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8458A -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8458A
CN102388458A CN2010800160195A CN201080016019A CN102388458A CN 102388458 A CN102388458 A CN 102388458A CN 2010800160195 A CN2010800160195 A CN 2010800160195A CN 201080016019 A CN201080016019 A CN 201080016019A CN 102388458 A CN102388458 A CN 102388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interarea
solar cell
fine rule
crossed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60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桥本治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88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84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08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31/022425Electrodes for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potential 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for solar cells
    • H01L31/022433Particular geometry of the grid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H01L31/05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 H01L31/0504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means between PV cells inside the PV module, e.g. series connection of PV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solar cells in a modu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在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中,在俯视受光面时,第一交叉电极(13)具有从受光面中连接有一个配线部件(20)的第一连接区域(R1)突出的多个第一突出部(13A)。在俯视背面时,第二交叉电极(15)具有从背面中连接有另外的配线部件(20)的第二连接区域(R2)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15A)。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在与受光面平行的投影面上重叠。

Description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有配线部件的太阳能电池和具备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由于太阳能电池能够将清洁且无尽地供给的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因此,作为新能源被寄予期待。
一般每一块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为数W左右。因此,在使用太阳能电池作为房屋、大厦等的电源的情况下,要使用通过用配线部件将多个太阳能电池相互连接而提高输出的太阳能电池模块。
通常而言,在太阳能电池中,在光电转换部上具备用于使载流子汇流(集电)的多条细线电极和用于连接配线部件的连接用电极。配线部件焊接在连接用电极上。细线电极和连接用电极由热固型或烧结型的导电性膏形成。
在此,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使用在比焊锡低的温度下能够粘接的树脂粘接部件将配线部件粘接于连接用电极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能够减小连接时的配线部件的伸缩,因此,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的翘曲。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45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中,因为光电转换部和连接用电极的线膨胀系数不同,所以特别是在使基板的厚度变薄时,存在以下问题,即、由于连接用电极形成时的热的影响,在太阳能电池发生翘曲。
为了解决该问题,能够考虑为将连接用电极的宽度设定为比配线部件的宽度小的宽度。但是,在减小连接用电极的宽度时,在将配线部件连接于连接用电极时,有时配线部件会被配置于偏离连接用电极的位置。此时,在连接用电极上施加有剪切应力,因此在光电转换部上会局部性地施加大的压力。其结果是,由于在光电转换部上产生裂纹(破裂)等缺陷,太阳能电池特性降低。
另外,为了提高配线部件的位置精度,需要实现连接用电极的位置判别装置和配线部件的定位装置的高精度化,因此增大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特性降低的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其连接有第一配线部件和第二配线部件,该太阳能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主面;第二主面;在上述第一主面上形成的多个第一细线电极;在上述第一主面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细线电极交叉的第一交叉电极;在上述第二主面上形成的多个第二细线电极;和在上述第二主面上与上述多个第二细线电极交叉的第二交叉电极,其中,在俯视上述第一主面时,上述第一交叉电极具有从第一连接区域分别突出的多个第一突出部,上述第一连接区域为上述第一主面中连接上述第一配线部件的区域,在俯视上述第二主面时,上述第二交叉电极具有从第二连接区域分别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上述第二连接区域为上述第二主面中连接上述第二配线部件的区域,在与上述第一主面平行的投影面上,上述第一交叉电极和上述第二交叉电极重叠。
