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8301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8301A
CN102548301A CN2011104283881A CN201110428388A CN102548301A CN 102548301 A CN102548301 A CN 102548301A CN 2011104283881 A CN2011104283881 A CN 2011104283881A CN 201110428388 A CN201110428388 A CN 201110428388A CN 102548301 A CN102548301 A CN 102548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display unit
monitor body
coating portio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83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8301B (zh
Inventor
福马洋平
诧摩智朗
吉田茂
隅井彻
日比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48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8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8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83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2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with approximately constant height, e.g. with constant length of column or of le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2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attaching to, an object, e.g. tree, gate, window-frame, cycle
    • F16M13/027Ceiling suppor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55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chassis, e.g. for varying the elevation of the tub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8Foot or support base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本体,具有壳体和显示单元,所述壳体形成有穿透前表面的开口,所述显示单元附接至所述壳体以封闭所述开口并显示图像;放置在载置面上的支座基部;和在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而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支座基部的至少一个支承部,其中,所述支承部包括向/从所述显示器本体输入/输出电源或信号的线缆、和覆盖所述线缆的包覆部。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本公开涉及能够通过用具有线缆和覆盖线缆的包覆部(coating)的支承构件保持显示器本体来改善保持显示器本体的稳定性和改善空间效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例如电视接收器,近年来被不断地做薄,使得显示器本体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减小。由于很难将较薄的显示器本体垂直地放置在例如支持台或地面等载置面上,所以通过使用支座或墙体上的金属扣钩的垂直保持类型的显示器本体在增加。
此外,在显示装置中,还存在通过设置有抵靠墙体的扣钩的导轨配置在墙体上或通过线材悬挂于天花板的类型。
在这些显示装置中,例如,存在使用具有支承构件的支座来保持显示器本体的类型(例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2009-31624号公报)。
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2009-31624号公报所公开的显示装置中,设置有支座基部(支座台)和从支座基部向上突出的支承部(支柱),并且在支承部的上端形成有附接部,以便通过螺丝或类似物使显示器本体的下端附接至附接部,使显示器本体被支座垂直地保持。
然而,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2009-31624号公报所公开的显示装置中,虽然显示器本体被支座稳定地保持,但是有必要分别准备用于向显示器本体供给电源的电源线缆,或者用于向/从显示器本体输入/输出信号的线缆,并且这些线缆在从显示器本体下垂的同时暴露于显示器本体的外侧。
当线缆暴露于显示器本体的外侧时,线缆会妨碍显示装置对载置面、地面或墙体的拆解作业或设置作业,同时线缆会受到不必要的作用力,可能使线缆断裂。
此外,由于线缆暴露于显示器本体的外侧,空间效率相应地降低,并且外观恶化。
发明内容
希望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能够通过去除上述问题来确保保持显示器本体的稳定性,并改善空间效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本体,具有壳体和显示单元,所述壳体形成有穿透前表面的开口,所述显示单元附接至所述壳体以封闭所述开口并显示图像;放置在载置面上的支座基部;和在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而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支座基部的至少一个支承部,其中,所述支承部包括向/从所述显示器本体输入/输出电源或信号的线缆、和覆盖所述线缆的包覆部。
因此,在该显示装置中,显示器本体在线缆设置于支承部中的状态下被支座基部和支承部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包覆部可由在用作基材的树脂中包含有用作增强材料的碳纤维的材料制成。
由于所述包覆部由在用作基材的树脂中包含有用作增强材料的碳纤维的材料制成,所以为支承部确保了高强度。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包覆部可包括覆盖所述线缆的内侧包覆部和覆盖所述内侧包覆部的外周面的外侧包覆部。
由于包覆部包括覆盖线缆的内侧包覆部和覆盖内侧包覆部的外周面的外侧包覆部,所以包覆部设置有双重结构,使得能够对内侧包覆部和外侧包覆部选择不同的材料。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可以设置一个支承部,并且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由于设置有一个支承部并且支承部的一端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所以对显示器本体的重量在左右方向上确保了良好的平衡。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可以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下表面。
由于支承部的一端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下表面,所以显示器本体从下方得到支承。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的厚度可朝着显示器本体增大。
由于支承部的一端的厚度朝着显示器本体增大,所以支承部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接合部的强度增加。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具有大于前后宽度的左右宽度。
由于在支承部中左右宽度大于前后宽度,支承部的前后和左右尺寸匹配于薄显示器本体的前后和左右尺寸。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可以设置多个支承部。
