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6048B - 一种白芍总苷的新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芍总苷的新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6048B
CN102416048B CN201110401688.0A CN201110401688A CN102416048B CN 102416048 B CN102416048 B CN 102416048B CN 201110401688 A CN201110401688 A CN 201110401688A CN 102416048 B CN102416048 B CN 1024160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tal glucosides
content
radix paeoniae
paeoniae alba
alba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16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6048A (zh
Inventor
彭成
李瑜
朱力阳
郭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Zhongda Medical Health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111040168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60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6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6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60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60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白芍总苷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本发明中白芍总苷、以及它与甘草总皂苷的混合物,可通过改善肠敏感性,降低结肠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及峰面积,降低血浆中升高的CCK含量,升高血清中降低的GAS含量,显著升高患者低水平的血清DA含量及降低结肠中增多的肥大细胞数,从而在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显著疗效。同时,将白芍总苷和甘草总皂苷混合使用后,仅在低剂量下就能发挥显著药效,能够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白芍总苷、以及它和甘草总皂苷的混合物,能够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所致的腹痛,改善结肠功能紊乱的现象,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白芍总苷的新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芍总苷的新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属于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最早于1820年由Powell报道,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无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的症候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目前IBS诊断主要以症状学为依据并建立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近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异常是本病症状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而其发病明显受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地研究报道显示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相当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西方国家的人群患病率约9%-22%,以女性较男性多见,比例约2∶1-3∶1。在我国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北京地区IBS的人群患病率是1%(罗马标准)-7%(Manning标准),广东地区用罗马∏标准调查的IBS人群患病率为5.67%,中国人群患病率估计在20%。
IB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尽管人们不断提出各种假说试图阐明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但都不能以一种单一的发病机制来完全解释所有IBS的临床表现,而且各种可能的发病机制间又有着相互的联系。其发病机制包括: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脑-肠轴异常、炎症、内分泌异常、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控异常及心理社会因素等。
由于临床上IBS的病因病机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常见,因此多数医家在治疗腹泻型IBS时均采用疏肝健脾法为基础随证加减。常用的基础方主要有四逆散、痛泻要方、柴胡疏肝散、参苓白术散、逍遥散、芍药甘草汤等。
目前对芍药甘草汤的某些有效部位进行了研究,例如,专利号:02156681.x,该专利中公开了芍药甘草提取物可用于神经、肌肉和内脏的急慢性挛急疼痛的解痉止痛和养血护肝、解毒止痛,降酶退黄,治疗急慢性病毒肝炎。芍药甘草提取物中,白芍总苷、甘草三萜酸和甘草总黄酮的总含量大于50%;通过其实施例1、2可知,该提取物中含有白芍提取物约为32-35%,该白芍提取物中含有白芍总苷50%以上。其中,该专利还公开了白芍总苷、甘草三萜酸的制备方法,其中,白芍总苷的制备方法为:将白芍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加蒸馏水,去除沉淀,滤液上大孔树脂,先用水洗,再用20-95%乙醇洗脱,所得提取物中,白芍总苷含量高于50%。
专利申请号:200610144333.7,该申请使用了前述专利(02156681.x)中的芍药甘草提取物,通过药理学试验证明,芍药甘草提取物可用于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该专利中还指出,芍药甘草提取物给药200mg/Kg时才具有显著的药效,将其换算成人用剂量为:22.20mg/kg,即1.33g/人;结合专利号:02156681.x中的相关内容可以推知,200mg的芍药甘草提取物中含有白芍提取物约64-70mg,将其换算为成人用计量为:7.1-7.8mg/Kg,即0.43-0.47g/人。
白芍为芍药甘草汤的组成药物之一,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具有养血敛阴、平抑肝阳的功效,它主要含有单萜苷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以及鞣质等。其中,单萜苷类化合物主要有芍药苷、白芍苷、氧化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等。
目前,还未见将白芍总苷用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芍总苷的新用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白芍总苷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内脏高敏感性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腹痛、结肠功能紊乱的药物。
其中,所述白芍总苷中,单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以苯甲酸计不得低于50%W/W。
