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9977A -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9977A
CN102429977A CN2011104084110A CN201110408411A CN102429977A CN 102429977 A CN102429977 A CN 102429977A CN 2011104084110 A CN2011104084110 A CN 2011104084110A CN 201110408411 A CN201110408411 A CN 201110408411A CN 102429977 A CN102429977 A CN 102429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group
radix
blood circulation
enriching y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84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9977B (zh
Inventor
施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4084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299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29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9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9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99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所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优选组成方案包含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茵陈15-25份+大黄3-5份+栀子8-12份+滑石15-25份+瞿麦10-20份+萹蓄10-20份+车前子10-20份+通草10-15份+甘草6-8份+柴胡6-8份+五味子6-15份。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与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和/或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配合使用,可起到降低和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病变涉及机体多系统、多器官、多层次,且晚期并发症、并存症多。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最主要原因。循证医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前10-15年,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和大血管病变,而在临床糖尿病阶段(达到WHO临床糖尿病诊断标准,FBG>7.0mmol/L,PBG>11.1mmol/L)则主要表现为胰岛素功能下降、小血管微血管病变,以及机体对所服用的降糖西药敏感性下降所出现的血糖水平逐渐升高或血糖波动,血脂紊乱、血压升高现象。
口服降糖西药的便捷性和明显降糖作用所带来的诸多益处,包括减少过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进一步损伤、相应减少糖毒性和脂毒性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等,然而却无法避免其对肝肾的毒副反应、低血糖和胃肠道副反应,以及随用药时间延长西药的靶点敏感性下降而致降糖功效逐渐下降,而且久服西药往往使临床糖尿病患者呈现日渐明显的如烦躁、口干口苦、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手足麻木等躁热、阴虚/气虚、血瘀征象,使临床糖尿病一旦发生便呈进展趋势。改善这些症状是中医药发挥其独特疗效之处。
2型糖尿病在中医属虚实夹杂疾病,其早中期的“虚”主要为阴虚或气阴两虚,“实”为热、瘀、浊。尽管临床上有各种各样的病机论述和辨证,但糖尿病早中期共性病机为不同程度的阴虚或气阴两虚的“虚”和热、瘀、浊的“实”,且虚实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促使糖尿病病程不断进展,致使临床糖尿病晚期阴阳两虚,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而变证百出。因此糖尿病患者阴虚气虚血瘀以及痰浊郁热导致的血管脉络壅滞就如同河道壅堵或水管生锈或水沟壅塞,要疏通壅滞或壅堵,除了运用滋阴、益气、活血……等等以使淤积疏松外,至关重要的一点还需要排出代谢废物,以避免疏松的淤泥又再沉积。
但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均仅从滋阴益气活血功能或者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出发,没有进一步使滋阴益气活血或者滋阴益气活血清热产生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因此降低血糖效果不明显,且容易复发,疗效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与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药物和/或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药物配合使用,可起到降低和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方案一:
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中,构成所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有多种,其中一种优选组成方案如下:所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包含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茵陈15-25份+大黄3-5份+栀子8-12份+滑石15-25份+瞿麦10-20份+萹蓄10-20份+车前子10-20份+通草10-15份+甘草6-8份+柴胡6-8份+五味子6-15份。
或者,除了上述优选组成方案外,所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也可由龙胆泻肝汤,或甘露消毒饮,或茵陈蒿汤,或八正散组成。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使用原理说明如下:将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与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或者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药物配合使用:前期先使糖尿病患者服用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药物,或者先使糖尿病患者服用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药物,或者使糖尿病患者先后服用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药物和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药物,可起到恢复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使糖尿病患者因阴虚气虚血瘀以及痰浊郁热而导致的血管脉络壅滞实现淤积疏松的效果;后期再使糖尿病患者服用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可起到排出淤积代谢废物的目的,从而最终可达到降低和稳定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
(二)方案二:
在方案一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还可进一步包含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其目的在于整体调整,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构成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有多种,其中一种优选组成方案如下: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包含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石斛10-20份+黄芪20-50份+丹参15-30份+五味子6-15份+葛根10-30份+玄参10-15份+龟甲6-15份+川牛膝8-18份+山药10-15份+生地10-30份。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还可进一步包含黄连6-9份+栀子8-12份,或人参8-15份,或附子理中丸,或六味地黄丸,或杜仲15-25份+补骨脂10-20份,或柴胡6-10份+白芍15-25份,或瓜蒌15-30份+薤白6-12份,或桃仁6-12份+红花6-12份。
或者,除了上述优选组成方案外,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也可由玉液汤或生脉散之一与复方丹参配合组成。
(三)方案三:
在方案一或者方案二的基础上,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还可进一步包含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其目的为扶正祛邪并重。
构成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有多种,其中一种优选组成方案如下: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包含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石斛10-20份+黄芪20-50份+丹参15-30份+五味子6-15份+生地10-30份+葛根10-30份+龟甲6-15份+石膏20-40份+知母8-15份+川牛膝8-18份。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还可进一步包含柴胡6-10份+白芍15-25份,或瓜蒌15-30份+薤白6-12份,或桃仁6-12份+红花6-12份。
或者,除了上述优选组成方案外,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也可由玉液汤与白虎汤配合组成,或者由玉液汤与玉女煎配合组成。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①本发明药物可适合于神智清晰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将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与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分阶段连续服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脾虚痰湿证或气阴两虚证),或者将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与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分阶段连续服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阴虚热盛证或气阴两虚证),或者将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及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分阶段连续服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所有证型),可起到明显降低和稳定患者血糖的效果,血糖达标时间可明显缩短,同时还具有改善血压、调整血脂以及有效改善患者躁热烦渴、或腰酸耳鸣、或虚热盗汗、或倦怠乏力等糖尿病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达到整体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延缓糖尿病病程进展、改善肝肾组织结构的作用。
②对2型糖尿病辨证的适应范围增大,几乎适用所有经饮食+运动+西药治疗失效、血糖一时难以控制的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而且对该部分人群,在短期内能有效稳定和控制血糖,可以明显减少西药加量或联用数种降糖西药的概率,同时亦有助于避免因血糖控制不良而导致糖尿病病程迅速进展。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实验3的正常组病理切片显示图(HE×400)。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实验3的模型组病理切片显示图(HE×400)。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实验3的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病理切片显示图(HE×400)。
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实验3的阳性对照组病理切片显示图(HE×400)。
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实验3的正常组(HE×400)透射电镜下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观察图(×10000)。
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实验3的模型组(HE×400)透射电镜下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观察图(×10000)。
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实验3的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透射电镜下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观察图(×10000)。
图8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实验3的阳性对照组透射电镜下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观察图(×100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一、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和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
构成上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有多种,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包含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茵陈15-25份+大黄3-5份+栀子8-12份+滑石15-25份+瞿麦10-20份+萹蓄10-20份+车前子10-20份+通草10-15份+甘草6-8份+柴胡6-8份+五味子6-15份。
构成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有多种,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包含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石斛10-20份+黄芪20-50份+丹参15-30份+五味子6-15份+葛根10-30份+玄参10-15份+龟甲6-15份+川牛膝8-18份+山药10-15份+生地10-30份。
此外,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包含以下成分:
烦热盛者:加黄连6-9份+栀子8-12份;
或气虚乏力明显者:加人参8-15份;
或脾虚泄泻者:加附子理中丸(常规用量);
或阴虚明显者:加六味地黄丸(常规用量);
或阳虚者:加杜仲15-25份+补骨脂10-20份;
或肝郁脉弦明显者:加柴胡6-10份+白芍15-25份;
或痰浊胸闷明显者:加瓜蒌15-30份+薤白6-12份;
或血瘀明显者加桃仁6-12份+红花6-12份。
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熬制方法如下:石斛和龟甲浸泡25-35min后先煎25-35min,其余原料药浸泡25-35分钟,之后将先煎好的药与已浸泡过的药混合,高火煮沸后,改文火熬25-35min,倒出汤汁,加清水再煎(即同样高火煮沸后,改文火熬25-35min),留汤汁与第一次的混合分两次早晚服用。
上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熬制方法如下:将各原料药先浸泡25-35分钟后,先高火煮沸,再改文火熬25-35min,倒出汤汁,加清水再煎(即同样先高火煮沸,再改文火熬25-35min),留汤汁与第一次的混合分两次早晚服用。
