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4190B - 用粘结剂中间层制成片构件接合部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粘结剂中间层制成片构件接合部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4190B
CN102574190B CN201080032589.3A CN201080032589A CN102574190B CN 102574190 B CN102574190 B CN 102574190B CN 201080032589 A CN201080032589 A CN 201080032589A CN 102574190 B CN102574190 B CN 1025741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striking face
workpiece
drift
tool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25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4190A (zh
Inventor
O.杜布格农
J-C.费弗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one Haofuya tesuo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Bollhoff Attexor 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llhoff Attexor SA filed Critical Bollhoff Attexor SA
Publication of CN102574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4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21D39/03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of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folding
    • B21D39/031Joining superposed plates by locally deforming without slitting or pierc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21D39/03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of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fold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11/00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 F16B11/006Connect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by sticking or pressing them together, e.g. cold pressure welding by glu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4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riveting
    • F16B5/045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riveting without the use of separate riv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利用中间粘结剂层通过胶粘与压铆结合而将叠加的片材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和设备,执行该方法的工具具有配合以用于形成接合部的共轴的第一和第二工具部,第一工具部包括带有撞击面的冲头(1),冲头被具有撞击面的顶件(2)包围,第二工具部包括具有包围模腔的撞击面的冲模,在模腔的底部布置有具有撞击面的砧座。在形成压铆接合部之前的步骤中,将第一工具部的冲头(1)和顶件(2)相对定位并锁定,使得撞击面呈现第一工具部的第一共同挤压面(6),该挤压面具有与第二工具部的第二挤压面相同的尺寸和形式。然后在对应于挤压面的表面上将工件(9,10)与粘结剂中间层挤压在一起,使多余的粘结剂横向移出相应的工件区域。

Description

用粘结剂中间层制成片构件接合部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胶粘与压铆组合而将相同或不同类型的金属或非金属的片材联接在一起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设备。
所述设备或机器能够是固定的或便携型的,并且动力源能够例如是电力或液压或气动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将片构件联接一起以形成防泄漏接合部或非防泄漏接合部的方法和设备是众所周知的。
该类型的接合部能够如下地制成:将所述片构件拉拔成为具有筒状或略锥状的侧壁和底壁的杯状或突出的部分,并且随后按压所述底壁而形成所述底壁的横向挤出,并由此形成与片构件机械互锁的横向放大形状。该技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称为压铆(clinching)。
根据现有技术的方法和工具利用熟知的一步或两步原理。在一步法中,形成接合部的整个过程在冲头和配合的冲模与砧座的一个单个相对运动期间发生。在两步法中,对于材料的最终按压在模腔外部的第二挤压操作期间发生。
适当的工具包括配合以用于形成接合部的大体上两个单独的工具部。第一工具部具有冲头的形式,该冲头在冲模形式的共轴第二工具部的方向上以线性运动方式被驱动,所述冲模具有模腔,在模腔的底部布置有砧座。
为形成接合部,片构件通常定位成依靠于并且支承在第二工具部上,即冲模上,可设置可动冲模元件,所述可动冲模元件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布置成抵靠弹簧元件的力而在支撑表面上横向滑动。弹簧元件大体上由包围所述可动冲模元件的、由弹性体制成的环或环形线圈形成的金属弹簧组成。
