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0664A - 投射型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投射型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0664A
CN102540664A CN2011104201449A CN201110420144A CN102540664A CN 102540664 A CN102540664 A CN 102540664A CN 2011104201449 A CN2011104201449 A CN 2011104201449A CN 201110420144 A CN201110420144 A CN 201110420144A CN 102540664 A CN102540664 A CN 102540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light
lamp
source portion
lamp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014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纳田慎也
宫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40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0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64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保持继续运转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顺利地进行光源部的更换的投射型显示装置。投影仪具备:具有多个灯单元(300)的光源装置(10);调制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光的液晶面板(102、103、104);主体壳体(1);设置在主体壳体(1)上且用于分别放入取出各灯单元(300)的多个灯用开口(3a);分别覆盖各灯用开口(3a)的多个灯用罩(7);进行所述灯单元(300)的点亮控制的控制部(501)。控制部(501)对运转中灯用罩(7)打开时与打开的灯用罩(7)对应的灯单元(300)以外的其他灯单元(300)进行控制,从而使所述其他灯单元(300)的光的强度降低。

Description

投射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制来自光源的光而向被投射面投射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液晶投影仪等投射型显示装置(以下,称为“投影仪”)中,由液晶面板等光调制元件调制后的光通过投射透镜向被投射面投射。作为光源例如使用灯。灯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劣化。因此,当灯达到使用寿命时,必须更换成新的灯。
在所述投影仪中,为了实现高亮度化,可以采用具备多个灯的结构即所谓的多灯式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在多灯式的投影仪中,如果一个灯因达到使用寿命或因故障而无法点亮,则图像的明亮度降低,但可以通过其余的灯继续运转。因此,在多灯式的投影仪中,可以采用能够在保持继续运转的状态下将成为无法点亮状态的灯更换的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投影仪主体中,可以为每个灯分别设置用于放入取出灯的灯用开口。此时,各灯用开口通过各自对应的罩而被覆盖。使用者在更换灯时打开罩将灯取出。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3033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更换灯时继续运转的情况下,若使用者打开与要更换的灯对应的罩,则从其他的灯侧漏出的光可通过灯用开口放出。如此,可能会因放出的光的炫目性而导致使用者无法顺利地进行灯的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持继续运转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顺利地进行光源部的更换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光源装置,其具有多个光源部且对来自所述光源部的光进行合成并将其射出;光调制部,其调制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主体壳体,其配置有所述光源装置及所述光调制部;多个开口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壳体上,从分别将所述各光源部放入取出;多个罩,其分别覆盖所述各开口部;光源控制部,其进行所述各光源部的点亮控制。在此,所述光源控制部对运转中所述罩打开时与打开的罩对应的光源部以外的其他光源部进行控制,从而使所述其他光源部的光的强度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投射型显示装置中也可以具备用于检测所述罩已打开这一情况的检测部。
根据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在罩打开时,能够抑制从开口部放出光。
