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8648A - 印刷介质、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介质、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8648A
CN102598648A CN2010800511365A CN201080051136A CN102598648A CN 102598648 A CN102598648 A CN 102598648A CN 2010800511365 A CN2010800511365 A CN 2010800511365A CN 201080051136 A CN201080051136 A CN 201080051136A CN 102598648 A CN102598648 A CN 102598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int
predetermined
site
grid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11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8648B (zh
Inventor
吉田健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P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吉田健治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吉田健治 filed Critical 吉田健治
Publication of CN102598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8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86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39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 G06K7/1447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including a method step for retrieval of the optical code extracting optical codes from image or text carrying said optical c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203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 H04N1/32208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involving changing the magnitude of selected pixels, e.g. overlay of information or super-im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203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 H04N1/32256Spatial or amplitude domain methods in halftone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4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embedded in the image data, i.e. enclosed or integrated in the image, e.g. watermark, super-imposed logo or stamp
    • H04N1/3214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 H04N1/32309Methods relating to embedding, encoding, decoding, detection or retrieval operations in colour image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1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the composed originals being of different kinds, e.g. low- and high-resolution orig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不增加颜色数量可以表现鲜艳的颜色、并且可以控制点阵图形印刷的印刷成本的印刷介质,一种使用印刷介质的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本发明不使用频率特性不同的墨水,或者利用以往不可能使用的1色可以重叠印刷图表和点阵图形。作为印刷介质,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为了定义信息将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则配置格栅点的点阵图形,与使用网点印刷的文字/图案/照片等一起重叠印刷的印刷介质;从在该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明度信息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印刷介质上的点,通过图像解析处理装置判定该点是构成点阵图形的格栅点还是网点,进行印刷。

Description

印刷介质、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网点印刷中重叠印刷的点阵图形,印刷有可通过光学读取装置与网点进行判别、读取的点阵图形的印刷介质、一种用它读取点阵图形的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了关于与图像一起重叠印刷点阵图形、光学读取这样的介质的点阵图形、输出信息的技术的多项发明。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点阵图形与地图重叠印刷,通过读取地图上的点阵图形,输出与地图上的坐标相对应的信息的发明。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将点阵图形与个人电脑用的键盘图案重叠印刷,通过读取键盘的按键上的点阵图形,对于个人电脑进行与该按键相对应的输入指示的发明。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重叠印刷有图像与点阵图形的区域时,仅读取点阵图形的方法。根据专利文献3,为了仅读取点阵图形,用无碳墨水印刷图像,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红外线吸收墨水或炭黑印刷点阵图形。炭黑(墨色)具有吸收红外线的特性,通过光学读取装置发射红外线,仅拍摄从介质面反射的红外线,读取点阵图形。因此,彩色印刷的情况下为5色印刷。
一方面,通过专利文献4,为了控制印刷成本,通过无碳的CMY墨水来代替无碳的K(墨色)墨水,近似地表现墨色(即所谓的合成黑),使用与以往相同的墨水可以使彩色印刷变成4色印刷。
已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79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专利第40420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  国际申请WO2004/029871号公报
专利文献4  国际申请WO2007/021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3具有,用于图像的无碳的CMYK墨水、用于点阵图形的不可见红外线吸收墨水(荧光墨水),即在印刷中必须使用5色的墨水,特别是荧光墨水具有价格高昂的问题。
专利文献4具有,使用通过CMY墨水近似地表现墨色的合成黑,仅通过无碳的CMY墨水表现图像,但是合成黑最多只能呈深咖啡色,因此具有无法表现鲜艳的黑色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以不增加颜色的数量却可以表现鲜艳的颜色,控制印刷点阵图形的印刷介质的印刷成本为课题。通过本发明可不使用频率特性不同的墨水,或者利用以往不可能使用的1色可以重叠印刷图表和点阵图形。
课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1)本发明的印刷介质,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通过图像解析处理装置能够将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解码为预先确定的信息,为了定义该预先确定的信息,将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则配置格栅点的点阵图形,与使用网点印刷的文字/图案/照片等一起重叠印刷的印刷介质;从在该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明度信息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印刷介质上的点,通过该图像解析处理装置判定该点是构成该点阵图形的格栅点还是该网点,进行印刷。
在此,明度信息表示所有颜色的亮度,黑色明度最低,通过利用黑色印刷点阵图形,与利用网点表现的颜色的明度相比较,能够判别格栅点。其差别微小的情况下,通过提高颜色部分的明度进行印刷,或提高通过图像解析处理装置读取的颜色部分的明度进行补正也可以判别。因此,与利用频率特性的光学读取装置及使用墨水无关,仅检出格栅点,可以进行点阵图形的识别。
(2)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从通过像素形成的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算出构成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的点的像素数,对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根据该像素数的大小,判定是上述格栅点还是上述网点时,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大于该阈值时判定为格栅点,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小于该阈值时判定为网点。
