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5104A - 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5104A
CN102435104A CN2010105052019A CN201010505201A CN102435104A CN 102435104 A CN102435104 A CN 102435104A CN 2010105052019 A CN2010105052019 A CN 2010105052019A CN 201010505201 A CN201010505201 A CN 201010505201A CN 102435104 A CN102435104 A CN 1024351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alloy
alloy sheet
layer
stab
bullet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52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5104B (zh
Inventor
周奇迪
黄金帮
赵罗杰
陈永银
陈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 Zhenfen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ongyi Chemical Fib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ongyi Chemical Fib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ongyi Chemical Fib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052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35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5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5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5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51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该防弹防刺服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复合层、中间钛合金片和内层钛合金片,所述复合层由外至内依次包括:36层面密度为135g/cm2的无纬布和1层钛合金片,相邻无纬布中纤维呈0°/10°排列。本发明提供的防弹防刺服中的复合层具有较高的抗切割性和抗冲击性,中间层钛合金片和内层钛合金片用于进一步提高防弹性能,使其足以抵御多次袭击。经过测试证明本发明提供的防弹防刺服具有优异的防弹防刺综合性能,符合警用反弹衣和防刺衣的标准,并且本发明提供的防弹防刺衣质量较轻,不对着装人员的行动造成阻碍。

Description

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安保工作人员在执勤过程中要面临很多危急情形,如遭遇子弹袭击或匕首刺伤等。为了确保安保工作人员在与犯罪分子的搏斗中的生命安全,为安保工作人员提供具有防弹防刺性的服装用以能抵御外来侵袭,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多种防刺服或防弹服,如申请号为97108879.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防弹衣,该防弹衣的基础防弹材料部分至少包括图瓦隆、迪尼玛、空气泡塑料层和聚乙烯板。此种防弹材料虽具有一定的防弹效果,但是其防刺穿性较弱,难以抵御匕首等利刃的袭击。公开号为CN10135701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软质防刺鞋垫的制作方法,在该专利中,防刺面料的制备过程是先制备PE短纤,将PE短纤针刺成无纺布后用胶粘剂涂层,将PE机织布浸泡胶粘剂,最后将一层或多层的PE无纺布和一层或多层的PE机织布复合热压成型。此种防刺面料虽具有较好的防刺效果,但是很明显,此种材料无法抗冲击性不足,难以将其应用于防弹材料领域。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兼具防刺与防弹性能的服装,用以确保安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该防弹防刺服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和抗切割性,具备防刺和防弹的综合性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弹防刺服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均匀铺展并预热;
在预热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上涂覆胶粘剂并干燥,制得面密度为135g/cm2的单层无纬布;
取36层上述单层无纬布互相叠加,相邻无纬布中纤维呈0°/10°排列,将上述36层无纬布与1层钛合金片热压复合,得到复合层;
将所述复合层与2层钛合金片进行叠加,复合层形成外层,与复合层相邻的钛合金片形成中间层,另一层钛合金片形成内层,复合层的钛合金面与中间层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弹性模量为500g/d~650g/d。
优选的,所述钛合金为Ti-6Al-4V或Ti-5Al-2.5Sn。
优选的,所述胶粘剂包括:6wt%~20wt%的环氧树脂、5wt%~10wt%的氯丁橡胶、2wt%~5wt%的聚苯乙烯二嵌段共聚体、0.5wt%~1.5wt%的增塑剂和余量的溶剂。
优选的,在将复合层的边缘与2层钛合金片的边缘进行叠加之前,还包括: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包括:70wt%~80wt%的有机硅树脂、10wt%~15wt%的二氧化锆和8wt%~12wt%的硅酸铝粉。
