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6214A - 反作用式涡轮 - Google Patents

反作用式涡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6214A
CN102356214A CN2009801581964A CN200980158196A CN102356214A CN 102356214 A CN102356214 A CN 102356214A CN 2009801581964 A CN2009801581964 A CN 2009801581964A CN 200980158196 A CN200980158196 A CN 200980158196A CN 102356214 A CN102356214 A CN 102356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hamber
turbine
rotary part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81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6214B (zh
Inventor
金其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 TURB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 TURB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 TURB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 TURB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56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62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62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62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00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32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with pressure velocity transformation exclusively in rotor, e.g. the rotor rotat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jets issuing from the rotor, e.g. Heron turb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00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18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without stationary working-fluid guiding means
    • F01D1/22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without stationary working-fluid guiding means traversed by the working-fluid substantially radial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00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34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characterised by non-bladed rotor, e.g. with drilled ho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25/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other groups
    • F01D25/24Casings; Casing parts, e.g. diaphragms, casing fasten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 Nozzles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作用式涡轮。本发明的反作用式涡轮利用喷射旋转部喷射蒸汽时产生的排斥力来旋转所述喷射旋转部和涡轮轴,产生推进力,从而即使蒸汽中含有冷凝水也能维持蒸汽涡轮的稳定性,并能大大减少制造费用。此外,可显著减少蒸汽的流阻,防止压力泄露并减少能量损失,从而可获得低廉又高效率的涡轮。

Description

反作用式涡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蒸汽、燃气或压缩空气的反作用式涡轮。
背景技术
