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2673A - 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2673A
CN102512673A CN2011104336588A CN201110433658A CN102512673A CN 102512673 A CN102512673 A CN 102512673A CN 2011104336588 A CN2011104336588 A CN 2011104336588A CN 201110433658 A CN201110433658 A CN 201110433658A CN 102512673 A CN102512673 A CN 1025126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len
artemisia
pollen allergen
vaccine
aller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36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2673B (zh
Inventor
白彩明
裴潇竹
姜敏
汤承祁
何立峰
牛占坡
乔秉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hualian Xie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hualian Xie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hualian Xie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hualian Xieh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336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12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12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26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2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2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其含有蒿属花粉变应原和铝佐剂,其中蒿属花粉变应原为大籽蒿花粉、黄花蒿花粉和艾蒿花粉变应原。本发明能够显著治疗过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变应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Description

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对于变态反应疾病的认识始于“花粉热”,1911年科学家noon和freeman首次利用花粉提取液来治疗花粉热,变应原疾病治疗的历史从此开始。我国变应原的发展是1956年协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张庆松教授从美国引进,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中国最重要的秋季型致敏花粉是蒿属(Artemisia)植物花粉,为发展中国自己的变应原,实现变应原本土化的道路提供依据。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叶世泰、乔秉善牵头全国数十家医院完成的中国气传致敏花粉调查显示,很多地区夏秋季空气中花粉含量最多的为蒿属花粉。赵京等在北京地区13~14岁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蒿属花粉敏感者为5.7%。此后,我国各地区对我国蒿属花粉过敏开展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见如下。
段志坚《呼和浩特市过敏原分布情况及临床分析》中显示呼和浩特市诱导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为蒿属花粉。
张克生《呼和浩特地区气传与致敏花粉的探讨》结果显示呼和浩特地区的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
孟和宝力高《呼和浩特市区秋季过敏性鼻炎人群过敏原检测分析》:呼和浩特地区秋季主要过敏原为蒿属植物,艾蒿花粉,对尘螨、粉尘螨过敏者占一定比例。
刘光辉《武汉城区花粉症患者主要致敏花粉的研究》;刘光辉、祝绒飞《武汉地区蒿属花粉分布及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蒿属花粉是武汉城区秋季主要致敏花粉之一。
杨炯《武昌地区空气中主要致敏花粉调查》:蒿属花粉为本地区夏秋季主要致敏花粉。
董尚雄《湖北省荆门地区气传花粉与过敏性哮喘相关性》:荆门市主要秋季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
张宏誉《北京市气传蒿属花粉浓度调查》:北京地区在蒿属花粉临床季节内,日平均浓度在100g/m3
赵艳《阿罗格点刺试验在变应性鼻炎病原诊断中的应用》:蒿属花粉为荆门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过敏原。
曹绥平《变态反应性疾病201例致敏原分析》:陕西省榆林地区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
西安医科大学二附院呼吸内科《西安地区气传花粉动态的初步调查》:西安地区秋季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魏秀兰《山西省1298例次变应原测定结果分析》:蒿属花粉为山西地区儿童哮喘变态反应原主要因素。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变态反应科李国琴《大同地区240例花粉症抗原皮试及临床分析》:大同地区致敏花粉源中蒿属花粉居首。
军区兰州总医院变态反应室张兴勇《兰州地区224例变应性鼻炎皮试结果分析》;《兰州地区87例花粉症分析》;《空军某部群发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调查报告》;兰州军区医院胸内科陈琳《兰州地区气传花粉初步调查》:兰州地区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
《洛阳市区360例花粉症患者变应原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变态反应室,洛阳地区秋季诱导花粉症和哮喘症状的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
