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8848A - 通信系统、紧凑型基站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紧凑型基站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8848A
CN102598848A CN2010800501062A CN201080050106A CN102598848A CN 102598848 A CN102598848 A CN 102598848A CN 2010800501062 A CN2010800501062 A CN 2010800501062A CN 201080050106 A CN201080050106 A CN 201080050106A CN 102598848 A CN102598848 A CN 102598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radio base
femto cell
cel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01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8848B (zh
Inventor
持田英史
山本裕嗣
村上宪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98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8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8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Abstract

通信系统(1)包括:移动通信网络(2);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2)的固定通信网络(3);以及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100)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电基站。无线电基站包括: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2)的第一基站(41,42);以及通过有线通信线路(61,62)连接到固定通信网络(3)的第二基站(51,52)。在第二基站中的一个(51)和位于第二基站中的该一个(51)的邻区中的邻近基站(第一基站(42)和第二基站中的另一个(52))中的一个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接口的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紧凑型基站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紧凑型基站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移动电话的通信使用无线电波。因此,即使在通信覆盖区内,在来自户外基站(以下被称为“宏小区基站”)的无线电波难以到达(或没有到达)的无线电盲区中,通过移动电话的通信不能被执行。因此,为了使得即使在无线电盲区中也能够进行通过移动电话的通信,考虑使用紧凑型基站来构建通信系统。
在该通信系统中,在无线电盲区中安装使非常小的小区(毫微微小区)作为其覆盖区的紧凑型基站(以下被称为“毫微微小区基站”),所述非常小的小区具有大约数米到数十米的半径。另外,毫微微小区基站通过有线通信线路连接到移动服务提供商的移动通信网络。因此,在无线电盲区中的移动电话通过毫微微小区基站和有线通信线路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结果,即使在无线电盲区中,也使得能够进行通过移动电话的通信。
注意的是,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4-15103(专利文献1)公开了包括安装在光通信订户的家中的无线电基站的通信系统。在该通信系统中,来自在该订户的家中使用的移动电话的信号通过光通信电缆从家中的无线基站传送到本地局,并且然后从本地局传送到各种网络,诸如IP网络、通用电话交换网络和移动通信交换网络。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4-15103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LTE(长期演进)中,在相邻宏小区基站(eNodeBs)之间建立使用被称为X2接口的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相邻宏小区基站经由X2接口相互通信关于使用的频带的信息、关于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的信息等。这抑制了相邻宏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并且实现了快速小区间移动。
在此,移动终端的“移动”不仅是指切换,而且是指对以下作出选择:当处于空闲状态的移动终端从现在开始进行通信时,即,当移动终端开始呼叫或数据通信时,使用哪个基站来执行通信。
然而,对于毫微微小区基站(家庭eNodeB),没有与位于其邻区中的宏小区基站或与位于其邻区中的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因此,由于所述基站不能经由X2接口相互通信关于使用的频带的信息,所以当使用的频带在相邻小区之间重叠时,在相邻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增加。另外,由于所述基站不能经由X2接口相互通信关于移动操作的信息,所以难以执行快速小区间移动。
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即使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中也能够抑制相邻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并且能够实现快速小区间移动的通信系统、紧凑型基站和通信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通信系统,包括: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固定通信网络;以及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电基站,并且无线电基站包括: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一基站;以及通过有线通信线路连接到固定通信网络的第二基站,并且在第二基站中的一个和位于第二基站中的该一个的邻区中的邻近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该邻近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中的另一个。
根据根据第一方面的通信系统,在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因此,由于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使用的频带的信息,所以通过设置使用的频带,使得其不会相互重叠,可以避免在相邻小区之间的使用的频带的重叠。结果,可以抑制相邻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另外,由于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移动操作的信息,所以可以快速执行小区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通信系统中,特别地,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用作预定的逻辑接口。
在此,“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包括LTE中的X2接口。
根据根据第二方面的通信系统,由于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可以使用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来相互逻辑地并且直接地连接,所以在没有将改变添加到诸如MME的通信管理设备的情况下,在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之间能够执行对信息的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在根据第二方面的通信系统中,特别地,第二基站中的每一个:对于邻近基站进行搜索;向已经对该搜索作出了响应的邻近基站发出对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以及与已经对该请求作出了响应的邻近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根据第三方面的通信系统,第二基站对于其邻近基站进行搜索、向已经对该搜索作出了响应的邻近基站发出对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以及与已经对该请求作出了响应的邻近基站建立通信连接。通过第二基站自身对于其邻近基站进行搜索,不需要准备保持无线电基站的位置信息的管理服务器,使得可以实现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简化。另外,一旦请求建立通信连接,则可以从第二基站向该邻近基站通知第二基站的设置信息等,以及一旦对请求作出响应,则可以从该邻近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该邻近基站的设置信息等。通过基站相互通知设置信息,可以安全地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根据第二方面的通信系统特别地进一步包括:保持无线电基站的位置信息的管理服务器,以及第二基站中的每一个:从管理服务器获取关于邻近基站的信息;向从管理服务器获取关于其的信息的邻近基站发出对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以及与已经对该请求作出了响应的邻近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根据第四方面的通信系统,第二基站从管理服务器获取关于其邻近基站的信息、向从管理服务器获取关于其的信息的邻近基站发出对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以及与已经对该请求作出了响应的邻近基站建立通信连接。通过管理服务器共同地管理无线电基站的位置信息,基于位置信息可以准确地识别第二基站的邻近基站。另外,一旦请求建立通信连接,则可以从第二基站向该邻近基站通知第二基站的设置信息等,以及一旦对该请求作出响应,则可以从该邻近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该邻近基站的设置信息等。通过基站相互通知设置信息,可以安全地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通信系统中,特别地,使用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的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用作预定的逻辑接口。
在此,“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包括LTE中的S1接口。另外,“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包括LTE中的X2接口。
根据根据第五方面的通信系统,通过允许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在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上隧传,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可以相互逻辑地连接。结果,在除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外,不用添加新的端口来建立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的情况下,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可以相互逻辑地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根据第五方面的通信系统特别地进一步包括:通信管理设备,其使用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连接到第二基站中的每一个,并且收集关于邻近基站的信息。
根据第六方面的通信系统,通过通信管理设备,可以从另一个通信管理设备收集关于第二基站的邻近基站的信息等。通过通信管理设备收集关于邻近基站的信息,不需要准备保持无线电基站的位置信息的管理服务器,使得可以实现通信系统的配置的简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在根据第六方面的通信系统中,特别地,第二基站中的每一个:从通信管理设备获取关于邻近基站的信息;通过通信管理设备向从通信管理设备获取关于其的信息的邻近基站发出对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以及与已经对该请求作出了响应的邻近基站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第七方面的通信系统,一旦请求建立通信连接,则可以从第二基站向其邻近基站通知第二基站的设置信息等,以及一旦对该请求作出响应,则可以从该邻近基站向第二基站通知该邻近基站的设置信息等。通过基站相互通知设置信息,可以安全地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紧凑型基站用于包括以下的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固定通信网络;以及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电基站,并且无线电基站包括: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一基站;以及通过有线通信线路连接到固定通信网络的第二基站,第二基站中的每一个用作紧凑型基站,并且在第二基站中的一个和位于第二基站的邻区中的邻近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该邻近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中的另一个。
根据第八方面的紧凑型基站,在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因此,由于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使用的频带的信息,所以通过设置使用的频带,使得其不会相互重叠,可以避免在相邻小区之间的使用的频带的重叠。结果,可以抑制相邻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另外,由于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移动操作的信息,所以可以快速执行小区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的通信方法用于包括以下的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网络;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固定通信网络;以及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电基站,并且无线电基站包括: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的第一基站;以及通过有线通信线路连接到固定通信网络的第二基站,在第二基站中的一个和位于第二基站的邻区中的邻近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该邻近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中的另一个,以及第二基站中的该一个通过通信连接来执行与邻近基站的通信。