由于设置有多个支承部,所以能够将所述多个线缆逐个分布和设置在支承部中。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壳体和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可以一体地形成。
由于显示器本体的壳体和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所以支承部对显示器本体的连接强度增加。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座基部和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可以一体地形成。
由于支座基部和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所以支座基部与支承部之间的接合部的强度增加。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本体,具有壳体和显示单元,所述壳体形成有穿透前表面的开口,所述显示单元附接至所述壳体以封闭所述开口并显示图像;附接至天花板或墙体的附接基部;和在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而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附接基部的至少一个支承部,其中,所述支承部包括向/从所述显示器本体输入/输出电源或信号的线缆、和覆盖所述线缆的包覆部。
因此,在该显示装置中,显示器本体在线缆设置于支承部中的状态下被附接基部和支承部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包覆部可由在用作基材的树脂中包含有用作增强材料的碳纤维的材料制成。
由于所述包覆部由在用作基材的树脂中包含有用作增强材料的碳纤维的材料制成,所以为支承部确保了高强度。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包覆部可包括覆盖所述线缆的内侧包覆部和覆盖所述内侧包覆部的外周面的外侧包覆部。
由于包覆部包括覆盖线缆的内侧包覆部和覆盖内侧包覆部的外周面的外侧包覆部,所以包覆部设置有双重结构,使得能够对内侧包覆部和外侧包覆部选择不同的材料。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可以设置一个支承部,并且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由于设置有一个支承部并且支承部的一端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所以对显示器本体的重量在左右方向上确保了良好的平衡。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可以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由于支承部的一端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以显示器本体从上方或下方得到支承。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的厚度可朝着显示器本体增加。
由于支承部的一端的厚度朝着显示器本体增大,所以支承部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接合部的强度增加。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具有大于前后宽度的左右宽度。
由于在支承部中左右宽度大于前后宽度,支承部的前后和左右尺寸匹配于薄显示器本体的前后和左右尺寸。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可以设置多个支承部。
由于设置有多个支承部,所以能够将所述多个线缆逐个分布和设置在支承部中。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壳体和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可以一体地形成。
由于显示器本体的壳体和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所以支承部对显示器本体的连接强度增加。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附接基部和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可以一体地形成。
由于附接基部和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所以附接基部与支承部之间的接合部的强度增加。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本体,具有壳体和显示单元,所述壳体形成有穿透前表面的开口,所述显示单元附接至所述壳体以封闭所述开口并显示图像;放置在载置面上的支座基部;和在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而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支座基部的至少一个支承部,其中,所述支承部包括向/从所述显示器本体输入/输出电源或信号的线缆、和覆盖所述线缆的包覆部。
因此,由于线缆设置在支承部中,所以能够在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的情况下改善空间效率。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包覆部由在用作基材的树脂中包含有用作增强材料的碳纤维的材料制成。
因此,能够以降低的厚度为支承部确保高强度,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包覆部包括覆盖所述线缆的内侧包覆部和覆盖所述内侧包覆部的外周面的外侧包覆部。
因此,包覆部设置有双重结构,并且包覆部的材料的选择范围增大,使得能够改善设计的自由度。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设置了一个支承部,并且所述支承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因此,确保了显示器本体的重量在左右方向上的良好平衡,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可以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下表面。
显示器本体从下方得到支承,所以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的厚度朝着显示器本体增大。
因此,支承部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接合部的强度增加,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具有大于前后宽度的左右宽度。
因此,支承部的前后和左右尺寸匹配于薄显示器本体的前后和左右尺寸,特别地,显示器本体被防止沿左右方向倾斜,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设置了多个支承部。
因此,能够将所述多个线缆逐个分布和设置在支承部中,因此能够减小支承部的厚度。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壳体和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
因此,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支承部对显示器本体的连接强度增加,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座基部和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
因此,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支座基部和支承部的强度增加,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形成有穿透前表面的开口的壳体;附接至所述壳体以封闭所述开口并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的显示器本体;附接至天花板或墙体的附接基部;和在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而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附接基部的至少一个支承部,其中,所述支承部包括向/从所述显示器本体输入/输出电源或信号的线缆、和覆盖所述线缆的包覆部。
