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7710B - 移动磁场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磁场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37710B CN102437710B CN201110301962.7A CN201110301962A CN102437710B CN 102437710 B CN102437710 B CN 102437710B CN 201110301962 A CN201110301962 A CN 201110301962A CN 102437710 B CN102437710 B CN 1024377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e piece
- magnet
- row
- magnetic field
- sp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20—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out armatures
- H01F7/202—Electromagnets for high magnetic field strength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10—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storing energy
- F03D9/12—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storing energy storing kinetic energy, e.g. using flywheel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03D9/25—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3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86—Outer rotors
- H02K1/2787—Out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89—Out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91—Surface mounted magnets; Inset magn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6/00—Machines with more than one rotor or stator
- H02K16/02—Machines with one stator and two or more ro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 H02K41/031—Synchronous motors; Motors moving step by step; Reluctance motors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typ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4/00—Machines in which the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a plasma or flow of conductive liquid or of fluid-borne conductive or magnetic particles and a coil system or magnetic field converts energy of mass flow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vice versa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9/0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 H02K49/10—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of the permanent-magnet type
- H02K49/102—Magnetic gearings, i.e. assembly of gears, linear or rotary, by which motion is magnetically transferred without physical contac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2—Additional mass for increasing inertia, e.g. flywheels
- H02K7/025—Additional mass for increasing inertia, e.g. flywheels for power storag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24—Generating plasma
- H05H1/26—Plasma torches
- H05H1/30—Plasma torches using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e.g. high frequency or microwave energ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8—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electric generators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e.g. with turbines
- H02K7/1807—Rotary generators
- H02K7/1823—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rbines or similar engines
- H02K7/183—Rotary generator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urbines or similar engines wherein the turbine is a wind turbine
- H02K7/1838—Generators mounted in a nacelle or similar structure of a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near Motors (AREA)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 Dynamo-Electric Clutches, Dynamo-Electric Brake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移动磁场的移动速度比以往快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该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具有由以N极和S极成列交替排列的方式且以第一间距配置的多个磁铁(3)构成的磁铁列(5)。该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具备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及9),它们与磁铁列(5)之间隔开间隔,将磁铁列(5)夹在之间,并且沿磁铁列(5)延伸且在相互间以规定的相位差配置。第一磁极片列(7)通过多个具有与磁铁列(5)的至少相邻的两个磁铁对置的长度的第一磁极片(8)以第二间距且以成列的方式配置而构成。第二磁极片列(9)也与第一磁极片列(7)同样地构成。使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及9)以及磁铁列(5)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以规定的相对速度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及利用使用了该装置的高速移动磁场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第345270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一种用于产生连续铸造中使用的移动磁场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452709号公报