根据第九方面的通信方法,在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因此,由于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使用的频带的信息,所以通过设置使用的频带,使得其不会相互重叠,可以避免在相邻小区之间的使用的频带的重叠。结果,可以抑制相邻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另外,由于第二基站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移动操作的信息,所以可以快速执行小区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根据第二方面的通信系统特别地进一步包括连接在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通信网络之间的中继设备,并且第二基站通过固定通信网络和中继设备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并且当在中继设备和第一基站之间建立使用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时,在中继设备和第二基站之间,中继设备和第二基站使用使用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的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的通信系统,通过在中继设备和第二基站之间使用使用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的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通信系统可以被配置,仿佛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建立使用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通过这,可以以伪方式在第一基站、中继设备和第二基站之间建立使用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无线电基站,每一个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并且能够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以及通信控制设备,其能够存储关于多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并且能够与多个无线电基站进行通信,以及当通信控制设备识别出作为无线电基站中的一个的目标基站与无线电基站中的另一个新近建立通信连接时,通信控制设备向除目标基站外的所有那些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该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目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以及在从通信控制设备向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通知连接建立指令,并从而执行连接建立处理之后,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确定是否维持与目标基站的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以及如果确定不维持建立状态,则该无线电基站断开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的通信系统,例如,当新近安装无线电基站,并且在该无线电基站和另一个无线电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时,不需要人类手动执行建立处理,并且因此能够减少时间和麻烦以及成本。另外,在没有向无线电基站提供更大功能性的情况下,可以以简单处理和配置执行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此外,通过断开不需要维持的预定的逻辑接口,在通信系统中可以防止对各种资源的浪费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在根据第十一方面的通信系统中,特别地,目标基站通过固定通信网络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以及通信控制设备向除目标基站外的所有那些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的通信系统,选择用作连接建立指令的通知的目的地的无线电基站的处理是不必要的,使得可以实现通知连接建立指令的处理的简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在根据第十一方面的通信系统中,特别地,目标基站通过固定通信网络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以及通信控制设备向无线电基站之中的、部署在目标基站的邻区中的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
根据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的通信系统,通过仅向部署在目标基站的邻区中的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的配置,可以更有效地执行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在根据第十一至第十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中,特别地,在从通信控制设备向该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并从而执行连接建立处理之后,在与目标基站建立的预定的逻辑接口尚未被使用达预定的时段的情况下,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确定不维持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
根据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的通信系统,可以适当地确定是否维持预定的逻辑接口。
另外,在从通信控制设备向该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并从而执行连接建立处理之后,在使用与目标基站建立的预定的逻辑接口在预定的时段期间传送和接收的数据量少于或等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确定不维持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
另外,在从通信控制设备向该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并从而执行连接建立处理之后,在该无线电基站向目标基站传送预定的数据以及目标基站对预定的数据的响应时间大于或等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确定不维持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的通信系统包括:多个无线电基站,每一个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并且能够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以及通信控制设备,其能够存储关于多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并且能够与多个无线电基站进行通信,并且当通信控制设备识别出作为无线电基站中的一个的目标基站与无线电基站中的另一个新近建立通信连接时,通信控制设备向无线电基站之中的、部署在目标基站的邻区中的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该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目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的通信系统,通过仅向部署在目标基站的邻区中的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的配置,可以更有效地执行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在根据第十三或第十五方面的通信系统中,特别地,通信控制设备基于指示包括目标基站的多个无线电基站的安装位置的信息,来从无线电基站之中选择要向其通知连接建立指令的无线电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的通信系统,通过使用指示无线电基站的安装位置的信息的配置,可以适当地选择要向其通知连接建立指令的无线电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在根据第一至第七和第十至第十七方面中的任何一个的通信系统中,特别地,用于由移动终端执行在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移动操作的信息、指示由无线电基站接收到的干扰的信息以及无线电基站的负载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经由预定的逻辑接口在无线电基站之间传送和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的通信系统,抑制了在相邻毫微微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并且可以实现快速和适当的小区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的通信控制设备:能够存储关于多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多个无线电基站每一个能够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以及能够与多个无线电基站进行通信,并且当通信控制设备识别出作为无线电基站中的一个的目标基站与无线电基站中的另一个新近建立通信连接时,通信控制设备向除目标基站外的多个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该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目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以及在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响应于该连接建立指令而执行连接建立处理之后,通信控制设备确定是否维持在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和目标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以及如果确定不维持建立状态,则通信控制设备执行控制来断开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的通信控制设备,例如,当新近安装无线电基站,并且在该无线电基站和另一个无线电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时,不需要人类手动执行建立处理,并且因此能够减少时间和麻烦以及成本。另外,在没有向无线电基站提供更大功能性的情况下,可以以简单处理和配置来执行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此外,通过断开不需要维持的预定的逻辑接口,在通信系统中可以防止对各种资源的浪费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的通信方法用于包括以下的通信系统:多个无线电基站,每一个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并且能够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以及通信控制设备,其能够存储关于多个无线电基站的信息并且能够与多个无线电基站进行通信,该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通信控制设备识别出作为无线电基站中的一个的目标基站与无线电基站中的另一个新近建立通信连接时,向除目标基站外的多个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该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目标基站建立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并且在从通信控制设备向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通知连接建立指令,并从而执行连接建立处理之后,确定是否维持与目标基站的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以及如果确定不维持建立状态,则断开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的通信方法,例如,当新近安装无线电基站,并且在该无线电基站和另一个无线电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时,不需要人类手动执行建立处理,并且因此能够减少时间和麻烦以及成本。另外,在没有向无线电基站提供更大功能性的情况下,可以以简单处理和配置来执行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此外,通过断开不需要维持的预定的逻辑接口,在通信系统中可以防止对各种资源的浪费使用。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中,也可以抑制相邻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并且可以实现快速小区间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2是示出用于当新近安装毫微微小区基站时建立通信连接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4是示出用于当新近安装毫微微小区基站时建立通信连接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总体配置的图。
图6是示出用于当新近安装毫微微小区基站时建立通信连接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1中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的过程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1中断开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的过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1中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的过程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1中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的过程的图。
