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4329A - 板-板连接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板-板连接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4329A
CN102484329A CN2010800376382A CN201080037638A CN102484329A CN 102484329 A CN102484329 A CN 102484329A CN 2010800376382 A CN2010800376382 A CN 2010800376382A CN 201080037638 A CN201080037638 A CN 201080037638A CN 102484329 A CN102484329 A CN 1024843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tact
module
wire jumper
contac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76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84329B (zh
Inventor
C.G.戴利
R.纳兰
M.E.莫斯托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843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3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84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3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6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coupling devices, e.g. conn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03/00Elongate light sources, e.g. fluorescent tubes
    • F21Y2103/10Elongate light sources, e.g. fluorescent tubes comprising a linear array of point-like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F21K, F21L, F21S and F21V, RELATING TO THE FORM OR THE KIND OF THE LIGHT SOURCES OR OF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EMITTED
    • F21Y2115/00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 F21Y2115/10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8Short-circuiting members for bridging contacts in a counterpart
    • H01R31/085Short circuiting bus-stri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9/00Electrical connectors
    • Y10S439/928Modular electrically interengaging parts, e.g. stove with replaceable heating elements formed on coupl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系统(100)包括接近第一电路板(112)的边缘(126)端接到第一电路板(112)的第一触头模块(120)。第一触头模块(120)具有保持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12)的第一触头的第一壳体。连接器系统(100)还包括接近第二电路板(114)的边缘(128)端接到第二电路板(114)的第二触头模块(122)。第二触头模块(122)具有保持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114)的第二触头的第二壳体。跳线模块(124)电连接第一和第二触头,其中跳线模块(124)可独立于第一和第二壳体在配合状态和未配合状态之间移动。配合状态下第一和第二触头电连接。跳线模块(124)处于未配合状态时,第一电路板(112)和第二电路板(114)能自多个不同方向被放到一起。第一电路板(112)和第二电路板(114)被放到一起后跳线模块(124)移动到配合状态。

Description

板-板连接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电连接器系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将邻近的电路板电连接到一起的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连接器组件被要求在电气或电子系统内的诸如电源、计算机、辅助硬件、或其它电气部件的部件之间提供电力或电气或电子控制信号。通常,这些部件包含板上组装(populate)有提供所期望的电气控制的小型化部件的面板构件,例如电路板。使用这样的电路板和连接器组件的电气系统的一个例子是使用多个灯板(light board)的照明系统,其中该灯板具有连接到电路板的发光二极管(LED)。灯板端对端地布置并且电力通过灯板端部处的连接器组件从一个灯板传送到紧邻的灯板。一般地,连接器组件包括从壳体延伸出的电触头,其中该壳体邻近于灯板的一个端部固定。
已知的使用灯板的照明系统不是没有缺点。例如,灯板包括这样的连接器组件,它们构造成允许通过将电路板和连接器组件仅沿着一个方向向着彼此导向而联接。例如,一个电路板保持为静止的,而另一个电路板沿平行于该静止电路板的平面的方向向着该电路板移动。这样,构成插头的其中一个电路板的连接器组件装载入构成插座(receptacle)的另一个连接器组件内。电路板还必须以相同的方式拆除,即沿平行于电路板的方向从另一个电路板直接移开。当在使用很多板并且这些板布置成端对端的层叠构造时,在不损伤邻近的电路板或电路板上的诸如连接器组件的部件的情况下移除一个内部电路板,而不同时移除该期望被移除的电路板外部的任一其它的电路板是困难且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一种使用连接器组件的连接器系统,其中该连接器组件固定至电路板并且能够自多个不同的方向彼此实现电接触。
