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8045A -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8045A
CN102348045A CN2011102080581A CN201110208058A CN102348045A CN 102348045 A CN102348045 A CN 102348045A CN 2011102080581 A CN2011102080581 A CN 2011102080581A CN 201110208058 A CN201110208058 A CN 201110208058A CN 102348045 A CN102348045 A CN 102348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mentioned
value
pixel value
outpu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805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8045B (zh
Inventor
吉泽将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48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0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8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0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0Picture signal circuits
    • H04N1/405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 H04N1/4051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dispersed dots halftone pattern, the dots having substantially the same size
    • H04N1/4052Halftoning, i.e. converting the picture signal of a continuous-tone original into a corresponding signal showing only two levels producing a dispersed dots halftone pattern, the dots having substantially the same size by error diffusion, i.e. transferring the binarising error to neighbouring dot deci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Image Signal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进行二值化处理;反馈计算部,计算出反馈值;反馈加法部,其将计算出的反馈值与被二值化前的关注像素的像素值相加;误差扩散部,将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与被实施加法运算前的像素值之差作为误差,来对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扩散;和误差减去部,在加法运算前,从像素值中减去误差,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在相对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像素值都为0且该关注像素的输出值为最大值时,判断为该关注像素是孤立点,将与该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邻接的规定邻接像素的输出值设为不是0的强制输出值。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图像形成时的半色调的表现方法,采用了FM(FrequencyModulation)网(screen)。作为实现FM网的手段,公知有基于使用了抖动矩阵的阈值处理的方法、基于误差扩散的方法。在采用了阈值处理的情况下,为了生成随机图案,例如需要256像素×256像素那样非常大尺寸的抖动矩阵,为了存储该抖动矩阵,会使用很多存储器。因此,采用了误差扩散处理的方法在成本方面比较实用。
另外,作为FM网的图案与输出器件的关系,在是电子照片等的点(dot)稳定性低的输出器件的情况下,一般认为优选如绿噪声图案那样的点分散性低的图案。绿噪声图案是指中间频率成分多的图案,能够抑制点的独立并形成连续的点。
例如,日本特开2008-219291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在通过误差扩散法对多值的图像数据进行二值化的图像处理装置中,进行用于生成绿噪声图案的反馈型运算处理的方案。在该图像处理装置中,进行参照了周围像素的输出完毕数据的运算,生成绿噪声图案。
这里,参照图12,对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1001进行说明。
图像处理装置1001构成为具备:二值化部1010、绿噪声计算部1011、加法器1012、减法器1013、误差扩散部1014、减法器1015。图像处理装置1001对被输入的多值数据实施各种处理,然后输出二值数据。
二值化部1010根据预先决定的阈值TH0对构成图像的各像素中的多值数据进行二值化。具体而言,二值化部1010在多值数据为阈值TH0以上的情况下将多值数据转换成最大值(在256灰度的情况下为255),在多值数据小于阈值TH0的情况下将其转换成最小值(0)。
绿噪声计算部1011对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分别计算出对被二值化部1010二值化后的二值数据乘以按与该关注像素的每个位置关系而预先决定的权重系数所得到的值。
加法器1012对关注像素的二值化前的多值数据加上由绿噪声计算部1011计算出的一个或者多个值,并向二值化部1010输出。
利用绿噪声计算部1011以及加法器1012,在处理完毕像素的二值数据为最大值(dot on)的情况下,在关注像素的二值化中也容易成为最大值(dot on)。这样,可生成绿噪声图案。
减法器1013针对关注像素从被二值化部1010二值化后的二值数据中,减去关注像素被加法器1012实施加法运算前的多值数据,并向误差扩散部1014输出。
误差扩散部1014分别计算出对由减法器1013输出的值乘以按关注像素与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每个位置关系而预先决定的权重系数所得到的值,并向减法器1015输出。
减法器1015从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各个多值数据中,减去针对该未处理像素由误差扩散部1014计算出的一个或者多个值。
图13A表示被图像处理装置1001处理后的滤网图案(screenpattern)的例子。在图13A中,表示了越靠左侧浓度越高,越靠右侧浓度越低的颜色层次(gradation)。
