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7805A - 用于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 - Google Patents

用于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7805A
CN103597805A CN201280027795.4A CN201280027795A CN103597805A CN 103597805 A CN103597805 A CN 103597805A CN 201280027795 A CN201280027795 A CN 201280027795A CN 103597805 A CN103597805 A CN 103597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ex
communication channel
typ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779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7805B (zh
Inventor
R·J·瓦尔什
S·拉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Compu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Computer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Computer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97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7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7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7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促进附件(106)与多个设备(102,104)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在一组实施例中,设备(102)可经由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112)从附件(106)接收标识由所述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124)的信息。所述设备(102)还可在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124)上与所述附件建立连接。在建立所述连接时,所述设备(102)可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112)传输标识所述第二通信信道(124)上的所述连接的通知。基于该通知,所述附件(106)可确定其在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和所述第二通信信道(112,124)上连接到同一设备,并且可相应地运行。

Description

用于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可与附件交互操作的电子设备,特别地,涉及用于解决在多个设备与一个附件交互作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技术。
背景技术
便携式媒体设备通常是指能够管理和/或回放诸如音频、视频和静态图像文件之类的媒体资产的手持设备。一些便携式媒体设备,例如可得自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Cupertino,CA)的苹果公司的
Figure BDA0000431300580000011
iPhoneTM和iPadTM,除媒体管理和回放外还可为用户提供多种服务。此类服务的例子包括诸如日程表、联系人和备注之类的个人数据的存储;互联网接入;移动电话和视频会议;以及选择性地下载并运行各种应用程序的能力。
便携式媒体设备通常包括可用于与其他设备接口连接的多个连接器或端口。例如,一个连接器或端口可用来建立便携式媒体设备与主机计算机之间的连接,以用于传送数据至主机计算机或从主机计算机传送数据。另一个(或同一个)连接器或端口可用来建立便携式媒体设备与附件设备(本文称为附件)之间的连接,以用于例如回放或呈现存储在便携式媒体设备上的媒体资产。
某些类型的附件能够:(1)通过多个通信信道与单个便携式媒体设备接口连接,以及(2)同时与多个便携式媒体设备接口连接,其中对于每个便携式媒体设备是通过单独的通信信道连接的。例如,一种类型的常规汽车音响单元包括用于经由有线通信信道(如,30引脚串行、USB等)与便携式媒体设备连接的物理连接器,以及经由无线通信信道(例如,蓝牙)与同一个或不同的便携式媒体设备连接的无线端口。
在附件可潜在地同时与一个或多个便携式媒体设备接口连接的情况下,附件可能不能区分上述场景(1)和(2)。例如,在汽车音响单元的例子中,当汽车音响单元在有线通信信道和无线通信信道两者上都检测到连接时,汽车音响单元可能无法确定连接是通向同一设备还是不同设备。这又可能导致附件以非期望或错误的方式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在一组实施例中,设备可经由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从附件接收标识由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信息。该设备还可在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与附件建立连接。在建立连接时,该设备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来传输标识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的通知。基于该通知,附件可确定其在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上连接到同一设备,并且可相应地运行。
在另一组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关闭时,该设备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向附件传输第二通知。基于第二通知,附件可确定设备不再通过第二通信信道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附件可在尚未从通过第一通信信道连接的设备接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检测到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在这些实施例中,附件可确定其分别在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上连接到两个不同设备。
可结合本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和附图来实现对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实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的简化图解。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的简化框图。
图3和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被配置为与附件进行交互操作的设备所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5-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由被配置为与设备进行交互操作的附件所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出于解释目的,示出了许多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某些实施例可在没有这些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践。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在一组实施例中,设备可经由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从附件接收标识由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信息。该设备还可在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与附件建立连接。在建立该连接时,该设备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来传输标识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的通知。基于该通知,附件可确定其在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上连接到同一设备,并且可相应地运行。
