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0078A - 通信装置、中继装置、通信系统、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中继装置、通信系统、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0078A
CN102450078A CN2010800230215A CN201080023021A CN102450078A CN 102450078 A CN102450078 A CN 102450078A CN 2010800230215 A CN2010800230215 A CN 2010800230215A CN 201080023021 A CN201080023021 A CN 201080023021A CN 102450078 A CN102450078 A CN 102450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ing
relay
communicator
notification signal
ro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30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岸田裕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50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00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无需用户对通信装置进行操作而实现配对。本发明的客户装置(4)具有通知信号检测部(70),该通知信号检测部(70)检测是否接收到通知信号,所述通知信号用于通知存在能够通过路由器进行连接的通信网络或器件;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该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在通知信号检测部(70)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执行与所述路由器间的配对。由此,用户无需对客户装置(4)进行任何输入操作,就能够实现客户装置(4)与路由器之间的配对。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中继装置、通信系统、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中继装置接入通信网络等的通信装置,具体涉及先与中继装置进行配对,然后与配对后的中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连接,从而接入所述通信网络等的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无线通信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电子器件之间的通信上。例如,关于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以往的主流是有线LAN,然而近年应用无线LAN的情况却越来越多。
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相比,具有在设置上对要进行通信的电子器件的限制少,且不需要用于连接电子器件间的导线的优点。但与此相对,无线通信也具有通信内容被盗听、网络被他人盗侵等危险的缺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在进行无线通信时,首先,在进行无线通信的器件间执行被称为配对的处理。通过执行配对,在进行无线通信的各器件中,对进行无线通信时所需的设定信息(如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设定识别信息)、安全设定信息等)进行登录。通过如上所述的进行配对并获得进行无线通信时所需的设定信息的技术结构,能够防止未进行配对的他人进行通信连接。
在此,在进行配对时,首先,要使进行配对的双方器件进入能够配对的状态即配对模式。然后,在进行配对的双方器件都进入配对模式后,发送或接收进行无线通信时所需的设定信息,由此完成配对。
在此,就使器件进入配对模式的方法而言,以往使用的是,在该器件上设置配对用按钮,以该按钮被按下为契机使该器件进入配对模式。对于上述进入配对模式的方法,下面以图6为例来进行说明。图6为现有路由器100的外观图,图6中(a)为路由器100的斜视图。图6中(b)为在图6的(a)中自箭头A所示方向看到的路由器100的侧面图。
路由器100为在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和LAN之间进行数据中继的装置。如图6中(a)所示,该路由器100能够装载无线LAN卡101。通过装载无线LAN卡101来实现无线LAN所具有的访问点的功能。
如图6中(b)所示,在路由器100的侧面设置有使路由器100进入配对模式的配对按钮102、用于将导线接入LAN的LAN端口103、以及用于将导线接入WAN的WAN端口104等。
在装载有无线LAN卡101的状态下,通过按下配对按钮102,使该路由器100进入配对模式。然后,路由器100在处于配对模式的状态下,与例如便携式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进行配对。由此,该便携式PC与路由器100就可以进行无线LAN通信了。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按下设置在路由器上的配对按钮为契机进入配对模式的技术结构。且在下述专利文献2~6中记载了通过路由器等中继装置进行配对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4-215232号公报”;2004年7月29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6-203289号公报”;2006年8月3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6-203681号公报”;2006年8月3日公开;
专利文献4: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8-193597号公报”;2008年8月21日公开;
专利文献5: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5-318048号公报”;2005年11月10日公开;
专利文献6:国际专利申请日本国公表公报,“特表2007-507965号公报”;2007年3月29日公开。
在此,如上所述,为了进行配对,需要使进行配对的双方器件进入配对模式。即,当与图6中的路由器100进行配对时,在通过按下配对按钮102使路由器100进入配对模式的状态下,还需要进行特定的操作以使配对对方的通信装置(例如便携式PC)也进入配对模式。上述专利文献1~6虽然公开了各种配对方法,然而在对作为配对对象的双方器件都需要进行特定的操作这一点上,上述专利文献1~6都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现有的通信装置和中继装置在进行配对时,对通信装置和中继装置双方都需要进行特定的操作。由此可见,在以往的通信装置中还存在为了与中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就不得不要求用户对通信装置和中继装置双方都进行烦杂的操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无需用户对通信装置进行操作,就能够容易地与中继装置进行配对的通信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信装置与发送通知信号的中继装置进行配对,并与配对后的所述中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从而与通信网络或器件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通知信号用于通知存在可以连接的所述通信网络或器件,该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通知检测单元,该通知检测单元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接收时配对单元,该接收时配对单元在所述通知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为,与发送通知信号的中继装置进行配对,并与配对后的所述中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从而与通信网络或器件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通知信号用于通知存在可以连接的通信网络或器件,该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通知检测步骤,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接收时配对步骤,在所述通知检测步骤中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根据上述结构,通信装置在接收到中继装置发送的通知信号时,自动进行配对。因此,所述通信装置的用户不需要进行任何使通信装置进入配对模式等的特别操作,就能够极其容易地实现通信装置与中继装置的配对。
所述通知信号为通知能够通过中继装置连接的通信网络或器件的存在的信号。该通知信号为:中继装置为了实现其中继功能而发送的信号。即,所述通知信号为:只要使中继装置处于能够中继数据的状态,便被自动发送的信号。
由此可见,只要使中继装置处于能够中继数据的状态,中继装置就会发送通知信号,而接收到该通知信号的通信装置就与所述中继装置进行配对。由此,例如,用户只要接通中继装置的电源等,来使中继装置进入可以中继数据的状态,则此后无需进行任何操作就能够使通信装置与中继装置进行配对。
所述配对为中继装置与通信装置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时所必须的处理,通过进行配对,中继装置与通信装置之间能够进行无线通信。此外,既可以由通信装置向中继装置发送配对请求来进行配对处理,也可以由中继装置向通信装置发送配对请求来进行配对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信装置具有:通知检测单元,检测是否接收到通知信号;接收时配对单元,在所述通知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与中继装置进行配对。
本发明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包含:通知检测步骤,检测是否接收到通知信号;接收时配对步骤,在所述通知检测步骤中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与中继装置进行配对。
