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8716A - 动力工具 - Google Patents

动力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8716A
CN102548716A CN2010800433671A CN201080043367A CN102548716A CN 102548716 A CN102548716 A CN 102548716A CN 2010800433671 A CN2010800433671 A CN 2010800433671A CN 201080043367 A CN201080043367 A CN 201080043367A CN 102548716 A CN102548716 A CN 1025487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ncher
power tool
clutch
transmiss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33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8716B (zh
Inventor
平林伸治
伊藤周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977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5237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1977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8483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487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87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8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87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BSAW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7B17/00Chain saws; Equipment therefor
    • B27B17/08Drives or gearings; Devices for swivelling or tilting the chain sa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8Angl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14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 B25B23/141Mechanical overload release coupl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614Disconnec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991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Friction Gearing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牵引传动式无级变速器的螺钉紧固工具。在现有的螺钉紧固器中除了无级变速器还设置了两套系统的动力传递路径、且使离合机构分别设于这些动力传递路径上,因此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简化在除了无极变速器还具备两个离合机构时的动力工具的结构。在电动机(92)与主轴(100)之间串联配置无级变速器(1)的推力凸轮机构(7)以及紧固扭矩设定机构(94)的离合板(101),由此实现结构的简化。将具有高牵引系数的牵引润滑脂用作牵引传递机构的润滑剂。通过在变速器壳体(41)内设置润滑脂贮存部(60)或使毛毡件(63、64)与压接部位滑动接触等,实现以少量的牵引润滑脂进行高效的润滑。

Description

动力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作为驱动源内置有电动机的研磨机、螺钉紧固工具、切断工具、或作为驱动源内置有发动机(内燃机)的链锯等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在此类动力工具中,具备用于使驱动源的旋转动力减速(变速)的减速齿轮列、或用于变换输出方向的齿轮列。作为减速齿轮列,使用直齿圆柱齿轮列或行星齿轮机构,为了变换输出方向,使用锥齿轮列(bevelgear)。并且,例如像下述专利文献4所公开那样地提供有如下技术:在螺钉紧固工具等旋转工具中对减速齿轮列的动力传递路径进行切换,根据施加于钻头(前端工具)的负荷扭矩将输出状态阶段性地切换为高速低扭矩输出模式和低速高扭矩输出模式。
并不局限于动力工具,作为旋转输出的变速机构,除了形成为通过切换上述这样的齿轮列的动力传递路径来进行低速、高速的阶段性的切换的结构的变速机构以外,还公知有使减速比无级地连续变化的无级变速器(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以往,作为该无级变速器,公知有利用所谓的牵引传动机构的结构。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3中公开了与该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相关的技术。
该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形成为如下结构:利用推力机构以大的力使输入侧的太阳辊和输出侧的推力辊、与多个圆锥形的行星辊压接,进而利用由此获得的滚动接触来传递动力,并且使变速辊与行星辊的圆锥面压接,通过使该压接位置在小径侧与大径侧之间位移而使接触直径变化,由此使输出转速无级连续地变速。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内置有这样的无级变速器的螺钉紧固工具。在该螺钉紧固工具中,随着施加于螺钉紧固钻头的负荷扭矩的增大(螺钉紧固的进行),使变速辊向低速侧位移,由此能够将输出模式无级地变速成低速高扭矩输出模式,由此能够轻松地进行迅速且可靠的螺钉紧固作业。
并且,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螺钉紧固工具,除了上述无级变速器还具备两套系统的动力传递路径,利用离合机构分别对上述动力传递路径各自进行断续地切换,由此能够对高速输出状态与高扭矩输出状态进行选择,由此能够迅速且可靠地进行螺钉紧固或螺钉松卸作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907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593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公平3-7341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2899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螺钉紧固器中,由于除了无级变速器还设置了两套系统的动力传递路径、且使离合机构分别介于这些动力传递路径上,因此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除了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还具备离合机构的动力工具的结构。
通过以下发明来实现这样的目的。
第一发明是具备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的动力工具,该动力工具在安装有前端工具的主轴与所述无级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具备用于将旋转动力切断的离合机构。
根据第一发明,在利用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使驱动源的动力减速以后,经由离合机构向主轴输出该减速后的动力。若离合机构被切断,则无级变速器与主轴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被切断。
根据第一发明,在第二发明的动力工具中,无级变速器基于前端工具的负荷而自动地变速。
根据第二发明,由于无级变速器基于前端工具的负荷而自动地变速,因此使用者无需进行特别的操作便能够进行迅速且可靠的作业。在前端工具的负荷小的状态下,无级变速器能够切换到高速低扭矩输出状态而迅速地进行作业,在前端工具的负荷增大的状态下,无级变速器能够切换到低速高扭矩输出状态而可靠地进行作业。
