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7755B - 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7755B
CN102567755B CN201110291598.0A CN201110291598A CN102567755B CN 102567755 B CN102567755 B CN 102567755B CN 201110291598 A CN201110291598 A CN 201110291598A CN 102567755 B CN102567755 B CN 1025677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g
reader
writer
control informa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15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67755A (zh
Inventor
大内政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67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7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67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77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8General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reading of electronic memory record carriers, independent of its reading method, e.g. power transf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行为对应表,其记录了多条控制信息,该多条控制信息分别包括与对应于每条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相关联的控制项以及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搜索部分,用于从行为对应表搜索由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从特殊控制标签读取的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的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特殊控制标签用于对用于从/向记录了与控制信息对应的唯一标签ID的无线IC标签读取/写入数据的包括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并且由特殊无线IC标签配置;以及用于根据搜索部分所搜索到的控制信息来对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的主处理部分。

Description

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来自提交于2010年9月27日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214749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用于对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和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无线电波的认证技术已变得普及。其被称为RFID(射频识别),并且利用RFID的系统已见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由于利用RFID的系统能够通过无线IC标签仅需经过的读取器/写入器天线所发射的无线电波而以无接触方式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其写入数据,因此进行与到目前为止一直执行的利用条码等的认证技术相比更为高效的认证成为可能。
举例而言,如图14A中所示,如果向每个认证对象贴附无线IC标签,则仅通过从读取器/写入器(RW)的天线输出无线电波即有可能从贴附至每个认证对象的无线IC标签读取关于认证对象的数据。因此,可以进行与利用条码等的认证技术相比更为高效的认证。
然而在现实中,在系统的操作中存在无法读取贴附至认证对象的无线IC标签的情况。举例而言,如图14B中所示,当与无线IC标签的通信环境已经从最初对系统进行操作的环境发生改变时,例如途中出现了某些障碍物、认证对象的材料被变为金属等等,则无线IC标签可能不再可读。亦即,如果当前通信环境变得与在系统操作开始时对读取器/写入器设置的用于调节与无线IC标签的通信条件的各种设定值(例如,从天线输出的无线电波的强度、波束角等)不一致,则不再能够读取无线IC标签。在此类情况中,虽然可以通过重置所述值从而满足当前通信条件来使无线IC标签再次可读,但由于对这些值的设置一般由用户手动进行,因此存在对用户施加负担的问题。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提高对无线IC标签的读取速率的技术,其被公知如下(例如,见专利文件1)。
在专利文件1所公开的技术中,向认证对象贴附的无线IC标签预先记录:标签ID,表示其类型;无线电波影响水平,表示认证对象在输出自读取器/写入器的无线电波上的影响程度;以及对象信息,表示认证对象的ID及类型。此外,由于标签ID和无线电波影响水平在无线IC标签中被多重记录,因此它们具有比对象信息更高的被读取可能性。在从无线IC标签读取标签ID和无线电波影响水平时,读取器/写入器发送通信环境信息,其包括上述信息以及读取器/写入器ID,该读取器/写入器ID向服务器表明读取器/写入器自身的类型。
服务器包括数据库,该数据库已记录了各种设定值(诸如无线电波的强度及波束角之类的预定设定值),用于通过将多个通信环境中的每一个与表示该通信环境的通信环境信息相关联而将多个通信环境中与无线标签的通信调节至良好状态。继而,在从读取器/写入器接收通信环境信息时,服务器从数据库搜索与通信环境信息相关联地记录的各种设定值,并将搜索结果发送至读取器/写入器。
在从服务器接收各种设定值时,读取器/写入器通过将诸如无线电波的强度、波束角等每个部分进行控制成为设定值而将通信调节至良好状态,并继而请求从无线IC标签读取对象信息。如果读取成功,则读取器/写入器向服务器发送包括通知成功的消息、当前的各种设定值以及通信环境信息在内的通信结果信息。另一方面,如果读取不成功,则其向服务器发送包括通知失败的消息和通信环境信息在内的通信结果信息。
基于从读取器/写入器发送的通信结果信息,服务器对数据库中记录的各种设定值进行更新,从而使得与无线IC标签的通信状态变得更好。
[专利文件1]JP2007-94934A
根据专利文件1中所公开的技术,有可能在不向用户施加负担的情况下通过对读取器/写入器加以控制来提高读取无线IC标签的速率。然而,由于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技术通过利用记录了用于对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无线电波影响水平和标签ID以及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对象信息的无线IC标签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因此存在对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所允许的时间选择被限制在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时刻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目标是提供一种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用于解决对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所允许的时间选择受到限制这一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示例性目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行为对应表,其记录了多条控制信息,该多条控制信息分别包括与对应于每条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相关联的控制项以及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搜索部分,用于从行为对应表搜索与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从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读取的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的控制信息,该特殊控制标签记录了对应于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并且被用于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包括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以及处理部分,用于根据搜索部分所搜索到的控制信息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其记录了与控制项以及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相对应的唯一标签ID,并且其被用于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读取器/写入器控制方法,用于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包括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
此外,读取器/写入器控制方法包括:从记录了与包括控制项和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唯一标签ID并且被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的、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读取标签ID;在记录了与对应于每条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关联的多条控制信息的行为对应表中搜索与读取自特殊控制标签的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的控制信息;以及根据搜索到的控制信息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包括指令的程序,所述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包括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的过程。