因此,由于线缆设置在支承部中,所以能够在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的情况下改善空间效率。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包覆部由在用作基材的树脂中包含有用作增强材料的碳纤维的材料制成。
因此,能够以降低的厚度为支承部确保高强度,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包覆部包括覆盖所述线缆的内侧包覆部和覆盖所述内侧包覆部的外周面的外侧包覆部。
因此,包覆部设置有双重结构,并且包覆部的材料的选择范围增大,使得能够改善设计的自由度。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设置了一个支承部,并且所述支承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因此,确保了显示器本体的重量在左右方向上的良好平衡,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可以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显示器本体从上方或下方得到支承,所以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的厚度朝着显示器本体增大。
因此,支承部连接至显示器本体的接合部的强度增加,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支承部具有大于前后宽度的左右宽度。
因此,支承部的前后和左右尺寸匹配于薄显示器本体的前后和左右尺寸,特别地,显示器本体被防止沿左右方向倾斜,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设置了多个支承部。
因此,能够将所述多个线缆逐个分布和设置在支承部中,因此能够减小支承部的厚度。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壳体和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
因此,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支承部对显示器本体的连接强度增加,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附接基部和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
因此,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附接基部和支承部的强度增加,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被稳定地保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与图2-23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示例的侧视图。
图4是支承部的放大截面图。
图5是支承部的另一示例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示出显示器本体和支承部的接合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7是显示装置的侧视图,示出了支承部连结至显示器本体的后表面的示例。
图8是示出显示装置的用于分析的尺寸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显示装置的用于分析的尺寸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公开第一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与图11-18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变型示例。
图11是第二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12是第三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13是第四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14是第五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15是第六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16是第七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17是第八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18是第九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19是与图20一起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20是侧视图。
图21是示出以直角弯曲支承部的示例的侧视图,与图22和23一起示出了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图22是示出曲线弯曲的支承部的示例的侧视图。
图23是倾斜的支承部的示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使本公开清楚的优选实施例。
以下优选实施例通过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应用于电视接收器来实施。此外,本公开的应用并不局限于电视接收器,本公开可以广泛应用于例如个人计算机、屏幕监视器、电子相框或类似物的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器本体的各种显示装置。
<第一实施例>
[显示装置的构造]
下面描述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
显示装置1,如图1和2所示,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器本体2和支座3,所述支座3保持放置在例如支持台或地面等载置面100上的显示器本体2。
显示器本体2例如具有具有横长的扁平矩形形状的壳体4和面向前方以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5。
壳体4形成为具有穿透前表面的开口4a的扁平盒状。壳体4内设置有多个电路板(未示出)。作为电路板,设置了各种电路板,例如激活显示单元5的图像控制用电路板、向设置在壳体4内的各部件供给电源的电路板、和控制背光的打开/关闭的电路板。
显示单元5设置在壳体4内,以封闭壳体的位于前侧的开口4a。例如,液晶面板或有机电致发光面板用作显示单元5。
如上所述,虽然多个电路板是设置在壳体4内,但是电路板也可设置在形成于壳体4的后表面处的突出部4b中(见图2),也可设置在壳体4内的显示单元5的上/下和左/右位置处(见图3)。通过将电路板设置在壳体4内的显示单元5的上/下和左/右位置处,能够使显示装置1更薄。
此外,电路板设置位置的选择,即选择是否将电路板设置在突出部4b中或设置在显示单元5的上/下和左/右位置,在下面描述的所有显示装置中均能以与显示装置1相同的方式应用。
支座3由支座基部6和支承部7组成。
支座基部6沿上下方向形成为板状,并且例如由树脂制成。
支承部7形成为垂直地延伸的棒状,并且从支座基部6垂直地突出。
支承部7例如由两根线缆8、8,覆盖线缆8、8的外周面的包覆部9,和覆盖包覆部9的外侧的覆盖部10组成(见图4)。
支承部7在上端7a处连结至显示器本体2的下端,并且上端7a形成为朝着显示器本体2变粗(见图1、2、3和5)。支承部7例如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两根线缆8、8,并且相应地,左右宽度H1大于前后宽度H2(见图4)。
线缆8、8用作向设置在显示器本体2中的电路板供给电源的电源线缆,或者用作对电路板的各部件进行信号输入/输出的信号线缆。此外,线缆8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根,用于供给电源和输入/输出信号的任意数量都是可能的,或者当向/从显示器本体2无线地输入/输出信号时,可以只设置一根线缆8来供给电源。
例如,如图5所示可以设置多根线缆8、8、...。当设置大约20根线缆8、8、...时,例如,它们用于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的电源或信号,而当设置大约两百根线缆8、8、...时,例如,它们用于LVDS(低电压差分信号)的电源或平行信号。
线缆8、8穿过支座基部6被引出,或者连接至设置在支座基部6处的连接器(未示出)。