在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中,上述第二交叉电极的线宽比上述第一交叉电极的线宽大。
在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中,也可以为:上述第一主面为接收光的受光面,上述第二主面为设于上述受光面的相反侧的背面。
在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中,上述第一交叉电极的高度也可以比上述多个第一细线电极各自的高度大。
在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中,上述第二交叉电极的高度也可以比上述多个第二细线电极各自的高度大。
在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中,上述多个第一细线电极各自的高度也可以比上述第一交叉电极的高度大。
在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中,上述多个第二细线电极各自的高度也可以比上述第二交叉电极的高度大。
在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中,其在第一主面上具有多个第一细线电极,在第二主面上具有多个第二细线电极,该太阳能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与上述多个第一细线电极中的各个第一细线电极交叉的锯齿状第一交叉电极;和与上述多个第二细线电极中的各个第二细线电极交叉的锯齿状第二交叉电极,其中,上述第一交叉电极和上述第二交叉电极以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
在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中,上述第一交叉电极的顶点以与上述第一细线电极重叠的方式形成也可以。
在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中,上述第二交叉电极的顶点以与上述第二细线电极重叠的方式形成也可以。
在本发明的特征的太阳能电池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太阳能电池;在上述第一主面上沿规定的方向配置的第一配线部件;在上述第二主面上沿上述规定的方向配置的第二配线部件;在上述第一主面与上述第一配线部件之间形成的第一树脂粘接部件;和在上述第二主面与上述第二配线部件之间形成的第二树脂粘接部件,上述太阳能电池具有:在上述第一主面上形成的多个第一细线电极;在上述第一主面上与上述多个第一细线电极交叉的第一交叉电极;在上述第二主面上形成的多个第二细线电极;和在上述第二主面上与上述多个第二细线电极交叉的第二交叉电极,其中在俯视上述第一主面时,上述第一交叉电极具有从上述第一配线部件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在俯视上述第二主面时,上述第二交叉电极具有从上述第二配线部件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在与上述第一主面平行的投影面上,上述第一交叉电极和上述第二交叉电极重叠。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抑制特性降低的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模块。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侧面图;
图2:图2是从受光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的平面图;
图3:图3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的平面图;
图4:图4是平行于受光面的投影面的太阳能电池10的投影图;
图5:图5是图2的A-A线的截面图。
图6: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串1的放大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附加相同或类似的符号。附图为示意性的附图,应该注意各尺寸的比例等与现实的情况不同。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当然,在附图相互间,也包含互相的尺寸的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简略结构)
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简略结构,参照图1进行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侧面图。
太阳能电池模块100具备太阳能电池串1、受光面侧保护部件2、背面侧保护部件3和密封部件4。太阳能电池模块100是通过在受光面侧保护部件2和背面侧保护部件3之间密封太阳能电池串1而构成。
太阳能电池串1具备多个太阳能电池10、配线部件20、树脂粘接部件30。关于太阳能电池串1的结构,后面叙述。
多个太阳能电池10分别具有太阳光入射的受光面、设于受光面的相反侧的背面。受光面和背面为多个太阳能电池10各自的主面。在多个太阳能电池10各自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形成有电极。关于太阳能电池10的结构,后面叙述。
配线部件20为用于将多个太阳能电池10互相电连接的配线部件。具体而言,配线部件20的一端部在一个太阳能电池10的受光面上沿排列方向配置。另外,配线部件20的另一端部在其它太阳能电池10的背面上沿排列方向配置。配线部件20通过插入太阳能电池10的表面之间的树脂粘接部件30与太阳能电池10连接。配线部件20优选由薄板状或捻线状的铜、银、金、锡、镍、铝或它们的合金等电阻低的材料构成。另外,配线部件20的表面也可以用无铅焊锡(例如,SnAg3.0Cu0.5)等导电性材料覆盖。