一般,蒸汽涡轮是将蒸汽所具有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原动机方式之一。由于所述蒸汽涡轮振动小,效率好,并能获得高速、大的马力,因此广泛用作火力发电、船舶的主要装置。
所述蒸汽涡轮将锅炉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从喷嘴或固定的叶片喷射、膨胀来产生高速蒸汽流,并将该高速蒸汽流引导到旋转的涡轮叶片,从而通过碰撞所述涡轮叶片时所产生的冲动作用或反动作用来旋转轴。
因此,所述蒸汽涡轮包括:多个喷嘴,其将蒸汽具有的热能转换为速度能;以及多个涡轮叶片,其与所述多个喷嘴并列设置并将速度能转换为机械能。
上述现有的蒸汽涡轮,高压蒸汽从锅炉流入蒸汽室并膨胀,通过所述蒸气室的各个喷嘴和涡轮叶片的同时旋转与所述涡轮叶片相结合的涡轮轴,然后移动到排气室。移动到所述排气室的蒸汽流入蒸汽冷凝器并被冷却,再由供水泵返回到锅炉或向大气排出。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现有的蒸汽涡轮,其特性上高速蒸汽流碰撞高速旋转的涡轮叶片来产生旋转力,因此当蒸汽中含有冷凝水时所述涡轮叶片可能会损伤。因此,不仅要进行管理以使流入所述涡轮叶片的蒸汽中不产生冷凝水,而且要用高价的材料制作所述涡轮叶片,组装工程变得复杂,从而存在制造费用上升的问题。
此外,旋转所述涡轮轴的力与入射到所述涡轮叶片的蒸汽的动量成比例,且该蒸汽的动量由所述涡轮叶片的数量和表面积、蒸汽的入射角度等各种要素决定。但是,碰撞所述涡轮叶片的蒸汽,其速度和方向都将不同,将这些都考虑进去来适当地设计所述叶片的形状、角度等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制作高效率的涡轮是存在局限性的。
此外,由于多个涡轮叶片由外壳包裹着来进行旋转,因此在所述涡轮叶片的末端和所述外壳的内周面之间需要留有考虑到所述涡轮叶片的热膨胀等的裕量间距。但是,由于所述裕量间距,使得蒸汽泄露而导致压力损失增加,并由此还存在涡轮的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现有蒸汽涡轮具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反作用式蒸汽涡轮:即使蒸汽中产生冷凝水,也能提前防止因与所述冷凝水的碰撞所引起的部件损伤,并由此不仅可使蒸汽的管理容易,而且可使用低廉的材料,简化组装工程,从而减少制造费用。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于简化了蒸汽的动量的决定要素,可容易地制作高效率的涡轮的反作用式蒸汽涡轮。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由于减少了蒸汽的压力损失,可提高涡轮的热效率的反作用式蒸汽涡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反作用式蒸汽涡轮,包括:外壳,其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室;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旋转部,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沿圆周方向喷射蒸汽,同时由所述蒸汽喷射的反作用来旋转;以及涡轮轴,其相对于所述外壳可旋转或可与所述外壳一起旋转地结合,并与所述喷射旋转部一起旋转的同时将所述旋转力传递到其他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反作用式涡轮,利用喷射旋转部喷射所述蒸汽时产生的排斥力来旋转所述喷射旋转部和涡轮轴,产生推进力,从而即使蒸汽中含有冷凝水也能维持蒸汽涡轮的稳定性,并能大大减少制造费用。此外,显著减少蒸汽的流阻,防止压力泄露并减少能量损失,从而可获得低廉又高效率的涡轮。
附图说明
图1为剖开示出本发明反作用式蒸汽涡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示出图1的蒸汽涡轮的一个实施例的纵截面图;
图3为示出图1的从蒸汽涡轮到喷射流路的不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示出图1的蒸汽涡轮的不同实施例的纵截面图;
图5和图6为示出设置在图1的蒸汽涡轮的外壳上的蒸汽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7和图8为剖开示出图1的蒸汽涡轮的喷射流路的立体图;
图9至图11为示出图7和图8的喷射流路的形状的实施例的纵截面图;
图12和图13为示出图10和图11的喷射管的形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至图18为示出本发明反作用式蒸汽涡轮的不同实施例的纵截面图和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发明的最优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反作用式蒸汽涡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反作用式蒸汽涡轮,包括:外壳110,其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室112;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旋转部(为方便起见,从内侧到外侧以第一、第二、第三喷射旋转部来区分)120A、120B、120C,其在所述外壳110的喷射室112中从内侧到外侧以固定距离间隔层叠设置,并由蒸汽喷射的反作用来旋转;和一个涡轮轴130,其与各个所述喷射旋转部120A、120B、120C一起旋转,并将所述旋转力传递到外部装置(未图示)。
