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66375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66375U
CN203466375U CN201320577056.4U CN201320577056U CN203466375U CN 203466375 U CN203466375 U CN 203466375U CN 201320577056 U CN201320577056 U CN 201320577056U CN 203466375 U CN203466375 U CN 2034663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sub
electric connector
weighed
inn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7705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拥军
姚桂林
马增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7705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663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663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663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可固持于母电路板用于与一包含有导电端子的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座体,所述座体设有至少一收容腔,一第一子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一侧设有向前延伸的多个连接端子,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另一侧电性连接所述母电路板,一第二子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前端,于所述第二子电路板的板面设有导电线路组,所述导电线路组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所有导电端子对应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路组对应导接至所述多个连接端子,第二子电路板进一步设有一接地导接点位于所述导电线路组的最外侧,一接地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且导接所述接地导接点,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以及其上的导电线路组代替舌板和导电端子,并且在导电线路组的最外侧设有一接地端子未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由此可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提高传输品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减少信号高频干扰提高传输速率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业界常见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基部,所述基部向前水平延伸一舌板,所述舌板表面凹设有多个端子收容槽,多个导电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内,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固持于所述端子收容槽中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和自另一端延伸的接脚部,所述接触部露出所述端子收容槽,所述接脚部延伸出绝缘本体外以焊接于外部电路板上,一对接连接器设有一对接座和设于所述对接座内的对接端子,所述对接端子设有与所述接触部对接的对接部,所述电连接器内的所有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与所述对接连接器内的对接端子的对接部电性连接,用以传输信号至所述外部电路板上,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容易存在信号干扰。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信号高频干扰提高传输速率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可固持于母电路板用于与一包含有导电端子的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其包括:一座体,所述座体设有至少一收容腔;一第一子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一侧设有向前延伸的多个连接端子,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另一侧电性连接所述母电路板;一第二子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前端,于所述第二子电路板的板面设有导电线路组,所述导电线路组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所有所述导电端子对应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路组对应导接至多个所述连接端子;所述第二子电路板进一步设有一接地导接点位于所述导电线路组的最外侧,一接地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且导接所述接地导接点。
    进一步,一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本体设有一固持槽贯穿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子电路板设于所述固持槽并露出所述本体形成一前端部和一后端部,所述导电线路组连接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后端部。
    进一步,所述导电线路组包括设于所述前端部上的多个金手指和设于所述后端部上的多个接点以及多条所述导电线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金手指和所述接点。
    进一步,一第一内壳体包覆于所述本体外围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一外壳体包覆于所述第一内壳体后端外围并与所述第一内壳体导接。
    进一步,多个第一转接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和所述母电路板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和所述母电路板。