优选的:在复合层的无纬布层一面进行打蜡处理。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弹防刺服,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复合层、中间钛合金片和内层钛合金片,所述复合层由外至内依次包括:36层面密度为135g/cm2的无纬布和1层钛合金片,相邻无纬布中纤维呈0°/10°排列。
优选的,所述无纬布中的胶粘剂包括:6wt%~20wt%的环氧树脂、5wt%~10wt%的氯丁橡胶、2wt%~5wt%的聚苯乙烯二嵌段共聚体、0.5wt%~1.5wt%的增塑剂和余量的溶剂。
优选的,所述中间钛合金片表面涂覆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括:70wt%~80wt%的有机硅树脂、10wt%~15wt%的二氧化锆和8wt%~12wt%的硅酸铝粉。
优选的,所述复合层的无纬布层一面涂覆蜡层。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现对于现有的防刺服或防弹服,本发明提供的防弹防刺服中的复合层具有较高的抗切割性和抗冲击性,中间层钛合金片和内层钛合金片用于进一步提高防弹性能,使其足以抵御多次袭击。经过测试证明本发明提供的防弹防刺服具有优异的防弹防刺综合性能,符合警用反弹衣和防刺衣的标准,并且本发明提供的防弹防刺衣质量较轻,不对着装人员的行动造成阻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弹防刺服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均匀铺展并预热;
b)、在预热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上涂覆胶粘剂并干燥,制得面密度为135g/cm2的单层无纬布;
c)、取36层上述单层无纬布互相叠加,相邻无纬布中纤维成0°/10°排列,将上述36层无纬布与1层钛合金热压复合,得到复合层;
d)、将所述复合层与2层钛合金片进行叠加,复合层形成外层,与复合层相邻的钛合金片形成中间层,另一层钛合金片形成内层,复合层的钛合金面与中间层相接触。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又称高强高模聚乙烯(HSHMPE)纤维或伸长链(ECPE)聚乙烯纤维,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在(1~6)×106的聚乙烯经过纺丝-拉伸之后制成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其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比能量吸收大,具有突出的抗切割性,并且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密度较低,约为0.97g/cm3,因而由此纤维制备的增强复合材料质轻,特别适合用于加工制备防御服。为了使防弹防刺服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本发明优选选用弹性模量为500g/d~650g/d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对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纺丝方法,优选为凝胶纺丝法,例如可按照专利GB2042414或WO01/73173中所描述的凝胶纺丝工艺制备,具体如:制备具有高特性黏度的线性聚乙烯溶液,将该溶液在高于溶解温度的温度下纺成丝,将该丝冷却到凝胶温度以下产生凝胶,并且在除去溶剂之前、期间或以后拉伸丝,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步骤a和b为制备无纬布工序,无纬布是将聚乙烯纤维经过均匀、平行、挺直排列成连续带之后进行浸胶、干燥制得,相对于经纬纺织布,无纬布避免了经纬纱线的交织,纤维不会发生多次的折压弯曲,因此不会降低纤维的原始力学性能;同时,经纬交织处容易出现空隙,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而无纬布是纤维平行排列,因此会在最大程度上继承纤维的力学性能。
步骤a中将纤维均匀铺展的目的在于:后续的上胶工序中,使胶粘剂均匀分布在纤维之间。对于纤维的铺展方法,优选采用专利CN1291090C中描述的技术:使纤维以≤0.1g/d的牵引张力通过摩擦体摩擦使纤维带上静电铺展开,所述摩擦体是氧化铬、氧化镁或氧化铝材质或其材质涂层的多边棱形体或圆形体,摩擦体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由于聚乙烯纤维是一种绝缘体,当其与绝缘性质的陶瓷材料摩擦时,极易带上负电,这种累计的静电可以高达万伏以上,纤维带上高压静电后,纤维之间互相排斥,可以均匀铺展。纤维带上静电均匀铺展开后,再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消除纤维上的静电。
步骤a中将纤维进行预热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去除纤维的内应力,另一方面是胶粘剂与纤维具有更好的复合效果,预热温度优选为40℃~50℃。
步骤a中将纤维进行上胶的目的在于使纤维结合更加紧密,上胶后在纤维表面附着的胶粘剂在步骤c的热压复合中,还作为连接无纬布与钛合金的粘合剂。上述胶粘剂优选包括以下成分:6wt%~20wt%的环氧树脂、5wt%~10wt%的氯丁橡胶、2wt%~5wt%的聚苯乙烯二嵌段共聚体、0.5wt%~1.5wt%的增塑剂和余量的溶剂。
环氧树脂粘合力强,用以保证无纬布与钛合金的复合强度,胶粘剂中环氧树脂的含量为6wt%~20wt%,环氧树脂含量过高则使胶粘剂的粘度过大,增加上胶难度,且影响纤维间胶粘剂的均匀性。
向胶粘剂中加入氯丁橡胶一方面使由于其对聚乙烯纤维具有较高的附着力,另一方面是为了缓和无纬布与钛合金片在热压复合过程中由于二者的热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应力集中,同时提高复合层的提高抗冲击性和抗剥离性。
聚苯烯二嵌段共聚体具有较好粘性和热塑性,所以作为胶粘剂将所述高强度纤维粘结后不会影响纤维原有的塑性,从而使制得的防刺面料具备较高的耐冲击性,聚苯烯二嵌段共聚体还作为增容剂,增加环氧树脂与氯丁橡胶的相容性,强化相间粘结。对于聚苯烯二嵌段共聚体优选采用聚苯乙烯-丁二烯二嵌段共聚体或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体。
