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4642A - 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及装卸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及装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4642A
CN102434642A CN2011102288344A CN201110228834A CN102434642A CN 102434642 A CN102434642 A CN 102434642A CN 2011102288344 A CN2011102288344 A CN 2011102288344A CN 201110228834 A CN201110228834 A CN 201110228834A CN 102434642 A CN102434642 A CN 102434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less belt
framework
horizontal
extend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288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4642B (zh
Inventor
源内裕治
阿久津定昭
日高靖史
黑杭英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34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4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4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4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24Equipment for moun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02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struts, ties, or like structural elements
    • B65G21/06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struts, ties, or like structural elements constructed to facilitate rapid assembly or dismant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18Means for guiding or supporting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20Mountings for rollers or pulle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复杂的机构和宽阔的专有空间的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及装卸方法,该装卸机构被应用于一种带式机,该带式机具有:金属制环形带、至少两个使环形带转动用的滚子、以及通过轴承配设在滚子的旋转轴的两端的一对的滚子支撑体,该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具备具有水平延伸设置框体和辅助支柱的至少两组装配架。在装卸环形带侧的滚子支撑体上可装卸地配设有在拆下时形成环形带的穿插间隙的支撑体用块,装配架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环形带宽度方向的尺寸在环形带的宽度以上。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能够以与环形带的宽度方向平行的状态与装卸环形带侧的滚子支撑体的一部分接合,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另一端能够与辅助支柱连接、分离。

Description

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及装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式机的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及装卸方法。
背景技术
带式机是一种使用金属制的环形带来加工、制造各种产品的机器。该带式机的优点可以列举出:在高压、高温等多种条件下对被加工品的多种处理可以在同一环形带上连读地进行,可以始终在平面上进行加工,至离开环形带为止完全不会对被加工品施加张力等等。该带式机的种类较为多样,例如有在环形带上注入溶融树脂来直接制造薄膜的薄膜成型机、或者向同样的环形带上所传送的片状制品的表面涂布薄膜的涂布机等。这些带式机包括使用单一的金属制环形带、在该环形带上对被加工品进行所需加工的单带式机,以及在上下的金属制环形带间对被加工品进行各种加工的双带式机。
金属制的环形带的厚度为0.6~3mm,若长度超过8m则重量较大,难以简便地进行操作。而且,其表面粗糙度及要加工的产品所要求的环形带的加工精度也较为多样,需要根据其用途恰当地进行对于驱动滚子等的安装。特别是,在如光学产品、IT产品等对厚度精度要求极严的情况下,环形带的接缝部分是当然的了,环形带的整个表面必须进行镜面加工,不仅如此,还需要特别注意它的安装,不允许环形带表面存在一点凹凸。
通常,作为将这种金属制环形带安装到带驱动滚子等上的方法之一,存在如下的方法:在带式机的设置现场,将金属制带套挂到驱动滚子等上,使该金属制带的端部相互对接并通过焊接进行连接而制作成环形带,安装到驱动滚子上。
对此,在例如日本特开2004-32466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长条状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方法及机构。根据该专利文献1,当在第一框架所围成的主空间内的转动用滚子上安装新环形带时,将环形带送入设置在与主空间邻接的位置的第二框架所围成的辅助空间,拆下安装在第一框体的干涉部位的垂直框体片,形成带穿插间隙,通过该间隙插入环状带,将环形带安装到主空间内的转动用滚子上。此外,当将安装在所述主空间的金属制环形带从转动用滚子上拆下而从带式机搬出时,与前述一样,拆下安装在第一框体的干涉部位的垂直框体片,形成带穿插间隙,通过该间隙拉出环形带,经由辅助空间搬出到机器外部,然后将需要更换的新的金属制环形带送入辅助空间,按照上述顺序安装到主空间的转动用滚子上。这些操作结束之后,将所述框体片重新安装到所述间隙。由此,不需要特别地分解、组装带式机的框架等,而且也不需要再调整周边的设备。