树脂粘接部件30在太阳能电池10的主面(受光面及背面)与配线部件20之间形成。作为树脂粘接部件30能够使用例如:丙烯酸树脂、柔软性高的聚氨酯类等热固性树脂粘接部件,此外,能够使用将固化剂混合至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或氨基甲酸乙酯(氨酯)树脂而制成的二液反应类粘接部件等。
另外,树脂粘接部件30也可以含有镍或带有金涂层的镍等的多个微小的导电部件(没有图示)。含有这种导电部件的树脂粘接部件30例如为各向异性导电粘接部件。另外,导电部件的含量优选在树脂粘接部件30固化后,导电部件在厚度方向上排列1个~数个的量。由此,能够减小厚度方向上的电阻。
另外,在使用绝缘性树脂粘接部件30的情况下,通过使配线部件20的表面与太阳能电池10的电极表面直接接触,电连接配线部件20和太阳能电池10电连接。另外,在使用导电性树脂粘接部件30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导电部件使配线部件20的表面与太阳能电池10的电极表面直接接触。
受光面侧保护部件2配置在多个太阳能电池10各自的受光面侧,保护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表面。作为受光面侧保护部件2能够使用具有透光性及遮水性的玻璃、透光性塑料等。
背面侧保护部件3配置在多个太阳能电池10各自的背面侧,保护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背面。作为背面侧保护部件3能够使用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树脂膜、具有用树脂膜将Al箔夹在中间的构造的层叠膜等。
密封部件4在受光面侧保护部件2和背面侧保护部件3之间密封太阳能电池串1。作为密封部件4能够使用EVA、EEA、PVB、硅、聚氨酯、丙烯酸、环氧等透光性的树脂。
另外,在具有以上这样的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外周,能够安装Al框架等。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2为从受光面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的平面图。图3为从背面侧观察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的平面图。
如图2所示,太阳能电池10具有光电转换部11、多个第一细线电极12、第一交叉电极13。
光电转换部11通过受光而生成载流子。所谓载流子是指一对空穴和电子。光电转换部11在内部具有例如n型区域和p型区域,在n型区域和p型区域之间形成半导体结。光电转换部11能够使用由单晶Si、多晶Si等结晶类半导体材料、GaAs、InP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等而构成的半导体基板形成。另外,光电转换部11也可以具有如下构造,即、通过在单晶硅基板和非晶质硅层之间夹着本征非晶质硅层而改善异质结界面的特性的结构,即所谓HIT(注册商标,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结构。
多个第一细线电极12为从光电转换部11收集载流子的电极。多个第一细线电极12分别在受光面上沿与排列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即正交方向形成线状。
第一交叉电极13在受光面上与多个第一细线电极12交叉。第一交叉电极13为从多个第一细线电极12收集载流子的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交叉电极13沿排列方向形成锯齿状。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交叉电极13以线宽αw同样地形成。第一交叉电极13的线宽αW比第一细线电极12的线宽大。
另外,第一交叉电极13具有多个第一突出部13A,上述多个第一突出部13A从受光面中连接有一个配线部件20的区域即第一连接区域R1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突出部13A在第一连接区域R1的正交方向两侧形成。多个第一突出部13A在排列方向上排列。
另外,如图3所示,太阳能电池10具有多个第二细线电极14、第二交叉电极15。
多个第二细线电极14为从光电转换部11收集载流子的电极。多个第二细线电极14分别在背面上沿正交方向形成线状。多个第二细线电极14的根数也可以比多个第一细线电极12的根数多。
第二交叉电极15在背面上与多个第二细线电极14交叉。第二交叉电极15为从多个第二细线电极14收集载流子的电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二交叉电极15沿排列方向形成锯齿状。另外,如图3所示,第二交叉电极15以线宽βW同样地形成,线宽βW比线宽αW大。即,第二交叉电极15以比第一交叉电极13宽的方式形成。另外,第二交叉电极15的线宽βW比第二细线电极14的线宽大。
另外,第二交叉电极15具有多个第二突出部15A,上述多个第二突出部15A从背面中连接有另外的配线部件20的区域即第二连接区域R2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突出部15A在第二连接区域R2的正交方向两侧形成。多个第二突出部15A在排列方向排列。
另外,以上的各种电极能够通过印刷导电性膏等而形成。
在此,图4为与受光面平行的投影面中的太阳能电池10的放大投影图。其中,在图4中省略了多个第一细线电极12和多个第二细线电极14。
如图4所示,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在与受光面平行的投影面上重叠。即,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夹着光电转换部11在对称的位置上形成。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宽βW比线宽αW大,因此,第一交叉电极13在与受光面平行的投影面上形成于第二交叉电极15的内侧。
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交叉电极13的第一突出部13A的顶点与第一细线电极12重叠。第二交叉电极15的第二突出部15A的顶点与第二细线电极14重叠。如上所述,在与受光面平行的投影面上,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重叠。即,在从受光面侧或背面侧观察的俯视时,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重叠。因此,在从受光面侧或背面侧观察的俯视时,在与第一细线电极12重叠的位置形成有第二细线电极14的至少一部分。
