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9904A - 车载噪声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车载噪声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9904A
CN102449904A CN2010800234894A CN201080023489A CN102449904A CN 102449904 A CN102449904 A CN 102449904A CN 2010800234894 A CN2010800234894 A CN 2010800234894A CN 201080023489 A CN201080023489 A CN 201080023489A CN 102449904 A CN102449904 A CN 102449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vehicle
noise filter
pair
electrical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34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冈保彦
小林秀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ad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ad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ad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ada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49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99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4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 component, e.g. fus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1/00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of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车载噪声滤波器,其能够在FM无线电频带中抑制在一对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从而允许甚至在FM无线电频带中运用噪声滤波器电路的固有噪声衰减性能。车载噪声滤波器包括接地板(1)、线圈(2)、一对电容器(3a、3b)和导电性接屏蔽板(4)。接地板(1)接地在车辆本体中。导线围绕线圈(2)卷绕。所述一对电容器(3a、3b)被设置成使得线圈(2)介于所述一对电容器(3a、3b)之间且电连接到线圈(2)和接地板(1)以便形成π型滤波器电路。导电性接屏蔽板(4)接地在接地板(1)中且设置在所述一对电容器(3a、3b)之间以便屏蔽在所述一对电容器(3a、3b)之间的电场耦合。

Description

车载噪声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噪声滤波器,且更具体地涉及能够甚至在FM无线电频带(非常高的频带)中改善噪声衰减性能的车载噪声滤波器。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了用于去除车载电部件的噪声的各种类型的噪声滤波器。例如,防雾线和无线电天线通常一起设置在车辆的同一后窗上。在这种情况下,噪声滤波器与用于向防雾线供电的布线串联连接,以便防止例如AM无线电受到在布线上叠加的噪声不利影响。
考虑到安装空间和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车载噪声滤波器需要尺寸小并且重量轻。例如,专利文件1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尺寸减小和热辐射减小的噪声滤波器。在专利文件1中,由π型低通滤波器构成的噪声滤波器被作为示例。该噪声滤波器具有滤波器电路,该滤波器电路具有允许直流通过其中的功能,并且该噪声滤波器实现了在AM无线电频带(中波到短波频带)中的最大噪声抑制量(插入损耗)。
近年来,车载电部件的控制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要控制的系统的数量已经变大。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开始采用许多电控制单元(ECU)。ECU的工作速度已经变得更快并且对应地,噪声发生的频率增加且噪声频率变得更高,也导致对FM无线电的不利影响。
通过使用常规的噪声滤波器,比如在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噪声滤波器,可以对于AM无线电频带获得足够的噪声抑制量,然而,对于FM无线电频带,则通常不能获得足够的噪声抑制量。这是因为输入侧噪声不能穿过滤波器电路,而是由于在噪声滤波器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场耦合的影响而直接漏到输出侧,这阻止了获得足够的噪声衰减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已经在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38750公开了能够通过使用用于屏蔽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场耦合的屏蔽板甚至在FM无线电频带中提供高的噪声衰减性能的车载噪声滤波器。
这种车载噪声滤波器是π型构造,其中在两个电容器之间设置了一个线圈(电容器-线圈-电容器)。由于需要减小尺寸,两个电容器彼此对置设置。在AM无线电频带周围,具有这种构造的滤波器电路通过在电容器本体和电容器引线之间产生串联共振而实现了大的衰减量。
引用列表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国际公布号2007/202902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通过利用上述主要支持AM无线电频带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电路构造设计用于FM无线电频带的滤波器中,每个元件的下述行为需要考虑。也就是说,在高频带中,电容器部分用作等效串联电感器。而且,通过利用磁芯,线圈部分在AM无线电频带中表现出高电感值,然而,在高频带中,电感由于磁导率减小的影响而变得较低,且出现线圈之间的耦合电容,结果使线圈部分变得等效于线圈和耦合电容的并联电路。因此,在比如FM无线电频带的高频带中,噪声滤波器不呈现π型构造,在π型构造中在两个电容器之间设置一个线圈(电容器-线圈-电容器),而是呈现电容器部分的等效串联电感器-线圈部分电感器和耦合电容的等效并联电路-电容器部分的等效串联电感器的构造。
