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69885U -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69885U
CN213069885U CN202021575215.3U CN202021575215U CN213069885U CN 213069885 U CN213069885 U CN 213069885U CN 202021575215 U CN202021575215 U CN 202021575215U CN 213069885 U CN213069885 U CN 213069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nel
rfid
information
tag
control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52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罗林
潘莉
张华彬
鲜亮
陈曦
高翔
何操
陈悦
李帆
巫永林
易家福
廖翎谕
李明高
廖宏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Phase Lo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Phase Lo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Phase Lo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Phase Lock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52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69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69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69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系统包括:RFID标签、RFID阅读器和控制管理装置,RFID标签与RFID阅读器连接,RFID阅读器与控制管理装置通讯连接;RFID标签与人员绑定,用于存储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其中,标签信息中至少包括用于识别人员的唯一标识信息;RFID阅读器用于扫描RFID标签获得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并将标签信息传输至控制管理装置;控制管理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判断人员对应的人员状态,从而提高人员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在无线射频识别 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中,一般由阅读器和标签组成。阅读器通过无线射频读取标签内的信息,与传统条形码相比,其具有阅读距离远、读取速度快、非可视识别、支持快速读写等优点。RFID技术与互联网、无线通讯网络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共享,在物流供应链、生产自动化、公共信息服务、交通管理以及军事应用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射频识别领域中,人员管理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目前广泛使用的人员管理系统仅能实现人员信息的统计和查询,而对于人员具有的管理关系并不明确,无法实现管理任务明确和管理权限分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以有效的改善现有技术中具有的管理任务不明确导致的人员管理安全性低和人员管理效率低的技术缺陷。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系统包括:RFID标签、RFID阅读器和控制管理装置,RFID标签与RFID阅读器连接,RFID阅读器与控制管理装置通讯连接;RFID标签与人员绑定,用于存储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其中,标签信息中至少包括用于识别人员的唯一标识信息;RFID阅读器用于扫描RFID标签获得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并将标签信息传输至控制管理装置;控制管理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判断人员对应的人员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阅读器包括用于产生射频信号的RFID天线和RFID阅读芯片,RFID天线对RFID标签中的标签信息进行识别,获得标签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管理装置包括:主控制器,主控制器与RFID阅读器之间进行接口通信或无线协议通信,接收 RFID阅读器发送的标签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人员管理数据库,用于存储多个人员中每个人员的人员信息,其中,人员信息包括:人员图像、人员姓名、人员编号信息、性别、部门、联系方式、绑定的RFID标签的编号和考勤信息;查询模块,用于查询人员的人员信息;可编辑模块,用于编辑人员的人员信息;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人员的考勤情况;识别模块,用于根据人员管理数据库储存的人员图像和人员编号信息识别从RFID阅读器获得的人员图像和人员编号信息是否匹配;人员管理数据库查询模块、可编辑模块、监测模块和识别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员管理的设备信息,对所述人员进行预警提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RFID阅读器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在接收与人员绑定的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时,采集该人员的人员图像,与标签信息一起传输至控制管理装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健康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与RFID标签绑定的人员的健康信息,健康信息包括:体温信息、心率信息和血压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用于对RFID阅读器和控制管理装置提供稳定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与人员绑定的RFID 