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4803A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线缆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4803A
CN102544803A CN2010105913836A CN201010591383A CN102544803A CN 102544803 A CN102544803 A CN 102544803A CN 2010105913836 A CN2010105913836 A CN 2010105913836A CN 201010591383 A CN201010591383 A CN 201010591383A CN 102544803 A CN102544803 A CN 102544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body
cable connector
connector assembly
hyoplastron
coaxial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13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4803B (zh
Inventor
吴荣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913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4803B/zh
Priority to US13/328,883 priority patent/US850049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2544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4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4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48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7/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01R27/02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dissimila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61Means for preventing cross-tal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01R13/6593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the shield being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并承接导电端子的转接体及与导电端子电性相连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分成收容于第一舌板及第二舌板的两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中至少有一根具有沿对接方向延伸且竖直放置的主体部、水平放置的两个第一焊接部及将主体部与相应的第一焊接部相连的一对连接部,所述线缆具有一组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线缆,该组线缆具有两根接地线以与所述两个第一焊接部相连。该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改进的导电端子,以有效防止信号串扰并方便焊接。

Description

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1994年,英特尔、康柏、数字、IBM、微软、NEC、Northern 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和通信公司联合成立了USB协会(USB-IF),初步设立USB接口规范。到目前为止,USB协会已经发布了1.0,1.1及2.0等版本。
上述USB 1.0,1.1,2.0版本分别支持下述三种传输速率:(1)、低速模式传输速率为1.5兆比特每秒,多用于键盘和鼠标;(2)、全速模式传输速率为12兆比特每秒;(3)、高速模式传输速率为480兆比特每秒。
然而,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USB 2.0的传输速率已经不能满足某些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例如,在传输音频或视频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信号传输质量,传输速率往往高达1G至2G每秒(1G=1000兆比特)。电连接器领域内的另外的两类接口,如PCI-E(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 Express,个人计算机扩展总线接口规范,传输速率可达2.5G每秒)及SATA接口(Serial Advanced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传输速率可达1.5G至3.0G每秒)的传输速率已经明显超过了USB 2.0接口。
日前USB-IF也已经完成制定具有更高传输速度的USB3.0传输协议,来配合未来具有更超传输功效的电脑周边装置,例如外接硬盘等。
USB3.0连接器除了可向下兼容USB2.0连接器,更可提供高达5Gbps的高速传输作业。
然而,由于USB3.0连接器具有两列端子来执行USB2.0以及3.0的传输协议,因此其不仅结构复杂而导致模具开发成本高、组装困难等问题,更容易因高频信号传输端子之间的互相干扰而导致信号传输失败。
再者,由于USB3.0连接器被设计向下兼容USB2.0连接器,因此USB3.0连接器也具有微型B(Micro-B)连接器的类型,微型B连接器较USB标准A型连接器来的小而能装设在行动电话等轻巧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然而,也由于体积较小,端子排列密集,更容易产生高频信号干扰而导致信号传输失败。
中国专利公告第CN 201323356Y号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该线缆连接器组件符合USB协会规定的USB 3.0版本,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以及固持在绝缘本体中且部分凸露出金属壳体的锁扣件。导电端子的焊接端延伸超过绝缘本体的后端,以供导线的电性连接。
然而线缆连接器组件的体积越来越巧小,为了使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与导线易于焊接并降低短路或相互干扰的情况发生,目前有些厂商在该绝缘本体后端设计一焊接座,使各导电端子的焊接端分别放置于该焊接座的对应焊接槽中。然而该焊接座与绝缘本体或者金属壳体的结合在结构上并不十分牢靠,因此在后续进行包覆成型外绝缘层的过程中,极易产生因受高压而产生移位或分离的现象,导致不良品的产生。
