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9938B - 包括集成双离合器机构和其控制装置的模块的传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包括集成双离合器机构和其控制装置的模块的传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9938B
CN102459938B CN201080028016.3A CN201080028016A CN102459938B CN 102459938 B CN102459938 B CN 102459938B CN 201080028016 A CN201080028016 A CN 201080028016A CN 102459938 B CN102459938 B CN 102459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lutch
transmission system
control gear
axi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80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9938A (zh
Inventor
P·达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Embrayages SAS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Embrayage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Embrayages SAS filed Critical Valeo Embrayages SAS
Publication of CN102459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9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9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08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 F16D25/082Fluid-actuated clutches with fluid-actuated member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the line of action of the fluid-actuated members co-inciding with the axis of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5/00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16D25/10Clutch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fluid-actuated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00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 F16D21/02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 F16D21/06Syste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actuated clutches for interconnecting three or more shafts or other transmission members in different ways at least two driving shafts or two driven shafts being concentric
    • F16D2021/0669Hydraul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with two clutch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00Special features for couplings or clutches
    • F16D2300/12Mounting or assem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系统(1),特别是用于机动车,传动系统围绕轴向取向的转动轴线(X)包括至少:双离合器机构(10),该双离合器机构包括第一离合器(E1)和第二离合器(E2);和控制装置(12),控制装置与所述机构(10)相关联并包括致动部件(22),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双离合器机构(10)和控制装置(12)进行预安装以构成形成一单位组件的一模块(M),并且所述模块(M)与一支撑部件(32)相固连安装,支撑部件与驱动轴连接,完全支撑模块(M)。

Description

包括集成双离合器机构和其控制装置的模块的传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集成有双离合器机构和其控制装置的模块的一种传动系统。
本发明更为特别地涉及一种传动系统,特别是用于机动车,传动系统包括围绕轴向取向的转动轴线的至少以下构件:
-双离合器机构,所述双离合器机构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每个离合器包括一操纵杆如膜片,所述操纵杆用于与同罩盖一体转动的压盘相配合,以将摩擦盘紧夹在反作用盘和所述压盘之间,第一和第二离合器分别用于选择性地将第一轴和第二轴联接于一驱动轴,该驱动轴适于被发动机带动转动,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每个一方面与所述摩擦盘之一相连接而另一方面用于与一变速箱相连接,及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双离合器机构相关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致动部件,所述致动部件适于分别致动所述第一离合器的第一操纵杆和所述第二离合器的第二操纵杆,所述致动部件选择性地受到控制以允许不同奇偶性速比的转换。
背景技术