另一方面,在例如日本特开平7-1023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未特定材质的环形传送件的更换方法及其更换装置。该方法中,通过轴承支撑旋转轴的两端,在对固定设置于该旋转轴中央的前后一对旋转体上所拉伸设置的环形传送件进行更换时,在旋转轴的一端与支撑该端部的轴承之间,设有可以通过旋转轴悬臂式支撑所述旋转体的支撑部件,拆下不具有支撑部件的另一侧的轴承,在被拉伸设置的环形传送件的张力缓和之后拆下该环形传送件,安装新的环形传送件。在该安装结束后,将拆下的轴承再次安装到原来的部位。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较短的环形传送件、重量较轻的环形传送件的更换,适用对象为两个滚子的中间部分没有框体的比较小型的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246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0237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方法中,因为需要在垂直框体片与第一及第二支撑块之间确保用于更换环形带的所更换的环形带宽度以上的空间,因此,为了避免第一及第二支撑块与环形带发生干涉,较为需要将其设置在主空间的外侧端部位置。
此外,关于用来驱动环形带的上述转动用滚子,在更换环形带时,为了环形带的穿插,无论如何都需要将上述垂直框体片从垂直框体拆下。该垂直框体片可装卸地配设在垂直框体的带穿插位置上,该垂直框体配设在主空间与辅助空间之间。另一方面,支撑上述转动用滚子的轴承固定设置于所述垂直框体,一旦拆下所述垂直框体片,其结果是转动用滚子变成悬臂支撑。施加于处于该悬臂状态的所述转动用滚子的最大负荷被增加了环形带的一部分重量,变得极大。
通常,若环形带宽度变宽则悬臂量也增加,与转动用滚子的外径无关,宽度较窄时折曲也较少,能承受的负荷较大,因而能够容易进行设计、作业。当环形带变宽时,则需要复杂的结构及过大的部件壁厚等等,设计极为困难,且容易引起周边部件的变形、破损,环形带的更换作业也非常困难且危险,因此,需要使悬臂具有能够足够承受的强度。
另外,配设在主空间外侧的垂直框体也一样,需要确保足够的强度以支撑悬臂状态的转动用滚子,随着所述最大负荷增加框架也变得大型化,出现不仅环形带宽度及重量、连空间方面也对设计产生制约等问题,并且是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使用由具有水平延伸设置框体与垂直框体的第二框架形成的辅助空间来进行环形带更换的方法,在环形带较长的情况下,装配架数量增加,对它们进行装卸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另一方面,即便是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环形传送件的更换,在更换环形带时,也分别悬臂式支撑前后两个滚子,若是较短且重量较小的环形带则基本没有危险,因为两个滚子间没有支柱,所以只考虑滚子部即可,但是,如果是环形带较长的装置,则会在两个滚子间使用支柱,该支柱部分的构造也需要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制环形带装卸机构,其被应用于一种带式机,该带式机具有:金属制环形带、至少两个使所述环形带转动用的滚子、以及通过轴承配设在所述滚子的旋转轴的两端的前后一对的滚子支撑体,该环形带装卸机构具备至少两组装配架,该装配架具有水平延伸设置框体和辅助支柱,在装卸所述环形带侧的所述滚子支撑体上可装卸地配设有在拆下时形成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的支撑体用块,所述装配架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环形带宽度方向的尺寸在所述环形带的宽度以上,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能够以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延伸设置方向与环形带宽度方向平行的状态与装卸所述环形带侧的滚子支撑体的一部分接合,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辅助支柱连接、分离。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环形带装卸方法,在所述带装卸机构中,事先将金属制环形带穿插到连接有水平延伸设置框体和辅助支柱的至少两组装配架的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上后,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拆下支撑体用块而形成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将所述环形带从所述滚子支撑体的穿插间隙插入,套挂在所述滚子上而安装到带式机上,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环形带装卸方法,在所述带装卸机构中,将至少两组装配架的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事先将金属制环形带穿插到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上,然后使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另一端与辅助支柱连接,拆下支撑体用块而形成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将所述环形带从所述滚子支撑体的穿插间隙插入,套挂在所述滚子上而安装到带式机上,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
此外,在上述环形带装卸方法中,使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拆下支撑体用块,将安装在所述滚子上的环形带从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拉出,将环形带穿插到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上,然后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由此将所述环形带从带式机搬出。
在本发明中,因为不需要安装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支撑块,带转动用滚子并非悬臂状态,所以能够缩小专用空间、减少滚子构造部件、或减少框体部件,因此,可以削减制造成本,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能够安全而容易地进行高质量的带更换作业。而且,复原后的机器不需要进行调整,可以缩短本带式机运转起来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带式机整体的俯视图。
图2示出带式机整体的主视图。
图3示出从动滚子部的截面图。
图4示出转动用滚子间的支柱部的截面图。
图5示出驱动滚子部的截面图。
附图符号说明:
1...金属制环形带;2...带转动用滚子(驱动滚子);21...旋转轴;3...带转动用滚子(从动滚子);31...旋转轴;4...滚子支撑体;41...轴承;5...水平延伸设置框体;6...辅助支柱;61...第一辅助支柱;62...第二辅助支柱;7...支撑体用块;8...构造支柱;82...支承滚子;9...构造支柱用块;10...支柱用辅助框体;11...滑动机构;12...缸体;13...链滑车(ChainBlock);14...液压起重器;15...上部框体;16...中间框体;17...下部框体;18...滚子驱动装置;20...垂直框体;30...水平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利用合适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进行具体说明。构如图1及图2所示,该装卸机被应用于一种带式机,该带式机具有:金属制环形带1、至少两个使所述带转动用的滚子2、3、以及以左右为一组的前后一对滚子支撑体4,该滚子支撑体4通过轴承41配设在所述滚子的旋转轴21、31两端,所述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具有至少两组装配架,该装配架具有水平延伸设置的框体5和辅助支柱6。
首先,对带式机进行说明。带式机的构造不受特殊限制,例如图2及图4所示,具有由垂直框体20和水平框体30构成的框架,从机械强度的角度考虑,所述框架构造最好在竖立设置在环形带1的安装方向的前后两端的垂直框体间设置多个构造支柱8。此外,最好将所述构造支柱8的上端部及下端部固定在所述上下的水平框体30上。带式机具有如上所述的金属制环形带1、带转动用滚子2、3、以及滚子支撑体4。所述构造支柱8对于所述环形带为长条形的装置较为有效。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在配设在环形带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的所述构造支柱8之间,水平设置有支承滚子82。
金属制环形带:
金属制环形带1的材料是金属即可,没有特殊限制,从耐久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不锈钢。在本发明中,金属制环形带1的厚度最好为1mm以上、宽度最好为1000mm以上。
带转动用滚子:
金属制环形带1的转动用滚子2、3具有转动轴21、31。在本发明中,至少使用2个所述转动用滚子2、3。在使用2个转动用滚子2、3的情况下,通常,其中一个是驱动滚子2,另一个是从动滚子3。在所述2个转动用滚子2、3之间,还可以设置1个以上的未图示的带转动用滚子。该带转动用滚子可以通过电机等滚子驱动装置18旋转。
滚子支撑体:
在所述滚子旋转轴21、31的两端通过轴承41配设有一对滚子支撑体4。所述滚子支撑体4通过所述轴承41承受施加到滚子旋转轴21、31上的重量,将滚子旋转轴21、31支撑为可自由旋转。滚子支撑体4的构造没有特殊限制,例如用棱柱状、圆柱状等坚固的材料构成,将它们单独地或组合起来进行使用。这些滚子支撑体4由高刚性且高强度的材质制成。在所述滚子支撑体4的一部分上,可以安装作为后述的装配架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和辅助支柱6。根据本实施方式,所述辅助支柱6由第一辅助支柱61及第二辅助支柱62构成。
所述滚子支撑体4的构造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列举例如长方体、圆筒状、框架构造、或者将它们安装到支柱上的构造等。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滚子支撑体4以环形带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为一组,分别配设于环形带的长度方向转动端部。如图3所示,在配置于从动滚子3侧的装卸金属制环形带1侧的所述滚子支撑体4上,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从该滚子支撑体4向外侧水平延伸。该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顶端部由所述第一辅助支柱61支撑。该第一辅助支柱61通过液压起重器14被支撑为可以调节上下高度。这里,第一辅助支柱61可以通过例如螺栓等相对于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进行接合、分离。
另一方面,在配置于上述驱动滚子2侧的装卸金属制环形带1侧的滚子支撑体4上也延伸设置有与所述从动滚子3侧的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一样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该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顶端部与从动滚子3侧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一样,由所述第一辅助支柱61支撑,该第一辅助支柱61可以通过液压起重器14调节上下高度。此外,如图5所示,在驱动滚子2侧的滚子支撑体4上,除了设有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以外,还竖立地设有用于支撑该滚子支撑体4的下端的第二辅助支柱62。另外,在该第二辅助支柱62之间,可装卸地配设有在拆下时形成所述环形带1的穿插间隙的支撑体用块7。这里,本发明的“支柱”除通常的支柱以外,还包括弹簧状支柱。另外,上述“环形带宽度”是指与环形带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
下面,对构成本发明的装卸机构的装配架进行说明。
所述装配架由具有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和辅助支柱6的至少两组构成。但是,辅助支柱6有时使用如上所述的第一辅助支柱61及第二辅助支柱62,有时只使用第一辅助支柱61。所述装配架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环形带宽度方向的尺寸在所述环形带1的宽度以上。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所述滚子支撑体4侧的一端与该滚子支撑体的一部分可装卸地接合,在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自由端侧的下表面,所述辅助支柱6构成为可以通过螺栓等进行连接。
此外,最好采用通过牢固的框体将装卸环形带1侧的所述滚子支撑体4与其相反侧的滚子支撑体4结合在一起的构造。此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辅助支柱62和轴承41之间通过缸体12连接,并且在滚子支撑体4的本体内表面与轴承41之间设有滑动机构11。当将环形带1挂套在转动用滚子2、3时、或者从转动用滚子2、3拆下时,该滑动机构11使所述缸体12动作而缩短转动用滚子2、3间的间隔,使环形带1的装卸作业易于进行。
在应用了本发明的金属制环形带1的装卸机构并具有框架构造的带式机中,当在构成左右侧壁的垂直框体20之间、或前后的带转动用滚子2、3之间配设有如上所述的构造支柱8时,在配设于装卸所述环形带1侧的所述构造支柱8的环形带行驶高度上,可装卸地配设有在拆下时形成所述环形带1的穿插间隙的构造支柱用块9。
