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0782A - 钮扣组装装置及钮扣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钮扣组装装置及钮扣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0782A
CN102450782A CN2011103176098A CN201110317609A CN102450782A CN 102450782 A CN102450782 A CN 102450782A CN 2011103176098 A CN2011103176098 A CN 2011103176098A CN 201110317609 A CN201110317609 A CN 201110317609A CN 102450782 A CN102450782 A CN 102450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button
items
built
hous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760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0782B (zh
Inventor
田端润一郎
C·昂尤尔纳桑
白崎佑辅
中根隆二
田中英继
松岛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50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0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0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0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钮扣组装装置及钮扣组装方法。能够连续地组装由主体部件、嵌入部件和壳体部件这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钮扣组装装置(10)构成为包括:第一单元(21),其被供给主体部件(2)和嵌入部件(3);第二单元(22),其使主体部件(2)和嵌入部件(3)组合而得到中间组装体(1d),并且,该第二单元(22)被供给壳体部件(4);第三单元(23),其将壳体部件(4)铆接在中间组装体(1d)上而得到钮扣(1);推动件(30),其在引入位置和突出位置之间连续地进行往复运动。推动件(30)通过从引入位置向突出位置的移动,使第二单元(22)中的中间组装体(1d)及壳体部件(4)移动至第三单元(23),并且,将第三单元(23)中的钮扣(1)排出至外部。

Description

钮扣组装装置及钮扣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钮扣组装装置及钮扣组装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用于对由主体部件、嵌入部件、壳体部件这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连续地进行组装的钮扣组装装置及钮扣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例如牛仔裤的前钮扣等进行使用的钮扣,由主体部件、嵌入部件、壳体部件这三个部件构成(参照图2~4)。在利用这些主体部件、嵌入部件及壳体部件组装钮扣的情况下,首先,将嵌入部件压入主体部件中从而组成中间组装体,通过将壳体部件铆接在该中间组装体上而得到钮扣。以往,用于将嵌入部件向主体部件推压并得到中间组装体的装置与用于将壳体部件铆接在中间组装体上的装置是单独的装置。因此,需要以手动方式使中间组装体从前者的装置向后者的装置移动。在日本特开昭58-23908号公报等中例示有连续地组装两个部件的钮扣组装装置。但是,在该钮扣组装装置中,不能连续地组装由上述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239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钮扣组装装置及钮扣组装方法,能够连续地组装由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钮扣组装装置,用于对由主体部件、嵌入部件和壳体部件这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连续地进行组装,该钮扣组装装置具有:第一单元,其被供给主体部件和嵌入部件;与第一单元相邻的第二单元,其使主体部件和嵌入部件组合而得到中间组装体,并且,该第二单元供给壳体部件;邻接于第二单元的与第一单元相反一侧的第三单元,其将壳体部件铆接在中间组装体上而得到钮扣;推动件,其在引入位置和突出位置之间连续地进行往复运动,通过从引入位置向突出位置的移动,使第一单元中的主体部件和嵌入部件移动至第二单元,使第二单元中的中间组装体及壳体部件移动至第三单元,并且,将第三单元中的钮扣排出至外部。