此外,上述过程包括:从记录了与包括控制项和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唯一标签ID并且被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的、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读取标签ID;在记录了与对应于每条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关联的多条控制信息的行为对应表中搜索与读取自特殊控制标签的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的控制信息;以及根据搜索到的控制信息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有可能获得允许通过无线IC标签对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任意时间选择的控制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示出了行为对应表160的示例;
图3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4A和图4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
图5A和图5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
图6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
图1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处理示例的流程图;
图12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3A至图13D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以及
图14是用于解释背景技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由读取器/写入器(RW)100、个人计算机(PC)200以及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的控制标签300组成。
控制标签300是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或者行为)的特殊无线IC标签,并且包括用于记录数据的用户区域320以及标签ID区域310。标签ID区域310记录了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的控制项和控制内容相对应的标签ID。控制项表示诸如无线电波强度、应被通知数据方(目的地)、无线电偏振模式之类的控制对象。控制内容为表示如何对控制对象的状态进行设置的信息。例如,针对控制项“无线电波强度”的控制内容是诸如“0”之类的值,而针对控制项“应被通知数据方”的控制内容是诸如“应用程序AP1”之类的程序名。此外,控制标签300记录了与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公共无线IC标签中所记录的唯一标签ID不同的唯一标签ID。
读取器/写入器100包括天线110、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主处理部分130、通信部分140、行为切换部分150以及记录于诸如磁盘等存储设备中的行为对应表160。
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经由天线110从无线IC标签(贴附至认证对象的公共无线IC标签、控制标签300等)读取数据以及向其写入数据。主处理部分130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的各个部分。通信部分140与个人计算机200交换数据。
行为对应表160记录了由与多个标签ID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控制项和控制内容组成的控制信息,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图2示出了行为对应表160的示例,其中例如由于关联于标签ID“IDa”记录的控制信息具有“无线电波强度”作为控制项以及“设置成0并持续10秒”作为控制内容,因此其被用于将输出自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强度设置成0并持续10秒。此外,仍然举例而言,由于关联于标签ID“IDf”的控制信息具有“无线电偏振模式”作为控制项以及“改变为圆偏振波”作为控制内容,因此其被用于将输出自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偏振模式改变为圆偏振波。此外,行为对应表160仅记录了在用于对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控制标签300中记录的标签ID,而没有记录在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公共无线IC标签中记录的标签ID。此外,虽然在图1中省略了其图示说明,但是读取器/写入器100内在地包括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来显示行为对应表160的内容的显示单元,以及用于根据从诸如键盘等输入部分输入的用户指令来修改行为对应表160的内容的修改单元。
行为切换部分150具有从行为对应表160搜索与读取自控制标签300的标签ID相关联记录的控制信息、将搜索到的控制信息传递给主处理部分130等功能。
此外,有可能通过CPU(中央处理器)来实现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主处理部分130、通信部分140和行为切换部分150,并且例如在这样的情况下适用以下配置。磁盘或半导体存储器被准备用于记录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使CPU作为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主处理部分130、通信部分140和行为切换部分150而工作,并且使CPU读取该程序。CPU通过根据所读取的程序控制自身操作而自己实现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主处理部分130、通信部分140和行为切换部分150。
个人计算机200包括通信部分210以及用于在CPU上操作的应用程序220和230,其图示被省略。
通信部分210与读取器/写入器100交换数据。
[对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的说明]
接下来,将要参照图3的流程图对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作出详细说明。
为了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用户通过读取器/写入器100的天线110传递与控制项和控制内容对应的控制标签300。例如,当行为对应表160的内容为图2所示那样时,用户通过天线110传递在标签ID区域310中记录了标签ID“IDa”的控制标签以便将输出自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强度设置成0并持续10秒,并且通过天线110传递记录了标签ID“IDf”的控制标签以便将无线电偏振模式改变成圆偏振波。
在经由天线110和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读取记录在控制标签300中的标签ID时,读取器/写入器100中的主处理部分130将所读取的标签ID传递给行为切换部分150(图3中的步骤S31为“是”,则前进至S32)。
继而,行为切换部分150从行为对应表160搜索与传递自主处理部分130的标签ID相关记录的控制信息,并将搜索结果返回给主处理部分130(步骤S33和S34)。更具体而言,其在无法找到对应的控制信息时向主处理部分130返回表示不成功搜索的搜索结果,或者在找到对应的控制信息时向主处理部分130返回包括所找到的控制信息的搜索结果。在该示例中,由于标签ID是从控制标签300中读取的,因此搜索对应的控制信息。然而,如果标签ID是从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公共无线IC标签读取的,则无法搜索对应的控制信息。
当包括控制信息的搜索结果被返回时,主处理部分130根据该控制信息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步骤S35为“否”,则前进至S36)。另一方面,当表示不成功搜索的搜索结果被返回时,这意味着标签ID是从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公共无线IC标签读取的;该标签ID因此经由通信部分140被发送至个人计算机200(步骤S35为“是”,则前进至S37)。此外,在将标签ID发送至个人计算机200的情况中,主处理部分130添加用于表示应被通知该标签ID方的信息。
[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有可能通过利用无线IC标签,以任何时间选择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这是因为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是通过利用由记录了与控制项和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对应的唯一标签ID但没有记录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认证数据的无线IC标签配置的控制标签300来进行控制的。
此外,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有可能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的各种控制项。这是因为行为对应表160被提供用以记录多条控制信息,所述多条控制信息具有各自与标签ID相关联的互不相同的控制项,该标签ID对应于控制信息中控制项和控制内容的组合。
[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要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
据证实,RFID读取器/写入器发射的无线电波会影响到起搏器。因此,在采用读取器/写入器的场所,要求在起搏器使用者所能见到的位置处粘贴特殊的贴纸。此外,起搏器使用者被建议不应进入距读取器/写入器的天线22cm(或者1m——取决于波段)之内,或者不应长时间停留在读取器/写入器附近。