已知许多传动系统,这些传动系统包括离合器机构,离合器机构的功能之一在于允许选择性地将形成由发动机带动的主动轴的驱动轴与至少一同变速箱相连的从动轴联接,和这允许速比变换。
在现有技术背景的已知的离合器机构中,双离合器机构特别地被使用于交替地将机动车发动机的轴与变速箱的两共轴的输入轴联接,该变速箱被称为双离合器变速箱。
借助于有时还被称为“双离合器”的这类双离合器机构,可进行速比改变,同时保持发动机扭矩到机动车车轮的传输。
实际上,双离合器机构通常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分别与不同奇偶性的速比例如偶数档速比和奇数档速比相关联。
在变速时,机构的离合器之一,例如第一离合器,占据对应分离(打开)状态的位置,而机构的另一离合器,例如第二离合器,占据对应接合(闭合)状态的位置,以使得通过机动车内燃发动机传递给驱动轴的扭矩逐渐地从第一离合器传输到第二离合器。
因此,通过第一和第二离合器传递的扭矩之和总是基本等于发动机扭矩。
机构的每个离合器包括一操纵杆,操纵杆通常由膜片构成,用于与压盘进行配合,压盘与罩盖和驱动轴一体转动。每个膜片能够通过包括致动部件的控制装置按由转动轴线确定的轴向方向在至少一第一位置和至少一第二位置之间被移动,其中第一和第二位置对应接合和分离状态。
在下文中,术语“膜片”将被优选地、但非限定性地被使用来表示双离合器机构的每个离合器的操纵杆。
根据离合器的类型,膜片的第一位置对应分别与发动机和变速箱连接的轴的联接或分开,同样地,膜片的第二位置对应与发动机和变速箱连接的轴的分开或联接。
第一或第二离合器的每个压盘被相关联的一膜片促动,以将一摩擦盘紧夹在该压盘和一对应的反作用盘之间。
此外,第一和第二摩擦盘分别与第一和第二从动轴转动连接,第一和第二从动轴与变速箱连接,同样地,第一和第二压盘与第一和第二罩盖一体转动,第一和第二罩盖通常通过连接部件与驱动轴连接,例如通过柔性飞轮或双缓冲飞轮。
选择性地通过摩擦盘之一夹紧在机构的两离合器之一的对应的压盘和反作用盘之间来获得驱动轴和与变速箱相连的轴之一之间的扭矩传递。
在根据现有技术的传动系统的已知设计中,不同的组成元件一个在另一个之后地相继地被组装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特别地一方面双离合器机构的元件,以及另一方面相关联的控制装置的元件。
一般地,安装操作很多,有时难以实施,和因此成本也不菲,特别是由于这些安装操作通常需要较长的安装时间。
此外,由于双离合器机构和控制装置所具有的轴向并置元件的数目,可以观察到:缘于不同元件的多重允差累加,使得这特别是影响控制装置的致动部件和机构离合器的每个膜片之间的接触“点”的良好定位。
此外,机加工铸铁元件例如压盘和反作用盘的允差同冲压板材元件例如机构罩盖的允差一样,不能出于经济的原因被降低到某些值以外。
在这些条件下,因此需要的是:自致动器的被称为有用行程的总轴向行程不仅由致动所需的行程构成、必要时还由与磨损相关的行程和最后由与初始接触点的多变性相关的行程构成起,在控制装置的致动部件的行程中整合接触点位置的多变性。
最后一个附加行程,除了该行程在功能上无用外,还会导致控制装置的轴向体积尺寸增大,这助于增大控制装置在机构和变速箱之间安置的困难。
因此还寻求限制在每个膜片和与膜片相关联的致动部件之间的接触区域处的磨损。这类磨损对机构和控制装置的各自的轴的定位特别敏感,这些轴差不多沿轴向方向良好排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在于提出一种新型的传动设计,其特别是允许消除前述的不同弊端。
为此,本发明提出如上所述类型的一种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双离合器机构和控制装置被预安装以构成形成一单位组件的一模块;并且,所述模块与支撑部件相连在一起安装,所述支撑部件与驱动轴相连接,完全支撑所述模块。
有利地,安装操作得到简化和减少成单一操作。
实际上,一旦先前所需的不同元件的相继安装被取消,这类模块的安装就更为快速,特别地一方面双离合器机构的安装和另一方面控制装置的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离合器模块集成至少所述双离合器机构和控制装置,以形成一单位子组件,该单位子组件能够被固定附接在相关联的支撑部件上。
有利地,对机构和控制装置致动部件的相对轴向位置进行调节,以消除各种无用的无效行程。
优选地,通过固定零件的预先定位进一步简化了安装,有利地固定零件不可丢失地安装在模块上,如通过双离合器机构的摩擦件的至少角向定位,以方便与变速箱相连的从动轴的以后插入。
优选地,机构控制装置包括由致动器、特别地气动致动器构成的致动部件,对于其来说,与流体能量源进行的连接能通过集成有阀的联通部件上的柔性的管道或导管实现。
有利地,模块支撑部件完整地支撑模块重量。
有利地,持久的致动力完全不被相邻的其它元件如驱动轴支撑,但借助于例如由轴承形成的力承接部件惟一地在模块内部施加。
有利地,在不同的操作过程中模块预先被封装,以能够直接地安装在与驱动轴相连的支撑部件上,同时能够立即运行,而不要求补充的操作,特别是用于使其运行所进行的调节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所述模块通过固定零件如螺钉被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完全支撑所述模块的重量,所述固定零件以不可丢失的方式预先安装在所述模块上;
-所述支撑部件由至少一刚性的径向取向的法兰如发动机飞轮构成,所述法兰的内径向周沿与所述驱动轴转动相连,所述模块通过所述固定零件固定附接于所述法兰的外径向周沿;
-所述模块包括轴向调节部件,所述轴向调节部件用于在该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件上之前,允许将所述双离合器机构和所述控制装置的致动部件轴向地定位在确定的轴向位置中,该确定的轴向位置对应被称为额定位置的位置,在该位置,所述致动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对应新运行条件的作用力推动相关联的膜片,以在运行中致动离合器时消除致动部件和机构的至少一个离合器之间的各种无效行程;
-所述双离合器机构的第二离合器包括第二罩盖,所述第二罩盖径向布置在第一离合器的第一罩盖外,并以至少两部分即分别地前部分和后部分来实现,所述至少两部分适于相对于彼此轴向地滑动,以允许进行轴向调节直至达到确定的额定位置;
-所述模块包括适于使所述轴向调节部件固定在所述额定位置的锁定部件;
-所述模块包括力承接部件如轴承,所述力承接部件适于承接用于致动所述离合器的所述致动部件在运行时所引起的力,以使得所述力按一封闭力流惟一地承接在所述模块内部;
-所述模块包括所述控制装置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通过保持部件被连接到所述双离合器机构的第一离合器所具有的第一罩盖;
-控制装置的保护壳通过至少两不同部分实现,这些部分能够通过固定部件如螺钉进行固定,以允许其拆卸;