因此,即使是CMY的各网点重叠的重叠部分的颜色明度降低,根据格栅点及网点的明度难以判别的情况下,如果印刷为构成其重叠部分的像素数在阈值以下,就可以进行与格栅点间的判别。当然,在彩色印刷中使用CMYK,即使是K的网点与格栅点的明度大致相同,根据构成两者的像素数也可以判别。
(3)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使用同一墨水印刷上述格栅点与上述网点。
因此,即使是使用同种墨水印刷格栅点和网点的情况下,仅检出格栅点,可以进行点阵图形的识别。
(4)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使用吸收预先确定波长区域的红外线的墨水,印刷上述格栅点和上述网点。
因此,使用仅拍摄红外线的光学读取装置,识别点阵图形的情况下,即使利用通过一般印刷使用的CMYK(吸收红外线的炭黑)进行网点印刷,利用与K墨水同样吸收红外线的墨水印刷格栅点,也可以根据构成两者的像素数进行判别。
(5)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相邻印刷的上述网点,为了使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从上述位图图像数据在该网点之间不连结地作为各个点能够检出,按照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印刷该网点。
因此,为了避免构成连结的网点的像素数超过阈值无法判别格栅点,考虑到印刷精度的基础上,按照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印刷网点,可以判别格栅点。另外,由于印刷的波动,即使网点的一部分连结,其连结部的明度变得较高,因此能够切离连结。
(6)进一步地,上述格栅点为矩形或椭圆弧,如果将其短边方向的长度作为L(英寸),网点的印刷网屏线数作为D(lpi),按照:当网点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上述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25πL2×D;当该网点形状为正方形的情况下,该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50L2×D进行印刷。
因此,如果印刷的波动微小,可以根据构成两者的像素数判别。但是,印刷的波动较多的情况下,优选为将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降低10%印刷网点。
(7)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定义预先确定的信息,将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则配置格栅点的点阵图形,与使用网点印刷的文字/图案/照片等一起重叠印刷的印刷介质,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通过图像解析处理装置将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解码为该预先确定的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该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从在该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明度信息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点,判定该点是构成该点阵图形的格栅点或是网点,解码该预先确定的信息。
因此,与光学读取装置的种类、读取方法无关,可以仅识别格栅点。
(8)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从通过像素形成的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算出构成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的点的像素数,对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根据该像素数的大小,判定是上述格栅点还是上述网点时,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小于该阈值时判定为网点,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大于该阈值时判定为格栅点,解码为预先确定的信息。
(9)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设有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检出除了上述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的预先确定的区域内的上述点以外的表示明度信息的像素值,通过该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求出与该像素值对应的阈值,判定格栅点。
因此,在光学读取装置倾斜或从介质面分离一些的状态下,摄影区域变得开阔,其结果是,格栅点和网点变小,构成格栅点的像素数变少,即使低于预先设定的像素数的阈值,作为网点判定的情况下,通过与明度对应的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根据使用得到的阈值,能够判定格栅点。在光学读取装置倾斜或从介质面分离一些的状态下,在图像存储器中展开的图像数据的中央的明度测定区域的明度降低,因此可以按照此时的明度动态地降低像素数的阈值,可以判断点是格栅点或是网点。
(10)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设有:用于判定上述网点及上述格栅点的第1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以及用于判定至少除了网点以外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的格栅点的第2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选择其一,求出与上述像素值对应的阈值,判定格栅点。
因此,即使在一般的格栅点印刷介质中尽量不醒目地较小地印刷格栅点的判别、以及在比较大地印刷格栅点的介质中进行与网点间的判别的任一情况下,分别使用2个不同的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能够判别格栅点。1个具体的例子是:通过根据频率特性(光学特性)仅读取格栅点的光学读取装置,即使在一般的格栅点印刷介质、或是利用与格栅点相同的墨水印刷的印刷介质,读取两者的格栅点,能够解码为预先确定的信息。
(11)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印刷介质使用同一墨水印刷上述格栅点与上述网点。
(12)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印刷介质使用吸收预先确定波长区域的红外线的墨水,印刷上述格栅点和上述网点;上述光学读取装置设有:至少屏蔽可见光的滤光器、以及至少在该预先确定的波长区域内的红外线照射装置;通过该光学读取装置读取:利用吸收该预先确定的波长区域的红外线的墨水印刷的上述印刷介质。
(13)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使相邻印刷的上述网点之间不连结地、通过该光学读取装置读取按照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印刷该网点的印刷介质,从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在该网点之间不连结地作为各个点检出,判定是上述格栅点还是网点,解码为预先确定的信息。
(14)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点为:矩形或椭圆弧,如果将其短边方向的长度作为L(英寸),网点的印刷网屏线数作为D(lpi);按照:当该格栅点为矩形,网点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上述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25πL2×D;当该格栅点为矩形,该网点形状为正方形的情况下,该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50L2×D;当该格栅点为椭圆弧,网点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上述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25π22×D/4;当该格栅点为椭圆弧,该网点形状为正方形的情况下,该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50πL2×D/4;进行印刷。
(15)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当表示由像素形成的上述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明度信息的像素值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该像素作为点检出,判定该点是格栅点或是上述网点,解码预先确定的信息。
(16)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在由像素形成的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的各行所有像素中,检出表示分别记录在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一像素、以及仅分离预先确定的像素数的第二像素中的明度信息的像素值,当其两个像素值的差分的绝对值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该像素值的较小的一个作为点检出,判定该点是格栅点或是上述网点,为格栅点的情况下解码预先确定的信息。
(17)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检出表示除了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的中央的预先确定的区域内的上述点以外的明度信息的像素值,根据与该像素值对应的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求出上述预先确定的阈值。