进一步,所述座体设有与所述收容腔上下间隔的第二收容腔,一第二电连接器设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二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三子电路板,包覆所述第二本体外围的第二内壳体,及一转接模组连接所述第三子电路板至所述母电路板上。
    进一步,所述转接模组包括一转接座和设于所述转接座中的两排第二转接端子,两排所述第二转接端子中一排所述转接端子与所述第三子电路板dip连接,另一排所述第二转接端子与所述第三子电路板SMT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第二内壳体之间设有一接地弹片,所述接地弹片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第二内壳体。
    进一步,所述接地弹片包括一平板状的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内壳体接触,一弹性的第二接触部自所述第一接触部一端回折再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外壳体弹性接触。
    进一步,所述第二子电路板设有多个接地层,邻近所述金手指外侧的所述接地层上设有孔,所述孔位于所述金手指的正下方。
    进一步,所述外侧接地层于多个所述接点处裸空。
    进一步,所述金手指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一对所述差分信号金手指对应连接一对所述连接端子,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上设有一组导电路径连接所述连接端子至所述母电路板,所述导电路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一表面的第一导电路径和位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另一表面的第二导电路径。
    进一步, 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二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所述第三子电路板,包覆所述第二本体外围的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三子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的电连接器中舌板上设有导电端子,所有导电端子与对接连接器中设有的对接端子电性连接传输讯号相比,所述第二子电路板以及其上的导电线路组代替舌板和导电端子,并且在导电线路组的最外侧设有一接地端子未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由此可减少信号之间的干扰,提高传输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4的组合图;
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图;
图7为图6的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前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座体1         侧墙11     凸条111       凹槽112 
定位柱113       后墙12   扣槽121    收容室13 
第一收容腔131        第二收容腔132     后收容腔133      间隔部14
第一让位槽141        第二让位槽142       隔板15 
第一电连接器2     本体21         固持槽210   固定槽211
定位槽212      第二子电路板22           前端部221    金手指222
信号金手指222S    接地金手指222G         后端部223      接点224 
接地导接点225     导电线路226 接地层A       电路层B
扣片237         外壳3    水平容置部31     扣孔311       凸片312 
竖直容置部32      条形槽321     缺口322   固持脚323
第一子电路板4    导电路径T    特殊导电路径T0   第一导电路径T1
第二导电路径T2     连接端子5       接地端子G   第一转接端子6     
后座7    通腔70   凸肋71  
第二电连接器8     第二本体81    第二固持槽810   第二固定槽811 
卡块812       固定柱813       第三子电路板82     第二内壳体83
第二顶壁831 第二底壁832   第二侧壁833      第二对接腔830
第二扣持弹片834 片体835       卡 槽836      转接模组 84
转接座841     第二转接端子842   前排转接端子843     导接部 8431
焊接部8432   后排转接端子844   第二导接部8441      第二焊接部8442
接地弹片  9        第一接触部91      第二接触部92      第二接触部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固持于母电路板用于与一包含有导电端子的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座体1,收容于所述座体1内的一第一电连接器2和一第二电连接器8,一外壳3包覆所述第一电连接器2后端并收容于所述座体1内。
     如图1和图2,所述座体1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墙11以及位于所述两侧墙11后端并且连接所述两侧墙11的一后墙12,所述两侧墙11以及所述后墙12围设形成一收容室13,于所述两侧墙11前端中间位置连接设有一间隔部14,所述间隔部14将所述收容室13划分成上下间隔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一第一收容腔131,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后墙12之间设有一隔板15,所述隔板15将所述第二部分分隔成一第二收容腔132和一后收容腔133,所述后收容腔133与所述第一收容腔131上下贯通,所述后墙12的顶端设有多个扣槽121,所述两侧墙11靠近底端处分别朝向所述后收容腔133凸设有一凸条111,所述两侧墙11靠近顶部的前端分别凹设一凹槽112,所述两侧墙11的底端分别朝向外部电路板延伸有一定位柱113以固定于所述母电路板上,所述间隔部14朝向所述第一收容腔131的上表面凹设有多个第一让位槽141,所述间隔部14朝向所述第二收容腔132的下表面凹设有多个第二让位槽142。
   如图1和图3,所述第一电连接器2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31内,所述第一电连接器2包括一本体21,设于所述本体21中的第二子电路板22,以及包覆于所述本体21外围的第一内壳体23。
如图1和图2,所述本体21设有一固持槽210,所述固持槽210贯穿所述本体21,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设于所述固持槽210且其两端露出所述本体21,所述本体21于所述固持槽210的下方设有一固定槽211,所述本体21的顶面设有一定位槽212。