因此,确有必要对线缆连接器组件进行改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导电端子结构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并承接导电端子的转接体及与导电端子电性相连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分成收容于第一舌板及第二舌板的两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中至少有一根具有沿对接方向延伸且竖直放置的主体部、水平放置的两个第一焊接部及将主体部与相应的第一焊接部相连的一对连接部,所述线缆具有一组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线缆,该组线缆具有两根接地线以与所述两个第一焊接部相连。
本发明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的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具有两个插接口的金属壳体、锁扣于绝缘本体的转接体及与导电端子相连的线缆,所述第一、第二舌板收容于对应的插接口内,所述线缆具有两组,第一组线缆为若干独立导线,第二组线缆为一对屏蔽双绞线线缆,每根屏蔽双绞线线缆具有一对芯线及一根接地线,导电端子中的一根具有两个的焊接部,该两个焊接部分别两根屏蔽双绞线线缆的接地线电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线缆连接器组件具有改进的导电端子焊接部及与其相连接的线缆,以有效防止信号串扰并方便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组装图。
图6为图5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7为沿图2中线A-A的剖视图。
图8为沿图2中线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的若干导电端子2、包覆绝缘本体1的金属壳体3、固持在绝缘本体1中且部分凸露出金属壳体3的锁扣件4、组装于绝缘本体1后部并承接导电端子2的转接体5以及与导电端子2电性相连的线缆6。
请参照图2至图8所示,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和自基部11向前延伸的舌板12,该舌板12包括第一舌板121和第二舌板122。所述基部11包括下表面111、上表面112及左、右两侧面113,所述下表面111凹陷形成一对大小不同的第一凹口1111,每个第一凹口1111内设置有一个第一凸块1112。所述上表面112上凹陷设置有一对大小不同的第二凹口1121,每个第二凹口1121内突出形成第二凸块1122。左、右侧面113相对设置,且每一侧面113上沿对接方向形成第一收容槽1131及与第一收容槽1131垂直的第二收容槽1132。该第二收容槽1132与第一收容槽1131相连通,且比第一收容槽1131深。基部11的后端分别向上及向下突出形成对称设置的第三凸块114。基部11设有一自其前表面向后凹陷设置的卡槽115,该卡槽115紧邻基部11与舌部12的连接处设置。基部11自其后表面向前凹陷形成一对较大的缺口116。
所述第一舌板121和第二舌板12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保证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低高度,第一舌板121的尺寸符合USB2.0插头电连接器的标准。第一舌板121设有与基部11相连的第一支持部1210及远离基部11的第一配合部1212;相对应于第一舌板121,第二舌板122设有第二支持部1220及第二配合部1222。第一支持部1210和第二支持部1220相互连接成一整体,使得舌板12较稳固,可加强舌板12的强度,第一配合部1212和第二配合部1222之间间隔开来以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对接部。
第一舌板121于中间位置设有若干并行排列的第一收容槽1213,这些第一收容槽1213沿舌板1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进一步向后贯穿基部11。在第一收容槽1213两侧且沿对接方向开设有容置锁扣件4的通槽1214,该通槽1214也进一步向后贯穿基部11。
类似于第一舌板121上设置的第一收容槽1213,第二舌板122上设置有若干与第一收容槽1213平行的第二收容槽1223,这些第二收容槽1223也沿对接方向贯穿基部11。
导电端子2分成两组,一组为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1,另一组为若干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一导电端子21收容于对应第一收容槽1213内,且第一导电端子21的排布符合USB2.0插头电连接器的标准,第二导电端子22收容于对应第二收容槽1223内。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未标示),第二导电端子22也设有用于传输信号的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未标示)。每根导电端子2包括沿对接方向延伸且竖直放置的接触部23、自接触部23向后延伸的固持部24及自固持部24后端的上侧或者下侧弯折延伸的焊接部25,该焊接部25为平板状且沿水平方向设置。每组导电端子2中最左边两根的焊接部25弯折成位于下侧,最右边两根的焊接部25弯折成位于上方。
第二导电端子22具有五根导电端子,其位于中间的那根为一接地端子221,接地端子221的两侧各分布有一对用于传送和接收高速信号的第二导电端子22。
所述接地端子221的后端与其他的第二导电端子22略有不同,其包括沿对接方向延伸且竖直放置的主体部2210、沿对接方向延伸且水平放置的两个第一焊接部2212及将主体部2210与相应的第一焊接部2212相连的一对连接部2214。所述主体部2110包括有接触部23及固持部24,所述两个第一焊接部2212分别位于主体部2210的上下两侧,并且相对错开设置。所述连接部2214分别与主体部2210的上下边缘相连,且与对应的第一焊接部22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与其对应的第一焊接部2212相连大体构成L形构型。所述第一焊接部2212中位于上侧的那个第一焊接部位于其他同侧的焊接部25左侧,位于下侧的第一焊接部2212位于其他同侧的焊接部25右侧,即两个第一焊接部2212位于不同侧且错开设置。
第一导电端子21也包括五根导电端子,其位于中间位置的那根为一根信号端子211,该信号端子211的形状及结构与接地端子221相同且与其余第一导电端子21的结构略有不同,在此不再赘述。如此设计以将每组五根导电端子2的六个焊接部平均分成上下两排排列,方便焊接且防止信号串扰。
金属壳体3包括遮蔽壳体31、下壳体32和上壳体33。遮蔽壳体31包括位于前端的收容部311及自收容部311的末端向后延伸的若干卡扣部312,每个卡扣部312上均开设有通孔3120。在位于收容部311上侧的卡扣部312中,且其中两个卡扣部312肩并肩紧挨着设置,另一个卡扣部312与该对卡扣部312之间留有间隔空间,收容部311的后端同时向后延伸出一对腿部313,该对腿部313背靠背设置且位于上述间隔空间内。所述收容部311的前端对应第一配合部1212和第二配合部1222之间的间隙处向下凹陷形成一凹槽3112,凹槽3112的两侧壁紧贴两块舌板(121,122),从而收容部311被分成两个插接口3113,分别收容第一舌板121和第二舌板122。收容部311的下表面设有与锁扣件4的锁扣臂42前端干涉的两开孔3114。
下壳体32包括前端大体呈直筒状的结合部321,该结合部321上壁的折合处形成折合缝3210,结合部321的后部设有一排卡孔3211,卡孔3211前方设有一较大的定位孔3212,下壳体32的下壁同样设有一个定位孔3212。下壳体32上下壁的前端向着彼此相对弯折形成一对挡板323。
上壳体33大致与下壳体32的后半部分相对设置,其具有位于两侧的一对狭槽331及位于最前端的若干卡齿332。卡齿332插入并固持于下壳体32的对应卡孔3211内,以使上壳体33牢固地与下壳体32结合。
锁扣件4包括卡持于绝缘本体1的基部11内的卡持臂41和由卡持臂41向前延伸并收容于绝缘本体1的通槽1214的锁扣臂42。