一种连接器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案,该连接器系统包括接近于第一电路板的边缘端接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触头模块。第一触头模块具有保持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触头的第一壳体。连接器系统还包括接近于第二电路板的边缘端接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触头模块。第二触头模块具有保持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触头的第二壳体。跳线(jumper)模块电连接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其中跳线模块能够独立于第一和第二壳体在配合状态和未配合状态之间移动。第一和第二触头在配合状态下电连接。当跳线模块处于未配合状态时,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能够自多个不同的方向被放到一起。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被放到一起后,跳线模块移动到配合状态。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系统设置为包括接近于第一电路板的边缘端接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触头模块,其中该第一触头模块具有保持第一触头的第一壳体。第一触头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第一触头模块具有接收部。第二触头模块接近于第二电路板的边缘端接到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具有限定出板平面的顶表面。第二触头模块具有在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的垫处安装至第二电路板的顶表面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具有接收第一触头模块的接收部的接收空间,其中该接收空间构造成沿与第二电路板的板平面不平行的方向接收所述接收部。当所述接收部接收于接收空间内时,第一触头电连接到所述垫。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器系统设置为将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互连到一起,其中第一和第二电路板各自具有限定出板平面和板周边的顶表面,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电路板各自具有配合边缘。连接器系统包括具有保持第一触头的第一壳体的第一触头模块,第一触头构造成接近于第一电路板的配合边缘端接到第一电路板。第一触头模块布置在第一电路板的顶表面上,使得第一触头模块完全位于第一电路板的板周边内。连接器系统还包括具有保持第二触头的第二壳体的第二触头模块,第二触头构造成接近于第二电路板的配合边缘端接到第二电路板。第二触头模块布置在第二电路板的顶表面上使得第二触头模块完全位于第二电路板的板周边内。跳线模块构造成联接第一和第二触头模块,其中跳线模块能够独立于第一和第二壳体在配合状态和未配合状态之间移动。当处于配合状态时,跳线模块跨越配合边缘以电连接第一和第二触头,并且当处于未配合状态时,跳线模块相对于配合边缘定位在非阻挡位置使得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能够沿与板平面不平行的方向被放到一起,或拆开。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系统。
图2示出了用于图1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处于未配合状态的示例性连接器组件。
图3为用于图2所示的触头模块的跳线模块的底侧透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触头模块中的一个触头模块的底侧透视图。
图5示出了用于图1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一个替代跳线模块。
图6示出了与图2所示的触头模块中的一个触头模块配合的电缆连接器。
图7示出了一个替代连接器系统。
图8为用于图7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触头模块的顶侧透视图。
图9为用于图7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另一个触头模块的底侧透视图。
图10为图7所示的连接器系统处于配合状态的横截面视图。
图11为构造成用于与图8所示的触头模块配合的电缆连接器的底侧透视图。
图12示出了另一个替代连接器系统。
图13为用于图12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触头模块的前侧透视图。
图14为构造成用于与图13所示的触头模块配合的电缆连接器的底侧透视图。
图15示出了再一个替代连接器系统。
图16为用于图15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触头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17为用于图15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另一个触头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18为用于图15所示的连接器系统的再一个触头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形成的连接器系统100。连接器系统100使用连接器组件102将电气部件104彼此互连。在所示实施例中,电气部件104构成了端对端地布置为层叠构造的电路板104。任意数量的电路板104可以连接到一起。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器系统100为将电力从一个电气部件104配送到相邻的电气部件104的电气系统。可替代地,连接器系统100可以附加或替代地传输电气控制信号(例如数据)。
电路板104各自可以是包括安装于电路板104的顶表面108的多个发光二极管(LED)106的灯板。发光二极管106可以布置成提供所期望的照明效果的任意图案。电路板104通常限定了沿着和/或平行于顶表面108的板平面110。当最终组装连接器系统100时,电路板104中的每个沿着板平面110彼此共平面布置。
图1示出了第一电路板112、第二电路板114、和第三电路板116。第二电路板114构造成定位在第一电路板112和第三电路板116之间。在组装过程中,电路板112、114、116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彼此联接。电路板112、114、116可以最终安装到共同的基板、散热器(heat sink)或其它支撑结构。一旦适当定位后,电路板112、114、116中的任意或全部电路板可以例如通过使用紧固件或粘结剂牢固地固定到支撑结构。如以下将要进一步详细描述的,不必移除相邻的电路板,就可以移除或更换电路板中的任意一个。例如,不必移除第一电路板112或第三电路板116,就可以移除位于第一电路板112和第三电路板116之间的第二电路板114。例如,可以沿着大体上远离支撑结构的方向,例如箭头A的方向,移除第二电路板114。在支撑结构和电路板112、114、116水平布置的一个应用中,第二电路板114可以沿着竖直方向移除。可替代地,第二电路板114可以相对于支撑结构倾斜一个角度或向外旋转从而脱离(clear)第一电路板112或第三电路板116以沿着例如箭头B或箭头C的方向从第一电路板112或第三电路板116移除。在没有设置支撑结构,或者支撑结构没有直接设置在电路板112、114、116的下面的情形中,第二电路板114可以沿着向下的方向从第一电路板112和第三电路板116的下面移除,例如沿箭头D的方向。因为第一电路板112位于第二电路板114的一侧并且第三电路板116位于第二电路板114的相反侧,所以向着第一电路板112或第三电路板116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第二电路板114比较困难。类似地,可以作为替换电路板的第二电路板114可以相对于第一电路板112和/或第三电路板116以诸如向下、向上、以一个角度或旋转的类似方式装载到位并放到一起(bring together)。在还没有定位第三电路板116的情形中,第二电路板114可以相对于第一电路板112沿着大体上与板平面110平行的方向,例如水平方向或箭头E的方向,装载到位并放到一起。