   如图4和图5、图7,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设有一前端部221和一后端部223,所述前端部221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多个金手指222共同与对接连接器中的所有导电端子(未图示)电性对接,多个所述金手指222包括多对信号金手指222S和设于所述信号金手指222S之间的接地金手指222G,所述后端部223对应多个所述金手指222设有多个接点224,一接地导接点225位于多个所述接点224的最外侧,多条导电线路226分别电性连接所述金手指222和所述接点224,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为多层电路板,所述多层电路板包括中间相邻的四层接地层A和外侧的电路层B,所述四层接地层A中外侧两层接地层A分别为第一接地层227和第二接地层228,所述第一接地层227和所述第二接地层228前端对应两个相邻的所述信号金手指222S处设有一孔229,所述第一接地层227和所述第二接地层228后端对应多个所述接点224处裸空。
     如图1和图3、图9,所述第一内壳体23设有一顶壁231,一底壁232以及连接所述顶壁231和所述底壁232的两侧壁233,所述顶壁231,所述底壁232以及所述两侧壁233围设形成一对接腔230,所述本体21设于所述对接腔230内,所述顶壁231和所述底壁232分别设有多个扣持弹片234,所述顶壁231的后端对应所述定位槽212处朝向所述对接腔230内延伸设有一定位片235,所述定位片235伸入所述定位槽212内配合以固定所述第一内壳体23至所述本体21外围,所述两侧壁233的前端分别朝外弯折延伸一弯折片236,所述弯折片236扣于所述凹槽112内以固定所述第一内壳体23于所述座体1内,所述底壁232的后端插入固定于所述固定槽211内,所述底壁232上的所述扣持弹片234可在对接连接器插入过程中弹性伸入所述第一让位槽141内,便于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所述两侧壁233的后端分别设有一扣片237。     
     如图1和图2、图3,所述外壳3包覆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2的后端并设于所述座体1内,所述外壳3包括一水平容置部31和一竖直容置部32,所述水平容置部31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31的后方并套设于所述第一内壳体23的后端,所述水平容置部31的两侧面分别设有一扣孔311,所述扣孔311与所述扣片237配合固定所述外壳3于所述第一内壳体23的外围,所述水平容置部31的后面向外凸设有多个凸片312,所述凸片312与所述扣槽121配合固定所述外壳3于所述座体1内防止向上移动,所述竖直容置部32设于所述后收容腔133内,所述竖直容置部32的两侧上端分别设有一条形槽321,所述竖直容置部32的两侧下端分别凹设有一缺口322,所述缺口322与所述凸条111配合固定所述外壳3于所述座体1内防止向下移动,所述外壳3底端向下延伸一固持脚323,所述固持脚323固定于所述母电路板上。
    如图5和图6、图7,一第一子电路板4位于所述后端部223,多个连接端子5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的所述后端部223上的多个所述接点224,另一端穿过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的上端部后再通过多条导电路径T连接至所述母电路板上,使得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和所述母电路板电性导接,所述导电路径T中设有一特殊导电路径T0,所述特殊导电路径T0用于连接多对所述信号金手指222S中的一对信号金手指222S至所述母电路板,所述特殊导电路径T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一表面的第一导电路径T1和位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另一表面的第二导电路径T2,一接地端子G一端电性连接所述接地导接点225,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的上端部,多个所述第一转接端子6连接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的下端部和所述母电路板,使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与所述母电路板电性导接,从而将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接收到的电性讯号传输至所述母电路板。
    如图1和图2,一后座7设于所述竖直容置部32内,所述后座7设有一上下贯通的通腔70,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装设于所述通腔70内,所述通腔70的两侧壁外表面分别向外凸设有一凸肋71,所述凸肋71与所述条形槽321配合固定所述后座7于所述竖直容置部32内。
   如图2和图3,所述第二电连接器8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132内,所述第二电连接器8包括一第二本体81,设于所述第二本体81中水平的第三子电路板82,设于所述第二本体81后端的一转接模组84以及包覆于所述第二本体81外围的第二内壳体83。
   如图3,所述第二本体81设有一第二固持槽810,所述第二固持槽810贯穿所述第二本体81,所述第二本体81于所述第二固持槽810的下方设有一第二固定槽811,所述第二本体81的侧面向前凸设有一卡块812,所述第二本体81的底面向下延伸一固定柱813用以固定于所述母电路板上,所述第三子电路板82设于所述第二固持槽810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81上,所述第三子电路板82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2中的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结构相同,可参照第二子电路板22,在此不再累述。
  如图2和图3、图9,所述第二内壳体83设有一第二顶壁831,一第二底壁832以及连接所述第二顶壁831和所述第二底壁832的两第二侧壁833,所述第二顶壁831,所述第二底壁832以及所述两第二侧壁833围设形成一第二对接腔830,所述第二本体81设于所述第二对接腔830内,所述第二顶壁831和所述第二底壁832分别设有多个第二扣持弹片834,所述第二顶壁831前端向上弯折形成一片体835贴覆于所述间隔部14的前端面上,所述第二侧壁833的后端对应所述卡块812处凹设有一卡槽836,所述卡块812伸入所述卡槽836内配合以固定所述第二内壳体83至所述第二本体81外围,所述第二底壁832的后端插入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槽811内,所述第二顶壁831上的所述第二扣持弹片834可在对接连接器插入过程中弹性伸入所述第二让位槽142内,便于所述对接连接器插入,。
