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8250B -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8250B
CN111918250B CN201910383730.7A CN201910383730A CN111918250B CN 111918250 B CN111918250 B CN 111918250B CN 201910383730 A CN201910383730 A CN 201910383730A CN 111918250 B CN111918250 B CN 1119182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channel
information
communicato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37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8250A (zh
Inventor
张驰
田梦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Communication Devices Tech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Communication Devices 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Communication Devices Tech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Communication Devices 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373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8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8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8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Abstract

一种能够减少因为信道数量不够分配而导致连接失败的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蓝牙通信器能够基于串行线性仿真协议而使用规定数量的信道与多个终端蓝牙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包含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的异步链路连接请求信息时,取得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根据取得的上述设备识别信息,选择用于对上述终端蓝牙设备分配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信息即信道分配信息。

Description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进行蓝牙通信的蓝牙通信器以及该蓝牙通信器中所使用的蓝牙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一种短距离数据交换技术的无线通讯标准,蓝牙
Figure BDA0002054145570000011
通信在计算机、移动互联网、车载设备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设备(以下称为“蓝牙设备”)基于蓝牙通信能够利用多种多样的服务,例如将计算机主机与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之间连接的服务、将耳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与车载机设备连接的服务等。
但是,蓝牙设备所具有的用于进行蓝牙通信的信道是有限的。例如基于RFCOMM(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串行线性仿真协议)而进行蓝牙信道的分配时,当蓝牙设备能够支持的服务较多以及/或者同时与多个其他蓝牙设备连接的情况下,需要分配给其他蓝牙设备的信道变多,因此存在可分配信道不足的问题。
RFCOMM基于蓝牙L2CAP协议模拟了RS232串口(基于L2CAP协议的串口仿真)。RFCOMM协议可支持在两个蓝牙设备之间同时保持高达双向共计60路的通信连接,其中用于连入的通信连接有30路,用于连出的通信连接有30路。因此,在一个蓝牙设备基于RFCOMM而进行蓝牙信道的分配时,能够分配给其他蓝牙设备的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数量一共有30个(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30)。
通常,在基于RFCOMM进行蓝牙信道的分配时,蓝牙设备中的蓝牙通信器在初始化阶段会预先针对多个服务分配一定数量的信道,例如对与HFP(Hands-Free Profile:免手持协议)有关的服务分配2个信道,对与SPP(Serial Port Profile:串行端口协议)有关的服务分配6个信道等。当蓝牙通信器从其他蓝牙设备接收到连接请求时,根据当前的可分配信道的状态来决定是否同意建立连接。
但是,一个蓝牙设备能够支持的服务变得越来越多,一个蓝牙设备能够同时连接的其他蓝牙设备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由此产生了因为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数量不够分配而导致SDP连接失败的情况。而且,这样的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数量不够分配的状态可能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改善,即使其他蓝牙设备反复发送SDP连接请求也难以连接成功,导致等待时间长,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因为信道数量不够分配而导致连接失败的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器,能够基于串行线性仿真协议而使用规定数量的信道与多个终端蓝牙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包含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的异步链路连接请求信息时,取得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根据取得的上述设备识别信息,选择用于对上述终端蓝牙设备分配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信息即信道分配信息。
根据上述蓝牙通信器,通过分别提供与不同类型的终端蓝牙设备分别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能够避免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数量不够分配而导致SDP连接失败的情况,提高了终端蓝牙设备的连接成功率以及可连接数量,降低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蓝牙通信器在蓝牙初始化时不对上述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预先设定服务信息。