在本发明中,将主体部件及嵌入部件一个个地供给至第一单元,通过在引入位置和突出位置间连续地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推动件使第一单元中的主体部件及嵌入部件移动至于第二单元,将壳体部件一个个地供给至第二单元,在第二单元中,在壳体部件上,将嵌入部件压入到主体部件内从而形成中间组装体,通过推动件使第二单元中的壳体部件及中间组装体移动至第三单元,在第三单元中,将壳体部件铆接在中间组装体上而形成钮扣,并通过推动件将钮扣从第三单元排出至外部,由此,能够连续地制造钮扣。主体部件及嵌入部件向第一单元的供给、和壳体部件向第二单元的供给,在推动件从突出位置向引入位置移动的时刻同时进行。第一单元中的主体部件及嵌入部件向第二单元的移动、第二单元中的壳体部件及中间组装体向第三单元的移动、以及钮扣从第三单元向外部的排出,与推动件从引入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动时同时进行。而且,第二单元中的嵌入部件向主体部件内的压入和第三单元中的壳体部件向中间组装体的铆接,与推动件从突出位置向引入位置的移动时同时地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件具有:通过从引入位置向突出位置的移动,将第一单元中的主体部件推送至第二单元的第一推出面;将第一单元中的嵌入部件推送至第二单元的第二推出面;将第二单元中的壳体部件及中间组装体推送至第三单元的第三推出面。第一推出面和第二推出面能够共面。而且,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推动件具有:载置有被供给到第一单元中的主体部件的第一工作台;载置有被供给到第一单元中的嵌入部件的第二工作台;载置有被供给到第二单元中的壳体部件且在壳体部件上配置有中间组装体的第三工作台;将第三单元中的钮扣推出至外部的第四推出面。这里,第一工作台从第一推出面的下端部向推动件的突出方向突出,第二工作台从第二推出面的下端部向推动件的突出方向突出,第三推出面设在第二工作台的突出侧端面上,第三工作台从第三推出面的下端部向推动件的突出方向突出,第四推出面设定在第三工作台的突出侧端面上。本发明中,还能够使所述推动件的第三推出面与第一及第二推出面相比位于推动件的突出方向上,使第四推出面与第三推出面相比位于推动件的突出方向上。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单元包含用于将嵌入部件压入到主体部件内的推压体。推压体在推动件从突出位置向引入位置移动时能够将嵌入部件向主体部件推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单元包含用于将壳体部件铆接在中间组装体上的冲头。冲头在推动件从突出位置向引入位置移动时能够将壳体部件铆接安装在中间组装体上。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第三单元能够单独更换。该情况下,能够根据钮扣的种类、尺寸等将第一~第三单元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单元或全部单元更换成其他的单位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方式,一种钮扣组装装置,是用于对由主体部件、嵌入部件和壳体部件这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连续地进行组装的钮扣组装装置,具有:第一单元,其被供给壳体部件和嵌入部件;与第一单元相邻的第二单元,其被供给主体部件,且在主体部件内收容有嵌入部件;邻接于第二单元的与第一单元相反一侧的第三单元,其将壳体部件铆接在收容有嵌入部件的主体部件上从而形成钮扣;推动件,其在引入位置和突出位置之间连续地进行往复运动,通过从引入位置向突出位置的移动,使第一单元中的壳体部件和嵌入部件移动至第二单元,使第二单元中的收容有嵌入部件的主体部件及壳体部件移动至第三单元,并且,将第三单元中的钮扣排出至外部。
本发明中,将壳体部件及嵌入部件一个个地供给至第一单元,通过在引入位置和突出位置间连续地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推动件使第一单元中的壳体部件及嵌入部件移动至第二单元,将主体部件一个个地供给至第二单元,在第二单元中,在主体部件中收容嵌入部件,并在其上覆盖壳体部件,通过推动件使这些主体部件、嵌入部件以及壳体部件移动至第三单元,在第三单元中,将壳体部件铆接在收容了嵌入部件的主体部件上而形成钮扣,并通过推动件将钮扣从第三单元排出至外部,由此,能够连续地制造钮扣。壳体部件及嵌入部件向第一单元的供给、和主体部件向第二单元的供给,在推动件从突出位置向引入位置移动的时刻同时进行。第一单元中的壳体部件及嵌入部件向第二单元的移动、第二单元中的主体部件、嵌入部件及壳体部件向第三单元的移动、以及钮扣从第三单元向外部的排出,与推动件从引入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动时同时进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钮扣组装方法,用于以第一~第三单元对由主体部件、嵌入部件和壳体部件这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连续地进行组装的钮扣组装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将主体部件及嵌入部件供给至第一单元(21)的工序A;使第一单元中的主体部件及嵌入部件移动至第二单元的工序B;将壳体部件供给至第二单元的工序C;在第二单元中,在壳体部件上将嵌入部件压入主体部件内从而形成中间组装体的工序D;使第二单元中的壳体部件及中间组装体移动至第三单元的工序E;在第三单元中,将壳体部件铆接在中间组装体上从而形成钮扣的工序F;将钮扣从第三单元排出至外部的工序G。根据本发明,能够形成上述的本发明的钮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同时进行所述工序A和工序C,同时进行工序B、工序E、工序G,并且,同时进行工序D和工序F。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中,能够连续地组装由主体部件、嵌入部件和壳体部件这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钮扣组装装置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2是通过钮扣组装装置进行组装的钮扣的立体图。