但是,在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中,如果通过图13A所示的滤网图案进行图像的输出,则如图13B所示,由于在半色调以后形成绿噪声图案,所以虽然能够进行稳定的打点,且网点再现性良好,但在高亮(highlight)部(点稀疏的部分)中容易形成由孤立点构成的滤网图案,其结果,导致点的打点变得不稳定,成为网点再现性不稳定的图像输出结果。尤其是越进行基于高分辨率的图像输出,该情况越发显著地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生成高亮部中的网点再现性稳定的滤网图案的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图像处理装置具备: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其进行二值化处理,该二值化处理根据预先决定的阈值来将多值的图像数据中的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二值化并将该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作为输出值输出;
反馈计算部,其计算出反馈值,该反馈值是对上述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中的被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乘以规定的反馈系数而得到的值;
反馈加法部,其将由上述反馈计算部计算出的一个或者多个反馈值与被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二值化之前的上述关注像素的像素值相加;
误差扩散部,其将由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对上述关注像素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像素值、与上述关注像素的被上述反馈加法部实施加法运算前的像素值之差作为误差,来对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扩散;和
误差减去部,在上述反馈加法部进行加法运算前,从上述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中减去由上述误差扩散部扩散的误差,
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在相对上述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像素值都为0,并且该关注像素的输出值为最大值时,判断为该关注像素是孤立点,将与该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邻接的规定邻接像素的输出值设为不是0的规定的强制输出值。
而且,在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优选相对上述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是上述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
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在由上述反馈加法部对上述关注像素的像素值加上的所有反馈值为0时,判断为相对上述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所有像素值为0。
另外,在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优选上述误差扩散部在关注像素的像素值被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作为上述强制输出值输出时,将作为该强制输出值的像素值、与该关注像素的被上述反馈加法部实施加法运算前的像素值之差设为误差,来对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扩散。
另外,在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优选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多个像素被配置成矩阵状,
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一边沿主扫描方向依次转移关注像素、一边进行上述二值化处理,并且将上述被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的接下来被处理的像素的像素值设为上述强制输出值。
而且,在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优选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判断上述关注像素是否位于高亮部,当判断为位于高亮部时,进行该关注像素中的孤立点的判断。
另外,在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优选具备对上述强制输出值进行设定的强制输出值设定部,
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将与上述被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邻接的规定邻接像素的输出值作为由上述强制输出值设定部设定的值。
另外,在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优选上述强制输出值设定部能够接受上述强制输出值的指定输入,并且在接受了上述强制输出值的指定输入时,将上述强制输出值设定为被指定的值。
另外,在上述的图像处理装置中,
优选上述强制输出值设定部能够接受从在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对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进行表示的信息,并且在接受了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进行表示的信息时,将上述强制输出值设定为与该接受的信息对应的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步骤,进行二值化处理,该二值化处理根据预先决定的阈值将多值的图像数据中的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二值化并将该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作为输出值输出;
反馈计算步骤,计算出反馈值,该反馈值是对上述关注像素附近的1个以上处理完毕像素中的被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乘以规定的反馈系数而得到的值;
反馈加法步骤,将在上述反馈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一个或者多个反馈值与在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步骤中被二值化之前的上述关注像素的像素值相加;