根据上述蓝牙通信器,与以往蓝牙通信器在蓝牙初始化时对信道预先设定服务信息的情况相比,能够分配的空闲信道增加,避免了信道资源的无效占用,提高了规定数量的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实际使用率。
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蓝牙通信器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SDP请求之前选择上述信道分配信息,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的SDP请求中包含了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分配请求的情况下,上述蓝牙通信器根据所选择的上述信道分配信息进行信道分配。
本发明的第4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蓝牙通信器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SDP请求之后选择上述信道分配信息,在接收到的上述SDP请求中包含了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分配请求的情况下,上述蓝牙通信器根据所选择的上述信道分配信息进行信道分配。
本发明的第5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信道分配信息至少包含设备识别信息、一个以上的用于识别信道的信道识别符以及与每个上述信道识别符对应设定的服务信息。
本发明的第6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信道分配信息中的上述信道识别符的数量以及所设定的上述服务信息,是通过预先分析具有该设备识别信息的终端蓝牙设备希望连接的服务而决定的。
根据上述蓝牙通信器,通过预先分析各终端蓝牙设备希望连接的服务,从而既提高了信道分配的精准性,又不会影响连接处理的响应速度。
本发明的第7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信道分配信息预先设定有多个,各个上述信道分配信息中的上述信道识别符是从上述规定数量的信道中任意选择出的一个以上的信道的信道识别符。
根据上述蓝牙通信器,由于针对每一个终端蓝牙设备都可以从规定数量的信道中任意选择,因此与不同的信道分配信息中的信道识别符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与信道识别符不可重复使用的情况相比,大幅增加了能够分配的信道数量,解决了与多个终端蓝牙设备连接时可分配的信道数量不足的问题,大幅提高了终端蓝牙设备的连接成功率以及可连接数量。
本发明的第8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信道分配信息预先设定有多个,上述蓝牙通信器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取得了上述设备识别信息后,判断是否存在与所取得的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一致的上述信道分配信息,在判断为存在的情况下,根据与所取得的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一致的上述信道分配信息来进行信道分配,在判断为不存在的情况下,根据与上述设备识别信息无关的公共信道分配信息来进行信道分配。
根据上述蓝牙通信器,在不存在与所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一致的信道分配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预先设定的公共信道分配信息,采用以往的信道分配方式来进行信道分配。公共信道分配信息例如是基于蓝牙通信器的全部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使用频率而预先设定的,与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无关。
本发明的第9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SDP请求中包含了上述信道分配信息中所包含的服务以外的其他服务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上述信道分配信息进行信道分配,并且按照上述其他服务来进行信道分配。
根据上述蓝牙通信器,即使SDP请求中包含了其他服务,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分配信道。
本发明的第10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设备识别信息是包含设备种类、设备型号、设备蓝牙地址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根据上述蓝牙通信器,设备识别信息可以是设备种类(耳机、手机、电脑等)、设备型号(不同手机的型号)、设备蓝牙地址。
本发明的第11技术方案的蓝牙通信方法,在能够基于串行线性仿真协议而使用规定数量的信道与多个终端蓝牙设备连接的蓝牙通信器中被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包含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的异步链路连接请求信息时,取得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的步骤,根据取得的上述设备识别信息,选择用于对上述终端蓝牙设备分配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信息即信道分配信息的步骤。
根据上述蓝牙通信方法,通过分别提供与不同类型的终端蓝牙设备分别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能够避免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数量不够分配而导致SDP连接失败的情况,提高了终端蓝牙设备的连接成功率以及可连接数量,降低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蓝牙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进行基于RFCOMM协议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进行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蓝牙设备进行基于RFCOMM协议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进行基于RFCOMM协议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进行基于RFCOMM协议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进行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 蓝牙通信系统
10 车载机设备
11 蓝牙通信器