图3是将图2的钮扣分解成三个构成部件的立体说明图。
图4是表示通过固定件将图2的钮扣固定在布料上的状态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5是剖切钮扣组装装置的主要部分并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6是使主体部件通过的第一滑槽的剖视图。
图7是使嵌入部件通过的第二滑槽的剖视图。
图8是使壳体部件通过的第三滑槽的剖视图。
图9是概要地表示部件组装部的第一~第三单元内部的剖面说明图,推动件位于引入位置。
图10是表示推动件从图9的状态移动到突出位置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11是说明推动件从图10的状态回到引入位置的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12是图10的A-A线剖面说明图。
图13是表示能够通过图1的钮扣组装装置进行组装的钮扣的其他的例子的纵剖视图。
图14是将图13的钮扣分解成三个构成部件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15表示将图13的钮扣固定在布料上的状态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16是表示钮扣的其他的例子的分解剖面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将图16的钮扣固定在布料上的状态的纵剖面说明图。
图18是概要地表示用于组装图16的钮扣的第一~第三单元内部的剖面说明图,推动件位于引入位置。
图19是概要地表示更换时的第一~第三单元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 钮扣组装装置
1、61、81 钮扣
1d 中间组装体
2、62、82 主体部件
3、63、83 嵌入部件
4、64、84 壳体部件
21、101 第一单元
22、102 第二单元
23、103 第三单元
24 推压体
25 冲头
30、110 推动件
32a、112a 第一工作台
32b、112b 第二工作台
32c、112c 第三工作台
33a、113a 第一推出面
33b、113b 第二推出面
33c、113c 第三推出面
33d、113d 第四推出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概要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钮扣组装装置10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通过钮扣组装装置10进行组装的钮扣的一例即钮扣1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将钮扣1分解成构成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通过固定件8将钮扣1固定在布料9上的状态的纵剖视图。钮扣1是用作牛仔裤等的前钮扣等上的部件,具有:圆筒状的躯干部1a;以及在躯干部1a的轴向一端侧(图2中下方)扩径的圆板状的头部1b。在躯干部1a的内部设有沿轴线延伸的圆柱状的内腔1c。内腔1c在头部1b的表面上通过后述的壳体部件4而被封闭,并在头部1b的轴向相反侧的底面开口。如图4所示,通过将贯穿布料9的固定件8的轴部8a从底面的开口插入到内腔1c内并卡定,从而将钮扣1固定在布料9上。头部1b相对于布料9的对象侧的布料的钮扣孔(未图示)进出。以下,将钮扣的轴向的头部侧称为上方,将头部的轴向相反侧(底面侧)称为下方。另外,钮扣1由三个部件即主体部件2、嵌入部件3、壳体部件4构成。主体部件2及壳体部件4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拉深加工而形成的,成为钮扣1的外壳。嵌入部件3是合成树脂制的成形品,被收容在主体部件2及壳体部件4的内部,成为钮扣1的芯材。主体部件2具有:主体躯干部2a,其构成钮扣1的躯干部1a的外周壁;主体头部2b,其构成头部1b的背面侧壁,在主体躯干部2a的底面上设有开口2c。嵌入部件3具有:圆筒状的嵌入躯干部3a;在嵌入躯干部3a的上方以圆板状扩径的嵌入头部3b,在嵌入躯干部3a的内部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钮扣1的内腔1c。在嵌入躯干部3a的下端部(图3中上方)设有外径缩小的缩径部3c。壳体部件4包括:圆板部4a,其构成钮扣1的头部1b的表面侧壁;周侧部4b,其从圆板部4a的周缘向下方延伸。在对钮扣1进行组装的情况下,首先,将嵌入部件3插入主体部件2中,使嵌入部件3的缩径部3c从主体部件2的开口2c突出至主体部件2外。此外,嵌入躯干部3a的外径被设定为比主体躯干部2a的内径稍大,为了使嵌入躯干部3a插入主体躯干部2a并使缩径部3c从开口2c突出,需要相当大的推压力,一旦缩径部3c从开口2c突出,便得到主体部件2和嵌入部件3一体化而成的中间组装体1d。接下来,将壳体部件4的周侧部4b铆接在中间组装体1d的头部1b上,由此得到钮扣1。
