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3825A - 粉粒体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粒体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3825A
CN102553825A CN2011103917841A CN201110391784A CN102553825A CN 102553825 A CN102553825 A CN 102553825A CN 2011103917841 A CN2011103917841 A CN 2011103917841A CN 201110391784 A CN201110391784 A CN 201110391784A CN 102553825 A CN102553825 A CN 102553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cylindrical portion
extraneous gas
internal configurations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917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3825B (zh
Inventor
唐木裕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M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M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MO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M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53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38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3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38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 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And Mixers With Vibration Mechanisms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即使料斗的高度较低,也能够防止本应向料斗的下侧排出的大小的粒体被从料斗的上端侧排出;粉粒体处理装置具备:料斗,与料斗的圆筒部的切线方向大致平行地被连接的粒状材料的供给管,连接于料斗的顶板的排气管,连接于排气管的吸引机构,吸入从料斗的下端侧供应向料斗内的外部气体的第一吸入管,贮存供应前的粒状材料的材料贮存部,以及吸入从供给管供应向料斗内的外部气体的第二吸入管;该粉粒体处理装置能够在通过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材料贮存部向料斗内供应粒状材料的材料供给状态与通过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第一吸入管和/或第二吸入管向料斗内供应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供给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Description

粉粒体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含有粒体和粉体的粒状材料中除去粉体以及用于混合含有粒体和粉体的粒状材料的粉粒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有一种用于从含有树脂粉或废料等粉体和树脂球等粒体的粒状材料中除去粉体的分离装置(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的分离装置具备:上端封闭的圆筒部,以与圆筒部的下端相连的方式形成的圆锥部,以及以与圆锥部的下端相连的方式形成的第二圆筒部。另外,该分离装置具备连接于圆筒部的下端侧的导入管和连接于圆筒部的上端侧的排气管。导入管与圆筒部的切线方向平行地连接于圆筒部。另外,排气管也与圆筒部的切线方向平行地连接于圆筒部。在排气管上连接有排气用鼓风机。在圆锥部和第二圆筒部的边界上形成有狭缝。该狭缝被二次空气吹入室包围。另外,在二次空气吹入室中连接有二次空气用鼓风机。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分离装置中,通过被排气用鼓风机吸引的空气,在圆筒部内产生螺旋状的上升气流(螺旋状上升气流),通过从二次空气用鼓风机排出的压缩空气,在圆筒部及圆锥部的中心部产生上升气流(中心部上升气流)。另外,在该分离装置中,通过排气用鼓风机的吸引力将粒状材料从导入管供应到圆筒部内。在从导入管向圆筒部内供应粒状材料时,粒状材料因其自重而落下。另一方面,粒状材料中的粉体的一部分在螺旋状上升气流的作用下被搬运到圆筒部的上端侧并与空气一起从排气管排出。另外,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之中较轻的粒状材料被中心部上升气流吹起。因此,落下的粒状材料内残存的粉体的一部分被螺旋状上升气流及中心部上升气流搬运到圆筒部的上端侧,并与空气一起从排气管排出。
专利文献1:JP特许第374855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分离装置中,由于通过从二次空气用鼓风机排出的压缩空气产生中心部上升气流,因此中心部上升气流的流速容易变快。因此,在该分离装置中,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容易被中心部上升气流吹起。即,在该分离装置中,被中心部上升气流反复吹起的粒状材料变多。因此,在该分离装置中,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内残存的粉体容易从粒体中完全分离而被除去。结果是,使用该分离装置来混合(搅拌)含有粒体和粉体的粒状材料是困难的。