20 终端蓝牙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蓝牙通信系统1的构成的图。如图1所示,蓝牙通信系统1包括车载机设备10和能够与车载机设备10进行蓝牙通信的终端蓝牙设备20。而且,车载机设备10具有蓝牙通信器11,蓝牙通信器11具有与多个其他的终端蓝牙设备20建立蓝牙连接并收发数据的功能。
此外,图1中的车载机设备10是能够同时连接多个蓝牙设备的中央蓝牙设备的一个例子,中央蓝牙设备不仅限与此,例如还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其他的蓝牙设备。而且,终端蓝牙设备20是能够与车载机设备10连接的蓝牙设备,例如可以是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此外,为了简化说明,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终端蓝牙设备20的情况,实际上车载机设备10能够同时与多个终端蓝牙设备20连接。
车载机设备10通常作为音频设备被安装于汽车的中控台附近,除了具有蓝牙通信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收音机功能、导航功能、多媒体播放功能等多种功能。
终端蓝牙设备20中也包含未图示的蓝牙通信器,根据终端蓝牙设备20的种类的不同,蓝牙通信器所具有的功能也可能不同。例如,当终端蓝牙设备20是无线耳机的情况,可以基于HFP协议与车载机设备10建立连接,从而使用免手持接打电话的服务。当终端蓝牙设备20是智能手机时,可以基于A2DP协议(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蓝牙音频传输协议)与车载机设备10建立连接,从而通过车载机设备10来播放智能手机中的音乐数据。此外,智能手机中的某个应用程序也可以基于SPP协议与车载机设备10建立连接,从而使用该应用程序所提供的特定服务。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10进行基于RFCOMM协议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10进行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蓝牙通信系统1中,在图2所示的蓝牙连接处理执行之前(即,步骤S110被执行之前),车载机设备10已经执行了蓝牙初始化处理。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当车载机设备10进行蓝牙初始化时,与通常的对一定数量的信道预先设定服务的方式不同,优选不对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预先设定服务信息。
此外,在图2所示的蓝牙连接处理执行之前(即,步骤S110被执行之前),车载机设备10与终端蓝牙设备20之间处于ACL(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 Link,异步链路)未连接的状态。此时的状态例如是一个智能手机(终端蓝牙设备20)首次进入设置有车载机设备10的汽车内且未与车载机设备10配对的情况。
如图2所示,在步骤S110中,蓝牙通信器11接收到来自终端蓝牙设备20的ACL连接请求。来自终端蓝牙设备20的ACL连接请求中包含了能够识别该终端蓝牙设备20的设备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可以是设备种类、设备型号、设备蓝牙地址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也可以是任意几种的组合。
设备种类例如可以是无线耳机、智能手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的表示设备种类的信息。设备型号例如可以是iPhone 8、华为P20、小米9等表示手机型号的信息,也可以是表示电脑型号等的信息。设备蓝牙地址是能够唯一识别蓝牙设备的地址标识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仅将设备种类作为设备识别信息来进行说明。
下面,以本实施方式中的蓝牙通信器11中预先存储有3个信道分配信息的例子来了进行说明。实际上,在蓝牙通信器11中,预先存储的信道分配信息的数量可能远远大于3个,而且各个信道分配信息中所包含的信道数量以及服务种类也不仅限于此。信道分配信息中的信道识别符的数量以及所设定的服务信息,是通过预先分析具有该设备识别信息的终端蓝牙设备20希望连接的服务而决定的。
表1~表3分别示出了无线耳机、智能手环、笔记本电脑的设备识别信息的例子。
表1
设备识别信息 信道识别符 服务
无线耳机 server channel 1 HFP profile
表2
设备识别信息 信道识别符 服务
智能手机 server channel 1 HFP profile
智能手机 server channel 2 SPP profile
智能手机 server channel 3 SPP profile
智能手机 server channel 4 SPP profile
表3
设备识别信息 信道识别符 服务
笔记本电脑 server channel 1 SPP profile
笔记本电脑 server channel 2 SPP profile
笔记本电脑 server channel 3 SPP profile
如上述表1~表3所示,每个信道分配信息中至少包含设备识别信息、一个以上的用于识别信道的信道识别符(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30)以及与每个上述信道识别符对应设定的服务信息。
表1中示出了无线耳机的信道分配信息的例子。该信道分配信息中,对无线耳机分配了1个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该信道的信道标识符为ServerChannel 1,对该信道分配的服务是基于HFP协议(HFP profile)的免手持服务,用于免手持接打电话。
表2中示出了智能手机的信道分配信息的例子。该信道分配信息中,对智能手机分配了4个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信道的信道标识符分别为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4,对ServerChannel 1分配的服务是基于HFP协议(HFP profile)的免手持服务,用于免手持接打电话,对ServerChannel 2~4分配的服务是基于SPP协议(SPPprofile)的特定应用服务,用于特定应用所进行的数据传输。
表3中示出了笔记本电脑的信道分配信息的例子。该信道分配信息中,对笔记本电脑分配了3个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信道的信道标识符分别为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3,对ServerChannel 1~3分配的服务是基于SPP协议(SPP profile)的特定应用服务,用于特定应用所进行的数据传输。
接着,在步骤S120中,蓝牙通信器11执行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图3中详细记载了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的具体步骤。
如图3所示,在步骤S121中,蓝牙通信器11从ACL连接请求中取得终端蓝牙设备20的设备识别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终端蓝牙设备20是一个智能手机,因此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为“智能手机”。
具体而言,ACL连接请求中通常包含设备蓝牙地址,从设备蓝牙地址的特定数位(bit)能够获得设备分类的信息。此外,从设备蓝牙地址还能够获得生产厂商的信息、设备型号的信息等信息。