参考符号列表
1:通信系统
2:移动通信网络
3:固定通信网络
7和8:MME
9:网关
10:管理服务器和HLR
41和42:宏小区基站
51、52和53:毫微微小区基站
61和62:有线通信线路
100: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下面使用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注意的是,在不同附图中由相同参考符号指出的那些组件指示相同或对应的组件。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的总体配置的图。宏小区基站(eNodeBs)41和42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2。毫微微小区基站(家庭eNodeBs)51和52通过诸如光纤的有线通信线路61和62连接到固定通信网络3。固定通信网络3通过网关9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2。用作宏小区基站41和42的上层节点的MME(移动性管理实体)7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2。另外,用作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的上层节点的MME 8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2。MME 7充当用于通过宏小区基站41和42执行的通信的通信管理设备,并且执行各种处理,诸如会话设置以及释放和控制移动操作。同样地,MME 8充当用于通过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执行的通信的通信管理设备,并且执行各种处理,诸如会话设置以及释放和控制移动操作。
宏小区基站41和42每一个经由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在LTE(长期演进)中的S1接口)逻辑地连接到MME 7。同样地,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每一个经由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S1接口)逻辑地连接到MME 8。另外,宏小区基站41和42经由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LTE中的X2接口)相互逻辑地连接。
在下面的示例中,假设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是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邻近基站。也就是,假设这样的情况:其中因为作为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覆盖区的毫微微小区、作为宏小区基站42的覆盖区的宏小区以及作为毫微微小区基站52的覆盖区的毫微微小区相互重叠或相互接近,所以要传送和接收到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由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传送和接收的无线电波可能干扰要传送和接收到毫微微小区基站51/由毫微微小区基站51传送和接收的无线电波。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当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1通信的诸如移动电话的移动终端100已移动时,宏小区基站42的宏小区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的毫微微小区可以变成从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毫微微小区的切换的目标。
如图1中所示,毫微微小区基站51经由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X2接口)逻辑地连接到作为邻近基站的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也就是,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邻近基站中的每一个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图2是示出用于当新近安装毫微微小区基站51时建立通信连接的处理序列的图。当毫微微小区基站51连接到固定通信网络3时,首先,毫微微小区基站51对于其邻近基站进行搜索。具体地,毫微微小区基站51通过无线电将当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大于或等于预定的阈值时请求响应的搜索信号M101,与诸如基站ID的自身标识信息一起广播到围绕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区域。宏小区基站41和42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2接收搜索信号M101。
然后,宏小区基站41和42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2每一个测量用于搜索信号M101的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并且确定是否要求对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响应。在本实施例的示例中,由作为邻近基站的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中的每一个接收到的用于搜索信号M101的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大于或等于阈值,以及由不是邻近基站的宏小区基站41接收到的用于搜索信号M101的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强度小于阈值。因此,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每一个将指示对搜索信号M101的接收的响应信号M102,与诸如基站ID的自身标识信息一起返回给毫微微小区基站51。对响应信号M102的返回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电通信来执行。另一方面,宏小区基站41不向毫微微小区基站51返回响应信号M102。
然后,毫微微小区基站51保存从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接收到的信息,并且此后,将请求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信号M103,与诸如用于X2接口的端口号的自身设置信息和位置信息一起,传送给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对请求信号M103的传送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电通信来执行。
然后,已接收到请求信号M103的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每一个将对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的响应信号M104,与诸如用于X2接口的端口号的自身设置信息和位置信息一起,返回给毫微微小区基站51。对响应信号M104的返回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电通信来执行。
然后,通过宏小区基站42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完成用于端口设置的处理等,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宏小区基站42之间以及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电通信连接。此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通过通信连接相互通信诸如要使用的频带的自身设置信息M105。另外,当出现对移动终端100进行移动操作的需要时,基站通过通信连接相互通信关于移动操作的信息。
如此,根据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中的每一个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因此,由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使用的频带的信息,所以通过设置使用的频带,使得其不会相互重叠,可以避免在相邻小区之间的使用的频带的重叠。结果,可以抑制相邻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另外,由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移动操作的信息,所以与经由MME 7和8通信信息的情况等相比,可以快速执行小区间移动。
另外,根据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由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可以使用X2接口来相互逻辑地并且直接地连接,所以在没有将改变添加到诸如MME 7和8的通信管理设备的情况下,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中的每一个之间能够执行对信息的通信。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毫微微小区基站51对于其邻近基站进行搜索、向已对搜索作出响应的邻近基站发出对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以及与已对请求作出响应的邻近基站建立通信连接。通过毫微微小区基站51自身对于其邻近基站进行搜索,不需要准备保持无线电基站的位置信息的管理服务器10(参见图3),使得可以实现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简化。另外,一旦请求建立通信连接,则可以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向其邻近基站通知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设置信息等,以及一旦对请求作出响应,则可以从该邻近基站向毫微微小区基站51通知该邻近基站的设置信息等。通过基站相互通知设置信息,可以安全地建立通信连接。
<第二实施例>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的总体配置的图。诸如HLR(归属位置寄存器)的管理服务器10被添加到图1中所示的配置,并且其他配置与图1中的那些相同。管理服务器10连接到固定通信网络3。然而,注意的是,管理服务器10不一定需要连接到固定通信网络3,并且可以被安装在通信系统1中的任何位置中。在管理服务器10中,存储关于现有无线电基站(在本实施例的示例中,宏小区基站41和42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2)的安装位置的多条位置信息,以便与诸如基站ID的多条标识信息相关联。
图4是示出用于当新近安装毫微微小区基站51时建立通信连接的处理序列的图。当毫微微小区基站51连接到固定通信网络3时,首先,毫微微小区基站51将用于请求自身注册的请求信号M201,与诸如基站ID的其标识信息和自身位置信息一起通过固定通信网络3传送给管理服务器10。
然后,已接收到请求信号M201的管理服务器10对毫微微小区基站51进行注册,并且基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位置信息来识别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邻近基站。在本实施例的示例中,管理服务器10将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识别为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邻近基站。然后,管理服务器10将指示完成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注册的注册完成通知M202,与关于所识别的邻近基站的信息一起,通过固定通信网络3传送给毫微微小区基站51。
然后,毫微微小区基站51保存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的信息,并且此后,将请求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信号M203,与诸如用于X2接口的端口号的自身设置信息和位置信息一起,传送给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对请求信号M203的传送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电通信来执行。
然后,已接收到请求信号M203的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每一个将对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的响应信号M204,与诸如用于X2接口的端口号的自身设置信息和位置信息一起,返回给毫微微小区基站51。对响应信号M204的返回可以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电通信来执行。
然后,通过宏小区基站42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完成用于端口设置的处理等,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宏小区基站42之间以及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通信连接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电通信连接。此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通过通信连接相互通信诸如要使用的频带的自身设置信息M205。另外,当出现对移动终端100进行移动操作的需要时,基站通过通信连接相互通信关于移动操作的信息。
如此,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中的每一个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因此,由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使用的频带的信息,所以通过设置使用的频带,使得其不会相互重叠,可以避免在相邻小区之间的使用的频带的重叠。结果,可以抑制相邻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另外,由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移动操作的信息,所以与经由MME 7和8通信信息的情况等相比,可以快速执行小区间移动。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由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可以使用X2接口来相互逻辑地并且直接地连接,所以在没有将改变添加到诸如MME 7和8的通信管理设备的情况下,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中的每一个之间能够执行对信息的通信。