然而在现实中,无法可视地确认RFID读取器/写入器发射的无线电波,并且除此之外,虽然粘贴了特殊贴纸,但它也可能被忽视。因此,存在起搏器使用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无线电波影响范围内的可以想象到的风险。例如,由于可以想象到在出入管理中使用的门禁系统会在人们需要穿过之处采用读取器/写入器,因此有必要采取某些预防措施。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对门禁系统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而解决了上述问题。
参照图4,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具有图1中所示配置的读取器/写入器100、个人计算机200和控制标签300,以及门禁系统400。
门禁系统400是用于随着读取器/写入器100从控制标签300或者从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公共无线IC标签读取标签ID而将门打开一段预定时间的系统。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经由天线110和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从控制标签300或者从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公共无线IC标签(没有示出)读取标签ID时,读取器/写入器100中的主处理部分130命令门禁系统400将门打开一段预定时间。凭借于此,门禁系统400将门打开一段预定时间。
此外,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认证对象是人员或者物品。穿过门的人员携带记录了员工号等作为标签ID的无线IC标签,而穿过门的物品则具有记录了用于指定该物品的物品信息作为标签ID的贴附的无线IC标签。此外,起搏器500的使用者携带特殊控制标签300,用于停止从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输出。特别是,如果行为对应表160的内容为图2中所示那样,则起搏器500的使用者携带记录了“IDa”作为标签ID的控制标签300。
[对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的说明]
接下来,将会说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
如图4B中所示,当起搏器500的使用者进入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在其中可从无线IC标签读取标签ID的范围;其还可以被称为读取范围)内时,主处理部分130经由天线110和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读入用户所携带的用于停止无线电波输出的控制标签300的标签ID“IDa”,并且将所读取的标签ID“IDa”传递给行为切换部分150(图3中的步骤S31为“是”,则前进至S32)。此外,在步骤S32中,主处理部分130命令门禁系统400“打开门”。
行为切换部分150从行为对应表160搜索与传递自主处理部分130的标签ID“IDa”关联记录的控制信息,并且将搜索结果返回给主处理部分130(步骤S33和S34)。在该示例中,其向主处理部分130返回包括具有控制项和控制内容的控制信息的搜索结果,其中控制项和控制内容分别为“无线电波强度”和“设置为0并持续10秒”。
在接收来自行为切换部分150的搜索结果时,主处理部分130相应地对装置的每个部分作出控制,以便停止从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输出并持续10秒的时间,并且此后重新开始正常操作(步骤S35为“否”,则前进至S36)。凭借于此,如果起搏器500的使用者在没有意识到安装了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情况下进入无线电波读取范围内,则由于从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输出将会自动停止,因此有可能避免由于从读取器/写入器100输出的无线电波而对起搏器500造成的影响。
上述过程在读取器/写入器100已读取了记录在控制标签300中的标签ID时进行。另一方面,当其读取了来自贴附至认证对象(人员或物品)的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的标签ID时,进行以下过程。
当读取器/写入器100读取了来自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的标签ID时,进行上述步骤S31至S34的过程。如上文所述,由于在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中记录的标签ID未被记录在行为对应表160中,因此行为切换部分150向主处理部分130返回表示不成功搜索的搜索结果。
在接收表示不成功搜索的搜索结果时,主处理部分130将从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读取的标签ID发送给个人计算机200(步骤S37)。此时,主处理部分130向从人员所携带的无线IC标签读取的标签ID添加表示应用程序220作为应被通知方(例如,程序名)的信息,而向从贴附至物品的无线IC标签读取的标签ID添加表示应用程序230作为应被通知方的信息。此外,标签ID包括用于区分该标签ID是在人员所携带的无线IC标签中还是在贴附至物品的无线IC标签中记录的信息。基于该信息,主处理部分130确定应被通知该标签ID方。
在接收来自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标签ID时,个人计算机200的通信部分210根据向该标签ID添加的表示应被通知方的信息而将该标签ID传递给应用程序220或者应用程序230。在接收从通信部分210传递的标签ID时,应用程序220或者230执行将该标签ID记录至存储设备等中的过程。
此外,在以上说明中,假设控制标签300由起搏器500的使用者所携带。然而,控制标签300也可以由携带有可能因无线电波影响而发生故障的设备(诸如其他医疗设备、精密仪器等)的用户所携带。
[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获得的效果以外,有可能获得另一效果:即,当携带诸如起搏器500之类的有可能因无线电波影响而发生故障的设备的用户进入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时,可以停止从读取器/写入器100输出无线电波以防止故障。这是因为行为对应表160已记录了用于将输出自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强度设置为0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会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与上文所述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向门禁系统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并且其特征在于当基于相机的成像结果确定起搏器使用者已经离开读取器/写入器的无线电波范围时重新开始从读取器/写入器的无线电波输出这一方面。
参照图5A,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门禁系统与前述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门禁系统的区别在于包括相机600这一方面。相机600的成像范围几乎等于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并且因此有可能拍摄无线电波范围内人员的图像。
[对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的说明]
接下来,将会说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起搏器500的使用者携带用于停止从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输出的控制标签300。在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控制标签300记录了标签ID“IDa”,并且行为对应表160记录了具有控制项和控制内容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项和控制内容分别为“无线电波强度”和“设置为0”,其与标签ID“IDa”相关联作为用于停止从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输出的控制信息。
当起搏器500的使用者进入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内时,进行与图3的步骤S31至S34相同的过程,并且将搜索结果从行为切换部分150传递至主处理部分130。在该示例中,搜索结果包括控制项为“无线电波强度”并且控制内容为“设置为0”的控制信息。
凭借于此,主处理部分130对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每个部分作出控制,以将输出自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强度设置为0(步骤S35为“否”,则前进至S36)。此外,主处理部分130在步骤S36中启动相机600。凭借于此,相机600针对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拍摄图像,并向个人计算机200发送图像信号。
个人计算机200包括人员存在确定部分(未示出),用于确定在由发送自相机600的图像信号所表示的图像中是否存在人员图像。当起搏器500的使用者位于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内时,在上述图像中存在人员图像,而当使用者位于无线电波范围之外时,在上述图像中不再有人员图像。如果在图像中不再有人员图像,则人员存在确定部分向读取器/写入器100输出重新启动指令。亦即,在起搏器500的使用者移出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之后,人员存在确定部分向读取器/写入器100输出重新启动指令。
在接收来自个人计算机200的重新启动指令时,读取器/写入器100中的主处理部分130对每个部分作出控制,以重新开始被停止的无线电波的输出,并且恢复正常操作。
[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在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获得的效果以外,还有可能获得另一效果:即,有可能在起搏器500的使用者处于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内的期间可靠地停止从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输出。这是因为提供了人员存在确定部分用于基于从服务于针对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拍摄图像的相机600输出的图像信号来确定在无线电波范围内是否有人。
