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75076U - 一种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75076U
CN210675076U CN201921648787.7U CN201921648787U CN210675076U CN 210675076 U CN210675076 U CN 210675076U CN 201921648787 U CN201921648787 U CN 201921648787U CN 210675076 U CN210675076 U CN 2106750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exhaust pipe
atmospheric pressure
elastic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487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久寿
李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Lianfa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Lianfa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Lianfa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Lianfa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487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750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75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750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箱,混料箱内开设有混合腔,在混料箱顶部连通有进料斗,在进料斗底部安装有电磁阀,在混料箱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处安装有仅能供气体通过的过滤网,在排气口处安装有气压提示装置,气压提示装置用于提示混合腔内气压是否允许打开卸料装置,在混料箱上安装有吹风装置,吹风装置位于混合腔底部,吹风装置用于向混合腔内供风。混合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没有气压提示装置来提示混料箱内气压过大而导致容易出现打开卸料装置后原材料乱飞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袋或薄膜生产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1721499132.9的塑料混料装置,该装置包括混料箱,包括混料箱,混料箱的顶端设有两台进料斗,进料斗的下端设有向下推料的进料搅拌头,进料斗的上方设有驱动进料搅拌头工作的进料电机,混料箱的顶端一侧两进料斗之间设有出风口,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连有粉末收集装置,混料箱的内部中央设有中心轴,中心轴上设有混料风扇,混料箱的下端设有卸料装置和风管,风管的另一端设有离心风机。该装置虽然通过混料风扇实现通过对原材料吹风达到混合的目的,但是该装置仍然存在的缺点为:
由于在混料过程中混料箱内的气压较大,如果在气压没有变为与外界大气压值一样的时候,打开卸料装置,原材料会被气压从卸料装置处冲出,导致原材料到处飞,污染环境,浪费原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混合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没有气压提示装置来提示混料箱内气压过大而导致容易出现打开卸料装置后原材料乱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箱,混料箱内开设有混合腔,在混料箱顶部连通有进料斗,在进料斗底部安装有电磁阀,在混料箱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处安装有仅能供气体通过的过滤网,在排气口处安装有气压提示装置,气压提示装置用于提示混合腔内气压是否允许打开卸料装置,在混料箱上安装有吹风装置,吹风装置位于混合腔底部,吹风装置用于向混合腔内供风。
优选的是,排气口内壁设置内螺纹,与内螺纹螺纹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与混合腔连通,排气管底端由过滤网封住,气压提示装置安装在排气管上。
优选的是,排气管外形为圆柱体结构,排气管内孔为长方体结构;气压提示装置包括:两封闭机构以及一弹性顶开机构,两封闭机构位于弹性顶开机构背离混合腔一侧,两封闭机构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第一弹性件弹力下能保持两封闭机构封闭排气管内孔,弹性顶开机构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弹力下能保持弹性顶开机构不顶开两封闭机构,弹性顶开机构用于当混合腔大于外界大气压值时顶开两封闭机构。
优选的是,每一封闭机构均包括:封闭块以及第一弹簧,封闭块安装在排气管上,封闭块能相对排气管在排气管径向上移动,第一弹簧位于排气管外,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至排气管,第一弹簧另一端相对封闭块固定,一封闭块靠近另一封闭块的段部为三角块形,第一弹簧为第一弹性件。