在现有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中,无法使移动磁场的移动速度成为高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移动磁场的移动速度比以往快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了移动磁场产生装置所产生的高速的移动磁场的设备。
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具备:N极和S极成列而交替排列地以第一间距配置的多个磁铁所构成的磁铁列;与所述磁铁列之间隔开间隔,将所述磁铁列夹在之间,沿着所述磁铁列延伸且在相互之间具有规定的相位差而配置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第一磁极片列将具有至少与相邻的两个磁铁对置的长度的多个第一磁极片以第二间距成列配置而构成。第二磁极片列将具有至少与相邻的两个磁铁对置的长度的多个第二磁极片以第二间距成列配置而构成。并且,以如下方式决定第一及第二间距以及相位差,即,在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以及磁铁列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以规定的相对移动速度移动时,由磁铁列中的连续的n个(n为N以下的自然数)磁铁产生的磁通形成合成磁通,该合成磁通依次通过与n个磁铁对置的第一磁极片列中的第一磁极片和与n个磁铁对置的第二磁极片列中的第二磁极片,从而形成以比规定的相对移动速度快的速度进行移动的高速移动磁场。相对移动速度是指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以及磁铁列的一方移动的情况、另一方移动的情况或两者移动的情况下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以及磁铁列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移动的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使合成磁通以比相对移动速度快的速度移动,从而能够简单地形成高速移动磁场。
具体而言,将一单元的基准移动长度决定为L时,每基准移动长度的磁铁列的多个磁铁的个数为2N。在此,若为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则基准移动长度是旋转的旋转构件以机械角计旋转360度时的旋转构件的移动长度,若为直线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则基准移动长度是与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旋转构件以机械角计旋转360度时的旋转构件的移动长度相当的直线移动构件的移动长度。并且,磁铁列的第一间距τp为τp=L/(2·N),每基准移动长度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中各自的磁极片的个数M为M=N+a,a为除0之外的整数(a=…-3,-2,-1,1,2,3,…),在磁极片的第二间距τs为τs=L/M时,合成磁极间距τt为τt=L/|(2·a)|,若磁极片移动速度为vs,磁铁列移动速度为vm,则合成磁极移动速度vt为vt=(M/a)·vs-(N/a)·vm。
需要说明的是,合成磁极间距τt是指当磁极片列以速度vs移动时,合成磁极的移动速度vt为vs的(M/a)倍,当磁铁列以速度-vm移动时,合成磁极的移动速度vt为vm的(N/a)倍。使磁极片列和磁铁列中的任一方移动都能得到以高速进行移动的磁场,在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能得到以更高速进行移动的磁场。
需要说明的是,磁铁列、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可以分别具有直线的形状,并且,磁铁列、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也可以分别具有同心的环状形状。
若设置具有可动磁铁列的移动机构,则能够得到直线型或旋转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可动磁铁列由以与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中的至少一方对置的方式,将N极和S极成列而交替排列地以规定的间距配置的多个磁铁所构成。
另外,若设置以与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至少一方对置的方式将构成多个磁极的多个线圈以规定的间距配置而成的磁极列,则能够构成作为直线电动机、旋转型电动机以及旋转型或直线型的发电机的电气设备。现有的旋转型电动机为了减少铜损而增加绕组的线径时,需要增大齿缝面积,从而使磁阻增加,存在最大推力饱和的问题。与此相对,在利用了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旋转型电动机的情况下,即使增加绕组的卷数或线径,磁阻也几乎不变,能够增加绕组的占有体积,并能够增大单位尺寸的额定推力密度及最大推力,从而可以提供能够有助于节省能量的高效率的旋转型电动机。另外,在现有的发电机中,为了在高效率区域即高速区域工作,使用增速齿轮而使发电机以高速旋转。但是,齿轮的寿命和破损会成为成本方面和维护的课题。并且,齿轮复杂而存在不能使发电机小型化的问题。与此相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发电机中,与转子的旋转速度相比,合成磁场的转速高,因此即使低速也能产生高电压的感应电压,即使转子的旋转速度低也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发电,从而可以不需要齿轮,能够对维护、小型化、高效率化做出贡献。并且,利用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也能够构成展开成直线状的直线型发电机。
并且,若以与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至少一方对置的方式配置一个以上的霍尔元件,则可以得到能够通过霍尔元件的输出检测旋转角度的磁编码器。
并且,若构成为能够使具有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磁铁列的第一旋转结构体和具有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第二旋转结构体分别独立旋转,且在第一第二旋转结构体的内侧配置具备产生旋转磁场的多个励磁绕组的电动机定子,则能够得到第一旋转结构体和第二旋转结构体向相反方向旋转的对转式电动机。
并且,若在对转式电动机的第一旋转结构体上安装第一叶轮,在第二旋转结构体上安装第二叶轮,则能够得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向相反方向旋转的对转式风扇。
另外,若构成为能够使具有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磁铁列的第一旋转结构体和具有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第二旋转结构体分别独立旋转,且在第一及第二旋转结构体的内侧设置多个发电用绕组,在第一旋转结构体上安装第一叶轮,在第二旋转结构体上安装与第一叶轮反向旋转的第二叶轮,则能够得到对转式风力发电机。
并且,若具有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磁铁列的第一结构体和具有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第二结构体中的一方固定于发电电动机的旋转轴,且在第一结构体和第二结构体的中心部配置有转子,在转子上固定飞轮,其中,转子具备由以N极和S极成列交替排列的方式且以规定的间距配置的多个磁铁构成的磁铁列,则能够通过飞轮的旋转蓄积能量,可以得到能够将从发电电动机向飞轮蓄积的能量作为电力输出的飞轮电力储藏装置。