[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会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允许由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共享一个读取器/写入器。
参照图6,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包括读取器/写入器100a、个人计算机200a和控制标签300a和300b。
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读取器/写入器100a与图1中所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读取器/写入器100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为便携式手持读取器/写入器并且其包括无线LAN通信部分140a而不是通信部分140以便通过无线LAN与个人计算机200a交换数据这些方面。此外,个人计算机200a与图1中所示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个人计算机200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无线LAN通信部分210a而非通信部分210以便通过无线LAN与读取器/写入器100a交换数据这一方面。
控制标签300a和300b分别包括用于记录数据的标签ID区域310和用户区域320。在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控制标签300a和300b的标签ID区域310分别记录了标签ID“IDb”和“IDc”。此外如图2中所示,行为对应表160记录了与标签ID“IDb”关联的控制项“应被通知方”和控制内容“向AP220通知后续的标签ID”,以及与标签ID“IDc”关联的控制项“应被通知方”和控制内容“向AP230通知后续的标签ID”。此外,如图7中所示,控制标签300a和300b分别被贴附在仓库700a和700b的门径之上。
[对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的说明]
携带手持式读取器/写入器100a的工人利用它来进行对仓库700a中所储存的产品系列710a的出库物品的检查,以及对仓库700b中所存储的产品系列710b的入库物品的检查。虽然工人所执行的任一检查任务均为利用读取器/写入器100a来从贴附至物品的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读取标签ID,但应被通知的应用程序却是相互不同的。在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应当分别向应用程序220和230通知从贴附至仓库700a和700b中的物品的无线IC标签读取的标签ID。
在这样的条件下,当工人进入仓库700a时,读取器/写入器100a的主处理部分130经由天线110和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读取记录在控制标签300a中的标签ID“IDb”,并且将标签ID“IDb”传递给行为切换部分150(步骤S31为“是”,则前进至S32)。凭借于此,行为切换部分150从行为对应表160搜索与标签ID相关记录的控制信息,并将搜索结果返回给主处理部分130(步骤S33和S34)。在该示例中,搜索结果包括具有控制项“应被通知方”和控制内容“向AP220通知后续的标签ID”的控制信息。
主处理部分130根据发送自行为切换部分150的搜索结果中的控制信息来控制每个部分,并且将读取自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的标签ID的应该通知方设置为应用程序220(步骤S35为“否”,则前进至S36)。
此后,工人利用读取器/写入器100a来进行对贴附至仓库700a中物品的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的读取。在从无线IC标签读取标签ID时,读取器/写入器100a中的主处理部分130将该标签ID传递给行为切换部分150(步骤S31为“是”,则前进至S32)。凭借于此,行为切换部分150从行为对应表160搜索与该标签ID关联记录的控制信息,并且将搜索结果返回给主处理部分130(步骤S33和S34)。如此前所述,由于行为对应表160未记录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的标签ID,因此搜索结果表示不成功搜索。
在接收来自行为切换部分150的表示不成功搜索的搜索结果时,主处理部分130将读取自无线IC标签的标签ID通知给应用程序220,这是因为在前述步骤S36中已将应被通知方设置成了应用程序220(步骤S35为“是”,则前进至S37)。可以采用任何方法来将应被通知方设置成应用程序220。例如,可以采用用于向标签ID添加诸如应用程序220的程序名之类的标识信息作为表示应被通知方的信息的方法。
此外,当工人进入仓库700b以便进行对入库物品的检查时,为了让读取器/写入器100a从贴附在门径之上的控制标签300b读取标签ID“IDc”,将该标签ID的应被通知方设置成应用程序230(步骤S31为“是”,则前进至S32至S34;步骤S35为“否”,则前进至S36)。
[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获得的效果以外,有可能获得另一效果:即,一个读取器/写入器100a可由多个应用程序220和230所共享。这是因为行为对应表160已记录了用于改变读取自无线IC标签的标签ID的应被通知方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会说明本发明的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与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也允许由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共享一个读取器/写入器。然而,其与第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使控制标签仅在读取器/写入器已读取了控制标签之时生效这一方面。
参照图8,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811和821以及用于对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控制标签300c和300d被分别贴附至由带式输送机800输送的纸板箱810和820。此外,在带式输送机800附近部署了读取器/写入器100的天线110,以便能够从贴附至纸板箱810和820的无线IC标签和控制标签读取标签ID。在纸板箱810和820中包含有各种类型的产品,并且读取器/写入器100将读取自贴附至纸板箱810和820的无线IC标签811和821的标签ID通知给与纸板箱810和820中所包含的产品类型一致的应用程序。由于纸板箱810和820包含不同类型的产品,因此应当将读取自贴附至纸板箱810的无线IC标签811的标签ID通知给应用程序220,而将读取自贴附至纸板箱820的无线IC标签821的标签ID通知给应用程序230。此外,假设控制标签300c和300d分别记录了标签ID“IDd”和“IDe”。此外如图2中所示,行为对应表160记录了与标签ID“IDd”相关联的具有控制项“应被通知方”和控制内容“向AP220通知一同读取的标签ID”的控制信息,以及与标签ID“IDe”相关连的具有控制项“应被通知方”和控制内容“向AP230通知一同读取的标签ID”的控制信息。
[对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的说明]
接下来,将会详细说明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
随着带式输送机800在沿着箭头标记830的方向上将纸板箱810输送至进入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内,读取器/写入器100的主处理部分130经由天线110和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同时从成对贴附至纸板箱810的无线IC标签811和控制标签300c读取标签ID,并且将这2个读取的标签ID传递给行为切换部分150。此外,为了可靠地进行对贴附至纸板箱的无线IC标签和控制标签的读取,可在带式输送机800附近设置检测单元(例如红外传感器),以便检测纸板箱是否已进入了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范围内。在即使检测单元已检测到纸板箱但是读取器/写入器100仍然无法读取无线IC标签和控制标签中记录的标签ID的情况下,可以在输送速度方面减慢带式输送机800或者将其停止一定的时间。
针对从主处理部分130传递的两个标签ID中的每一个,行为切换部分150从行为对应表160搜索与标签ID关联记录的控制信息,并且将搜索结果返回给主处理部分130。在这种情况下,针对从无线IC标签811读取的标签ID的搜索结果表示不成功搜索,而针对从控制标签300c读取的标签ID“IDc”的搜索结果包括具有控制项“应被通知方”和控制内容“向AP220通知一同读取的标签ID”的控制信息。根据该控制信息,读取器/写入器100的主处理部分130将读取自无线IC标签811的标签ID通知给个人计算机200上的应用程序220。
此外,在同时从贴附至纸板箱820的无线IC标签821和控制标签300d读取标签ID的情况中,也执行与上文所述相同的过程,并且将读取自无线IC标签821的标签ID通知给个人计算机200上的应用程序230。
[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获得的效果以外,还有可能获得另一效果:即,可由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共享一个读取器/写入器100。这是因为行为对应表160已记录了用于改变读取自无线IC标签的标签ID的应被通知方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会说明本发明的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利用手持式读取器/写入器来以尽可能更低的功耗高效地读取贴附至所有资产的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以便对仓库中的资产进行清查盘点。
在利用手持式读取器/写入器进行清查盘点的情况中,手持读取器/写入器的工人通常通过在仓库中走动的同时读取贴附至资产物件的无线IC标签来进行对资产的检查。然而,由于工人必须在仓库中走动,因此该方法具有某些物件可能未被读取的风险以及耗费大量时间和劳力的问题。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已解决了此类问题,并且将在下文中参照图9被予以说明。
