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3303B -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3303B
CN102453303B CN201010530035.8A CN201010530035A CN102453303B CN 102453303 B CN102453303 B CN 102453303B CN 201010530035 A CN201010530035 A CN 201010530035A CN 102453303 B CN102453303 B CN 1024533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monovinylarene
block copolymer
copolymer composition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00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3303A (zh
Inventor
于国柱
姜科
解希铭
梁爱民
徐林
李传清
刘冬梅
齐玉霞
段海东
苗玉红
赵英健
李延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0105300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533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3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33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3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33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包含(1)星型结构嵌段共聚物:(A1-B-A2)mX(B-A2)n;(2)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1:A1-B-A2;(3)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2:B-A2;其中A1为单乙烯基芳烃的均聚段,A2为聚合度不同于A1的单乙烯基芳烃均聚段,B为含有单乙烯基芳烃无规渐变结构的聚合物链段,靠近A1端富含共轭二烯烃,靠近A2端富含单乙烯基芳烃,X为偶联剂残基。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断裂伸长率,同时具备优异的透光性,并且星型结构的引入有效改善聚合物的加工流动性。

Description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嵌段共聚物,具体而言涉及由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形成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该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含有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的星型结构嵌段共聚物和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是已知的,它们可以拥有各种结构。嵌段共聚物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具有星型支链的,并且可以具有相同或者不同摩尔质量的嵌段,从而产生对称或者不对称结构。在具有代表性的合成方法中,利用有机锂引发剂化合物开始一种单体的聚合,直到消耗完所有单体,得到活性均聚物;向该活性均聚物中加入化学上与第一种单体不同或相同的第二种单体或加入两种单体的混合物,也可以调节各次加料配比进行第三次加料或更多次加料;所述活性均聚物的活性端作为继续聚合的点,从而将第二种单体以不同的嵌段结构分布于整个分子链中,这样生长的嵌段聚合物直到封端之前都是活性的,封端将嵌段共聚物的活性端转变为不增长的物质,因而使聚合物对单体或者偶联剂不具有反应性,这样封端的聚合物为线性结构。也可以在封端前加入通常称作偶联剂的多官能团试剂,将线性的活性分子链以偶联剂为中心连接起来,形成两臂或两臂以上的星型结构聚合物。关于由苯乙烯和丁二烯制成的线性ABA嵌段共聚物的第一批专利之一是美国专利US 3,149,182。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采用分布加料的聚合方法,合成了多种 嵌段共聚物,如中国专利CN1350012、CN1350013、CN1350014、CN1350015和CN1263117等。 
透明的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多采用阴离子活性聚合理论,通过一次或多次添加引发剂和多次添加单体的方法来实现。如专利WO 96/25442所述,采用以下步骤:1)在带有回流冷凝器的密闭反应器中,与回流条件下使一种或多种共轭二烯烃、单官能锂金属引发剂或者衍生于具有引发阴离子聚合能力的锂活性端基的单乙烯基芳烃单体的聚合物嵌段、以及烃类溶剂接触;2)部分聚合所述一种或多种共轭二烯烃;3)在2)步骤之后,让反应混合物与一种或多种单乙烯基芳烃单体接触,使得未反应的共轭二烯烃与单乙烯基芳烃单体聚合,由此得到了一种含有单乙烯基芳烃渐变结构的单乙烯基芳烃/共轭二烯烃线性嵌段共聚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B-t-A或A-B-t-A 
其中:A为衍生于一种或多种单乙烯基芳烃单体的聚合物嵌段,B为衍生于一种或多种共轭二烯烃的聚合物嵌段,t为衍生于一种或多种单乙烯基芳烃单体和一种或多种共轭二烯烃的渐变聚合物嵌段,在该嵌段中接近A的部分富含单乙烯基芳烃单体单元,接近B的部分富含共轭二烯烃结构单元,并且沿着渐变聚合物嵌段主链的生长的方向共轭二烯烃和单乙烯基芳烃单体的相对含量逐渐变化。 
随着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应用领域的扩展、性能的优化以及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研究的逐步深入,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及其组合物的合成方法也趋于多样化。其中以美国专利居多。 
如美国专利US4,054,616采用单体分两步或者三步加入的方式,以如有机锂类路易斯碱作为引发剂,制备了一种嵌段共聚物,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在美国专利US4,054,616公开的嵌段共聚物制备方法中,第一步加入部分乙烯基芳烃(S1重量份)和共轭二烯烃(B1重量份)单体聚合,聚合完全后,第二步继续加入部分乙烯基芳烃单体(S2重量份),待反应完全后再加入剩余的乙烯基芳烃(S3 重量份)和共轭二烯烃(B3重量份)单体,其中各种单体的加料重量比如下: 