另外,根据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毫微微小区基站51从管理服务器10获取关于其邻近基站的信息、向已从管理服务器10获取关于其的信息的邻近基站发出对于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以及与已对请求作出响应的邻近基站建立通信连接。通过管理服务器10共同地管理无线电基站的位置信息,基于位置信息可以准确地识别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邻近基站。另外,一旦请求建立通信连接,则可以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向其邻近基站通知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设置信息等,以及一旦对该请求作出响应,则可以从该邻近基站向毫微微小区基站51通知该邻近基站的设置信息等。通过基站相互通知设置信息,可以安全地建立通信连接。
<第三实施例>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的总体配置的图。毫微微小区基站51经由在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S1接口)上隧传的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X2接口)连接到作为邻近基站的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中的每一个。也就是,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中的每一个之间建立使用在S1接口上隧传的X2接口(以下被称为“在S1上的X2接口”)的通信连接。MME 7和8以及网关9可以解释在S1上的X2接口,并且因此可以适当地执行路由。其他配置与图1中的那些相同。
图6是示出用于当新近安装毫微微小区基站51时建立通信连接的处理序列的图。当毫微微小区基站52连接到固定通信网络3时,毫微微小区基站51与MME 8建立S1接口,并且此后,通过固定通信网络3和网关9将用于请求关于其邻近基站的信息的请求信号M301与自身位置信息一起传送给MME8。注意的是,已建立在宏小区基站41和42与MME 7之间的S1接口、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2和MME 8之间的S1接口以及在MME 7和MME 8之间的S1接口(或S10接口)。还注意的是,MME 8保持关于位于其邻区中的MME 7的信息。
然后,已接收到请求信号M301的MME 8基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位置信息来收集关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邻近基站的信息。在本实施例的示例中,MME 8将毫微微小区基站52识别为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邻近基站。另外,MME 8将用于请求关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邻近基站的信息的请求信号M302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位置信息一起传送给MME 7。已接收到请求信号M302的MME 7基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位置信息来收集关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邻近基站的信息。在本实施例的示例中,MME 7将宏小区基站42识别为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邻近基站。然后,MME 7将包括与被识别为邻近基站的宏小区基站42有关的信息的响应信号M303返回给MME 8。
已接收到响应信号M303的MME 8通过网关9和固定通信网络3将包括与被识别为邻近基站的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有关的信息的响应信号M304返回给毫微微小区基站51。
然后,毫微微小区基站51保存从MME 8接收到的信息,并且此后,将请求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信号M305通过MME 8传送给毫微微小区基站52,以及通过MME 8和7传送给宏小区基站42。请求信号M305包括诸如用于S1接口的端口号的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设置信息和位置信息。
然后,已接收到请求信号M305的宏小区基站42通过MME 8和7将对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的响应信号M306返回给毫微微小区基站51。响应信号M306包括诸如用于S1接口的端口号的宏小区基站42的设置信息和位置信息。同样地,已接收到请求信号M305的毫微微小区基站52通过MME 8将对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的响应信号M306返回给毫微微小区基站51。
然后,通过宏小区基站42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完成用于端口设置的处理等,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宏小区基站42之间以及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之间建立使用在S1上的X2接口的通信连接。此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通过通信连接相互通信诸如要使用的频带的自身设置信息M307。另外,当出现对移动终端100进行移动操作的需要时,基站通过通信连接相互通信关于移动操作的信息。
如此,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宏小区基站4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中的每一个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因此,由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能够经由逻辑接口相互通信关于使用的频带的信息,所以通过设置使用的频带,使得其不会相互重叠,可以避免在相邻小区之间的使用的频带的重叠。结果,可以抑制相邻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
另外,根据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通过允许X2接口在S1接口上隧传,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可以相互逻辑地连接。结果,在除S1接口外,不用添加新的端口来建立X2接口的情况下,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其邻近基站可以相互逻辑地连接。
另外,根据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可以由MME 8从MME 7收集关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邻近基站的信息。通过MME 7和8收集关于邻近基站的信息,不需要准备保持无线电基站的位置信息的管理服务器10(参见图3),使得可以实现通信系统1的配置的简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一旦请求建立通信连接,则可以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向其邻近基站通知毫微微小区基站51的设置信息等,以及一旦对请求作出响应,则可以从该邻近基站向毫微微小区基站51通知该邻近基站的设置信息等。通过基站相互通知设置信息,可以安全地建立通信连接。
<第四实施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1中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的过程的图。
参考图7,在通信系统1中,安装了网关(通信控制设备)9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毫微微小区基站53是新近要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
正如图1中所示的通信系统1,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通过固定通信网络3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2。
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并且能够与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网关9能够存储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的各种信息,并且能够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进行通信。另外,网关9执行控制来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例如,用于由移动终端执行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的移动操作的信息经由X2接口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传送和接收。
例如,该信息是用于由X2接口识别移动终端的ID、UE上下文(Context)等的ID。UE上下文是移动终端的基本信息,诸如UE ID、指示空闲状态或连接状态的UE(移动终端)到基站状态信息以及安全信息。安全信息是在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以及在基站和网络之间的安全信息,以及诸如用于安全的算法和安全密钥的信息。
另外,指示由每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接收到的干扰的信息经由X2接口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传送和接收。
该干扰信息是例如在LTE中与时间轴方向有关的干扰信息,具体地,指示从毫微微小区基站传送到移动终端的无线电帧中的多个时隙中的哪一个受到干扰的信息。
另外,与和时间轴方向有关的干扰信息一起或与和时间轴方向有关的干扰信息独立地,使用X2接口传送和接收到的干扰信息是与频率轴方向有关的干扰信息。具体地,干扰信息是指示从毫微微小区基站传送到移动终端的无线电信号的多个子载波中的哪一个受到干扰的信息。
另外,每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的负载信息经由X2接口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传送和接收。
在此,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注意的是,符合X2接口的数据通过例如网关9或其他设备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物理地传送和接收。
当网关9识别出毫微微小区基站(以下也被称为目标基站)与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新近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时,网关9向该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该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目标基站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
此外,在通信系统1中,网关9同时指示受其控制的所有毫微微小区基站执行X2接口建立。
即,网关9向受其控制的所有毫微微小区基站,即除目标基站外的所有那些毫微微小区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
具体地,首先,当新近安装毫微微小区基站53(步骤SQ1)时,毫微微小区基站53向网关9传送基站注册请求。基站注册请求包括对毫微微小区基站是唯一的标识信息,例如小区全局ID,以供网关9识别毫微微小区基站。替选地,可以将USIM(通用订户身份模块)卡安装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上,以及可以将保存在USIM卡中的IMSI(国际移动订户身份)包括在基站注册请求中(步骤SQ2)。
然后,当网关9从毫微微小区基站53接收基站注册请求,并从而识别出毫微微小区基站53新近已被安装时,网关9同时向例如受其控制的所有毫微微小区基站,在此,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通知指示用于执行X2接口建立处理的连接建立指令(步骤SQ3)。X2接口建立处理例如是通过改变诸如图2中所示的处理,使得现有毫微微小区基站将请求建立通信连接的请求信号等传送给新近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所获取的处理。
然后,响应于来自网关9的连接建立指令,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每一个执行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X2接口建立处理,以与新近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53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步骤SQ4)。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1中断开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的过程的图。
参考图8,在从网关9向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通知连接建立指令,并从而执行连接建立处理之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每一个确定是否维持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然后,如果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确定不维持其相应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则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断开其相应通信连接。
