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9988B - 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草药牙粉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草药牙粉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9988B
CN102579988B CN201210063453.XA CN201210063453A CN102579988B CN 102579988 B CN102579988 B CN 102579988B CN 201210063453 A CN201210063453 A CN 201210063453A CN 102579988 B CN102579988 B CN 102579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portions
chinese medicine
hours
weight
pow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34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9988A (zh
Inventor
戴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HUAG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HUAG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HUAG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HUAG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634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9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9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9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9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99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其包括:黄连、韭菜子、紫珠叶、丹参、赤芍、半枝莲、马勃、姜黄、莪术、金银花、升麻、山茱萸、石斛、白术和甘草。采用这种中药对牙龈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高效、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能增加机体抵抗力、疗程短、作用迅速、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草药牙粉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口腔疾病首位的牙龈红肿疼痛、口臭却无人问津。引起牙龈红肿 疼痛、口臭的原因很多,其中以牙龈炎最为常见。牙龈炎是人体常见和多发牙病,牙齿蚀损,牙龋肿胀, 甚至溃烂出血,炎症往往涉及面颈部,影响牙齿功能,出现口臭。出现如此病损不但使咀嚼能力降低,影响消化功能, 且有碍于美观和社交活动。
现代主流医学常规采用消炎止痛、激素类药物治疗,常用则生抗药或耐药性,某些药物还含有容易产生副作用和依赖性的化学成分,疗效不甚理想;或服用消炎止痛祛火中药,但煎服麻烦,见效慢。
牙龈炎属中医牙痛、牙痈、齿衄等范畴。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中医药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而使用外治法治疗牙龈炎已逐渐得到重视, 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据祖国医学理论, 认为其发病以火邪炽盛为主,为阳明胃经实火或少阴肾经阴虚火亢, 虚火上炎或两者兼有。
目前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一般仅起辅助作用,配合止痛药、消炎药、嗽口药等对症治疗牙龈炎,这些药物虽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但其治疗缓慢, 不能根除,反复发作,甚至形成牙齿松动和产生龋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这种中药对牙龈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高效、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能增加机体抵抗力、疗程短、作用迅速、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其包括:黄连、韭菜子、紫珠叶、丹参、赤芍、半枝莲、马勃、姜黄、莪术、金银花、升麻、山茱萸、石斛、白术和甘草。
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黄连35~45重量份、韭菜子17~23重量份、紫珠叶20~26重量份、丹参25~30重量份、赤芍15~20重量份、半枝莲12~18重量份、马勃13~17重量份、姜黄22~28重量份、莪术14~20重量份、金银花50~60重量份、升麻8~12重量份、山茱萸19~25重量份、石斛12~16重量份、白术10~16重量份和甘草16~22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的重量份数比为,黄连40~45重量份、韭菜子20~23重量份、紫珠叶23~26重量份、丹参28~30重量份、赤芍18~20重量份、半枝莲15~18重量份、马勃15~17重量份、姜黄26~28重量份、莪术17~20重量份、金银花55~60重量份、升麻10~12重量份、山茱萸22~25重量份、石斛14~16重量份、白术13~16重量份和甘草18~22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还包括骨碎补和槐花,所述骨碎补和槐花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比为,骨碎补3~6重量份、槐花2~4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还包括天花粉,所述天花粉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比为,天花粉6~1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为漱口液时,包括,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100~200目的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0小时,在65℃~75℃的水浴下加热5小时~8小时,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3~5倍;