在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光源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光源部和与所述第一光源部对置的第二光源部。此时,所述光源控制部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对应的罩打开时使所述第二光源部熄灯或变暗。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最容易向对应于打开的罩的光源部侧漏出光的光源部熄灯或变暗,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从开口部放出的光。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所述光源装置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光源部相邻的第三光源部和与所述第三光源部对置的第四光源部。此时,所述光源控制部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对应的罩打开时使所述第二光源部及所述第四光源部熄灯或变暗。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容易向对应于打开的罩的光源部侧漏出光的两个光源部熄灯或变暗,因此能够更好地抑制从开口部放出的光。
在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光源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光源部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及第二光源部具有使色相不均彼此相抵的特性。此时,所述光源控制部在与所述第一光源部对应的罩打开时使所述第二光源部熄灯或变暗。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被投射的图像产生的色相不均且能够抑制从开口部放出的光。
在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光源控制部可以构成为使对应于打开的罩的光源部以外的其他全部光源部变暗。
本发明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可以构成为还具备:多个冷却风扇,其分别冷却所述各光源部;风扇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各冷却风扇。此时,所述风扇控制部使冷却对应于打开的罩的光源部的冷却风扇停止。
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抑制从开口部放出冷却风而令使用者接触到冷却风而感到不适。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保持继续运转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顺利地进行光源部的更换的投射型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效果乃至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得以进一步明确。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实施本发明时的一个例示,本发明丝毫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外观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源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灯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用于检测灯用罩的开闭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在运转中进行灯更换时的灯控制处理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变更例1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变更例2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变更例3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变更例4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图。
【符号说明】
1主体壳体
3a灯用开口(开口部)
7灯用罩(罩)
10光源装置
11光学系统
18冷却风扇
102、103、104液晶面板(光调制部)
300灯单元(光源部、第一光源部、第二光源部、第三光源部、第四光源部)
501控制部(光源控制部、风扇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进行说明。
<投影仪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投影仪的外观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投影仪为具备四个灯单元即所谓四灯型的大型的投影仪。
参照图1可知,投影仪具备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主体壳体1。主体壳体1由下壳体2和从上方覆盖下壳体2的上壳体3构成。
在上壳体3的前表面中央部形成有投射窗4,投射透镜5的前表面通过投射窗4向外部露出。