进一步地,所述白芍总苷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取白芍粗粉,以60-80%V/V乙醇提取,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后,加水溶解,取上清液备用;
B、将步骤A所得上清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以水洗至无molish反应,再用50-70%V/V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干燥,即得白芍总苷。
更进一步地,步骤A中,乙醇浓度为70%V/V;步骤B中,采用非极性或中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60%V/V乙醇洗脱。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B中,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
其中,所述药物是以白芍总苷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其中,每日用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白芍总苷计为0.25g/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白芍总苷1-3份、甘草总皂苷1-3份。
进一步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白芍总苷1份、甘草总皂苷1份。
其中,所述白芍总苷中,单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以苯甲酸计不得低于50%W/W;所述甘草总皂苷中,含有皂苷的含量以甘草酸单铵盐计不得低于50%W/W。
进一步地,所述白芍总苷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取白芍粗粉,以60-80%V/V乙醇提取,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后,加水溶解,取上清液备用;
B、将步骤A所得上清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以水洗至无molish反应,再用50-70%V/V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干燥,即得白芍总苷;
所述甘草总皂苷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1)取甘草粗粉,先用80-95%V/V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备用;
(2)步骤(1)的药渣再用10-30%V/V乙醇提取,所得的提取液回收乙醇后,用正丁醇萃取,所得萃取液与步骤(1)所得正丁醇萃取液合并,回收正丁醇后,加水溶解,将上清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至无molish反应后,再用30-50%V/V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干燥,即得甘草总皂苷。
进一步地,步骤A中,乙醇浓度为70%V/V;步骤B中,采用非极性或中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60%V/V乙醇洗脱;
步骤(1)中,选用95%V/V乙醇进行提取;步骤(2)中,用20%V/V乙醇提取,再选用非极性或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以40%V/V乙醇洗脱。
进一步优选地,步骤B中,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柱;步骤(3)中,选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
其中,所述药物组合物是以白芍总苷∶甘草总皂苷=1∶1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其中,每日用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以白芍总苷和甘草总皂苷的总质量计为0.28g/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内脏高敏感性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治疗腹痛、结肠功能紊乱的药物。
白芍总苷、以及它与甘草总皂苷的混合物,可通过改善肠敏感性,降低结肠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及峰面积,降低血浆中升高的CCK含量,升高血清中降低的GAS含量,显著升高患者低水平的血清DA含量及降低结肠中增多的肥大细胞数,从而在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显著疗效。同时,将白芍总苷和甘草总皂苷混合使用后,仅在低剂量下就能发挥显著药效,能够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白芍总苷、以及它和甘草总皂苷的混合物,能够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所致的腹痛,改善结肠功能紊乱的现象,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白芍总苷的制备
取白芍粗粉,以70%V/V乙醇为提取溶媒,溶媒用量为8倍量w/v,回流提取1.5h,共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适量水溶解,离心,取上清液,调节其浓度至1g/ml(每1ml药液中含白芍药材1g),药液通过径高比为1∶20的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药液与大孔吸附树脂体积比为1∶2),药液在树脂柱上吸附30min后,以4BV蒸馏水洗去杂质,收集6BV60%V/V乙醇洗脱液,流速为3BV/h,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干燥后即得白芍总苷。
白芍总苷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以苯甲酸作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在230nm波长处制定了标准曲线,并对白芍总苷进行了含量测定。
实验结果:白芍总苷中单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以苯甲酸计为50.12%W/W。
实施例2 甘草总皂苷的制备方法
(1)取甘草粗粉,用20倍量95%乙醇渗漉,渗漉液过滤后,70℃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热水搅拌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所得部分为总黄酮,正丁醇萃取液部分备用。
(2)取步骤(1)所得滤渣,用20倍量20%V/V乙醇渗漉,渗漉液过滤后,提取液在60-70℃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所得萃取液与步骤(1)所得正丁醇萃取液合并,减压回收正丁醇后,残渣加水溶解,离心,取上清液,调节至一定浓度后,通过径高比为1∶20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流速1.5ml/min,以3BV蒸馏水洗去杂质,收集5BV 40%V/V乙醇洗脱液,流速为1.5ml/min,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液干燥后即得甘草总皂苷。
甘草总皂苷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以甘草酸单铵盐作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及高氯酸作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在589nm波长处制定了标准曲线,并对甘草总皂苷提取物进行了含量测定。
实验结果:甘草总皂苷中皂苷的含量以甘草酸单铵盐计为50.2%W/W。
实施例3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白芍总苷100g和实施例2制备的甘草总皂苷300g,再加入适量微晶纤维素,混匀后,装胶囊,即得。
实施例4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实施例1制备的白芍总苷300g和实施例2制备的甘草总皂苷100g,再加入适量可溶性淀粉和糊精,以乙醇为粘合剂,制粒,即得。