另外,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分离装置中,由于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容易被中心部上升气流吹起,因此如果圆筒部的高度不高的话,本应与粉体分离并被向第二圆筒部下侧排出的重量(大小)的粒体也被螺旋状上升气流及中心部上升气流搬运到圆筒部的上端侧,并与空气一起从排气管排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从含有粒体和粉体的粒状材料中除去粉体、以及能够混合粒状材料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即使料斗的高度较低,也能够防止本应向料斗下侧排出的重量(大小)的粒体从料斗的上端侧被排出的情况的粉粒体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粉粒体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备料斗、供给管、排气管、吸引机构、第一吸入管、材料贮存部以及第二吸入管,其中,料斗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圆筒部和用于堵塞圆筒部上端的顶板,供给管与圆筒部的切线方向大致平行地连接于上下方向上的圆筒部的中间位置并向料斗内供应含有粒体和粉体的粒状材料,排气管连接于圆筒部的上端侧或顶板上并排出料斗内的空气,吸引机构为了吸引料斗内的空气而连接于排气管,第一吸入管配置在料斗的下侧并吸入从料斗的下端侧供应向料斗内的外部气体,材料贮存部将被从供给管供应之前的粒状材料进行贮存,第二吸入管配置在供给管和材料贮存部之间并吸入从供给管供应向料斗内的外部气体;所述粉粒体处理装置能够在材料供给状态和外部气体供给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材料供给状态是通过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材料贮存部向料斗内供应粒状材料的状态,外部气体供给状态是通过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第一吸入管和/或第二吸入管向料斗内供应外部气体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粉粒体处理装置中,能够在通过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材料贮存部向料斗内供应粒状材料的材料供给状态和通过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第一吸入管和/或第二吸入管向料斗内供应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供给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通过将粉粒体处理装置从材料供给状态切换为外部气体供给状态,例如若从第二吸入管向料斗内供给外部气体(即,若从供给管向圆筒部的切线方向供给外部气体),则通过在圆筒部产生的螺旋状的上升气流(螺旋状上升气流),将粒状材料中所含的粉体分离,从而能够从与圆筒部上端侧连接的排气管除去粉体。另外,将粉粒体处理装置从材料供给状态切换为外部气体供给状态,例如若从第一吸入管及第二吸入管向料斗内供给外部气体(即,若从料斗的下端侧以及供给管向料斗内供给外部气体),则通过由从第一吸入管供给的外部气体而在料斗的中心部产生的上升气流(中心部上升气流)以及螺旋状上升气流,将粒状材料中所含的粉体分离,从而能够从与圆筒部上端侧连接的排气管除去粉体。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在通过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第一吸入管供给的外部气体的作用下能够产生中心部上升气流,因此,与通过压缩空气产生中心部上升气流的情况相比,能够减慢中心部上升气流的流速。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抑制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被中心部上升气流反复吹起,结果是,能够抑制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内残存的粉体从粒体完全分离而被除去的情况。因此,在本发明中,只要将粉粒体处理装置从材料供给状态切换为外部气体供给状态,并通过从第一吸入管或从第一吸入管及第二吸入管向料斗内供给外部气体而产生中心部上升气流,就能够混合粒状材料。
进而,在本发明中,由于能够减慢中心部上升气流的流速,因此能够抑制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被中心部上升气流吹起时的高度。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便料斗的高度较低,也能够防止想要向料斗下侧排出的重量(大小)的粒体被螺旋状上升气流等从连接于圆筒部上端侧的排气管排出的情况。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通过一台吸引机构就能够产生中心部上升气流和螺旋状上升气流,因此能够简化粉粒体处理装置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优选粉粒体处理装置具备转换阀,该转换阀配置在供给管和材料贮存部之间并具有连接供给管的排出口、连接材料贮存部的材料吸入口及连接第二吸入管的外部气体吸入口,转换阀能够在材料供给位置和外部气体供给位置之间切换,材料供给位置是封闭外部气体吸入口并使排出口和材料吸入口连通而成为材料供给状态的位置,外部气体供给位置是封闭材料吸入口并使排出口和外部气体吸入口连通而成为外部气体供给状态的位置。若这样构成,则只要将转换阀从材料供给位置切换为外部气体供给位置,便能够通过从第二吸入管吸入的外部气体将位于转换阀和料斗之间的粒状材料供应向料斗内。即,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通过切换转换阀,在转换阀处于材料供给位置时将所有通过了材料吸入口的粒状材料供应向料斗内。因此,通过控制转换阀,能够精度良好地控制向料斗内供应的粒状材料的量。另外,若这样构成,则只要将转换阀从材料供给位置切换到外部气体供给位置,在向料斗内供应粒状材料后也能够从第二吸入管将外部气体供应向料斗内从而产生螺旋状上升气流。因此,能够简化粉粒体处理装置的控制。进而,若这样构成,则与分别独立地设有开闭材料贮存部的开闭阀和开闭第二吸入管的开闭阀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粉粒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化。