此外,在上壳体3上,从前表面到上表面设置有覆盖主开口的主罩6。设置主开口用来进行投射透镜5、棱镜单元的更换、偏振板等的调整。在上壳体3的上表面后部设置有分别覆盖四个灯用开口的四个灯用罩7。设置灯用开口用于进行灯单元的更换。
此外,在上壳体3的右侧面设置有输入输出端子部8。在输入输出端子部8配置有各种AV端子,AV(视听(Audio Visual))信号通过AV端子输入。
在下壳体2的左右的侧面各设置有两个把手9。把手9在搬运投影仪时使用。
图2是表示投影仪的内部结构的图,表示取下上壳体3后的状态。
参照图2可知,在下壳体2的内部配置有光源装置10和调制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光而生成影像光的光学系统11。
光源装置10配置在下壳体2的后部。光学系统11配置在光源装置10的前方。光学系统11配置在下壳体2上,棱镜单元12以能够从上方拆装的方式配置在光学系统11中。需要说明的是,对光源装置10及光学系统11的详细结构将在后进行说明。
在光学系统11的前方配置有投射透镜5。投射透镜5放大由光学系统11生成的影像光,并将其向屏幕等被投射面投射。
在光学系统11的左侧配置有第一灯电源单元13,在光源装置10的右侧配置有第二灯电源单元14。第一灯电源单元13包括分别对左侧的前后两个灯单元供给电力的两个灯电源部。第二灯电源单元14包括分别对右侧的前后两个灯单元供给电力的两个灯电源部。此外,在第二灯电源单元14的前方配置有主电源单元15。主电源单元15对构成光学系统11的电装部件(液晶面板等)、控制基板16等供给电力。
在光学系统11的上方配置有控制基板16。在控制基板16上具备用于控制液晶面板、灯单元等电装部件的控制电路。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控制基板16,从而能够观察到光学系统11。
<光学系统的结构>
图3是表示光学系统11的结构的图。
如图3所示,光学系统11具备导光光学系统101、三个透射型的液晶面板102、103、104、分色棱镜105。需要说明的是,在液晶面板102、103、104的入射侧和出射侧配置有未图示的偏振板。
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白色光向导光光学系统101入射。导光光学系统101具备蝇眼积分器、PBS阵列、聚光透镜、分色镜、平面反射镜、中继透镜等。入射到导光光学系统101中的白色光分离成红色波长带的光(以下,称为“R光”)、绿色波长带的光(以下,称为“G光”)、蓝色波长带的光(以下,称为“B光”),并向液晶面板102、103、104照射。通过所述液晶面板102、103、104调制后的R光、G光、B光通过分色棱镜105进行色合成,从而作为影像光射出。需要说明的是,液晶面板102、103、104与分色棱镜105一体化而构成棱镜单元12。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构成光学系统11的光调制元件,除了上述透射型的液晶面板102、103、104以外,也可以使用反射型的液晶面板或MEMS装置。此外,也可以不使用上述这样的具备三个光调制元件的3板式的光学系统,例如构成为使用一个光调制元件和色轮的单板式的光学系统。
<光源装置的结构>
图4及图5是表示光源装置10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从灯安装单元200取下两个灯单元300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取下镜罩250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4及图5可知,光源装置10由固定在下壳体2上的灯安装单元200和安装在灯安装单元200上的四个灯单元300构成。
灯安装单元200具备外壳210、两个镜构件220、四个第一UV截止构件230、第二UV截止构件240、镜罩250。
外壳210由树脂材料形成,其具备配置在中央的两个镜配置部211和形成在镜配置部211的两侧的四个灯收容部212。前侧的镜配置部211的底面比后侧的镜配置部211的底面低。此外,前侧的左右两个灯收容部212的底面比后侧的左右两个灯收容部212的底面低。在镜配置部211配置有镜构件220,在灯收容部212安装有灯单元300。
镜构件220是在形成为V字状的基体构件221的前表面安装有形成为V字状的平面镜222的部件。镜构件220反射从灯单元300射出的光而将其向前方引导。
第一UV截止构件230具备阻止紫外线的通过的UV截止玻璃231。各第一UV截止构件230配置在各灯收容部212和与其对应的镜配置部211之间。
第二UV截止构件240为阻止紫外线的通过的UV截止玻璃,其配置在前侧的镜配置部211的前方。第二UV截止构件240的高度设定成比由后侧的镜构件220反射而导向前方的光的光路高。
镜罩250覆盖镜配置部211的上方。在镜罩250的前侧,在左右形成有延伸到第一UV截止构件230的上端的侧面部251。在各侧面部251上形成有接受部252,该接受部252在灯单元300安装于灯收容部212内时接受灯单元300的凸缘部326a。引导肋253从接受部252向上方延伸,此外,定位销254从接受部252突出。在镜罩250的后部的左右同样也形成有接受部255,在从接受部255向上方延伸的引导板256上形成有引导肋257。此外,在接受部255上形成有定位销258。
在镜罩250的上表面上安装有辅助基板17。在辅助基板17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灯用罩7的开闭的检测开关401。作为检测开关401例如使用微型开关。检测开关401与各灯用罩7对应设置。
图6是表示灯单元300的结构的图。图6(a)是从斜前方向观察到的灯单元300的立体图。图6(b)是从斜后方向观察到的灯单元300的立体图。
参照图6可知,灯单元300由灯310和保持灯310的灯支架320构成。灯310具备发出白色的光的发光管311和反射从发光管311发出的白色光的反射器312。作为灯310例如使用超高压水银灯、氙气灯等。