然而,在实际的安装条件下,噪声滤波器的一对输入侧电容器和输出侧电容器设置成彼此对置,用于减小整个噪声滤波器的尺寸,且最终,电容器作为缩短彼此的终端的耦合线路。因而,仅利用等效串联电感器的衰减设计是不够的。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了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FM无线电频带中抑制一对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并允许噪声滤波器电路甚至在FM无线电频带中提供其初始噪声衰减性能的车载噪声滤波器。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载噪声滤波器,包括:接地板,所述接地板用于接地到车辆本体;线圈,导线围绕所述线圈卷绕;一对电容器,所述一对电容器被设置成夹着线圈且电连接到线圈和接地板以便提供π型滤波器电路;以及导电性屏蔽板,所述导电性屏蔽板设置在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以便屏蔽在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并接地到接地板。
所述导电性屏蔽板可以设置在所述一对电容器中的每一个和一个线圈之间。
线圈的导线可以在这样的方向卷绕以便在该方向产生漏电场,所述漏电场抵消在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产生的电场耦合的电场。
在从车载噪声滤波器的输入端子观察时,当连接到输入端子侧的电容器设置在线圈的轴向右侧时,线圈可以是右手卷绕,而当连接到输入端子侧的电容器设置在线圈的轴向左侧时,线圈可以是左手卷绕。
所述一对电容器可以被设置成使得所述一对电容器的面积较小的表面彼此对置以便减小对置面积。
此时,所述一对电容器可以被设置成彼此相对,以便平行于与线圈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从两侧夹着线圈。
接地板可以具有用于固定到车辆本体的扩张部分,且扩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对置的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
扩张部分可以被形成为使得从所述扩张部分到所述一对电容器分别连接到接地板的连接点的距离相等。
导线可以围绕线圈卷绕使得导线的在线圈两端处的端部在同一方向延伸且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扩张部分可以具有临时闭锁爪,所述临时闭锁爪将被闭锁在形成于车辆本体中的临时闭锁孔中。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抑制在一对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从而甚至在FM无线电频带提供高的噪声衰减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部件的布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部件的布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相对于频率的曲线图。
图4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部件的布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中的电场方向的顶视图。
图6是解释这样一个示例的顶视图,在该示例中,图5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中的电容的布置位置和线圈卷绕方向被反向。
图7是用于解释由于线圈卷绕方向的差异而对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相对于频率的曲线图。
图8是用于解释这样一种状态的顶视图,在该状态中,以与图6相同的方式布置了车载噪声滤波器的电容器和左手卷绕线圈。
图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部件的布置示例的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接地板的扩张部分的示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图1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部件的布置示例的示意图。图1(a)是顶视图,而图1(b)是沿图1(a)的b-b线截取的横截面图。如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主要包括接地板1、线圈2、一对电容器3a和3b以及导电性屏蔽板4。这些部件容纳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30中。
接地板1被设置成用于车辆本体的接地。当噪声滤波器被安装时,接地板1固定到车辆本体(未显示)且电连接到噪声滤波器。接地板1设置在外壳30的后表面侧上以便覆盖外壳30的基本上整个后表面。接地端子15和16电连接到接地板1。接地端子15和16分别延伸穿过形成在外壳30中的预先确定的通孔以便设置在外壳30内。例如,接地端子15和16可通过以直角弯曲片状接地板1的一部分以直立升高所述一部分来形成或者可以通过焊接等电连接到接地板1。而且,接地板1具有扩张部分12,在扩张部分12中,螺钉(未显示)穿过连接孔13拧到车辆本体。车载噪声滤波器通过连接孔13拧到车辆本体。
线圈2通过卷绕导线而获得。在该示例性示例中,围绕磁芯卷绕导线增加线圈2的电感。线圈2的第一端子连接到噪声滤波器的输入端子10,而线圈2的第二端子连接到噪声滤波器的输出端子20。用于外部连接的布线分别电连接到输入端子10和输出端子20。