在本发明中,优选粉粒体处理装置具备开闭第一吸入管的开闭阀,在转换阀处于材料供给位置时,开闭阀封闭第一吸入管,通过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材料贮存部向料斗内供应粒状材料,在转换阀处于外部气体供给位置时,开闭阀打开第一吸入管,通过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第一吸入管及第二吸入管向料斗内供给外部气体。若这样构成,则除了螺旋状上升气流外,在料斗内还产生中心部上升气流,因此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被中心部上升气流吹起。因此,在想要从粒状材料中除去粉体的情况下,能够从粒体中有效地分离残存在粒状材料内的粉体并将其从排气管排出。
在本发明中,优选粉粒体处理装置具备配置在圆筒部内部的上端侧且排气管下侧的内部配置部件,在圆筒部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端之间形成有粉体能够通过的间隙。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减小顶板和内部配置部件之间的空间的容积,从而防止该空间中吸引机构的吸引压力的下降。另外,能够减小在圆筒部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面的间隙,从而防止该间隙处的吸引机构的吸引压力的下降。因此,即使与排气管的内径相比圆筒部的内径变大,也能够防止顶板和内部配置部件之间的空间中的吸引机构的吸引压力的下降以及圆筒部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面的间隙处的吸引机构的吸引压力的下降。结果是,即使吸引料斗内的空气的吸引机构的吸引力较小,也能够将被螺旋状上升气流等搬运到圆筒部上端侧的粉体适当地从排气管排出。
另外,若这样构成,则只要使内部配置部件的位置上下移动,就能够改变顶板和内部配置部件之间的空间的容积,通过改变该空间的容积,能够改变在该空间的吸引压力。因此,通过改变在该空间的吸引压力,能够改变从排气管排出的粉体的重量(大小)。另外,通过改变在该空间的吸引压力,还能够不使粉体从排气管排出。即,若这样构成,则通过在不改变圆筒部形状的情况下而使内部配置部件的位置上下移动这样比较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改变从排气管排出的粉体的重量(大小)以及不使粉体从排气管排出。
而且,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分离装置中,由于与圆筒部的切线方向平行地且在圆筒部的上端侧连接排气管,因此,通过使排气管上下移动,能够改变从排气管排出的粉体的重量(大小)以及不使粉体从排气管排出。但是,在该分离装置中,由于在形成于圆筒部侧面的开口处连接排气管,因此为了使排气管上下移动,必须改变在圆筒部的侧面形成的开口的位置,从而无法容易地使排气管上下移动。即,在该分离装置中,无法容易地改变从排气管排出的粉体的重量(大小)以及不使粉体从排气管排出。
在本发明中,优选内部配置部件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并且被配置成其中心与圆筒部的中心大致一致,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径小于圆筒部的内径,在圆筒部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端之间形成有圆环状的间隙。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将被螺旋状上升气流等搬运到圆筒部上端侧的粉体在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侧的整个区域吸引向内部配置部件的上侧。因此,能够从排气管有效地排出被搬运到圆筒部上端侧的粉体。
在本发明中,优选粉粒体处理装置具备形成为圆形状、并且配置在圆筒部内部的上端侧且排气管下侧的内部配置部件,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径与圆筒部的内径大致相等,在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侧部分上形成有粉体能够通过的贯通孔,或者,在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端上以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粉体能够通过的切口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减小顶板和内部配置部件之间的空间的容积,从而能够防止该空间中吸引机构的吸引压力的下降。另外,能够防止贯通孔或切口部中的吸引机构的吸引压力的下降。因此,即使与排气管的内径相比圆筒部的内径变大,也能够防止顶板和内部配置部件之间的空间中的吸引机构的吸引压力的下降以及贯通孔或切口部中的吸引机构的吸引压力的下降。结果是,即使吸引料斗内的空气的吸引机构的吸引力较小,也能够将被螺旋状上升气流等搬运到圆筒部上端侧的粉体适当地从排气管排出。
另外,若这样构成,则只要使内部配置部件的位置上下移动,就能够改变顶板和内部配置部件之间的空间的容积,通过改变该空间的容积,能够改变在该空间的吸引压力。因此,通过改变在该空间的吸引压力,能够改变从排气管排出的粉体的重量(大小)。另外,通过改变在该空间的吸引压力,也能够不使粉体从排气管排出。即,若这样构成,则通过在不改变圆筒部形状的情况下而使内部配置部件的位置上下移动这样比较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改变从排气管排出的粉体的重量(大小)以及不使粉体从排气管排出。
在本发明中,优选排气管连接于圆筒部的顶板的中心。若这样构成,则与排气管连接于圆筒部上端侧的侧面的情况或连接于顶板的外周侧部分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圆筒部及顶板的构造比较简单。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粉粒体处理装置中,能够从含有粒体和粉体的粒状材料中除去粉体、以及能够混合粒状材料。另外,在本发明的粉粒体处理装置中,即使料斗的高度较低,也能够防止本应向料斗下侧排出的重量(大小)的粒体被从料斗的上端侧排出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粉粒体处理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料斗及其周边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内部配置部件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  粉粒体处理装置