因此,即使在光学读取装置中产生性能上的个体差异,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的明度信息中产生波动,可以求出于此对应的最合适的阈值进行格栅点的判别。另外,在光学读取装置与介质面完全不接触的情况下、以及光学读取装置相对于印刷介质面倾斜的情况下等,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的明度降低,但是即使在以上的情况下,可以求出于此对应的最合适的阈值进行格栅点的判别。
(18)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的各行中,检出表示除了各行的中央的预先确定的区域内的上述点以外的明度信息的像素值,根据与该像素值对应的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在各行逐个求出上述预先确定的阈值。
因此,相对于印刷介质面倾斜光学读取装置的情况下,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的明度从将光学读取装置向前方倾斜的一侧向着反方向降低,在位图图像数据的各行中,通过求出最合适的阈值,能够更加正确地判别位于各行中的格栅点。
(19)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是:为了定义预先确定的信息,将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则配置格栅点的点阵图形,与使用网点印刷的文字/图案/照片等一起重叠印刷的印刷介质,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从读取的位图图像中通过图像解析处理装置将由格栅点构成的点阵图形解码为该预先确定的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该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从在该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明度信息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点,判定该点是构成该点阵图形的格栅点或是网点,当为格栅点的情况下,解码该预先确定的信息。
(20)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从通过像素形成的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算出构成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的点的像素数,对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根据该像素数的大小,判定是上述格栅点还是上述网点时,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小于该阈值时判定为网点,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大于该阈值时判定为格栅点,解码为预先确定的信息。
(21)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印刷介质,使用吸收预先确定的波长区域的红外线墨水印刷上述格栅点和上述网点;上述光学读取装置设有:至少屏蔽可见光的滤光器、以及至少在该预先确定的波长区域内的红外线照射装置。
因此,通过一般印刷使用的CMY不吸收红外线,因此通过光学读取装置仅拍摄利用吸收红外线的K墨水印刷的网点、以及通过吸收红外线的墨水印刷的格栅点,根据明度及构成两者的像素数能够判别格栅点。即,根据仅通过K墨水印刷的网点和格栅的2色进行判别,或者格栅的印刷中使用K墨水的情况下,可以仅通过1色进行判别。
(22)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点阵图形,是将按照:根据预先确定的的规则线状地连续配置多个基准点的工序,设置连接该多个基准点、且由直线、折线及/或曲线构成的第一虚拟基准线的工序,设置从该基准点及/或该第一虚拟基准线在预先确定的位置定义、且由直线及/或曲线构成的第二虚拟基准线的工序,在该第二虚拟基准线上的预先确定的位置设置多个虚拟基准点的工序,以及以该虚拟基准点为始点,在通过矢量表现的终点,配置通过离该虚拟基准点的距离和方向定义XY坐标值及/或代码值的信息点的工序排列的流式点阵图形排列为1行或多行形成。
因此,通过并列地形成基准点的间隔一定的多个流式点阵图形,可以在印刷介质上无缝隙地定义XY坐标值,生成轨迹信息。进一步地,在印刷介质上印刷文字和五线谱、地图、图形等,其线段上利用扫描笔临描或接触操作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仅沿着其线段的流式点阵图形,可以合理地配置点阵图形。另外,以定义XY坐标的点阵图形作为2维代码形成时不受到(作为索引使用)的矩形区域的形状的制约,可以通过在介质表面上可视形成的与信息区域相符的自由形状的一定信息的集合的重复,形成点阵图形。
(23)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上述流式点阵,为了定义第二虚拟基准线,及/或为了定义上述点阵图形的方向和1个XY坐标值及/或代码值,在预先确定的位置进一步设置作为基准的基准点。
因此,通过设置新的基准点,能够不使用信息点简单地定义流式点阵图形的方向和一定信息的集合,因此,可以控制多余信息降低。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新的基准点,能够正确地表示为信息点的始点的虚拟基准点的位置。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与利用频率特性的光学读取装置和使用墨水无关,仅检出格栅点,可以识别点阵图形。
因此,即使在使用同种墨水印刷格栅点和网点的情况下,仅检出格栅点,可以识别点阵图形。因此,即使单色印刷等的通过1色的印刷介质,在图表上重叠印刷点阵图形,可以识别点阵图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通过频率特性相同的墨水重叠印刷网点与格栅点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2是表示通过1色的墨水重叠印刷网点与格栅点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通过具有不同频率特性的墨水印刷网点与格栅点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4是通过位图图像表现网点与格栅点的图。
图5是关于决定网点大小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6是关于判别网点与格栅点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说明关于判别网点与格栅点的方法的其他方法说明图。
图8是关于判别是否印刷网点或格栅点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关于光学读取装置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的摄像图像的放大图。
图11是通过本发明中使用的点阵图形的一个示例来说明流式点阵图形的图(1)。
图12是通过本发明中使用的点阵图形的一个示例来说明流式点阵图形的图(2)。
图13是通过本发明中使用的点阵图形的一个示例来说明流式点阵图形的图(3)。
图14是通过本发明中使用的点阵图形的一个示例来说明流式点阵图形的图(4)。
图15是通过本发明中使用的点阵图形的一个示例来说明流式点阵图形的图(5)。
图16是通过本发明中使用的点阵图形的一个示例来说明流式点阵图形的图(6)。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图1~3是说明重叠印刷网点与格栅点(点阵图形中使用的点)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1是说明重叠印刷网点与点阵图形的状态,是使用光学读取装置在可将光区域读取的示例。(a)是表示一般图表的网点印刷、(b)是表示点阵图形、(c)是表示重叠印刷图表与点阵图形的状态的图。
在此,一般的图表印刷是指文字、照片、插图等的一般的网点印刷。点阵图形是二维代码的一种,是输入输出各种信息和程序的自动识别技术。具体内容在专利3706385号、专利3858051号、专利3771252号、日本特愿2009-165163号等中公开。另外,当然也可以使用于一切点阵图形。
一般的图表印刷使用C(青色)、M(红色)、Y(黄色)的3色(本图(a)),或者使用C、M、Y、K(黑色)的4色进行。一方面,使用K墨水印刷点阵图形(本图(b))。然后,如本图(c)所示,重叠印刷一般的图表和点阵图形。因此,如果用户利用用于读取点阵图形的专用扫描仪(光学读取装置)接触印刷介质,可以从与扫描仪连接的信息机器(个人电脑、PDA等)输出与图表印刷的内容相对应的声音/图像等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些图表印刷及点阵图形印刷中使用的墨水,在可见光区域辨别网点和点阵图形的明度差别,因此如果能够通过光学读取装置摄像,那么任何频率特性均可。即,尽管图中未明示,设定预先确定的明度作为阈值,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将位图图像数据的点部分根据当大于该阈值的情况下做为格栅点判定,小于该阈值的情况下做为网点判定。因此,与利用频率特性(光学特性)的光学读取装置和使用墨水无关仅检出格栅点,可以识别点阵图形。在此,在表现混合C、M、Y的合成黑的位置,不仅是明度的不同,如图2所示,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比较构成在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网点和格栅点的像素数,如果在预先确定的像素数以上,也必然会判定为格栅点。当然,在一般的图表印刷中使用C、M、Y、K(黑色)的4色的情况下,在印刷了K(黑色)的位置通过预先确定的像素数判别。另外,在本图中,是通过正方形表现网点,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即使是圆形等、其他形状的网点印刷也相同,当然能够判别格栅点。
图2表示通过一色的墨水印刷网点与点阵图形的状态。
在本图中,通过M墨水将网点和格栅点一起印刷。在本发明中,即使上述情况下,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比较构成在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网点和格栅点的像素数,如果在预先确定的像素数以上,可以判定为格栅点。但是,为了使网点的大小要比格栅点小,需要限定印刷网点的浓度及/或网点的网屏线数印刷。当然,也考虑到印刷时的点扩大等、印刷精度及纸质、墨水特性,必须将网点的大小规定为印刷后的网点的大小一定要比格栅点小。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即使是通过一色印刷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网点和格栅点的判别。因此,即使对于报纸的一色印刷、考试问题、调查问卷等,仅通过一色印刷的资料、文章、图表,也可以印刷点阵图形。