以下通过药效学试验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药效实验中,均采用冰醋酸、芥末油制作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对目标药物进行药效研究。本发明所用具体造模方法,是采用朱力阳等报道的内脏高敏感性模型建立的(朱力阳,等,《中国药理学通报》,2010年26卷2期,267-269页)。该造模方法,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给予化学刺激后,出现了明显的IBS临床表现,实验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实验例1 白芍总苷治疗冰醋酸内脏高敏感性IBS疾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1.1材料和方法
1.1.1药物
1.1.1.1受试药物:白芍总苷(由实施例1制备得到)。
1.1.1.2阳性药物:曲美布丁片,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905005,规格:0.1g/片×20片/盒。实验时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2%(每毫升含曲美布丁0.02g)的药液,备用。
1.1.1.3主要试剂:0.5%冰醋酸(体积分数),1.5%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液体石蜡。
1.1.2动物
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20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川)2008-11,检疫后备用。
1.1.3器材
电子天平PA2003(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
8F导尿管(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
BL-420E生理机能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秒表、温度计、卷尺、注射器
1.1.4实验方法
SD大鼠雌雄兼有,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阳性药组,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
所有需造模大鼠禁食24h后,在清醒状态下用钝针头经肛门插入直肠灌注0.5%冰醋酸(体积分数),5ml/kg,首剂剂量浓度加倍,连续6天,灌注后使大鼠头部朝下,肛门朝上托10秒。从第7天开始,除空白组、模型组外,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2%曲美布丁,各组分高、中、低剂量药液,10ml/kg。1次/天,连续3天。
末次给药/造模前禁食24h,末次给药/造模后1h经肛门直肠扩张(CRD)后,观察动物腹部撤离反射(AWR),评价动物的内脏敏感性。肠敏感性测定结束后,立即用1.5%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按外科常规手术行下腹正中切口,将自制针灸针银电极埋置于结肠浆膜面,距回盲部约2cm,双极的间距5mm,用BL-420E生理记录仪同步描记胃肠电,时间常数5s,高频滤波0.3Hz。待波形稳定后,记录5分钟内的电生理活动,计算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峰面积。
1.2实验结果
见表1、2。
表1 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模型大鼠肠敏感性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2 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模型大鼠结肠肌电的影响
1.3结论
由以上结果知,白芍总苷中剂量组能对抗冰醋酸所致大鼠肠敏感性,使抬腹、拱背阈值增高,白芍总苷中、低剂量组能有效改善冰醋酸所致大鼠结肠肌电频率。
实验例2 白芍总苷分治疗芥末油内脏高敏感性IBS疾病模型的实验研究
1.1材料及方法
1.1.1药物
1.1.1.1受试药物:白芍总苷(由实施例1制备)。
1.1.1.2阳性药物:曲美布丁片,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905005,规格:0.1g/片×20片/盒。实验时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2%(每毫升含曲美布丁0.02g)的药液,备用。
1.1.1.3主要试剂:5%芥末油(体积分数),1.5%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液体石蜡。
1.1.1.4动物
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20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许可证号:04-11号,检疫后备用。
1.1.1.5器材
电子天平PA2003(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
8F导尿管(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
BL-420E生理机能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秒表、温度计、卷尺、注射器
1.1.2实验方法
SD大鼠雌雄兼有,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阳性药组,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
所有需造模大鼠禁食24h后,在清醒状态下用钝针头经肛门插入直肠灌注5%芥末油(体积分数),4ml/kg,首剂剂量浓度加倍,连续6天,灌注后使大鼠头部朝下,肛门朝上托10秒。从第7天开始,除空白组、模型组外,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2%曲美布丁,各组分高、中、低剂量药液,10ml/kg。1次/天,连续3天。
末次给药/造模前禁食24小时,末次给药/造模后1小时经肛门直肠扩张(CRD)后,观察动物腹部撤离反射(AWR),评价动物的内脏敏感性。肠敏感性测定结束后,立即用1.5%戊巴比妥钠35mg/k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按外科常规手术行下腹正中切口,将一对针灸针自制银电极埋置于结肠浆膜面,距回盲部约2cm,双极的间距5mm,用BL-420E生理记录仪同步描记胃肠电,时间常数5s,高频滤波0.3Hz。待波形稳定后,记录五分钟内的电生理活动,计算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峰面积。
1.2实验结果
1.2.1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模型大鼠肠敏感性和结肠肌电的影响
表3 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模型大鼠肠敏感性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表4 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模型大鼠结肠肌电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
1.3结论
由以上结果知,白芍总苷中、低剂量组能对抗大鼠肠敏感性,使抬腹、拱背阈值增高,表明白芍总苷能够很好地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所致的腹痛;同时,白芍总苷还能改善结肠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及峰面积,表明白芍总苷能够对结肠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所致的便秘或腹泻现象。
综上,白芍总苷可明显改善肠敏感性,降低IBS模型大鼠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阈值,改善结肠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及峰面积。
实施例3 白芍总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