第三步, 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在65℃~75℃的水浴下加热2小时~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3~5倍;
第四步,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置于密封的烧瓶内,即得漱口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当所述中药为糖浆剂时,包括,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中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12小时~18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粉碎成粉末,其中,加入的乙醇的量是第一步混合物质量的2~4倍;
第二步,在所述的粉末中加入水,所加入的水的质量为所述粉末混合物质量1~1.5倍,混匀,冷藏24小时~48小时,过滤,滤液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得到糖浆剂;所述的滤液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的滤液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草药牙粉,其包含重量百分比2~7%的上述中药、重量百分比80~90%的磨粉基料、重量百分比4~10%的发泡剂和重量百分比1~4%的香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草药牙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中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12小时~18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粉碎成粉末,其中,加入的乙醇的量是第一步混合物质量的2~4倍;
第二步,按所述比例称取中药、磨粉基料、发泡剂和香精,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粉碎并过筛,获得50目~100目的所述中草药牙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采用这种中药对牙龈炎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高效、毒副作用小、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不污染环境、能增加机体抵抗力、疗程短、作用迅速、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其包括:黄连、韭菜子、紫珠叶、丹参、赤芍、半枝莲、马勃、姜黄、莪术、金银花、升麻、山茱萸、石斛、白术和甘草。
中药防治牙龈炎的机理在于: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增加抗体和补体的产生,增加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病毒繁殖(抑制体内病毒mRNA的表达);清除有害自由基;抗菌、消除并发症;保肝护肾,从而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消除致病因素的抗病能力。
各组分药理如下:
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肺、胆、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明目的作用,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等证,黄连主要含有黄连素等生物碱,是光广谱抗生药物,可有效降低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溶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韭菜子:味辛、甘,性温,入肾、肝经,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暖腰膝的功效,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白带过多等证的治疗。
紫珠叶:性平,味微辛、苦,具有止血消炎,散瘀消肿的功效,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衄血、齿龈出血、扭伤肿痛、化脓性皮肤溃疡、烧伤、流感等证,紫珠叶因具有化瘀止血、定痛之功,止血不留瘀的特长,所以对碎石后造成的皮损、血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紫珠叶注射液对人体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时间、血缩时间、血酶元时间缩短;对蛙肠系膜表现血管收缩;将紫珠叶溶液滴于家兔肠壁上,可引起肠管强烈痉挛收缩,浆膜由粉红色变白,对家兔出血时间,可使之缩短;紫珠叶对肝、脾创伤及枪伤均有止血作用。
半枝莲:味辛、苦,性寒,入肺经、肝经、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的作用,主治:热毒痈肿;咽喉疼痛;肺痈;肠痈;瘰疬;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吐血;衄血;血淋;水肿;腹水及癌症。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等证。
马勃:味辛、性平,入肺经,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咽喉红痛,牙龈出血等证,马勃孢子散布于流血局部,有机械止血效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脾、肝经,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胸胁剌痛,闭经,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证,《本草求真》:姜黄,功用颇类郁金、三棱、蓬术、延胡索,但郁金入心,专泻心胞之血;莪术入肝,治气中之血;三棱入肝,治血中之气;延胡索则于心肝血分行气,气分行血;此则入脾,既治气中之血,复兼血中之气耳。陈藏器曰:此药辛少苦多,性气过于郁金,破血立通,下气最速,凡一切结气积气,症瘕瘀血;血闭痈疽,并皆有效,以其气血兼理耳。
莪术: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瘕痞块,胸腹瘀痛,闭经,痛经,脘腹胀痛,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等证,莪术能明显增加股动脉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金银花: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兼能凉血止痢。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热毒较盛,或温病初起热邪尚在上焦而未下行时;热毒下痢、大便下血;暑温证;热毒积聚之疮痈初起、焮热肿痛者等,金银花有较好的退热作用,能抗炎,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及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包括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