当电路板112、114、116被放到一起时,连接器组件102用于将电路板112、114、116彼此电连接。图1示出了一个具体类型的连接器组件102,其使用第一触头模块120、第二触头模块122和跳线(jumper)模块124,其中该跳线模块124将第一触头模块120和第二触头模块122彼此电连接。第一触头模块120接近第一电路板112的边缘126端接至第一电路板112。第二触头模块122接近第二电路板114的边缘128端接至第二电路板114。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连接器组件以将电路板联接到一起。连接器组件102仅仅是示意性的,本文的主题并不意图限制于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2。
图2示出了用于连接器系统100(图1所示)的未配合状态的示例性连接器组件102。当使得第一电路板112和第二电路板114彼此相靠并且适当定位时,边缘126、128彼此面对。可选地,边缘126、128可以抵靠彼此。可替代地,边缘126、128可以非常接近彼此然而可以通过一个间隙彼此间隔开。该间隙可以适应电路板112、114的制造公差。当使得第一电路板112和第二电路板114彼此相靠时,电路板112、114的顶表面108大体上彼此共平面对齐。
一旦电路板112、114被定位,触头模块120、122就彼此对齐。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触头模块120从边缘126凹进并且第二触头模块122从边缘128凹进。触头模块120、122两者都没有伸出(hang over)对应的边缘126、128。确切地说,触头模块120、122保留在电路板112、114的顶表面108限定的周边(perimeter)内。因此,触头模块120、122两者都不会在插入或移除电路板114、112的过程中分别与另外的电路板114、112干涉。例如,第一电路板112相对于第二电路板114可以竖直向上或向下移动,而第二触头模块122不与第一电路板112的这样的移动相干涉。
跳线模块124用于电接触第一触头模块120和第二触头模块12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跳线模块124能够独立于第一触头模块120和第二触头模块122移动。例如,跳线模块124可以沿着箭头F所示的滑动方向在配合位置与未配合位置之间直线地移动。图2中示出跳线模块124处于未配合位置。在该未配合位置,跳线模块124联接到第一触头模块120,并且在配合位置,跳线模块124联接到第一触头模块120和第二触头模块122两者。跳线模块124表示连接器组件102的接收部。由于当电路板114移动到第一电路板112的周围并且靠着第一电路板112定位时,跳线模块124物理联接到第一触头模块120,所以跳线模块124可以看作是第一触头模块120的一部分。
配合过程中,跳线模块124可以向着第二触头模块122滑动到配合位置,在该配合位置,跳线模块124联接到第一触头模块120和第二触头模块122两者。第二触头模块122可以包括接收连接器组件102的接收部的接收空间,其中该接收部由跳线模块124表示。跳线模块124包括导向部130并且接合第一电路板112的顶表面108。当跳线模块124在配合位置和未配合位置之间滑动时,导向部130沿着顶表面108滑动。在配合位置,跳线模块124跨越电路板112、114的边缘126、128之间的间隙。当处于配合位置时,跳线模块124定位在第一电路板112和第二电路板114两者的上方。
图3为跳线模块124的底侧透视图。跳线模块124包括其中具有开口134的主体13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口134大体上为T形,然而该开口可以具有接收第一触头模块120和/或第二触头模块122的任意形状。跳线模块124包括由主体132保持的跳线触头136。跳线触头136大体为平面形的并且彼此平行。主体132包括延伸入开口134内的凸起138。凸起138构造成当处于未配合位置时接合第一触头模块120(图2所示)或当处于配合位置时接合第二触头模块122(图2所示)。
图4为第一触头模块120的分解透视图。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触头模块122(图2所示)与第一触头模块120相同或基本上相似。可选地,第一触头模块120还可以包括跳线模块124。触头模块120包括具有底部142和顶部144的基部140。盖子146设置在顶部144处,其限定了面向下的突出部(ledge)147。盖子146和基部140为触头模块120限定了大体上T形的顶部。该T形的顶部构造装入跳线模块124(图3所示)的T形开口134(图3所示)内。在替代实施例中,盖子146和基部140可以具有对应于开口134的形状的其它的形状。盖子146和突出部147引导跳线模块124以将跳线模块124保持在触头模块120上。
触头模块120包括位于底部142处的安装垫148。安装垫148构造成固定到顶表面108(图1所示)。例如,安装垫148可以焊接到顶表面108上的对应垫。替代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替代的固定装置,例如插脚(pin)、紧固件、粘结剂等。
触头模块120包括由基部140保持的一对触头150。根据具体的应用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触头150。触头150具有安装部分152,其中该安装部分152构造用于安装至电路板112。在所示实施例中,安装部分152表示构造为要被表面安装并且焊接至电路板112的安装垫。可替代地,触头150可以具有替代类型的安装部分152,例如用于通孔安装至电路板112的过孔(via)的插脚。每个触头150包括一对触头臂154,触头臂154在大体上相反于安装部分152的顶部处是敞开的。可选地,触头150可以大体上是U形的,且安装部分152位于U形主体的基部。
基部140包括穿过基部140的通道156,该通道156提供了进入触头150的入口。在所示实施例中,通道156为U形。通道156和触头150限定了构造成在其中接收跳线触头136的接收空间。当跳线触头136在配合状态和未配合状态之间移动时,限定出接收部的跳线触头136可以滑动穿过通道156和触头150。基部140包括接收凸起138(图3所示)的凹口158。该凹口158可以保持凸起138以将跳线模块124相对于基部140保持在适当位置。
图5示出了用于连接器系统100的替代跳线模块160。跳线模块160可以更换跳线模块124(图1所示)并且可以联接到相同的触头模块120、122。跳线模块160示出为处于未配合位置。当跳线模块160联接到触头模块120、122时,跳线模块160处于配合位置,其中通过跳线模块160在触头模块120、122之间产生了电连接。当跳线模块160处于未配合位置时,电路板112、114可以沿着多个方向被放到一起,或从彼此分开,其中所述多个方向包括竖直向上的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水平方向、斜的(angled)方向、旋转方向等。跳线模块160和触头模块120、122都不阻挡电路板112、114相对于彼此的移动。
跳线模块160包括主体162,其中主体162具有沿着其底部的开口164。跳线模块160包括由主体162保持的跳线触头16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跳线触头166大体上为平面的并且彼此平行。
跳线模块160包括沿着主体162的侧部的可偏转的闩168。闩168可以牢牢地附接到触头模块120、122的盖子146。例如,闩168可以被卡(capture)在突出部147下。闩168可以向外偏转以脱离突出部147并且将跳线模块160从触头模块120、122移除。