灯支架320由树脂材料形成,具备支架主体321和底板322。在支架主体321的前表面形成有射出来自灯310的光的出射窗323。在出射窗323上嵌入有耐热性的玻璃板324。支架主体321的底面开口,从下方安装灯310。在支架主体321的底面的前半部分安装有底板322,通过底板322支承灯310的底部。
在支架主体321的上表面设置有把手325。把手325在搬运灯单元300时或相对于灯安装单元200进行拆装时使用。在把手325的前方设置有灯固定部326。灯固定部326包括在其上端形成的凸缘部326a。在凸缘部326a上形成有引导槽326b、定位孔326c及螺纹孔部326d。在螺纹孔部326d中插入螺钉340。
如图4所示,灯单元300在正面侧(出射窗323侧)朝向镜配置部211的状态下插入到灯收容部212内。此时,凸缘部326a的引导槽326b沿着镜罩250的引导肋253(257)。
在灯单元300完全安装在灯收容部212内时,灯单元300的凸缘部326a与镜罩250的接受部252(255)抵接,定位销254(258)嵌入凸缘部326a的定位孔326c。通过插入螺纹孔部326d的螺钉340将凸缘部326a固定于接受部252(255)(参照图4)。由此,灯单元300固定在灯安装单元200上。
在灯安装单元200中装入了四个灯单元300的状态下,若进行投影仪的运转,则从各灯单元300射出光。如图5所示,从各灯单元300射出的光通过对应的第一UV截止构件230而在此时除去紫外线。然后,通过了各第一UV截止构件230的光由与各灯单元300对应的镜构件220反射而合成为一个光,并使其朝向前方。此时,前方的两个灯单元300配置在比后方的两个灯单元300低的位置。因此,来自后方的灯单元300的光不会被前方的灯单元300隔断。合成后的光通过第二UV截止构件240而进一步除去紫外线。如此,通过合成来自四个灯单元300的光,从而从光源装置10射出高亮度的光。
<用于检测灯用罩的开闭的结构>
图7是表示用于检测灯用罩7的开闭的结构的图,是在灯用罩7的位置左右切断上壳体3而得到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7(a)表示左右两个灯用罩7关闭的状态,图7(b)表示一个灯用罩7打开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7中,示出了前方或后方的左右两个灯用罩7中的一方的左右两个灯用罩7的部位,另一方的左右两个灯用罩7的部位也为同样的结构。
参照图7可知,左右的灯用罩7的旋转轴P均以沿着灯用开口3a的镜配置部211侧的缘部的方式沿前后方向设定。灯用罩7以旋转轴P为中心转动,从而开闭灯用开口3a。
在灯用罩7上,在旋转轴P侧的端部形成有杆7a。在杆7a上形成有突部7b。在上壳体3的背面安装有金属制的按压弹簧403,按压弹簧403的前端部位于配置在辅助基板17上的检测开关401的前方。
如图7(a)所示,当灯用罩7关闭时,由于受到杆7a的突部7b按压,因此按压弹簧403的前端部向检测开关401侧变形而按压检测开关401的按钮部402。由此,检测开关401关闭,向配置在控制基板16上的控制部输入表示灯用罩7关闭的信号。
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当灯用罩7打开时,由于杆7a的突部7b从按压弹簧403的前端部离开,因此按压弹簧403从检测开关401的按钮部402离开。由此,检测开关401打开,向控制部输入表示灯用罩7打开的信号。
<投影仪的控制系统的结构>
图8是表示投影仪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投影仪在控制基板16上具备控制部501、存储部502、键盘输入部503、影像信号输入部504、影像信号处理部505、面板驱动部506。此外,投影仪具备与各灯单元300对应的四个灯电源部600。如上所述,灯电源部600分开配置成第一灯电源单元13和第二灯电源单元14。
此外,投影仪具备与各灯单元300对应的四个冷却风扇18及四个风扇驱动部700。各冷却风扇18以位于对应的灯单元300的下方的方式安装于灯安装单元200的底部。从冷却风扇18向上方的灯单元300吹出冷却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在独立确定灯单元300时,将图5所示的左前方的灯单元300称为LF灯单元300a。同样地,将右前方、左后方及右后方的灯单元300分别称为RF灯单元300b、LB灯单元300c、RB灯单元300d。此外,将与LF灯单元300a、RF灯单元300b、LB灯单元300c、RB灯单元300d分别对应的检测开关401称为LF开关401a、RF开关401b、LB开关401c、RB开关401d。此外,将与LF灯单元300a、RF灯单元300b、LB灯单元300c、RB灯单元300d分别对应的灯电源部600称为LF灯电源部600a、RF灯电源部600b、LB灯电源部600c、RB灯电源部600d。此外,将与LF灯单元300a、RF灯单元300b、LB灯单元300c、RB灯单元300d分别对应的冷却风扇18称为LF冷却风扇18a、RF冷却风扇18b、LB冷却风扇18c、RB冷却风扇18d。进而,将与LF冷却风扇18a、RF冷却风扇18b、LB冷却风扇18c、RB冷却风扇18d对应的风扇驱动部700称为LF风扇驱动部700a、RF风扇驱动部700b、LB风扇驱动部700c、RB风扇驱动部700d。在图8中记载有分别确定灯单元300、检测开关401、灯电源部600、冷却风扇18及风扇驱动部700的名称及符号。
键盘输入部503向控制部501输出与操作部(未图示)的键盘操作对应的输入信号。
从输入输出端子部8的AV端子向影像信号输入部504输入影像信号。影像信号输入部504根据需要对输入的影像信号实施A/D转换等处理而向影像信号处理部505输出。
影像信号处理部505将从影像信号输入部504输入的影像信号转换成能够由液晶面板102、103、104显示的RGB的影像信号而向面板驱动部506输出。
面板驱动部506基于输入的影像信号及来自控制部501的控制信号驱动液晶面板102、103、104。