在另一组实施例中,当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关闭时,该设备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向附件传输第二通知。基于第二通知,附件可确定设备不再通过第二通信信道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附件可在尚未从通过第一通信信道连接的设备接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检测到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在这些实施例中,附件可确定其分别在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上连接到两个不同的设备。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100的简化图解。如图所示,系统100可包括至少两台便携式媒体设备(PMD)102和104以及附件106。PMD102和104可为任何类型的手持设备,该手持设备能够存储和回放诸如音频、视频和/或静态图像文件之类的数字媒体资产。在特定实施例中,PMD102和104可以是
Figure BDA0000431300580000031
iPhoneTM、或iPadTM(可得自加利福尼亚州库比蒂诺的苹果公司)。PMD102和104可包括用户接口,所述用户接口包括诸如触摸屏显示器108和110之类的用户输入和/或输出设备。PMD102和104还可包括任何数量的其他用户输入和/或输出设备,例如滚轮、按钮、键盘、轨迹球、触摸板、麦克风、扬声器等等。
PMD102和104可向用户提供多种服务,例如媒体资产的管理和回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接入(例如通过无线连接,诸如Wi-Fi和/或使用EDGE、3G或LTE技术的无线数据网络)、以及可由用户安装到PMD102和104上的各种应用程序的执行。在某些实施例中,PMD102和104可提供允许与附件(例如附件106)交互操作的一种或多种服务。
附件106可以是能够与PMD102和104通信的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在图1中,附件106被示出为汽车音响单元。或者,附件106可以是扬声器坞站、音频/视频接收器、计算设备和/或诸如此类。在某些实施例中,附件106可通过多个通信信道与单个PMD接口连接。例如,如图1所示,附件106可通过PMD102的媒体设备连接器114与附件106的附件连接器116之间的有线(如30引脚串行、USB等)通信信道112、以及通过PMD102的无线端口/天线120与附件106的无线端口/天线122之间的无线(如蓝牙)通信信道118来与PMD102接口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附件106可同时与多个PMD接口连接,对于每个PMD是通过单独的通信信道连接的。例如,当附件106与PMD102通过有线通信信道112连接时,附件106可同时通过PMD104的无线端口/天线126和附件106的无线端口/天线122之间的无线(如蓝牙)通信信道124与PMD104接口连接。尽管在图1中仅示出了两个PMD,但可将附件106配置为同时与任何数量的PMD接口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附件例如附件106通常无法确定其是通过多个通信信道与单个PMD(如PMD102)连接还是同时与多个PMD(如PMD102和104)连接。这在某些情况下可降低附件的功能性。例如,假设附件106已首先在有线通信信道112上建立与PMD102的连接。该连接可包括控制路径(如iPod附件协议(iAP)路径),该控制路径允许PMD102将用户界面传输到附件106以显示在输出设备(如输出设备128)上,以及从附件106接收控制信号(如呼叫应答、回放、暂停、快进等)。
另外,假设附件106能够分别在无线通信信道118或124上与PMD102或104建立(与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的连接同时地)蓝牙免提模式(HFP)连接。可使此类连接处理来自PMD102或104的电话呼入。如果在无线通信信道118上与PMD102建立蓝牙连接,则当在信道118上检测到电话呼入时,可能理想的是附件106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请求/接收来自PMD102的“呼叫应答”用户界面。这将允许附件106的终端用户使用由PMD102提供的定制UI来应答(或拒绝)呼叫。如果在无线通信信道124上与PMD104建立蓝牙连接,则当在信道124上检测到电话呼入时,可能理想的是附件106呈现其自身的“呼叫应答”用户界面,这是因为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接收到的任何用户界面都将仅仅适用于PMD102(而不是PMD104)。
然而,由于附件106不能区分建立在通信信道118上的蓝牙连接与建立在通信信道124上的蓝牙连接,因此附件106不能正确地确定采取哪种行动方案(且因此可能会采取错误的行动方案)。例如,如果在无线通信信道124上建立蓝牙连接(从而将附件106连接到PMD104)并在该连接上检测到电话呼入,则附件可能会错误地认为该呼叫源自PMD102,并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请求/等待来自PMD102的“呼叫应答”UI(而非呈现其自身的用户界面以处理针对PMD104的呼叫)。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使附件106与PMD102能够经由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如有线通信信道112)交换信息来解决上述问题(和其他问题),每当PMD102在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如无线通信信道118)上与附件106连接时,该信息就通知附件106。例如,当在有线通信信道112上与PMD102建立连接时,附件106可向PMD102(经由信道112)传输标识由附件106所支持的蓝牙信道的信息。在一组实施例中,该信息可包括例如蓝牙MAC地址的列表,其中列表中的至少一个地址与无线通信信道118相关联。PMD102可随后每当与附件106在无线通信信道118上建立蓝牙连接时就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向附件106传输通知。基于该信息,附件106可确定通信信道112和118都通向同一设备(PMD102),并可做出如何与PMD102交互操作相关的明智决策。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果PMD102随后关闭了无线通信信道118上的蓝牙连接,则PMD102可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向附件106传输指示该连接已关闭的第二通知。附件106可随后确定其在无线通信信道118上不再连接到PMD102。
在PMD104(而非PMD102)与附件106建立蓝牙连接(在例如无线通信信道124上)的实施例中,附件106不会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从PMD102接收到任何通知。在这些情况下,附件106可根据有线通信信道112上不存在通知来确定其分别在通信信道112和124上连接至两台不同的设备,并可相应地与设备交互操作。下文针对图3-7描述了有关可由PMD102和/或附件106执行以实现上述功能性的处理的附加细节。
应当理解,系统100为示例性的,且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尽管通信信道112和118分别被描述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但是在各种实施例中它们均可为有线或无线的。另外,可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PMD和附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他变型、修改形式和替代形式。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200的简化框图。如图所示,系统200可包括至少两台PMD202和204以及附件206。在一组实施例中,系统200可实现图1的系统100。例如,PMD202可实现PMD102,PMD204可实现PMD104,且附件206可实现附件106。
PMD202和204可各自包括处理器208,216、用户输入/输出设备210,218、存储设备212,220、以及附件I/O(输入/输出)接口214,222。