在胶粘剂中加入增塑剂可提高胶粘剂的塑性,赋予胶粘剂更好的蠕变性能,使制得的防弹防刺面料具有更好的吸收和传递能量的特性。按照本发明,所述增塑剂可以为邻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或环氧化合物,优选为脂肪族二元酸酯或环氧化合物,更优选为DOA(已二酸二辛酯)或环氧化大豆油。所述溶剂可以为苯、甲苯、氯仿、四氯化碳、己烷、环己烷、氯化环己烷、二乙醚、甲基异丁基醚、醋酸乙酯或醋酸戊酯。本发明优选2,3-丁二酮、环己烷、醋酸乙酯或甲基异丁基醚。
本发明使用的胶粘剂可以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配制,具体过程为:在配有转子的带夹套混合釜,优选在带夹套重负混合器内,加入部分溶剂和所有的环氧树脂和聚苯乙烯二嵌段共聚体,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60℃~175℃,待环氧树脂和聚苯乙烯二嵌段共聚体溶化后,将温度降至150℃~155℃,待溶液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增塑剂、氯丁橡胶和余量的溶剂,将溶液继续混合均匀制得胶粘剂。对于混合器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设备,本发明对此并无特别限制。
由于无纬布中起主要防弹防刺作用的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因此胶粘剂含量过高则会影响防弹防刺服的抗冲击性和抗切割性,但是如果含量过低则会影响无纬布与钛合金片的复合强度,无纬布中胶粘剂的含量优选为32wt%~40wt%。
将纤维进行上胶的方法可以采用喷洒的方法,即向纤维上喷洒胶粘剂。优选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通过上胶辊涂覆胶粘剂。纤维经过上胶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使胶粘剂中的溶剂挥发掉并且固化胶粘剂,干燥温度可以为40℃~70℃,干燥后制得到面密度为135g/cm2的单层无纬布。
步骤c中取36层步骤b制得单层无纬布互相叠加,相邻无纬布成0°/10°排列是为了使制得复合层在各个方向上均匀有较好的力学传递性能。钛合金具有强度高且密度小的特点,因而将无纬布与钛合金复合可以提高不仅可以提高防弹防刺服的强度,并且不会像传统的带金属板的防弹服那么笨重,有效减轻防弹防刺服的重量。本发明选用的钛合金类型可以为Ti-6Al-4V、Ti-5Al-2.5Sn、Ti-2Al-2.5Zr、Ti-32Mo、Ti-Mo-Ni、Ti-Pd、SP-700、Ti-6242、Ti-1023、Ti-10-5-3、Ti-1023、BT9、BT20、IMI829或IMI834。优选选用Ti-6Al-4V或Ti-5Al-2.5Sn。
将上述36层无纬布与钛合金片热压复合的过程中,无纬布中胶粘剂熔融,并作为单层无纬布间、以及无纬布和钛合金片之间复合的粘合剂,热压温度控制为100℃~130℃,优选为110℃~120℃,热压压力控制为26Mpa~30Mpa,得到复合层。
将上述复合层与2层钛合金片按照步骤d进行叠加后得到防弹防刺服。
当防弹防刺面料在遭受利刃或子弹袭击作用时,由于短时的高强度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减小这种短时高热量对人体的伤害,本发明还优选在将复合层和2层钛合金片进行复合前,在中间层钛合金片表面涂覆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括:70wt%~80wt%的有机硅树脂、10wt%~15wt%的二氧化锆和8wt%~12wt%的硅酸铝粉。二氧化锆和硅酸铝粉熔点较高且热导率较低,有机硅树脂具有优异的耐潮防锈性能,将上述比例的二氧化锆、硅酸铝粉和有机硅树脂混合后,其具有较好的隔热性并且热膨胀率与钛合金较为接近,进而不会产生拉伸应力。在中间层表面涂覆隔热层的方法可以为:将上述隔热层原料混合均匀后涂覆于中间层,然后在300℃~400℃烘烧30分钟~40分钟。
为了增大防弹防刺服表面的的光滑度,使子弹或利刃不易刺入防弹防刺服内部,还优选在防弹防刺服的表面,即复合层的无纬布层,进行打蜡处理,对于打蜡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本发明对此并无特别限制。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的防弹防刺服,其兼具优异的防刺和防弹效果,且质量较轻,适于穿着。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防弹防刺服进行描述。以下实施例中的环氧树脂为陶氏化学生产的D.E.N.TM酚醛环氧树脂;聚苯乙烯-丁二烯二嵌段共聚体由美国Phillips石油公司提供,商品牌号为Solprene 406;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体由巴陵石化公司提供,商品牌号为1105;氯丁橡胶由日本DENKA公司提供,商品牌号为A-70;钛合金是由天津格瑞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Ti-6Al-4V;有机硅树脂由湖北德邦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商品牌号为DB-8030。
实施例1
1、将400旦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YX9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放置在纱架上,纱架上的纱锭经过集束架后集结成束,经由静电生成装置后进入静电消除装置,消除静电,然后将均匀铺展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经过热甬道在50℃的温度下预热。
2、将预热后的纤维导入上胶装置通过上胶辊上胶,上胶辊中胶粘剂包括:15wt%的环氧树脂、8wt%的氯丁橡胶、4wt%的聚苯乙烯-丁二烯二嵌段共聚体、1wt%的DOA和余量的120号溶剂油(2,3-丁二酮),制得面密度为135g/cm2的无纬布,无纬布中胶粘剂的含量为35wt%。
3、取36层步骤2制得无纬布互相叠加,相邻无纬布中纤维呈0°/10°排列,将上述36层无纬布与1层钛合金片热压复合,设置压力为28Mpa,温度为120℃,得到复合层;然后将此复合层作为外层,将其与2层钛合金片叠加,其中,复合层的钛合金面与中间层相接触,叠加后得到防弹防刺服。
实施例2
1、将400旦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YX9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放置在纱架上,纱架上的纱锭经过集束架后集结成束,经由静电生成装置后进入静电消除装置,消除静电,然后将均匀铺展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经过热甬道在45℃的温度下预热。
