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27557A -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27557A
CN111327557A CN202010089922.XA CN202010089922A CN111327557A CN 111327557 A CN111327557 A CN 111327557A CN 202010089922 A CN202010089922 A CN 202010089922A CN 111327557 A CN111327557 A CN 1113275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short training
stf
training field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99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伟
刘乐
朱俊
卢伟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992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275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275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275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2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with preamble design, i.e. with negotia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sequence with transmitter or sequence linked to the algorithm used at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Signal structure ensuring backward compatibility with legacy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2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using repet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收发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一种高效短训练序列生成方法包括: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生成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根据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本发明实施例,可增大WLAN中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周期,进而增大可使用的CSD的最大值。

Description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及装置、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无线通信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传输可靠度。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是当前无线通信的主流技术,被很多标准采用,例如802.11,802.16,802.15等。MIMO技术在接收端和发射端上均采用多副天线,构成多天线系统,能够有效地增加通信容量、提高通信质量,可以满足对大容量高质量通信的要求,有效提高频谱利用率,缓解对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的需求。
现有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标准已广泛采用了MIMO技术,其中IEEE802.11n标准最大支持4x4 MIMO传输(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数目各为4个),而IEEE802.11ac标准则最大支持8x8 MIMO传输(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数目各为8个)。同时,WLAN中数据传输帧分为两个部分,前导(Preamble)部分和数据(Data)部分。WLAN系统的接收机对信号进行接收时,首先需要调整接收信号的功率增益,令信号以合适的功率进入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从而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便进一步对接收信号进行数字处理。为了调整接收信号功率,现有WLAN标准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传统短训练域(Legacy-Short Training Field,L-STF)序列和(High-Throughput–ShortTraining Field,HT-STF)高速短训练域序列或(Very-High-Throughput–Short TrainingField,VHT-STF)超高速短训练域序列(现有技术中,将HT-STF和VHT-STF统称为高效短训练域)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调整,具体参考图1。
图1为现有WLAN标准中数据帧的结构以及接收机AGC的调整示意图。如图可见,接收机利用前导序列中L-STF序列进行第一级(初步)AGC调整,初步AGC调整可将接收信号大致调整到ADC的动态范围内;同时,接收机利用前导序列中VHT-STF序列进行第二级(精确)AGC调整(图1中示出的是80211ac的标准的情况,在802.11n中,是通过HT-STF序列进行第二级(精确)AGC调整),精确AGC调整可将接收信号精确调整到ADC的动态范围内。
采用上述方式调整接收信号的AGC,需要令接收信号中STF序列部分与数据部分的功率尽可能相匹配。若接收信号中STF序列的功率大于数据部分功率,则接收信号整体功率增益会设置过大,从而造成数据部分信号的过饱和(Saturation)或峰值截取(Clipping);若接收信号中STF序列功率小于数据部分功率,则接收信号整体功率增益会设置过小,从而造成数据部分信号在ADC中的采样精度不足。为了避免出现上面提到的两种状况,从而影响系统的整体接收性能,需要令STF序列功率匹配数据部分功率。
当系统发射端存在多个发射天线时,各个发送天线在前导序列中发送相同的STF序列,而数据部分可能发送相互独立的数据流。这种情况下,STF序列会出现幅度叠加,从而造成STF序列功率与数据部分功率的严重偏离。为了避免这种波束成形效应,WLAN系统中引入了循环移位延迟(Cyclic Shift Delay,CSD)。CSD值越大时,接收机可获得更优的AGC调整性能。同时,发送天线数目越多时,系统需要更大的CSD值以获得较优的AGC性能。
当前,由于对L-STF序列应用大于200ns的CSD值会对序列的互相关性造成影响,从而影响L-SIG序列的正确接收,因此现有WLAN标准对L-STF/L-LTF/L-SIG部分前导序列的最大CSD值限定为不超过200ns。
在现有技术中,IEEE 802.11n标准所采用的方案为前导序列中传统部分(Legacy)L-LTF序列采用最大为200ns的CSD序列,其最大支持四个发射天线。不同发射天线数目时所采用的CSD序列如图2所示。
同时,IEEE 802.11n标准所采用的方案中HT-STF重用L-STF序列,不同的是HT-STF部分使用了一个OFDM符号,时长为4us。其采用的CSD序列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为了得到更优的AGC性能,IEEE 802.11n标准中HT-STF序列使用的最大CSD值增加到了600ns。
该现有技术的HT-STF的CSD值相应得到了增加,但是该方案的局限性在于:系统HT-STF序列重用了L-STF序列,这样其4us内有5个周期,其中每个周期的时长为800ns。这样,对序列应用大小为800ns的CSD等效于对其应用大小为0ns的CSD,因为此时间序列上各个周期已重合。因此,该现有技术其最大可能采用的CSD值仅能被限定为750ns(20M带宽下时域信号的采样间隔为50ns)。
与IEEE 802.11n标准类似,IEEE 802.11ac标准所采用的方案为前导序列中传统部分(Legacy)L-STF序列采用最大为200ns的CSD序列,但是最大支持发射天线数目增加到了8个。对于前导序列中传统部分(Legacy)L-STF,不同发射天线数目时所采用的CSD序列如图4所示。
与11n类似,11ac标准中VHT-STF同样重用了L-STF序列,其VHT-STF部分使用了一个OFDM符号,时长为4us。其采用的CSD序列如图5所示。
由图5可见,为了得到更优的AGC性能,VHT部分前导序列及数据部分最大CSD值增加到了极限值750ns。
与IEEE 802.11n标准类似,IEEE 802.11ac标准当前方案的局限性在于:系统VHT-STF序列重用了L-STF序列,这样其4us内有5个周期,其中每个周期的时长为800ns。因此,其最大可能采用的CSD值同样仅能被限定为750ns(20M带宽下时域信号的采样间隔为50ns)。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WLAN系统中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周期短,从而导致所能使用的CSD值的最大值非常受限,最终可能导致AGC调整的性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及装置、信号发送方法及装置、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可增大WLAN中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序列的周期,进而可增大可应用在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的CSD的最大值。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生成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
根据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获取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第二带宽大于第一带宽;
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包括的采样点数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采样点数;
将所述截取的一段序列的采样率变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采样率,得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生成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生成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第二带宽大于第一带宽;
截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包括的采样点数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采样点数;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截取的一段序列的采样率变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采样率,得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其可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通信链路、收发装置、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用于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输入数据;
所述输出装置,用于对外输出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输出数据;
所述通信链路,用于建立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与其他设备的通信链路;
所述收发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或非程序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生成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
根据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其可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通信链路、收发装置、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用于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输入数据;
所述输出装置,用于对外输出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输出数据;
所述通信链路,用于建立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与其他设备的通信链路;
所述收发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或非程序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第二带宽大于第一带宽;
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包括的采样点数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采样点数;
将所述截取的一段序列的采样率变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采样率,得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生成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接收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本发明第九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
本发明第十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接收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设备,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接收设备,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设备,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接收设备,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设备,其可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通信链路、收发装置、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用于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信号发送装置的输入数据;
所述输出装置,用于对外输出所述信号发送设备的输出数据;
所述通信链路,用于建立所述信号发送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链路;
所述收发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或非程序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生成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将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发给所述收发装置进行发送。