误差扩散步骤,将在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步骤中对上述关注像素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像素值、与上述关注像素的在上述反馈加法步骤中被实施加法运算前的像素值之差设为误差,来对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扩散;和
误差减去步骤,在进行上述反馈加法步骤的加法运算前,从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中减去在上述误差扩散步骤中被扩散的误差,
在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步骤中,在相对上述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像素值都为0,并且该关注像素的输出值为最大值时,判断为该关注像素是孤立点,将与该被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邻接的规定邻接像素的输出值设为不是0的规定的强制输出值。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以下所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能够完全理解。其中,这些说明及附图并不对本发明进行限定。这里,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关注像素、处理完毕像素以及未处理像素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4是对孤立点判断部中执行的孤立点判断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对像素值转换部中执行的孤立点判断结果输入时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6是对像素值转换部中执行的像素值转换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A是对基于像素值转换处理的处理结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7B是对基于像素值转换处理的处理结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强制输出值设定部中执行的强制输出值设定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9是对用于设定强制输出值的表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用于设定强制输出值的表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1A是对被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滤网图案进行说明的图。
图11B是对被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滤网图案的输出结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表示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13A是对被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滤网图案进行说明的图。
图13B是对被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滤网图案的输出结果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说明。但是,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图示例。其中,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具有相同功能以及构成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作为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例如可举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或者它们的复合机等,但只要是进行将构成图像的各像素中的多值数据转换成多值数据的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即可,并不限定于上述装置。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1构成为例如具备: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绿噪声计算部11、加法器12、减法器13、误差扩散部14、减法器15、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等。图像处理装置1是被输入多值数据(D),对该多值数据(例如256值)实施各种处理,并输出多值数据(D2)(例如3值)的装置。
构成图像处理装置1的各部分中的处理可以由专用的硬件进行,也可以将各处理程序化,通过基于该程序与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的配合的软件处理来实现。作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或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CD-ROM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另外,作为经由通信线路来提供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程序的数据的介质,也可以应用载波。
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如图2所示,构成为具备像素值转换部101和孤立点判断部102。
像素值转换部101根据预先决定的阈值Th0将构成图像的各像素中的多值数据二值化。具体而言,像素值转换部101进行二值化处理,即在多值数据(D1)为阈值Th0以上的情况下将其转换成最大值(在256灰度的情况下转换成255),在多值数据(D1)小于阈值Th0的情况下将其转换成最小值(0)。其中,阈值Th0可以任意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设定为“128”。而且,像素值转换部101如后述那样,在被判断为是孤立点的像素存在时,针对在该像素之后被处理的像素与多值数据(D1)所表示的值无关地转换成事先设定的强制输出值(T)。然后,像素值转换部101将转换后的多值数据(D2)向绿噪声计算部11、减法器13、孤立点判断部102输出。
孤立点判断部102如后述那样,在转换后的多值数据(D2)是最大值时,根据输入多值数据(D)与作为从绿噪声计算部11输出的反馈值的绿噪声值(GN),判断该像素值被转换后的像素是否是在其周边像素没有打点的孤立点。然后,孤立点判断部102将作为表示该判断结果的信息的判断值(IS)输出给像素值转换部101。