-所述模块的力承接部件由轴承构成,所述轴承轴向地插置在该轴承所支撑的所述致动部件和所述双离合器机构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保护壳的径向部分之间;
-所述轴承与所述控制装置或所述保护壳相连接,并能沿径向方向相对移动,以形成所述控制装置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的自动定心部件。
附图说明
通过对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的阅读,本发明的其它的特征和优点将得到展示,为理解本说明将参照附图,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传动系统的轴向剖视图;
-图2和图3是以分解方式示出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传动系统的一部分更特别地是支撑部件和包括双离合器机构和控制装置的离合器模块;
-图4和图5是示出将模块安装在支撑部件上之后所述传动系统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图4和图5的传动系统的后视图,其特别示出模块固定零件;
-图7到图9是每个分别示出轴承的一实施变型的剖视图,在图1上详细示意的轴承保证力在模块中的内部承接和被设计以允许保证双离合器机构和控制装置的致动部件之间的自动定心。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为方便对其的理解和非限定性地,将使用术语如“前”和“后”、“上”和“下”、“外”和“内”,以及“轴向”或“径向”朝向,以根据在说明书中给出的定义表示元件。
按照习惯,术语“前”和“后”分别对应图1的左侧和右侧,和参照转动轴线X确定。
按照习惯,传动系统的转动轴线X确定轴向朝向和径向朝向,径向朝向与所述轴向朝向正交。
术语“上”和“下”分别对应图1的上部和下部,和术语“外”和“内”参照纵向轴线X确定。
在下文的说明书中,对垂直性概念的各种参照完全不是参照地球引力给出,和相同、相似或相近的元件将采用相同的数字标记表示。
在图1上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统1的一实施例,传动系统1特别是用于配备于机动车,所述系统具有轴向取向的转动轴线X。
如在图1上所示,传动系统1部分地被示出在安装好由模块M形成的系统主要组成元件后。
有利地,传动系统1包括模块M,该模块形成一单位组件,其由至少一双离合器机构10与至少一同所述机构10相关联的控制装置12形成,其中双离合器机构10包括第一离合器E1和第二离合器E2,所述机构10和控制装置12有利地进行预安装以构成所述模块M。
双离合器机构10与控制装置12一起被容置在确定模块M的整体体积尺寸的总容积空间内。
模块M径向地通过壳体界定,壳体由第二离合器E2的至少一第二罩盖14和保护壳16构成,保护壳与轴向地布置在机构后的控制装置12相关联。
有利地,第二罩盖14以至少两部分分别地前部分14A和后部分14B实现。
第二罩盖14的每个部分14A、14B包括一锪孔,锪孔优选地是环形的,一个锪孔径向地在前部分14A的内表面上布置于后轴向端部,另一个锪孔布置在后部分14B的前轴向端部和在外表面上,借助于此,罩盖14具有基本恒定的、不是双重的厚度。
罩盖的两部分14A和14B能够相对于彼此轴向地滑动,配有锪孔的端部能够或多或少地相互轴向覆盖,直到达到确定的额定位置,在该确定的额定位置,第二罩盖14的所述部分有利地不动,如将在后文中进行更详细阐述的。
优选地,保护壳16是与机构10的罩盖14、18、特别地与离合器E1的第一罩盖18区分开的构件,保护壳16与离合器E1的第一罩盖18相连。
优选地,控制装置12的保护壳16以至少两个不同部分实现,不同部分分别是前部分16A和后部分16B,这些部分16A、16B能够通过固定部件20在中央被固定在一起。
有利地,用于固定壳16的固定部件20由螺钉构成,以允许以后的拆卸,这类固定部件20允许打开壳的两部分16A和16B,以便特别是能够触及致动部件22。
优选地,保护壳16以可拆卸的方式还与机构10的第一罩盖18相连。
控制装置12的保护壳16的前部分16A包括前轴向端部,该前轴向端部由径向取向的环形部分17形成,环形部分17向外延伸,壳的所述环形部分17与双离合器机构10的第一离合器E1所包括的第一罩盖18相连。
壳16的环形部分17和第一罩盖18之间的连接例如通过连接部件如连接爪24实现,连接爪这里具有钩的形状,轴向地与所述环形部分17的后表面进行配合。
为组装壳的部分16A和16B,壳的前部分16A在与同第一罩盖18相连的前端部17轴向相对的其后端部,包括径向取向的固定颊15A,而壳的后部分16B也在其前端部包括径向取向的固定颊15B,所述固定颊15A和15B用于通过固定螺钉20相互联结和保持在一起。
优选地,控制装置12的保护壳16的前部分16A和后部分16B的固定颊15A和15B不是环形的,即没有周向地连续延伸,而是中断的。
如在图6上可以看见或还在图2到图5上可以看见的,固定颊15A、15B有利地围绕转动轴线X规则地角向分布和例如总数为6个。
优选地,保护壳16包括开口21,开口21用于允许空气穿过壳16和因此在模块M内部流通。
有利地,这种空气流通有利于模块M的组成元件的冷却,并能够限制运行时由双离合器机构10因摩擦联接而产生的热量的滞留。
壳16的后部分16B包括径向取向的部分19,该部分19与配有固定颊15B的自由端部轴向相对。
在图1的示例中,径向部分19具有自由端部,该自由端部一方面是弯曲的,另一方面在转动轴线X前中断,以在保护壳16中轴向地向后设置另一开口26。
有利地,开口26能够允许控制装置12的致动部件22的流体供给部件(未显示)的通过和连接,致动部件22优选是气动类型的。
有利地,开口26还允许用于控制致动器的传感器(未显示)用的连接部件的通过,所述传感器例如固定在致动器上。
作为变型,致动部件22还能够被其它流体、特别地是液压流体推动,不过也能使用其它的致动部件,如电气和/或机械致动部件。
如上文所述的,双离合器机构10用于暂时性地将驱动轴(未显示)与两从动轴联接,其中驱动轴通常是曲柄轴,一般轴向地布置在机构10前(这里在图1的左侧),而两从动轴分别是第一从动轴28A和第二从动轴28B。
驱动轴构成主动轴,该主动轴用于被机动车发动机(未显示)带动转动。
机构10的两从动轴28A和28B是同心的,与驱动轴共轴地转动安装,第一从动轴28A形成中空管或中空轴,第二从动轴28B在其内部布置。
第二从动轴28B的自由前端部部分轴向地延伸超过第一从动轴28A的前端部,每个所述从动轴28A和28B能够彼此独立地转动。
从动轴28A和28B用于与变速箱(未显示)相连接,变速箱轴向地在壳16的后部分16B的部分19以外布置在系统1后,即这里在图1的右侧。
更为特别地,第一从动轴28A对应变速箱的某些速比,这里例如偶数档速比,而第二从动轴28B对应其它的速比,例如奇数档速比。