根据上述结构,通信装置在接收到中继装置发送的通知信号后,自动进行配对。因此,所述通信装置的用户无需进行任何使通信装置进入配对模式等的特别操作,就能够极其容易地实现通信装置与中继装置之间的配对。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为本发明客户装置的主要结构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为与所述客户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路由器的主要结构框图;
图3为包含所述路由器和客户装置的通信系统的主要结构框图;
图4为所述路由器所执行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为所述客户装置所执行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为现有路由器的外观图,(a)为路由器的斜视图,(b)为路由器的侧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路由器(中继装置)
2   无线LAN设备(无线通信部)
4   客户装置(通信装置)
60  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装载检测单元)
61  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中继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
62  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装载时配对单元)
63  通知信号发送控制部(通知控制单元、请求发送单元)
64  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中继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
73  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通信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
70  通知信号检测部(通知检测单元)
71  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通信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完成配对判断单元)
72  客户端配对执行部(接收时配对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此,以含有具有所述通信装置的功能的路由器和具有所述通信对方器件的功能的客户器件的通信系统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
(系统结构)
首先,根据图3对所述通信系统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图3为本发明通信系统的主要结构框图。如图所示,通信系统5包含路由器(中继装置)1和客户装置(通信装置)4。路由器1具有无线LAN设备(无线通信部)2,客户装置4具有无线LAN设备3。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能够通过无线LAN设备2和3进行无线LAN通信。
路由器1为用于使客户装置4接入LAN或无线LAN来与WAN或LAN内的终端进行通信的中继装置。如图所示,路由器1具有路由器控制部10、数据控制部11、路由器侧无线通信控制部12、LAN侧通信控制部13、WAN侧通信控制部14、声音控制部15、亮灯控制部16、路由器存储部20、无线LAN设备I/F部(装载部)21、LAN侧通信I/F部22、WAN侧通信I/F部23、声音输出部24、LED25。
路由器控制部10对路由器1的动作进行综合控制,例如可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构成。路由器控制部10通过将路由器存储部20中所保存的程序等读入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的临时存储部(无图示)并执行所述程序来实现其功能。关于路由器控制部10的详细说明见下文。
数据控制部11根据路由器控制部10的指示,从路由器存储部20中读出数据,或向路由器存储部20中写入数据。
路由器侧无线通信控制部12用于在无线LAN设备I/F部21中连接有无线LAN设备2的状态下,控制该无线LAN设备2的动作,其中,所述无线LAN设备I/F部21为将无线LAN设备2连接到路由器1上的接口。由此,路由器1通过无线LAN设备2进行无线LAN通信。此外,路由器侧无线通信控制部12还控制将通知信号(信标(beacon)信号)发送到路由器1外部,其中,所述通知信号用来向外部器件通知能通过路由器1来连接的通信网络或器件。
LAN侧通信控制部13对与连接到作为有线LAN接口的LAN侧通信I/F部22上的器件间所进行的通信进行控制。
WAN侧通信控制部14对与连接到作为WAN接口的WAN侧通信I/F部23上的器件间所进行的通信进行控制。
声音控制部15根据路由器控制部10的指示,使声音输出部24发出声音。亮灯控制部16根据路由器控制部10的指示,使LED25亮灯。路由器控制部10通过所述声音和亮灯来通知用户路由器1的动作状态等。
路由器存储部20用于保存路由器控制部10所执行的程序、以及路由器1所使用的各种数据等。关于路由器存储部20中保存的数据见下文。
由此可见,路由器1不具有图6所示的现有路由器100所设置的配对按钮102。因此,路由器1较路由器100而言,可以以少数部件进行制造。从而能够降低路由器1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无需在路由器1上设置按钮,因此较路由器100而言具有较高的外观设计自由度,使其设计性得到提高。
无线LAN设备2为能够在路由器1的无线LAN设备I/F部21上装卸的无线LAN通信用通信部。无线LAN设备2根据路由器侧通信控制部12的控制来收发电波。由此来实现路由器1的无线LAN通信功能。
无线LAN设备3为能够在客户装置4的无线LAN设备I/F部51上装卸的无线LAN通信用通信部,具有与无线LAN设备2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客户装置4为通过无线LAN或LAN、以及路由器1,与WAN或LAN内的终端进行连接的装置。例如,便携式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电脑)等都可以用作客户装置4。
如图所示,客户装置4具有客户装置控制部40、数据控制部41、客户端无线通信控制部42、LAN侧通信控制部43、声音控制部45、显示控制部46、输入控制部47、客户装置存储部50、无线LAN设备I/F部51、LAN侧通信I/F部52、声音输出部54、显示部55、以及输入部56。
客户装置控制部40对客户装置4的动作进行综合控制,例如可由CPU等构成。客户装置控制部40通过将客户装置存储部50中所保存的程序等读入由RAM等构成的临时存储部(无图示)并执行所述程序来实现其功能。关于客户装置控制部40的详细说明见下文。
数据控制部41、LAN侧通信控制部43、声音控制部45、无线LAN设备I/F部51、LAN侧通信I/F部52、以及声音输出部54所具有的功能和结构与路由器1所具有的数据控制部11、LAN侧通信控制部13、声音控制部15、无线LAN设备I/F部21、LAN侧通信I/F部22、以及声音输出部24相同。
客户端无线通信控制部42用于在无线LAN设备I/F部51上连接有无线LAN设备3的状态下,控制该无线LAN设备3的动作,其中,所述无线LAN设备I/F部51为将无线LAN设备3连接到客户装置4上的接口。由此,客户装置4通过无线LAN设备3进行无线LAN通信。
显示控制部46根据客户装置控制部40的指示,使图像显示在显示部55上。就显示部55而言,只要是显示图像的部件即可。例如,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装置、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都能够用作显示部55。
输入控制部47对输入部56所受理的用户的输入操作内容进行解析,并发送至客户装置控制部40。就输入部56而言,只要是受理用户输入操作的部件即可。例如键盘、触摸板(touch pad)、鼠标等都能够用作输入部56。
客户装置存储部50用于保存客户装置控制部40所执行的程序、以及客户装置4所使用的各种数据等。关于客户装置存储部50中保存的数据见下文。
在图3的例子中,客户装置4通过装载无线LAN设备3从而获得无线LAN通信功能。然而,客户装置4只要是具有无线LAN通信功能即可,例如,也可以将相当于无线LAN设备3的结构内置于客户装置4。
如上所述,通过本实施方式,对通过软件实现的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的各功能块,特别是路由器控制部10和客户装置控制部40的例子进行说明。
即,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具有执行实现各功能的控制程序命令的CPU、保存所述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展开所述程序的RAM、保存所述程序和各种数据的存储器等存储装置(记录介质)等。
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将记录介质提供给所述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由所述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的计算机(或CPU、MPU)读取并执行该记录介质中所记录的程序代码来达成,其中,所述记录介质以计算机可读取的形式记录有作为实现所述功能的软件的、所述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中间代码程序、源程序)。
关于上述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磁带、盒式带等带类;也可以是包括软盘(注册商标)、硬盘等磁盘以及CD-ROM、MO、MD、DVD、CD-R等光盘的盘类;也可以是IC卡(包括存储卡)、光卡等卡类;或是掩膜型ROM、EPROM、EEPROM、闪存ROM等半导体存储器类。
此外,也能够借助于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所接入的通信网络来提供所述程序代码。关于所述通信网络,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外联网(extranet)、LAN、ISDN、VAN、CATV通信网、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电话回线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另外,关于用来构成通信网络的传输介质,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利用IEEE1394、USB、电力线、有线电视回线、电话线、ADSL回线等有线通信,也可以利用诸如IrDA或遥控器等的红外线、Bluetooth(注册商标)、802.11无线通信、HDR、移动电话网、卫星回线、地面数字广播网等无线通信。