十九冶医院贺鸿珍《马鞍山地区100例过敏性鼻炎病人的抗原及脱敏疗效观察》:马鞍山地区过敏性鼻炎致敏原主要吸入物为室内尘土、粉尘螨、蒿属花粉囊与多价霉菌。
孙娟《气传致敏花粉区域性调查现状》:我国八大地区均有蒿属花粉过敏。
李全文《山东省三市空气中气传及致敏花粉调查》:山东省济南、潍坊和烟台主要致敏花粉为蒿属花粉。
以上蒿属花粉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蒿属花粉过敏广泛分布我国各个地区,在北方地区蒿属花粉是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主要致病因素。
蒿属(Artemisia)植物为1、2或多年生草本,稀灌木,常具浓烈香气,多有根状颈和营养枝。茎多直立,部分丛生状,有明显纵棱;植物常被绒毛;叶互生,绝大部分羽毛状分裂;头状花序小,基部常有小苞片;花异性,边缘花雌性,中央花两性。蒿属的花粉特征具有高度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花粉呈球形或近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具三孔沟,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多数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少数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6。其产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北美洲和欧洲主要过敏的蒿属花粉为艾蒿花粉,我国蒿属花粉有186种44变种,遍布全国,西北,华北,东北及西南省区最多,华东,华中,华南略少,多生于荒坡、旷野及路旁。
协和医院变应原制备中心制备的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注射液、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注射液在国内各地数百家医院使用了几十年,有效的抑制了我国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向过敏性哮喘的转变,有效的减轻了我国蒿属花粉过敏性病人哮喘的症状。
现在变应原特异免疫治疗的方法主要分为皮下注射给药免疫治疗和舌下给药免疫治疗。皮下注射给药免疫治疗已有100年的历史,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被得到证明。上世纪90年代初,变应原舌下滴剂疫苗诞生,1998年,WHO宣布了变应原舌下滴剂疫苗安全和有效。
但是舌下给药免疫脱敏的方式相比皮下注射免疫给药,治疗周期长,短时间内疗效不显著,平均脱敏周期3~5年。在一个治疗周期中,舌下给药方式免疫脱敏给药的剂量是皮下注射给药量的100倍。所以皮下注射给药免疫脱敏的方式相比舌下给药,虽然病人依从性差,但治疗周期短,见效快,治疗费用低。所以两种给药方式是相辅相成。Al(OH)3佐剂广泛用于生物制品中,已被证明安全有效。Al(OH)3佐剂是最早用于变应原疫苗中,也是目前在变应原疫苗使用最广泛的佐剂。其跟变应原吸附,使变应原在体内缓释,减少了病人注射次数,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疾病的疫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疫苗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其含有蒿属花粉变应原和铝佐剂,其中蒿属花粉变应原为大籽蒿花粉、黄花蒿花粉和艾蒿花粉变应原。
所述三种花粉变应原的总有效剂量浓度为:1AU/ml~1000AU/ml,蛋白浓度0.01μg/ml~50μg/ml。(Bradford法测蛋白浓度)。其中,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活性范围为1AU/ml~1000AU/ml,蛋白浓度0.01μg/ml~50μg/ml;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活性范围为1AU/ml~1000AU/ml,蛋白浓度0.01μg/ml~50μg/ml;艾蒿花粉变应原活性范围为1AU/ml~1000AU/ml,蛋白浓度0.01μg/ml~50μg/ml。
优选地,所述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和艾蒿花粉变应原按照活性等比例混合。
所述铝佐剂含量为0.0001~1.25mg/ml。
所述疫苗还包括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盐和苯酚。
优选地,该疫苗各成分配比如下:三种花粉变应原的有效浓度为1AU/ml~1000AU/ml,0.5%~1%的NaCl,2mM~200mM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盐,0.0001~1.25mg/ml的Al(OH)3,0.2%~0.5%的苯酚。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其包括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和艾蒿花粉变应原。
所述药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疫苗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过敏性疾病选自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上述疫苗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分别从大籽蒿花粉、黄花蒿花粉和艾蒿花粉中分离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和艾蒿花粉变应原。
(2)将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和艾蒿花粉变应原冻干复溶后的原液按比例混合,添加Al(OH)3佐剂4℃过夜吸附至终浓度为0.0001-1.25mg/ml,得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疾病的注射用疫苗。
所述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和艾蒿花粉变应原分离方法如下:
1)通过机械(吸尘器)采集或水培法分别收集大籽蒿花粉或黄花蒿花粉或艾蒿花粉,然后使用200~300目网筛除去灰尘等杂质,并对所收集花粉进行纯度检测,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2)将1)所得到的花粉连续3~5h用丙酮浸泡搅拌脱脂,每间隔30min搅拌10min,更换新的丙酮连续脱脂3~5次,直到上清液为无色为止,将脱脂后的固体物自然干燥。