另外,通过一色印刷情况下的墨水并不限定于M墨水,也可以利用C墨水、Y墨水、K墨水印刷。
图3表示利用具有不同频率特性的墨水印刷图表和点阵图形的状态。在本图中,通过C、M、Y、K的4色印刷图表,通过K墨水一色印刷点阵图形。然后,在C、M、Y的印刷中,使用反射或透过红外线的墨水,在K的印刷中,使用吸收红外线墨水或炭黑。在这种情况下,光学读取装置在红外线区域内读取,位图图像数据中仅记录通过K印刷的网点及格栅点,构成网点和格栅点的像素值(明度)大致呈相同的程度,因此比较构成每个点的像素数,如果在预先确定的像素数以上,可以判别为格栅点。另外,该光学读取装置为:在介质面上照射红外线,通过可见光屏蔽滤光器(红外线透过滤光器)仅读取反射光内的红外线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根据墨水的颜色也可以使用频率特性不同的墨水。
图4(a)及图4(b)是通过位图图像表现网点和格栅点的图。(a)表示格栅点,(b)表示网点。
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的图表及点阵图形在图像存储器上作为位图图像展开。即,表现分割为格子状大量的细密的点(像素)。
在图像存储器上,对于没有印刷网点和格栅点的位置,摄像呈明亮。扫描仪内部的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从位图图像数据中检出摄像呈黑暗的位置。然后,算出构成它们的像素数,根据像素数的大小,判定是格栅点还是网点。设定像素数的阈值作为判定的基准,当像素数大于阈值时,判定为格栅点;当像素数小于阈值时,判定为网点。另外,利用明亮或黑暗检出网点及/或格栅点的情况下,通过预先确定明度的阈值判定。另外,也可以将阈值以上作为格栅点,未达到阈值作为网点;将超过阈值作为格栅点,阈值以下作为网点。
例如,将阈值设定为12的情况下,图4(a)为15像素,因此判定为格栅点。本图(b)为8像素,因此判定为网点。
在此,光学读取装置倾斜,或从介质面分离一些的状态下,摄影区域变得开阔,其结果是出现:格栅点和网点变小,构成格栅点的像素数变少,低于预先设定的像素数的阈值,判定为网点的情况。在避免上述情况时,光学读取装置倾斜,或从介质面分离一些的状态下,在图像存贮器中展开的图像数据的明度降低,因此可以按照此时的明度动态地降低像素数的阈值。如果将图像数据的中央区域作为明度测定区域,在该明度测定区域中,求得除了点以外的像素值的平均值,如图4(c)所示,从该平均值计算:
[数1]
T = F ( A ‾ )
作为像素数的阈值,不到阈值T的情况下判定为网点,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格栅点。该计算式在像素值的平均值为λ1以下且λ2以上时,像素数的阈值为一定值N1及N2,从λ1至λ2之间像素数的阈值为:
[数2]
T = F ( A ‾ )
例如,摄影印刷介质面的4mm角,在图像存储器中展开的图像数据如果为:144×144的清晰度、明度信息为8比特(0~225)、格栅点的直径为0.1mm以上、网点印刷网屏线数为相当于175lpi情况下网点浓度为不到20%,可以设定λ1=60、N1=8、λ2=180、N2=12的值。当然,该值根据印刷方法、墨水种类、点扩大、纸质、光学读取装置的性能等而有所不同。
但是,在一般的格栅点印刷介质中,常见方法是:仅印刷格栅点,或使用对于格栅点印刷和网点印刷具有各自不同频率特性(光学特性)的墨水,通过光学读取装置仅读取格栅点,解码预先确定的信息。在此,印刷时的格栅点用墨水的飞散和光学读取装置的图像传感器的缺少/破损等的噪音排除中,不得不设定同样像素数的阈值。但是,在图像数据144×144的清晰度下,构成该噪音的频率像素数仅为1~2个(读取的图像数据的清晰度大的情况下增加),为了判别尽可能小的印刷的格栅点,将阈值也设定为较小的值。因此,在一般的格栅点印刷介质、与通过构成网点和格栅点的像素数判别的印刷介质中,必须设定不同像素数的阈值。
在此,如图4(d)所示,设定一般的格栅点印刷介质用的第2阈值计算式:
[数3]
T ′ = F ( A ‾ ) ′
使用第1阈值的计算式T或第2阈值的计算式T′的任意一项读取格栅点,如果无法解码预先确定的信息,那么使用其他方式的阈值计算式再次解析读取的图像数据。能够解析的情况下,接着,继续使用该阈值计算式。然后,或者如果无法解析,使用其他方式的阈值计算式,可以再次解析读取的图像数据。例如,摄影印刷介质面的4mm角,在图像存储器中展开的图像数据如果为:144×144的清晰度、明度信息为8比特(0~225)、格栅点的直径为0.1mm以上、网点印刷网屏线数为相当于175lpi情况下网点浓度为不到20%,可以设定λ1=60、N1=8、λ2=180、N2=12、λ1′=80、N1′=2、λ2′=160、N2′=4的值。当然,该值根据印刷方法、墨水种类、点扩大、纸质、光学读取装置的性能等而有所不同。
图5是用于说明关于决定网点大小的方法。
在本发明中,根据与格栅点的大小的之间的关系,决定网点的大小。格栅点是如本图(a)的矩形或如(b)的椭圆弧。另外,几乎为正方形或圆形,特别是,为了数据制作上的便利性和降低数据容量,通过正方形定义的情况较多。
对于此,圆形的网点如本图(c)、正方形的网点如本图(d)配置。点线表示关于本图(c)中网点的浓度为70%、在本图(d)中网点的浓度为50%的情况。如上所述,如果网点的浓度为70%或50%以上,网点之间在数据上会连接。其结果是,构成网点的像素数变大,图像解析处理装置错误地将网点判定为格栅点。进一步地,一般的胶版和轮转印刷机、各种打印机中,即使以圆形网点的网点浓度为50%、正方形网点的网点浓度为40%,如本图(e)所示也出现连接的情况。如此印刷极小的点的情况下,由于墨水在周边浸透印刷区域膨胀的点扩大,以及墨水的种类、印刷方法、纸质等因素,发生网点的连接。尽管图中未明示,但是如果在圆形网点中不足40%,正方形网点中不足30%,能够大致不连接地印刷。但是,为了控制网点浓度不足30~40%,会出现一些墨色不紧密的图像的情况。另外,当然,由于印刷方法、墨水的种类、点放大、纸质、光学读取装置的性能等造成印刷精度的不同。在此,根据印刷精度,即使将网点浓度控制在不足30~40%,也会出现网点的一部分连接的情况,因此能够通过图像解析装置判定。该连接部分的明度在网点的中央部明亮,因此通过其比较,能够切离连接部分。另外,印刷的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如果网点浓度不足2~30%,完全没有网点的连接,能够更加正确地判别格栅点。
接着,将格栅点作为预先确定的大小的情况下决定最大印刷网点浓度。将矩形及椭圆弧的格栅点的短边作为L英寸。另外,如果将网点的印刷网屏线数作为D lpi,在网点为圆形的情况下,如果以网点的半径为r英寸,
为πr2/(1/D)=X/100,
因此,网点浓度为X%的网点1个的直径R英寸为
[数4]
R = X π 5 D
在此,当L>R印刷时,网点浓度X为:
X<25πL2×D
在此,格栅点的形状为了大致呈正方形,格栅的正方形的边长L与圆形的网点的直径R相比较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差异面积确实是正方形更大,即使是微小的印刷波动,构成点的像素数产生差异能够判断格栅点。如果格栅点的形状为圆形,仅需将网点浓度X降低π/4,为:
X<25π22×D/4
另外,网点为正方形的情况下,如果将网点的边长作为k英尺,网点浓度为X%的网点1个的对角线长K英尺为
k2/(1/D)=X/100
因此,为:
[数5]
K = 2 X 10 D
在此,当L>K印刷时,网点浓度X为:
X<50L2×D
在此,格栅点的形状为了大致呈正方形,格栅的正方形的边长L与正方形的网点的对角线长K相比较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差异面积确实是格子的正方形更大,即使是微小的印刷波动,构成点的像素数产生差异能够判断格栅点。如果格栅点的形状为圆形,仅需将网点浓度X降低π/4,为:
X<50πL2×D/4
因此,如果印刷的波动微小,可以通过构成两者的像素数判别。但是,印刷波动较多的情况下,也考虑到由于印刷方法、墨水的种类、点放大、纸质、光学读取装置的性能造成的印刷精度降低的情况,在印刷结果中,为了使网点的大小一定要比格栅点小,必须规定网点的大小具有充裕的范围,因此,优选为降低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10%印刷网点。当然,如上所述,通过提高网点的印刷网屏线数,即使是相同的网点浓度,网点的大小变小,能够更正确地判别格栅点。
图6是关于判别格栅点与网点的方法的说明图。
如上所述,通过光学读取装置摄取的图像,在图像存贮器中作为位图图像通过像素的集合形成。
本图(a)是在光学读取装置的图像存储器中展开的图像数据。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一定数抽出图像数据的中央的一定区域内的像素。该一定数通过构成格栅点的像素数、以及图像数据的中央的一定的区域内的像素数之间的关系规定。通过构成格栅点的像素的最大数的4倍以上的像素数,规定图像数据的中央的一定的区域,也可以将其1/4以下的像素数作为一定数。另外,在抽出的一定数中,如果不存在格栅点及/或网点,就无需拘泥于该计算方法。
本图(b)是抽出区域的放大图。图像解析处理装置算出各像素的明度。然后,作为明度测定区域,按顺序抽出明度高的预先确定的数(例如10个)的像素B(1)~B(10),求得各明度测定区域的明度的平均值:
[数6]
A ‾ = Σ i = 1 n B ( i ) n , n = 10
如本图(c)所示,由该平均值算出:
[数7]
T = F ( A ‾ )
作为阈值,如果在阈值T以上判定为网点,如果未达到阈值判定为格栅点。
另外,求得阈值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每条图像数据的线中,也可以抽出不是各条线的中央区域(明度测定范围)的点(格栅点及/或网点)的像素的一定数。位图图像的清晰度为m×n的情况下,从第1计算扫描线至第m计算扫描线,抽出中央区域的像素。然后,通过对各条线抽出的像素的明度的平均值,利用与图6同样的方法求出阈值。在此,通过构成格栅点的像素的最大幅度的4倍以上的像素数,规定图像数据的各条线的中央的区域(幅度)作为明度测定范围,也可以将其1/4以下的像素数作为一定数。另外,抽出的一定数中,如果不存在格栅点及/或网点,就无需拘泥于该计算方法。
由于扫描仪的倾斜,图像数据中存在黑暗拍摄的区域与明亮拍摄的区域。因此,通过在每条线求得阈值,可以更正确地判别网点与格栅点。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判别的精度,分割图像数据,由不存在分割的区域的中央区域的格栅点及/或网点的像素明度的平均值,也可以计算每个分割区域的阈值并且检出、判别。另外,在线上检出格栅点及/或网点的情况下,线上的阈值不连续地变化,因此,为了使这些阈值在线上连续变化,进行插补,如果计算阈值检出,能够进一步提高格栅点的判别精度。
图8是关于判别印刷格栅点或网点的区域、以及两者均不印刷的区域(白纸区域)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像解析装置算出图像数据的每条线的明度。
本图(a)是图像数据的具体示例。如此,根据像素明亮度不同。本图(b)将每像素的明度表示为棒状图表。
