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4970A - 薄片处理装置以及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片处理装置以及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4970A
CN102514970A CN2011103594883A CN201110359488A CN102514970A CN 102514970 A CN102514970 A CN 102514970A CN 2011103594883 A CN2011103594883 A CN 2011103594883A CN 201110359488 A CN201110359488 A CN 201110359488A CN 102514970 A CN102514970 A CN 102514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thin slice
page
rear end
pal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94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泷裕之
寺尾康伸
大城敏明
杉崎芳晃
山本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594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14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14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4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片处理装置以及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中,该薄片处理装置包括:承载部,用于堆码由图像形成装置输送的第一薄片至第三薄片,将所述第二薄片、第三薄片的后端从所述第一薄片的后端在输送方向后端侧错开堆码;挡块,配置于堆码在所述承载部上的所述薄片的后端侧;以及调整部件,使所述第一至第三薄片滑动至薄片的后端部,使所述第二以及第三薄片的后端在所述第一薄片之前与所述挡块抵接。

Description

薄片处理装置以及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810126923.6、申请日为2008年6月18日、发明名称为“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张后处理装置,特别是具有纸张缓冲功能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出现了以下技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对图像形成后的纸张实施分类、或装订处理等纸张后处理,将纸张后处理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排纸部邻接设置。
纸张后处理装置包括多个将从图像形成装置输送来的纸张输送、排出到排纸盘的单元,大致分为不进行后处理的路径和进行后处理的路径两种。在不进行后处理时,纸张在不进行后处理的输送路径上输送,并直接排纸到排纸盘上。进行后处理时,经由分岔了的输送路径,输送到处理盘上,并且进行堆码,堆码规定页数的纸张,在处理盘上进行调整后,进行后处理。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该纸张后处理装置包括:重叠单元,在比后处理部更靠上游侧的后处理输送路径上,设置有第一输送路径以及第二输送路径,使纸张通过第一输送路径以及第二输送路径,并使其暂时停止,以重叠多页纸张,重叠单元使重叠后的上侧的纸张比下侧的纸张稍微领先(例如、日本特开平11-157741号公报)。
此外,在US7,172,187中,公开有如下所述的纸张后处理装置(Asheet post-process apparatus):在需要进行后处理时,使多页纸张在待机盘中待机,并使其通过自重落到在下方设置的处理盘中,堆码了规定页数的纸张并进行调整之后,进行装订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纸张缓冲功能的纸张后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该薄片处理装置包括:承载部,用于堆码由图像形成装置输送的第一薄片至第三薄片,将所述第二薄片、第三薄片的后端从所述第一薄片的后端在输送方向后端侧错开堆码;挡块,配置于堆码在所述承载部上的所述薄片的后端侧;以及调整部件,使所述第一至第三薄片滑动至薄片的后端部,使所述第二以及第三薄片的后端在所述第一薄片之前与所述挡块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纸张后处理装置包括:待机盘,接收从图像形成装置输送来的纸张,并使其暂时进行待机;旋转体,设置于纸张承载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上方,可以升降;驱动源,使纸张输送,其中,控制基于驱动源和旋转体的纸张输送动作,在输送方向上游侧距离纸张承载部中承载的第一页纸张的前端偏离规定距离的位置上,承载第二页纸张的前端,根据是否在规定时间间隔以内从图像形成装置提供了第一页和第二页的纸张,控制是否使后续的纸张在待机盘中待机。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和与之并设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纸张后处理装置内设置的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入口辊附近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叶片附近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纸张的缓冲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说明纸张的缓冲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说明纸张的缓冲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说明纸张的缓冲动作的说明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纸张的缓冲动作的说明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纸张的缓冲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纸张的缓冲动作的说明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纸张的缓冲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纸张的缓冲动作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后处理装置的概略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在纸张承载部中新输送来第一页纸张时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7A至图17L是用于模式性地说明在纸张承载部中堆码三页纸张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8A至图18C是用于模式性地说明纸张承载台中堆码的纸张落到处理盘中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纸张后处理装置的除电刷附近的图;
