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52294B -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52294B
CN102552294B CN201210006019.8A CN201210006019A CN102552294B CN 102552294 B CN102552294 B CN 102552294B CN 201210006019 A CN201210006019 A CN 201210006019A CN 102552294 B CN102552294 B CN 102552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vitamin
peak
riboflavin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060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52294A (zh
Inventor
郑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Haisc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Haisc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Haisco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Haisco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060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522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52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2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52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52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所述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包括维生素B1 5~15重量份、核黄素磷酸钠3~8重量份(扣除结晶水计)、维生素C 150~250重量份和甘氨酸350~500重量份,且制备过程中用作溶剂并最终除去的注射用水1000~5000重量份。所述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并且方便储存和运输。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的分析方法,特别是针对不稳定主药的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既不是构成机体组织的原料,也不是体内供能的物质,在体内作为辅酶或参与构成辅酶而起催化作用,促进其它营养物质的合成与降解,从而控制代谢,在调节物质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对维生素需要量很小,但需要从外界摄取,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导致疾病。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酸病。缺乏维生素B1可得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2(核黄素磷酸钠)可患咽喉炎和口角炎、舌炎,唇炎(红色剥脱唇)、面部脂溢性皮炎,躯干和四肢出现皮炎,随后有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有些病人有明显的角膜血管增生和白内障形成,阴囊炎、阴道炎等。
维生素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等;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B1、B2、B6)、维生素C、PP等。脂溶性维生素人体吸收后可储存到脂肪等组织,完全代谢完毕可达数月之久,因而不易缺乏。水溶性维生素一般容易排泄,不易蓄积,且无毒性,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过量服用后很快被排泄出体外,所以维生素缺乏首先是以水溶性维生素缺乏为主。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合成极少,又无一定储存,却担负着维持组织和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因此该类物质在营养素中占有重要地位。多种疾病可伴随有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或需要量增加,如胃肠道功能紊乱,慢性酒精中毒、发烧、慢性或消耗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生长期和妊娠期及哺乳期间水溶性维生素需要量增大,因此,孕妇和儿童必需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另外,老人、肥胖病人、严重烧伤病人、外科手术恢复病人、透析治疗病人都需要补充维生素。
临床研究发现,所有的水溶性维生素缺乏症患者并非只缺乏某一种维生素,而是伴有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所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不应单一补充一种,而应补充常见几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VitC、VitB1、VitB2
对于复合维生素类药物的补充,静脉给药剂型比口服剂型有许多优越之处。维生素的药理作用跟血浆浓度有很大的关系,例如维生素C在血药浓度10-15mg/dl时才具有抗病毒作用,而这一浓度口服给药无法达到。静注后能迅速达到口服给药无法比拟的高血药浓度,静脉注射1.25g维生素C,血药峰浓度可达1000μmol/L;静脉注射5-10g维生素C,血药峰浓度可达5000μmol/L。而口服维生素C血药峰浓度最大仅能达100μmol/L(每日口服剂量1g或以上)。口服给药胃肠吸收比例低,还容易受胃肠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静脉注射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
复方维生素注射液(Plevita S Injection)是由日本扶桑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研究开发的复合维生素水针制剂,于1985年8月在日本上市销售,该注射液由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三种维生素组成,适用于缺乏维生素B2、维生素C及维生素B1的人群(如消耗性疾病、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经过二十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其安全有效。
但是,Plevita S Injection作为水针制剂有它的局限性。首先,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在水溶液中均不稳定,尤其是在注射液的常规终端灭菌下,这些药物往往含量下降明显,有关物质增加显著,成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稳定性差。其次,为了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常常需要额外地添加增溶剂、抗氧剂、螯合剂等,如丙二醇、枸橼酸、依地酸二钠等,而这些辅料又往往会增加用药安全隐患,如各种浓度丙二醇会使红细胞全溶血,依地酸二钠进入人体内可以螯合体内的钙离子,造成人体内血钙浓度降低等。因此注射剂添加辅料的原则是:尽量避免添加辅料,可不添加的品种不添加,将影响产品安全性的因素降到最低。第三,水针制剂在运输和贮藏条件上存在一定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该冻干粉针剂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安全性高,便于储存和运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可操作性强,且制得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的分析方法,特别是针对不稳定主药的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其包括维生素B15~15重量份、核黄素磷酸钠3~8重量份(扣除结晶水计)、维生素C150~250重量份和甘氨酸350~500重量份,且制备过程中用作溶剂并最终除去的注射用水1000~5000重量份。