2、将预热后的纤维导入上胶装置通过上胶辊上胶,上胶辊中胶粘剂包括:10wt%的环氧树脂、6wt%的氯丁橡胶、5wt%的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体、0.6wt%的DOA和余量的120号溶剂油(2,3-丁二酮),制得面密度为135g/cm2的无纬布,无纬布中胶粘剂的含量为38wt%。
3、取36层步骤2制得无纬布互相叠加,相邻无纬布中纤维呈0°/10°排列,将上述36层无纬布与1层钛合金片热压复合,设置压力为26Mpa,温度为110℃,得到复合层。
4、另取一层钛合金片,在其表面涂覆隔热剂,隔热剂包括:75wt%的有机硅树脂、12wt%的二氧化锆和余量的硅酸铝粉末,然后将此钛合金片在350℃烘烧30分钟,在钛合金片表面形成隔热层;
测试隔热层的热膨胀系数为9.5×10-6/℃,与钛合金的热膨胀系数8.8×10-6/℃较为接近,300℃的热导率仅为1.34W/m·k,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
5、将步骤3得到复合层作为外层,步骤4得到钛合金片作为中间层,再另取一层钛合金片作为内层,将上述三层进行叠加,复合层的钛合金面与中间层相接触,叠加后得到防弹防刺服。
实施例3
1、将400旦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YX9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放置在纱架上,纱架上的纱锭经过集束架后集结成束,经由静电生成装置后进入静电消除装置,消除静电,然后将均匀铺展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经过热甬道在50℃的温度下预热。
2、将预热后的纤维导入上胶装置通过上胶辊上胶,上胶辊中胶粘剂包括:18wt%的环氧树脂、8wt%的氯丁橡胶、3wt%的聚苯乙烯-聚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体、1.3wt%的DOA和余量的120号溶剂油(2,3-丁二酮),制得面密度为135g/cm2的无纬布,无纬布中胶粘剂的含量为34wt%。
3、取36层步骤2制得无纬布互相叠加,相邻无纬布中纤维呈0°/10°排列,将上述36层无纬布与1层钛合金片热压复合,设置压力为28Mpa,温度为120℃,得到复合层。
4、另取一层钛合金片,在其表面涂覆隔热剂,隔热剂包括:72wt%的有机硅树脂、14wt%的二氧化锆和余量的硅酸铝粉末,然后将此钛合金片在330℃烘烧40分钟,钛合金表面形成隔热层;
测试隔热层的热膨胀系数为9.5×10-6/℃,与钛合金的热膨胀系数8.8×10-6/℃较为接近,300℃的热导率仅为1.36W/m·k,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
5、将步骤3得到复合层作为外层并在无纬布面进行打蜡处理,以步骤4得到钛合金片作为中间层,再另取一层钛合金片作为内层,将上述三层进行叠加,复合层的钛合金面与中间层相接触,叠加后得到防弹防刺服。
比较例1
1、制备防刺面料
将PE纤维卷曲后在110℃进行干燥,将干燥后的短纤维切断成70mm的短纤维,将短纤维进行开松、梳理,将梳理后的PE短进行三层叠加铺网后针刺成无纺布,针刺密度为3000针/cm2
将PE纤维加捻200个后用箭杆织机制成面密度为150g/cm2的平纹状PE机织布;
将制备的无纺布和机织布依次导入上胶槽进行上胶,胶粘剂包括:20wt%的KARTON G-1650、5wt%松香和余量的120号溶剂油,无纺布中胶粘剂的含量为12wt%,机织布中胶粘剂的含量为20wt%;
将上胶后的机织布和3层上胶后的无纺布进行叠合后送入液压机热压成型,热压温度为100℃、压力为8Mpa、热压时间为10min,制得防刺面料。
2、将步骤1制得的防刺面料依次与图瓦隆、聚乙烯板、空气泡沫塑料板和铝合金板复合。
将实施例1~3和比较例1制备的防弹防刺服依次进行第一次防刺性能、第一次防弹性能测试,第一次防刺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1,第一次防弹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2。然后将经过上述测试的样品再依次进行第二次防刺性能、第二次防弹性能测试,第二次防刺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3,第二次防弹性能测试结果列于表4。
表1第一次防刺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SA00000301310300111
表2第一次防弹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SA00000301310300112
表3第二次防刺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SA00000301310300121
表4第二次防弹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SA00000301310300122
Figure BSA00000301310300131
比较例1制备的防弹防刺面服较为笨重,并且由于不具防刺和防弹的综合性能,在进行第一次防弹性能测试时,最外层的防刺面料已发生损坏,面料表面已存在缺口,进行第二次防刺性能测试时,防刺面料的防刺性能大大减弱,刀具已刺入空气泡沫塑料板,布料的缓冲性能受到破坏,进而在进行第二次防弹测试时,使得防弹防刺服的防弹能力主要仅靠铝合金板提供,防弹效果较差。而本发明制备的防弹防刺面料不仅质轻,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均未发生破损情况,具有优异的防刺和防弹的综合性能,能够抵御多次袭击,符合警用反弹衣和防刺衣的标准,适用于复杂多变的恶劣环境。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弹防刺服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均匀铺展并预热;
在预热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上涂覆胶粘剂并干燥,制得面密度为135g/cm2的单层无纬布;
取36层上述单层无纬布互相叠加,相邻无纬布中纤维呈0°/10°排列,将上述36层无纬布与1层钛合金片热压复合,得到复合层;