具体地,当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每一个与新近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53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步骤SQ4)时,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每一个监视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X2接口是否被使用,例如,在毫微微小区基站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3之间是否定期性传送和接收符合X2接口的预定的数据。
然后,如果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每一个检测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X2接口尚未被使用达某一时间段(步骤SQ5),则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每一个断开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步骤SQ6)。
如前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中,通过同时的通知向每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指示对X2接口建立处理的执行。因此,所认为的是,即使在相互不相邻的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也可以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因此,在通信系统1中,在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之后,例如,当检测到毫微微小区基站尚未使用X2接口达某一时间段时,断开通信连接。这可以抑制对资源的浪费,所述资源诸如毫微微小区基站中的CPU(中央处理单元)的吞吐量等以及存储器的量。
注意的是,如在给定毫微微小区基站和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的X2接口没有被使用的情况,例如,考虑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没有执行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的情况,因为例如毫微微小区基站的安装位置相互远离或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存在屏蔽。
同时,当新近安装毫微微小区基站时,在新近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和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通过人类手动执行X2接口建立处理来建立该通信连接不仅具有低效率,而且招致成本。另外,当由于例如毫微微小区基站的断电,断开在毫微微小区基站和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时,同样,效率很低并且其花费成本。
在此,对于在通信系统中在新近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和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考虑如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情况下采用SON(自组织网络)。SON是毫微微小区基站自动调整并且仅设置在通信系统中的要求的参数的技术。
然而,在使用SON来建立基站间接口的处理中,例如,毫微微小区基站或移动终端对从其邻近毫微微小区基站传送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测量,并且基于该测量的结果来执行各种调整和设置处理。因此,出现向毫微微小区基站提供该功能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当网关9识别出作为毫微微小区基站的目标基站与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新近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时,网关9向除目标基站外的多个毫微微小区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该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目标基站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然后,在从网关9向每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并且从而执行连接建立处理之后,每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确定是否维持与目标基站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如果确定不维持建立状态,则毫微微小区基站断开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通过这样的配置,当新近安装毫微微小区基站,并且在该毫微微小区基站和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时,不需要人类手动执行该建立处理,并且因此,能够减少时间和麻烦以及成本。另外,不需要向毫微微小区基站提供SON功能。此外,通过断开不需要维持的X2接口,在通信系统中可以防止对各种资源的浪费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与使用SON来建立基站间接口的处理不同的方法。具体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假设存在造成浪费的可能性,假定需要与新近安装的目标毫微微小区基站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所有毫微微小区基站均被允许执行X2接口建立处理,并且此后,删除不必要的X2接口。
通过这样的配置,可以以简单处理和配置来执行建立使用基站间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网关9向与已存储的信息相关联的除目标基站外的所有那些毫微微小区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
通过这样的配置,选择用作对连接建立指令的通知的目的地的毫微微小区基站的处理是不必要的,使得可以实现通知连接建立指令的处理的简化。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从网关9被通知连接建立指令,并且从而执行连接建立处理之后,在与目标基站建立的X2接口尚未被使用达预定的时段的情况下,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确定不需要维持与目标基站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
通过这样的配置,可以适当地确定是否维持X2接口。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用于由移动终端执行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的移动操作的信息、指示由毫微微小区基站接收到的干扰的信息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的负载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经由预定的逻辑接口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传送和接收。
通过这样的配置,抑制了相邻毫微微小区之间的无线电波干扰,并且可以实现快速和适当的小区间移动。
注意的是,尽管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被配置,使得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但是配置并不限于此。配置可以是这样的:在毫微微小区基站和宏小区基站之间或在宏小区基站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图1中所示的MME 7和8用作通信控制设备,并且向宏小区基站和毫微微小区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
注意的是,通过这样的配置:其中为与由于用户的情况其可能被移动或其电力可能被关闭的毫微微小区基站建立的X2接口执行连接建立指令和连接断开处理,可以更显著地获得有益效果,诸如时间和麻烦以及成本的减少、以及对各种资源的浪费使用的抑制。
另外,尽管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被配置,使得网关9向除目标基站外的多个毫微微小区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但是配置并不限于此。配置可以是这样的:图1中所示的MME 7或MME 8用作通信控制设备并且通知连接建立指令,或配置可以是这样的:宏小区基站或毫微微小区基站用作通信控制设备并且通知连接建立指令。
另外,尽管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在除新近被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外的现有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正建立X2接口,但是配置并不限于此。配置可以是这样的:在现有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存在这样的毫微微小区基站:其与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尚未被建立,以及与目标基站建立X2接口的指令也被给予该毫微微小区基站。
另外,尽管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被配置,使得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通过其自身确定来断开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但是配置并不限于此。配置可以是这样的,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检测到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X2接口尚未被使用达某一时间段,并且将其报告给网关9,以及网关9确定不需要维持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中的每一个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3之间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并且因此,控制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断开该通信连接。
另外,尽管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被配置,使得网关9将新近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识别为目标基站,并且允许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在目标基站和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被建立,但是配置并不限于此。配置可以是任何配置,只要网关9将因某一原因需要与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毫微微小区基站,诸如其电力已被关闭达很长时间段的毫微微小区基站,识别为目标基站。
另外,尽管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被配置,使得当毫微微小区基站检测到与目标基站的X2接口尚未被使用达某一时间段时,毫微微小区基站断开与目标基站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但是配置并不限于此。配置可以是这样的:当移动终端的移动操作在毫微微小区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仅偶尔被执行,并且在预定的时段期间在毫微微小区基站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3之间使用X2接口传送和接收的数据量少于或等于预定的值时,毫微微小区基站确定不需要维持与目标基站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并且因此,断开该通信连接。
另外,在毫微微小区基站执行与目标基站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之后,在该毫微微小区基站将预定的数据传送给目标基站,以及目标基站对预定的数据的响应时间大于或等于预定的值的情况下,该毫微微小区基站确定不需要维持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例如,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与目标基站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之后,该毫微微小区基站通过PING(分组因特网探测器)命令将分组传送给目标基站,并且测量目标基站的响应时间。然后,如果响应时间大于或等于预定的值,则该毫微微小区基站确定对通信连接的需要很低,并且因此,断开该通信连接。
其他配置和操作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那些相同,因此,在此不再重复详细描述。
<第五实施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1中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的过程的图。
参考图9,在通信系统1中,安装了网关(通信控制设备)9、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MME 8以及HLR(通信控制设备)10。网关9执行控制来在毫微微小区基站之间建立使用X2的通信连接。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2之间正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HLR 10存储信息,诸如指示每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在通信系统1中的安装位置的位置信息,并且管理通信系统1中的每一个设备。在此,位置信息例如是当用户与电信运营商进行联系时该用户向电信运营商请求作为毫微微小区基站的安装位置的地址。
在通信系统1中,网关9指令与新近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相邻的毫微微小区基站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具体地,当网关9识别出作为目标基站的毫微微小区基站53与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新近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时,网关9向在受其控制的所有毫微微小区基站,即与已存储的信息相关联的那些毫微微小区基站之中、部署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邻区中的毫微微小区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
