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9456A - 水乳状液 - Google Patents

水乳状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9456A
CN102459456A CN2010800257735A CN201080025773A CN102459456A CN 102459456 A CN102459456 A CN 102459456A CN 2010800257735 A CN2010800257735 A CN 2010800257735A CN 201080025773 A CN201080025773 A CN 201080025773A CN 102459456 A CN102459456 A CN 102459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structural unit
water emulsion
carboxylic acid
unsaturated carboxy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57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肥后睦子
永野将史
森本顺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59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5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0/00
    • C08F25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10/00 on to polymers of olefins having two or three carbo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02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 C08J3/03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in aqueous media
    • C08J3/05Making solutions, dispersions, lattices or gels by other methods than by solution, emulsion or suspension polymerisation techniques in aqueous media from solid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3Improving the adhesiveness of the coatings per se, e.g. forming pri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8L33/06
    • C08L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8L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halogen, nitrogen, sulfur, or oxygen 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51/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51/06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04Acids;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08F220/06Acrylic acid; Methacrylic acid; Metal salts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0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e.g.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or glycerol mono-(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34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04Anhydrides, e.g. cyclic anhydrides
    • C08F222/06Maleic anhyd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51/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51/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liphatic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678Of metal
    • Y10T428/31692Next to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699Ester, halide or nitrile of addition polym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88Next to cellulos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88Next to cellulosic
    • Y10T428/31895Paper or wood
    • Y10T428/31906Ester, halide or nitrile of addition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下列成分(A)、成分(B)及成分(C)的水乳状液。其中,(A)是丙烯酸树脂,包括:由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以及由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所衍生的结构单元,(B)是热塑性聚合物,(C)是水。

Description

水乳状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乳状液。
背景技术
聚丙烯因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强度而被用于保险杠等汽车零部件。为了装饰等通常对汽车零部件涂布涂料。然而,由于涂料等其他材料难以粘合在聚丙烯的表面,一般,在聚丙烯上涂布与聚丙烯具有良好粘合性的氯化聚烯烃,并在其上涂布涂料(例如,参考特开平5-78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
<1>一种水乳状液,含有下述成分(A)、成分(B)及成分(C):(A)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包括:由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以及由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所衍生的结构单元;(B)热塑性聚合物;(C)水。
<2>根据<1>上述的水乳状液,成分(B)包括含有由乙烯及/或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的热塑性聚合物。
<3>根据<1>或<2>上述的水乳状液,其中,成分(B)包括包含由乙烯及/或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和由式(I)表示的乙烯基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或者将α,β-不饱和羧酸酐接枝聚合于该共聚物而得到的聚合物,
CH2=CH-R    (I)
其中,R表示仲烷基、叔烷基或脂环式烃基。
<4>根据<3>上述的水乳状液,式(I)所示的乙烯基化合物是乙烯基环己烯。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上述的水乳状液,其中,成分(B)是MFR(190℃、2.16kgf)为130g/10分钟以上300g/10分钟以下的热塑性聚合物。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上述的水乳状液,其中,上述水乳状液将上述成分(A)及上述成分(B)作为分散质,将上述成分(C)作为分散介质,且该分散质的体积标准中值粒径为0.01μm~3μm。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上述的水乳状液,其中,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是碳数为1~10的α,ω-烷二醇。
<8>一种水乳状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融混匀成分(A)和成分(B),将所得的熔融混合物与水混合,其中,上述成分(A)为丙烯酸树脂,上述丙烯酸树脂包括:由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以及由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所衍生的结构单元,上述成分(B)为热塑性聚合物,上述成分(C)为水。
<9>一种固化物,通过使<1>至<6>中任一项上述的水乳状液干燥而得到。