转接体5由绝缘材料制成,且包括基础部51、平板状的延伸部52、自基础部51的前端向前突出的一对矩形突出部53及一对自基础部51的两侧向前延伸出的臂部54。所述延伸部52的上下两侧分别凹陷设置有若干容纳槽521,用来收容对应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5,其中延伸部52的上下表面各分布有六个容纳槽521,每一表面的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各有三个。突出部5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基础部51的上下表面共面。每个突出部53设有自前向后凹陷的若干收容通道531及与对应收容通道531相连通的开槽532,所述收容通道531沿竖直方向设置,而所述开槽532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自突出部53的前端面向后将突出部53及基础部51贯穿。每个臂部54的前端设有与绝缘本体1的侧面113相配合的卡块541。转接体5还具有一向前伸出的突块55,该突块55位于上述一对突出部53之间且尺寸较小。
线缆6分成两组,第一组线缆与第一导电端子21相连,且包括五根独立的导线61,每根导线61具有第一芯线611及绝缘外皮612。第二组线缆为两根屏蔽双绞线(Shielded Twisted Pair,STP)线缆62,用以传输高速信号,每根STP线缆62包括一对第二芯线621、包围在每根第二芯线621外的绝缘层622、一根接地线623及将该对第二芯线621和接地线623包裹的屏蔽层624。在每根STP线缆62的屏蔽层624外分别包覆有绝缘外皮或者两根STP线缆62的外面共同包覆有同一绝缘外皮。
请参阅图1至图2及图5至图8所示,组装时,将导电端子2由后向前分别插入绝缘本体1,第一导电端子21及第二导电端子22分别收容于第一舌板121的第一收容槽1213及第二舌板122的第二收容槽1223内,将锁扣件4插入第一舌板121两侧的通槽1214内。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5突露于绝缘本体1的后端面之外。然后将转接体5自后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的后端,其中转接体5两侧的臂部54沿绝缘本体1两侧的第一收容槽1131滑动,直至臂部54的卡块541进入并锁扣于第二收容槽1132内。转接体5的一对突出部53位于绝缘本体1的对应缺口116内,以在横向方向上限制转接体5与绝缘本体1发生相对位移。转接体5前端延伸出的突块55与绝缘本体1后端设置的凹口(未标示)以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干涉配合。
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5分别插入转接体5的开槽532内,固持部24的后半段插置于收容通道531内,焊接部25穿过对应开槽532以将其后半部分暴露于延伸部52上下两侧的容纳槽521内,如此以将导电端子2的焊接部25进一步固定。导线61分别焊接于第一导电端子21的对应焊接部25上,五根第一导电端子21的六个焊接部中有一个处于空位,其不需要与导线相连。STP线缆62的两对第二芯线621分别与第二导电端子22的差分信号端子对相连,第二组线缆的两根接地线623分别焊接于对应接地端子221的两个第一焊接部2212上。
再将上述组装后的绝缘本体1容置于遮蔽壳体31内,绝缘本体1的舌板12收容于遮蔽壳体31收容部311内,第一舌板121和第二舌板122分别收容于两插接口3113内,两插接口3113可防止两舌板(121,122)的两配合部(1212,1222)晃动而影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与对接插座电连接器的配接,锁扣件4的锁扣臂42前端凸露出遮蔽壳体31,并与开孔3114干涉。绝缘本体1的上、下表面设置的第一凸块1112及第二凸块1122分别卡入遮蔽壳体后端对应的通孔3120内。遮蔽壳体31后端延伸出的一对腿部313同时插入卡槽115内,以进一步加强遮蔽壳体31与绝缘本体1之间的干涉配合。再将上述组装后的元件容置于下壳体32中,绝缘本体1的上下侧设置的第三凸块114分别收容于下壳体32对应的定位孔3212内,下壳体32的挡板323抵靠于绝缘本体1的基部11前端。然后,将上壳体33自上而下扣合于下壳体32,上壳体33前端设置的卡齿332分别卡入下壳体32的对应卡孔3211内,从而使遮蔽壳体31、下壳体32、上壳体33和绝缘本体1牢固地结合成一体。如此,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组装完毕。
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可向下兼容USB2.0。第一舌板121的尺寸及第一导电端子21的结构和排布符合USB2.0插头连接器的标准。现有技术中的USB2.0插座电连接器(未图示)只需在对应于第二舌板122的一侧留有收容第二舌板122的空间,即可与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100配合,从而兼容USB2.0。此种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与相配的插座电连接器(未图示)配合,第一差分信号端子(未标示)与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未标示)共同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提高数据传输数率。

Claims (10)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组装于绝缘本体并承接导电端子的转接体及与导电端子电性相连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分成收容于第一舌板及第二舌板的两组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中至少有一根具有沿对接方向延伸且竖直放置的主体部、水平放置的两个第一焊接部及将主体部与相应的第一焊接部相连的一对连接部,所述线缆具有一组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线缆,该组线缆具有两根接地线以与所述两个第一焊接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连接部分别与主体部的上下边缘相连,连接部与其对应的第一焊接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与其相连构成L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沿对接方向延伸且竖直放置的接触部、自接触部向后延伸的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后端延伸的焊接部,该焊接部为平板状且沿水平方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导电端子中最左边两根的焊接部位于下侧,最右边两根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位于上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中位于上侧的那个第一焊接部位于其他同侧的焊接部左侧,位于下侧的第一焊接部位于其他同侧的焊接部右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体包括基础部及一对自基础部的前端向前突出的矩形突出部,该突出部设有若干向后凹陷的收容通道及与收容通道相连通的开槽,所述收容通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开槽沿水平方向设置且自突出部的前端面向后将突出部及基础部贯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体还具有一对自基础部的两侧向前延伸出的臂部,所述绝缘本体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收容槽及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二收容槽,所述臂部沿第一收容槽滑动并锁扣于第二收容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向后突出形成一对腿部,绝缘本体向后凹陷设有卡槽,该对腿部背靠背设置且插入所述卡槽内。