包覆部9由覆盖线缆8、8的内侧包覆部9a和覆盖内侧包覆部9a的外周面的外侧包覆部9b组成。
支承部7的外侧包覆部9b和支座基部6是例如一体形成的。
内侧包覆部9a的厚度小,并且例如由树脂材料制成。
在作为基材的树脂材料中包含作为增强材料的碳纤维的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被用于外侧包覆部9b。CFRP是包含碳纤维的增强型合成树脂。作为例如热固性树脂的环氧基树脂材料被用作基材,并且例如,作为只沿一个方向排列的UD(单向)材料被用作作为增强材料的碳纤维。
此外,虽然以上例示的是外侧包覆部9b由作为基材的环氧基树脂材料和作为增强材料的碳纤维形成,但是外侧包覆部9b的基材和增强材料并不局限于环氧基树脂材料和碳纤维。
可使用热塑性树脂材料,例如聚酰胺、聚碳酸酯、聚醚、聚酰亚胺或聚醚醚酮(poly ether ether ketone)。
此外,可以使用各种纤维材料,例如玻璃纤维、芳族聚酸胺纤维(aramidfiber)、tum纤维或开普勒纤维(kepler fiber)。
覆盖部10由例如薄的玻璃材料制成。
支承部7的上端7a连接至显示器本体2的壳体4。支承部7的上端7a连接至壳体4的位置是例如壳体4的下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由于支承部7的上端7a连接至壳体4的下表面,所以显示器本体2从下方得到支承,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由于支承部7连接至壳体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所以显示器本体2的左右平衡被有利地保持,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支承部7的上端7a连接至壳体4的位置可以在壳体4的后表面上,如图7所示,并且当支承部7的上端7a连接至壳体4的后表面时,连接位置优选为后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此外,由于支承部7形成为使得厚度随着上端7a靠近显示器本体2而增加,所以支承部7中的与显示器本体2连接的部分的强度大,显示器本体2能够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由于在支承部7中左右宽度H1大于前后宽度H2,支承部7的前后和左右尺寸相同于显示器本体2的前后和左右尺寸,并且特别地,显示器本体2被防止沿左右方向倾斜,使得显示器本体2能够保持被稳定地保持。
如上所述,由于在支座3中支座基部6和支承部7的外侧包覆部9b是一体形成的,所以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以支座3的高强度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在显示装置1中,能够使支承部7的外侧包覆部9b和显示器本体2的壳体4一体地形成。由于支承部7的外侧包覆部9b与显示器本体2的壳体4是一体形成的,所以支承部7对显示器本体2的连接强度得到增加,使得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如上所述,由于外侧包覆部9b是由包含增强材料的树脂材料制成的,所以能够为支承部7确保高强度,因此能够减小尺寸。例如,当显示器本体2重约12kg时,即使支承部7的尺寸为约10mm,支承部7也能充分地和稳定地保持显示器本体2。
[支承部的强度]
下面描述对支承部7的强度的分析结果。对支承部7的强度分析是在两个项目上进行的,即对屈曲(buckling)的分析和对位移(沿前后方向)的分析。
首先描述对屈曲的分析结果(见图8)。
在屈曲的分析中,使用了重量W为12kg、纵向宽度L1为600mm、横向宽度L2为990mm且厚度T为12mm的显示器本体2,并且将杨氏模量E为400GPa的CFRP用作支承部7的外侧包覆部9b。在支承部7的外侧包覆部9b中,左右宽度H1为12mm,前后宽度H2为9mm,并且厚度t对于整个周缘为2.5mm。支承部7的下端是固定的。
显示器本体2的重量W以117.68N(=12kgf)的载荷施加至支承部7。
在将支承部7的长度S改变至300mm、600mm和900mm的同时,测量屈曲载荷。屈曲载荷在300mm的长度S时为2402.4N,在600mm的长度S时为746.0N,而在900mm的长度时为362.4N。因此,安全系数在300mm、600mm和900mm的长度S时分别为20.41、6.34和3.08。
从上述结果,能够获得以下分析结果,即支承部7克服屈曲的充分强度得到确保,以及能够通过使用支承部7在没有屈曲的情况下稳定地保持显示器本体2。
下面描述对位移的分析(见图9)。
在对位移的分析中,与对屈曲的分析一样,使用了重量W为12kg、纵向宽度L1为600mm、横向宽度L2为990mm且厚度T为12mm的显示器本体2,并且将杨氏模量E为400GPa的CFRP用作支承部7的外侧包覆部9b。在支承部7的外侧包覆部9b中,与对屈曲的分析一样,左右宽度H1为12mm,前后宽度H2为9mm,并且厚度t对于整个周缘为2.5mm。支承部7的下端是固定的。
将中心位置设定为从支承部7的纵轴向后位移20mm(距离A)的假想中心位置G。假想中心位置G位于距显示器本体2的左右中心即从显示器本体2的下端向上250mm的距离B的位置处。因此,显示器本体2的重量W以117.68N(=12kgf)的载荷施加至假想中心位置G。
当支承部7的长度S为最大即900mm时,测量显示器本体2的上端的最大位移Δh和支承部7的最大应力σ。显示器本体2的上端的最大位移Δh在长度S为900mm时为8.39mm,而支承部7的最大应力σ在长度S为900mm时为24.2MPa。最大应力σ是在接近上端的位置处,即在形成为朝着显示器本体2变粗的上端7a的下端处测量的。
从上述结果,能够获得以下分析结果,即支承部7克服前后位移的充分强度得到确保,以及能够通过使用支承部7在没有过度位移的情况下稳定地保持显示器本体2。
[形成支承部的方法]
下面描述形成支承部7的方法。
支承部7例如通过高压釜方法(autoclave method)形成。
高压釜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将预浸料坯(prepreg)层叠到模具中,其中的预浸料坯是将作为基材的树脂材料浸渍在例如沿一个方向排列的碳纤维等增强材料中而模制成片状的产品;以袋膜(bagfilm)密封层叠好的预浸料坯;然后在通过真空泵使袋膜内部形成真空状态的情况下在压力下进行加热固化。
根据高压釜方法,所使用的树脂材料的通用性高,空隙(空气间隙)的发生率低,并且能够以高精度获得期望的形状。
此外,支承部7可以通过带缠绕(tape wrapping)方法形成。
带缠绕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将预浸料坯卷绕在被称为心轴的圆轴状芯子构件上,进一步在卷绕的预浸料坯上卷绕热收缩带,然后通过在硬化炉中进行热固化以使热收缩带收缩来按压预浸料坯。
根据所述带缠绕方法,模制产品的内周面的模制精度特别高,并且能够以高精度获得期望的形状。
此外,支承部7可以通过纤维卷绕(filament winding)方法形成。
纤维卷绕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通过旋转心轴将预浸料坯卷绕在心轴上,进一步在卷绕的预浸料坯上卷绕热收缩带,然后通过在硬化炉中进行热固化以使热收缩带收缩来按压预浸料坯。
根据所述纤维卷绕方法,模制产品的内周面的模制精度特别高,并且能够以高精度获得期望的形状。
此外,支承部7可以通过拉挤成型(pultrusion)方法形成。
拉挤成型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通过使例如沿一个方向排列的碳纤维等增强材料在填充有作为基材的熔融树脂的浴槽中运行,来将树脂材料浸渍到碳纤维中,然后挤出并按压浸渍有树脂的模制产品。
根据所述拉挤成型方法,能够通过连续模制来确保模制产品的高性能。
[显示装置的变型示例]
下面描述显示装置1的变型示例(见图10-18)。
此外,与上述显示装置1相比,下述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只在支承部的形状或数量上不同,所以只详细描述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中的不同于显示装置1的部分。因此,与显示装置1中的相同的、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的部件被给予与显示装置1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
第一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A包括显示器本体2和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A(见图10)。
支座3A由支座基部6和支承部7、7组成。支承部7、7形成为垂直地延伸的棒状,左右间隔开地设置,并分别从支座基部6的左右两端向上突出。
此外,虽然例示的两个支承部7、7,但是支承部7的数量是任意确定的,可以左右并列设置三个或更多支承部7、7、...。