所述外壳110由流入部111、喷射室112、引导部113以及排出部114构成,所述流入部111形成为圆筒形并通过锅炉(未图示)供给蒸汽,所述喷射室112从所述流入部111延长并以圆筒形扩张形成,所述引导部113大约以圆台形形成,并延长连通到所述喷射室112,所述排出部114以圆筒形形成,并延长连通到所述引导部113。
所述流入部111与排出部114在同一中心线上形成,且其外周面上支承有第一轴承141以使所述蒸汽涡轮旋转。所述流入部111可贯通形成在所述喷射室112的一侧面上。此时,从所述第一喷射旋转部120A延长的延长部(未图示)可由所述第一轴承141支承,以贯通所述流入部111并密封结合。
所述喷射室112的内周面可形成为光滑管道形状,且可以以相对于所述喷射旋转部120A、120B、120C的旋转方向呈顺方向形成蒸汽引导部,以引导从所述第三喷射部120C喷射的蒸汽移动。所述蒸汽引导部,如图5所示,可构成为沿圆周方向以固定距离间隔形成凹槽112a,或如图6所示,沿圆周方向以固定距离间隔安装刀片112b。
所述引导部113,其内周面倾斜形成,所述引导部113的直径从所述喷射室112向排出部114侧变小,以使通过所述喷射室112的蒸汽顺畅地引导到所述排出部114。所述引导部113也可笔直形成,且与所述排出部114相接的部位可形成为弯曲或倾斜。
所述排出部114,如图2可形成为圆筒形,根据情况可在所述引导部113的末端贯通形成。
所述喷射旋转部120A、120B、120C由腔室(为方便起见,从内侧到外侧以第一、第二、第三腔室来区分)121、122、123和多个喷射流路(为方便起见,从内侧到外侧以第一、第二、第三喷射流路来区分)124、125、126构成,所述腔室121、122、123形成为各个轴向两端封闭的内空圆筒形并设置为放射状扩张,所述多个喷射流路124、125、126在所述腔室121、122、123的外周面沿圆周方向形成,以使蒸汽沿圆周方向从所述腔室121、122、123的内部空间S1、S2、S3向外部腔室122、123的内部空间S2、S3和所述外壳110的喷射室112连续喷射。
所述腔室121、122、123,如图2所示,形成为所述内部空间S1、S2、S3的体积相同,且其内周面形成为光滑管道形状。且,所述腔室121、122、123的一侧面密封结合到所述外壳110的一侧内壁面;而其另一面可焊接结合以使所述涡轮轴130贯通密封。且,如图4所示,所述腔室的一侧面之间,即所述第一腔室121和第二腔室122的一侧面之间、或所述第二腔室122和第三腔室123的一侧面之间,形成流动阻隔板127a、127b,以防止从所述内侧腔室向外侧腔室喷射的蒸汽流向所述腔室121、122、123的一侧面侧并残留,从而使蒸汽从内侧腔室顺畅地引导到外侧腔室。所述流动阻隔板127a、127b可从所述内侧腔室的外侧面向外侧腔室的内侧面扩张形成,以使蒸汽从内侧腔室喷射并顺畅地引导到外侧腔室的喷射流路125、126。
所述腔室121、122、123可形成为其内部空间S1、S2、S3的体积不相同。例如,所述腔室121、122、123的内部空间S1、S2、S3可与相应的所述喷射流路124、125、126的整个截面面积成比例地增减其大小。
所述喷射流路124、125、126,如图7所示,可分别沿轴向以固定距离间隔且以圆形形成多个,也可如图8所示分别沿轴向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长孔形状形成一个。且,所述喷射流路124、125、126,如图2及图9至图11所示,沿圆周方向也可以固定距离间隔形成。其中,所述各个腔室121、122、123中的喷射流路124、125、126,可形成为其截面积沿轴向相同,根据情况也可形成为沿轴向不相同。
所述喷射流路124、125、126,如图2所示,可形成为其各自整体的截面积沿内侧腔室到外侧腔室越来越宽,以使蒸汽的压力在经过各个腔室121、122、123的同时逐渐降低。此时,所述各个腔室121、122、123的体积从内侧到外侧可相同,也可逐渐变宽。考虑到所述喷射流路124、125、126的整体截面积,所述各个腔室121、122、123也可形成为从内侧到外侧,其体积逐渐变小。
且,所述各个腔室121、122、123的整体喷射流路截面积可调整为各自的喷射流路截面积不相同,但是也可调整为使所述各个腔室121、122、123的喷射流路数量不相同。例如,如图2所示,从内侧腔室到外侧腔室逐渐增加所述喷射流路124、125、126的数量,从而扩大所述各个腔室121、122、123的整体喷射流路截面积。
所述喷射流路124、125、126,其形状可多种多样。例如,所述喷射流路124、125、126,如图1、图2和图7至图9所示,可在所述各个腔室121、122、123的外周壁面沿圆周方向倾斜地单纯贯通而形成,也可如图3、图10和图11所示,在所述腔室121、122、123的外周壁面呈放射状地形成喷射口124a、125a、126a,且在所述喷射口124a、125a、126a的出口上,各自的喷射管124b、125b、126b结合形成为沿圆周方向弯折或倾斜连通。其中,所述喷射流路124、125、126可相对于所述喷射旋转部的法线方向向旋转方向弯曲形成。为此,在图9中,所述喷射孔124a、125a、126a向旋转方向弯曲形成,在图10至图13中,所述喷射孔124a、125a、126a呈放射状形成,但所述喷射管124b、125b、126b的出口端向旋转方向弯折或倾斜形成。且,所述喷射孔124a、125a、126a和喷射管124b、125b、126b可分别以单件形成,也可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各个喷射孔124a、125a、126a和喷射管124b、125b、126b可以沿轴向长长地形成。且,所述喷射管124b、125b、126b沿轴向长长地形成时,如图12所示,所述喷射管124b、125b、126b的内部流路124c、125c、126c可形成为一个长孔形状,或也可如图13所示形成为多个多孔形。