1.1材料和方法
1.1.1药物
1.1.1.1受试药物:
白芍总苷(由实施例1制备)。按提取物总量计,实验前用蒸馏水将白芍总苷配成浓度为1.25%、0.6525%、0.325%的高、中、低剂量药液,备用。
1.1.1.2阳性药物:曲美布丁片,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905005,规格:0.1g/片×20片/盒。实验时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2%(每毫升含曲美布丁0.02g)的药液,备用。
1.1.1.3主要试剂:0.5%冰醋酸(体积分数),5%芥末油(体积分数),GASELISA试剂盒(批号:201106),CCK ELISA试剂盒(批号:201106),MTLELISA试剂盒(批号:201106),VIPELISA试剂盒(批号:201106)均购于R&D公司。
1.1.2动物
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20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川)2008-11,检疫后备用。
1.1.3器材
电子天平PA2003(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
酶标定量分析仪(美国Thermo公司)
H-600IV型透射电镜(日本日立公司生产)
LDZ4-1.8型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北京雷勃尔)
1.1.4实验方法
SD大鼠雌雄兼有,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阳性药组,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所有需造模大鼠禁食24h后,在清醒状态下用钝针头经肛门插入直肠灌注0.5%冰醋酸或5%芥末油(体积分数),5ml/kg,首剂剂量浓度加倍,连续6天,灌注后使大鼠头部朝下,肛门朝上托10秒。从第7天开始,除空白组、模型组外,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2%曲美布丁,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药液,10ml/kg。1次/天,连续3天。
末次给药/造模前禁食24h,末次给药/造模后1h后取股动脉血1.5ml置于含60μl10%EDTA-Na2和800Iu抑肽酶的试管中混匀,离心5分钟,3000转/分钟,分离取血浆,置-80℃保存。按ELISA法检测血浆VIP、MTL、CCK。同时取股动脉血3ml置于试管中,分离取血清,按ELISA法检测GAS,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5-HT、5-HIAA、NE、DA。取血后将动物处死,取全脑及大肠段,将全脑置冰盘上切割得下丘脑,称重,用锡箔纸包裹置-80℃保存,匀浆后所得上清液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下丘脑中5-HT、5-HIAA、NE、DA。再取距肛门4cm处至回盲部大肠段,称重,用锡箔纸包裹置-80℃保存,剪碎肠组织后匀浆,所得上清液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肠组织中5-HT、5-HIAA、NE、DA。取距肛门3cm处的结肠1cm,carnoy固定液固定,进行肥大细胞染色,每例切片随机选择3个视野,应用放大倍数(40×10)观察各组动物结肠MC数目,取其均数。
以上测定的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建立实验结果数据库并进行分析,以表示各计量指标的平均值和离散程度。多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2实验结果
2.2.1白芍总苷对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2.2.1.1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CCK含量明显增高,GAS、VIP含量明显降低,MTL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CCK、GAS、VIP、MTL含量变化不明显;曲美布丁治疗后CCK、VIP含量降低,GAS含量升高,MTL含量变化不明显;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治疗后CCK含量降低,其中高、低剂量作用显著;高、中、低剂量治疗后GAS含量升高,MTL含量显著升高。但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治疗后VIP含量进一步降低,中剂量作用显著。
表5 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2.1.2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CK含量显著升高,GAS、VIP及MTL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CCK、GAS、VIP、MTL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曲美布丁治疗后CCK含量显著降低,GAS、VIP、MTL含量无明显变化;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治疗后CCK含量显著降低;GAS含量略增高;但白芍总苷高、中剂量治疗后VIP含量降低,低剂量治疗后VIP含量却显著增高;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治疗后MTL含量均降低,中、低剂量作用显著。
表6 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
2.2.2白芍总苷对IBS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2.2.2.1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5-HT、5-HIAA含量增高,NE、DA含量降低,且DA含量降低显著;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NE含量显著升高,5-HT、5-HIAA及DA含量变化不明显;曲美布丁治疗后5-HT、5-HIAA、NE、DA含量变化不明显;白芍总苷高、中剂量治疗后5-HT含量显著升高;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IAA含量显著升高,NE含量降低;白芍总苷中、低剂量治疗后DA含量显著增高。
表7 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2.2.2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5-HT含量升高,5-HIAA含量显著升高,NE及DA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DA增高,5-HT、5-HIAA、NE变化不明显;曲美布丁治疗后5-HT含量明显降低,DA含量明显升高;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T含量降低,5-HIAA含量明显降低,DA含量明显升高;白芍总苷低剂量治疗后NE含量升高。
表8 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2.3白芍总苷对IBS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2.2.3.1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5-HT、5-HIAA含量升高,NE、DA含量略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5-HIAA、NE、DA含量均降低;曲美布丁治疗后5-HT、5-HIAA、NE、DA含量变化均不明显;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T、5-HIAA含量升高,中剂量5-HT升高作用显著;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均可显著降低DA含量。
