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4104A - 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04104A
CN102504104A CN2011103709745A CN201110370974A CN102504104A CN 102504104 A CN102504104 A CN 102504104A CN 2011103709745 A CN2011103709745 A CN 2011103709745A CN 201110370974 A CN201110370974 A CN 201110370974A CN 102504104 A CN102504104 A CN 102504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omer
reactive
chmdaac
laking agent
dmdaa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097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跃军
余义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11037097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041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04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041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针对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目前存在的弱点,设计将反应性单体(3-氯-2-羟丙基)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CHMDAAC)与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并通过控制产物中结构单元CHMDAAC与DMDAAC的摩尔比例及其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粘度)大小,从而获得了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均受控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为印染工业领域提供一类使干摩擦牢度及湿摩擦牢度均得到提高的反应性聚季铵盐高技术新固色剂产品,本发明产品具有以下特点:特定的特征粘度值范围(0.10~1.00dL/g)、良好的固色性能;其结构中反应性结构单元CHMDAAC与基准结构单元DMDAAC的摩尔含量比控制为2/98~20/80。

Description

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性聚季铵盐阳离子型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特别是一种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棉纤维为当前人们生活中最受青睐的织物纤维之一,在服用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吸湿型、保暖性及柔软的手感,且清洁保健和可降解回收利用性能等优点,其主要结构组成为纤维素。为了满足人们对衣着棉织物不同颜色的需求,因而要对其进行染色,其染色染料主要有还原染料、直接染料、硫化染料及活性染料等,但染料与纤维间的作用力较弱及利用率不高等因素致使染料的染色牢度不够理想,需用固色剂进行固色。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固色剂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其固色机理是因其分子链单元结构与棉纤维纤维素结构的相似特点而可能具有较为紧密的分子间力作用,而致使其在棉纤维上应具有良好的固色性能,而被应用于棉纤维上各种染料的固色。同时由于其另一固色机理是通过结构中的季铵盐阳离子与染料结构中的阴离子以离子键相结合而形成色淀以达到固色目的。因此,其与染料分子间的离子键作用及与棉织物纤维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在摩擦等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受到破坏,其摩擦牢度尤其是湿摩擦牢度仍不够理想。
国内外研究者注意到上述情况,针对PDMDAAC固色剂的结构改性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如在PDMDAAC结构中引入可以与染料或棉织物中羟基等基团发生反应形成共价键的反应性基团,从而以共价键的形式加强PDMDAAC与棉纤维或染料间的作用联系,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固色牢度;具体工作如下:
文献 1[Daniher F A, Aspland J R. Wet fast dyed cellulosic materials[P]. US 4 735 628, 1988-4-5]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与N-羟甲基丙烯酰进行共聚,将所得的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对棉织物上某种直接染料固色,结果表明,固色前后耐洗白布沾色牢度由2~3级大大提高至4~5级,这可能是因为此固色剂结构中不但含有与染料阴离子作用结合的阳离子,而且还含有可与棉织物中羟基发生共价交联的羟甲基结构,致其耐洗牢度有所提高。
文献 2[Collins G W, Burkinshaw S M, Gordon R. Dyeing of textiles [P]. US 2001/0054209 A1, 2001-12-27]将烯丙基胺与DMADAAC进行共聚,所得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用于某种活性染料染色的棉织物固色时,结果表明,固色前后耐洗原样褪色牢度及白布沾色牢度均由3级提高至5级(最高级),因其中亲核性的氨基可与未上染活性染料中的活性氯发生有效共价作用,从而降低了未上染活性染料的水溶性,致其表现出突出的固色性能。
文献3[杨海涛,周向东,董娟等. AM-DMDAAC共聚固色剂的合成及应用[J]. 印染,2010,(5):10-13, 23.]将丙烯酰胺与DMADAAC进行共聚,所得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用于某种活性染料染色的棉织物固色时,结果表明,其湿摩擦牢度可达3级,干摩擦牢度可达4级, 皂洗白布沾色牢度可达4级。
虽然国内外文献中对PDMDAAC固色剂的结构改性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但存在以下缺陷:
(1) 文献1中所涉及的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的弱点是其中的N-羟甲基结构(来源于甲醛与胺的缩合物)在固色后的染整及长期的衣着过程中可能会分解并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甲醛,环保性安全性欠佳;此外,其固色性能方面仅涉及到耐洗白布沾色牢度,而并没有对目前比较关注的干摩擦及湿摩擦等牢度问题进行研究,致其目前应用性能的参考价值有限。
