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9141A - 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9141A
CN102579141A CN2011101036295A CN201110103629A CN102579141A CN 102579141 A CN102579141 A CN 102579141A CN 2011101036295 A CN2011101036295 A CN 2011101036295A CN 201110103629 A CN201110103629 A CN 201110103629A CN 102579141 A CN102579141 A CN 102579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rofile
mentioned
tooth
k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36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9141B (zh
Inventor
野村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SHIKA IRYO VOCATIONAL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SHIKA IRYO VOCATIONAL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SHIKA IRYO VOCATIONAL SCHOOL filed Critical TOKAI SHIKA IRYO VOCATIONAL SCHOOL
Publication of CN102579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9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9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91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该齿形模型检验装置能够准确地比较检验两个齿形模型。齿形模型检验装置(10)包括:用于保持齿形雕刻实习用的齿形模型(1)的第1保持座(12A)、用于保持与上述齿形模型进行比较检验的齿形模型(1)的第2保持座(12B)、使分别保持在上述第1保持座(12A)和上述第2保持座(12B)上的齿形模型(1)相邻排列、支承上述第1保持座(12A)和上述第2保持座(12B)的机座(11)、设置在上述机座(11)上并用于使上述第1保持座(12A)和上述第2保持座(12B)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的旋转调整机构(13)和使它们一起倾倒的倾斜调整机构(14)。

Description

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比较检验齿形雕刻实习用齿形模型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更详细地讲,是涉及为了在齿科技工的学习中掌握正确的牙齿形状而能够容易且准确地比较检验在齿形雕刻实习中制作的齿形模型和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齿科技工的学习,以掌握牙齿的立体的形状(特别是牙冠的形状)、或者学会齿科技工的基础技术(器具、材料的性质/操作方法等)为目的,进行齿形雕刻的实习。
如图10的(a)~(h)所示,该齿形雕刻的实习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即,在石膏或石蜡的棱柱上描绘展开图,并用刻刀对其依次进行数次(例如6次)粗雕刻工序,之后,在最终的精加工工序中雕刻出具有光滑且正确的牙齿形状的牙冠和牙根(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在上述齿形雕刻的实习中,实习生在教官的指导下制作齿形模型,但在多次粗雕刻工序的过程中齿轴线等稍微错位时,精加工工序中的最终的牙齿形状会相对于目标形状产生较大的偏差。
在此,实习生或教官可将制作过程中的齿形模型和作为正确的牙齿形状的样本齿形模型分别以唇面、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等各面按相同方向使之接触并排列,并将两者一起夹在手指之间,拿在手里,之后通过转动手或者转动头来从各个方向观察、比较检验两个齿形模型,由此来频繁地确认牙齿的形状是否与目标形状有偏差。
非专利文献1:佐伯政友、濑尾次郎著,‘牙科技工教程牙齿解剖学’,第1版,医牙药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1月20日,P139-173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齿形雕刻实习中,无法准确地对制作过程中的齿形模型和样本的齿形模型进行比较检验,存在实习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简单地掌握牙齿形状这样的问题。
即,在比较检验两个齿形模型的情况下,如上所述地使两个齿形模型接触并排列之后将它们夹在手指之间,转动手或者转动头,但以何种程度转动手、或者以何种程度转动头、或者从哪个位置观察齿形模型不明确,使得比较检验不准确,对于还未掌握牙齿立体形状的实习生来说,难以指出、识别牙齿形状的偏差。并且,在从倾斜方向、特别是倾斜45°的方向比较检验齿形模型时,在使其互相接触的基础上,,从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观察夹在手指之间的两个齿形模型是非常困难的,对于实习生来说,发现牙齿形状的偏差、理解识别牙齿形状的偏差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准确地比较检验两个齿形模型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的主旨在于包括以下结构:第1保持座,用于保持齿形雕刻实习用的齿形模型;第2保持座,用于保持与上述齿形模型进行比较检验的齿形模型;机座,使分别保持在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上的齿形模型相邻排列,支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联动机构,设置在上述机座上,用于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
