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3607A -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3607A
CN102433607A CN2011103384847A CN201110338484A CN102433607A CN 102433607 A CN102433607 A CN 102433607A CN 2011103384847 A CN2011103384847 A CN 2011103384847A CN 201110338484 A CN201110338484 A CN 201110338484A CN 102433607 A CN102433607 A CN 102433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tretch yarn
resistance
bleaching liquor
deformation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384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3607B (zh
Inventor
叶敬平
裘大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Billion Polymerization Fiber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Billion Polymerization Fiber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Billion Polymerization Fiber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Billion Polymerization Fiber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384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33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3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3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3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3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包括从预处理、纺丝、后处理等一系列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步骤的特殊设计和相关参数的特殊优化,形成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使其达到优良且独特的抗变形、低弹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服用、装饰用和工业用领域的纤维多采用无极光、挺括、有弹性并具有吸湿、导汗等易洗快干功能的化纤原料制备抗变形低弹丝。
这种织物所采用的纤维普遍为皮芯结构,皮丝采用三叶、五叶等多叶状加弹丝;芯丝采用热收缩率高的牵伸丝。由于希望形成很大的热收缩率差异,芯丝通常通过预取向一牵伸(POY-DT)两步法加工来达到30±5%的沸水收缩率,并且由这种高收缩芯丝做出的坯布在染整过程中的收缩率高达15~18%。正是由于这种高收缩率、以及皮丝和芯丝之间热收缩率的显著差异,才赋予织物具有纱线内部蓬松、纱线之间挤紧的典型的毛织物组织结构特点,具有良好的仿毛效果。
但是,要形成芯丝的高收缩率,采用常规的POY-DT二步法加工,存在加工流程长、由DT(牵伸)加工所得的涤丝在不同锭位沸水收缩率不一致、离散很大(沸水收缩率范围可达15~45%)、染整加工中织物门幅和长度收缩难以控制、织物手感差异显著、沸水收缩率过高或过低、不能使用的芯丝比例高达12%、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从预处理、纺丝、后处理等一系列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步骤的特殊设计和相关参数的特殊优化,形成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使其达到优良且独特的抗变形、低弹性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抗变形低弹丝的原料为重量比分别为0.9∶9.7∶1.6∶1.7∶1.9的聚丙烯、有机硅聚酯切片、聚氧丙烯、有机硅聚醚硅油和聚乙二醇;其中所述有机硅聚酯切片是将有机硅粉末、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分别按照重量比为0.05∶3.2∶3.5∶3.7,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得到的有机硅聚酯切片;该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上述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固相聚合得到粘度为1.803~1.816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其中,上述预结晶的温度控制为329~331℃,预结晶时间为3~5min;上述固相聚合的温度控制在156~159℃、固相聚合的时间保持12~14min;然后将上述粘度为1.803~1.816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加入到内置有搅拌辊和冷却盘管的釜式反应器充分搅拌混合,其中,上述冷却盘管的温度为34~37℃;再冷却后加入单螺杆挤出机内,单螺杆挤出机的按照挤出管长度依次平均分为五个区,五个区温度为226℃、227℃、229℃、231℃、126℃,螺杆转速为369rpm;
