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5989A - 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5989A
CN102555989A CN2010106046354A CN201010604635A CN102555989A CN 102555989 A CN102555989 A CN 102555989A CN 2010106046354 A CN2010106046354 A CN 2010106046354A CN 201010604635 A CN201010604635 A CN 201010604635A CN 102555989 A CN102555989 A CN 102555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glar alarm
control module
communication
theft system
car burg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046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伟花
高国清
张继彬
许福民
吴文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046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59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5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5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包括位于防盗器与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之间的认证步骤以及位于诊断仪与防盗器之间的诊断步骤,该认证步骤和诊断步骤基于同一通信线,该通信线具有分别与防盗器、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和诊断仪相连的三个端子;常态下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呈现为诊断步骤,并该诊断仪作为主节点,而该防盗器和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作为从节点;当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接收到驱动信号时,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启动认证步骤。本发明只需设置一条通信线,并且还不需要额外设置继电器等部件,故本发明具有通信成本低而便于产业化的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中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社会中,汽车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并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其在汽车系统中的应用,汽车的性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基于现代电子技术而产生的各种电子产品也逐渐实现了现代驾乘人员对汽车各方面的要求。
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其有别于传统的机械防盗,而是通过使得进入车内的盗贼无法起动发动机来确保车辆不被盗取。现有的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200,如图1所示,其包括防盗器21、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22以及诊断仪23,该防盗器21与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22通过W线25和R线26相连通,其中,该W线25作为防盗器21与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22之间的认证通信线,该R线26则在特殊情况下诸如突然熄火时,用作由该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22向防盗器21传达指令而进行重新认证的通信线;该防盗器21与诊断仪23之间设置有继电器211,并通过K线24相连通,当防盗器21与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22之间不处于认证状态时,该防盗器21中继电器211呈现默认状态,即使得K线24与W线25之间是相连通的,此时该诊断仪23可对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200进行诊断;而当防盗器21与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22之间处于认证状态时,该防盗器21将控制继电器211断开而与诊断仪23呈隔离状,由此确保防盗器21与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22之间通讯信息的安全性,然后该防盗器21作为主节点而同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22基于ISO14230协议并通过W线25进行加密通讯认证,待认证完毕后该防盗器21自动控制继电器211关闭,并作为从节点而接受诊断信息或其它命令;另外,该防盗器21端部还连接有指示整个电子防盗系统状态的指示灯27,且该防盗器21还与点火开关28相连通并接受点火开关28的驱动信号。
上述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200虽具有安全性较高以及总线切换容易等特性,但是,随着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200开发门槛的逐渐走低,各厂商对产品的成本压力亦不断增大,而上述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200,其由于需配置起切换作用的继电器211以及增加了防盗器21与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22的R线26,从而具有成本高以及整车线束开销大的缺陷。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200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中通讯成本较高而造成产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包括位于防盗器与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之间的认证步骤以及位于诊断仪与防盗器之间的诊断步骤,其中:该认证步骤和诊断步骤基于同一通信线,该通信线具有分别与防盗器、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和诊断仪相连的三个端子;
常态下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呈现为诊断步骤,并该诊断仪作为主节点,而该防盗器和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作为从节点;
当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接收到驱动信号时,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启动认证步骤。
进一步,在认证步骤中,该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作为主节点,并通过通信线向防盗器发出认证请求,该防盗器则处于随时响应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认证请求的状态。
进一步,该驱动信号基于点火开关打开而产生。
进一步,在诊断步骤或认证步骤中,主节点发出的指令中包含有所需到达从节点的地址信息,从节点则先经地址信息匹配成功后,才处理并响应主节点传输的指令。
进一步,在诊断步骤中,主节点在发出指令前需保证通信线处于空闲状态超过一预定时间。
进一步,该预定时间为300ms。