在技术方案1的记载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主旨在于,上述联动机构用于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以上述齿形模型的齿轴线为大致中心地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
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记载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主旨在于,上述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以与保持在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上的两个齿形模型的齿轴线大致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地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倾倒。
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中任一项的记载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主旨在于另外设有刻度部,在利用上述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的情况下,该刻度部可以分别表示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的移动量。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采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其主旨在于,在第1保持座和第2保持座中的一个保持座上保持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在其中另一个保持座上保持与该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进行比较检验的齿形模型,利用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相对于检验者的观察点使两个齿形模型对齐为同一方向同一角度,从而,使检验者的观察角度相同地比较检验两个齿形模型。
采用本发明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包括用于保持齿形模型的第1保持座和第2保持座、及以使分别保持在该第1保持座和该第2保持座上的齿形模型相邻地排列的方式支承该第1保持座和该第2保持座的机座,因此不必直接手持进行比较检验的两个齿形模型,通过将该机座放置在规定的场所等,能够将各齿形模型稳定地保持在支承于该机座的该第1保持座和该第2保持座上。由于在该机座上还设有用于使该第1保持座和该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的联动机构,因此,不进行通过转动手、头来改变观察角度这样的不明确的行为,就能够将检验者的观察点放在恒定位置地使两个齿形模型都沿同一方向且为同一角度。因而,通过将两个齿形模型稳定地保持在支承于机座的第1保持座和该第2保持座上,能够大致确定检验者的观察点,并且,通过利用联动机构使两个齿形模型都沿同一方向且为同一角度,使检验者对齿形模型的观察角度大致一致,因此,能够准确地比较检验两个齿形模型。
另外,在上述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以上述齿形模型的齿轴线为大致中心地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以正视角度,还能够以斜视角度观察唇面、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等各面等,能够保持将检验者的观察点放在恒定位置的状态,从大致水平的所有方向观察比较两个齿形模型,因此,易于识别牙齿形状的偏差,通过保持着齿形模型地使第1保持座、第2保持座转动,能够确认制作过程中的齿形模型的齿轴线是否错位。
另外,在上述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以与两个齿形模型的齿轴线大致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地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倾动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以正视角度,还能够以斜视角度观察齿形模型的齿冠切缘、咬合面等各面等,能够将检验者的观察点放在恒定位置地从大致垂直的所有方向观察比较两个齿形模型,因此,易于识别牙齿形状的偏差。
另外,在还设有用于分别表示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的移动量的刻度部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地使两个齿形模型都沿同一方向且为同一角度,并且,能够将检验者对齿形模型的观察角度数值化而确定观察角度。
另外,根据采用本发明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动,相对于检验者的观察点将两个齿形模型都沿同一方向且为同一角度,从而,使检验者的观察角度相同地比较检验两个齿形模型,因此,能够准确地进行该比较检验。
附图说明
针对本发明,列举本发明的典型实施方式的非限定性实例,参照提及的多个附图利用以下的详细描述进一步进行说明,但同样的附图标记在附图中的几个图中表示同样的零件。
图1是实施例1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例1的上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的齿形模型图,图2的(a)是俯视图,图2的(b)是(a)的II向视图,图2的(c)是(a)的III向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保持座的图,图3的(a)是立体图,图3的(b)是横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联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的联动机构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采用齿形模型检验装置进行的检验方法的说明图。