所述涡轮轴130贯通所述外壳110的中心和各个喷射旋转部120A、120B、120C的中心,其一部分与所述各个喷射旋转部120A、120B、120C的腔室121、122、123焊接结合。且,所述涡轮轴130的一端可由第二轴承142可旋转地支承,以使包含所述涡轮轴130的蒸汽涡轮整体可旋转。其中,所述涡轮轴130的直径形成为小于所述外壳110的流入部111或排出部114的直径,以使蒸汽可向所述涡轮轴130的外侧流动。
上述本发明的反作用式蒸汽涡轮的操作如下。
即,当所述锅炉中产生的蒸汽通过排管供给到所述外壳110的流入部111时,所述蒸汽流入所述第一喷射旋转部120A的第一腔室121,所述第一腔室121的蒸汽通过所述第一喷射流路124沿圆周方向喷射并流入所述第二喷射旋转部120B的第二腔室122。且,所述蒸汽通过第二喷射旋转部120B的第二喷射流路125沿圆周方向喷射到所述第三喷射旋转部120C的第三腔室123,并通过所述第三喷射旋转部120C的第三喷射流路126沿圆周方向喷射至所述外壳110的喷射室112,该蒸汽通过所述外壳110的引导部113和排出部114排出到大气中或回收至蒸汽冷凝器(未图示)再返送至锅炉,这一系列过程反复进行。此时,在通过所述各个喷射旋转部120A、120B、120C的各个喷射流路124、125、126的过程中,蒸汽的压力按阶段降低,并由此所述蒸汽涡轮可获得有效的喷射速度。
像这样,根据所述蒸汽通过各个喷射旋转部的喷射流路沿圆周方向喷射时所产生的反作用,所述喷射旋转部获得一种推进力而旋转,该喷射旋转部上结合的涡轮轴获得旋转力而旋转,同时向外部装置传递旋转力。
实施发明的方式
【实施例2】
前述实施例1是所述涡轮轴130贯通所述外壳110,所述涡轮轴130的一侧由第一轴承141支承,所述外壳110的一侧由第二轴承142支承,而本实施例,如图14所示,所述涡轮轴130贯通所述外壳110,所述涡轮轴130的两侧分别由第一轴承141和第二轴承142支承。
此时,所述涡轮轴130的一侧可在所述外壳的排出部114的外轮廓处由第一轴承141支承,或根据情况在和所述外壳110的排出部114之间由第一轴承141支承。其中,所述第一轴承141设置在排出部114的外轮廓上时,所述排出部114形成为圆筒形,但是所述第一轴承141设置在所述涡轮轴130和排出部114之间时,可在所述排出部114上呈放射状地形成多个肋构件114a,以使蒸汽顺畅地排出。且,所述涡轮轴130的另一侧可在所述外壳110的流入部111外轮廓处由第二轴承142支承,或根据情况在和所述外壳110的流入部111之间由第二轴承142支承。其中,所述第二轴承142设置在流入部111的外轮廓上时,所述流入部111形成为圆筒形,但在所述第二轴承142设置在所述涡轮轴130和流入部111之间时,可在所述流入部111上呈放射状地形成肋构件111a,以使蒸汽可顺畅地流入所述第一喷射旋转部120A。
上述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作用效果与前述实施例1几乎相同,因此省略具体说明。只是,本实施例的蒸汽涡轮,如图14所示,可构成为,所述外壳110和喷射旋转部120A、120B、120C相互可滑动地接触,使得可不旋转所述外壳110,而是只旋转所述喷射旋转部120A、120B、120C和涡轮轴130,可向外部装置传递更多的动力,从而可提高能量效率。
【实施例3】
前述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涡轮轴130贯通外壳110并由轴承支承,但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涡轮轴130的一侧从所述外壳110的内部结合到所述喷射旋转部120A、120B、120C,仅是另一侧由第一轴承141可旋转地支承。此时,所述外壳110的另一侧上突出形成流入部111,所述流入部111由第二轴承142可旋转地支承。
如上所述的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作用效果与前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几乎相同,因此省略具体说明。只是,本实施例的蒸汽涡轮,如图15所示,所述涡轮轴130仅焊接结合到第三喷射旋转部120C上,因此相比于还与其他喷射旋转部焊接结合的所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可减少工时,相应地可减少制造费用。
【实施例4】
在前述实施例1-3中,所述涡轮轴130独立于外壳110而贯通结合,但是本实施例,如图16所示,所述外壳110和涡轮轴130形成为一体。例如,所述外壳110的流入部111和排出部114长长地形成,其中,将所述排出部114结合到外部装置上,将所述喷射旋转部120A、120B、120C中产生的推进力通过所述外壳110传递到所述外部装置。即,所述外壳110同时起到涡轮轴130的作用。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作用效果与前述的实施例1-3几乎相同,因此省略具体说明。只是,本实施例的蒸汽涡轮,如图16所示,不需要专门的涡轮轴,因此与所述实施例1-3相比,可减少相应的材料费用和工时,从而可减少更多的制造费用。
【实施例5】
在前述实施例1-4中,所述喷射旋转部在一个外壳中呈放射状重叠设置,但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外壳和喷射旋转部沿轴向呈间隔距离设置。