当将片材胶粘在一起且压铆的结合工序,对于在粘结剂固化之前将工件一起固定在预定的相对位置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当利用粘性的且仍未固化的粘结剂中间层在定位在彼此之上的两个工件之间形成压铆接合部时,在将形成压铆接合部的区域中,过多的粘结剂对于接合部的质量将是有害的。
因此,在开始实际的联接之前,必须局部地从想要形成接合部的区域移除粘结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利用粘性的粘结剂在叠加的片构件之间形成接合部的方法,该方法形成高质量的接合部。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发生工件的实际的联接之前,粘结剂被移动离开将形成接合部的区域。这意味着将最小化多余粘结剂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设备。
提供了针对所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从属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形成为本说明书的部分的附图并阅读本说明书,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在图中:
图1A至图1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三个步骤或阶段。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工具头部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工具头部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4A和图4B示出了带有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能够使用的冲模-砧座布置的第二工具部。
图5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能够使用的另一种冲模-砧座布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配合工具部的实施方式。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移位粘结剂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A至图8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三个步骤或阶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简化说明,下面假设两个工具部沿着轴向轴线一起工作,其中第一工具部的冲头和顶件向下移动而抵靠固定的第二工具部的冲模-砧座组合。但是清楚的是,所述轴线能够具有任意的空间定向,而不改变本发明的原理。另外清楚的是,工具部的运动能够反向,使得所述第二工具部将移动而抵靠固定的第一工具部。
图1A至图1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三个步骤或阶段。
图1A示出了包括冲头1和顶件2的工具头部8。冲头1布置为固定到工具头部8,而顶件2可与工具头部8共轴地移动。
在第一阶段中,冲头1与顶件2相对于彼此和工具头部8被定位成在竖向上移位,使得它们一起呈现共同的基本平坦的下表面6,所述下表面由冲头的基本上平坦的撞击面与顶件的由周围环形的且基本上平坦的撞击面形成。在图1A中,顶件安装在气缸-活塞布置7、3上,而形成工具头部8的一体部分。活塞3在其下部位置通过弹簧4被偏压。该布置形成第一工具部的起始状态。
定位在彼此之上、并带有粘性的且仍未固化的粘结剂中间层的两个工件9、10被支承在第二固定工具部的顶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仅示意性地图示的该工具部包括砧座11和具有两个或若干个可横向移位的冲模元件12的冲模。在本示例中,冲模元件示出为支承在支撑面13上,所述支撑面13与该工具部的竖向轴线垂直。
在图示的示例中,工件的支承面示出了作为模腔的空腔,该空腔暴露于支承于冲模撞击面的工件10的下侧。下面将描述第二工具部的另外的示例。
如图1B中所示,在第二阶段中,整个工具头部8被降低以接触上工件9,上工件9将通过胶粘与压铆的组合而与下工件10联接在一起。第一力F1被施加到工具头部8,并且同时或之前,气动压力或优选的液压力P1通过开口5被施加到气缸7。
来自液压力P1的作用于活塞表面的力加上弹簧4的力应大于或等于力F1。在活塞和顶件与工件接触之前,该布置将活塞和顶件锁定在工具头部中的相对竖向位置中以形成上述的基本上平坦的下共同撞击面6。当然存在其它的方式以在该阶段中将顶件锁定到工具头部并冲击,例如通过如图2中所示的机械布置。
包括粘结剂中间层的工件与两个工具部接触并且现在将被挤压在一起,这意味着多余的粘结剂将从待形成接合部的区域移位出。粘结剂的该横向移动依赖于该阶段的处理参数,如力F1、粘结剂的粘度、基本上平坦的表面的大小和形式等。可调节处理参数以在非常短的时间达到期望的结果。通过设置挤压表面为冲头的有效表面的两倍大,已经实现了非常良好的结果,但如将关于图6描述的,本创造性构思另外覆盖显著地更大的挤压表面的使用。图6的实施方式具有例如是冲头的有效表面60倍大的挤压表面。
为提高粘结剂向外流动的效率,能够通过提高第一和/或第二工具部的与工件接触的部分的温度来向工件添加热,尤其是在第二阶段中。在图7中所示的作为替代例或补充例的实施方式中,也能够通过被加热的辊27加热工件。
对于剩余粘结剂的厚度的控制可通过用于工具头部(未示出)的运动的机械止动装置、或者通过允许控制工具头部的端部位置的可编程致动器或者伺服控制的致动器来实现。接合部区域中的粘结剂层的最终厚度能够例如典型地是0.1mm-0.2mm大。
在本示例中,假设工件的厚度和材料允许通过所示类型的第二工具部中的冲模-砧座组合执行本方法,即,工件仅支承在冲模撞击面上。
在第三阶段中,不再保持冲头与顶件之间的固定的竖向位置。
如图1C中所示,在工具头部的气缸中施加压力P2<P1之后或者完全释放压力之后,顶件现在被释放并且基本上保持在相同位置,而冲头能够进一步向下移动,以执行行程的作用部分,从而如通常方式那样形成压铆接合部。这可以通过仅压力释放、或者在增大作用于工具头部上的向下力之后、或者通过这些措施的组合来执行。如此,形成了适当的压铆接合部,从而固定工件之间的位置。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工具头部的第二实施方式。