另外,图5为图2的A-A线的截面图。如图5所示,在与受光面垂直的方向即垂直方向上,第一交叉电极13的高度αT比第一细线电极12的高度γT大。另外,在垂直方向上第二交叉电极15的高度βT比第二细线电极14的高度δT大。
(太阳能电池串的结构)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串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6为从受光面观察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串1的放大平面图。
如图6所示,在太阳能电池10的受光面上配置有一个配线部件20。一个配线部件20在上述的第一连接区域R1上通过树脂粘接部件30而配置。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在太阳能电池10的背面上配置有另外的配线部件20。另外的配线部件20在上述的第二连接区域R2上通过树脂粘接部件30而配置。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模块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1)太阳能电池形成工序
首先准备多个光电转换部11。
然后,使用丝网印刷法、胶版印刷法等印刷法,将环氧类热固型的银膏等导电性膏印刷于光电转换部11的受光面上。此时的印刷图案为例如图2所示的电极图案。
然后,使用丝网印刷法、胶版印刷法等印刷法,将环氧类热固型的银膏等导电性膏印刷于光电转换部11的背面上。此时的印刷图案为例如图3所示的电极图案。
另外,此时,应该注意成为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的导电性膏以在配置配线部件20的区域的正交方向两侧突出的方式印刷。
然后,通过使所印刷的导电性膏在规定条件下干燥,形成多个第一细线电极12、第一交叉电极13、多个第二细线电极14和第二交叉电极15。由此,制作多个太阳能电池10。
(2)太阳能电池串形成工序
然后,将多个太阳能电池10沿排列方向进行排列,并且通过配线部件20使多个太阳能电池10相互连接。
具体而言,首先,在太阳能电池10的受光面上经由带状或膏状的树脂粘接部件30配置一个配线部件20,并且在太阳能电池10的背面上经由树脂粘接部件30配置另外的配线部件20。然后,将一个配线部件20边向受光面侧按压边进行加热,同时将另外的配线部件20边向背面侧按压边进行加热。由此,树脂粘接部件30固化,一个配线部件20和另外的配线部件20分别与太阳能电池10连接。此外,一个配线部件20和另外的配线部件20的连接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别进行。
(3)模块化工序
然后,在玻璃基板(受光面侧保护部件2)上按顺序层叠EVA(密封部件4)片、太阳能电池串1、EVA(密封部件4)片及PET片(背面侧保护部件3)作为叠层体。
然后,通过将上述层叠体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加热,使EVA固化。通过以上工序,制作太阳能电池模块100。另外,在太阳能电池模块100上能够安装端子盒(接线盒)或Al框架等。
(作用和効果)
在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中,第一交叉电极13具有在俯视受光面时从受光面中连接一个配线部件20的第一连接区域R1突出的多个第一突出部13A。因此,即使一个配线部件20被连接在偏离第一连接区域R1的位置,一个配线部件20也可被配置在多个第一突出部13A上。因此,可抑制因在太阳能电池10的一部分上施加局部性的大的压力,而在太阳能电池10上产生裂纹(发生破裂)等缺陷。
同样,在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中,第二交叉电极15具有在俯视背面时中从背面中连接另外的配线部件20的第二连接区域R2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15A。因而,即使另外的配线部件20被连接在偏离第二连接区域R2的位置,另外的配线部件20也配置在多个第二突出部15A上。因此,可抑制由于在太阳能电池10的一部分上施加局部性的大的压力而在太阳能电池10上产生裂纹等缺陷。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10中,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在与受光面平行的投影面上重叠。因而,将一个配线部件20和另外的配线部件20分别按压到太阳能电池10时,,能够抑制在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之间施加在太阳能电池10上的剪切应力。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在太阳能电池10上产生裂纹等缺陷。
以上的结果是,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10的特性降低。
另外,第二交叉电极15的线宽βW比第一交叉电极13的线宽αW大。即,第一交叉电极13在与受光面平行的投影面上形成于第二交叉电极15的内侧。因此,能够增大形成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时的导电性膏的印刷位置的公差。因此,能够抑制在与受光面平行的投影面上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不重叠的部分的形成。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剪切应力施加在太阳能电池10上的情况。
另外,与在受光面侧所形成的第一交叉电极13的线宽αW相比,使在背面侧所形成的第二交叉电极15的线宽βW增大,因此,能够抑制太阳能电池10的受光面积变小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交叉电极13的高度αT比第一细线电极12的高度γT大。因而,能够通过沿排列方向延伸的第一交叉电极13吸收一个配线部件20的伸缩,所以能够抑制一个配线部件20的伸缩传递给光电转换部11。因此,能够抑制在太阳能电池10上产生翘曲的情况。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交叉电极15的高度βT比第二细线电极14的高度δT大。因而,能够通过沿排列方向延伸的第二交叉电极15吸收另外的配线部件20的伸缩,所以能够抑制另外的配线部件20的伸缩传递给光电转换部11。因此,能够抑制在太阳能电池10产生翘曲的情况。
