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6132A - 信道信噪比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道信噪比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6132A
CN102546132A CN2010106163042A CN201010616304A CN102546132A CN 102546132 A CN102546132 A CN 102546132A CN 2010106163042 A CN2010106163042 A CN 2010106163042A CN 201010616304 A CN201010616304 A CN 201010616304A CN 102546132 A CN102546132 A CN 102546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atio
signal
subband
sub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6163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6132B (zh
Inventor
李云波
李斌
李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6163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61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84869 priority patent/WO20120891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6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6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6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61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58Feedback reduction
    • H04B7/066Combined feedback for a number of channels, e.g. over several subcarriers like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馈信道信噪比的方法,包括: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为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之和除以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数量;发送载波信噪比,该载波信噪比为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与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的差值。上述方法,通过分子带反馈平均SNR提高反馈SNR的性能。同时还给出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

Description

信道信噪比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无线局域网中信噪比反馈方法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WLAN成为室内无线接入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高速接入的需求,WLAN的传输带宽也从40MHz增加到80MHz,甚至到160MHz,最多的天线数也从4跟增加到8根。
现在的WLAN系统中,大多采用了波束形成技术用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波束形成技术需要知道信道状态信息或者波束形成矩阵,波束形成矩阵又称V矩阵。当前的标准中,系统反馈V矩阵的同时还反馈了整个频带内所有数据载波上的平均信噪比(SNR_average)。
现在技术的变化是将通信频带从40MHz增加到80MHz,甚至到160MHz,并且需要支持不连续的80MHz加80MHz。整个频带过宽的情况下,信噪比的动态范围可能很大,从而增大了每数据载波信噪比(PT-SNR)溢出标准规定范围的机率。此时如果继续使用一个全频带上的信噪比加每载波差值反馈的方法,在不增加反馈比特的情况下会由于载波信噪比超过反馈范围而造成性能的损失,如果通过增加每载波反馈比特来提高反馈动态范围会使得反馈开销大大增加。所以难以实现即不增加反馈比特数又能尽量准确的反馈每载波的信噪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信噪比反馈方法的方法,通过分子带反馈平均SNR提高反馈SNR的性能。
一种反馈信道信噪比的方法,按照每个空时流分别反馈信噪比,包括:
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为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之和除以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数量;
发送载波信噪比,该载波信噪比为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与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其中,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为通信频带中的一通信子带,所述通信频带中包含N个所述通信子带,M个空时流,每一个所述空时流在一个所述通信子带上对应一个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每一个空时流在所述通信子带所包含的一个数据子载波上对应一个载波信噪比,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
同时还进一步给出一种信道信噪比反馈的装置,按照每个空时流分别反馈信噪比,包括:
平均信噪比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为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之和除以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数量;
载波信噪比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载波信噪比,该载波信噪比为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与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其中,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为通信频带中的一通信子带,所述通信频带中包含N个所述通信子带,M个空时流,每一个所述空时流在一个所述通信子带上对应一个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每一个空时流在所述通信子带所包含的一个数据子载波上对应一个载波信噪比,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采用分子带反馈平均信噪比的方法,分别发送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及载波信噪比,载波信噪比将整个通信频段分成多个子带分别反馈则有效减小载波信噪比的动态范围,能够在总的反馈开销相同的情况下提高反馈载波信噪比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个通信频带分为两个子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发送信噪比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发送信噪比又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一。