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连同线圈2一起构成π型滤波器电路。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被设置成将线圈2夹在其间。更具体地说,在该示例性示例中,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平行于线圈2的轴向方向从两侧夹着线圈2。电容器3a的第一端子连接到输入端子10,而电容器3a的第二端子连接到接地端子15。同时,电容器3b的第一端子连接到接地端子16,而电容器3b的第二端子连接到输出端子20。也就是说,电容器3a的第一端子通过输入端子10电连接到线圈2的第一端子,而电容器3b的第二端子通过输出端子20电连接到线圈2的第二端子。利用该构造,获得了π型滤波器电路,在π型滤波器电路中,一个线圈设置在两个电容器之间(电容器-线圈-电容器)。
为本发明最有特点的部分的导电性屏蔽板4被设置成用于屏蔽在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之间的电场耦合。导电性屏蔽板4接地到接地板1并且电连接到接地板1。导电性屏蔽板4延伸穿过形成在外壳30中的预先确定的通孔以便设置在外壳30内。与上述接地端子15和16一样,导电性屏蔽板4可通过以直角弯曲接地板1的一部分以直立升高所述一部分来形成或者可通过焊接等电连接到接地板1。导电性屏蔽板4仅需要介于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之间。在示例性示例中,导电性屏蔽板4被设置在电容器3a和线圈2之间。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导电性屏蔽板4可以设置在电容器3b和线圈2之间。
具体地,如根据图1(b)所清楚的是,导电性屏蔽板4置于电容器3a和线圈2之间实现了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之间的电场耦合的屏蔽。这抑制了甚至在FM频段中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之间的电场耦合,使得高噪声衰减性能能够被运用。
此外,因为导电性屏蔽板4被设置成用于屏蔽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之间的电场耦合,所以导电性屏蔽板4的高度的增加允许电场耦合的屏蔽系数增加。从接地板1延伸的导电性屏蔽板4可被进一步弯曲以覆盖电容器的上部。
而且,所述一对电容器可被设置成使得所述一对电容器的较低高度表面彼此对置以便减小其对置面积。该细节将在稍后进行描述。这使得能够减小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进一步,所述一对电容器不必完全彼此相对设置,而是可以被设置成在水平方向在位置上彼此略微偏移,如在示例性示例中那样。
在呈现在高频带中电容器部分的等效串联电感器-线圈部分电感器和耦合电容的等效并联电路-电容器部分的等效串联电感器的构造的π型滤波器的情形中,线圈部分由1/4波长线的连接使得能够将由电容器部分的等效串联电感器获得的衰减量增加至多于两倍。也就是说,具有这种构造的滤波器电路的衰减特性由通过电容器部分的等效串联电感器获得的衰减量支配。注意,线圈部分的等效并联电路的谐振允许将由等效并联电路获得的衰减量加到由1/4波长线获得的衰减量,从而获得较大的衰减量。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图2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部件的布置示例的示意图。图2(a)是顶视图,而图2(b)是沿图2(a)的b-b线截取的横截面图。在图2中,具有与图1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相同附图标记部件等同。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之处在于,导电性屏蔽板设置在一对电容器中的每一个和一个线圈之间。更具体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具有两个导电性屏蔽板4a和4b,所述两个导电性屏蔽板4a和4b中的一个设置在电容器3a和线圈2之间,而所述两个导电性屏蔽板4a和4b中的另一个设置在电容器3b和线圈2之间。如在第一实施方式那样,导电性屏蔽板4a和4b分别通过形成在外壳中的预先确定的通孔接地到接地板1。
如上文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被构造成通过使用两个导电性屏蔽板来屏蔽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相比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形中的电场耦合可以被更可靠地屏蔽。
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效果将利用图3来说明。图3是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相对于频率的曲线图。图3的输入/输出特性是图2所示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特性,且在不存在导电性屏蔽板时的特性作为对比实施例用灰度线表示。
如所示,可以看到,本发明的具有导电性屏蔽板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衰减量小于没有导电性屏蔽板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衰减量。即,理解到,导电性屏蔽板可以屏蔽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
所示的输入/输出特性仅是示例且也受滤波器电路本身的特性影响。因而,能够通过优化滤波器常数来进一步提高噪声衰减特性。
进一步,如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情形中那样,当使用两个导电性屏蔽板来夹着线圈时,线圈的通过施加电流产生的热量可以被传递到导电性屏蔽板以被释放地接地板。这有利地减小传递至电容器侧的热量。也就是说,导电性屏蔽板不仅可以屏蔽电场耦合而且也可以产生热辐射效果。结果,稳定电容器的温度特性是可能的。
其他构造和效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那些构造和效果相同且详细说明被省略。
假定相位延迟由线圈设定为90°,则可以在接地端子15和16之间产生电势差,使得接地端子15和16优选地可靠地接地。如果接地不充分,则电势差也在导电性屏蔽板4a和4b之间产生,从而降低电场屏蔽效果。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实现更可靠接地的结构。图4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部件的布置示例的示意图。图4(a)是顶视图,而图4(b)是沿图4(a)的b-b线截取的横截面图。在图4中,具有与图1和图2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基本上与图1和图2所示的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等同。