灯电源部600(LF灯电源部600a、RF灯电源部600b、LB灯电源部600c、RB灯电源部600d)包括继电器、功率因数改善电路、灯镇流器等。灯电源部600根据来自控制部501的控制信号,由从商用电源供给的交流的电压信号生成用于驱动灯单元300的电压信号,并由生成的电压信号驱动灯单元300(LF灯单元300a、RF灯单元300b、LB灯单元300c、RB灯单元300d)。
风扇驱动部700(LF风扇驱动部700a、RF风扇驱动部700b、LB风扇驱动部700c、RB风扇驱动部700d)根据来自控制部501的控制信号驱动冷却风扇18(LF冷却风扇18a、RF冷却风扇18b、LB冷却风扇18c、RB冷却风扇18d)。
存储部502由RAM、ROM等构成。在存储部502中存储有用于对控制部501赋予控制功能的控制程序。控制部501具备CPU,其根据所述的控制程序控制各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因达到寿命或因故障等导致即使从灯电源部600进行通电灯单元300也不会点亮时,从灯电源部600向控制部501输入通知灯单元300成为无法点亮状态这一情况的信号。在运转中灯单元300成为无法点亮的状态时,控制部501使向该灯单元300的通电停止,而继续对其他灯单元300的通电。由此,继续运转。从投影仪进行催促灯更换的规定的报告。使用者只要手边有新的灯单元300,则可以在运转中将成为了无法点亮状态的灯单元300更换成新的灯单元300。
控制部501执行灯控制处理,该灯控制处理用于在继续运转的同时使使用者进行顺利的灯更换。
<灯控制处理>
图9是用于说明在运转中进行灯更换时的灯控制处理的图。图9(a)是表示灯控制处理的处理顺序的图,图9(b)是表示进行灯控制处理时的各灯单元300的状态变化的一例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b)中示意性地绘出光源装置10。
参照图9可知,控制部501通过在运转中检测检测开关401的开闭,从而监视是否有某一灯用罩7打开(S101)。此时,在一个灯单元300成为无法点亮状态时,控制部501使其余的三个灯单元300点亮。此外,对于冷却风扇18而言,由于对成为了无法点亮状态的灯单元300还继续冷却,因此控制部501使四个冷却风扇18全部工作。
在进行灯更换时,使用者打开与被更换的灯单元300对应的灯用罩7。此时,从其他的灯单元300射出而未被镜构件220反射的光、即所谓的漏出光向安装有被更换的灯单元300的灯收容部212内入射。特别是,从与被更换的灯单元300对置的灯单元300和对置的灯单元300的相邻的灯单元300朝向被更换的灯单元300侧射出光。因此,来自所述灯单元300的漏出光容易向被更换的灯单元300的灯收容部212内入射。由此,在灯用罩7打开时,容易从灯用开口3a放出光。
控制部501在判定出某灯用罩7打开时(S101:YES),使与对应于打开的灯用罩7的灯单元300(以下,简称为“对应的灯单元300”)对置的灯单元300、与对置的灯单元300相邻配置的灯单元300熄灯(S102)。由此,成为唯独与对应的灯单元300相邻配置的灯单元300点亮的状态。
例如,如图9(b)所示,在右后方的RB灯单元300d成为无法点亮状态时,如果右后方的灯用罩7打开,则左后方的LB灯单元300c和左前方的LF灯单元300a熄灯,唯独右前方的RF灯单元300b保持点亮的状态。
如此,在灯用罩7打开时,由于漏出光容易朝向对应的灯单元300的两个灯单元300熄灯,因此能够大幅度抑制从打开的灯用开口3a放出光。
此外,控制部501使将对应的灯单元300冷却的冷却风扇18停止(S103)。在图9(b)的示例中,冷却RB灯单元300d的RB冷却风扇18d停止。由此,来自打开的灯用开口3a的冷却风的流出受到抑制。
如此,在灯单元300的更换中,仅通过从该灯单元300的相邻的灯单元300射出的光来使投影仪的运转、即图像的投射继续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新的灯单元300安装到灯收容部212内且灯用罩7关闭时,控制部501将四个灯单元300点亮并使四个冷却风扇18工作。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控制其他的灯单元300而使从对应于打开的灯用罩7的灯单元300以外的其他灯单元300射出的光变弱,因此来自打开的灯用开口3a的光的放出受到抑制。由此,使用者不会被放出的光干扰,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灯单元300的更换作业。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光容易朝向对应的灯单元300侧的两个灯单元300熄灯。由此,能够大幅度抑制来自打开的灯用开口3a的光的放出。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灯用罩7打开时,来自打开的灯用开口3a的冷却风的流出受到抑制。由此,能够防止冷却风吹到使用者而导致使用者感到不适的情况。
<变更例1>
图10是用于说明变更例1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图。图10(a)是表示灯控制处理的处理顺序的图,图10(b)是表示进行灯控制处理时的各灯单元300的状态变化的一例的图。
在本变更例中,控制部501在判定出某一灯用罩7打开时(101:YES),仅使与对应的灯单元300对置的灯单元300熄灯(S104)。例如,如图10(b)所示,在与右后方的RB灯单元300d对应的灯用罩7打开时,使左后方的LB灯单元300c熄灯。
来自对置的灯单元300的漏出光最容易向灯收容部212内入射。由此,若采用如本变更例那样使对置的灯单元300熄灯的结构,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虽然来自打开的灯用开口3a的光的放出稍微变多,但也能够在有效抑制光的放出的同时极力提高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光的亮度。