图7同样是用于说明检验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人类牙齿种类的参考图。
图9是用于说明人类牙齿方向的参考图。
图10是用于说明以往一般齿形雕刻的实习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记述的事项为示例及用于以示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出于提供被认为能够最有效且容易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性特征的说明的目的来进行说明的。因此,并不旨在从根本上理解本发明所需程度以上地详细表示本发明的构造,仅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与附图相结合的说明能明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在实际上如何具体化。
1.齿形模型检验装置
本发明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为用于比较检验齿形雕刻实习用齿形模型的装置,其包括后述的第1保持座、第2保持座、机座和联动机构。该齿形模型检验装置还可以包括例如后述的刻度部。
上述“齿形模型”的种类、大小、材质等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该齿形模型通常包括牙冠部,最好再包括后述的牙根部和载置部中的至少一方。
上述“牙冠部”的种类、大小、材质等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该牙冠部的种类,例如能够列举出包含切牙和尖牙在内的前牙、以及包含前磨牙和磨牙在内的磨牙等。通常,该前牙的牙冠部具有近中面、远中面、唇面、舌面和切面。另外,该磨牙的牙冠部通常具有近中面、远中面、颊面、舌面和咬合面。另外,牙冠部的大小可以是与实际人类的牙冠相同的大小、或者相对于实际人类的牙冠以规定的倍率放大或缩小后的大小。另外,作为牙冠部的材质,例如能够列举出石膏、合成树脂、金属等。另外,该牙冠部可以是能够在后述的载置部(或者牙冠部)上装卸的彼此独立构件,但优选为与载置部(或者牙冠部)一体的构件。另外,牙冠的含意是指牙齿中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
对于上述“牙根部”,只要是连接于上述牙冠部,其种类、大小、材质等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该牙根部的种类,例如能够列举出包含切牙和尖牙在内的前牙、包含前磨牙和磨牙在内的磨牙等。另外,牙根部的大小可以是与实际人类的牙根相同的大小、或者相对于实际人类的牙根以规定的倍率放大或缩小后的大小。另外,作为牙根部的材质,能够列举出如石膏、合成树脂、金属等。另外,该牙根部可以是能够在后述的载置部(或者上述牙冠部)上装卸的彼此独立构件,但优选为与载置部(或者牙冠部)一体的构件。另外,牙根的含意是指牙齿中被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上述“载置部”只要是具有用于载置于平台等台面上的平坦的载置面,其形状、大小、材质等就没有特别的限制。在上述齿形模型仅包括牙冠部的情况下,该载置部通常与牙冠部相连接。在上述齿形模型包括牙冠部和牙根部的情况下,该载置部通常与牙根部相连接。另外,作为该载置部的形状,可为如块状、平板状、多腿状等。
另外,作为参考,如图8所示,在人类的上颌和下颌的牙齿中存在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另外,如图9所示,将切牙和尖牙等前牙面向口唇粘膜的一侧称作“唇侧”,前磨牙和磨牙等磨牙面向脸颊粘膜的一侧称作“颊侧”。并且,与唇侧和颊侧的相反方向、即内侧方向,在上颌侧称作“腭侧”,在下颌侧称作“舌侧”,但在本说明中,上颌和下颌全部称作“舌侧”。
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只要是能保持齿形雕刻实习用的上述齿形模型,其形状、材质、颜色、大小等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上述第1保持座和第2保持座的形状,例如能够列举出圆筒状、棱筒状等。作为上述第1保持座和第2保持座的材质,例如能够列举出合成树脂、金属、玻璃等。作为上述第1保持座和第2保持座的颜色,例如能够列举出互相相同颜色或者互相不同颜色的不透明、有色透明或者无色透明等。
另外,对于第1保持座和第2保持座,从不被其他的差异吸引注意力,以突出各自保持的齿形模型的形状偏差角度考虑,建议第1保持座和第2保持座的形状、大小、颜色等保持相同。对于上述第1保持座和第2保持座,例如,像以在第1保持座上保持由实习生制作的齿形模型、在第2保持座上保持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等那样,通常在其中一个保持座上保持制作过程中的齿形模型,在其中另一个保持座上保持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但只要所保持的是齿形模型,例如,同一的实习生过去制作的齿形模型和现在正制作的齿形模型、不同的实习生的各自制作过程中的齿形模型、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齿形模型和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齿形模型等,只要是想要比较检验的、所保持的齿形模型的种类就没有特别的限制。
上述“机座”只要是使分别保持在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上的齿形模型相邻地排列,而且支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其形状、材质、颜色、大小等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该机座的形状,例如能够列举出箱状、框状等。作为该机座的材质,例如能够列举出合成树脂、金属、玻璃等。
上述“联动机构”只要是设置在上述机座上,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其结构、构造、材质等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该联动机构,例如能够列举出利用齿轮啮合形成的联动机构、利用滑轮和皮带形成的联动机构等。
