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8526A - 支撑板件 - Google Patents

支撑板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8526A
CN102378526A CN2010102506325A CN201010250632A CN102378526A CN 102378526 A CN102378526 A CN 102378526A CN 2010102506325 A CN2010102506325 A CN 2010102506325A CN 201010250632 A CN201010250632 A CN 201010250632A CN 102378526 A CN102378526 A CN 102378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body
circuit board
support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06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锋谷
郑懿伦
杨智凯
林春龙
洪国泰
郑羽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5063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85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8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8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板件,适于组装至电路板,其中电子元件配置在电路板的第一表面。支撑板件包括板体以及多个固定凸柱。板体抵靠在电路板的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固定凸柱自板体朝向电路板延伸,其中多个固定件对应地与固定凸柱结合,以使板体紧密地抵靠在第二表面。

Description

支撑板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板件,且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的支撑板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常使用锁固的方式将中央处理器或相关电子元件固定在主机板上,但在锁固的同时却容易使主机板的弯曲变形甚至于断裂,所以需设一背板在主机板的另一侧,藉以增强主机板的结构强度。
现有欲将背板固定在主机板上时,需先行在背板上设置至少一螺柱,且此螺柱具有一内螺纹。在此,现有通常利用冲压的方式将螺柱铆合在背板上。之后,再藉由螺丝锁入螺柱以完成将背板固定在主机板上的工序。但此举会增加物料及制程上的成本以及备料的作业时间,因此如何简化背板的结构以增进产线效率便成本案所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板件,其具有一体化的外型。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支撑板件,适于组装至一电路板,其中一电子元件配置在电路板的一第一表面。支撑板件包括一板体以及多个固定凸柱。板体抵靠在电路板的相对于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固定凸柱自板体朝向电路板延伸,其中多个固定件对应地与固定凸柱结合,以使板体紧密地抵靠在第二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凸柱是以模具成型技术与板体一体成型。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体与固定凸柱的材质为金属。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体在背对固定凸柱的一表面具有一凹陷部,且此凹陷部是以冲压技术所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固定凸柱具有一内螺纹,藉由与这些内螺纹匹配的多个固定件分别锁入固定凸柱,以使板体固定在电路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体包括一第一支架、一第二支架以及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接的至少一第三支架,固定凸柱分别位于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两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互平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板体具有两个第三支架,这些第三支架分别抵靠于电子元件其两端部投影在第二表面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支架相互平行。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电路板的支撑板件藉由一体成型的板体与多个具有内螺纹的固定凸柱,而使板体能藉由将固定件锁入固定凸柱中而固定在电路板上。此举藉由板体与锁附结构的一体化,而简化现有螺柱备料及铆合至板体上的制程,藉此降低支撑板件的制造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支撑板件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支撑板件在固定凸柱处的剖面图。
图3至图5分别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支撑板件在固定凸柱处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支撑板件        110、510:板体
110’:抵靠区域      112:第一支架
114:第二支架        116:第三支架
120、520:固定凸柱     122、522:内螺纹
200:电路板            210:第一表面
220:第二表面          300:电子元件
400:固定件            512:第三表面
514:凹陷部            516:第四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支撑板件的爆炸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件100适于组装至一电路板200,此电路板200上设置有一电子元件300,其例如是一中央处理器,但本实施例并未限定于此。当欲将此电子元件300组装在电路板200的第一表面210时,为避免组装时施力造成电路板200弯曲甚至断裂,因此支撑板件100便配置在电路板200背对于电子元件300的一第二表面220上,藉以增加电路板200的结构强度。
支撑板件100包括一板体110与多个固定凸柱120,在本实施例中,板体110抵靠在电路板200的第二表面220,固定凸柱120分别从板体110朝向电路板200的第二表面220延伸,且各固定凸柱120实质上为空心且其内具有一内螺纹122,因此藉由与内螺纹122匹配的多个固定件400,从电路板200的第一表面210穿过电路板200而锁入这些对应的固定凸柱120,便能将支撑板件100固定在电路板200的第二表面220上,而使板体110紧密地抵靠在第二表面220。
值得注意的是,支撑板件100的板体110与固定凸柱120是藉由模具成型的技术而一体成型地制作而成,接着并将固定凸柱120的内表面攻出内螺纹122。如此,便能有效节省现有技术中需额外将螺柱铆合至板体所需的物料成本与备料时间。
请再参考图1,板体110包括一第一支架112、一第二支架114以及连接在第一支架112与第二支架114之间的两个第三支架116,其中第一支架112实质上平行于第二支架114,且固定凸柱120分别位于第一支架112的两端与第二支架114的两端。
在此,以虚线在电路板200上绘制的区域代表板体110在电路板200上的抵靠区域110’,从图1中可知,第三支架116分别抵靠在电子元件300其两端部投影在第二表面220的区域,亦即在结构上第三支架116能用以承受在组装电子元件300时所施加的外力,以使电路板200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在此,第三支架116与电子元件300在第二表面220的投影区域为部分重叠。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另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架116可与电子元件300在第二表面220的投影区域完全重叠。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三支架116彼此相互平行,以与第一支架112、第二支架114作为外型轮廓为方形的电子元件300固定在电路板200上的支撑结构。但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未绘示的实施例中,设计者可依据电子元件的外型而对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第三支架的配置予以调整。
再者,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支撑板件在固定凸柱处的剖面图。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件的材质为金属,在其经由模具成型出板体510之后,再经由冲压技术在板体510的一第三表面512上形成凹陷部514,进而在板体510的一第四表面516上形成固定凸柱520,最后再将固定凸柱520的内表面上攻出内螺纹522。此举同样能达到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此外,图3至图5分别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支撑板件在固定凸柱处的剖面图。在此并未限制板体的加工模式,以使板体能被冲压出不同外型的凹陷部。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板件藉由一体成型的板体与固定凸柱,并藉由多个与固定凸柱中的内螺纹匹配的固定件锁入固定凸柱中,而使支撑板件得以固定在电路板上。此举让一体化的支撑板件简化了现有需额外将螺柱铆合在板体所需的物料成本与相关备料及制作时间,进而使本发明的支撑板件具有较低的成本结构。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支撑板件,适于组装至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一电子元件配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一第一表面,所述支撑板件包括:
一板体,抵靠在所述电路板的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以及
多个固定凸柱,自所述板体朝向所述电路板延伸,其中多个固定件对应地与所述多个固定凸柱结合,使得所述板体紧密地抵靠在所述第二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固定凸柱是以模具成型技术与所述板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与所述多个固定凸柱的材质为金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在背对所述多个固定凸柱的一表面具有一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是以冲压技术所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固定凸柱具有一内螺纹,藉由与多个所述内螺纹匹配的所述多个固定件分别锁入所述多个固定凸柱,以使所述板体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一第一支架、一第二支架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接的至少一第三支架,所述多个固定凸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相互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具有两个第三支架,所述两个第三支架分别抵靠在所述电子元件其两端部投影在所述第二表面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板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三支架相互平行。
CN2010102506325A 2010-08-05 2010-08-05 支撑板件 Pending CN1023785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06325A CN102378526A (zh) 2010-08-05 2010-08-05 支撑板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506325A CN102378526A (zh) 2010-08-05 2010-08-05 支撑板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8526A true CN102378526A (zh) 2012-03-14