另外,若构成为能够使具有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磁铁列的第一旋转结构体和具有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第二旋转结构体分别独立旋转,且设置使第一旋转结构体旋转的第一电动机和使第二旋转结构体向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体的反向旋转的第二电动机,则能够得到利用产生的高速的移动磁场来获得重力屏蔽效果的重力屏蔽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至(C)是表示将本发明适用于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情况的结构和产生的合成磁通的流动的图,(D)至(F)是示意性示出通过(A)至(C)的合成磁通形成的合成磁极的图。
图2是简要示出支承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直线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4(A)至(C)是用于说明图3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直线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6(A)至(C)是用于说明图5的实施方式的动作的图。
图7(A)及(B)是表示旋转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直线电动机的结构的图。
图9(A)及(B)是表示旋转型电动机的结构的图。
图10(A)及(B)是表示旋转型电动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11(A)及(B)分别是表示单相发电机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高精度磁编码器的结构的图。
图13(A)及(B)是表示两个霍尔元件的输出波形的图。
图14是表示四个霍尔元件的配置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对转式电动机的结构的简要情况的图。
图16(A)及(B)是表示利用了图15的对转式电动机的励磁线圈为两相的对转式电动机的对转式风扇的结构的剖视图和半剖视图。
图17(A)及(B)是对转式风力发电机的成为局部剖面的主视图及侧视图。
图18是将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作为增速磁耦合器而适用于飞轮电力储藏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简要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将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适用于重力屏蔽装置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0是表示重力屏蔽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21(A)及(B)是表示磁铁列的旋转方向、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旋转方向、在内部产生的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的图。
符号说明:
1 移动磁场产生装置
3 磁铁
4 支承体
5 磁铁列
7 第一磁极片列
8 第一磁极片
9 第二磁极片列
10 第二磁极片
11 环状壁部
13 支承体
14 结构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实施方式和利用了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各种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A)至(C)是表示将本发明适用于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情况的结构和产生的合成磁通的流动的图,图1(D)至(F)是示意性示出通过图1(A)至(C)的合成磁通形成的合成磁极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具备:环状的磁铁列5,其由以N极和S极成列交替排列的方式且以第一间距τp配置的2N个(具体而言为24个)磁铁3构成;环状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及9,它们与环状的磁铁列5之间隔开间隔,将磁铁列5夹在之间,并且沿着磁铁列延伸且在相互间具有规定的相位差(以电角计为180度:以机械角计为τs/2)而配置。磁铁列5的各磁铁以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径向)表现出交替不同的磁极的方式被磁化。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磁铁列5能够通过将圆环状的磁性体由磁化机局部磁化而简单地得到。
如图2所示,磁铁列5由圆板状的具有刚性的第一支承体4支承而构成旋转结构体(第一结构体)6。第一支承体4固定在电动机M的轴上。环状的第一磁极片列7通过多个具有与磁铁列5的至少相邻的两个磁铁3对置的长度的第一磁极片8以第二间距τs且以成列的方式配置而构成。第二磁极片列9通过多个具有与磁铁列5的至少相邻的两个磁铁3对置的长度的第二磁极片10以第二间距τs且以成列的方式配置而构成。第一及第二磁极片8及10分别由铁片形成。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及9由具备在径向上对置的一对环状壁部11及12的第二支承体13支承。通过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及9和第二支承体13构成第二结构体1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及9以及磁铁列5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以规定的相对移动速度移动时,由磁铁列5中的连续的n个(n为N以下的自然数)磁铁3产生的磁通形成依次通过与n个磁铁3对置的第一磁极片列7中的第一磁极片8和与n个磁铁3对置的第二磁极片列9中的第二磁极片10的合成磁通φ。如图1(A)至(C)所示,合成磁通φ以磁铁3→第一磁极片8→磁铁3→第二磁极片10→磁铁3→第一磁极片8··的顺序将它们依次蜿蜒前进流过,并成为漏磁通φ′而构成环状的磁路。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两个环状的磁路。通过磁通流过两个环状的磁路,从而如图1(D)至(F)所示,形成两个旋转的合成磁极M1及M2。在此,合成磁极通过磁通流过环状的磁路而形成。图1(B)表示磁铁列5从图1(A)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τp/2后的状态,图1(C)表示磁铁列5从图1(A)的状态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了τp后的状态。观察与图1(A)至(C)对应的图1(D)至(F)时可知,磁铁列5仅旋转τp/2,合成磁极M1及M2就以机械角度旋转90度,磁铁列5仅旋转τp,合成磁极M1及M2就以机械角度旋转180度。即,能够形成以比磁铁列5的旋转速度(规定的相对移动速度)快的速度移动的高速移动磁场。高速移动磁场的移动速度vt由相对移动速度vs、上述的第一及第二间距τp及τs以及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相位差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磁铁列5的旋转速度为相对移动速度,但在使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及9旋转的情况下,它们的旋转速度成为相对移动速度,在使磁铁列5与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及9分别向相反方向旋转时,磁铁列5的旋转速度与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及9的旋转速度的合计速度成为相对移动速度。
在一单元的基准移动长度(磁铁列5旋转一圈的长度)为L时,若每基准移动长度L的磁铁列5的多个磁铁的个数为2N,则磁铁列5的第一间距τp为τp=L/(2·N),每基准移动长度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磁极片的个数M为M=N+a,a为除0以外的整数(a=…-3,-2,-1,1,2,3,…),在磁极片的第二间距τs为τs=L/M时,
相当于合成磁极的长度的合成磁极间距τt为τt=L/|(2·a)|,
当磁极片移动速度为vs,磁铁列移动速度为vm时,
合成磁极移动速度(高速移动磁场的移动速度)vt为vt=(M/a)·vs-(N/a)·vm。