如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之处在于,接地板的扩张部分关于线圈对称设置。更具体地,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接地板1设置成基本上覆盖外壳30的整个后表面且具有用于仅在一侧(图1和2的上侧)固定到车辆本体的扩张部分12。另一方面,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接地板1基本上覆盖外壳30的整个后表面且具有关于线圈2对称设置的扩张部分12a和12b。在扩张部分12a和12b中形成了用于拧到车辆本体的连接孔13a和13b,并且车载噪声滤波器通过连接孔13a和13b牢固地拧到车辆本体。利用该构造,接地端子15和16可靠地接地到车辆本体,从而防止了电势差的产生。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线圈导线的卷绕方向和在一对电容器之间产生的电场耦合的电场方向之间的关系将被描述。图5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电场方向的顶视图。在图5中,具有图2中所示的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基本上与图5所示的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等同。图5的车载噪声滤波器通过对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增加电场方向来获得。
当连接到输入端子10的电容器3a具有正电荷时,负电荷在连接到输出端子20的电容器3b中产生。此时,如所示,端部被短路的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由从电容器3a通到电容器3b的电场EC电场耦合。
假定在由设置在该对电容器3a和3b之间的线圈2中产生的磁场引起的漏电场从电容器3b通到电容器3a,则电场EC可被抵消。也就是说,当线圈2的导线被卷绕以便产生在该方向引起漏电场EL的磁场H而抵消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被电场耦合所用的电场EC时,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之间的电场耦合可被抑制。
更具体地,所述一对电容器在从连接到输入端子10的电容器3a至连接到输出端子20的电容器3b的方向上被电场耦合,使得在从输入端子10观察时,当电容器3a设置在线圈2的轴向左侧时,线圈2应左手卷绕。这引起在从输入端子10至输出端子20的方向的磁场,该磁场又引起在从电容器3b至电容器3a的方向的漏电场EL
图6是用于解释图5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中的电容器的布置位置和线圈卷绕方向被反向的示例的顶视图。在图6中,具有与图5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件基本上与图5所示的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等同。如图6所示,在从输入端子10观察时,当电容器3a设置在线圈2的轴向右侧时,线圈2应右手卷绕。这引起在从输出端子20至输入端子10的方向的磁场,该磁场又引起在从电容器3b至电容器3a的方向的漏电场EL
通过按如上所述的将电容器的布置位置和线圈卷绕方向考虑进去,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可以被抑制。这里,将利用图7来描述由于线圈卷绕方向的差异而对输入/输出特性的影响。图7分别表示右手卷绕线圈和左手卷绕线圈的输入/输出特性。更具体地,右手卷绕线圈的特征曲线表示在按图6所示布置右手卷绕线圈和电容器的情形中获得的特性。左手卷绕线圈的特征曲线表示在图8所示的构造中获得的特性,其中左手卷绕线圈和电容器以与图6所示相同的方式布置,即,其中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没有被抑制。为了使现象简化,利用不具有导电性屏蔽板的车载噪声滤波器执行测量。
如所示,可以看出,当线圈为右手卷绕时,即,当线圈在这样的方向卷绕使得在该方向产生漏电场而抵消电容器对被电场耦合所用的电场时,尤其是在高频带中衰减量被更多地减小。
甚至是在提供了本发明的导电性屏蔽板的情形中获得了相同的结果,且由线圈卷绕方向引起的效果与由使用导电性屏蔽板引起的效果相加允许尤其是在高频带中进一步减小衰减量。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图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部件的布置示例的示意图。图9(a)是顶视图,而图9(b)是沿图9(a)的b-b线截取的横截面图。在图9中,具有与图1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等同。
如所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具有这样的构造,在该构造中,一对电容器3a和3b被设置成使得电容器3a和3b的面积较小的表面彼此对置以便减小对置面积。更具体地,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被设置成使得其较低高度表面彼此对置。例如,陶瓷电容器等包括宽的前表面和窄的侧表面,且通过将窄的侧表面设置成彼此相对,对置面积可被减小。这可进一步抑制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此外,面积较小表面的对置设置允许实现车载噪声滤波器的厚度减小。
而且,在示例性示例中,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设置成彼此相对,以便平行于与线圈2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从两侧夹着线圈。利用该布置,线圈2的与线圈2的轴向方向平行的侧是开放的。线圈2中产生的热量通常在线圈的侧方向辐射。因而,线圈2的侧的开放提高热辐射效果以减小热量传递到电容器3a和3b。