钮扣组装装置10具有:作为主体部件2的供给源的第一供给部11;作为嵌入部件3的供给源的第二供给部12;作为壳体部件4的供给源的第三供给部13;部件组装部20,该部件组装部20用于从这些第一供给部11、第二供给部12及第三供给部13接受主体部件2、嵌入部件3及壳体部件4,并组装钮扣;推动件30,该推动件30用于在部件组装部20内使主体部件2、嵌入部件3及壳体部件4移动;推动件驱动部40,其用于驱动推动件30。推动件驱动部40具有用于使推动件进行往复直线运动的汽缸或马达等。图5是表示钮扣组装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破断立体图。第一供给部11具有:第一漏斗11a,其与部件组装部20相比位于上方,并收容有多个主体部件2;第一滑槽11b,其使主体部件2通过重力从第一漏斗11a落下由此将主体部件2一个个地送到部件组装部20。第二供给部12及第三供给部13分别与第一供给部11同样地,具有第二及第三漏斗12a、13a和第二及第三滑槽12b、13b。图6~8分别是第一~第三滑槽11b、12b、13b的横剖视图。第一滑槽11b,如图6所示,是具有仅能够使一个主体部件2通过的截面的矩形管,包含:使主体头部2b通过的内部通路11ba;使主体躯干部2a以其底部向外部突出的状态通过的狭缝11bb(图1等中省略了狭缝11bb)。第二滑槽12b,如图7所示,是与第一滑槽11b大致同样的矩形管,包含:使嵌入头部3b通过的内部通路12ba;使嵌入躯干部3a以其缩径部3c向外部突出的状态通过的狭缝12bb(图1等中省略了狭缝12bb)。第三滑槽13b,如图8所示,是具有使壳体部件4一个个地通过的内部通路13ba但未设置狭缝的矩形管。此外,第一漏斗11a、第二漏斗12a、第三漏斗13a还可以适宜地采用振动式送料器。
部件组装部20具有:分别连接有第一滑槽11b及第二滑槽12b的各下端部的第一单元21;与第一单元21相邻,连接有第三滑槽13b的下端部的第二单元22;与第二单元22的相对于第一单元21的相反一侧相邻的第三单元23。第一~第三单元21、22、23能够根据作为组装对象的纽扣与另外的单元单独地交换,关于这点后述。第一~第三单元21、22、23都具有相同的长方体状的外观。以下,将第一~第三单元所并列的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从第一单元21趋向第三单元23的方向作为右方,将从第三单元23趋向第一单元21的方向作为左方。第一~第三单元21、22、23的各前表面、上表面及后表面沿左右方向并列,在第一单元21的后表面上连结第一滑槽11b,在第一单元21的前表面上连结第二滑槽12b,而且,在第二单元22的前表面上连结第三滑槽13b。在第三单元23的右侧面上设有排出口23a,该排出口23a用于将作为完成品的钮扣1排出到部件组装部20之外。从排出口23a被排出的钮扣1经由排出滑槽被收集在收纳箱53(参照图1)中。
图9~11是概要地表示第一~第三单元21、22、23的内部的局部剖面说明图。推动件30通过推动件驱动装置40而被驱动,该推动件30在基座50的上表面即水平的基座面51上沿左右方向连续地进行往复运动(作为一例每分钟150次往复)。图9中,推动件30位于左方的引入位置。图10表示推动件30从图9的引入位置移动至右方的突出位置的状态。图11表示推动件30从图10的突出位置回到左方的引入位置的状态。推动件30具有:左方的、具有相对于基座面51垂直的右侧面的块状的推动件主体31;从推动件主体31的右侧面向右方以大致一个单元的左右方向长度的量突出的、上方的板状的第一工作台32a及比第一工作台32a壁厚的台状的第二工作台32b;从第二工作台32b的、相对于基座面51垂直的右侧面的下端部进一步向右方以大致一个单元的量延伸的、与第一工作台32a同样的板状的第三工作台32c。推动件主体31、第二工作台32b及第三工作台32c各自的底面共面,并在基座面51上滑动。第一~第三工作台32a、32b、32c的各上表面与基座面51平行。推动件主体31的右侧面的、与第一工作台32a相比位于上方的区域成为第一推出面33a;推动件主体31的右侧面的、位于第一工作台32a和第二工作台32b之间的区域成为第二推出面33b。另外,与第二工作台32b的右侧面的第三工作台32c相比位于上方的区域成为第三推出面33c。而且,第三工作台32c的、垂直于基座面51的右侧面成为第四推出面33d。此外,由于第一~第三单元21、22、23的内部空间的前后方向(与基座面51平行且与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图9等的纸面表里方向)的间隔仅为稍大于钮扣1的头部1b的直径的程度,因此,各部件(主体部件2、嵌入部件3及壳体部件4)在第一~第三单元21、22、23内不会在前后方向上错位。
第二单元22具有能够升降的圆柱状的推压体24,该推压体24用于将嵌入部件3压入主体部件2中从而得到中间组装体1d。在推压体24的底面上设有接受嵌入部件3的缩径部3c的凹部24a。第三单元23具有能够升降的圆柱状的冲头25,该冲头25用于将壳体部件4铆接在中间组装体1d上。在冲头25的底部上设有:铆接时接受中间组装体1d的躯干部1a(由于与钮扣1的躯干部1a实质上相同,所以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的圆柱空间状的凹部25a;凹部25a的开放端侧周围的、用于对壳体部件4的周侧部4b进行铆接的凹环状的弯曲部25b。