本发明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接收设备,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通信链路、收发装置、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用于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的输入数据;
所述输出装置,用于对外输出所述信号接收设备的输出数据;
所述通信链路,用于建立所述信号接收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链路;
所述收发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所述通讯包括接收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或非程序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从所述收发装置处接收所述前导序列。
本发明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送设备,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通信链路、收发装置、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用于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信号发送装置的输入数据;
所述输出装置,用于对外输出所述信号发送设备的输出数据;
所述通信链路,用于建立所述信号发送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链路;
所述收发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或非程序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将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发给所述收发装置进行发送。
本发明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信号接收设备,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其可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通信链路、收发装置、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用于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信号接收装置的输入数据;
所述输出装置,用于对外输出所述信号接收设备的输出数据;
所述通信链路,用于建立所述信号接收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链路;
所述收发装置,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所述通讯包括接收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或非程序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从所述收发装置处接收所述前导序列。
本发明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给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各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生成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根据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由此,本发明实施例WLAN中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第二带宽大于第一带宽;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包括的采样点数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采样点数;将所述截取的一段序列的采样率变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采样率,得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由此,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周期得到增大,进而所述第一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在所述第一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生成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WLAN中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本发明实施例中WLAN中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由此,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由此,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WLAN标准中数据帧的结构以及接收机AGC的调整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IEEE 802.11n标准的前导序列的传统部分L-LTF所采用CSD序列表;
图3为现有技术中IEEE 802.11n标准的前导序列的HT-STF所采用CSD序列表;
图4为现有技术中IEEE 802.11ac标准的前导序列的传统部分L-LTF所采用CSD序列表;
图5为现有技术中IEEE 802.11ac标准的前导序列的VHT所采用CSD序列表;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短训练域生成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短训练域生成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的接收机AGC性能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方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举例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其应用于无线局域网。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组成示意图。如图6所示,其可包括:
步骤S110,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生成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高效训练域序列可为现有技术中WLAN系统中,IEEE 802.11n标准中的HT-STF或IEEE 802.11ac标准中的VHT-STF,其中,IEEE 802.11n中的HT-STF,其时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循环前缀CP),在4us中包含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800ns,而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其时域序列时长同样为4us,在4us中同样包含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800ns。通常,在20M带宽下,所述现有技术中WLAN的HT-STF或VHT-STF对应的频域序列如下:
序列1:
【0,0,0,0,0,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1-1i,0,0,0,-1-1i,0,0,0,+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0】
由序列1可见,原20M带宽下HT-STF或VHT-STF频域序列各个值之间间隔3个0。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可为现有技术中的WLAN系统中的VHT-STF或HT-STF对应的频域序列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一次或多次频域密度增大后的频域序列。具体的,在步骤S110,可将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的非零值之间间隔的0个个数减小,以此来增大频域密度,比如,可将序列1中各个值之间间隔的3个0减少为两个0或者1个0的序列。序列1频域密度增大后的序列具体参考序列2和序列3。
序列2:
【0,0,0,0,0,0,0,0,1+1i,0,0,-1-1i,0,0,-1-1i,0,0,-1-1i,0,0,1+1i,0,0,…0,0,-1-1i,0,0,-1-1i,0,0,-1-1i,0,0,1+1i,0,0,1+1i,0,0,1+1i,0,0,0,0,0,0,0】
序列3:
【0,0,0,0,0,0,0,0,1+1i,0,-1-1i,0,-1-1i,0,-1-1i,0,1+1i,0,…0,-1-1i,0,-1-1i,0,-1-1i,0,1+1i,0,1+1i,0,1+1i,0,0,0,0,0,0,0】
由序列2和序列3可见,在20M带宽下当将HT-STF或VHT-STF频域序列各个值之间间隔3个0变为2个0或1个0,其对应的时域序列的周期长度会分别增大4/3倍和2倍,在4us的时长内分别可包括3.75个周期和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分别为3200/3ns和1600ns。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的频域序列也可为从大带宽下的VHT-STF或HT-STF的时域序列中截取的一段时域序列变换而成的频域序列。比如,40MHz带宽下,从4us的VHT-STF或HT-STF时域序列中截取2.5个周期(包括80个采样点),然后在将所述截取的2.5个周期中的80个采样点按照20MHz的采样率进行进行变换,进而可得到20MHz下时域周期变长的一段时域序列,然后再根据时域序列与频域序列的变换关系将20MHz下时域周期变长的时域序列变换为频域序列。具体实现中,40MHz带宽下,4us的VHT-STF或HT-STF时域序列包括5个周期,每个周期800ns,包括160个采样点,当截取2.5周期中的80个采样点并按照20MHz的采样率进行进行变换后,得到的时域序列在4us中包括2.5个周期,每个周期变为1600ns。该时序序列变换为频域序列,并经频域加密后形成的时域序列,在4us中包括的周期将小于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将大于1600ns。
具体实现中,WLAN标准支持多种带宽配置,例如20MHz、40MHz、80MHz、160MHz等,其中20MHz为最小带宽。现有WLAN标准对短训练域STF的频域序列的定义是在20MHz带宽下进行的(如前面的序列1),而更大带宽下的STF频域序列通过在频域重复STF序列并且增加相位旋转得到。例如,20MHz带宽下STF频域为[L-STF],40MHz带宽下STF频域为[1*L-LTF,j*L-LTF]。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在步骤S110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所采用的方法为,减小频域序列中非零值之间间隔的0的个数。如前所举例子,序列2和序列3均为序列1增大频率密度之后生成的频域序列。或者,本发明实施例可增大20MHz下时域周期变长的时域序列变换形成的频域序列中非零值之间间隔的0的个数,由此得到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4。
步骤S111,根据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具体的,在步骤S111,可对所述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并加循环前缀,从而得到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的序列。或者,在步骤S111,可对所述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进行反傅里叶变换,从而得到所示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步骤S112,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具体实现中,WLAN网络中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可为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或者其他用于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
结合前面的示例,本发明实施例可将序列2和序列3对应的时域序列作为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或者,本发明实施例可将频域序列4对应的时域序列作为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结合前面的示例,序列2和序列3在4us的时长内包括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1600ns。当将序列2和序列3对应的时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当使用序列3时,CSD值由现有技术的750ns变成1550ns),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和本发明实施例周期增大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用于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结合前面的示例,频域序列4对应的时域序列在4us中包括的周期将小于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将大于1600ns。这样,当将周期时长大于1600ns的时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由现有技术的750ns变成大于1550ns),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和本发明实施例周期增大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用于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前面所列举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和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均是加了循环前缀CP的序列。具体实现中,当不加循环前缀CP时,各带宽下,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和第二高效短训练域的序列的时长可为3.2us或者其他,当为3.2us时,其包括4个周期,每个周期时长为800ns。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生成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根据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由此,本发明实施例WLAN中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短训练域生成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组成示意图。如图7所示,其可包括:
步骤S210,获取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第二带宽大于第一带宽。
具体实现中,WLAN标准支持多种带宽配置,例如20MHz、40MHz、80MHz、160MHz等,其中20MHz为最小带宽。现有WLAN标准对短训练域STF的频域序列的定义是在20MHz带宽下进行的(如前面的序列1),而更大带宽下的STF频域序列通过在频域重复STF序列并且增加相位旋转得到。例如,20MHz带宽下STF频域为[L-STF],40MHz带宽下STF频域为[1*L-LTF,j*L-LTF]。在各种带宽下,HT-STF或VHT-STF的时域序列时长均为4us,所不同的是带宽越大其采样点越密,这样带宽越大其对应的STF时域序列越长。针对WLAN标准,所述所述第一带宽可20MHz、40MHz、80MHz中任一种,所述第二带宽比第一带宽大即可。比如,当第一带宽为20MHz时,所述第二带宽可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当第一带宽为40MHz时,所述第二带宽可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当第一带宽为80MHz时,所述第二带宽可为160MHz。当然,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第一带宽和第二带宽也可不限于上述列举的。