下面,对本发明的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方法进行说明。首先,所述环形带的安装方法存在两种方法。而且,下面说明的是在前后一对转动用滚子2、3间配设有构造支柱8的情况。此外,在下述说明中,当向转动用滚子2、3装卸环形带1时,同时利用上述缸体12的动作并通过滑动机构11来调节转动用滚子2、3间的间隔。因此,省略了对这一点的说明。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以在支撑驱动滚子2及从动滚子3的滚子支撑体4上分别设有辅助支柱6(61,62)为前提。
第一种方法为如下的方法:在所述环形带装卸机构中,在连接有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和辅助支柱6的至少两组装配架的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上事先挂套金属制环形带后,使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4接合,将可装卸地配置在安装于滚子支撑体4的下表面的第二辅助支柱62及构造支柱8中间的支撑体用块7及构造支柱用块9拆下,形成所述环形带1的穿插间隙,将所述环形带1从所述第二辅助支柱62的穿插间隙插入,套挂到所述转动用滚子2、3上而安装到带式机上,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7,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4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
第二种方法为如下的方法:在所述环形带装卸机构中,使至少两组装配架的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4接合并事先将金属制环形带1穿插到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上,然后使辅助支柱6与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顶端连接,拆下第二辅助支柱62及构造支柱8的支撑体用块7及构造支柱用块9,形成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将所述环形带1从所述第二辅助支柱62的穿插间隙插入,套挂到所述转动用滚子2、3上而安装到带式机上,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7,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
此外,本发明的所述金属制环形带的搬出方法为如下的方法:首先将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4接合,拆下所述支撑体用块7及构造支柱用块9,将安装在所述转动用滚子2、3上的金属制环形带1从所述第二辅助支柱62及构造支柱8的各穿插间隙拉出,将环形带1穿插到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上,然后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7及构造支柱用块9,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4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将所述环形带1从带式机搬出。
在所述环形带装卸机构中未配设所述构造支柱8的情况下,环形带的装卸方法如下。
即,在连接有水平延伸设置框体和辅助支柱的至少两组装配架的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上事先插设金属制环形带1后,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4接合,拆下支撑体用块7而在第二辅助支柱62上形成所述环形带1的穿插间隙,将所述环形带1从所述第二辅助支柱62的穿插间隙插入,套挂在所述滚子上而安装到带式机上,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7,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4取下,分离所述装配架。
此外,环形带的装卸方法还可以为:将至少两组装配架的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将所述支撑体用块7从第二辅助支柱62拆下而形成所述环形带1的穿插间隙,事先将金属制环形带1穿插到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上,然后使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另一端与辅助支柱连接,将所述环形带1从所述第二辅助支柱62的穿插间隙插入,套挂在所述滚子2、3上而安装到带式机上,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7,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4取下,分离所述装配架。
另外,环形带的装卸方法还可以为:使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拆下支撑体用块7,将安装在所述转动用滚子2、3上的环形带1从该环形带1的所述穿插间隙拉出,将环形带1穿插到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上,然后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7,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4取下,分离所述装配架,将所述环形带1从带式机搬出。
下面,对所述环形带的附带装卸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
在将金属制环形带1组入带式机时,事先在上述装配架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上临时设置环形带。在拉出环形带1时,该作业可以省略。
接着,在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的顶端部下表面设置第一辅助支柱61,在利用液压起重器14(参照图5)等从地面抬起时,可以将接合在滚子支撑体4的本体下表面的第二辅助支柱62的支撑体用块7拆下。在该状态下,环形带1可以在装置本体与水平延伸设置框体5之间横向移动。即可以装卸环形带1。
装卸金属制环形带1后,只要再复原支撑体用块7,然后拆下第一辅助支柱61即可。
这里,覆盖构造支柱8的表面的支柱用辅助框体10(参照图1及图4)为可以悬臂式支撑中间框体16的牢固的框体,该支柱用辅助框体10除了使用框体以外,还可以使用墙壁等建筑物的部分构造体作为支撑构造。
另外,上部框体15(参照图4)可以为通过链滑车13从顶棚吊起的构造。
配设在框体内的未图示的空间及转动用滚子2、3间的支承滚子等重物最好分别由配设在框架构造的上部的上部框体15和配设在下部的下部框体17支撑。