图20是表示辅助臂电机附近的立体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叶片动作的说明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叶片动作的说明图;
图23是用于说明叶片动作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卡扣了卷线筒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平行销、旋转轴、卷线筒部槽等的关系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施加于平行销的力的施加方法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待机盘附近的立体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待机盘的分类时的动作的立体图;
图29是用于说明基于待机盘的简易分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纸张后处理装置100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排纸部邻接设置(参照图1)。图像形成装置200例如是数字复印机。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00包括:扫描单元220,包括自动原稿给纸装置(ADF:自动文件走纸器)210;打印机引擎部(图像形成单元)230,形成从扫描单元220或外部提供的图像数据所对应的图像。
自动原稿给纸装置(ADF)210用于将原稿逐页提供到规定的读取位置。扫描单元220用于对原稿的图像进行光学读取,并转换为图像数据。图像读取装置包括ADF 210和扫描单元220。
打印机引擎部230在感光鼓等图像承载体上形成静电潜影,通过色调剂显影该静电潜影,并将该显影后的色调剂图像转印于作为图像形成介质的纸张上,在纸张上定影该转印的色调剂图像。通过这样的构成,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可以通过打印机引擎部230将扫描单元220读取的图像复印于作为图像形成介质的纸张上。通过图像形成装置200形成图像后的纸张被输送入纸张后处理装置100,根据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控制面板中所选择的后处理的内容,执行装订处理、分类处理等。
图2是表示纸张后处理装置内设置的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构成例子的框图。纸张后处理装置100通过控制部110与图像形成装置200连接。控制部110分别控制后述的纸张检测传感器S26、转动辊开闭磁体MG、电磁螺线管(电磁铁)ES、脉冲电机PM等。
图3是表示纸张后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大致截面图。图4是表示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入口辊附近的立体图。此外,图5是表示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叶片附近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纸张后处理装置100基本上包括待机盘3、处理盘4、装订器9、堆码盘13。
由一对入口辊(inlet roller)1接收在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了图像的纸张P,并提供给一对出口辊(outlet roller)2,从出口辊2将纸张P输送至待机盘3。从入口辊1到待机盘3之间形成有用于将纸张P引导至出口辊2的输送路径。输送路径包括:输送路径26,根据用户所选择的后处理内容,输送纸张;输送路径101,其是不进行后处理时的输送路径。
待机盘3用于缓冲输送来的纸张,即用于暂时保持该纸张。待机盘3包括一对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从纸张宽度方向的两侧支承纸张的一部分,通过该支承部件在相对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纸张宽度方向)上往返移动,待机盘3可以开闭。使支承部件在纸张宽度方向上开放移动,从而使堆码在待机盘3上的规定页数的纸张落到处理盘4中。在纸张落下时,使叶片5进行转动。
叶片(paddle)5由弹性体构成,将纸张从待机盘3拨落到处理盘4,并使其与纸张输送方向一致。
处理盘4在装订器9对纸张P进行装订处理期间,调整并支承所堆码的纸张P,该装订器9是对纸张进行后处理的处理机构。
纵方向(输送方向)的调整中,使弹性体的叶片5旋转,使处理盘4上的纸张上表面与上游方向上设置的纸张后端定位部4a对准。而且,使处理盘4上的纵向调整辊7沿着与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在纸张后端定位部4a上进行纸张下表面的调整。纸张后端定位部4a的纸张停止位置设置为与喷墨器10的纵壁一致、或在排出方向上移动大致数mm左右。
此外,如图3至图5所示,在处理盘4上包括:横向调整板6,用于进行纸张的横向(与纸张输送方向正交)调整;纵向调整辊7;纸张引导件8;装订器9;喷墨器10;捆爪带11;排出辊12,进行正转以排出输送纸张,并且可以与纵向调整辊7联动旋转;堆码盘13。堆码盘13构成为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升降,并堆码后处理或分类处理后排出的纸张。
待机盘3可以使纸张P落下提供到处理盘4,另一方面,也可以沿堆码盘13方向输送纸张P。
如图3所示,待机盘3倾斜配置,以使以纸张P的前端高于后端的状态支承纸张P。此外,如图3所示,堆码盘13倾斜配置,以使以纸张P的前端高于后端的状态支承纸张P。
在这样构成的纸张后处理装置100中,准备有多个将在纸张后处理装置内输送的纸张输送、排出至堆码盘13的单元,大致可以分为进行后处理的路径和不进行后处理的路径两种。
(后处理的情况)
首先,对后处理纸张时的情况进行说明。作为后处理,例如有通过装订器装订成捆的纸张的装订处理、以及用于备齐纸张的分类处理。
将从图像形成装置中输送来的用于后处理的纸张,首先输送到纸张后处理装置内的待机盘3。在这样的输送中,使入口辊电机(未图示)正转,将驱动传递至入口辊1和出口辊2。通过出口辊2的纸张暂时堆码在待机盘3上之后,使其落下并提供给处理盘4。
为了下一个后处理而新输送来纸张时,如果是处理盘4正在进行后处理过程中、或者正在排出输送后处理后的纸张时,则使纸张P在暂时能够进行保持的待机盘3中待机。
为了提高图像形成以及后处理的一系列性能,优选可以在待机盘3上使多页纸张待机(buffer),以确保后处理时间。但是,仅仅是堆码分别具有质量的纸张并使其待机时,对于堆码了的多页纸张的中间位置的纸张难以传递用于输送方向的调整的动力,因此,将待机的纸张送入处理盘4时,调整会发生混乱。此外,与纸张在待机盘3中长时间待机相比,在可以以覆盖纸张宽度全长的方式进行堆码的处理盘4中堆码能够实现一致性的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后处理装置100中,在待机的两页或三页以上的多页纸张P向处理盘4落下时,所实现的待机盘中的堆码能够获得处理盘上的良好的纵向一致性。
下面,对向待机盘3上堆码三页纸张的方法进行说明。
(第一页纸张朝向待机盘的堆码)
下面,参照图6、图7进行说明。图6用于说明为了第一页纸张向待机盘3堆码而进行输送的情况。图7用于说明第一页纸张堆码于待机盘3的情况。
首先,当将第一页纸张前端输送至转动辊14附近时,使转动辊开闭磁体MG动作,使转动辊14上升4~5mm(并不限于这个范围)到上升位置。在该状态下使转动电机(未图示)正转,使转动辊14沿输送方向旋转。这是为了防止输送来的第一页纸张前端碰到转动辊14(参照图6)。