作为反馈计算部的绿噪声计算部11针对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即,相对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反馈对象位置的1个以上处理完毕像素),分别计算出对在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中被进行了像素值转换后的多值数据,乘以按与该关注像素的每个位置关系而预先决定的作为反馈系数的权重系数(权重系数≥0)所得到的绿噪声值。这里,处理完毕像素是指在处理关注像素时处理已经结束的像素。
如图3所示,用x、y这2个方向表示构成图像的各像素的位置,在x方向从左向右(主扫描方向)依次进行处理,在y方向从上向下(副扫描方向)依次进行处理。如果将(i,j)的位置的像素设为关注像素30,则(i-2,j-2)~(i+2,j-2)、(i-2,j-1)~(i+2,j-1)、(i-2,j)、(i-1,j)的位置的各像素是处理完毕像素31。绿噪声计算部11对各处理完毕像素31的像素值转换处理结果(多值数据),乘以与关注像素30和各处理完毕像素31的位置关系对应的权重系数。在处理完毕像素31中,特别优选将与关注像素30邻接的(i-1,j-1)、(i,j-1)、(i+1,j-1)、(i-1,j)的位置的各像素的处理结果反馈给关注像素30(增大权重系数的值)。另外,处理完毕像素31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范围。而且,对处理完毕像素31设定的权重系数可以适当地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对(i,j-1)、(i-1,j)的位置的各像素分别设定“0.5”,对其他的处理完毕像素31设定“0”。
作为反馈加法部的加法器12将由绿噪声计算部11计算出的一个或者多个绿噪声值(GN)与关注像素的像素值转换前的多值数据(D0)相加,并将加法运算后的多值数据(D1)向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输出。
利用绿噪声计算部11以及加法器12,在关注像素附近的处理完毕像素的多值数据是最大值(dot on)的情况下,在关注像素的像素值转换后也容易成为最大值(dot on)。即,绿噪声计算部11以及加法器12生成绿噪声图案。绿噪声图案是用于得到点的分散性低、形成有连续的点的图像的图案。而且,在绿噪声图案中,低频率与高频率的频率成分少,中间频率成分多。
减法器13从针对关注像素在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中进行了像素值转换后的多值数据(D2)中,减去关注像素的被加法器12执行加法运算前的多值数据(D0),并将该值(E)输出给误差扩散部14。其中,在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中进行了像素值转换后的多值数据(D2)无论是最大值、最小值、强制输出值(T)的哪一个,都进行基于减法器13的减法运算。
误差扩散部14分别计算出对由减法器13输出的值(E),乘以按关注像素与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即,相对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误差扩散位置的1个以上未处理像素)的每个位置关系而预先决定的权重系数所得到的值(扩散误差值:E0),并将其向减法器15输出。这里,未处理像素是指在处理关注像素时处理尚未结束的像素。成为使某个关注像素的像素值转换误差扩散的对象的各未处理像素的权重系数之和为1。
如图3所示,如果将(i,j)的位置的像素设为关注像素30,则(i+1,j)、(i+2,j)、(i-2,j+1)~(i+2,j+1)、(i-2,j+2)~(i+2,j+2)的位置的各像素是未处理像素32。误差扩散部14对关注像素的像素值转换误差,乘以与关注像素30和各未处理像素32的每个位置关系对应的权重系数。在未处理像素32中,特别优选对与关注像素30邻接的(i+1,j)、(i-1,j+1)、(i,j+1)、(i+1,j+1)的位置的各像素反馈关注像素30的像素值转换误差(增大权重系数的值)。另外,未处理像素32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范围。
作为误差减去部的减法器15从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各自的多值数据(D)中,减去由误差扩散部14针对该未处理像素计算出的一个或者多个扩散误差值(E0),并输出多值数据(D0)。
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与在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被用户操作的操作部或者连接在网络上的终端装置等连接,输入从上述各装置输出的信息。而且,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如后述那样,基于所输入的信息来设定强制输出值(T),并将设定的强制输出值(T)向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输出。
接下来,参照图4,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图像处理装置1的孤立点判断部102中执行的孤立点判断处理进行说明。该孤立点判断处理是在输入了从像素值转换部101输出的转换后的多值数据(D2)时被执行的处理。
首先,孤立点判断部102判断输入的多值数据(D2)是否为“0”(步骤S101)。孤立点判断部102在判断为输入的多值数据(D2)不是“0”时、即判断为存在打点时(步骤S101:Y),输入被输入到图像处理装置1的多值数据中的关注像素的多值数据(D),并判断该关注像素是否是高亮部(步骤S102)。具体而言,孤立点判断部102在输入的多值数据(D)为第1阈值(Th1)以上并且小于第2阈值(Th2)时判断为是高亮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1阈值设为“0”,将第2阈值设为“80”,但各阈值可以任意设定。
孤立点判断部102在判断为该关注像素是高亮部时(步骤S102:Y),输入从绿噪声计算部11输出的绿噪声值(GN),判断其合计是否为“0”(步骤S103)。即,孤立点判断部102针对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任意一个均判断是否存在打点。
孤立点判断部102在判断为绿噪声值(GN)的合计为“0”时(步骤S103:Y),将判断值(IS)设定为表示关注像素是孤立点的“1”(步骤S104),然后执行步骤S106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孤立点判断部102在步骤S101中未判断为输入的多值数据(D2)是“0”时、即判断为没有打点时(步骤S101:N),将判断值(IS)设定为表示关注像素不是孤立点的“0”(步骤S105),然后执行步骤S106的处理。
另外,当孤立点判断部102在步骤S102中未判断为该关注像素是高亮部时(步骤S102:N),以及在步骤S103中未判断为绿噪声值(GN)的合计是“0”时(步骤S103:N),都同样地在执行了步骤S105的处理之后,执行步骤S106的处理。
孤立点判断部102在步骤S106中将所设定的判断值(IS)输出给像素值转换部101(步骤S106),然后结束该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5对在像素值转换部101中执行的孤立点判断结果输入时处理进行说明。该孤立点判断结果输入时处理是像素值转换部101输入了从孤立点判断部102输出的判断值(IS)时所执行的处理。