更具体地,网关9基于指示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以及作为目标基站的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安装位置的信息,从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之中选择要向其通知连接建立指令的毫微微小区基站。
具体地,首先,当新近安装毫微微小区基站53(步骤SQ11)时,毫微微小区基站53经由网关9和MME 8向HLR 10传送基站注册请求(步骤SQ12)。
然后,HLR 10从毫微微小区基站53接收基站注册请求,并且经由MME 8和网关9向毫微微小区基站53输出包括毫微微小区基站51和52的已存储的位置信息的位置注册响应(步骤SQ13)。
然后,网关9基于从HLR 10接收到的位置注册响应,识别出对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新的安装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的安装位置,并且向部署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邻区中的毫微微小区基站52通知指示用于执行X2接口建立处理的指令的连接建立指令(步骤SQ14)。
然后,响应于来自网关9的连接建立指令,毫微微小区基站52执行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X2接口建立处理,以便与新近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53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步骤SQ15)。
然后,正如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当毫微微小区基站52与新近安装的毫微微小区基站53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步骤SQ15)时,毫微微小区基站52监视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X2接口是否被使用,例如,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2和毫微微小区基站53之间是否定期性传送和接收符合X2接口的预定的数据。然后,如果毫微微小区基站52检测到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X2接口尚未被使用达某一时间段,则毫微微小区基站52断开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3的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如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当网关9识别出目标基站与另一个毫微微小区基站新近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时,网关9向在与已存储的信息相关联的那些毫微微小区基站之中、部署在目标基站的邻区中的毫微微小区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该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目标基站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
通过其中仅向部署在目标基站的邻区中的毫微微小区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的配置,可以更有效地执行建立使用基站间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网关9基于指示包括目标基站的毫微微小区基站的安装位置的信息,从与已存储的信息相关联的那些毫微微小区基站之中选择要向其通知连接建立指令的毫微微小区基站。
通过因此使用指示毫微微小区基站的安装位置的信息的配置,可以适当地选择要向其通知连接建立指令的毫微微小区基站。
其他配置和操作与根据第二和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那些相同,并且因此,在此不再重复详细描述。
<第六实施例>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在通信系统1中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处理的过程的图。
参考图10,在通信系统1中,安装了网关(中继设备)9、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宏小区基站41以及MME 7和8。
网关9的安装位置与在图1中所示的通信系统1中的相同。即,网关9连接在移动通信网络2和固定通信网络3之间。正如图1中所示的通信系统1,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也通过固定通信网络3和网关9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2。
在宏小区基站41和MME 7之间建立使用S1接口的通信连接。另外,在宏小区基站41和网关9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在此,由于通信连接,网关9对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看起来像MME 8。即,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执行与上层节点端的通信,将网关9视为MME 8。因此,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中的每一个、网关9以及MME 8之间建立使用S1接口的通信连接。
由于这个,当在宏小区基站41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中的每一个之间传送和接收符合X2接口的数据时,网关9要求在X2接口和S1接口之间的转换处理。因此,存在以下可能性:对于通信系统1的吞吐量,通过在宏小区基站41和网关9之间设置X2接口带来的有益效果可能被减少一半。
同时,可以考虑在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中的每一个与网关9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的配置;然而,网关9对于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看起来不仅像MME 8,而且像宏小区基站41,这使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难以执行与上层节点端的通信。
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当在网关9和宏小区基站41之间建立使用例如X2接口的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时,在网关9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中的每一个之间,网关9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使用使用例如S1接口的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的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
更具体地,网关9从毫微微小区基站41接收符合X2接口的数据,并且使用S1接口将该数据传送给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或53。具体地,网关9将符合X2接口的数据传送给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或53,使得该数据作为单个消息被包括在由S1接口所定义的帧的预定的字段中。
另外,网关9将使用S1接口从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或53接收到的符合X2接口的数据传送给宏小区基站41。具体地,网关9从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或53监视S1接口定义的帧的报头,以及当该报头指示包括符合X2接口的数据时,网关9从该帧提取符合X2接口的数据,并且将该数据传送给宏小区基站41。
如此,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通信系统中,通过在网关9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中的每一个之间建立使用在S1上的X2接口的通信连接,通信系统可以被配置如同在宏小区基站41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中的每一个之间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般。
即,对于在宏小区基站41、网关9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中的每一个之间的通信连接,虽然在宏小区基站41和网关9之间的通信连接使用X2接口,但是在网关9与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中的每一个之间的通信连接使用在S1上的X2。通过这,在宏小区基站41、网关9以及毫微微小区基站51、52和53中的每一个之间,可以以伪方式建立使用X2接口的通信连接。
其他配置和操作与根据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那些相同,并且因此,在此不再重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均应被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面的含义来指明,并且因此,在权利要求的等同物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意在被包含在其中。

Claims (19)

1.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移动通信网络(2);
连接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2)的固定通信网络(3);以及
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100)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电基站,其中
所述无线电基站包括:
连接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2)的第一基站(41,42);以及
通过有线通信线路连接到所述固定通信网络(3)的第二基站(51,52),以及
在所述第二基站中的一个(51)和位于所述第二基站中的所述一个(51)的邻区中的邻近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所述邻近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41,42)和/或所述第二基站中的另一个(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被用作所述预定的逻辑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基站(51,52)中的每一个:
对所述邻近基站进行搜索;
为了建立所述通信连接,向已经对所述搜索作出响应的邻近基站发出请求;以及
与已经对所述请求作出响应的所述邻近基站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管理服务器(10),所述管理服务器(10)持有所述无线电基站的位置信息,其中
所述第二基站(51,52)中的每一个:
从所述管理服务器(10)获取关于所述邻近基站的信息;
为了建立所述通信连接,向所述邻近基站发出请求,关于所述邻近基站的所述信息已从所述管理服务器(10)获取;以及
与已经对所述请求作出响应的所述邻近基站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使用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的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被用作所述预定的逻辑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通信管理设备(8),所述通信管理设备(8)使用所述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被连接到所述第二基站(51,52)中的每一个,并且收集关于所述邻近基站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基站(51,52)中的每一个:
从所述通信管理设备(8)获取关于所述邻近基站的信息;
为了建立所述通信连接,通过所述通信管理设备(8)向所述邻近基站发出请求,关于所述邻近基站的所述信息已从所述通信管理设备(8)获取;以及
与已经对所述请求作出响应的所述邻近基站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8.一种用于通信系统(1)的紧凑型基站,所述通信系统(1)包括:移动通信网络(2);连接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2)的固定通信网络(3);以及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100)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电基站,其中
所述无线电基站包括:
连接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2)的第一基站(41,42);以及
通过有线通信线路连接到所述固定通信网络(3)的第二基站(51,52),所述第二基站(51,52)中的每一个充当所述紧凑型基站,以及
在所述第二基站中的一个(51)和位于所述第二基站中的所述一个(51)的邻区中的邻近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所述邻近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41,42)和/或所述第二基站中的另一个(52)。
9.一种用于通信系统(1)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系统(1)包括:移动通信网络(2);连接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2)的固定通信网络(3);以及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100)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电基站,其中
所述无线电基站包括:
连接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2)的第一基站(41,42);以及
通过有线通信线路连接到所述固定通信网络(3)的第二基站(51,52),
在所述第二基站中的一个(51)和位于所述第二基站中的所述一个(51)的邻区中的邻近基站之间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所述邻近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41,42)和/或所述第二基站中的另一个(52),以及