(2)纺丝:在步骤(1)单螺杆挤出机的126℃温度区中均匀加入胺类扩链剂、胺类反应控制剂进行扩链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熔融聚合物熔体,然后经熔体总管分配到六个熔体支管,再经计量泵计量后送入纺丝组件从异形喷丝板挤出形成丝束,计量泵中熔融聚合物熔体的供量为1430g/min;喷出的丝束分别经过温度为178℃第一热筒保持26min、第一隔热筒保持5min、温度为187℃第二热筒保持32min、温度为195℃第三热筒保持24min、第二隔热筒5min、温度为167℃第四热筒19min;
(3)后处理:将步骤(3)中经过所述温度为167℃第四热筒19min后的聚合物熔体在环吹风装置中冷却固化,进入纺丝甬道;其中,环吹风装置采用一级风过滤器,即多层超细镀银纤维无纺布一级风过滤,侧吹风装置的侧吹风温度为21℃,风压为0.043KPa;再经喷嘴上油,形成初生抗变形低弹丝,将形成的初生抗变形低弹丝置于温度为43~45℃的第一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37~39℃的第二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52~54℃的第三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48~50℃的第四煮漂液中处理4分钟,然后冷却后经上、中、下三个导丝盘,进入卷绕头,经高速卷绕得到抗变形低弹丝;其中,所述第一煮漂液由0.54g/L的碳酸钠、0.98g/L的螯合分散剂、1.87g/L的磷酸氢二钠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二煮漂液由0.93g/L的精练剂、0.52g/L的螯合分散剂、1.2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三煮漂液由0.12g/L的硅酸钠、2.1g/L的磷酸氢二钠、0.8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所述第四煮漂液由0.98g/L的螯合分散剂、1.03g/L的磷酸氢二钠、0.76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步骤(1)中将上述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固相聚合得到粘度为1.808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
步骤(1)中将上述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固相聚合得到粘度为1.812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抗变形低弹丝的原料为重量比分别为0.9∶9.7∶1.6∶1.7∶1.9的聚丙烯、有机硅聚酯切片、聚氧丙烯、有机硅聚醚硅油和聚乙二醇;其中所述有机硅聚酯切片是将有机硅粉末、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分别按照重量比为0.05∶3.2∶3.5∶3.7,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得到的有机硅聚酯切片;该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上述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固相聚合得到粘度为1.808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其中,上述预结晶的温度控制为329~331℃,预结晶时间为3~5min;上述固相聚合的温度控制在156~159℃、固相聚合的时间保持12~14min;然后将上述粘度为1.803~1.816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加入到内置有搅拌辊和冷却盘管的釜式反应器充分搅拌混合,其中,上述冷却盘管的温度为34~37℃;再冷却后加入单螺杆挤出机内,单螺杆挤出机的按照挤出管长度依次平均分为五个区,五个区温度为226℃、227℃、229℃、231℃、126℃,螺杆转速为369rpm;
(2)纺丝:在步骤(1)单螺杆挤出机的126℃温度区中均匀加入胺类扩链剂、胺类反应控制剂进行扩链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熔融聚合物熔体,然后经熔体总管分配到六个熔体支管,再经计量泵计量后送入纺丝组件从异形喷丝板挤出形成丝束,计量泵中熔融聚合物熔体的供量为1430g/min;喷出的丝束分别经过温度为178℃第一热筒保持26min、第一隔热筒保持5min、温度为187℃第二热筒保持32min、温度为195℃第三热筒保持24min、第二隔热筒5min、温度为167℃第四热筒19min;
(3)后处理:将步骤(3)中经过所述温度为167℃第四热筒19min后的聚合物熔体在环吹风装置中冷却固化,进入纺丝甬道;其中,环吹风装置采用一级风过滤器,即多层超细镀银纤维无纺布一级风过滤,侧吹风装置的侧吹风温度为21℃,风压为0.043KPa;再经喷嘴上油,形成初生抗变形低弹丝,将形成的初生抗变形低弹丝置于温度为43~45℃的第一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37~39℃的第二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52~54℃的第三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48~50℃的第四煮漂液中处理4分钟,然后冷却后经上、中、下三个导丝盘,进入卷绕头,经高速卷绕得到抗变形低弹丝;其中,所述第一煮漂液由0.54g/L的碳酸钠、0.98g/L的螯合分散剂、1.87g/L的磷酸氢二钠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二煮漂液由0.93g/L的精练剂、0.52g/L的螯合分散剂、1.2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三煮漂液由0.12g/L的硅酸钠、2.1g/L的磷酸氢二钠、0.8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所述第四煮漂液由0.98g/L的螯合分散剂、1.03g/L的磷酸氢二钠、0.76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