图4为发送信噪比又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信道信噪比反馈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支持后续的多用户多天线系统(MU-MIMO),更好的使用波束形成技术,需要增加反馈每个载波上的信噪比。反馈每个载波上的信噪比时,需要反馈全频带中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及反馈的是此载波上真实的信噪比与平均信噪比的差值,这个差值称之为PT-SNR。通过分子带反馈平均信噪比可以实现反馈比特数增加很少又能尽量准确的反馈每载波的信噪比。
图1是整个通信频带分为两个子带的示意图。将一个全频带划分为2个子带,每个子带上包含多个子载波,还有可能2个子带的频率是不连续的。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对系统的需求分为2个子带或者多个子带。例如160MHz的通信频段可以划分为2个80MHz,或者4个40MHz,或者8个20MHz。每个子带可以分别包含多个数据子载波。作为实施例,通信频带如果全频带160MHz,则子带为80MHz或40MHz或20MHz,例如一个160MHz的全频带可以包含2个80MHz的子带,或者包含1个80MHz的子带及2个40MHz的子带。通信频带为全频带80MHz,则子带为40MHz或20MHz。或者通信频带为全频带40MHz,则子带为20MHz。或者全频带120MHz,则子带为80MHz或60MHz或40MHz或20MHz。子带的多少及划分不影响信噪比反馈的方法流程。
在反馈平均信噪比或者载波信噪比时都是按照每个空时流分别反馈,而每个空时流的信噪比反馈方式相同,下面以通过对一个空时流SNR的反馈描述本实施例。
参阅图2,本实施例发送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的方法流程图,在WLAN系统中是波束接收器(beamformee)向波束形成器(beamformer)进行SNR反馈。此流程是以波束接收器的处理流程进行描述。
S201,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子带平均信噪比为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之和除以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数据子载波的数量。
S202,发送载波信噪比,该载波信噪比为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与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为通信频带中的一通信子带,通信频带中包含N个所述通信子带,M个空时流,每一个所述空时流在一个所述通信子带上对应一个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每一个空时流在所述通信子带所包含的一个数据子载波上对应一个载波信噪比,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出平均信噪比及载波信噪比后上述发送平均信噪比及载波信噪比的步骤可以不规定先后的顺序,先发送平均信噪比或者先发送载波信噪比都可以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分子带反馈平均信噪比的方法,分别发送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及载波信噪比,由于发送的是全频带中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则有效减小载波信噪比的动态范围,能够在不增加总的反馈开销的情况下提高反馈载波信噪比准确性。
在实际的应用中,作为进一步的实施例,系统可以默认波束接收器反馈发送信噪比时以子带的平均信噪比为粒度发送,即发送全频带中各子带的子带平均信噪比。还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波束形成器发送的请求数据帧中的发送方式标识位决定反馈信噪比的方式,发送方式标识位用于波束接收器决定是否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例如发送方式标识位为1则为需要反馈各子带的子带平均信噪比,如果发送方式标识位为0,则发送全频带的平均信噪比。
波束接收器反馈子带平均信噪比时可以使用一个数据帧发送所有子带的平均SNR。采用此方式反馈平均信噪比时,可以通过在数据帧中设置子带标识比特位来标识其中的子带平均SNR所对应的子带,例如分两个子带的方案中可以用子带标识比特位为0表示第一个子带,1表示第二个子带。子带标识位放置在波束接收器的平均SNR反馈数据帧中。采用此方式反馈平均信噪比时,还可以按照约定好的顺序进行反馈而省略子带标识比特,例如约定子带的编号,按照子带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反馈。
波束接收器反馈子带平均信噪比时可以使用多个数据帧反馈所有子带的平均SNR,每个数据帧中反馈部分子带的平均SNR。在此方式反馈平均信噪比时,可以设置反馈数据帧标识位用来标识反馈数据帧,反馈数据帧标识位可以放置在波束接收器的子带平均SNR反馈数据帧中,也可以放置在波束形成器的平均SNR反馈请求数据帧中。在此方式反馈平均信噪比时,还可以按照约定好的顺序依次反馈多个反馈数据帧而省略反馈数据帧标识比特,例如按照反馈数据帧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反馈。采用此方式反馈平均信噪比时,对于每个反馈数据帧可以通过设置子带标识比特位来标识其中的子带平均SNR所对应子带,例如反馈数据帧中包含两个子带时可以用子带标识比特位为0表示子带编号较小的子带,1表示子带编号较大的子带。子带标识位放置在波束接收器的平均SNR反馈数据帧中。采用此方式反馈平均信噪比时,对于每个反馈数据帧还可以按照约定好的子带顺序进行反馈而省略子带标识比特,例如按照子带编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反馈。
进一步,在实施中发送子带平均SNR可以是:先依次发送第1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i取值为从1到N,然后依次发送第2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i取值为从1到N,直到依次发送第M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i取值为从1到N;即完成第一个空时流在所有子带上的反馈,然后再对第二个空时流在所有子带上的反馈,直到所有空时流的SNR反馈完成。或者发送子带平均SNR可以是:先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1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然后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2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直到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N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即完成第一个子带上所有空时流的反馈,然后再进行第二个子带上所有空时流的反馈,直到所有子带上的空时流都发送结束。
发送载波信噪比可以包括:分别发送所述每个数据子载波上从第1个到第M个空时流的信噪比与该数据子载波所属子带的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在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通信频带为全频带160MHz,子带为2个80MHz,子带中每数据子载波的载波信噪比用4倍的M个比特表示,即其中每一个空时流的信噪比用4比特表示。
并且子带中每数据子载波的载波信噪比取值范围为-8dB到7dB,其绝对值为1dB的非负整数倍,即粒度为1dB。
进一步为了提高反馈的准确性,可以增加表示载波信噪比的比特数,例如当所述第一个80MHz的平均SNR与第二个80MHz的平均SNR差值超过4dB,则子带中每数据子载波的载波信噪比用5倍的M个比特表示,其中每一个载波信噪比用5比特表示.