3)将脱脂后的大籽蒿花粉或黄花蒿花粉或艾蒿花粉以投料比1∶10~1∶50(W∶V)加入50mM~500mM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4℃搅拌4~24h。
4)将提取后的提取液,6000rpm,4℃,离心15min。取上清8000rpm,4℃,离心30min后取上清。5)将离心分离后的离心液用8μm滤膜澄清过滤,再将粗提液经0.45μm、0.22μm滤膜依次过滤。
6)将5)过滤后的提取液,用5KD超滤膜衡滤,直到滤出液上清为无色或滤出液的电导与超滤用缓冲液一致。用RSAT竞争免疫抑制法测定原液活性,其活性不低于2000AU/ml。
7)将超滤浓缩后原液加入终浓度为1%-10%甘露醇溶液后,按照冻干工艺条件,-45℃冻结,在10Pa-15Pa真空压力下,-30℃干燥,控制水分含量≤3%。。
本发明制备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选用的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和艾蒿花粉变应原是我国主要致敏的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其有效性高于单一的蒿属花粉变应原。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联合的疫苗囊括了我国致敏蒿属花粉的主要变应原。
2、吸附到Al(OH)3上,在体内起到了缓释的作用,提高了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变态反应疾病皮下注射免疫脱敏给药方式,相比舌下含服滴剂给药方式,见效快,治疗周期短。整个治疗周期给药剂量远小于舌下滴剂给药剂量(约100倍),其治疗费用远远小于舌下滴剂给药免疫脱敏,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4、本发明能够显著治疗过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变应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大籽蒿花粉变应原原液的制备
1)通过机械(吸尘器)采集或水培法收集大籽蒿花粉,然后使用300目网筛除去灰尘等杂质,并对所收集花粉进行纯度检测,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2)将1)所得到的花粉以体积比1∶5加入丙酮,在室温间断搅拌下脱脂,每次3h,脱脂后丙酮无色,将脱脂后的固体物自然干燥至无丙酮味。
3)将脱脂后的大籽蒿花粉1000g以投料比1∶25(W∶V)加入25000ml 200mM PH8.0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4℃搅拌24h。
4)将提取后的提取液,6000rpm,4℃,离心15min。取上清8000rpm,4℃,离心30min后取上清。
5)将离心分离后的离心液用8μm滤膜澄清过滤,再将粗提液经0.45μm、0.22μm滤膜依次过滤。
6)将5)过滤后的提取液,用5KD超滤膜衡滤,直到滤出液上清为无色或滤出液的电导与超滤用缓冲液一致。将提取液超滤浓缩到原体积1/5,用RSAT竞争免疫抑制法测定原液活性,其活性不低于2000AU/ml。
7)将超滤浓缩后原液加入终浓度为1%-10%甘露醇溶液后,按照冻干工艺条件,-45℃冻结,在10Pa-15Pa真空压力下,-30℃干燥,控制水分含量≤3%。
实施例2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原液的制备
1)通过机械(吸尘器)采集或水培法收集黄花蒿花粉,然后使用300目网筛除去灰尘等杂质,并对所收集花粉进行纯度检测,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2)将1)所得到的花粉以体积比1∶5加入丙酮,在室温间断搅拌下脱脂,每次3h,脱脂后丙酮无色,将脱脂后的固体物自然干燥至无丙酮味。
3)将脱脂后的黄花蒿花粉1000g以投料比1∶25(W∶V)加入25000ml 200mM PH8.0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4℃搅拌24h。
4)将提取后的提取液,6000rpm,4℃,离心15min。取上清8000rpm,4℃,离心30min后取上清。
5)将离心分离后的离心液用8μm滤膜澄清过滤,再将粗提液经0.45μm、0.22μm滤膜依次过滤。
6)将5)过滤后的提取液,用5KD超滤膜衡滤,直到滤出液上清为无色或滤出液的电导与超滤用缓冲液一致。将提取液超滤浓缩到原来体积的1/5,用RSAT竞争免疫抑制法测定原液活性,其活性不低于2000AU/ml。
7)将超滤浓缩后原液加入终浓度为1%-10%甘露醇溶液后,按照冻干工艺条件,-45℃冻结,在10Pa-15Pa真空压力下,-30℃干燥,控制水分含量≤3%。
实施例3:艾蒿花粉变应原原液的制备
1)通过机械(吸尘器)采集或水培法收集艾蒿花粉,然后使用300目网筛除去灰尘等杂质,并对所收集花粉进行纯度检测,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2)将1)所得到的花粉以体积比1∶5加入丙酮,在室温间断搅拌脱脂,每次3h,直至脱脂后上清丙酮为无色,将脱脂后的固体物自然干燥至无丙酮味后称重。
3)将脱脂后的艾蒿花粉1000g以投料比1∶25(W∶V)加入25000ml200mM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4℃搅拌24h。
4)将提取后的提取液,6000rpm,4℃,离心15min。取上清8000rpm,4℃,离心30min后取上清。
5)将离心分离后的离心液用8μm滤膜澄清过滤,再降粗提液经0.45μm、0.22μm滤膜依次过滤。
6)将5)过滤后的提取液,用5KD超滤膜衡滤,直到滤出液上清为无色或滤出液的电导与超滤用缓冲液一致。将提取液超滤浓缩到原来体积的1/5,用RSAT竞争免疫抑制法测定原液活性,其活性不低于2000AU/ml。
7)将超滤浓缩后原液加入终浓度为1%-10%甘露醇溶液后,按照冻干工艺条件,-45℃冻结,在10Pa-15Pa真空压力下,-30℃干燥,控制水分含量≤3%。
实施例4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的制备
1)半成品的配制
将大籽蒿花粉变应原冻干品、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冻干品、艾蒿花粉变应原冻干品分别用50mM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溶解配制为不低于2000AU/ml后混合,配制为不低于2000AU/ml蒿属花粉变应原原液,添加等体积2.5mg/mlAl(OH)34℃过夜搅拌吸附,用50mM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依次稀释为100AU/ml、10AU/ml、1AU/ml,添加终浓度为0.4%的苯酚、终浓度为0.5%的氯化钠,最终配制成1000AU/ml、100AU/ml、10AU/ml、1AU/ml四个浓度的半成品。
2)半成品分装
将检验合格的四个浓度的半成品,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到10ml西林瓶中,每瓶5ml。