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入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等证。
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证。
石斛: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肾经,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作用,用于热伤津液,低热烦渴,舌红少苔;胃阴不足,口渴咽干,呕逆少食,胃脘隐痛,舌光少苔;肾阴不足,视物昏花等症。
白术:味甘、苦,性温,入脾、胃经,有补脾利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运脾润燥的作用,主要用于脾失健运、气不化水所致之痞满腹泻,痰饮水肿;中气不足之心烦懒言,崩中漏下,久痢脱肛;脾虚气弱之奏里不固、虚汗自汗等证,白术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小肠的吸收作用,对胃肠功能有调节作用。
甘草:味甘,性平,入十二经,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祛痰止咳的作用,并能健脾和中,缓急止痛,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之腹胀纳呆,乏力;能缓解腹中拘挛性疼痛,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和毒性,减轻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或对胃肠道的刺激,通过加入甘草能起到补气中和,调和各组分的作用。
进一步优选,所述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仅由上述组分构成。
所述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可优选为:黄连35~45重量份、韭菜子17~23重量份、紫珠叶20~26重量份、丹参25~30重量份、赤芍15~20重量份、半枝莲12~18重量份、马勃13~17重量份、姜黄22~28重量份、莪术14~20重量份、金银花50~60重量份、升麻8~12重量份、山茱萸19~25重量份、石斛12~16重量份、白术10~16重量份和甘草16~22重量份。
所述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牙龈炎的中药中,各种组份的重量份数比也可进一步优选为: 黄连40~45重量份、韭菜子20~23重量份、紫珠叶23~26重量份、丹参28~30重量份、赤芍18~20重量份、半枝莲15~18重量份、马勃15~17重量份、姜黄26~28重量份、莪术17~20重量份、金银花55~60重量份、升麻10~12重量份、山茱萸22~25重量份、石斛14~16重量份、白术13~16重量份和甘草18~22重量份。
对于出血明显的患者,所述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还可以包括骨碎补和槐花,所述骨碎补和槐花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比为,骨碎补3~6重量份、槐花2~4重量份。
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的功效。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等证。
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肠风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头痛,目赤肿痛,喉痹,失音,痈疽疮疡等证。                                           
对于肿痛加剧的患者,所述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还可以包括天花粉,所述天花粉在所述中药中的重量份数比为,天花粉6~10重量份。
天花粉:即瓜蒌根,味甘、微苦,性酸、寒,入肺、胃经,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消肿排脓的作用,主要用于热病伤津之烦渴,消渴症,燥热咳嗽,痈肿疮毒等症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漱口液,其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中的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成100~200目的粉末;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0小时,在65℃~75℃的水浴下加热5小时~8小时,过滤,获得第一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3~5倍;
第三步, 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在65℃~75℃的水浴下加热2小时~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3~5倍;
第四步,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置于密封的烧瓶内,即得漱口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糖浆剂,其制备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中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12小时~18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粉碎成粉末,其中,加入的乙醇的量是第一步混合物质量的2~4倍;
第二步,在所述的粉末中加入水,所加入的水的质量为所述粉末混合物质量1~1.5倍,混匀,冷藏24小时~48小时,过滤,滤液中加入蔗糖粉、活性炭,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得到糖浆剂;所述的滤液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0.1~0.3;所述的滤液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温度为100℃~1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中草药牙粉,其包含重量百分比2~7%的上述中药、重量百分比80~90%的磨粉基料、重量百分比4~10%的发泡剂和重量百分比1~4%的香精。