首先,像素值转换部101判断输入的判断值(IS)是否为“1”(步骤S201)。像素值转换部101在判断为输入的判断值(IS)为“1”时(步骤S201:Y),将IS值设定为“1”(步骤S202),然后结束该处理。另一方面,像素值转换部101在未判断为所输入的判断值(IS)为“1”时(步骤S201:N),不执行步骤S202的处理而使该处理结束。
接下来,参照图6对在像素值转换部101中执行的像素值转换处理进行说明。该像素值转换处理是像素值转换部101被输入多值数据(D1)时所执行的处理。
首先,像素值转换部101参照IS值,判断IS值是否为“0”(步骤S301)。像素值转换部101在判断为IS值是“0”时、即判断为不是孤立点时(步骤S301:Y),对输入的多值数据(D1)是否为阈值Th0以上进行判断(步骤S302)。然后,像素值转换部101在未判断为所输入的多值数据(D1)是阈值Th0以上时(步骤S302:N),设定最小值“0”作为转换后的多值数据(D2)(步骤S303),然后执行步骤S306的处理。
另一方面,像素值转换部101在判断为所输入的多值数据(D1)为阈值Th0以上时(步骤S302:Y),将最大值“255”设定为转换后的多值数据(D2)(步骤S304),然后执行步骤S306的处理。
另外,当像素值转换部101在步骤S301中未判断为IS值为“0”时、即判断为是孤立点时(步骤S301:N),设定从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输出的强制输出值(T)作为转换后的多值数据(D2),在将IS值设定为“0”之后(步骤S305),转移到步骤S306的处理。
然后,像素值转换部101在步骤S306中,输出在步骤S303、步骤S304以及步骤S305中分别设定的转换后的多值数据(D2)(步骤S306),然后结束该处理。
根据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图像处理装置1,例如在如图7A所示那样,对关注像素A进行了打点,并且关注像素A是其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C、D的任意一个都没有进行打点的孤立点时,对于接下来被处理的像素B进行基于强制输出值(T)的打点。
另外,例如在如图7B所示那样,对关注像素A进行了打点,并且关注像素A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C、D的至少任意一个进行了打点时,接下来被处理的像素B如上述那样,将该像素B作为关注像素,进行基于针对多值数据(D1)的阈值Th0的二值化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此地孤立点(孤立点)的形成得以抑制。
接着,参照图8对在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中执行的强制输出值设定处理进行说明。该强制输出值设定处理例如按每个规定时间执行。
首先,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判断是否被从未图示的操作部、终端装置等输入指定输入值(步骤S401)。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在判断为被输入了指定输入值时(步骤S401:Y),将输入的指定输入值设定为强制输出值(T)(步骤S402),然后执行步骤S406的处理。
另一方面,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在未判断为被输入指定输入值时(步骤S401:N),判断是否被从未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输入打印计数值(步骤S403)。这里,打印计数值例如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各部分的使用量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图像形成装置对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输入打印计数值,该打印计数值例如是表示在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作为像载置体的感光体单元被更换后执行了图像形成的次数的值。另外,对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各部分的使用量进行表示的值的对象并不局限于感光体单元,也可以适当设定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体进行曝光的LD(Laser Diode)等光源、定影单元等。
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在判断为被输入了打印计数值时(步骤S403:Y),判断强制输出值(T)是否在步骤S402中已经作为指定输入值而被设定了(步骤S404)。另一方面,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在未判断为被输入打印计数值时(步骤S403:N),将该处理结束。
然后,当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在步骤S404中未判断为强制输出值(T)作为指定输入值而已经被设定了时(步骤S404:N),从图9所示那样的强制输出值参照表读出与所输入的打印计数值对应的值,将其设定为强制输出值(T)(步骤S405),然后执行步骤S406的处理。根据该强制输出值参照表,被设定成图像形成次数越多,强制输出值(T)越大。由于能够利用半色调来变更该强制输出值(T),所以能够进行例如光源的能量调整,由于以与因使用而劣化的感光体、光源的状态对应的能量进行打点,所以能够进行稳定的打点。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为了在感光体单元被更换之后,即便是孤立的1个像素也能立即进行稳定的打点,使强制输出值(T)变小,另一方面,由于如果感光体单元因使用而劣化,则打点变得不稳定,所以与之相对应使强制输出值(T)变大,以确保打点的稳定性。
另外,也可以取代图9所示的强制输出值参照表,而例如使用如图10所示那样,将打印计数值作为输入并输出强制输出值的LUT(LookUp Table)。
另一方面,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在判断为强制输出值(T)已经作为指定输入值而被设定时(步骤S404:Y),将该处理结束。
接着,强制输出设定部16在步骤S406中,将如上述那样设定的强制输出值(T)向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输出(步骤S406),然后结束该处理。
图11A表示被以上那样构成的图像处理装置1处理后的滤网图案的例子。在图11A中,表示了越靠右侧浓度越低,越靠左侧浓度越高的颜色层次。在图11A的例子中可知:与被图13A所示的以往的图像处理装置1001处理后的滤网图案的例子相比,高亮部中的孤立点得以抑制。
而且,图11B表示基于图11A所示的滤网图案的图像的输出结果。如果将图11B所示的输出结果与图13B所示的输出结果相比则可知:在被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处理装置1处理后的滤网图案中,即便是在高亮部中也能够进行稳定的打点。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得到网点再现性稳定的图像的输出结果。