上述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其优选包括:维生素B110重量份、核黄素磷酸钠6.355重量份(扣除结晶水计)、维生素C200重量份和甘氨酸400重量份,且制备过程中用作溶剂并最终除去的注射用水3000重量份。
上述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其优选包括:维生素B110重量份、核黄素磷酸钠6.355重量份(扣除结晶水计)、维生素C200重量份和甘氨酸450重量份,且制备过程中用作溶剂并最终除去的注射用水4000重量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成品中并不含在制备过程中用作溶剂的注射用水,或者仅存在少量残留水分,因为大部分(或全部)注射用水都已在冷冻干燥的过程中被除去。但在本发明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的制备过程中,必须使用注射用水作为溶剂,并且其用量与最终成品的质量相关。因此,在描述本发明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时对注射用水进行限定是必要的。
上述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其进一步包括pH调节剂,所述pH调节剂选自盐酸、磷酸、柠檬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磷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其中所述pH调节剂的加入量使所述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在冷冻干燥前的溶液pH值为3.0~4.5,优选为3.5~4.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甘氨酸,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0%~35%的甘氨酸溶液,再分别称取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依次加入甘氨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约80%~90%总配液量,搅拌均匀;
(2)将步骤(1)所得的溶液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加针用活性炭吸附15分钟,除炭过滤;
(3)将步骤(2)所得的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配液全量,经0.22μm滤器过滤,将滤液无菌灌装;
(4)将步骤(3)所得的灌装的药液冷冻干燥,轧盖,即得。
上述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针用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步骤(1)所得溶液的0.03%(g/ml),并且在吸附过程中充氮搅拌。
上述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冷冻干燥程序为:搁板温度降至-45℃,制品温度降至-36℃以下时,将搁板回温至-35~-10℃左右,再将搁板制冷至-45℃以下保持1~6小时,启动真空泵,制品开始升华,搁板按1~8℃/小时升温至25℃,制品接近搁板温度时保持3-8小时。
上述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冷冻干燥程序优选为:搁板温度降至-45℃,制品温度降至-36℃以下时,将搁板回温至-30~-15℃左右,再将搁板制冷至-45℃以下保持1~3小时,启动真空泵,制品开始升华,搁板按2~5℃/小时升温至25℃,制品接近搁板温度时保持6小时。
本发明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制备过程全程采用无菌操作,低温干燥,避免了由高温灭菌造成的降解,提高了维生素类主药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因含量下降导致的疗效降低以及由有关物质导致的毒副作用产生;处方组成中除了冻干粉针剂必要的赋形剂(甘氨酸)外未添加其它增溶剂、稳定剂等辅料,充分保障了产品的安全性;储存稳定性好;粉针剂在运输、贮藏方面较水针和输液具有一定优势。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及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的分析方法。在本发明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中,3种主药均不稳定,其中以维生素C含量最高(分别为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的20倍和40倍),且较另外两个主药更不稳定,因此我们重点考察了维生素C中的降解物质,并对另外2个主药维生素B1和B2的杂质进行了研究。经过大量的方法筛选实验,在验证所用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可靠的基础上,与上市主导的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和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对比,再结合中试生产样品及稳定性试验样品的测定结果,最终确定了检测项目和分析方法,制定了合理限度,并订入标准。
本发明所提供的分析方法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法对所述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中的不稳定主药的有关物质进行检测,具体分析项目、分析条件及步骤如下:
(1)草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H+型)为填充剂;磷酸溶液(0.5→10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草酸计算应不低于2500;
测定法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100mg),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草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草酸10μg的溶液,即得;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维生素C标示量的0.2%;