在步骤S122中,蓝牙通信器11判断是否存在与步骤S121中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由于上述表2中存储了设备识别信息为“智能手机”的信道分配信息(步骤S122:是),在步骤S123中,将与取得的“智能手机”对应的表2中的信道分配信息设定为该终端蓝牙设备20的信道分配信息,由此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假如在步骤S121中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为“智能手环”的情况下,由于蓝牙通信器11中未存储有与“智能手环”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步骤S122:否),在步骤S124中,将预先设定的公共信道分配信息(默认信道分配信息)设定为该终端蓝牙设备20的信道分配信息,由此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结束。
公共信道分配信息例如是基于蓝牙通信器的全部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使用频率而预先设定的,是与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无关的信道分配信息。下面的表4中示出了公共信道分配信息的例子。
表4
设备识别信息 信道识别符 服务
(null) server channel 1 HFP profile
(null) server channel 2 HFP profile
(null) server channel 3 SPP profile
(null) server channel 4 SPP profile
(null) server channel 5 SPP profile
(null) server channel 6 SPP profile
表4中示出了公共信道分配信息的例子。该公共信道分配信息中,设备识别信息被设定为无效(null),一共分配了6个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信道的信道标识符分别为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6,对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2分配的服务是基于HFP协议(HFP profile)的免手持服务,用于免手持接打电话,对ServerChannel 3~6分配的服务是基于SPP协议(SPP profile)的特定应用服务,用于特定应用所进行的数据传输。
接下来,返回至图2继续说明。
在步骤S130中,蓝牙通信器11向终端蓝牙设备20发送ACL连接应答。
在蓝牙通信器11与终端蓝牙设备20建立了ACL连接之后,在步骤S140中,蓝牙通信器11接收到来自终端蓝牙设备20的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服务发现协议)请求。来自终端蓝牙设备20的SDP请求中包含了希望请求的服务的相关信息。
接着,在步骤S150中,在从终端蓝牙设备20接收到的SDP请求中包含了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分配请求的情况下,蓝牙通信器11基于步骤S120中选择的信道分配信息进行信道的分配。例如,在终端蓝牙设备20是“智能手机”的情况下,按照上述表2中设定的各信道标识符和服务来进行信道的分配。
接着,在步骤S160中,蓝牙通信器11向终端蓝牙设备20发送SDP应答。该SDP应答中包含了步骤S150中对终端蓝牙设备20分配的各信道的信道标识符以及服务。例如,在终端蓝牙设备20是“智能手机”的情况下,SDP应答中包含了对该智能手机分配的各信道的信道标识符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4以及HFP服务和SPP服务。
接着,在蓝牙通信器11从终端蓝牙设备20接收到针对某一服务的连接请求后,执行步骤S170中的建立服务连接处理。
以终端蓝牙设备20希望请求的服务是基于HFP协议的免手持服务为例,在蓝牙通信器11从终端蓝牙设备20接收到免手持服务的连接请求后,在步骤S170中建立免手持服务的连接,并将连接成功的情况通知给终端蓝牙设备20。
由此,图2中的蓝牙通信器11的基于RFCOMM协议的连接处理结束。
下面,参照图4,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终端蓝牙设备20进行基于RFCOMM协议的连接处理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步骤S210中,终端蓝牙设备20向蓝牙通信器11发送ACL连接请求(即,蓝牙通信器11在步骤S110中接收到的ACL连接请求)。
接着,在步骤S220中,终端蓝牙设备20从蓝牙通信器11接收与上述ACL连接请求对应的ACL应答(即,蓝牙通信器11在步骤S130中发送的ACL应答)。由此,蓝牙通信器11与终端蓝牙设备20建立了ACL连接。
接着,在步骤S230中,终端蓝牙设备20向蓝牙通信器11发送SDP请求(即,蓝牙通信器11在步骤S140中接收到的SDP请求)。
接着,在步骤S240中,终端蓝牙设备20从蓝牙通信器11接收与上述SDP请求对应的SDP应答(即,蓝牙通信器11在步骤S160中发送的SDP应答)。
接着,在步骤S250中,终端蓝牙设备20使用SDP应答中包含的信道识别符以及服务的信息,向蓝牙通信器11发送针对某一服务的连接请求。例如,终端蓝牙设备20向蓝牙通信器11发送免手持服务的连接请求(即,蓝牙通信器11在步骤S170中接收的连接请求)。
接着,在步骤S260中,终端蓝牙设备20接收来自蓝牙通信器11的服务连接处理的结果。处理的结果可能是服务连接成功的通知,也可以是服务连接失败的通知。
由此,图4中的终端蓝牙设备20的基于RFCOMM协议的连接处理结束。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10中的蓝牙通信器11,通过分别提供与不同类型的终端蓝牙设备20分别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能够避免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数量不够分配而导致SDP连接失败的情况,提高了终端蓝牙设备20的连接成功率以及可连接数量,降低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10中的蓝牙通信器11,与以往蓝牙通信器在蓝牙初始化时对信道预先设定服务信息的情况相比,能够分配的空闲信道增加,避免了信道资源的无效占用,提高了规定数量的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实际使用率。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10中的蓝牙通信器11,通过预先分析各终端蓝牙设备20希望连接的服务,从而既提高了信道分配的精准性,又不会影响连接处理的响应速度。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10中的蓝牙通信器11,各个信道分配信息中的信道识别符是从规定数量的信道(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30)中任意选择出的一个以上的信道的信道识别符。例如表1中选择出了1个信道的信道识别符(ServerChannel 1),表2中选择出了4个信道的信道识别符(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4),表1中选择出了3个信道的信道识别符(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3)。