表9 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2.3.2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5-HT、5-HIAA含量明显升高,NE含量略降低、DA含量略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5-HT含量明显降低,5-HIAA、NE、DA含量变化不明显;曲美布丁治疗后5-HT含量降低,NE、DA含量明显增高;白芍总苷高剂量治疗后5-HT含量明显降低;白芍总苷高、中剂量治疗后5-HIAA含量明显降低;白芍总苷高剂量治疗后NE含量明显升高,而白芍总苷中、低剂量治疗后NE含量则显著降低;白芍总苷中、低剂量治疗后DA含量进一步显著升高。
表10 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2.4白芍总苷对IBS大鼠结直肠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2.2.4.1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结直肠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直肠中5-HT、5-HIAA、NE、DA含量均降低,其中NE及DA含量降低显著;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5-HIAA、DA含量增高,DA含量增高显著;曲美布丁治疗后5-HT、5-HIAA、NE含量略升高;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T含量略增高,5-HIAA略降低;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治疗后NE及DA含量均显著降低。
表11 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结直肠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2.4.2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结直肠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直肠中5-HT、5-HIAA含量升高,NE、DA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5-HT含量显著增高,NE、DA含量略增高;曲美布丁治疗后5-HT、5-HIAA、NE、DA含量均增高,且DA含量增高显著;白芍总苷低剂量治疗后5-HT含量显著降低,5-HIAA含量显著升高;白芍总苷中剂量治疗后NE含量显著增高;白芍总苷高、中剂量治疗后DA含量显著增高。
表12 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结直肠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2.5白芍总苷对IBS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
2.2.5.1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肥大细胞数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肥大细胞数略有降低;曲美布丁及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治疗后肥大细胞数显著降低。
表13 白芍总苷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2.2.5.2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结肠肥大细胞数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肥大细胞数略有降低;曲美布丁及白芍总苷中剂量治疗后肥大细胞数显著降低。
表14 白芍总苷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
1.3结论
由上述实验可得,白芍总苷可明显降低IBS模型大鼠血浆中升高的CCK含量,升高血清中降低的GAS含量,显著升高IBS模型大鼠降低的血清DA含量及降低结肠中增多的肥大细胞数。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芍总苷在低剂量时即能发挥良好的疗效,通过大鼠与人的剂量换算可知,在给药时,每日服用白芍总苷5mg/kg,约0.3g/人。
综上所述,白芍总苷白芍总苷可通过改善肠敏感性,降低结肠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及峰面积,降低血浆中升高的CCK含量,升高血清中降低的GAS含量,显著升高患者低水平的血清DA含量及降低结肠中增多的肥大细胞数,从而在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发挥显著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实施例5 白芍总苷和甘草总皂苷联合使用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
1.1材料和方法
1.1.1药物
1.1.1.1受试药物:甘草总皂苷(实施例2)及白芍总苷(实施例1制备)按1∶1的质量比混合后(以下简称混合物),用蒸馏水将其配成浓度为1.17%、0.58%、0.29%的高、中、低剂量药液,备用。
1.1.1.2主要试剂:0.5%冰醋酸(体积分数),5%芥末油(体积分数)。
1.1.2动物
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20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川)2008-11,检疫后备用。
1.2实验及结果
1.2.1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模型大鼠肠敏感性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抬腹阈值及拱背阈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混合物中剂量给药后抬腹阈值和拱背阈值明显增高,显著改善肠敏感性。
表15 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模型大鼠肠敏感性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由于我们前期试验已多次验证:与芥末油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组无显著差异,而阳性组可显著提高模型大鼠肠敏感性。故此省去自然恢复组和阳性组。
1.2.2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模型大鼠肠敏感性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抬腹阈值及拱背阈值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混合物高中低剂量给药后抬腹阈值和拱背阈值明显增高,显著改善肠敏感性。
表16 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模型大鼠肠敏感性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1.2.3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模型大鼠肠敏感肌电性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频率、峰峰值、峰面积均显著增高;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混合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可一定程度降低频率、峰峰值、峰面积值,且混合物中剂量对频率的降低作用显著。
表17 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模型大鼠肠肌电的影响
1.2.4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模型大鼠肠敏感肌电性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频率、峰峰值、峰面积均显著增高;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混合物中、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频率、峰峰值、峰面积,混合物高剂量可显著降低峰峰值、峰面积。
表18 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模型大鼠肠肌电的影响