以一具体的场景为例,例如160MHz的通信频段可以划分成两个80MHz,整个通信频段中含有N个承载数据的子载波,现将整个通信频带分为n个子带,每个子带分别包含N1,N2,...Nn个数据子载波,N1+N2+...+Nn=N。由于无论是平均信噪比还是载波信噪比都是按照每个空时流分别反馈的,而每个空时流的信噪比反馈方式相同,这里还是就一个空时流来描述本实施例的方案。
分别发送n个子带的平均SNR。第i个子带的平均SNR等于第i个子带所包含的所有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之和除以该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数量。
发送整个通信频段内的所有数据子载波的载波信噪比PT-SNR。本实施例中第i个子带中的每个数据子载波的PT-SNR为该子载波的信噪比与第i个子带的平均信噪比的差值,i从1取到n。
参阅表1,本实施例中平均SNR反馈方式,每个子带的平均SNR用8个比特表示。先完成各空时流在子带1的信噪比信息发送,然后发送各空时流在子带2的平均信噪比,直到所有子带上的平均信噪比的发送。
表1平均SNR发送方式
Figure BDA0000041941880000071
参阅表2,基于上述平均SNR的发送方式,后续发送载波信噪比PT-SNR的办法。每载波的载波信噪比用4个比特表示,总共发送4×M比特。假设该子载波属于第i个子带,则发送内容表示该子载波上从第1到第M个空时流的信噪比与相对应的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上的平均信噪比的差值,即载波信噪比,用dB表示,表示范围为-8dB到7dB,粒度1dB。分别发送所述每个数据子载波上从第1个到第M个空时流的信噪比与该数据子载波所属子带上对应的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表2载波信噪比发送方式
Figure BDA0000041941880000081
一般情况下每个80MHz子带(子带1和子带2)的载波信噪比动态范围是-6dB~5dB,即上述规定的载波信噪比反馈范围在两端各留了2dB的余量。当子带1和子带2的平均信噪比相差超过4dB时,整个160MHz通信频带上的载波信噪比动态范围将超过标准规定的载波信噪比反馈范围。这时按照现有标准的反馈机制就需要增加一个反馈比特用来扩大反馈的动态范围。载波信噪比反馈量从4比特变成5比特,反馈开销增加25%。
如果沿用现有反馈框架,通过增加PT-SNR反馈比特数来适应大的动态范围,反馈开销增加N/(8+4N)≈25%,而采用本专利的分子带反馈平均信噪比的方法,反馈开销增加8/(8+4N)≈0.4%,显著地节省了反馈的开销。显然采用分子带反馈平均信噪比的方法,分别发送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及载波信噪比,由于发送的是全频带中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则有效减小载波信噪比的动态范围,能够在几乎不增加总的反馈开销的情况下更准确的反馈载波信噪比。
进一步,参阅表3,本实施例中平均SNR又一发送方式,每个子带中每个空时流的平均SNR用8个比特表示。先完成载波空时流1在各子带上的平均SNR的发送,然后完成载波空时流2在各子带上的平均SNR的发送,直到所有载波空时流在各子带上的平均SNR的发送。
表3平均SNR发送方式
Figure BDA0000041941880000092
Figure BDA0000041941880000101
采用表3的方法发送平均SNR,仍然可以采用前述的发送PT-SNR的办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技术效果。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实施上述方法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的方法,上述方法中各处理过程均可以在信道信噪比反馈的装置中执行及实现,信道信噪比反馈的装置的运行也是对上述方法的执行。
下面以两个子带的情况,描述通信信道的信噪比反馈的又一实施例。
通信信道包括至少两个通信子带,每个子带承载至少一个数据子载波,按照每个空时流分别反馈信噪比,参阅图3,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子带平均信噪比,第一子带平均信噪比为第一子带包含的数据子载波的信噪比的均值;
发送第一子带数据子载波的差分信噪比,该数据子载波的差分信噪比为第一子带数据子载波的信噪比与第一子带平均信噪比的差值(即载波信噪比);
发送第二子带平均信噪比,所述第二子带平均信噪比为第二子带包含的数据子载波的信噪比的均值;
发送第二子带数据子载波的差分信噪比,该数据子载波的差分信噪比为第二子带数据子载波的信噪比与第二子带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进一步的,参阅图4,第一子带平均信噪比及第二子带平均信噪比可以承载在第一数据帧内发送;
第一子带数据子载波的差分信噪比及第二子带数据子载波的差分信噪比承载在第二数据帧内发送。
或者第一子带平均信噪比承载在第一数据帧内发送;第二子带平均信噪比承载在第二数据帧内发送;
第一子带数据子载波的差分信噪比及第二子带数据子载波的差分信噪比承载在第三数据帧内发送;
第一数据帧进一步包括:第一子带标识位,用于标识第一数据帧承载的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第一子带;
第二数据帧进一步包括:第二子带标识位,用于标识第二数据帧承载的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第二子带。
在WLAN系统中是波束接收器向波束形成器进行SNR反馈。在单用户多天线系统(SU-MIMO)中,波束接收器既可以是接入点(AP)也可以是工作站(station),波束形成器既可以是接入点也可以是工作站。在MU-MIMO中,波束接收器为工作站,波束形成器为接入点。
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信道信噪比反馈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是WLAN系统中的接入点或者工作站,下面对该装置的描述是主要为了其完成SNR反馈的功能展开的描述,当然还应包含其他常见的必然的特征与功能。
仍然在方法的实施例中的场景为例进行功能介绍。信道信噪比反馈的装置30包括,
平均信噪比发送单元301,用于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子带平均信噪比为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之和除以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数据子载波的数量;
载波信噪比发送单元303,用于发送载波信噪比,该载波信噪比为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与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其中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为通信频带中的一通信子带,通信频带中包含N个所述通信子带,M个空时流,每一个所述空时流在一个所述通信子带上对应一个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每一个空时流在所述通信子带所包含的一个数据子载波上对应一个载波信噪比,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