     如图3,所述转接模组84包括一转接座841和设于所述转接座841中的前后两排第二转接端子842,所述前后两排第二转接端子842中的前排转接端子843设有一导接部8431和自所述导接部8431延伸的一焊接部8432,所述导接部8431与所述第三子电路板82的后端部表面连接,所述焊接部8432焊接于所述母电路板上,所述前后两排第二转接端子842中的后排转接端子844设有一第二导接部8441和自所述第二导接部8441延伸的一第二焊接部8442,所述第二导接部8441与所述第三子电路板82的后端部穿孔连接,所述第二焊接部8442焊接于所述母电路板上,另外,所述第二电连接器8其也可不设有转接模组,直接导接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上再通过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连接至所述母电路板上。
    如图1和图2、图8,一接地弹片9设于所述外壳3和所述第二内壳体83之间连接所述外壳3和所述第二内壳体83,所述接地弹片9设有一平板状的第一接触部91,所述第一接触部91抵接于所述第二内壳体83的所述第二顶壁831上,自所述第一接触部91一端回折再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一弹性的第二接触部92,所述第二接触部92弹性抵持于所述水平容置部31的底面外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下列有益效果:
    1.所述本体21中设有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上设有位于所述前端部221的多个金手指222和设于所述后端部223上的多个所述接点224,多条所述导电线路226分别电性连接所述金手指222和所述接点224,使其可导接传输信号,此种设计代替了现有技术中本体布设有多个导电端子的结构,因此,在本体小型化的要求下,避免现有技术中导电端子距离过近而产生信号干扰的问题发生。
    2.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的所述后端部223连接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可将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接收到的讯号导接至所述母电路板上,避免现有技术导电端子的接脚部较长时产生的阻抗问题和信号干扰问题。
    3.所述接地弹片9连接所述外壳3和所述第二内壳体83,所述外壳3与所述第一内壳体23也是导接的,故,所述接地弹片9将所述第一内壳体23、所述外壳体3以及所述第二内壳体83连起来,达到一个整体接地和更好的防屏蔽效果。
    4.所述第二子电路板22的所述后端部223增加一接地端子G,所述接地端子G位于所述接点224的外侧未与对接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连接,仅是接地可使所述后端部223的屏蔽效果更佳。
    5.至少一对所述差分信号金手指222S连接至所述母电路板上的所述特殊导电路径T0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一表面的第一导电线路T1和位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另一表面的第二导电线路T2,此两段位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不同表面的第一导电线路T1和第二导电线路T2可防止因所述连接端子5穿过所述第一子电路板4所造成的信号传输断开。
   上述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电连接器,可固持于母电路板用于与一包含有导电端子的对接连接器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所述座体设有至少一收容腔;
    一第一子电路板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一侧设有向前延伸的多个连接端子,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另一侧电性连接所述母电路板;
    一第二子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前端,于所述第二子电路板的板面设有导电线路组,所述导电线路组与所述对接连接器的所有所述导电端子对应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线路组对应导接至多个所述连接端子;所述第二子电路板进一步设有一接地导接点位于所述导电线路组的最外侧,
     一接地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且导接所述接地导接点。
2.如权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本体设有一固持槽贯穿所述本体,所述第二子电路板设于所述固持槽并露出所述本体形成一前端部和一后端部,所述导电线路组连接所述前端部和所述后端部。
3.如权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路组包括设于所述前端部上的多个金手指和设于所述后端部上的多个接点以及多条所述导电线路分别电性连接所述金手指和所述接点。
4.如权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第一内壳体包覆于所述本体外围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一外壳体包覆于所述第一内壳体后端外围并与所述第一内壳体导接。
5.如权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转接端子设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和所述母电路板之间连接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和所述母电路板。
6.如权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设有与所述收容腔上下间隔的第二收容腔,一第二电连接器设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
7.如权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二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三子电路板,包覆所述第二本体外围的第二内壳体,及一转接模组连接所述第三子电路板至所述母电路板上。
8.如权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模组包括一转接座和设于所述转接座中的两排第二转接端子,两排所述第二转接端子中一排所述转接端子与所述第三子电路板dip连接,另一排所述第二转接端子与所述第三子电路板SMT连接。
9.如权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第二内壳体之间设有一接地弹片,所述接地弹片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第二内壳体。
10.如权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弹片包括一平板状的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内壳体接触,一弹性的第二接触部自所述第一接触部一端回折再向上弯折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与所述外壳体弹性接触。