<10>一种层积体,具有:基材层,包括选自由木质材料、纤维素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及金属材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以及包括<9>上述的固化物的层。
<11>一种层积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包括选自由木质材料、纤维素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及金属材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的基材层上涂布<1>至<8>中任一项上述的水乳状液,从而得到具有该基材层和该水乳状液层的层积体的步骤;以及干燥在上述步骤制得的层积体而得到具有上述基材层和由上述水乳状液制得的固化物层的层积体的步骤。
<12>一种乳化剂,含有丙烯酸树脂作为有效成分,上述丙烯酸树脂包括:由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以及由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所衍生的结构单元。
<13>根据<12>上述的乳化剂,其中,由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是从选自由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衍生的结构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水乳状液包括下述成分(A)、成分(B)及成分(C)。
(A)丙烯酸树脂,包含:由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以下简称为“结构单元(a1)”);由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衍生的结构单元(以下简称为“结构单元(a2)”)
(B)是热塑性聚合物
(C)是水
首先,就成分(A)进行说明。
成分(A)是含有结构单元(a1)和结构单元(a2)的丙烯酸树脂。作为获得结构单元(a1)的α,β-不饱和羧酸,可例举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异巴豆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柠康酸、当归酸、山梨酸、中康酸等碳数为3~20的α,β-不饱和羧酸。作为该α,β-不饱和羧酸,优选具有一个或二个羧基(-COOH)的α,β-不饱和羧酸。
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也可以具有二种以上的结构单元(a1)。
作为结构单元(a1),优选从由丙烯酸衍生的结构单元及由甲基丙烯酸衍生的结构单元组成的组合中选出的至少一种。
用于获得结构单元(a2)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是由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可列举与上述相同的α,β-不饱和羧酸,优选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上述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是碳原子数为1~10且具有2个羟基的脂肪化合物,该羟基中的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伯碳原子”是只与一个其他碳原子结合的碳原子,“仲碳原子”是与2个其他碳原子结合的碳原子。因此,上述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具有与亚甲基或次甲基结合的羟基。优选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结合的羟基的碳数为1~10脂肪二醇,更加优选碳数为1~10的α,ω-烷二醇。上述α,ω-烷二醇以下面的公式表示:
HO-(CH2)y-OH
(式中,y表示1~10的整数。)
具体地说,可例举2-羟基乙醇、3-羟基丙醇、4-羟基丁醇、5-羟基戊醇及6-羟基己醇。
作为获得结构单元(a2)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可例举:1-羟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丙烯酸酯、3-羟丙基丙烯酸酯、4-羟丁基丙烯酸酯、5-羟戊基丙烯酸酯、6-羟己基丙烯酸酯、1-羟甲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4-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5-羟戊基甲基丙烯酸酯及6-羟己基甲基丙烯酸酯,优选1-羟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丙烯酸酯、3-羟丙基丙烯酸酯、4-羟丁基丙烯酸酯、1-羟甲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3-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及4-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
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也可以具有二种以上的结构单元(a2)。
相对于100摩尔构成该丙烯酸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中的结构单元(a1)的含量通常为0.1~99.9摩尔,优选2~99摩尔,更加优选5~99摩尔。
相对于100摩尔构成该丙烯酸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中的结构单元(a2)的含量通常为0.1~99.9摩尔,优选1~98摩尔,更加优选1~95摩尔。
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也可以含有二种以上的丙烯酸树脂。
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除了结构单元(a1)及结构单元(a2)外,也可以含有其他结构单元。
作为其他的结构单元,可例举:
由碳数为1~20的脂肪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衍生的结构单元(以下简称为“结构单元(b1)”)、
由具有可以有取代基的氨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衍生的结构单元(以下简称为“结构单元(b2)”)、以及
由具有羧酸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衍生的结构单元(以下简称为“结构单元(b3)”)。
作为获得上述其他结构单元的α,β-不饱和羧酸,可例举与上述同样的α,β-不饱和羧酸,优选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获得结构单元(b1)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是由碳数为1~20的脂肪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作为上述碳数为1~20的脂肪醇,可例举: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叔丁醇、戊醇、3-甲基丁醇、2,2-二甲基丙醇、3-甲基-2-丁醇、2-乙基己醇、壬醇、癸醇、十二醇、寸三醇、十六醇、十八醇、环己醇等碳数为1~20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脂肪醇。
作为由碳数为1~20的脂肪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可例举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3-甲基丁酯、丙烯酸-2,2-二甲基丙酯、丙烯酸-3-甲基-2-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壬酯、丙烯酸癸酯、丙烯酸十二烷酯、丙烯酸十三烷酯、丙烯酸十六烷酯、丙烯酸十八烷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2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及甲基丙烯酸环己基酯。
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也可以有二种以上的结构单元(b1)。
获得结构单元(b2)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由具有可以有取代基的氨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
作为可以有取代基的氨基,可例举为:氨基;甲氨基、乙氨基、丙氨基、异丙氨基、丁氨基、异丁氨基、仲丁氨基、叔丁氨基等含有一个碳数为1~10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的氨基;二甲氨基、甲基乙基氨基、二乙氨基、二丙氨基等含有二个碳数为1~10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烷基的氨基;以及环状氨基,优选含有二个碳数为1~10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氨基,更加优选含有二个碳数为1~3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的氨基。