<变更例2>
图11是用于说明变更例2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图。图11(a)是表示灯控制处理的处理顺序的图,图11(b)是表示进行灯控制处理时的各灯单元300的状态变化的一例的图。
在本变更例中,控制部501在判定出某一灯用罩7打开时(S101:YES),仅使与对应的灯单元300对置的灯单元300所相邻的灯单元300熄灯(S105)。例如,如图11(b)所示,在与右后方的RB灯单元300d对应的灯用罩7打开时,左前方的LF灯单元300a熄灯。
如上所述,光学系统11包括分色镜及液晶面板102、103、104。对于来自右侧的LF灯单元300a及LB灯单元300c的光和来自左侧的RF灯单元300b及RB灯单元300d的光而言,其向分色镜入射的角度不同。由此,在来自灯单元300a、300c的光通过分色镜时的色成分与来自灯单元300b、300d的光通过分色镜时的色成分之间产生差异。此外,来自一个灯单元300的光向液晶面板102、103、104入射的角度对于每个液晶面板而言有所不同。这些情况成为主要原因,在仅一个灯单元300点亮时,在被投射的图像中产生色相不均(色むら)。另一方面,通过将四个灯单元300点亮,来自各灯单元300的光的特性彼此相抵,从而消除色相不均。此外,从上方观察时处于对角的位置关系的LF灯单元300a和RB灯单元300d处于在图像中显示的色相不均的状态左右反转的状态,具有将色相不均彼此相抵的特性。同样,RF灯单元300b和LB灯单元300c具有使色相不均彼此相抵的特性。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一方面在专利第3594543号公报中得到详述。
在本变更例中,使与对应的灯单元300对置的灯单元300所相邻的灯单元300、即与对应的灯单元300成为对角位置的、具有与对应的灯单元300将色相不均相互抵消这一特性的灯单元300熄灯。并且,使具有对色相不均相互抵消的特性的两个灯单元300成为点亮的状态。
由此,在本变更例的结构中,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虽然来自打开的灯用开口3a的光的放出稍变多,但能够抑制光的放出且抑制被投射的图像产生色相不均。
变更例1及变更例2的结构在例如镜配置部211内的隔断性高,在从其他的灯单元300向灯收容部212漏出的光少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变更例3>
图12是用于说明变更例3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图。图12(a)是表示灯控制处理的处理顺序的图,图12(b)是表示进行灯控制处理时的各灯单元300的状态变化的一例的图。
在本变更例中,控制部501在判定出某一灯用罩7打开时(S101:YES),使与对应的灯单元300对置的灯单元300和与对置的灯单元300相邻配置的灯单元300变暗(S106)。即,使所述两个灯单元300的输出减小。例如,如图12(b)所示,当与右后方的RB灯单元300d对应的灯用罩7打开时,左后方的LB灯单元300c与左前方的LF灯单元300a变暗。
若采用本变更例的结构,则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虽然来自打开的灯用开口3a的光的放出变多,但能够提高从光源装置10出射的光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变暗的两个灯单元300的变暗程度(变暗后的亮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同。在使变暗程度不同时,优选使向对应的灯单元300侧漏出光多的、与对应灯单元300对置的灯单元300的变暗程度大。
<变更例4>
图13是用于说明变更例4所涉及的投影仪的图。图13(a)是表示灯控制处理的处理顺序的图,图13(b)是表示进行灯控制处理时的各灯单元300的状态变化的一例的图。
在本变更例中,控制部501在判定出某一灯用罩7打开时(S101:YES),使对应的灯单元300以外的其他全部灯单元300变暗(S107)。例如,如图13(b)所示,在与右后方的RB灯单元300d对应的灯用罩7打开时,左后方的LB灯单元300c、左前方的LF灯单元300a及右前方的RF灯单元300b变暗。
若采用本变更例的结构,与变更例3的结构相比,从光源装置10射出的光的亮度降低,能够减少来自打开的灯用开口3a的光的放出。进而,在与对应的灯单元300对置的灯单元300和对应的灯单元300的相邻的灯单元300之间,对于色相不均的相抵特性变好。因此,与变更例3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被投射的图像的色相不均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将色相不均相互抵消的特性的两个灯单元300而言,变暗程度(变暗后的亮度)相等。所述两个灯单元300与其他一个灯单元300的变暗程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同。