由于针对每一个终端蓝牙设备20都可以从规定数量的信道中任意选择,因此与不同的信道分配信息中的信道识别符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与信道识别符不可重复使用的情况相比,大幅增加了能够分配的信道数量,解决了与多个终端蓝牙设备20连接时可分配的信道数量不足的问题,大幅提高了终端蓝牙设备的连接成功率以及可连接数量。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10中的蓝牙通信器11,在不存在与所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一致的信道分配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预先设定的公共信道分配信息,采用以往的信道分配方式来进行信道分配。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蓝牙通信器11从终端蓝牙设备20接收到SDP请求之前进行了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但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的执行定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发送了ACL连接应答之后(步骤S130之后)或者在从终端蓝牙设备20接收到SDP请求之后(步骤S140之后)执行。
换言之,图2中的步骤S120的处理也可以位于步骤S130之后或者位于步骤S140之后。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预先存储的信道分配信息中的信道识别符的数量以及所设定的服务信息,是通过预先分析具有该设备识别信息的终端蓝牙设备20希望连接的服务而决定的。
然而,由于终端蓝牙设备20所具有的应用程序可以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追加,在追加了一些特殊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在来自终端蓝牙设备20的SDP请求中可能包含预先存储的信道分配信息中所包含的服务以外的其他服务的连接请求。
在该情况下,不仅需要根据与该终端蓝牙设备20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进行信道分配,还需要按照上述其他服务来进行信道分配。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10进行基于RFCOMM协议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步骤S140之后,除了执行步骤S150之外,还在步骤S145中判断来自终端蓝牙设备20的SDP请求中是否包含信道分配信息中的服务以外的其他服务的连接请求,在判断为包含其他服务的情况下(步骤S145:是),在步骤S155中,按照SDP请求中所包含的其他服务的连接请求来进行信道分配。
例如,在终端蓝牙设备20是智能手机的情况下,除了按照表2的信道分配信息将ServerChannel 1~ServerChannel 4分配给智能手机之外,还可以将ServerChannel 5~ServerChannel 6分配给上述其他服务。
此外,还可以根据终端蓝牙设备20的信道分配历史记录来更新该终端蓝牙设备20所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
如图5所示,还可以在步骤S170之后追加更新信道分配信息的步骤S180。
在终端蓝牙设备20是智能手机的情况下,在步骤S180中,将对上述其他服务分配的信道也更新到表2中。
在假定上述其他服务是“X服务(X service)”的情况下,更新后的表2如下。
表2
设备识别信息 信道识别符 服务
智能手机 server channel 1 HFP profile
智能手机 server channel 2 SPP profile
智能手机 server channel 3 SPP profile
智能手机 server channel 4 SPP profile
智能手机 server channel 5 X service
智能手机 server channel 6 X service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蓝牙通信器11,即使来自终端蓝牙设备20的SDP请求中包含了上述其他服务,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也能够顺利地分配信道,避免了上述其他服务连接失败的情况。而且,通过追加更新信道分配信息的步骤,能够不断提高信道分配信息的精准性。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24中,在不存在与所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一致的信道分配信息的情况下,将预先设定的公共信道分配信息设为该设备的信道分配信息,但不仅限与此。也可以不使用公共信道分配信息,并在步骤S140中接收到SDP请求后追加根据SDP请求中希望请求的服务信息来动态地分配信道的步骤。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10进行基于RFCOMM协议的连接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机设备10进行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6所示,在步骤S140之后,执行步骤S146。在步骤S146中判断是否存在该终端蓝牙设备的信道分配信息,在判断为存在该终端蓝牙设备的信道分配信息的情况下(即,步骤S146:是),在步骤S150中,蓝牙通信器11基于步骤S120中选择的信道分配信息进行信道的分配。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不存在该终端蓝牙设备的信道分配信息的情况下(即,步骤S146:否),在步骤S156中,根据SDP请求中希望请求的服务信息来动态地分配信道。
此外,如图7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的信道分配信息选择处理中,与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删除了将预先设定的公共信道分配信息设定为该终端蓝牙设备20的信道分配信息的步骤S124。
此外,如图6所示,也可以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步骤S170之后追加更新信道分配信息的步骤S180。
(其他变形例)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仅是例示,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也能够以其它的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也同样地包含于本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蓝牙通信系统1中包括了作为中央蓝牙设备的车载机设备10和终端蓝牙设备20,实际上“中央”和“终端”仅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具有具体的限定作用。例如,本发明中的中央蓝牙设备和终端蓝牙设备可以分别对应两个相同型号或不同型号的车载机设备,也可以分别对应于两个智能手机等。