在此,本发明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的上述联动机构能够列举出如下形态:(1)以上述齿形模型的齿轴线为大致中心地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的方式,(2)以与保持在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上的两个齿形模型的齿轴线大致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地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倾倒的方式等。另外,也能够列举出将上述(1)、(2)方式组合起来的形态。
在上述(1)方式的情况下,只要以上述齿形模型的齿轴线为大致中心地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一起转动,其结构、转动方向等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该(1)方式的情况的转动方向,例如能够列举出在水平面内向左右方向的转动等。
另外,上述“齿轴线”是牙齿的长轴线,是指在从唇侧、颊侧、舌侧或者近中面、远中面各方向观察时,自切缘或者牙尖经过牙颈部(近中远中方向的直径的1/2)附近、并进一步向牙根尖侧方向纵向延伸的直线,也就是将齿形模型二等分地上下延伸的轴线。因而,上述“以齿轴线为大致中心地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一起转动”除了以齿轴线为大致中心地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一起转动之外,也包含以沿着铅直方向上下延伸的轴线(以下也记作“垂直轴线”)为中心地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一起转动的情况。
在上述(2)方式的情况下,只要以与保持在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上的两个齿形模型的齿轴线大致正交的轴线为中心,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倾倒,其结构、转动方向等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该(2)方式的转动方向,例如能够列举出在垂直面内向前后方向的转动等。
另外,上述“以与两个齿形模型的齿轴线大致正交的轴线为中心,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一起倾倒”除了包含以与两个齿形模型的齿轴线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地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一起倾倒之外,也包含以与平行延伸的两条垂直轴线正交并沿横向延伸的轴线(以下也记作“水平轴线”)为中心地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一起倾倒的情况。
上述“刻度部”只要在利用上述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的情况下,能够分别表示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的移动量,其种类、形状、大小、显示方法等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该刻度部,包括例如利用等间隔的印刷刻度线的显示、基于度数或π的角度显示、以及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等的数值显示等。
2.采用齿形模型检验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
本发明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采用上述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保持座和第2保持座中的一个保持座上保持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在另一个保持座上保持与该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进行比较检验的齿形模型,利用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在相对于检验者的观察点将两个齿形模型沿同一方向且为同一角度排列,然后比较检验两个齿形模型。在这种情况下,检验者能够不改变自己的视点,在固定自己的视点的情况下从倾斜45°的方向、上方等所有方向观察两个齿形模型的各面。
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并利用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
(1)齿形模型检验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10包括机座11和保持在该机座11上的两个保持座12。在该机座11上,作为联动机构设有用于使两个保持座12沿横向转动的旋转调整机构13和用于使两个保持座12在纵向上倾倒的倾斜调整机构14。于是,该齿形模型检验装置10用于如下操作,即,在各保持座12上分别保持齿形模型,利用旋转调整机构13、倾斜调整机构14根据所需适当地调整齿形模型的观察角度,对两个齿形模型进行比较验证。另外,在该齿形模型检验装置10中,作为显示保持座12的移动量的刻度部,设有用于表示由上述旋转调整机构13使保持座12旋转的旋转角度刻度15和用于表示由上述倾斜调整机构14使保持座12倾倒的倾斜度刻度16。
另外,对于两个保持座12,在本实施例中,以主视角度观察齿形模型检验装置10的情况下,位于左侧的为第1保持座12A,位于右侧的为第2保持座12B,但上述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的结构并没有特别的差异,以下简记作“保持座12”的情况下,则表示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两者。
齿形模型
如图2的(a)~(c)所示,本实施例的齿形模型1包括由石膏构成的、稳定地载置在平台等上的矩形载置部2。从此载置部2向上方延伸出牙根部3。
在此,本实施例的齿形模型1的齿轴线5基本上是指沿自载置部2向牙根部3所延伸的方向延伸的线,进一步限定地讲,是指以穿过俯视中的载置部2的中心和俯视中的牙根部3的中心的延伸线。因而,在本实施例中,齿轴线5和垂直轴线大致等同。
牙冠部6自上述牙根部3向上方延伸。该牙冠部6是磨牙(上颌右侧第二前磨牙),含近中面、远中面、唇面、颊面和咬合面等各齿面。在牙冠部6和牙根部3之间形成区分牙釉质和牙骨质界线的牙颈线7。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齿形模型,例示了上颌右侧第二前磨牙的齿形模型1,但用于本发明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10的齿形模型1并不限定于上述齿种,而是可以使用对应所有齿种的模型。