结论:混合物中剂量组能对抗大鼠肠敏感性,使抬腹、拱背阈值增高,表明混合物能够很好地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所致的腹痛;同时,混合物中剂量组还能改善结肠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及峰面积,表明混合物能够对结肠功能紊乱有调节作用,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所致的便秘或腹泻现象。
实施例5 白芍总苷和甘草总皂苷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效实验
1.1材料和方法
1.1.1药物
1.1.1.1受试药物:甘草总皂苷(实施例2)及白芍总苷(实施例1制备)按1∶1混合后(以下简称混合物),用蒸馏水将其配成浓度为1.17%、0.58%、0.29%的高、中、低剂量药液,备用。
1.1.1.2阳性药物:曲美布丁片,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905005,规格:0.1g/片×20片/盒。实验时用蒸馏水配制成浓度为2%(每毫升含曲美布丁0.02g)的药液,备用。
1.1.1.3主要试剂:0.5%冰醋酸(体积分数),5%芥末油(体积分数),GASELISA试剂盒(批号:201106),CCK ELISA试剂盒(批号:201106),MTLELISA试剂盒(批号:201106),VIPELISA试剂盒(批号:201106)均购于R&D公司。
1.1.2动物
SD大鼠,雌雄兼有,体重200±20g,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川)2008-11,检疫后备用。
1.1.3器材
电子天平PA2003(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
酶标定量分析仪(美国Thermo公司)
H-600IV型透射电镜(日本日立公司生产)
LDZ4-1.8型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北京雷勃尔)
1.1.4实验方法
SD大鼠雌雄兼有,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然恢复组,阳性药组,混合物高、中、低剂量组。
所有需造模大鼠禁食24h后,在清醒状态下用钝针头经肛门插入直肠灌注0.5%冰醋酸或5%芥末油(体积分数),5ml/kg,首剂剂量浓度加倍,连续6天,灌注后使大鼠头部朝下,肛门朝上托10秒。从第7天开始,除空白组、模型组外,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2%曲美布丁,混合物高、中、低剂量药液,10ml/kg。1次/天,连续3天。
末次给药/造模前禁食24h,末次给药/造模后1h后取股动脉血1.5ml置于含60μl10%EDTA-Na2和800Iu抑肽酶的试管中混匀,离心5分钟,3000转/分钟,分离取血浆,置-80℃保存。按ELISA法检测血浆VIP、MTL、CCK。同时取股动脉血3ml置于试管中,分离取血清,按ELISA法检测GAS,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5-HT、5-HIAA、NE、DA。取血后将动物处死,取全脑及大肠段,将全脑置冰盘上切割得下丘脑,称重,用锡箔纸包裹置-80℃保存,匀浆后所得上清液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下丘脑中5-HT、5-HIAA、NE、DA。再取距肛门4cm处至回盲部大肠段,称重,用锡箔纸包裹置-80℃保存,剪碎肠组织后匀浆,所得上清液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肠组织中5-HT、5-HIAA、NE、DA。取距肛门3cm处的结肠1cm,carnoy固定液固定,进行肥大细胞染色,每例切片随机选择3个视野,应用放大倍数(40×10)观察各组动物结肠MC数目,取其均数。
以上测定的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建立实验结果数据库并进行分析,以表示各计量指标的平均值和离散程度。多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1.2实验结果
1.2.1混合物对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1.2.1.1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CCK含量明显增高,GAS、VIP含量明显降低,MTL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CCK、GAS、VIP、MTL含量变化不明显;曲美布丁治疗后CCK、VIP含量降低,GAS含量升高,MTL含量变化不明显;混合物高、中、低剂量治疗后CCK含量明显降低,GAS含量升高,MTL含量明显升高,VIP含量变化不明显。
表19 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1.2.1.2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CK含量显著升高,GAS、VIP及MTL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CCK、GAS、VIP、MTL含量均无明显变化;曲美布丁治疗后CCK含量显著降低,GAS、VIP、MTL含量无明显变化;混合物高、中、低剂量治疗后CCK显著降低,VIP含量显著升高,GAS含量升高;但混合物高、中、低剂量治疗后却使MTL含量降低,且中剂量降低作用显著。
表20 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
1.2.2混合物对IBS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1.2.2.1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5-HT、5-HIAA含量增高,NE、DA含量降低,且DA含量降低显著;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NE含量显著升高,5-HT、5-HIAA及DA含量变化不明显;曲美布丁治疗后5-HT、5-HIAA、NE、DA含量变化不明显;混合物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IAA含量显著增高;混合物高、中剂量治疗后NE含量降低;混合物高剂量治疗后DA含量显著升高。
表21 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1.2.2.2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5-HT含量升高,5-HIAA含量显著升高,NE及DA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DA增高,5-HT、5-HIAA、NE变化不明显;曲美布丁治疗后5-HT含量明显降低,DA含量明显升高;混合物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T含量增高,且中剂量增高作用显著;混合物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IAA含量显著降低;混合物低剂量治疗后NE含量显著增高;混合物高剂量治疗后DA含量增高,但低剂量却显著降低DA含量。
表22 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1.2.3混合物对IBS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1.2.3.1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5-HT、5-HIAA含量升高,NE、DA含量略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5-HIAA、NE、DA含量均降低;曲美布丁治疗后5-HT、5-HIAA、NE、DA含量变化均不明显;混合物治疗后5-HT含量显著升高,DA含量显著降低,对5-HIAA及NE含量影响不显著。
表23 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1.2.3.2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5-HT、5-HIAA含量明显升高,NE含量略降低、DA含量略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5-HT含量明显降低,5-HIAA、NE、DA含量变化不明显;曲美布丁治疗后5-HT含量降低,NE、DA含量明显增高;混合物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T含量升高,且中剂量升高作用显著;混合物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IAA、NE含量均显著降低,DA含量显著升高。