服用方法为:先连续服用由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药物6-12剂(每服6剂休息一天)后,再连续服用由上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药物3剂,便完成一个治疗周期。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除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外,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也可由由玉液汤或生脉散之一与复方丹参配合组成,根据体重使用常规用量即可;所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也可由龙胆泻肝汤,或甘露消毒饮,或茵陈蒿汤,或八正散组成,根据体重使用常规用量即可。
(二)实施例
以下列举了上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配制实施例:
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茵陈   大黄   栀子   滑石   瞿麦   萹蓄   车前子   通草   甘草   柴胡   五味子
  C1   15g   3g   8g   15g   10g   10g   10g   10g   6g   6g   6g
  C2   20g   4g   10g   20g   15g   15g   15g   12g   7g   7g   12g
  C3   25g   5g   12g   25g   20g   20g   20g   15g   8g   8g   15g
以下列举了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配制实施例: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第一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石斛   黄芪   丹参   五味子   葛根   玄参   龟甲   川牛膝   山药   生地
  A1   10g   20g   15g   6g   10g   10g   6g   8g   10g   10g
  A2   15g   35g   20g   10g   20g   12g   12g   12g   12g   20g
  A3   20g   50g   30g   15g   30g   15g   15g   18g   15g   30g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第二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061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第三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石斛   黄芪   丹参   五味子   葛根   玄参   龟甲   川牛膝   山药   生地   人参
  A7   10g   20g   15g   6g   10g   10g   6g   8g   10g   10g   8g
  A8   15g   35g   20g   10g   20g   12g   12g   12g   12g   20g   12g
  A9   20g   50g   30g   15g   30g   15g   15g   18g   15g   30g   15g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第四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第五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072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第六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073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第七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074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第八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075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的第九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081
(三)实验数据(临床实验)
临床病例如下:
共70例。其中男37例,女33例,年龄30~75岁,平均52.4±5.3岁,DM病程6个月~20年,平均7.8±4.7年。
选用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博士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经饮食+运动疗法或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西药控制不良,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神疲乏力、口干便秘、心烦或心悸、舌红或舌胖齿龈,脉弦细或细数)脾虚痰湿证70例(四肢困重,舌红或暗、苔白腻、脉滑或濡)为研究对象,分两组进行统计。
治疗方法如下:糖尿病患者视病情,前期先连续服用根据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实施例A1-A27中的某个实施例药物12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周服用6剂)后;再连续服用根据上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实施例C1-C3中的某个实施例药物3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便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下个疗程与上个疗程中间需间隔1-2周。
每次一个疗程结束后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压(BP),2个疗程后加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临床中医证候。
结果:经上述治疗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FBG、2hBG、HbAlc、HOMA-IR水平、TC、TG、Bp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见表1.1、表1.2),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0%的达93%;中医症候:治疗2个疗程后,脾虚痰湿证显效率达65.8%,有效率达94.6%;气阴两虚证的中医证候的显效率达75.0%,有效率为100%,两组总显效率为97.1%。见表1.3。
表1.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BG、HbAlc、胰岛素的变化(x±s)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091
注: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表2、表3同)。
表1.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Bp的变化(x±s)
  N   TC(mmol/L)   TG(mmol/L)   Bp(收缩压mmHg)   Bp(舒张压mmHg)
  治疗前   70   6.75±0.97   2.98±1.54   151.5±14.2   92.65±10.1
  1个疗程   70   6.03±0.54▲▲   2.05±0.85▲▲   137.7±11.2   83.02±9.2▲▲
  2个疗程   70   5.35±0.63▲▲   1.24±0.46▲▲   129.1±9.5▲▲   78.84±7.6▲▲
表1.3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中医证候评价(Ridit检验)
  组别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
  脾虚痰湿(38例)  2个疗程后   65.7%(25)   28.9%(11)   5.3%(2)
  气阴两虚(32例)  2个疗程后   75.0%(24)   25.0%(8)   0
二、具体实施方式二
(一)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和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