由于待机盘3以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位置低、下游侧位置高的方式倾斜配置,因此,从出口辊2排出的第一页纸张通过自重,堆码在待机盘3和叶片5的P3上面。堆码后,使电磁螺线管(electromagnetic solenoid)ES等动作,使夹紧把手3a沿箭头Q方向转动,保持纸张后端。夹紧把手3a其一端安装有与电磁螺线管ES连接的环3c,另一端侧粘结有包括高摩擦系数的表面、且具有弹性的保持部件(gripping member)3b(例如、聚氨酯橡胶薄片)。通过电磁螺线管ES的动作,环3c沿箭头R方向被拉动而转动至保持部3b按压纸张上表面的位置(参照图6)。
第一页纸张完全堆码在待机盘3之后(参照图7),使转动辊14从上升位置沿箭头D方向下降,将纸张按压在待机盘3上。由此,可以一起按压纸张前端和后端。这是为了将第一页纸张稳定保持在待机盘3上。
(第二页纸张朝向待机盘的堆码)
下面,对第二页纸张朝向待机盘3的堆码进行说明。图8是用于说明将第二页纸张向待机盘输送的输送情况。图9是用于使第一页纸张和第二页纸张错开前端堆码于待机盘3的情况。图10是用于说明将第二页纸张向待机盘3堆码的情况。
当第二页纸张前端输送至转动辊14附近时,使转动辊开闭磁体MG动作,使将第一页纸张夹持在待机盘3上的转动辊14上升至上升位置。并且,在该状态下,使转动电机正转,沿输送方向旋转(参照图8)。这是为了假设第二页纸张碰到转动辊14时,也可以减弱冲击的负荷,不发生卡纸。
这时,先堆码于待机盘3的第一页纸张的后端被夹紧把手3a掐住(摘む),并且虽然转动辊14沿输送方向转动,但是由于其位于上升位置,因此,不会输送第一页纸张。
之后,在第二页纸张落下、堆码到待机盘3结束之前,放开第一页纸张的、被摘到(夹在)夹紧把手3a和叶片5的P3上表面的纸张后端,并且以第二页纸张前端到达在上游侧上距离第一页纸张前端错开规定位置的位置的定时,保持使位于上升位置的转动辊14向输送方向旋转,经过规定时间后,使其沿箭头D方向下降。
通过该动作,在保持第一页纸张与第二页纸张在前端侧错开的状态(在输送方向上,第一页纸张前端比第二页纸张前端领先)下,输送两页纸张。这里,将第一页纸张和第二页纸张的错开量设定为5~20mm(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20mm)。例如,考虑到滑落落下中的变动,优选错开量为10mm。即、计算输送第二页纸张的脉冲电机PM的脉冲,以两页纸张的前端的差成为10mm的定时,使旋转中的转动辊14下降并咬入。这样,到第二页的纸张后端从出口辊对2排出结束为止,通过转动辊14将第一页纸张和第二页纸张同时向下游方向输送,在排出结束后,停止转动辊14的旋转(参照图9)。第二页纸张在保持纸张前端位置错开的状态下,通过自重落到待机盘3上以及叶片5的P3上面。
之后,在堆码在叶片5的P3上面之后,和第一页纸张一样,由夹紧把手3a保持第二页纸张的后端(参照图10)。
由此,保持位置错开的纸张前端部和纸张后端部,结束待机盘3上的两页纸张的堆码。
(第三页纸张朝向待机盘的堆码)
下面,对第三页纸张朝向待机盘的堆码进行说明。图11用于说明为了第三页纸张向待机盘3堆码而进行输送的情况。图12用于说明将第二页纸张以及第三页纸张从第一页纸张前端错开规定量而进行输送并堆码的情况。图13用于说明第三页纸张向待机盘3堆码的情况。
当第三页纸张前端输送至转动辊14附近时,使转动辊开闭磁体MG动作,使将第一页、第二页纸张按压在待机盘3上的转动辊14上升至上升位置。并且,在该状态下,使转动电机正转,使转动辊14沿输送方向旋转(参照图11)。
这时,先堆码于待机盘3的第一页、第二页纸张的后端被夹紧把手3a掐住,并且转动辊14虽然沿输送方向转动,但是由于其位于上升位置,因此,不会输送第一页、第二页纸张。
在结束第三页纸张后端落下并堆码到待机盘3中之前,即、通过计算驱动出口辊对2的脉冲电机PM的脉冲,在第二页纸张的前端和第三页纸张的前端大致重叠的时刻,停止脉冲电机PM。此外,在放开夹紧把手3a的同时,使位于上升位置的转动辊14在沿输送方向旋转的状态下,沿箭头D方向下降(参照图12)。这时,由于转动辊14沿输送方向旋转,因此,虽然将纸张输送向下游侧,但是,经过数个脉冲后,停止转动辊14的旋转。
通过该动作,在不改变第一页和第二页的错开位置关系的情况下,第三页纸张在第二页纸张上以与第二页纸张的前端位置对齐的方式重叠。
在待机盘3上的三页纸张的堆码错开量为:第一页纸张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最领先的位置,第二页、第三页位于从该位置向上游侧错开大致10mm的位置上。以该位置关系,由转动辊14将各纸张按压在待机盘3上(参照图13)。这时,在接下来没有要输送的纸张、或没有待机的需要时,无需由夹紧把手13(掐住)第二页和第三页的纸张后端。
如上所述,实施装订处理的纸张页数达到三页时,通过待机盘3进行缓冲之后,将构成待机盘3的一对支承部件沿纸张宽度方向进行开放移动,使纸张落下提供到处理盘4上。因此,由于落下提供到处理盘4上的纸张是从纸张后端着落于处理盘4上,所以,处理盘4上的纵向一致性良好。
此外,当还有后续的要待机的第四页纸张时,以和第三页同样的处理进行输送堆码,通过转动辊14和夹紧把手3a压住的同时,缓冲到待机盘3中即可。
(未缓冲的第四页以后的纸张的处理)
在待机盘3中缓冲的纸张页数是三页、进行后处理的纸张页数是四页以上时,首先,使待机盘3中缓冲的三页纸张落到处理盘4。然后,在后续的纸张暂时排出堆码在待机盘3上之后,使纸张逐页地落到处理盘4上(参照图14)。关于第五页或第六页以后的纸张,也进行同样的处理。在纸张暂时排出堆码在待机盘3上之后,总是从纸张后端侧使纸张落下提供至处理盘4上,由此,落下的纸张在处理盘4上的纵向一致性良好。
此外,关于第四页以后的纸张,无庸讳言,也可以进行以下控制:将待机盘3维持开放状态,无需将纸张暂时排出堆码在待机盘3中,使其直接落下提供至处理盘4上。
如果处理盘4上堆码的纸张P达到规定页数,在进行了纵方向、横方向的调整之后,通过装订器9形成装订处理后的纸张捆T。之后,纸张捆T通过纵向调整辊7、喷墨器10、捆爪带11的驱动沿堆码盘13方向输送纸张捆T,纸张捆T的后端被捆爪带11上设置的捆爪11a挂住,并排出至堆码盘13上,从而纸张P的装订处理结束。
此外,待机的纸张页数是四页以上、进行后处理的纸张页数是五页以上时,对于第四页纸张进行和上述第三页同样的待机输送即可。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进行三页缓冲时,在待机盘3上将第二页和第三页错开堆码在比第一页更靠后端侧、即输送方向上游侧,因此,在进行其后的处理盘4上的纵向调整处理时,可以可靠地进行夹在第一页和第三页间的第二页纸张的调整。即、在进行落下提供堆码于待机盘3中的纸张时,通过后述叶片5的动作使最上面(第三页)的纸张与纸张后端定位部4a一致。另一方面,通过纵向调整辊7和排出辊12的反转,在与排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输送堆码于处理盘4上的最下面(第一页)的纸张,并使其与纸张后端定位部4a一致。如上所述,当调整输送在纸张输送方向上错开大致10mm堆码的最下面的纸张时,关于堆码在中间的纸张(第二页),即使待机盘上的堆码沿上游方向产生了偏离,特别是由于第一页纸张和纸张之间的摩擦阻力,该第二页纸张也会随着第一页被输送,从而提高一致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三页缓冲的堆码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处理速度(排出速度)以及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后处理速度会由于各种条件而变化,并不是固定的。即、由于单面/双面打印、高精细模式等打印模式的不同以及印刷介质的材质和尺寸的不同,向纸张后处理装置提供纸张的间隔时间也不同。而且,纸张后处理装置也会由于在纸角部以及端部的两个位置装订等的装订位置的不同、介质的材质、材料厚度以及处理纸张页数而难以使后处理时间总是固定的时间。
于是,为了提高纸张后处理装置的处理性能和一致性,增减缓冲页数比较有效。
例如,从图像形成装置以低速度提供第一页和第二页纸张后,通过了第二页纸张之后即使经过了规定时间也没有提供第三页时,如果处理盘4上的处理已经结束,则使待机盘3中正在缓冲的两页纸张落到处理盘4中,将第三页纸张P单独地经由待机盘3输送至处理盘4即可。由此,提高了处理盘4上的一致性,性能也不会降低。另一方面,即使以低速度提供第一页和第二页纸张,若是纸张间隔时间在规定时间以内,即使第三页纸张也在待机盘3中缓冲,由于确保了后处理时间,所以不会招致性能的降低。