当磁极片列以速度vs移动时,合成磁极的移动速度(高速移动磁场的移动速度)vt为vs的(M/a)倍,当磁铁列以速度-vm移动时,合成磁极的移动速度(高速移动磁场的移动速度)vt为vm的(N/a)倍。磁极片列和磁铁列中的任一方移动,都能够得到以高速移动的磁场,在两者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时,能够得到以更高速移动的磁场。
需要说明的是,磁铁列5、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及9可以分别具有直线的形状。
图3是表示设有筒状的移动机构117的直线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118的简要结构的图,该移动机构117具有可动磁铁列116,可动磁铁列116由与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01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107及109对置的以N极和S极成列交替排列的方式且以规定的间距配置的多个磁铁115构成。在该直线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118中,将支承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01的磁铁列105的未图示的第一支承体固定而作为第一结构体,将支承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107及109的未图示的第二支承体作为以规定的相对速度移动的第二结构体。其它的基本要素如以下这样。
基准移动长度 L
每基准移动长度的磁铁列105的磁铁103的个数2·N,N为自然数
磁铁列105的磁铁的间距τp τp=L/(2·N)
每基准移动长度的磁极片列中的磁极片的个数M
M=N+a,a为除0以外的整数(a=…-3,-2,-1,1,2,3,…)
磁极片的间距τs τs=L/M
合成磁极的磁极间距τt τt=L/|(2·a)|
磁极片移动速度 vs
磁铁列移动速度 vm
合成磁极移动速度(高速移动磁场的移动速度)vt vt=(M/a)·vs-(N/a)·vm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这样规定各要素。
L=360
2N=24
τp=15
M=13,a=1
τs=27.69
τt=180
M/a=13
N/a=12
需要说明的是,在vt、vs、vm的值为负数的情况下,意味着移动方向相反。另外,L及τt表示相对的长度,没有限定为电角。
如图4(A)至(C)所示,当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107及109移动Δx时,移动机构117移动13Δx。即,合成磁场以增速比M/a倍的速度移动而形成移动磁场,其结果是,移动机构117以相对速度的M/a倍的速度移动。
图5与图3同样,表示设有筒状的移动机构117的直线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118′的简要结构的图,该移动机构117具有可动磁铁列116,该可动磁铁列116由与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01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107及109对置的以N极和S极成列交替排列的方式且以规定的间距配置的多个磁铁115构成。在该直线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118′中,将支承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01的磁铁列105的未图示的第一支承体作为进行相对移动的第一结构体,将支承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107及109的未图示的第二支承体作为固定的第二结构体。其它的基本要素如以下这样。
基准移动长度 L
每基准移动长度的磁铁列105的磁铁103的个数2·N,N为自然数
磁铁列105的磁铁的间距τp τp=L/(2·N)
每基准移动长度的磁极片列中的磁极片的个数M
M=N+a,a为除0以外的整数(a=…-3,-2,-1,1,2,3,…)
磁极片的间距τs τs=L/M
合成磁极的磁极间距τt τt=L/|(2·a)|
磁极片移动速度 vs
磁铁列移动速度 vm
合成磁极移动速度(高速移动磁场的移动速度)vt vt=(M/a)·vs-(N/a)·vm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这样规定各要素。
L=360
2N=24
τp=15
M=13,a=1
τm=27.69
τt=180
M/a=13
N/a=12
需要说明的是,在vt、vs、vm的值为负数的情况下,意味着移动方向相反。
如图6(A)至(C)所示,当磁铁列105移动Δx时,移动机构117移动12Δx。即,合成磁场以增速比N/a倍的速度移动而形成移动磁场,其结果是,移动机构117以相对速度的N/a倍的速度移动。
图7(A)表示设有圆柱状的移动机构217的旋转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218的简要结构的图,该移动机构217具有可动磁铁列,该可动磁铁列由与移动磁场产生装置201的第二磁极片列209对置的以N极和S极成列交替排列的方式且以180度的间距配置的两个磁铁215构成。圆柱状的移动机构217由流过磁通的材料形成,固定于由未图示的轴承机构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219上。在该旋转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218中,将支承移动磁场产生装置201的磁铁列205的未图示的第一支承体作为第一结构体,将支承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207及209的未图示的第二支承体作为第二结构体,将第一支承体及第二支承体中的至少一方作为以相对移动速度旋转的低速转子。相对于该低速转子,移动机构217成为高速转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动作除了将图3及图5所示的直线型的磁传递增减速器的动作改变为旋转动作的方面以外,动作相同,因此省略。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低速转子(205或207及209)旋转时,在内侧产生高速旋转磁场,高速转子(217)快速旋转。在该结构中,有效利用磁铁列205的比例大,能够产生大的磁结合转矩。
图7(B)为高速转子(217′)的磁铁215′形成为埋入结构(IPM结构)的例子。其它的点与图7(A)的结构相同。当形成为该结构时,能够比图7(A)的结构更耐受大的离心力。因此,能够得到能够使极限转速更大的优点。
图8是表示直线电动机318的结构的图,直线电动机318中,为了将移动磁场产生装置301作为定子的一部分和可动件利用,将磁极列316设置在定子的磁轭317上,该磁极列316中,以与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307及309对置的方式将构成多个磁极的多个线圈315以规定的间距τc配置。在实施方式中,三相U、W及V以及-U,-W及-V的交流电流分别流过各线圈315。在将移动磁场产生装置301夹在之间的一对线圈中分别依次流过U相的交流电流和-U相的交流电流、W相的交流电流和-W相的交流电流以及V相的交流电流和-V相的交流电流而形成移动磁场。在该直线电动机中,在以具备由磁铁列305和未图示的第一支承体构成的第一结构体以及线圈315的磁轭317作为定子的情况下,由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307及309和支承它们的第二支承体构成的第二结构体作为可动件。在该情况下,各构成要素的关系如下述这样。
基准移动长度 L
每基准移动长度的磁铁列305的磁铁303的个数2·N(N为自然数)
磁铁列305的磁铁的间距τp τp=L/(2·N)
每基准移动长度的磁极片列307及309中的磁极片的个数M
M=N+a,a为除0以外的整数(a=…-3,-2,-1,1,2,3,…)
磁极片列的磁极片的间距τs τs=L/M
合成磁极的磁极间距τt τt=L/|(2·a)|
磁极片列移动速度 vs
线圈的励磁频率 f
磁铁列移动速度 vm
线圈磁场移动速度 vc vc=f·2·τt
=(M/a)·vs-(N/a)·vm
在图8的具体例中,上述构成要素如下述这样。
L=360
2N=24
τp=15
M=13,a=1
τs=27.69
τt=180
M/a=13
N/a=12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在线圈315中产生移动速度vc的移动磁场,则在磁铁列305为固定侧(磁铁列移动速度vm=0)的情况下,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307及309的移动速度vs为vc/13。即减速比为1/13,从而能够提供高推力的直线电动机。