实施例5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制备过程的分步检测
如表1所示,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原液、混合后的原液、均为无异物、无沉淀的澄清液体,半成品为无异物的乳白色混悬液,无菌检查应均为阴性,无异常毒素,pH值为7.2-8.0。
表1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原液、混合后原液、半成品的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0123356940000091
Figure BDA0000123356940000101
疫苗成品按每0.5ml/只注射体重为18-20g小鼠腹腔,共20只,一月内应无死亡,小鼠体重增加应同于正常生理盐水对照组(见表2)。
疫苗成品检查结果(见表3),疫苗成品中苯酚含量不高于4mg/ml,铝含量不高于1.25mg/ml,应在无菌检查中为阴性。
表2疫苗成品安全性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0123356940000102
表3疫苗成品检查结果
  疫苗   苯酚含量(mg/ml)   铝含量(mg/ml)   pH   无菌试验
  1000AU   3.90   1.13   7.8   无菌生长
  100AU   3.85   0.12   7.7   无菌生长
  10AU   3.95   0.011   7.8   无菌生长
  1AU   3.90   0.0007   7.7   无菌生长
实施例6免疫原性研究
将实施例4制备的1000AU/mlAl(OH)3佐剂蒿属花粉囊变应原疫苗、1000AU/ml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水制剂分别免疫清洁级豚鼠,第一次免疫后第七天第二次免疫,第14天第3次免疫,免疫方法及剂量与第一次相同,皮下注射0.5ml。并于免疫前及每次免疫后30天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检测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见表4。
表4豚鼠免疫后各组特异IgG抗体水平效价比较
  实验组   效价水平
  Al(OH)3   740000
  水制剂   43000
从以上结果显示,1000AU/ml含有Al(OH)3佐剂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和1000AU/ml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水制剂分别免疫豚鼠后,含佐剂的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和水制剂产生特异IgG抗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性。
实施例7Al(OH)3佐剂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药效学评价
1、动物致敏
参考Hsiue TR等人Int Arch Allergy Immuol 1997;112(3):295-302其中的方法,将20mg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艾蒿花粉变应原混合溶液吸附到1%Al(OH)3凝胶上,给豚鼠皮下注射0.5ml,另将20mg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溶于0.1%Al(OH)3凝胶上,给同一豚鼠腹腔注射0.5ml。每间隔10天重复致敏1次,共3次。
2、给药方式
试验组共分为6组:正常组、对照组、三种蒿属花粉混合变应原给药组、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给药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给药组、艾蒿花粉变应原给药组。正常组在试验期间不给药,对照组为变应原溶媒。三种蒿属花粉混合变应原Al(OH)3佐剂疫苗的规格(实施例4):1000AU/ml(4号)、100AU/ml(3号)、10AU/ml(2号)、1AU/ml(1号)。
Al(OH)3佐剂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疫苗、Al(OH)3佐剂黄花蒿花粉变应原疫苗、Al(OH)3佐剂艾蒿花粉变应原疫苗规格:1000AU/ml(4号)、100AU/ml(3号)、10AxU/ml(2号)、1AU/ml(1号)。每组清洁级致敏豚鼠10只。
用法用量:皮下注射,具体使用方法按Al(OH)3佐剂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的使用说明。
3、药效学评价
在给药结束后,每组豚鼠分别在不同位置皮下注射0.5ml100AU/ml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水溶液、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水溶液、艾蒿花粉变应原水溶液。测量每只豚鼠不同注射部位产生的风团和红斑的直径(长轴直径和短轴直径的平均值),计算每组豚鼠每种花粉变应原风团和红斑直径的算术平均数。给药1组:为Al(OH)3佐剂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混合疫苗;给药2组:为Al(OH)3佐剂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疫苗;给药3组:为Al(OH)3佐剂黄花蒿花粉变应原疫苗;给药4组:Al(OH)3佐剂艾蒿花粉变应原疫苗。结果如表6。
表5:Al(OH)3佐剂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药效学评价风团和红斑直径(mm)
  组别   大籽蒿花粉变应原   黄花蒿花粉变应原   艾蒿花粉变应原
  正常组   33   34   33
  对照组   35   32   34
  给药1组   15   14   13
  给药2组   12   26   27
  给药3组   25   13   25
  给药4组   23   24   14
从表中可知:单一Al(OH)3佐剂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能够有效地降低对应蒿属花粉过敏程度,同时也可以降低其他两种蒿属花粉过敏程度,但是单一Al(OH)3佐剂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相对三种蒿属花粉混合变应原疫苗,其对其它两种蒿属花粉过敏的治疗的有效程度不如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混合Al(OH)3佐剂疫苗(p<0.01)。通过此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存在交叉性,但也存在差异性,三种蒿属花粉变应原联合疫苗的有效性高于单一的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