参照图9,多个资产1200、1210和1220被放置在仓库里的货架上,并且在资产上分别贴附有记录了资产ID以便唯一地将资产相互区别的无线IC标签1202、1212和1222以及用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a的控制标签1203、1213和1223。读取器/写入器100a具有如图6中所示的配置。其将读取自无线IC标签的资产ID经由无线LAN发送至设置在单独场所的资产管理系统1300。资产管理系统1300由计算机实现,并且基于从读取器/写入器100a发送的资产ID来进行清查盘点过程。
控制标签1203、1213和1223记录了标签ID(作为ID“IDh”),该标签ID对应于控制项“无线电波强度及读取时间跨度”和控制内容“将无线电波强度增加5%以及仅在下一次将读取时间跨度延长1秒”的组合。此外如图2中所示,读取器/写入器100a中的行为对应表160记录了与标签ID“IDh”相关联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包括控制项“无线电波强度及读取时间跨度”以及控制内容“将无线电波强度增加5%以及仅在下一次将读取时间跨度延长1秒”。
[对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的说明]
接下来,将会详细说明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此外,在初始状态中,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无线电波强度被设置在非常低的水平,以便允许设备仅读取贴附至最靠近工人的资产(图9示例中的资产1200)的无线IC标签和控制标签。此外,读取时间跨度,其是读取无线IC标签的读取时间周期,被设置为非常短的周期,以便允许设备仅检测贴附至最靠近工人的资产的无线IC标签和控制标签。
在第一读取过程中,读取器/写入器100a从贴附至最接近资产1200的无线IC标签1202读取资产ID,并且从控制标签1203读取标签ID“IDh”。读取器/写入器100通过无线LAN将资产ID发送至资产管理系统1300。此外,读取器/写入器100a中的行为切换部分150从行为对应表160搜索与标签ID“IDh”相关联记录的控制信息,并且将包括控制项“无线电波强度及读取时间跨度”和控制内容“将无线电波强度增加5%以及仅在下一次将读取时间跨度延长1秒”在内的搜索结果传递给主处理部分130。凭借于此,主处理部分130对每个部分作出控制,以针对下一读取过程将无线电波强度和读取时间跨度与初始状态相比增加5%和延长1秒。
在第二读取过程中,凭借于在第一读取过程中读取的控制标签1203的执行,将无线电波强度和读取时间跨度与初始状态相比增加了5%和延长了1秒。由此,有可能读取分别贴附至最靠近资产1200和相邻资产1210的无线IC标签1202和1212以及控制标签1203和1213。
读取器/写入器100a将读取自无线IC标签1202和1212的资产ID发送至资产管理系统1300。此外,由于读取器/写入器100a读取了两个控制标签1203和1213,因此这两个控制标签1203和1213均被认为有效。具体而言,在每次从控制标签1203和1213读取标签ID“IDh”时,读取器/写入器100a的主处理部分130将标签ID“IDh”传递给行为切换部分150,而在每次接收传来的标签ID“IDh”时,行为切换部分150向主处理部分130返回包括控制项“无线电波强度及读取时间跨度”和控制内容“将无线电波强度增加5%以及仅在下一次将读取时间跨度延长1秒”的搜索结果。凭借于此,主处理部分130对读取器/写入器100a的每个部分作出控制,以针对下一读取过程将已从初始状态增加了5%的无线电波强度再增加另外的5%,并且将读取时间跨度从初始状态延长2秒。
在第三读取过程中,由于读取器/写入器100a的无线电波强度和读取时间跨度被从第二读取过程进一步增加和延长,因此有可能读取分别贴附至资产1200和1210以及附加的相邻资产1220的无线IC标签1202、1212和1222以及控制标签1203、1213和1223。
通过重复这样的过程直到无法新读取到任何控制标签为止,读取器/写入器100a的无线电波输出和读取时间跨度被相应地增加。其结果是,有可能以针对读取贴附至所有资产的无线IC标签和控制标签的最小必要无线电波强度(最小必要功耗)和最短读取时间跨度来检查仓库中的所有资产。
在此,由于可以想象资产具有各种尺寸、形状和材料,因此也可以按照诸如从5%到10%、从1秒到2秒之类的比率来修改用于让读取器/写入器改变贴附至资产的控制标签的参数,以便将形状和材料对无线电波产生的影响考虑在内。此外,也可以从排布方面(诸如扩大资产间的空间等)修改这些值。
此外,在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便携式手持读取器/写入器100a。然而,也可以替代地采用如图1中所示的固定式读取器/写入器100。此外,在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增加无线电波强度和读取时间跨度的同时重复读取过程直到无法新读取任何控制标签。然而,还可以重复读取过程直到已读取了数目与仓库中已知资产的数目相同的无线IC标签。此外,除了用于控制无线电波强度和读取时间跨度的控制标签以外,通过向每个资产贴附用于控制读取自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的资产ID的应被通知方的控制ID,还有可能向对应于资产的一方(例如,应用程序)通知读取自贴附至每个资产的无线IC标签的资产ID。
[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获得的效果以外,还有可能获得另一效果:即,有可能在对仓库中的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的情况中以尽可能更低的功耗来高效地读取贴附至所有资产的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这是因为行为对应表160记录了用于针对下一读取过程增加无线电波强度和读取时间跨度的控制信息。
[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会说明本发明的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利用控制标签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无线电偏振模式。
读取器/写入器对无线IC标签的读取速率根据标签形状或方向以及根据从读取器/写入器传出的无线电波类型(圆偏振波、线性偏振波等)而改变。例如,对于卡片式无线IC标签而言,由于对无线电波的接收效率在无线电波垂直穿过卡面时变得最好,因此读取速率在此时变得最高。然而,由于无线IC标签的方向随不同情况而改变,并且在此基础上从读取器/写入器的天线输出的无线电波在传播方式方面也随无线电偏振模式而变化,读取速率也根据无线IC标签的方向以及无线电偏振模式的组合而变化。
无线电偏振模式包括线性偏振和圆偏振。对于线性偏振波而言,对无线电波的接收效率在读取器/写入器的天线平行地面向无线IC标签时变得最好并且因此读取速率变得最高,而读取在这二者互相垂直面对时变得完全不可能。此外,对于圆偏振波而言,虽然无论无线IC标签的方向如何均有可能进行读取,但是读取速率与线性偏振波相比总体上较低。
因此,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利用控制标签来控制从读取器/写入器输出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偏振模式,以便提高对无线IC标签的读取速率。在下文中,将会参照图10和图11来说明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
参照图10,读取器/写入器100的天线110具有用于输出线性偏振无线电波的配置以及用于输出圆偏振无线电波的配置,并且允许对所输出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偏振模式进行切换。此外,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300e和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控制标签300f分别被贴附至认证对象1400的相互垂直的表面。无线IC标签300e记录了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标签ID。此外,控制标签300f记录了与控制项“无线电偏振模式”和控制内容“改变成圆偏振波”对应的标签ID(作为IDf)。此外,读取器/写入器100中的行为对应表160记录了与标签ID“IDf”相关联的控制项“无线电偏振模式”和控制内容“改变成圆偏振波”。在此,由于无线IC标签300e和控制标签300f被贴附至认证对象1400的相互垂直表面,因此如果从天线110输出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偏振模式为线性偏振波,则有可能引起当能够读取无线IC标签300e时却无法读取控制标签300f,以及当能够读取控制标签300f时却无法读取无线IC标签300e的这种情况。
[对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的说明]
接下来,将会参照图11的流程图来说明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
为了读取贴附至认证对象1400的无线IC标签300e和控制标签300f中记录的标签ID,读取器/写入器100从天线110输出无线电波(步骤S111)。此外,在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假设在步骤S111中输出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偏振模式与上次输出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偏振模式相同。然而,无线电偏振模式并不限于该配置,而是还可以恒定地为线性偏振波或者恒定地为圆偏振波。
此后,读取器/写入器100中的主处理部分130确定是否可从无线IC标签300e和控制标签300f二者或者仅可从其中之一或者无法从任何一个读取标签ID(步骤S112)。
当可从无线IC标签300e和控制标签300f二者读取标签ID时,主处理部分130向个人计算机200通知从无线IC标签300e读取的标签ID(步骤S117)。以此方式,可从无线IC标签300e和控制标签300f二者读取标签ID的情况是:无线电偏振模式为圆偏振波,或者其为线性偏振波而同时天线110不垂直地面对标签300e和300f。
此外,当仅可从标签300e和300f中之一读取标签ID时,主处理部分130确定标签ID是从它们中的哪一个读取的(步骤S113)。此外,仅可从一个标签读取标签ID的情况是:无线电偏振模式为线性偏振波。
继而,当从用于认证的无线IC标签300e读取了标签ID时(步骤S113为“否”),主处理部分130将读取自无线IC标签的标签ID发送至个人计算机200(步骤S117)。另一方面,当从控制标签300f读取了标签ID“IDf”时,其根据行为对应表160中记录的与标签ID“IDf”相关联的具有控制项“无线电偏振模式”和控制内容“改变成圆偏振波”的控制信息,将输出自读取器/写入器100的天线110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偏振模式改变成圆偏振波(步骤S115)。通过将无线电偏振模式改变成圆偏振波,对无线IC标签300e的读取速率得到提高。此后,主处理部分130从标签300e和300f读取标签ID,并且向个人计算器200通知读取自无线IC标签300e的标签ID(步骤S116)。此外,当无法在步骤116中读取无线IC标签的标签ID时,其例如执行错误过程以就标签读取失败向工人等作出通知。