(2) 文献2其重点分别对相应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在棉织物上染料固色时的耐洗原样褪色及白布沾色等牢度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研究,但没有对目前比较关注的干摩擦及湿摩擦等牢度问题进行研究,致其目前应用性能的参考价值有限。
(3) 文献3研究了一类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的干摩擦及湿摩擦等牢度问题进行研究,但其湿摩擦牢度仅为3级;此外,其固色性能也没有与同类固色剂产品尤其是与未改性的PDMDAAC固色剂等进行横向比较,致使很难客观评价此产品应用性能上的优劣性。
(4) 文献1,2,3均研究了不同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的合成,但并没有涉及到其结构控制及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粘度)控制等对其性能影响的关键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目前存在的这些弱点,设计将反应性单体(3-氯-2-羟丙基)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CHMDAAC)与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共聚,并通过控制产物中结构单元CHMDAAC与DMDAAC的摩尔比例及其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粘度)大小,从而获得了一种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均受控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为印染工业领域提供一类使干摩擦牢度及湿摩擦牢度均得到提高的反应性聚季铵盐高技术新固色剂产品,其反应方程式如式所示。
Figure 337887DEST_PATH_IMAGE001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依据为:
一方面,就分子结构而言,所得含反应性基团的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其结构中的反应性基团(CHMDAAC
在合成制备过程中,所得反应性PDMDAAC共聚改性固色剂的结构控制可通过调节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基准单体(DMDAAC)的摩尔比例来实现;同时,其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可依据以下理论实现:对于自由基聚合而言,其所得聚合物的动力学链长与单体浓度成正比,与引发剂浓度(引发剂用量)的平方根呈反比[潘祖仁. 高分子化学(第三版)[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43,44];聚合物动力学链长越大,聚合度就越大,其相对分子质量就越大;因此,本发明以此原理为依据,设计通过协同控制反应单体浓度(初始单体质量分数)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来有效控制所得固色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处在特定特征粘度范围内,同时调节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基准单体(DMDAAC)的摩尔比例来实现其结构控制,以获得相应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产品。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按照原理依据,设计如下实施步骤:
步骤1,取计量的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基准单体DMDAAC加入到反应器中并配成初始单体溶液;
步骤2,向反应器中充氮,将引发剂过硫酸铵APS配成稀溶液后加入到恒压漏斗中;
步骤3,升温,搅拌下均匀滴加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滴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
步骤4,升温后并熟化,得到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
步骤1中所述的CHMDAAC单体与DMDAAC单体的摩尔比为m(CHMDAAC)/n(DMDAAC) = 2/98~20/80, 所述的初始单体溶液质量分数为23%-40%;
所述的CHMDAAC通过如下方法制成:先加入体积比为1:1的甲基二烯丙基胺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之后在搅拌下滴入体积比1:1的盐酸溶液,调节控制反应液的pH为7~8;然后反应液温度控制在30~40 ℃的情况下,滴入与甲基二烯丙基胺等摩尔量的环氧氯丙烷后反应8h左右,即可得到CHMDAAC单体水溶液。
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为总单体质量(DHAC及DMDAAC质量总和)的5%-9%,所述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浓度为0.1-0.3g/ml。
步骤3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55-65℃,所述的滴加时间为2.0-3.0 h,所述的反应时间为3.0-4.0 h。
步骤4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65-75℃,所述的熟化时间为2 h 以上,所述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的特征粘度值为0.10-1.00dL/g,结构中反应性结构单元CHMDAAC与基准结构单元DMDAAC的摩尔含量比为2/98~20/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所得产品具有特定的特征粘度值范围(0.10~1.00 dL/g),具有良好的固色性能;
(2)其结构中反应性结构单元CHMDAAC与基准结构单元DMDAAC的摩尔含量比控制为2/98~20/80;
(3)产品其干摩擦能达到4级以上,其湿摩擦等牢度最好可达到4级,优于国内外市售同类产品0.5~1级,且其制备工艺及固色性能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应用前景较好;
(4)本发明所得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可直接使用,且其使用方法与现有同类固色剂的使用方法相似,便于其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合成的工艺流程图。
图2 是本发明实施例1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的红外光谱图。
  图3 是本发明实施例1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的核磁共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在于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因此,所举之例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含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合成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取计量的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工业DMDAAC单体(两种单体的摩尔比即m(CHMDAAC)/n(DMDAAC) = 2/98~20/80)加入到反应器中并配成质量分数为23%-40%的初始单体溶液;