图6示出了与触头模块122配合的电缆连接器180。为了给成排的电路板提供电力,诸如图6所示的电缆连接器180的电力连接器电连接到电路板中的一个。图6示出了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12的触头模块122中的一个的电缆连接器180。其它电路板可以使用与连接器组件102(图1所示)相似的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到第一电路板112。
电缆连接器180包括具有可偏转的闩184的主体182,其中该可偏转的闩184牢牢地将电缆连接器180附接至触头模块120。电缆连接器180包括端接到线188的端部的一对触头186。触头186接合并电连接至触头模块120的触头150(图4所示)。
图7示出了一个替代连接器系统200。连接器系统200使用连接器组件202将电路板204彼此互连。连接器组件202与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2不同。可选地,电路板204可以基本上相似于图1所示的电路板10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12、第二电路板214和第三电路板216使用连接器组件202彼此联接。第二电路板214以一个角度装载到第一电路板212和第三电路板216之间。
每个连接器组件202包括彼此电连接的第一触头模块220和第二触头模块222。第一触头模块220接近于第一电路板212的边缘224端接到第一电路板212。第二触头模块222接近于第二电路板214的边缘226端接到第二电路板2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中,第一触头模块220构成了插座并且第二触头模块222构成了接收在该插座内的插头。在组装过程中,使得第一电路板212和第二电路板214彼此相靠,并且当适当地定位后,边缘224、226彼此面对。当使得第一电路板212和第二电路板214彼此相靠时,电路板212、214的顶表面大体上彼此共平面对齐。当使得电路板212、214处于适当位置时,触头模块220、222彼此配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触头模块220从边缘224凹进并且第二触头模块222从边缘226向外延伸。
第一触头模块220安装到第二电路板214的边缘228,其中边缘228与第二电路板214的边缘224大体上相反,并且第二触头模块222安装到第三电路板216的边缘230以与第二电路板216的边缘228处的第一触头模块220配合。
图8为第一触头模块220的顶侧透视图。触头模块220包括具有底部242和顶部244的第一壳体240。第一壳体240在顶部244处具有盖子246。盖子246具有面向下的突出部248。底部242构造成安装到电路板的顶表面,例如通过焊接到安装垫292(图10所示)。
第一壳体240包括构造成接收第二触头模块222(图7所示)的一部分的接收空间250。接收空间250由具有敞开的顶部、敞开的底部和敞开的前部的腔室表示。第一壳体240大体上为环绕接收空间250的U形。第一壳体240包括后壁252和从后壁252向前延伸的侧壁25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侧壁254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凹陷256。
触头模块220包括固定特征(securing feature)258,其中该固定特征258构造成将第二触头模块222保持在接收空间250内。在所示实施例中,固定特征258由金属的夹子(clip)表示。诸如闩或紧固件的其它类型的固定特征可以用于将第二触头模块222固定在接收空间250内。所示夹子具有包括面向下的突起部260的回卷形状。该夹子可以向后偏转以允许进入和离开接收空间250。
图9为第二触头模块222的底侧透视图。触头模块222包括具有底部272和顶部274的第二壳体270。第二壳体270包括前边缘276。前边缘276构造成接合固定特征258(图8所示)。前边缘276构造成卡在面向下的突出部260(图8所示)下。第二壳体270包括安装部分278和从安装部分278向前延伸到前边缘276的配合部280。安装部分278构造成联接到第二电路板214(图7所示)。配合部280限定出构造为接收于接收空间250(图8所示)内的第二触头模块222的接收部。
触头模块220包括位于安装部分278的底部272处的安装垫282。安装垫282构造成固定到第二电路板214的顶表面。例如,安装垫282可以焊接到该顶表面的对应垫。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替代的固定装置,例如插脚、紧固件、粘结剂等。
触头模块222包括由第二壳体270保持的一对触头284。根据具体的应用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触头284。触头284各自具有构造成用于安装至电路板214的安装部分286和构造成用于配合至第一电路板212的配合部288。在所示实施例中,安装部分286表示构造成要被表面安装并且焊接到电路板214的安装垫。配合部288表示弹簧触头,其中该弹簧触头可以被偏置靠在第一电路板212的顶表面上的对应垫上。触头284的配合部288沿着第二壳体270的配合部280延伸。配合部288可以接近于前边缘276定位。配合部288表示触头模块222的接收部。
第二壳体270包括从配合部280向外延伸的凸起290。该凸起290构造成接收在凹陷256(图8所示)内,该凹陷256起到抵制第二触头模块222相对于第一触头模块220的水平向后移动的作用。
图10为处于配合状态的连接器系统200的横截面视图。电路板212、214被放到一起使得第一触头模块220联接至第二触头模块222。第二触头模块222的接收部接收于第一触头模块220的接收空间250中。例如,配合部280和配合部288接收于接收空间250中。配合部288直接接合第一电路板212的顶表面上的垫292。
当组装时,固定特征258牢牢地将第二触头模块222附接至第一触头模块220。前边缘276构造成卡在面向下的突出部260下。向后推固定特征258可以从接收空间250释放第二触头模块222。
图11为构造成用于与第一触头模块220(图8所示)配合的电缆连接器294的底侧透视图。电缆连接器294包括具有可偏转的闩296的主体295,其中该可偏转的闩296牢牢地将电缆连接器294附接至触头模块220。电缆连接器294包括端接至线298的端部的一对触头297。触头297接合并电连接至第一电路板212的垫292(图10所示)。
图12示出了另一个替代连接器系统300。连接器系统300使用连接器组件302将电路板304彼此互连。连接器组件302与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2不同。可选地,电路板304可以基本上相似于图1所示的电路板104。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312、第二电路板314、和第三电路板316使用连接器组件302彼此联接。第二电路板314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装载到第一电路板312和第三电路板316之间,其中该竖直向下的方向大体上垂直于水平定向的电路板314。
每个连接器组件302包括彼此电连接的第一触头模块320和第二触头模块322。第一触头模块320接近于第一电路板312的边缘324端接到第一电路板312。第二触头模块322接近于第二电路板314的边缘326端接到第二电路板3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触头模块320和第二触头模块322相同地形成。触头模块320、322具有当组装时将触头模块320、322牢牢地连在一起的燕尾(dovetail)构造。在组装过程中,使得第一电路板312和第二电路板314彼此相靠,并且当适当定位后,边缘324、326彼此面对。当使得第一电路板312和第二电路板314彼此相靠时,电路板312、314的顶表面大体上彼此共平面对齐。当使得电路板312、314处于适当位置时,触头模块320、322彼此配合。电路板312、314构造成沿相反于水平方向的竖直方向上被放置到适合的位置上。这样,第二电路板314可以被移除而不用移除第一电路板312和/或第三电路板316。