标签,采用RFID阅读器和控制管理装置完成对人员的考勤状态的监测,一方面,在对人员信息列表进行查询时,需要进行登录识别加上登录人员图像识别双重识别,可以提高人员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管理任务的明确划分和管理权限关系的明确划分,使得管理的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管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标:10-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110-RFID标签,120-RFID阅读器,130-控制管理装置,131-主控制器,132-人员管理数据库,133-查询模块,134-可编辑模块,135-监测模块,136-识别模块,137-预警模块,138- 健康监测模块,139-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看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10,系统包括:RFID标签110、RFID阅读器120和控制管理装置130,RFID 标签110与RFID阅读器120连接,RFID阅读器120与控制管理装置130 通讯连接;RFID标签110与人员绑定,用于存储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其中,标签信息中至少包括用于识别人员的唯一标识信息;RFID阅读器120 用于扫描RFID标签110获得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并将标签信息传输至控制管理装置130;控制管理装置13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判断人员对应的人员状态。
详细地,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高容量电子标签有用户可写入的存储空间,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RFID阅读器120包括用于产生射频信号的RFID天线和RFID阅读芯片,RFID天线对电子标签中的标签信息进行识别,获得标签信息。
请参阅图2,控制管理装置130包括:主控制器131,主控制器131与 RFID阅读器120之间进行接口通信或无线协议通信,接收RFID阅读器120 发送的标签信息。主控制器131可以为微控制器,主控制器131可以完成对接收到的RFID阅读器120发送的信号的解编码,数据的加解密以及执行防碰撞算法。
控制管理装置130还包括:人员管理数据库132,用于存储多个人员中每个人员的人员信息,其中,人员信息包括:人员图像、人员姓名、人员编号信息、性别、部门、联系方式、绑定的RFID标签110的编号、考勤信息;查询模块133,用于查询人员的人员信息;可编辑模块134,用于编辑人员的人员信息;监测模块135,用于监测人员的考勤情况;识别模块136,用于根据人员管理数据库132储存的人员图像和人员编号信息识别从RFID 阅读器120获得的人员图像和人员编号信息是否匹配;人员管理数据库132 查询模块133、可编辑模块134、监测模块135和识别模块136分别与主控制器131连接。
具体地,人员管理数据库132为所有人员的人员信息的集合,人员信息包括多种类型,可以充分的反映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人员与设备之间的管理关系,这样,若设备出现故障,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上管理该故障设备的人员并进行处理。
查询模块133,用于根据查询指令中的查询条件,在人员列表中查询出与查询条件匹配的相关数据,并显示在控制管理装置130上。
可编辑模块134,用于在通过相关认证后,对与个人相关的人员信息进行编辑操作。其中,编辑操作可以包括:添加新人员的相关人员信息、删除人员列表中的部分人员及该人员对应的人员信息、修改人员列表中的人员信息和查看人员考勤记录。
监测模块135,用于监测人员的考勤情况。若某一个人的考勤情况出现异常,控制管理装置130将会出现相关的提示信息。
识别模块136,用于根据人员管理数据库132储存的人员图像和人员编号信息识别从RFID阅读器120获得的人员图像和人员编号信息是否匹配。具体地,RFID阅读器120获得人员图像的方式可以为RFID阅读器120上设置图像采集装置,当RFID阅读器120与控制管理装置130进行通信,与RFID阅读器120相关的图像采集装置也会采集当前人员图像传输至控制管理装置130并进行识别,经过人员图像和人员编号信息的双重识别,提高了人员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控制管理装置130还包括:预警模块137,用于根据所述人员管理的设备信息,对所述人员进行预警提示。具体地,预警模块137预设有预警阈值,当检测到人员管理的设备的相关设备数据存在异常时,将会对管理设备的人员进行提示,并使得管理人员尽快处理。
RFID阅读器120还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在接收与人员绑定的 RFID标签110的标签信息时,采集该人员的人员图像,与标签信息一起传输至控制管理装置130。通过标签信息中的唯一标识信息和人员图像信息双重识别,可以提高人员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控制管理装置130还包括:健康监测模块138,用于监测与RFID标签 110绑定的人员的健康信息,健康信息包括:体温信息、心率信息和血压信息。
具体地,健康监测模块138包括体温测量单元、心率测量单元和血压测量单元。通过集成温度测量传感器及电路测量体温、集成心率测量传感器及相关电路测量心率和集成血压测量传感器及相关电路测量血压,这样可以实时监测到人员的健康状态,若人员的相关健康信息异常,可以及时进行救治,实现对人员的更好、更安全的管理。
控制管理装置130还包括:电源模块139,用于对RFID阅读器120和控制管理装置130提供稳定电源。为了使得控制管理装置130正常工作,需要电源模块139提供稳定的且满足其工作电压要求的电压。为了使得电源模块139正常供电,且为直流电,在电源模块139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 131之间设置有直流转换器。