第二步,向反应器中充氮,称取占总单体质量(CHMDAAC及DMDAAC质量总和)为5%-9%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并配成0.1-0.3g/ml的稀溶液后加入到恒压漏斗中;
第三步,升温至55-65℃,搅拌下均匀滴加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滴加时间为2.0-3.0 h,引发剂溶液滴完后保持55-65℃温度继续反应3.0-4.0 h;
第四步,升温至65-75℃并熟化2 h 以上,得到目标产物;
第五步,测定上述经熟化的产品特征粘度值以代表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第一步中的CHMDAAC通过如下方法制成:先加入体积比为1:1的甲基二烯丙基胺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之后在搅拌下滴入体积比1:1的盐酸溶液,调节控制反应液的pH为7~8;然后反应液温度控制在30~40 ℃的情况下,滴入与甲基二烯丙基胺等摩尔量的环氧氯丙烷后反应8h左右,即可得到CHMDAAC单体水溶液。
实施例1
本发明设计通过协同控制反应单体浓度(初始单体质量分数)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来有效控制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处在特定特征粘度范围内,同时调节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基准单体(DMDAAC)的摩尔比例来实现其结构控制,而获得相应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产品,各实施例中所用的CHMDAAC通过上述方法方法制成,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计量的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工业DMDAAC单体(两种单体的摩尔比即m(CHMDAAC)/n(DMDAAC) =2/98)加入到反应器中并配成初始单体溶液质量分数为23%的反应溶液;
第二步,打开通氮阀门,以较大气量去除反应瓶内的空气,30 min后停止通氮;
第三步,称取占总单体质量(CHMDAAC及DMDAAC质量总和)9%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并配成0.3 g/ml的稀溶液后加入到恒压漏斗中;
第四步,反应溶液温度升至65℃,搅拌下均匀滴加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滴加时间为3 h,引发剂溶液滴完后维持65℃温度继续反应3 h;
第五步,升温至75℃熟化2 h,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单体转化率,有利于提高所得产品的固色效果,得到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
通过乌氏粘度计法测定其特征粘度大小,测得其特征粘度值为0.10 dL/g,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结构中的反应性结构单元CHMDAAC与基准结构单元DMDAAC的摩尔含量比为20/80,通过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如图2和3所示。
实施例2
  本发明设计通过协同控制反应单体浓度(初始单体质量分数)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来有效控制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处在特定特征粘度范围内,同时调节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基准单体(DMDAAC)的摩尔比例来实现其结构控制,而获得相应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产品,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计量的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工业DMDAAC单体(两种单体的摩尔比即m(CHMDAAC)/n(DMDAAC) =6/94)加入到反应器中并配成初始单体溶液质量分数为31%的反应溶液;
  第二步,打开通氮阀门,以较大气量去除反应瓶内的空气,30 min后停止通氮;
  第三步,称取占总单体质量(CHMDAAC及DMDAAC质量总和)7%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并配成0.2 g/ml的稀溶液后加入到恒压漏斗中;
  第四步,反应溶液温度升至55℃,搅拌下均匀滴加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滴加时间为2.5 h,引发剂溶液滴完后维持55℃温度继续反应3.5 h;
  第五步,升温至65℃熟化4h,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单体转化率,有利于提高所得产品的固色效果,得到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
通过乌氏粘度计法测定其特征粘度大小,测得其特征粘度值为0.25 dL/g,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结构中的反应性结构单元CHMDAAC与基准结构单元DMDAAC的摩尔含量比为6/94。
实施例3
本发明设计通过协同控制反应单体浓度(初始单体质量分数)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来有效控制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处在特定特征粘度范围内,同时调节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基准单体(DMDAAC)的摩尔比例来实现其结构控制,而获得相应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产品,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计量的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工业DMDAAC单体(两种单体的摩尔比即m(CHMDAAC)/n(DMDAAC) =2/98)加入到反应器中并配成初始单体溶液质量分数为40%的反应溶液;
第二步,打开通氮阀门,以较大气量去除反应瓶内的空气,30 min后停止通氮;
第三步,称取占总单体质量(CHMDAAC及DMDAAC质量总和)6%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并配成0.2 g/ml的稀溶液后加入到恒压漏斗中;