例如,本实施例的蒸汽涡轮,如图17和图18所示,沿轴向以固定距离间隔设置多个外壳(为方便起见,从前气流侧到后气流侧为第一、第二、第三外壳)210、220、230,在所述各个外壳210、220、230的各个喷射室212、222、232中,所述喷射旋转部240、250、260相隔固定距离地设置,并由第一至第三轴承271、272、273可旋转地支承。且,所述多个喷射旋转部240、250、260由贯通其中心的一个涡轮轴280焊接结合,所述涡轮轴280的一侧在所述第三外壳230的外轮廓处由第四轴承274可旋转地支承,但是也可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和所述第三外壳230之间由第四轴承274可旋转地支承。
其中,所述第一至第三外壳210、220、230在其各个喷射室212、222、232的一侧上形成有:内周面朝向后气流侧的喷射旋转部250、260的腔室251、261以及朝向下面将要说明的排出部234侧倾斜的引导部213、223、233。该引导部213、223、233使喷射到各个喷射室212、222、232的蒸汽可顺畅地引导到后气流侧的喷射旋转部250、260的腔室251、261或外部。且,所述第一至第三外壳210、220、230的内壁面可形成为光滑管道形状,但也可相对于所述喷射旋转部240、250、260的旋转方向呈顺方向形成有由凹槽215、225、235或刀片216、226、236构成的蒸汽引导部,以使所述各个喷射旋转部240、250、260喷射的蒸汽移动顺畅。
可优选为,所述第一至第三喷射旋转部240、250、260的各个腔室241、251、261可形成为体积相同或不相同,但各个腔室241、251、261的体积可根据所述各个腔室241、251、261上具备的喷射流路242、252、262的整体截面积比率来设定。例如,如图18所示,所述各个腔室241、251、261的体积相同时,所述各个喷射流路242、252、262的整体截面积可形成为从前气流侧到后气流侧,即从第一喷射旋转部240到第三喷射旋转部260逐渐按阶段变宽,可使蒸汽压力按阶段降低。
且,所述各个喷射旋转部240、250、260的整体喷射流路截面积可调整为各个喷射流路的截面积不相同,但也可调整为所述喷射流路的数量不相同。例如,在图17和图18中示出从第一喷射旋转部240到第三喷射旋转部260,各个喷射流路242、252、262的数量逐渐增加。
上述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作用效果与前述实施例1-4类似,因此省略具体说明。
因此,本发明的反作用式蒸汽涡轮,从所述锅炉传递的蒸汽在各个喷射旋转部中通过喷射流路喷射的同时,由其反动力获得推进力,因此即使所述锅炉中传递的蒸汽中含有冷凝水,也没有由于所述冷凝水而导致蒸汽涡轮的部件损坏的忧虑。由此,不仅可大大提高所述蒸汽涡轮的稳定性,而且由于没有对所述蒸汽涡轮的破损的忧虑,可利用相对低廉的材料,并可简化组装工程,从而具有显著减少制造费用的效果。例如,现有的叶轮式涡轮要求精密设计和制作多达数百至数千个的叶轮,并由于需要复杂的组装,所以要求高级人才和精密度,与其相比,本发明对叶轮等的部件设计或制作组装的精密度要求小很多,并能获得高效率涡轮,因此与现在的叶轮式涡轮相比,可以以相当低的价格制作。
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涡轮,通过多个喷射旋转部呈放射状设置来达到稳定性,因此不仅可减少整个蒸汽涡轮的尺寸,而且由于所述蒸汽涡轮的喷射旋转部之间不产生对蒸汽的流阻,可大幅提高蒸汽涡轮的效率或锅炉的相对效率。这在轴向设置所述喷射旋转部时,所述外壳中形成倾斜的引导部,可减少蒸汽的流阻,从而也可提高蒸汽涡轮的效率和锅炉的相对效率。
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利用了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作用和反作用,与叶轮式涡轮(或动量传递式涡轮)的情况相同的,可减少为了在涡轮内产生推进力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可获得高效率的蒸汽涡轮。
此外,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假设从锅炉出来的蒸汽压力一定,从喷射旋转部喷射的蒸汽速度与由所述喷射旋转部的旋转产生的圆周速度相同时,则蒸汽相对于喷射旋转部静止,即只需要喷射旋转部具有与蒸汽的喷射速度相同的速度,并向切线反方向移动,即可使蒸汽所具有的整个动量或整个动能的理论能量传递效率为100%。因此,本发明的蒸汽涡轮可获得任何叶轮式涡轮在理论上都不能达到的高效率。
产业应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反作用式涡轮,不仅可应用于以上说明的蒸汽涡轮,而且也同样可应用于利用燃气涡轮或压缩空气等的引擎。

Claims (32)

1.一种反作用式涡轮,包括:
外壳,其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室;
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旋转部,其设置在所述外壳中并沿圆周方向喷射流体,同时依靠所述流体喷射的反作用来旋转;以及