(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记载,但此发明不应理解为受到作为该公开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的限定。从该公示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白各种各样的代替实施方式、实施例及运用技术。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沿排列方向形成锯齿状,但不仅限于此。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的平面形状能够进行适宜设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定为第一突出部13A在第一连接区域R1的外侧翘曲,但不仅限于此。例如,第一突出部13A也可以翘曲。同样地,第二突出部15A也可以在第二连接区域R2的外侧翘曲。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交叉电极13以线宽αW同样地形成,但第一交叉电极13的线宽也可以不一样。同样地,第二交叉电极15的线宽也可以不一样。在本发明中,在与受光面上平行的投影面上,只要第一交叉电极13和第二交叉电极15重叠即可。因而,可以将第一交叉电极13的线宽αW形成为比第二交叉电极15的线宽βW大,两者大致相等也可以。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没有特别涉及,但各种电极分别直接接触配线部件20也可以,另外,不与配线部件20直接接触也可以。在各种电极分别直接接触配线部件20的情况下,树脂粘接部件30也可以不具有导电性。在各种电极分别不直接接触配线部件20的情况下,优选树脂粘接部件30具有导电性。
另外,第一交叉电极13的高度αT比第一细线电极12的高度γT大、第二交叉电极15的高度βT比第二细线电极14的高度δT大,但不仅限于此。第一交叉电极13的高度αT也可以等于第一细线电极12的高度γT。第二交叉电极15的高度βT也可以等于第二细线电极14的高度δT。第一细线电极12的高度γT也可以比第一交叉电极13的高度αT大。第二细线电极14的高度δT也可以比第二交叉电极15的高度βT大。特别是在第一细线电极12的高度γT比第一交叉电极13的高度αT大时,能够减小一个配线部件20与第一细线电极12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减小一个配线部件20与第一细线电极12之间的电阻。另外,在第二细线电极14的高度δT比第二交叉电极15的高度βT大时,能够减小另外的配线部件20与第二细线电极14之间的距离,因此,能够减小另外的配线部件20与第二细线电极14之间的电阻。
这样,本发明当然包含在此没有记载的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等。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仅是从上述的说明通过适当的权利要求范围的发明特定事项来决定的。
实施例
下面,对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所示的事项,在不改变其要点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而实施。
(实施例)
首先,准备具有所谓HIT(注册商标,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结构的多个光电转换部(125mm角、200μm厚)。
然后,在多个光电转换部各自的受光面上,通过利用胶版印刷法印刷银膏,形成多个细线电极和交叉电极。两电极的形成图案设定为图2所示的图案。受光面上的细线电极的优选尺寸为宽度60~90μm、高度30~60μm,交叉电极的优选尺寸为宽度80~150μm、高度40~70μm。另外,交叉电极的宽度比细线电极的宽度大。
接着,使受光面上的导电性膏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干燥。
然后,在多个光电转换部各自的背面上,通过利用胶版印刷法印刷银膏,形成多个细线电极和交叉电极。两电极的形成图案设定为图3所示的图案。背面上的细线电极的优选尺寸为宽度80~120μm、高度25~50μm,交叉电极的优选尺寸为宽度100~300μm、高度30~60μm。因此,在与受光面平行的投影面上,受光面上的交叉电极和背面上的交叉电极在整个区域重叠。接着,将背面上的导电性膏在规的条件下进行干燥。由此,形成多个太阳能电池。
然后,使用配线部件(线宽1.5mm),将多个太阳能电池相互连接。具体而言,在用分配器(dispenser)涂布在各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上和背面上的热固型环氧树脂上配置配线部件,将配线部件加热压接至太阳能电池。由此,形成太阳能电池串。
(比较例)
在比较例中,通过用与实施例不同的形成图案形成交叉电极,在与受光面平行的投影面上,使受光面上的交叉电极和背面上的交叉电极在整个区域不重叠。其它的工序与实施例1一样。
(关于成品率)
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串的成品率为98%。另一方面,比较例的太阳能电池串的成品率为85%。另外,将在太阳能电池上产生裂纹(破裂)、缺口、或翘曲等的太阳能电池串称为次品。
得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在实施例中,受光面侧的交叉电极和背面侧的交叉电极夹着光电转换部而形成对象,因此,将配线部件压至太阳能电池时,能够抑制在两交叉电极间产生剪切应力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比较例中,受光面侧的交叉电极和背面侧的交叉电极没有夹着光电转换部而形成对象,因此,由于在两交叉电极间产生的剪切应力而在太阳能电池上产生了裂纹(发生破裂)等。
另外,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9-095144号(2009年4月9日申请)的全部内容作为参照被编入本申请说明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能够抑制特性降低,因此在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领域中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太阳能电池串