第四步,反应溶液温度升至65℃,搅拌下均匀滴加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滴加时间为2 h,引发剂溶液滴完后维持65℃温度继续反应4 h;
第五步,升温至75℃熟化2h,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单体转化率,有利于提高所得产品的固色效果,得到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
通过乌氏粘度计法测定其特征粘度大小,测得其特征粘度值为0.49 dL/g,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结构中的反应性结构单元CHMDAAC与基准结构单元DMDAAC的摩尔含量比为2/98。
实施例4
本发明设计通过协同控制反应单体浓度(初始单体质量分数)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来有效控制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处在特定特征粘度范围内,同时调节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基准单体(DMDAAC)的摩尔比例来实现其结构控制,而获得相应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产品,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计量的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工业DMDAAC单体(两种单体的摩尔比即m(CHMDAAC)/n(DMDAAC) =8/92)加入到反应器中并配成初始单体溶液质量分数为32%的反应溶液;
第二步,打开通氮阀门,以较大气量去除反应瓶内的空气,30 min后停止通氮;
第三步,称取占总单体质量(CHMDAAC及DMDAAC质量总和)6%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并配成0.2 g/ml的稀溶液后加入到恒压漏斗中;
第四步,反应溶液温度升至65℃,搅拌下均匀滴加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滴加时间为2 h,引发剂溶液滴完后维持65℃温度继续反应4 h;
第五步,升温至75℃熟化2h,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单体转化率,有利于提高所得产品的固色效果,得到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
通过乌氏粘度计法测定其特征粘度大小,测得其特征粘度值为0.50 dL/g,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结构中的反应性结构单元CHMDAAC与基准结构单元DMDAAC的摩尔含量比为8/92。
实施例5
本发明设计通过协同控制反应单体浓度(初始单体质量分数)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来有效控制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处在特定特征粘度范围内,同时调节聚合反应过程中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基准单体(DMDAAC)的摩尔比例来实现其结构控制,而获得相应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产品,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取计量的反应性单体CHMDAAC及工业DMDAAC单体(两种单体的摩尔比即m(CHMDAAC)/n(DMDAAC) =20/80)加入到反应器中并配成初始单体溶液质量分数为30%的反应溶液;
第二步,打开通氮阀门,以较大气量去除反应瓶内的空气,30 min后停止通氮;
第三步,称取占总单体质量(CHMDAAC及DMDAAC质量总和)5%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并配成0.1 g/ml的稀溶液后加入到恒压漏斗中;
第四步,反应溶液温度升至65℃,搅拌下均匀滴加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滴加时间为2 h,引发剂溶液滴完后维持65℃温度继续反应4 h;
第五步,升温至75℃熟化2h,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单体转化率,有利于提高所得产品的固色效果,得到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
通过乌氏粘度计法测定其特征粘度大小,测得其特征粘度值为1. 00 dL/g,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结构中的反应性结构单元CHMDAAC与基准结构单元DMDAAC的摩尔含量比为20/80。
应用例
  按照国标GB/T 3920-2008及国标GB/T 3921-2008中所涉及的方法,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以特征粘度计)大小及结构特点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对棉织物上各种染料(活性大红3BS及活性艳蓝KNR等)进行固色处理,之后将固色处理后的染色棉织物进一步于180℃焙烘3min左右,致使其结构中的反应性基团(3-氯-2-羟丙基)能与棉织物羟基发生有效共价作用并以此可能进一步提高其固色性能,从而获得所得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的固色性能。
对比例1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结构特点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对棉织物上活性大红3BS染料的固色效果列于表1。其中产品1号、6号、16号、23号及30号为实施例1~5中的条件合成得到,固色剂LYPF为山东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市售PDMDAAC固色剂产品,固色剂PDAC为江苏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市售PDMDAAC固色剂产品,固色剂Fix为某国外BA-SF公司阳离子固色剂,空白值为未固色时(固色前)的各染料色牢度值。
所得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其干摩擦牢度为3-4级以上,湿摩擦牢度为3级以上,白布沾色均达到4-5级,原样褪色均达到4-5级,其中特征粘度范围在0.26-0.76 dL/g及其结构以两种结构单元摩尔含量比即m(CHMDAAC)/n(DMDAAC) 计为8/92~20/80时其固色性能较好,其针对棉织物上活性大红3BS等染料的固色性能为:干摩擦牢度分别达到4级以上,湿摩擦牢度最好均可达到4级,白布沾色均达到4-5级,原样褪色均达到4-5级,明显优于国产未改性PDMDAAC固色剂及国外同类著名产品;固色前后,其干摩擦牢度、皂洗白布沾色及原样褪色牢度整体能提高0.5级~1级,其湿摩擦牢度可提高1级,因而,其作为新一类反应性聚季铵盐固色剂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对比例2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及结构特点的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对棉织物上活性艳蓝KNR染料的固色效果列于表2。其中产品1号、6号、16号、23号及30号为实施例1~5中的条件合成得到,固色剂LYPF为山东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市售PDMDAAC固色剂产品,固色剂PDAC为江苏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市售PDMDAAC固色剂产品,固色剂Fix为某国外BA-SF公司阳离子固色剂,空白值为未固色时(固色前)的各染料色牢度值。