根据第一或第二发明,在第三发明的动力工具中,离合机构基于前端工具的负荷而进行动作。
根据第三发明,例如在因螺钉紧固结束而使得前端工具的负荷达到一定值以上的阶段,离合机构被切断,从而使向前端工具的旋转动力的输出停止。
根据第三发明,在第四发明的动力工具中,离合机构基于前端工具的负荷扭矩而进行动作。
根据第四发明,作为上述前端工具的负荷,基于主轴的输出扭矩将离合机构切断。
根据第四发明,在第五发明的动力工具中,离合机构形成为如下结构,若利用负荷扭矩解除了钢球的卡合状态,则动力传递被切断。
根据第五发明,能够形成为简易且可靠的离合机构。
根据第三发明,在第六发明的动力工具中,离合机构基于前端工具的转速而进行动作。
根据第六发明,作为上述前端工具的负荷,基于主轴的转速将离合机构切断。
根据第六发明,在第七发明的动力工具中,将离心离合机构用作离合机构。
根据第七发明,当上述主轴的转速为一定值以上时,离心离合机构被连接从而输出旋转动力,当上述主轴的转速为一定值以下时,离心离合机构被切断从而不输出旋转动力。
根据第一~第七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第八发明的动力工具具有减速比固定的辅助减速机构,在该辅助减速机构与无级变速器之间具备离合机构。
根据第八发明,在离合机构被连接的状态下,经由无级变速器并利用辅助减速机构对旋转动力进一步减速进而从主轴输出减速后的旋转动力,在离合机构被切断的状态下,不向辅助减速机构传递旋转动力。
根据第一~第八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在第九发明的动力工具中,无级变速器具备用于使压接力产生的推力凸轮机构,该推力凸轮机构还作为用于切断动力传递的离合器发挥功能。
根据第九发明,推力凸轮机构根据主轴的负荷进行动作,由此使无级变速器产生适当的压接力。若主轴的负荷达到一定值以上,则因推力凸轮机构进行滑动而使得旋转动力的传递被切断。这样,能够使用于使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产生压接力的推力凸轮机构同时拥有离合机构的功能。
根据第九发明,在第十发明的动力工具中,推力凸轮机构在前端工具的负荷扭矩小的状态下使压接力产生,若负荷扭矩达到一定值则作为离合器发挥功能。
根据第十发明,作为推力凸轮机构的功能,根据前端工具的负荷扭矩的大小,在作为用于使无级变速器产生压接力的凸轮机构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以及作为将旋转动力切断的离合机构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在螺钉紧固中推力凸轮机构作为压接力产生单元而发挥功能,在螺钉紧固完毕并且大的负荷扭矩开始作用于主轴的阶段,推力凸轮机构作为离合器而发挥功能,由此旋转动力的输出被切断,从而能够避免对驱动系统造成过负荷。
根据第一~第十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在第十一发明的动力工具中,在动力传递路径上串联地具备至少两个离合机构。
根据第十一发明,两个离合机构串联地介于单系统的旋转动力传递路径上,由此进行动力的断续。
根据第十一发明,在第十二发明的动力工具中,当两个离合机构中的一个未因动作设定扭矩而切换到动力切断侧时,使另一个离合机构在动力切断侧进行动作。
根据第十二发明,即使在上述两个离合机构中的一个未进行正常动作的情况下,也会因另一个离合机构进行正常动作而使得旋转动力的传递被切断,因此能够进行动力传递路径的更加可靠的断续。
根据第一~第十二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在第十三发明的动力工具中,离合机构能够任意地调整用于切断动力的动作设定扭矩。
根据第十三发明,例如在成为螺钉紧固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可靠的螺钉紧固与过负荷的防止,并且能够提高该螺钉紧固器的便利性。
根据第一~第十三发明中的任一个发明,在第十四发明的动力工具中,将常态下为半固体状的润滑剂用作无级变速器的润滑剂。
根据第十四发明,由于是将常态下为半固体状的润滑剂用作无级变速器的润滑剂的结构,因此能够简化其密封结构,由此能够实现该无级变速器、甚至动力工具的低成本化及结构的简化。
该润滑剂一般被称作牵引润滑脂,是具有高牵引系数(将滚动方向的切线力除以法线力所得的无量纲量)与适度的稠度的动力传递用润滑剂,采用了在基础油中添加增稠剂与适当的添加剂制成的润滑剂。除此之外,该牵引润滑脂还采用了在氧化稳定性、防锈性、抗磨损性等性能优异的物质。
根据第十四发明,在第十五发明的动力工具中,润滑剂是在基础油中含有增稠剂的牵引系数高的润滑脂。
根据第十五发明,润滑剂是在作为基础油的牵引油中添加了增稠剂的物质,从而能够作为不具有油那样的流动性的高粘度的半固体(膏状)来处理,由此对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而言无需高度密封的结构,就能够防止其泄漏,并能够进行高效的润滑。
根据第十五发明,在第十六发明的动力工具中,润滑剂含有10%~30%的增稠剂。
根据第十六发明,通过在基础油(牵引油)中添加10%~30%的增稠剂来获得润滑剂。
根据第十四~十六发明,在第十七发明的动力工具中,将润滑剂的稠度设定成处于265~475的范围内。
根据第十七发明,稠度处于265~475的范围内的润滑剂,由于其粘度为半流动状或比半流动状流动性低,因此对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而言能够省略高度密封的结构,并能够防止其泄漏,由此能够提高其处理性及维护性。
根据第十四~十七发明,在第十八发明的动力工具中,收纳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的空余容积固定。
根据第十八发明,由于采用了半固体状且泄漏少的润滑剂,因此在将流动性高的牵引油用作润滑剂的情况下,能够省略为了避免压力随着温度上升而上升的情况所必需的容积可变结构。由于能够防止因该无级变速器及变速器壳体内的压力随着温度上升而上升而导致的油泄漏,因此在将牵引油用作润滑剂的情况下,为了抑制壳体内的压力上升,有时需要用于使空余容积暂时增大的单元(容积可变结构)。与此相对,在采用流动性小的半固体的润滑剂的情况下,由于原本就不需要针对油这样的物质的高度密封的结构,因此无需考虑因压力随着壳体内的温度上升而上升所导致的该润滑剂向壳体外泄漏的担忧,从而能够省略上述容积可变结构,并能够预先使该变速器壳体的空余容量始终固定。
根据第十四~十八发明,在第十九发明的动力工具中,收纳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具备用于减小其空余容积的部件。
根据第十九发明,通过尽量减小变速器壳体内的空余容量,能够以少量的润滑剂进行高效的润滑。例如,将变速器壳体设定为制作容易的矩形箱体,对于将无级变速器收纳于该箱体内而产生的空余空间,沿该变速器壳体内的内壁面安装用于将该空余空间减小的块体形状等的部件,由此能够以低成本获得将其内部容积尽量减小后的变速器壳体。
根据第十四~十九发明,在第二十发明的动力工具中,对于在收纳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内所装入的润滑剂的量,最大设定为该变速器壳体的空余容积的1/2。
根据第二十发明,由于是将流动性小的润滑剂用作无级变速器的润滑剂的结构,因此与一般通过利用设备的动作进行扬洒并使之落到必要部位进行润滑所必需的牵引油相比,能够以更少容量的润滑剂来进行同等程度的润滑。因此,若预先装入相对于变速器壳体的空余容量最大为1/2左右的容量的润滑剂,则足以进行润滑。
根据第十四~二十发明,在第二十一发明的动力工具中,无级变速器收纳于变速器壳体,无级变速器是使太阳辊、推力辊以及变速辊与圆锥形的行星辊压接的3点压接式的牵引传动机构,变速器壳体内被划分成两室,在一个室内收纳有各辊之间的压接部位,
根据第二十一发明,在太阳辊、推力辊以及变速辊相对于行星辊的3点压接部位夹入润滑剂的薄膜,由此进行必需的动力的传递。在变速器壳体的整个容积中划分成包括该3点压接部位在内的空间与除此以外的空间,对前者装入润滑剂,由此能够以少量的润滑剂进行高效的润滑,进而能够进行可靠的动力传递。
根据第二十一发明,在第二十二发明的动力工具中,利用以毛毡件为素材的壁部划分变速器壳体。
根据第二十二发明,利用以毛毡件为素材的壁部划分成包括3点压接部位在内的空间与除此以外的空间。由于与牵引油不同,半固体状的润滑剂几乎不会浸入以毛毡件为素材的臂部,因此能够防止向其他空间泄漏,由此能够长时间地维持包括3点压接部位在内的空间内的润滑剂的适当的装入量。
根据第二十一或第二十二发明,在第二十三发明的动力工具中,一个室作为装入了润滑剂的润滑剂贮存部而发挥功能。
根据第二十三发明,利用在该变速器壳体内以上述毛毡件为素材的壁部、或与该壳体内表面一体设置的肋形壁部,将该变速器壳体内划分为两室,其中一室收纳3点压接部位,该一室作为润滑剂贮存部(以在填充状态下保持润滑剂为目的而设置的狭小的空间部)而发挥功能,由此能够防止润滑剂的泄漏、且高效地进行对各压接部位的润滑,并且能够减小其装入量并提高其维护性。