第二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B包括显示器本体2和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B(见图11)。
支座3B由支座基部6和支承部7B、7B组成。支承部7B、7B形成为半圆弧形状,设置成以轴向中心部分彼此连接,并从支座基部6的左右两端突出。
此外,虽然例示的两个支承部7B、7B,但是支承部7B的数量是任意确定的,可以左右并列设置三个或更多支承部7B、7B、...。
第三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C包括显示器本体2和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C(见图12)。
支座3C由支座基部6、支承部7、7和支承部7C、7C组成。支承部7、7左右间隔开地设置,并从支座基部6的左右两端向上突出。支承部7C、7C设置成以一角度彼此相交,并且上端和下端分别连接至支承部7、7的上端和下端。
第四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D包括显示器本体2和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D(见图13)。
支座3D由支座基部6、支承部7、7和支承部7B、7B组成。支承部7、7形成为垂直地延伸的棒状,左右间隔开地设置,并分别从支座基部6的左右两端向上突出。支承部7B、7B形成为半圆弧形状,设置成以轴向中心部分彼此连接,并位于支承部7和7之间。
此外,虽然例示的是两个支承部7、7和两个支承部7B、7B,但是支承部7、7B的数量是任意确定的,可以左右并列设置三个或更多支承部7、7、...和7B、7B、...。
第五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E包括显示器本体2和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E(见图14)。
支座3E由支座基部6、支承部7、7和支承部7E、7E、...组成。支承部7、7形成为垂直地延伸的棒状,左右间隔开地设置,并分别从支座基部6的左右两端向上突出。支承部7E、7E、...在以各种角度设置在垂直面中,上端连接至显示器本体2的下端或支承部7、7的上端,而下端连接至支座基部6或支承部7、7的下端。支承部7E、7E、...中连接至显示器本体2的下端的各部分定位成左右间隔开,并且支承部7E、7E、...中连接至支座基部6的各部分定位成左右间隔开。
第六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F包括显示器本体2和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F(见图15)。
支座3F由支座基部6和支承部7F、7F、...组成。支承部7F、7F、...以相同角度设置在垂直面中,整体呈均匀的网状。
第七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G包括显示器本体2和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G(见图16)。
支座3G由支座基部6和支承部7G、7G、...组成。支承部7G、7G、...以多种不同角度设置在垂直面中,整体呈不均匀的网状。
第八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H包括显示器本体2和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H(见图17)。
支座3H由支座基部6和支承部7H、7H、...组成。支承部7H、7H、...形成为具有相同尺寸的圆形形状,并且规则地配置和连接。
此外,虽然例示的是支承部7H、7H、...均匀地配置的情况,但是支承部7H、7H、...也可以不均匀地配置和连接。
第九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I包括显示器本体2和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I(见图18)。
支座3I由支座基部6和支承部7I、7I、...组成。支承部7I、7I、...形成为具有任意尺寸的圆形形状,并且不规则地配置和连接。
此外,虽然例示的是支承部7I、7I、...不均匀地配置的情况,但是支承部7I、7I、...也可以均匀地配置和连接。
在上述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A、1B、1C、1D、1E、1F、1G、1H和1I中设置了多个支承部7、7B、...。
因此,可考虑用于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强度,来设定多个支承部7、7B、...的形状、尺寸和配置,并且能够改善设计上的自由度。
此外,在根据变型示例的显示装置1A、1B、1C、1D、1E、1F、1G、1H和1I中,由于设置了多个支承部7、7B、...,所以能够将多根线缆8、8、...分别分散设置到支承部7、7B、...中,从而能够减小支承部7、7B、...的尺寸。
此外,显示装置1X的支承部7、7B、...的强度相同于显示装置1的支承部7的强度。
<第二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X(见图19和20)。
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相比,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X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悬挂于天花板的类型,所以将只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X中不同于显示装置1的部分。因此,与显示装置1中的相同的、显示装置1X的部件被给予与显示装置1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
显示装置1X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器本体2和附接至天花板200并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X。
支座3X由附接基部6X和支承部7X组成。
附接基部6X沿上下方向形成为板状,并且例如由树脂制成。
支承部7X形成为垂直地延伸的棒状,并且例如从附接基部6X的后端向下突出。支承部7X例如由两根线缆8、8,覆盖线缆8、8的外周面的包覆部9,和覆盖包覆部9的外侧的覆盖部10组成。
支承部7X例如与附接基部6的外侧包覆部9b一体地形成。
此外,线缆8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根,用于供给电源和输入/输出信号的任意数量都是可能的,或者当向/从显示器本体2无线地输入/输出信号时,可以只设置一根线缆8来供给电源。
支承部7X在下端7b处连接至显示器本体2的上端,并且下端7b形成为朝着显示器本体2变粗。支承部7X例如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两根线缆8、8,并且相应地,左右宽度大于前后宽度。
支承部7X的下端7b连接至显示器本体2的壳体4。支承部7X的下端7b连接至壳体4的位置是例如壳体4的上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由于支承部7X的下端7b连接至壳体4的上表面,所以显示器本体2从上方得到支承,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由于支承部7X连接至显示器本体2的壳体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所以显示器本体2的左右平衡被有利地保持,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支承部7X的下端7b连接至壳体4的位置可以在壳体4的后表面上,并且当支承部7X的下端7b连接至壳体4的后表面时,连接位置优选为后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此外,由于支承部7X形成为使得厚度随着下端7b靠近显示器本体2而增加,所以支承部7X中的与显示器本体2连接的部分的强度大,显示器本体2能够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由于在支承部7X中左右宽度大于前后宽度,支承部7X的前后和左右尺寸相同于显示器本体2的前后和左右尺寸,并且特别地,显示器本体2被防止沿左右方向倾斜,使得显示器本体2能够保持被稳定地保持。