在图8的结构中,在磁铁列305为移动侧,线圈315以及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307及309为固定侧(磁铁片列移动速度vs=0)时,若在线圈315中产生移动速度vc的移动磁场,则磁铁列305的移动速度vm为-vc/12。即,减速比为-1/12,从而能够提供高推力的直线电动机。(在此,值为负数的情况表示驱动方向相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三相电动机的情况下,τc=τt/3,但即使τc=τt·2/3也能够构成。另外,在两相电动机的情况下,τc=τt/2。
图9(A)是表示旋转型电动机418的结构的图,该旋转型电动机418中,为了将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401作为定子的一部分和可动件利用,将磁极列416设置在定子的磁轭417上,该磁极列416中,以与环状的第二磁极片列409对置的方式将构成六个磁极的六个线圈415以规定的间距τc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三相U、W及V以及-U、-W及-V的交流电流分别流过各线圈4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对线圈进行交流励磁时产生旋转磁场。当线圈产生的旋转磁场的旋转速度为ωc,磁铁列405的旋转速度为ωm,磁极片列407及409的旋转速度为ωs时,各自的关系可以由下式表示。
ωc=(M/a)·ωs-(N/a)·ωm
图9(A)的具体例中的构成要素如下述这样。
磁铁列一周量的磁铁数 2N=24
单侧的磁极片列中的磁极片的个数 M=13
M与N之差 a=1
在此,在磁铁列405固定、即旋转速度ωm=0时,磁极片列407及409的旋转速度ωs为ωs=ωc/13。即,相对于线圈产生的旋转磁场的减速比为1/13,从而能够高效产生低速大转矩。
另一方面,在磁极片列407及409为固定侧、即旋转速度ωs=0时,磁铁列405的旋转速度ωm为ωm=-ωc/12。即,相对于线圈产生的旋转磁场的减速比为-1/12,从而能够高效产生低速大转矩(在此,值为负数的情况表示旋转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施方式,有效利用磁铁列的比例大,能够产生大的转矩。在该结构中,若转子为输入侧,则成为发电机。由于磁场以高速旋转,因此成为感应电压高且效率高的发电机。
图9(B)是三相线圈的线圈415为三个的例子,其它与图9(A)的结构相同。
图10(A)及(B)是表示如下类型的旋转型电动机518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及侧视图,即,为了将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501作为定子的一部分和可动件利用,将环状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507及509和磁铁列505、在外周部以规定的间距τc配置有构成六个磁极的六个线圈515的磁极列516与定子的磁轭517在轴向间隙方向上对置。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三相的交流电流也分别流过各线圈515。在该电动机中,以磁铁列505和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507及509中任一方为固定侧,另一方为转子(可动件)。当对线圈515励磁而产生旋转磁场时,能够得到低速高转矩且高效率的电动机,在通过外力使转子旋转时,在移动磁场产生装置501的内侧产生高速旋转磁场。高速旋转磁场使线圈515中感应出的电压变高,因此能够得到高效率的发电机。
图11(A)及(B)分别表示在构成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601的环状的磁铁列605和环状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607及609的内侧配置有发电机用的线圈615的单相发电机618的简要结构。在该实施方式的发电机中,以磁铁列605和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607及609中的任一方作为固定侧,另一方作为转子(可动件)。当转子旋转时,在移动磁场产生装置601的内侧产生高速旋转磁场,该高速旋转磁场与线圈615交链而进行发电。在现有的发电机中,为了在高效率区域即高速区域工作,而使用增速齿轮,使发电机以高速旋转。但是,齿轮的寿命和破损成为成本方面和维护的课题。并且,齿轮复杂而存在不能使发电机小型化的问题。与此相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发电机与转子的旋转速度相比,移动磁场的转速高,因此即使低速也能产生高电压的感应电压,即使转子的旋转速度低也能够进行高效率的发电,从而能够不需要齿轮。如图11(B)所示的发电机那样,在以磁极片列607及609为固定侧,以磁铁列605为转子的情况下,可以将配置在线圈615内侧的铁芯617与第二磁极片列609的磁极片610的一部分结合。在这样的结构中,当转子旋转时在内侧产生高速旋转磁场。因此,有效利用磁铁列605的比例变大,并且,由于磁场以高速旋转,因此成为感应电压高且效率高的发电机。
图12是表示在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701的环状的第二磁极片列709的内侧配置有两个霍尔元件H1及H2的高精度磁编码器718的结构的图。两个霍尔元件H1及H2以磁检测方向在x方向和y方向上相差90度的方式确定配置位置。在该编码器718中,以磁铁列705和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707及709中的任一方作为固定侧,另一方作为转子。当转子旋转时,在移动磁场产生装置701的内侧产生高速旋转磁场。在图12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当磁极片列707及709旋转一圈时,如图13(A)所示,内侧的磁场旋转13圈。并且,当磁铁列705旋转一圈时,如图13(B)所示,内侧的磁场旋转12圈。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检测元件构成高分解能的磁传感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全部磁铁的磁合成后的磁进行检测,因此一个磁铁的误差的影响极少,能够得到高的精度。
如图14所示,当在x方向上配置两个霍尔元件H11及H12,在y方向上配置两个霍尔元件H21及H22时,能够使两个霍尔元件的输出平均化,进而能够得到高精度的磁编码器。
图15表示对转式电动机的结构的简要情况。在该电动机中,可以构成为使具有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801的磁铁列805的第一旋转结构体和具有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807及809的第二旋转结构体分别独立旋转,且在第一及第二旋转结构体的内侧配置具备产生旋转磁场的三相的励磁线圈815的电动机定子817,从而能够得到第一旋转结构体和第二旋转结构体向相反方向旋转的对转式电动机。
当在励磁线圈815流过三相电流时产生旋转磁场,具有磁铁列805的第一旋转结构体和具有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807及809的第二旋转结构体分别向相反方向旋转。由于各自旋转的速度与旋转磁场相比成为低速·高转矩,因此能够得到高静压且高效率的风扇电动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当励磁线圈815产生的磁场为逆时针旋转时,具备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807及809的转子(第二旋转结构体)为逆时针旋转,具备磁铁列805的转子(第二旋转结构体)为顺时针旋转。