所述磨粉基料为150目以上的重质方解石石粉或磷酸氢钙粉末。
所述发泡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草药牙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中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作为溶剂,浸渍12小时~18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粉碎成粉末,其中,加入的乙醇的量是第一步混合物质量的2~4倍;
第二步,按所述比例称取中药、磨粉基料、发泡剂和香精,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粉碎并过筛,获得50目~100目的所述中草药牙粉。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中药的毒性试验
将45g黄连、23g韭菜子、26g紫珠叶、30g丹参、20g赤芍、18g半枝莲、17g马勃、28g姜黄、20g莪术、60g金银花、12g升麻、25g山茱萸、16g石斛、16g白术和22g甘草混合,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1500g冷水中浸泡8小时,在75℃的水浴下加热8小时,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1500g冷水中,在75℃的水浴下加热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获得溶液,取ICR小鼠50只,体重在25~30克,雌雄各半,口服溶液给药,给药量均为5.8ml/只。给药后连续观察30天,结果所有小鼠健存,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未见毒性反应。对白鼠口腔和破损皮肤进行刺激性试验,未见有刺激性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
毒性试验证明,该药未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实施例2 中药漱口液的制备
将45g黄连、23g韭菜子、26g紫珠叶、30g丹参、20g赤芍、18g半枝莲、17g马勃、28g姜黄、20g莪术、60g金银花、12g升麻、25g山茱萸、16g石斛、16g白术和22g甘草混合,粉碎成100目的粉末;将获得粉末加入1500g冷水中浸泡8小时,在75℃的水浴下加热8小时,过滤,获得第一滤液,将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1500g冷水中,在75℃的水浴下加热4小时,过滤获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获得溶液,置于密封的烧瓶内,即得漱口液。
实施例3 中药糖浆剂的制备
将43g黄连、22g韭菜子、25g紫珠叶、29g丹参、19g赤芍、17g半枝莲、16g马勃、27g姜黄、19g莪术、58g金银花、11g升麻、24g山茱萸、15g石斛、15g白术和21g甘草混合,用醇浓度为90%的乙醇1100g作为溶剂,浸渍18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粉碎成粉末, 在粉末中加入450g水,混匀,冷藏24小时,过滤,滤液中加入100g蔗糖粉、1.6g活性炭,依次进行在100℃下加热30分钟、过滤、灌封处理、灭菌处理,得到糖浆剂。
实施例4  中草药牙粉的制备
将40g黄连、20g韭菜子、23g紫珠叶、28g丹参、18g赤芍、15g半枝莲、15g马勃、26g姜黄、17g莪术、55g金银花、10g升麻、22g山茱萸、14g石斛、13g白术和18g甘草混合,用醇浓度为90%的乙醇1000g作为溶剂,浸渍18小时,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浓缩并干燥,粉碎成粉末,将获得的中药粉末300g、200目的重质方解石石粉2000g、200目的磷酸氢钙2000g、十二烷基硫酸钠300g和作为香精的薄荷油100g,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粉碎并过筛,获得50目的所述中草药牙粉。
实施例5 临床实验
1.1 诊断标准 
参照曹采方主编的《牙周病学》中有关牙龈炎的诊断标准。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选择急性龈乳头炎、急性多发性龈脓肿和慢性龈缘炎、青春期龈炎; 年龄在18~65 岁; 中医证候属胃火炽盛或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者; 就诊前1 周未使用过抗菌消炎药物者, 作为观察对象。而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器质性疾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患有其它疾病, 需使用抗生素或精神病患者以及未按规定用药、随访不易者均不作为观察对象。
 1.3 一般资料 
180 例, 临床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120 例和西药对照组60 例。其中治疗组男55 例, 女65 例, 年龄18~62 岁。病程最长9 年, 最短5d,平均2 年4 个月; 急性龈炎42 例, 慢性龈炎78 例;辨证分型属胃火炽热型74 例, 肾阴亏虚型46 例。对照组男32 例, 女28 例, 年龄18~60 岁, 病程最长8 年, 最短6d , 平均病程2 年10 个月; 急性龈炎22 例, 慢性龈炎38 例; 辨证分型属胃火炽热型34例, 肾阴亏虚型26 例。两组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1.4 治疗及观察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给予中药漱口液含漱; 用法: 每天3 餐后和晚餐前用清水刷牙后用该药液含漱, 每次20ml ,反复含漱3min , 至少在2h内不喝水、不吃食物、不用清水复漱, 尽量延长药效; 10d 为1 个疗程。对照组用1 : 5000 呋喃西林液含漱, 具体用法用量同中药漱口液。在治疗前以及用药后第3、5、7、10、14d 观察记录。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症状
包括牙龈局部疼痛、出血、颜色、肿胀以及溢脓情况。
1.5.2 局部检查
包括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
1.5.3 治疗过程中随时记录不良反应
1.6 疗效标准
参照曹采方主编的《牙周病学》拟定为, 治愈: 疼痛消失, 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均下降到0 , 牙龈脓肿消退, 外观恢复正常; 显效: 疼痛缓解, 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均下降到1 , 牙龈脓肿消退, 外观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 疼痛减轻, 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均下降到2 或3 , 外观有所改善; 无效: 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