S1+S2+S3=90-65(重量份) 
B1+B3=10-35(重量份) 
S1/B1=0.2-3.0 
S3/B3=0.2-3.0 
S2/(S1+S2+S3)=0.35-0.90。 
如美国专利US 5,436,298公开了一种含有渐变段的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的合成技术与工艺。其采用四步加料法加入聚合单体,第一步加入单乙烯基芳烃单体S1和引发剂;第二步加入部分丁二烯B1,反应完全;第三步加入部分乙烯基芳烃单体S2和剩余丁二烯B2;第四步加入剩余乙烯基芳烃单体S3。得到的聚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其抗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亦有较大改善。 
又如美国专利US4,122,134公开了一种以有机锂作为引发剂,在烃类溶剂中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共聚形成的嵌段共聚物。在此得到的嵌段共聚物为三嵌段,即乙烯基芳烃均聚段、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无规共聚段、二烯烃的均聚段。该嵌段共聚物是透明的,并且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可用于制备片材、板材和不同形态的制品。从分子结构上分析,该嵌段共聚物分子结构为S-S/B-B。 
GB1436812公开了一种嵌段共聚物制备方法,其采用三步法制备三嵌段共聚物,即首先是乙烯基芳烃的均聚,然后是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无规共聚,最后是剩余的乙烯基芳烃的均聚。在得到的三嵌段共聚物中总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比例为95∶5到60∶40,第二步中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的比例为5∶95到80∶20,较优的范围为15∶85到70∶30;在此并不特别限定起始端和末端乙烯基芳烃的比例,但是两端重量比例为0.1∶1到10∶1性能较佳。由GB1436812的技术方案得到的嵌段共聚物具有S-S/B-S的分子结构。 
不容质疑,开发满足性能要求的新型嵌段共聚物、进一步优化合成工艺,一直是业内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发明人对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的光学性能和抗冲击性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经研究发现以单乙烯基芳烃渐变结构分子链为支链的星型结构嵌段共聚物与含有单乙烯基芳烃渐变结构的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断裂伸长率,同时具备很好的光学性能,可以单独作为基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些硬质材料的增韧剂,在用量较少的基础上,达到所需抗冲击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该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含有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的星型结构嵌段共聚物和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断裂伸长率,同时具备优异的透光性,并且星型结构的引入有效改善聚合物的加工流动性。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该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包含: 
(1)星型结构嵌段共聚物:(A1-B-A2)mX(B-A2)n; 
(2)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1:A1-B-A2; 
(3)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2:B-A2; 
其中: 
A1为单乙烯基芳烃的均聚段,A2为聚合度不同于A1的单乙烯基芳烃均聚段;B为含有单乙烯基芳烃无规渐变结构的聚合物链段,靠近A1端富含共轭二烯烃,靠近A2端富含单乙烯基芳烃;X为偶联剂残基,偶联臂数m、n为自然数,m+n为1-20的整数,优选m+n为2-4的整数。 
对于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而言,基于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重量,星型结构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30-99重量%,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1-70重量%;单乙烯基芳烃重量含量为50-95重量%,优选 65-80重量%;共轭二烯烃重量含量为5-50重量%,优选20-35重量%;其中A1段的含量为10-70重量%,优选35-60重量%;A2段的含量为1-24重量%,优选10-20重量%;B段含量为6-89重量%,优选30-45重量%,基于B段的重量,其中共轭二烯烃含量为50-99重量%,优选70-90重量%,单乙烯基芳烃含量为1-50重量%,优选10-30重量%。 
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包含星型和线性两种结构的嵌段共聚物,其中星型结构嵌段共聚物为相同或不同分子量的活性链经偶合得来。在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中,F1的数均分子量通常为50000-200000,优选70000-120000;F2的数均分子量通常为20000-60000,优选15000-45000;A1段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70000,优选30000-55000,A2段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20000,优选6000-13000。 
在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中,所述共轭二烯烃是指在其分子中具有共轭双键的任何单体,其实例包括但不限于C4-C8共轭二烯烃单体,如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及其混合物。所述共轭二烯烃优选为丁二烯或异戊二烯,更优选为丁二烯。 