此外,当在步骤S112中无法从任何一个标签读取标签ID时,主处理部分130将输出自天线110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偏振模式改变成线性偏振波(步骤S114)。将无线电偏振模式改变成线性偏振波是为了升高无线电波强度以便提高读取速率。亦即,采用具有低强度的圆偏振无线电波被认为是在步骤112中无法读取任何标签ID的原因;因而执行以上过程。此后,主处理部分130从标签300e和300f读取标签ID,并且向个人计算机200通知读取自无线IC标签300e的标签ID(步骤S116)。此外,如果在步骤116中无法读取无线IC标签300e,则其执行错误处理。
此外,有可能通过针对如图8中所示的从贴附至由带式输送机800输送的认证对象的无线IC标签读取标签ID的情况应用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提高读取速率。
[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获得的效果以外,还有可能获得另一效果:即,有可能提高对贴附至认证对象1400的无线IC标签300e的读取速率。这是因为对无线电偏振模式的改变基于用于改变无线电偏振模式的贴附至认证对象1400的控制标签300f和无线IC标签300e的读取结果以及基于用于改变无线电偏振模式的行为对应表160中记录的控制信息这二者。
[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会说明本发明的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在个人计算机一侧设置行为切换部分和行为对应表。
参照图12,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由读取器/写入器100b、个人计算机200b和控制标签300组成。读取器/写入器100b包括天线110、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主处理部分130以及通信部分140。个人计算机200b包括通信部分210、应用程序220和230、行为切换部分150以及行为对应表160。
[对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的说明]
读取器/写入器100b中的主处理部分130将经由天线110和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从控制标签300读取的标签ID经由通信部分140发送至个人计算机200b。个人计算机200b中的通信部分210将发送自读取器/写入器100b的标签ID传递给行为切换部分150。行为切换部分150从行为对应表160搜索与标签ID关联记录的控制信息,并且继而经由通信部分210将包括所找到的控制信息的搜索结果发送至读取器/写入器100b。在经由通信部分140接收搜索结果时,读取器/写入器100b中的主处理部分130根据搜索结果中所包括的控制信息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b中的每个部分。
[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获得的效果以外,还由可能获得另一效果:即,可以简化读取器/写入器的配置。这是因为行为切换部分150和行为对应表160被提供在个人计算机200b中。
[本发明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会说明本发明的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
参照图13A至图13D,具有控制信息的控制标签1500包括标签ID区域1510和用户区域1520。具有控制信息的控制标签1500由无线IC标签实现。
用户区域1520记录了包括控制项和控制内容在内的控制信息。例如,图13A中所示的用户区域1520记录了控制信息“无线电波强度提高10%”,其具有控制项“无线电波强度”和控制内容“提高10%”。此外,图13B中所示的用户区域1520记录了2条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无线电波强度提高10%”,其具有控制项“无线电波强度”和控制内容“提高10%”;以及控制信息“将读取时间跨度设置成3秒”,其具有控制项“读取时间跨度”和控制内容“设置成3秒”。此外,图13C中所示的用户区域1520记录了用于命令处理部分将提高无线电波强度10%的过程和将读取时间跨度设置成3秒的过程重复5次的控制信息。此外,图13D中所示的用户区域1520记录了用以指定参数值的格式的控制信息,包括用于设置10%无线电波强度的控制信息以及用于将读取时间跨度设置成3秒的控制信息。
标签ID区域1510记录了与用以根据用户区域1520中记录的控制信息对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指令的控制信息对应的标签ID。在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该标签ID被记录为“IDg”。此外,如图2中所示,读取器/写入器100中的行为对应表160记录了与标签ID“IDg”相关联的控制信息,其中控制项为“用户区域”并且控制内容为“遵照用户区域的内容”。
[对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行为的说明]
在例如经由天线110和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120从具有图13A中所示控制信息的控制标签1500读取标签ID“IDg”和控制信息“将无线电波强度提高10%”时,图1中所示读取器/写入器100中的主处理部分130将标签ID“IDg”传递给行为切换部分150。行为切换部分150继而从行为对应表160搜索与标签ID“IDg”关联记录的具有控制项“用户区域”和控制内容“遵照用户区域的内容”的控制信息,并且将搜索结果返回给主处理部分130。凭借于此,主处理部分130根据已读取的控制信息“将无线电波强度提高10%”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中的每个部分,以将输出自天线110的无线电波强度提高10%。
此外,在例如从具有图13B中所示控制信息的控制标签1500读取标签ID“IDg”和控制信息“将无线电波强度提高10%;将读取时间跨度设置成3秒”时,读取器/写入器100中的主处理部分130将标签“IDg”传递给行为切换部分150。凭借于此,行为切换部分150继而从行为对应表160搜索与标签ID“IDg”关联记录的控制信息,并且将搜索结果返回给主处理部分130。继而,主处理部分130根据已读取的控制信息“将无线电波强度提高10%;将读取时间跨度设置成3秒”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00中的每个部分,以将输出自天线110的无线电波强度提高10%以及将读取时间跨度设置成3秒。
[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方式,除了在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获得的效果以外,还有可能获得另一效果:即,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还可以由具有控制信息的控制标签中记录的控制信息来控制。这是因为行为对应表160记录了用以根据具有控制信息的控制标签1500中记录的控制信息来对读取器/写入器100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指令的控制信息。
[补充说明]
以上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整体或部分可以描述为以下补充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
(补充说明1)
一种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包括:
行为对应表,其与对应于每条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相关联的记录了多条控制信息,该多条控制信息分别包括控制项以及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
搜索部分,用于从行为对应表搜索与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从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读取的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的控制信息,该特殊控制标签记录了对应于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并且被用于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包括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以及
处理部分,用于根据搜索部分所搜索到的控制信息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
(补充说明2)
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行为对应表记录了用以根据具有控制信息的特殊控制标签中记录的控制信息对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指令的控制信息,其关联于具有记录了唯一标签ID和控制信息的控制信息的特殊控制标签中记录的标签ID;并且搜索部分从行为对应表搜索与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从具有控制信息的特殊控制标签读取的标签ID关联记录的控制信息。
(补充说明3)
根据补充说明1或者2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在行为对应表中记录的多条控制信息包括具有互不相同的控制项的控制信息。
(补充说明4)
根据补充说明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如果行为对应表未记录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从无线IC标签读取的标签ID,则搜索部分将该无线IC标签确定为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无线IC标签。
(补充说明5)
根据补充说明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特殊控制标签未记录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认证数据。
(补充说明6)
根据补充说明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控制信息用于切换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从无线IC标签读取的认证数据的应被通知目的地。