双离合器机构10的第一离合器E1和第二离合器E2因此用于临时地将从动轴28A、28B之一与驱动轴联接,和为此通过控制装置12选择性地进行控制,以分别地进行不同奇偶性的速比的相继过渡。
已知地,机构10包括圆形径向的反作用盘30,该反作用盘围绕转动轴线X转动安装。反作用盘30布置在中心位置,其是固定的,轴向不动的,是离合器E1和E2所共有的。
传动系统1包括支撑部件32,支撑部件32形成刚性法兰,根据本发明的模块M固定附接在刚性法兰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重要特征,模块M能够与所述支撑部件32相连在一起地安装,以使得支撑部件32整体地支撑模块重量。
因此,双离合器机构10和控制装置12预先地进行安装,以形成构成一单位组件的所述模块M,该模块M继而能够与因而完全支撑模块重量的支撑部件32相固连地安装。
反作用盘30用于与驱动轴相连接,更为确切的说,反作用盘30与支撑部件32一体转动,反作用盘通过支撑部件与驱动轴转动相连。
优选地,模块M通过固定零件36如螺钉,被固定在完全支撑其重量的所述支撑部件32上。
更为确切的说,固定零件36允许将反作用盘30刚性地固定在支撑部件32上。
有利地,固定零件36预先以不可丢失的方式安装在模块M上,这进一步方便模块M的安装操作。
优选地,支撑部件32由至少一个径向取向的刚性法兰构成,刚性法兰的内径向周沿与驱动轴转动相连,模块M通过所述固定零件36固定附接在刚性法兰的外径向周沿上。
形成支撑部件32的法兰例如由发动机飞轮构成,发动机飞轮具有确定的刚性来支撑模块M的整个重量,即构成模块的接合在一起的双离合器机构10和控制装置12的重量。
在安装模块M之前,形成支撑部件32的刚性法兰的内径向周沿一体地在转动方面被固定于驱动轴(未显示)的一端部。
优选地,支撑部件32的内径向周沿包括孔洞(未显示),用于连接部件如螺钉的通过,连接部件被接纳在驱动轴的互补开孔中,支撑部件32和驱动轴30之间的旋拧连接有利地是可逆的,以允许以后进行拆卸。
作为变型,模块M的支撑部件32通过各种其它合适的方式例如焊接,相固连地附接在驱动轴上。
当然,刚性法兰也能够以与驱动轴成一体的单一构件方式实现。
根据未显示的一变型,支撑部件32还保证减震和/或过滤作用和因而例如以双缓冲飞轮的形式实施。
机构10的第一离合器E1形成使第一从动轴28A与驱动轴临时联接的第一临时联接部件。
第一离合器E1包括环形的第一压盘34,压盘与反作用盘30围绕转动轴线X一体转动安装。
优选地,压盘34和反作用盘30之间的转动连接通过第一罩盖18进行保证。
例如这里通过径向地布置在外周沿的弹性舌片35,第一压盘34转动连接,具有相对于第一罩盖18轴向移动的可能性。
已知地,这类弹性舌片35切向地布置和分别地包括与第一压盘34相连在一起的一端部和与第一罩盖18相连在一起的另一端部。
第一罩盖18还与反作用盘30相连在一起,第一罩盖例如通过旋拧或各种其它合适的固定方式固定在反作用盘上。
第一压盘34更为特别地与反作用盘30的后表面38相对地轴向布置。
第一离合器E1包括第一摩擦盘40,第一摩擦盘轴向地插置在反作用盘30和第一压盘34之间。
第一摩擦盘40通常在其两个表面上包括环形摩擦衬片42,摩擦衬片42与第一压盘34和反作用盘30的互补的摩擦面相对地轴向布置。
第一摩擦盘40用于通过第一压盘34紧压靠着反作用盘30的后表面38,以使第一从动轴28A与驱动轴临时地联接。
通过互补槽纹之间的形状配合以实现啮合,第一摩擦盘40与第一从动轴28A一体转动安装。
第一摩擦盘40在前位置和后位置之间轴向滑动安装在管形的第一从动轴28A上,在前位置,摩擦盘40紧压靠着反作用盘30的所述后表面38,而摩擦盘向所述后位置弹性地回复和在该后位置中第一摩擦盘40离开反作用盘30的后表面38。
第一离合器E1包括第一膜片44,第一膜片形成致动第一压盘34的致动操纵杆。
反作用盘30和第一罩盖18组成轴向固定的元件,根据控制装置12所施加的力,通过第一膜片44使压盘34相对于这些元件轴向地移动。
已知地,第一膜片44包括一径向外环形件45和一些弹性的指形件46,这些弹性的指形件从环形件45直到自由内端部朝转动轴线X径向地延伸。
优选地,第一膜片44的所有指形件46是相同的。第一压盘34轴向地插置在反作用盘30和第一膜片44之间。
第一膜片44支撑在环形的第一罩盖18上,环形的第一罩盖轴向地布置在后,整体上呈“L”形的第一罩盖18在前通过轴向部分48固定在反作用盘30上,第一罩盖18在该部分48的延伸部分中包括形成底部的径向部分50。
第一膜片44的每个指形件46的一中间部分轴向支撑在第一压盘34的环形部分52上。
第一膜片44的指形件46因此如同杠杆般运行,其一方面通过由环形件45形成的其上端部支靠着第一罩盖18的底部50和另一方面支靠着所述部分52。
第一膜片44的指形件46是可弹性弯曲的,特别是每个指形件46的与环形件45径向相对的自由端部,所述自由端部用于通过装置的致动部件22,例如在前接合位置和后分离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在前接合位置,第一膜片44轴向地促动第一压盘34,以使第一摩擦盘40、更为确切地摩擦盘40所承载的摩擦衬片42紧靠着反作用盘30。
在指形件46向其弹性回复的后分离位置,第一压盘34不再被第一膜片44轴向地促动,以使得第一摩擦盘40因而处于后位置中。
因此,在前接合位置,第一从动轴28A与驱动轴临时地联接,在后分离位置,第一摩擦盘40与反作用盘30和第一压盘34分离开,以使得第一从动轴28A与驱动轴分离。
双离合器机构10还包括第二离合器E2,第二离合器形成使第二从动轴28B与驱动轴临时联接的第二临时联接部件。
第二离合器E2包括第二压盘54和第二摩擦盘56,第二压盘和第二摩擦盘的作用分别与第一压盘34和第一摩擦盘40的作用相似。
第二压盘54与反作用盘30的前表面58相对地轴向地安装。
第二压盘54通过弹性舌片55与反作用盘30转动相连,也被固定在第二罩盖14的前部分14A上。
如通过图2和图4所示的,第二罩盖14的前部分14A包括呈“L”状的形廓,从而形成径向爪57,这些径向爪规则地周向分布,固定、优选通过旋拧固定在反作用盘54的前表面上。
第二压盘54相对于反作用盘30轴向地活动安装,第二罩盖14形成轴向滑动的滑件。
第二摩擦盘56轴向地插置在反作用盘30和第二压盘54之间。
如同第一摩擦盘40,第二摩擦盘56在其两个表面上包括环形摩擦衬片60,摩擦衬片轴向地插置在反作用盘30的前表面58和第二压盘54所包括的互补的摩擦面之间。
第二摩擦盘56用于通过第二压盘54被紧压靠着反作用盘30的前表面58,以将第二从动轴28B与驱动轴临时地联接。
为此,第二摩擦盘56与第二从动轴28B一体转动地安装,第二摩擦盘56在紧靠反作用盘30的前表面58的后位置和自由前位置之间在第二从动轴28B的前端部分上轴向地滑动安装,第二摩擦盘向所述自由前位置弹性地回复,和在该自由前位置中,第二摩擦盘56离开反作用盘30的前表面58。
第二离合器E2包括第二膜片62,第二膜片形成致动第二压盘54的操纵杆。第二膜片62具有与第一膜片44的结构相似的结构。