实施例2: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抗变形低弹丝的原料为重量比分别为0.9∶9.7∶1.6∶1.7∶1.9的聚丙烯、有机硅聚酯切片、聚氧丙烯、有机硅聚醚硅油和聚乙二醇;其中所述有机硅聚酯切片是将有机硅粉末、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分别按照重量比为0.05∶3.2∶3.5∶3.7,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得到的有机硅聚酯切片;该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上述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固相聚合得到粘度为1.812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其中,上述预结晶的温度控制为329~331℃,预结晶时间为3~5min;上述固相聚合的温度控制在156~159℃、固相聚合的时间保持12~14min;然后将上述粘度为1.803~1.816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加入到内置有搅拌辊和冷却盘管的釜式反应器充分搅拌混合,其中,上述冷却盘管的温度为34~37℃;再冷却后加入单螺杆挤出机内,单螺杆挤出机的按照挤出管长度依次平均分为五个区,五个区温度为226℃、227℃、229℃、231℃、126℃,螺杆转速为369rpm;
(2)纺丝:在步骤(1)单螺杆挤出机的126℃温度区中均匀加入胺类扩链剂、胺类反应控制剂进行扩链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熔融聚合物熔体,然后经熔体总管分配到六个熔体支管,再经计量泵计量后送入纺丝组件从异形喷丝板挤出形成丝束,计量泵中熔融聚合物熔体的供量为1430g/min;喷出的丝束分别经过温度为178℃第一热筒保持26min、第一隔热筒保持5min、温度为187℃第二热筒保持32min、温度为195℃第三热筒保持24min、第二隔热筒5min、温度为167℃第四热筒19min;
(3)后处理:将步骤(3)中经过所述温度为167℃第四热筒19min后的聚合物熔体在环吹风装置中冷却固化,进入纺丝甬道;其中,环吹风装置采用一级风过滤器,即多层超细镀银纤维无纺布一级风过滤,侧吹风装置的侧吹风温度为21℃,风压为0.043KPa;再经喷嘴上油,形成初生抗变形低弹丝,将形成的初生抗变形低弹丝置于温度为43~45℃的第一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37~39℃的第二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52~54℃的第三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48~50℃的第四煮漂液中处理4分钟,然后冷却后经上、中、下三个导丝盘,进入卷绕头,经高速卷绕得到抗变形低弹丝;其中,所述第一煮漂液由0.54g/L的碳酸钠、0.98g/L的螯合分散剂、1.87g/L的磷酸氢二钠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二煮漂液由0.93g/L的精练剂、0.52g/L的螯合分散剂、1.2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三煮漂液由0.12g/L的硅酸钠、2.1g/L的磷酸氢二钠、0.8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所述第四煮漂液由0.98g/L的螯合分散剂、1.03g/L的磷酸氢二钠、0.76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
实施例3: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抗变形低弹丝的原料为重量比分别为0.9∶9.7∶1.6∶1.7∶1.9的聚丙烯、有机硅聚酯切片、聚氧丙烯、有机硅聚醚硅油和聚乙二醇;其中所述有机硅聚酯切片是将有机硅粉末、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分别按照重量比为0.05∶3.2∶3.5∶3.7,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得到的有机硅聚酯切片;该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上述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固相聚合得到粘度为1.816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其中,上述预结晶的温度控制为329~331℃,预结晶时间为3~5min;上述固相聚合的温度控制在156~159℃、固相聚合的时间保持12~14min;然后将上述粘度为1.803~1.816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加入到内置有搅拌辊和冷却盘管的釜式反应器充分搅拌混合,其中,上述冷却盘管的温度为34~37℃;再冷却后加入单螺杆挤出机内,单螺杆挤出机的按照挤出管长度依次平均分为五个区,五个区温度为226℃、227℃、229℃、231℃、126℃,螺杆转速为369rpm;
(2)纺丝:在步骤(1)单螺杆挤出机的126℃温度区中均匀加入胺类扩链剂、胺类反应控制剂进行扩链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熔融聚合物熔体,然后经熔体总管分配到六个熔体支管,再经计量泵计量后送入纺丝组件从异形喷丝板挤出形成丝束,计量泵中熔融聚合物熔体的供量为1430g/min;喷出的丝束分别经过温度为178℃第一热筒保持26min、第一隔热筒保持5min、温度为187℃第二热筒保持32min、温度为195℃第三热筒保持24min、第二隔热筒5min、温度为167℃第四热筒19min;