下面,说明钮扣组装装置10的使用状态。若使钮扣组装装置10进行动作,则在推动件30位于图9所示的引入位置的时刻,最初的主体部件2从第一供给部11通过第一滑槽11b被导入第一单元21内的第一工作台32a上,并且,最初的嵌入部件3从第二供给部12通过第二滑槽12b被导入第一单元21内的第二工作台32b上。主体部件2及嵌入部件3以使主体头部2b及嵌入头部3b朝下的方式载置在第一及第二工作台32a、32b上。在该动作刚刚开始的时刻,在第二及第三单元22、23内还不存在部件(主体部件2、嵌入部件3或壳体部件4),但在表示从动作开始经过时间后的状态的图9中,在第二及第三单元22、23内同样存在部件,关于这点后述。接下来,推动件驱动部40使推动件30从图9的引入位置向右方的突出位置移动(参照图10)。此时,因惯性在第一工作台32a上滑动并欲滞留在第一单元21内的主体部件2通过第一推出面33a被推入第二单元22内。同样地,第二推出面33b将第二工作台32b上的嵌入部件3推入到第二单元22内。由此,主体部件2及嵌入部件3,如图10所示,以靠近第一及第二工作台32a、32b上的左侧端的状态下移动至第二单元22。此时,主体部件2及嵌入部件3,在前后方向(图10的纸面表里方向)上被弹性地夹持并保持在前后两个块部件26之间,该两个块部件26通过图12所示的弹簧27以相互靠近的方式被弹压。该第二单元22内的主体部件2及嵌入部件3的停止位置与推压体24同心。
接下来,推动件30从突出位置回到左方的引入位置。与该推动件30向左方的移动开始同时地,在第二单元22内,推压体24开始下降。推压体24通过其底面的凹部24a的周围部分在前后的块部件26之间将主体部件2从主体躯干部2a的底面周缘(开口2c的周围部分)推下,将主体部件2覆盖在被保持于块部件26之间的嵌入部件3上(参照图11)。在这一时刻,推动件30回到引入位置,第三工作台32c来到第二单元22内的下端部。最初的壳体部件4从第三供给部13通过第三滑槽13b被投放至该第二单元内的第三工作台32c上。壳体部件4的圆板部4a与第三工作台32c的上表面接触,以与推压体24为同心状的方式载置。对于该第三工作台32c上的壳体部件4的圆板部4a,从上方推压重叠有推压体24的状态的主体部件2及嵌入部件3。由此,嵌入躯干部3a被压入主体躯干部2a中,嵌入部件3的缩径部3c从主体部件2的开口2c突出从而形成中间组装体1d。从主体部件2的开口2c突出的嵌入部件3的缩径部3c进入到推压体24的凹部24a。在这一时刻,推压体24停止下降,转为上升。在第二单元22的第三工作台32c上,残留有壳体部件4和单纯地放置在壳体部件4的圆板部4a上的状态的中间组装体1d。接下来,若引入位置的推动件30再次移动到突出位置,则第三推出面33c将第三工作台32c上的壳体部件4及中间组装体1d从第二单元22推到第三单元23压(参照图10)。在该壳体部件4及中间组装体1d从第二单元22向第三单元23移动的过程中,第三单元23内的冲头25开始下降。而且,在第三单元23内,壳体部件4及中间组装体1d刚一停止,冲头25就在其凹部25a中接受中间组装体1d的躯干部1a,并通过凹环状的弯曲部25b将壳体部件4的周侧部4b相对于中间组装体1d的主体头部2b的背面侧进行铆接安装(参照图11)。在该冲头25的凹环状的弯曲部25b所进行的实质性的铆接作业开始之前,推动件30再次回到引入位置。因此,第三工作台32c从第三单元23移动至第二单元22,冲头25所进行的相对于中间组装体1d的壳体部件4的铆接作业在第三单元23内的基座面51上进行。由此,在第三单元23内的基座面51上,残留完成的钮扣1(参照图9)。通过此后的推动件30向突出位置的移动,该钮扣1被第三工作台32c的第四推出面33d向右方推动,从排出口23a被排出到部件组装部20之外,并如图10所示、通过排出滑槽52被收容在收纳箱53(参照图1)中。此外,主体部件2及嵌入部件3向第一单元21的供给与壳体部件4向第二单元22的供给,除了主体部件2及嵌入部件3的最初的供给以外,在推动件30从突出位置移动到引入位置的时刻同时进行。另外,第一单元21中的主体部件2及嵌入部件3向第二单元22的移动、第二单元22中的壳体部件4及中间组装体1d向第三单元23的移动、以及钮扣1从第三单元23向外部的排出,在推动件30从引入位置向突出位置移动时同时进行。而且,第二单元22中的嵌入部件3向主体部件2内的压入和第三单元23中的壳体部件4向中间组装体1d的铆接,在推动件30从突出位置向引入位置移动时同时进行。如上所述,通过钮扣组装装置10连续地制造钮扣1(作为一例为600个/分钟)。
图13是表示通过钮扣组装装置1进行组装的钮扣的其他的例的钮扣61的纵剖视图。图14是将钮扣61分解成构成部件的纵剖视图。图15是表示通过固定件70将钮扣61固定在布料9(由于与图4的布料9实质上相同,所以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上的状态的纵剖视图。钮扣61由主体部件62、嵌入部件63、壳体部件64这三个部件构成。壳体部件64与已述的钮扣1的壳体部件4实质上相同。钮扣61具有:大致圆柱状的躯干部61a;以及在躯干部61a的上端部(图13中下方)扩径的圆板状的头部61b。头部61b由主体头部62b、嵌入头部63b及壳体部件64构成,是与钮扣1的头部1b实质上相同的形态。用于将钮扣61固定在布料9上的固定件70是具有两根销71的类型。在主体部件62的主体躯干部62a的底面上,在将钮扣61固定到布料9上时使固定件70的销71贯穿的部分上设有环状槽62c(参照图14),该环状槽62c从该底面稍微凹入。在嵌入部件63的嵌入躯干部63a的底面上,形成有在钮扣61固定时用于承受固定件70的销71并使其弯曲的、向上方(图14中为下方)凹入的凹部63c。钮扣61以如下方式被固定在布料9上,即,固定件70的销71贯穿布料9,进而局部贯穿主体部件62的环状槽62c后,进入到嵌入部件63的凹部63c中,并使销71弯曲成大致J字状。钮扣61通过钮扣组装装置10被组装的工序与钮扣1大致相同,故省略说明。