将所述复合层与2层钛合金片进行叠加,复合层形成外层,与复合层相邻的钛合金片形成中间层,另一层钛合金片形成内层,复合层的钛合金面与中间层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弹性模量为500g/d~650g/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合金为Ti-6Al-4V或Ti-5Al-2.5S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包括:6wt%~20wt%的环氧树脂、5wt%~10wt%的氯丁橡胶、2wt%~5wt%的聚苯乙烯二嵌段共聚体、0.5wt%~1.5wt%的增塑剂和余量的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复合层的边缘与2层钛合金片的边缘进行叠加之前,还包括:
在一层钛合金片表面涂覆隔热层并将此层作为中间层,所述隔热层包括:70wt%~80wt%的有机硅树脂、10wt%~15wt%的二氧化锆和8wt%~12wt%的硅酸铝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复合层的无纬布层一面进行打蜡处理。
7.一种防弹防刺服,其特征在于,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复合层、中间钛合金片和内层钛合金片,所述复合层由外至内依次包括:36层面密度为135g/cm2的无纬布和1层钛合金片,相邻无纬布中纤维呈0°/10°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弹防刺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纬布中的胶粘剂包括:6wt%~20wt%的环氧树脂、5wt%10wt%的氯丁橡胶、2wt%~5wt%的聚苯乙烯二嵌段共聚体、0.5wt%~1.5wt%的增塑剂和余量的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弹防刺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钛合金片表面涂覆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括:70wt%~80wt%的有机硅树脂、10wt%~15wt%的二氧化锆和8wt%~12wt%的硅酸铝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弹防刺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的无纬布层一面涂覆蜡层。
CN201010505201.9A 2010-09-29 2010-09-29 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5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5201.9A CN102435104B (zh) 2010-09-29 2010-09-29 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05201.9A CN102435104B (zh) 2010-09-29 2010-09-29 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5104A true CN102435104A (zh) 2012-05-02
CN102435104B CN102435104B (zh) 2014-11-19

Family

ID=45983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520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35104B (zh) 2010-09-29 2010-09-29 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3510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6571A (zh) * 2019-11-21 2020-02-14 北京航天雷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轻薄型软质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6713A (zh) * 2020-05-14 2020-08-18 上海联博安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弹插板及其pe层压板与油漆的结合方法
CN113635634A (zh) * 2021-08-20 2021-11-12 时宗义 一种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9A (zh) * 1991-09-20 1993-03-31 Dsm有限公司 由一层复合材料和一层金属组成的复合防弹板
EP1627719A1 (en) * 2004-08-16 2006-02-22 FMS Enterprises Migun Ltd. Multilayered polyethylene material and ballistic resistant articles manufactured therefrom
CN101397757A (zh) * 2007-09-30 2009-04-01 东华大学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无纬布及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1684992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弹复合板
CN101762210A (zh) * 2009-11-26 2010-06-30 张振民 防弹防刺服及其防护层的制作方法
CN201819625U (zh) * 2010-09-29 2011-05-04 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弹防刺服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9A (zh) * 1991-09-20 1993-03-31 Dsm有限公司 由一层复合材料和一层金属组成的复合防弹板