所述第二基站中的所述一个(51)通过所述通信连接执行与所述邻近基站的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所述移动通信网络(2)和所述固定通信网络(3)之间的中继设备(9),其中
所述第二基站(51,52,53)通过所述固定通信网络(3)和所述中继设备(9)连接到所述移动通信网络(2),以及
当在所述中继设备(9)和所述第一基站之间建立使用所述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时,在所述中继设备(9)和所述第二基站(51,52,53)之间,所述中继设备(9)和所述第二基站(51,52,53)使用了使用所述基站到上层节点逻辑接口的所述基站到基站逻辑接口。
11.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
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每一个无线电基站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100)进行通信,并且能够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以及
通信控制设备(9),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能够存储关于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的信息,并且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进行通信,其中
当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识别出作为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一个的目标基站与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另一个新近建立所述通信连接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向除所述目标基站外的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所述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所述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以及
在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被通知来自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的所述连接建立指令,并且从而执行所述连接建立处理之后,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确定是否维持与所述目标基站的所述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以及如果确定不维持所述建立状态,则所述无线电基站断开所述通信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目标基站通过固定通信网络(3)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2),以及
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向除所述目标基站外的所有那些无线电基站通知所述连接建立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目标基站通过固定通信网络(3)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2),以及
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向所述无线电基站之中的、部署在所述目标基站的邻区中的无线电基站通知所述连接建立指令。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在所述无线电基站被通知来自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的所述连接建立指令、从而执行所述连接建立处理后,在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的所述预定的逻辑接口尚未被使用达预定时段的情况下,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确定不维持所述通信连接的所述建立状态。
15.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每一个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100)进行通信并且能够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以及
通信控制设备(9),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能够存储关于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的信息,并且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进行通信,其中
当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识别出作为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一个的目标基站与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另一个新近建立所述通信连接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向所述无线电基站之中的、部署在所述目标基站的邻区中的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所述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所述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基于指示包括所述目标基站的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的安装位置的信息,来从所述无线电基站之中选择要向其通知所述连接建立指令的所述无线电基站。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以及10至16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用于由所述移动终端(100)执行在所述无线电基站之间的移动操作的信息、指示由所述无线电基站接收到的干扰的信息、以及所述无线电基站的负载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经由所述预定的逻辑接口在所述无线电基站之间传送和接收。
18.一种通信控制设备(9),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能够存储关于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的信息,每一个无线电基站能够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以及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进行通信,其中
当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识别出作为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一个的目标基站与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另一个新近建立所述通信连接时,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向除所述目标基站外的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所述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所述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以及
在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响应于所述连接建立指令而执行所述连接建立处理之后,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确定是否维持在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和所述目标基站之间的所述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以及如果确定不维持所述建立状态,则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执行控制来断开所述通信连接。
19.一种用于通信系统(1)的通信方法,所述通信系统(1)包括: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每一个无线电基站能够通过无线电通信与移动终端(100)进行通信,并且能够与另一个无线电基站建立使用预定的逻辑接口的通信连接;以及通信控制设备(9),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能够存储关于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的信息,并且能够与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51,52,53)进行通信,所述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识别出作为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一个的目标基站与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另一个新近建立所述通信连接时,向除所述目标基站外的所述多个无线电基站通知连接建立指令,所述指令指示执行用于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所述通信连接的连接建立处理,以及
在所述无线电基站中的每一个被通知来自所述通信控制设备(9)的所述连接建立指令,并且从而执行所述连接建立处理之后,确定是否维持与所述目标基站的所述通信连接的建立状态,以及如果确定不维持所述建立状态,则断开所述通信连接。
CN201080050106.2A 2009-11-06 2010-10-29 通信系统、紧凑型基站和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88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5326 2009-11-06
JP2009255326 2009-11-06
PCT/JP2010/069339 WO2011055696A1 (ja) 2009-11-06 2010-10-29 通信システム、小型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848A true CN102598848A (zh) 2012-07-18
CN102598848B CN102598848B (zh) 2015-08-12

Family

ID=4396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010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8848B (zh) 2009-11-06 2010-10-29 通信系统、紧凑型基站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95984B2 (zh)
JP (1) JP5630440B2 (zh)
CN (1) CN102598848B (zh)
BR (1) BR102012010711A2 (zh)
DE (1) DE112010004294T5 (zh)
WO (1) WO201105569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9890A (zh) * 2013-01-09 2015-09-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上位基站、下位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9474451A (zh) * 2017-09-08 2019-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4649B (en) * 2007-10-26 2012-05-30 Ubiquisys Ltd Cellular basestation
JP5831854B2 (ja) * 2011-06-10 2015-12-09 ノキア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アンド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オサケユキチュア 基地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の通信方法
CN103931238B (zh) 2011-09-01 2018-05-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管理方法、管理节点、通信系统和程序记录介质
WO2013088616A1 (ja) * 2011-12-14 2013-06-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サーバ、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動作制御方法
US20150023320A1 (en) * 2012-03-19 2015-01-22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base station, home base station, and gateway device
US9832717B2 (en) * 2012-12-19 2017-11-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yer 3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4066199B (zh) * 2013-03-19 2017-09-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通过小小区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宏演进基站
GB2512656A (en) * 2013-04-05 2014-10-08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212701B2 (en) 2013-04-10 2019-02-19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849356B1 (en) * 2013-09-12 2016-07-06 Alcatel Lucent Apparatus, vehicl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 mobile relay transceiver and a vehicle telematic module