接下来,在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中,以往一般将所谓的牵引油用作润滑剂。因此,在此类无极变速器中还需要施加用于防止牵引油泄漏的密封结构,由此难以实现其低成本化或结构的简化。第二十四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省略使用以往的牵引油的情况下的密封结构,来实现此类无级变速器的低成本化及结构的简化。
第二十四发明的动力工具具备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将常态下为半固体状的润滑剂用作无极变速器的润滑剂。根据第二十四发明,由于是将常态下为半固体状的润滑剂用作无极变速器的润滑剂的结构,因此能够简化其密封结构,由此能够实现该无级变速器、甚至动力工具的低成本化及结构的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无级变速器的便携式圆盘锯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具备无级变速器的圆盘研磨机的概要结构的图。
图3是3点压接式的牵引传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具备无级变速器的圆盘研磨机的整体立体图。
图5是示出具备无级变速器的圆盘研磨机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6是引擎链锯的左视图。
图7是图6中(VII)-(VII)线剖视向视图。该图是从下侧观察引擎链锯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具备无级变速器与离合器的螺钉紧固工具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对于多种多样的动力工具,具备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由于该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本身是以往公知的,因此将详细说明省略。
图1及图2中示出了电动工具的概要结构,该电动工具是手持式的电动工具,具备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1。图1示出了便携式圆盘锯10,图2示出了圆盘研磨机20。
如图1所示,该便携式圆盘锯10具备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11。无级变速器1与该电动机11的输出轴连接。利用该无级变速器1对电动机11的输出进行减速。在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1a安装有驱动侧的直齿圆柱齿轮13a。从动侧的直齿圆柱齿轮13b与该直齿圆柱齿轮13a啮合。该直齿圆柱齿轮13b安装于主轴12。由该直齿圆柱齿轮13a、13b构成减速比固定为一定值的减速齿轮列13。因此,被无级变速器1减速后的旋转动力进一步被该减速齿轮列13减速而向主轴12输出。在主轴12安装有圆形的切断刃(锯刃)15。通过减速齿轮列13将主轴12的旋转轴线J1配置成相对于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1a的旋转轴线J0平行、且隔开一定的轴间距离。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1a与电动机11的输出轴同轴配置。
如图2所示,圆盘研磨机20具备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21。无级变速器1与该电动机21的输出轴连接。利用该无级变速器1对电动机21的输出进行减速。在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1a安装有驱动侧的锥齿轮22a。从动侧的锥齿轮22b与该锥齿轮22a啮合。该锥齿轮22b安装于主轴23。由该锥齿轮22a、22b构成减速比固定为一定值的减速齿轮列22。因此,被无级变速器1减速后的旋转动力进一步被该减速齿轮列22减速而输出到主轴23。在主轴23安装有圆形的砂轮24。通过减速齿轮列22将主轴23的旋转轴线J2配置成相对于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1a的旋转轴线J0正交(以90°交叉)的状态。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1a与电动机21的输出轴同轴配置。
这样,在便携式圆盘锯10及圆盘研磨机20等动力工具中,即使在安装有作为前端工具的锯刃15的主轴12的旋转轴线J1相对于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1a的旋转轴线J0并非为同轴、而是平行且隔开一定的轴间距离的情况下,或者在安装有砂轮24的主轴23的旋转轴线J2相对于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1a的旋转轴线J0并非为同轴、而是正交的情况下,因分别具备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1,故也能够根据其切断负荷或研磨负荷(加工状况)输出适当的动力(转速及输出扭矩),进而能够针对比以往广泛的动力工具提高其功能及附加价值。
图3中示出了上述无级变速器1的具体的内部结构。以下对概要结构进行说明。该无级变速器1是3点压接式的无级变速器,具备:与驱动源侧连接的输入轴3;安装于输入轴3的太阳辊4;具有圆锥形状的多个行星辊5~5;与各行星辊5压接的推力辊6;用于使推力辊6产生推力的推力凸轮机构7;输出轴8;以及变速辊9,该变速辊9在使行星辊5~5内接的状态下与行星辊的圆锥面压接。
多个行星辊5~5以相等间隔配置于进行支承的支架5a的周围,分别被支承为旋转自如。各行星辊5在使其旋转轴线从直立位置向图示右侧倾斜一定角度的方向上被支承。
太阳辊4与各行星辊5的压接槽部5b压接。输出轴8在向后方(输出侧)延伸的状态下一体地设置于推力辊6中。在该输出轴8上支承有推力凸轮机构7。
推力凸轮机构7具备:基台部7a,该基台部7a与推力辊6的背面侧抵接;按压部7b,该按压部7b被支承为相对于该基台部7a能够相对旋转、且能够平行地接近分离;以及多个钢球7c~7c,该多个钢球7c~7c被夹入基台部7a与按压部7b之间。利用压缩弹簧7d对按压部7b朝接近基台部7a侧的方向(图3中为右侧)施力。利用该压缩弹簧7d的作用力朝推力辊6按压基台部7a,由此太阳辊4、推力辊6以及变速辊9以相同的压接力与各行星辊5压接。若各行星辊5在该压接状态下绕其轴旋转,则支架5a借助与变速辊9的压接状态而绕输出轴8的旋转轴线J0旋转,因此行星辊5~5绕轴线J0进行公转,由此输出轴8进行旋转。
图3示出了无负荷状态。在该无负荷状态下,各钢球7c被夹入基台部7a的卡合凹部7e与按压部7b的卡合凹部7f之间。从该无负荷状态开始,若在输出轴8产生旋转负荷,则由于按压部7b相对于基台部7a在旋转方向上位移而使得各钢球7c在卡合凹部7e、7f内位移,因此基台部7a与按压部7b的间隔增大,推力辊6相对于各行星辊5的压接力增大,因此经由太阳辊4、推力辊6以及变速辊9相对于各行星辊5的3点压接状态而向输出轴8传递旋转动力。
在该动力产生状态下,在变速辊9位于行星辊5的小径侧的状态下将高速低扭矩输出。若变速辊9位移到行星辊5的大径侧,则从输出轴8输出低速高扭矩。除了形成为通过使用者进行手动操作来使变速辊9进行移动的结构以外,还能够形成为如下结构:检知输出轴8的负荷或电动机的负荷,进而基于该结果并利用致动器使变速辊9位移到低速侧或高速侧(扭矩感应型自动变速机构)。
若因输出轴8的负荷增大到一定值以上而使得钢球7c~7c从卡合凹部7e、7f完全脱离,则动力的传递被切断。若负荷恢复到一定值以下,则各钢球7c被夹于卡合凹部7e、7f之间,从而再次恢复到动力传递状态。
这样,在使无级变速器1产生压接力的功能的基础上,推力凸轮机构7还具有作为基于输出轴8的负荷而进行动作的离合器的功能。
图4及图5中示出了内部装配有上述3点压接式的无级变速器1的圆盘研磨机30。与图2相比,图4中更加具体地示出了圆盘研磨机30的结构。该圆盘研磨机30具备:供使用者把持的把手部31;减速部40;以及齿轮头部33。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34内置于把手部31。减速部40与把手部31的前部结合。无级变速器1内置于该减速部40。齿轮头部33与减速部40的前部结合。在该齿轮头部33,作为辅助减速机构内置减速比固定的锥齿轮列35。主轴36设置成从齿轮头部33向下方突出的状态。在主轴36的下部装配有圆形的砂轮37。在把手部31的后部装填有充电式的电池包38。在把手部31的前侧部设置有滑动开关32。若使该滑动开关32向前侧滑动,则电源电路接通,从而电动机34以电池包38为电源而起动。电动机34的旋转动力经由减速部40的无级变速器1及齿轮头部33的锥齿轮列35而向主轴36传递。因此,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主轴36的旋转轴线J2与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8的旋转轴线J0正交。
