门部分向井道内突出,在电梯轿厢的前端部临近厅门的顶部分时也产生较大的气动力噪声(破风音)。因此,通过在门顶部分设置气流分散部件,由此将在厅门顶部和轿厢的前端部形成的流路向轿厢正面方向的均匀性破坏,而抑制气动力噪声的产生。
下面,参照图示对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30A、图30B是表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0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30B是从A方向观察轿厢和厅门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此外,配重41安装在绳索12的另一端,通过未图示的卷扬机的驱动,与轿厢11一起在井道13内吊桶式地移动。
此外,在形成于候梯厅的厅门槛17上开闭自如地设置有厅门19。当轿厢11停靠到候梯厅时,轿厢门14与厅门19卡合而进行开闭动作。另外,图中的72是在向井道13内突出的厅门19和轿厢11的正面之间所形成的狭小部。
在此,在第十四实施方式中,在厅门19上端部的与轿厢11相对的面上,设置有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71。该气流分散部件71具有规定的厚度,配置在厅门19上端部的与轿厢11相对的位置上。
另外,作为气流分散部件71的安装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螺旋夹、粘接、焊接或铆钉等相对于厅门19固定。或者,也可以使气流分散部件21为嵌入式等、能够相对于挡板16拆装的构造。也可以通过冲压加工或其他方法,在挡板16本身上加工出气流分散部件21那样的厚度。
此外,气流分散部件21的材料,只要是能够耐受行驶时的风力的材料,则可以是与挡板16相同的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根据这种构成,在轿厢11的下降时或者上升时,在轿厢11的前端部临近厅门19的突出部等的狭小部72时,气流经由气流分散部件71而分散地流动,因此在轿厢11的前端部分气流不会一度被堵塞。即,通过气流分散部件71的厚度,在轿厢11的前端部和厅门19的突出部之间所形成的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的均匀性被破坏。结果,气流的体积变化被缓和,而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降低。
如此,根据第十四实施方式,通过在厅门的上端部设置具有能够分散气流的厚度的气流分散部件,也能够有效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第十五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十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厅门的顶部分设置的气流分散部件不需要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在第十五实施方式中,在厅门的顶部分设置2个气流分散部件。
图31A、图31B是表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1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31B是从A方向观察轿厢和厅门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图30A、图30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十五实施方式中,在厅门19上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沿着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2个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71a、71b。该气流分散部件71a、71b具有规定的厚度,在厅门19上端部的中央附近隔开间隔地配置。
根据这种构成,与上述第十四实施方式同样,在轿厢11的下降时或者上升时,在轿厢11的前端部临近厅门19的突出部等的狭小部72时,气流经由气流分散部件71a、71b而分散地流动,因此气流不会一度被堵塞。由此,能够进一步破坏在轿厢11的前端部和厅门19的突出部之间所形成的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的均匀性。结果,气流的体积变化被进一步缓和,而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降低。
如此,根据第十五实施方式,通过在厅门的上端部设置多个具有能够分散气流的厚度的气流分散部件,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另外,在图31A、图31B的例子中,在厅门的上端部设置了2个气流分散部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目的在于使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不均匀,并不限定气流分散部件的数量。
(第十六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十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的那样,电梯的气动力噪声(破风音)不仅在轿厢的前端部和厅门槛之间的干涉时产生,在轿厢门槛部分和厅门槛部分也产生。在第十六实施方式中,在厅门槛部分设置具有厚度的气流分散部件,而降低在行驶时产生的气动力噪声。