如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中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头1布置成固定到工具头部8,而顶件2如前所述地在工具头部8内可共轴地移动。
如图1中那样,顶件2被安装于在气缸中移动的活塞3’,3”上,形成工具头部8的一体部分。如前述实施方式中那样,冲头和顶件在第一阶段中相对于彼此以及工具头部的定位将通过偏压弹簧4实现。
在第二阶段中,与图1B对应地,整个工具头部8如前述地被降低以接触到工件9,其中上工件9待通过胶粘与压铆的组合而与下工件10联接在一起。第一力F1如前述地被施加到工具头部8,并且同时或略提前地,冲头、顶件和工具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撑挡件14锁定,所述撑挡件通过穿过开口16的横向移动而能够通过阻滞活塞3’,3”的竖向运动而阻滞顶件2相对于冲头的竖向运动。这样,将固定基本上平坦的下共同撞击面6。然后将如上所述地执行挤压操作。
在第三阶段中,如上所述地不再保持冲头与顶件之间的固定的竖向位置。
在第三阶段中,与图1C中对应,撑挡件14将退避从而释放顶件2,则顶件2现在能够相对于冲头6自动移动。顶件保持在基本上相同的位置中,而冲头能够向下进一步移动以执行行程的作用部分,而以通常方式形成压铆接合部。
这可通过仅释放顶件、或在增大作用在工具头部上的向下力之后、或者通过这些措施的组合来执行。如此,形成了适当的压铆接合部,从而固定了工件之间的位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工具头部的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件被布置成固定到工具头部,而冲头1能够在工具头部中共轴地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冲头和顶件在第一阶段中相对于彼此和工具头部的定位将通过偏压弹簧4’实现,其中偏压弹簧4’提升活塞15以接触止动装置17。
在第二阶段中,与图1B对应地,整个工具头部8如前述地被降低以与上工件9接触,其中上工件9待通过胶粘与压铆的组合而与下工件10联接在一起。第一力F1如前述地被施加到工具头部8。
在本情况中,冲头、顶件和工具头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已经被锁定。因此已经固定了基本上平坦的下共同撞击面6。然后将如前述地执行挤压操作。
在第三阶段中,如前述地,不再保持冲头和顶件之间的固定的竖向位置。
在第三阶段中,与图1C对应地,虽然工具头部和顶件保持在基本上同一竖向位置中,液压力现在将施加到工具头部中的气缸7’,这将迫使活塞15和冲头向下移动以执行行程的作用部分,从而以通常的方式形成压铆接合部。
如此,形成了适当的压铆接合部,固定了工件之间的位置。
在工具头部中使用双活塞布置当然是可能的,其中冲头和顶件通过两个液压力的控制而可相互独立地竖向移动。
图4A和图4B示出了带有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能够使用的冲模-砧座布置的第二工具部。
图4A示出了带有固定冲模18和竖向可动砧座19的第二工具部,其中砧座19由推杆20和弹簧23向上偏压。在起始位置中,如图4A中所示,通过将机械撑挡件21推入砧座的下方中能够锁定砧座,其中砧座的上表面与冲模的上表面平齐。在本发明的第二阶段中,即当多余的粘结剂将被从压铆区域挤压出时,该组合的上表面将作为作用表面。
在图4B中,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阶段的结束时的冲模与砧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撑挡件已退避,从而砧座能够在预定的端部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在所示位置中,通过砧座实施对接合部中的工件的最终挤压。
图5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能够使用的另一冲模-砧座布置。
第二工具部的本实施方式基本上与参考图4A和图4B所述的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冲模的布置。在本示例中,冲模设有至少两个横向可动的冲模部18’,所述冲模部通过弹性装置22被偏压抵靠于砧座19’。在本方法的不同阶段中,工具部的作用方式与参考图4A与图4B所述的方式相同。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配合工具部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工具部的顶件2’设有底脚24’,而显著地增大了由冲头的基本上平坦的撞击面和顶件的围绕的基本上平坦的撞击面形成的基本上平坦的下表面6。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工具部也设有装置,以增大上表面至相应的大小和形式。带有与冲模的上表面平齐的上表面26的支撑元件25被布置在冲模-砧座组件周围。当使用带有例如在图1A至图1C和图5中所示的横向可动冲模元件的冲模时,如图中所示,必须在支撑元件与冲模-砧座组件之间保留空间。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的第二工具部的布置,则在冲模-砧座周围不需要自由空间,这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的根据第二阶段中的挤压提供了基本上平坦的均质的上支撑表面。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移位粘结剂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机械臂或机械底脚24本身能够另外地设有支撑辊27,所述支撑辊能够带有发动机。当通过胶粘制成更长的基本上直的接合部时,机械手能够使压铆设备沿边缘移动,而辊与待被联接的片构件至少间歇地接触,从而至少在经过待形成压铆接合部的区域时,将待被联接的片构件按压在一起,由此从压铆区域移除多余的胶。为克服滚动阻力(摩擦),辊能够由电机驱动。
图8A至图8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三个步骤或阶段。
图8A主要示出了上述的与图1B相同的过程的阶段。这里示意性地示出的第一工具部,即图8A至图8C中的上工具部能够如结合上面的图1A至图1C所述地实现。由此,冲头1被布置成固定到工具头部8,而顶件2可与所述工具头部共轴地移动。