所得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其干摩擦牢度为3-4级以上,湿摩擦牢度达到3级以上,白布沾色均达到4-5级,原样褪色均达到4-5级,其中特征粘度范围在0.26-0.76 dL/g及其结构以两种结构单元摩尔含量比即m(CHMDAAC)/n(DMDAAC) 计为8/92~20/80时其固色性能较好,其针对棉织物上活性艳蓝KNR等染料的固色性能为:干摩擦牢度分别达到4-5级,湿摩擦牢度最好均可达到4级,白布沾色均达到4-5级,原样褪色均达到4-5级,明显优于国产未改性PDMDAAC固色剂及国外同类著名产品;固色前后,其干摩擦牢度、皂洗白布沾色及原样褪色牢度整体能提高0.5级,其湿摩擦牢度可提高1级,因而,其作为新一类反应性聚季铵盐固色剂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Figure 152259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286306DEST_PATH_IMAGE003

Claims (10)

1.一种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色剂按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取反应性单体CHMDAAC和基准单体DMDAAC加入到反应器中并配成初始单体溶液;
步骤2,向反应器中充氮,将引发剂过硫酸铵APS配成稀溶液后加入到恒压漏斗中;
步骤3,升温,搅拌下均匀滴加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滴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
步骤4,升温后并熟化,得到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CHMDAAC单体与DMDAAC单体的摩尔比为2/98~20/80, 所述的初始单体溶液质量分数为23%-40%;
所述的CHMDAAC通过如下方法制成:先加入体积比为1:1的甲基二烯丙基胺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之后在搅拌下滴入体积比1:1的盐酸溶液,调节控制反应液的pH为7~8,然后反应液温度控制在30~40 ℃下,滴入与甲基二烯丙基胺等摩尔量的环氧氯丙烷后反应8h,即可得到CHMDAAC单体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为总单体质量(DHAC及DMDAAC质量总和)的5%-9%,所述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浓度为0.1-0.3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55-65℃,所述的滴加时间为2.0-3.0 h,所述的反应时间为3.0-4.0 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65-75℃,所述的熟化时间≥2 h ,所述的产物PDMDAAC改性固色剂的特征粘度值为0.10-1.00dL/g,结构中反应性结构单元CHMDAAC与基准结构单元DMDAAC的摩尔含量比为2/98~20/80。
6.一种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a,取反应性单体CHMDAAC和基准单体DMDAAC加入到反应器中并配成初始单体溶液;
步骤b,向反应器中充氮,将引发剂过硫酸铵APS配成稀溶液后加入到恒压漏斗中;
步骤c,升温,搅拌下均匀滴加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滴完后保持温度继续反应;
步骤d,升温后并熟化,得到目标产物含反应性基团PDMDAAC改性固色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CHMDAAC单体与DMDAAC单体的摩尔比为2/98~20/80, 所述的初始单体溶液质量分数为23%-40%;
所述的CHMDAAC通过如下方法制成:先加入体积比为1:1的甲基二烯丙基胺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之后在搅拌下滴入体积比1:1的盐酸溶液,调节控制反应液的pH为7~8,然后反应液温度控制在30~40 ℃下,滴入与甲基二烯丙基胺等摩尔量的环氧氯丙烷后反应8h,即可得到CHMDAAC单体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为总单体质量的5%-9%,所述的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稀溶液浓度为0.1-0.3g/ml。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55-65℃,所述的滴加时间为2.0-3.0 h,所述的反应时间为3.0-4.0 h。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65-75℃,所述的熟化时间≥2 h 。
CN2011103709745A 2011-11-21 2011-11-21 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25041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09745A CN102504104A (zh) 2011-11-21 2011-11-21 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09745A CN102504104A (zh) 2011-11-21 2011-11-21 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04104A true CN102504104A (zh) 2012-06-20

Family

ID=46216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09745A Pending CN102504104A (zh) 2011-11-21 2011-11-21 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0410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0501A (zh) * 2016-05-10 2016-07-20 安徽天馨工艺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交联蚕丝的高透湿羽绒的制备方法
CN106220785A (zh) * 2016-08-11 2016-12-14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一种反应性聚季铵盐型无醛固色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417540A (zh) * 2017-05-08 2017-12-01 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氯‑2‑羟丙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制备方法和无醛固色剂