作为碳数为1~10的脂肪醇,可例举: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叔丁醇、戊醇、3-甲基丁醇、2,2-二甲基丙醇、3-甲基-2-丁醇、2-乙基己醇、壬醇、癸醇、环己醇等碳数为1~10的直链、支链或环状脂肪醇,优选碳数为1~4的直链、支链或环状脂肪醇。
作为具有可以有取代基的氨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醇,可例举:N,N-二甲基氨基乙醇、N,N-二乙基氨基乙醇、N-甲基-N-乙基氨基乙醇、N,N-二丙基氨基乙醇、N-甲基-N-丙基氨基乙醇、N-乙基-N-丙基氨基乙醇、N,N-二甲基氨基丙醇以及N,N-二甲基氨基丁醇。
作为由具有可以有取代基的氨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可例举:N,N-二乙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乙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N-甲基-N-乙基氨基乙基丙烯酸酯及N-甲基-N-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优选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也可以有二种以上的结构单元(b2)。
结构单元(b3)从由具有羧酸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衍生。在此,“羧酸基”是指具有羧基(-COOH)的有机基团,例如羧甲基、1,2-二羧乙基、2-羧苯基及2,3-二羧苯基。
作为由具有羧酸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可例举琥珀酸-2-丙烯酰氧乙基酯、邻苯二甲酸-2-丙烯酰氧乙基酯、琥珀酸-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及邻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
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也可以有二种以上的结构单元(b3)。
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优选含有结构单元(b1)。
当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含有结构单元(b1)时,相对于100摩尔构成该丙烯酸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结构单元(b1)的含量通常为5~95摩尔,优选10~80摩尔。
相对于100摩尔构成该丙烯酸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中的结构单元(b2)的含量通常为0~80摩尔,优选1~50摩尔。
相对于100摩尔构成该丙烯酸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中结构单元(b3)的含量通常为0~80摩尔,优选1~50摩尔。
相对于100摩尔构成该丙烯酸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优选含有5~80摩尔结构单元(a1)、1~40摩尔结构单元(a2)、10~80摩尔结构单元(b1)、1~50摩尔结构单元(b2)及5~40摩尔结构单元(b3)并且结构单元(a1)、(a2)、(b1)、(b2)及(b3)合计为100摩尔的丙烯酸树脂。
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可以含有由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由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由后述碳数为4以上的直链α-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由后述公式(I)表示的乙烯基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由后述的可加聚(加成聚合)的单体衍生的结构单元等,其含量只要是不损害由本发明水乳状液得到的固化物的粘合性的量就可以,相对于100摩尔构成该丙烯酸树脂的全部结构单元,优选大约5摩尔以下,由可加聚的单体衍生的结构单元优选1摩尔以下。
成分(A)的丙烯酸树脂可通过使获得各结构单元的单体加聚来制造。可例举为下方法:将异丙醇等醇溶剂、水等溶剂与单体混合,将所得的混合物与自由基引发剂在通常70~100℃、优选75~95℃、更加优选75~85℃下混合,通过将所得的混合物进行通常1~24小时左右的搅拌,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将上述溶剂与单体的一部分混合,将所得的混合物与聚合引发剂及剩余单体在通常70~100℃、优选75~95℃、更加优选75~85℃下混合,通过将所得的混合物进行通常1~24小时左右的搅拌,进行聚合反应的方法。为了容易控制聚合反应,也可以使用将聚合引发剂和剩余单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而得的溶液。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单体合计量,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通常为0.01~5重量份,优选0.2~3重量份。
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使用2,2’-偶氮双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1,1’-偶氮双(环己烷-1-甲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双(2-甲基丙酸酯)、2,2’-偶氮双(2-羟甲基丙腈)等偶氮化合物;十二烷基过氧化物、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特戊酸叔丁酯、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等有机过氧化物;以及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氧化氢等无机过氧化物。同时使用聚合引发剂和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引发剂也可以作为聚合引发剂使用。
对本发明的水乳状液,例如通过在90℃~120℃使其干燥,可提供对聚丙烯等基材具有良好粘合性的固化物。而且,对本发明的水乳状液,通过在60℃以上且不足90℃的温度范围优选在65℃~80℃下使其干燥,可提供对聚丙烯等基材具有良好粘合性的固化物。
成分(A)在本发明的水乳状液中作为用于将成分(B)分散在成分(C)中的乳化剂而起作用。
本发明的乳化剂含有成分(A),优选还含水。当本发明的乳化剂含有成分(A)和水时,也可以含有铵阳离子。作为铵阳离子源,优选氨(ammonia)。本发明的乳化剂的NH3中和度优选50~300,更加优选100~200。在此,“NH3中和度”是指相对于成分(A)中含有的由具有阴离子基的单体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合计摩尔数,乳化剂含有的铵阳离子的摩尔数的比例(%)。作为由含有阴离子基的单体衍生的结构单元,例如结构单元(a1)及结构单元(b3)。
下面,就成分(B)进行说明。
成分(B)是热塑性聚合物,具体例子可列举:含有由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的热塑性聚合物、含有由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的热塑性聚合物、含有由酯类蜡、棕榈蜡、费托蜡、微晶蜡、固体石蜡及它们的氧化物、低分子量聚酰胺及脂肪酸酰胺等酰胺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的热塑性聚合物(热可塑性聚合物)等。
作为热塑性聚合物,优选含有由乙烯及/或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的热塑性聚合物。作为含有由乙烯及/或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的热塑性聚合物,可例举:低密度聚乙烯等聚乙烯、聚乙烯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及它们的马来酸酐改性物。
其中,优选包括由乙烯及/或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和由公式(I)
CH2=CH-R    (I)
(式中,R表示仲烷基、叔烷基或脂环式烃基。)所示的乙烯基化合物(以下简称为“乙烯基化合物(I)”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以下简称为“聚合物(B-1)”)以及通过使α,β-不饱和羧酸酐接枝聚合到聚合物(B-1)而得到的聚合物(以下简称为“聚合物(B-2)”)。
作为R表示的仲烷基,优选碳数为3~20的仲烷基;作为叔烷基,优选碳数为4~20的叔烷基;作为脂环式烃基,优选3~16元环的脂环式烃基。作为脂环式烃基,可例举环烷基、环烯基以及环炔烃基,优选环烷基。
作为R,更优选3~10元环的碳数为3~20的脂环式烃基及碳数为4~20的叔烷基。