另外,即使是通过电子传输而实现了所述程序代码的载置于载波的计算机数字信号,也可以实现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的功能。路由器控制部10和客户装置控制部40也可以由硬件逻辑构成。
(客户装置4的详细结构)
下面,根据图1对客户装置4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客户装置4的主要结构框图。如图所示,客户装置控制部40具有通知信号检测部(通知检测单元)70、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通信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完成配对判断单元)71、以及客户端配对执行部(接收时配对单元)72。而客户装置存储部50具有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通信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73、以及设定信息保存部74。
通知信号检测部70用来检测客户装置4是否接收到路由器1等无线LAN访问点所发送的通知信号。具体为,通知信号检测部70通过装载在客户装置4上的无线LAN设备3,检测是否接收到嵌入了请求配对的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当通知信号检测部70检测出已接收到通知信号时,将该情况传达给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
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参照保存可否配对信息的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73,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其中,所述可否配对信息表示客户装置4当前是否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当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判断出允许执行配对时,指示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1执行配对。
在此所设想的方案是: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在接收到了通知信号检测部70发出的已接收到通知信号的这一情况时,判断是否可以执行配对。然而,对于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的时机,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该时机只要在自客户装置4接通电源后起至向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下达配对执行的指示前为止的时间范围内即可。
此外,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还确认客户装置4是否已经完成配对。对于客户装置4确认是否已经完成配对的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
例如,客户装置4在进行配对之后设置表示完成配对的标识,由此就能够根据该标识是否被设置来判断是否完成配对。此外,若通过配对而取得了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在进行无线通信时所需的无线通信设定信息,则也可以根据是否保存有该无线通信设定信息来判断是否完成配对。另外,若在进行配对后能够取得识别配对对方器件的信息,则也可以根据是否保存有该信息来判断是否完成配对。此外,还可以通过向网络询问的方法来判断是否完成配对。
所述无线通信设定信息和配对对方器件信息可以保存在如设定信息保存部74中。此时,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通过参照设定信息保存部74来确认客户装置4是否完成配对。
若上述确认结果为,客户装置4被设定成允许执行配对但客户装置4尚未执行配对时,则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判断为允许执行配对,并向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下达执行配对的指示。
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接收到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发送的配对执行指示后,进行配对处理。由此,客户装置4与其他器件(在此,指路由器1)进行配对。
配对处理为客户装置4与其他器件进行无线LAN通信的预处理。通过执行配对处理,客户装置4和所述其他器件之间能进行无线LAN通信。在配对处理过程中,对客户装置4与其他器件进行无线LAN通信时所需的无线通信设定进行决定等,并在客户装置4和其他器件之间发送/接收用以表示按实际需要所决定的无线通信设定的无线通信设定信息。
客户装置4的主要特征在于,以检测出接收到通知信号为契机进行使客户装置4与其他器件能够进行无线LAN通信的预处理。然而,关于配对处理的具体内容,并不限于上述例子。
在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73中,保存有表示客户装置4是否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的可否配对信息。此外,客户装置4还具有输入部56,因此,用户能够通过对输入部56进行输入操作,将可否配对信息保存在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73中。
在设定信息保存部74中,保存有从配对对方接收的各种信息。例如,表示与配对对方进行无线通信时所需的设定内容的无线通信设定信息,以及用于识别配对对方器件的信息等均保存在设定信息保存部74中。
(路由器1的详细结构)
下面,根据图2对路由器1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2为路由器1的主要结构框图。如图所示,路由器控制部10包含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装载检测单元)60、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中继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61、以及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装载时配对单元)62。路由器侧无线通信控制部12包含通知信号发送控制部(通知控制单元、请求发送单元)63。路由器存储部20包含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中继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64、以及设定信息保存部65。
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60检测无线LAN设备2是否连接到无线LAN设备I/F部21中。当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60检测出无线LAN设备2已连接,则将该情况传达给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
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参照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64,根据确认路由器1当前是否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来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然后,当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判断为允许执行配对时,指示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来执行配对。
在此,所设想的方案是: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在接收到来自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60的、检测出了无线LAN设备2的连接的这一情况时,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然而,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的动作只要在自路由器1接通电源后起,至向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下达配对执行指示前为止的时间范围内,便可以在任何时机进行。
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在接收到来自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的执行配对的指示后,确认是否满足预先指定的时间限制,在确认满足的情况下执行配对处理。通过执行配对处理,使路由器1与其他器件(在此,指客户装置4)之间能够进行无线LAN通信。
所述时间限制的设定目地在于将路由器1执行配对的时间限制在一定期间内。将执行配对的时间限制在一定期间内的理由为:在配对处理过程中,路由器1与已完成配对的其他器件间不能进行通信,因此,若路由器1处于一直能够配对的状态,则有可能造成不便。
在路由器1中,当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在预先指定的一定期间内接收到配对执行指示时,便执行配对处理。该期间被称为允许配对期间。对于如何设定允许配对期间,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允许配对期间可以被设定为路由器1接通电源后起的预先指定的一段时间。此时,通过设置在路由器1接通了电源时开始计算上述一段时间的计时器,由此就能够判断是否处于允许配对期间内。此外,允许配对期间例如也可以被设定为自检测出无线LAN设备2连接到无线LAN设备I/F部21起的预先指定的一段时间。
通知信号送信控制部63在无线LAN设备2连接到了无线LAN设备I/F部21时,使该无线LAN设备2开始向路由器1的周围广播发送通知信号。在通知信号开始发送后,每隔一段时间再次对通知信号进行广播发送。其中,通知信号用于向其他器件通知存在允许连接的无线网络或器件。
该通知信号经广播发送后,在路由器1周围存在的对应无线LAN通信的器件(在此,指客户装置4)就能够接收到该通知信号。由此,客户装置4就能够识别出该无线LAN网络的存在,并通过与路由器1进行配对,从而接入该无线LAN网络。