下面,参照图示对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32A、图32B是表示第十六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2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32B是从A方向观察轿厢和厅门的主视图。另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A、图5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轿厢11的正面开闭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14。在支持该轿厢门14的轿厢门槛15的下部安装有挡板16。此外,配重41安装在绳索12的另一端,通过未图示的卷扬机的驱动,与轿厢11一起在井道13内吊桶式地移动。
此外,在形成于候梯厅的厅门槛17上开闭自如地设置有厅门19。当轿厢11停靠到候梯厅时,轿厢门14与厅门19卡合而进行开闭动作。
在此,在第十六实施方式中,在厅门槛17前端部的与轿厢11相对的面上,沿着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2个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73a、73b。该气流分散部件73a、73b具有规定的厚度,在厅门槛17前端部的与轿厢11的轿厢门14相对的面的中央附近隔开间隔地配置。
根据这种构成,在轿厢11的下降时,在轿厢11前端部即挡板16下端部临近厅门槛17时,气流经由气流分散部件73a、73b而分散地流动。即,通过气流分散部件73a、73b的厚度,在挡板16的下端部和厅门槛17的突出部之间所形成的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的均匀性被破坏,结果气流的体积变化被缓和,而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降低。
另外,即使在轿厢11的上升时,在轿厢11的前端部临近厅门槛17时,气流也经由气流分散部件73a、73b而分散,因此能够降低在此时产生的气动力噪声。
如上所述,根据第十六实施方式,通过在厅门槛的前端部分设置气流分散部件,由此在轿厢的前端临近厅门槛时,也能够防止气流的体积被瞬间压缩,而能够有效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噪声。
另外,在图32A、图32B的例子中,在厅门槛的前端部分设置了2个气流分散部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目的在于使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不均匀,并不限定气流分散部件的数量。
(第十七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十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十七实施方式中,将上述第十五实施方式和上述第十六实施方式组合,而在厅门和厅门槛的双方设置气流分散部件。
图33A、图33B是表示第十七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图33A是从侧面观察在井道内行驶的轿厢和配重的图,图33B是从A方向观察轿厢和厅门的主视图。此外,图34是表示设置于厅门槛的气流分散部件的形状的图。此外,对于与上述第十五实施方式的图31A、图31B的构成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厅门19的上端部的轿厢11的正面侧(与井道13的候梯厅侧相对的面),沿着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2个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71a、71b(在图33A、图33B中仅图示气流分散部件71a)。该气流分散部件71a、71b具有规定的厚度,在厅门19上端部的中央附近隔开间隔地配置。
另一方面,在厅门槛17前端部的与轿厢11相对的面上,也沿着水平方向并列设置有2个波纹板状的气流分散部件74a、74b。该气流分散部件74a、74b具有规定的厚度,在厅门槛17前端部的与轿厢11的轿厢门14相对的面的中央附近隔开间隔地配置。如图34所示,在该气流分散部件74a、74b的表面上,沿着升降方向形成有多个半圆筒的槽75。
根据这种构成,在轿厢11的下降时或者上升时,在轿厢11的前端部临近厅门19的突出部等的狭小部72时,气流经由气流分散部件71a、71b而分散流动,因此气流不会一度被堵塞,能够进一步破坏在轿厢11的前端部和厅门19的突出部之间所形成的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的均匀性。结果,气流的体积变化进一步被缓和,而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降低。
此外,在轿厢11前端部即挡板16下端部临近厅门槛17时,气流也经由气流分散部件74a、74b而分散地流动。即,通过气流分散部件74a、74b的厚度,在挡板16的下端部和厅门槛17的突出部之间所形成的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的均匀性被破坏。在该情况下,如图34所示,在气流分散部件74a、74b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槽75,所以气流经由这些槽75而进一步分散。结果,气流的体积变化被缓和,而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降低。
如此,根据第十七实施方式,能够降低由于轿厢和厅门之间的干涉而产生的气动力噪声以及由于轿厢和厅门槛之间的干涉而产生的气动力噪声的双方,而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行驶环境。
另外,在图33A、图33B的例子中,在厅门的上端部设置了2个气流分散部件,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目的在于使向轿厢正面方向的流路不均匀,并不限定气流分散部件的数量。
此外,使气流分散部件为波纹板状,但不特别限定于该形状,例如也可以是锯齿波状等的其他形状。