(3)后处理:将步骤(3)中经过所述温度为167℃第四热筒19min后的聚合物熔体在环吹风装置中冷却固化,进入纺丝甬道;其中,环吹风装置采用一级风过滤器,即多层超细镀银纤维无纺布一级风过滤,侧吹风装置的侧吹风温度为21℃,风压为0.043KPa;再经喷嘴上油,形成初生抗变形低弹丝,将形成的初生抗变形低弹丝置于温度为43~45℃的第一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37~39℃的第二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52~54℃的第三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48~50℃的第四煮漂液中处理4分钟,然后冷却后经上、中、下三个导丝盘,进入卷绕头,经高速卷绕得到抗变形低弹丝;其中,所述第一煮漂液由0.54g/L的碳酸钠、0.98g/L的螯合分散剂、1.87g/L的磷酸氢二钠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二煮漂液由0.93g/L的精练剂、0.52g/L的螯合分散剂、1.2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三煮漂液由0.12g/L的硅酸钠、2.1g/L的磷酸氢二钠、0.8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所述第四煮漂液由0.98g/L的螯合分散剂、1.03g/L的磷酸氢二钠、0.76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

Claims (4)

1.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抗变形低弹丝的原料为重量比分别为0.9:9.7:1.6:1.7:1.9的聚丙烯、有机硅聚酯切片、聚氧丙烯、有机硅聚醚硅油和聚乙二醇;其中所述有机硅聚酯切片是将有机硅粉末、精对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分别按照重量比为0.05:3.2:3.5:3.7,进行缩聚反应制备得到的有机硅聚酯切片;该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上述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固相聚合得到粘度为1.803~1.816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其中,上述预结晶的温度控制为329~331℃,预结晶时间为3~5min;上述固相聚合的温度控制在156~159℃、固相聚合的时间保持12~14min;然后将上述粘度为1.803~1.816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加入到内置有搅拌辊和冷却盘管的釜式反应器充分搅拌混合,其中,上述冷却盘管的温度为34~37℃;再冷却后加入单螺杆挤出机内,单螺杆挤出机的按照挤出管长度依次平均分为五个区,五个区温度为226℃、227℃、229℃、231℃、126℃,螺杆转速为369rpm;
(2)纺丝:在步骤(1)单螺杆挤出机的126℃温度区中均匀加入胺类扩链剂、胺类反应控制剂进行扩链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熔融聚合物熔体,然后经熔体总管分配到六个熔体支管,再经计量泵计量后送入纺丝组件从异形喷丝板挤出形成丝束,计量泵中熔融聚合物熔体的供量为1430g/min;喷出的丝束分别经过温度为178℃第一热筒保持26min、第一隔热筒保持5min、温度为187℃第二热筒保持32min、温度为195℃第三热筒保持24 min、第二隔热筒5min、温度为167℃第四热筒19min;
(3)后处理:将步骤(3)中经过所述温度为167℃第四热筒19min后的聚合物熔体在环吹风装置中冷却固化,进入纺丝甬道;其中,环吹风装置采用一级风过滤器,即多层超细镀银纤维无纺布一级风过滤,侧吹风装置的侧吹风温度为21℃,风压为0.043KPa; 再经喷嘴上油,形成初生抗变形低弹丝,将形成的初生抗变形低弹丝置于温度为43~45℃的第一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37~39℃的第二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52~54℃的第三煮漂液中处理3分钟,再置于温度为48~50℃的第四煮漂液中处理4分钟,然后冷却后经上、中、下三个导丝盘,进入卷绕头,经高速卷绕得到抗变形低弹丝;其中,所述第一煮漂液由0.54g/L的碳酸钠、0.98g/L的螯合分散剂、1.87g/L的磷酸氢二钠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二煮漂液由0.93g/L的精练剂、0.52g/L的螯合分散剂、1.2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所述第三煮漂液由0.12g/L的硅酸钠、2.1g/L的磷酸氢二钠、0.8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所述第四煮漂液由0.98g/L的螯合分散剂、1.03g/L的磷酸氢二钠、0.76g/L的双氧水以及水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上述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固相聚合得到粘度为1.808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上述有机硅聚酯切片进行预结晶,然后进行固相聚合得到粘度为1.812dl/g的有机硅聚酯切片。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变形低弹丝制备工艺制备得到的抗变形低弹丝。
CN2011103384847A 2011-10-31 2011-10-31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Active CN102433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84847A CN102433607B (zh) 2011-10-31 2011-10-31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384847A CN102433607B (zh) 2011-10-31 2011-10-31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3607A true CN102433607A (zh) 2012-05-02