(2)核黄素磷酸钠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54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7nm;取核黄素磷酸钠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流速,使核黄素磷酸钠峰的保留时间约为40分钟,各色谱峰出峰顺序如下,核黄素磷酸钠峰与4’-核黄素磷酸钠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测定法避光操作;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核黄素磷酸钠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振摇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另精密称取核黄素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加盐酸1ml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该溶液1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核黄素对照品溶液;取核黄素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5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与核黄素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供试品溶液中3’,4’-核黄素二磷酸酯峰、3’,5’-核黄素二磷酸酯峰及4’,5’-核黄素二磷酸酯峰的峰面积之和计算本品中核黄素二磷酸酯的含量(按核黄素计)不得过6.0%;游离核黄素的含量不得过6.0%;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除主成分峰、游离核黄素峰和核黄素二磷酸酯峰外,如有其他杂质峰,单个杂质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2.0%),其他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4.0%);
(3)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硅胶为填充剂,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0nm,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调pH为6.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为0.8ml/min,按下列程序进行梯度洗脱: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061
理论板数按维生素C计算应不低于2000;
测定法避光操作;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B15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自身对照溶液;取糠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糠醛1.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自身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器灵敏度,使维生素C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5%~5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糠醛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维生素C标示量的0.15%;杂质峰面积的和(空白溶剂峰除外),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实验数据对本发明及其优势进行详细描述和说明,但这些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处方: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071
2.制备方法:
称取甘氨酸,加注射用水配制成20%的甘氨酸溶液,再分别称取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依次加入甘氨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约90%总配液量,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加0.03%(g/ml)针用活性炭,充氮搅拌吸附15分钟,除炭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配液全量,经0.22μm滤器过滤,将滤液无菌灌装;灌装的药液冷冻干燥:搁板温度降至-45℃,制品温度降至-36℃以下时,将搁板回温至-30~-15℃左右,再将搁板制冷至-45℃以下保持1~3小时,启动真空泵,制品开始升华,搁板按2~5℃/小时升温至25℃,制品接近搁板温度时保持6小时;轧盖,即得。
实施例2
1.处方: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072
2.制备方法:
称取甘氨酸,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0%的甘氨酸溶液,再分别称取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依次加入甘氨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约80%总配液量,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加0.03%(g/ml)针用活性炭,充氮搅拌吸附15分钟,除炭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配液全量,经0.22μm滤器过滤,将滤液无菌灌装;灌装的药液冷冻干燥:搁板温度降至-45℃,制品温度降至-36℃以下时,将搁板回温至-35~-10℃左右,再将搁板制冷至-45℃以下保持1~6小时,启动真空泵,制品开始升华,搁板按1~8℃/小时升温至25℃,制品接近搁板温度时保持7小时;轧盖,即得。
实施例3
1.处方:
2.制备方法:
称取甘氨酸,加注射用水配制成35%的甘氨酸溶液,再分别称取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依次加入甘氨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约90%总配液量,搅拌均匀;用枸橼酸溶液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加0.03%(g/ml)针用活性炭,充氮搅拌吸附15分钟,除炭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配液全量,经0.22μm滤器过滤,将滤液无菌灌装;灌装的药液冷冻干燥:搁板温度降至-45℃,制品温度降至-36℃以下时,将搁板回温至-30~-10℃左右,再将搁板制冷至-45℃以下保持1~4小时,启动真空泵,制品开始升华,搁板按1~5℃/小时升温至25℃,制品接近搁板温度时保持4小时;轧盖,即得。
实施例4
1.处方: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082
2.制备方法:
称取甘氨酸,加注射用水配制成25%的甘氨酸溶液,再分别称取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依次加入甘氨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约80%总配液量,搅拌均匀;用枸橼酸溶液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加0.05%(g/ml)针用活性炭,充氮搅拌吸附15分钟,除炭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配液全量,经0.22μm滤器过滤,将滤液无菌灌装;灌装的药液冷冻干燥:搁板温度降至-45℃,制品温度降至-36℃以下时,将搁板回温至-30~-10℃左右,再将搁板制冷至-45℃以下保持1~5小时,启动真空泵,制品开始升华,搁板按1~5℃/小时升温至25℃,制品接近搁板温度时保持8小时;轧盖,即得。
实施例5
1.处方: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091
2.制备方法:
称取甘氨酸,加注射用水配制成20%的甘氨酸溶液,再分别称取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依次加入甘氨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约90%总配液量,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加0.03%(g/ml)针用活性炭,充氮搅拌吸附15分钟,除炭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配液全量,经0.22μm滤器过滤,将滤液无菌灌装;灌装的药液冷冻干燥:搁板温度降至-45℃,制品温度降至-36℃以下时,将搁板回温至-30~-15℃左右,再将搁板制冷至-45℃以下保持1~3小时,启动真空泵,制品开始升华,搁板按2~5℃/小时升温至25℃,制品接近搁板温度时保持3小时;轧盖,即得。