CN110382775A (zh) * 2017-04-14 2019-10-25 日东纺绩株式会社 纤维素系纤维用湿摩擦坚牢度提高剂、使用了该提高剂的染色纤维素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CN111041862A (zh) * 2019-10-25 2020-04-21 深圳市迪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棉织物的改性和染色方法
CN114214854A (zh) * 2021-11-18 2022-03-22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4957546A (zh) * 2022-06-21 2022-08-30 南京理工大学 活性染料印染废水处理用甲基芳基二烯丙基季铵盐共聚物絮凝剂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1854A (zh) * 2010-07-05 2010-11-24 南京理工大学 相对分子质量受控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1854A (zh) * 2010-07-05 2010-11-24 南京理工大学 相对分子质量受控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义开 等: "PDMDAAC共聚改性用反应性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精细化工》 *
崔家乙: "新型无醛固色剂合成初步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0501A (zh) * 2016-05-10 2016-07-20 安徽天馨工艺制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交联蚕丝的高透湿羽绒的制备方法
CN106220785A (zh) * 2016-08-11 2016-12-14 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 一种反应性聚季铵盐型无醛固色交联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382775A (zh) * 2017-04-14 2019-10-25 日东纺绩株式会社 纤维素系纤维用湿摩擦坚牢度提高剂、使用了该提高剂的染色纤维素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CN110382775B (zh) * 2017-04-14 2022-09-09 日东纺绩株式会社 纤维素系纤维用湿摩擦坚牢度提高剂,使用其的染色纤维素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用途
CN107417540A (zh) * 2017-05-08 2017-12-01 浙江大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氯‑2‑羟丙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的制备方法和无醛固色剂
CN111041862A (zh) * 2019-10-25 2020-04-21 深圳市迪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棉织物的改性和染色方法
CN114214854A (zh) * 2021-11-18 2022-03-22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4214854B (zh) * 2021-11-18 2023-10-13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固色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14957546A (zh) * 2022-06-21 2022-08-30 南京理工大学 活性染料印染废水处理用甲基芳基二烯丙基季铵盐共聚物絮凝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04104A (zh) 含3-氯-2-羟丙基反应性单元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2504103A (zh) 微交联型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1891854B (zh) 相对分子质量受控聚季铵盐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2978952B (zh) 活性染料生态低盐染色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093508B (zh) 一种低温无泡皂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37891C (zh) 一种纳米级无甲醛涂料印染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04102A (zh) 含3-羟杂氮环丁烷基反应性基团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改性固色剂及其合成方法
CN101705632B (zh) 一种阳离子高分子低温自交联无甲醛的固色剂及制备方法
CN1936148A (zh) 一种织物涂料染色工艺
CN103922944B (zh) 一种可交联的季铵盐类水溶性阳离子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962917B (zh) 可改善真丝类面料活性印花精细度的印花原糊
CN102977269B (zh) 一种壳聚糖丙烯酸酯接枝物胶乳及含有该胶乳的棉纤维处理液
CN102619100B (zh) 活性染料拔白印花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29249C (zh) 一种超支化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助剂
CN103061148A (zh) 有机硅改性壳聚糖季铵盐湿摩擦牢度提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8723A (zh) 一种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酸性染料固色剂的合成方法
CN102633954B (zh) 环保型乳液状改性丙烯酸酯涂料染色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8770A (zh) 一种阳离子聚合物改性的织物的无盐染色方法
CN108286197A (zh) 锦粘织物短流程染整工艺
CN105220528B (zh) 一种纤维素纤维成衣无水无盐的染色方法
CN111636223A (zh) 一种环境友好的棉织物用活性染料低温无盐染色方法
CN103450413B (zh) 一种用于纺织品印花的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4245A (zh) 一种棉织物低盐染色的方法
CN107740295A (zh) 一种基于棉织物活性染料阳离子改性剂的染色方法
CN102108110A (zh) 一种制备丙烯酸酯印花粘合剂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