1.7 结果
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中药漱口液含漱, 药物能直接作用于牙龈局部,发挥药效。从临床观察结果可见, 运用本发明中药含漱治疗牙龈炎与西药呋喃西林含漱两组疗效对比, P <0.05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说明本发明中药含漱治疗牙龈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整个治疗观察过程中, 治疗组所有病人均无出现毒副反应。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n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120 44(36.66) 62(51.55) 11(9.16) 3(2.50) 97.50
对照组 60 5(8.33) 13(21.67) 27(45.00) 15(25.00) 75.00
两组等级疗效比较, 采用秩和检验。U=2.24 ,P<0.05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本发明中药治疗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中的中药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 黄连35~45重量份、 韭菜子17~23重量份、 紫珠叶20~26重量份、 丹参25~30重量份、 赤芍15~20重量份、 半枝莲12~18重量份、 马勃13~17重量份、 姜黄22~28重量份、 莪术 14 ~ 20 重量份、 金银花 50 ~ 60 重量份、 升麻 8 ~ 12 重量份、 山茱萸 19 ~ 25 重量份、石斛 12~16 重量份、 白术 10 ~ 16 重量份、甘草 16 ~ 22 重量份、骨碎补 3 ~ 6 重量份、 槐花 2 ~ 4 重量份和天花粉 6 ~ 10 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中药中的中药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为,黄连 40 ~ 45 重量份、 韭菜子 20 ~ 23 重量份、 紫珠叶 23 ~ 26 重量份、 丹参 28 ~ 30 重量份、 赤芍18~20重量份、 半枝莲15~18重量份、 马勃15~17重量份、 姜黄26~28重量份、 莪术17~20重量份、 金银花55~60重量份、 升麻10~12重量份、 山茱萸22~25重量份、 石斛 14 ~ 16 重量份、 白术 13 ~ 16 重量份、甘草 18 ~ 22 重量份、骨碎补 3 ~ 6 重量份、 槐花 2 ~ 4 重量份和天花粉 6 ~ 10 重量份。
3.权利要求 1 或2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中药为漱口液时, 包括,
第一步, 将所述中药中的中药药材按比例混合, 粉碎成 100 ~ 200 目的粉末 ;
第二步, 将第一步获得粉末加入冷水中浸泡6小时~10小时, 在65℃~75℃的水浴下加热 5 小时~ 8 小时, 过滤, 获得第一滤液, 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3 ~ 5 倍 ;
第三步,  将第二步过滤获得的滤渣再次加入冷水中, 在65℃~75℃的水浴下加热2小时~ 4 小时, 过滤获得第二滤液, 所加入的水的质量是第二步获得的粉末质量的3~5倍 ;
第四步, 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 置于密封的烧瓶内, 即得漱口液。
4.权利要求 1 或2所述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中药为糖浆剂时, 包括,
第一步, 将所述中药中中药药材按比例混合, 用醇浓度为 80% ~ 90% 的乙醇作为溶剂, 浸渍 12 小时~ 18 小时, 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 1 ~ 2ml 的速度缓缓渗漉, 收集渗漉液, 浓缩并干燥, 粉碎成粉末, 其中, 加入的乙醇的量是第一步混合物质量的 2 ~ 4 倍 ;
第二步, 在所述的粉末中加入水, 所加入的水的质量为所述粉末混合物质量 1 ~ 1.5倍, 混匀, 冷藏 24 小时~ 48 小时, 过滤, 滤液中加入蔗糖粉、 活性炭, 依次进行加热处理、过滤处理、 灌封处理、 灭菌处理, 得到糖浆剂 ; 所述的滤液与蔗糖粉的重量比为 1 ∶ 0.1 ~0.3 ; 所述的滤液与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1~0.002 ; 所述的加热处理时间为20~40分钟, 温度为100℃~ 110℃。
5.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草药牙粉, 其特征在于 : 为重量百分比2~7%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 重量百分比80~90%的磨粉基料、 重量百分比4~10%的发泡剂和重量百分比1~4%的香精。
6.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中草药牙粉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步, 将所述中药中各组分按比例混合, 用醇浓度为 80% ~ 90% 的乙醇作为溶剂, 浸渍 12 小时~ 18 小时, 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 1 ~ 2ml 的速度缓缓渗漉, 收集渗漉液, 浓缩并干燥, 粉碎成粉末, 其中, 加入的乙醇的量是第一步混合物质量的 2 ~ 4 倍 ;
第二步, 按所述比例称取中药、 磨粉基料、 发泡剂和香精, 放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 粉碎并过筛, 获得 50 目~ 100 目的所述中草药牙粉。
CN201210063453.XA 2012-03-13 2012-03-13 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草药牙粉及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9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3453.XA CN102579988B (zh) 2012-03-13 2012-03-13 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草药牙粉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3453.XA CN102579988B (zh) 2012-03-13 2012-03-13 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草药牙粉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9988A CN102579988A (zh) 2012-07-18