接地板1具有用于固定到车辆本体的扩张部分12,且扩张部分12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对置的一对电容器3a和3b之间。更具体地,扩张部分12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成在所述一对电容器3a和3b之间突出到线圈2侧至使得扩张部分12的连接孔13不与线圈2干涉的程度。这允许车载噪声滤波器的尺寸减小。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扩张部分12被形成为使得从扩张部分12至电容器3a和3b分别连接到接地板1的连接点的距离相等。也就是说,从扩张部分12的连接孔13至接地端子15的距离和从连接孔13至接地板1的距离彼此相等。更具体地,接地端子15和16中的每一个与扩张部分12的连接孔13之间的关系设置成关于与线圈2的轴线垂直的中心线线对称。这使得难以在接地端子15和16之间产生电势差,从而确保稳定接地。
而且,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那样,分别在电容器3a和线圈2之间以及在电容器3b和线圈2之间设置了两个导电性屏蔽板4a和4b。此外,导电性屏蔽板4a和扩张部分12的连接孔13之间的距离与导电性屏蔽板4b和连接孔13之间的距离相等允许导电性屏蔽板4a和4b可靠地屏蔽电场。进一步,线圈2中产生的热量到导电性屏蔽板4a和4b的传递使得电容器的温度特性能够被稳定。
此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如所示,导线围绕线圈2卷绕使得导线的在线圈2的两端处的端部在同一方向延伸且处于同一高度位置(此外,方向反向180度)。输入端子10和输出端子20平行于线圈2的轴线设置。结果,可以实现对称结构,包括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
当在输入电容器和输出电容器的接地路径之间存在差异时,在高频带中在输入侧电容器和输出侧电容器中出现电势差,且由电容器产生的电场根据线圈卷绕设计而被加到由线圈产生的电场或从由线圈产生的电场减去,这可导致出现电场变化。这可最终不利地影响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场耦合。然而,当接地端子15和16、导电性屏蔽板4a和4b以及线圈的导线关于与线圈2的轴线垂直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时,如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那样,可以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建立电稳定状态。因而,尤其是在高频带中能够稳定地减少衰减量而不受线圈卷绕方向等影响。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可显著地减小电容器之间的耦合程度,实现电稳定状态,并且使尺寸和厚度能够减小。
将利用图10描述接地板的扩张部分。图10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的接地板的扩张部分的示例的透视图。如所示,扩张部分可以具有临时闭锁爪50,临时闭锁爪50将被闭锁在形成于车辆本体中的临时闭锁孔(未显示)中。临时闭锁爪50具有将被插入临时闭锁孔中的闭锁部51和用于在插入之后根据需要将临时闭锁爪50从临时闭锁孔中移除的凸出部52。为了将车载噪声滤波器固定到车辆本体,首先,将临时闭锁爪50插入形成于车辆本体中的临时闭锁孔中,由此噪声滤波器和车辆本体被临时固定。此后,将螺钉等拧到连接孔13中,从而方便固定到车辆本体。在车载噪声滤波器出故障的情况下,挤压凸出部52使得能容易地移除车载噪声滤波器,以便更换。
本发明的车载噪声滤波器不限于上述示例性示例,而是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例如,如由本发明人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38750中公开的,也可在该车载噪声滤波器中采用用于屏蔽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的电场耦合的屏蔽板。
附图标记说明
1:接地板
2:线圈
3a、3b:电容器
4、4a、4b:导电性屏蔽板
10:输入端子
12、12a、12b:扩张部分
13、13a、13b:连接孔
15、16:接地端子
20:输出端子
30:外壳
50:临时闭锁爪
51:闭锁部
52:凸出部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噪声滤波器,包括:
接地板,所述接地板用于接地到车辆本体;
线圈,导线围绕所述线圈卷绕;
一对电容器,所述一对电容器被设置成夹着所述线圈,并且所述一对电容器电连接到所述线圈和所述接地板以便提供π型滤波器电路;以及
导电性屏蔽板,所述导电性屏蔽板设置在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以便屏蔽在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的电场耦合并接地到所述接地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其中所述导电性屏蔽板设置在所述一对电容器中的每一个电容器和一个线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其中所述线圈的导线卷绕的方向使得在所述方向上产生漏电场,所述漏电场抵消在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产生的电场耦合的电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其中当连接到输入端子侧的电容器设置在从所述车载噪声滤波器的所述输入端子观察到的所述线圈的轴向右侧时,所述线圈是右手卷绕,而当连接到所述输入端子侧的电容器设置在所述线圈的轴向左侧时,所述线圈是左手卷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其中所述一对电容器被设置成使得所述一对电容器的面积较小的表面彼此对置以便减小对置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其中所述一对电容器被设置成彼此相对,以便平行于与所述线圈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从两侧夹着所述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其中所述接地板具有用于固定到所述车辆本体的扩张部分,并且所述扩张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对置的所述一对电容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其中所述接地板具有用于固定到所述车辆本体的扩张部分,并且所述扩张部分被形成为使从所述扩张部分到所述一对电容器分别连接到所述接地板的连接点的距离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其中所述导线围绕所述线圈卷绕使得所述导线的在所述线圈的两端处的端部在同一方向上延伸且处于同一高度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噪声滤波器,其中所述接地板具有用于固定到所述车辆本体的扩张部分,且所述扩张部分具有临时闭锁爪,所述临时闭锁爪将被闭锁在形成于所述车辆本体中的临时闭锁孔中。