其中,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组成情况参见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
构成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有多种,其中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下: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包含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石斛10-20份+黄芪20-50份+丹参15-30份+五味子6-15份+生地10-30份+葛根10-30份+龟甲6-15份+石膏20-40份+知母8-15份+川牛膝8-18份。
此外,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包含以下成分:
肝郁脉弦明显者:加柴胡6-10份+白芍15-25份;
或痰浊胸闷明显者:加瓜蒌15-30份+薤白6-12份;
或血瘀明显者:加桃仁6-12份+红花6-12份。
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熬制方法如下:石斛和龟甲浸泡25-35min后先煎25-35min,其余原料药浸泡25-35分钟,之后将先煎好的药与已浸泡过的药混合,高火煮沸后,改文火熬25-35min,倒出汤汁,加清水再煎(同样高火煮沸后,改文火熬25-35min),留汤汁与第一次的混合分两次早晚服用。
服用方法为:先连续服用由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药物12剂(每服6剂休息一天)后,再连续服用由上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药物3剂,便完成一个治疗周期。
当然,在具体实施时,除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外,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也可由玉液汤与白虎汤配合组成,或者由玉液汤与玉女煎配合组成。根据体重使用常规用量即可。
(二)实施例
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配制实施例参见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
以下列举了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配制实施例: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的第一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石斛   黄芪   丹参   五味子   生地   葛根   龟甲   石膏   知母   川牛膝
  B1   10g   20g   15g   6g   10g   10g   6g   20g   8g   8g
  B2   15g   35g   20g   10g   20g   20g   10g   30g   12g   12g
  B3   20g   50g   30g   15g   30g   30g   15g   40g   15g   18g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的第二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的第三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11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的第四组实施例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12
(三)实验数据(临床实验)
临床病例如下:
共92例。其中男45例,女47例,年龄30~74岁,平均55.8±4.7岁,DM病程8个月~22年,平均8.2±6.5年。
选用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博士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经饮食+运动疗法或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西药控制不良,中医辨证属阴虚热盛证50例(多食易饥、畏热多汗、烦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宏大或滑数),气阴两虚证42例(神疲乏力、口干咽躁、心烦或心悸、舌红或舌胖齿龈、脉弦细或细数)为研究对象,分两组进行统计。
治疗方法如下:糖尿病患者视病情,前期先连续服用根据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实施例B1-B12中的某个实施例药物12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周服用6剂)后;再连续服用根据上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实施例C1-C3中的某个实施例药物3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便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下个疗程与上个疗程中间需间隔1-2周。
每次一个疗程结束后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压(BP),2个疗程后加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临床中医证候。
结果:经上述治疗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FBG、2hBG、HbAlc、HOMA-IR水平、TC、TG、Bp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见表2.1、表2.2),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0%的达98%;中医症候:治疗2个疗程后,阴虚热盛证显效率达90.0%,有效率达100%;气阴两虚证的中医证候的显效率达71.4%,有效率为97.6%,两组总显效率为98.9%,见表2.3。
表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BG、HbAlc、胰岛素的变化(x±s)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21
注: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表2、表3同)。
表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Bp的变化(x±s)
  N   TC(mmol/L)   TG(mmol/L)   Bp(收缩压mmHg)   Bp(舒张压mmHg)
  治疗前   92   6.90±1.33   3.31±1.92   150.3±12.5   91.4±10.9
  1个疗程   92   5.83±0.89▲▲   2.85±0.97▲▲   136.3±13.0   84.2±10.0▲▲
  2个疗程   92   5.16±1.25▲▲   1.74±0.73▲▲   125.9±9.9▲▲   74.6±8.2▲▲
表2.3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中医证候评价(Ridit检验)
  组别  序贯疗法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
  阴虚热盛(50例)  2个疗程后   90.0%(45)   10.0%(5)   0
  气阴两虚(42例)  2个疗程后   71.4%(30)   26.2%(11)   2.38%(1)
三、具体实施方式三
(一)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和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
其中,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和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组成情况参见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的组成情况参见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
(二)实施例
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和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配制实施例参见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配制实施例参见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