触头模块320、322安装到大体上相反于第二电路板314的边缘324的第二电路板314的边缘328,并且还安装到第三电路板316的边缘330以与第二电路板316的边缘328处的触头模块320配合。第二电路板314的位于两个边缘326、328处的触头模块320、322彼此相同,并且面向相反的方向。
图13为触头模块320的前侧透视图。如上所说的,第二触头模块322(图12所示)可以相同或基本上相似于触头模块320。触头模块320包括具有底部342和顶部344的壳体340。壳体340具有中心配合面346。
接收部348从配合面346及其侧部之一向前延伸。接收空间350在配合面346的相反侧部处从配合面346向后延伸。接收部348构造成接收在第二触头模块322中的对应的接收空间中。接收空间350构造成接收第二触头模块322的对应的接收部。接收部348和接收空间350具有互补的形状使得第一触头模块和第二触头模块322可以彼此共同嵌套(co-nest)。触头模块320、322的共同嵌套或燕尾接合抵制触头模块320、322相对于彼此的水平移动。
接收部348具有从其向外延伸的凸起352。接收空间35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凹陷354。凸起352构造成接收于第二触头模块322中的对应的凹陷内。类似地,凹陷354构造成接收第二触头模块322的对应的凸起。凸起352和凹陷354起到抵制第二触头模块322相对于第一触头模块320的竖直移动的作用。
触头模块320各自包括由壳体340保持的一对触头360。根据具体的应用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触头360。触头360各自具有构造成用于安装至电路板312的安装部分(未示出)和构造成用于配合至第二触头模块322的对应的触头的配合部362。配合部362可以是弹簧触头,其中该弹簧触头可以被偏置靠在第二触头模块322的对应的触头上。配合部362沿着中心配合面346定位。
图14为构造成用于与触头模块320(图13所示)配合的电缆连接器380的底侧透视图。电缆连接器380包括具有可偏转的闩384的主体382,其中可偏转的闩384将电缆连接器380牢牢地附接到触头模块320。电缆连接器380包括端接至线388的端部的一对触头386。触头386接合并电连接至触头模块320的触头360(图13所示)。
图15示出了再一个替代连接器系统400。连接器系统400使用连接器组件402将电路板404彼此互连。连接器组件402与图1所示的连接器组件102不同。可选地,电路板404可以基本上相似于图1所示的电路板104。
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412、第二电路板414、和第三电路板416使用连接器组件402彼此联接。第二电路板414以一个角度装载到第一电路板412和第三电路板416之间。可替代地,第二电路板414可以通过沿着竖直向下的方向、竖直向上的方向或水平方向将第二电路板414装载到位而与第一电路板412配合。
每个连接器组件402包括彼此电连接的第一触头模块420和第二触头模块422。第一触头模块420接近于第一电路板412的边缘424端接到第一电路板412。第二触头模块422接近于第二电路板414的边缘426端接到第二电路板4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触头模块420构成了插座或插口并且第二触头模块422构成了接收于该插座中的插头。在组装过程中,使得第一电路板412和第二电路板414彼此相靠,并且当适当定位后,边缘424、426面对彼此。当使得第一电路板412和第二电路板414彼此相靠时,电路板412、414的顶表面大体上彼此共平面对齐。当使得电路板412、414处于适当位置时,触头模块420、422彼此配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触头模块420从边缘424凹进并且第二触头模块422从边缘426向外延伸。
第一触头模块420安装到第二电路板414的边缘428,其中边缘428大体上相反于第二电路板414的边缘424,并且第二触头模块422安装到第三电路板416的边缘430以与第二电路板416的边缘428处的第一触头模块420配合。
图16为第一触头模块420的分解透视图。触头模块420包括具有底部442和顶部444的第一壳体440。第一壳体440具有延伸穿过第一壳体440的触头通道446。安装突片(tab)448联接到第一壳体440。安装突片448构造成例如通过焊接到安装垫(未示出)安装到电路板412的顶表面。
第一壳体440包括构造成接收第二触头模块422(图15所示)的一部分的接收空间450。该接收空间450由具有敞开的顶部和敞开的前部的腔室表示。可选地,接收空间450还可以具有敞开的底部。触头452装载入触头通道446内。触头452定位在接收空间450内以与第二触头模块422的一部分配合。在所示实施例中,触头452彼此相同并且构成插口。触头452各自包括构造成用于安装至电路板412的安装部分454。在所示实施例中,安装部分454表示构造成要被表面安装并且焊接至电路板412的安装垫。每个触头452包括一对触头臂456,其中触头臂456在其大体上相反于安装部分454的顶部处是敞开的。可选地,触头450可以大体上是U形的,并且具有敞开的顶部和敞开的前部。
图17为第二触头模块422的分解透视图。触头模块422包括具有底部472和顶部474的第二壳体470。第二壳体470具有延伸穿过第二壳体470的触头通道476。安装突片478联接到第二壳体470。安装突片478构造成例如通过焊接到安装垫(未示出)而安装到电路板414的顶表面。
触头模块422包括构造成从第二壳体470的前部向外延伸的接收部480。在所示实施例中,接收部480由构造成从第二壳体470向前延伸的触头482表示。触头482构成叶片型触头或插脚型触头,其构造成接收于接收空间450(图8所示)和插口型触头452内。触头482各自包括构造成用于安装至电路板414的安装部分484。在所示实施例中,安装部分484表示构造为要被表面安装并且焊接至电路板414的安装垫。可选地,触头482可以冲压并形成。
图18为用于连接器系统400(图15所示)的再一个触头模块520的分解透视图。触头模块520可以更换触头模块420、422(图15所示)。触头模块520为插接同体的(hermaphroditic),同时包括插口触头522和叶片触头524。触头522、524接收在触头模块520的壳体526内。触头模块520定位在电路板的两个边缘处。当电路板被放到一起时,相邻的电路板的边缘处的触头模块520彼此配合。
每个触头模块520具有接收部和接收空间,其中该接收空间接收另一个触头模块520的对应的接收部。接收空间由插口触头522和壳体526中的开口表示。接收部由从壳体526向外延伸的叶片触头524的叶片部分表示。叶片触头524接收在对应的触头模块520的插口触头522内以实现它们之间的电连接。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系统(100),包括:
第一触头模块(120),该第一触头模块(120)接近于第一电路板(112)的边缘(126)端接到所述第一电路板(112),所述第一触头模块(120)具有保持第一触头(150)的第一壳体(240),所述第一触头(150)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板(112);
第二触头模块(122),该第二触头模块(122)接近于第二电路板(114)的边缘(128)端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114),所述第二触头模块(122)具有保持第二触头(150)的第二壳体(270),所述第二触头(150)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114);和