作为乙烯基化合物(I),可例举: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甲基-1-己烯、3-甲基-1-庚烯、3-甲基-1-辛烯、3,4-二甲基-1-戊烯、3,4-二甲基-1-己烯、3,4-二甲基-1-庚烯、3,4-二甲基-1-辛烯、3,5-二甲基-1-己烯、3,5-二甲基-1-庚烯、3,5-二甲基-1-辛烯、3,6-二甲基-1-庚烯、3,6-二甲基-1-辛烯、3,7-二甲基-1-辛烯、3,4,4-三甲基-1-戊烯、3,4,4-三甲基-1-己烯、3,4,4-三甲基-1-庚烯、3,4,4-三甲基-1-辛烯等R为仲烷基的乙烯基化合物(I);3,3-二甲基-1-丁烯、3,3-二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己烯、3,3-二甲基-1-庚烯、3,3-二甲基-1-辛烯、3,3,4-三甲基-1-戊烯、3,3,4-三甲基-1-己烯、3,3,4-三甲基-1-庚烯、3,3,4-三甲基-1-辛烯等R为叔烷基的乙烯基化合物(I);乙烯基环丙烷、乙烯基环丁烷、乙烯基环戊烷、乙烯基环己烷、乙烯基环庚烷、乙烯基环辛烷等R为环烷基的乙烯基化合物(I);1-乙烯基金刚烷、5-乙烯基-2-降冰片烯及4-乙烯基-1-环己烯。
其中,优选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甲基-1-己烯、3,4-二甲基-1-戊烯、3,5-二甲基-1-己烯、3,4,4-三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丁烯、3,3-二甲基-1-戊烯、3,3,4-三甲基-1-戊烯、乙烯基环戊烷、乙烯基环己烷、乙烯基环庚烷、乙烯基环辛烷及5-乙烯基-2-降冰片烯,更加优选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3,4-二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丁烯、3,3,4-三甲基-1-戊烯、乙烯基环己烷及乙烯基降冰片烯,特别优选3,3-二甲基-1-丁烯及乙烯基环己烷,最优选乙烯基环己烷。
相对于100摩尔构成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由聚合物(B-1)中的乙烯基化合物(I)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量通常为5~40摩尔,从干燥本发明的水乳状液而得到的固化物的粘合性的角度来看,优选10~30摩尔,更加优选10~20摩尔。
由聚合物(B-1)中的乙烯基化合物(I)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可通过对聚合物(B-1)进行1H-NMR分析和13C-NMR分析来求得。
聚合物(B-1)还可以含有由碳数为4~20的直链α-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作为碳数为4~20的直链α-烯烃,可例举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1-癸烯、1-十一烯、1-十二烯、1-十三烯、1-十四烯、1-十五烯、1-十六烯、1-十七烯、1-十八烯、1-十九烯及1-二十烯。其中,优选1-丁烯、1-戊烯、1-己烯及1-辛烯。
相对于100摩尔构成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由聚合物(B-1)中的乙烯、丙烯及碳数为4~20的直链α-烯烃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合计含量通常为95~60摩尔,优选90~70摩尔,更加优选90~80摩尔。
聚合物(B-1)还可以有由可加聚的单体衍生的结构单元。
可加聚的单体是乙烯、丙烯、碳数为4~20的直链α-烯烃及乙烯基化合物(I)以外的单体,是可与乙烯、丙烯、碳数为4~20的直链α-烯烃及乙烯基化合物(I)加聚的单体,该单体的碳数为通常为3~20。
作为可加聚的单体的具体例子,可例举:环烯烃、公式(II)
Figure BDA0000118329330000121
(式中,R’及R”分别独立地表示碳数为1~18的直链、支链或环状的烷基或卤素原子。)所示的烯烃、二烯化合物、卤化乙烯基、脂肪羧酸乙烯基、乙烯醚化合物、氰基乙烯基化合物、上述α,β-不饱和羧酸、上述α,β-不饱和羧酸酯以及后述α,β-不饱和羧酸酐。
作为环烯烃,可例举为:环丁烯、环戊烯、环己烯、环辛烯、3-甲基环戊烯、4-甲基环戊烯、3-甲基环己烯、2-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5-乙基-2-降冰片烯、5-丁基-2-降冰片烯、5-苯基-2-降冰片烯、5-苄基-2-降冰片烯、2-四环十二烯、2-三环癸烯、2-三环十一烯、2-五环十五烯、2-五环十六烯、8-甲基-2-四环十二烯、8-甲基-2-四环十二烯、5-乙酰基-2-降冰片烯、5-乙酰氧基-2-降冰片烯、5-甲氧羰基-2-降冰片烯、5-乙氧羰基-2-降冰片烯、5-甲基-5-甲氧羰基-2-降冰片烯、5-氰基-2-降冰片烯、8-甲氧羰基-2-四环十二烯、8-甲基-8-甲氧羰基-2-四环十二烯及8-氰基-2-四环十二烯。其中,优选环戊烯、环己烯、环辛烯、2-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5-苯基-2-降冰片烯、2-四环十二烯、2-三环癸烯、2-三环十一烯、2-五环十五烯、2-五环十六烯、5-乙酰基-2-降冰片烯、5-乙酰氧基-2-降冰片烯、5-甲氧羰基-2-降冰片烯、5-甲基-5-甲氧羰基-2-降冰片烯及5-氰基-2-降冰片烯,更加优选2-降冰片烯及2-四环十二烯。
作为公式(II)所示的烯烃,可例举为:异丁烯、2-甲基-1-丁烯、2-甲基-1-戊烯、2-甲基-1-己烯、2-甲基-1-庚烯、2-甲基-1-辛烯、2,3-二甲基-1-丁烯、2,3-二甲基-1-戊烯、2,3-二甲基-1-己烯、2,3-二甲基-1-庚烯、2,3-二甲基-1-辛烯、2,4-二甲基-1-戊烯、2,4,4-三甲基-1-戊烯及偏二氯乙烯,优选异丁烯、2,3-二甲基-1-丁烯及2,4,4-三甲基-1-戊烯。
作为二烯化合物,可例举为:1,3-丁二烯、1,4-戊二烯、1,5-己二烯、1,6-庚二烯、1,7-辛二烯、1,5-环辛二烯、2,5-降冰片二烯、双环戊二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5-芳基-2-降冰片烯、4-乙烯基-1-环己烯及5-亚乙基-2-降冰片烯,优选1,4-戊二烯、1,5-己二烯、2,5-降冰片二烯、双环戊二烯、5-乙烯基-2-降冰片烯、4-乙烯基-1-环己烯及5-亚乙基-2-降冰片烯。
作为脂肪羧酸乙烯,可例举醋酸乙烯、丙酸乙烯及丁酸乙烯,作为乙烯醚化合物,可例举甲基乙烯醚、乙基乙烯醚及丁基乙烯醚。卤化乙烯例如氯乙烯,作为氰基乙烯化合物,可例举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腈。
由聚合物(B-1)中的可加聚的单体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只要是不损害对本发明的水乳状液进行干燥而得到的固化物的粘合性的量就可以,相对于100摩尔构成聚合物(B-1)的全部结构单元,优选5摩尔以下,更加优选1摩尔以下。
聚合物(B-1)例如可通过将包括具有茚阴离子骨架或被交联的环戊二烯基阴离子骨架的基团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使相应的单体聚合来制造。其中,特开2003-82028号公报、特开2003-160621号公报以及特开2000-128932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是合适的。
在聚合物(B-1)的制造中,根据所用的催化剂种类和聚合条件,除了聚合物(B-1)外,有时还生成乙烯的均聚物、丙烯的均聚物及/或乙烯基环己烷的均聚物。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用索氏提取器(索克斯累特回流提取器)进行溶剂提取,可容易提取出聚合物(B-1)。如果使用甲苯为溶剂,可除去作为不溶性成分的乙烯基环己烷的均聚物。如果使用氯仿为溶剂,可将乙烯均聚物、丙烯均聚物等烯烃均聚物作为不溶性成分除去。聚合物(B-1)可作为可溶于溶剂的成分而分离。如果不影响其用途,则也可以使用含有如上所述的副产物的聚合物。
聚合物(B-1)的分子量分布(Mw/Mn=[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通常为1.5~10左右,从对本发明的水乳状液进行干燥而得到的固化物的机械强度及透明度的角度来看,优选1.5~7左右,更加优选1.5~5左右。
聚合物(B-1)的重均分子量(Mw)通常为5000~1,000,000左右,从对本发明的水乳状液进行干燥而得到的固化物的机械强度及聚合物(B-1)流动性的角度来看,优选10,000~500,000左右,更加优选15,000~400,000左右。
聚合物(B-1)的分子量分布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来求得。
根据JIS K 7210,使用熔融指数测定仪(L217-E14011、techno7公司制)在190℃、2.16kgf的条件下测定的聚合物(B-1)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值,通常为130~300g/10min,从本发明的水乳状液中的聚合物(B-1)的分散性的角度来看,优选130~220g/10min。
聚合物(B-2)是通过使α,β-不饱和羧酸酐接枝聚合到聚合物(B-1)而得到的聚合物。
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物(B-2),α,β-不饱和羧酸酐的接枝聚合量通常为0.01~20重量份,优选0.05~10重量份左右,更加优选0.1~5重量份。
含有α,β-不饱和羧酸酐的接枝聚合量在0.01重量份以上的聚合物(B-2)的本发明水乳状液有提高干燥所得的固化物的粘合性的趋势,因而优选。含有α,β-不饱和羧酸酐的接枝聚合量在20重量%以下的聚合物(B-2)的本发明水乳状液,其着色有降低的趋势,因而更加优选。
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酐,可例举马来酸酐、衣康酸酐、柠康酸酐等碳数为4~20的α,β-不饱和羧酸酐,优选马来酸酐。可以组合二种以上的α,β-不饱和羧酸酐来使用。