图像解析装置计算出水平方向的像素内,任意的像素i(第一像素)、以及从i仅离开预先确定的数n的像素i+n(第二像素)的明度的差分,求得其差分的绝对值。差分的绝对值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明度较小的像素判定为点(格栅点及/或网点的任意一种)。另外,即使任意的像素i(第一像素)以及从i仅离开预先确定的数n的像素i+n(第二像素)的明度的差分的绝对值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在其检出前已经判定第一像素为点的情况下,保留该像素为点的判定,将第二像素也判定为点。即,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是构成相同点的像素的情况。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精度,将该第二像素作为候补点保留,该像素作为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比较,明度差分的绝对值如果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可以正式将第一像素判定为点。在此,再次明度差分的绝对值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也将该第二像素作为候补点保留,可以进一步继续判定。继续判定,第一像素如果正式判定为点的情况下,可以正式将至此的候补点作为点判定。根据像素的明度的绝对值,如果判定是否为印刷点的区域,倾斜光学读取装置的情况下,产生黑暗部分,所有均会被判定为点。另外,如果根据相邻像素的差分值判定,将会识别细微的噪音(由电子明暗及印刷环境造成的微小明暗)等,难以正确地判定点。因此,如本实施例所示,如果根据一定距离的差分值检出,其两者间的明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分,能够判别格栅点。但是,一定距离n优选为小于相邻点间的像素数。
图9表示关于扫描仪(光学读取装置)的结构。
扫描仪中设有:作为照射介质面的红外线照射装置的IR-LED、切断其反射光的可见光长成分的可见光屏蔽滤光器、作为图像传感器的C-MOS传感器、内置镜头的镜头座、以及使从红外线照射装置照射在介质面的红外线扩散,在介质面上能够均一照射的散光器。扫描仪拍摄在介质上照射的照射光的反射光。通过具有红外线吸收特性的墨水印刷点阵图形,因此通过C-MOS传感器的摄像图像成为仅格栅点部分黑暗地拍摄。另外,可见光屏蔽滤光器可以设在C-MOS传感器或摄像口附近。
作为以上结构的扫描仪,根据构成点的像素数通过判定格栅点,将吸收红外线的墨水使用与格栅点与网点的情况下,从使用透过或反射红外线的墨水的介质面屏蔽反射光,仅通过比较使用吸收红外线墨水的网点与格栅点,可以判别格栅点。另外,在网点和格栅点印刷中不使用吸收红外线的墨水的情况下,就不需要作为红外线照射装置的IR-LED,以及切断其反射光的可见光长成分的可见光屏蔽滤光器。
图10(a)及(b)是本发明的印刷介质的拍摄图像的放大图(照片)。在光学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存储器上,记录如本图(a)及(b)所示的图像数据。以格栅点直径在0.1mm以上、网点印刷网屏线数为相当于175lpi情况下网点浓度为20%的条件下拍摄印刷的印刷介质面的直径4mm的区域,288×288的清晰度下在图像存储器中,作为明度信息为8比特(0~255)的图像数据记录该图像。
本图(a)是在印刷介质面上垂直竖立光学读取装置读取的情况下、本图(b)是将光学读取装置倾斜40度读取的情况下的图像数据。可以看出,本图(b)的网点和格栅点的大小均明显比本图(a)小。通过使用图4(c)的计算式,即使本图(a)的一部分网点的大小与本图(b)的一部分格栅点的大小无差异,在本图(a)(b)中通过使用不同的阈值,可以判别网点和格栅点。
〈点阵图形的说明流式点阵图形〉
接着,参见图11~图16对本发明中使用的点阵图形的示例的、流式点阵图形的形成方法的示例进行说明。
流式点阵图形是日本特愿2009-165163中公开的点阵图形。
图11、图12是表示依次形成流式点阵图形的工序的示例。
本发明的点阵图形与以往的点阵图形不同,首先,作为工序1与介质表面上的可视的信息对应,在希望输入输出信息的地方线状地连续配置多个基准点1。
在图11(a)中曲线状配置基准点1,但是基准点1的配置并不现定于此,直线与曲线交织、通过多条线段构成的折线状等,在输入输出信息的区域中相应形状用于形成点阵图形的各种变更均可。
另外,在介质面上形成的可见的实际存在的线上也可以配置基准点1,沿着实际存在的线通过预先确定的规则也可以配置基准点1。在此提到的实际存在的线是相对于虚拟线的概念,包括实际存在的所有线。例如,实线、虚线、点划线、直线和虚线等,在本发明中,不拘泥于形成线的介质(例如影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器)和构成线的物质(例如墨水)。另外,点阵图形可以在印刷物和显示器上表示,甚至可以是金属和塑料上的洞和沟等的凹凸。
另外,从提高基准点读取精度的观点来说,优选为等间距配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多个间隔混在一起的情况下可以定义点阵图形的一定信息的集合,也可以在一定信息的集合内根据3个不同基准点的配置间隔定义点阵图形的一定信息的集合和点阵图形的方向的两个方面。
接着,作为工序2,连接线状配置的基准点1,设置第一虚拟基准线2。在图11(b)中将第一虚拟基准线2设为曲线,但是第一虚拟基准线2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是对于曲线状配置的基准点1设置为直线的第一虚拟基准线2,也可以是对于直线状配置的基准点1设置为曲线的第一虚拟基准线2。即:可以通过在某一位置配置如后所述的工序3~工序5的第二虚拟基准线3、虚拟基准点4、信息点5,自由定义连接基准点、且由直线、折线及/或曲线构成的第一虚拟基准线2。
另外,如图13的示例所示,设置为曲线的情况下的第一虚拟基准线2优选为贝赛尔曲线。
即,首先将第一虚拟基准线2上的基准点1作为P0、P3,给出的P1、P2作为控制点。然后,分别将顺次连接控制点得到的3条线段:P0-P1、P1-P2、P2-P3按照1比1的比例求出分割点P4、P5、P6。接着,将这些点顺次连接得到的两条线段:P4-P5、P5-P6按照1比1的比例求出分割点P7、P8。
最后,进一步将连接此两点的线段:P7-P8按照1比1的比例求得分割的点P9,该点即为贝赛尔曲线上的点。
按照此步骤反复进行,得到以P0、P1、P2、P3为控制点的赛贝尔曲线。
另外,并不限定于赛贝尔曲线,利用样条函数求得的样条曲线、n次多项式、椭圆弧等,使用各种算法设置第一虚拟基准线2均可。
另外,即使在如后述的第二虚拟基准线3,也可以使用与第一虚拟基准线2相同的该方法定义曲线。
然后,作为工序3,从线状配置的基准点1及/或第一虚拟基准线2出发设置在预先确定的位置定义的第二虚拟基准线3。在图11(c)中,向着对于在相邻的基准点1的中间点的第一虚拟基准线2的切线的垂直线上的预先确定的位置,具有与相邻的基准点1的任意角度设置第二虚拟基准线3,但是,第二虚拟基准线3并不限定于此,通过如后所述的点阵图形为了与希望输入输出信息的区域相符设置虚拟基准点,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定义。
另外,可以仅对于第一虚拟基准线2的单侧设置第二虚拟基准线3并定义点阵图形的方向,也可以为了增加信息量在两侧分别设置。
然后,作为工序4,在第二虚拟基准线3上的预先确定的位置设置多个虚拟基准点4。在图12(a)中,虚拟基准点4为第二虚拟基准线3的交点,即设置在连接相邻的基准点4的直线作为底边,将第二虚拟基准线3作为对边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处,但是虚拟基准点4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设置为第二虚拟基准线3的中点、取代第二虚拟基准线3上,设置在基准点1上等的各种变更。
然后,作为工序5,以虚拟基准点4为始点通过矢量表现的终点上配置信息点5。在图12(b)中,从虚拟基准点4开始的矢量方向设为8个方向,从虚拟基准点4的距离为等距离地对于1个虚拟基准点4配置1个信息点5,但是信息点5的配置并不限定于此,可以配置在虚拟基准点4上、配置在将矢量方向设为16个方向上、对于1个虚拟基准点4配置2个等,可以在任意方向上的任意长度配置多个。
图14是表示点阵图形的信息点及在此定义的数据比特表示的一个示例放大图。
信息点5是可以识别各种信息的点。该信息点5配置在以虚拟基准点4为始点通过矢量所表示的终点处。例如,该信息点5,如图12所示,从其虚拟基准点4偏离0.1mm的点为了具有通过矢量表示的方向及长度,按顺时钟方向每转动45度配置在8个方向上,表现为3比特信息。
另外,图中示例为在8个方向配置表现3比特信息,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16个方向配置表现4比特信息,当然也可以是在任意方向上任意长度上配置。
进一步地,对于图12(b)中所有的虚拟基准点4,以该虚拟基准点4作为始点在其终点位置处配置信息点5,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虚拟基准点上是否配置点定义信息。例如,如果虚拟基准点上配置点定义信息【1】,如果没有配置定义信息【0】。
图15是信息点及在此定义的数据的比特表示示例图,表示其他方式的示例。
另外,关于信息点5从基准点1导出的虚拟基准点4使用短(图15的上段)、长(图15的下段)2种。如果以矢量方向作为8个方向,可以表现4比特信息。此时优选为,长方向为相邻的虚拟基准点5间的距离的25~30%,短方向为15~20%左右。但是,长、短的信息点5的中心间隔优选为比这些点的直径长。
信息点3考虑到其美观,优选为1点。但是,忽视美观希望大量信息量的情况下,通过每1矢量分配1比特信息,利用多个点表现信息点3,可以具有大量的信息。例如,在同心圆的8个方向的矢量中,通过由基准点4定义的信息点3可以表现28的信息,由1个一定信息的集合的信息点8个为264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流式点阵图形与本发明人提出的现有技术的点阵图形中的2维以格子状形成的基准点不同,是基于含有曲线的线状连续配置的基准点形成的。
图16是在上下方向上排列流式点阵图形的状态的一个示例图。
在本图中,除了基准点、信息点,还配置关键点及副点。关键点是配置在一定信息的集合的两端处的点。该关键点是表示一个集合的信息点群的1区域份的点阵图形1的代表点。副点是配置在关键点2的偏离的正负延长线上的点。
本图(b)中,将基准点及流式点阵图形等间隔排列。如此,通过多个排列形成基准点的间隔及预先确定的的流式点阵图形,无间隙地定义XY坐标值。但是,本发明的流式点阵图形并不限定于此,如本图(a)所示,可以任意设定点阵图形之间的间隔。另外,也可以任意设定基准点之间的间隔。
因此,并不受到定义的点阵图形作为2维代码形成XY坐标时(作为索引使用)的矩形区域的形状的制约,通过在与介质表面上可视形成的信息区域相符的自由的形状上一定信息的集合的反复操作,可以形成点阵图形。
另外,本发明的虚拟基准线及虚拟基准点并非实际在介质表面上印刷形成,只是在计算机的图像存储器上配置点阵图形时或读取点阵图形时虚拟的设定。