处理器208和216可作为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来实现。在特定实施例中,处理器208和216可为使用ARM架构(由ARM有限公司设计的RISC架构)的微处理器。处理器208和216可分别负责执行PMD202和204的一个或多个操作。例如,处理器208和216可选择并播放媒体资产或者执行存储在存储设备212和220中的各种应用程序。处理器208和216也可管理通过附件I/O接口214和222与附件(如附件206)的通信。
用户输入/输出设备210和218可为允许用户与PMD202和204交互的多个设备中的任何设备。例如,如针对图1所讨论的,此类用户输入/输出设备可包括滚轮、按钮、键盘、轨迹球、麦克风、扬声器、触摸屏显示器等等。在各种实施例中,用户可操作特定的用户输入设备210或218以调用PMD202或204的功能。另外,用户可通过特定用户输出设备210或218查看和/或收听来自PMD202或204的输出。
可例如使用磁盘、闪存和/或任何其他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来实现存储设备212和220。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设备212和220可包括不可移除的存储组件,例如不可移除的硬盘驱动器或闪存驱动器。在其他实施例中,存储设备212和220可包括可移除的存储介质,例如闪存卡。存储设备212和220可提供由PMD202和204所使用的任何程序和/或数据的存储。例如,存储设备212和220可存储诸如音频、视频、静态图像等媒体资产,以及相关的元数据(如资产名称、艺术家、标题、类型、播放列表等)。存储设备212和220也可存储除媒体资产之外的信息,例如用户的联系人相关信息(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等);计划的约会和事件;备注;和/或其他个人信息。在其他实施例中,存储设备212和220可存储将由处理器208和216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例如视频游戏程序、个人信息管理程序、用于播放媒体资产和/或导航媒体资产数据库的程序等。
附件I/O接口214和222可包括多个信号路径,这些信号路径被配置为在PMD202,204与附件206之间输送各种信号。在一组实施例中,附件I/O接口214和222可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有线接口,例如在
Figure BDA0000431300580000071
iPhoneTM和iPadTM上使用的30引脚串行连接器。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或除此之外,附件I/O接口214和222可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如蓝牙等)。在某些实施例中,附件I/O接口214和222可各自支持PMD202,204和附件206之间的多个并发连接。例如,如图2所示,PMD202可通过通信信道224和226与附件206连接,PMD204可通过通信信道228与附件206连接。尽管只示出了三个信道,但可支持PMD202,204与附件206之间任何数量的通信信道。
附件206可包括控制器230、PMD I/O接口232以及用户输入/输出设备234。
控制器230可作为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来实现。在各种实施例中,控制器230可控制附件206的操作。控制器230也可管理通过PMD I/O接口232与PMD202和204的通信。
用户输入/输出设备234可为允许用户与附件206交互的多个设备中的任何设备。此类用户输入/输出设备可包括滚轮、按钮、键盘、轨迹球、麦克风、扬声器、触摸屏显示器等等。在各种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特定的用户输出设备234查看和/或收听来自PMD202,204的路由到附件206的输出。
PMD I/O接口232可包括多个信号路径,这些信号路径被配置为在附件206与PMD202,204之间输送各种信号。在一组实施例中,PMD I/O接口23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有线接口,例如在
Figure BDA0000431300580000081
iPhoneTM和iPadTM上使用的30引脚串行连接器。作为另外一种选择或除此之外,PMD I/O接口23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口(如蓝牙等)。
在各种实施例中,PMD I/O接口232和附件I/O接口214,222可允许附件206和PMD202、204处于“连接”或“断开”状态。如本文所用,每当PMD I/O接口232和附件I/O接口214/222之间的连接建立(经由例如通信信道224/226/228)时,则附件206和PMD202/204连接。反之,每当连接关闭时,则附件206和PMD202/204断开。可通过物理附接(如在附件206和PMD202/204的相应配合连接器之间)、通过诸如缆线之类的间接连接或通过无线连接的建立来实现连接。相似地,可通过物理分离、断开缆线、使附件206或PMD202/204断电、或关闭无线连接来实现断开。
可使用PMD I/O接口232与附件I/O接口214和222之间的多种连接,包括诸如30引脚串行、USB、FireWire或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之类的有线连接以及诸如蓝牙、WiFi、红外线等无线连接。如上所指出,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在附件206与PMD202和204之间同时建立多个连接(经由例如通信信道224,226和228)。
应当理解,系统200为示例性的,且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PMD202,204和附件206可各自具有其他性能,或包括未具体描述的其他组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他变型、修改形式和替代形式。
在一组实施例中,PMD202,204和附件206可通过根据通信协议交换命令和数据来进行通信。此类协议的一个例子为苹果公司开发的
Figure BDA0000431300580000091
附件协议(iAP)。根据一个方面,该协议可定义在PMD202/204和附件206之间传输的消息的格式。例如,该协议可指定每条消息在具有报文头和可选有效载荷的报文中发送。报文头可提供基本信息,例如起始指示符、报文长度以及待由接收者处理的命令。有效载荷可提供与命令相关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关数据的量对于不同命令而言可不同,并且一些命令可提供可变长度的有效载荷。
根据另一方面,协议可定义多个“语句”(lingo),其中,“语句”通常是指一组相关的命令。在一个实施例中,可由标识命令所属的语句的第一字节和标识语句中的特定命令的第二字节来唯一地标识命令。也可使用其他命令结构。不要求所有附件、或附件可连接到的所有PMD都支持协议中定义的每一个语句或特定语句的每一条命令(例如,不同设备可能使用给定语句的不同型式)。
在一组实施例中,该协议可包括启用PMD202/204和附件206之间某些核心通信功能的通用语句。例如,通用语句可包括使PMD202/204和附件206能够彼此标识并提供有关其各自性能的信息的命令,包括各自支持的其他语句(如果有的话)、以及各自在连接期间打算使用的另一设备的性能。通用语句还包括认证命令,PMD202/204可使用该命令来验证附件206所声称的身份和性能(或反之亦然)。在一些情况下,如果验证不成功,则可阻止附件206(或PMD202/204)调用某些命令或语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协议可包括用于支持PMD和各种不同类的附件之间的通信的一个或多个附件语句。此类附件语句的例子包括RF调谐器语句、远程控制语句和扩展接口语句等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根据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扩展上述通用语句以促进附件206和多个PMD(如202和204)之间的交互操作。下文针对图3-7更详细讨论了可以为该扩展的部分的命令。
应当理解,上述协议和相关语句/命令为示例性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可使用其他命令或命令的组合替换一些命令。另外,特定PMD或附件可能不支持一些语句和/或命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他变型、修改形式和替代形式。
另外,应当理解,短语“发送命令”和“接收命令”可广义地解释为包括命令的任何交换。因此,虽然术语“命令”有时用于低级基本事务,但其也可用来指包括多个低级命令的高级操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用于促进附件(如图2的附件206)和多个PMD(如图2的PMD202和204)之间交互操作的技术。在一组实施例中,PMD可经由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从附件接收标识由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信息。该PMD还可在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与附件建立连接。在建立连接时,PMD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来传输标识第二通信信道的通知。基于该通知,附件可确定其在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上连接到同一PMD,并且可相应地运行。