聚合物(B-2)例如可通过在使聚合物(B-1)熔融而得到的熔融聚合物(B-1)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酐使其接枝聚合的方法、或将聚合物(B-1)溶解于甲苯、二甲苯等溶剂并向所得溶液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酐使其接枝聚合的方法等来制造。
接枝聚合通常在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进行。
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物(B-1),自由基引发剂的使用量通常为0.01~10重量份,优选0.01~1重量份。如果自由基引发剂的使用量在上述范围内,则干燥本发明的水乳状液而得到的固化物的粘合性有提高的趋势,并且聚合物(B-2)中含有的未反应的自由基引发剂的量有减少的趋势。
作为自由基引发剂,通常使用有机过氧化物,优选1分钟半衰期分解温度为50~210℃的有机过氧化物。当使用分解温度为50℃以上的有机过氧化物时,α,β-不饱和羧酸酐的接枝聚合量有增加的趋势,当使用分解温度为210℃以下的有机过氧化物时,接枝聚合中的聚合物(B-1)的分解有减少的趋势。优选具有在分解产生自由基后从聚合物(B-1)引出质子的功能的有机过氧化物。
作为1分钟半衰期分解温度为50~210℃的有机过氧化物,可例举:二酰基过氧化物、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缩酮化合物、烷基过酸酯及过氧碳酸盐的化合物,优选二烷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碳酸盐及烷基过酸酯的化合物。具体地说,可例举:过氧化二碳酸双十六烷基酯、过氧二碳酸二-3-甲氧基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双(4-叔丁基环己基)过氧化二碳酸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基酯、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二肉豆蔻基过氧化碳酸酯、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新癸酸酯、α-过氧化新癸酸异丙苯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己烷、2,2-二(4,4-二-叔丁过氧环己基)丙烷、1,1-双(叔丁基过氧基)环十二烷、叔己基过氧异丙基单碳酸酯、叔丁基过氧-3,5,5-三甲基己酸酯、叔丁过氧月桂酸酯、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苯甲酰)己烷、叔丁基过氧化乙酸酯、2,2-二(叔丁基过氧)丁烯、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丁基4,4-双(叔丁基过氧基)戊酸酯、二-叔丁基过氧间苯二甲酸酯、过氧化二异丙苯、α-α’-双(叔丁基过氧基-m-异丙基)苯、2,5-二甲基-2,5-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1,3-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叔丁基过氧异丙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对孟烷过氧化氢以及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3-己炔。
相对于100重量份聚合物(B-1),自由基引发剂的添加量通常为0.01~10重量份,优选0.01~1重量份。
从可用挤压机进行熔融混匀,并可采用用于将多种聚合物或聚合物与固体或液体的添加物混合的公知的各种方法这一点来看,优选向使聚合物(B-1)熔融而得到的熔融聚合物(B-1)中添加α,β-不饱和羧酸酐使其接枝聚合的方法。更优选将进行接枝聚合的各成分的全部或部分组合,分别使用亨舍尔混合机、螺条混合机、混合器混合,在得到均匀的混合物之后,将该混合物熔融混匀的方法。作为熔融混匀的方法,可广泛采用班伯里混炼机、PLASTOMILL、布雷本登塑性计(Brabender Plastograph)、单轴或双轴挤压机等公知的混匀方法。从可连续生产聚合物(B-1)、提高生产性的角度来看,优选将预先充分混合聚合物(B-1)、α,β-不饱和羧酸酐及自由基引发剂而得到的混合物供给单轴或双轴挤压机的供给口,进行混匀的方法。挤压机的进行熔融混匀的部分的温度(例如,挤压机的缸温度)通常为50~300℃,优选80~270℃。如果温度在50℃以上,则有接枝量增加的趋势,而温度如果在300℃以下,则有聚合物(B-1)的分解被抑制的趋势。熔融混匀优选在二阶段进行,优选使第二阶段的熔融混匀温度高于第一阶段的熔融混匀温度。熔融混匀时间通常为0.1~30分钟,优选0.1~5分钟。熔融混匀时间如果在0.1分钟以上,则有接枝量增加的趋势,而如果熔融混匀时间在30分钟以下,则有聚合物(B-1)的分解被抑制的趋势。
由聚合物(B-2)中的α,β-不饱和羧酸酐衍生的结构单元,可以是保持酸酐结构的结构单元,也可以是由酸酐结构开环后的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还可以是包含由保持酸酐结构的结构单元与酸酐结构开环后的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两者的结构单元。
聚合物(B-2)的分子量分布(Mw/Mn)通常为1.5~10,优选1.5~7,更加优选1.5~5。聚合物(B-2)的分子量分布可通过与上述聚合物(B-1)的分子量分布同样的方法来测定。
根据JIS K 7210,使用熔融指数测定仪(L217-E14011、Techno7公司制)在190℃、2.16kgf的条件下测定的聚合物(B-2)的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值通常为130g/10min以上300g/10min以下,从本发明的水乳状液中的聚合物(B-2)的分散性的角度来看,优选130g/10min以上200g/10min以下。
本发明的水乳状液除了成分(A)和成分(B),还含有作为成分(C)的水,是将成分(A)和成分(B)作为分散体,将成分(C)作为分散介质的乳状液。
分散体的体积标准中值粒径通常为0.01μm以上,优选0.1μm。而且,该中值粒径通常在3μm以下,优选2μm以下,更加优选1μm以下。
体积标准中值粒径如果在0.01μm以上,则水乳状液易于制造,如果在3μm以下,则有水乳状液的静置稳定性及干燥水乳状液所得的固化物的粘合性增强的趋势。“静置稳定性”是指在不搅拌水乳状液的状态下保存三天时,水乳状液的均匀性质,即水乳状液中难以生成成分(B)丰富的层及/或成分(C)丰富的层的性质。“体积标准中值粒径”是指以体积标准计算的累积粒度分布的值相当于50%的粒径。
本发明的水乳状液中的成分(A)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B),通常为1~30重量份,优选2~15重量份,更加优选2~10重量份。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乳状液,本发明的水乳状液中的成分(A)和成分(B)的合计含量通常为10~70重量份,优选20~60重量份,更加优选30~60重量份,特别优选30~55重量份。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乳状液,本发明的水乳状液中的(C)的含量通常为90~30重量份,优选80~40重量份,更加优选70~40重量份,特别优选70~45重量份。
本发明的水乳状液的制造方法,可例举:将成分(A)及成分(B)熔融混匀,并将所得的熔融混合物与水混合的方法;包括使成分(A)混合到加热后的成分(B)的步骤的方法;将成分(A)及成分(B)加热并混匀,使所得的混匀混合物分散到成分(C)中的方法;以及,包括使成分(B)溶解于甲苯等有机溶剂中,将所得的溶液与成分(A)混合,从所得的混合物中除去上述有机溶剂的步骤的方法。
而且,也可以使用自乳化等化学乳化法。
其中,优选将成分(A)及成分(B)熔融混匀,将所得的熔融混合物与水混合的方法以及包括使成分(A)混合到加热后的成分(B)的步骤的方法。
作为用于熔融混匀成分(A)和成分(B)的步骤的装置,可例举:双轴挤压机、LABO PLASTOMILL(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MicroLABO PLASTOMILL(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等多轴挤压机、均质器、T.K菲尔均质器(PRIMIX株式会社制)等有筒(缸)的设备、搅拌槽、化学搅拌器、漩涡搅拌器、射流搅拌器、胶体磨机、超声波发生器、高压均质器、分散君(株式会社Fujikin注册商标)、静态混合器、微型混合器等没有筒(缸)的设备。
有筒的设备的剪切速度通常为200~100,000秒-1左右,优选1000~2500秒-1左右。如果剪切速度在200秒-1以上,则有对水乳状液进行干燥而得到的固化物的粘合性增强的趋势,如果在100,000秒-1以下,则有工业上制造水乳状液变得容易的趋势。“剪切速度”是指用螺杆与机筒的间隙[mm]除螺杆元件最外周部的圆周速度[mm/sec]所得的数值。
作为熔融混匀成分(A)和成分(B)的方法,可例举通过从双轴挤压机的料斗或供给口连续地提供成分(B),进行成分(B)的加热熔融混匀,从设置在该挤压机的压缩区、计量区或脱氧区至少一个中的供给口加压提供成分(A),用螺杆混匀成分(A)和成分(B),然后,从设置在该挤压机的压缩区的至少一个供给口提供成分(C),从而从模中连续地挤压制造水乳状液的方法。
作为包括使成分(A)混合到加热后的成分(B)的步骤的方法,可例举:通过将混合机的缸加热后,对该缸内投入成分(B),一边旋转一边使成分(B)熔融,接着,投入成分(A),一边旋转一边混合成分(A)和成分(B),将所得的混合物投入温水中,使成分(A)和成分(B)分散于成分(C)中,从而得到水乳状液的方法。