(补充说明7)
根据补充说明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控制从读取器/写入器输出的无线电波的强度的信息、用于控制从读取器/写入器输出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偏振模式的信息、用于禁止从读取器/写入器输出无线电波的信息以及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读取时间跨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条。
(补充说明8)
根据补充说明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还包括修改单元,该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指令来修改行为对应表的内容。
(补充说明9)
一种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其记录了与控制项以及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相对应的唯一标签ID,并且其被用于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
(补充说明10)
一种读取器/写入器控制方法,用于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包括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该方法包括:
从记录了与包括控制项和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唯一标签ID并且被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的、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读取标签ID;
在记录了与对应于每条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关联的多条控制信息的行为对应表中搜索与读取自特殊控制标签的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的控制信息;以及
根据搜索到的控制信息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
(补充说明11)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包括指令的程序,所述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包括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的过程,该过程包括:
从记录了与包括控制项和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唯一标签ID并且被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的、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读取标签ID;
在记录了与对应于每条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关联的多条控制信息的行为对应表中搜索与读取自特殊控制标签的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的控制信息;以及
根据搜索到的控制信息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
(补充说明12)
一种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存储具有包括控制项和针对该控制项的控制内容的关联控制信息以及与控制信息对应的唯一标签ID的行为对应表的存储装置;
用于从行为对应表搜索与标签读取/写入处理装置从记录了与控制信息对应的唯一标签ID并且被用于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包括标签读取/写入处理装置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的、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读取的标签ID相关联地存储的控制信息的搜索装置;
用于根据搜索装置搜索到的控制信息来控制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的处理装置。
本发明适用于采用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读取器/写入器的系统。

Claims (9)

1.一种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包括:
行为对应表,其与对应于每条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了多条控制信息,该多条控制信息分别包括控制项以及针对所述控制项的控制内容;
搜索部分,用于从所述行为对应表搜索与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从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读取的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的控制信息,所述特殊控制标签记录了对应于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唯一标签ID并且被用于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包括所述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以及
处理部分,用于根据所述搜索部分搜索到的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其中
记录在所述行为对应表中的所述多条控制信息包括具有表示彼此不同的控制对象的控制项的那些控制信息;并且
记录在所述行为对应表中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控制从所述读取器/写入器输出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偏振模式的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行为对应表记录了用以根据具有控制信息的特殊控制标签中记录的控制信息对所述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的指令的控制信息,其关联于在具有控制信息的所述特殊控制标签中记录的标签ID,具有控制信息的所述特殊控制标签记录了所述唯一标签ID和所述控制信息;并且所述搜索部分从所述行为对应表搜索与所述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从具有控制信息的所述特殊控制标签读取的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的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在所述行为对应表中记录的所述多条控制信息包括具有互不相同的控制项的控制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如果所述行为对应表未记录所述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从所述无线IC标签读取的标签ID,则所述搜索部分将所述无线IC标签确定为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无线IC标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特殊控制标签未记录用于对认证对象进行认证的认证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用于切换所述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从所述无线IC标签读取的认证数据的应被通知目的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控制从所述读取器/写入器输出的无线电波的强度的信息、用于禁止从所述读取器/写入器输出无线电波的信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读取器/写入器的读取时间跨度的信息中的至少一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还包括修改单元,所述修改单元用于根据用户的指令来修改所述行为对应表的内容。
9.一种读取器/写入器控制方法,用于对用于从无线IC标签读取数据以及向无线IC标签写入数据的包括标签读取/写入处理部分的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进行控制,该方法包括:
从记录了与包括控制项和针对所述控制项的控制内容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唯一标签ID并且被用于控制所述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的、由无线IC标签配置的特殊控制标签读取标签ID;
在记录了与对应于每条控制信息的唯一标签ID关联的多条控制信息的行为对应表中搜索与读取自特殊控制标签的标签ID相关联地记录的控制信息;以及
根据搜索到的控制信息来控制所述读取器/写入器的操作;其中
记录在所述行为对应表中的所述多条控制信息包括具有表示彼此不同的控制对象的控制项的那些控制信息;并且
记录在所述行为对应表中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控制从所述读取器/写入器输出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偏振模式的控制信息。
CN201110291598.0A 2010-09-27 2011-09-26 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67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4749A JP5771929B2 (ja) 2010-09-27 2010-09-27 リーダ・ライタ制御装置
JP2010-214749 2010-09-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7755A CN102567755A (zh) 2012-07-11
CN102567755B true CN102567755B (zh) 2016-07-06

Family