图16是将通过钮扣组装装置10进行组装的钮扣的其他的例子即钮扣81分解成构成部件的纵剖视图。图17是表示通过固定件90将钮扣81固定在布料9(由于与图4的布料9实质上相同,所以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上的状态的纵剖视图。钮扣81由主体部件82、金属制且为圆板状的嵌入部件83、壳体部件84这三个部件构成。壳体部件84是与已述的钮扣1的壳体部件4实质上相同的部件。钮扣81具有:大致圆筒状的躯干部81a;在躯干部81a的上端部扩径的圆板状的头部81b。嵌入部件83被收容在主体部件82的主体头部82b内。主体部件82在主体躯干部82a的内部具有从主体部件82的底壁向轴向上方缩径且延伸的内筒部82c。内筒部82c在主体部件82的底面开口。钮扣81以如下方式被固定在布料9上,即,固定件90的轴部91贯穿布料9,进而通过主体部件82的内筒部82c后,轴部91的前端部抵在嵌入部件83上并在轴向上压溃,在内筒部82c上方沿半径方向膨胀。
图18是与概要地表示组装钮扣81的情况下的第一单元101、第二单元102及第三单元103的内部的图9同样的局部剖面说明图。组装钮扣81时,在已述的钮扣组装装置10中,将第一~第三单元21、22、23分别更换为第一~第三单元101、102、103,并且,将推动件30更换为推动件110。而且,虽未图示,但第一~第三供给部11、12、13分别被变更为包含用于供给壳体部件84、嵌入部件83及主体部件82的滑槽的供给部。图19表示更换时的第一~第三单元21、22、23。此外,第一单元101,除了连接有壳体部件84及嵌入部件83用的滑槽以外,是与第一单元21实质上相同的单元。推动件110与推动件30大致相同,具有第一~第三工作台112a、112b、112c及第一~第四推出面113a、113b、113c、113d,但与推动件30相比,第二工作台112b比第二工作台32b厚,因此,第二工作台112b的上表面的位置更高,另外,第二推出面113b与第一推出面113a相比向右方稍微突出。第二单元102具有用于将移动到第二单元102内的壳体部件84及嵌入部件83推下的推下体28。第三单元103中,与对钮扣1将壳体部件4铆接在中间组装体1d上时所使用的冲头25相同的冲头25(为了方便使用相同的参考标记)以从基座面51的下方上升的方式设置,虽未图示,但基座50的一部分构成冲头25能够拆下的外壳。第三单元103还具有支承体29,该支承体29用于在来自下方的冲头25进行铆接时从上方下降并对壳体部件84的表面进行支承。钮扣81的组装工序如下所述。参照图18,在第一单元101中,壳体部件84以圆板部的表面朝上的方式被导入至第一工作台112a上,嵌入部件83被导入至第二工作台112b上。这些壳体部件84及嵌入部件83通过从引入位置移动到突出位置的推动件110的第一及第二推出面113a、113b而移动到第二单元102,并被保持在前后的块部件26(参照图12)之间。接下来,在第二单元102中,推下体28下降,并开始推下壳体部件84及嵌入部件83。此时,推动件30回到引入位置,主体部件82以主体头部82b朝上的方式被导入至第二单元102中的第三工作台112c上。而且,在主体部件82的主体头部82b中收容有由推下体28推下的嵌入部件83,在其上覆盖壳体部件84。通过此后的推动件30向突出位置的移动,第二单元102中的主体部件82、嵌入部件83及壳体部件84通过第三推出面113c移动到第三单元103中。在第三单元103中,冲头25从下方上升,并且支承体29从上方下降,在支承体29支承壳体部件84的圆板部的表面的同时,冲头25将壳体部件84的周侧部相对于收容有嵌入部件83的主体部件82的主体头部82b进行铆接。由此,形成钮扣81。该钮扣81通过推动件110的第四推出面113d被排出到外部。

Claims (10)

1.一种钮扣组装装置,是用于对由主体部件(2、62)、嵌入部件(3、63)和壳体部件(4、64)这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1、61)连续地进行组装的钮扣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单元(21),其被供给主体部件(2、62)和嵌入部件(3、63);
与第一单元(21)相邻的第二单元(22),其使主体部件(2、62)和嵌入部件(3、63)组合而得到中间组装体(1d),并且,该第二单元(22)被供给壳体部件(4、64);
邻接于第二单元(22)的与第一单元(21)相反一侧的第三单元(23),其将壳体部件(4、64)铆接在中间组装体(1d)上而得到钮扣(1、61);
推动件(30),其在引入位置和突出位置之间连续地进行往复运动,通过从引入位置向突出位置的移动,使第一单元(21)中的主体部件(2、62)和嵌入部件(3、63)移动至第二单元(22),使第二单元(22)中的中间组装体(1d)及壳体部件(4、64)移动至第三单元(23),并且,将第三单元(23)中的钮扣(1、61)排出至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钮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0)具有:通过从引入位置向突出位置的移动,将第一单元(21)中的主体部件(2、62)推送至第二单元(22)的第一推出面(33a);将第一单元(21)中的嵌入部件(3、63)推送至第二单元(22)的第二推出面(33b);将第二单元(22)中的壳体部件(4、64)及中间组装体(1d)推送至第三单元(23)的第三推出面(33