2  料斗
2a 圆筒部
2c 上表面盖部(顶板)
3  材料箱(材料贮存部)
4  吸引泵(吸引机构)
6  供给管
7  排气管
8、38、48  内部配置部件
12  第一吸入管
14  开闭阀
16  转换阀
16a 排出口
16b 材料吸入口
16c 外部气体吸入口
17  第二吸入管
38a 贯通孔
48a 切口部
S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粉粒体处理装置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粉粒体处理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图2是图1所示的料斗2及其周边部分的立体图。
本方式的粉粒体处理装置1是用于从含有树脂粉等粉体和树脂球等粒体的粒状材料中除去粉体,或者混合含有树脂粉等粉体和树脂球等粒体的粒状材料的装置。该粉粒体处理装置1具备:向内部供应粒状材料的中空状的料斗2,将被供应给料斗2之前的粒状材料进行贮存的作为材料贮存部的材料箱3,以及吸引料斗2内的空气的作为吸引机构的吸引泵4。
料斗2具备形成为圆筒状的圆筒部2a和形成为圆锥筒状的圆锥部2b,圆筒部2a的下端与圆锥部2b相连。另外,料斗2具备作为用于堵塞圆筒部2a上端的顶板的上表面盖部2c。上表面盖部2c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在圆筒部2a的上端。
在上下方向上的圆筒部2a的中间位置连接有供给管6,从供给管6向料斗2内供应粒状材料。供给管6与圆筒部2a的切线方向大致平行地连接于圆筒部2a。在上表面盖部2c的中心连接有排气管7,从排气管7排出料斗2内的空气。在圆锥部2b的下端形成有排出粒状材料的排出口2d。
在圆筒部2a的内部的上端侧配置有内部配置部件8。内部配置部件8形成为圆板状,并被固定于上表面盖部2c的下表面。具体地说,内部配置部件8隔着垫片被固定在上表面盖部2c的下表面,使得在上表面盖部2c的下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空间。垫片例如被固定在内部配置部件8上,通过螺钉等将带有垫片的内部配置部件8安装在上表面盖部2c上。
另外,内部配置部件8以圆筒部2a的中心与内部配置部件8的中心大致一致的方式被固定在上表面盖部2c上。内部配置部件8的外径小于圆筒部2a的内径。在圆筒部2a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外周端之间,形成有想要从粒状材料中除去的大小的粉体能够通过的间隙S。即,在圆筒部2a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外周端之间,形成有径向的宽度大致一定的圆环状的间隙S。
在料斗2的下端连接有将从排出口2d排出的粒状材料暂时进行储存的筒状的材料排出部9。材料排出部9的下端连接于成型机等被供给部10。在材料排出部9的下端侧配置有省略图示的开闭器,在开闭器关闭时,在材料排出部9中暂时贮存粒状材料,打开开闭器的话,则从材料排出部9向被供给部10供应粒状材料。即,从料斗2排出的粒状材料通过材料排出部9被供应给被供给部10。材料排出部9的上端侧为玻璃管9a。在玻璃管9a的外侧配置有用于检测材料排出部9内的粒状材料的量的传感器11。
在材料排出部9的侧面连接有第一吸入管12的一端,其中,该第一吸入管12吸入从排出口2d供应向料斗2内的外部气体。第一吸入管12的一端连接于材料排出部9的侧面的、传感器11的下侧且开闭器的上侧。在第一吸入管12的另一端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3。在第一吸入管12的中途部,配置有开闭第一吸入管12的开闭阀14。开闭阀14是通过电动阀或气动阀等执行器进行工作的自动阀。另外,在第一吸入管12的中途部,配置有用于调整从排出口2d供应向料斗2内的外部气体的量的调节阀(省略图示)。该调节阀例如是开度能够调整的手动阀。
在料斗2和材料箱3之间配置有转换阀16。转换阀16是通过电动阀或气动阀等执行器进行工作的自动阀。另外,转换阀16是具有排出口16a、材料吸入口16b、外部气体吸入口16c的三通阀。排出口16a上经由规定的配管而连接有供给管6,材料吸入口16b上经由规定的配管而连接有材料箱3。另外,在外部气体吸入口16c上连接有第二吸入管17的一端,其中,该第二吸入管17吸入从供给管6供应向料斗2内的外部气体。在第二吸入管17的另一端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8。
转换阀16能够在封闭外部气体吸入口16c并使排出口16a和材料吸入口16b连通的材料供给位置与封闭材料吸入口16b并使排出口16a和外部气体吸入口16c连通的外部气体供给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在料斗2和吸引泵4之间配置有用于除去从排气管7排出的粉体等尘埃的集尘器20。
(粉粒体处理装置的动作)
在以上那样构成的粉粒体处理装置1中,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粉体从粒状材料中的除去以及粒状材料的混合。首先,在配置于材料排出部9下端侧的开闭器将材料排出部9的下端侧封闭,开闭阀14将第一吸入管12封闭且转换阀16处于材料供给位置的状态下,启动吸引泵4。当吸引泵4启动时,通过吸引泵4的吸引力粒状材料被从材料箱3供应向料斗2内。如上所述,由于供给管6与圆筒部2a的切线方向大致平行地连接于圆筒部2a,因此,通过吸引泵4的吸引力而在料斗2的内部产生螺旋状的上升气流(螺旋状上升气流)F1。
在吸引泵4启动后经过规定时间时,将转换阀16从材料供给位置切换为外部气体供给位置。另外,在该时刻开闭阀14打开第一吸入管12。在本方式中,如果转换阀16切换为外部气体供给位置且开闭阀14打开第一吸入管12,则以通过吸引泵4的吸引力从第一吸入管12及第二吸入管17吸入外部气体的方式,设定第一吸入管12的外部气体的吸入量和第二吸入管17的外部气体的吸入量。因此,当转换阀16切换为外部气体供给位置且开闭阀14打开第一吸入管12时,从第一吸入管12及第二吸入管17吸入外部气体。如此,本方式的粉粒体处理装置1能够在通过吸引泵4的吸引力向料斗2内供应粒状材料的材料供给状态与通过吸引泵4的吸引力从第一吸入管12及第二吸入管17吸入外部气体的外部气体吸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若从第二吸入管17吸入外部气体,则在转换阀16的切换时残留在料斗2和转换阀16之间的粒状材料,通过从第二吸入管17吸入的外部气体而被供应向料斗2内。另外,在通过吸引泵4的吸引力而从第二吸入管17吸入的外部气体的作用下,在料斗2的内部持续产生螺旋状上升气流F1。另外,在通过吸引泵4的吸引力而从第一吸入管12吸入的外部气体的作用下,在材料排出部9的第一吸入管12的上侧的部分和料斗2的中心部产生上升气流(中心部上升气流)F2。