CN2010800234894A 2009-05-29 2010-05-18 车载噪声滤波器 Pending CN1024499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1374 2009-05-29
JP2009-131374 2009-05-29
PCT/JP2010/058364 WO2010137492A1 (ja) 2009-05-29 2010-05-18 車載用ノイズフィル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9904A true CN102449904A (zh) 2012-05-09

Family

ID=43222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34894A Pending CN102449904A (zh) 2009-05-29 2010-05-18 车载噪声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81194A1 (zh)
JP (1) JPWO2010137492A1 (zh)
CN (1) CN102449904A (zh)
GB (1) GB2482646A (zh)
WO (1) WO2010137492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3522A (zh) * 2013-07-08 2015-01-1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噪声滤波装置
CN104980119A (zh) * 2014-04-14 2015-10-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的噪声移除电路和包括噪声移除电路的线束组件
CN108702139A (zh) * 2016-03-04 2018-10-2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噪声滤波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4917B2 (ja) 2011-03-24 2015-01-14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6298974B2 (ja) * 2013-08-09 2018-03-28 北川工業株式会社 出力ノイズ低減装置
KR101514554B1 (ko) * 2013-10-18 2015-04-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복합 전자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JP6044876B2 (ja) * 2013-12-25 2016-12-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アース構造
KR102004783B1 (ko) * 2014-02-04 2019-07-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복합 전자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JP6489859B2 (ja) * 2014-02-13 2019-03-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装置
JP2015204527A (ja) * 2014-04-14 2015-11-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フィル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ワイヤハーネス組立体
JP6438677B2 (ja) * 2014-05-13 2018-12-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ハーネス
WO2016071498A1 (de) * 2014-11-06 2016-05-12 Hirschmann Car Communication Gmbh Kontaktierungspin aus kupferdraht
KR101664667B1 (ko) * 2015-03-10 2016-10-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Emc 특성을 개선한 출력터미널
JP6822759B2 (ja) * 2015-04-27 2021-01-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フィル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291463B2 (ja) 2015-09-24 2018-03-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ノイズフィル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1554752B2 (en) * 2019-09-03 2023-01-17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Wavetrap for a vehicle defroster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8913A (en) * 1979-04-17 1980-10-30 Tdk Corp Passive composite element
JPH0232223U (zh) * 1988-08-22 1990-02-28
JPH04257111A (ja) * 1991-02-09 1992-09-11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チップπ型フィルタ
JPH1140920A (ja) * 1997-07-22 1999-02-12 Taiyo Yuden Co Ltd 複合部品