表24 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下丘脑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1.2.4混合物对IBS大鼠结直肠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1.2.4.1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结直肠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直肠中5-HT、5-HIAA、NE、DA含量均降低,其中NE及DA含量降低显著;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5-HIAA、DA含量增高,DA含量增高显著;曲美布丁治疗后5-HT、5-HIAA、NE含量略升高;混合物高、中、低治疗后5-HT含量显著升高,混合物低剂量治疗后NE含量显著升高,对5-HIAA及DA含量影响不明显。
表25 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结直肠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1.2.4.2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结直肠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直肠中5-HT、5-HIAA含量升高,NE、DA含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5-HT含量显著增高,NE、DA含量略增高;曲美布丁治疗后5-HT、5-HIAA、NE、DA含量均增高,DA含量增高显著;混合物高剂量治疗后5-HT含量增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T含量明显降低;混合物高、中、低剂量治疗后5-HIAA、NE、DA含量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表26 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结直肠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1.2.5混合物对IBS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
1.2.5.1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肥大细胞数略降低;曲美布丁及混合物高剂量组治疗后肥大细胞数显著降低。
表27 混合物对冰醋酸所致IBS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1.2.5.2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后肥大细胞数略降低;曲美布丁治疗后肥大细胞数显著降低,混合物高剂量治疗后肥大细胞数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
表28 混合物对芥末油所致IBS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
1.3结论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得,白芍总苷和甘草总皂苷的混合物可通过明显降低两种IBS模型大鼠血浆中升高的CCK含量,升高血清中降低的GAS含量,升高两种IBS模型大鼠结直肠中NE含量从而对IBS发挥治疗作用。
同时,白芍总苷∶甘草总皂苷(1∶1)混合物,在29.17mg/Kg的给药剂量下就能够发挥显著药效,将混合物换算为人用剂量为:0.28g/(人·天)。而现有的芍药甘草提取物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时,其提取物在1.33g/(人·天)才能发挥疗效(见专利申请号:200610144333.7),与现有提取物相比,本发明的白芍总苷-甘草总皂苷混合物,起效剂量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白芍总苷、以及它与甘草总皂苷的混合物,可通过改善肠敏感性,降低结肠频率、峰电位、峰峰值及峰面积,降低血浆中升高的CCK含量,升高血清中降低的GAS含量,显著升高患者低水平的血清DA含量及降低结肠中增多的肥大细胞数,从而在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显著疗效。同时,将白芍总苷和甘草总皂苷混合使用后,仅在低剂量下就能发挥显著药效,能够用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白芍总苷、以及它和甘草总皂苷的混合物,能够抑制肠易激综合征所致的腹痛,改善结肠功能紊乱的现象,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Claims (6)

1.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白芍总苷1份、甘草总皂苷1份;
所述白芍总苷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A、取白芍粗粉,以60-80% V/V乙醇提取,滤液浓缩至无醇味后,加水溶解,取上清液备用;
B、将步骤A所得上清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以水洗至无molish反应,再用50-70%V/V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干燥,即得白芍总苷;
所述甘草总皂苷是由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
(1)取甘草粗粉,先用80-95%V/V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液备用;
(2)步骤(1)的药渣再用10-30%V/V乙醇提取,所得的提取液回收乙醇后,用正丁醇萃取,所得萃取液与步骤(1)所得正丁醇萃取液合并,回收正丁醇后,加水溶解,将上清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至无molish反应后,再用30-50%V/V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回收溶剂,干燥,即得甘草总皂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芍总苷中,单萜苷类成分的含量以苯甲酸计不得低于50%W/W;所述甘草总皂苷中,含有皂苷的含量以甘草酸单铵盐计不得低于50%W/W。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乙醇浓度为70%V/V;步骤B中,采用非极性或中极性的大孔吸附树脂柱,以60%V/V乙醇洗脱;
步骤(1)中,选用95%V/V乙醇进行提取;步骤(2)中,用20%V/V乙醇提取,再选用非极性或中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以40%V/V乙醇洗脱。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中的用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治疗内脏高敏感性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治疗腹痛、结肠功能紊乱的药物。
CN201110401688.0A 2010-12-06 2011-12-06 一种白芍总苷的新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Active CN1024160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1688.0A CN102416048B (zh) 2010-12-06 2011-12-06 一种白芍总苷的新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74295 2010-12-06
CN201010574295.5 2010-12-06
CN201010574321 2010-12-06
CN201010574321.4 2010-12-06