通知信号发送控制部63将请求与路由器1进行配对的配对请求信号嵌入所述通知信号来发送。当客户装置4接收到嵌入有该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时,开始与路由器1进行配对处理。
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64中保存有表示路由器1当前是否被设定为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的可否配对信息。在此,设想将表示不允许执行配对的信息作为可否配对信息进行保存。
此时,当保存有可否配对信息时,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判断为不允许执行配对,而当未保存有可否配对信息时,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则判断为允许执行配对。当然,也可以将表示允许执行配对的信息作为可否配对信息进行保存。
由于路由器1不具有输入部,因此,可以经由例如LAN侧通信I/F部22或WAN侧通信I/F部23接收可否配对信息,然后将该可否配对信息保存在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64中。
设定信息保存部65中保存有从配对对方接收的各种信息。例如,可以将表示与配对对方进行无线通信时所需的设定内容的无线通信设定信息、用于识别配对对方器件的信息等保存在设定信息保存部65中。
(路由器1执行处理的流程)
下面,根据图4,对通信系统5中路由器1执行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4为路由器1执行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路由器1中,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60等待无线LAN设备2连接到无线LAN设备I/F部21中(S1)。在此,当检测出无线LAN设备已装载时,即无线LAN设备2连接到无线LAN设备I/F部21中时(在S1中为是),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60确认无线LAN驱动程序是否装载完毕(S2)。
在此,若确认出无线LAN驱动程序尚未装载(在S2中为否),则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60装载无线LAN设备2用无线LAN驱动程序(S3)。无线LAN驱动程序可以预先保存在路由器存储部20中,也可以经由LAN侧通信I/F部22或WAN侧通信I/F部23来获取。
无线LAN驱动程序是指,利用无线LAN设备2进行无线LAN通信的软件。换言之,若路由器1中尚未装载无线LAN驱动程序,则无法通过无线LAN设备2进行无线LAN通信。因此,在S2中,需要确认无线LAN驱动程序是否已装载完毕。在图2的例子中,路由器侧无线通信控制部12即相当于无线LAN驱动程序。换言之,路由器1具有图2的结构时,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60在S2中判断无线LAN驱动程序是否装载完毕。
然后,若无线LAN驱动程序已装载完毕(在S2中为是),或在S3中装载了无线LAN驱动程序后,通知信号发送控制部63开始对嵌入有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就行定期发送(S4)。
然后,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60向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传达已检测到无线LAN设备2的装载。接收到该传达的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确认路由器1是否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S5)。具体为,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根据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64中所保存的可否配对信息,判断检测出无线LAN设备2已装载时路由器1是否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
在此,若确认出检测出无线LAN设备2已装载时路由器1未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在S5中为否),则无需执行配对,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不下达配对执行指示而直接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若确认出路由器1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在S5中为是),则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向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下达配对执行指示。
接收到配对执行指示的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确认是否经过了预先指定的允许配对期间(S6)。在此,若确认为超过了允许配对期间(在S6中为是),则无需执行配对,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不执行配对处理。
另一方面,若确认为还处于允许配对期间内(在S6中为否),则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指示亮灯控制部16使LED25亮灯,据此通知用户配对开始(S7)。然而,通知用户配对开始的方法并不限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指示声音控制部15使声音输出部24发出指定的通知音。此外,也可以并用声音和LED25的亮灯来向用户进行通知。
然后,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执行配对处理(S8)。在配对处理中,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先进入配对模式。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进入配对模式后,就处于可以配对的状态。然后,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与接收到在S4中所发送的含有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的器件(在此,指客户装置4)进行配对。
然后,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确认配对是否成功(S9)。对于判断配对是否成功的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当在设定信息保存部65中保存有无线通信设定信息、用于识别配对对方器件的信息等时,可以判断为配对成功。另外,当在进入配对模式后的指定时间内未确认到设定信息保存部65中保存有上述信息时,可以判断为配对失败。
在此,若确认到配对失败(在S9中为否),则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通知用户配对失败(S10)。通知配对失败时,例如可以指示声音控制部15,使声音输出部24发出通知失败的声音,或指示亮灯控制部16,使在S7中亮灯的LED25闪动,或改变LED25的显示颜色等。
通知了配对失败后,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指示亮灯控制部16,使在S7中亮灯的LED25熄灯(S11),并结束处理。此时,由于配对失败,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此后不能进行无线LAN通信。
另一方面,若确认为配对成功(在S9中为是),则路由器侧配对执行部62指示亮灯控制部16,使在S7中亮灯的LED25熄灯(S11),并结束处理。此时,由于配对成功,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此后可以进行无线LAN通信。
图4中的流程图为路由器1执行处理的一个例子,然而路由器1所执行的处理并不限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当在S1中检测出装载有LAN设备2时,传达检测出了装载有无线LAN设备2的这一情况。此时,S2~S4的处理、以及S5和S6的处理可以并行。
在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是在S2中确认是否已装载无线LAN驱动程序的。然而,当事先决定好能够装载在路由器1上的无线LAN设备2,且在路由器1中已预先装载有与该无线LAN设备2对应的无线LAN驱动程序时,S2与接下来的S3的处理可以省略。
在以上记述中,以路由器侧无线通信控制部12中的通知信号发送控制部63发送嵌入有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将配对请求信号和通知信号分开发送。
此时,配对请求信号的发送控制可由通知信号发送控制部63来执行,也可由路由器侧无线通信控制部12外部的结构单元(如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60、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等)来执行。
当由路由器侧无线通信控制部12外部的结构单元来控制发送配对请求信号时,路由器侧无线通信控制部12的动作与现在一般使用的无线LAN驱动程序的动作相同。此时,路由器侧无线通信控制部12就可以直接应用现在一般使用的无线LAN驱动程序。
在因配对无效(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64中保存有表示设定为不允许执行配对的可否配对信息)或超过允许配对期间而导致不执行配对且结束处理后,无需发送嵌入有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因此,当不执行配对而结束处理时,可以指示通知信号发送控制部63将定期发送嵌入有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的状态,转换成定期发送未嵌入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的状态。
通知信号发送控制部63也可以只在开始发送通知信号起的一段时间内(如1分钟)发送嵌入有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超过所述一段时间后,发送未嵌入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
(客户装置4执行处理的流程)