在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中,所述单乙烯基芳烃是指在其芳环上带有一个乙烯基取代基的芳烃单体,其实例包括但不限于苯乙烯或烷基取代的苯乙烯,如苯乙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4-叔丁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3,5-二乙基苯乙烯、3,5-二正丁基苯乙烯、4-正丙基苯乙烯、4-十二烷基苯乙烯及其混合物;优选苯乙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及其混合物;最优选苯乙烯。 
因此,在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中,优选使用丁二烯或异戊二烯作为共轭二烯烃,苯乙烯作为单乙烯基芳烃。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所述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a)在非极性烃类溶剂中极性调节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部分单乙烯基芳烃单体,以有机锂为引发剂,使加入的单乙烯基芳烃单体聚 合至基本完全转化,得到活性的单乙烯基芳烃的均聚段A1; 
(b)向聚合体系中第二次加入一定量的有机锂引发剂,然后加入混合均匀的部分单乙烯基芳烃和全部共轭二烯烃的混合物,聚合至单体完全转化,形成含有单乙烯基芳烃无规渐变结构的B段; 
(c)向聚合体系中加入余下的单乙烯基芳烃单体,直至聚合体系中单体聚合至基本完全转化,得到单乙烯基芳烃均聚段A2; 
(d)加入一定量具有偶合效果的偶联剂进行偶联; 
(e)加入一定量的终止剂进行封端,从而终止聚合反应; 
(e)加入一定量的防老剂。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所涉及的所有技术特征都具有与上文关于本发明嵌段共聚物组合物所述完全相同的含义。 
此外,在描述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时的术语“聚合直到基本完全转化”的含义是指聚合反应进行至加入的单体基本耗尽为止,也就是说,聚合要一直进行到加入的单体转化率大于99%。 
在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在惰性气体环境保护下进行,可以使用的惰性气体是常用的气体如:氮气,氩气,氦气等。 
在本发明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在步骤(a)中使用了非极性烃类溶剂。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应当理解,该溶剂在步骤(a)的聚合反应条件下应当呈液态,并且不会参与聚合反应,也不会与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发生反应,即该溶剂是惰性的。这类溶剂对于阴离子聚合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可以容易地进行选择。尽管如此,对本发明而言,该非极性烃类溶剂优选为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混二甲苯、抽余油或者前述溶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任意组合,优选使用环己烷或正己烷与环己烷的混合溶剂。对于步骤(a)的聚合而言,非极性烃类溶剂的用量是常规的,以聚合物分散性和体系散热情况来确定,例如可控制溶剂的用量以使单体浓度在5-30wt%,优选为8-20wt%的范围内。 
对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而言,步骤(a)和步骤(b)中为了得到具有活性的中间产物,采用了有机锂引发体系。通常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各种有机锂引发剂,优选烷基锂引发剂。烷基锂引发剂的非限制性实例可以是甲基锂、乙基锂、异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正己基锂、叔辛基锂、正癸基锂或其复配体系等等,优选使用的烷基锂引发剂包括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和叔丁基锂。在本发明方法中,也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烷基锂引发剂,例如使用前面所列举的烷基锂催化剂的任意组合。特别优选的是,在本发明制备方法的步骤(a)和步骤(b)中均使用正丁基锂为引发剂。 
对于本发明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而言,步骤(a)中加入的有机锂引发剂的用量取决于所要合成的单乙烯基芳烃均聚段A1的分子量以及取决于引发剂本身的催化活性;而步骤(b)中加入的有机锂引发剂的用量则取决于所要合成的线性结构聚合物F1和F2的分子量及其比例以及引发剂本身的催化活性。 
对于使用特定的有机锂引发剂来合成具有特定分子量的聚合物而言,在本发明中,步骤(a)中加入的有机锂引发剂的用量应使得获得的单乙烯基芳烃均聚段A1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70000,优选为30000-55000;步骤(b)中加入的有机锂引发剂的用量应使得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1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0-200000,优选70000-120000;和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2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60000,优选15000-45000。 
在本发明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a)在极性调节剂的存在下进行。对于本发明而言,所用的极性调节剂是橡胶合成领域的常规试剂,包括含氧、含氮、含硫或含磷的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其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醚,二丁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二甘醇二甲醚,四氢糠醇醚,二氧六环,冠醚,三乙胺,四甲基乙二胺,六甲基磷酰三胺,叔丁醇钾,叔戊醇钾,月桂醇钾,烷基苯磺酸钾,烷基苯磺酸钠,或者前述极性调节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任意组合,优选使用四氢呋喃作为极性调节剂。极性调节剂在反应体系中的 含量通常为1-1000ppm,优选50-500ppm。 
