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芬酸有机盐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合物及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学和制剂学领域,涉及一种溴芬酸有机盐。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溴芬酸有机盐的制备方法、含有该溴芬酸有机盐的组合物、以及所述溴芬酸有机盐或其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炎症的药物或者镇痛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溴芬酸钠是由Wyeth2Ayerst公司开发的非甾体抗炎药,是2-氨基-3-苯甲酰基苯乙酸(氨芬酸)的衍生物,1997年在美国上市,具有强力镇痛作用,用于治疗锐痛,无成瘾性,作用强度是其它非甾体抗炎药的10倍。溴芬酸钠是目前最有效的环氧合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阻断前列腺素类炎症调节剂的合成,从而产生抗炎,抗过敏和镇痛的作用。
溴芬酸钠化学名为2-氨基-3-(4-溴苯甲酰基)-苯乙酸钠倍半水合物,其化学结构如下:
溴芬酸纳在水中易溶,0.1M盐酸溶液、乙腈和丙酮中几乎不溶,在甲醇中溶解,在乙醇中微溶。
溴芬酸钠滴眼液由日本Senju公司开发,于2000年在日本上市,为5mL/支的0.1%溴芬酸钠眼用溶液,用于外眼部及前眼部的炎症性疾病的对症治疗:眼睑炎、结膜炎、强膜炎、术后炎症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发现了新的溴芬酸有机盐,其具有良好的消炎镇痛活性和稳定性,同时,本发明人还惊奇的发现,其具有优于溴芬酸钠的透皮性能。由此提供了下述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溴芬酸有机盐,其具有下面的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A代表有机碱,具体地,为含氮的有机碱。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溴芬酸有机盐为溴芬酸二乙胺盐或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具体地,其具有下面的式II或式III所示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本发明的溴芬酸有机盐的合成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溴芬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等摩尔的有机碱,搅拌反应至完全(薄层层析方法监测是否反应完全);
2)浓缩蒸干反应溶液,得到淡黄色或橙黄色固体;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固体进行重结晶,得到溴芬酸有机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以及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为丙酮;所述有机碱为含氮的有机碱,具体地,为二乙胺或氨丁三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加热为25-80℃;具体地,为45-60℃,更具体地,为5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搅拌反应的时间为0.5-2小时;具体地,为1小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重结晶在0℃以下进行;具体地,为-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下述步骤:
4)将重结晶得到晶体进行真空干燥。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含有本发明的溴芬酸有机盐。可选地,所述组合物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者辅料。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涉及本发明的溴芬酸有机盐或者本发明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炎症的药物或者镇痛药物中的用途;所述炎症包括人体各个组织的炎症(例如皮肤炎症、耳部炎症如耳廓炎症或耳廓肿胀、足肿胀);具体地,所述炎症为前列腺素参与或介导引起的炎症,更具体地,为眼部炎症如眼睑炎、结膜炎、强膜炎、或眼部术后炎症。所诉的镇痛作用包括缓解人体的各部位的疼痛;具体地,为由前列腺素引起的或介导的疼痛,更具体地,为眼部疾病引起的疼痛。
前列腺素能够增强其他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促进炎症发展,同时还具有痛觉增敏作用,可增加痛觉感受器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并且前列腺素本身也有致痛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阻止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与释放,阻止炎症介质对眼部的刺激和损害,发挥较强的抗过敏、缓解瘙痒、消炎及止痛作用。因此,作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非甾体抗炎药在具有消炎作用的同时也具有镇痛作用。而且,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抑制手术诱发缩瞳的作用,在手术中维持瞳孔扩大,事先经过非甾体抗炎药处理或伤后早期使用,对减轻炎症反应及预防合并症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提供了新的溴芬酸有机盐,其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良好,长期放置稳定性强。并且,相对于市面上的溴芬酸钠,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更好的透皮效果。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稳定,反应产率高,产品纯度高,反应没有严重的“三废”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溴芬酸二乙胺盐的制备
准确称取溴芬酸3.8g(0.0113mol)置于干燥洁净的100mL三颈瓶中,加入60mL丙酮,搅拌,55℃加热至溶解,向反应器中加入二乙胺1.2mL(0.0113mol),继续加热至析出物完全溶解,55℃搅拌至反应1小时,至反应完全(薄层层析方法监测是否反应完全),减压蒸馏出去溶剂,得到淡黄色固体,向其中加入丙酮和水(体积比3∶1)混合溶剂28mL,回流状态下至淡黄色固体溶解,加入少量活性炭继续搅拌1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置于冰箱过夜(-5℃冷却结晶),过滤,滤饼经真空干燥得淡黄色晶体2.7g。mp:157-159℃,收率58.7%。
