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9621A - 一种剪刀脚组件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剪刀脚组件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9621A
CN102479621A CN2010105614088A CN201010561408A CN102479621A CN 102479621 A CN102479621 A CN 102479621A CN 2010105614088 A CN2010105614088 A CN 2010105614088A CN 201010561408 A CN201010561408 A CN 201010561408A CN 102479621 A CN102479621 A CN 102479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ssors pin
scissors
interior
pin
axis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14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9621B (zh
Inventor
张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614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79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79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9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9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9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issors And N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剪刀脚组件以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包括可对称折叠的连接件,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所述外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轴孔,所述内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当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且贴合时,所述内剪刀脚的转轴与所述外剪刀脚的轴孔对准。该剪刀脚组件以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剪刀脚组装的效率,且定位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剪刀脚组件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剪刀脚组件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
背景技术
剪刀脚位于笔记本键帽下方,用于连接键帽与键盘支撑板,使键帽在剪刀脚的作用下上升或下降,从而与软性线路板上的弹片开关接触或分离。现有技术中的剪刀脚包括外剪刀脚和内剪刀脚,所述外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轴孔,所述内剪刀脚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外剪刀脚的轴孔配合的转轴,转轴和轴孔的配合一般是过盈配合,因此增加剪刀脚组装的难度。目前剪刀脚的组装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手工组装,即单件内剪刀脚和单件外剪刀脚手工完成组装,而在组装的过程中转轴和轴孔的定位比较复杂,组装效率相当低,另一种是通过治具撑大外剪刀脚,再将落入内剪刀脚轴落入外剪刀脚的轴孔来完成组装,也是需要在组装的过程中要对转轴和轴孔定位,无论是通过手工还是通过治具组装,在组装的过程中转轴和轴孔的定位复杂,组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组装效率较低和定位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组装效率且定位简单的剪刀脚组件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剪刀脚组件,包括可对称折叠的连接件,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所述外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轴孔,所述内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当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且贴合时,所述内剪刀脚的转轴与所述外剪刀脚的轴孔对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成型剪刀脚组件,包括可对称折叠的连接件,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所述外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轴孔,所述内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步骤2,将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且对称的两部分贴合,所述内剪刀脚的转轴与所述外剪刀脚的轴孔对准;
步骤3,将每个外剪刀脚的轴孔与其对应的内剪刀脚的转轴配合,组装成单个剪刀脚;
步骤4,将单个剪刀脚与所述连接件分离。
从本发明的组装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在可对称折叠的连接件上设置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当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且贴合时,使得所述内剪刀脚的转轴与所述外剪刀脚的轴孔对准,也就可以将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组装形成剪刀脚,使得转轴和轴孔的定位简单,能有效地提高剪刀脚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剪刀脚组件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正面视图。
图2为本发明剪刀脚组件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反面视图。