基于上述的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10,本申请实施例还对应的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10实现对人员精确管理的基于RFID 的人员管理方法。请参阅图3,基于RFID的设备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1、步骤S12和步骤S13。
下面将对该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方法的流程做详细说明。
步骤S11:获得与人员绑定的RFID标签110中的标签信息;
步骤S12:基于标签信息,在控制管理装置130中查找与标签信息对应的人员信息,获得人员的人员信息;
步骤S13:根据RFID标签110中的标签信息与控制管理装置130存储的人员信息,判人员对应的人员状态,其中,人员状态包括:人员健康状态和人员出勤状态。
步骤S11:获得与人员绑定的RFID标签110中的标签信息。
控制管理装置130向RFID阅读器120发出读写命令,作为响应,RFID 阅读器120与RFID标签110之间就会建立起特定的通信。RFID标签110 中的标签信息传给RFID阅读器120,RFID阅读器120再与控制管理装置 130进行通信,控制管理装置130接收RFID阅读器120发送的标签信息,由此获得RFID标签110对应的标签信息。
步骤S12:基于标签信息,在控制管理装置130中查找与标签信息对应的人员信息,获得人员的人员信息。
根据接收的标签信息中的唯一标识信息和人员图像信息,识别与获得的标签信息对应的人员是否为合法人员;若识别成功,根据标签信息中的唯一标识信息,在控制管理装置130中的人员管理数据库132查询与标签信息中的唯一标识信息匹配的人员信息列表;将查询到的所述人员信息列表确定为人员的人员信息。
只有在接收的标签信息中的唯一标识信息和人员图像信息与控制管理装置130中的人员管理数据库132查询与标签信息中的唯一标识信息和人员图像信息均匹配的前提下,才说明与人员绑定的标签信息是合法的,才可以进一步的获得与标签信息中的唯一标识信息匹配的人员信息列表,并将查询到的人员信息列表确定为人员的人员信息。通过标签信息中的唯一标识信息和人员图像信息双重识别,可以提高人员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步骤S13:根据RFID标签110中的标签信息与控制管理装置130存储的人员信息,判人员对应的人员状态,其中,人员状态包括:人员出勤状态。
控制管理装置130通过所述RFID阅读器120扫描与所述人员绑定的所述RFID标签110来判断所述人员考勤状态,包括:开启循环读取标签线程,将所有读取到的RFID标签110缓存控制管理装置130中的标签列表,判断当前获得的RFID标签110是否位于标签列表中,若存在,将获得当前RFID 标签110时对应的时刻更新为标签列表中该RFID标签110的更新时间,若不存在,将当前的RFID标签110添加至标签列表中,并存储获得当前RFID 标签110时对应的时刻;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标签列表中的目标RFID 标签110的更新时间未发生变化,且与目标RFID标签110绑定的人员的当前状态为在线状态,确定与目标RFID标签110绑定的人员为考勤成功状态,将与目标RFID标签110绑定的人员的当前状态从在线状态更新为离线状态;或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标签列表中的目标RFID标签110的更新时间连续发生变化,且与目标RFID标签110绑定的人员的当前状态从离线状态更新至在线状态,确定与目标RFID标签110绑定的人员为考勤成功状态。
除了步骤S13以外,方法还包括:控制管理装置130绑定人员管理判据,其中,人员管理判据包括:人员图像、人员编号信息、职位、管理的设备编号信息、职位与管理设备权限关系;获取所有人员的人员管理判据,获得人员管理判据列表;当任一人员登录账号,发送对人员信息的编辑指令时,通过遍历人员管理判据列表,判断登录账号对应的人员信息是否满足与人员管理判据列表中的职位与管理设备权限关系,若是,编辑指令将会被应答,对人员信息进行编辑,若否,提示没有权限进行编辑。
具体地,每个人员具有不同的管理权限,权限越高的管理人员可以访问人员管理数据库132中越多的数据。若人员的管理权限与预设的职位与管理设备权限关系不匹配,人员将无法进行查询以及可编辑操作。这样,可以更高的提升人员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系统包括:RFID标签、RFID阅读器和控制管理装置,RFID标签与RFID阅读器连接,RFID阅读器与控制管理装置通讯连接;RFID标签与人员绑定,用于存储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其中,标签信息中至少包括用于识别人员的唯一标识信息;RFID阅读器用于扫描RFID标签获得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并将标签信息传输至控制管理装置;控制管理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与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判断人员对应的人员状态,从而提高人员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RFID标签、RFID阅读器和控制管理装置,所述RFID标签与所述RFID阅读器连接,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控制管理装置通讯连接;
所述RFID标签与人员绑定,用于存储与所述人员相关的标签信息,其中,所述标签信息中至少包括用于识别所述人员的唯一标识信息;
所述RFID阅读器用于扫描所述RFID标签获得与所述人员相关的所述标签信息,并将所述标签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管理装置;
所述控制管理装置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与所述人员相关的所述标签信息,判断所述人员对应的人员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阅读器包括用于产生射频信号的RFID天线和RFID阅读芯片,所述RFID天线对所述RFID标签中的所述标签信息进行识别,获得所述标签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理装置包括:
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RFID阅读器之间进行接口通信或无线协议通信,接收所述RFID阅读器发送的所述标签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
人员管理数据库,用于存储多个人员中每个人员的人员信息,其中,所述人员信息包括:人员图像、人员姓名、人员编号信息、性别、部门、联系方式、绑定的RFID标签的编号、考勤信息;