(三)实验数据(临床、动物实验)
第一部分-临床病例如下:
共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35~72岁,平均50.6±6.5岁,DM病程6个月~20年,平均8.0±6.2年。
选用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博士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且经饮食+运动疗法或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西药控制不良,中医辨证属各种证型(包括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脾虚痰湿、阴阳两虚为研究对象,分偏于阴虚和偏于气虚为研究对象,采用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如下:糖尿病患者视病情,前期先连续服用根据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实施例A1-A27中的某个实施例药物6-12剂(偏于阴虚者6剂,偏于气虚者12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周服用6剂)后;接着连续服用根据上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实施例B1-B12中的某个实施例药物6-12剂(偏于阴虚者12剂,偏于气虚者6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周服用6剂);最后再连续服用根据上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的优选实施方式配制的实施例C1-C3中的某个实施例药物3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便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下个疗程与上个疗程中间需间隔1-2周。--该治疗方法也称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
每次一个疗程结束后复查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压(BP),2个疗程后加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临床中医证候。
结果:经上述治疗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FBG、2hBG、HbAlc、HOMA-IR水平、TC、TG、Bp水平均出现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均0.01(见表3.1、表3.2),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0%达98%;中医症候:经序贯治疗2个疗程后,偏于阴虚证显效率达81.6%,有效率达100%;偏于气虚证的中医证候的显效率达71.0%,有效率为21.0%,两组总有效率为95.0%。见表3.3。
表3.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BG、2hBG、HbAlc、胰岛素的变化(x±s)
注: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表2、表3同)。
表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Bp的变化(x±s)
 N   TC(mmol/L)   TG(mmol/L)   Bp(收缩压mmHg)   Bp(舒张压mmHg)
  治疗前  100   6.13±0.88   2.73±1.08   147.8±13.3   86.7±9.3
  1个疗程  100   5.34±0.65▲▲   2.06±0.65▲▲   134.3±10.4   79.4±7.2▲▲
  2个疗程  100   5.03±0.44▲▲   1.66±0.28▲▲   130.1±8.1▲▲   75.1±6.1▲▲
表3.3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中医证候评价(Ridit检验)
 序贯疗法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无效(例数)
  偏于阴虚(38例)  2个疗程后   81.6%(31)   18.4%(7)   0
  偏于气虚(62例)  2个疗程后   71.0%(44)   21.0%(13)   8.0%(5)
第二部分-动物实验如下:
实验1——针对老年糖尿病大鼠
选用8月龄SD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6个月后(无一例可达到糖尿病模型标准),给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0mg/kg×2)腹腔注射,挑选2次餐后血糖大于16.7mmol/L为糖尿病模型鼠,再按体重、血糖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中药量为临床等效量)。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ml/100g),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优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配制的药物灌胃6天,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优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配制的药物灌胃12天,再予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优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配制的药物灌胃3天,完成一个疗程的治疗。前面的灌胃过程中,每灌3天停一天不灌。治疗2个疗程后,禁食取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指标,取肝组织行芯片检测。
结果: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空腹血糖、GSP(P<0.01)和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降低血糖、GSP水平主要通过降低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调整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平衡而起效(见表4)。
表4各组大鼠FBG、胰岛素、胰高血糖素、GSP的变化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51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5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基因检测——Agilent基因表达谱芯片,共41023个基因:对正常大鼠(2.5月龄)、衰老糖尿病模型大鼠(24月龄+STZ)及衰老糖尿病模型大鼠+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大鼠(24月龄+STZ+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进行检测发现,糖尿病模型大鼠与正常组存在差异的已知功能基因1339个(P<0.05),其中323个(p<0.01),而用药后的模型大鼠与正常组仅存差异的已知功能基因380个(P<0.05),其中20个(p<0.01),近千个基因表达量经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P>0.05),从基因转录组学角度证实了该疗法在动物模型体内产生的分子效应;一定程度印证了上述对2型糖尿病中医共性病机认识的科学性。
实验2——针对自发糖尿病GK大鼠
选用GK大鼠(是目前公认的自发性糖尿病大鼠,为通过连续数代近亲繁殖而不耐受葡萄糖的Wister大鼠而发展而来),挑选空腹血糖大等于10mmol/L为糖尿病模型鼠,再按体重、血糖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Ex-4(Exendin-4)治疗组、二甲双胍(Metformin)治疗组和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临床等效量)。正常对照选用同年龄的Wistar大鼠,中药用药同上一个实验,后禁食取血测指标。