跳线模块(124),该跳线模块(124)电连接所述第一触头(150)和所述第二触头(150),所述跳线模块(124)能够独立于所述第一壳体(240)和所述第二壳体(270)在配合状态和未配合状态之间移动,所述第一触头(150)和所述第二触头(150)在所述配合状态中电连接;
其中,当所述跳线模块(124)处于所述未配合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14)能够自多个不同的方向被放到一起,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14)被放到一起后,所述跳线模块(124)移动到所述配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系统(100),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14)在被放到一起后沿着板平面(110)彼此共平面,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14)能够沿与所述板平面(110)不平行的方向被放到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系统(100),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14)水平地布置,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14)能够沿竖直方向被放到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系统(100),其中,所述跳线模块(124)能够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14)的直线方向在所述配合状态和所述未配合状态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系统(100),其中,所述跳线模块(124)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触头模块(120),所述跳线模块(124)沿着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14)的表面滑动至所述配合状态,在所述配合状态下,所述跳线模块(124)跨越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14)的所述边缘(126、128)。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系统(100),其中,所述跳线模块(124)具有保持跳线触头(136)的主体(132),当所述跳线模块(124)处于所述配合状态时,所述跳线触头(136)接合所述第一触头(150)和所述第二触头(150)。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系统(100),其中,所述跳线模块(124)具有保持平面的跳线触头(136)的主体(132),所述跳线触头(136)彼此平行,当所述跳线模块(124)处于所述配合状态时,所述跳线触头(136)接合所述第一触头(150)和所述第二触头(150)。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系统(100),其中,所述第一触头模块(120)和所述第二触头模块(122)彼此相同,所述第一壳体(240)和所述第二壳体(270)为T形,且具有基部(140)和从所述基部(140)向外延伸形成突出部(147)的盖子(146),所述跳线模块(124)具有接收所述T形的第一壳体(240)和第二壳体(270)的T形的开口(134)。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系统(100),其中,所述第一触头模块(120)和所述第二触头模块(122)包括闩锁特征,所述跳线模块(124)包括接合所述第一触头模块(120)和所述第二触头模块(122)的闩锁特征的闩锁特征。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系统(100),其中,所述跳线模块(124)在所述未配合状态与所述第一触头模块(120)和所述第二触头模块(122)两者分开,在所述第一电路板(112)和所述第二电路板(114)被放到一起后,所述跳线模块(124)同时联接到所述第一触头模块(120)和所述第二触头模块(122)两者。
CN201080037638.2A 2009-08-28 2010-08-25 板-板连接器系统 Active CN1024843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549,653 2009-08-28
US12/549,653 US7959445B1 (en) 2009-08-28 2009-08-28 Board-to-board connector system
PCT/US2010/002335 WO2011025534A1 (en) 2009-08-28 2010-08-25 Board-to-board connector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4329A true CN102484329A (zh) 2012-05-30
CN102484329B CN102484329B (zh) 2015-05-06

Family

ID=43087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7638.2A Active CN102484329B (zh) 2009-08-28 2010-08-25 板-板连接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59445B1 (zh)
EP (1) EP2471145B1 (zh)
JP (1) JP2013503440A (zh)
KR (1) KR101353791B1 (zh)
CN (1) CN102484329B (zh)
WO (1) WO20110255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3379A (zh) * 2013-03-28 2015-11-25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组装件
CN103515736B (zh) * 2012-06-21 2017-05-03 理想工业公司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23395C (en) * 2008-05-05 2014-11-25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Photovoltaic device assembly and method
JP5517488B2 (ja) * 2009-05-20 2014-06-1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基板対基板コネクタ
TWI415332B (zh) * 2010-12-31 2013-11-11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電子電路模組及電性連接器
JP5775335B2 (ja) * 2011-03-16 2015-09-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突き当てコネクタ
US8961234B2 (en) * 2011-08-11 2015-02-24 Unitronics (1989) (R″G) Ltd. PCB connection unit
TWM458706U (zh) * 2012-10-11 2013-08-01 Molex Taiwan Ltd 電連接裝置