图16(A)及(B)是表示利用了图15的对转式电动机的励磁线圈为两相的对转式电动机的对转式风扇918的结构的剖视图和半剖视图。在该对转式风扇918中,在具备磁铁列905的第一旋转结构体904上安装第一叶轮921,在具备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907及909的第二旋转结构体914安装第二叶轮922。符号923及924所示的构件分别为轴承。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叶轮921上设置的多个叶片和在第二叶轮922上设置的多个叶片分别以吹出风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式来确定形状。当在内侧的两相线圈915中流过两相电流时,两相线圈915产生的磁场旋转。与此相伴,设有磁铁列905的第一旋转结构体904和设有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907及909的第二旋转结构体914向相反方向旋转。风压沿同一方向产生,从而能够实现高风量、高风压的风扇。需要说明的是,以往正转和反转分别由电动机构成,但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用一个电动机和电动机驱动电路来构成,因此能够缩小轴线方向的尺寸,并且能够降低风扇的价格。需要说明的是,叶轮921和叶轮922的转速为任意的,通过与各自的负载匹配而使它们分别旋转,从而能够抑制噪声,实现最佳的流动。
另外,由于通过移动磁场产生装置901的磁减速机构能够产生高转矩,因此能够得到自起动频率高、动作稳定、成为高静压的优点。
图17(A)及(B)是对转式风力发电机的成为局部剖面的主视图及侧视图,对转式风力发电机构成为能够使具有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001的磁铁列1005的第一旋转结构体1004和具有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1007及1009的第二旋转结构体1014分别独立旋转,且在第一及第二旋转结构体1004及1014的内侧设置多个发电用的线圈1015,在第一旋转结构体1004上安装第一叶轮1021,在第二旋转结构体1014上安装与第一叶轮1021反向旋转的第二叶轮1022。该风力发电机1018接受风时,第一叶轮1021和第二叶轮1022向相反方向旋转。于是,线圈1015中产生的磁场成为高速旋转磁场,在线圈1015中感应出高的感应电压,能够以高的效率进行发电。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的磁场以“第二叶轮1022的转速的13倍+第一叶轮1021的转速的12倍”的旋转速度旋转。本实施方式为两相发电机,若线圈为单相结构则为单相发电机,若为三相结构则为三相发电机。第一叶轮1021和第二叶轮1022的转速未必需要一致,而根据各自的风压进行旋转。通过使两转速错开,能够抑制共振振动引起的噪声。
图18是将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101作为增速磁耦合器而将本发明适用于飞轮电力储藏装置1118中的实施方式的简要剖视图。飞轮电力储藏装置1118中,具有磁铁列1105的第一结构体1104固定于发电电动机1131的旋转轴1131A。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1107及1109固定于作为壳体主体的第二结构体1114。并且,在第一结构体1104和第二结构体1114的中心部配置具备磁铁列的转子1136,该磁铁列由以N极和S极成列交替排列的方式且以规定的间距配置的多磁铁构成,在固定有该转子1136的轴1137上固定有飞轮1134。轴1137被垂直方向轴承1133及径向轴承1135轴支承。在该装置中,通过飞轮1134的旋转蓄积能量,飞轮1134所蓄积的能量能够由发电电动机1131作为电力输出。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发电电动机1131并经由由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101构成的增速磁耦合器使飞轮1134旋转时,能够与转速平方成比例地蓄积动能。尤其是通过增速机构,能够使飞轮以电动机转速的几倍~几十倍的旋转速度旋转。因此,以相同的装置体积能够蓄积更多的能量,从而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图19表示在将旋转型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201适用于重力屏蔽装置1218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201的结构,图20表示重力屏蔽装置1218的纵向剖视图。该重力屏蔽装置1218构成为能够使具有磁铁列1205的第一旋转结构体1204和具有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1207及1209的第二旋转结构体1214分别独立旋转。并且,具备使第一旋转结构体1204旋转的第一电动机1241和使第二旋转结构体1214向第一旋转结构体1204的反向旋转的第二电动机1242。另外,第一磁极片1208个数25和第二磁极片1210的个数都为25,磁铁的个数为48个。当第一旋转结构体1204的转速为fm,第二旋转结构体1214的转速为ft时,高速的旋转磁场的转速f为f=24fm+25ft。因此,在该装置中,在移动磁场产生装置1201的内部能够产生高速的旋转磁场。
例如,当fm=10000rpm、ft=10000rpm时,内部的旋转磁场的转速f成为f=490000rpm的高速。因此与原来的的转速相比,能够得到49倍的高速旋转磁场。
如图20所示,在高速旋转磁场中配置有金属、绝缘材料、电介质、超导电体等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作用在它们上的重力变小这样的重力屏蔽效果或重力降低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绝缘材、电介质、超导电体等既可以与旋转磁场一起旋转,也可以不旋转。图21(A)及(B)表示磁铁列1205的旋转方向、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1207及1029的旋转方向、内部产生的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使合成磁通以比相对移动速度快的速度移动,从而能够简单地形成高速移动磁场。
Claims (11)
1.一种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N极和S极成列而交替排列地以第一间距配置的多个磁铁所构成的磁铁列;
与所述磁铁列之间隔开间隔,将所述磁铁列夹在之间,沿着所述磁铁列延伸且在相互之间具有规定的相位差而配置的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
所述第一磁极片列将具有至少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铁对置的长度的多个第一磁极片以第二间距成列配置而构成,
所述第二磁极片列将具有至少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磁铁对置的长度的多个第二磁极片以第二间距成列配置而构成,
以如下方式决定所述第一及第二间距以及所述相位差,即,在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以及所述磁铁列中的一方相对于另一方以规定的相对移动速度移动时,由所述磁铁列中的连续的n个所述磁铁产生的磁通形成合成磁通,该合成磁通依次通过与所述n个磁铁对置的所述第一磁极片列中的所述第一磁极片和与所述n个磁铁对置的所述第二磁极片列中的所述第二磁极片,从而形成移动的合成磁极,且所述移动的合成磁极形成以比所述规定的相对移动速度快的速度进行移动的高速移动磁场,其中n为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磁铁列旋转一圈所对应的长度的基准移动长度为L,每基准移动长度的所述磁铁列的所述多个磁铁的个数为2N,其中N为自然数,
所述磁铁列的所述第一间距τp为τp=L/(2·N),
每基准移动长度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中各自的磁极片的个数M为M=N+a,a是除0之外的整数,a=…-3,-2,-1,1,2,3,…,
所述磁极片的所述第二间距τs为τs=L/M,
磁极片移动速度为vs、磁铁列移动速度为vm时,以所述高速移动磁场的移动速度vt成为vt=(M/a)·vs-(N/a)·vm的方式设定所述L、N及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列、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分别具有直线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列、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分别具有同心的环状形状。
5.一种磁传递增减速器,其具备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具有以与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中的至少一方对置的方式,将N极和S极成列而交替排列地以规定的间距配置的多个磁铁所构成的可动磁铁列。