第二膜片62轴向地布置在第一膜片44后。第二膜片62轴向地插置在第一罩盖14的后部分14B的径向部分和第二罩盖18的底部50的前表面之间。更为特别地,第二膜片62的环形件64被布置成轴向支撑靠着第二罩盖18的底部50的前表面。
第二膜片62的指形件66如同杠杆般运行。因此,当由致动部件22向前施加在指形件66的自由端部上的轴向致动力被传递给罩盖14时,指形件66支撑、例如这里通过铰接杆支撑在第一罩盖18上。
第二膜片62的指形件66在前接合位置和后分离位置之间是可弹性弯曲的,在前接合位置,第二膜片62通过第二罩盖18轴向地向后促动第二压盘54以使第二摩擦盘56紧靠着反作用盘30,指形件66向后分离位置弹性地回复,和在该后分离位置,第二压盘54不再被轴向地促动,以使得第二摩擦盘56位于其前位置中。
在前接合位置,第二从动轴28B与驱动轴联接,在后分离位置,第二从动轴28B相反地与驱动轴分离。
当膜片62被促动时,与第二压盘54一体转动的第二罩盖14向后轴向地滑动,以将压盘54从其前自由位置向对应膜片62的前接合位置的其后位置移动。
有利地,离合器E1和E2的第一和第二摩擦盘40和56每个均包括传统的弹簧减震部件。
机构10还包括相关联的控制装置12,控制装置用于独立地一方面对第一离合器E1的第一膜片44在前接合位置和后分离位置之间加以控制,和另一方面对第二离合器E2的第二膜片62在前接合位置和后分离位置之间加以控制。
优选地,控制装置12的致动部件22由包括柱形本体68的双致动器构成,在柱形本体中布置有两个控制腔室70和72,这两个腔室用于被供给流体以引起第一活塞74和第二活塞76的轴向移动,每个活塞在腔室之一中滑动安装。
控制装置12包括致动第一膜片44的环形的第一挡块78,第一挡块轴向滑动安装,第一挡块78在活塞74的作用下轴向地将第一膜片44的指形件46的自由端部促动,特别是朝前接合位置促动。
控制装置12还包括致动第二膜片62的环形的第二挡块80,第二挡块轴向滑动安装,第二挡块80在活塞76的作用下轴向地将第二膜片62的指形件66的自由端部促动,特别是朝前接合位置促动。
优选地,致动流体由空气构成,以使得双致动器22是气动类型的。
根据本发明,包括双离合器机构10和控制装置12的模块M因此与支撑部件32连在一起地安装,以使得所述支撑部件完全支撑模块M的重量。
有利地,模块M包括力承接部件82,集成于模块M的力承接部件能够承接在运行时由机构10的离合器E1和E2的致动部件22所引起的力。
借助于此,这些力按一封闭力流专一地在模块M内部承接,以使得这些力因而不被传递给第一和第二从动轴28A、28B的至少之一或甚至不被传递给变速箱。
优选地,模块M的力承接部件由轴承82构成,轴承82轴向地插置在双致动器22的本体68的后部和机构的控制装置12的保护壳16的径向部分19之间。
轴承82例如由滚珠轴承构成,滚珠轴承支撑形成机构10的控制装置12的致动部件的双致动器22。
柱形本体68包括用于轴承82安装的阶台式后部分81,轴承因而轴向地被集成,有益于获得轴向上特别紧凑的模块M。
如在图1的细节中所示,轴承82包括第一元件84和第二元件86,在这两元件之间布置有滚动部件88如滚珠。
第一元件84,这里是内圈,与阶台式本体68转动相连,被支撑的元件84向前靠着阶台式本体轴向地固定不动。
第一元件84与双致动器22的本体68相连在一起,不能径向地移动,即内圈紧围绕本体68安装。
第二元件86,这里是外圈,与壳16的后部分16B的径向部分19转动相连。
有利地,第二元件86和壳的部分19之间的连接相反地被构形成允许沿径向方向的相对移动,以便形成控制装置12相对于机构10的自动定心部件。
有利地,轴承82自动地保证控制装置12相对于壳16的定中心,和因此相对于机构10的定中心,以便补偿控制装置12的轴线和主转动轴线X之间的可能的共轴性缺陷。
实际上,由于模块M的组成元件的制造允差及数量,控制装置12的轴线的位置可能相对于系统1的尤其由驱动轴确定的转动轴线X的位置发生变化。
优选地和如图1所示,通过借助环形的施力元件90弹性地夹紧形成第二元件86的外圈,而获得自动定心连接。
元件90包括称为连接部分的第一部分92,该部分通过连接零件94如铆钉与壳的径向部分19连接,而称为施力部分的第二部分96与外圈86进行配合。
优选地,弹性零件98轴向地插置在铆钉94的头部和元件90的第一部分92之间,以使得第二部分96通过沿轴向方向施加的弹性紧固力紧贴外圈86。
弹性零件98例如是截锥形垫片,垫片以确定的弹性作用力促动元件90,以便通过夹紧将外圈86轴向地保持在元件90的部分96和壳16的部分19的前表面之间,但同时允许沿径向方向的相对移动以保证自动定心的作用。
优选地,在双致动器22和轴向相邻的变速箱的一元件例如变速箱的壳体之间布置有锁定部件(未显示),以阻止本体68转动。
这类阻止转动的锁定部件例如由向后轴向延伸的至少一销钉构成。
优选地,双致动器22的转动元件由与膜片44和62的指形件进行配合的致动挡块78和80的轴承环构成。
借助于设在自动定心轴承82处的径向间隙,前述的共轴性缺陷得到补偿和因而避免与膜片44和62的指形件配合的致动挡块78和80之间的接触点的任何滑动。
在图1上示出的实施例中,允许自动定心的径向间隙相对于控制装置12的保护壳16设置在轴承82的外圈86处,保护壳与机构10的第一罩盖18相连。
不过,这仅涉及这类自动定心连接的一非限定性实施例。
仍旧仅作为示例给出的这类连接的其它实施变型将在下文中通过比较和参照图7到图9进行描述。
图7示出第一实施变型,其中去除了弹性零件98。
有利地,弹性零件98由在外圈86上施加轴向紧固力的施力元件90构成,所述元件90能够沿着轴向方向弹性地变形。
如上文所述,内圈84紧围双致动器22的本体68的阶台式部分81安装,而外圈86在前面由可弹性变形元件90的部分96轴向地被夹紧,而在后面由保护壳16的后部分16B的部分19的一区段轴向地被夹紧。
元件90通过铆钉94与壳的后部分16B相连,该铆钉将所述元件的部分92与壳16轴向地固紧和一体地在转动方面固紧。
有利地,由可弹性变形元件90在轴承82的外圈86上所施加的轴向紧固力允许进行由间隙“j”所示的径向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以实施所述自动定心连接。
图8示出第二实施变型,该变型与刚进行描述的图7的第一变型相似,和通过与之比较,弹性零件98与元件90重新又区分开。
根据该第二变型,弹性零件98轴向地插置在元件90的部分96和轴承82的其轴向促动的外圈86之间。
有利地,弹性零件98例如通过截锥形弹性垫片构成,但与图1相比较,该垫片不再设置在使元件90与壳16连接的铆钉94处。
图9示出第三实施变型,其中,通过与图1、图7和图8的实施例进行比较,自动定心径向间隙“j”设置在内圈84而非外圈86与双致动器22的本体68的阶台式部分81之间。
轴承82的外圈86因而在“簧环”类型的止挡圈或止挡环100和壳16的径向部分19之间轴向地卡紧安装。
弹性零件98由截锥形弹性垫片构成,该垫片从后向前轴向地促动操纵杆82的内圈84,所述弹性零件98通过“簧环”类型的止挡环102轴向地被固定,止挡环与形成控制装置12的双致动器22的本体68相连在一起,所述环102被接纳在阶台式部分81的互补凹槽中。