US9470720B2 (en) 2013-03-08 2016-10-18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est system with localized heat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9409512B2 (en) * 2013-03-11 2016-08-09 Code 3, Inc Beacon with illuminated LEDs array boards connected
US10013033B2 (en) 2013-06-19 2018-07-03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nic assembly with thermal chan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9313874B2 (en) 2013-06-19 2016-04-12 SMART Storage Systems, Inc. Electronic system with heat extract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9898056B2 (en) 2013-06-19 2018-02-20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Electronic assembly with thermal chan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9549457B2 (en) 2014-02-12 2017-01-17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irecting airflow across an electronic assembly
US9497889B2 (en) 2014-02-27 2016-11-15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Heat dissipation for substrate assemblies
US9348377B2 (en) 2014-03-14 2016-05-24 Sandisk Enterprise Ip Llc Thermal isolation techniques
US9519319B2 (en) * 2014-03-14 2016-12-13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Self-supporting thermal tube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assemblies
US9485851B2 (en) 2014-03-14 2016-11-01 Sandisk Technologies Llc Thermal tube assembly structures
US10907816B2 (en) * 2015-06-26 2021-02-02 Sakai Display Products Corporation Connector, connector mounting board,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724724B2 (en) * 2015-09-24 2020-07-28 Philip Gustav Ericson Ligh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DE102017109103A1 (de) * 2017-04-27 2018-10-31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LED-Panel
DE102017111878B4 (de) 2017-05-31 2019-02-21 HARTING Electronics GmbH LED-Panel mit Basisplatte
CN110637395B (zh) * 2017-07-18 2021-11-02 阿维科斯公司 板对板接触桥系统
US10516224B1 (en) * 2018-12-21 2019-12-24 Raytheon Company Edge launch connector for electronics assemblies
TWI666833B (zh) * 2018-12-26 2019-07-21 唐虞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總成及其跨接式連接器
DE102019113538A1 (de) * 2019-05-21 2020-11-26 Alfred Pracht Lichttechnik Gmbh Leuchte
WO2021045958A1 (en) * 2019-09-06 2021-03-11 Illumina, Inc. Pcb interconnect scheme for co-planar led strips
US20210108789A1 (en) * 2019-10-10 2021-04-15 Osram Sylvania Inc. Flexible LED Light Engine Interconnects
CN114498117A (zh) * 2020-10-23 2022-05-1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座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5553A (en) * 1988-03-31 1989-09-12 Amp Incorporated Hinged connector
CN1635414A (zh) * 2004-02-27 2005-07-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EP1775796A2 (en) * 2005-10-17 2007-04-18 Hosiden Corporation Board Connector
US7387521B1 (en) * 2006-12-22 2008-06-1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end mounting panel members
US7455528B2 (en) * 2006-09-08 2008-11-25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Devices and/or systems for coupling a PLC b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6789A (en) * 1986-05-19 1989-03-28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olderless, pushdown connectors for RF and DC
US5325267A (en) * 1992-11-25 1994-06-28 Xerox Corporation Remote driver board having input/output connector circuitry molded therein
JPH09180828A (ja) * 1995-12-22 1997-07-11 Yazaki Corp 固定具兼用型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装着構造
JP2000058185A (ja) * 1998-08-05 2000-02-25 Nippon Amp Kk 防水コネクタ