下面,根据图5,对客户装置4所执行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5为客户装置4执行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在客户装置4中装载无线LAN设备3用驱动程序(S20)。无线LAN设备3用驱动程序的装载可以在S21以下的处理进行前的任意时刻进行。此外,若客户装置4中已预先装载了无线LAN设备3用驱动程序,则不必进行S20的处理。
在装载了无线LAN设备3用驱动程序的状态下,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确认是否存在与客户装置4已配对的器件(S21)。例如,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可以根据设定信息保存部74中是否保存有无线设定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已配对的器件。
在此,当经确认存在已配对的器件时(在S21中为是),则没有执行配对的必要,因此,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不下达配对执行指示而直接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当经确认不存在已配对的器件时(在S21中为否),则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指示通知信号检测部70等待接收通知信号。而通知信号检测部70在接到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的指示后,等待接收通知信号(S22,S23)。
在此,若确认到通知信号的接收(在S23中为是),则通知信号检测部70确认所接收到的通知信号中是否嵌入了配对请求信号(S24)。
当确认出通知信号中没有嵌入配对请求信号时(在S24中为否),则通知信号检测部70返回S22的处理,继续等待通知信号。另一方面,当确认出通知信号中嵌入了配对请求信号时(在S24中为是),则通知信号检测部70将该情况传达给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
然后,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接收了确认到嵌入有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已被接收的这一情况后,确认接收通知信号后进行配对是否有效,即确认在通知信号的接收时客户装置4是否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S25)。具体为,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根据可否配对信息保存部73中保存的可否配对信息,判断该客户装置4是否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
在此,若未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在S25中为否),则不需要执行配对,因此,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不下达配对执行指示而直接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若被设定为允许执行配对(在S25中为是),则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向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下达配对执行指示。
然后,接收到配对执行指示的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通知用户配对开始(S26)。对于通知用户的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以指示显示控制部46将表示配对开始的信息显示在显示部55上。
然后,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执行配对处理(S27)。在配对处理中,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首先进入配对模式。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通过进入配对模式而处于可以配对的状态。然后,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与在S23中确认接收到的通知信号的发送方器件(在此,指路由器1)进行配对。
然后,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确认配对是否成功(S28)。对于判断配对是否成功的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若在设定信息保存部74中保存有无线通信设定信息、用以识别配对对方器件的信息等,则可以判断为配对成功。此外,在自进入配对模式后起的指定时间内,若在设定信息保存部74中没有保存上述信息,则可以判断为配对失败。
在此,若确认为配对失败(在S28中为否),则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通知用户配对失败(S29)。作为通知配对失败的方法,例如可以指示显示控制部46在显示部55上显示配对失败的信息,或者可以指示声音控制部45使声音输出部54发出通知失败的声音等。
然后,在通知完配对失败后,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通知用户配对结束(S30),并结束处理。此时,由于配对失败,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此后不能进行无线LAN通信。作为通知配对结束的方法,例如可以指示显示控制部46在显示部55上显示表示配对结束的信息,或者可以指示声音控制部45使声音输出部54发出通知配对结束的声音等。
另一方面,若确认为配对成功(在S28中为是),则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如上所述地通知用户配对结束(S30),并结束处理。此时,由于配对成功,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此后可以进行无线LAN通信。
图5所示的流程图为客户装置4执行处理的一个例子,然而,客户装置4所执行的处理并不限于该例子。例如,可以当在S23中确认接收到通知信号后,或者当在S24中确认接收到的通知信号包含配对请求信号后,执行在S21中确认已配对器件是否存在的处理。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无线LAN设备装载检测部60检测出装载有无线LAN设备2之后,由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的例子进行了说明。
然而,在路由器1中,也可以不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而直接执行配对。同样,在客户装置4中,也可以不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而直接执行配对。即,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和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可以省略。
然而,通过设置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能够实现只在用户希望的时候执行配对。并且,通过设置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既能够实现只在用户希望的时候执行配对,又能够在客户装置4已经完成配对等不需要再执行配对的情况下,使客户装置4不执行配对。因此,设置路由器侧可否配对判断部61和客户端可否配对判断部71为优选的方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发送嵌入有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配对请求信号也不是一定要嵌入通知信号中。在未嵌入配对请求信号时,在图4所示的流程图的S4中,只发送通知信号,而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S24可以省略。即,此时,通知信号检测部70在检测出通知信号时即指示客户端配对执行部72执行配对。
然而,在只以确认接收到通知信号为契机执行配对处理的情况下,在接收到由除路由器1以外的器件发送的通知信号时,也有可能使客户装置4进入配对模式。这是因为,作为无线通信访问点的器件在其工作过程中会定期广播发送通知信号的缘故。
因此,作为优先,路由器1发送配对请求信号,且客户装置4在确认到配对请求信号的接收时执行配对。由此,可以防止在不需执行配对时进入配对模式,以及与不想配对的器件进行配对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路由器1在检测出连接有无线LAN设备2后进入配对模式,以及客户装置4在检测出接收到通知信号后进入配对模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也可以采用与上述相反的结构。即,可以使客户装置4在检测出连接有无线LAN设备3后进入配对模式,并使路由器1在检测出接收到通知信号后进入配对模式。
此时,客户装置4需要具有检测是否装载有无线LAN设备3的功能、以及发送通知信号的功能。且路由器1需要具有检测是否接收到通知信号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进行无线LAN通信的路由器1和客户装置4之间进行配对为例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限于该例子。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通过发送通知信号来通知存在能够连接的通信网络或器件的、具有访问点功能的任意器件。且可以应用于与具有该功能的器件进行配对从而进行无线通信的任意器件。而且,该无线通信也不限于无线LAN通信。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即,组合在权利要求范围内适当变更的技术手段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畴之内。
本发明还可以有以下表述方式。即,本发明通信装置为,与发送通知信号的中继装置进行配对,并与配对后的所述中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从而与通信网络或器件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知信号用来通知存在能够连接的所述通信网络或器件;该通信装置具有:通知检测单元,该通知检测单元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接收时配对单元,该接收时配对单元在所述通知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后,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根据上述结构,通信装置在接收到中继装置发送的通知信号时,自动进行配对。因此,所述通信装置的用户不需要进行使通信装置进入配对模式等特别操作,就能够非常容易地实现通信装置与中继装置之间的配对。