如果附件在尚未从通过第一通信信道连接的PMD接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检测到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则该附件可确定其分别在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上连接至两个不同的PMD。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300的流程图,该过程可由PMD202在通过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与附件206连接时执行。在特定实施例中,过程300的多个部分可在参与与附件206的正常操作前,作为初始化序列的一部分由PMD202执行。过程300可由PMD202以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作为软件,过程300可编码成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程序代码。
在框302处,PMD202可在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上与附件206建立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类型可为有线信道类型(如30引脚串行、USB等)或无线(如WiFi、红外线、射频等)信道类型。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类型可被配置为根据附件控制协议(例如iAP)在PMD202与附件206之间传输控制信号。
在框304处,PMD202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从附件206接收附件性能信息。例如,PMD202可接收信息,该信息指示附件206是否能够提供标识由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状态信息。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信道类型可区别于针对框302描述的第一信道类型。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信道类型可为使用蓝牙协议的无线信道类型。
如果框304处接收到的性能信息指示附件206能够提供标识由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状态信息,则PMD202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来传输如下指示:PMD202有意接收状态信息(框306)。在一组实施例中,这可包括发送SetAccStatusNotification命令,该命令包括参数,所述参数指定PMD202有意从附件206接收关于蓝牙连接的通知。
PMD202可随后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接收标识由附件206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状态信息(框308)。在一组实施例中,这可包括接收AccessoryStatusNotification命令,该命令包括通信信道标识符的列表。在第二信道类型为蓝牙的实施例中,框308处接收到的状态信息可特别包括一个或多个蓝牙MAC地址,该地址可用于与附件206建立蓝牙连接。或者,状态信息可包括足以唯一标识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任何其他类型的信息(如名称、标识符等)。
除了在框308处接收状态信息之外,PMD202可在某些实施例中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接收如下指示:当PMD202经由第二类型的任何通信信道与附件连接或断开时,附件有意接收通知。在一组实施例中,这可包括接收具有参数(如位掩码)的SetEventNotification命令,该参数标识每当存在第二信道类型的连接或断开时附件都有意接收通知。事实上,由附件206在其希望向PMD202注册以接收有关第二类型的信道的连接/断开通知时发送该命令。
在框302至310之后,PMD202和附件206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基于附件所提供的功能性进行交互操作。在某一点处,PMD202可在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与附件206建立连接,同时PMD202依然经由第一通信信道连接到附件(框312)。例如,这可包括经由蓝牙通信信道与附件206建立蓝牙HFP连接。
在第二通信信道上建立连接后,PMD202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来传输指示连接已建立的通知(框314)。在一组实施例中,这可包括传输iPodNotification命令,该命令具有例如标识第二信道类型(如蓝牙)的参数、标识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的参数(如蓝牙MAC地址)以及指定已发生“连接”事件的参数。如下文针对图6所描述的,附件206可使用该信息以确定同一PMD(即PMD202)经由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两者与附件连接。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400的流程图,该过程可由PMD202在图3的过程300之后执行。类似于过程300,过程400可由PMD202以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作为软件,过程300可编码成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程序代码。
在框402处,PMD202可关闭在框312处建立的连接。PMD202可随后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来传输第二通知,该通知指示在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已关闭(框404)。在一组实施例中,这可包括传输在框314处所发送的相同iPodNotification命令,但是该命令具有指定已发生“断开”事件(而非“连接”事件)的参数。附件206可使用该信息确定PMD202不再通过第二通信信道连接。
一旦发送了第二通知,PMD202可继续监控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上与附件206的连接/断开,并可在适当时经由第一通信信道向附件206传输通知。这可无限期地持续直至例如第一通信信道变为断开,或直至PMD202断电或置于暂停/睡眠状态。
应当理解,过程300和400为示例性的,且变型和修改形式为可行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在框310处接收到AccessoryStatusNotification命令时,PMD202可能已经通过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与附件206连接。在这些实施例中,PMD202可在框310后立即发送框314的通知。另外,可并行执行按顺序描述的步骤,可改变步骤的顺序,并且可修改、组合、添加或省略步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他变型、修改形式和替代形式。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500的流程图,该过程可由附件206在通过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与PMD202连接后执行。在一组实施例中,可在图3的过程300正由PMD202执行的同时由附件206执行过程500。在具体实施例中,过程500可在参与与PMD202的正常操作前,作为初始化序列的一部分由附件206执行。过程500可由附件206以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作为软件,过程500可编码成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程序代码。
在框502处,附件206可在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上与PMD202建立通信。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类型可为有线信道类型(如30引脚串行、USB等)或无线(如WiFi、红外线、射频等)信道类型。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类型可被配置为根据附件控制协议(例如iAP)在附件206与PMD202之间传输控制信号。