机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机座11由主视呈凹字形的脚体21和支承在该脚体21的上部的支承台22构成。该支承台22俯视呈横长的长方体状,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两侧面的各自中央沿水平方向延伸地突出设有支承轴23。
上述支承台22通过将该支承轴23插入到上述脚体21的两侧部的内表面,构成以该支承轴23(水平轴)为中心的自由倾倒。在支承台22上,以在该支承台22的纵向(垂直方向)上开口的方式还形成用于支承上述保持座12的保持孔(省略图示)。该保持孔与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相对应地形成有两个,两个保持孔沿支承台22的长度方向以相邻方式在支承轴23(水平轴)的延伸方向上并列配置。
保持座
如图3的(a)、(b)所示,本实施例的保持座12由形成为圆筒状的保持座主体31和安装在该保持座主体31的内周面上的上端部上的弹性片32构成。该弹性片32通过使具有弹性的金属制的薄板以其下半部32b比上半部32a靠近保持座主体31的轴线的方式弯曲而形成。
通过向上述保持座12的上端侧的开口内侧插入上述齿形模型1的载置部2而将上述齿形模型1保持在上述保持座12中。即,在齿形模型1的载置部2插入到保持座12的开口内侧的情况下,该载置部2以将弹性片32的下半部32b按向保持座12的周壁的方式使弹性片32弹性变形,该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弹性片32欲恢复为原来的形状而发挥作用力,进而将该载置部2按向保持座12的内周面,从而将该齿形模型1保持在该保持座12的上部。并且,齿形模型1利用弹性片32的作用力保持在保持座12上,但并没有固定,能通过克服该弹性片32的作用力将齿形模型1压入到保持座12中或者提起,能够调整齿形模型1在保持座12上的高度位置。另外,在齿形模型1保持在保持座12上的状态下,齿形模型1的载置部2的俯视中的中心与该保持座12的俯视中的中心大致一致(参照图4),该齿形模型1的齿轴线5和保持座12的轴线大致一致。
上述保持座12通过插入形成在上述机座11的支承台22上的保持孔中,借助该支承台22被支承于上述脚体21上。将两个该保持座12分别插入到该支承台22的两个保持孔中而构成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而且,如上所述,该支承台22的两个保持孔相邻排列地配置,因此,分别保持在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上的齿形模型1也相邻地排列。
联动机构
本实施例的联动机构的旋转调整机构13具有收容在上述机座11的支承台22内部的大齿轮41和小齿轮42。如图1及图3的(a)所示,大齿轮41安装在上述保持座12的外周面上。由上述保持座12构成的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隔有间隔地配置,从而在支承台22的内部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各自的大齿轮41互相不啮合。如图1及图4所示,在支承台22的内部,小齿轮42以与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的两个大齿轮41相啮合的方式配置。在该小齿轮42上安装有旋转操作捏手43。该旋转操作捏手43自支承台22的下表面向外方突出,而露出到外部。在使该旋转操作捏手43旋转时,如图4中箭头所示,小齿轮42旋转,随着该小齿轮42的旋转而大齿轮41旋转。而且,由于大齿轮41安装在保持座12的外周面上,因此,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以轴线、即齿轴线5(垂直轴线)为中心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
如图1及图5的(a)、(b)所示,本实施例的联动机构的倾斜调整机构14具有设置在上述机座11上的大滑轮44、小滑轮45和架设在上述大滑轮44和小滑轮45之间的皮带46。大滑轮44固定在机座11的支承台22的一个支承轴23上。小滑轮45旋转自由地安装在机座11的脚体21的一侧部的内表面上。在该小滑轮45上安装有倾斜操作捏手47。该倾斜操作捏手47自脚体21的外侧面向外侧突出,而露出到外部。在使该倾斜操作捏手47旋转时,如图5的(a)中箭头所示,小滑轮45旋转,通过皮带46将该小滑轮45的旋转传递到大滑轮44,带动该大滑轮44旋转。然后,由于大滑轮44固定在支承台22的支承轴23上,因此,支承台22以支承轴23(水平轴)为中心倾倒,从而使被该支承台22支承的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倾倒。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的各自转动中心的齿轴线5与垂直轴线大致等同,而且,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沿支承轴23(水平轴)的延伸方向并列设置,因此,支承轴23(水平轴)与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的两个齿轴线5成正交。
刻度部
本实施例的刻度部的角度刻度15是通过在上述支承台22的上表面突出设有将上述保持座12的上部包围的圆筒状的纵套筒51、并在该纵套筒51的上表面上等间隔地刻有刻度线而设置的。此外,与该角度刻度15相对应,在保持座12的上表面还设有指针52。
本实施例的刻度部的斜度刻度16是通过在上述脚体21的外侧面突出设置将上述倾斜操作捏手47的轴部包围的横套筒53、并在该横套筒53的端面上等间隔地刻有刻度线而设置的。此外,与该斜度刻度16相对应,在倾斜操作捏手47上还设有指针54。
(2)齿形模型检验方法
对使用本实施例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10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进行说明。在使用齿形模型检验装置10的情况下,首先,在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中的一个保持座上保持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1,在其中另一个保持座上保持与该样本进行比较检验的齿形模型1。在本实施例中,在第1保持座12A上保持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1,在第2保持座12B上保持进行比较检验的齿形模型1。