通过使用该流式点阵图形,即使在以地球仪为首的曲面体、人体模型、立体地图等的三维结构的物体上也能够形成点阵图形,不限定于平面地图及画本等也可以利用本发明输入输出装置。
产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使用于一切印刷物中。与利用频率特性的光学读取装置及使用墨水无关,仅检出格栅点,可以识别点阵图形。
因此,即使在使用同种墨水印刷格栅点及网点的情况下,仅检出格栅点,可以识别点阵图形。因此,即使单色印刷等的通过1色的印刷介质,在图表上重叠印刷点阵图形,可以识别点阵图形。因此,可以控制印刷成本。进一步地,作为光学读取装置,能够判别读取通过手提电话及数码相机、web相机等的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商品拍摄的点阵图形。
附图标记说明
1  基准点
2  第一虚拟基准线
3  第二虚拟基准线
4  虚拟基准点
5  信息点

Claims (23)

1.一种印刷介质,其特征在于,是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通过图像解析处理装置能够将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解码为预先确定的信息,为了定义该预先确定的信息,将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则配置格栅点的点阵图形,与使用网点印刷的文字/图案/照片等一起重叠印刷的印刷介质;
从在该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明度信息,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印刷介质上的点,通过该图像解析处理装置能判定该点是构成该点阵图形的格栅点还是该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从通过像素形成的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算出构成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的点的像素数,对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根据该像素数的大小,判定是上述格栅点还是上述网点时:
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大于该阈值时判定为格栅点;
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小于该阈值时判定为网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介质,其特征在于,使用同一墨水印刷上述格栅点与上述网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介质,其特征在于,使用吸收预先确定波长区域的红外线的墨水,印刷上述格栅点和上述网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介质,其特征在于,相邻印刷的上述网点,
为了使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从上述位图图像数据在该网点之间不连结地作为各个点能够检出,按照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印刷该网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介质,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点为:
矩形或椭圆弧,如果将其短边方向的长度作为L(英寸),网点的印刷网屏线数作为D(lpi);
按照:
当该格栅点为矩形,网点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上述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25πL2×D
当该格栅点为矩形,该网点形状为正方形的情况下,该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50L2×D
当该格栅点为椭圆弧,网点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上述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25π2L2×D/4;
当该格栅点为椭圆弧,该网点形状为正方形的情况下,该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50πL2×D/4;
进行印刷。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定义预先确定的信息,将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则配置格栅点的点阵图形,与使用网点印刷的文字/图案/照片等一起重叠印刷的印刷介质,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通过图像解析处理装置将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解码为该预先确定的信息的信息处理方法;
该图像解析处理装置,
从在该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明度信息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点,判定该点是构成该点阵图形的格栅点或是网点,解码该预先确定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
从通过像素形成的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算出构成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的点的像素数,对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根据该像素数的大小,判定是上述格栅点还是上述网点时,
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小于该阈值时判定为网点;
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大于该阈值时判定为格栅点,解码为预先确定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
设有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检出除了上述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的预先确定的区域内的上述点以外的表示明度信息的像素值,通过该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求出与该像素值对应的阈值,判定格栅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设有:用于判定上述网点及上述格栅点的第1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以及用于判定至少除了网点以外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的格栅点的第2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选择其一,求出与上述像素值对应的阈值,判定格栅点。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印刷介质,
使用同一墨水印刷上述格栅点与上述网点。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印刷介质,
使用吸收预先确定波长区域的红外线的墨水,印刷上述格栅点和上述网点;
上述光学读取装置设有:
至少屏蔽可见光的滤光器、以及至少在该预先确定的波长区域内的红外线照射装置;
通过该光学读取装置读取:利用吸收该预先确定的波长区域的红外线的墨水印刷的上述印刷介质。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
使相邻印刷的上述网点之间不连结地、通过该光学读取装置读取按照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印刷该网点的印刷介质,从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在该网点之间不连结地作为各个点检出,判定是上述格栅点还是网点,解码为预先确定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格栅点为:
矩形或椭圆弧,如果将其短边方向的长度作为L(英寸),网点的印刷网屏线数作为D(lpi);
按照:
当该格栅点为矩形,网点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上述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25πL2×D
当该格栅点为矩形,该网点形状为正方形的情况下,该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50L2×D
当该格栅点为椭圆弧,网点形状为圆形的情况下,上述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25π22×D/4;
当该格栅点为椭圆弧,该网点形状为正方形的情况下,该预先确定的网点浓度X(%)为不足50πL2×D/4;
进行印刷。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
当表示由像素形成的上述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明度信息的像素值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该像素作为点检出,判定该点是格栅点或是上述网点,解码预先确定的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
在由像素形成的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的各行所有像素中,检出表示分别记录在水平方向排列的第一像素、以及仅分离预先确定的像素数的第二像素中的明度信息的像素值,当其两个像素值的差分的绝对值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该像素值的较小的一个作为点检出,判定该点是格栅点或是上述网点,为格栅点的情况下解码预先确定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检出表示除了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的预先确定的区域内的上述点以外的明度信息的像素值,根据与该像素值对应的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求出上述预先确定的阈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的各行中,检出表示除了各行的中央的预先确定的区域内的上述点以外的明度信息的像素值,根据与该像素值对应的阈值表或预先确定的计算式在各行逐个求出上述预先确定的阈值。