6.一种电气设备,其具有以与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至少一方对置的方式,将构成多个磁极的多个线圈以规定的间距配置而成的磁极列。
7.一种磁编码器,其以与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至少一方对置的方式配置有一个以上的霍尔元件,而根据所述霍尔元件的输出来检测所述磁铁列、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中的旋转的部件的旋转角度。
8.一种对转式电动机,其构成为能够使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所述磁铁列的第一旋转结构体和具有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第二旋转结构体分别独立旋转,且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旋转结构体的内侧配置有具备产生旋转磁场的多个励磁绕组的电动机定子。
9.一种对转式风扇,其具有在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转式电动机的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体上安装的第一叶轮和在所述第二旋转结构体上安装的第二叶轮。
10.一种对转式风力发电机,其构成为能够使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所述磁铁列的第一旋转结构体和具有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第二旋转结构体分别独立旋转,在所述第一及第二旋转结构体的内侧具备多个发电用绕组,并且具有在所述第一旋转结构体上安装的第一叶轮和在所述第二旋转结构体上安装且向与所述第一叶轮相反的方向旋转的第二叶轮。
11.一种飞轮电力储藏装置,其中,
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磁场产生装置的所述磁铁列的第一结构体和具有所述第一及第二磁极片列的第二结构体中的一方固定在发电电动机的旋转轴,
在所述第一结构体和所述第二结构体的中心部配置有转子,在所述转子上固定有飞轮,其中该转子具备N极和S极成列而交替排列地以规定的间距配置的多个磁铁所构成的磁铁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20070 | 2010-09-29 | ||
JP2010220070A JP5354687B2 (ja) | 2010-09-29 | 2010-09-29 | 移動磁場発生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37710A CN102437710A (zh) | 2012-05-02 |
CN102437710B true CN102437710B (zh) | 2015-05-20 |
Family
ID=44719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0196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7710B (zh) | 2010-09-29 | 2011-09-28 | 移动磁场产生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917087B2 (zh) |
EP (1) | EP2437381B1 (zh) |
JP (1) | JP5354687B2 (zh) |
KR (1) | KR20120033274A (zh) |
CN (1) | CN102437710B (zh) |
TW (1) | TWI5351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25408B2 (ja) * | 2009-11-09 | 2014-06-18 |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 電気機械装置 |
JP5759867B2 (ja) * | 2011-10-28 | 2015-08-05 |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 磁気エンコーダ |
CN102738986A (zh) * | 2012-06-26 | 2012-10-17 | 河北工程大学 | 带斜槽结构的复合驱动式开关磁阻电机 |
JP6128872B2 (ja) * | 2013-02-05 | 2017-05-17 |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 動力伝達装置 |
WO2014160097A2 (en) * | 2013-03-14 | 2014-10-02 | PST Associat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electricity from gravitational forces |
CA2949837C (en) * | 2014-05-21 | 2021-07-13 | Novelis Inc. | Mixing eductor nozzle and flow control device |
CN104333150A (zh) * | 2014-11-02 | 2015-02-04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凸型磁块Halbach永磁阵列 |
US11368060B2 (en) * | 2015-07-29 | 2022-06-21 | Chevron U.S.A. Inc. | Motors including tessellating semi-Halbach stators |
ITUB20159776A1 (it) * | 2015-12-30 | 2017-06-30 | Ergolines Lab S R L | Impianto di produzione di barre metalliche, macchina di colata, processo di colata e metodo di controllo di dispositivi elettromagnetici di agitazione di metallo fuso |
CN109842264B (zh) * | 2017-11-24 | 2020-09-0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一种双边平板型永磁直线电机 |
TWI692919B (zh) * | 2019-07-12 | 2020-05-01 |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飛輪儲能風扇 |
CN112772101B (zh) * | 2021-03-03 | 2024-04-05 | 石河子大学 | 一种水肥液体的电磁驱动控制装置 |
CN113131705B (zh) * | 2021-04-27 | 2023-04-07 | 山东大学 | 杯形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储能飞轮及方法 |
CN113991967B (zh) * | 2021-09-30 | 2023-07-14 | 清华大学 | 一种非接触式永磁支撑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2020A (zh) * | 2004-05-18 | 2006-06-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动机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46376A (en) * | 1970-05-01 | 1972-02-29 | Gen Electric | High-frequency tachometer generator |
JPS62182620A (ja) * | 1986-02-07 | 1987-08-11 | Toshiba Corp | レゾルバ |
US4742258A (en) * | 1986-08-26 | 1988-05-03 | Midwest Dynamometer & Engineering Co. | Driven rotary shaft system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JPH07182717A (ja) * | 1993-12-24 | 1995-07-21 | Sharp Corp | 光磁気記録再生装置 |
