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21311U - 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721311U
CN209721311U CN201920291947.0U CN201920291947U CN209721311U CN 209721311 U CN209721311 U CN 209721311U CN 201920291947 U CN201920291947 U CN 201920291947U CN 209721311 U CN209721311 U CN 2097213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machine
traction
machine
guide rail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919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胡军伟
朱超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ji Xund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JI XUNDA (XUCHANG)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JI XUNDA (XUCHANG)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JI XUNDA (XUCHANG)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919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7213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7213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7213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梯曳引系统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中,曳引机固定梁横跨设置在两根导轨的中部,曳引机定位支架横跨设置在两根导轨的顶端。曳引机通过曳引机底座安装在曳引机固定梁上,同时曳引机与曳引机定位支架之间设置有辅助固定结构,以使曳引机固定牢固。曳引机底座包括相互分离的左底座与右底座,既可减小底座的重量,也便于对曳引机进行调平。用于控制曳引机急停的制动器安装在曳引机的壳体侧面上,所以壳体上端与曳引机定位支架之间不需要额外留出距离,可减小曳引系统的整体高度,减小电梯曳引系统的体积。

Description

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升降式载人工具,应用极为广泛,电梯部件的外观及安装方式直接影响到电梯的使用。电梯技术的发展初期都是有机房电梯,即电梯的主机、控制屏等都放置在单独设置的机房内,因此,电梯安装时,所需空间较多。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梯中的曳引机和电器元件的小型化,业界开发出了无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移往井道等处,或用其他技术取代,为建筑商降低了成本。
曳引系统是用于带动轿厢升降的动力系统,包括立设的导轨,导轨上固定有曳引机固定梁和曳引机定位支架,曳引机安装在曳引机固定梁上,其上端辅助固定在曳引机定位支架上。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在于:一是曳引机顶部安装有可急停曳引机的制动器,故而在曳引机定位支架与曳引机固定梁之间需要留有极大的距离以满足曳引机的安装需要;二是对于载重量达到或是大于3000KG的载重货梯,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曳引机体积较大,导轨需要由多段零部件拼接而成上部开口大、下部开口小的结构,曳引机安装在上部开口中,这不仅会占用较大井道内空间,挤压建筑用地,还会导致导轨加工制造极为困难,同时零部件连接处更是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梯曳引系统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包括平行立设的两根导轨,两根导轨之间安装有曳引机固定梁及曳引机定位支架,曳引机固定梁上安装有曳引机,曳引机固定梁横跨设置在两根导轨的中部,曳引机定位支架横跨设置在两根导轨的顶端,曳引机的壳体侧面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曳引机急停的制动器,所述曳引机通过曳引机底座安装在曳引机固定梁上,曳引机与曳引机定位支架之间设置有辅助固定结构,曳引机底座包括用于支撑曳引机左端的左底座与用于支撑曳引机右端的右底座。
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体与第二导轨体,第一导轨体的横截面形状为T字形,第二导轨体为板状,第二导轨体设置在第一导轨体的底板外侧,两组导轨中第一导轨体的腹板相对设置,且两根第一导轨体之间的开口大小上下一致,所述曳引机定位支架固定在两根第一导轨体的腹板之间,两根第二导轨体的上端之间固定有连接板。
所述连接板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连接板卡在两根第二导轨体的上端之间,第二导轨体、连接板的相应侧板及第一导轨体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曳引机定位支架包括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件,槽形结构件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向外的U形夹件,第一导轨体的腹板卡入所述U形夹件的开口中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包括穿设在曳引机壳体与曳引机定位支架之间的辅助固定螺栓及锁紧螺母,穿装在辅助固定螺栓尾部的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所述槽形结构件的向上开口中。