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钮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0)具有:载置有被供给到第一单元(21)中的主体部件(2、62)的第一工作台(32a);载置有被供给到第一单元(21)中的嵌入部件(3、63)的第二工作台(32b);载置有被供给到第二单元(22)中的壳体部件(4、64)且在壳体部件(4、64)上配置有中间组装体(1d)的第三工作台(32c);将第三单元(23)中的钮扣(1、61)推出至外部的第四推出面(33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钮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30)的第三推出面(33c)与第一及第二推出面(33a、33b)相比位于推动件(30)的突出方向,第四推出面(33d)与第三推出面(33c)相比位于推动件(30)的突出方向。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钮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22)包含用于将嵌入部件(3、63)压入到主体部件(2、62)内的推压体(24)。
6.如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钮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单元(23)包含用于将壳体部件(4、64)铆接在中间组装体(1d)上的冲头(25)。
7.如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钮扣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三单元(21、22、23)能够单独更换。
8.一种钮扣组装装置,是用于对由主体部件(82)、嵌入部件(83)和壳体部件(84)这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81)连续地进行组装的钮扣组装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具有:
第一单元(101),其被供给壳体部件(84)和嵌入部件(83);
与第一单元(101)相邻的第二单元(102),其被供给主体部件(82),且在主体部件(82)内收容有嵌入部件(83);
邻接于第二单元(102)的与第一单元(101)相反一侧的第三单元(103),其将壳体部件(84)铆接在收容有嵌入部件(83)的主体部件(82)上从而形成钮扣(81);
推动件(110),其在引入位置和突出位置之间连续地进行往复运动,通过从引入位置向突出位置的移动,使第一单元(101)中的壳体部件(84)和嵌入部件(83)移动至第二单元(102),使第二单元(102)中的收容有嵌入部件(83)的主体部件(82)及壳体部件(84)移动至第三单元(103),并且,将第三单元(103)中的钮扣(81)排出至外部。
9.一种钮扣组装方法,是用于通过第一~第三单元(21、22、23)对由主体部件(2、62)、嵌入部件(3、63)和壳体部件(4、64)这三个部件构成的钮扣(1、61)连续地进行组装的钮扣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序:
将主体部件(2、62)及嵌入部件(3、63)供给至第一单元(21)的工序A;
使第一单元(21)中的主体部件(2、62)及嵌入部件(3、63)移动至第二单元(22)的工序B;
将壳体部件(4、64)供给至第二单元(22)的工序C;
在第二单元(22)中,在壳体部件(4、64)上将嵌入部件(3、63)压入主体部件(2、62)内从而形成中间组装体(1d)的工序D;
使第二单元(22)中的壳体部件(4、64)及中间组装体(1d)移动至第三单元(23)的工序E;
在第三单元(23)中,将壳体部件(4、64)铆接在中间组装体(1d)上从而形成钮扣(1、61)的工序F;
将钮扣(1、61)从第三单元(23)排出至外部的工序G。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钮扣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进行所述工序A和工序C,同时进行工序B、工序E、工序G,并且,同时进行工序D和工序F。
CN201110317609.8A 2010-10-27 2011-10-13 钮扣组装装置及钮扣组装方法 Active CN102450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1096 2010-10-27
JP2010241096A JP5646952B2 (ja) 2010-10-27 2010-10-27 ボタン組立装置及びボタン組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0782A true CN102450782A (zh) 2012-05-16
CN102450782B CN102450782B (zh) 2014-11-05

Family

ID=4603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7609.8A Active CN102450782B (zh) 2010-10-27 2011-10-13 钮扣组装装置及钮扣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46952B2 (zh)