实施例6
1.处方:
2.制备方法:
称取甘氨酸,加注射用水配制成15%的甘氨酸溶液,再分别称取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依次加入甘氨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约90%总配液量,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加0.05%(g/ml)针用活性炭,充氮搅拌吸附15分钟,除炭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配液全量,经0.22μm滤器过滤,将滤液无菌灌装;灌装的药液冷冻干燥:搁板温度降至-45℃,制品温度降至-36℃以下时,将搁板回温至-30~-10℃左右,再将搁板制冷至-45℃以下保持1~3小时,启动真空泵,制品开始升华,搁板按3~8℃/小时升温至25℃,制品接近搁板温度时保持3小时;轧盖,即得。
实验例1-有关物质检查
取实施例1-6制备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检测以下项目。结果见表1。
草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H+型)为填充剂;磷酸溶液(0.5→10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草酸计算应不低于2500;
测定法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100mg),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草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草酸10μg的溶液,即得;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维生素C标示量的0.2%;
核黄素磷酸钠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54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7nm;取核黄素磷酸钠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流速,使核黄素磷酸钠峰的保留时间约为40分钟,各色谱峰出峰顺序如下,核黄素磷酸钠峰与4’-核黄素磷酸钠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102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111
测定法避光操作;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核黄素磷酸钠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振摇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另精密称取核黄素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加盐酸1ml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该溶液1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核黄素对照品溶液;取核黄素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5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与核黄素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供试品溶液中3’,4’-核黄素二磷酸酯峰、3’,5’-核黄素二磷酸酯峰及4’,5’-核黄素二磷酸酯峰的峰面积之和计算本品中核黄素二磷酸酯的含量(按核黄素计)不得过6.0%;游离核黄素的含量不得过6.0%;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除主成分峰、游离核黄素峰和核黄素二磷酸酯峰外,如有其他杂质峰,单个杂质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2.0%),其他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4.0%);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Ⅴ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硅胶为填充剂,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0nm,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调pH为6.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为0.8ml/min,按下列程序进行梯度洗脱: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112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121
理论板数按维生素C计算应不低于2000;
测定法避光操作;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B15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自身对照溶液;取糠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糠醛1.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自身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器灵敏度,使维生素C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5%~5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糠醛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维生素C标示量的0.15%;杂质峰面积的和(空白溶剂峰除外),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2.0%)。
实验例2-含量测定
取实施例1-6制备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检测以下项目。结果见表1。
维生素C维生素B1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二部附录V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硅胶为填充剂,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0nm,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调pH为6.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为0.8ml/min,按下列程序进行梯度洗脱。
理论板数按维生素C计算应不低于2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避光操作。精密称取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对照品适量,用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维生素B150μg和维生素C10μg。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避光操作。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B15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维生素B1含量测定用供试品溶液(1);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1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维生素C含量测定用供试品溶液(2)。