US20150350038A1 (en) * 2014-05-27 2015-12-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generating community trust values for communities of nodes in a network and related systems
US9843408B2 (en) * 2015-08-06 2017-12-1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o-channe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radio access network
US9967884B2 (en) 2015-11-10 2018-05-08 Netgear, Inc. Dedicated backhaul for whole home coverage
US11184851B2 (en) 2016-07-18 2021-11-23 Netgear, Inc. Power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a power sensitive wireless device
EP3493579B1 (en) * 2016-07-27 2021-02-17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program
US10356681B2 (en) 2016-09-21 2019-07-16 Netgear, Inc. Client roaming in a distributed multi-band wireless networking system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3526A (ja) * 2007-02-06 2008-08-21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自律移動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278263A (ja) * 2007-04-27 2008-11-13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CN101365172A (zh) * 2007-08-10 2009-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家庭基站下用户的精确定位方法
WO2009023746A2 (en) * 2007-08-13 2009-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in-order delivery of data packets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JP2009044336A (ja) * 2007-08-07 2009-02-26 Fujitsu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リンク確立方法
WO2009044620A1 (ja) * 2007-10-01 2009-04-09 Ne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移動局、基地局の制御方法、移動局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9200644A (ja) * 2008-02-19 2009-09-03 Panasonic Corp 無線基地局の位置登録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gps搭載セルラー端末並びに位置登録方法及び位置情報送信方法
WO2009120127A1 (en) * 2008-03-25 2009-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d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15103A (ja) 2002-06-03 2004-01-15 Nec Engineering Ltd 高速大容量通信システム
JP4703577B2 (ja) * 2007-01-17 2011-06-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論理インタフェース設定方法、無線基地局、通信管理装置
US8155647B2 (en) * 2007-10-31 2012-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termining neighbor cell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79550B2 (en) * 2008-01-31 2013-02-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ocation based femtocell device configuration and handoff
US8260206B2 (en) * 2008-04-16 2012-09-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and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KR101400882B1 (ko) * 2008-04-25 2014-06-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펨토 기지국과 매크로 기지국간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통신 시스템
US8744493B2 (en) * 2008-05-28 2014-06-03 Via Telecom, Inc. Localized silence area for mobile devices
GB2463001B (en) * 2008-08-11 2012-07-04 Picochip Designs Ltd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3526A (ja) * 2007-02-06 2008-08-21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自律移動支援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278263A (ja) * 2007-04-27 2008-11-13 Ntt Docomo Inc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基地局装置及び方法
JP2009044336A (ja) * 2007-08-07 2009-02-26 Fujitsu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リンク確立方法
CN101365172A (zh) * 2007-08-10 2009-02-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家庭基站下用户的精确定位方法
WO2009023746A2 (en) * 2007-08-13 2009-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in-order delivery of data packets d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WO2009044620A1 (ja) * 2007-10-01 2009-04-09 Ne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移動局、基地局の制御方法、移動局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9200644A (ja) * 2008-02-19 2009-09-03 Panasonic Corp 無線基地局の位置登録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gps搭載セルラー端末並びに位置登録方法及び位置情報送信方法
WO2009120127A1 (en) * 2008-03-25 2009-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nod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YOCERA: "《3GPP TSG-RAN WG1 #59 R1-094778,Down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Assisted by Network between Home eNodeB and Marco eNodeB for LTE-advanced》", 2 November 2009, article "Down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Assisted by Network between Home eNodeB and Marco eNodeB for LTE-advanced" *
NOKIA SIEMENS NETWORKS,MITSUBISHI ELECTRIC: "《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59 R3-080465,Impact on S1AP from HeNB GW concept》", 18 February 2008, article "Impact on S1AP from HeNB GW concept" *
SAMSUNG: "《3GPP TSG RAN WG3 Meeting #57bis R3-071852,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for HNB CSG》", 3 October 2007, article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for HNB CSG"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9890A (zh) * 2013-01-09 2015-09-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上位基站、下位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4919890B (zh) * 2013-01-09 2019-03-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上位基站、下位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9474451A (zh) * 2017-09-08 2019-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848B (zh) 2015-08-12
WO2011055696A1 (ja) 2011-05-12
BR102012010711A2 (zh) 2019-09-24
DE112010004294T5 (de) 2013-01-03
JPWO2011055696A1 (ja) 2013-03-28
JP5630440B2 (ja) 2014-11-26
US8995984B2 (en) 2015-03-31
US20120225646A1 (en) 201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848B (zh) 通信系统、紧凑型基站和通信方法
WO20192167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3749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 relay node
EP293402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1376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gateway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ateway device, for enabling to connect user terminal to appropriate core network from among plurality of core networks when making or receiving call
WO201009857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local breakou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cluding femtocells
CN102684755A (zh) 移动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服务器
US91432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signal path of a radio communication
CN102450090B (zh) 用于重定向移动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JP539753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移動管理装置、移動端末及び基地局
JP5417780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無線基地局
WO20160642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wireless lan according to camping cell
KR20160028512A (ko) 셀룰러 원격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사용자 장비에 의한 강화된 액세스 선택을 위한 방법, 원격통신 네트워크, 및 사용자 장비의 강화된 액세스 선택을 위한 시스템
EP32104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working wireless lan according to camping cell
KR101612214B1 (ko)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331111A1 (en)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938966B2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における接続モード切替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090036261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제공 방법과 이를위한 이동통신시스템
KR0171035B1 (ko) 디지털 셀룰러 이동통신 교환기에서의 데이타 서비스를 위한 이동가입자 발신-고정망 착신 호 제어 방법
KR0171036B1 (ko) 디지털 셀룰러 이동통신 교환기에서의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위한 이동 가입자 발신-이동 가입자 착신 호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6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