实施例7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疫苗的临床疗效
1、实验方案
挑选花粉症病人共93例,病程4年以上,经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点刺液、黄花蒿花粉变应原点刺液、艾蒿花粉变应原点刺液点刺试验均为阳性(+++以上)。含Al(OH)3佐剂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的规格均为:1号:1AU/ml,2号:10AU/ml,3号:100AU/ml,4号:1000AU/ml。93例病人中,男50例,女43例,最大年龄58岁,最小年龄9岁。使用方法:本品治疗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起始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于前臂伸侧行皮内注射。起始治疗阶段每周注射1次。达到维持剂量后每月注射1次。疫苗注射用量及治疗结果如表6、所示。
表6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疫苗给药方案
Figure BDA0000123356940000131
Figure BDA0000123356940000141
2、治疗的疗效
我们将疗效的判定标准分为四级:
一级、病人经过治疗后,有三个以上花粉季节在原地区未发病者,列为基本痊愈。
二级、脱敏以后:①花粉季节发病时间缩短。②症状减轻。③对症用药减少或免用。④原来在发病季需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者,脱敏后激素停用。⑤发病季节原来必须住院治疗者,脱敏后可以免于住院治疗。⑥发病季原来不能上班工作者,治疗后可以坚持日常工作。⑦花粉鼻炎病人脱敏治疗后十年以上未出现哮喘症状者。⑧过敏性鼻炎并哮喘的病人,治疗后花粉季不再出现哮喘发作症状。⑨脱敏治疗后,发病季节各项客观检查及体征有明显减轻者。凡在上列九项指标中具有三项以上者,属于明显好转。
三级、在上列九项指标中具有1~2项者,属于减轻。
四级、治疗前后发病基本无改变着属于无效。
现将93例花粉过敏病人的总的脱敏治疗疗效列为表7。
表7含Al(OH)3佐剂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的临床疗效
  疗效   基本痊愈   明显好转   减轻   无效
  例数   13   32   43   5
  百分比   14%   34%   46%   6%
从上表可以看出,Al(OH)3佐剂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疫苗特异性脱敏总的疗效可达94%,有效地治愈和缓解了蒿属花粉过敏患者的症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其含有蒿属花粉变应原和铝佐剂,其中蒿属花粉变应原为大籽蒿花粉、黄花蒿花粉和艾蒿花粉变应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花粉变应原的总有效剂量浓度为:1AU/ml~1000AU/ml,蛋白浓度0.01μg/ml~50μg/ml;其中,大籽蒿花粉变应原活性范围:1AU/ml~1000AU/ml,蛋白浓度0.01μg/ml~50μg/ml;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活性范围为1AU/ml~1000AU/ml,蛋白浓度0.01μg/ml~50μg/ml;艾蒿花粉变应原活性范围为1AU/ml~1000AU/ml,蛋白浓度0.01μg/ml~50μg/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和艾蒿花粉变应原按照活性等比例混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铝佐剂含量为0.0001~1.25mg/ml。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还包括氯化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盐和苯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其中NaCl的浓度为0.5%~1%,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盐浓度为2mM~200mM,苯酚的浓度为0.2%~0.5%。
7.一种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和艾蒿花粉变应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赋形剂。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疫苗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分别从大籽蒿花粉、黄花蒿花粉和艾蒿花粉中分离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和艾蒿花粉变应原。
(2)将大籽蒿花粉变应原、黄花蒿花粉变应原和艾蒿花粉变应原冻干复溶后的原液按比例混合,添加疫苗佐剂,得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疾病的注射用疫苗。
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疫苗在制备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敏性疾病选自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和慢性荨麻疹。
CN201110433658.8A 2011-12-21 2011-12-21 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512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3658.8A CN102512673B (zh) 2011-12-21 2011-12-21 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3658.8A CN102512673B (zh) 2011-12-21 2011-12-21 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2673A true CN102512673A (zh) 2012-06-27
CN102512673B CN102512673B (zh) 2014-09-10

Family