具体实现中,对于20MHz带宽,在4us时长内(包含循环前缀CP),其高效短训练域(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包含80个采样点。而对于40MHZ带宽,在4us时长内,其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包含160个采样点。而对于80MHz带宽,在4us时长内,其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Field,高效短训练域)包含320个采样点。基于它们在时域的时间长度均为4us,因此可通过对40MH或80MHz带宽下高效短训练域序列进行截取,再对截取后的时域序列按照20MHz带宽所对应的采样率(50ns)进行数模转换,从而得到20MHz下时域周期增大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具体实现中,在进行截取之前,本发明实施例被截取的时域序列是由频域序列进行预编码后变换形成的。
具体实现中,对于20MHz带宽,在3.2us时长内(不包含循环前缀CP),其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包含64个采样点。而对于40MHZ带宽,在3.2us时长内,其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包含128个采样点。而对于80MHz带宽,在3.2us时长内,其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包含256个采样点。基于它们在时域的时间长度均为3.2us,因此可通过对40MH或80MHz带宽下短训练域的时域序列进行截取,再对截取后的时域序列按照20MHz带宽所对应的采样率(50ns)进行数模转换,从而得到20MHz下时域周期增大的短训练域的时域序列。
具体实现中,20MHz带宽下,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40MHz带宽下,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80MHz带宽下,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160MHz带宽下,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具体实现中,在步骤S210,当所述第一带宽为20MHz,所述第二带宽可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可为40MHz下的4us时长中的16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或者,为80MHz带宽下的4us时长中的32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或者,160MHz带宽下的4us时长中的64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当所述第一带宽为40MHz,所述第二带宽可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可为80MHz带宽下的4us时长中的32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或者,160MHz带宽下的4us时长中的64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当所述第一带宽为80MHz,所述第二带宽可为160MHz,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可为160MHz带宽下的4us时长中的64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在4us时长中可包括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800ns。
步骤S211,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包括的采样点数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采样点数。
具体实现中,当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时,根据预先设定的起始位置,顺序从所述第二带宽对应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所述一段序列。通常截取的一段序列应该包括至少一个周期。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4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预先设定的起始位置(比如,40MHz带宽下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起始位置或者非起始位置),顺序从所述40MHz带宽下的高效短训练域的序列中的160个采样点中截取8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预先设定的起始位置(比如,80MHz带宽下短训练域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起始位置或者非起始位置),顺序从所述80MHz带宽下的短训练域的时域序列中的320个采样点中截取8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1.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
具体实现中,当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时,根据预先设定的终止位置,倒序从所述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所述一段序列。
以第一带宽为4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预先设定的终止位置(比如,80MHz带宽下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终止位置或者非终止位置),倒序从所述80MHz带宽下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的320个采样点中截取16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本发明实施例可根据预先设定的终止位置(比如,80MHz带宽下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终止位置或者非终止位置),倒序从所述80MHz带宽下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的320个采样点中截取8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1.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
步骤S212,将所述截取的一段序列的采样率变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采样率,得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4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由于的时域序列的时长均为4us,因此,当将从40MHz带宽下截取的8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的采样率由25ns的变成50ns后,由此形成20MHz带宽下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在4us中包括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变为1600ns(为方便描述,将该时域序列记为序列5)。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由于的时域序列的时长均为4us,因此,当将从80MHz带宽下截取的8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1.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的采样率由12.5ns的变成50ns后,由此形成20MHz带宽下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在4us中包括1.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变为3200ns(为方便描述,将该时域序列记为序列6)。
以第一带宽为4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由于的时域序列的时长均为4us,因此,当将从80MHz带宽下截取的16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的采样率由12.5ns的变成25ns后,由此形成40MHz带宽下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在4us中包括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变为1600ns(为方便描述,将该时域序列记为序列7)。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3.2us为例。由于的时域序列的时长均为3.2us,因此,当将从80MHz带宽下截取的64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1个周期的时域序列)的采样率由12.5ns变成50ns后,由此形成20MHz带宽下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在3.2us中包括1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变为3200ns(为方便描述,将该时域序列记为序列8)。
步骤S213,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具体实现中,WLAN网络中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可为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或者其他用于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结合前面的示例,本发明实施例可将前述的序列5-序列8作为无线局域网WLAN中在第一带宽下对应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具体的,序列5和序列7在4us的时长内包括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1600ns。则当将序列5和序列7作为无线局域网WLAN中第一带宽(分别为20MHz和40MHz)对应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其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由现有技术的750ns变成1550ns),进而当WLAN系统在20MHz带宽下或40MHz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和本发明实施例周期增大的序列5或序列7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CSD的最大值由750ns扩大到1550ns),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具体的,序列6和序列8在4us的时长内每个周期的长度为1600ns。则当将序列6和序列8作为无线局域网WLAN在20MHz带宽下对应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时,WLAN在20MHz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由现有技术的750ns变成3150ns),进而当WLAN系统在20MHz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和本发明实施例周期增大的序列6或序列8(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由现有技术的750ns变成3150ns)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第二带宽大于第一带宽;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包括的采样点数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采样点数;将所述截取的一段序列的采样率变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采样率,得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由此,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周期得到增大,进而所述第一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在所述第一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8所示,其至少可包括:处理模块31、生成模块32和设置模块33,其中,
所述处理模块31,用于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生成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
所述生成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处理模块31生成的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所述设置模块33,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32所生成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高效训练域序列可为现有技术中WLAN系统中,IEEE 802.11n标准中的HT-STF或IEEE 802.11ac标准中的VHT-STF,其中,IEEE 802.11n中的HT-STF,其时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循环前缀CP),在4us中包含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800ns,而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其时域序列时长同样为4us,在4us中同样包含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800ns。通常,在20M带宽下,所述现有技术中WLAN的HT-STF或VHT-STF对应的频域序列如下:
序列1:
【0,0,0,0,0,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1-1i,0,0,0,-1-1i,0,0,0,+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0】
由序列1可见,原20M带宽下HT-STF或VHT-STF频域序列各个值之间间隔3个0。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可为现有技术中的WLAN系统中的VHT-STF或HT-STF对应的频域序列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进行一次或多次频域密度增大后的频域序列。具体的,在步骤S110,可将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的非零值之间间隔的0个个数减小,以此来增大频域密度,比如,可将序列1中各个值之间间隔的3个0减少为两个0或者1个0的序列。序列1频域密度增大后的序列具体参考序列2和序列3。
序列2:
【0,0,0,0,0,0,0,0,1+1i,0,0,-1-1i,0,0,-1-1i,0,0,-1-1i,0,0,1+1i,0,0,…0,0,-1-1i,0,0,-1-1i,0,0,-1-1i,0,0,1+1i,0,0,1+1i,0,0,1+1i,0,0,0,0,0,0,0】
序列3:
【0,0,0,0,0,0,0,0,1+1i,0,-1-1i,0,-1-1i,0,-1-1i,0,1+1i,0,…0,-1-1i,0,-1-1i,0,-1-1i,0,1+1i,0,1+1i,0,1+1i,0,0,0,0,0,0,0】
由序列2和序列3可见,在20M带宽下当将HT-STF或VHT-STF频域序列各个值之间间隔3个0变为2个0或1个0,其对应的时域序列的周期长度会分别增大4/3倍和2倍,在4us的时长内分别可包括3.75个周期和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分别为3200/3ns和1600ns。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的频域序列也可为从大带宽下的VHT-STF或HT-STF的时域序列中截取的一段时域序列变换而成的频域序列。比如,40MHz带宽下,从4us的VHT-STF或HT-STF时域序列中截取2.5个周期(包括80个采样点),然后在将所述截取的2.5个周期中的80个采样点按照20MHz的采样率进行进行变换,进而可得到20MHz下时域周期变长的一段时域序列,然后再根据时域序列与频域序列的变换关系将20MHz下时域周期变长的时域序列变换为频域序列。具体实现中,40MHz带宽下,4us的VHT-STF或HT-STF时域序列包括5个周期,每个周期800ns,包括160个采样点,当截取2.5周期中的80个采样点并按照20MHz的采样率进行进行变换后,得到的时域序列在4us中包括2.5个周期,每个周期变为1600ns。该时序序列变换为频域序列,并经频域加密后形成的时域序列,在4us中包括的周期将小于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将大于1600ns。
具体实现中,WLAN标准支持多种带宽配置,例如20MHz、40MHz、80MHz、160MHz等,其中20MHz为最小带宽。现有WLAN标准对短训练域STF的频域序列的定义是在20MHz带宽下进行的(如前面的序列1),而更大带宽下的STF频域序列通过在频域重复STF序列并且增加相位旋转得到。例如,20MHz带宽下STF频域为[L-STF],40MHz带宽下STF频域为[1*L-LTF,j*L-LTF]。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处理模块31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所采用的方法为,减小频域序列中非零值之间间隔的0的个数。如前所举例子,序列2和序列3均为序列1增大频率密度之后生成的频域序列。或者,本发明实施例可增大20MHz下时域周期变长的时域序列变换形成的频域序列中非零值之间间隔的0的个数,由此得到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4。
具体的,生成模块32具体可对所述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并加循环前缀,从而得到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的序列。或者,生成模块32具体可对所述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进行反傅里叶变换,从而得到所示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具体实现中,WLAN网络中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可为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或者其他用于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
结合前面的示例,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模块33可将序列2和序列3对应的时域序列作为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或者,本发明实施例可将频域序列4对应的时域序列作为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结合前面的示例,序列2和序列3在4us的时长内包括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1600ns。当将序列2和序列3对应的时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当使用序列3时,CSD值由现有技术的750ns变成1550ns),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和本发明实施例周期增大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用于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结合前面的示例,频域序列4对应的时域序列在4us中包括的周期将小于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将大于1600ns。这样,当将周期时长大于1600ns的时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由现有技术的750ns变成大于1550ns),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和本发明实施例周期增大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用于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前面所列举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和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均是加了循环前缀CP的序列。具体实现中,当不加循环前缀CP时,各带宽下,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和第二高效短训练域的序列的时长可为3.2us或者其他,当为3.2us时,其包括4个周期,每个周期时长为800ns。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生成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根据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由此,本发明实施例WLAN中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9所示,其至少可包括:获取模块41、截取模块42、生成模块43以及设置模块44,其中:
所述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第二带宽大于第一带宽;
所述截取模块42,用于从所述获取模块41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包括的采样点数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采样点数;
所述生成模块43,用于将所述截取模块42截取的一段序列的采样率变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采样率,得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所述设置模块44,用于将所述生成模块43生成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具体实现中,WLAN标准支持多种带宽配置,例如20MHz、40MHz、80MHz、160MHz等,其中20MHz为最小带宽。现有WLAN标准对短训练域STF的频域序列的定义是在20MHz带宽下进行的(如前面的序列1),而更大带宽下的STF频域序列通过在频域重复STF序列并且增加相位旋转得到。例如,20MHz带宽下STF频域为[L-STF],40MHz带宽下STF频域为[1*L-LTF,j*L-LTF]。在各种带宽下,HT-STF或VHT-STF的时域序列时长均为4us,所不同的是带宽越大其采样点越密,这样带宽越大其对应的STF时域序列越长。针对WLAN标准,所述所述第一带宽可20MHz、40MHz、80MHz中任一种,所述第二带宽比第一带宽大即可。比如,当第一带宽为20MHz时,所述第二带宽可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当第一带宽为40MHz时,所述第二带宽可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当第一带宽为80MHz时,所述第二带宽可为160MHz。当然,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第一带宽和第二带宽也可不限于上述列举的。
具体实现中,对于20MHz带宽,在4us时长内(包含循环前缀CP),其高效短训练域(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包含80个采样点。而对于40MHZ带宽,在4us时长内,其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包含160个采样点。而对于80MHz带宽,在4us时长内,其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Field,高效短训练域)包含320个采样点。基于它们在时域的时间长度均为4us,因此可通过对40MH或80MHz带宽下高效短训练域序列进行截取,再对截取后的时域序列按照20MHz带宽所对应的采样率(50ns)进行数模转换,从而得到20MHz下时域周期增大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具体实现中,在进行截取之前,本发明实施例被截取的时域序列是由频域序列进行预编码后变换形成的。
具体实现中,对于20MHz带宽,在3.2us时长内(不包含循环前缀CP),其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包含64个采样点。而对于40MHZ带宽,在3.2us时长内,其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包含128个采样点。而对于80MHz带宽,在3.2us时长内,其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包含256个采样点。基于它们在时域的时间长度均为3.2us,因此可通过对40MH或80MHz带宽下短训练域的时域序列进行截取,再对截取后的时域序列按照20MHz带宽所对应的采样率(50ns)进行数模转换,从而得到20MHz下时域周期增大的短训练域的时域序列。
具体实现中,20MHz带宽下,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40MHz带宽下,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80MHz带宽下,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160MHz带宽下,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具体实现中,当所述第一带宽为20MHz,所述第二带宽可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可为40MHz下的4us时长中的16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或者,为80MHz带宽下的4us时长中的32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或者,160MHz带宽下的4us时长中的64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当所述第一带宽为40MHz,所述第二带宽可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可为80MHz带宽下的4us时长中的32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或者,160MHz带宽下的4us时长中的64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当所述第一带宽为80MHz,所述第二带宽可为160MHz,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可为160MHz带宽下的4us时长中的640个采样点构成的序列。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在4us时长中可包括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800ns。
具体实现中,当截取模块42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时,根据预先设定的起始位置,顺序从所述第二带宽对应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所述一段序列。通常截取的一段序列应该包括至少一个周期。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4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本发明实施例的截取模块42可根据预先设定的起始位置(比如,40MHz带宽下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起始位置或者非起始位置),顺序从所述40MHz带宽下的高效短训练域的序列中的160个采样点中截取8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本发明实施例的截取模块42可根据预先设定的起始位置(比如,80MHz带宽下短训练域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起始位置或者非起始位置),顺序从所述80MHz带宽下的短训练域的时域序列中的320个采样点中截取8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1.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
具体实现中,当所截取模块42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时,根据预先设定的终止位置,倒序从所述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所述一段序列。
以第一带宽为4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本发明实施例的截取模块42可根据预先设定的终止位置(比如,80MHz带宽下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终止位置或者非终止位置),倒序从所述80MHz带宽下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的320个采样点中截取16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本发明实施例的截取模块42可根据预先设定的终止位置(比如,80MHz带宽下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终止位置或者非终止位置),倒序从所述80MHz带宽下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的320个采样点中截取8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1.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4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由于的时域序列的时长均为4us,因此,当通过生成模块43将从40MHz带宽下截取的8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的采样率由25ns的变成50ns后,由此形成20MHz带宽下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在4us中包括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变为1600ns(为方便描述,将该时域序列记为序列5)。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由于的时域序列的时长均为4us,因此,当通过生成模块43将从80MHz带宽下截取的8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1.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的采样率由12.5ns的变成50ns后,由此形成20MHz带宽下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在4us中包括1.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变为3200ns(为方便描述,将该时域序列记为序列6)。