查询模块,用于查询所述人员的所述人员信息;
可编辑模块,用于编辑所述人员的所述人员信息;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人员的考勤情况和健康状态;
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员管理数据库储存的人员图像和人员编号信息识别从所述RFID阅读器获得的人员图像和人员编号信息是否匹配;
所述人员管理数据库、所述查询模块、所述可编辑模块、所述监测模块和所述识别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
预警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人员管理的设备信息,对所述人员进行预警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阅读器还包括:
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在接收与人员绑定的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时,采集该人员的人员图像,与标签信息一起传输至所述控制管理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
健康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与RFID标签绑定的人员的健康信息,所述健康信息包括:体温信息、心率信息和血压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理装置还包括:
电源模块,用于对所述RFID阅读器和所述控制管理装置提供稳定电源。
CN202021575215.3U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 Active CN213069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5215.3U CN21306988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5215.3U CN21306988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69885U true CN213069885U (zh) 2021-04-27

Family

ID=75579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5215.3U Active CN213069885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69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n Application of RFID technology for logistics on internet of things
CN110677174B (zh) 基于无线射频识别的货架盘点方法及相关装置
Strassner et al. Today’s impact of ubiquitous computing on business processes
CN111754140A (zh)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
TW201737208A (zh) 使用標籤進行巡檢之方法、系統和通訊終端
EP1959579A1 (en) Electronic tag, and electronic tag system
CN103810545A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图书馆方法与装置
CN101438331A (zh) 将dac输出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以选择性执行一个动作的rf装置
US20150379839A1 (en) Rfid-based pre-sales/after-sales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system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CN10876479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仓储管理系统
US9342810B2 (en) Dynamic scan context determination for asset reconciliation
US201500326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indication information
US10474938B2 (en)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CN103440687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考勤方法及系统
CN112437420A (zh) 一种基于NB-IoT(5G)的多功能电子标签系统
KR100795755B1 (ko) 외부 데이터 및 전원을 유선으로 공급받는 rfid 태그와이를 이용한 측정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364954A (zh) 一种基于rfid射频读写器的办公楼内设备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6022403B (zh) 一种基于rfid的车间生产设备检修记录系统和方法
CN110688551A (zh) 基于rfid保密文件全程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753941A (zh) 一种基于rfid的设备管理系统及方法
CN213069885U (zh) 一种基于rfid的人员管理系统
CN109308499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零售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111860710A (zh) Rfid继电保护装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97117A (zh) 一种基于rfid的资产设备定位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584403B (zh) 一种发电厂巡检设备认证管理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