进一步,该通信线为K线。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其在认证步骤和诊断步骤中都基于同一通信线,并根据内部设置的常态状况以及当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接收到驱动信号而设定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认证步骤和诊断步骤能分别单独进行,即使得认证步骤和诊断步骤之间并不会发生冲突,由此也能起到避免他人通过诊断接口而获取认证指令的功效,并亦具有相应的安全性,同时由于无需通过防盗器控制继电器的开启或关闭,故在认证步骤中,亦可以无必定以防盗器为主节点,从而减少现有技术中的R线的设置;故本发明只需设置一条通信线,并且还不需要额外设置继电器等部件,故本发明具有通信成本低而便于产业化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 100
防盗器 11                                      指示灯 111
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 12              诊断仪 13
通信线 14                                      点火开关 15
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 200            防盗器 21
继电器 211                                    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 22
诊断仪 23                                      K线 24
W线 25                                         R线 26
指示灯 27                                      点火开关 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所示,其示出的为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100的具体结构连接关系,该防盗器11、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12以及诊断仪13三者之间通过同一通信线14相连,该通信线14具有三个端子,并每一端子分别与防盗器11、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12和诊断仪13中的一个相连,其中该防盗器11、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12以及诊断仪13均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该防盗器11上还连接有指示灯111故不进行多余描述,本发明的改进点为该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100的通讯方法,其包括认证步骤和诊断步骤,该认证步骤发生在防盗器11与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12之间,而该诊断步骤则发生在诊断仪13与防盗器11之间;在本发明中,该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100常态下呈现为诊断步骤,并该诊断仪13作为主节点,而该防盗器11和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12作为从节点;而当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12接收到驱动信号时,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100启动认证步骤,具体的该通信线14优选为K线。
这样,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100的通讯方法,其在认证步骤和诊断步骤中都基于同一通信线14,并根据内部设置的常态状况以及当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12接收到驱动信号而设定具体的主节点和从节点,从而确保认证步骤和诊断步骤能分别单独进行,即使得认证步骤和诊断步骤之间并不会发生冲突,由此也能起到避免他人通过诊断接口而获取认证指令的功效,并亦具有相应的安全性,同时由于无需通过防盗器11控制继电器的开启或关闭,故在认证步骤中,亦可以无必定以防盗器11为主节点,从而减少现有技术中的R线的设置;故本发明只需设置一条通信线14,并且还不需要额外设置继电器等部件,故本发明具有通信成本低而便于产业化的功效。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在认证步骤中,该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12作为主节点,并通过通信线14向防盗器11发出认证请求,该防盗器11则处于随时响应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12认证请求的状态。这样即能使得认证步骤能正常地进行;具体的,该驱动信号基于点火开关15打开而产生,即是根据点火开关15是否打开来决定是否产生了驱动信号,当然该防盗器11上亦接收点火开关15的输入,因为防盗器11只有在点火开关15接通时才允许诊断和认证。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在诊断步骤或认证步骤中,主节点发出的指令中包含有所需到达从节点的地址信息,从节点则先经地址信息匹配成功后,才处理并响应主节点传输的指令,即主节点都是采用基于地址的服务方式,如果接收的节点不具有相应地址,那么则接收到具体指令后不做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只有主节点才有话语权。
为了确保通信线14不会发生冲突,在诊断步骤中,主节点在发出指令前需保证通信线14处于空闲状态超过一预定时间。如此当认证步骤还未结束时,诊断仪13所发出的指令则需要进行等待,优选的,该预定时间为300ms,预定时间如果过短,则有可能认证步骤还未结束,就发起诊断命令,造成数据冲突,而如果预定时间过长,则会使得诊断仪13所需的等待时间过长。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包括位于防盗器与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之间的认证步骤以及位于诊断仪与防盗器之间的诊断步骤,其特征在于:该认证步骤和诊断步骤基于同一通信线,该通信线具有分别与防盗器、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和诊断仪相连的三个端子;
常态下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呈现为诊断步骤,并该诊断仪作为主节点,而该防盗器和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作为从节点;
当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接收到驱动信号时,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启动认证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认证步骤中,该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作为主节点,并通过通信线向防盗器发出认证请求,该防盗器则处于随时响应发动机电子控制模块认证请求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驱动信号基于点火开关打开而产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诊断步骤或认证步骤中,主节点发出的指令中包含有所需到达从节点的地址信息,从节点则先经地址信息匹配成功后,才处理并响应主节点传输的指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诊断步骤中,主节点在发出指令前需保证通信线处于空闲状态超过一预定时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预定时间为300ms。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线为K线。