在本发明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制备方法的步骤(d)中,加入偶联剂对生成的活性共聚物链进行偶联,偶联剂的用量要保证有20-99%的链段被偶联,优选偶联效率为30-80%,偶联温度应控制在20-120℃,优选60-100℃。偶联剂的非限制性实例为四氯化硅、四氯化锡、环氧大豆油、环氧蓖麻油、二乙烯基苯、甲氧基硅烷、二溴硅烷、二氯硅烷等。本发明优选使用环氧化植物油,例如环氧大豆油或环氧蓖麻油。偶联剂的用量应使偶联剂与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0.05-1,优选0.1-0.5。 
在本发明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聚合温度可以在较宽范围内波动,通常步骤(a)的引发温度为20-100℃,优选40-80℃;步骤(b)的引发温度为50-90℃,优选60-75℃。在步骤(c)中,在加入余下的单乙烯基芳烃时,体系的温度由聚合反应放热情况决定,一般不做刻意控制。 
在本发明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制备方法的步骤(e)中,可以使用终止剂终止聚合反应。用于此步骤的终止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常规的。通常可以使用的终止剂包括去离子水、醇、酸等。在此,优选使用含有4-12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作为终止剂,这对于保证目标产物优异的光学性能具有一定好处,并且可以降低溶剂精馏回收的成本。 
在终止之后,还可以向反应混合物(即,聚合物胶液)中加入防老剂。对于本发明而言,常规防老剂都可以使用。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的防老剂包括: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4),Irganox1520(瑞士汽巴公司),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即1010)/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即168))复合型防老剂(其中168的含量不高于50重量%),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即1076)/三(壬基代苯基)亚磷酸酯(即TNPP)复合型防老剂(其中1076的含量不高于50重量%)。根据本发明,防老剂的用量基于干胶重量(即聚合物重量)为0.05-2重量%。最后,聚合物胶液可以通过醇化沉淀、离心分离、过滤、倾析、热水凝聚等类似 方式从溶剂中沉淀析出,也可以采用汽提方式将共聚物中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分离出去,还可以采用直接脱挥干燥工艺脱除溶剂来进行聚合物胶液处理。为了得到高透光率、低雾度的产品,以丁苯透明树脂为例,其胶液后处理优选采用直接脱挥干燥工艺。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采用两次加入有机锂引发剂以及加入极性调节剂和偶联剂,得到了结构新颖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控制,可同时高效、准确地控制嵌段共聚物组合物中星型结构嵌段聚合物和线性结构嵌段聚合物的重量比以及两种线性结构嵌段聚合物的重量比,得到具有希望性能的特制聚合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包含以单乙烯基芳烃渐变结构分子链为支链的星型结构嵌段共聚物与含有单乙烯基芳烃渐变结构的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的组合物,在分子结构上有别于现有专利所涉及的聚合物,其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和断裂伸长率,同时具备很好的光学性能,可以单独作为基材使用,也可以作为一些硬质材料的增韧剂,在用量较少的基础上,达到所需抗冲击性能,并且星型结构的引入有效改善聚合物的加工流动性。 
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以下实施例中,合成的聚合物组合物的微观结构采用瑞士Bruker公司AVANCE DRX 400MHz核磁共振波谱仪测定,溶剂为氘代氯仿;分子量以及偶联效率采用美国WATERS公司ALLIANCE2690型凝胶渗透色谱仪(GPC)测定,THF为流动相,窄分布聚苯乙烯为标样,温度为25℃;透光率、雾度采用NDH-1001DP型浊度仪测试,测试标准为ASTM D1033-2000;冲击强度采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Ceast Resil Impactor测试,测试标准为ASTM D256-06;熔融流动性能采用熔融指数仪Ceast Melt Flow Tester测试,测试标准为GB/T 3682-2000;拉伸断裂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采用材料拉力试验机INSTRON 5567 测试,测试标准为ASTM D638-03; 
实施例1
在5升不锈钢搅拌釜中,高纯氮气保护下,加入2500g环己烷、0.2g的四氢呋喃和266g苯乙烯,于55℃下加入6.5mmol正丁基锂引发剂,用60℃循环水浴伴热反应20分钟后苯乙烯聚合反应全部完成;向反应体系中加入0.6mmol正丁基锂,随后加入120g丁二烯和57g苯乙烯的混合物,反应50分钟后聚合反应全部完成;再加入57g苯乙烯,反应20分钟后,加入0.71g环氧大豆油,于60-80℃下偶联20分钟,然后加入1.2g己二酸终止剂反应15分钟。向得到的胶液加入TNPP/1076复配防老剂,加入量为干胶重量的1.2%,搅拌10分钟,胶液用真空烘箱烘干,切条后采用单螺杆挤出机造粒。样品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并在表1中列出了美国Philips公司的KR03进行对比,KR03是一种偶联型丁苯树脂,具有高抗冲性能,伸长率较高。 
实施例2
在5升不锈钢搅拌釜中,高纯氮气保护下,加入2500g环己烷、0.2g的四氢呋喃和266g苯乙烯,于55℃下加入6.5mmol正丁基锂引发剂,用60℃循环水浴伴热反应20分钟苯乙烯聚合反应全部完成;向反应体系中加入0.6mmol正丁基锂,随后加入120g丁二烯和37g苯乙烯的混合物,反应50分钟聚合反应全部完成;再加入77g苯乙烯,反应20分钟后,加入0.71g环氧大豆油,于60-80℃下偶联20分钟,然后加入1.2g己二酸终止剂反应15分钟。向得到的胶液加入TNPP/1076复配防老剂,加入量为干胶重量的1.2%,搅拌10分钟,胶液用真空烘箱烘干,切条后采用单螺杆挤出机造粒,样品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3