CN (1) CN1024507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7518A (zh) * 2017-08-07 2017-11-03 嘉善县飞虹钮扣厂 一种钮扣用生产装置
CN107334226A (zh) * 2017-08-07 2017-11-10 嘉善县飞虹钮扣厂 一种用于钮扣的多工位组装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43A (zh) * 1994-09-08 1997-09-17 威廉·普里姆公司 装配铆扣钮扣或类似物的装置
CN2356515Y (zh) * 1998-12-23 2000-01-05 曾正吉 钮扣结合机
CN201104515Y (zh) * 2006-06-06 2008-08-27 武田精机株式会社 揿纽安装机
JP2009082563A (ja) * 2007-10-01 2009-04-23 Ykk Corp ボタン
CN201316772Y (zh) * 2008-10-28 2009-09-30 罗烈龙 全自动生产撞钉钮扣的装配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946376U (zh) * 1972-07-26 1974-04-23
JPS5932218B2 (ja) * 1981-07-29 1984-08-07 株式会社 万里製作所 スナツプ,ボタンの組合わせ機
JPH0116413Y2 (zh) * 1985-08-02 1989-05-15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43A (zh) * 1994-09-08 1997-09-17 威廉·普里姆公司 装配铆扣钮扣或类似物的装置
CN2356515Y (zh) * 1998-12-23 2000-01-05 曾正吉 钮扣结合机
CN201104515Y (zh) * 2006-06-06 2008-08-27 武田精机株式会社 揿纽安装机
JP2009082563A (ja) * 2007-10-01 2009-04-23 Ykk Corp ボタン
CN201316772Y (zh) * 2008-10-28 2009-09-30 罗烈龙 全自动生产撞钉钮扣的装配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07518A (zh) * 2017-08-07 2017-11-03 嘉善县飞虹钮扣厂 一种钮扣用生产装置
CN107334226A (zh) * 2017-08-07 2017-11-10 嘉善县飞虹钮扣厂 一种用于钮扣的多工位组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90804A (ja) 2012-05-17
JP5646952B2 (ja) 2014-12-24
CN102450782B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0782A (zh) 钮扣组装装置及钮扣组装方法
KR100446786B1 (ko)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의 연속 조립장치
IL184338A0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z)-1-phenyl-1-(n,n-diethylaminocarbonyl)-2-phthalimidomethylcyclopropane
CN105081771B (zh) 一种两孔插座的自动装配装置
JP2006242276A (ja) 等配置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ベアリング製造装置
US6957482B2 (en) Space forming apparatus for a slide fastener chain
KR20130013204A (ko) 자동차용 도어 스트라이크의 자동 연속성형장치
CN109894541B (zh) 纽扣制造装置
JP3124434U (ja) スナップファスナー取付け機
CN112893716A (zh) 裁脚装置
CN111194172B (zh) 拉链制造装置
TWI594937B (zh) 送料裝置
JP2002242948A (ja) ニードルベアリング組立装置
JPH0312740Y2 (zh)
CN113172415B (zh) 组装设备
JP2001160609A (ja) 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1205372A (ja) 異種金属複合メタルの製造装置
EP3398887A1 (en) Article supply method and device
TWI558338B (zh) 拉鏈拉頭組裝裝置的拉片供給裝置
JP2001087952A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H02250729A (ja) 圧入装置
KR20100105812A (ko) 베어링캡소재용 절삭기
JPS6331338B2 (zh)
KR102226935B1 (ko) 3d 펜의 독립사용이 가능한 3d 출력 장치
JPH0910862A (ja) かし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