测定法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供试品溶液(2)和对照品溶液各10u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维生素B1(C12H17CLN4OS.HCL)、维生素C(C6H8O6)的含量。
核黄素磷酸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二部附录V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54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7nm。取核黄素磷酸钠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流速,使核黄素磷酸钠峰的保留时间约为40分钟,各色谱峰出峰顺序如下,核黄素磷酸钠峰与4’-核黄素磷酸钠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131
测定法避光操作。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核黄素磷酸钠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振摇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核黄素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加盐酸1ml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供试品溶液中核黄素磷酸钠、3’-核黄素磷酸钠、4’-核黄素磷酸钠及游离核黄素峰面积之和计算本品中核黄素磷酸钠(按核黄素计)的含量。
实验例3-其它检测项目
取实施例1-6制备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检测以下项目。结果见表1。
性状本品为黄色的疏松块状物
酸度取本品1瓶,加水5ml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I H),pH值应为3.5~4.5。
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5瓶,分别加水10ml使溶解,溶液应澄清(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X B)。
干燥失重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干燥4小时,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 L)减失重量不得过5.0%。
细菌内毒素取本品,每瓶加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5ml溶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E),每1ml中含细菌内毒素的量应不大于15EU。
无菌取本品60支,加900ml0.1%蛋白胨水溶液,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H),应符合规定。
表1本发明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的检验结果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141
以上实验数据显示,按本发明制备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符合一般的注射用粉针剂的质量要求,表明本发明的处方合理,工艺科学,无菌保证水平合格,可操作性强。
实验例4-稳定性试验
取实施例1-6制备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模拟市售包装,在25±2℃的条件下放置24个月,并于实验的第0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第12个月、第18个月和第24个月末取样,按稳定性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结果见表2-3。
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161
Figure GDA0000383878910000171
实验例5-临床研究
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我们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等八家医院进行了静脉补充本发明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
研究共入选218例受试者数,其中试验组(实施例1)109例,对照组(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109例。入选标准: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预计生存期在三个月以上;理解并愿意参加本项临床试验并提供签署的知情同意书;胸腹部创伤及胃肠道、肝胆手术(手术时间≤5小时),术后禁食、禁饮三天或三天以上,术后需要静脉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患者。排除标准:哺乳期、妊娠期妇女或近期有生育计划者;在筛选期前的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的临床试验;晚期肿瘤转移病人对维生素或成分过敏或潜在过敏者;手术前患者患有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的疾病;腔镜胆囊及阑尾手术;严重高血压、严重冠心病、重度心律失常以及严重心功能不全者;肝功能异常(肝胆疾病和严重创伤患者ALT、AST超过实验室指标正常值上限的3倍。非肝胆疾病患者为ALT、AST超过实验室指标正常值上限的1.5倍)患者;肾功能异常(Cr超过实验室指标正常值上限)患者;半胱氨酸尿症、痛风、高草酸盐尿症、草酸盐沉积症或尿酸盐性肾结石患者;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或镰形红细胞贫血患者;尿酸超过实验室指标正常值上限患者;具有酗酒或者药物依赖倾向;依从性差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研究者认为其他不适宜参与本试验的患者。
主要疗效指标:胃肠道功能恢复平均时间比较;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次要疗效指标: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比例比较。安全性指标:生命体征、心电图、临床实验室参数、(严重)AE以及提前退出的情况。
对本研究的主要疗效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采用秩和检验进行两组间的比较。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伤口愈合时间采用秩和检验评价。维生素缺乏相关症状,采用χ2检验或者确切概率法。安全性评价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必要时作统计学比较。并列表描述本次试验所发生的AE;实验室检验结果在试验前后正常/异常的变化情况以及评价发生异常改变时与试验药物的关系。
研究结果如下:
1.主要疗效指标
试验组和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57.80±26.58小时和56.56±22.98小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66)。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首次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分别为72.23±30.09小时和69.70±24.46小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0)。
2.次要疗效指标