在5升不锈钢搅拌釜中,高纯氮气保护下,加入2500g环己烷、 0.2g的四氢呋喃和227g苯乙烯,于55℃下加入6.5mmol正丁基锂引发剂,用60℃循环水浴伴热反应20分钟苯乙烯聚合反应全部完成;向反应体系中加入0.6mmol正丁基锂,随后加入120g丁二烯和96g苯乙烯的混合物,反应50分钟聚合反应全部完成;再加入57g苯乙烯,反应20分钟后,加入0.71g环氧大豆油,于60-80℃下偶联20分钟,然后加入1.2g己二酸终止剂反应15分钟。向得到的胶液加入TNPP/1076复配防老剂,加入量为干胶重量的1.2%,搅拌10分钟,胶液用真空烘箱烘干,切条后采用单螺杆挤出机造粒,样品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4
在5升不锈钢搅拌釜中,高纯氮气保护下,加入2500g环己烷、0.8g的四氢呋喃和227g苯乙烯,于55℃下加入6.5mmol正丁基锂引发剂,用60℃循环水浴伴热反应20分钟苯乙烯聚合反应全部完成;向反应体系中加入0.6mmol正丁基锂,随后加入120g丁二烯和96g苯乙烯的混合物,反应50分钟聚合反应全部完成;再加入57g苯乙烯,反应20分钟后,加入0.71g环氧大豆油,于60-80℃下偶联20分钟,然后加入1.2g己二酸终止剂反应15分钟。向得到的胶液加入TNPP/1076复配防老剂,加入量为干胶重量的1.2%,搅拌10分钟,胶液用真空烘箱烘干,切条后采用单螺杆挤出机造粒,样品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实施例5
所有聚合工艺及后处理工艺均与实施例3相同,只是把丁二烯改为异戊二烯。样品测试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实施例样品性能数据 
Figure BSA00000330907400121
以上实施例通过改变第二次加料中单乙烯基芳烃的含量以及在相同单乙烯基芳烃含量下改变调节剂加入量的方式,获得不同单乙烯基芳烃无规过渡段含量,从而得到抗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各异的样品。与美国Philips公司的KR03相比,KR03是采取两次引发四步加料的方式完成聚合,本发明较KR03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而且在透光率、雾度水平相当的条件下,本发明合成的聚合物具有更高的断裂伸长率和更高的冲击强度。 

Claims (33)

1.一种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该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包含:
(1)星型结构嵌段共聚物:(A1-B-A2)mX(B-A2)n
(2)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1:A1-B-A2;
(3)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2:B-A2;
其中A1为单乙烯基芳烃的均聚段,A2为聚合度不同于A1的单乙烯基芳烃均聚段;B为含有单乙烯基芳烃无规渐变结构的聚合物链段,靠近A1端富含共轭二烯烃,靠近A2端富含单乙烯基芳烃;X为偶联剂残基;偶联臂数m、n为自然数,m+n为1-20的整数;
其中基于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重量,星型结构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30-99重量%,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1-70重量%;单乙烯基芳烃重量含量为50-95重量%;共轭二烯烃重量含量为5-50重量%;其中A1段的含量为10-70重量%;A2段的含量为1-24重量%;B段含量为6-89重量%,基于B段重量,其中共轭二烯烃含量为50-99重量%,单乙烯基芳烃含量为1-50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m+n为2-4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基于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重量,单乙烯基芳烃重量含量为65-80重量%;共轭二烯烃重量含量为20%-35重量%;其中A1段的含量为35-60重量%;A2段的含量为10-20重量%;B段含量为30-45重量%,基于B段重量,其中共轭二烯烃含量为70-90重量%,单乙烯基芳烃含量为10-3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1的数均分子量为50000-200000;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2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60000。
5.根据权利要求3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1的数均分子量为70000-120000;线性结构嵌段共聚物F2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45000。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A1均聚段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70000;A2均聚段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20000。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A1均聚段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55000;A2均聚段的数均分子量为6000-1300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乙烯基芳烃选自苯乙烯、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4-叔丁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3,5-二乙基苯乙烯、3,5-二正丁基苯乙烯、4-正丙基苯乙烯、4-十二烷基苯乙烯及其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单乙烯基芳烃为苯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共轭二烯烃选自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1,3-己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及其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共轭二烯烃为丁二烯或异戊二烯。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的嵌段共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下列顺序的步骤:
(a)在非极性烃类溶剂中极性调节剂存在的条件下,加入部分单乙烯基芳烃单体,以有机锂为引发剂,使加入的单乙烯基芳烃单体聚合至基本完全转化,得到活性的单乙烯基芳烃的均聚段A1;
(b)向聚合体系中第二次加入一定量的有机锂引发剂,然后加入混合均匀的部分单乙烯基芳烃和全部共轭二烯烃的混合物,聚合至单体基本完全转化,形成含有单乙烯基芳烃无规渐变结构的B段;
(c)向聚合体系中加入余下的单乙烯基芳烃单体,直至聚合体系中单体聚合至基本完全转化,得到单乙烯基芳烃均聚段A2;
(d)加入一定量具有偶合效果的偶联剂进行偶联;
(e)加入一定量的终止剂进行封端,从而终止聚合反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非极性烃类溶剂为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戊烷、己烷、庚烷、辛烷、环己烷、抽余油或者前述溶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任意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非极性烃类溶剂为环己烷或正己烷和环己烷的混合溶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锂引发剂选自甲基锂、乙基锂、异丙基锂、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正己基锂、叔辛基锂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锂引发剂选自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锂引发剂为正丁基锂。
18.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极性调节剂为乙醚,二丁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二甘醇二甲醚,四氢糠醇醚,二氧六环,冠醚,三乙胺,四甲基乙二胺,六甲基磷酰三胺,叔丁醇钾,叔戊醇钾,月桂醇钾,烷基苯磺酸钾,烷基苯磺酸钠,或者前述极性调节剂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任意组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极性调节剂为四氢呋喃。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所述极性调节剂的加入量为1-1000ppm。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所述极性调节剂的加入量为50-500ppm。
22.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述偶联剂为四氯化硅、四氯化锡、环氧大豆油、环氧蓖麻油、二乙烯基苯、甲氧基硅烷、二溴硅烷或二氯硅烷。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偶联剂为环氧大豆油。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偶联剂与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0.05-1。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所述偶联剂与有机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0.1-0.5。
26.根据权利要求12-2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步骤(a)的引发温度为20-100℃;步骤(b)的引发温度为50-90℃。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步骤(a)的引发温度为40-80℃;步骤(b)的引发温度为60-75℃。
28.根据权利要求12-2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步骤(e)的偶联温度控制在20-120℃。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步骤(e)的偶联温度控制在60-100℃。
30.根据权利要求12-2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终止剂为去离子水、醇或酸。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中所述终止剂为含有4-12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中所述终止剂为含有6-8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
33.根据权利要求12-2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聚合反应终止之后,向聚合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防老剂。
CN201010530035.8A 2010-10-28 2010-10-28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4533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30035.8A CN102453303B (zh) 2010-10-28 2010-10-28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30035.8A CN102453303B (zh) 2010-10-28 2010-10-28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3303A CN102453303A (zh) 2012-05-16
CN102453303B true CN102453303B (zh) 2014-05-14

Family