减速部40具备变速器壳体41。在该变速器壳体41的后部安装有把手部31,在前部安装有齿轮头部33。无级变速器1内置于该变速器壳体41。电动机34的输出轴34a与无级变速器1的输入轴3结合。电动机34的输出轴34a关于旋转固定在输入轴3。利用轴承42将输入轴3支承为绕轴线J0旋转自如。
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8的后部侧被在太阳辊4的前面安装的轴承43支承而旋转。输出轴8的前部被安装于变速器壳体41的轴承44支承而旋转。在该输出轴8上支承有支架5a、推力辊6以及推力凸轮机构7。支架5a及推力辊6被支承为相对于输出轴8旋转自如。并且,推力凸轮机构7的按压部7b与输出轴8关于旋转而卡合。推力凸轮机构7的基台部7a相对于推力辊6关于旋转而卡合。
在变速辊9的周向的局部安装有保持件50。该保持件50具备互相平行的两个壁部50a、50a,变速辊9保持于该两个壁部50a、50a之间。
保持件50被滑动杆52支承为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前后地平行移动,该滑动杆52支承于变速器壳体41。在该滑动杆52的周围、且在变速器壳体41与保持件50的前面之间夹装有压缩弹簧53。利用该压缩弹簧53在滑动方向上对保持件50朝后侧施力。若保持件50朝后侧滑动,则由于变速辊9向各行星辊5的小径侧位移,因此该无级变速器1向高速侧(初始位置)变速。若保持件50抵抗压缩弹簧53而向前侧滑动,则由于变速辊9向各行星辊5的大径侧位移,因此该无级变速器1向低速侧变速。这样,伴随着保持件50的平行移动,变速辊9在各行星辊5的小径侧与大径侧之间平行移动,由此该无级变速器1在高速低扭矩输出状态与低速高扭矩输出状态之间无级地变速。
保持件50将变速电动机51作为驱动源移动。在变速电动机51的输出轴安装有螺纹轴54。螺母55与该螺纹轴54啮合。螺母55的前端抵靠于保持件50的后面。若变速电动机51向低速侧起动,则螺纹轴54旋转而使螺母55向前侧位移。螺母55向前侧位移,由此保持件50抵抗压缩弹簧53而被朝前侧按压,从而变速辊9向低速侧位移。若变速电动机51在高速侧起动,则螺纹轴54反转而使得螺母55向后侧返回。若螺母55向后侧返回,则保持件50被压缩弹簧53向后侧按压,从而变速辊9向高速侧返回。变速电动机51在低速侧或高速侧的起动、停止的时刻,取决于作为砂轮37所承受的研磨阻力的电动机34的负荷。若电动机34的负荷增大,则变速器51在低速侧起动,从而该无级变速器1被变速为低速高扭矩输出状态,若电动机34的负荷减小,则变速器51在高速侧起动,从而该无级变速器1返回到高速低扭矩输出状态。这样,基于因砂轮37的研磨阻力而增减的电动机34的负荷,该无级变速器1自动且无级地变速(负荷感应型自动变速功能)。
压缩弹簧7d夹装于输出轴8的前部(本实施方式中为锥齿轮35a)与推力凸轮机构7的按压部7b之间。因该压缩弹簧7d的作用力以及各钢球7c相对于卡合凹部7e、7f的卡合状态而产生太阳辊4、推力辊6以及变速辊9相对于各行星辊5的压接力。
减速部33的驱动侧的锥齿轮35a与输出轴8结合。该驱动侧的锥齿轮35a与输出轴8一体地旋转。在该驱动侧的锥齿轮35a啮合从动侧的锥齿轮35b。该从动侧的锥齿轮35b固定于主轴36的上部。主轴36经由轴承36a、36b被支承为绕轴线J2旋转自如。砂轮37在被固定凸缘37a与固定螺母37b夹持的状态下牢固地固定于主轴36的下部。砂轮37的后侧大致半周的范围被砂轮罩39覆盖。
如以上说明,在例示的圆盘研磨机30中,形成为如下结构:在无级变速器1、与减速比一定的辅助减速机构(锥齿轮35)之间,串联配置有还作为离合器发挥功能的推力凸轮机构7。
接下来,在牵引传动式无级变速器1中,用于在太阳辊4、推力辊6以及变速辊9相对于行星辊55的压接部形成油膜的润滑剂,填充于变速器壳体41内。通常虽然将牵引油(液体)用作该润滑剂,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取代牵引油,将流动性低于该牵引油、且具有膏状(半固体)的牵引润滑脂用作润滑剂。
该牵引润滑脂是通过在合成油或矿物油等基础油(base oil)(基油)中添加金属皂系或非皂系的增稠剂、以及抗氧化剂、个体润滑剂或防锈剂等添加剂而形成的,采用了基础油占70%~90%、增稠剂占10%~20%、且具有高的牵引系数的物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粘稠度(稠度)处于265~475(1/10mm)的范围内、且NLGI(国际润滑脂协会,National LuburicatiingGrease Institute)的粘稠度号处于2号~000号范围内的牵引润滑脂。
在该无级变速器1的组装工序中,对于太阳辊4的周围、各行星辊5的圆周面整周及其下表面与压接槽部56的整周、推力辊6的整周、以及变速辊9的内周侧整周,分别涂敷适量的该牵引润滑脂。并且,在变速器壳体41的内部设置有润滑脂贮存部60,该润滑脂贮存部60用于对太阳辊4、推力辊6以及变速辊9相对于各行星辊5的压接部补给该牵引润滑脂。在变速器壳体41内,在前部安装有前块体61,在后部安装有后块体62。将前块体61与后块体62之间的空间部设定为润滑脂贮存部60。在该润滑脂贮存部60内填充有足够量的牵引润滑脂。如图所示,太阳辊4、推力辊6以及变速辊9相对于各行星辊5的压接部位于前块体61与后块体62之间的空间部,从而可靠地对这些压接部补给牵引润滑脂。
除了将前后的块体61、62设定为金属部件或合成树脂的成型品以外,还可以利用毛毡材料进行制作。
并且,利用前块体61与后块体62对润滑脂贮存部60进行划分,由此能够防止该牵引润滑脂向前块体61的前侧流出、以及向变速器壳体41的外侧流出。进而,由于牵引润滑脂与牵引油不同,流动性低,因此牵引润滑脂能够与该圆盘研磨机30的朝向(姿势)无关地、始终被保持为填充于润滑脂贮存部60的状态。
并且,由于是使用流动性(扩散性)低的膏状的牵引润滑脂作为牵引传动用润滑脂的结构,因此无需像装入液状的牵引油时那样地对变速器壳体41施加高度密封功能。因此,由于在变速器壳体41无需装配油封或O形环等密封部件,因此能够实现润滑剂密封结构的简化,进而能够实现该无级变速器1的结构的简化。并且,由于和作为液体的牵引油相比泄露少,因此能够延长其维护期间,进而能够提高该无级变速器1的维护性。
能够对上述结构施加进一步改良。例如,如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沿变速辊9的后部安装有同样具有圆环形状的毛毡件63,能够形成为使该毛毡件63与推力辊6的周缘部以及与行星辊5的压接部滑动接触的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在变速辊9的前侧也安装同样具有圆环形状的毛毡件64,使该毛毡件64与各行星辊5的圆锥面滑动接触。根据该结构,由于牵引润滑脂适度地浸入毛毡件63、64,因此该润滑脂与各行星辊5的圆锥面、或各行星辊5与推力辊6的压接部位等直接接触,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对这些部位的润滑。
由于对作为各行星辊5的圆锥面或推力辊6的周缘部、且产生牵引力的压接部进行镜面研磨加工,因此即便使毛毡件63、64与这些部位滑动接触,实质上也不会产生磨损。
并且,由于因使用了后侧的毛毡件63而在该毛毡件63与前块体61之间形成了润滑脂贮存部60,因此还能够省略后块体61。
接下来,作为动力工具的一例在图6中示出了引擎链锯70。该引擎链锯70也内置有无级变速器1。该引擎链锯70所具有的大的特征在于,具备:作为针对输出的变速单元的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1;以及仅在一个方向上传递旋转动力的离合器80,对于链锯的基本结构,由于以现有公知的结构形成便足够,因此将其详细说明省略。另外,在该链锯70的说明中,对于部件等的左右方向,以使用者为基准进行规定。
该引擎链锯70具备:主体部71,该主体部71内置有作为驱动源的双冲程发动机(内燃机)75;主手柄72,该主手柄72设置于主体部71的上部;以及副手柄73,该副手柄73设置于主体部71的左侧部。图7中虽然示出了主体部71的详细的内部结构,但是仅对主要部件进行说明。在图7中,标号75e表示缸体。在该缸体75e的孔(bore)内能够往返移动地收纳活塞75a。连接杆75b的一端侧与该活塞75a连结成能够旋转。连接杆75b的另一端侧与曲轴75d连结成能够旋转。在活塞75a的燃烧室侧安装有火花塞75c。火花塞75c的火花对经由省略图示的燃料供给路径向燃烧室内供给的混合气体进行点火,从而使得活塞75a进行往返移动。活塞75a在行进两个冲程的过程中反复进行给排气、燃烧等内燃机的工序,由此从曲轴75d输出旋转动力。曲轴75d的旋转动力经由离合器80与无级变速器1向主轴76传递。在主轴76安装有链轮77。在该链轮77与引导杆78之间架设有链刃(将图示省略)。
引导杆78形成为长条平板形状,其一端侧支承于在主体部71的右侧部设置的壳体部74。该引导杆78从壳体部74向前方延长。
离合器80具有离心离合机构,在输入侧的曲轴75d的转速为一定转速以上的情况下,该离心离合机构向离合器80的输出轴81传递旋转动力,在曲轴75d的转速小的空转状态下,切断向输出轴81的旋转动力的传递,该离合器80采用了现有公知的结构。使用者对另外设置的调整机构(节流杆)进行操作,由此能够任意地调整曲轴75d的转速。