作为包括使成分(A)混合到加热后的成分(B)的步骤的方法,使用多轴挤压机的方法是合适的。具体地说,首先从套管内有二根以上螺杆的多轴挤压机的料斗供应成分(B),进行成分(B)的加热熔融混匀,接着,从设置在该挤压机的压缩区或/及计量区至少一个中的供液口供应成分(A),一边混匀成分(A)和成分(B)一边分散于成分(C)的方法。
本发明的水乳状液可以含有聚氨酯水乳状液、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水乳状液等其他水乳状液、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苯酚树脂等热固性树脂、粘土,高岭土,滑石粉,碳酸钙等充填剂、防腐剂、防锈剂、消泡剂、发泡剂、聚丙烯酸、聚醚、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淀粉等增粘剂、粘度调整剂、阻燃剂、氧化钛等颜料、二甲基琥珀酸酯、己二酸二甲酯等高沸点溶剂、可塑剂等。
通过使本发明的水乳状液干燥,可得到与木质材料、纤维素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金属材料等基材具有良好的粘合性的固化物。干燥温度通常为30~180℃,优选60~150℃。干燥时间通常为1分钟~12小时左右,优选10分钟~6小时左右。干燥可以在通风下进行,也可以在减压下进行。使本发明的水乳状液干燥而得到的固化物,对难以与涂料等其他材料粘合的聚烯烃(例如,聚丙烯等)具有良好的粘合性。
通过将本发明的水乳状液涂布在基材上,可得到基材上层积了该水乳状液的层积体,干燥该层积体,从而可形成具有包括基材层和固化物的层的层积体。这样的由固化物构成的层,可作为涂料、底漆、底材、胶粘剂等使用。
基材只要是能够涂布本发明的水乳状液的材料,可以是任意形状。
基材可例举木材、合板、中密度纤维板MDF、刨花板、纤维板等木质材料;壁纸、包装纸等纸质材料;棉布、麻布、人造丝等纤维素材料;聚乙烯(以由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主要成分的聚烯烃,以下相同)、聚丙烯(以由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为主要成分的聚烯烃,以下相同)、聚苯乙烯等聚烯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聚酯、聚醚、聚氯乙烯、聚氨酯、泡沫聚氨酯等塑料材料;玻璃、陶瓷器等陶瓷材料;以及铁、不锈钢、铜、铝等金属材料。
这样的基材也可以是由多种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而且,也可以是滑石、二氧化硅、活性炭等无机充填剂、碳纤维等与塑料材料的混匀成型品。
在此,聚氨酯是通过尿烷键交联的高分子,通常,可通过醇(有-OH的化合物)与异氰酸酯(有-NCO的化合物)的反应得到。泡沫聚氨酯是由通过异氰酸酯与作为交联剂的水反应而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氟利昂等挥发性溶剂发泡而成的聚氨酯。汽车内饰部件通常使用半硬质的聚氨酯,而涂料通常使用硬质的聚氨酯。
基材中,优选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甲基)丙烯酸树脂、玻璃、铝及聚氨酯,更加优选聚丙烯、聚氯乙烯、玻璃、铝及聚氨酯。
从本发明的水乳状液得到的固化物可用作粘合二种基材的粘合层。如果一个基材是木质材料、纸质材料、纤维素材料等吸水性基材,当把本发明的水乳状液涂布在该吸水性基材上时,水乳状液所含的成分(C)被吸水性基材吸收,吸水性基材上形成包括成分(A)和成分(B)的粘合层。因此,通过在该粘合层上粘合另一个基材,可得到按吸水性基材、粘合层及另一个基材的顺序层积的层积体。
如果一个基材是聚烯烃等非吸水性基材,则通过在该非吸水性基材上涂布了本发明的水乳状液后,加热,在非吸水性基材上形成了固化物后,将另一个基材粘合到该固化物上,进一步加热,可得到层积体。加热温度通常为60~200℃。本发明的水乳状液即使加热温度为60~90℃也能提供具有良好粘合性的固化物,而且,即使加热温度为65~80℃的低温,也能提供具有良好粘合性的固化物。
另外,也可以将液体材料作为涂料涂布于本发明的固化物。涂料可例举聚氨酯等上述基材的材料,如果是液体材料,则具有良好与该固化物的粘合性。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固体成分]
固体成分根据JIS K-6828的方法测定。
[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
成分(B)的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来测定。用聚苯乙烯(分子量688~400,000)标准物质进行校正,在下列条件下求得。另外,分子量分布通过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的比来评价。
机型:Waters制150-C
色谱柱(Column):shodex packed column A-80M
测定温度:140℃
测定溶剂:邻二氯苯
测定浓度:1mg/mL
[由乙烯基环己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量]
根据按下列条件对成分(B)的13C-NMR频谱进行测定所得的结果和下列公式(X)来计算出成分(B)中由乙烯基环己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量。
13C-NMR装置:BRUKER公司制DRX600
测定溶剂:邻二氯苯及邻二氯苯-d 4∶1(容积比)混合液
测定温度:135℃
测定方法:Powergate Decouping法脉冲角度:45°
测定基准:四甲基硅烷
由乙烯基环己烷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量(mol%)
=100×A/(B-2A)    (X)
(式(X)中,A表示45ppm~40ppm信号的积分累积值,B表示35ppm~25ppm信号的积分累积值。)
[接枝量]
成分(B)中的马来酸酐的接枝量通过以下步骤求得。
(i)将1.0g样品溶解于20ml二甲苯中,制备样品溶液。
(ii)一边搅拌一边将制备的溶液滴入300ml甲醇中。
(iii)回收甲醇中析出的沉淀,在80℃下干燥8小时。
(iv)通过热压,用干燥的固体制成厚度为100μm的薄膜。
(v)测定制成的膜的红外吸收光谱,根据1780cm-1附近的吸收峰值,定量测定马来酸接枝量。
[熔体流动速率]
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是根据JIS K 7210,使用熔融指数测定仪(L217-E14011、Techno7公司制),在190℃、2.16kgf的条件下测定的。
[玻璃转移温度和熔点]
成分(B)的玻璃转移温度([Tg]、单位:℃)及熔点([Tm]、单位:℃)是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精工电子工业公司制SSC-5200),在下列条件下测定差示扫描量热曲线,根据工序(c)所得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来求得。
<测定条件>
(a)将样品以10℃/分钟的速度从20℃升温至200℃后,在200℃下保持10分钟。
(b)将通过(a)所得的样品以10℃/分钟的速度从200℃降温至-100℃后,在-100℃下保持10分钟。
(c)将通过(b)所得的样品以10℃/分钟的速度从-100℃升温至200℃。
[极限粘度]
成分(B)的极限粘度([η]、单位:dl/g)是使用乌氏粘度计,以四氢化萘为溶剂,在135℃下测定的。
[NH3中和度]
乳化剂的NH3中和度是以相对于由乳化剂中含有的成分(A)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数与由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琥珀酸衍生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数的合计数、所使用的氨的摩尔数的比例(%)来表示。在此,假设各结构单元的摩尔数与制造成分(A)时所用的各单体的摩尔数相同。
作为获得结构单元(a1)的单体,使用丙烯酸(三菱化学(株)制,以下简称为“AA”)及甲基丙烯酸(关东化学(株)制,以下简称为“MAA”),作为获得结构单元(a2)的单体,使用丙烯酸2-羟乙基(关东化学(株)制,以下简称为“HEA”)。
作为获得结构单元(b1)的单体,使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三菱人造丝(株)制,以下简称为“MMA”)、丙烯酸乙酯(关东化学(株)制,以下简称为“EA”)及甲基丙烯酸月桂酯(三菱人造丝(株)制,以下简称为“SLMA”),作为获得结构单元(b2)的单体,使用N,N-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三洋化成工业(株)制,以下简称为“DMA”),作为获得结构单元(b3)的单体,使用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琥珀酸(共荣公司化学(株)制,以下简称为“HO-MS”),从而制造了成分(A)。另外,以下的例子中的“份”及“%”,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是指重量标准。
<成分(A)的制造例1>
将7.5份AA(10.9摩尔比)、22.5份MAA(27.4摩尔比)、29.5份HEA(26.6摩尔比)、29.5份EA(30.8摩尔比)及1.0份SLMA(4.4摩尔比)在10~30℃下混合,制备100份单体混合物。在此,“摩尔比”表示在上述单体的合计摩尔数为100时各个单体的摩尔数。
对反应器投入100份离子交换水、150份异丙醇和100份单体混合物。以氮气取代反应容器内的气体后,边搅拌所得的溶液,边将其内部温度调整为80℃。进一步,一边作为聚合引发剂慢慢地添加大约0.9份2,2-偶氮二异丁腈,一边在氮气氛下、80℃下将所得的混合物搅拌3小时。接着,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加热至沸腾,馏去异丙醇。将所得的浓缩物冷却至50℃后,混入28份28%氨水溶液(46摩尔比,该摩尔比表示在上述单体的合计摩尔数为100时的氨的摩尔数),再添加水,得到含有丙烯酸树脂且固体成分的含量为50%的粘稠乳化剂。收率为90%。将所得的乳化剂称为“A-1”。结果显示在表1中。在此,“固体成分”是指水及氨以外的成分。