试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后的伤口愈合平均时间分别为9.96±3.65天和9.52±3.74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56)。两组维生素缺乏相关症状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3.安全性指标
在本次试验中共有40例发生了AE,试验组发生率为20.37%,对照组发生率为16.98%,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发生7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3.73%,实验组4例,对照组3例,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发生1例SAE,发生率为0.4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发生了24例重要不良事件,发生率11.2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用药前后两组间BP、P、R等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中两组药物在治疗结束后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影响是一致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发明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用于严重创伤及手术后需要静脉补充水溶性维生素的患者,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劣于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
从以上说明书,尤其是实施例和实验例中可以得出结论:本发明的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冻干粉针剂处方合理,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本发明的分析方法能够很好地监控药品质量。

Claims (1)

1.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组合物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处方为: 
其制备方法为:称取甘氨酸,加注射用水配制成20%的甘氨酸溶液,再分别称取维生素B1、核黄素磷酸钠、维生素C,依次加入甘氨酸溶液中搅拌溶解,加注射用水至90%总配液量,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3.5~4.5,加0.03%(g/ml)针用活性炭,充氮搅拌吸附15分钟,除炭过滤;滤液补加注射用水至配液全量,经0.22μm滤器过滤,将滤液无菌灌装;灌装的药液冷冻干燥:搁板温度降至-45℃,制品温度降至-36℃以下时,将搁板回温至-30~-15℃左右,再将搁板制冷至-45℃以下保持1~3小时,启动真空泵,制品开始升华,搁板按2~5℃/小时升温至25℃,制品接近搁板温度时保持6小时;轧盖,即得; 
其测试方法为: 
(1)草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H+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填充剂;磷酸溶液(0.5→10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草酸计算应不低于2500; 
测定法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相当于维生素C100mg,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草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稀释制成每1ml中含草酸10μg的溶液,即得;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超过维生素C标示量的0.2%; 
(2)核黄素磷酸钠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054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按照15:85比例配比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7nm;取核黄素磷酸钠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流速,使核黄素磷酸钠峰的保留时间为40分钟,各色谱峰出峰顺序如 下,核黄素磷酸钠峰与4’-核黄素磷酸钠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Figure FDA0000431459910000021
测定法避光操作;取本品适量;相当于核黄素磷酸钠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振摇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另精密称取核黄素对照品10mg,置50ml量瓶中,加盐酸1ml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取该溶液1ml,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核黄素对照品溶液;取核黄素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谱峰的峰高为满量程的5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与核黄素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按外标法,以供试品溶液中3’,4’-核黄素二磷酸酯峰、3’,5’-核黄素二磷酸酯峰及4’,5’-核黄素二磷酸酯峰的峰面积之和计算本品中核黄素二磷酸酯的含量按核黄素计不超过6.0%;游离核黄素的含量不超过6.0%;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除主成分峰、游离核黄素峰和核黄素二磷酸酯峰外,如有其他杂质峰,单个杂质不超过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其他杂质峰面积的和不超过对照溶液主峰面积; 
(3)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硅胶为填充剂,柱温30℃,检测波长为270nm,以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三乙胺调pH为6.0;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为0.8ml/min,按下列程序进行梯度洗脱: 
Figure FDA0000431459910000022
Figure FDA0000431459910000031
理论板数按维生素C计算应不低于2000; 
测定法避光操作;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相当于维生素B1 5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自身对照溶液;取糠醛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糠醛1.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自身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器灵敏度,使维生素C的峰高为满量程的25%~5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糠醛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超过维生素C标示量的0.15%;除空白溶剂峰外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 