2…受光面侧保护部件
3…背面侧保护部件
4…密封部件
10…太阳能电池
11…光电转换部
12…第一细线电极
13…第一交叉电极
13A…第一突出部
14…第二细线电极
15…第二交叉电极
15A…第二突出部
20…配线部件
30…树脂粘接部件
100…太阳能电池模块

Claims (11)

1.一种太阳能电池,其连接有第一配线部件和第二配线部件,该太阳能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主面;
第二主面;
在所述第一主面上形成的多个第一细线电极;
在所述第一主面上与所述多个第一细线电极交叉的第一交叉电极;
在所述第二主面上形成的多个第二细线电极;和
在所述第二主面上与所述多个第二细线电极交叉的第二交叉电极,其中
在俯视所述第一主面时,所述第一交叉电极具有从第一连接区域分别突出的多个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为所述第一主面中连接所述第一配线部件的区域,
在俯视所述第二主面时,所述第二交叉电极具有从第二连接区域分别突出的多个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连接区域为所述第二主面中连接所述第二配线部件的区域,
在与所述第一主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交叉电极和所述第二交叉电极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交叉电极的线宽比所述第一交叉电极的线宽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面为接收光的受光面,
所述第二主面为设于所述受光面的相反侧的背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交叉电极的高度比所述多个第一细线电极各自的高度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交叉电极的高度比所述多个第二细线电极各自的高度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细线电极各自的高度比所述第一交叉电极的高度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二细线电极各自的高度比所述第二交叉电极的高度大。
8.一种太阳能电池,其在第一主面上具有多个第一细线电极,在第二主面上具有多个第二细线电极,该太阳能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
与所述多个第一细线电极中的各个第一细线电极交叉的锯齿状第一交叉电极;和
与所述多个第二细线电极中的各个第二细线电极交叉的锯齿状第二交叉电极,其中
所述第一交叉电极和所述第二交叉电极以在俯视时重叠的方式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交叉电极的顶点以与所述第一细线电极重叠的方式形成。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交叉电极的顶点以与所述第二细线电极重叠的方式形成。
11.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的太阳能电池;
在所述第一主面上沿规定的方向配置的第一配线部件;
在所述第二主面上沿所述规定的方向配置的第二配线部件;
在所述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配线部件之间形成的第一树脂粘接部件;和
在所述第二主面与所述第二配线部件之间形成的第二树脂粘接部件,
所述太阳能电池具有:
在所述第一主面上形成的多个第一细线电极;
在所述第一主面上与所述多个第一细线电极交叉的第一交叉电极;
在所述第二主面上形成的多个第二细线电极;和
在所述第二主面上与所述多个第二细线电极交叉的第二交叉电极,其中
在俯视所述第一主面时,所述第一交叉电极具有从所述第一配线部件突出的第一突出部,
在俯视所述第二主面时,所述第二交叉电极具有从所述第二配线部件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在与所述第一主面平行的投影面上,所述第一交叉电极和所述第二交叉电极重叠。
CN2010800160195A 2009-04-09 2010-03-29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Pending CN1023884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5144 2009-04-09
JP2009095144 2009-04-09
PCT/JP2010/055545 WO2010116914A1 (ja) 2009-04-09 2010-03-29 太陽電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8458A true CN102388458A (zh) 2012-03-21

Family

ID=42936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60195A Pending CN102388458A (zh) 2009-04-09 2010-03-29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73621A1 (zh)
EP (1) EP2418686A1 (zh)
JP (1) JPWO2010116914A1 (zh)
CN (1) CN102388458A (zh)
WO (1) WO201011691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8638B2 (ja) * 2009-08-19 2015-01-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システム
JP5967512B2 (ja) * 2011-06-30 2016-08-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WO2015029657A1 (ja) * 2013-08-29 2017-03-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