如上所述,由于在支座3X中附接基部6X和支承部7X的外侧包覆部9b是一体形成的,所以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以支座3X的高强度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在显示装置1X中,能够使支承部7X的外侧包覆部9b和显示器本体2的壳体4一体地形成。由于支承部7X的外侧包覆部9b与壳体4是一体形成的,所以支承部7X对显示器本体2的连接强度得到增加,使得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由于外侧包覆部9b是由包含增强材料的树脂材料制成的,所以能够为支承部7X确保高强度,因此能够减小尺寸。例如,当显示器本体2重约12Kg时,即使支承部7X的尺寸为大约10mm,支承部7X也能充分地和稳定地保持显示器本体2。
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一样,上述各变型示例(见图10-18)的支承部7、7B、...的构造也能适用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X。
此外,显示装置1X的支承部7X的强度相同于显示装置1的支承部7的强度。
<第三实施例>
下面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Y(见图21至23)。
此外,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相比,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Y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附接于墙体的类型,所以将只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Y中不同于显示装置1的部分。因此,与显示装置1中的相同的、显示装置1Y的部件被给予与显示装置1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
显示装置1Y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器本体2和附接至墙体300并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支座3Y。
支座3Y由附接基部6Y和支承部7Y组成。
附接基部6Y沿上下方向形成为板状,并且例如由树脂制成。
支承部7Y形成为以直角弯曲(见图21),并从附接基部6Y向前突出。此外,支承部7Y并不局限于以直角弯曲的形状,例如,还可以形成为曲线地弯曲(见图22),还可以形成为从附接基部6Y直线地向上前方突出(见图23)。
支承部7Y例如由两根线缆8、8,覆盖线缆8、8的外周面的包覆部9,和覆盖包覆部9的外侧的覆盖部10组成。
支承部7Y的外侧包覆部9b例如与附接基部6Y一体地形成。
此外,线缆8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根,用于供给电源和输入/输出信号的任意数量都是可能的,或者当向/从显示器本体2无线地输入/输出信号时,可以只设置一根线缆8来供给电源。
支承部7Y在上端7c处连接至显示器本体2的下端,并且上端7c形成为朝着显示器本体2变粗。支承部7Y例如包括左右并列设置的两根线缆8、8,并且相应地,左右宽度大于前后宽度。
支承部7Y的上端7c连接至显示器本体2的壳体4。支承部7Y的上端7c连接至壳体4的位置是例如壳体4的下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由于支承部7Y的上端7c连接至壳体4的下端,所以显示器本体2从下方得到支承,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由于支承部7Y连接至显示器本体2的壳体4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所以显示器本体2的左右平衡被有利地保持,使得能够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支承部7Y的上端7c连接至壳体4的位置可以在壳体的后表面上,并且当支承部7Y的上端7c连接至壳体4的后表面时,连接位置优选为后表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此外,由于支承部7Y形成为使得厚度随着上端7c靠近显示器本体2而增加,所以支承部7Y中的与显示器本体2连接的部分的强度大,显示器本体2能够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由于在支承部7Y中左右宽度大于前后宽度,支承部7Y的前后和左右尺寸相同于显示器本体2的前后和左右尺寸,并且特别地,显示器本体2被防止沿左右方向倾斜,使得显示器本体2能够保持被稳定地保持。
如上所述,由于在支座3Y中附接基部6Y和支承部7Y的外侧包覆部9b是一体形成的,所以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以支座3Y的高强度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此外,在显示装置1Y中,能够使支承部7Y的外侧包覆部9b和显示器本体2的壳体4一体地形成。由于支承部7Y的外侧包覆部9b与显示器本体2的壳体4是一体形成的,所以支承部7Y对显示器本体2的连接强度得到增加,使得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保持显示器本体2被稳定地保持。
由于外侧包覆部9b是由包含增强材料的树脂材料制成的,所以能够为支承部7Y确保高强度,因此能够减小尺寸。例如,当显示器本体2重约12Kg时,即使支承部7Y的尺寸为大约10mm,支承部7Y也能充分地和稳定地保持显示器本体2。
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和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X一样,上述各变型示例(见图10-18)的支承部7、7B、...的构造也能适用于显示装置1Y。
此外,显示装置1Y的支承部7Y的强度相同于显示装置1和显示装置1X的支承部7和7X的强度。
此外,在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Y中,虽然以上例示的是通过支座3Y从下方支承显示器本体2的情况,但是相反地,也可通过支座3Y从上方支承显示器本体2。
[结论]
如上所述,在显示装置1、1A、1B、1C、1D、1E、1F、1G、1H、1I、1X和1Y中,一端连接至显示器本体2而另一端连接至支座基部6或附接基部6X、6Y的支承部7(7B、7C、...)包括线缆8和覆盖线缆8的包覆部9。
因此,线缆8不是在从显示器本体2下垂的状态下暴露于显示器本体2的外侧,并且不妨碍显示装置1(1A、1B、...)对载置面100、天花板200和墙体300的打开或附接作业。此外,线缆8不被施加不必要的作用力,从而防止线缆8断线。
此外,由于线缆8设置在支承部7(7B、7C、...)中,所以能够在稳定地保持显示器本体2的情况下,改善外观同时改善空间效率。
此外,由于包覆部9是由在用作基材的树脂中包含有用作增强材料的碳的材料制成的,所以即使厚度小也能确保支承部7(7B、7C、...)的高强度,从而能够稳定地保持显示器本体2。
此外,由于包覆部9是由覆盖线缆8的内侧包覆部9a和覆盖内侧包覆部9a的外周面的外侧包覆部9b组成的,所以包覆部9具有双重结构,包覆部9的材料的选择范围增加,从而能够改善设计上的自由度。
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只是用于实施本公开的详情的示例,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应该解释为是限制性的。
本公开包含2010年12月28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293691所涉及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做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器本体,具有壳体和显示单元,所述壳体形成有穿透前表面的开口,所述显示单元附接至所述壳体以封闭所述开口并显示图像;
放置在载置面上的支座基部;和
在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而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支座基部的至少一个支承部,