(第十八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十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十八实施方式中表示包括了此前全部实施方式的例子,其构成为,在轿厢上下设置具有厚度的气流分散部件和气流产生装置,并且在配重侧也设置具有厚度的气流分散部件和气流产生装置,并且在厅门和厅门槛也设置气流分散部件。
图35是表示第十八实施方式的电梯装置的构成的图。另外,各部分的构成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相同,在此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根据这种构成,在轿厢11的前端部临近厅门19的前端部以及厅门槛17时,在轿厢门槛15的部分临近厅门19的前端部以及厅门槛17等的狭小部时,以及在轿厢11和配重41交错的定时,都能够抑制气流体积被瞬间压缩,因此能够降低气动力噪声而提供舒适的行驶环境。
在此,参照图36及图37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36是表示在轿厢的挡板上设置了气流分散部件时的噪声降低效果的图,表示轿厢向下降方向行驶时的噪声变化。
由圆包围的部分表示在挡板的下端部临近厅门槛时产生的噪声水平。虚线是没有气流分散部件的噪声水平。由此可知,通过在挡板的下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而局部地改变厚度,由此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与安装气流分散部件之前相比降低大约15%。
图37是表示在井道的厅门槛上设置了气流分散部件时的噪声降低效果的图,表示轿厢向下降方向行驶时的噪声变化。
由圆包围的部分表示在挡板的下端部临近厅门槛时产生的噪声水平。虚线是没有气流分散部件的噪声水平。由此可知,通过在厅门槛的前端部设置气流分散部件而局部地改变厚度,由此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与安装气流分散部件之前相比降低大约30%。
即,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通过安装气流分散部件而使狭小部的流路的截面积缩小,即使流路内的流速增速,气动力噪声也降低。这是基于以下的理由。
即,在轿厢正面方向为均匀的流路的情况下,在轿厢的前端部临近狭小部时,遍及轿厢正面整体而瞬间地产生气流的体积变化,导致产生较大的气动力噪声。相对于此,在挡板或厅门槛等上设置气流分散部件、在轿厢正面方向改变流路面积的情况下,在轿厢的前端部临近狭小部时,气流向流路断面成为凹陷的部分流动。因此,可以认为气流体积不会遍及轿厢正面整体而瞬间被压缩,而抑制作为单极声源的气动力噪声的产生。
本实施方式基于通过这种实机试验而得到的见解,成为在挡板上安装具有厚度的气流分散部件、在轿厢正面方向使厚度不同的方式。由此,能够使气流分散部件临近厅门槛时的气流的体积变化缓和,而降低通过狭小部时的气动力噪声以及振动。
此外,通过将同样的气流分散部件也设置在配重上,由此能够降低轿厢和配重交错时的气动力噪声以及振动。并且,通过并用等离子气流产生装置而在规定的定时产生气流,由此气流的体积变化进一步被缓和,能够进一步降低气动力噪声以及振动。此外,通过将同样的气流分散部件设置在厅门顶部分及厅门槛上,由此进一步提高噪声降低效果。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主旨为,在电梯以及厅门顶或厅门槛部等的狭小部具备使厚度在轿厢正面方向改变的气流分散部件,以便即使在电梯轿厢临近厅门槛等的井道狭小部时及与配重交错时,气流的体积也不会遍及轿厢正面整体被瞬间压缩。因此,当然不限定于已经说明了的各实施方式本身,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将构成要素适当变形而具体化。此外,当然对于气流产生装置能够对形状、个数以及设置位置进行适当组合而实施,对于控制方法也能够进行适当组合而实施。
根据以上所述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电梯装置,不需要大幅度的构造改良,能够有效减少在行驶时产生的气动力噪声。
另外,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来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及主旨中,并且包含在专利请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整流板,设置于在井道内进行升降动作的轿厢的正面下端部;和
至少一个第一气流分散部件,设置在该第一整流板的上下两端部的至少一个端部的上述轿厢的正面侧,具有用于在上述轿厢通过狭小部时将流入上述轿厢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厚度,
上述第一气流分散部件,具有倾斜部,并在将该倾斜部的山侧朝向上述第一整流板的下端部、谷侧朝向上述第一整流板的上端部的状态下,设置在上述第一整流板的下端部的中央附近。
2.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整流板,设置于在井道内进行升降动作的轿厢的正面下端部;和
至少一个第一气流分散部件,设置在该第一整流板的上下两端部的至少一个端部的上述轿厢的正面侧,具有用于在上述轿厢通过狭小部时将流入上述轿厢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厚度,