带有粘性的且仍未固化的粘结剂的、定位在彼此之上的两个工件9,10被支撑在第二固定工具部的上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工具部设有固定冲模28和由液压活塞-气缸组件30,31操作的共轴且竖向可动砧座29。施加到入口侧32的液压力将对活塞30向上施力,并且将砧座的上表面定位成与冲模的上表面平齐。砧座通过液压力而锁定在该位置。弹簧(未示出)能够另外地布置在气缸31中,配合液压力以将砧座移动到位。
当在本阶段中从压铆区域挤压出多余的粘结剂时,冲模和砧座的组合的大体上平坦的上表面将与第一工具部上的表面6配合。
由此,如图1B中地,图8A示出了当整个工具头部8由于施加了第一力F1的原因被降低而与上工件9接触时,工具部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上工件9待通过胶粘与压铆的组合与下工件10联接在一起。同时或提前地,气动压力或优选地液压力P1已经通过开口5施加到气缸7,见图1以及本说明书中的相关部分。
包括粘结剂中间层的工件与两个工具部接触并且现在将一起被挤压,这意味着多余的粘结剂将被从待形成接合部的区域移位出。
挤压表面的与上述相同的大小范围也适用本实施方式。施加热以及对于粘结剂层的最终厚度的控制也是本实施方式的修改例。
在下一步骤或阶段中,如图8B中所示,不再保持冲头1与顶件2在第一上工具部中的固定的竖向位置。
如图8B中所示,在工具头部8的气缸7中施加压力P2<P1之后或者在完全释放压力之后,见图1C,顶件2现在被释放将相对于第二工具部和工件9,10保持在基本上相同的位置,而冲头1能够进一步向下移动而将材料向下拉拔到冲模28中,从而形成具有基本上筒状的侧壁和水平底壁的杯形突起。为使这成为可能,另外已经减小了气缸31中的压力,从而使控制砧座29的竖向位置的活塞30向下移动。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对于杯形突起的最终挤压以及接合部的形成并不发生在冲模28中。
在下一阶段中,如图8C中所示,在第二工具部的气缸31中施加增大的液压力将使活塞30和砧座29向上移动,使工件随杯形突起和第一工具部提升。第二工具部的顶表面现在再次基本上平坦,如图8A中所示的位置中那样。在本阶段中,包括冲头1的工具头部8通过第二力F2的施加而再次向下移动,导致杯形突起的底壁将被挤压并横向扩展,这样生成了压铆接合部。
能够注意到,如图8A至图8C所示的第二工具部能够由根据图4A和图4B的第二工具部替代。
如参考图6所描述的和上面已经提及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增大第一和第二工具部的挤压表面。

Claims (19)

1.通过采用适当粘结剂的胶粘与压铆结合而将叠加的、相同或不同类型的金属或非金属片材形式的工件(9,10)联接在一起的方法,
-执行该方法的工具具有单独的大体上共轴的第一和第二工具部,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部配合以用于形成接合部,
-所述第一工具部包括带有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的冲头(1),所述冲头被具有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的顶件(2)包围,
-所述第二工具部包括具有包围模腔的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的冲模,在所述模腔的底部布置有具有大体平坦的撞击面的砧座,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所述工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部之间,
b-在所述第二工具部的所述配合的冲模和砧座的方向上驱动所述第一工具部的所述冲头(1),以通过将所述工件拉拔成为具有侧壁和底壁的杯状或突出的部分,并且随后按压所述底壁而形成所述底壁的横向挤出并由此形成与工件机械互锁的横向放大形状,从而在所述工件之间形成接合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所述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下面的步骤:
A-在所述工件之间,在至少部分的重叠表面上,提供粘结剂的中间层,
并且在所述步骤b之前,
B-将所述第一工具部的所述冲头(1)和所述顶件(2)相对于彼此定位并锁定,使得所述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呈现所述第一工具部的第一共同,结合的,刚性的,基本上平坦的撞击或挤压面(6),该撞击或挤压面具有与包括所述冲模的至少所述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的所述第二工具部的第二基本上平坦的撞击或挤压面相同的尺寸和形式,
C-使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部的所述挤压面相对于彼此接近,以从相反侧接触工件,
D-对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部的所述撞击或挤压面中的至少一个施力,以在对应于所述撞击或挤压面的表面上将工件(9,10)与粘结剂中间层挤压在一起,使多余的粘结剂横向移位出相应的工件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具部的所述第一共同基本上平坦的撞击或挤压面是所述冲头的撞击面的至少两倍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步骤C之前包括另外的步骤:
E-将所述第二工具部的所述冲模(18)和所述砧座(19)相对于彼此定位并锁定,使得所述冲模和所述砧座的所述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分别地呈现所述第二工具部的所述共同基本上平坦的撞击或挤压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另外的步骤:
-在步骤C和D中的至少一个步骤期间对工件加热,以增大粘结剂的向外流动效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另外的步骤:
-分别增大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部的所述撞击或挤压面中至少一个的温度,
-在至少步骤D期间将热传递到工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另外的步骤:
-在步骤D中测量剩余粘结剂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另外的步骤:
-将工件(9,10)挤压在一起,直到粘结剂的剩余厚度等于0.1mm-0.2mm。
8.用于通过采用适当粘结剂的胶粘与压铆结合而将叠加的、相同或不同类型的金属或非金属片材形式的工件(9,10)联接在一起的设备,
-包括具单独的大体上共轴的有第一和第二工具部的工具,所述第一和第二工具部配合以用于形成接合部,
-所述第一工具部包括工具头部(8),所述工具头部容纳带有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的冲头(1)和可相对于所述冲头移动的、带有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的围绕顶件(2),
-所述第二工具部包括具有包围模腔的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的冲模,在所述模腔的底部布置有具有大体平坦的撞击面的砧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头(1)或所述围绕顶件(2)被布置成固定到所述工具头部(8),而另一个布置成可通过致动装置(3,4,5,7;4;4’,15,5,7’)共轴地移动,
-锁定装置(3,4,5,7;14,16;4’,15,17)布置成将可动的所述冲头或围绕顶件锁定在纵向的锁定位置中,在该锁定位置中,所述冲头(1)的撞击面与所述围绕顶件(2)的撞击面重合,以在所述锁定位置中形成共同的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头(1)被布置成固定到所述工具头部(8)而所述围绕顶件(2)被固定到活塞(3),从而形成所述工具头部(8)的气缸-活塞组件(3,7)的部分,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弹簧(4)和气缸室(7),所述弹簧(4)朝向一个移动端部位置偏压所述活塞(3),而且所述气缸室(7)能够通过所述工具头部中的开口(5)而被从工具头部的外部加压,以将所述围绕顶件锁定在所述锁定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头(1)布置为固定到所述工具头部(8)而所述围绕顶件(2)固定到活塞(3,3’),从而形成所述工具头部(8)中的气缸-活塞组件的部分,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弹簧(4)和撑挡件(14),所述弹簧(4)朝向一个移动端部位置偏压所述活塞(3,3’),所述撑挡件(14)通过穿过所述工具头部中的开口(16)的横向运动而能够通过机械地阻滞所述活塞(3,3’)的运动而阻滞所述围绕顶件(2)相对于所述冲头的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绕顶件(2)布置为固定到所述工具头部(8)而所述冲头(1)固定到活塞(15),从而形成所述工具头部(8)中的气缸-活塞组件(7’,15)的部分,
-所述锁定装置包括朝向与止动装置(17)接触的一个运动端部位置偏压所述活塞(15)的弹簧(4’)。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工具部件包括固定的或可动的冲模(18;18’;28),所述冲模具有大体上平坦的、包围模腔的撞击面,所述模腔具有带有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的共轴地可动的砧座(19;19’;29),
-所述砧座(19;19’;29)布置为由第二致动装置(20,23;20’,23;30,31,32)推入到第二锁定位置,其中砧座的撞击面与所述冲模(18;18’;28)的撞击面平齐,
-第二锁定装置(21;21’;30,31,32)布置成将所述可动的砧座(19;19’;29)锁定在相对于所述冲模(18;18’;28)的纵向的第二锁定位置中,在该第二锁定位置中,所述砧座(19;19’;29)的撞击面与所述冲模(18;18’;28)的撞击面重合以在所述第二锁定位置中形成共同的大体上平坦的撞击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致动装置(20,23;20’,23)包括推杆(20,20’),所述推杆(20,20’)由第二弹簧(23)偏压并作用于所述砧座(19;19’),并且
-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机械撑挡件(21;21’),该撑挡件通过横向运动能够阻挡所述砧座(19;19’)相对于所述冲模的运动,由此将所述砧座(19;19’)锁定在所述第二锁定位置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致动装置包括在所述第二工具部中的第二气缸-活塞组件(30,31,32),所述砧座(29)固定到该组件中的第二活塞(30),
-所述第二锁定装置由同一第二气缸-活塞组件(30,31,32)组成,并且通过将液压力施加到所述第二气缸-活塞组件的入口(32)而实现所述锁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用于通过将工件胶粘并间歇地压铆在一起而在工件之间制成基本上直的接合部,其特征在于,
-一对辊(27),所述一对辊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工具部和第二工具部附近,以用于当所述设备沿待形成压铆接合部的区域移动时从两侧接触并按压工件(9,10),由此协助从所述压铆区域移除多余的粘结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安装在机械臂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27)由至少一个电机驱动以克服滚动阻力。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于增大所述辊(27)中至少一个辊的温度以将热传递到工件的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设置用以控制将工件挤压在一起后的剩余粘结剂的厚度的装置。
CN201080032589.3A 2009-06-05 2010-05-27 用粘结剂中间层制成片构件接合部的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25741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0950412-7 2009-06-05
SE0950412 2009-06-05