被供应向料斗2内的粒状材料因其自重而落下。另一方面,粒状材料中的粉体的一部分通过螺旋状上升气流F1被搬运到料斗2的上端侧,并通过圆筒部2a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外周端之间的间隙S,与空气一起从排气管7排出。另外,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被中心部上升气流F2吹起。因此,被吹起的粒状材料内残存的粉体的一部分被螺旋状上升气流F1搬运到料斗2的上端侧,经间隙S从排气管7与空气一起被排出。另外,由于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被中心部上升气流F2吹起,因此落下的粒状材料被混合。
另外,在本方式中,设定上下方向上的供给管6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距离,使得想要从料斗2的下端供应向被供给部10的重量(大小)的粒体不会从排气管7排出、且想要从粒状材料中除去的重量(大小)的粒体从排气管7被排出。
在将转换阀16切换为外部气体供给位置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时,吸引泵4停止,粒状材料储存在材料排出部9中。储存在材料排出部9中的粒状材料,通过开闭器的开闭动作被供应向被供给部10。另外,在通过传感器11检测到材料排出部9内的粒状材料的量变少的情况时,如上所述,吸引泵4启动,向料斗2内供应粒状材料,进行粉体从粒状材料中的除去以及粒状材料的混合。
(本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方式中,在通过吸引泵4的吸引力而从第二吸入管17吸入的外部气体的作用下,在料斗2内产生螺旋状上升气流F1,在通过吸引泵4的吸引力而从第一吸入管12吸入的外部气体的作用下,在料斗2内产生中心部上升气流F2。因此,通过螺旋状上升气流F1和中心部上升气流F2,能够分离粒状材料中所含的粉体的一部分并从排气管7排出粉体。
在本方式中,由于在通过吸引泵4的吸引力而从第一吸入管12吸入的外部气体的作用下产生中心部上升气流F2,因此,与通过压缩空气产生中心部上升气流F2的情况相比,能够减慢中心部上升气流F2的流速。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抑制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被中心部上升气流F2反复吹起,结果是,能够抑制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内残存的粉体从粒体中完全分离。因此,在本方式中,能够通过中心部上升气流F2混合粒状材料。
另外,在本方式中,由于能够减慢中心部上升气流F2的流速,因此能够抑制因自重而落下的粒状材料被中心部上升气流F2吹起时的高度。因此,在本方式中,即便料斗2的高度较低,也能够防止想要向被供给部10供应的重量(大小)的粒体从排气管7排出。另外,在本方式中,由于通过一台吸引泵4就能够产生螺旋状上升气流F1和中心部上升气流F2,因此能够简化粉粒体处理装置1的结构。
在本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吸引泵4启动后经过规定时间时,转换阀16切换到外部气体供给位置,残留在料斗2和转换阀16之间的粒状材料通过从第二吸入管17吸入的外部气体而被供应向料斗2内。即,在本方式中,通过切换转换阀16,能够将转换阀16处于材料供给位置时通过了材料吸入口16b的粒状材料全部供应向料斗2内。因此,在本方式中,通过转换阀16的控制,能够精度良好地控制向料斗2内供应的粒状材料的量。
另外,在本方式中,如果将转换阀16从材料供给位置向外部气体供给位置切换,则由于在向料斗2内供应了粒状材料之后也能够产生螺旋状上升气流F1,因此能够使粉粒体处理装置1的控制简化。另外,在本方式中,与分别独立设有开闭材料箱3的开闭阀和开闭第二吸入管17的开闭阀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粉粒体处理装置1的结构简化。
在本方式中,在圆筒部2a的内部的上端侧配置有内部配置部件8。因此,能够减小上表面盖部2c和内部配置部件8之间的空间的容积,从而防止该空间中吸引泵4的吸引压力的下降。另外,在本方式中,由于在圆筒部2a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外周端之间形成有间隙S,因此能够减小间隙S,从而防止间隙S中的吸引泵4的吸引压力的下降。因此,即使与排气管7的内径相比圆筒部2a的内径变大,也能够防止上表面盖部2c和内部配置部件8之间的空间以及间隙S中的吸引泵4的吸引压力的下降。结果是,在本方式中,即使吸引泵4的吸引力较小,也能够将通过螺旋状上升气流F1搬运到料斗2的上端侧的粉体适当地从排气管7排出。
在本方式中,以圆筒部2a的中心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中心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内部配置部件8,在圆筒部2a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外周端之间形成有圆环状的间隙S。因此,能够将通过螺旋状上升气流F1搬运到料斗2的上端侧的粉体在内部配置部件8的外周侧的整个区域吸引向内部配置部件8的上侧。因此,能够有效地将搬运到料斗2的上端侧的粉体从排气管7排出。