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进行根据预先决定的阈值Th0将多值的图像数据中的关注像素的像素值(D1)二值化,并将该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作为输出值(D2)输出的二值化处理。然后,绿噪声计算部11计算出绿噪声值(GN),该绿噪声值(GN)是对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中的被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乘以规定的绿噪声系数而得到的值。然后,加法器12将由绿噪声计算部11计算出的一个或者多个绿噪声值(GN)与被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二值化之前的关注像素的像素值(D0)相加。然后,误差扩散部14将关注像素被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二值化后的像素值(D2)、与关注像素被加法器12实施加法运算前的像素值(D0)之差作为误差(E),来对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扩散。而且,减法器15在基于加法器12的加法运算前,从关注像素的像素值(D)中减去被误差扩散部14扩散的误差(E0)。然后,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在相对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像素值都为0,并且该关注像素的输出值(D2)成为最大值(255)时,判断为该关注像素是孤立点。然后,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将与该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邻接的规定邻接像素的输出值设为不是0的规定的强制输出值(T)。其结果,高亮部中的孤立点的形成得以抑制,即便在高亮部也能生成网点再现性稳定的滤网图案。尤其即便在滤网图案为高分辨率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网点再现性稳定。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在由加法器12对关注像素的像素值(D0)加上的所有绿噪声值(GN)都为0时,判断为相对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所有像素值为0。其结果,由于能够根据绿噪声值来判断为相对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所有像素值为0,所以处理得以简化,能够实现处理效率的提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误差扩散部14在关注像素的像素值被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作为强制输出值(T)输出时,将作为该强制输出值(T)的像素值(D2)、与该关注像素的被加法器12进行加法运算前的像素值(D0)之差作为误差(E),来对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扩散。其结果,在以强制输出值进行了打点之后,通过误差扩散处理来抑制过度的打点,从而能够保持灰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一边沿主扫描方向依次转移关注像素、一边进行二值化处理,并且将被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的接下来被处理的像素的像素值设为强制输出值(T),所以能够缩短对孤立点的判断结果进行保持的期间,实现处理的简化。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对关注像素是否位于高亮部进行判断。然后,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在判断为位于高亮部时,进行该关注像素中的孤立点的判断。其结果,能够在进行基于绿噪声的反馈的基础上,防止多余打点,能够抑制画质的降低。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设定强制输出值(T)。然后,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10将与被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邻接的规定邻接像素的输出值,设为由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设定的值。其结果,例如由于能够调整图像形成中的打点时的输出量,所以能够使网点再现性稳定,并且能够调整输出结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在接受了强制输出值(T)的指定输入时,将强制输出值(T)设定为被指定的值。其结果,能够调整成与用户偏好相对应的输出结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强制输出值设定部16在接受了打印计数值时,将强制输出值(T)设定为与接受的打印计数值对应的值。其结果,能够根据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来调整图像形成中的打点时的输出量,从而能够维持稳定的打点。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记述只是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对于构成图像处理装置的各功能部的细节构成以及细节动作,也能够适当地变更。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判断关注像素的像素值转换前的多值数据被加上的绿噪声值的合计是否为“0”,来进行关注像素是否是孤立点的判断,但也可以参照绿噪声值以外的信息,来进行关注像素是否是孤立点的判断。例如,也可以另外保持对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是否进行了打点进行表示的信息,并根据该信息来进行关注像素是否是孤立点的判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参照绿噪声值的合计来判断关注像素是否是孤立点,所以成为用于进行关注像素是否是孤立点的判断的对象的像素与成为绿噪声值的计算对象的像素是相同的,但成为用于判断关注像素是否是孤立点的对象的像素、与成为绿噪声值的计算对象的像素不必一定是相同的,例如若参照图3进行说明,则可以将(i-2,j-2)~(i+2,j-2)、(i-2,j-1)~(i+2,j-1)、(i-2,j)、(i-1,j)的位置的各像素设成成为绿噪声值的计算对象的像素,而将(i,j-1)、(i-1,j)的位置的各像素设成成为用于判断关注像素是否是孤立点的对象的像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在像素值转换后的输出值是强制输出值的情况下,也进行上述的误差扩散处理,但也可以在像素值转换后的输出值是强制输出值的情况下,不进行误差扩散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当判断为关注像素是孤立点时,在主扫描方向接下来被处理的像素的输出值成为强制输出值,但也可以将与关注像素邻接的其他像素的输出值作为强制输出值。