优选的是,弹性顶开机构包括:安装架、导向环、顶架、第二弹簧以及滚动杆,安装架与排气管内壁固定,安装架位于封闭机构靠近混合腔一侧,安装架上安装有导向环,相邻安装架之间能供气体通过,顶架穿过导向环,导向环用于导向顶架在排气管中心线上运动,顶架上安装有与两封闭块相切的滚动杆,滚动杆为红色,第二弹簧一端相对顶架固定,第二弹簧另一端与导向环固定,第二弹簧为第二弹性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排气口在吹风装置工作过程中排气时排气速度不及吹风装置的吹风速度,因此会导致在混合过程中混合腔内压强不会低于外界大气压,为了避免在混合腔内压强降低之前打开卸料装置,因此设计了气压提示装置,提示混合腔内气压值大小是否与外界大气压相等,通过观察气压提示装置来控制卸料装置的开启与否,从而避免原材料因混合腔内气压过大乱飞污染环境,也避免原材料乱飞后浪费,保证原材料均能被利用起来制作产品,节约了成产成本,也有利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合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排气口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混料箱1、混合腔11、进料斗2、过滤网3、气压提示装置4、封闭机构41、封闭块411、第一弹簧412、弹性顶开机构42、安装架421、导向环422、顶架423、第二弹簧424、滚动杆425、吹风装置5、排气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混合装置,包括:混料箱1,混料箱1内开设有混合腔11,在混料箱1顶部连通有进料斗2,在进料斗2底部安装有电磁阀,在混料箱1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处安装有仅能供气体通过的过滤网3,在排气口处安装有气压提示装置4,气压提示装置4用于提示混合腔11内气压是否允许打开卸料装置,在混料箱1上安装有吹风装置5,吹风装置5位于混合腔11底部,吹风装置5用于向混合腔11内供风。
由于过滤网3经常沉寂原材料容易堵塞,为了方便清洗过滤网3,排气口内壁设置内螺纹,与内螺纹螺纹连接有排气管6,排气管6与混合腔11连通,排气管6底端由过滤网3封住,气压提示装置4安装在排气管6上。实现了过滤网3和排气管6一起可拆卸地安装在排气口处,方便了将过滤网3拿下后清洗。
排气管6外形为圆柱体结构,保证了排气管6螺纹式安装在排气口内,排气管6内孔为长方体结构,又为后续两个封闭机构41能够很好地封闭排气管6奠定了基础。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气压提示装置4,气压提示装置4包括:两封闭机构41以及一弹性顶开机构42,两封闭机构41位于弹性顶开机构42背离混合腔11一侧,两封闭机构41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第一弹性件弹力下能保持两封闭机构41封闭排气管6内孔,弹性顶开机构42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弹力下能保持弹性顶开机构42不顶开两封闭机构41,弹性顶开机构42用于当混合腔11大于外界大气压值时顶开两封闭机构41。两封闭机构41是否被顶开就是判断当混合腔11大于外界大气压值时顶开两封闭机构41的标准,通过观察可以直接观察到。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封闭机构41,每一封闭机构41均包括:封闭块411以及第一弹簧412,封闭块411安装在排气管6上,封闭块411能相对排气管6在排气管6径向上移动,第一弹簧412位于排气管6外,第一弹簧412一端固定至排气管6,第一弹簧412另一端相对封闭块411固定,一封闭块411靠近另一封闭块411的段部为三角块形,封闭块411三角块形的段部提供了两导向面以及一交汇面,两导向面为三角块的两侧面,交汇面对应三角块的顶角处,交汇面为两导向面的交汇处,交汇面为圆弧面,避免了后续滚动杆425从一导向面跨越到另一导向面上时摩擦过大而导致滚动杆425磨损过大,避免因滚动杆425磨损后根据混合腔11内压强变化而反映灵敏度降低,两导向面的设置则是了导向滚动杆425能顺利跨越封闭块411,第一弹簧412为第一弹性件。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的弹性顶开机构42,为了减少顶开过程中弹性顶开机构42与封闭块411的摩擦,弹性顶开机构42包括:安装架421、导向环422、顶架423、第二弹簧424以及滚动杆425,安装架421与排气管6内壁固定,安装架421位于封闭机构41靠近混合腔11一侧,安装架421上安装有导向环422,相邻安装架421之间能供气体通过,顶架423穿过导向环422,导向环422用于导向顶架423在排气管6中心线上运动,顶架423上安装有与两封闭块411相切的滚动杆425,滚动杆425为红色,第二弹簧424一端相对顶架423固定,第二弹簧424另一端与导向环422固定,第二弹簧424为第二弹性件。滚动杆425位于排气管6的径向上且滚动杆425与与封闭块411的移动方向垂直,滚动杆425为红色,以便于目测两封闭块411是否分开。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电磁阀关闭;然后,在进料斗2内倾倒入需要质量的原材料;再后,打开电磁阀,原材料进入到混合腔11内;随后,关闭电磁阀,避免后续混合腔11内压强变大后原材料从进料斗2中被吹出;再后,打开吹风装置5,此时卸料装置早已关闭,吹风装置5向着混合腔11内供风,原材料在混合腔11内被吹动,原材料在混合腔11内得以被混合,当气压变大后,弹性顶开机构42顶开两封闭块411,两封闭块411之间排气,也能看出此时混合腔11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值,排气管6排气避免混合腔11内气压过大;再后,混合工作完成后,关闭吹风装置5,等待混合腔11内气压慢慢变小,时刻观察弹性顶开机构42是否从两封闭块411之间间隙露出;最后,当观察到弹性顶开机构42没有从两封闭块411之间露出时,表明此时混合腔11内气压变低,可以打开卸料装置卸料,避免卸料过程中因混合腔11内气压过大而导致原材料乱飞。