在框504处,附件206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将附件性能信息传输到PMD202。例如,附件206可传输信息,该信息指示附件206是否能够提供标识由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状态信息。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信道类型可区别于针对框502描述的第一信道类型。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二信道类型可为使用蓝牙协议的无线信道类型。
如果附件206能够提供标识由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状态信息,则附件206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接收如下指示:PMD202有意接收状态信息(框506)。在一组实施例中,这可包括接收针对框306描述的SetAccStatusNotification命令。
附件206可随后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来传输所请求的状态信息(框508)。在一组实施例中,这可包括传输针对框308描述的AccessoryStatusNotification命令。在第二信道类型为蓝牙的实施例中,框308处发送的状态信息可特别包括一个或多个蓝牙MAC地址,该地址可用于与附件206建立蓝牙连接。或者,状态信息可包括足以唯一标识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任何其他类型的信息(如名称、标识符等)。
除了在框508处传输状态信息之外,附件206可在某些实施例中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来传输如下指示:当PMD202经由第二类型的任何通信信道与附件连接或断开时,附件有意接收通知。在一组实施例中,这可包括传输针对框310描述的SetEventNotification命令。事实上,由附件206在其希望向PMD202注册以接收有关第二类型的信道的连接/断开通知时发送该命令。
图6和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600和700的流程图,所述过程可由附件206在图5的过程500之后执行。具体地,当在附件206和PMD202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建立连接时,可执行过程600,并且当在附件206和非PMD202的另一PMD(如PMD204)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建立连接时,可执行过程700。类似于过程500,过程600和700可由附件206以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作为软件,过程600和700可编码成存储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的程序代码。
对于过程600,附件206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接收通知,该通知指示在附件206和PMD202之间的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已建立了连接(框602)。在一组实施例中,这可包括接收针对图3的框314描述的iPodNotification命令。
在框604处,附件206可使用通知中的信息确定同一PMD(即PMD202)经由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两者与附件连接。附件206可随后作出其与PMD交互操作相关的智能决策。例如,返回到图1的例子,附件106可确定(使用过程600)其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和无线(如蓝牙)通信信道118与单个PMD(PMD102)连接。因此,当在信道118上检测到电话呼入时,附件106可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从PMD102请求/接收正确的“呼叫应答”用户界面,且可将该UI显示在输出设备128上。
或者,对于过程700,附件206可在尚未经由第一通信信道从PMD202接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检测到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框702)。例如,可能已通过非202的另一PMD(如PMD204)建立了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附件206确定其分别在第一通信信道和第二通信信道上连接到两台不同的设备(如,202和204),且可作出其与这两台设备的交互操作相关的智能决策(框704)。例如,返回到图1的例子,附件106可确定(使用过程700)其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连接至PMD102,并且经由无线(如蓝牙)通信信道124与另一PMD(PMD104)连接。因此,当在信道124上检测到电话呼入时,附件106则可呈现其自身“呼叫应答”用户界面以处理针对PMD104的呼叫(而非经由有线通信信道112从PMD102请求/接收用户界面)。
应当理解,过程500,600和700为示例性的,且变型和修改形式为可能的。例如,在过程600的某些实施例中,附件206还可经由第一通信信道接收第二通知,该通知指示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已关闭。附件206可随后确定PMD202不再通过第二通信信道连接。另外,可并行执行按顺序描述的步骤,可改变步骤顺序,且可修改、组合、添加或省略步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他变型、修改形式和替代形式。
虽然本发明已针对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多种修改形式为可能的。在一些实施例中,PMD和/或附件的电路、处理器和/或其他组件可配置为执行本文所述的各种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知道,取决于实施,此类配置可通过特定组件的设计、设置、互连和/或编程来实现,且再次取决于实施,经配置的组件对于不同操作而言也许是能够重新配置的、或者也许是不能重新配置的。例如,可通过提供合适的可执行代码来配置可编程处理器;可通过合适地连接逻辑门和其他电路元件来配置专用逻辑电路;等等。另外,虽然上述实施例可能参考特定硬件和软件组件,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知道,还可使用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的不同组合,并且描述为以硬件实施的特定操作也可以软件实施,反之亦然。
采用了本文所述的一些或全部特征的计算机程序可在各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编码;合适的介质包括磁盘(包括硬盘)或磁带、光学存储介质例如光盘(CD)或DVD(数字通用光盘)、闪存等等。用程序代码进行编码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与兼容设备一起封装或相对于其他设备分开地提供。另外,程序代码可被编码并通过符合多种协议的有线、光学和/或无线网络(包括互联网)进行传输,从而允许例如通过互联网下载来散布。
因此,尽管本发明已针对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旨在涵盖以下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形式和等同物。

Claims (25)

1.一种由被配置为与附件交互操作的设备所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从所述附件接收标识由所述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信息;
与所述附件在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建立连接,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为从所述附件接收到的所述信息所标识的所述通信信道之一;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向所述附件传输指示所述连接已建立的第一通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知还标识所述第二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通知标识所述第二通信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关闭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与所述附件的所述连接;以及