作为优选,所述通信装置具有配对完成判断单元,该配对完成判断单元判断该通信装置是否已完成配对,在所述通知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且所述配对完成判断单元判断出该通信装置未完成配对时,所述接收时配对单元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一般来说,在家庭中使用的通信装置大多只与一台中继装置进行配对。此时,根据上述结构,在接收到通知信号后,如果已经进行了配对,则使该通信装置不执行配对。由此,可以防止在已经进行了配对的状态下再次与中继装置进行配对。
作为优选,所述通信装置具有通信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该通信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用于保存用来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的可否信息;通信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该通信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利用所述可否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在所述通知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且所述通信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判断出允许执行配对时,所述接收时配对单元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根据上述结构,根据通信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所保存的可否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由此,当不想让通信装置执行配对时,可以通过在所述通信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中预先保存表示不允许执行配对的可否信息,就能够实现不执行配对。此外,当想让通信装置执行配对时,可以通过在所述通信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中预先保存表示允许执行配对的可否信息,就能够实现执行配对。
对于所述通信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的时机而言,只要在自所述通信装置接通电源后起,到执行配对前为止的时间范围内即可,并没有特别的限制。
作为优选,所述中继装置在所述通知信号中嵌入请求与该中继装置进行配对的配对请求信号并发送该通知信号,在所述通知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嵌入有所述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时,所述通信装置的所述接收时配对单元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在此,如上所述,通知信号是为了实现中继装置的中继功能而发送的信号,因此在存在具有中继功能的多个中继装置时,各中继装置都发送通知信号。因此,通信装置在接收到用户不想连接的中继装置发送的通知信号时,有可能与该不想连接的中继装置进行配对。
根据上述结构,在检测出接收到嵌入有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时进行配对。由此,在检测出接收到未嵌入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时不进行配对。由此,就能够确保通信装置与用户想要连接的中继装置进行配对。
对于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从而使该通信装置与通信网络或器件进行通信连接的中继装置而言,只要该中继装置发送所述通知信号,且与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的通信装置进行配对,并使配对后的通信装置通过该中继装置与所述通信网络或器件进行通信连接,则该中继装置就具有与所述通信装置相同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中继装置只在该中继装置接入电源后的预先指定的一段时间内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配对。
在此,一般来说,在配对处理过程中,不能同时与已经配对的其他器件进行通信。因此,如果中继装置一直都能够配对,则会妨碍与已经配对的其他器件之间的通信。
在此,根据上述结构,只在该中继装置接入电源后的预先指定的一段时间内进行配对。由此可见,该中继装置接入电源后,如果超过了预先指定的一段时间,就不再进行配对,由此,能够缩短与已经配对的其他器件之间不能进行通信的时间。
作为优选,中继装置具有中继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该中继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用于保存用来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的可否信息;中继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该中继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利用所述可否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在所述中继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判断出允许执行配对的情况下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配对。
根据上述结构,根据中继装置可否信息保存部中所保存的可否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因此,若不想让中继装置执行配对,例如可以预先在所述中继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中保存表示不允许执行配对的可否信息,就能够实现不执行配对。
对于所述中继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的时机而言,只要在自所述中继装置接入电源后起,到执行配对前为止的时间范围内即可,并没有特别的限制。
作为优选,所述中继装置具有无线通信部,该无线通信部用于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且能够装卸于该中继装置中;装载部,该装载部用于装载所述无线通信部;通知控制单元,当所述无线通信部装载在所述装载部中时,该通知控制单元使所述无线通信部发送所述通知信号;装载检测单元,该装载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装载部中是否装载了所述无线通信部;装载时配对单元,在所述装载检测单元检测出装载有所述无线通信部时,该装载时配对单元执行与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的所述通信装置间的配对。
根据上述结构,当中继装置中装载有无线通信部时,中继装置在发送通知信号的同时进入准备执行配对的状态。且与该中继装置进行配对的通信装置在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也进入准备执行配对的状态。
即,根据上述结构,在所述中继装置中装载无线通信部后,进行配对的中继装置和通信装置双方就都进入准备执行配对的状态,由此实现中继装置与通信装置间的配对。
由此,根据上述结构,只需进行使中继装置实现该中继装置功能的必须操作,即在中继装置中装载无线通信部,就能够自动进行配对,使通信装置通过中继装置接入通信网络等。
因此,所述中继装置的用户完全不需要考虑为配对进行什么操作,只需将无线通信部装载在中继装置中,就能够实现通信装置与中继装置之间的配对,使通信装置接入通信网络等。
在所述中继装置中,是通过装载无线通信部来进行配对,因此,无需设置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现有路由器100所示的配对用按钮等。
因此,所述中继装置与现有路由器100相比,可以以少数部件来制造,从而降低制造成本。而且,所述中继装置不需要设置按钮,因此与现有路由器100相比具有较高的外观设计自由度,且使设计性得到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装载时配对单元仅在所述装载检测单元检测出装载有所述无线通信部之后的预先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执行与所述通信装置间的配对。
如上所述,如果中继装置一直能够执行配对,则会妨碍与已经配对的其他器件间的通信。
在此,根据上述结构,检测出装载有无线通信部之后,若超出预先指定的一段时间,则不执行配对。由此,就能够缩短该中继装置与已经配对的其他器件之间不能进行通信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中继装置具有请求发送单元,用于将请求与该中继装置进行配对的配对请求信号嵌入所述通知信号并发送该通知信号。
在此,如上所述,通知信号是中继装置为了实现中继功能而发送的信号。因此,若除了所述中继装置以外还存在其他中继装置,则有可能导致通信装置接收到所述其他中继装置发送的通知信号,进而与其他中继装置进行配对。
对此,根据上述结构,将配对请求信号嵌入通知信号中进行发送。由此,除所述中继装置以外,即使存在其他发送通知信号的中继装置,也能够确保所述中继装置与通信装置进行配对。
包含有所述通信装置和所述中继装置的通信系统也具有与所述通信装置和中继装置相同的效果。
所述通信装置和中继装置可以由计算机来实现。此时,通过使计算机作为所述通信装置和中继装置的各个单元进行动作,来在计算机上实现所述通信装置或中继装置的程序、以及记录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之内。
具体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只是用于明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不应仅限定于这些具体例而对本发明做出狭义的解释。在本发明的思想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能够做出各种变更并实施。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与发送用于通知存在能够连接的通信网络或器件的通知信号的中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连接,从而与所述通信网络或器件进行通信的任意器件中,例如,能够更好地应用于PC、智能手机、手机、游戏机等器件上。