于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后处理装置包括:控制部,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标准印刷速度以及纸张后处理装置100的处理速度,切换到待机盘3中的缓冲页数。即、通过与来自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纸张提供速度同步转动的入口辊1,输送用于后处理的纸张P,由设置于输送路径26上的纸张检测传感器26检测出的纸张间隔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时,基于处理盘4上进行后处理的处理速度,使待机盘3中待机的缓冲页数减少至不超过3页的页数(例如、两页),以确保后处理时间。此外,如果从图像形成装置200在规定时间以内提供纸张,且处理盘4上的后处理未结束,则进行控制以使缓冲页数增加为三页以上。关于通过输送路径26的多页纸张P的纸张间隔时间,只要通过纸张检测传感器S26计测从检测出领先的纸张(例如、第一页)的后端通过开始直到检测出下一页纸张P的前端为止的经过时间即可。这样,基于从图像形成装置提供至纸张后处理装置的纸张的纸张间隔时间,控制到待机盘3的缓冲页数,从而不会招致性能的降低,可以实现处理盘上的纸张一致性的稳定。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式(变形例),基于以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标准印刷速度(例如、A4尺寸的单色印刷速度65页/分)进行排出输送的纸张间隔时间和各后处理(分类以及装订处理)的平均处理速度,设定了通过上述输送路径26的纸张间隔时间的规定阀值,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只要考虑综合性能适当地设定缓冲页数和纸张间隔时间的阀值即可。
(不进行后处理的情况)
在不进行后处理时,例如、堆码盘13滑动移动至图3中虚线所示的位置,可以一致性良好地堆码从待机盘3中排出的纸张P。例如、对于使用网络所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或进行大量的印刷等,将从入口辊1通过输送路径26输送至出口辊2的纸张P通过出口辊2朝向待机盘3进行输送。然后,纸张P下降至待机盘3上,由转动辊14进行输送,并排出到堆码盘13上。
而且,对于不进行后处理,且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者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复印等时,如图3所示,作为易于取出纸张的途经,从图像形成装置(箭头方向)输送的纸张P经由分岔了的输送路径101,由辊对102排出,并堆码在纸张承载部103上。
(第二实施方式)
作为在纸张落到处理盘为止的期间,使纸张缓冲的构成,并不仅限于上述待机盘3的构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待机盘3在纸张后处理装置内倾斜配置,堆码在待机盘3上的纸张前端位于比后端高的位置上。针对于此,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后处理装置101形成为图15所示的构成。纸张后处理装置101的基本构成和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后处理装置100相同,因此,以特征性的差异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由一对入口辊1接收图像形成装置101实施了图像形成的纸张,并将该纸张提供给一对出口辊2。在入口辊1和出口辊2之间,形成有输送路径。在输送路径的前后,与输送路径对置配置有纸张检测传感器S1、S2,用于检测输送路径中的纸张的前端、后端。在入口辊1侧的纸张检测传感器S1的附近,设置有用于切换纸张的输送途经的闸门部件G。在一对出口辊2的大致下方,与输送路径大致平行地配置有作为纸张待机部的纸张承载部300。纸张承载部300包括:纸张承载台300a、齿条齿轮306、纸张承载台移动电机307。
纸张承载台300a在纸张后处理装置101内水平配置,可以堆码多页纸张。纸张承载台300a形成为例如截面大致L形的一对部件相对配置、或者形成为整体的盘状,用于堆码·支承从出口辊(outlet roller)2排出的纸张。形成于纸张承载台300a的下部(纸张堆码面的背面侧)、或侧面部的纸张承载台齿条300b形成为与齿条齿轮(副齿轮)306啮合,随着齿条齿轮306的旋转运动,可以沿放开纸张承载台300a上堆码的纸张的支承的方向(水平方向)移动。此外,齿条齿轮306被纸张承载台移动电机307驱动。
在纸张承载台300a的纸张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上方,包括由驱动电机302旋转驱动,以相对于轴303可以枢轴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的旋转体14a。该旋转体(以后、称为转动辊14a)配置为可以基于后述的驱动源的动作而升降。转动辊14a与挟辊14b构成转动辊对14,该挟辊14b与转动辊14a成为一对。该转动辊14a在下降的位置上,将纸张按压在挟辊14b上。在纸张承载台300a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配置有用于掐住堆码的纸张的后端的夹紧把手3a。夹紧把手3a进行以下动作:基于未图示的螺线管的动作而保持纸张的后端,或放开所保持的部分。
纸张承载台300a可以形成以下构成:除了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之外,为了收容于输送路径的下方、即出口辊2以及入口辊1的下方,还可以自如伸缩。即、在堆码·支承纸张时,沿纸张的输送方向伸展,使纸张落到处理盘时,在输送路径的下方位置,收缩的同时被收容。关于可以自如伸缩的构成的详细内容,可以利用公知的技术,因此,在这里不再详细说明。当形成为自如伸缩的构成时,可以实现纸张后处理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因此,优选这种构成。在处理盘4的上方设置有叶片305。
下面,对向纸张承载部300上堆码三页纸张的堆码方法进行说明,该纸张承载部300是作为使从图像形成装置输送的纸张进行暂时待机的纸张待机部而设置的。
下面,参照图16、图17A至图17L进行说明。图16表示在纸张承载部300中新输送来第一页纸张时的情况。即、新输送来第一页纸张P1时,处于处理盘4中堆码了之前的后处理过程中的纸张捆T的状态,这时,禁止向处理盘4的排出·堆码,在纸张承载台300a进行纸张缓冲。图17A至图17L模式性地表示在纸张承载台300a中堆码到三页纸张的情况。
首先,当从出口辊2排出的第一页纸张P1的前端被输送至转动辊14a附近时,使转动辊开闭磁体(未图示)动作,使转动辊14a沿上升方向上升至上升位置。这是为了防止输送来的第一页纸张的前端碰到转动辊14a(参照图17A)。这时,转动辊14a沿输送方向旋转。将纸张P1输送至转动辊14a的大致正下方之后,使转动辊14a沿D方向下降(参照图17B)。
由于转动辊14a沿输送方向旋转,所以,进一步输送其与挟辊14b所夹持的纸张P1,并从出口辊2结束排出,从而将纸张整体堆码在纸张承载部300上。同时,停止转动辊14a的旋转(参照图17C)。
在堆码之后,使转动辊14a反转数个脉冲(例如、1~5脉冲)左右,在纸张承载台300a的纸张后端侧端部方向上回转输送纸张P1。然后,使电磁螺线管ES等动作,使夹紧把手3a沿箭头Q方向转动,保持第一页的纸张P1的后端,结束第一页纸张在纸张承载部300上的堆码(参照图17D)。回转输送是为了确保纸张后端保持(夹紧)量而进行的。
然后,当第二页纸张P2的前端输送至转动辊14a附近时,使转动辊开闭磁体动作,使将第一页纸张夹持在纸张承载部300上的转动辊14a上升至上升位置。此外,在该状态下,使转动电机正转,沿输送方向旋转(参照图17E)。这是为了即使第二页纸张碰到了转动辊14a,也不会发生卡纸。这时,由夹紧把手3a保持先堆码于纸张承载部300的第一页纸张P1的后端,并且,虽然转动辊14a沿输送方向旋转,但是,由于其处于上升位置,所以,不会输送第一页纸张。