无级变速器1的输入轴3及太阳辊4与该离合器80的输出轴81结合。在无级变速器1中采用了图3及图5所示的3点压接式的牵引传动方式。除了上述太阳辊4以外,该无级变速器1还具备行星辊5~5、推力辊6、推力凸轮机构7以及变速辊9等各部件。对于这些部件,在图中使用相同的标号并将其说明省略。另外,在图7中将夹装于输出轴8与推力凸轮机构7的按压部7b之间的压缩弹簧7d的图示省略。在输出轴8的右端部安装有上述链轮77。输出轴8在该链轮70中作为主轴76发挥功能。链刃架设于链轮77与引导杆78之间。若链轮77旋转,则链刃沿引导杆78的周围旋转。沿引导杆78旋转的链刃紧压树木等被切断材料,由此能够进行切断加工。
发动机75的输出转速因对节流杆的调整而达到一定转速以上,从而在离合器80的动力传递状态下,若链刃所负荷的切断阻力达到一定值以上,则能够利用另外设置的检知单元检测出该情况,变速辊9据此通过致动器的起动而自动地向低速侧位移,由此向主轴76输出高扭矩。无级变速器1基于切断阻力而自动地向高扭矩侧变速,由此使用者能够保持此状态地持续进行切断加工。另外,可以形成为通过手动操作来使变速辊9进行移动的结构。
若切断加工结束而链刃的切断阻力减小,则利用上述检知单元检测出该情况,从而变速辊9自动地向高速侧(初始位置)位移。在通过对节流杆的调整而使得发动机75的输出转速减小的空转状态下,由于离合器80切换到动力切断侧,因此向主轴76的旋转动力的传递被切断,从而形成为链刃的旋转停止的空转状态。若操作节流杆而将发动机75的输出转速提高,则离合器80切换到旋转动力连接状态,链刃再次沿引导杆78的周围开始进行高速旋转。
接下来,图8中示出了同样内置有3点压接式的无级变速器1的螺钉紧固工具90。该螺钉紧固工具90具备:主体部91,该主体部91内置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92;以及手柄部93,该手柄部93从主体部91的侧部向侧方延伸。在手柄部93的前端装配有作为电源的电池包95。电动机92以该电池包95为电源而起动。在手柄部93的基部配置有触发器形式的开关杆96。若利用指尖对该开关杆96进行拉动操作,则电动机92通过从电池包95供给的电力而起动。若电动机92起动,则在主体部91的前部装配的螺钉紧固用的钻头(图中仅示出了用于装配钻头的钻头套筒110。)沿螺钉紧固方向旋转。
电动机92内置于主体部91的主体壳体91a的后部侧。无级变速器1的输入轴3与电动机92的输出轴92结合。输入轴3与输出轴92a一体旋转。在无级变速器1中与图3、图5及图7所示结构同样地采用3点压接式的牵引传动机构。对于无级变速器1的各结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号并将其说明省略。
然而,在图8所示的无级变速器1中,设置有用于对变速辊9的移动(变速)进行手动操作的变速杆9a。以下述方式进行螺钉紧固作业:当紧固的螺钉直径粗时,预先变速到低速侧,当紧固的螺钉直径细时,预先变速到高速侧,由此能够利用大的紧固扭矩可靠地紧固粗螺钉,并能够通过高速旋转而对细螺钉迅速地进行紧固作业。
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8与电动机92的输出轴92a配置在同轴(旋转轴线J0)上。并且,相对于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8同轴(旋转轴线J0)地配置主轴100。在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8与主轴100之间,夹装有用于设定螺钉的紧固扭矩的紧固扭矩设定机构94。
在无级变速器1的输出轴8安装有传递凸缘97。该传递凸缘97经由轴承99在主体壳体91a被支承为旋转自如。主轴100在与该传递凸缘97同轴(旋转轴线J0)上相对地旋转自如、且在轴线方向上互相一体化的状态下配置。离合板101与传递凸缘97的前面在夹入多个钢球99~99的状态下抵接。在该离合板101、与在主轴100的前部设置的扭矩设定凸缘103之间夹装有压缩弹簧102。利用该压缩弹簧102对离合板101朝按压于传递凸缘97的前面的方向施力。
利用压缩弹簧102的作用力使离合板101在该离合板101与传递凸缘97的前面之间夹入钢球99~99的状态下将离合板101按压于传递凸缘97,由此传递凸缘97的旋转动力被向主轴100传递。
在离合板101的槽部101a与主轴100的槽部100a之间也夹入有一个钢球104。两个槽部101a、100a各自沿轴线J0形成。因此,离合板101相对于主轴100一体旋转、且在轴线J0方向上相对位移。若在主轴100负荷有大的旋转阻力(螺钉紧固阻力),则离合板101相对旋转、且抵抗压缩弹簧102向前侧位移。若离合板101向前侧位移,则钢球99~99的卡合状态解除从而对传递板97的动力传递状态被切断。
在主轴100的前部安装有钻头装配用的套筒110。套筒110在主体壳体91a的前部经由轴承106、106而支承为旋转自如。在主体壳体91a的前部设置有动作设定扭矩调整用的窗部91b。该窗部91b配置于扭矩设定凸缘103的侧方。该扭矩设定凸缘103与主轴100螺纹结合。因此,若该扭矩设定凸缘103绕轴线J0旋转,则能够调整在轴线J0方向上的位置。通过调整扭矩设定凸缘103在轴线J0方向上的位置,能够使压缩弹簧102的作用力变化,从而能够调整动作设定扭矩(将对主轴100的扭矩传递切断的扭矩值)。经由上述窗部91b使用专用工具,能够使扭矩设定凸缘103旋转。
若通过适当地设定该紧固扭矩设定机构94的动作设定扭矩而利用动作设定扭矩将螺钉紧固后,因钢球99~99在传递凸缘97与离合板101之间脱离而使得动力的传递被切断。
另外,当上述紧固扭矩的设定过大时,在无级变速器1的推力凸轮机构7中,基台部7a因钢球7c~7c脱离而进行空转,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动力的传递切断也能够防止对该无级变速器1或电动机92等驱动系统造成损伤。这样,在产生太阳辊4、推力辊6以及变速辊9相对于各行星辊5的压接力的功能的基础上,无级变速器1的推力凸轮机构7还兼具防止驱动系统过载的功能。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圆盘研磨机30,在利用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1使电动机34的旋转动力减速以后,经由作为离合机构也能发挥功能的推力凸轮机构7向主轴36输出上述减速后的旋转动力。若经由作为前端工具的砂轮37对主轴36施加了大的负荷扭矩,则在推力凸轮机构7中钢球7c~7c从卡合凹部7e、7f脱离,基台部7a相对于按压部7b相对旋转,由此两者7a、7b之间的旋转动力的传递被切断。若这样将推力凸轮机构7作为离合机构进行动作而将旋转动力的传递切断,则无级变速器1与主轴36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被切断而使得对砂轮37的旋转动力的输出停止,由此能够预先防止对电动机34等的驱动系统造成损伤。
这样,作为推力凸轮机构7的功能,根据前端工具(砂轮37)的负荷扭矩的大小,在作为用于使无级变速器1产生压接力的凸轮机构发挥功能的情况、以及作为将旋转动力切断的离合机构发挥功能的情况之间进行切换。例如在因砂轮37对其它部位的干涉等而使得在研磨作业中作用有大的负荷扭矩的阶段,推力凸轮机构7作为离合器发挥功能,由此旋转动力的输出被切断,从而能够避免对驱动系统(电动机34、无级变速器1以及锥齿轮列35等)施加过负荷并能够防止由此它们的损伤。
这点对举例所示的螺钉紧固工具90也一样,由于基于紧固扭矩设定机构94的动作设定扭矩过大,因此在螺钉紧固结束后会对主轴100施加过大的扭矩,在该情况下,即使该紧固扭矩设定机构94处于连接状态,也会因推力凸轮机构7被切断而避免对驱动系统造成损伤。
并且,举例示出的圆盘研磨机30在推力凸轮机构7与主轴36之间具备作为辅助减速机构的锥齿轮列35。因此,在作为离合机构的推力凸轮机构7被连接的状态下,经由无级变速器1并利用该锥齿轮35对旋转动力进一步减速进而从主轴36输出该减速后的旋转动力,在推力凸轮机构7被切断的状态下,不会对锥齿轮列35传递旋转动力。这样,由于电动机34的旋转动力,在无级变速器1的基础上被作为辅助减速机构的锥齿轮列35进一步减速并输出,因此能够对砂轮37施加大的旋转扭矩。
根据进一步举例示出的圆盘研磨机30,根据变速电动机51基于电动机34的负荷而起动的情况,无级变速器1会自动地变速,其中电动机34的负荷根据砂轮37的负荷扭矩而增大,因此使用者无需进行特别的操作便能够进行迅速且可靠的作业。
如上所述,还能够基于转速,而不是基于主轴36的输出扭矩(负荷扭矩)来设定将动力切断的时刻。例如,在所述举例示出的引擎链锯70中,在推力凸轮机构7的基础上,在推力凸轮机构7的上游侧还具备离心离合式的离合器80。在该情况下,离心离合器(离合器80)基于作为输出轴的曲轴75d的转速而被连接,反之则被切断。在该情况下,当曲轴75d的转速为一定值以上时,离合器80被连接,从而旋转动力被向主轴76输出,若曲轴75d的转速为一定值以下,则离合器80被切断,从而不进行旋转动力的输出。
这样,使两个离合机构串联地设置于单系统的旋转动力传递路径上,能够根据各种各样的状况来进行旋转动力的断续。在图7所示的引擎链锯70中,推力凸轮机构7与离合器80相当于这两个离合机构,同样,在图8所示的螺钉紧固工具90中,推力凸轮机构7与紧固扭矩设定机构94的离合板101相当于两个离合机构,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均形成为这两个离合机构串联配置于单系统的旋转动力传递路径上的结构。