另外,在本方式中,如果使内部配置部件8的位置上下移动,则能够改变上表面盖部2c和内部配置部件8之间的空间的容积,通过改变该空间的容积,能够改变在该空间的吸引压力。另外,通过改变在该空间的吸引压力,能够改变从排气管7排出的粉体的重量(大小),且还可以不使粉体从排气管7排出。即,在本方式中,通过在不改变圆筒部2a的形状的情况下而使内部配置部件8的位置上下移动这样比较简单的结构,就能够改变从排气管7排出的粉体的重量(大小)以及不使粉体从排气管7排出。例如,如果使内部配置部件8的位置向下侧移动,则上表面盖部2c和内部配置部件8之间的空间的容积变大,在该空间的吸引压力变低,因此能够从排气管7排出的粉体的重量变轻。而且,在本方式中,通过改变固定于内部配置部件8上的垫片的长度这样简单的构成,就能够使内部配置部件8的位置上下移动。另外,在本方式中,由于在第一吸入管12的中途部配置有用于调整向料斗2内供应的外部气体的量的调节阀,因此,通过该调节阀调整从第一吸入管12向料斗2内供应的外部气体的量,从而也能够改变从排气管7排出的粉体的重量(大小)。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方式中,虽然在圆筒部2a的内部的上端侧配置有内部配置部件8,但也可以取代内部配置部件8而配置例如图3(A)所示的内部配置部件38。内部配置部件38形成为圆板状,其外径与圆筒部2a的内径大致相等。另外,在内部配置部件38的外周侧部分形成有想要从粒状材料中除去的大小的粉体能够通过的贯通孔38a。另外,也可以取代内部配置部件8,而配置例如图3(B)所示的内部配置部件48。内部配置部件48形成为圆板状,其外径与圆筒部2a的内径大致相等。另外,在内部配置部件48的外周侧部分,以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想要从粒状材料中除去的大小的粉体能够通过的切口部48a。另外,即使取代内部配置部件8而将内部配置部件38、48配置在圆筒部2a的内部的上端侧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在圆筒部2a的内部的上端侧配置内部配置部件8时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方式中,排气管7连接于上表面盖部2c的中心,但也可以连接于上表面盖部2c的外周端侧。另外,排气管7也可以连接于圆筒部2a的上端侧的侧面。在这些情况下,在圆筒部2a的上端侧能够提高圆筒部2a的外周侧部分的吸引压力。因此,即使不在圆筒部2a的内部的上端侧配置内部配置部件8,也能够将通过螺旋状上升气流F1搬运到料斗2的上端侧的粉体从排气管7排出。
在上述方式中,内部配置部件8形成为圆板状,但内部配置部件8也可以形成为四边板状或六边板状等多边板状,也可以形成为椭圆板状。另外,在上述方式中,虽然以圆筒部2a的中心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中心大致一致的方式配置内部配置部件8,在圆筒部2a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外周端之间形成有径向的宽度大致一定的圆环状的间隙S,但也可以以圆筒部2a的中心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中心错开的方式配置内部配置部件8。此时,可以以圆筒部2a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外周端不接触的方式配置内部配置部件8,也可以以圆筒部2a的内周面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外周端接触的方式配置内部配置部件8。
在上述方式中,虽然在转换阀16从材料供给位置切换为外部气体供给位置的时刻由开闭阀14打开第一吸入管12,但也可以在转换阀16从材料供给位置切换为外部气体供给位置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后,由开闭阀14打开第一吸入管12。另外,在没必要混合粒状材料、且即使不产生中心部上升气流F2也能够将想要除去的重量(大小)的粉体从排气管7排出的情况下,在吸引泵4驱动时,可以始终封闭开闭阀14。
在上述方式中,虽然在料斗2和材料箱3之间配置有可以在材料供给位置和外部气体供给位置之间进行切换的转换阀16,但也可以在料斗2和材料箱3之间分别配置开闭材料箱3的开闭阀和开闭第二吸入管17的开闭阀。此时,例如在封闭材料箱3的时刻,只要打开第二吸入管17即可。另外,此时,也可以在向料斗2内供应粒状材料后经过规定时间之后,封闭第二吸入管17而仅从第一吸入管12向料斗2内供应外部气体。另外,在利用粉粒体处理装置1仅进行粒状材料的混合的情况下,当吸引泵4驱动时,可以始终封闭第二吸入管17。
另外,在利用粉粒体处理装置1仅进行粒状材料的混合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使上下方向上的供给管6和内部配置部件8的距离变长,也可以不在圆筒部2a的内部配置内部配置部件8。或者,在利用粉粒体处理装置1仅进行粒状材料的混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取代内部配置部件8而配置穿孔金属板。

Claims (9)

1.一种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料斗,其具有形成为圆筒状的圆筒部和用于堵塞所述圆筒部的上端的顶板;
供给管,其与所述圆筒部的切线方向大致平行地连接于上下方向上的所述圆筒部的中间位置,并向所述料斗内供应含有粒体和粉体的粒状材料;
排气管,其连接于所述圆筒部的上端侧或所述顶板,并排出所述料斗内的空气;
吸引机构,其为了吸引所述料斗内的空气而连接于所述排气管;
第一吸入管,其配置在所述料斗的下侧,并吸入从所述料斗的下端侧供应向所述料斗内的外部气体;
材料贮存部,其将被从所述供给管供应之前的所述粒状材料进行贮存;以及
第二吸入管,其配置在所述供给管和所述材料贮存部之间,并吸入从所述供给管供应向所述料斗内的外部气体;
所述粉粒体处理装置能够在材料供给状态和外部气体供给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材料供给状态是通过所述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所述材料贮存部向所述料斗内供应所述粒状材料的状态,所述外部气体供给状态是通过所述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所述第一吸入管和/或所述第二吸入管向所述料斗内供应外部气体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粒体处理装置具备转换阀,所述转换阀配置在所述供给管和所述材料贮存部之间,并具有连接所述供给管的排出口、连接所述材料贮存部的材料吸入口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吸入管的外部气体吸入口;