EP1627719A1 (en) * 2004-08-16 2006-02-22 FMS Enterprises Migun Ltd. Multilayered polyethylene material and ballistic resistant articles manufactured therefrom
CN101397757A (zh) * 2007-09-30 2009-04-01 东华大学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合无纬布及制造方法和应用
CN101684992A (zh) * 2008-09-27 2010-03-31 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弹复合板
CN101762210A (zh) * 2009-11-26 2010-06-30 张振民 防弹防刺服及其防护层的制作方法
CN201819625U (zh) * 2010-09-29 2011-05-04 宁波荣溢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弹防刺服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6571A (zh) * 2019-11-21 2020-02-14 北京航天雷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轻薄型软质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46713A (zh) * 2020-05-14 2020-08-18 上海联博安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弹插板及其pe层压板与油漆的结合方法
CN113635634A (zh) * 2021-08-20 2021-11-12 时宗义 一种纤维非织造布与合成金属板复合的防刺片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5104B (zh) 2014-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5103B (zh) 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16595B (zh) 一种防刺面料的制备方法
TW581728B (en) Impact resistant rigid composi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WI523992B (zh) 防彈效能增強之聚合物纖維
CN101684992B (zh) 一种防弹复合板
CN102435102B (zh) 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069320A1 (zh) 一种防刺防弹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435104B (zh) 一种防弹防刺服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03556A (zh) 一种柔性防弹防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58241A (zh) 一种防电弧阻燃冲锋衣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57790A (zh) 柔软质轻型防弹衣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481558A (zh) 一种新型消防服面料
CN106003759A (zh) 一种柔性防弹防刺结构的制备工艺
CN101684990A (zh) 一种防弹成型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57571B (zh) 舒适型防刺服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89483A (zh) 一种商业和军用石墨烯防弹衣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15651B (zh) 一种用于制备防刺面料的胶粘剂
CN107558170B (zh) 一种阻燃uhmwpe纤维的制备方法
Koohestani et al. Advanced bulletproof and stab-and spike-resistant textiles
CN109594197A (zh) 阻燃型墙布用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Hani et al. Ballistic impact response of woven hybrid coir/kevlar laminated composites
CN1606641A (zh) 用于防止热作用的防护服的耐火衬里材料
CN113028900B (zh) 一种防弹头盔及其加工方法
CN101684993A (zh) 一种防弹衣
CN108638620A (zh) 抗穿刺涂层织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ANG ZHENFE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INGBO RONGYI CHEMICAL FIBRE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3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5324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TO: 315470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302

Address after: 315470, No. 8 East Yanjiang Road, new housing village, Si gate town, Ningbo City, Zhejiang, Yuyao

Patentee after: Yang Zhenfen

Address before: 315324 West Ring Road, Zhouxiang Town, Cixi,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Ningbo Rongyi Chemical Fibre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