上述第一气流分散部件,具有倾斜部,并在使该倾斜部的山侧朝向上述第一整流板的上端部、谷侧朝向上述轿厢的下端部的状态下,设置在上述第一整流板的上端部的中央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气流分散部件,以上述轿厢的门的开闭方向的宽度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上述第一整流板的端部的中央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倾斜部的表面上,沿着上述轿厢的升降方向形成有多个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二整流板,设置在上述轿厢的正面上端部;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气流分散部件,设置在该第二整流板的上下两端部的至少一个端部的上述轿厢的正面侧,具有用于在上述轿厢通过狭小部时将流入上述轿厢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气流分散部件,以上述轿厢的门的开闭方向的宽度的范围为基准,设置在上述第二整流板的端部的中央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气流分散部件,具有倾斜部,并在使该倾斜部的山侧朝向上述第二整流板的上端部、谷侧朝向上述第二整流板的下端部的状态下,设置在上述第二整流板的上端部的中央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气流分散部件,具有倾斜部,并在使该倾斜部的山侧朝向上述第二整流板的下端部、谷侧朝向上述轿厢的上端部的状态下,设置在上述第二整流板的下端部的中央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倾斜部的表面上,沿着上述轿厢的升降方向形成有多个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至少一个第三气流分散部件,该至少一个第三气流分散部件,分别设置于在上述井道内与上述轿厢反向地进行升降动作的配重的上端部的与上述轿厢相对的面以及上述配重的下端部的与上述轿厢相对的面上,具有用于在上述配重与上述轿厢交错时将流入与上述轿厢相对的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至少一个第四气流分散部件,该至少一个第四气流分散部件,设置在厅门的与上述轿厢相对的面上,具有用于在上述轿厢通过狭小部时将流入上述轿厢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厚度,所述厅门设置在上述井道内的各层的候梯厅。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至少一个第五气流分散部件,该至少一个第五气流分散部件,设置在厅门槛的与上述轿厢相对的面上,具有用于在上述轿厢通过狭小部时将流入上述轿厢正面的气流进行分散的厚度,所述厅门槛对设置在上述井道内的各层的候梯厅的厅门进行支持。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至少一个第一气流产生装置,该至少一个第一气流产生装置,设置在上述第一整流板的上下两端部的至少一个端部的上述轿厢的正面侧,通过放电等离子的作用产生用于在上述轿厢通过狭小部时对流入上述轿厢正面的气流进行整流的气流。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至少一个第二气流产生装置,该至少一个第二气流产生装置,设置在上述第二整流板的上下两端部的至少一个端部的上述轿厢的正面侧,通过放电等离子的作用产生用于在上述轿厢通过狭小部时对流入上述轿厢正面的气流进行整流的气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至少一个第三气流产生装置,该至少一个第三气流产生装置,分别设置在上述配重的上端部的与上述轿厢相对的面和上述配重的下端部的与上述轿厢相对的面上,通过放电等离子的作用产生用于在上述配重与上述轿厢交错时将流入与上述轿厢相对的面的气流进行整流的气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08737/2011 | 2011-01-19 | ||
JP2011008737A JP5653231B2 (ja) | 2011-01-19 | 2011-01-19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02778A CN102602778A (zh) | 2012-07-25 |
CN102602778B true CN102602778B (zh) | 2015-09-16 |
Family
ID=46520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9280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02778B (zh) | 2011-01-19 | 2011-12-01 | 电梯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653231B2 (zh) |
CN (1) | CN1026027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031766A1 (en) * | 2014-12-11 | 2016-06-15 | KONE Corporation | Elevator car |
CN112777456B (zh) * | 2020-12-15 | 2022-08-02 | 中国计量大学 | 一种低噪声的电梯轿厢及电梯轿厢结构 |
CN112830367B (zh) * | 2020-12-15 | 2022-09-23 | 中国计量大学 | 一种低噪音电梯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3863A (zh) * | 1999-02-17 | 2000-08-2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减少气流噪音的柔性电梯轿厢圆盖 |
CN1759062A (zh) * | 2003-03-18 | 2006-04-12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 |
CN1868851A (zh) * | 2005-05-25 | 2006-11-29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具有用于减小噪音的装置的电梯设备 |