JPH08136558A (ja) * | 1994-11-11 | 1996-05-31 | Nippon Seiko Kk | 回転速度検出装置 |
JP3452709B2 (ja) | 1995-11-02 | 2003-09-29 |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 移動磁界発生装置 |
SE0101645L (sv) * | 2001-05-09 | 2002-11-10 | Abb Ab | Frekvensomvandlare |
JP3903956B2 (ja) * | 2003-05-23 | 2007-04-11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複軸多層モータ |
US7262536B2 (en) * | 2003-08-11 | 2007-08-28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Gearless wheel motor drive system |
JP2005245045A (ja) * | 2004-02-24 | 2005-09-08 | Shin Etsu Chem Co Ltd | トルク変換装置用永久磁石式磁界発生装置 |
US7723888B2 (en) * | 2004-05-25 | 2010-05-25 | Marko Petek | Synchronous electromechanical transformer |
JP2006191782A (ja) | 2004-12-09 | 2006-07-20 | Yamaha Motor Co Ltd | 回転電機 |
JP2009095173A (ja) * | 2007-10-10 | 2009-04-30 |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 対向ロータ機構 |
JP4926107B2 (ja) * | 2008-03-28 | 2012-05-09 |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 回転電機 |
JP4747184B2 (ja) | 2008-04-14 | 2011-08-1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電動機 |
US8446060B1 (en) * | 2010-01-12 | 2013-05-21 | Richard H. Lugg | Magnetic advanced gas-turbine transmission with radial aero-segmented nanomagnetic-drive (MAGTRAN) |
-
2010
- 2010-09-29 JP JP2010220070A patent/JP5354687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9-28 CN CN201110301962.7A patent/CN1024377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9-28 KR KR1020110098593A patent/KR20120033274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9-29 TW TW100135232A patent/TWI53515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1-09-29 EP EP11183309.1A patent/EP2437381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09-29 US US13/248,170 patent/US891708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11-07 US US14/535,907 patent/US961374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2020A (zh) * | 2004-05-18 | 2006-06-21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电动机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王少杰等.重力.《基础物理学(上册)》.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第22-2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061649A1 (en) | 2015-03-05 |
US9613740B2 (en) | 2017-04-04 |
EP2437381A2 (en) | 2012-04-04 |
JP5354687B2 (ja) | 2013-11-27 |
TW201233010A (en) | 2012-08-01 |
KR20120033274A (ko) | 2012-04-06 |
TWI535150B (zh) | 2016-05-21 |
EP2437381A3 (en) | 2014-02-12 |
US8917087B2 (en) | 2014-12-23 |
CN102437710A (zh) | 2012-05-02 |
JP2012075291A (ja) | 2012-04-12 |
EP2437381B1 (en) | 2015-07-22 |
US20120074930A1 (en) | 2012-03-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37710B (zh) | 移动磁场产生装置 | |
US7626308B2 (en) | Permanent magnet excited transverse flux motor with outer rotor | |
US9537362B2 (en) |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improved stator flux pattern across a rotor for providing high torque density | |
CN101188374B (zh) | 双转子电磁机的控制 | |
EP2133982A2 (en) | An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integrated magnetic gears | |
US7646126B2 (en) | Permanent-magnet switched-flux machine | |
CN103001425B (zh) | 电机 | |
US1047634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act axial flux magnetically geared machines | |
WO2009130456A2 (en) | Electrical machines | |
CN103748772B (zh) | 旋转电机 | |
CN102570754A (zh) | 一种用于低速大转矩的永磁游标电机 | |
CN116545137A (zh) | 磁悬浮定转子结构、磁悬浮电动机、发电机 | |
JP2008029194A (ja) |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 |
JP2014053979A (ja) | 回転電機及び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 |
US9035530B2 (en) | Energy converting device having an eccentric rotor | |
CN112152410A (zh) | 一种永磁双转子游标电机 | |
CN201038968Y (zh) | 盘式转子电机 | |
JP2020167903A (ja) | 回転電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推進装置 | |
JP5695711B2 (ja) | 回転型モータ | |
JP2014053995A (ja) | 発電装置および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 |
JP6283778B2 (ja) | ステーターの製造方法 | |
CN118413078A (zh) | 一种旋转式电气传动装置 | |
WO2002099954A1 (en) | Generator for wind power | |
JP2002204562A (ja) | 多相永久磁石形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