19.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是一种:为了定义预先确定的信息,将按照预先确定的规则配置格栅点的点阵图形,与使用网点印刷的文字/图案/照片等一起重叠印刷的印刷介质,通过光学读取装置读取,从读取的位图图像数据中通过图像解析处理装置将由格栅点构成的点阵图形解码为该预先确定的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
该图像解析处理装置,
从在该位图图像数据中记录的明度信息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点,判定该点是构成点阵图形的格栅点或是网点,当为格栅点的情况下,解码该预先确定的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解析处理装置,
从通过像素形成的上述位图图像数据,算出构成按照预先确定的方法检出的点的像素数,对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根据该像素数的大小,判定是上述格栅点还是上述网点时,
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小于该阈值时判定为网点,
构成该点的像素数大于该阈值时判定为格栅点,解码为预先确定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印刷介质,
使用吸收预先确定的波长区域的红外线墨水印刷上述格栅点和上述网点;
上述光学读取装置设有:
至少屏蔽可见光的滤光器、以及至少在该预先确定的波长区域内的红外线照射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介质,或权利要求7~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或权利要求19~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点阵图形,是将按照:根据预先确定的规则线状地连续配置多个基准点的工序,设置连接该多个基准点、且由直线、折线及/或曲线构成的第一虚拟基准线的工序,设置从该基准点及/或该第一虚拟基准线在预先确定的位置定义、且由直线及/或曲线构成的至少1条以上的第二虚拟基准线的工序,在该第二虚拟基准线上的预先确定的位置设置多个虚拟基准点的工序,以及以该虚拟基准点为始点,在通过矢量表现的终点,配置通过离该虚拟基准点的距离和方向定义XY坐标值及/或代码值的信息点的工序排列的流式点阵图形排列为1行或多行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印刷介质、信息处理方法或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流式点阵,
为了定义第二虚拟基准线,及/或为了定义上述点阵图形的方向和1个XY坐标值及/或代码值,在预先确定的位置进一步设置作为基准的基准点。
CN201080051136.5A 2009-11-11 2010-11-10 印刷介质、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8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58348 2009-11-11
JP2009-258348 2009-11-11
JP2010158455A JP5604761B2 (ja) 2009-11-11 2010-07-13 印刷媒体、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
JP2010-158455 2010-07-13
PCT/JP2010/070026 WO2011059002A1 (ja) 2009-11-11 2010-11-10 印刷媒体、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8648A true CN102598648A (zh) 2012-07-18
CN102598648B CN102598648B (zh) 2016-04-06

Family

ID=43991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113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8648B (zh) 2009-11-11 2010-11-10 印刷介质、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160887B2 (zh)
EP (1) EP2501121A4 (zh)
JP (1) JP5604761B2 (zh)
KR (1) KR101819695B1 (zh)
CN (1) CN102598648B (zh)
EA (1) EA201270624A1 (zh)
WO (1) WO201105900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2006A (zh) * 2012-08-03 2012-11-28 梁智伟 数码照相机、层叠式相片印刷器和立体彩色图像制作系统
CN105500894A (zh) * 2015-12-24 2016-04-20 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 多色网线叠印撞网模拟工具
CN105564004A (zh) * 2015-12-24 2016-05-11 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 多色网线叠印撞网模拟方法
CN106104431A (zh) * 2013-12-27 2016-11-09 株式会社Ip舍路信 信息输入辅助薄板
CN107835335A (zh) * 2017-10-24 2018-03-23 东莞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印刷方法及终端
CN109572270A (zh) * 2018-12-06 2019-04-05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微结构网点的半色调信息双重防伪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29841B1 (ja) * 2007-08-09 2008-08-06 健治 吉田 情報入力補助シート、情報入力補助シートを用いた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入力補助シートを用いた印刷関連情報出力システム
CN102568020B (zh) * 2012-01-11 2014-02-19 广东壮丽彩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叠印制版方法
CN103390146B (zh) * 2012-05-09 2017-02-15 天津阿波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记录多比特信息的点阵模式的生成方法
US9819828B2 (en) * 2016-03-15 2017-11-14 Xerox Corporation Non-printing dot halftone patterns
WO2020221684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Agfa Nv Digital halftoning with spiral dots
WO2020221788A1 (en) * 2019-04-30 2020-11-05 Agfa Nv Raster image processor
US11611679B2 (en) * 2021-05-14 2023-03-21 Adobe Inc. Precise circular halfton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0832A1 (ja) * 2004-10-15 2006-04-20 Kenji Yoshida ドットパターンを印刷形成した媒体面の印刷構造、印刷方法、およびその読取方法
CN101263445A (zh) * 2005-08-03 2008-09-10 格瑞德网络传输私人有限公司 信息输出装置、媒体及信息输入/输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198725B (en) 1986-11-05 1991-01-16 Alter Sa Use of a series of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as phase-transfer catalysts
US5542031A (en) * 1993-04-30 1996-07-30 Douglass; Clay S. Halftone computer imager
US5715335A (en) * 1993-12-02 1998-02-03 U.S. Philips Corporation Noise reduction
US5691822A (en) * 1995-01-10 1997-11-25 Jones; Peter R. Rapid variable angle electronic halftone screening using unrotated threshold matrices
DE19722697A1 (de) * 1997-05-30 1998-12-0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Verfahren zur digitalen Rasterung von Halbtonbildern mit Rastern beliebiger Rasterweiten und Rasterwinkel
US6044179A (en) * 1997-11-26 2000-03-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Document image thresholding using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clustering
US6104812A (en) * 1998-01-12 2000-08-15 Juratrade, Limited Anti-counterfei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digital screening