在关闭所述连接之后,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向所述附件传输指示所述连接已关闭的第二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接收标识由所述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信息之前: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从所述附件接收如下指示:所述附件能够提供标识由所述附件所支持的所述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信息;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向所述附件传输如下指示:所述设备有意接收所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从所述附件接收如下指示:当所述设备经由所述第二类型的任何通信信道与所述附件连接或断开时,所述附件有意接收通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为有线通信信道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线通信信道类型使用串行协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为无线通信信道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信道类型使用蓝牙协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标识所述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所述信息包括蓝牙MAC地址的列表。
12.一种由被配置为与设备交互操作的附件所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信道向所述设备传输标识由所述附件所支持的第二类型的通信信道的信息;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向所述设备传输如下指示:当所述设备经由所述第二类型的任何通信信道与所述附件连接或断开时,所述附件有意接收通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从所述设备接收第一通知,所述第一通知指示所述设备已在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与所述附件建立了连接,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为由传输到所述设备的所述信息所标识的所述通信信道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之后:
确定单个设备在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和所述第二通信信道这两者上连接到所述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之后: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从所述设备接收指示所述连接已关闭的第二通知。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尚未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从所述设备接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信道上的连接;
确定所述附件分别在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和所述第二通信信道上与两台不同的设备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传输标识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通信信道的信息之前: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向所述设备传输如下指示:所述附件能够提供标识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通信信道的信息;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信道从所述设备接收如下指示:所述设备有意接收所述信息。
1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接口;
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类型的第二通信接口;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从附件接收由所述附件暴露的所述第二类型的通信接口的列表;
在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上与所述附件建立连接,所述连接是与所述附件的包括在从所述附件接收到的所述列表中的通信接口建立的;以及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向所述附件传输指示所述连接已建立的第一通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为有线接口类型,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为无线接口类型。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为便携式媒体设备。
21.一种附件,包括:
第一类型的第一通信接口;
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二类型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接口;以及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向设备传输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接口的列表;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向所述设备传输如下指示:当所述设备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接口中的任何接口与所述附件建立连接或关闭连接时,所述附件有意接收通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附件,其中所述控制组件还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从所述设备接收通知,所述通知指示所述设备已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接口之一上与所述附件建立了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附件,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为有线接口类型,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类型为无线接口类型。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附件,其中所述附件为汽车音响单元。
25.一种便携式媒体设备,包括:
存储组件,所述存储组件被配置为存储多个媒体资产;
有线通信接口,所述有线通信接口被配置为允许通过有线通信信道与汽车音响单元的通信;
蓝牙通信接口,所述蓝牙通信接口被配置为允许通过蓝牙通信信道与汽车音响单元的通信;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通过所述有线通信接口从附件接收所述附件的蓝牙MAC地址的列表;
通过所述蓝牙通信接口与从所述附件接收到的所述列表中所包括的所述蓝牙MAC地址之一建立蓝牙连接;
通过所述有线通信接口向所述附件传输指示所述蓝牙连接已建立的第一通知;
在建立所述蓝牙连接之后,关闭所述蓝牙连接;以及
通过所述有线通信接口向所述附件传输指示所述蓝牙连接已关闭的第二通知。
CN201280027795.4A 2011-06-06 2012-05-30 用于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 Active CN1035978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154,122 2011-06-06