以第一带宽为4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4us为例。由于的时域序列的时长均为4us,因此,当通过生成模块43将从80MHz带宽下截取的160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2.5个周期的时域序列)的采样率由12.5ns的变成25ns后,由此形成40MHz带宽下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在4us中包括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变为1600ns(为方便描述,将该时域序列记为序列7)。
以第一带宽为20MHz,第二带宽为80MHz,时域序列时长为3.2us为例。由于的时域序列的时长均为3.2us,因此,当通过生成模块43将从80MHz带宽下截取的64个采样点(相当于截取了1个周期的时域序列)的采样率由12.5ns变成50ns后,由此形成20MHz带宽下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在3.2us中包括1个周期,每个周期的时长变为3200ns(为方便描述,将该时域序列记为序列8)。
具体实现中,WLAN网络中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可为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High-Efficiency–Short Training Field,高效短训练域)或者其他用于进行第二级AGC调整的短训练域序列。
结合前面的示例,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模块44可将前述的序列5-序列8作为无线局域网WLAN中在第一带宽下对应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具体的,序列5和序列7在4us的时长内包括2.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1600ns。则当设置模块44将序列5和序列7作为无线局域网WLAN中第一带宽(分别为20MHz和40MHz)对应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其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由现有技术的750ns变成1550ns),进而当WLAN系统在20MHz带宽下或40MHz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和本发明实施例周期增大的序列5或序列7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CSD的最大值由750ns扩大到1550ns),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具体的,序列6和序列8在4us的时长内每个周期的长度为1600ns。则设置模块44当将序列6和序列8作为无线局域网WLAN在20MHz带宽下对应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时,WLAN在20MHz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由现有技术的750ns变成3150ns),进而当WLAN系统在20MHz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和本发明实施例周期增大的序列6或序列8(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由现有技术的750ns变成3150ns)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第二带宽大于第一带宽;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包括的采样点数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采样点数;将所述截取的一段序列的采样率变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采样率,得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由此,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周期得到增大,进而所述第一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在所述第一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短训练域生成装置可包括输入装置101、输出装置102、通信链路103、收发装置104、存储器105以及处理器106,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101,用于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输入数据;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入装置101可包括键盘、鼠标、光电输入装置、声音输入装置、触摸式输入装置、扫描仪等。
所述输出装置102,用于对外输出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输出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出装置102可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
所述通信链路103,用于建立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与其他设备间的通讯连接。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通信链路103可是传播介质的一个实例。传播介质一般可以将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调制数据信号(诸如载波或其他传送机制)形式的其他数据具体化,举例来说,传播介质可包括有线媒体、诸如优先网络或直线连接,传播介质还可包括有线介质,比如声波、射频、红外线等。
所述收发装置104,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103与所述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比如,收发数据。具体实现中,所述收发装置104可为天线等收发装置。
所述存储器105,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105可以是系统存储器,比如,挥发性的(诸如RAM),非易失性的(诸如ROM,闪存等),或者两者的结合。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105还可以是系统之外的外部存储器,比如,磁盘、光盘、磁带等。
所述处理器106,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05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增大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的频域密度,生成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
根据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无效局域网WLAN中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6执行根据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生成第二高效短训练域的序列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频域密度增大的频域序列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并加循环前缀,从而得到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的非零值依次为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为3或者2。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可包括输入装置111、输出装置112、通信链路113、收发装置114、存储器115以及处理器116,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111,用于接收外部输入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输入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入装置111可包括键盘、鼠标、光电输入装置、声音输入装置、触摸式输入装置、扫描仪等。
所述输出装置112,用于对外输出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的输出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出装置112可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
所述通信链路113,用于建立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装置与其他设备间的通讯连接。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通信链路113可是传播介质的一个实例。传播介质一般可以将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调制数据信号(诸如载波或其他传送机制)形式的其他数据具体化,举例来说,传播介质可包括有线媒体、诸如优先网络或直线连接,传播介质还可包括有线介质,比如声波、射频、红外线等。
所述收发装置114,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113与所述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比如,收发数据。具体实现中,所述收发装置114可为天线等收发装置。
所述存储器115,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115可以是系统存储器,比如,挥发性的(诸如RAM),非易失性的(诸如ROM,闪存等),或者两者的结合。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115还可以是系统之外的外部存储器,比如,磁盘、光盘、磁带等。
所述处理器116,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115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第二带宽大于第一带宽;
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包括的采样点数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采样点数;
将所述截取的一段序列的采样率变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采样率,得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将所述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作为所述第一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16执行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的步骤时,具体根据预先设定的起始位置,顺序从所述第二带宽对应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所述一段序列。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16执行从所述获取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一段序列的步骤时,具体根据预先设定的终止位置,倒序从所述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中截取所述一段序列。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不包括循环前缀。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由预编码后的频域序列变换形成。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所述第一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含5个周期,每个周期的长度为800ns。
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及相关装置。
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其可包括:
步骤S120,生成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可为本发明前述图6所示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短训练序列方法所生成的各种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当然,本实施例的高效短训练域也可为根据其他高效短训练方法而生成的序列。
步骤S121,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频域序列中的非零值依次为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整个频域序列可参考前述的序列1。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为1或者2。比如,可为前述的序列2或者序列3。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生成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WLAN中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13为本发明的信号接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对应于图12的信号发送方法。如图13所示,其具体包括:
步骤S130,接收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频域序列中的非零值依次为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为1或者2。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本发明实施例中WLAN中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14为本发明信号发送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其可包括:
步骤S140,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可为图7所述方法生成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此时,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第一带宽,所述参考带宽对应第二带宽。当然,本实施例的高效短训练序列不限于通过图7的方法生成或获得。
步骤S141,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一段序列至少包括一个周期。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8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64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由此,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15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方法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对应图14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如图15所示,其包括:
步骤S150,接收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一段序列至少包括一个周期。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8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64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由此,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16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其可用于实施图12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如图16所示,其可包括:生成模块160、发送模块161,其中:
所述生成模块160,用于生成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所述发送模块161,用于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
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可为前述图6所示方法生成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当然本实施例的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也可为其他方式生成或获得的。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频域序列中的非零值依次为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其完整序列为前述序列1。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为1或者2。比如,非零值之间的零值数量为1的序列可为前述序列2,非零值之间的零值数量为1的序列可为前述序列3。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生成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WLAN中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17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设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其可用于实施图13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如图17所示,其可包括:
接收模块170,用于接收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频域序列中的非零值依次为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其完整序列为前述序列1。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为1或者2。比如,非零值之间的零值数量为1的序列可为前述序列2,非零值之间的零值数量为1的序列可为前述序列3。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本发明实施例中WLAN中的数据传输帧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中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18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其可用于实施前述图14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如图18所示,其可包括:生成模块180,发送模块181,其中:
所述生成模块180,用于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所述发送模块181,用于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
具体实现中,本实施例所述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可为图7所述方法生成的第二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此时,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第一带宽,所述参考带宽对应第二带宽。当然,本实施例的高效短训练序列不限于通过图7的方法生成或获得。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一段序列至少包括一个周期。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8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64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发送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由此,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19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其可用于实施图15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如图19所示,其可包括:
接收模块190,用于接收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一段序列至少包括一个周期。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8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64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由上可见,在本发明的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比如,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 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或者下一代WLAN网络中的HE-STF。),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由此,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的周期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已有的IEEE 802.11n中的HT-STF序列或IEEE802.11ac中的VHT-STF序列的周期而言得以增加,进而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可使用的循环移位延迟CSD的最大值也就随之增大,进而当WLAN系统在所述当前带宽下分别利用前导序列中的L-STF序列和周期增大的HT-STF序列或VHT-STF序列或HE-STF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两级的自动增益控制AGC调整时,可获得更优的AGC性能。
图20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其可用于实施图12所述信号发送方法,如图20所示,其包括:输入装置2011、输出装置2012、通信链路2013、收发装置2014、存储器2015以及处理器2016,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2011,用于接收外部输入到所述信号发送设备的输入数据;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入装置2011可包括键盘、鼠标、光电输入装置、声音输入装置、触摸式输入装置、扫描仪等。
所述输出装置2012,用于对外输出所述信号发送设备的输出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出装置2012可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
所述通信链路2013,用于建立所述信号发送设备与其他设备间的通讯连接。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通信链路2013可是传播介质的一个实例。传播介质一般可以将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调制数据信号(诸如载波或其他传送机制)形式的其他数据具体化,举例来说,传播介质可包括有线媒体、诸如优先网络或直线连接,传播介质还可包括有线介质,比如声波、射频、红外线等。
所述收发装置2014,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2013与所述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比如,收发数据。具体实现中,所述收发装置2014可为天线等收发装置。
所述存储器2015,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2015可以是系统存储器,比如,挥发性的(诸如RAM),非易失性的(诸如ROM,闪存等),或者两者的结合。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2015还可以是系统之外的外部存储器,比如,磁盘、光盘、磁带等。
所述处理器2016,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2015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生成前导序列,其中,所述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将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发给所述收发装置2014进行发送。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频域序列中的非零值依次为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为1或者2。
图21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其可用于实施图13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如图21所示,其可包括:输入装置2111、输出装置2112、通信链路2113、收发装置2114、存储器2115以及处理器2116,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2111,用于接收外部输入所述信号接收设备的输入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入装置2111可包括键盘、鼠标、光电输入装置、声音输入装置、触摸式输入装置、扫描仪等。
所述输出装置2112,用于对外输出所述信号接收设备的输出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出装置2112可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
所述通信链路2113,用于建立所述信号接收设备与其他设备间的通讯连接。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通信链路2113可是传播介质的一个实例。传播介质一般可以将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调制数据信号(诸如载波或其他传送机制)形式的其他数据具体化,举例来说,传播介质可包括有线媒体、诸如优先网络或直线连接,传播介质还可包括有线介质,比如声波、射频、红外线等。
所述收发装置2114,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2113与所述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比如,收发数据。具体实现中,所述收发装置2114可为天线等收发装置。本实施例的收发装置2114接收的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所述存储器2115,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2115可以是系统存储器,比如,挥发性的(诸如RAM),非易失性的(诸如ROM,闪存等),或者两者的结合。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2115还可以是系统之外的外部存储器,比如,磁盘、光盘、磁带等。
所述处理器2116,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2115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从所述收发装置2114处接收所述前导序列。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频域序列中的非零值依次为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1+1i。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为1或者2。
图22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发送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其可用于实施图14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如图22所示,其可包括:输入装置2211、输出装置2212、通信链路2213、收发装置2214、2215存储器以及处理器2216,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2211,用于接收外部输入所述信号发送设备的输入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入装置2211可包括键盘、鼠标、光电输入装置、声音输入装置、触摸式输入装置、扫描仪等。
所述输出装置2212,用于对外输出所述信号发送设备的输出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出装置2212可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
所述通信链路2213,用于建立所述信号发送设备与其他设备间的通讯连接。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通信链路2213可是传播介质的一个实例。传播介质一般可以将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调制数据信号(诸如载波或其他传送机制)形式的其他数据具体化,举例来说,传播介质可包括有线媒体、诸如优先网络或直线连接,传播介质还可包括有线介质,比如声波、射频、红外线等。
所述收发装置2214,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2213与所述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比如,收发数据。具体实现中,所述收发装置2214可为天线等收发装置。本实施例的收发装置2214接收的前导序列包括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的频域序列中相邻非零值之间零值的数量小于3。
所述存储器2215,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2215可以是系统存储器,比如,挥发性的(诸如RAM),非易失性的(诸如ROM,闪存等),或者两者的结合。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2215还可以是系统之外的外部存储器,比如,磁盘、光盘、磁带等。