下部框体17最好固定在地面上。尽量不要对配设于上述框体15及下部框体17间的中间框体16施加负荷。
本发明的环形带装卸机构及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单带式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双带式装置。

Claims (8)

1.一种环形带装卸机构,其被应用于一种带式机,该带式机具有:金属制环形带、至少两个使所述环形带转动用的滚子、以及通过轴承配设在所述滚子的旋转轴的两端的前后一对的滚子支撑体,该环形带装卸机构具备至少两组装配架,该装配架具有水平延伸设置框体和辅助支柱,
所述环形带装卸机构的特征在于,
在装卸所述环形带侧的所述滚子支撑体上可装卸地配设有在拆下时形成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的支撑体用块,所述装配架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环形带宽度方向的尺寸在所述环形带的宽度以上,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能够以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延伸设置方向与环形带宽度方向平行的状态与装卸所述环形带侧的滚子支撑体的一部分接合,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辅助支柱连接、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带装卸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带转动用滚子之间的环形带宽度方向的两端侧配设有构成带式机的构造支柱,在配设于装卸所述环形带侧的所述构造支柱上可装卸地配设有在拆下时形成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的构造支柱用块。
3.一种环形带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带装卸机构中,事先将金属制环形带穿插到连接有水平延伸设置框体和辅助支柱的至少两组装配架的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上后,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拆下支撑体用块而形成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将所述环形带从所述滚子支撑体的穿插间隙插入,套挂在所述滚子上而安装到带式机上,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
4.一种环形带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带装卸机构中,将至少两组装配架的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事先将金属制环形带穿插到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上,然后使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另一端与辅助支柱连接,拆下支撑体用块而形成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将所述环形带从所述滚子支撑体的穿插间隙插入,套挂在所述滚子上而安装到带式机上,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环形带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拆下支撑体用块,将安装在所述滚子上的环形带从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拉出,将环形带穿插到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上,然后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由此将所述环形带从带式机搬出。
6.一种环形带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带装卸机构中,事先将金属制环形带穿插到连接有水平延伸设置框体和辅助支柱的至少两组装配架的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上后,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拆下支撑体用块及构造支柱用块而形成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将所述环形带从所述滚子支撑体的穿插间隙插入,套挂在所述滚子上而安装到带式机上,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及构造支柱用块,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
7.一种环形带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带装卸机构中,将至少两组装配架的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拆下支撑体用块及构造支柱用块而形成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事先将金属制环形带穿插到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上,然后使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另一端与辅助支柱连接,将所述环形带从所述滚子支撑体的穿插间隙插入,套挂在所述滚子上而安装到带式机上,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及构造支柱用块,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环形带装卸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与滚子支撑体接合,拆下支撑体用块及构造支柱用块,将安装在所述滚子上的环形带从所述环形带的穿插间隙拉出,将环形带穿插到所述各水平延伸设置框体上,然后重新安装所述支撑体用块及构造支柱用块,将所述水平延伸设置框体的一端从所述滚子支撑体取下而分离所述装配架,由此将所述环形带从带式机搬出。
CN201110228834.4A 2010-09-24 2011-08-10 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及装卸方法 Active CN1024346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13190A JP5145393B2 (ja) 2010-09-24 2010-09-24 金属製無端ベルトの脱着機構及び脱着方法