US13/154,122 US20120309289A1 (en) 2011-06-06 2011-06-06 Techniques for facilitating interoperation between an accessory and multiple devices
PCT/US2012/040014 WO2012170254A1 (en) 2011-06-06 2012-05-30 Techniques for facilitating interoperation between an accessory and multiple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7805A true CN103597805A (zh) 2014-02-19
CN103597805B CN103597805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210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7795.4A Active CN103597805B (zh) 2011-06-06 2012-05-30 用于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309289A1 (zh)
EP (1) EP2719156B1 (zh)
JP (1) JP5766875B2 (zh)
KR (1) KR101596172B1 (zh)
CN (1) CN103597805B (zh)
AU (1) AU2012268684A1 (zh)
TW (1) TWI561989B (zh)
WO (1) WO201217025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4383A (zh) * 2014-05-13 2015-11-25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智能笔配对和连接
CN105144826A (zh) * 2013-03-27 2015-12-09 环汇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对蓝牙设备进行安全配对的系统和方法
CN111164956A (zh) * 2017-08-04 2020-05-15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事件通知
CN111918250A (zh) * 2019-05-09 2020-11-10 阿尔卑斯通信器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92240A1 (en) 2012-01-31 2013-08-01 Peter M. Munsell Buffer system for a gas turbine engine
KR20140079537A (ko) * 2012-12-14 2014-06-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장치들의 통신 연결을 제어하는 제어 장치
US9021563B2 (en) * 2013-01-02 2015-04-28 Htc Corporation Accessory interface system
US9141944B2 (en) * 2013-01-24 2015-09-22 Google Inc. Synchronization of alarms between devices
US9730268B2 (en) 2013-06-07 2017-08-08 Apple Inc. Communication between host and accessory devices using accessory protocols via wireless transport
CN108200215A (zh) * 2014-11-11 2018-06-22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分享方法
KR102383636B1 (ko) * 2015-08-17 2022-04-05 주식회사 엘지유플러스 블루투스 단말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블루투스 단말
US10084498B2 (en) * 2015-09-16 2018-09-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nfigurable communications module with replaceable network access device
US10123333B2 (en) * 2015-11-24 2018-11-06 Bose Corporation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 identification
DE102015226643A1 (de) 2015-12-23 2017-06-2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en, Verfahren und Computerprogramm zum Herstellen einer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Informationssystem eines Fahrzeugs und einem Mobilgerät
EP3476109B1 (en) 2016-06-24 2020-07-15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Wireless audio source switching
WO2021007718A1 (zh) * 2019-07-12 2021-01-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类型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85799A1 (ko) * 2021-11-12 2023-05-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코어 디바이스 및 그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76184A1 (en) * 2000-04-05 2001-10-11 Widescience Ab Mobile computer which is connected to several connection units
CN1552141A (zh) * 2001-09-04 2004-12-01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能够无线对接的通信设备及关联所述设备的方法
US20050152294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Robert Yu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pairing
CN101015173A (zh) * 2004-09-08 2007-08-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有线或无线通信设备的安全配对
US20080070501A1 (en) * 2006-08-30 2008-03-20 Apple Computer, Inc. Pairing of wireless devices using a wired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9829B1 (en) * 1999-02-23 2005-02-22 Microsoft Corp.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providing computer programs with computer system events
ATE387793T1 (de) * 2003-11-10 2008-03-1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Verfahren und system für die datenübertragung zwischen einem client und einem server, wobei der client eine von mehreren physikalischen verbindungen auswählt
JP4895346B2 (ja) * 2004-11-19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4833152B2 (ja) * 2007-05-30 2011-12-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携帯端末、情報処理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US20100159948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Taproot Systems, Inc. Adaptive Networking For Power Savings