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组胰岛素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模型大鼠经Ex-4(GLP-1类似物,为新推出的促进β细胞再生的西药)及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后,胰岛素水平较模型组上升,但比较无差异;模型大鼠经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后,胰高血糖素、GSP下降(P<0.05),胰高血糖素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与正常最接近(见表3.6)。血脂学方面:除Ex-4组外,余各组L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HDL-C和CHOL水平,模型组均较正常组上升,TG则下降,经治疗后,惟有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有调节作用(P<0.01~0.05)(见表5)。
表5各组大鼠FBG、胰岛素、胰高血糖素、GSP的变化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61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6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表6同)
表6各组大鼠血脂的变化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63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64
实验3——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作用
选用Wistar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给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25mg/kg)腹腔注射,挑选餐后血糖大等于16.7mmol/L为糖尿病模型鼠,再按体重、血糖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同上,阳性药物选用苯那普利(Benazepril)。后禁食取血、组织检测指标。结果显示:
(1)血清学指标:
成模后各组大鼠FBG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能明显降低FBG水平(P<0.01),阳性对照组也能明显降低FBG水平(P<0.05);且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降低FBG水平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血脂学方面:成模后各组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能明显降低TG水平(P<0.01),阳性对照组TG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降低TG水平优于阳性对照组(P<0.01)(见表7)。
表7各组大鼠FBG、TCH、TG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71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72
注:与正常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表8同)
(2)尿液检测结果:
各组大鼠BUN、S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进行组间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阳性对照组BUN、Scr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BUN、Scr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正常组相比,各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8)
表8各组大鼠BUN、Scr、24h尿蛋白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73
Figure BDA0000117429670000181
(3)病理切片显示:
光镜下HE、PAS染色显示:正常组大鼠肾小球结构清晰,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基底膜均无明显异常,肾小管结构正常(图1);模型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系膜增生,系膜区增宽,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旁器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性,PAS阳性的均质蛋白性物质明显增多(图2);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肾小球结构均有类似模型组的病理改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细胞增生比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系膜区PAS染色阳性物质明显减少(图3,图4)。
(4)透射电镜下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学观察
正常组大鼠肾脏肾小球基底膜(GBM)均匀无增厚,足细胞足突分布均匀,呈栅栏状排列(图5)。模型组大鼠GBM呈阶段性增厚,足细胞足突融合明显(图6)。阳性对照组、石斛合剂序贯治疗组大鼠GBM增厚较模型组大鼠轻,足细胞足突部分融合,治疗组间差异不明显(图7、图8)。
3、疗效说明
采用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治疗: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和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以主旨扶正(滋阴益气活血,兼以清热解毒,分别6-12剂),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主要祛邪(清肝利湿泄浊,3剂),中病即止。通过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分而治之,扶正兼祛邪,既调整机体虚实,又避免药物功效互抵,使滋阴清热、益气活血……等法所引致的淤积代谢物松软,而最终通过清肝泄浊排出体外。临床实践证明该序贯疗法可起到明显降低和稳定患者血糖,改善血压、调整血脂以及有效改善患者躁热烦渴、或腰酸耳鸣、或虚热盗汗、或倦怠乏力等糖尿病临床症状体征作用,达到整体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延缓糖尿病病程进展、改善肝肾组织结构的作用。许多糖尿病患者在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有效增强西药敏感性、控制临床症状体征的基础上,在院外通过辅助饮食、运动、西药以及自行间断运用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糖尿病症状体征消失,血糖控制良好,不少初发的糖尿病患者在最终完全停服了中西药情况下,血糖仍可维持正常。且对坚持门诊治疗的临床2型糖尿病5年的随访观察表明,未发现糖尿病症状体征加重、糖尿病病程进展情况。大量基础糖尿病动物实验表明:该中药石斛合剂序贯疗法可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大鼠、GK大鼠、糖尿病大鼠等多种糖尿病模型大鼠禁食血糖,调整血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有效抑制GLP-1的降解,改善肾脏组织结构作用,而且近千个糖尿病差异基因表达量经序贯治疗后恢复正常(与正常组比较,P>0.05),占总差异基因的72.7%。

Claims (11)