图3为图2在A-A方向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剪刀脚组件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剪刀脚组件贴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剪刀脚组件进行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单件剪刀脚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外剪刀脚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内剪刀脚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施例的剪刀脚组件,所述剪刀组件包括可对称折叠的连接件,内剪刀脚2和外剪刀脚1,一外剪刀脚1的两侧设有轴孔11,一内剪刀脚2的两侧设有可与所述轴孔配合的转轴21,所述一内剪刀脚2和一外剪刀脚1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当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且贴合后,所述内剪刀脚2的转轴21与所述外剪刀脚1的轴孔11对准,然后使内剪刀脚2和外剪刀脚1配合,即转轴21的中心线与所述轴孔11的中心线重叠,使得所述外剪刀脚1和内剪刀脚2组装成单个剪刀脚,因此通过在可对称折叠的连接件上设置内剪刀脚2和外剪刀脚1,当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且贴合时,使得所述内剪刀脚2的转轴21与所述外剪刀脚1的轴孔11对准,也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内剪刀脚2和外剪刀脚1组装形成剪刀脚,使得转轴21和轴孔11的定位简单,能有效地提高剪刀脚的组装效率。优选情况,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内剪刀脚2和与其对应的外剪刀脚1,所述连接件进行折叠后,可以一次性的组装成多个单件剪刀脚,进一步提高剪刀脚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平板31和位于所述两平板31之间且对称设置的两连接杆,所述两平板31可沿着所述两连接杆的对称线进行折叠,第一连接杆32上设有所述外剪刀脚1,第二连接杆33上设有所述内剪刀脚2。所述每个平板31包括可贴合的折叠面311和底面312,所述底面312上设有每个平板31可沿着折叠的折叠槽313,所述折叠槽313的端点位于所述两连接杆的对称线上。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杆32上设有8个外剪刀脚1,同时第二连接杆33上设有9个与外剪刀脚1对应的内剪刀脚2,当两平板31以两连接杆的对称线为折叠线进行折叠,接着将与第一连接杆32连接的第一部分平板以折叠线为中线向与第二连接杆33连接的第二部分平板进行旋转,如图5所示,直到第一部分平板与第二部分平板贴合,即每个平板31上折叠面311的两部分贴合,使得所述内剪刀脚2的转轴21与所述外剪刀脚1的轴孔11配合,同时组装成9个单件剪刀脚。当然也可以第二部分平板向第一部分平板进行旋转,只要将第一部分平板与第二部分平板贴合即可,可以同时组装成多个单件剪刀脚,有效地提高剪刀脚的组装效率。而通过折叠槽313对平板31进行折叠,以防止在折叠的过程中,平板31的两部分发生干涉,使折叠面311的两部分无法贴合,而且平板31的两部分发生干涉就会使得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3上转轴21和轴孔11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使得转轴21和轴孔11的事先定位不准确,那么转轴21的中心线和轴孔11中心线就无法进行重合,也就无法组装成单件剪刀脚。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折叠槽313为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远离所述折叠面311,所述V型槽的开口角度为60-90°,由于两平板31进行折叠时,以所述V型槽的端点形成的端点线进行折叠的,而在旋转的过程中,形成V型槽的两侧边发生远离,又由于所述V型槽的开口远离所述折叠面311,如图3所示,即向上开口,那么在旋转的过程中,在折叠槽313处的平板31的两部分不会发生干涉,从而在折叠的过程中,折叠面311的两部分可以完全贴合。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槽313的端点到所述折叠面311的距离为0.05-0.10mm,即折叠槽313处的两平板31是部分连接的,便于转轴21和轴孔11的定位,在折叠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3上转轴21和轴孔11的相对位置不容易发生变化,使得折叠后转轴21和轴孔11便可以对准,不需要重新对转轴21和轴孔11进行定位。优选情况,所述外剪刀脚1的轴孔11为半封闭的轴孔,使得在所述外剪刀脚1和内剪刀脚2组装过程中能一次性将转轴21压入所述轴孔11中,同时组装成多个剪刀脚组件。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定位轴34,以及与所述定位轴配合的定位孔35,所述定位孔35设置在所述平板31上,所述定位轴34设置在所述平板31的折叠面311上。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当平板31的两部分进行折叠后,通过定位孔35和定位轴34进行定位,使得所述平板31的两部分完全贴合,进一步便于转轴21和轴孔11的定位,使得在折叠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3上转轴21和轴孔11的相对位置不容易发生变化。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3之间的第一定距柱36和第二定距柱37,所述第一定距柱36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另一侧设置与所述第一定距柱36对应的外剪刀脚1,所述第二定距柱37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另一侧设置与所述第二定距柱37对应的内剪刀脚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定距柱36设置在对应的外剪刀脚1的中心线上,第二定距柱37在对应的内剪刀脚2的中心线上,通过第一定距柱36和第二定距柱37,在单件剪刀脚组装完成之后,能精确定位每个单件剪刀脚的距离,然后通过设备的配合将单件剪刀脚直接安装到键盘支撑板上,使得单件剪刀脚的后续安装工序简单化。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第一连接杆32的另一侧和一外剪刀脚1之间的第一搭接件38,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杆33的另一侧和一内剪刀脚2之间的第二搭接件39。由于现有技术中在外剪刀脚和内剪刀脚单件产品的制造过程中,是采用侧点进胶进行产品成型的,当进胶的浇口较小时注塑产品难以成型,而进胶的浇口变大时,会导致产品在夹线处容易断裂且产品上会有残留,从而影响成型产品的品质。在本实施例中,剪刀脚组件注塑成型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搭接件38进胶形成对应的外剪刀脚1,通过第二搭接件39进胶形成对应的内剪刀脚2,即成型产品与浇口之间以搭接方式进胶的,使得注塑产品容易成型,而且对产品的熔接线有所改善,使得外剪刀脚1和内剪刀脚2不容易发生断裂,提高产品的质量,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一搭接件38和第二搭接件39的宽度为3-5mm,这样保证了外剪刀脚1及内剪刀脚2和连接件的连接,又使得组装后的单件剪刀脚与连接件容易分离。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搭接件38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搭接件39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3的底面与平板31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3的顶面与平板31的折叠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即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3的厚度与平板31的厚度一样,便于剪刀组件的注塑成型。而所述第一连接杆32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搭接件38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杆33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搭接件39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同样也是如此。