其次,如图6的(a)所示,进行比较检验的检验者E将其观察点保持在齿形模型检验装置10的正面,观察比较两个齿形模型1来确认比较检验的齿形模型1的形状是否有偏差。
此时,如图6的(b)所示,检验者E通过使旋转操作捏手43适当地旋转,能够使两个齿形模型1以齿轴线5为中心地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于是,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的两个齿形模型1相对于检验者E的观察点都沿同一方向同一角度对齐,特别是在从倾斜45°的方向观察时仔细地确认齿形模型1的形状是否有偏差。
另一方面,如图7的(a)、(b)所示,检验者E通过使倾斜操作捏手47适当地旋转,能够使两个齿形模型1以支承轴23为中心地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倾倒。于是,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倾倒的两个齿形模型1相对于检验者E的观察点都沿同一方向同一角度对齐,特别是在从倾斜45°的方向观察时仔细地确认齿形模型1的形状是否有偏差。
(3)齿形模型检验装置的效果
采用本实施例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比较检验的两个齿形模型1分别保持在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上,不必手持,通过将机座11放置在规定的场所,在比较检验时能够使齿形模型1不摇晃而将其稳定地保持。
另外,由于在机座11上设有用于使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的旋转调整机构13和用于使第1保持座12A和第2保持座12B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倾倒的倾斜调整机构14,因此,为了在检验者E不特意转头而将观察点固定于恒定位置的状态下改变齿形模型1的观察角度,能够使该齿形模型1都沿同一方向且为同一角度地一起运动。
另外,由于旋转调整机构13能够使齿形模型1以其齿轴线5为中心地沿360°方向旋转,因此,在将检验者E的观察点固定于恒定位置的状态下,不仅能够从正视角度、还能够从倾斜45°的方向观察唇面、颊面、舌面、近中面、远中面等各面。
另外,由于旋转调整机构13能够从大致水平的所有方向观察比较两个齿形模型,因此,能够易于识别牙齿形状的偏差,并且,能够通过确认旋转时齿形模型1的振动来容易地确认齿轴线5的错位。
另外,由于倾斜调整机构14能够使齿形模型1以与其齿轴线5正交的支承轴23为大致中心地向前后方向倾倒,因此,在将检验者E的观察点固定于恒定位置的状态下,不仅能够从正视角度、还能够从倾斜45°的方向观察齿形模型1的齿冠切缘、咬合面等各面。
另外,由于设有用于表示由旋转调整机构13使齿形模型1旋转的旋转量的角度刻度15和用于表示齿形模型1的由倾斜调整机构14形成的倾斜量的斜度刻度16,因此,通过将检验者在角度刻度15或斜度刻度16中读取的数值传达给实习生,能够以与检验者的观察角度相同的观察角度比较检验齿形模型1,从而能够简单地识别牙齿形状的偏差。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通过使上述第1保持座12A和上述第2保持座12B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使两个齿形模型1相对于检验者E的观察点都沿同一方向同一角度对齐,使检验者以相同观察角度比较检验两个齿形模型,因此,能够准确地进行该比较检验。
(4)实施例的变更例
对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能够根据目的、用途不同相应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如下各种变更的实施例。
刻度部并不仅限定于刻度线的方式,也可以由刻度线和数值、数值等构成。另外,还可以省略刻度部。
对于联动机构,旋转调整机构13和倾斜调整机构14没必要两个都设置,例如也可以仅设置旋转调整机构13、或者仅设置倾斜调整机构14。
在倾斜调整机构14中,为了在规定角度停止倾倒,例如也可以在倾斜操作捏手47的轴部卷绕橡胶环(rubber ring)、或者设置锁存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在专科学校、牙科大学等牙科技工的学习及与其相关联的领域中广泛应用。

Claims (5)

1.一种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包括以下结构:
第1保持座,用于保持齿形雕刻用的齿形模型;
第2保持座,用于保持与上述齿形模型进行比较检验的齿形模型;
机座,使分别保持在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上的齿形模型相邻排列,支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
联动机构,设置在上述机座上,用于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以上述齿形模型的齿轴线为大致中心地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以与保持在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上的两个齿形模型的齿轴线大致正交的轴线为中心地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倾倒。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另外设有刻度部,在利用上述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的情况下,该刻度部可以分别表示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的移动量。
5.一种齿形模型检验方法,该齿形模型检验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齿形模型检验装置来进行,其特征在于,
在第1保持座和第2保持座中的一个保持座上保持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在其中另一个保持座上保持与该作为样本的齿形模型进行比较检验的齿形模型;
利用联动机构使上述第1保持座和上述第2保持座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一起转动或者一起倾倒;
相对于检验者的观察点将两个齿形模型沿同一方向以同一角度排列之后,比较检验两个齿形模型。