并且,在螺钉紧固工具90的情况下,即使在两个离合机构中的一个(紧固扭矩设定机构94的离合板101)未利用动作设定扭矩在动力切断侧进行正常动作的情况下,旋转动力的传递也会因另一个离合机构(推力凸轮机构7)在动力切断侧进行正常动作而被切断,因此能够进行更加可靠的动力传递路径的断续。
能够在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施加各种变更。例如,虽然作为无级变速器1举例示出了3点压接式的牵引传动机构,但是也可以形成为采用了在输出侧具备行星辊的两点压接式的牵引传动机构的结构。
虽然作为用于产生太阳辊4、推力棍6以及变速辊9相对于行星辊5的压接力的单元举例示出了推力凸轮机构7,但是例如能够置换成螺纹轴机构等其它形态的压接力产生单元。
并且,作为动力工具,虽然举例示出了手持式的便携式圆盘锯10、圆盘研磨机20、30、引擎链锯70以及螺钉紧固工具90,但是除此之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固定型的台锯等动力工具中,并且还能够广泛应用于并非以电动机而是以气压马达为驱动源的动力工具。
并且,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动力工具1,作为无级变速器1的润滑剂采用了半固体的牵引润滑脂。因此,与采用作为液体的牵引油的情况相比,在不需要具有高度密封性能的轴承或油封等方面能够实现该无级变速器1的密封结构的简化,由此能够实现动力工具的低成本化及结构的简化。由于该牵引润滑脂能够作为不具有油这样的流动性的高粘度的半固体(膏状)来进行处理,因此无需对无级变速器1的变速器壳体41设置高度密封的结构,能够防止其泄漏并进行高效的润滑。
并且,与牵引油相比,由于对牵引润滑脂从变速器壳体41泄露的担忧少,因此能够提高在该无级变速器1的组装工序中的操作性,并且能够提高其维护性。
进而,由于采用了泄漏的担忧少的牵引润滑脂,因此能够省略将牵引油用作润滑剂时所必需的容积可变结构。以往,在将牵引油用作润滑剂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牵引油因伴随于温度上升的压力上升而从密封部等处漏出,虽然采用了下述容积可变结构:使并设于变速器壳体的其它空洞部敞开,从而暂时将该变速器壳体的容积增大,由此抑制其压力上升,但是由于通过像举例所示那样地采用牵引润滑脂用作润滑剂,即使在产生了同等程度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泄漏,因此能够省略这样的容积可变结构,从而能够预先使该变速器壳体的容积始终固定,在这方面也能够实现该无级变速器1的结构的简化。在牵引润滑脂的情况下,由于原本就不需要高度密封的结构,因此能够大幅抑制变速器壳体41的压力上升本身。
并且,在举例所示的无级变速器1中,变速器壳体41内的空余空间因前后的块体61、62而减小。因此,能够尽量减小牵引润滑脂的填充量而进行高效的润滑。在举例所示的变速器壳体41的情况下,能够使其形成为制作容易的矩形箱体,从而能够在其内部安装前后块体61、62来减小其空余容积。对此,在利用成型等方法制作与无级变速器1的各结构部件的外形匹配、且具有形状复杂形状的内表面的变速器壳体的情况下,虽然成本高,但是根据举例所示的变速器壳体41,能够以低成本实现空余空间的缩小化。
进而,由于是将流动性小的牵引润滑脂用作润滑剂的结构,因此与一般通过利用设备的动作进行扬洒使之落到必要部位来进行润滑所必需的牵引油相比,能够以更少容量的牵引润滑脂进行同等程度的润滑。例如若预先装入相对于润滑脂贮存部60的空余容积最大为1/2左右的容量的牵引润滑脂,则能够实现充分的润滑。
并且,举例示出的变速器壳体41内被前后的块体61、62大致划分为两室,无级变速器1收纳于一个(图5中为后侧)室内,从而其空余容积形成为润滑脂贮存部60,在这方面,对于变速器壳体41的全部空余容积,也能够实现用于填充牵引润滑脂的空余容积的缩小化,由此能够利用少量的牵引润滑脂实现高效的润滑。特别是如举例所示,在一个室内作为无级变速器1的主体收纳3点压接部位,并将其空余容积作为润滑脂贮存部60,由此能够以少量的牵引润滑脂进行更高效的润滑,进而能够进行可靠的动力传递。
进而,沿变速辊9安装圆环形状的毛毡件63、64,使牵引润滑脂浸入其中而与无级变速器1的3点压接部位滑动接触,由此能够更可靠地进行该部位的润滑。能够使该毛毡件63、64作为将变速器壳体41内划分为两室的壁部而发挥功能。能够利用该毛毡件63、64防止牵引润滑脂的泄露并形成润滑脂贮存部60,并能够以与3点压接部位滑动接触的方式集中润滑该3点压接部位。
能够对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例如,可以省略毛毡件63、64。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毛毡件63、64而将前后的块体61、62省略。
对于牵引润滑脂,能够根据该无级变速器1的使用状况等因素,适当地设定其增稠剂的添加量、稠度以及牵引系数等必要的性状。
并且,虽然作为无级变速器1举例示出了3点压接式的牵引传动机构,但是也可以形成为采用了在输出侧具备行星辊的两点压接式的牵引传动机构的结构。
虽然作为用于产生太阳辊4、推力棍6以及变速辊9相对于行星辊5的压接力的单元举例示出了推力凸轮机构7,但是例如能够置换成螺纹轴机构等其它形态的压接力产生单元。
进而,作为动力工具,虽然举例示出了手持式的便携式圆盘锯10、圆盘研磨机20、30、引擎链锯70以及螺钉紧固工具90,但是除此之外,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固定型的台锯等动力工具中,并且还能够广泛应用于并非以电动机而是以气压马达为驱动源的动力工具。

Claims (24)

1.一种动力工具,该动力工具具备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
所述动力工具的特征在于,
该动力工具在安装有前端工具的主轴与所述无级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具备用于将旋转动力切断的离合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器基于所述前端工具的负荷而自动地变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机构基于所述前端工具的负荷而进行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机构基于所述前端工具的负荷扭矩而进行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机构形成为如下结构,若利用所述负荷扭矩将钢球的卡合状态解除,则会将动力传递切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机构基于所述前端工具的转速而进行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将离心离合机构用作所述离合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减速比固定的辅助减速机构,在该辅助减速机构与所述无级变速器之间具备所述离合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器具备用于使压接力产生的推力凸轮机构,该推力凸轮机构还作为用于切断动力传递的离合器发挥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力凸轮机构在所述前端工具的负荷扭矩小的状态下使所述压接力产生,若所述负荷扭矩达到一定值,则所述推力凸轮机构作为离合器发挥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在动力传递路径上串联地具备至少两个离合机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两个离合机构中的一个未因动作设定扭矩而切换到动力切断侧时,使另一个离合机构在动力切断侧进行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合机构能够任意地调整用于切断动力的动作设定扭矩。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将常态下为半固体状的润滑剂用作所述无级变速器的润滑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是在基础油中含有增稠剂的牵引系数高的润滑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剂含有10%~30%的增稠剂。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润滑剂的稠度设定成处于265~475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收纳所述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的空余容积固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收纳所述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具备用于减小其空余容积的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对于在收纳所述无级变速器的变速器壳体内所装入的润滑剂的量,最大设定为该变速器壳体的空余容积的1/2。