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搭接件38的顶面与所述一外剪刀脚1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搭接件39的顶面与所述一内剪刀脚2的底面连接。更进一步,如图8和图9所示,一外剪刀脚1包括设置在其两侧边之间的两连接边12,所述第一搭接件38的顶面与所述外剪刀脚1其中一连接边12的底面连接,一内剪刀脚2包括设置在其两侧边之间的两连接边22,所述第二搭接件39的顶面与所述内剪刀脚其2中一连接边22的底面连接,便于在注塑剪刀脚组件的过程中的进胶,而在连接件折叠即贴合时,轴孔11和转轴21对准,通过压合便可以使轴孔11的中心线与转轴21的中心线重合。
为了能通过上述的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如图10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施例的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成型剪刀脚组件,所述剪刀组件包括可对称折叠的连接件,内剪刀脚2和外剪刀脚1,一外剪刀脚1的两侧设有轴孔11,一内剪刀脚2的两侧设有可与所述轴孔配合的转轴21,所述一内剪刀脚2和一外剪刀脚1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步骤2,将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且对称的两部分贴合,所述内剪刀脚的转轴与所述外剪刀脚的轴孔对准;
步骤3,将每个外剪刀脚的轴孔11与其对应的内剪刀脚的转轴21配合,组装成单个剪刀脚;
步骤4,将单个剪刀脚与所述连接件分离。
对于步骤4,如图6所示,将所述连接件上的多个剪刀脚与所述连接件折叠成一定角度,便可以将单个剪刀脚与所述连接件分离,得到如图7所示的单件剪刀脚。
通过在可对称折叠的连接件上设置至少两个内剪刀脚1和至少两个外剪刀脚2,当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可以一次性的组装形成多个剪刀脚,能有效地提高剪刀脚的组装效率,而且在组装的过程中,只需要事先将内剪刀脚2的转轴21和外剪刀脚1的轴孔11定位,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后便可以组装,使得转轴21和轴孔11的定位更简单。
在具体实施中,外剪刀脚1的轴孔11可以是封闭的轴孔,但是当外剪刀脚1的轴孔11为封闭的轴孔时,需要逐个将内剪刀脚2的转轴21摆入所述轴孔11中。优选情况,步骤3具体为,
当外剪刀脚的轴孔为半封闭的轴孔时,将内剪刀脚的转轴一次性压入外剪刀脚的轴孔中,组装成剪刀脚,使得在所述外剪刀脚1和内剪刀脚2组装过程中能一次性将转轴21压入所述轴孔11中,同时组装成多个剪刀脚组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对称折叠的连接件,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所述外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轴孔,所述内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当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且贴合时,所述内剪刀脚的转轴与所述外剪刀脚的轴孔对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两平板和位于所述两平板之间且对称设置的两连接杆,所述两平板可沿着所述两连接杆的对称线进行折叠,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有所述外剪刀脚,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所述内剪刀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平板包括底面,以及可贴合的折叠面,所述底面上设有每个平板可沿着折叠的折叠槽,所述折叠槽的端点位于所述两连接杆的对称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槽为V型槽,所述V型槽的开口远离所述折叠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的开口角度为60-90°。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槽的端点到所述折叠面的距离为0.05-0.10m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定位轴,以及与所述定位轴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设置在所述平板上,所述定位轴设置在所述平板的折叠面上。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第一定距柱和第二定距柱,所述第一定距柱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侧设置与所述第一定距柱对应的外剪刀脚,所述第二定距柱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侧设置与所述第二定距柱对应的内剪刀脚。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设置第一连接杆的另一侧和一外剪刀脚之间的第一搭接件,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杆的另一侧和一内剪刀脚之间的第二搭接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面与所述第一搭接件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面与所述第二搭接件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件的顶面与所述一外剪刀脚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搭接件的顶面与所述一内剪刀脚的底面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一外剪刀脚包括设置在其两侧边之间的两连接边,所述第一搭接件的顶面与所述外剪刀脚其中一连接边的底面连接,一内剪刀脚包括设置在其两侧边之间的两连接边,所述第二搭接件的顶面与所述内剪刀脚其中一连接边的底面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剪刀脚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剪刀脚的轴孔为半封闭的轴孔。
14.一种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注塑成型剪刀脚组件,包括可对称折叠的连接件,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外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轴孔,内剪刀脚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内剪刀脚和外剪刀脚对称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步骤2,将所述连接件对称折叠且对称的两部分贴合,所述内剪刀脚的转轴与所述外剪刀脚的轴孔对准;
步骤3,将每个外剪刀脚的轴孔与其对应的内剪刀脚的转轴配合,组装成单个剪刀脚;
步骤4,将单个剪刀脚与所述连接件分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
当外剪刀脚的轴孔为半封闭的轴孔时,将内剪刀脚的转轴一次性压入外剪刀脚的轴孔中,组装成剪刀脚。