CN101891099A (zh) * | 2009-05-18 | 2010-11-24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68775U (ja) * | 1982-10-29 | 1984-05-10 | 株式会社東芝 | エレベ−タ |
FI87642C (fi) * | 1991-06-06 | 1993-02-10 | Kone Oy | Taoskydd vid en hiss |
JPH0925078A (ja) * | 1994-08-02 | 1997-01-28 |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りかご |
JP2001106460A (ja) * | 1999-10-08 | 2001-04-17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
JP2005053635A (ja) * | 2003-08-04 | 2005-03-03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 |
JP2009214993A (ja) * | 2008-03-10 | 2009-09-24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 |
JP4784950B2 (ja) * | 2008-11-07 | 2011-10-05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2011
- 2011-01-19 JP JP2011008737A patent/JP565323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12-01 CN CN201110392805.1A patent/CN10260277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3863A (zh) * | 1999-02-17 | 2000-08-23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减少气流噪音的柔性电梯轿厢圆盖 |
CN1759062A (zh) * | 2003-03-18 | 2006-04-12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的调整气流装置 |
CN1868851A (zh) * | 2005-05-25 | 2006-11-29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具有用于减小噪音的装置的电梯设备 |
CN101891099A (zh) * | 2009-05-18 | 2010-11-24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电梯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148855A (ja) | 2012-08-09 |
JP5653231B2 (ja) | 2015-01-14 |
CN102602778A (zh) | 2012-07-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20888B (zh) | 电梯装置 | |
CN102602778B (zh) | 电梯装置 | |
CN100529568C (zh) | 电梯顶棚的通风腔 | |
CA2937135C (en) | High-lift device of flight vehicle | |
US11504722B2 (en) | Non-exhaust fine dust collecting device using triboelectricity | |
CN102009892A (zh) | 电梯装置 | |
CN206203638U (zh) | 一种新型电梯隔音轿厢 | |
CN101891099B (zh) | 电梯装置 | |
CN104743426A (zh) | 电梯轿厢 | |
CN101767746B (zh) | 电梯和电梯噪音降低方法 | |
JP6491082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205583997U (zh) | 车载变流器 | |
CN108328461B (zh) | 一种新型轿顶结构 | |
CN204751802U (zh) | 改进型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 | |
CN107337055B (zh) | 电梯装置 | |
JP4836287B2 (ja) | エレベータ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騒音低減方法 | |
CN206088675U (zh) | 轿厢通风结构 | |
Jiang et al. | Research on the drag reduction of high-speed train based on bottom two-multistage wing deflector | |
CN106853935A (zh) | 一种高速电梯的柱状轿厢 | |
CN110049939B (zh) | 电梯装置 | |
CN205602953U (zh) | 一种后对重无机房电梯 | |
EP2650246A1 (en) | Equipment for joining elevator guide rails, joint arrangement for elevator guide rails, and elevator | |
CN209721311U (zh) | 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 |
JP2015157667A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206680042U (zh) | 一种电梯轿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