21.根据权利要求14~20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级变速器收纳于变速器壳体,所述无级变速器是使太阳辊、推力辊以及变速辊与圆锥形的行星辊压接的3点压接式的牵引传动机构,所述变速器壳体内被划分成两室,在一个室内收纳有所述各辊之间的压接部位。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利用以毛毡件为素材的壁部划分所述变速器壳体。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室作为装入了润滑剂的润滑剂贮存部而发挥功能。
24.一种动力工具,该动力工具具备牵引传动式的无级变速器,
所述动力工具的特征在于,
将常态下为半固体状的润滑剂用作所述无极变速器的润滑剂。
CN201080043367.1A 2009-08-28 2010-08-19 动力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87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7762A JP5523767B2 (ja) 2009-08-28 2009-08-28 動力工具
JP2009197765A JP5484830B2 (ja) 2009-08-28 2009-08-28 動力工具
JP2009-197762 2009-08-28
JP2009-197765 2009-08-28
PCT/JP2010/063979 WO2011024698A1 (ja) 2009-08-28 2010-08-19 動力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8716A true CN102548716A (zh) 2012-07-04
CN102548716B CN102548716B (zh) 2015-09-09

Family

ID=4362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336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8716B (zh) 2009-08-28 2010-08-19 动力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86808B2 (zh)
EP (1) EP2471634B1 (zh)
CN (1) CN102548716B (zh)
RU (1) RU2012111814A (zh)
WO (1) WO201102469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0802A (zh) * 2013-09-18 2015-03-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
CN115212946A (zh) * 2022-08-26 2022-10-21 苏志明 一种桥梁隧道施工用石块破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3819B2 (ja) * 2011-03-31 2015-01-1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動力工具
EP2505307B1 (en) 2011-03-31 2014-01-08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JP5653820B2 (ja) * 2011-03-31 2015-01-1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動力工具
EP2607016B1 (en) * 2011-12-21 2016-08-10 Makita Corporation Sander
JP5788782B2 (ja) * 2011-12-21 2015-10-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サンダ
JP6217051B2 (ja) * 2012-07-03 2017-10-25 アトラス・コプコ・インダストリアル・テクニーク・アクチボラグ 動力工具
US9878435B2 (en) 2013-06-12 2018-01-30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rotary tool and impact power tool
DE102013217553B4 (de) * 2013-09-03 2016-10-06 Robert Bosch Gmbh Schleifmaschinengehäusevorrichtung
WO2015061370A1 (en) 2013-10-21 2015-04-30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Adapter for power tool devices
KR101715281B1 (ko) * 2015-10-28 2017-03-13 계양전기 주식회사 전동공구
US10632589B2 (en) 2016-08-29 2020-04-28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EP3705248A4 (en) * 2017-10-31 2021-08-18 Koki Holdings Co., Ltd. POWER TOOL
US11766804B2 (en) * 2019-10-07 2023-09-26 Preston Hess Collapsible chainsaw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2229A2 (en) * 1987-07-30 1989-02-08 Olympic Co., Ltd. Rotary electric tool with a variable speed gearing
JPH06190740A (ja) * 1992-12-22 1994-07-12 Shimpo Ind Co Ltd ねじ締め機
US5711739A (en) * 1994-08-26 1998-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US6176162B1 (en) * 1998-09-30 2001-01-23 C. & E. Fein Gmbh & Co. Power-driven screwdriver with removable depth stop
CN1074969C (zh) * 1994-09-16 2001-11-21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电动手工工具机
JP2006326766A (ja) * 2005-05-26 2006-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回転工具
CN101115585A (zh) * 2005-02-09 2008-01-30 百得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齿轮组及其转矩过载离合器
JP2009083033A (ja) * 2007-09-28 2009-04-23 Hitachi Koki Co Ltd ねじ締結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26601A1 (ru) 1959-06-27 1959-11-30 М.Г. Анопольский Цепн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а пила
SU1148767A1 (ru) 1982-04-05 1985-04-07 Вильнюсский Завод Шлифовальных Станков Шлифовальна головка профилешлифовального станка
JPS62255028A (ja) 1986-04-25 1987-11-06 Shimpo Ind Co Ltd 自動ねじ締め機
JPS6368352A (ja) 1986-09-10 1988-03-28 Dainippon Toryo Co Ltd 研磨ツ−ル
DE3634734A1 (de) 1986-10-11 1988-04-21 Licentia Gmbh Werkzeugaufnahmekopf fuer ein handgefuehrtes elektrowerkzeug