CN201210006019.8A 2012-01-10 2012-01-10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组合物 Active CN102552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6019.8A CN102552294B (zh) 2012-01-10 2012-01-10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06019.8A CN102552294B (zh) 2012-01-10 2012-01-10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2294A CN102552294A (zh) 2012-07-11
CN102552294B true CN102552294B (zh) 2014-03-12

Family

ID=46399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06019.8A Active CN102552294B (zh) 2012-01-10 2012-01-10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522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5811B (zh) * 2012-07-18 2014-08-20 河北智同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制剂组合物
CN103202844A (zh) * 2013-04-25 2013-07-17 辽宁海思科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75847B (zh) * 2013-11-05 2014-12-10 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右旋糖酐40原料中2-糠醛的测定方法
CN104606209A (zh) * 2014-12-30 2015-05-13 王大光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0902B (zh) * 2014-12-30 2018-04-27 李迪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8071A (zh) * 2017-10-10 2018-02-13 济南维瑞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hplc法测定维生素c复方制剂中糠醛的方法
CN108815166A (zh) * 2018-08-16 2018-11-16 济南康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方维生素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05090A (zh) * 2019-07-26 2021-02-02 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测定复杂组分中维生素c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CN111595961B (zh) * 2020-04-30 2021-06-25 南京海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维生素b2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CN111679000A (zh) * 2020-05-29 2020-09-18 费森尤斯卡比华瑞制药有限公司 检测肠内或肠外营养制剂中维生素c杂质的方法
CN113063776B (zh) * 2021-05-13 2022-05-17 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冻干水质检测总磷检测试剂的总磷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1681C (zh) * 2003-11-24 2006-04-19 吴良信 静脉注射用高浓型水溶性维生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836666A (zh) * 2005-03-25 2006-09-27 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及其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CN101683356A (zh) * 2008-09-26 2010-03-31 徐新盛 一种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3293A (zh) * 2009-08-20 2010-01-13 北京普瑞博思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药物组合物
CN101780100B (zh) * 2010-02-10 2011-12-21 北京国仁堂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52294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52294B (zh)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冻干粉针剂组合物
CN102068453B (zh) 一种稳定的复合维生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49229B (zh) 一种稳定的法匹拉韦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60852A (zh) 一种布洛芬注射液及制备方法
US20170007574A1 (en) Peripheral kappa opioid receptor agonists for uremic pruritus in dialysis patients
CN101254316B (zh) 一种抗凝专用血滤置换液
CN104434819A (zh) 注射用乙酰谷酰胺粉针剂药物组合物和制法
CN106031710B (zh) 一种富马酸氟呐普拉赞的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5803C (zh) 牛磺酸在制备含有葛根素的注射剂中的应用
CN102784382A (zh) 一种阿加曲班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58423B (zh) 使用维生素k1脂肪乳注射液治疗凝血功能障碍的方法
CN102335114B (zh) 一种稳定的布洛芬精氨酸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3322B (zh) 一种注射用盐酸头孢甲肟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药物组合物
CN103202844A (zh)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3)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59347B (zh)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药物组合物的质控方法
CN104606209A (zh) 一种注射用复方维生素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06226B (zh) 维生素k1脂肪乳注射液的用途
CN103159710B (zh) 用于抗病毒的十氢萘衍生物
CN102008461B (zh) 一种注射用布洛芬药物组合物
CN102552210B (zh) 一种恩替卡韦胶囊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38573B (zh) 一种神经肌肉阻滞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356478A (zh) 一种布洛芬注射液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46585C (zh) 复方葛根素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4788A (zh) 一种阿替洛尔注射液的制备方法
CN102727429B (zh) 改善稳定性的匹多莫德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