<其他>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制限,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上述实施方式以外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也可以在上壳体3上设置有机构部,在两个以上的灯单元300成为无法点亮状态时,为了对灯单元300逐个地进行更换,机构部使在一个灯用罩7打开时其他的灯用罩7无法打开。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对应于打开的灯用罩7的灯单元300对置的灯单元300及其相邻的灯单元300熄灯。然而,也可以使对置的灯单元300的相邻的灯单元300不熄灯而变暗。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灯用罩7打开时,对应的冷却风扇18停止。然而,也可以不必使冷却风扇18停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镜构件220(平面镜222)反射从各灯单元300射出的光而将其合成,但是作为光合成部也可以不使用镜而使用棱镜。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了灯光源的灯单元300构成光源装置10,但也可以通过使用了LED光源或激光光源的光源单元构成光源装置10。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为四灯式的投影仪,但也可以为四灯以外的多灯式的投影仪。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各种变更。

Claims (6)

1.一种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装置,其具有多个光源部且对来自所述多个光源部的光进行合成并将其射出;
光调制部,其调制从所述光源装置射出的光;
主体壳体,其配置有所述光源装置及所述光调制部;
多个开口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壳体上以分别将所述各光源部放入取出;
多个罩,其分别覆盖所述各开口部;
光源控制部,其进行所述各光源部的点亮控制,
所述光源控制部对运转中所述罩打开时与该打开的罩对应的光源部以外的其他光源部进行控制,从而使所述其他光源部的光的强度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装置包括第一光源部和与所述第一光源部对置的第二光源部,
当与所述第一光源部对应的罩打开时,所述光源控制部使所述第二光源部熄灯或变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光源部邻接的第三光源部和与所述第三光源部对置的第四光源部,
当与所述第一光源部对应的罩打开时,所述光源控制部使所述第二光源部及所述第四光源部熄灯或变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装置包括第一光源部及第二光源部,该第一光源部及第二光源部具有使色相不均彼此相抵的特性,
当与所述第一光源部对应的罩打开时,所述光源控制部使所述第二光源部熄灯或变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控制部使与打开的罩对应的光源部以外的其他全部光源部变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射型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多个冷却风扇,其分别冷却所述各光源部;
风扇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各冷却风扇,
所述风扇控制部使对与打开的罩对应的光源部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停止。
CN2011104201449A 2010-12-16 2011-12-15 投射型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25406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0646A JP2012128253A (ja) 2010-12-16 2010-12-16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0-280646 2010-12-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0664A true CN102540664A (zh) 2012-07-04

Family

ID=4623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201449A Pending CN102540664A (zh) 2010-12-16 2011-12-15 投射型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54763A1 (zh)
JP (1) JP2012128253A (zh)
CN (1) CN10254066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27344A (ja) * 2010-04-21 2011-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6090695B2 (ja) * 2012-05-22 2017-03-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4211461A (ja) * 2013-04-17 2014-11-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JP6701751B2 (ja) * 2016-01-20 2020-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8948A (ja) * 2006-02-14 2007-08-30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046601A (zh) * 2006-03-28 2007-10-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JP2009192711A (ja) * 2008-02-13 2009-08-27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107864A (ja) * 2008-10-31 2010-05-13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8494B2 (en) * 2004-12-07 2009-12-08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lluminating apparatus and projector