CN201110103629.5A 2011-01-17 2011-04-22 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9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07289 2011-01-17
JP2011007289A JP5647527B2 (ja) 2011-01-17 2011-01-17 歯型模型検証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歯型模型検証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9141A true CN102579141A (zh) 2012-07-18
CN102579141B CN102579141B (zh) 2014-10-22

Family

ID=46468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362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79141B (zh) 2011-01-17 2011-04-22 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47527B2 (zh)
CN (1) CN102579141B (zh)
HK (1) HK117253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7126A (ja) * 1995-04-14 1996-11-01 Nikon Corp 歯牙形状比較装置及び歯牙形状比較方法
US5873723A (en) * 1996-10-08 1999-02-23 Fuchs; Theo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of precisely fitting dental castings and test models for carrying out the process
JP2005261780A (ja) * 2004-03-19 2005-09-29 Yorio Nomura 歯型模型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05329055A (ja) * 2004-05-20 2005-12-02 Shiyoufuu:Kk 歯科実習用評価プログラム及び評価体とその評価装置
US20080081311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Gc Corporation Holder of abutment tooth mod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97386A (ja) * 1995-01-13 1996-08-06 Toshio Sumii 歯科補綴物用倣い切削盤
JP4451817B2 (ja) * 2004-11-24 2010-04-14 株式会社アドバンス 歯科技術評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7126A (ja) * 1995-04-14 1996-11-01 Nikon Corp 歯牙形状比較装置及び歯牙形状比較方法
US5873723A (en) * 1996-10-08 1999-02-23 Fuchs; Theo Process for manufacture of precisely fitting dental castings and test models for carrying out the process
JP2005261780A (ja) * 2004-03-19 2005-09-29 Yorio Nomura 歯型模型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05329055A (ja) * 2004-05-20 2005-12-02 Shiyoufuu:Kk 歯科実習用評価プログラム及び評価体とその評価装置
US20080081311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Gc Corporation Holder of abutment tooth mod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9141B (zh) 2014-10-22
JP5647527B2 (ja) 2014-12-24
JP2012150183A (ja) 2012-08-09
HK1172535A1 (zh) 2013-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6266B2 (en) Dental training device
JP6076990B2 (ja) 咬合器
JP5956425B2 (ja) 歯科模型及び模型歯
CN101896134B (zh) 牙科器械
EP2419892A2 (en) Periodontal training
CN209996323U (zh) 一种快速测量头颅侧位片软硬组织特征的测量尺
CN102579141A (zh) 齿形模型检验装置及采用该装置进行的齿形模型检验方法
JPS62253048A (ja) 人工臼歯撰択用測定具
CN201402552Y (zh) 牙槽脓肿切开模型
CN202522853U (zh) 机械手表
CN109662791A (zh) 一种牙齿咬颌架
CN214042808U (zh) 一种儿童口腔健康宣教用刷牙指导装置
CN211149903U (zh) 一种阻生牙拔除术操作与展示教学模型装置
JP4791507B2 (ja) 回転体を備える玩具
KR200495894Y1 (ko) 톱니바퀴를 이용한 학습교구
CN217821897U (zh) 一种教学用牙体预备量化测量模具及测量工具
CN216745805U (zh) 一种平面测量规
JP6893013B2 (ja) 義歯
CN211237425U (zh) 一种邮包天平教学模型
CN212088571U (zh) 百变趣味学习牙刷
ES2383364B1 (es) Dispositivo de acunado automático
CN210109662U (zh) 医用快速精确测量有效期的测量工具
US1530235A (en) Dental model
CN216249653U (zh) 一种基于共享教育理念的演示实验平台
CN211021821U (zh) 一种可升降矫姿儿童卡通学习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253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