JP2004153502A (ja) * 2002-10-30 2004-05-27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複合部品
CN101253587A (zh) * 2005-08-15 2008-08-27 原田工业株式会社 噪音滤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3964A (ja) * 2000-09-13 2002-03-29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電子機器の筐体構造
JP2007214443A (ja) * 2006-02-10 2007-08-23 Nec Corp 筐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8198785A (ja) * 2007-02-13 2008-08-28 Alps Electric Co Ltd 高周波ユニット
JP4605192B2 (ja) * 2007-07-20 2011-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8913A (en) * 1979-04-17 1980-10-30 Tdk Corp Passive composite element
JPH0232223U (zh) * 1988-08-22 1990-02-28
JPH04257111A (ja) * 1991-02-09 1992-09-11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チップπ型フィルタ
JPH1140920A (ja) * 1997-07-22 1999-02-12 Taiyo Yuden Co Ltd 複合部品
JP2004153502A (ja) * 2002-10-30 2004-05-27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複合部品
CN101253587A (zh) * 2005-08-15 2008-08-27 原田工业株式会社 噪音滤波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3522A (zh) * 2013-07-08 2015-01-1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噪声滤波装置
CN104980119A (zh) * 2014-04-14 2015-10-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的噪声移除电路和包括噪声移除电路的线束组件
US9780754B2 (en) 2014-04-14 2017-10-03 Yazaki Corporation Noise removal circuit of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980119B (zh) * 2014-04-14 2018-03-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线束的噪声移除电路和包括噪声移除电路的线束组件
CN108702139A (zh) * 2016-03-04 2018-10-2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噪声滤波器
CN108702139B (zh) * 2016-03-04 2022-09-3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噪声滤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120820D0 (en) 2012-01-11
JPWO2010137492A1 (ja) 2012-11-15
US20120081194A1 (en) 2012-04-05
WO2010137492A1 (ja) 2010-12-02
GB2482646A (en) 201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9904A (zh) 车载噪声滤波器
US7961065B2 (en) Noise filter
JP4524318B2 (ja) 車載用ノイズフィルタ
US4791426A (en) Active antenna in the rear window of a motor vehicle
JP2011082985A (ja) 電磁フィルタ装置および当該電磁フィルタ装置を備える電子機器
US4131824A (en) Filter device for high frequency generating device
JP2012129631A (ja) 車載機器用高周波ノイズフィルタ、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駆動回路
JP5881532B2 (ja)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用ノイズフィルタ
JP2018170622A (ja) アンテナ装置
TW441172B (en) Noise suppressing apparatus
JP5570055B2 (ja) 車載機器用コンデンサ型高周波ノイズフィルター
JP5692903B2 (ja) 車載機器用高周波ノイズフィルタおよびフィルタ結線方法
US7034756B2 (en) Antenna coil device
KR20050036522A (ko) 공진기 노치 필터
JP4838048B2 (ja) 有極型帯域阻止フィルタ
JP6438677B2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ハーネス
CN100378897C (zh) 磁控管
JP2007295403A (ja) 車両用ガラス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とこのガラス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を備えた車両
JP6594360B2 (ja) フィルタ装置
JP3753325B2 (ja) マグネトロン用チョークコイル、マグネトロン用lcフィルタ及びマグネトロン
JP4807241B2 (ja) コイル部品の実装構造
JP5007499B2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アレイ
JPS59208902A (ja) 2周波同調形アンテナ
JP2012216996A (ja) アンテナ用コイル装置
JPS6029231Y2 (ja) 濾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