WO2016031232A1 (ja) * 2014-08-28 2016-03-0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9899554B2 (en) 2015-12-14 2018-02-20 Solarcity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stalling a strain relief apparatus to a solar cel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9697A1 (en) * 2004-05-07 2007-09-13 Shoichi Karakida Solar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EP1928027A2 (en) * 2006-11-29 2008-06-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Solar cell module
US20090038675A1 (en) * 2007-08-07 2009-02-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Solar cell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1322A (en) * 1980-04-03 1981-11-17 Exxon Research & Engineering Co. Solar cell with corrugated bus
JP2007214533A (ja) 2006-01-16 2007-08-23 Hitachi Chem Co Ltd 導電性接着フィルム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4329855B2 (ja) 2007-10-09 2009-09-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交流モータの制御装置および交流モータ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09697A1 (en) * 2004-05-07 2007-09-13 Shoichi Karakida Solar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EP1928027A2 (en) * 2006-11-29 2008-06-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Solar cell module
US20090038675A1 (en) * 2007-08-07 2009-02-12 Sanyo Electric Co., Ltd. Solar cell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0116914A1 (ja) 2012-10-18
WO2010116914A1 (ja) 2010-10-14
US20120073621A1 (en) 2012-03-29
EP2418686A1 (en) 201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4829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2576750B (zh)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太阳能电池系统
CN101373796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和其制造方法
CN105874609B (zh) 具有低电阻电极的太阳能电芯的模块制造
CN101689576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02282678B (zh)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2122677B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以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CN203179910U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US20110290296A1 (en) Flexible tiled photovoltaic module
EP2053661B1 (en) Solar cell module
US20110290304A1 (en) Photovoltaic modules on a textile substrate
CN108346710A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6531829A (zh) 一种太阳能叠片电池片间互连结构与太阳能叠片电池
CN101645470A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3339737A (zh)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CN101556975A (zh) 晶片级互连和方法
CN102388458A (zh) 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模块
US20130104961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solar cell
EP2592657A1 (en) Solar cell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olar cell module
CN102257626A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JP2005191125A (ja) 太陽電池素子接続用接続タブ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0428180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4221160B (zh) 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428179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2673481A (zh) 具有环绕式指状物的太阳能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