<成分(A)的制造例2>
除了使用的单体种类及使用量、以及28%氨水的使用量改变为表1所示的以外,其他与上述成分(A)的制造例1相同地进行,从而得到含有丙烯酸树脂的粘稠乳化剂。将得到的乳化剂称为“A-2”。结果显示在表1。
表1
Figure BDA0000118329330000261
<成分(B)的制造例1>
以氩气取代不锈钢制反应器的内部气体后,投入386份乙烯基环己烯和3640份甲苯。将所得的混合物升温至50℃后,一边以0.6MPa对乙烯加压一边将其投入反应器内。再加入10份三异丁基铝的甲苯溶液(东曹阿克苏(株)制,浓度20%),接着,将通过使0.001份二乙基甲硅烷基(四甲基环戊二烯)(3-叔丁基-5-甲基-2-苯氧基)二氯化钛溶解于87份脱水甲苯中得到的溶液与通过使0.03份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盐溶解于122份脱水甲苯中得到的溶液投入反应器内。将所得的混合物搅拌2小时。将所得的反应混合物注入大约10,000份丙酮中,通过过滤提取沉淀的白色固体。用丙酮清洗提取的固体后,减压干燥,得到300份乙烯-乙烯环己烷共聚物。得到的共聚物的Mn为15,600,Mw/Mn为2.0,[η]为0.48dl/g,Tm为57℃,Tg为-28℃,由乙烯环丙烷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为13摩尔%。将所得的共聚物称为“(B-1a)”。
<成分(B)的制造例2>
对100份(B-1a)添加0.4份马来酸酐及1,3-二(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充分搅拌所得的混合物,进行预备混合。从双轴挤压机的供给口供应上述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混匀。另外,将熔融混匀分为前段和后段两个阶段进行,挤压机进行熔融混匀的部分的前半部分的温度设定为180℃,后半部分的温度设定为260℃,进行熔融混匀。结果,得到了通过使马来酸酐接枝聚合到乙烯-乙烯环丙烷共聚物而得到的聚合物。所得的聚合物的马来酸接枝量为0.2%,MFR为180g/10min(190℃,载荷:2.16kfg)。将所得的聚合物称为“(B-2a)”。
<成分(B)的制造例3>
除了用丙烯取代<成分(B)的制造例1>中的乙烯以外,其他与<成分(B)的制造例1>相同地进行,这样,可得到丙烯-乙烯环丙烷共聚物。将该共聚物称为“(B-1b)”。
<成分(B)的制造例4>
除了用(B-1b)取代<成分(B)的制造例2>中的(B-1a)以外,其他与<成分(B)的制造例2>相同地进行,这样,可得到通过使马来酸酐接枝聚合到丙烯-乙烯环己烷共聚物而得到的聚合物。将该聚合物称为“(B-2b)”。
实施例1
将啮合型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压机((株)日本制钢所公司制:TEX30Φ、L/D=30)的筒温度设定为110℃后,从该挤压机的料斗以螺杆转速350rpm连续地对筒内供给110份(B-2a)。一边用齿轮泵加压,一边从设置在该挤压机的排气口部的供给口连续地供给固体成分量为10份的量的(A-1),并且,边连续地挤压出(B-2a)和(A-1)边混合,从而得到乳白色的水乳状液。
所得的水乳状液中的分散体的体积标准中值粒径为0.6μm。该体积标准中值粒径可通过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测定仪(LA-910,株式会社堀场制作所制,粒子折射率:1.50-0.20i)来测定。
通过下面的测试方法评价从该水乳状液得到的固化物的粘合性。结果显示在表2。
<粘合性的测试方法>
在用异丙醇洗涤了厚度3mm的聚丙烯板表面后,用刮棒涂布机将水乳状液涂布在聚丙烯板上,使得干燥得到的固化物的膜厚为10μm。用热风干燥机将所得的涂膜在80℃下干燥5分钟,再用烘箱在90℃下加热干燥30分钟,从而得到固化物。
根据JIS-K5400棋盘格胶带剥离测试法,对得到的各固化物,割以间隙间隔1mm的棋盘格状的切痕后,在其上贴上透明胶带。经过1~2分钟后,拿住胶带的一端以直角拉拽,根据下列评价基准评价粘合性。
◎:完全观察不到固化物的剥离。
○:观察到固化物的剥离,但剥离面积不足正方形面积的40%。
×:观察到固化物的剥离,且剥离面积在正方形面积的40%以上。
<粗粒粒径测定>
根据JIS K5600-2-5,向Gardner公司制的研磨检验仪的槽的深侧的前端流入得到的水乳状液,在将刮板向研磨检验仪按压的状态下,在1~2秒内将刮板从槽的深侧的前端向浅的一端匀速拉动。
拉动完成后3秒以内,读取颗粒开始出现五个以上时的刻度,并将其作为粗粒粒径。如果粗粒粒径大,则水乳状液中有存在大的异物的趋势。
实施例2
除了用(A-2)取代实施例1中的(A-1)以外,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得到水乳状液。
所得到水乳状液中的分散体的体积标准中值粒径为0.9μm。将该体积标准中值粒径及由该水乳状液得到的固化物的粘合性以及粗粒粒径的评价结果显示在表2。
表2
Figure BDA0000118329330000291
实施例3
除了用(B-1a)取代实施例1中的(B-2a)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可得到水乳状液。
实施例4
除了用(B-1b)取代实施例1中的(B-2a)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可得到水乳状液。
实施例5
除了用(B-2b)取代实施例1中的(B-2a)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地实施,可得到水乳状液。
实施例6
除了用(B-1a)取代实施例2中的(B-2a)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地实施,可得到水乳状液。
实施例7
除了用(B-1b)取代实施例2中的(B-2a)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地实施,可得到水乳状液。
实施例8
除了用(B-2b)取代实施例2中的(B-2a)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地实施,可得到水乳状液。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水乳状液可提供与聚丙烯等涂料等其他材料难以粘合的基材具有良好粘合性的固化物。

Claims (13)

1.一种水乳状液,含有下述成分(A)、成分(B)及成分(C):
(A)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包括:
由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以及
由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所衍生的结构单元;
(B)热塑性聚合物;
(C)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乳状液,其中,
成分(B)包括含有由乙烯及/或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的热塑性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乳状液,其中,
成分(B)包括包含由乙烯及/或丙烯衍生的结构单元和由式(I)表示的乙烯基化合物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或者将α,β-不饱和羧酸酐接枝聚合于该共聚物而得到的聚合物,
CH2=CH-R    (I)
其中,R表示仲烷基、叔烷基或脂环式烃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乳状液,其中,
式(I)所示的乙烯基化合物是乙烯基环己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乳状液,其中,
成分(B)是MFR(190℃、2.16kgf)为130g/10分钟以上300g/10分钟以下的热塑性聚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乳状液,其中,
所述水乳状液将所述成分(A)及所述成分(B)作为分散质,将所述成分(C)作为分散介质,且该分散质的体积标准中值粒径为0.01μm~3μ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乳状液,其中,
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是碳数为1~10的α,ω-烷二醇。
8.一种水乳状液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熔融混匀成分(A)和成分(B),将所得的熔融混合物与水混合,其中,
所述成分(A)为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树脂包括:
由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以及
由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所衍生的结构单元,
所述成分(B)为热塑性聚合物,
所述成分(C)为水。
9.一种固化物,通过使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乳状液干燥而得到。
10.一种层积体,具有:
基材层,包括选自由木质材料、纤维素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及金属材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以及