所述左底座与右底座均包括槽形结构件,左底座与右底座的槽形开口相对设置,左底座与右底座的下端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曳引机固定梁上,左底座与右底座的上端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曳引机的壳体上,在左底座和曳引机之间以及右底座与曳引机之间垫设有槽钢用方斜垫圈以调平曳引机。
曳引机的壳体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所述制动器。
所述曳引机型号为WA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中,曳引机固定梁横跨设置在两根导轨的中部,曳引机定位支架横跨设置在两根导轨的顶端。曳引机通过曳引机底座安装在曳引机固定梁上,同时曳引机与曳引机定位支架之间设置有辅助固定结构,以使曳引机固定牢固。曳引机底座包括相互分离的左底座与右底座,既可减小底座的重量,也便于对曳引机进行调平。用于控制曳引机急停的制动器安装在曳引机的壳体侧面上,所以壳体上端与曳引机定位支架之间不需要额外留出距离,可减小曳引系统的整体高度,减小电梯曳引系统的体积。
进一步地,导轨包括竖直的第一导轨体及设置在第一导轨体外侧的第二导轨体,一是提高了导轨的强度;二是使两组导轨之间的开口大小上下一致,减小了电梯曳引系统的体积,有利于减小井道尺寸、扩展建筑物中可居住面积占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平行立设的两根导轨1,两根导轨1之间安装有曳引机固定梁2及曳引机定位支架3。曳引机固定梁2横跨设置在两根导轨1的中部,曳引机定位支架3横跨设置在两根导轨1的顶端。曳引机4通过曳引机底座5安装在曳引机固定梁2上,曳引机4与曳引机定位支架3之间设置有辅助固定结构41。曳引机底座5包括用于支撑曳引机4左端的左底座51与用于支撑曳引机4右端的右底座52。
左底座51与右底座52均包括槽形结构件,左底座51与右底座52的槽形开口相对设置,左底座51与右底座52的下端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曳引机固定梁2上,左底座51与右底座52的上端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曳引机4的壳体上,在左底座51和曳引机4之间以及右底座52与曳引机4之间垫设有槽钢用方斜垫圈9以调平曳引机4。曳引机底座5包括相互分离的左底座51与右底座52,既可减小底座的重量,也便于对曳引机4进行调平。
曳引机4的壳体两侧的侧面上对称安装有用于控制曳引机急停的制动器42,所以曳引机4壳体上端与曳引机定位支架3之间不需要额外留出距离,可减小曳引系统的整体高度,减小电梯曳引系统的体积。 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组制动器42还可以不是对称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所选用的曳引机4型号为WA4,该型号的曳引机4体积较小,所以两根导轨1之间的开口大小上下一致,减小了电梯曳引系统的体积,有利于减小井道尺寸、扩展建筑物中可居住面积占比。在其他实施例中,曳引机4还可以是其他体积较小型号。
具体说,本实用新型的导轨1包括第一导轨体6与第二导轨体7,第一导轨体6的横截面形状为T字形,第二导轨体7为板状。两组导轨1中第一导轨体6的腹板61相对设置,且两根第一导轨体6之间的开口大小上下一致。第二导轨体7设置在第一导轨体6的底板62外侧,两根第二导轨体7的上端之间固定有连接板8。第二导轨体7与连接板8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加导轨1的强度,满足较大载重量的货梯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选用合适的材质制作第二导轨体7以起保护第一导轨体6及曳引机定位支架3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8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连接板8卡在两根第二导轨体7的上端之间,第二导轨体7、连接板8的相应侧板及第一导轨体6的底板62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板8还可以是平板,而是在第二导轨体7的上端增加水平延伸的平直板段以与连接板8连接;连接板8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可拆固定在第二导轨体7的上端。
所述曳引机定位支架3包括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件,槽形结构件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向外的U形夹件31,第一导轨体6的腹板61卡入所述U形夹件31的开口,再使用螺栓穿过U形夹件31的两夹板及腹板61而将第一导轨体6与曳引机定位支架3固定在一起。使用这种结构形式即可将曳引机定位支架3牢固地安装在两第一导轨体6之间,且易于拆卸。在其他实施例中,曳引机定位支架3两端还可以不设所述U形夹件31,而是只设置一块可与腹板61或是底板62配合进行固定的平直板段,但此情况下曳引机定位支架3与第一导轨体6的连接处受力较不均衡;曳引机定位支架3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安装在两第一导轨体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固定结构41包括穿设在曳引机4壳体与曳引机定位支架3之间的辅助固定螺栓及锁紧螺母,穿装在辅助固定螺栓尾部的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所述槽形结构件的向上开口中,避免辅助固定螺栓的尾部向上凸出而增大电梯曳引系统的体积。在其他实施例中,曳引机固定支架3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是矩形或其他的任意形状,但此时在曳引机固定支架3与连接板8之间需要留有一定间隙以容纳辅助固定螺栓的尾部及锁紧螺母。