此外,图2~图6中所执行的处理可以存储于蓝牙通信器11或车载机设备10所具有的存储介质中,也可以通过蓝牙设备中的功能电路或功能电路的集合来实现。
此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与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是指与取得的设备识别信息“完全一致”的信道分配信息的情况,但不仅限于此,这里的“对应”也可以是“部分一致”的关系或者“包含”关系。
例如,在表2中的设备识别信息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且终端蓝牙设备20的设备识别信息是“智能手机”的情况下(即,部分一致的情况下),也可以判断出表2是与终端蓝牙设备20的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
此外,在表3中的设备识别信息是“电脑”且终端蓝牙设备20的设备识别信息是“笔记本电脑”的情况下(即,是包含关系的情况下),也可以判断出表3是与终端蓝牙设备20的设备识别信息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

Claims (10)

1.一种蓝牙通信器,能够基于串行线性仿真协议而使用规定数量的信道与多个终端蓝牙设备连接,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包含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的异步链路连接请求信息时,取得表示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种类的设备识别信息,
根据取得的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从预先设定的多个信道分配信息中选择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种类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上述信道分配信息是用于对上述终端蓝牙设备分配与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种类对应的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蓝牙通信器在蓝牙初始化时不对上述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预先设定服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蓝牙通信器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SDP请求之前选择上述信道分配信息,
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的SDP请求中包含了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分配请求的情况下,上述蓝牙通信器根据所选择的上述信道分配信息进行信道分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蓝牙通信器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SDP请求之后选择上述信道分配信息,
在接收到的上述SDP请求中包含了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分配请求的情况下,上述蓝牙通信器根据所选择的上述信道分配信息进行信道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道分配信息至少包含设备识别信息、一个以上的用于识别信道的信道识别符以及与每个上述信道识别符对应设定的服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道分配信息中的上述信道识别符的数量以及所设定的上述服务信息,是通过预先分析具有该设备识别信息的终端蓝牙设备希望连接的服务而决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
各个上述信道分配信息中的上述信道识别符是从上述规定数量的信道中任意选择出的一个以上的信道的信道识别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蓝牙通信器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取得了上述设备识别信息后,判断是否存在与所取得的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一致的上述信道分配信息,
在判断为存在的情况下,根据与所取得的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一致的上述信道分配信息来进行信道分配,
在判断为不存在的情况下,根据与上述设备识别信息无关的公共信道分配信息来进行信道分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通信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SDP请求中包含了上述信道分配信息中所包含的服务以外的其他服务的连接请求的情况下,根据上述信道分配信息进行信道分配,并且按照上述其他服务来进行信道分配。
10.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在能够基于串行线性仿真协议而使用规定数量的信道与多个终端蓝牙设备连接的蓝牙通信器中被使用,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接收到包含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的异步链路连接请求信息时,取得表示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种类的设备识别信息的步骤,
根据取得的上述设备识别信息,从预先设定的多个信道分配信息中选择与上述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种类对应的信道分配信息的步骤,上述信道分配信息是用于对上述终端蓝牙设备分配与该终端蓝牙设备的设备种类对应的串行线性仿真通信用信道的信息。
CN201910383730.7A 2019-05-09 2019-05-09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Active CN111918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3730.7A CN111918250B (zh) 2019-05-09 2019-05-09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3730.7A CN111918250B (zh) 2019-05-09 2019-05-09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8250A CN111918250A (zh) 2020-11-10
CN111918250B true CN111918250B (zh) 2023-03-21

Family