如果在一个全频带为160MHz,并且有N个通信子带,M个空时流,每个空时流在一个所述子带上对应一个载波信噪比,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平均信噪比发送单元301发送子带平均SNR时包括:先依次发送第1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i取值为从1到N,然后依次发送第2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i取值为从1到N,直到依次发送第M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i取值为从1到N。或者平均信噪比发送单元301发送子带平均SNR时包括:先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1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然后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2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直到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N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则载波信噪比发送单元303发送所述子带中每个数据子载波的载波信噪比时包括:发送所述子带中每个数据子载波的载波信噪比包括:分别发送所述每个数据子载波上从第1个到第M个空时流的信噪比与该数据子载波所属的子带的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进一步载波信噪比发送单元303进一步用于使用4倍的M个比特表示所述子带中每数据子载波的载波信噪比,其中每一个空时流的信噪比用4比特表示,载波信噪比取值范围为-8dB到7dB,其绝对值为1dB的非负整数倍。
进一步,还包括请求数据帧接收单元305,所述请求数据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请求数据帧,所述请求数据帧用于请求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并且所述请求数据帧中包含发送方式标识位,所述发送方式标识位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
具体平均信噪比和载波信噪比的发送可以参阅方法实施例。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分子带反馈平均信噪比的装置,分别发送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及载波信噪比,由于发送的是全频带中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则有效减小载波信噪比的动态范围,能够在不增加总的反馈开销的情况下更准确反馈载波信噪比。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8)

1.一种反馈信道信噪比的方法,按照每个空时流分别反馈信噪比,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为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之和除以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数据子载波的数量;
发送载波信噪比,该载波信噪比为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与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其中,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为通信频带中的一通信子带,所述通信频带中包含N个所述通信子带,M个所述空时流,每一个所述空时流在一个所述通信子带上对应一个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每一个空时流在所述通信子带所包含的一个数据子载波上对应一个载波信噪比,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包括:先依次发送第1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其中i取值为从1到N,然后依次发送第2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其中i取值为从1到N,直到依次发送第M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其中i取值为从1到N;
所述发送载波信噪比包括:分别发送所述每个数据子载波上从第1个到第M个空时流的信噪比与该数据子载波所属子带上对应的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包括:先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1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然后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2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直到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N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
所述发送载波信噪比包括:分别发送所述每个数据子载波上从第1个到第M个空时流的信噪比与该数据子载波所属子带上对应的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噪比用4倍的M个比特表示,其中每一个载波信噪比用4比特表示。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带中每个数据子载波的载波信噪比取值范围为-8dB到7dB,其绝对值为1dB的非负整数倍。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频带为全频带160MHz,则所述子带为80MHz或40MHz或20MHz;或者
所述通信频带为全频带120MHz,则所述子带为80MHz或60MHz或40MHz或20MHz;或者
所述通信频带为全频带80MHz,则所述子带为40MHz或20MHz;或者
所述通信频带为全频带40MHz,则所述子带为20MHz。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包括:发送N个第一数据帧,每一个所述第一数据帧包含一个所述子带所对应的子带平均信噪比;或者