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包括平行立设的两根导轨,两根导轨之间安装有曳引机固定梁及曳引机定位支架,曳引机固定梁上安装有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曳引机固定梁横跨设置在两根导轨的中部,曳引机定位支架横跨设置在两根导轨的顶端,曳引机的壳体侧面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曳引机急停的制动器,所述曳引机通过曳引机底座安装在曳引机固定梁上,曳引机与曳引机定位支架之间设置有辅助固定结构,曳引机底座包括用于支撑曳引机左端的左底座与用于支撑曳引机右端的右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体与第二导轨体,第一导轨体的横截面形状为T字形,第二导轨体为板状,第二导轨体设置在第一导轨体的底板外侧,两组导轨中第一导轨体的腹板相对设置,且两根第一导轨体之间的开口大小上下一致,所述曳引机定位支架固定在两根第一导轨体的腹板之间,两根第二导轨体的上端之间固定有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连接板卡在两根第二导轨体的上端之间,第二导轨体、连接板的相应侧板及第一导轨体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定位支架包括开口向上的槽形结构件,槽形结构件的两侧设置有开口向外的U形夹件,第一导轨体的腹板卡入所述U形夹件的开口中并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结构包括穿设在曳引机壳体与曳引机定位支架之间的辅助固定螺栓及锁紧螺母,穿装在辅助固定螺栓尾部的所述锁紧螺母位于所述槽形结构件的向上开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底座与右底座均包括槽形结构件,左底座与右底座的槽形开口相对设置,左底座与右底座的下端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曳引机固定梁上,左底座与右底座的上端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曳引机的壳体上,在左底座和曳引机之间以及右底座与曳引机之间垫设有槽钢用方斜垫圈以调平曳引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曳引机的壳体两侧对称安装有两组所述制动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型号为WA4。
CN201920291947.0U 2019-03-08 2019-03-08 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213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1947.0U CN209721311U (zh) 2019-03-08 2019-03-08 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1947.0U CN209721311U (zh) 2019-03-08 2019-03-08 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721311U true CN209721311U (zh) 2019-12-03

Family

ID=68685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9194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21311U (zh) 2019-03-08 2019-03-08 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7213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134491A1 (fr) Système de cadre support de cabine d'ascenseur
CN104555660A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布置结构
CN109132788A (zh) 一种三开门乘客电梯
CN204251133U (zh) 一种改进型无机房客梯的机架结构
CN109733974B (zh) 一种可降低楼顶施工量的电梯
CN209383241U (zh) 曳引比6:1的重载型电梯结构
CN209721311U (zh) 新型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CN209038806U (zh) 三开门乘客电梯
CN105236249B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
CN208814456U (zh) 一种紧凑型别墅电梯轿厢架
CN208814441U (zh) 一种无机房曳引机及对重绳头的承重梁安装结构
CN205076626U (zh) 无机房电梯轿顶反绳轮安装结构
CN103010906B (zh) 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机布置结构
CN207792434U (zh) 无机房直角开门电梯曳引驱动装置
CN205662206U (zh) 一种4比1无机房电梯曳引装置
CN205472180U (zh) 一种无齿轮曳引机底座
CN215828103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安装结构
CN205709389U (zh) 一种曳引机布置结构
CN211169445U (zh) 狭长形医用电梯的曳引系统
CN20454973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布置结构
CN211338424U (zh) 无机房后对重承重结构
CN203976176U (zh) 一种牵引力与重力同轴顶曳引家用梯
CN20898011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绳头固定装置
CN204251161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曳引机安装结构
CN207566693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曳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61000 south section of Yanan Road, Xu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atentee after: Xiji Xunda Eleva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461000 south section of Yanan Road, Xuch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atentee before: XJ SCHINDLER (XUCHANG) ELEVATOR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