之后,在从出口辊2排出第二页纸张P2、并在纸张承载部300上堆码结束之前,纸张前端通过纸张检测传感器S2之后经过规定时间后,放开夹紧把手3a所保持的第一页的纸张P1的纸张后端,并且,以第二页纸张P2的前端到达第一页纸张前端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上的规定位置,例如与第一页纸张的前端位置错开10mm的位置的定时,保持位于上升位置的转动辊14a向输送方向旋转,使其沿箭头D方向下降(参照图17F)。
通过该动作,在保持第一页纸张P1与第二页纸张P2在前端侧错开的状态(在输送方向上,第一页纸张前端比第二页纸张前端领先)下,输送两页纸张。计算输送第二页纸张P2的脉冲电机PM的脉冲,以两页纸张的前端的差成为10mm的定时,使旋转中的转动辊14下降并咬入。到第二页的纸张P2的后端从出口辊对2排出结束为止,通过转动辊14a将第一页纸张P1和第二页纸张P2同时向下游方向输送(参照图17G)。
结束通过出口辊2的纸张P2的排出后,停止转动辊14a的旋转,使出口辊2反转数个脉冲,关于纸张后端,在纸张承载台300a的纸张后端侧回转输送两页纸张P1、P2后,和第一页同样地由夹紧把手3a保持第二页纸张P2的后端(参照图17H)。
如上所述,保持位置错开的两页纸张的纸张前端部和纸张后端部,向纸张承载部300上进行的堆码结束。
下面,当将第三页纸张P3的前端输送至转动辊14a的附近时,使转动辊开闭磁体动作,使用于将第一页、第二页纸张按压在纸张承载部300上的转动辊14a上升至上升位置。在该状态下,使转动电机正转,使转动辊14a沿输送方向旋转(参照图17I)。
这时,由于夹紧把手3a保持先堆码于纸张承载部300的第一页、第二页纸张的后端,并且,转动辊14a虽然沿输送方向旋转,但是其位于上升位置,所以,不会输送第一页、第二页纸张。
当第三页纸张P3的后端从出口辊2排出、并在纸张承载部300上堆码结束之前,即、通过计算驱动出口辊对2的脉冲电机PM的脉冲,在第二页纸张P2的前端和第三页纸张P3的前端大致重叠的时刻,停止脉冲电机PM。此外,在放开夹紧把手3a的同时,使位于上升位置的转动辊14a在沿输送方向旋转的状态下,沿箭头D方向下降(参照图17J)。这时,由于转动辊14a沿输送方向旋转,因此,将纸张输送向下游侧,但是,经过数个脉冲后,停止转动辊14a的旋转。
通过该动作,在不改变第一页和第二页的错开位置关系的情况下,第三页纸张P3在第二页纸张P2上以与第二页纸张的前端位置对齐的方式重叠。
在纸张承载部300上的三页纸张的堆码错开量为:第一页纸张位于输送方向最下游侧的领先位置,第二页、第三页位于从该位置向上游侧错开大致10mm的位置上。以该位置关系,由转动辊14a将各纸张按压在纸张承载部300上的同时进行纸张输送(参照图17K)。
在纸张P3的排出结束后,停止转动辊14a的旋转,反转转动辊14a进行回转输送并停止。在纸张承载部300上,以保持上述前端的位置错开的状态,堆码了三页纸张(参照图17L)。此外,在使输送来的后续的第四页的纸张也待机时,以和上述第三页纸张的堆码相同的过程进行处理即可。
下面,对使纸张承载部300中堆码的纸张落下提供到处理盘4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8A至图18C用于模式性地说明落下提供的情况。
纸张承载部300以沿水平方向直线运动的方式构成,因此,在没有在纸张承载台300a堆码的后续纸张时,使其移动至出口辊2侧(参照图18A)。由于夹紧把手3a未保持纸张的后端,在纸张承载台300a的移动中,存在纸张后端从纸张承载台300a上稍微上浮的可能性,但是,由于纸张的前端侧由转动辊14a和挟辊14b夹持,因此,所堆码的纸张不会散乱。
如果完全移动纸张承载台300a,则三页纸张由于自重,其后端侧会垂下(参照图18B)。
此外,使转动辊14a切换到上升位置,放开纸张的夹持,则在配置于纸张承载部300的下方的处理盘4上,三页纸张从垂下的纸张后端开始着落,在处理盘4上滑动,并与处理盘4的纸张后端定位部4a一致。在纸张落下时,使叶片305转动,进行最上面纸张的调整(参照图1 8C)。因此,由于落下提供至处理盘4上的纸张是从纸张后端着落到处理盘4上,所以,处理盘4上的纵向一致性良好。而且,在继续输送来第四页或不需要缓冲的纸张时,使纸张承载台300a复位于转动辊对14侧原位置,如上所述,由转动辊对14夹持后续纸张,并且使纸张承载台300a移动至出口辊2侧(参照图18A),使纸张落下提供至处理盘4。此外,在进行堆码在处理盘4中的最下面(第一页)纸张的纵向一致调整时,可以获得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后端保持之前确保后端保持(夹紧)量为目的,进行了回转输送,但是,无庸讳言,在通过适当地选择夹紧把手3a的形状·尺寸而在即使不进行回转输送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后端保持时,可以省略回转输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纸张承载部300的纸张承载台300a水平设置,但是,也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装置200的纸张排出部的高度位置,变更纸张后处理装置101的入口辊1、出口辊2的配置,以纸张的后端侧位于比纸张前端低的位置的方式,倾斜配置纸张承载部300。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纸张后处理装置101的处理性能和一致性,基于规定的纸张间隔时间,增减向纸张承载部300的缓冲页数也很有效。
(第三实施方式)
通过使纸张后处理装置内的纸张处理高速化,纸张的带电量增加,例如纸张向待机盘3上输送或向处理盘上落下时,会带有粘力,存在不移动至预想位置的可能性。
为了避免后处理过程中的不妥当,要求堆码于待机盘3上的纸张不带电。于是,优选纸张经由待机盘3之前,要可靠地进行除电。
如上所述,为了适应后处理的有无或后处理的内容,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纸张后处理装置中,准备了多个纸张输送路径。此外,优选无论经由哪一个路径,在纸张堆码于待机盘3中之前,都可以可靠地进行除电。
下面,参照图19对除电部件进行说明。如图19所示,在出口辊2的下游,配置有作为可以切换与纸张的抵接状态的纸张施力单元(biasingmeans)的纸张偏置臂16。纸张偏置臂16发挥使从出口辊2输送出来的纸张的输送更加顺畅的作用。纸张偏置臂16由导电性部件(例如、不锈钢制板材)形成。纸张偏置臂16通过凸轮随动臂17可以沿箭头A的上下方向转动,该凸轮随动臂17通过图19所示的辅助臂电机19的旋转驱动而被凸轮驱动。
而且,在位于该纸张偏置臂16的输送方向下游的一端部上,安装有除电部件15。优选除电部件15是揉搓极细径的不锈钢线材,并使其成为刷状而形成的。此外,待机盘3位于纸张偏置臂16的下方。
在由出口辊2夹持着纸张进行输送时,通过摩擦而带电。于是,从出口辊2输送出来的纸张被引导至纸张偏置臂16,在纸张与除电部件15接触的同时,输送纸张。
下面,对在待机盘3上堆码纸张时的、纸张偏置臂16的动作进行说明。通过使纸张辅助臂电机19旋转,使凸轮(未图示)旋转,并使凸轮随动臂17摇动。通过凸轮随动臂17的摇动,纸张偏置臂16沿图19中的向上的箭头方向升起并转动。此外,利用凸轮传感器夹缝18检测凸轮的旋转角位置。
构成为可以转动的纸张偏置臂16在(1)待机位置、(2)除电位置、(3)按压位置这三个位置停止。待机位置是最上方的位置,到纸张前端到达转动辊14为止,纸张偏置臂16位于该待机位置。除电位置是中间位置,在不需要进行后处理的直线排纸时,纸张偏置臂16位于该除电位置。
按压位置是最下方的位置,向待机盘3堆码纸张时,当纸张后端通过出口辊2时,纸张偏置臂16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在纸张堆码于待机盘3上时,将纸张按压在待机盘3上以防止纸张上浮、混乱。
