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72892B - 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72892B
CN102372892B CN 201010254810 CN201010254810A CN102372892B CN 102372892 B CN102372892 B CN 102372892B CN 201010254810 CN201010254810 CN 201010254810 CN 201010254810 A CN201010254810 A CN 201010254810A CN 102372892 B CN102372892 B CN 102372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gent
water
weight part
starch
acryla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548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72892A (zh
Inventor
张士楚
周大庆
王恒新
王访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WEI BIO-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ZHONGWEI BIO-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WEI BIO-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ZHONGWEI BIO-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 2010102548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72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72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2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72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72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接枝丙烯酸硅藻土复合保水剂及其制造方法。工艺采用丙烯酸中和与淀粉糊化一次完成,简化了制造工艺。提高了单体浓度,使聚合物适合于造粒机加工,同时节省了干燥能耗。首次采用添加防粘剂/表面活性剂,提高了产品吸水速率,造粒更顺利。该产品的吸水速率270克/1小时,290克/2小时,重复吸水率≥95%。色泽白,强度好。

Description

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等原因,受干旱和缺水困扰的地方日益增多。为了种草植树、防止沙漠化等多种目的,需要有效地保持水分,以便于植物的生长。吸水性材料(如吸水剂)是目前在农业以及其他一些领域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对于主要用于土壤中以吸收并保持水分的吸水树脂而言,对于吸水剂的吸水速率、树脂强度及可降解性均有一定要求。
目前,高性能吸水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学合成高分子吸水性树脂,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等;化学类吸水剂存在成本高、耗能高、产生三废以及难以降解等问题。另一类是是淀粉、纤维素类吸水剂。淀粉类吸水剂的原料成本低、环保、易降解,然而存在诸如耐盐碱性差、强度低、吸水速率低,重复吸水率低等缺点。
CN 1631970A公开了一种淀粉基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用淀粉与丙烯酰胺和凹凸棒土经接枝共聚而制成的保水剂。
一种新趋势是采用添加无机矿物材料的所谓三元共聚工艺,该工艺制备的吸水剂具有成本低、强度高、吸水速率快、加工方便、使用环保等优点。然而目前尚无工业化生产的报道。
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低成本、吸水速度快且对环境友好的吸收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低成本、吸水速率快且对环境友好的吸收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所述保水剂的组成为:丙烯酸80-110重量份,丙烯酰胺8-12重量份,淀粉6-18重量份,糊精6-18重量份,机械强度改良剂5-10重量份,防粘剂2-5重量份,表面活性剂2-5重量份,引发剂0.2-0.6重量份,交联剂0.01-0.1重量份,其中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交联剂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的机械强度改良剂选自:硅藻土、高岭土、云母、凹凸棒土、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一种或多种组分的优选含量如下:丙烯酸90-105重量份,丙烯酰胺9-11重量份,淀粉8-15重量份,糊精8-15重量份,机械强度改良剂6-10重量份,防粘剂3-5重量份,表面活性剂3-5重量份,引发剂0.2-0.5重量份,交联剂0.02-0.1重量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保水剂为颗粒状,其平均粒径为1-15mm,较佳地3-10mm。
在另一优选例中,丙烯酸为90-100重量份,丙烯酰胺9-11重量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淀粉为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和/或所述的糊精为小麦糊精。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机械强度改良剂为硅藻土生粉或熟粉。更佳地,所述的机械强度改良剂粒径为150-500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防粘剂为煤油、液体石蜡、石油醚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包括Span-20、span-40、Span-60、Span-80等)、聚山梨醇酯(如Tween 60、Tween80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如OP-3、OP-7、OP-10、OP-15等)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复合保水剂是用本发明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复合保水剂的方法,包括步骤:
(a)将丙烯酸与未糊化淀粉的混合物,用氢氧化钾溶液进行中和,获得中和度为60-85mol%的中和混合物;
(b)向步骤(a)的中和混合物中加入糊精、硅藻土、丙烯酰胺、防粘剂、引发剂、交联剂,并加水至单体浓度为40-50wt%,从而获得共混物,其中所述的单体包括丙烯酸和丙烯酰胺;
(c)将步骤(b)获得的共混物进行聚合,从而获得所述的保水剂。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a)中,用浓度为30-55%的氢氧化钾溶液进行中和。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a)中,控制物料温度为75-90℃,并保温0.2-2小时,然后冷却至低于50℃。