CN201110401688.0A CN102416048B (zh) 2010-12-06 2011-12-06 一种白芍总苷的新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6048A CN102416048A (zh) 2012-04-18
CN102416048B true CN102416048B (zh) 2015-01-21

Family

ID=4594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1688.0A Active CN102416048B (zh) 2010-12-06 2011-12-06 一种白芍总苷的新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604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723C (zh) * 2002-12-19 2005-05-11 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白芍甘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97874A (zh) * 2008-06-13 2008-11-05 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量白芍有效成份的提取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723C (zh) * 2002-12-19 2005-05-11 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白芍甘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97874A (zh) * 2008-06-13 2008-11-05 宁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量白芍有效成份的提取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痛泄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邹永东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1231;第27卷(第12期);1720-1721 *
痛泄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邹永东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1231;第27卷(第12期);1720-17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6048A (zh) 2012-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3366B (zh) 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药物中的应用
CN102416062B (zh) 枳实或枳实提取物的新用途
CN103079573B (zh) 用于由积雪草制备高纯度积雪草苷组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方法
CN115531448B (zh) 一种弗朗鼠李皮浸膏粉及其制备和在胃铋镁颗粒中的应用
WO2004054596A1 (fr) Medicament contenant un extrait d'epimedium et destine au traitement de l'hyperplasie prostatique et de la prostatite
CN100477996C (zh) 虎眼万年青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以及用途
CN102416037B (zh) 甘草总皂苷作为唯一活性成分在制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2416048B (zh) 一种白芍总苷的新用途及其药物组合物
WO2006050642A1 (fr) Composition contenant des saponines de panaxadiol, sa preparation et son application
CN101890062A (zh) 甘松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胃溃疡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1036713A (zh) 舒泌通浓缩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97820B (zh) 茯苓皮提取物及其在制备利尿作用药物中的应用
CN108143800B (zh) 一种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
CN103238834B (zh)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5440C (zh) 治疗ⅱ型糖尿病、降低血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16753A (zh) 桃叶珊瑚苷在制备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CN104127684A (zh)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15990203B (zh) 一种含有木油桐叶片成分的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制剂及其应用
CN104814994B (zh) 一种罗汉果和绞股蓝茶饮料
CN113546116B (zh) 一种具有降压功效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CN108743800A (zh)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的中药粉
CN107469014A (zh) 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97766B (zh) 抗炎镇痛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406734B (zh) 水煎煮提取的枳实或枳壳总黄酮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01357212A (zh) 一种复方斑蝥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2

Address after: 610000 2 / F, office building, campus 37, Shierqiao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gdu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rge Asset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611137 No. 1166, Willow Road, Wenjiang District, Sichuan, Chengdu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TAIJI PHARMACEUTICAL C, C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2

Address after: 6-9 / F, Jilong building, No. 589, east section of Jinfu Road, Chengdu cross strai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ark, We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Zhongda Medical Health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2nd floor, campus office building, No. 37, Shierqiao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Sichu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rge Asset Manage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