涡轮轴,其相对于所述外壳可旋转地结合或可与所述外壳一起旋转地结合,并与所述喷射旋转部一起旋转的同时将其旋转力传递到其他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旋转部具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多个,且所述多个喷射旋转部从内侧到外侧以固定距离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旋转部之间形成有流动阻隔板,所述流动阻隔板将所述喷射旋转部之间部分阻断,使流体从内侧喷射旋转部引导到外侧喷射旋转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外壳形成有倾斜面,所述外壳以流体的流动方向为基准,越往后气流侧其直径越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涡轮轴的两端贯通所述外壳,并以所述外壳为中心,至少一端由轴承支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涡轮轴的两端中的一端由轴承支承,所述喷射旋转部的一端由轴承支承,并将所述外壳置于中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涡轮轴的两端由轴承支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涡轮轴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在和所述外壳之间由轴承支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涡轮轴的一侧贯通所述外壳并由轴承支承,而另一侧结合到所述喷射旋转部并被支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外壳的一侧或所述喷射旋转部的另一侧由轴承支承。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涡轮轴和外壳形成为一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与所述涡轮轴形成为一体的外壳的两侧由轴承支承。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旋转部包括:
腔室,其具有内部空间;
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流路,其在所述腔室中沿圆周方向形成,并从内部空间向外部喷射流体;
所述各个喷射旋转部的喷射流路的整体截面积形成为外侧腔室比内侧腔室更宽。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旋转部包括:
腔室,其具有内部空间;
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流路,其在所述腔室中沿圆周方向形成,并从内部空间向外部喷射流体;
所述各个喷射旋转部的喷射流路的整体数量形成为外侧腔室比内侧腔室更多。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流路形成为沿圆周方向倾斜贯通所述各个腔室的壁的孔状。
16.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流路形成有贯通所述各个腔室的壁的孔,所述孔的出口连通有管。
17.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流路沿所述各个腔室的轴向长长地形成。
18.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流路沿所述各个腔室的轴向形成多个。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旋转部具有至少两个以上,并沿轴向间隔距离形成,且包裹所述喷射旋转部的多个外壳沿轴向间隔距离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多个喷射旋转部的各个中心位于同一个轴线上。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各个外壳形成有倾斜面,所述外壳以流体的流动方向为基准,越往后气流侧其直径越小。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涡轮轴的两端贯通所述各个外壳,以各自的外壳为中心,所述涡轮轴的至少一端由轴承支承到所述各个外壳上。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涡轮轴结合到各自的喷射旋转部上,所述喷射旋转部中的至少一个由轴承支承到所述各个外壳上。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旋转部包括:
腔室,其形成有与各个外壳的喷射室连通的内部空间;
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流路,其在所述腔室中沿圆周方向形成,并从所述腔室的内部空间向所述外壳的喷射室喷射流体;
所述喷射流路的整体截面积形成为后气流侧腔室比前气流侧腔室更宽。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旋转部包括:
腔室,其分别形成有与各个外壳的喷射室连通的内部空间;
至少一个以上的喷射流路,其在所述腔室中沿圆周方向形成,并从所述内部空间向所述外壳的喷射室喷射流体;
所述喷射流路的整体数量形成为后气流侧腔室比前气流侧腔室更多。
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流路形成为沿圆周方向倾斜贯通所述各个腔室的壁的孔状。
27.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流路分别形成有孔,所述孔贯通所述各个腔室的壁,在所述各个孔的出口分别连通有管。