Claims (14)

1.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与发送通知信号的中继装置进行配对,并与配对后的所述中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从而与通信网络或器件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通知信号用于通知存在可以连接的所述通信网络或器件,该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
通知检测单元,该通知检测单元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
接收时配对单元,该接收时配对单元在所述通知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配对完成判断单元,该配对完成判断单元判断该通信装置是否已完成配对;
在所述通知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且所述配对完成判断单元判断出该通信装置未完成配对时,所述接收时配对单元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通信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该通信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用于保存用来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的可否信息,
通信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该通信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利用所述可否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
在所述通知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且所述通信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判断出允许执行配对时,所述接收时配对单元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装置在所述通知信号中嵌入请求与该中继装置进行配对的配对请求信号,并发送该通知信号;
在所述通知检测单元检测出接收到嵌入有所述配对请求信号的通知信号时,所述接收时配对单元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5.一种中继装置,与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从而使该通信装置与通信网络或器件进行通信连接,该中继装置的特征在于:
发送所述通知信号,且与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的通信装置进行配对,并使配对后的通信装置通过该中继装置与所述通信网络或器件进行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仅在该中继装置接入电源后的预先指定的一段时间内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配对。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中继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该中继装置侧可否信息保存部用于保存用来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的可否信息,
中继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该中继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利用所述可否信息判断是否允许执行配对;
所述中继装置在所述中继装置侧可否判断单元判断出允许执行配对的情况下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配对。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无线通信部,该无线通信部用于与所述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且能够装卸于该中继装置;
装载部,该装载部用于装载所述无线通信部;
通知控制单元,当所述无线通信部装载在所述装载部中时,该通知控制单元使所述无线通信部发送所述通知信号;
装载检测单元,该装载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装载部中是否装载了所述无线通信部;
装载时配对单元,在所述装载检测单元检测出装载有所述无线通信部时,该装载时配对单元执行与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的所述通信装置间的配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载时配对单元仅在所述装载检测单元检测出装载有所述无线通信部之后的预先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执行与所述通信装置间的配对。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请求发送单元,将请求与该中继装置进行配对的配对请求信号嵌入所述通知信号并发送该通知信号。
1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含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和权利要求5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装置。
12.一种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通信装置与发送通知信号的中继装置进行配对,并与配对后的所述中继装置进行无线通信,从而与通信网络或器件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通知信号用于通知存在可以连接的通信网络或器件,该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包含
通知检测步骤,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
接收时配对步骤,在所述通知检测步骤中检测出接收到所述通知信号时,执行与所述中继装置间的配对。
13.一种程序,该程序使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或权利要求5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继装置动作,使计算机作为所述各单元发生功能。
14.一种记录介质,该记录介质是记录有权利要求13所述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CN2010800230215A 2009-05-28 2010-05-25 通信装置、中继装置、通信系统、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Pending CN1024500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9525 2009-05-28
JP2009129525A JP2010278781A (ja) 2009-05-28 2009-05-28 通信装置、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CT/JP2010/058820 WO2010137584A1 (ja) 2009-05-28 2010-05-25 通信装置、中継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0078A true CN102450078A (zh) 2012-05-09

Family

ID=43222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30215A Pending CN102450078A (zh) 2009-05-28 2010-05-25 通信装置、中继装置、通信系统、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69792A1 (zh)
JP (1) JP2010278781A (zh)
CN (1) CN102450078A (zh)
WO (1) WO201013758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9038A (zh) * 2014-08-27 2014-12-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同步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27001A (zh) * 2013-09-04 2015-03-18 巴法络股份有限公司 外部存储装置、数据文件发送接收系统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8090B2 (ja) 2011-04-20 2015-12-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
KR101872976B1 (ko) * 2011-05-20 2018-07-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 내에서의 서비스 실행 방법 및 서비스 실행 디바이스
JP2014099369A (ja) * 2012-11-15 2014-05-29 Nec Lighting Ltd 照明装置
US9100395B2 (en) * 2013-09-24 2015-08-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vibration signature as an authentication key
US9450682B2 (en) 2013-10-07 2016-09-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vibration signatures for pairing master and slave computing devices