11.如权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电路板设有多个接地层,邻近所述金手指外侧的所述接地层上设有孔,所述孔位于所述金手指的正下方。
12.如权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接地层于多个所述接点处裸空。
13.如权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手指包括至少一对差分信号金手指,一对所述差分信号金手指对应连接一对所述连接端子,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上设有一组导电路径连接所述连接端子至所述母电路板,所述导电路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一表面的第一导电路径和位于所述第一子电路板另一表面的第二导电路径。
14.如权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二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三子电路板,包覆所述第二本体外围的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三子电路板连接至所述第一子电路板上。
CN201320577056.4U 2013-09-18 2013-09-18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663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7056.4U CN203466375U (zh) 2013-09-18 2013-09-18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7056.4U CN203466375U (zh) 2013-09-18 2013-09-18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66375U true CN203466375U (zh) 2014-03-05

Family

ID=50178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7705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66375U (zh) 2013-09-18 2013-09-18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6637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7166A (zh) * 2010-12-06 2012-06-06 Bks工程公司 用于导体连接系统的多极输出口
CN104810689A (zh) * 2015-02-15 2015-07-29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4329A (zh) * 2016-04-20 2019-02-05 沃思电子埃索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插头连接器
CN111180951A (zh) * 2020-02-28 2020-05-19 东莞联基电业有限公司 防雷击型连接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7166A (zh) * 2010-12-06 2012-06-06 Bks工程公司 用于导体连接系统的多极输出口
CN102487166B (zh) * 2010-12-06 2016-03-16 Bks工程公司 用于导体连接系统的多极输出口及其连接系统
CN104810689A (zh) * 2015-02-15 2015-07-29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14329A (zh) * 2016-04-20 2019-02-05 沃思电子埃索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插头连接器
US10811825B2 (en) 2016-04-20 2020-10-20 Würth Elektronik eiSos Gmbh & Co. KG Surface mounted HDMI connector
CN111180951A (zh) * 2020-02-28 2020-05-19 东莞联基电业有限公司 防雷击型连接器
CN111180951B (zh) * 2020-02-28 2023-03-21 广东联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防雷击型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09338B (zh) 电连接器
CN10202505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1453088B (zh) 电连接器
CN102544803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766363Y (zh) 电连接器
CN20179709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54480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2055087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3481476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5261892A (zh) 电连接器
CN203026652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5141284U (zh) 电连接器
US9385450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CN103579835A (zh) 电连接器
CN103531965A (zh) 电连接器
CN103247908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4810690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0689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7261A (zh) 电连接器
CN203466375U (zh) 电连接器
CN104810688A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电气设备
CN104810691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6663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4481256U (zh) 电连接器
CN103579795A (zh) 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