如上所述,在待机盘3上堆码结束之后,使待机盘驱动电机(未图示)正转,使待机盘3沿纸张的横方向开放移动,使叶片5动作,并使纸张向处理盘4落下。待机盘3朝向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打开时,通过除电部件15的下半部,辅助纸张落下。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以任意角度保持纸张偏置臂16的姿势,可以针对例如从图像形成装置输送来的纸张的类别信息进行广泛的对应。即使在纸张输送过程中,也可以变更纸张偏置臂的姿势,因此,可以对应于纸张的状态。而且,可以不依存于纸张输送途经,可靠地使除电部件与纸张摩擦,以进行除电。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对纸张从待机盘3向处理盘4落下时,用于拍打纸张进行纵向调整的叶片进行说明。
图20是横向观察到叶片5的示意图。叶片5发挥以下作用:使待机盘3中堆码的纸张落到处理盘4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主动落下)时,通过拍打纸张后端,防止落下过程中的纸张的散乱,并且使拍落的纸张尽早地在处理盘4上进行纵向调整。因此,为了提高性能,需要高速旋转。
于是,为了减少拍打纸张时的冲击声、以及势头良好地旋转时的风声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适当地控制叶片5的旋转。
如图20所示,叶片5包括:卷线筒20,其为轴支承在叶片旋转轴22上的旋转体;安装在卷线筒20上的长度较短的叶片P1;以及长度较长的叶片P2。为了即使接触纸张P表面也不损伤纸张,叶片P1和叶片P2均为弹性体构成。通过短叶片P1,可以从待机盘3向处理盘4拍落纸张。此外,通过长叶片P2,可以对落到处理盘4中纸张进行纵向调整。此外,所配置的叶片5并不仅限于一个,根据处理的纸张的尺寸,也可以隔开规定间隔并排设置多个叶片。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叶片P1、P2共两个叶片。
通过叶片电机的脉冲管理,旋转驱动如此构成的叶片5。首先,使叶片电机正转,将驱动传递至叶片旋转轴22上,使卷线筒20旋转。
图21用于说明叶片5的旋转过程中的暂时停止控制。
计算叶片电机的脉冲,控制叶片旋转轴22的旋转角,通过短叶片P1从待机盘3向处理盘4拍落纸张之后,使叶片5的转动暂时停止。即、如图22所示,使叶片5的转动在处理盘4上的纸张表面和长叶片P2之间的保持有规定间隔Q2的位置上暂时停止。处理盘4上堆码的纸张的页数根据用户设定的后处理的内容进行变动,但是,由于是另外计算,所以,这里的规定间隔Q2仅是长叶片P2不接触纸张表面的距离。将短叶片P1和纸张表面之间的间隔Q1控制为Q1≤Q2的关系,但是,如果纸张P的堆码增加,则为0≤Q1<Q2。这样,在长叶片P2不接触纸张表面的位置上,使叶片5的转动暂时停止,是为了不防碍纵向调整辊7的纵向调整。而且,通过暂时停止,可以减轻伴随叶片5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噪音。
在暂时停止后,例如在经过数m sec后,在纵向调整辊7旋转的纵向调整过程中,再次进行叶片5的转动。基于该动作控制,通过长叶片P2,将落到处理盘4上的纸张引至处理盘4的内部,从而可靠地进行纵向调整。
下面,对纸张输送和叶片动作的定时进行说明。图22模式性地示出了纸张前端在处理盘4上的输送轨迹。此外,图23是用于说明叶片转动动作的ON/OFF控制和纸张的前端位置之间关系的说明图。在图22以及图23中,A表示比出口辊2更靠输送上游侧的位置,B表示待机盘3上的纸张的前端位置,C表示处理盘4上的纸张前端位置,D表示例如装订位置。
通过输送单元将纸张从位置A向位置B输送,在纸张落下堆码在待机盘3上之后,驱动叶片电机。如上所述,通过该动作,短叶片P1将纸张拍落到处理盘4上。此外,纸张从位置B移动至位置C。长叶片P2转动至不接触处理盘4上的纸张上表面的位置时,叶片旋转轴22使叶片电机停止。在该动作中,处理盘4上的纸张从位置C朝向位置D的可以装订的位置,基于惯性开始移动。当处理盘4上的纸张到达可以纵向调整的位置时,再次开始叶片电机动作。如图23所示,这一系列的动作是通过在从位置B移动至位置C的过程中、从位置C移动至位置D的过程中,ON控制叶片5的转动动作而实现的。
关于向处理盘4上堆码的纸张施加纵向调整力,上侧的纸张是依赖于叶片5的拍入,下侧则是依赖于纵向调整辊7。因此,关于在待机盘3上错开堆码的纸张,通过使纵向调整电机反转以反转驱动纵向调整辊7来调整第一页纸张,使叶片电机正转通过叶片5纵向调整第二页、第三页纸张。
此外,通过使由纵向调整辊7施加了稳定的纵向调整力的第一页纸张位于比第二页、第三页更靠输送方向下游的错开位置上,可以利用纸张的摩擦,将第一页的纵向调整力施加于第二页、进而第三页纸张上。
如上所述,通过叶片5的一次旋转动作,可以实现纸张向处理盘4的输送以及纵向调整。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降低拍打纸张的冲击声。此外,通过在叶片5的一次旋转前暂时停止,使叶片旋转数降低至一次旋转,因此,可以从图像形成装置高速地提供纸张,不影响后处理时间,可以有足够的余地进行调整。
(第五实施方式)
要将叶片5这样的旋转部件卡扣于旋转轴时,一般情况下,在旋转轴上形成槽,在该槽内插入销。因此,在槽和销之间,需要伴随着尺寸大小的间隙,从而会发生不稳。因此,旋转叶片5这样的旋转部件,拍打纸张时,会发生冲击或振动,产生噪音。虽然尝试了尽量减小槽和销之间的公差,但是,在制造上,存在限制。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卡扣旋转部件时所使用的平行销在叶片5的转动动作中不会发生乱动的构成。
下面,参照图24至图26,对使用平行销23卡扣叶片5的卷线筒20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24是表示卡扣了卷线筒20的立体图。如图24所示,在卷线筒20的中央部宽松地贯通有旋转轴22。在旋转轴22中,平行销23以穿过大致轴心的方式贯通。在卷线筒20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嵌入平行销23的槽24。此外,在槽24的内部,形成两处突起21。突起21的形状例如是山型。
图25示出了平行销、旋转轴、卷线筒部槽等的关系。
如图25所示,设定卷线筒20的卷线筒部槽24的尺寸,以使旋转轴22的孔的中心C1和卷线筒部槽24的中心C2错开的方式形成卷线筒部槽。例如平行销23为Φ2,并为不锈钢制。卷线筒部槽24以及卷线筒部突起21与卷线筒整体形成,为树脂模(mold)制。旋转轴22的材质例如为快削钢。
作为平行销23,选择比形成于卷线筒部槽24中的卷线筒部突起21强度更硬的物质。
从突起21的顶部21a到卷线筒部槽24的长边为止的尺寸小于平行销23的外径,例如为1.87±0.3mm。
在这样的构成中,在沿卷线筒20的卷线筒部槽24的长边的侧面上将平行销23的一侧推入旋转轴孔中,以插入平行销23。由此,形成于卷线筒部槽24内的突起21被压碎,从而平行销23不会发生不稳。以前面的例子而言,从突起21的顶部21a开始压碎0.13mm左右。
对于施加于上述平行销23的力的施加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5以及图26所示,将平行销23按压在卷线筒部槽24的侧面,另一方面,压碎两处突起21。从而,在平行销23上从突起21作用P、P的外力,从侧面作用相同大小的P’、P’外力。因此,作用于平行销23的力可以平衡,从而可以消除不稳。
这样,由于和平行销之间的不稳而具有发生噪音担忧的位置上,可以不限于叶片。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宽松地管理旋转轴和平行销的公差、旋转轴和卷线筒的公差,因此,不会使这些部件的制造性恶化,可以实现可靠的间隙镶嵌。此外,由于平行销不会乱动,可以减少振动声。
(第六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使经由了待机盘3的纸张落到处理盘4中,并进行了纵向横向调整后,实施例如装订处理。即、可以驱动横向调整板6进行横向调整。
但是,用户所希望的后处理的内容富于多样性,有分类不那么多的页数的纸张的需要。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与装订处理相比不要求严格的一致性的后处理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应对。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不经由处理盘4而在待机盘3上进行分类处理。如上所述,在待机盘3中,最大限度可以缓冲三页纸张,因此,关于三页以内的纸张,可以不经由处理盘4而在待机盘3上进行分类处理。关于超过三页的堆码纸张的分类处理,可以通过反复进行以三页为单位的待机盘3的分类处理,来进行应对。例如、从第四页到第六页为第二次分类处理,从第七页到第九页为第三次分类处理,以此方式进行应对。