其中,所述支承部包括向/从所述显示器本体输入/输出电源或信号的线缆、和覆盖所述线缆的包覆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包覆部由在用作基材的树脂中包含有用作增强材料的碳纤维的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包覆部包括覆盖所述线缆的内侧包覆部和覆盖所述内侧包覆部的外侧包覆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设置有一个支承部,并且所述支承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的下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的厚度朝着所述显示器本体增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的左右宽度大于前后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设置有多个支承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壳体与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座基部与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
1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器本体,具有壳体和显示单元,所述壳体形成有穿透前表面的开口,所述显示单元附接至所述壳体以封闭所述开口并显示图像;
附接至天花板或墙体的附接基部;和
在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而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附接基部的至少一个支承部,
其中,所述支承部包括向/从所述显示器本体输入/输出电源或信号的线缆、和覆盖所述线缆的包覆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包覆部由在用作基材的树脂中包含有用作增强材料的碳纤维的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包覆部包括覆盖所述线缆的内侧包覆部和覆盖所述内侧包覆部的外侧包覆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设置有一个支承部,并且所述支承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左右方向的中心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的一端的厚度朝着所述显示器本体增大。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的左右宽度大于前后宽度。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设置有多个支承部。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器本体的壳体与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附接基部与所述支承部的包覆部一体地形成。
CN201110428388.1A 2010-12-28 2011-12-20 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83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0-293691 2010-12-28
JP2010293691A JP5617626B2 (ja) 2010-12-28 2010-12-28 表示装置
JP2010-293691 2010-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8301A true CN102548301A (zh) 2012-07-04
CN102548301B CN102548301B (zh) 2016-08-03

Family

ID=45464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838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8301B (zh) 2010-12-28 2011-12-2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88935B2 (zh)
EP (1) EP2472166B1 (zh)
JP (1) JP5617626B2 (zh)
KR (1) KR20120075343A (zh)
CN (1) CN102548301B (zh)
TW (1) TWI5448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8964A (zh) * 2015-12-24 2018-08-03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自悬挂式监视器
CN113154196A (zh) * 2021-04-09 2021-07-23 江苏陛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升降调节电视机支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00716A1 (de) * 2011-02-07 2012-08-09 Novaled Ag Leucht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8690A5 (en) * 1986-06-13 1989-01-31 Rematra Res Marketing Trading Probe electrode cable for medical e.g. electro cardiogram test - uses carbon fibre-impregnated plastic insulating coating as cover, with lead coupled to test equipment
US5008488A (en) * 1988-12-16 1991-04-16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Strip cable
US5812368A (en) * 1997-06-04 1998-09-22 Kuo Feng Corporation Monitor viewing angle adjusting assembly having monitor mounted on two supporting arm assemblies via turning limit assemblies
CN1420502A (zh) * 2001-11-19 2003-05-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倾斜和结合结构具有改进的监视器
CN2689637Y (zh) * 2004-03-30 2005-03-30 李林林 双导线碳纤维电热线缆
CN1914899A (zh) * 2003-12-09 2007-02-1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有摄像头的无线终端的定位附件
CN101051429A (zh) * 2006-04-06 2007-10-10 索尼株式会社 薄型图像显示设备
CN101276655A (zh) * 2007-03-29 2008-10-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单元的支撑装置和具有所述支撑装置的显示单元
JP2009044262A (ja) * 2007-08-06 2009-02-26 Sony Corp アンテナ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CN201601356U (zh) * 2008-09-06 2010-10-06 索尼株式会社 具有输入连接器和滑动搁板的娱乐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64606A (en) * 1989-10-26 1990-10-23 Ncr Corporation Overhead mount for a CRT
US5009384A (en) * 1990-06-29 1991-04-23 Inter-Link Communciations Inc. Overhead support system for TV monitors
JPH052486U (ja) * 1991-06-25 1993-01-14 シヤ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テレビスタンドセツト
JPH0596877U (ja) * 1992-05-27 1993-12-27 株式会社トーキン ディスプレイ型入出力ターミナル
JPH08195921A (ja) * 1995-01-18 1996-07-30 Sony Corp 薄型テレビ受像機とその載置台