在另一优选例中,在步骤(a)中,中和度为65-80mol%。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淀粉、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首次开发了一种基于淀粉糊化与丙烯酸中和一步完成工艺(一步法)溶液聚合而形成的吸水剂,该吸水剂具有低成本、吸水速率快且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定义
如本文所用,“主要由...(成分)构成”指,本发明的吸水树脂的基本上是由淀粉(尤其是高支链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聚合而成的吸水成分构成。当然,这也不排除本发明吸水树脂可含有其他次要成分(如钾离子、铵离子)和杂质。
如本文所用,术语“吸水剂”、“保水剂”和“吸水树脂”可互换使用。
本发明吸水剂的主要组分包括丙烯酸、淀粉、丙烯酰胺、糊精、机械强度改良剂、防粘剂、表面活性剂、引发剂、交联剂。
可用于本发明的淀粉没有特别限制,包括普通淀粉和高支链淀粉,代表性的例子包括(但并不限于):玉米淀粉、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魔芋淀粉、或其组合。优选高支链淀粉如玉米淀粉。
丙烯酰胺的聚合物含有非离子的吸水基团,受所吸水分中离子浓度影响较小。而且,共聚物中有丙烯酰胺存在时,吸水树脂吸水后的凝胶强度也比不含丙烯酰胺的共聚物高,对于其反复使用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可用于本发明的机械强度改良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本领域中常规的机械强度改良剂,代表性的例子包括(但并不限于):硅藻土、高岭土、云母、凹凸棒土、或其组合。
可用于本发明的防粘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本领域中常规的防粘剂,代表性的例子包括(但并不限于):煤油、液体石蜡、石油醚、或其组合。
鉴于本发明的产品用途主要是在农业上,故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用KOH和/或氨水来中和丙烯酸。这样,在吸水树脂中的钾离子和铵离子还可起到缓释肥料的作用。中和度通常为60-90mol%,较佳地为70-85mol%,更佳地约为80mol%(即有80mol%的丙烯酸被中和)。根据所施用的农作物的实际需要,可以分别单独使用KOH或氨水,也可两者混合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淀粉接枝丙烯酸硅藻土复合保水剂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丙烯酸和未糊化的淀粉构成的混合物,用氢氧化钾溶液机械中和,形成中和混合物;
接着,向中和混合物中加入糊精、硅藻土、丙烯酰胺、防粘剂、引发剂、交联剂,并加水至单体浓度为40-50wt%,从而获得共混物;
然后,对所述共混物进行加热聚合,使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发生接枝共聚反应,从而获得所述的保水剂。
在聚合反应进行了一段预定的时间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烘干设备中,在空气中或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去除水分。最后,对烘干处理后的干燥产物进行粉碎处理或造粒,从而制得本发明的高吸水性的吸水剂。
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方法包括:将称量的丙烯酸投入中和缸中,加淀粉(未经糊化处理),边搅拌边滴加预先配制的氢氧化钾溶液(浓度通常为30-55wt%,较佳地为38-50wt%)中和,利用中和热控制物料温度(通常为80-85℃),并保持一段时间(如0.2-2小时,较佳地0.5-1.0小时),形成糊状物料,然后降温,加入糊精、硅藻土、丙烯酰胺、防粘剂、表面活性剂、引发剂、交联剂,并补充适量的水,使单体浓度为40-50%,搅拌均匀后,注入盘式反应器,进行加热聚合反应(通常为70-85℃,较佳地为75-80℃)。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进行造粒。80-90℃干燥0.5-1小时。
用于本发明的引发剂包括本领域常用于聚合丙烯酸和/或丙烯酰胺的各种引发剂。一种较佳的引发剂是由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该引发体系可以降低引发温度。通常,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的重量比控制在1∶2-3∶1之间。引发剂含量一般为丙烯酸重量的0.5-1%,较佳地为0.5-0.8%。
为提高接枝共聚物的吸水后凝胶强度,反应体系中还需加入交联剂。可用于本发明的交联剂包括本领域常用的各种交联剂。一种特别优选的交联剂是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剂用量太少,仍会有少量共聚物溶于水中;交联剂用量太多,则会大大降低吸水量。因此,交联剂的用量通常为丙烯酸重量的0.03-0.07%,较佳地为0.04-0.06%。
本发明中的聚合反应属于自由基聚合反应,空气中的氧气可与单体生成低聚物,降低吸水性能,故本反应最好在惰性气氛(如氮气、氦气等)中进行。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
(a)简化了生产工艺,中和与淀粉糊化一次完成;
(b)提高了单体浓度,使产物既适应于造粒机操作,又节省干燥时的能耗和时间;
(c)添加了防粘剂和表面活性剂,既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吸收速率,又改善了造粒过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为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通用方法
吸水速率的测定方法:
称重吸水剂,然后将吸水剂置于盛有蒸馏水(或自来水)的烧杯中,按不同时间取出吸水剂沥干水份,称重,计算吸水速率。
重复吸水率的测定方法:
吸水剂在吸足水后,在105℃烘干,然后重复吸水-烘干程序,再测定其吸水性。计算重复吸水率≥95%。
实施例1
称取丙烯酸270克,丙烯酰胺27克,木薯淀粉13.4克,加入中和缸。向250克水中搅拌加入氢氧化钾168克,配制成中和液(预先配制)。缓缓地向中和缸中滴加中和液,使物料温度控制在80-85℃,完成后保温半小时,降温至50℃以下。加糊精40.1克,200目硅藻土熟粉20.8克,液体石蜡15克,表面活性剂(OP10)15克,过硫酸铵1.19克,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21克,搅拌均匀,注入盘式反应器,加热至78℃,发生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降温至室温进行造粒,80℃干燥半小时。
经测定,每克产品吸蒸馏水270克/1小时,290克/2小时,340克/24小时,重复吸水率≥95%。吸水后的样品强度好(手感较硬),色泽为白色。造粒过程中造粒机运转很顺畅。
实施例2
称取丙烯酸270克,丙烯酰胺27克,木薯淀粉17.8克,投入中和缸。搅拌氢氧化钾168克,水250克配制成中和液(预先配制)。缓缓地向中和缸中滴加中和液,使物料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半小时,降温至50℃以下。加糊精40.1克,200目硅藻土熟粉20.8克,液体石蜡15克,表面活性剂(Span-80)15克,过硫酸铵1.19克,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21克,搅拌均匀,注入盘式反应器,加热至78℃,发生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降温至室温后进行造粒,90℃干燥半小时。