所述处理器2216,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2215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所述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将所述生成的前导序列发给所述收发装置进行发送。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一段序列至少包括一个周期。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8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64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图23为本发明的一种信号接收设备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其可用于实施图15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如图23所示,其可包括:输入装置2311、输出装置2312、通信链路2313、收发装置2314、存储器2315以及处理器2316,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2311,用于接收外部输入所述信号发送设备的输入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入装置2311可包括键盘、鼠标、光电输入装置、声音输入装置、触摸式输入装置、扫描仪等。
所述输出装置2312,用于对外输出所述信号发送设备的输出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输出装置2312可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等。
所述通信链路2313,用于建立所述信号发送设备与其他设备间的通讯连接。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通信链路2313可是传播介质的一个实例。传播介质一般可以将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调制数据信号(诸如载波或其他传送机制)形式的其他数据具体化,举例来说,传播介质可包括有线媒体、诸如优先网络或直线连接,传播介质还可包括有线介质,比如声波、射频、红外线等。
所述收发装置2314,用于通过所述通信链路2313与所述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比如,收发数据。具体实现中,所述收发装置2314可为天线等收发装置。本实施例的收发装置2314接收的前导序列包含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序列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中的高效训练域序列中一段序列,所述一段序列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所述参考带宽大于所述当前带宽。
所述存储器2315,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2315可以是系统存储器,比如,挥发性的(诸如RAM),非易失性的(诸如ROM,闪存等),或者两者的结合。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器2315还可以是系统之外的外部存储器,比如,磁盘、光盘、磁带等。
所述处理器2316,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2315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并执行如下操作:
从所述收发装置2314处接收所述前导序列。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一段序列至少包括一个周期。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8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2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64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50ns;
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4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16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4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128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80MHz、160MHz中任一种;
所述8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32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us,包括640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所述当前带宽为80MHz,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3.2us,包括256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12.5ns;
所述参考带宽为160MHz;
所述160MHz的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序列包含的高效短训练域序列时长为43.2us,包括512个采样点,对应的采样率为6.25ns。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运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EPROM、闪存、CD-ROM、DVD或其他光存储器,磁带、磁盘或其他磁存储器,或者其他任何可以用于存储所需信息并可被计算机设备所访问的介质。
图24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方案的接收机AGC性能比较示意图。在图24中,其中L-STF表示现有技术的WLAN标准在HT-STF或VHT-STF部分所采用的STF序列,M1_Opt1和M1_Opt2分别表示本发明前述序列2和序列3的两种频域加密后的序列,而M2则表示本发明20MHz带宽下通过更大带宽的时域序列截断获得的STF时域序列。
在图24中,横坐标表示接收信号中STF部分功率与数据部分的功率比值(dB),纵坐标表示该比值的累积分布函数(CDF)值。我们采用了三组CSD值,第一组CSD_ac指现有技术中IEEE802.11ac标准对前导序列中VHT-STF部分及数据部分所采用的CSD序列:
CSD_ac:[0-400-200-600-350-650-100-750]
第二、三组CSD_L指最大值增大后的CSD序列:
CSD_L1:[0-500-250-700-400-800-150-900]
CSD_L2:[0-800-400-1000-600-1200-200-1400]
由图24的结果可见,若完全不采用CSD序列(线条1),STF部分功率与数据部分功率会出现严重不匹配,从而使接收机无法有效调整AGC,严重影响接收机的整体性能。按照现有标准中方案(线条2),其功率匹配度可得到明显提升。而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线条3-线条6),可见CDF曲线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尤其是通过通过更大带宽的时域序列截断获得的STF时域序列(线条5-线条6),其CDF曲线改善很大。由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有效改善WLAN系统接收机的AGC性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且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前导,所述前导包含高效短训练域,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包含至少一个4us,所述4us的时长内包含2.5个周期,所述周期的长度为1600ns;
发送所述前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前导,具体包括:
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包含高效短训练域,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训练域中一段,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在4us的时长内包括2.5个周期,所述周期的长度为1600ns;
发送所述前导,具体包括:发送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带宽,所述40MHz带宽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频域的序列为[1*L-STF,j*L-STF],其中,1*L-STF表示对L-STF乘以1,j*L-STF表示对L-STF乘以j,对L-STF乘以j表示对L-STF做π/2的相位旋转,[1*L-STF,j*L-STF]表示按照先1*L-STF后j*L-STF的顺序排列,以组成一个新序列;
其中,L-STF为
【0,0,0,0,0,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0】,其中,1+1i表示一个复数,实部为1,虚部为1;-1-1i表示一个复数,实部为-1,虚部为-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
5.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前导,所述前导包含高效短训练域,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包含至少一个4us,所述4us的时长内包含2.5个周期,所述周期的长度为1600ns;
对所述前导进行处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前导,具体包括:
接收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包含高效短训练域,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训练域中一段,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在4us的时长内包括2.5个周期,所述周期的长度为1600ns。
对所述前导进行处理,具体包括:对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进行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带宽,所述40MHz带宽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频域的序列为[1*L-STF,j*L-STF],其中,1*L-STF表示对L-STF乘以1,j*L-STF表示对L-STF乘以j,对L-STF乘以j表示对L-STF做π/2的相位旋转,[1*L-STF,j*L-STF]表示按照先1*L-STF后j*L-STF的顺序排列,以组成一个新序列;
其中,L-STF为
【0,0,0,0,0,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0】,其中,1+1i表示一个复数,实部为1,虚部为1;-1-1i表示一个复数,实部为-1,虚部为-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
9.一种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前导,所述前导包含高效短训练域,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包含至少一个4us,所述4us的时长内包含2.5个周期,所述周期的长度为1600ns;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前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生成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包含高效短训练域,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训练域中一段,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在4us的时长内包括2.5个周期,所述周期的长度为1600ns;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发送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带宽,所述40MHz带宽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频域的序列为[1*L-STF,j*L-STF],其中,1*L-STF表示对L-STF乘以1,j*L-STF表示对L-STF乘以j,对L-STF乘以j表示对L-STF做π/2的相位旋转,[1*L-STF,j*L-STF]表示按照先1*L-STF后j*L-STF的顺序排列,以组成一个新序列;
其中,L-STF为
【0,0,0,0,0,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0】,其中,1+1i表示一个复数,实部为1,虚部为1;-1-1i表示一个复数,实部为-1,虚部为-1。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号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
13.一种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前导,所述前导包含高效短训练域,所述高效短训练域包含至少一个4us,所述4us的时长内包含2.5个周期,所述周期的长度为1600ns;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前导进行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包含高效短训练域,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对应参考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训练域中一段,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在4us的时长内包括2.5个周期,所述周期的长度为1600ns;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前导进行处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带宽为40MHz带宽,所述40MHz带宽的前导中的高效短训练域频域的序列为[1*L-STF,j*L-STF],其中,1*L-STF表示对L-STF乘以1,j*L-STF表示对L-STF乘以j,对L-STF乘以j表示对L-STF做π/2的相位旋转,[1*L-STF,j*L-STF]表示按照先1*L-STF后j*L-STF的顺序排列,以组成一个新序列;
其中,L-STF为
【0,0,0,0,0,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1+1i,0,0,0,0,0,0,0】,其中,1+1i表示一个复数,实部为1,虚部为1;-1-1i表示一个复数,实部为-1,虚部为-1。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段的采样率为所述当前带宽对应的采样率。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处理器执行权1-8任一项方法的指令。
CN202010089922.XA 2014-09-28 2014-09-28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13275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9922.XA CN111327557A (zh) 2014-09-28 2014-09-28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9922.XA CN111327557A (zh) 2014-09-28 2014-09-28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201480069885.9A CN105830380B (zh) 2014-09-28 2014-09-28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CT/CN2014/087687 WO2016045124A1 (zh) 2014-09-28 2014-09-28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9885.9A Division CN105830380B (zh) 2014-09-28 2014-09-28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27557A true CN111327557A (zh) 2020-06-23