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料箱,混料箱内开设有混合腔,在混料箱顶部连通有进料斗,在进料斗底部安装有电磁阀,在混料箱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处安装有仅能供气体通过的过滤网,在排气口处安装有气压提示装置,气压提示装置用于提示混合腔内气压是否允许打开卸料装置,在混料箱上安装有吹风装置,吹风装置位于混合腔底部,吹风装置用于向混合腔内供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口内壁设置内螺纹,与内螺纹螺纹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与混合腔连通,排气管底端由过滤网封住,气压提示装置安装在排气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气管外形为圆柱体结构,排气管内孔为长方体结构;
气压提示装置包括:两封闭机构以及一弹性顶开机构,两封闭机构位于弹性顶开机构背离混合腔一侧,两封闭机构内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第一弹性件弹力下能保持两封闭机构封闭排气管内孔,弹性顶开机构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弹力下能保持弹性顶开机构不顶开两封闭机构,弹性顶开机构用于当混合腔大于外界大气压值时顶开两封闭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封闭机构均包括:封闭块以及第一弹簧,封闭块安装在排气管上,封闭块能相对排气管在排气管径向上移动,第一弹簧位于排气管外,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至排气管,第一弹簧另一端相对封闭块固定,一封闭块靠近另一封闭块的段部为三角块形,第一弹簧为第一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顶开机构包括:安装架、导向环、顶架、第二弹簧以及滚动杆,安装架与排气管内壁固定,安装架位于封闭机构靠近混合腔一侧,安装架上安装有导向环,相邻安装架之间能供气体通过,顶架穿过导向环,导向环用于导向顶架在排气管中心线上运动,顶架上安装有与两封闭块相切的滚动杆,滚动杆为红色,第二弹簧一端相对顶架固定,第二弹簧另一端与导向环固定,第二弹簧为第二弹性件。
CN201921648787.7U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混合装置 Active CN210675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8787.7U CN210675076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48787.7U CN210675076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75076U true CN210675076U (zh) 2020-06-05

Family

ID=70899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48787.7U Active CN210675076U (zh) 2019-09-29 2019-09-29 一种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750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4381A (zh) 树脂粉输送、配料系统
CN210675076U (zh) 一种混合装置
CN109632884B (zh) 混合气环境中均匀分布粉尘云的爆炸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02265205U (zh) 一种高效混合真空上料装置
CN101983778B (zh) 库底粉料自动卸料控制器
CN215359778U (zh) 一种高效率改性塑料双螺杆挤出生产线
TWI788753B (zh) 粒狀樹脂材料的暫時儲存方法
CN210675075U (zh) 带去金属装置的混合装置
CN211563221U (zh) 一种气流磨进料仓
CN102553825B (zh) 粉粒体处理装置
CN108840118A (zh) 一种吨包无尘投料上料筛分系统
CN209531115U (zh) 一种带清扫机构的破碎机
CN209937376U (zh)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搅拌机的清料装置
CN203889664U (zh) 真空上料机
CN216471045U (zh) 一种混料机用下料装置
CN206703468U (zh) 一种吹膜机料斗装置
CN107597000B (zh) 一种气流混合器
CN204957807U (zh) 一种夹套型真空输送机
CN113413810A (zh) 纳米粉体材料的混合装置
CN107627471A (zh) 一种可视的自动输料搅拌机
CN202346436U (zh) 固体颗粒物输送密封卸料装置
CN220277485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枢涂覆工艺的粉料添加装置
CN110788991A (zh) 一种干粉砂浆生产装置
CN213376396U (zh) 一种面粉混合仓内自动吹风清粉装置
CN217573980U (zh) 一种挤出机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