JP2010113915A (ja) * 2008-11-05 2010-05-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ランプ運用装置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JP2011227344A (ja) * 2010-04-21 2011-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8948A (ja) * 2006-02-14 2007-08-30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046601A (zh) * 2006-03-28 2007-10-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JP2009192711A (ja) * 2008-02-13 2009-08-27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107864A (ja) * 2008-10-31 2010-05-13 Seiko Epson Corp プロジェ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28253A (ja) 2012-07-05
US20120154763A1 (en) 201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7911B1 (en) Projector and lamp unit
US6802615B2 (en) Projector and lamp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used for the same
US6843566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6690282B2 (en) Light-source lamp unit, light-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type display apparatus
JP4936091B2 (ja) 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US8608320B2 (en) Projec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2540664A (zh) 投射型显示装置
US9086616B2 (en)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CN1924696B (zh) 投影机
CN101742773A (zh) 灯使用装置以及影像显示装置
CN106471799B (zh) 图像显示装置
CA256472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both day and night vision simulations
JP2005234551A (ja) 投影システムおよび複数光源の投影システムを用いる方法
US2004005702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10276818A (ja)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104345529A (zh) 图像投影设备和控制方法
JPH1055030A (ja) 液晶表示投写器
EP2343596B1 (en) Projector and its controlling method
US9088732B2 (en)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
US20030123030A1 (en) Scrolling color light engine with improved color uniformity of the illumination field and single panel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incorporating same
JP2005181591A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2959153B2 (ja) 投射型液晶テレビ用光源装置
JP5001025B2 (ja) 表示装置
JP2003280098A (ja) 投射レンズ用キャップ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JPH07225430A (ja) 投影器用光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