JP6137338B2 (ja) 2013-12-25 2017-05-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ペアリング処理装置、ペアリング処理方法及びペアリング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432231B2 (ja) * 2014-09-11 2018-12-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の設定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記録装置
WO2016088310A1 (ja) 2014-12-04 2016-06-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6488865B2 (ja) 2014-12-04 2019-03-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6907729B2 (ja) * 2017-06-07 2021-07-21 オムロン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治療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181703A1 (ja) * 2020-03-13 2021-09-16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空気調和機の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4921A (zh) * 2003-11-07 2005-05-11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终端、加密密钥设定系统、设定方法及程序
US20060007920A1 (en) * 2004-06-24 2006-01-12 Philippe Michel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ntrolled access to telematic and voice services
US20080056201A1 (en) * 2006-03-22 2008-03-06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parameter reporting from client devices to access point for use in modifying wireless operations
JP2008219457A (ja) * 2007-03-05 2008-09-18 Seiko Epson Corp 無線通信設定装置、無線通信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103247B2 (en) * 2006-10-31 2012-0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ed secure pairing for wireless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1164A (ja) * 2004-08-11 2006-03-23 Iwatsu Electric Co Ltd Lanシステム及び無線lanのエリア拡張方法、並びにそのため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及びステーション
JP4628198B2 (ja) * 2005-06-28 2011-02-09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セキュリティ設定処理システム
JP4778793B2 (ja) * 2006-01-11 2011-09-21 東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lanシステム、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および無線端末
US8340711B1 (en) * 2006-08-18 2012-12-25 At&T Mobility Ii Llc Dual mode service WiFi access control
WO2010126413A1 (en) * 2009-04-29 2010-11-04 Nanoradio Hellas A.E. A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wlan terminal and a human interferenc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4921A (zh) * 2003-11-07 2005-05-11 巴比禄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点、终端、加密密钥设定系统、设定方法及程序
US20060007920A1 (en) * 2004-06-24 2006-01-12 Philippe Michel Method and device for wireless controlled access to telematic and voice services
US20080056201A1 (en) * 2006-03-22 2008-03-06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Interference parameter reporting from client devices to access point for use in modifying wireless operations
US8103247B2 (en) * 2006-10-31 2012-0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tomated secure pairing for wireless devices
JP2008219457A (ja) * 2007-03-05 2008-09-18 Seiko Epson Corp 無線通信設定装置、無線通信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7001A (zh) * 2013-09-04 2015-03-18 巴法络股份有限公司 外部存储装置、数据文件发送接收系统及方法
CN104427001B (zh) * 2013-09-04 2017-10-20 巴法络股份有限公司 外部存储装置、数据文件发送接收系统及方法
CN104219038A (zh) * 2014-08-27 2014-12-17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同步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78781A (ja) 2010-12-09
WO2010137584A1 (ja) 2010-12-02
US20120069792A1 (en) 201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0078A (zh) 通信装置、中继装置、通信系统、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US11216549B2 (en) Secur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10258786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US7953400B2 (en) Automatic pairing method for Bluetooth®-enabled mobile terminal
US20180069722A1 (en) Doorb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09133549A (ja) 空気調和機用の通信アダプタ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プログラム更新システム
JP2008527801A (ja) 秘密の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へのアクセスを解除する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TW201132213A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pairing to a wireless network
CN103597805A (zh) 用于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
CN101145812B (zh) 用于控制在便携终端中的蓝牙的装置与方法
CN106789128A (zh) 一种快速加入会议的方法和设备
EP2862310A1 (en) Transferring an account between devices
JP2007202112A (ja) 無線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へアクセスする電子装置を設定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4247484A (zh)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程序以及通信系统
CN105453576A (zh) 已配对设备
US1132987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2017023611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on-contact radio frequency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establishment of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
CN100566268C (zh) 通信系统、通信设备、方法和程序
CN104166818B (zh) 权限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47988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N104199399A (zh) 一种基于用户终端实现探测器与主机对码的方法
KR200480349Y1 (ko) 전관 방송을 위한 블루투스 스피커
US1125038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termina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801018B (zh) 快递柜的控制方法、快递柜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00205056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