产品经元素分析,实测值(理论值):C 56.03(56.07),H 5.69(5.46),Br 19.62(19.67),N 6.88(6.89),O 11.78(11.81),1HNMR(300MHz,d6-DMSO):δ1.67(t,6H,-CH3)δ3.29(s,2H,ArCH2COO-),δ3.37(q,4H,-CH2-N-),δ6.47(t,1H,J=7.5Hz,N-Ar5H),δ7.10(d,1H,J=7.8Hz,N-ArH),δ7.17(d,1H,J=6.8Hz,N-ArH),δ7.49(d,2H,J=8.3Hz,Br-ArH),δ7.71(d,2H,J=8.3Hz,Br-ArH),δ7.01(s,2H,NH2 +),δ7.88(bro,2H,Ar-NH2)。经MS、UV、IR、和HPLC分析,产品为溴芬酸二乙胺盐,纯度为99.5%。
实施例2: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的制备
准确称取溴芬酸3.8g(0.0113mol)置于干燥洁净的100mL三颈瓶中,加入80mL丙酮,搅拌,55℃加热至溶解,向反应器中加入氨丁三醇1.4g(0.0113mol),继续加热至析出物完全溶解,55℃搅拌反应1小时,至反应完全(薄层层析方法监测是否反应完全),减压蒸馏出去溶剂,得到橘黄色固体,向其中加入乙醇水(体积比9∶1)混合溶剂33mL,回流状态下至橘黄色固体溶解,加入少量活性炭继续搅拌10分钟,趁热过滤,滤液置于冰箱过夜(-5℃冷却结晶),过滤,滤饼经真空干燥得淡黄色晶体3.5g。mp:144-147℃,收率67.3%。
产品经元素分析,实测值(理论值):C 50.12(50.15),H 5.09(5.08),Br 17.55(17.52),N 6.15(6.15),O 21.05(21.08),。1HNMR(300MHz,d6-DMSO):δ3.34(s,2H,ArCH2COO-),δ3.67(s,3H,-OH),δ4.19(s,6H,-CH2-OH),δ6.53(t,1H,J=7.7Hz,N-Ar5H),δ7.13(d,1H,J=8.1Hz,N-ArH),δ7.22(d,1H,J=6.9Hz,N-ArH),δ7.43(d,2H,J=8.7Hz,Br-ArH),δ7.76(d,2H,J=8.7Hz,Br-ArH),δ7.13(s,3H,NH3 +),δ7.84(bro,2H,Ar-NH2)。经MS、UV、IR、和HPLC分析,产品为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纯度为99.6%。
实施例3:溴芬酸有机盐的体外透皮吸收实验
溴芬酸盐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溴芬酸钠、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溴芬酸二乙胺盐和实施例2中所制备的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各0.25g,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磷酸盐缓冲溶液(pH值7.0)定容制成储备液备用。
色谱条件: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波长:266nm)。色谱柱:十八烷基硅胶柱(4.0mm×150mm,5μm)。流动相:精密称取醋酸铵3.85g,水定容至1000mL。取该溶液600mL加入250mL甲醇和150mL四氢呋喃。流速:1.5mL/min。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精密称取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适量,用流动相溶解,并分别稀释成浓度为10、30、60、120、300、700μg/ml的供试溶液,分别精密量取20μl注入色谱仪,分别进行测定,以样品峰面积(A)为纵坐标,以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浓度(C)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方程分别为:溴芬酸钠A=224.81C+0.0584(r=0.9998),溴芬酸二乙胺盐A=217.66C-0.0186(r=0.9997),溴芬酸氨丁三醇盐A=231.16C-0.0436(r=0.9999)。结果表明溴芬酸盐浓度在10~7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回收率试验:用流动相分别配制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的溶液,每种盐都配成低、中、高三种浓度(80.0μg/ml、100.0μg/ml、以及120.0μg/ml)的溶液,每种浓度各配3份,分别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分别为;溴芬酸钠(99.5%、100.1%、100.2%),溴芬酸二乙胺(99.6%、99.9%、100.3%),溴芬酸氨丁三醇盐(99.6%、100.0%、100.4%)。
透皮吸收测定:取200-260g的大白鼠的背、腹离体皮肤作渗透膜,用手术缝合线固定在扩散池上(扩散池直径1.25cm,有效面积1.23cm2)。供室中加入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储备液各2ml,接收池中用生理盐水100ml作接收液,32℃恒温,搅拌(250r/min)。按0、2、4、6、8、10、12、24h时间间隔精密量取取接收液5ml,过滤,按上述方法测定一阶光谱导数吸收值与计算含量,由如下公式计算累积渗透量Q;
上式中,c为接收液样品浓度;v1为每次取样体积;v2为扩散池体积;A为扩散面积。以t为横坐标,Q为纵坐标作图,即可得到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的渗透曲线;以累积渗透量Q对时间进行线性回归,所得斜率K即为透皮速率;24h的累积渗透量乘以有效渗透面积(1.23cm2),即得到24h渗透总量;24h渗透总量除以供室中加入产品的质量,即得到渗透百分比。
结果:不同时间溴芬酸盐累计渗透量见表1,渗透速率、24h渗透总量、渗透百分比见表2。
表1:三种药物在不同时间的累积渗透量(μg/cm2,n=3)
表2:三种药品透皮吸收数据
结果分析:
由表1和表2的数据可见,本发明中的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与溴芬酸钠均有一定的透皮吸收作用,其中24h内渗透总量溴芬酸二乙胺盐最高,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其次,仍高于溴芬酸钠。结果显示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体外透皮吸收效果均明显好于溴芬酸钠,透皮吸收量分别是溴芬酸钠的1.85倍和1.61倍。这表明了本发明中涉及的两种新的溴芬酸的有机盐具有很好的透皮吸收作用,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实施例4:溴芬酸有机盐的抗炎活性试验
本实施例采用溴芬酸的盐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性试验和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的影响实验来衡量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的抗炎活性。
1.对小鼠耳廓二甲苯致肿胀的影响实验:
试验分组:40只小鼠,体重20±2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溴芬酸钠组、溴芬酸二乙胺盐组、以及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组。