CN102579988B true CN102579988B (zh) 2014-03-19

Family

ID=46469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345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9988B (zh) 2012-03-13 2012-03-13 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草药牙粉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9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4715A (zh) * 2013-09-24 2015-03-25 青岛锦涟鑫商贸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健齿牙粉
CN104510960A (zh) * 2013-12-21 2015-04-15 莫治玲 抗炎镇痛中药牙粉
CN104510664A (zh) * 2013-12-21 2015-04-15 莫治玲 抗炎镇痛中药漱口水
CN104510665A (zh) * 2013-12-21 2015-04-15 莫治玲 抗炎镇痛中药牙膏
CN104510961A (zh) * 2013-12-21 2015-04-15 唐泽光 抗炎镇痛中药润喉片
CN104383335A (zh) * 2014-11-28 2015-03-04 刘小芳 一种治疗牙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90685A (zh) * 2014-12-12 2015-04-08 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全能洁爽固牙膏
CN107049898A (zh) * 2017-04-28 2017-08-18 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凹凸棒牙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1090A (zh) * 2017-08-01 2017-10-24 何家平 一种复方白矾中草药牙粉工艺
CN110496080A (zh) * 2019-09-17 2019-11-26 吴杨富 一种祛瘀消肿、清热解毒的中草药牙粉及其配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15A (zh) * 1993-02-01 1994-02-23 杨清林 强制牙疼散
CN101816732A (zh) * 2010-04-26 2010-09-01 董立亭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15A (zh) * 1993-02-01 1994-02-23 杨清林 强制牙疼散
CN101816732A (zh) * 2010-04-26 2010-09-01 董立亭 一种治疗牙痛的中药汤剂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如何分型辨治牙龈炎;王付等;《中医杂志》;20110630;第52卷(第11期);961 *
王付等.如何分型辨治牙龈炎.《中医杂志》.2011,第52卷(第11期),961.
王六等.自制中药方剂联合洁治术治疗牙龈炎效果评价.《山东医药》.2009,第49卷(第38期),51.
自制中药方剂联合洁治术治疗牙龈炎效果评价;王六等;《山东医药》;20091016;第49卷(第38期);5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9988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9988B (zh) 用于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中药、中草药牙粉及制备方法
CN103417904B (zh) 一种治疗慢性唇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98934A (zh) 一种用于皮肤瘙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22579B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
CN104399011A (zh) 一种用于食管癌疼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950A (zh) 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287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10885B (zh) 一种治疗皮疹的中药制剂
CN103349693B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2805834B (zh) 一种治疗胃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135A (zh) 一种痔疮膏、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800817A (zh) 用于治疗狗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4323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752A (zh) 一种治疗外阴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8995A (zh) 一种用于治疗口周皮炎的中药冲剂及制备方法
CN105797063A (zh) 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内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4345A (zh) 一种治疗小儿湿疹的中药
CN104606600A (zh) 一种治疗间质性肺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3572A (zh) 一种治疗便秘的中药口服剂及制备方法
CN103055115A (zh) 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
CN104721786A (zh) 一种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635A (zh) 一种烫烧伤外用中药组合物
CN104721670A (zh)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721634A (zh) 一种用于疱疹性咽峡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740405A (zh) 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损害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