PCT/EP2010/057356 WO2010139606A2 (en) 2009-06-05 2010-05-27 A method for making joints between sheet formed members and an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4190A CN102574190A (zh) 2012-07-11
CN102574190B true CN102574190B (zh) 2016-01-13

Family

ID=43048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2589.3A Active CN102574190B (zh) 2009-06-05 2010-05-27 用粘结剂中间层制成片构件接合部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2230B2 (zh)
EP (1) EP2459333B1 (zh)
CN (1) CN102574190B (zh)
BR (1) BRPI1012958B1 (zh)
ES (1) ES2438181T3 (zh)
WO (1) WO201013960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02683B1 (de) * 2011-03-23 2014-08-27 SMP Deutschland GmbH Hybrider Werkstoffverbund sowie ein Verfahren und eine Vorrichtung zu seiner Herstellung
EP2879817B1 (en) * 2012-08-01 2020-03-18 Bollhoff Attexor SA A method for making a joint between a generally flat member, metal or non-metal, and an elongated member like a wire and an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DE102012108161B4 (de) * 2012-09-03 2016-09-22 Bwg Bergwerk- Und Walzwerk-Maschinenbau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binden von Metallbändern
FR3014967B1 (fr) * 2013-12-13 2016-07-29 Airbus Operations Sas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objet par injection de liquide
DE102014211212A1 (de) * 2014-06-12 2015-12-17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Hybridplatine und hieraus hergestelltes Blechformteil
CN204221410U (zh) * 2014-10-15 2015-03-25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压合机构
CN106862400A (zh) * 2017-03-28 2017-06-20 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合肥)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两种不同属性材料铆接的装置
CN108453183B (zh) * 2018-03-01 2020-01-24 广东文轩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锁铆芯液冷板的制作方法及锁铆芯液冷板
DE102018111857A1 (de) * 2018-05-17 2019-11-21 Atlas Copco IAS UK Lt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zweier Werkstücke
FR3116452A1 (fr) * 2020-11-25 2022-05-27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clinchage d’un empilement de pièces maintenues par l’intermédiaire d’une couche de colle structurale interposée entre les pièce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5850A (en) * 1986-11-29 1989-06-06 Eckold Gerd Juergen Apparatus for joining pieces of sheet metal
US5051020A (en) * 1989-11-13 1991-09-24 Tech-Line Engineering Co. Leak proof joint
US6986301B2 (en) * 2002-02-20 2006-01-17 Colin Maxwell Wade Punch for a ductile material joining to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5743A (en) * 1990-05-18 1994-05-31 Tech-Line Engineering Co.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clinch joint
JPH06218454A (ja) 1993-01-28 1994-08-09 Toyota Motor Corp かしめ方法及びかしめ装置
US6092270A (en) * 1998-03-16 2000-07-25 Btm Corporation Die for forming a joint
US6684479B2 (en) * 2001-08-22 2004-02-0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inching metal sheets