9.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的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具有两个插接口的金属壳体、锁扣于绝缘本体的转接体及与导电端子相连的线缆,所述第一、第二舌板收容于对应的插接口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具有两组,第一组线缆为若干独立导线,第二组线缆为一对屏蔽双绞线线缆,每根屏蔽双绞线线缆具有一对芯线及一根接地线,导电端子中的一根具有两个的焊接部,该两个焊接部分别与两根屏蔽双绞线线缆的接地线电性相连。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焊接部水平放置并位于不同侧且错开设置。
CN201010591383.6A 2010-12-16 2010-12-16 线缆连接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4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1383.6A CN102544803B (zh) 2010-12-16 2010-12-16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13/328,883 US8500494B2 (en) 2010-12-16 2011-12-16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mproved contact with a pair of soldering portio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1383.6A CN102544803B (zh) 2010-12-16 2010-12-16 线缆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4803A true CN102544803A (zh) 2012-07-04
CN102544803B CN102544803B (zh) 2014-09-24

Family

ID=46234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138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4803B (zh) 2010-12-16 2010-12-16 线缆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500494B2 (zh)
CN (1) CN1025448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8392A (zh) * 2014-07-30 2014-12-17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微型高速插头电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4805B (zh) * 2010-12-16 2014-1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544802B (zh) * 2010-12-16 2015-02-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2B (zh) * 2011-08-10 2015-04-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1B (zh) * 2011-08-10 2015-02-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57013A (zh) * 2011-08-18 2013-03-06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线缆插头连接器、板端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02308430U (zh) * 2011-11-07 2012-07-04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
CN103296526B (zh) * 2012-03-02 2015-10-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326141B (zh) * 2012-03-21 2016-02-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9252542B2 (en) * 2012-05-24 2016-02-02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plate thereof
CN103682713B (zh) * 2012-09-04 2016-10-1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288840U (zh) * 2012-12-27 2013-11-1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972670A (zh) * 2013-02-04 2014-08-0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992258B2 (en) * 2013-04-26 2015-03-3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shield with positive retention locking feature
JP6304059B2 (ja) * 2015-01-29 2018-04-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204835080U (zh) * 2015-07-10 2015-12-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9929511B2 (en) * 2016-03-18 2018-03-27 Intel Corporation Shielded high density card connector
KR101808245B1 (ko) * 2016-08-23 2017-12-13 주식회사 신화콘텍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커넥터 플러그
KR101766397B1 (ko) 2016-08-26 2017-08-09 주식회사 신화콘텍 마이크로 유에스비 커넥터 플러그