JP2001016447A (ja) 1999-06-30 2001-01-19 Minolta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301775B2 (ja) * 2002-07-18 2009-07-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装置,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方法,2次元コード読み取りプログラム及び該プログラムの記録媒体
US7967217B2 (en) 2002-09-26 2011-06-28 Kenji Yoshida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i/o method using dot pattern, information reproduction device, mobile information i/o device, and electronic toy
US7475824B2 (en) 2003-03-17 2009-01-13 Kenji Yoshida Information input/output method using dot pattern
EP1876552B1 (en) 2005-04-28 2012-10-31 YOSHIDA, Kenji Information input/output method using dot pattern
JP3771252B1 (ja) 2005-07-01 2006-04-26 健治 吉田 ドットパターン
KR100966087B1 (ko) 2005-08-03 2010-06-28 그리드 아이피 피티이 엘티디 정보 출력장치, 매체 및 정보 입출력 장치
JP3830956B1 (ja) 2005-09-14 2006-10-11 健治 吉田 情報出力装置
US8189237B2 (en) * 2006-12-19 2012-05-29 Xerox Corporation Distributing a SRE codes in halftone pixels pattern in supercell
JP4308311B2 (ja) 2007-10-30 2009-08-05 健治 吉田 コードパターン
JP4231948B2 (ja) * 2008-04-25 2009-03-04 健治 吉田 網点を用いたドットパターンの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物
JP4930538B2 (ja) 2009-04-09 2012-05-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RU2568308C2 (ru) 2009-07-13 2015-11-20 Кенджи Йошида Потоковое точечное изображение,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потокового точечного изображения, способ ввода/вывода информаци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потокового точечного изображения и точечное изображение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40832A1 (ja) * 2004-10-15 2006-04-20 Kenji Yoshida ドットパターンを印刷形成した媒体面の印刷構造、印刷方法、およびその読取方法
CN101263445A (zh) * 2005-08-03 2008-09-10 格瑞德网络传输私人有限公司 信息输出装置、媒体及信息输入/输出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2006A (zh) * 2012-08-03 2012-11-28 梁智伟 数码照相机、层叠式相片印刷器和立体彩色图像制作系统
CN106104431A (zh) * 2013-12-27 2016-11-09 株式会社Ip舍路信 信息输入辅助薄板
CN106104431B (zh) * 2013-12-27 2020-09-18 株式会社Ip舍路信 信息输入辅助薄板
CN105500894A (zh) * 2015-12-24 2016-04-20 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 多色网线叠印撞网模拟工具
CN105564004A (zh) * 2015-12-24 2016-05-11 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 多色网线叠印撞网模拟方法
CN105564004B (zh) * 2015-12-24 2018-01-16 上海紫泉标签有限公司 多色网线叠印撞网模拟方法
CN107835335A (zh) * 2017-10-24 2018-03-23 东莞当纳利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印刷方法及终端
CN109572270A (zh) * 2018-12-06 2019-04-05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微结构网点的半色调信息双重防伪方法
CN109572270B (zh) * 2018-12-06 2020-12-01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微结构网点的半色调信息双重防伪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01121A4 (en) 2015-03-04
KR101819695B1 (ko) 2018-02-28
WO2011059002A1 (ja) 2011-05-19
US9160887B2 (en) 2015-10-13
EP2501121A1 (en) 2012-09-19
EA201270624A1 (ru) 2013-03-29
CN102598648B (zh) 2016-04-06
JP2011123867A (ja) 2011-06-23
US20120224229A1 (en) 2012-09-06
JP5604761B2 (ja) 2014-10-15
KR20120091356A (ko) 2012-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8648A (zh) 印刷介质、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
EP1866735B1 (en) Combined detection of position-coding pattern and bar codes
JP2021515442A (ja) 視覚的品質及び信頼性に適合させるように、可変密度を有する光学コードを生成すること、及び読み取ること
KR101837016B1 (ko) 스트림 도트 패턴, 스트림 도트 패턴의 형성 방법, 스트림 도트 패턴을 사용한 정보 입출력 방법 및 도트 패턴
US5335292A (en) Document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093537B (zh) 用于光学地读取图形符号中所存储的信息的装置
KR20020033111A (ko) 정보기록
US766977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indicators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utilizing the indicators
JP4300329B1 (ja) 情報記録のための媒体、情報読み取り装置、情報入力システム
JP4198456B2 (ja) 2次元コードパターン、2次元コードパターンを担持するパターン担持媒体、2次元コードパターンの生成方法、2次元コード読取装置および読取方法
JP6045752B2 (ja) 二次元コード、二次元コードの解析システム及び二次元コードの作成システム
JP6533895B2 (ja) ドットパターン、ドットパターン形成媒体、ドットパターンの画像データを生成するプログラム、ドットパターン形成装置、光学装置、光学読み取り装置、情報入出力装置、ドットパターン読み取り装置
JP2004206674A (ja) 2次元コードおよびその形成構造
US660639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forgery
US20110011940A1 (en) Code pattern
JP2009230287A (ja) 読み取り装置、筆記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読み取り装置の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
JP5583103B2 (ja) 文書ファイル出力装置、文書ファイル出力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7293836A (ja) 情報コード印刷媒体読取方法及び情報コード印刷媒体読取装置
JP589873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媒体
US20060055763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7418553B2 (ja) オブジェクトのマーキング、製造方法、及び認証方法
JP50545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読取方法、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読取プログラム
JP5009566B2 (ja) 画像表示媒体、合成画像表示データの作成方法及び画像生成システム
JP5967000B2 (ja) 情報コード読取システム、情報コード読取装置、情報コード
JP2011022947A (ja) 図柄認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929

Address after: Japan Tokyo paper Ishikawa Beijing yidingmu 9 No. 14-2302

Patentee after: IP Solutions Inc.

Address before: Japan Tokyo paper Ishikawa Beijing yidingmu 9 No. 14-2302

Patentee before: Yoshida Kenj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