AU2002367924A1 (en) * 2002-05-08 2003-11-11 Hans Bergkvist A method for mechanically join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heet material
DE102005031917A1 (de) * 2004-09-24 2006-04-13 Böllhoff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Füg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Fügewerkzeuges
US7698797B2 (en) 2005-02-02 2010-04-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joint between adjacent members
US20080149256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inimize adhesive induced distortion
JP2008290111A (ja) 2007-05-24 2008-12-04 Nissan Motor Co Ltd かしめ方法、かしめ装置及びかしめ構造
DE102007033126B4 (de) * 2007-07-16 2011-06-09 Böllhoff Verbindungs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Nagelverbindung sowie Nagel hierfü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35850A (en) * 1986-11-29 1989-06-06 Eckold Gerd Juergen Apparatus for joining pieces of sheet metal
US5051020A (en) * 1989-11-13 1991-09-24 Tech-Line Engineering Co. Leak proof joint
US6986301B2 (en) * 2002-02-20 2006-01-17 Colin Maxwell Wade Punch for a ductile material joining to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39606A3 (en) 2011-02-03
US20120124805A1 (en) 2012-05-24
BRPI1012958A2 (pt) 2019-01-02
EP2459333A2 (en) 2012-06-06
ES2438181T3 (es) 2014-01-16
EP2459333B1 (en) 2013-09-04
CN102574190A (zh) 2012-07-11
WO2010139606A2 (en) 2010-12-09
BRPI1012958B1 (pt) 2020-01-14
US10112230B2 (en) 2018-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4190B (zh) 用粘结剂中间层制成片构件接合部的方法及设备
US5600991A (en) Stretch controlled form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multiple gauge welded blanks
JP5852590B2 (ja) 金属型押し処理における廃材の低減およびそのためのシステム
JP4972374B2 (ja) プレス加工装置およびプレス加工方法
KR101854588B1 (ko) 프레스 성형 장치 및 프레스 성형 방법
US989573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knuckle bracket
US6640601B2 (en) Electric hemming press
KR100440161B1 (ko) 캠형 프레스 장치
JP2010167480A (ja) プレス成形用金型及びプレス成形方法
AU681982B2 (en) Stretch controlled form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for forming multiple guage welded blanks
KR20140143199A (ko) 금속 시트로부터 적어도 일부분이 막힌 프로파일 또는 관상 부품을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JP4970900B2 (ja) プレス加工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成形装置
JP2012115866A (ja) 製品長が異なるプレス品のプレス装置
JP3720216B2 (ja) プレス型の成形補助装置
KR101411755B1 (ko) 반경단조용 금형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경단조 공법
JP7113624B2 (ja) プレス成形装置
JP5224211B2 (ja) プレス装置に組み込まれる電気抵抗溶接装置
WO2018168311A1 (ja) 絞り成形装置
JP7471656B2 (ja) プレス装置及びプレス装置を用いた加工対象物の製造方法
JP2669693B2 (ja) ヘミング加工用金型
JPH0225224A (ja) 対向液圧成形装置
CN107891093A (zh) 一种冲床用模架结构
JP2023015529A (ja) プレス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バーリング加工装置
KR20170075100A (ko) 프레스 헤밍장치 및 방법
JP2723964B2 (ja) ヘミング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加工方法に用いるヘミング加工用金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wiss ECU Brown

Patentee after: Boone Haofuya tesuo group

Address before: Swiss ECU Brown

Patentee before: Attexor Clinch Systems 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