弹性零件98因而促动内圈84挨靠着双致动器22的本体68的阶台式部分81的径向取向的表面。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轴向促动轴承82的内圈84或外圈86的弹性力被确定成使得:轴承82同时保证对双致动器22的支撑和允许构件沿着这样方向的相对滑动,其中借助于所述方向获得自动定心。
有利地,设置轴向调节部件,轴向调节部件用于在组装机构10和控制装置12以形成模块M时,允许轴向地调节某些元件的位置,特别是相对于双离合器机构10轴向地定位所述控制装置12的致动部件22,和对于至少一离合器,达到对应被称为额定位置的一位置的确定轴向位置。
优选地,所考虑的用于被置于额定位置的离合器对应第二离合器E2,因为第二离合器是机构10的两离合器E1、E2中的这样的离合器:其在机动车发动机起动时被促动,以通过将驱动轴联接到这里是实心轴的第二从动轴28B,来啮合第一速比(奇数档速比),和其为此能够比用于通过第一从动轴28A切换到偶数档速比的第一离合器E1经受更严重磨损现象。
在第二离合器E2的情形中,额定位置对应这样的轴向位置:在该轴向位置,致动部件22的第二挡块80以对应“新的”运行条件的力推动相关联的第二膜片62。
这类额定位置有利地允许轴向地消除在系统1以后运行时致动部件22和机构10的第二离合器E2之间的各种无效行程。
作为变型(未显示),还可能的是,设置用于第一离合器E1的调节部件,用以调节由相关联的致动部件轴向移动的第一挡块78、和第一膜片44的指形件之间的轴向位置。
有利地,参与用于第二离合器E2的轴向位置调节部件因而独立于第一离合器E1的轴向位置调节部件。
轴向调节部件更为特别地用于:在模块M安装在支撑部件32上之前,调节第二膜片62的指形件和相关联的第二挡块80之间的接触点,第二挡块的轴向移动通过双致动器22的活塞76进行控制。
为了允许对机构10的第二离合器E2的额定位置进行轴向调节,第二离合器E2有利地包括罩盖14,该罩盖通过至少两部分实现,至少两部分分别为前部分14A和后部分14B。
如上文所述,罩盖的部分14A和14B在它们的配有锪孔的端部至少部分地轴向叠置,以使得这些部分14A和14B能够相对于彼此轴向地滑动,借助于此可进行轴向调节,直至到达所述确定的额定位置。
有利地,轴向调节部件被设置以允许使第二离合器E2的压盘54的位置相对于由罩盖14A、14B形成的致动滑件轴向地变化,膜片62支撑在罩盖上。
为了获得对应第二离合器E2的新运行条件的额定位置,通过施加对应其标定值的轴向力,进行第二离合器的闭合,膜片62因而也被移动以到达额定位置。
当到达所述额定位置时,进行第二离合器E2的罩盖的前和后两部分14A、14B在所述额定位置的锁定。
为此,设置锁定部件,一旦到达额定位置,锁定部件能够使两部分式罩盖14所形成的轴向调节部件固定不动。
通过锁定部件进行的固定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第二离合器E2的罩盖14的前和后两部分14A和14B例如能够通过焊接相互间进行连接。
优选地,锁定部件由螺钉构成,以允许以后进行拆卸,特别是以便对双离合器机构10进行维护。
根据未显示的一变型,所实施的用于补偿不同允差和获得机构10的离合器E1、E2之一E2的致动部件22的额定位置的最优调节的轴向调节部件,不是设置在所述机构10内部,而是设置在控制装置12内部。
根据这类变型,轴向调节部件例如集成于壳16,即安置在双致动器22和机构10之间,特别地在支撑双致动器22的轴承82和机构10之间。
有利地,在安装根据本发明的模块M的组成元件时,还进行用于方便模块M在支撑部件32上的之后安装的操作。
在其安装时,双离合器机构10的离合器E1和E2一般是“打开的”,即每个膜片44、62位于后分离位置和这使得摩擦盘40、56在压盘34、54和反作用盘30之间自由地轴向地和特别是成角度地移动。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模块M的机构10也是这种情形。但是,一旦模块M固定在支撑部件32上,通过轴向插入从动轴28A和28B继续进行安装,可以理解的是,在缺少摩擦盘40、56的任何角向定位的情况下这种安装是特别困难的,实际上摩擦盘40、56的槽纹不与从动轴28A、28B的槽纹重合。
每个摩擦盘40、56此外是相互独立的,第一和第二从动轴28A和28B同样也是相互独立的,以使得需要单独地保证每个摩擦盘40、56的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现在将描述定位部件的一种优选解决方案,所述定位部件特别用于实现机构10的摩擦盘40、56既相对于驱动轴同样又相对于与变速箱连接的从动轴28A、28B的角向定位,以方便模块M的后面安装。
在该解决方案中,定位部件由将在下文中接连进行描述的不同部件的组合构成。
有利地,定位部件包括第一部件,第一部件用于保证模块M相对于支撑部件32的确定的角向定位,模块通过螺钉36被固定在支撑部件上。
优选地,第一部件(未显示)是能够保证模块M在其安装时只能占据单一的和唯一的位置的指位部件。
有利地,第一定位部件因而由与所述元件之一相连在一起的一部件构成,如与形成支撑部件32的发动机飞轮相连在一起的定中销,或甚至第一定位部件由固定螺钉36之一的特定位置构成。
作为变型,第一定位部件以分别应用在支撑部件32上和模块M上的标记的形式实施,以便支撑部件32和模块M应进行对应以获得所期望的参考位置。
有利地,定位部件还包括由工具构成的第二部件(未显示),该工具在下文中以定心器表示,能够相对于模块M在其固定于支撑部件32上之后所占据的参考位置,径向地和角向地定位所述机构的第一和第二离合器E1、E2的摩擦盘40、56的槽纹。
优选地,定心器主要包括例如由一盘或多个星状臂构成的第一径向取向部分和从第一部分在中心延伸的第二轴向取向部分。
定心器的径向部分能够参照在安装模块M时由第一定位部件继而所确定的所述参考位置成角度地进行定位。
定心器的轴向部分被构形以对应用于被轴向插入的从动轴28A和28B,优选在模块M固定于支撑部件32上后将其轴向插入。
定心器的轴向部分一方面包括模拟第一从动轴28A的槽纹,这些槽纹用于在运行时与第一离合器E1的摩擦盘40的槽纹进行配合,定心器的轴向部分另一方面包括模拟第二从动轴28B的槽纹,这些槽纹用于在运行时与第二离合器E2的摩擦盘56的槽纹进行配合。
借助于这类定心器,进行机构10的每个摩擦盘40和56的角向定位。
定心器在模块M安装于支撑部件32上之前预先被使用和在模块M安装在支撑部件32上前被拆卸。
有利地,定心器是这样一种工具:其以刚性足够用于构成模块M的装卸工具的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
定位部件有利地包括第三部件,第三部件用于在使定心器退开以安装模块M前,使摩擦盘40和56固定在所述角向位置中。
有利地,第三部件由两止回阀构成,止回阀被设置在给双致动器22的控制腔室70和72供给流体的流体供给部件处。