Family

ID=555801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9922.XA Pending CN111327557A (zh) 2014-09-28 2014-09-28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201480069885.9A Active CN105830380B (zh) 2014-09-28 2014-09-28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9885.9A Active CN105830380B (zh) 2014-09-28 2014-09-28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4) US10448331B2 (zh)
EP (2) EP3190737A4 (zh)
JP (1) JP6509333B2 (zh)
KR (1) KR102015199B1 (zh)
CN (2) CN111327557A (zh)
WO (1) WO20160451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15199B1 (ko) * 2014-09-28 2019-08-27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신호 송신 방법,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들
KR102550807B1 (ko) * 2014-12-05 2023-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pdu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057830B2 (en) 2016-11-10 2021-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a access control for wakeup radios
CN116366414A (zh) 2018-07-27 2023-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计短训练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EP3896929A4 (en) * 2018-12-12 2022-06-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TF SIGNAL GENERATION IN A WLAN SYSTEM
CN117895982A (zh) * 2019-04-11 2024-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筛选循环位移延迟序列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0996342B (zh) * 2019-12-16 2022-03-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Stf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3078987A (zh) 2020-01-03 202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179459A1 (en) * 2020-05-18 2023-06-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1x eht-stf sequence by repeating stf sequence for 40 mhz band in wireless lan system
CN114978250A (zh) * 2021-02-23 2022-08-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循环移位分集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6846725B (zh) * 2023-08-31 2023-11-10 为准(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号的采样时钟偏差补偿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1149A (zh) * 2008-04-17 2008-12-10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训练序列生成模块和生成方法
CN101527664A (zh) * 2008-03-06 2009-09-09 创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IEEE 802.11n通讯系统的短讯练栏位的产生方法
US20120051454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Broadcom Corporation Phase rotation for preamble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468952A (zh) * 2010-11-08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吞吐量短训练域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830380B (zh) * 2014-09-28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12548B2 (ja) 2003-12-26 2009-01-2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送信装置、無線受信装置、無線送信方法及び無線受信方法
US7860128B2 (en) * 2006-06-28 2010-1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uncompressed video having a preamble design
KR20110036485A (ko) * 2009-10-01 2011-04-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US8619655B2 (en) * 2010-06-09 2013-12-31 Broadcom Corporation Cyclic shift delay (CSD) short training field (STF)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ignal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itons
US8619676B2 (en) * 2010-06-09 2013-12-31 Broadcom Corporation Legacy cyclic shift delay (CSD) for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signal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542659B2 (en) * 2010-07-07 2013-09-2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Cyclic shift delays in multi-user packets with resolvable very high throughput long training fields (VHTLTFs)
US8830815B2 (en) * 2011-05-19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design for television white space transmissions
WO2012173975A2 (en) * 2011-06-15 2012-12-2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Low bandwidth phy for wlan
US8891703B2 (en) * 2013-03-14 2014-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tenna management using per-packet channel information
US9439161B2 (en) * 2013-07-17 2016-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design for uplink (UL)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U-MIMO)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systems
WO2015103610A2 (en) * 2014-01-06 2015-07-09 Huawei Technoloig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power transmission
KR20160019383A (ko) * 2014-08-11 2016-02-19 뉴라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고효율 무선랜의 물리계층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 포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7664A (zh) * 2008-03-06 2009-09-09 创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IEEE 802.11n通讯系统的短讯练栏位的产生方法
CN101321149A (zh) * 2008-04-17 2008-12-10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训练序列生成模块和生成方法
US20120051454A1 (en) * 2010-08-31 2012-03-01 Broadcom Corporation Phase rotation for preamble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468952A (zh) * 2010-11-08 2012-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吞吐量短训练域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5830380B (zh) * 2014-09-28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43821B2 (en) 2023-08-29
US20210258879A1 (en) 2021-08-19
KR20170068491A (ko) 2017-06-19
EP3190737A4 (en) 2017-09-06
US20230180129A1 (en) 2023-06-08
US10972977B2 (en) 2021-04-06
US20170201944A1 (en) 2017-07-13
CN105830380B (zh) 2020-02-21
EP4125234A1 (en) 2023-02-01
US11553428B2 (en) 2023-01-10
EP3190737A1 (en) 2017-07-12
WO2016045124A1 (zh) 2016-03-31
JP6509333B2 (ja) 2019-05-08
US20200100180A1 (en) 2020-03-26
KR102015199B1 (ko) 2019-08-27
CN105830380A (zh) 2016-08-03
JP2017535143A (ja) 2017-11-24
US10448331B2 (en)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30380B (zh) 高效短训练域序列生成方法、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JP7057438B2 (ja) 情報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JP7276726B2 (ja) 高効率な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明示的な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
US10541796B2 (en) Packets with midambles having compressed OFDM symbols
US9014284B2 (en)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PAR) reduction based on active-set tone reservation
JP2013534089A (ja) すべて1のr行列を回避することによりieee802.11acにおけるパイロットトーン上のスペクトル線を回避すること
EP185192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amble training with shortened long training field in a multiple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92385B (z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信号生成方法
KR20160039219A (ko) Phy 헤더 필드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078530A1 (en) Method, transmitter, structure, transceiver and access point for provision of multicarrier on-off keying signal
CN106559126A (zh)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发射端及接收端
KR102397927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스펙트럼 마스크 필링을 이용한 피크 대 평균 전력 감소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490882B1 (en) Composite sounding for MIMO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home network
US8873656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single-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ignals
CN107735942B (zh) 信号处理方法、发射机和接收机
US10505599B1 (en) Matrix equalization computation with pipelined architecture
CN109150255B (zh) 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2468194B (zh) 一种抵消信号的生成方法、装置、基站以及存储介质
JP2019522938A (ja) 信号伝送方法及び信号伝送装置
KR101935648B1 (ko) 목표 par을 고려한 snr 손실율 결정 및 프리코더 설계 방법 및 장치
KR2024004723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97393A (zh) 一种基于fpga可重构的ofdm信噪比增强系统
Kowal et al.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MIMO-OFDM system compliant with IEEE 802.11 n
WO201619190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发送端设备
CN116830538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