经测定,每克产品吸蒸馏水240克/1小时,280克/2小时,320克/24小时,重复吸水率≥95%。吸水后样品强度较好,色泽为白色。造粒过程中造粒机运转很顺畅。
实施例3
称取丙烯酸270克,丙烯酰胺27克,木薯淀粉17.8克,投入中和缸。搅拌氢氧化钾168克,水250克配制成中和液(预先配制)。缓缓地向中和缸中滴加中和液,使物料温度控制在80-85℃,保温半小时,降温至50℃以下。加糊精40.1克,200目硅藻土熟粉20.8克,煤油12克,表面活性剂(Span-80)15克,过硫酸铵1.19克,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21克,搅拌均匀,注入盘式反应器,加热至78℃,发生聚合反应。反应完成后,降温至室温后进行造粒,90℃干燥半小时。
经测定,每克产品吸蒸馏水238克/1小时,270克/2小时,315克/24小时,重复吸水率≥95%。吸水后样品强度较好,色泽为白色。造粒过程中造粒机运转很顺畅。
对比例1
称取氢氧化钾19.0克,配制成55%的水溶液(碱液)。取丙烯酸27克,加淀粉2.66克,边搅拌边将丙烯酸和淀粉加入到碱液中。添加过程中,物料颜色由浅黄到深黄,最后呈微黄色。中和完成后,加入糊精2.06克,200目硅藻土熟粉2.06克,丙烯酰胺8.8克(30%水溶液),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07ml(1%水溶液),过硫酸铵3.0ml(4%水溶液,合0.12克),防粘剂3克。加热聚合,冷却后剪成细粒,80℃干燥半小时。
经测定,每克产品吸蒸馏水247克/2小时,重复吸水率88%。强度较差,产品色泽较黄。
对比例2
物料配方和方法同对比例1,不同点在于:仅将丙烯酸滴加到碱液中。中和完成后,加入淀粉、硅藻土、糊精、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过硫酸铵、和防粘剂。加热聚合,冷却后剪成细粒,80℃干燥半小时。
经测定,每克产品吸蒸馏水190克/2小时,重复吸水率61%。强度较差,产品色泽略黄。此外,在添加淀粉过程中发现淀粉未完全糊化,有结块现象。
对比例3
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不添加防粘剂液体石蜡。
结果在造粒过程中造粒机运转不顺畅。
对比例4
方法同实施例3,不同点在于:不添加防粘剂煤油。
结果在造粒过程中造粒机运转不顺畅。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剂的组成为:丙烯酸80-110重量份,丙烯酰胺8-12重量份,淀粉6-18重量份,糊精6-18重量份,机械强度改良剂5-10重量份,防粘剂2-5重量份,表面活性剂2-5重量份,引发剂0.2-0.6重量份,交联剂0.01-0.1重量份,其中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交联剂选自: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所述的机械强度改良剂选自:硅藻土、高岭土、云母、凹凸棒土、或其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水剂,其特征在于,丙烯酸为90-100重量份,丙烯酰胺9-11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为玉米淀粉或马铃薯淀粉;所述的糊精为小麦糊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强度改良剂为硅藻土生粉或熟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粘剂为煤油、液体石蜡、石油醚或其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山梨醇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其组合。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水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将丙烯酸与未糊化淀粉的混合物,用氢氧化钾溶液进行中和,获得中和度为60-85mol%的中和混合物;
(b)向步骤(a)的中和混合物中加入糊精、硅藻土、丙烯酰胺、防粘剂、引发剂、交联剂和表面活性剂,并加水至单体浓度为40-50wt%,从而获得共混物,其中所述的单体包括丙烯酸和丙烯酰胺;
(c)将步骤(b)获得的共混物进行聚合,从而获得所述的保水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用浓度为30-55%的氢氧化钾溶液进行中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控制物料温度为75-90℃,并保温0.2-2小时,然后冷却至低于5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中和度为65-80mol%。
CN 201010254810 2010-08-17 2010-08-17 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372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54810 CN102372892B (zh) 2010-08-17 2010-08-17 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54810 CN102372892B (zh) 2010-08-17 2010-08-17 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2892A CN102372892A (zh) 2012-03-14
CN102372892B true CN102372892B (zh) 2013-04-10

Family

ID=45792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54810 Active CN102372892B (zh) 2010-08-17 2010-08-17 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72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9224A (zh) * 2012-11-23 2013-04-24 高凡 淀粉/丙烯酸复合高吸水树脂
CN103229644B (zh) * 2013-04-09 2015-08-26 北京林业大学 岩石边坡植被恢复客土基质与保水剂的双层喷播法
CN104877689B (zh) * 2014-02-28 2018-03-09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9173B (zh) * 2014-03-10 2015-10-21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吸湿保润型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中的应用
CN104194797A (zh) * 2014-08-19 2014-12-10 安徽红太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型土体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得的复合型土体改性剂