US20040094328A1 (en) 2002-11-16 2004-05-20 Fjelstad Joseph C. Cabled signaling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7611358B2 (en) * 2006-09-08 2009-11-03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Method of coupling circuit board connectors
US7448873B2 (en) 2007-01-08 2008-11-1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end mounting panel members
KR100818510B1 (ko) 2007-01-16 2008-03-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Blu용 pcb커넥터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샤시
US7547214B2 (en) * 2007-05-22 2009-06-16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dge-to-edge connector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00136804A1 (en) * 2008-12-02 2010-06-03 Raytheon Company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5553A (en) * 1988-03-31 1989-09-12 Amp Incorporated Hinged connector
CN1635414A (zh) * 2004-02-27 2005-07-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EP1775796A2 (en) * 2005-10-17 2007-04-18 Hosiden Corporation Board Connector
US7455528B2 (en) * 2006-09-08 2008-11-25 Siemens Energy & Automation, Inc. Devices and/or systems for coupling a PLC bus
US7387521B1 (en) * 2006-12-22 2008-06-1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end mounting panel member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5736B (zh) * 2012-06-21 2017-05-03 理想工业公司 用于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CN105103379A (zh) * 2013-03-28 2015-11-25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组装件
CN105103379B (zh) * 2013-03-28 2017-08-22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组装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71145A1 (en) 2012-07-04
WO2011025534A1 (en) 2011-03-03
CN102484329B (zh) 2015-05-06
EP2471145B1 (en) 2017-11-15
KR101353791B1 (ko) 2014-01-21
KR20120035224A (ko) 2012-04-13
US7959445B1 (en) 2011-06-14
JP2013503440A (ja) 201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4329B (zh) 板-板连接器系统
US7762839B2 (en) Patch panel assembly
US830851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52359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atch easy to be operated
US2009029158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miniaturization
US8864524B2 (en) Connector
US74272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579660B2 (en) High speed modular jack
CN102509982A (zh) 具有连接器扩展模块的连接器组件
CN103633461A (zh) 用于连接器系统的连接器组件
US896119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use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s
KR20100018549A (ko) 전기 커넥터 모듈
CN101685916A (zh) 叶片和插座电源连接器
KR20140031039A (ko)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기기
US8662904B2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with stepped stop portions, partition plates and hooks for engaging openings in the terminals
KR101931094B1 (ko) 통합된 록킹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직접 플러그인 부재
US8764233B2 (en) Street lighting device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US96278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fixing structure
US7931495B2 (en) Stacked connectors having lower connector floatably assembled thereto
JP4087083B2 (ja) モジュラージャック
KR20090085611A (ko) 커넥터
US2009028640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bottom plate with two separated parts assembled to a base
CN213602103U (zh) 一种多端口连接器
CN101388509B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8202107B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merican Pennsylvania

Patentee after: Tailian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Pennsylvania

Patentee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