所述转换阀能够在材料供给位置和外部气体供给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材料供给位置是封闭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口并使所述排出口和所述材料吸入口连通而成为所述材料供给状态的位置,所述外部气体供给位置是封闭所述材料吸入口并使所述排出口和所述外部气体吸入口连通而成为所述外部气体供给状态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粒体处理装置具备开闭所述第一吸入管的开闭阀;
在所述转换阀处于所述材料供给位置时,所述开闭阀封闭所述第一吸入管,通过所述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所述材料贮存部向所述料斗内供应所述粒状材料,
在所述转换阀处于所述外部气体供给位置时,所述开闭阀打开所述第一吸入管,通过所述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从所述第一吸入管及所述第二吸入管向所述料斗内供给外部气体。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粒体处理装置具备内部配置部件,所述内部配置部件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内部的上端侧且所述排气管的下侧;
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和所述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端之间,形成有所述粉体能够通过的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配置部件形成为大致圆板状,并且被配置成其中心与所述圆筒部的中心大致一致;
所述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径小于所述圆筒部的内径,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和所述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端之间形成有圆环状的所述间隙。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粒体处理装置具备内部配置部件,所述内部配置部件形成为圆形,并且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内部的上端侧且所述排气管的下侧;
所述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径与所述圆筒部的内径大致相等;
在所述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侧部分上形成有所述粉体能够通过的贯通孔,或者,在所述内部配置部件的外周端上以向径向的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有所述粉体能够通过的切口部。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中心。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中心。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粒体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连接于所述顶板的中心。
CN201110391784.1A 2010-12-16 2011-12-01 粉粒体处理装置 Active CN1025538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0020A JP5130347B2 (ja) 2010-12-16 2010-12-16 粉粒体処理装置
JP2010-280020 2010-1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3825A true CN102553825A (zh) 2012-07-11
CN102553825B CN102553825B (zh) 2015-06-10

Family

ID=46401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91784.1A Active CN102553825B (zh) 2010-12-16 2011-12-01 粉粒体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30347B2 (zh)
CN (1) CN1025538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9352A (zh) * 2012-11-28 2013-03-27 张陆锋 空气旋涡喷雾搅拌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90588B2 (ja) * 2013-10-22 2019-03-27 株式会社シュトルツ 加工材料の混合装置及び混合集塵システム
CN113619822B (zh) * 2021-09-02 2024-04-30 辽宁贝克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封式无菌型化学敏感粉料包装机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48087A1 (ru) * 1979-04-13 1981-07-23 Ураль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знамени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им. C.M.Кирова Способ фракционировани порошков и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JPH05208172A (ja) * 1992-01-30 1993-08-20 Ube Ind Ltd 分級方法および分級装置
JPH0714859B2 (ja) * 1991-03-15 1995-02-22 ヘレン カーチ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パーマネントウェーブ用剤と方法