1.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包含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茵陈15-25份+大黄3-5份+栀子8-12份+滑石15-25份+瞿麦10-20份+萹蓄10-20份+车前子10-20份+通草10-15份+甘草6-8份+柴胡6-8份+五味子6-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清肝利湿泄浊功能的C组药物由龙胆泻肝汤,或甘露消毒饮,或茵陈蒿汤,或八正散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包含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石斛10-20份+黄芪20-50份+丹参15-30份+五味子6-15份+葛根10-30份+玄参10-15份+龟甲6-15份+川牛膝8-18份+山药10-15份+生地10-30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还包含黄连6-9份+栀子8-12份,或人参8-15份,或附子理中丸,或六味地黄丸,或杜仲15-25份+补骨脂10-20份,或柴胡6-10份+白芍15-25份,或瓜蒌15-30份+薤白6-12份,或桃仁6-12份+红花6-12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功能的A组药物由玉液汤或生脉散之一与复方丹参配合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包含下列重量份数比的原料药:石斛10-20份+黄芪20-50份+丹参15-30份+五味子6-15份+生地10-30份+葛根10-30份+龟甲6-15份+石膏20-40份+知母8-15份+川牛膝8-18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还包含柴胡6-10份+白芍15-25份,或瓜蒌15-30份+薤白6-12份,或桃仁6-12份+红花6-12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滋阴益气活血清热功能的B组药物由玉液汤与白虎汤配合组成,或者由玉液汤与玉女煎配合组成。
CN2011104084110A 2011-12-08 2011-12-08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29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84110A CN102429977B (zh) 2011-12-08 2011-12-08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84110A CN102429977B (zh) 2011-12-08 2011-12-08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9977A true CN102429977A (zh) 2012-05-02
CN102429977B CN102429977B (zh) 2013-10-02

Family

ID=45978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841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29977B (zh) 2011-12-08 2011-12-08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2997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7783A (zh) * 2012-07-23 2012-10-17 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足浴防治糖尿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865A (zh) * 2013-04-01 2013-06-26 侯宪红 糖尿(消渴)病中药口服浆
CN104757540A (zh) * 2015-03-25 2015-07-08 廊坊市思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辅助降糖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3320A (zh) * 2020-07-16 2020-10-16 阮国忠 一种具有降压降糖功效的保健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8464A (zh) * 2007-04-16 2007-09-05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一种降血糖的保健品
CN101095919A (zh) * 2007-07-05 2008-01-02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胆结石的中成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8464A (zh) * 2007-04-16 2007-09-05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一种降血糖的保健品
CN101095919A (zh) * 2007-07-05 2008-01-02 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胆结石的中成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7783A (zh) * 2012-07-23 2012-10-17 太仓市伟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足浴防治糖尿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69865A (zh) * 2013-04-01 2013-06-26 侯宪红 糖尿(消渴)病中药口服浆
CN103169865B (zh) * 2013-04-01 2014-10-22 侯宪红 糖尿(消渴)病中药口服浆
CN104757540A (zh) * 2015-03-25 2015-07-08 廊坊市思科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辅助降糖的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3320A (zh) * 2020-07-16 2020-10-16 阮国忠 一种具有降压降糖功效的保健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9977B (zh)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42939B (zh) 一种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6957B (zh) 一种治疗高血脂的中药组合物
CN101002906A (zh) 一种中药复方及其用途
CN101647857B (zh) 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29977B (zh) 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CN104645132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中药制剂及应用
CN105125851A (zh) 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药及制备工艺
CN102488743A (zh) 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及中药制剂
CN1159050C (zh)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复方中药制剂
CN100364601C (zh)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043045A (zh) 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药物组合物
CN101130053A (zh) 治疗外伤性瘀血头痛的中药
CN101843843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
CN101549045B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38389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393938B (zh) 一种降血糖的中药组合物
CN102274396A (zh)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85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剂及其应用
CN101612352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CN101612251B (zh) 治原发性肝癌的中药
CN105055967A (zh) 一种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复方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04288579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17924B (zh) 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组合物
CN100348236C (zh) 糖尿病治疗药
CN107669860A (zh) 一种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