US10790619B2 (en) * 2018-07-12 2020-09-29 Cinch Connectors, Inc. Shielded cable system for the shielding and protection against emi-leakage and impedance control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0936Y (zh) * 2007-01-26 2008-01-02 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490409U (zh) * 2009-07-15 2010-05-26 厦门迈士通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Micro USB连接器插头
US20100158449A1 (en) * 2008-12-23 2010-06-2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utiliz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signal transmition
CN101771226A (zh) * 2009-01-05 2010-07-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576821U (zh) * 2009-11-25 2010-09-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584611U (zh) * 2009-11-18 2010-09-15 东莞市炬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插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23356Y (zh) * 2008-11-03 2009-10-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头电连接器
JP2011233326A (ja) * 2010-04-27 2011-11-17 Hosiden Corp シールドケース及びコネクタ
CN102544802B (zh) * 2010-12-16 2015-02-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769229A (zh) * 2011-05-04 2012-1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2801027B (zh) * 2011-05-27 2016-06-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102931521B (zh) * 2011-08-10 2015-02-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2B (zh) * 2011-08-10 2015-04-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3B (zh) * 2011-08-11 2015-02-0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0936Y (zh) * 2007-01-26 2008-01-02 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20100158449A1 (en) * 2008-12-23 2010-06-2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onnector utiliz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signal transmition
CN101771226A (zh) * 2009-01-05 2010-07-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490409U (zh) * 2009-07-15 2010-05-26 厦门迈士通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Micro USB连接器插头
CN201584611U (zh) * 2009-11-18 2010-09-15 东莞市炬圣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插头
CN201576821U (zh) * 2009-11-25 2010-09-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8392A (zh) * 2014-07-30 2014-12-17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微型高速插头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56940A1 (en) 2012-06-21
CN102544803B (zh) 2014-09-24
US8500494B2 (en) 2013-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480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54480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544805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93152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570091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48147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79031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409395B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插头电连接器
CN10293152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997199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49883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377037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364692B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0179709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347972B (zh) 电连接器
CN203631881U (zh) 电连接器
CN202285295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230095Y (zh) 电连接器
CN203466375U (zh) 电连接器
CN103972670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085801U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CN20269586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377485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631787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