CN102433607B CN102433607B (zh) 2013-01-09

Family

ID=45981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384847A Active CN102433607B (zh) 2011-10-31 2011-10-31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336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1647A (zh) * 2021-01-31 2021-06-11 福建沃凯丝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62016A (ja) * 1986-01-07 1987-07-17 Teijin Ltd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651618A (zh) * 2004-02-06 2005-08-10 孙锡良 一种聚酯低弹丝及其生产方法
CN1693546A (zh) * 2005-05-11 2005-11-09 江南大学 一种超特细异性复合加弹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24924A (zh) * 2009-11-16 2010-06-09 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低弹丝及其生产加工工艺
CN102031578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改性亲水异形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62016A (ja) * 1986-01-07 1987-07-17 Teijin Ltd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651618A (zh) * 2004-02-06 2005-08-10 孙锡良 一种聚酯低弹丝及其生产方法
CN1693546A (zh) * 2005-05-11 2005-11-09 江南大学 一种超特细异性复合加弹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31578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改性亲水异形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CN101724924A (zh) * 2009-11-16 2010-06-09 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涤纶低弹丝及其生产加工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1647A (zh) * 2021-01-31 2021-06-11 福建沃凯丝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3607B (zh)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8597B (zh) 一种耐候性的三层网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4924A (zh) 一种涤纶低弹丝及其生产加工工艺
CN102206880B (zh) 一种热辊变速生产的多色涤纶竹节全牵伸丝及其生产方法
CN102839432B (zh) 一种超高速纺聚酯预取向丝的制备方法
CN102031575A (zh) 超细旦扁平涤纶牵伸丝的制备方法
CN108221078A (zh) 一种涤纶长丝的制造方法
CN105133115A (zh) 一种高延抗起球纤维混纺包覆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45495A (zh) 异型扁平人造丝纺丝工艺
CN110644102A (zh) 一种耐磨纱线的加工工艺
CN110747557A (zh) 一种用于外衣的复合绵纤维包覆纱的制作工艺
CN106435781A (zh) 一种吸湿透气仿麻锦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5226A (zh) 一种超细涤纶低弹丝及其加工方法
CN105887231B (zh) 一种熔体直纺高强度涤纶长丝的制造方法
WO2020232876A1 (zh) 一种弹性复合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72399A (zh) 一种皮芯型复合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CN102433607B (zh) 一种抗变形低弹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CN103981586A (zh) 一种超低异收缩聚酰胺6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44211A (zh) 一种具有仿毛效果的差别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CN206051915U (zh) 一种多彩智能数码纱线的制备装置
CN102534844B (zh) 无荧光仿羽绒涤纶短纤维的生产工艺
CN102433608B (zh) 一种超强双网络长丝及其加工制备工艺
CN104278340A (zh) 一种异形涤纶fdy竹节丝的生产工艺
CN104294394B (zh) Poy复合长丝多道预网络长丝的加工工艺
CN112813526A (zh) 一种高性能涤纶长丝及其生产方法
CN102888690B (zh) 聚酯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