发送多个第二数据帧,每个所述第二数据帧包含部分所述子带所对应的子带平均信噪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数据帧或第二数据帧中还包含子带标识比特位,所述子带标识比特位用以标识所述数据帧中携带的子带平均信噪比与所述子带的对应关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包括:发送一个第三数据帧,所述第三数据帧包含所述N个子带所对应的子带平均信噪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数据帧中还包含N个子带标识比特位,所述子带标识比特位用以标识所述数据帧中携带的子带平均信噪比与所述子带的对应关系。
11.如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数据帧中还包括子带标识比特位,所述子带标识比特位用于确定发送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的顺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之前还包括:
接收请求数据帧,所述请求数据帧用于请求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并且所述请求数据帧中包含发送方式标识位,所述发送方式标识位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
13.一种反馈信道信噪比的装置,按照每个空时流分别反馈信噪比,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平均信噪比发送单元,用于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为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之和除以该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数据子载波的数量;
载波信噪比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载波信噪比,该载波信噪比为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所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上的信噪比与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其中,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对应的子带为通信频带中的一通信子带,所述通信频带中包含N个所述通信子带,M个所述空时流,每一个所述空时流在一个所述通信子带上对应一个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每一个空时流在所述通信子带所包含的一个数据子载波上对应一个载波信噪比,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信噪比发送单元在发送所述子带平均SNR时包括:先依次发送第1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其中i取值为从1到N,然后依次发送第2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其中i取值为从1到N,直到依次发送第M个空时流在第i个子带的平均信噪比,其中i取值为从1到N;
所述载波信噪比发送单元在发送所述载波信噪比包括:分别发送所述每个数据子载波上从第1个到第M个空时流的信噪比与该数据子载波所属子带的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信噪比发送单元在发送所述子带平均SNR时包括:先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1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然后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2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直到依次发送第x个空时流在第N个子带的平均SNR,其中x取值为从1到M;
所述载波信噪比发送单元在发送所述载波信噪比包括:分别发送所述每个数据子载波上从第1个到第M个空时流的信噪比与该数据子载波所属子带的平均信噪比的差值。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噪比发送单元进一步用于使用4倍的M个比特表示所述载波信噪比,其中每一个载波信噪比用4比特表示。
17.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信噪比发送单元发送的载波信噪比取值范围为-8dB到7dB,其绝对值为1dB的非负整数倍。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属装置还包括:
请求数据帧接收单元,所述请求数据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请求数据帧,所述请求数据帧用于请求发送子带平均信噪比,并且所述请求数据帧中包含发送方式标识位,所述发送方式标识位用于确定是否发送所述子带平均信噪比。
CN201010616304.2A 2010-12-30 2010-12-30 信道信噪比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6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6304.2A CN102546132B (zh) 2010-12-30 2010-12-30 信道信噪比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11/084869 WO2012089135A1 (zh) 2010-12-30 2011-12-29 信道信噪比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616304.2A CN102546132B (zh) 2010-12-30 2010-12-30 信道信噪比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6132A true CN102546132A (zh) 2012-07-04
CN102546132B CN102546132B (zh) 2014-09-03

Family

ID=46352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61630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6132B (zh) 2010-12-30 2010-12-30 信道信噪比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6132B (zh)