ID=45870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9159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67755B (zh) 2010-09-27 2011-09-26 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75080A1 (zh)
JP (1) JP5771929B2 (zh)
CN (1) CN1025677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9495B (zh) * 2013-01-10 2017-06-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安全门系统
TW201506801A (zh) * 2013-08-06 2015-02-16 Wistron Neweb Corp 射頻辨識讀取器以及操控方法
US9443121B2 (en) 2014-03-31 2016-09-13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Locally-powered,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antenna for RFID reader, and RFID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scanning item tags with one or more such antennas
JP6372179B2 (ja) * 2014-06-13 2018-08-15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搬送システム
JP6960206B2 (ja) * 2015-08-31 2021-11-05 トーヨーカネツ株式会社 非接触型物品識別機構、情報集計装置及び物流管理システム
EP3462260A1 (de) * 2017-09-29 2019-04-0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überwachung des zustands einer produktionseinrichtung
AU2020315362B2 (en) * 2019-07-15 2023-12-14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Method for missed item recovery in RFID tunnel environment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7852B1 (en) * 1999-09-22 2004-01-13 Intermec Ip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or configuring a device, such as an RFID rea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3640B2 (ja) * 1999-04-14 2010-12-22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遠隔制御装置および遠隔制御用受信装置
US6754190B2 (en) * 2001-10-17 2004-06-22 Motorola, Inc. Channel selection method use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291389B2 (ja) * 2005-01-31 2009-07-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Rfid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るrfidシステム
US20060176146A1 (en) * 2005-02-09 2006-08-10 Baldev Krishan Wireless universal serial bus memory key with fingerprint authentication
JP4784237B2 (ja) * 2005-09-30 2011-10-0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633647B2 (ja) * 2006-02-15 2011-02-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制御方法、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接続確認方法
JP2008134878A (ja) * 2006-11-29 2008-06-12 Brother Ind Ltd 無線タグ情報読み取りシステム、無線タグ情報管理サーバ、無線タグ情報読み取り装置
US8169303B2 (en) * 2007-04-27 2012-05-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RFID tags for initiation of selected business processes
US8078146B2 (en) * 2007-06-01 2011-12-1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ity and asset management
JP2009141608A (ja) * 2007-12-05 2009-06-25 Toshiba Te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230487A (ja) * 2008-03-24 2009-10-08 Nec Tokin Corp Icタグ読み取りシステム、およびicタグリーダ
JP2009251932A (ja) * 2008-04-07 2009-10-29 Brother Ind Ltd 無線タグ通信装置
JP2009282662A (ja) * 2008-05-21 2009-12-03 Panasonic Corp Rfidリーダ装置およびrfid管理システム
JP4752931B2 (ja) * 2009-02-18 2011-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タグ通信装置
JP5332748B2 (ja) * 2009-03-09 2013-1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入退室管理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7852B1 (en) * 1999-09-22 2004-01-13 Intermec Ip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or configuring a device, such as an RFID rea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71929B2 (ja) 2015-09-02
JP2012069028A (ja) 2012-04-05
CN102567755A (zh) 2012-07-11
US20120075080A1 (en) 2012-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7755B (zh) 读取器/写入器控制装置
Roussos Networked RFID: systems, software and services
US9953192B2 (en) RFID tag communication triggered by sensed energy
Fescioglu-Unver et al. RFID in production and service systems: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issues
CN100501758C (zh) 一种rfid系统中阅读器与标签的通信方法
Ilie-Zudor et al. The RFID technology and its current applications
US779145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ying response amplitude of radio transponders
US8738918B2 (en) Document evidence and article retrieval and identification system
US2007015929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rogating and updating electronic shelf labels
US20080094217A1 (en) Location identification/management system, card reader, and location edentification/management method
US20090138303A1 (en) Activity Inference And Reactive Feedback
WO2008088398A2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ed user tracking
CN105069508A (zh) 使用无线激活装置跟踪物品的系统和方法
JPWO2006114814A1 (ja) 物品管理システム
US10474938B2 (en)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JP2011108155A (ja) 入退管理システム
Madleňák et al. System of management and traceability of logistic items through new technologies
CN111754140A (zh)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KR101325007B1 (ko) Rfid를 이용한 선반 내 물품 위치 확인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0397625Y1 (ko) 능동형 알에프아이디칩을 이용한 분실물 예방 시스템
CN114897117A (zh)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系统及方法
US11822999B2 (en) Controlled zone tracking system
JP5303436B2 (ja) 測定値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測定値管理方法
CN213069885U (zh)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
JP4958601B2 (ja) 見守りシステムおよび通過履歴記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