下面,对待机盘3的分类处理进行说明。待机盘3由一对构成,包括待机盘部3L和待机盘部3R,该待机盘部3L相对于输送方向从纸张的宽度方向的左侧进行支承,该待机盘部3R则从纸张的宽度方向右侧进行支承。图27是表示待机盘3附近的立体图。如图27所示,穿过出口辊2的纸张以被转动辊14和待机盘夹送(pinch)辊25(参照图3)咬入的状态,在待机盘3中暂时待机。从该状态开始,暂时使转动磁体(未图示)动作,解除转动辊14的夹紧。此外,使待机盘驱动电机动作,如图28所示,例如,在图中,使右侧的待机盘部3R向左侧(箭头方向)移位规定量。由此,可以通过右侧横壁按压所堆码的纸张端,使其向左侧移位。在移位之后,再次由转动辊对14夹紧纸张端部(参照图29)。然后,使转动电机正转,向堆码盘13上排出实施了分类处理的纸张。
而且,不仅是右侧的待机盘部3R,左侧的待机盘部3L也以退避的方式向左侧移动,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分类量。同样,可以使待机盘部3L向右侧移动,使纸张P移位。此外,通过对应各打印工作,切换待机盘部3R、3L的移动方向以排出纸张,可以实现能够视觉地、物理地进行识别的偏置排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无需将纸张输送至处理盘,而在待机盘上进行分类,因此,可以大幅缩短分类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而且,由于不拍打纸张,可以降低噪音。
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变形构成要素进行具体化。此外,可以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形成各种发明。例如、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此外,也可以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

Claims (14)

1.一种薄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部,用于堆码由图像形成装置输送的第一薄片至第三薄片,将所述第二薄片、第三薄片的后端从所述第一薄片的后端在输送方向后端侧错开堆码;
挡块,配置于堆码在所述承载部上的所述薄片的后端侧;以及
调整部件,使所述第一至第三薄片滑动至薄片的后端部,使所述第二以及第三薄片的后端在所述第一薄片之前与所述挡块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与所述第一薄片的下表面接触的第一部件,使所述第一薄片滑动,同时,通过与所述第三薄片的上表面接触的第二部件使所述第三薄片滑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以及第三薄片之间的第二薄片向后端侧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还包括第一托盘以及配置于所述第一托盘下方的第二托盘,
所述第一托盘将所述第二以及第三薄片由所述第一薄片在输送方向后端侧错开并堆码后向所述第二托盘落下,
所述调整部件使所述第二托盘接住的薄片向配置于所述第二托盘上的薄片的后端侧的所述挡块侧滑动,使所述薄片后端与所述挡块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与所述第一薄的下表面接触的第一部件,使所述第一薄片滑动,同时,通过与所述第三薄片的上表面接触的第二部件使所述第三薄片滑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以及第三薄片之间的第二薄片向后端侧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薄片与所述第二薄片一致,并向所述第一托盘堆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倾斜成后端侧并低于前端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薄片向所述第二托盘落下后,后续的薄片经由所述第一托盘逐张向所述第二托盘落下。
8.一种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薄片;
以使所述第二以及第三薄片的后端在所述第一薄片的后端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错开的状态堆码输送的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薄片,
使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纸张向后端侧滑动,撞到挡块后,所述第二以及第三薄片的后端比所述第一薄片先撞到所述挡块,由此,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通过与所述第一薄片的下表面接触的第一部件使所述第一薄片滑动,同时通过与所述第三薄片的上表面接触的第二部件使所述第三薄片滑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以及第三薄片之间的所述第二薄片向后端侧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二以及第三薄片在输送方向后端侧从所述第一薄片错开堆码在第一托盘上,
使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薄片向配置于所述第一托盘下方的第二托盘落下;
使所述第二托盘接住的薄片向配置于所述第二托盘上的薄片的后端侧的所述挡块侧滑动,使所述薄片的后端侧抵接于所述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与所述第一薄片的下表面接触的第一部件使所述第一薄片滑动,同时通过与所述第三薄片的上表面接触的第二部件使所述第三薄片滑动,从而使所述第一以及第三薄片之间的所述第二薄片向后端侧滑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薄片与所述第二薄片一致,并堆码在所述第一托盘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盘倾斜成后端侧低于前端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薄片向所述第二托盘落下后,后续的薄片经由所述第一托盘逐张地向所述第二托盘落下。
CN2011103594883A 2008-06-18 2008-06-18 薄片处理装置以及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2514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94883A CN102514970A (zh) 2008-06-18 2008-06-18 薄片处理装置以及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594883A CN102514970A (zh) 2008-06-18 2008-06-18 薄片处理装置以及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69236A Division CN101289148B (zh) 2008-06-18 2008-06-18 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后处理纸张的缓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4970A true CN102514970A (zh) 2012-06-27