CN2010106046354A 2010-12-24 2010-12-24 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 Pending CN102555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46354A CN102555989A (zh) 2010-12-24 2010-12-24 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046354A CN102555989A (zh) 2010-12-24 2010-12-24 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5989A true CN102555989A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03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046354A Pending CN102555989A (zh) 2010-12-24 2010-12-24 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598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233A (zh) * 2013-12-26 2014-04-09 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车身控制系统k线通讯诊断系统及k线通讯诊断控制方法
CN104637391A (zh) * 2015-03-05 2015-05-20 北京博曼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防盗模块的演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67771A (zh) * 2018-09-06 2018-12-2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方法及车辆
CN109177919A (zh) * 2018-09-29 2019-01-11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防盗控制系统及车辆防盗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3383A (en) * 1993-10-29 1996-12-10 Robert Bosch Gmbh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CN201071033Y (zh) * 2007-07-05 2008-06-11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车身控制模块
CN101498253A (zh) * 2008-01-30 2009-08-05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83383A (en) * 1993-10-29 1996-12-10 Robert Bosch Gmbh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CN201071033Y (zh) * 2007-07-05 2008-06-11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车身控制模块
CN101498253A (zh) * 2008-01-30 2009-08-05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16233A (zh) * 2013-12-26 2014-04-09 重庆集诚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车身控制系统k线通讯诊断系统及k线通讯诊断控制方法
CN104637391A (zh) * 2015-03-05 2015-05-20 北京博曼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防盗模块的演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67771A (zh) * 2018-09-06 2018-12-21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安全防护系统、方法及车辆
CN109177919A (zh) * 2018-09-29 2019-01-11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防盗控制系统及车辆防盗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01962B2 (ja) 車載通信システム
US9981616B2 (en) Remote function control system for a vehicle having a data communications bu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6406888U (zh) 一种汽车防盗报警装置及系统
CN105313837A (zh) 智能钥匙匹配方法和系统
US9919682B2 (en) Remote function device and associated wireless security sensor for a vehicle having a data communications bus and related methods
US9656631B1 (en) Remote func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wireless databus device and associated wireless security sensor for a vehicle having a data communications bu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2555989A (zh) 一种发动机电子防盗系统的通讯方法
CA2951679C (en) Remote func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remote function device and associated wireless security sensor for a vehicle having a data communications bu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9606105B (zh) 一种智能的车辆安全防护方法、设备及系统
JP5011686B2 (ja) 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CN113830027A (zh) 基于数字钥匙系统的车辆控制方法
CA2974521C (en) Vehicle system including security unit providing degradation commands via a vehicle data bu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1134124Y (zh) 一种防盗和遥控的集成控制器
Xun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towards the in-vehicle network o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
CN102029973A (zh) 具有发动机防盗功能的车身控制器
RU84319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храны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5270323A (zh) 应用于纯电动轿车的电子芯片防盗控制系统及其防盗方法
AU2006202726B2 (en) In-vehicle wireless device
US11142165B2 (en) Vehicle system including remote start data bus command sending based upon a short-range link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3172580U (zh) 碰撞断电保护装置及采用该保护装置的车辆
CN108347484B (zh) 车辆反向控制装置和系统
CN202669746U (zh) Obd防盗装置及汽车
CN210149261U (zh) 车载智能电子系统
JP4240781B2 (ja) 移動体用多重伝送装置
CN103029679B (zh) 一种隐性的汽车防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