阀用于暂时性地与流体源进行连接,以在每个控制腔室70、72中建立确定压力,所述确定压力能够引起活塞74和76移动,以便这些活塞以足够闭合机构10的每个离合器E1、E2的力轴向地推动膜片44和62。
借助于此,第一和第二离合器E1和E2闭合,摩擦盘40和56因而被固定在借助定心器确定的角向位置中。
一旦实现增压和离合器E1、E2闭合,则可以去除定心器,而没有摩擦盘40、56离开它们通过定心器已处的所述确定的角向位置的任何风险。
优选地,阀集成于双致动器22的结构和被校准成以在控制腔室70和72中保持足够用于保证离合器E1、E2闭合和摩擦盘40、56固定在位的压力。
有利地,这样在控制腔室70和72中建立的压力允许施加预载荷力,借助于预载荷力,保证致动部件22、更为确切的说通过活塞74和76推动的挡块78、80与离合器E1、E2的膜片44和62的指形件之间的接触。
因此,有利地进行模块M的接下来的封装操作,以将模块安装在支撑部件32上。
根据第一步骤,将形成所述定位部件的第二部件的定心器安置到位,以将每个摩擦盘40、56角向定位在一确定的角向位置中。
优选地,当模块M和定心器的组装体也能够用于对双离合器机构10的元件的安装进行支撑时,将定心器安置就位。
根据第二步骤,模块M已被构成,将流体供给源连接在双致动器22的阀上并使控制腔室70、72增压,以引起离合器E1和E2的闭合和使摩擦盘40和56固定在所述确定的角向位置中。
根据第三步骤,因而退开定心器,模块M继而准备好被固定在支撑部件32上。
借助于这些不同的步骤,获得的模块M能够容易地和快速地在单一步骤中进行安装,传动系统1整体也同样如此。
当然,前述的步骤有利地在模块M的生产商进行实施,模块M的生产商因而给制造商发送准备好安装的模块M。
实际上,这类模块M因而被固定在参照驱动轴的确定的角向位置中和这借助于在模块M和支撑部件32之间起作用的第一部件进行,从动轴28A和28B能够容易地轴向地被插入,以最终完成传动系统1的安装。
模块M的封装至少包括将摩擦盘轴向和/或角向定位在确定位置的轴向和/或角度定位步骤、和将摩擦盘锁定在确定位置的锁定步骤,这些步骤有利地在模块M安装于支撑部件32上之前实施。

Claims (13)

1.传动系统(1),所述传动系统围绕轴向取向的转动轴线(X)具有至少:
-双离合器机构(10),所述双离合器机构包括第一离合器(E1)和第二离合器(E2),每个离合器包括一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用于与同罩盖一体转动的压盘(34,54)相配合,以将摩擦盘(40,56)紧夹在反作用盘(30)和所述压盘(34,54)之间,所述第一离合器(E1)和第二离合器(E2)分别用于选择性地将第一轴(28A)和第二轴(28B)联接于一驱动轴,该驱动轴适于被发动机带动转动,所述第一轴和第二轴每个一方面与所述摩擦盘(40,56)之一相连接而另一方面用于与一变速箱相连接,及
-控制装置(12),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双离合器机构(10)相关联,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致动部件(22),所述致动部件适于分别致动所述第一离合器(E1)的第一操纵杆(44)和所述第二离合器(E2)的第二操纵杆(62),所述致动部件选择性地受到控制以允许不同奇偶性速比的转换,
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双离合器机构(10)和控制装置(12)被预安装以构成形成一单位组件的一模块(M);并且,所述模块(M)与支撑部件(32)相连在一起安装,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驱动轴相连接并整体地支撑所述模块(M);并且,所述模块(M)包括轴向调节部件,所述轴向调节部件用于在该模块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件(32)上之前,允许将所述双离合器机构(10)和所述控制装置(12)的致动部件(22)轴向地定位在确定的轴向位置中,该确定的轴向位置对应被称为额定位置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通过固定零件(36)被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件(32),所述支撑部件完全支撑所述模块的重量,所述固定零件(36)以不可丢失的方式预先安装在所述模块(M)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32)由至少一刚性的径向取向的法兰构成,所述法兰的内径向周沿与所述驱动轴转动相连,所述模块(M)通过所述固定零件(36)固定附接于所述法兰的外径向周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器机构(10)的第二离合器(E2)包括第二罩盖(14),所述第二罩盖以至少两部分即分别地前部分(14A)和后部分(14B)来实现,所述至少两部分适于相对于彼此轴向地滑动,以允许进行轴向调节直至达到确定的所述额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包括适于使所述轴向调节部件固定在所述额定位置的锁定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包括力承接部件,所述力承接部件适于承接用于致动所述第一离合器(E1)和第二离合器(E2)的所述致动部件(22)在运行时所引起的力,以使得所述力按一封闭力流仅只承接在所述模块(M)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包括所述控制装置(12)的保护壳(16),所述保护壳(16)通过连接部件被连接到所述双离合器机构(10)的第一离合器(E1)所具有的第一罩盖(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M)的力承接部件由轴承(82)构成,所述轴承轴向地插置在该轴承所支撑的所述致动部件(22)和所述双离合器机构的所述控制装置(12)的所述保护壳(16)的径向部分(19)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82)与所述控制装置(12)或所述保护壳(16)相连接,并能沿径向方向相对移动,以形成所述控制装置(12)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X)的自动定心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用于机动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由膜片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由发动机飞轮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力承接部件由轴承构成。