US8254993B2 (en) * 2009-03-06 2012-08-28 Apple Inc. Remote messaging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ccessory
US8554924B2 (en) * 2009-03-16 2013-10-08 Apple Inc. Connection to multiple accessories with multiple accessory-specific protocols
US8630592B2 (en) * 2009-04-14 2014-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US8818274B2 (en) * 2009-07-17 2014-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utomatic interfacing between a master device and object device
US8509694B2 (en) * 2010-08-31 2013-08-13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portable media device and an accessory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ath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76184A1 (en) * 2000-04-05 2001-10-11 Widescience Ab Mobile computer which is connected to several connection units
CN1552141A (zh) * 2001-09-04 2004-12-01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能够无线对接的通信设备及关联所述设备的方法
US20050152294A1 (en) * 2004-01-08 2005-07-14 Robert Yu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pairing
CN101015173A (zh) * 2004-09-08 2007-08-0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有线或无线通信设备的安全配对
US20080070501A1 (en) * 2006-08-30 2008-03-20 Apple Computer, Inc. Pairing of wireless devices using a wired medium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4826A (zh) * 2013-03-27 2015-12-09 环汇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对蓝牙设备进行安全配对的系统和方法
CN105094383A (zh) * 2014-05-13 2015-11-25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智能笔配对和连接
US10782799B2 (en) 2014-05-13 2020-09-2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mart pen pairing and connection
CN111164956A (zh) * 2017-08-04 2020-05-15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事件通知
CN111918250A (zh) * 2019-05-09 2020-11-10 阿尔卑斯通信器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CN111918250B (zh) * 2019-05-09 2023-03-21 阿尔卑斯通信器件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309289A1 (en) 2012-12-06
TWI561989B (en) 2016-12-11
JP5766875B2 (ja) 2015-08-19
KR101596172B1 (ko) 2016-02-19
EP2719156B1 (en) 2019-01-23
TW201303597A (zh) 2013-01-16
WO2012170254A1 (en) 2012-12-13
AU2012268684A1 (en) 2013-12-19
CN103597805B (zh) 2015-11-25
JP2014525157A (ja) 2014-09-25
KR20140019863A (ko) 2014-02-17
EP2719156A1 (en)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7805B (zh) 用于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
CN102047214B (zh) 具有对用户接口的前台访问的确定性控制的无线通信装置
US9450812B2 (en) Remote system configuration via modulated audio
CN107889092B (zh) 蓝牙设备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219092B (zh) 一种路由器管理应用与路由器固件的兼容方法和装置
US9807218B2 (en) Method for filtering spam in electronic device and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144093A (zh)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KR20150065410A (ko) 전자 장치의 억세스 포인트 접속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1175004A (zh) 接入点及存取客户端间无线连结与更新的方法
CN109005532A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蓝牙主设备以及蓝牙从设备
KR102043641B1 (ko) 통신 기능 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4247484B (zh) 终端装置、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通信系统
CN110167192B (zh) 蓝牙连接管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非暂态存储介质
CN103841466A (zh) 屏幕投影方法、计算机端和移动终端
EP2770768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lacing an se key of a mobile terminal
CN104364777A (zh) 协议翻译适配器
CN105516972A (zh) 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US20150245197A1 (en) Portable terminal enabling control of sim card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portable terminal
CN109474929B (zh) 功耗模式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686295A (zh) 一种机顶盒与移动终端共享蓝牙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US951613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toring user information in home network
KR20110108503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메시지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332374B2 (en)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method for SE equipped on mobile terminal and SE using the same
CN108462801B (zh) 一种获取流媒体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585191B1 (ko) 무선 통신 모듈 주변 사용자 단말기 간의 콘텐츠 전송 제어 방법, 서비스 제공 서버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