ID=46283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3658.8A Active CN102512673B (zh) 2011-12-21 2011-12-21 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126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5065A (zh) * 2016-12-31 2018-07-10 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黄花蒿1类变应原蛋白及其应用
CN108743935A (zh) * 2018-06-27 2018-11-06 杨永锋 接触性携带过敏原材料康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及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5064B (zh) * 2016-12-31 2020-06-09 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黄花蒿3类变应原蛋白及其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5022A (zh) * 2009-06-08 2010-12-08 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含有蒿属花粉变应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5022A (zh) * 2009-06-08 2010-12-08 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稳定的含有蒿属花粉变应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5065A (zh) * 2016-12-31 2018-07-10 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黄花蒿1类变应原蛋白及其应用
CN108265065B (zh) * 2016-12-31 2021-04-27 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黄花蒿1类变应原蛋白及其应用
CN108743935A (zh) * 2018-06-27 2018-11-06 杨永锋 接触性携带过敏原材料康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方法及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2673B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9309A (zh) 一种分离纯化的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A群C群脑膜炎球菌联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52900A (zh) 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12672B (zh) 一种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56632A (zh) 多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897963B (zh) 一种手足口病病毒疫苗
CN107177001B (zh) 一种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病的卵黄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13917B (zh) 无细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杆菌-AC群脑膜炎球菌联合疫苗
Zhi-Gang et al. A study on pollen allergens in China
CN101195647A (zh) 羟基红花黄色素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166356A (zh) α-甘露聚糖肽作为疫苗佐剂的应用及基于该应用制备的疫苗制剂
Aranha et al. Humoral immune and adjuvant responses of mucosally-administered Tinospora cordifolia immunomodulatory protein in BALB/c mice
CN102512673B (zh) 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用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92919C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喷雾剂
CN102988979B (zh) 蒿属花粉变应原疫苗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9931B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的新用途
WO2024066288A1 (zh) 一种疫苗佐剂、疫苗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721249A (zh) 一种流脑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39227A (zh) 一种豚草花粉变应原浸提物、其浸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3291B (zh) 一种动物药材冻干粉的制备方法
CN1250284C (zh)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CN102327341A (zh) 一种用于小儿感冒退热的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0891A (zh) 一种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17344A (zh) 一种液体疫苗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686992B (zh) 卡介菌多糖核酸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及其注射剂和制备方法
CN109675030A (zh) 一种用于妇科炎症的免疫球蛋白IgY复合洗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