WO (1) WO201208913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7286A (zh) * 2016-08-08 2018-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3098A (zh) * 2003-06-18 2003-12-24 清华大学 用于ofdm下差错敏感型业务的资源调度方法
US20060223446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Francis Dominique Methods of detecting mobile stations not following power control commands
CN101753177A (zh) * 2009-12-25 2010-06-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应答反馈控制信令的信噪比估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9454C (zh) * 2003-06-18 2007-02-07 清华大学 用于ofdm下保障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调度方法
CN101026604B (zh) * 2006-02-23 201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信噪比反馈方法以及装置和系统
CN101277167A (zh) * 2006-03-20 2008-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反馈控制方法、装置及收发信机
KR100740174B1 (ko) * 2006-11-30 2007-07-16 (주)카이로넷 직교주파수분할 다중 무선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신호대잡음비 추정방법
JP5218977B2 (ja) * 2008-12-02 2013-06-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演算時の近似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3098A (zh) * 2003-06-18 2003-12-24 清华大学 用于ofdm下差错敏感型业务的资源调度方法
US20060223446A1 (en) * 2005-03-29 2006-10-05 Francis Dominique Methods of detecting mobile stations not following power control commands
CN101753177A (zh) * 2009-12-25 2010-06-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应答反馈控制信令的信噪比估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7286A (zh) * 2016-08-08 2018-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7707286B (zh) * 2016-08-08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6132B (zh) 2014-09-03
WO2012089135A1 (zh) 2012-07-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1155B2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localized and distributed resource blocks
CN101938786B (zh) 调度授权的分配方法与通信设备
CN1306720C (zh) 对基站信道分配功率的方法与设备
CN101669299B (zh) 多入多出系统的可变码本
TWI390883B (zh) 於正交分頻多重接取式網路中支援空間分割多重接取傳輸之方法與裝置
RU2426232C2 (ru) Систем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асимметричного диаграммообразования с передачей одинаковой мощности
US9768924B2 (en)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US20090080543A1 (en) Adaptive cyclic delay diversity for mobile devices
US8503384B1 (en) Precoding with multi-user codebooks
US10925063B2 (en) User selection method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thereof
CN111327557A (zh)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1997650A (zh) 多天线系统数据信号的发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37979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multiple codebook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to a plurality of users in a cell
CN106559126A (zh)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发射端及接收端
US20090002235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3138868B (zh) Lte系统中数据处理方法
CN105262528B (zh) 基于加权分数傅立叶变换域的4天线发射分集方法
CN102546132B (zh) 信道信噪比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08364B (zh) 载波聚合系统业务传输方法及设备
US92324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687435A (zh) 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CN113498112B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960198B (zh) 用于正交频分多址系统的子载波、比特、功率分配方法
CN110535512B (zh) 一种报告天线端口加权矢量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577930A (zh) 一种子带信道信息反馈方法以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512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