JP3748557B2 (ja) * 2003-04-18 2006-02-22 株式会社アコー 粒体から粉体等を分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8200658A (ja) * 2007-02-22 2008-09-04 Mecha House:Kk 粉体分離容器、粉取り集塵装置及び粉体分離システム
CN201350450Y (zh) * 2009-01-16 2009-11-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主动脉动气流分选设备
JP2010188275A (ja) * 2009-02-18 2010-09-02 Matehan Eng Kk 気流分離装置
CN101850283A (zh) * 2009-03-31 2010-10-06 上海亦晨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谷物成套粉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8078U (zh) * 1987-04-20 1988-11-01
JP3122055B2 (ja) * 1997-01-22 2001-01-09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輸送装置の閉塞防止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48087A1 (ru) * 1979-04-13 1981-07-23 Уральский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знамени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им. C.M.Кирова Способ фракционировани порошков и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
JPH0714859B2 (ja) * 1991-03-15 1995-02-22 ヘレン カーチ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パーマネントウェーブ用剤と方法
JPH05208172A (ja) * 1992-01-30 1993-08-20 Ube Ind Ltd 分級方法および分級装置
JP3748557B2 (ja) * 2003-04-18 2006-02-22 株式会社アコー 粒体から粉体等を分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8200658A (ja) * 2007-02-22 2008-09-04 Mecha House:Kk 粉体分離容器、粉取り集塵装置及び粉体分離システム
CN201350450Y (zh) * 2009-01-16 2009-11-25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主动脉动气流分选设备
JP2010188275A (ja) * 2009-02-18 2010-09-02 Matehan Eng Kk 気流分離装置
CN101850283A (zh) * 2009-03-31 2010-10-06 上海亦晨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谷物成套粉碎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明华: "关于转子式选粉机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江苏建材》, no. 100, 30 September 2005 (2005-09-3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89352A (zh) * 2012-11-28 2013-03-27 张陆锋 空气旋涡喷雾搅拌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30347B2 (ja) 2013-01-30
JP2012125710A (ja) 2012-07-05
CN102553825B (zh) 2015-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97427A (en) Particle supply valve for use in blasting apparatus
US7004210B1 (en) Conditioning toner in cartridge during auger filling
CN102553825A (zh) 粉粒体处理装置
AU2007226621A1 (en) Air cannon for removal of flowable material from a material handling system
JP4268868B2 (ja) 微粒子状、粉末状、粒状または顆粒状で搬送される材料を保管容器から作業容器または運搬容器、あるいは同等の収容空間内に搬送する装置および搬送方法
CA2693025C (en) Liquid separator
CN110002040B (zh) 一种偏心灌装阀
CN202962698U (zh) 旋风式分级装置
JP2005211901A (ja) 粉粒体分級器
JP5914179B2 (ja) 粉粒体材料の捕集装置
KR20160108904A (ko) 분진제거용 싸이클론
JP4509086B2 (ja) 粉粒体の固気分離装置
EP2044355B1 (en) Finely adjustable firing valve
KR101817792B1 (ko) 합성수지 제품 성형기의 펠릿 분진 제거장치
JP2001058601A (ja) 粒体供給装置、粒体供給方法及び固体物体流動制御方法
CN202498037U (zh) 碳化硅微粉分级机自动卸料装置
JP4111781B2 (ja) 粉粒体の分離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フィルター機構
JP6140396B2 (ja) 粉粒体材料の捕集装置
CN213770207U (zh) 一种螺旋送料机排气装置
CN110876904A (zh) 混料装置
CN210675076U (zh) 一种混合装置
CN220950321U (zh) 一种具有脉冲泄压的装料装置
CN116639295B (zh) 一种山楂粉灌装机的进料装置
CN220026374U (zh) 锅炉烟气除尘装置
CN215742652U (zh) 粉体料的卸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