CN201010561408.8A 2010-11-27 2010-11-27 一种剪刀脚组件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 Active CN102479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1408.8A CN102479621B (zh) 2010-11-27 2010-11-27 一种剪刀脚组件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61408.8A CN102479621B (zh) 2010-11-27 2010-11-27 一种剪刀脚组件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9621A true CN102479621A (zh) 2012-05-30
CN102479621B CN102479621B (zh) 2015-02-04

Family

ID=46092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61408.8A Active CN102479621B (zh) 2010-11-27 2010-11-27 一种剪刀脚组件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7962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8954A (zh) * 2013-02-26 2013-07-1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支架组装系统与按键支架组装方法及按键支架装置
CN103824721A (zh) * 2013-02-28 2014-05-28 袁建平 一种键盘按键剪刀脚的生产组装方法与键盘生产组装方法
CN110406117A (zh) * 2019-08-23 2019-11-05 固特科工业塑料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剪刀脚的装配夹具
CN110405687A (zh) * 2019-08-23 2019-11-05 固特科工业塑料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剪刀脚的装配设备
CN110406117B (zh) * 2019-08-23 2024-05-28 固特科工业塑料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剪刀脚的装配夹具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5390A (en) * 1994-07-20 1998-04-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Keyswitch device
JP2004319356A (ja) * 2003-04-18 2004-11-11 Aideru:Kk フィルムスイッチ
JP2007323906A (ja) * 2006-05-31 2007-12-13 Toshiba Corp メンブレンスイッチ、キーボードおよびキーボード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CN101599382A (zh) * 2008-06-04 2009-12-09 梁徽湖 剪刀脚的组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5390A (en) * 1994-07-20 1998-04-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Keyswitch device
JP2004319356A (ja) * 2003-04-18 2004-11-11 Aideru:Kk フィルムスイッチ
JP2007323906A (ja) * 2006-05-31 2007-12-13 Toshiba Corp メンブレンスイッチ、キーボードおよびキーボードを有する電子機器
CN101599382A (zh) * 2008-06-04 2009-12-09 梁徽湖 剪刀脚的组装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8954A (zh) * 2013-02-26 2013-07-1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支架组装系统与按键支架组装方法及按键支架装置
CN103198954B (zh) * 2013-02-26 2015-05-06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支架组装系统与按键支架组装方法及按键支架装置
CN103824721A (zh) * 2013-02-28 2014-05-28 袁建平 一种键盘按键剪刀脚的生产组装方法与键盘生产组装方法
CN103824721B (zh) * 2013-02-28 2016-05-18 袁建平 一种键盘按键剪刀脚的生产组装方法与键盘生产组装方法
CN110406117A (zh) * 2019-08-23 2019-11-05 固特科工业塑料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剪刀脚的装配夹具
CN110405687A (zh) * 2019-08-23 2019-11-05 固特科工业塑料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剪刀脚的装配设备
CN110405687B (zh) * 2019-08-23 2024-05-17 固特科工业塑料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剪刀脚的装配设备
CN110406117B (zh) * 2019-08-23 2024-05-28 固特科工业塑料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剪刀脚的装配夹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9621B (zh) 2015-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9621A (zh) 一种剪刀脚组件及通过剪刀脚组件组装剪刀脚的方法
CN201800267U (zh) 一种组合压痕结构及一种组合压痕模及一种直纹瓦楞纸盒
CN205726425U (zh) 微型扬声器胶垫粘贴模
CN211220668U (zh) 一种封闭空间划线钻孔机构
CN203526288U (zh) 用于u形件翻同心孔的工装
CN203869203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右侧组件
CN204935621U (zh) 一种通用型活塞连杆组件摆放托盘
CN212145111U (zh) 板上螺柱焊接工装
CN203661411U (zh) 一种钢片补强片
CN207485891U (zh) 一种长度可调联轴器
CN201899323U (zh) 用于引导帘幕收放的导引轨道
CN203831945U (zh) 一种印刷用掩模板
WO2013181859A1 (zh) 一种中框、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5044167U (zh) 一种3d打印薄壁构件拼接装置
CN201554994U (zh) 可控制旋转角度的旋转装置
CN201979241U (zh) 浮动定位销机构
CN205081232U (zh) 毫米波同轴连接器与天线板的固定连接装置
CN201969977U (zh) 波峰焊接装置
CN202517824U (zh) 一种移印胶头及其制作模具、移印胶头连接组件和移印机
CN203268135U (zh) 一种汽车拼焊板
CN206077825U (zh) 一种改良贴钢片的fpc
CN204948529U (zh) 插装用定位治具
CN103781279B (zh) 书本式补强贴合治具
CN208280605U (zh) 一种销孔改位器
CN202529234U (zh) 一种纸箱的一体式免胶加强端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