ID=46037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0035.8A Active CN102453303B (zh) 2010-10-28 2010-10-28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533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5173B2 (ja) * 2014-05-16 2018-05-16 クレイトン・ポリマーズ・ユー・エス・エル・エル・シー ポリアルケニルカップリング剤およびこれらから調製された共役ジエンポリマー
CN105623177B (zh) * 2014-10-29 2018-05-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乙烯基芳烃-共轭二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和一种硫化橡胶及其应用
CN106928415B (zh) * 2015-12-30 2019-06-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偶联剂及应用和单乙烯基芳烃-共轭二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轮胎
CN108840980B (zh) * 2018-06-01 2021-02-26 广东众和高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ebs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6298A (en) * 1993-09-30 1995-07-25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Block copolymers of monovinylarenes and conjugated diene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6298A (en) * 1993-09-30 1995-07-25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Block copolymers of monovinylarenes and conjugated diene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3303A (zh) 201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60952B2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linear block copolymer
CN103382241B (zh) 星形异戊二烯-b-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53303B (zh)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2423B (zh) 一种三元共聚橡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073831A (zh) 一种嵌段共聚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2372823B (zh) 一种中高侧基含量的三元共聚橡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833945A (zh) 一种星形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KR20050021458A (ko) 커플링된 스티렌 블록 공중합체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1255223B (zh) 一种具有低滚动阻力和高抗湿滑性能的三元共聚橡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9275A (zh) 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03254544B (zh) 单乙烯基芳烃-共轭二烯烃共聚物组合物和聚合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聚合物
CN102453305B (zh)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928404B (zh) 单乙烯基芳烃-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及制备方法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和轮胎
CN104119522A (zh) 一种含聚环氧乙烷嵌段的极性化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制备方法
CN1069656C (zh) 抗碎裂性单形态星型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9196A (zh) 用于烯烃阴离子聚合的结构调节剂和三元共聚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49011B (zh) 三元无规共聚物和三元无规共聚物组合物及其应用以及阴离子聚合方法
CN102453304B (zh) 单乙烯基芳烃和共轭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665281B (zh) 一种四臂辐射星形无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85739A (zh) 一种嵌段聚合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Quirk et al. Alkyllithium-initiated polymerization of myrcene new block copolymers of styrene and myrcene
EP1266916B1 (en) Multiblock copolymer and the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40147682A1 (en) Transparent block copolymers and production thereof
CN1123797A (zh) 丁苯嵌段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KR20210068516A (ko) 적어도 하나의 폴리(알파-메틸스티렌) 블록을 포함하는 열가소성 엘라스토머의 합성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