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化物的层。
11.一种层积体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包括选自由木质材料、纤维素材料、塑料材料、陶瓷材料及金属材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材料的基材层上涂布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乳状液,从而得到具有该基材层和该水乳状液层的层积体的步骤;以及
干燥在所述步骤制得的层积体而得到具有所述基材层和由所述水乳状液制得的固化物层的层积体的步骤。
12.一种乳化剂,含有丙烯酸树脂作为有效成分,所述丙烯酸树脂包括:
由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以及
由具有至少一个与伯碳原子或仲碳原子结合的羟基且碳数为1~10的脂肪二醇和α,β-不饱和羧酸获得的α,β-不饱和羧酸酯所衍生的结构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乳化剂,其中,
由α,β-不饱和羧酸衍生的结构单元是从选自由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衍生的结构单元。
CN2010800257735A 2009-06-11 2010-06-07 水乳状液 Pending CN1024594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9960 2009-06-11
JP2009139960 2009-06-11
PCT/JP2010/059990 WO2010143725A1 (ja) 2009-06-11 2010-06-07 水性エマルショ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9456A true CN102459456A (zh) 2012-05-16

Family

ID=43308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57735A Pending CN102459456A (zh) 2009-06-11 2010-06-07 水乳状液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88111A1 (zh)
EP (1) EP2441799A1 (zh)
JP (1) JP5701521B2 (zh)
CN (1) CN102459456A (zh)
TW (1) TW201114479A (zh)
WO (1) WO201014372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1652A (zh) * 2018-09-20 2019-01-22 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催化超疏水涂层的自清洁装饰薄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0723B (zh) * 2020-04-14 2021-06-11 雄獅鉛筆廠股份有限公司 塗料組合物及塗佈製品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9297A (zh) * 2006-04-27 2009-07-08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制造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95419A (zh) * 1964-11-02 1900-01-01
JP3060616B2 (ja) 1991-06-28 2000-07-10 藤倉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成形品の塗装方法
JP2000128932A (ja) 1998-10-27 2000-05-09 Sumitomo Chem Co Ltd エチレン系共重合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用途
JP3760828B2 (ja) 2000-10-12 2006-03-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共重合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3160621A (ja) 2001-08-08 2003-06-03 Sumitomo Chem Co Ltd 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変性物
JP2008063557A (ja) * 2006-04-21 2008-03-2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オレフィン系共重合体またはその変性物の水性エマルジョン
JP2008024755A (ja) * 2006-07-18 2008-02-07 Chuo Rika Kogyo Corp 熱可塑性樹脂水性分散液
CN101589101B (zh) * 2006-12-13 2013-07-17 日本制纸化学株式会社 聚烯烃树脂分散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
JP5403387B2 (ja) * 2008-01-23 2014-01-29 中央理化工業株式会社 高分子乳化剤、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ポリ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エマルジョン
TW201016773A (en) * 2008-09-12 2010-05-01 Sumitomo Chemical Co Aqueous emulsion
JP2010209249A (ja) * 2009-03-11 2010-09-24 Chuo Rika Kogyo Corp 高分子乳化剤、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樹脂分散液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9297A (zh) * 2006-04-27 2009-07-08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制造吸水性树脂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1652A (zh) * 2018-09-20 2019-01-22 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催化超疏水涂层的自清洁装饰薄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4479A (en) 2011-05-01
US20120088111A1 (en) 2012-04-12
JP2011016991A (ja) 2011-01-27
WO2010143725A1 (ja) 2010-12-16
JP5701521B2 (ja) 2015-04-15
EP2441799A1 (en)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4645B (zh) 树脂分散体、涂料、层积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14684B (zh) 用于聚丙烯酸酯的交联剂-促进剂体系
CN101260259B (zh) 用于凹版印刷的油墨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36448B (zh) 烯烃系共聚物的水性乳状液
CN102391430A (zh) 改性聚烯烃溶液的制造方法
CN102124041A (zh) 具有高官能化程度的硅烷改性的聚烯烃
US8501861B2 (en) Polyolefin graft poly(meth)acrylate copolymer-based adhesion promoter for coating polyolefin surfaces
CN102971374A (zh) 组合物、层叠结构及层叠结构的制造方法
CN102149769A (zh) 水性乳液
CN103261309A (zh) 组合物
WO2017195828A1 (ja) 水性分散体、塗膜及び積層体
CN102459456A (zh) 水乳状液
JP2013151630A (ja) 水性エマルション、塗膜の形成方法及び塗膜
CN101550310B (zh) 合成改善的粘结剂和改变的立构规整度的方法
WO2012169483A1 (ja) 積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CN102333830B (zh) 基于聚烯烃-接枝-聚(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用于聚烯烃表面的打底剂
WO2022210054A1 (ja) 水性分散体
CN101460565A (zh) 烯烃类共聚物或其改性物的水性乳状液
WO2012169485A1 (ja) 積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JP2011241326A (ja) 水性エマルションの製造方法
CN102458846A (zh) 层积体
JP2006124535A (ja) ポリオレフィン樹脂水系エマルジョン
WO2012169484A1 (ja) 積層構造の製造方法
WO2011010679A1 (ja) 水性エマルショ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