JP2010-213190 2010-09-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4642A true CN102434642A (zh) 2012-05-02
CN102434642B CN102434642B (zh) 2015-07-15

Family

ID=45982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28834.4A Active CN102434642B (zh) 2010-09-24 2011-08-10 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及装卸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145393B2 (zh)
KR (1) KR101267684B1 (zh)
CN (1) CN102434642B (zh)
TW (1) TWI44078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1755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油机皮带的安装设备
CN110788746A (zh) * 2018-08-02 2020-02-14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研磨装置用的夹具及装卸顶环的至少一部分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237A (ja) * 1993-06-08 1995-01-13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無端搬送材交換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114352A (ja) * 2000-10-04 2002-04-16 Yamamoto Co Ltd ベルトコンベヤ装置並びに搬送ベルトの交換装置及び交換方法
JP2004324667A (ja) * 2003-04-21 2004-11-18 Mitsubishi Rayon Eng Co Ltd 長尺な金属製無端ベルトの脱着方法及び脱着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2513U (zh) * 1988-05-26 1989-12-07
JP3290418B2 (ja) * 1999-03-02 2002-06-10 マルヤス機械株式会社 ベルトコンベア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237A (ja) * 1993-06-08 1995-01-13 Sumitomo Metal Ind Ltd 無端搬送材交換方法及び装置
JP2002114352A (ja) * 2000-10-04 2002-04-16 Yamamoto Co Ltd ベルトコンベヤ装置並びに搬送ベルトの交換装置及び交換方法
JP2004324667A (ja) * 2003-04-21 2004-11-18 Mitsubishi Rayon Eng Co Ltd 長尺な金属製無端ベルトの脱着方法及び脱着機構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1755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油机皮带的安装设备
CN106321755B (zh) * 2015-06-30 2018-10-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油机皮带的安装设备
CN110788746A (zh) * 2018-08-02 2020-02-14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研磨装置用的夹具及装卸顶环的至少一部分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1805A (en) 2012-06-01
KR20120031428A (ko) 2012-04-03
JP5145393B2 (ja) 2013-02-13
TWI440786B (zh) 2014-06-11
CN102434642B (zh) 2015-07-15
JP2012066910A (ja) 2012-04-05
KR101267684B1 (ko) 2013-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9436B (zh) 传送装置
JP2007036227A (ja) 基板の保存用カセット、搬送コンベア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搬送システム
CN108910389A (zh) 一种半钢生胎的v型辊道输送装置
CN104860051A (zh) 带有过渡板的拼接式输送带
EP3132908A3 (en) Disassembling method of mandrel use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e and disassembling apparatus of mandrel
CN102434642B (zh) 金属制环形带的装卸机构及装卸方法
CN105584817A (zh) 一种用于精密喷砂机的翻转装置
EP2862819A1 (en) Wafer conveyor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wafer conveyor system
CN102951421A (zh) 输送装置
KR20160047941A (ko) 컨베이어 장치
CN109968342A (zh) 一种取放料设备及工件处理系统
KR101416593B1 (ko) 롤러의 처짐 방지를 위한 기판 이송 장치
CN205397409U (zh) 一种用于精密喷砂机的翻转装置
JP2006232507A (ja) 搬送装置
JP2008081216A (ja) ローラコンベヤ
CN203889672U (zh) 一种液压升降带式装卸机
CN110744218A (zh) 隧道式焊接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0421868A (zh) 一种卡扣自动化生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5740668B2 (ja) スクリューコンベア、および、スクリューコンベアの搬送距離の延長方法
CN112793062B (zh) 一种闪光灯透镜飞边去除装置
CN218260327U (zh) 一种金属工件加工用传送装置
JP2015110480A (ja) スクリューコンベア
CN211732773U (zh) 积放链输送的承载机构
CN107825297A (zh) 一种扫边机的主轴传动系统
CN217296078U (zh) 一种滑撬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