ID=7324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3730.7A Active CN111918250B (zh) 2019-05-09 2019-05-09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82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9020B (zh) * 2020-12-08 2021-05-07 深圳新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ble通信方法和蓝牙芯片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7805A (zh) * 2011-06-06 2014-02-19 苹果公司 用于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
CN103733661A (zh) * 2011-07-25 2014-04-16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蓝牙通信系统中用于提供简档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40860A (zh) * 2014-02-27 2014-06-04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4678381A (zh) * 2013-11-28 2015-06-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测距的方法、系统、收信终端和发信终端
CN106878917A (zh) * 2015-12-11 2017-06-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和数据采集器
CN109076624A (zh) * 2016-05-13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建立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5431A (zh) * 2014-05-30 2015-11-04 络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蓝牙装置及其蓝牙联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7805A (zh) * 2011-06-06 2014-02-19 苹果公司 用于促进附件与多个设备之间的交互操作的技术
CN103733661A (zh) * 2011-07-25 2014-04-16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蓝牙通信系统中用于提供简档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78381A (zh) * 2013-11-28 2015-06-03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测距的方法、系统、收信终端和发信终端
CN103840860A (zh) * 2014-02-27 2014-06-04 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6878917A (zh) * 2015-12-11 2017-06-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传输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和数据采集器
CN109076624A (zh) * 2016-05-13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建立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8250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1156B2 (en) Location determination for white space utilization
US7231225B2 (en) Push-to-talk handling in a dual processor environment
CN102404861B (zh) 控制用户接入网络的方法及便携式wifi热点设备
KR101531924B1 (ko) 블루투스 부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3556715B (zh)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220201775A1 (en) Source device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through bluetooth connec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US20200004614A1 (en) Broadcast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9775031B2 (en) Techniques for discovery of wi-fi serial bus and wi-fi docking services
CN110177357B (zh) 一种蓝牙管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117453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918250B (zh) 蓝牙通信器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CN110300393B (zh) 蓝牙通信装置、蓝牙通信系统以及蓝牙通信方法
CN10545136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6304030B (zh) 一种基于虚拟身份信息的通讯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14738B (zh) 无线音频源切换
KR20210137390A (ko) 다중 전송 및 수신 지점 통신의 충돌을 관리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084092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CN112306685A (zh) 任务隔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32098B (zh) 通信器、中央通信装置以及蓝牙通信系统
US10237861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20090181711A1 (en) Push-to-talk handling in a dual processor environment
CN109151744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91278A (zh) 一种通过蓝牙设备播放音频的方法及终端
CN113115295B (zh) 用于移动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0225495B (zh) 蓝牙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