Family

ID=45796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06325A Pending CN102378526A (zh) 2010-08-05 2010-08-05 支撑板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852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2669A (zh) * 2014-03-04 2015-09-09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9624A (ja) * 1995-02-06 1996-08-13 Tokai Rubber Ind Ltd 橋梁の支承構造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支承体並びにその施工方法
CN2475059Y (zh) * 2001-03-05 2002-01-30 林保龙 一种电子器物内部用的板体固定装置
CN2519594Y (zh) * 2002-01-08 2002-10-30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的固定结构
CN200987247Y (zh) * 2006-09-28 2007-12-0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板件固定装置
CN101634437A (zh) * 2009-08-20 2010-01-27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板及使用该背板的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9624A (ja) * 1995-02-06 1996-08-13 Tokai Rubber Ind Ltd 橋梁の支承構造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支承体並びにその施工方法
CN2475059Y (zh) * 2001-03-05 2002-01-30 林保龙 一种电子器物内部用的板体固定装置
CN2519594Y (zh) * 2002-01-08 2002-10-30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的固定结构
CN200987247Y (zh) * 2006-09-28 2007-12-05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板件固定装置
CN101634437A (zh) * 2009-08-20 2010-01-27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板及使用该背板的背光模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2669A (zh) * 2014-03-04 2015-09-09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
CN104902669B (zh) * 2014-03-04 2018-07-17 株式会社东芝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43534B2 (ja)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およびキーボード
WO2009038042A1 (ja) 積層実装構造体及び積層実装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US7627973B2 (en) Frame structure adapted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thicknesses and corresponding engaging device
CN100556261C (zh) 背板组合装置
CN110740202A (zh) 盖板、显示模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US20120014075A1 (en)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06042029A3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interconnect element having metal traces embedded in surface of dielectric
US7452234B2 (en) Socket connector with matchable padding
CN102378526A (zh) 支撑板件
WO2016153745A1 (en) Sub-flush circuit board mounting screw
US7907392B2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coupling boss therefor
CN101808487B (zh) 凸包结构
US9338901B2 (en) Slid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599375A (zh) 按键固定装置
US8359897B2 (en) Method for making shielding member
WO2009011025A1 (ja) 配線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098611B (zh) 散热器背板模块
CN201754374U (zh) 具有分离式支架结构的按键及键盘
CN101868134A (zh) 散热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30112698A1 (en) Case structure
CN101262751A (zh) 固定方法及固定装置
US9152188B2 (en)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fastening expansion card
CN205231321U (zh) 一种安装在墙壁上的电气装置
KR101245895B1 (ko) 회로유닛 결합프레임 및 이를 구비한 회로유닛모듈
CN101098606A (zh) 散热装置组合及其所使用的扣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