JP3578607B2 (ja) * 1997-09-01 2004-10-20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式情報表示装置
US6134103A (en) * 1998-10-30 2000-10-17 Ghanma; Tony Flat panel display with adjustable height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US6288372B1 (en) * 1999-11-03 2001-09-1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 cable having braidless polymeric ground plane providing fault detection
US20060061008A1 (en) * 2004-09-14 2006-03-23 Lee Karner Mounting assembly for vehicle interior mirror
JP2009031624A (ja) 2007-07-30 2009-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薄型表示装置用スタンド
JP5051648B2 (ja) * 2008-01-11 2012-10-17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722950B2 (ja) * 2008-01-31 2011-07-13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配線
JP5158510B2 (ja) * 2008-11-28 2013-03-06 株式会社ノーリツ 電気機器及び電気機器の製造方法
JP4962531B2 (ja) * 2009-06-17 2012-06-2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ケーブル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システム
JP5032650B2 (ja) * 2010-12-27 2012-09-26 株式会社東芝 テレビおよ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68690A5 (en) * 1986-06-13 1989-01-31 Rematra Res Marketing Trading Probe electrode cable for medical e.g. electro cardiogram test - uses carbon fibre-impregnated plastic insulating coating as cover, with lead coupled to test equipment
US5008488A (en) * 1988-12-16 1991-04-16 Kitagawa Industries Co., Ltd. Strip cable
US5812368A (en) * 1997-06-04 1998-09-22 Kuo Feng Corporation Monitor viewing angle adjusting assembly having monitor mounted on two supporting arm assemblies via turning limit assemblies
CN1420502A (zh) * 2001-11-19 2003-05-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倾斜和结合结构具有改进的监视器
CN1914899A (zh) * 2003-12-09 2007-02-14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配有摄像头的无线终端的定位附件
CN2689637Y (zh) * 2004-03-30 2005-03-30 李林林 双导线碳纤维电热线缆
CN101051429A (zh) * 2006-04-06 2007-10-10 索尼株式会社 薄型图像显示设备
CN101276655A (zh) * 2007-03-29 2008-10-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单元的支撑装置和具有所述支撑装置的显示单元
JP2009044262A (ja) * 2007-08-06 2009-02-26 Sony Corp アンテナ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CN201601356U (zh) * 2008-09-06 2010-10-06 索尼株式会社 具有输入连接器和滑动搁板的娱乐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8964A (zh) * 2015-12-24 2018-08-03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自悬挂式监视器
CN113154196A (zh) * 2021-04-09 2021-07-23 江苏陛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升降调节电视机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617626B2 (ja) 2014-11-05
TWI544800B (zh) 2016-08-01
CN102548301B (zh) 2016-08-03
EP2472166A2 (en) 2012-07-04
US20120162878A1 (en) 2012-06-28
JP2012141426A (ja) 2012-07-26
EP2472166B1 (en) 2014-10-22
US9388935B2 (en) 2016-07-12
EP2472166A3 (en) 2013-07-24
TW201240457A (en) 2012-10-01
KR20120075343A (ko) 2012-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8301A (zh) 显示装置
CN102074316B (zh) 一种电线电缆外被挤出同步包带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CN208814378U (zh) 一种基于漆包线生产用的收卷装置
US20140224102A1 (en) Rotary braiding machine
CN111091929B (zh) 一种光电混合缆及其制备设备和制备方法
RU2084344C1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янутых профилей и трубчатых тянутых профилей
US9156235B2 (en) Modular production device for integral fiber semifinished product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endless-fiber composite components made from integral fiber composite semifinished products having a hollow body structure
CN211787938U (zh) 屏幕拼接结构及拼接屏幕
CN211014742U (zh) 一种全介质多用途室外光缆
CN111688107B (zh) 一种环氧板的加工工艺
CN210223405U (zh) 一种4k高清拼接屏
CN211664444U (zh) 挤出护套用缆线张力调整装置
CN220269012U (zh) 一种复合材料的电视机底座
CN111720711B (zh) 一种电视挂架及电视
CN218088752U (zh) 摄像头模组测试用aa设备
CN216485691U (zh) 阻水油膏填充设备
EP4028236B1 (fr) Dispositif d&#39;étirage et bloc de bobinage d&#39;un tel dispositif d&#39;étirage
CN219737967U (zh) 一种拍摄用背景支架
CN220354894U (zh) 一种智能机械移动扫描展示装置
CN219414248U (zh) 一种多屏拼接显示装置
CN114709642B (zh) 一种抱杆装置
CN215359762U (zh) 一种套塑机
CN210574810U (zh) 一种双层圆柱型升降透明led屏安装结构
CN217127629U (zh) 一种用于纺纱快速梳理装置
CN218720397U (zh) 一种可拆卸式液晶拼接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