DE3801972A1 (de) 1988-01-23 1989-08-03 Wagner Paul Heinz Kraftschrauber
RU1770177C (ru) 1990-02-19 1992-10-23 Восточно-Сибирский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Каркас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салона легк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
JPH0567456U (ja) 1991-10-29 1993-09-07 哲郎 小倉 デイスクグラインダ
JPH05187497A (ja) 1992-01-13 1993-07-27 Kubota Corp 摩擦式無段変速装置
JP3289958B2 (ja) 1992-07-31 2002-06-1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回転電動工具の変速装置
JP3391951B2 (ja) * 1995-08-28 2003-03-3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付き電動工具
JP3233018B2 (ja) 1996-05-15 2001-11-26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カッタ
US6001042A (en) 1998-02-05 1999-12-14 Raney; Richard C.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with ratio synchronizing system
US6093128A (en) * 1999-03-12 2000-07-25 Ingersoll-Rand Company Ratchet wrench having self-shifting transmission apparatus
JP3607830B2 (ja) * 1999-03-25 2005-01-05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RU2184026C2 (ru) 2000-05-10 2002-06-27 Зао "Инструм-Рэнд" Гайковерт
JP2002059370A (ja) 2000-08-21 2002-02-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手持式回転力付与装置及び電動式ドライバ
JP2002066960A (ja) 2000-09-01 2002-03-05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
JP2002283255A (ja) 2001-03-22 2002-10-03 Makita Corp 電動工具
DE102006025703B4 (de) * 2005-06-01 2019-11-14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Kraftwerkzeug, Antriebsanordnung und Betriebsverfahren davon
EP1857228B1 (en) * 2006-05-19 2008-07-09 Black & Decker, Inc. Mode change mechanism for a power tool
US8303449B2 (en) * 2006-08-01 2012-11-06 Techtronic Power Tools Technology Limit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a power tool
JP2008271791A (ja) 2007-04-25 2008-11-13 Nsk Ltd 回転部材支持ユニット
EP2030709A3 (en) * 2007-08-29 2013-01-16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ower tool
WO2009044932A1 (en) 2007-10-02 2009-04-09 Hitachi Koki Co., Ltd. Power tool with friction clutch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2229A2 (en) * 1987-07-30 1989-02-08 Olympic Co., Ltd. Rotary electric tool with a variable speed gearing
JPH06190740A (ja) * 1992-12-22 1994-07-12 Shimpo Ind Co Ltd ねじ締め機
US5711739A (en) * 1994-08-26 1998-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74969C (zh) * 1994-09-16 2001-11-21 罗伯特-博希股份公司 电动手工工具机
US6176162B1 (en) * 1998-09-30 2001-01-23 C. & E. Fein Gmbh & Co. Power-driven screwdriver with removable depth stop
CN101115585A (zh) * 2005-02-09 2008-01-30 百得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齿轮组及其转矩过载离合器
JP2006326766A (ja) * 2005-05-26 2006-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回転工具
JP2009083033A (ja) * 2007-09-28 2009-04-23 Hitachi Koki Co Ltd ねじ締結工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40802A (zh) * 2013-09-18 2015-03-25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手持式工具机
CN115212946A (zh) * 2022-08-26 2022-10-21 苏志明 一种桥梁隧道施工用石块破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71634A4 (en) 2013-05-01
US20120157257A1 (en) 2012-06-21
CN102548716B (zh) 2015-09-09
RU2012111814A (ru) 2013-10-10
EP2471634B1 (en) 2015-10-21
WO2011024698A1 (ja) 2011-03-03
US9186808B2 (en) 2015-11-17
EP2471634A1 (en)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8716B (zh) 动力工具
CN102574263A (zh) 动力工具
CN105546054B (zh) 一种取力器装置
CN102562971A (zh) 电动汽车用变速装置
JP5523766B2 (ja) 動力工具
CN102738955B (zh) 动力工具
CN201827350U (zh) 节能机械传动箱
CN103470740A (zh) 一种用于变速箱的润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5484830B2 (ja) 動力工具
CN212959786U (zh) 一种变速箱齿轮润滑结构
CN209892733U (zh) 一种气动角磨机的齿轮润滑结构
CN201305317Y (zh) 双链轮单弹簧摩擦传动装置
CN205242054U (zh) 一种自动加油的旋梭轴结构及绣花机旋梭箱
JP5523767B2 (ja) 動力工具
CN208456758U (zh) 一种汽车起动机的传动机构
CN106944959A (zh) 一种自动回油式液压压管钳
CN207634641U (zh) 带液压离合器的分动箱
CN203285929U (zh) 行星液压合力无级自动变速器
CN2937653Y (zh) 间隙运转减速机
CN108928325A (zh) 一种发动机燃油便携装置
CN205001489U (zh) 集成油路的行星架
CN201305318Y (zh) 单链轮多弹簧摩擦传动装置
CN217003989U (zh) 一种具有操作角度可调节的电动黄油枪
CN212763561U (zh) 一种可安装不同大小工业机器人的多功能底座
CN216158262U (zh) 一种便于润滑的减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7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