Family

ID=4628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94883A Pending CN102514970A (zh) 2008-06-18 2008-06-18 薄片处理装置以及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1497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888A (zh) * 2012-12-18 2014-06-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8455353A (zh) * 2017-02-22 2018-08-28 株式会社东芝 片材处理装置和排纸方法
CN109514893A (zh) * 2017-09-20 2019-03-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用帘线层的接合装置以及接合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3859A (zh) * 1997-05-12 1999-01-06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打印机的叠置的纸张输出装置
JPH11157741A (ja) * 1997-08-07 1999-06-15 Ricoh Co Ltd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H11301912A (ja) * 1998-04-24 1999-11-02 Fuji Xerox Co Ltd フィニッシャ装置
US20040181308A1 (en) * 2003-03-07 2004-09-16 Canon Finetech Inc.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060066029A1 (en) * 2004-09-28 2006-03-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ost-process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3859A (zh) * 1997-05-12 1999-01-06 莱克斯马克国际公司 打印机的叠置的纸张输出装置
JPH11157741A (ja) * 1997-08-07 1999-06-15 Ricoh Co Ltd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H11301912A (ja) * 1998-04-24 1999-11-02 Fuji Xerox Co Ltd フィニッシャ装置
US20040181308A1 (en) * 2003-03-07 2004-09-16 Canon Finetech Inc.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060066029A1 (en) * 2004-09-28 2006-03-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ost-process apparatu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3888A (zh) * 2012-12-18 2014-06-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8455353A (zh) * 2017-02-22 2018-08-28 株式会社东芝 片材处理装置和排纸方法
CN108455353B (zh) * 2017-02-22 2021-02-23 株式会社东芝 片材处理装置和排纸方法
CN109514893A (zh) * 2017-09-20 2019-03-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用帘线层的接合装置以及接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9148B (zh) 纸张后处理装置和后处理纸张的缓冲方法
US8028983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20040089994A1 (en) Sheet feeder which separates sheets with variable speed and/or direction blown ai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0555094C (zh) 片材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US20060023269A1 (en) Document feeder
JP2009190809A (ja) 媒体反転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CN103662893B (zh) 薄片体输送装置和具有薄片体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86420B (zh) 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514970A (zh) 薄片处理装置以及薄片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CN102411275A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8205867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144601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sheet feeding method
US7758035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8189435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8265996A (ja)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30769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US10717304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070210511A1 (en) Sheet buffer device with rotating disk
JP428909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6101547B2 (ja) シート搬送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ト収納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2116608A (ja) シート搬送方法、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032676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排出用紙のカール矯正装置
JP2009173387A (ja) 用紙積載機構、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6348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02226076A (ja) シート送り装置、原稿送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