28.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流路沿所述各个腔室的轴向长长地形成。
29.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流路沿所述各个腔室的轴向形成多个。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室的内周面形成为光滑管道形状。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喷射室的内周面形成有引导流体移动的流动引导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反作用式涡轮,所述流动引导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喷射旋转部的旋转方向呈顺方向地形成有凹槽或安装有刀片。
CN200980158196.4A 2009-03-18 2009-03-18 反作用式涡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562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KR2009/001389 WO2010107146A1 (ko) 2009-03-18 2009-03-18 반작용식 터빈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34046.7A Division CN104141512B (zh) 2009-03-18 反作用式涡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6214A true CN102356214A (zh) 2012-02-15
CN102356214B CN102356214B (zh) 2016-05-04

Family

ID=42739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819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56214B (zh) 2009-03-18 2009-03-18 反作用式涡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09055A1 (zh)
EP (1) EP2410127A4 (zh)
JP (1) JP5592933B2 (zh)
CN (1) CN102356214B (zh)
WO (1) WO2010107146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1874A (zh) * 2016-07-22 2018-07-20 李伟德 引擎、旋转装置、发电机、发电机系统和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113217114A (zh) * 2021-05-31 2021-08-06 张龙 一种封闭旋转式环形涡喷蒸汽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92783B1 (ko) * 2011-03-02 2011-12-09 김기태 가스터빈
KR101184877B1 (ko) * 2011-04-05 2012-09-26 최혁선 축류형 터빈의 개량구조
KR101303343B1 (ko) * 2011-09-30 2013-09-03 주식회사 에이치케이터빈 반작용식 터빈장치
JP5289596B2 (ja) * 2011-11-04 2013-09-11 俊之 上村 吸引による推力回転装置
GB2502943B (en) * 2011-12-07 2016-03-16 Solaris Holdings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mechanical work
US20150082793A1 (en) * 2012-04-03 2015-03-26 Equitherm S.À R.L. Device for power generation according to a rankine cycle
ES2792501T3 (es) * 2012-08-08 2020-11-11 C I Corp Pty Ltd Conjunto de turbina
JP3182052U (ja) * 2012-12-14 2013-03-07 俊之 上村 吸引回転ブラシ掛け装置
KR101418345B1 (ko) * 2013-09-27 2014-07-10 최혁선 축류형 다단 터빈의 구조
KR101667386B1 (ko) * 2014-12-24 2016-10-19 포스코에너지 주식회사 축력 특성이 개선된 스팀 터빈
DE102015112569A1 (de) * 2015-07-30 2017-02-02 Sabine Hilpert Vorrichtung zur Energieumwandl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8497A (en) * 1910-11-07 1914-08-25 George O Gridley Multiple-stage turbine.
CH161928A (de) * 1931-09-14 1933-05-31 Oerlikon Maschf Gasturbine.