CN201080028016.3A 2009-06-30 2010-06-04 包括集成双离合器机构和其控制装置的模块的传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9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954443 2009-06-30
FR0954443A FR2947317B1 (fr) 2009-06-30 2009-06-30 Systeme de transmission comportant un module integrant un mecanisme a double embrayage et so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PCT/FR2010/051111 WO2011001055A1 (fr) 2009-06-30 2010-06-04 Système de transmission comportant un module intégrant un mécanisme à double embrayage et so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9938A CN102459938A (zh) 2012-05-16
CN102459938B true CN102459938B (zh) 2014-03-12

Family

ID=41687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801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9938B (zh) 2009-06-30 2010-06-04 包括集成双离合器机构和其控制装置的模块的传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449278B1 (zh)
CN (1) CN102459938B (zh)
FR (1) FR2947317B1 (zh)
WO (1) WO20110010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60681B1 (fr) * 2016-12-21 2019-05-24 Valeo Embrayages Module de transmission de couple destine a equiper une transmiss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85093A1 (en) * 2001-10-09 2003-05-08 Zf Sachs Ag Mounting/centering support arrangement
DE10344124A1 (de) * 2002-10-22 2004-05-06 Zf Sachs Ag Drehmomentübertragungsanordnung
EP1985877B1 (de) * 2007-04-25 2010-08-04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Doppelkupp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947317B1 (fr) 2011-08-05
EP2449278B1 (fr) 2015-04-22
FR2947317A1 (fr) 2010-12-31
WO2011001055A1 (fr) 2011-01-06
EP2449278A1 (fr) 2012-05-09
CN102459938A (zh)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81867B2 (en) Hybrid module comprising a disconnect clutch and a main clutch and actuating system arranged therebetween
CN108916262B (zh) 同心双离合器装置
JP4520762B2 (ja) ドライブトレイン
CN103140696B (zh) 离合器装置
US8607950B2 (en) Dual clutch
CN218971699U (zh) 用于三湿式离合器的组装的供油毂和用于转矩传递系统的三湿式离合器
CN103547826A (zh) 用于机动车的双离合器
CN102575722A (zh) 离合器装置
CN102695891A (zh) 转矩传递装置
US20100212440A1 (en) Integrated control for double clutch
JP2002174262A (ja) クラッチ装置
KR101518529B1 (ko) 중심 동기화된 듀얼 클러치 트랜스미션용 작동 장치
EP1653105B1 (en) A two-mass flywheel for a motor-vehicle
US11407300B2 (en) Hybrid module with separating clutch and actuating device
US20070267265A1 (en) Clutch arrangement
US20120083373A1 (e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dog clutch
CN110944862A (zh) 具有在壳体之外的分离离合器的混合动力模块
US7475610B2 (en) Vehicle gearbox
US20120085616A1 (en)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dog clutch
CN108506361A (zh) 用于湿式离合器机构的弹性返回装置及湿式离合器
CN102459938B (zh) 包括集成双离合器机构和其控制装置的模块的传动系统
US20180172086A1 (en) Electronic clutch actuator with manual override piston
CN102365470A (zh) 带有离合装置的压缩机
JP2006188226A (ja) 動力取出装置と共に使用する自動変速機及び使用方法
US10167904B2 (en) Adjustment device for a friction clu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