CN105175635B (zh) * 2015-10-09 2016-08-17 北京东泰富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硅藻土的淀粉系保水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6674430A (zh) * 2016-11-22 2017-05-17 唐林元 一种可降解农用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6758488B (zh) * 2016-12-07 2019-01-08 陈征瀚 一种高强度吸水竹浆纸的制备方法
CN107474553A (zh) * 2017-07-26 2017-12-15 曹美兰 一种盆栽植物种植用保水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68123B (zh) * 2017-09-07 2021-10-29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液用环保聚合物微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55103A (zh) * 2021-06-28 2021-09-07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种沙漠造林保水用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81275A (zh) * 2021-12-20 2022-04-22 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沙地绿化用的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17843B (zh) * 2022-08-31 2024-01-19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用于森林防火的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970A (zh) * 2003-12-24 2005-06-2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淀粉基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57951B2 (ja) * 1988-05-31 1996-11-27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粒子径の改良された吸水性樹脂の製造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1970A (zh) * 2003-12-24 2005-06-2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淀粉基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1-304128A 1989.12.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72892A (zh) 2012-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2892B (zh) 淀粉接枝丙烯酸复合保水剂及其制造方法
Senna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ydrogel derived from cellulose acetate as a substrate for slow-release NPK fertilizer and water retention in soil
CN101948558B (zh) 一种含有植物营养元素、生长素及黄腐酸钠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432761B (zh) 一种干旱土壤植被用营养型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17393B (zh) 一种纤维素基多营养元素高分子缓控释肥的制备
CN101638456B (zh) 一种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备具有交联结构的高吸水树脂的方法
Zhong et al. Sugarcane bagasse derivative-based superabsorbent containing phosphate rock with water–fertilizer integration
CN104692950A (zh) 一种生物炭缓控释复合肥制备方法
CN102863965A (zh) 一种生态友好型固沙抑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64036A (zh) 利用植物秸秆合成高吸水树脂的方法
CN101935380B (zh) 以羧甲基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备含钾和氮元素高吸水树脂的方法
CN103897112A (zh) 一种高分子吸水树脂(氮)保水肥的制备方法
CN107473805A (zh) 一种秸秆炭基高吸水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30965B (zh) 一种腐植酸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34836A (zh) 一种保水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38457A (zh) 一种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制备含共价型氮元素高吸水树脂的方法
CN106084132A (zh) 一种环保、多功能型农林保水剂的制备方法
CN102477203A (zh) 一种肥料胶结包膜缓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66210B (zh) 一种无机黏土基多营养元素高分子缓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4675A (zh) 含氮、磷、钾及蒙脱土的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型保水剂及制法
CN101440144A (zh) 两性离子缔合型高吸水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04644A (zh) 修复盐碱地生态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9672B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耐盐碱保水剂
CN101250231B (zh) 高取代度水溶性磷酸酯淀粉的制备方法
CN102585099B (zh) 含有蒙脱土和多糖的高吸水性树脂的室温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14

Assignee: Jiangsu Wei Wei Biomass 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Zhongwei Bio-Chemical Co., Ltd., Shanghai

Contract record no.: 201699000019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Starch grafting acrylic acid compound water-retaining agen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60509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