GB558367A (en) * 1942-07-27 1944-01-03 George Frederick Arthur Pigot Improvements in turbines
US3101170A (en) * 1955-06-08 1963-08-20 American Mach & Foundry Radial dynamic machines including centripetal compressors and centrifugal turbines
US3032988A (en) * 1959-06-10 1962-05-08 Loyal W Kleckner Jet reaction turbine
US3282560A (en) * 1965-06-15 1966-11-01 Loyal W Kleckner Jet reaction turbine
US3372906A (en) * 1965-06-22 1968-03-12 Jerry D. Griffith Small volumetric flow reaction turbine
US3286984A (en) * 1965-12-27 1966-11-22 Bachl Herbert Rotary turbine
US3758223A (en) * 1971-09-30 1973-09-11 M Eskeli Reaction rotor turbine
US3828553A (en) * 1973-02-08 1974-08-13 M Eskeli Turbine having powered inner rotor for imparting additional velocity to entering fluid
JPS50153103A (zh) * 1974-06-03 1975-12-09
US4006591A (en) * 1975-08-11 1977-02-08 Faith Industries, Inc. Jet reaction turbine with rotating combustor for burning slurry fuels
US4178125A (en) * 1977-10-19 1979-12-11 Dauvergne Hector A Bucket-less turbine wheel
JPS56101002A (en) * 1980-01-17 1981-08-13 Toshiba Corp Total-flow turbine
DE3008973A1 (de) * 1980-03-08 1981-09-24 Dipl.-Ing. Paul 6050 Offenbach Morcov Dampfturbine
US4466245A (en) * 1983-06-02 1984-08-21 Arold Frank G Power plant having a fluid powered flywheel
US4769987A (en) * 1987-01-12 1988-09-13 Frank Arold Flywheel rotary engine
GB2221259A (en) * 1988-07-30 1990-01-31 John Kirby Turbines pumps & compressors
US5263814A (en) * 1992-05-21 1993-11-23 Jang Young Wan Water driven turbine
AUPM896094A0 (en) * 1994-10-24 1994-11-17 Ward, Charles Water turbine
US6354800B1 (en) * 2000-03-31 2002-03-12 Lance G. Hays Dual pressure Euler turbine
JP3837601B2 (ja) * 2002-03-11 2006-10-25 一郎 吉永 原動装置
JP2005105855A (ja) * 2003-09-29 2005-04-21 Jfe Engineering Kk 蒸気タービン
CN1912351A (zh) * 2005-08-09 2007-02-14 毛世琨 旋喷发动机
US7824149B2 (en) * 2005-11-23 2010-11-02 Momentum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Turbine
KR100905963B1 (ko) * 2007-03-27 2009-07-06 김기태 반작용식 스팀 터빈
KR101052253B1 (ko) * 2007-10-11 2011-07-27 주식회사 에이치케이터빈 반작용식 터빈
CA2604610C (fr) * 2007-11-05 2015-03-31 Nabil H. Frangie Machine hydroelectrique
CN101839153B (zh) * 2010-03-23 2012-05-23 靳北彪 低熵轮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1874A (zh) * 2016-07-22 2018-07-20 李伟德 引擎、旋转装置、发电机、发电机系统和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108301874B (zh) * 2016-07-22 2022-09-02 李伟德 引擎、旋转装置、发电机、发电机系统和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CN113217114A (zh) * 2021-05-31 2021-08-06 张龙 一种封闭旋转式环形涡喷蒸汽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6214B (zh) 2016-05-04
EP2410127A4 (en) 2018-02-28
JP5592933B2 (ja) 2014-09-17
US20120009055A1 (en) 2012-01-12
EP2410127A1 (en) 2012-01-25
WO2010107146A1 (ko) 2010-09-23
JP2012520970A (ja) 2012-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6214A (zh) 反作用式涡轮
CN103201459B (zh) 反作用式涡轮机
KR100905963B1 (ko) 반작용식 스팀 터빈
JP6185783B2 (ja) 軸流圧縮機、軸流圧縮機を備えたガスタービンおよび軸流圧縮機の改造方法
KR101052253B1 (ko) 반작용식 터빈
JP2016535205A (ja) 軸流型多段タービンの構造
CN103415684A (zh) 燃气涡轮机
CN109322765B (zh) 基于改进膨胀偏转喷管的大推力闭式膨胀循环火箭发动机
CN103775244B (zh) 喷射双流转子发动机
KR101204631B1 (ko) 래디얼 터빈
KR101178322B1 (ko) 수평형 초 동력 고효율 복합 터빈 엔진 및 그 초 동력 고효율 복합 터빈 엔진 자동 제어방법
EP3760869B1 (en) Rocket-engine turbo pump
CN104141512A (zh) 反作用式涡轮
KR101388216B1 (ko) 반작용식 터빈
KR101178379B1 (ko) 수직형 초 동력 고효율 복합 터빈 엔진
CN104141512B (zh) 反作用式涡轮
JP5908871B2 (ja) 反作用式タービン
US7540158B2 (en) Multistage turbine with single blade row, and gas turbine using same
KR20120100676A (ko) 가스터빈
US6422828B1 (en) Cyclonic ejection pump
JP2017089618A (ja) ホイールスペースパージ流混合チャンバ
KR101625210B1 (ko) 반작용식 터빈
KR101303342B1 (ko) 반작용식 터빈장치
JP2006207397A (ja) 遠心型エジェクタ及び流体の圧縮方法、冷熱生成システム並びに真空ポンプシステム
JP2004144066A (ja) ラジアル・タービン翼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