溴芬酸盐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溴芬酸钠、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溴芬酸二乙胺盐和实施例2中所制备的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各1g,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制成储备液备用。
试验方法:各实验组小鼠每天分别给生理盐水、溴芬酸钠溶液,溴芬酸二乙胺盐溶液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溶液,各组每天灌胃2次,灌胃量为50mL/Kg,连续7天,末次给药1小时后各试验组小鼠右耳涂二甲苯0.05mL/只,左耳作对照,30分钟后处死小鼠,用直径6mm的打孔器将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用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分别称重,以两耳片重量差值作为肿胀程度指标。结果见表3。
表3: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对小鼠耳廓肿胀影响性试验
组别 |
动物数(只) |
肿胀度(mg) |
生理盐水对照组 |
10 |
11.31±1.13 |
溴芬酸钠组 |
10 |
5.45±0.36 |
溴芬酸二乙胺盐组 |
10 |
5.37±0.50 |
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组 |
10 |
5.41±0.47 |
如表3所示,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与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的抗炎效果与溴芬酸钠相似。
2.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的影响实验
试验分组:40只大鼠,体重200-220克,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生理盐水对照组、溴芬酸钠组、溴芬酸二乙胺盐组、以及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组。
溴芬酸盐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溴芬酸钠、实施例1中所制备的溴芬酸二乙胺盐和实施例2中所制备的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各1g,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生理盐水定容制成储备液备用。
各实验组大鼠每天分别给生理盐水、溴芬酸钠溶液,溴芬酸二乙胺盐溶液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溶液,各组每天灌胃2次,灌胃量为50mL/Kg,连续7天,末次给药前先测大鼠正常左右后足跖体积,测定采用毛细血管容积法。调整大鼠踝关节处的画线位置,使大鼠左右后足跖体积在1mL左右,于末次给药0.5小时后,给每只大鼠左右后足跖皮下注射新配制的10%鸡蛋清液0.1mL每只,并于注射蛋清后0.5、1、2、4、6小时再测大鼠左右后足跖体积,计算肿胀率(足跖肿胀率=注射蛋清后不同时间足跖体积-注射蛋清前同侧足跖体积/注射蛋清前同侧足跖体积),结果见表4。
如表4所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与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在0.5小时到6小时之间可明显抑制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使肿胀率降低,并且三种盐对肿胀的抑制程度相近。
由小鼠耳廓二甲苯致肿胀的影响实验和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的影响实验的结果,可知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与溴芬酸钠均对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程度相近,说明了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与溴芬酸钠具有相近的抗炎活性。
实施例5:溴芬酸有机盐的稳定性试验
1)溴芬酸有机盐在固态下的化学稳定性
将溴芬酸钠、实施例1中所制的溴芬酸二乙胺盐和实施例2中所制的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在60℃下进行稳定性加速实验,结果见表5。
HPLC分析条件:
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波长:266nm)。
色谱柱:十八烷基硅胶柱(4.0mm×150mm,5um)。
流动相:精密称取醋酸铵3.85g,水定容至1000mL。取该溶液600mL加入250mL甲醇和150mL四氢呋喃。
流速:1.5mL/min。
表5:溴芬酸有机盐固态下的化学稳定性
如表4所示,在60℃下的加速实验中,溴芬酸钠、实施例1中所制的溴芬酸二乙胺盐和实施例2中所制的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的含量没有实质性变化,同时也说明了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同溴芬酸钠相比,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的化学稳定性也非常出色。
2)溴芬酸有机盐在含水状态下的化学稳定性
为测定含水状态下的稳定性,将实施例3中所述的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的水溶液在完全黑暗处25℃下贮存4周,然后在与固态稳定性测试相同条件下用HPLC方法测定溴芬酸有机盐的含量,结果见表6。
表6:溴芬酸有机盐含水状态下的化学稳定性
避光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在溴芬酸钠、溴芬酸二乙胺盐和溴芬酸氨丁三醇盐的水溶液中都没有发现降解产物和含量变化。
综上所述,溴芬酸二乙胺盐与溴芬酸氨丁三醇盐易于结晶、不吸湿、化学性质稳定,水溶性良好,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脂溶性,提高了溴芬酸的透皮透膜吸收度,并且保留了溴芬酸钠的抗炎镇痛活性。因而可在医学上作为非甾体抗炎药的体外局部给药得以应用。
尽管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已经得到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根据已经公开的所有教导,可以对那些细节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这些改变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全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任何等同物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