例如,可以将与关注像素的在上下左右邻接的任意像素的输出值设为强制输出值。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参照关注像素的输入值判断为是高亮部时,进行了关注像素是否是孤立点的判断,但也可以不进行是否是高亮部的判断,而进行关注像素是否是孤立点的判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强制输出值设定部中进行基于指定输入的强制输出值的设定、和与打印计数值对应的强制输出值的设定,但也能够只通过其中的任意一方来设定强制输出值。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强制输出值设定部,而将强制输出值保持为固定的值。该情况下,强制输出值并不局限于表示半色调的值,也可以设为最大值(25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进行表示的信息,采用了打印计数值,但例如也可以输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温湿度等环境信息,设定与所输入的环境信息对应的强制输出值。
2010年7月21日提出的日本特愿2010-163467号的所有公开内容都被全部引入到本申请中。

Claims (9)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其进行二值化处理,该二值化处理根据预先决定的阈值来将多值的图像数据中的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二值化并将该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作为输出值输出;
反馈计算部,其计算出反馈值,该反馈值是对上述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中的被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乘以规定的反馈系数而得到的值;
反馈加法部,其将由上述反馈计算部计算出的一个或者多个反馈值与被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二值化之前的上述关注像素的像素值相加;
误差扩散部,其将由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对上述关注像素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像素值、与上述关注像素的被上述反馈加法部实施加法运算前的像素值之差作为误差,来对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扩散;和
误差减去部,在上述反馈加法部进行加法运算前,从上述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中减去由上述误差扩散部扩散的误差,
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在相对上述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像素值都为0,并且该关注像素的输出值为最大值时,判断为该关注像素是孤立点,将与该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邻接的规定邻接像素的输出值设为不是0的规定的强制输出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对上述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是上述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
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在由上述反馈加法部对上述关注像素的像素值加上的所有反馈值都为0时,判断为相对上述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所有像素值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误差扩散部在关注像素的像素值被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作为上述强制输出值输出时,将作为该强制输出值的像素值、与该关注像素的被上述反馈加法部实施加法运算前的像素值之差设为误差,来对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扩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图像数据中,多个像素被配置成矩阵状,
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一边沿主扫描方向依次转移关注像素、一边进行上述二值化处理,并且将上述被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的接下来被处理的像素的像素值设为上述强制输出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判断上述关注像素是否位于高亮部,当判断为位于高亮部时,进行该关注像素中的孤立点的判断。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上述强制输出值进行设定的强制输出值设定部,
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部将与上述被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邻接的规定邻接像素的输出值作为由上述强制输出值设定部设定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强制输出值设定部能够接受上述强制输出值的指定输入,并且在接受了上述强制输出值的指定输入时,将上述强制输出值设定为被指定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强制输出值设定部能够接受从在用纸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输出的、对该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进行表示的信息,并且在接受了对上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进行表示的信息时,将上述强制输出值设定为与该接受的信息对应的值。
9.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步骤,进行二值化处理,该二值化处理根据预先决定的阈值将多值的图像数据中的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二值化并将该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作为输出值输出;
反馈计算步骤,计算出反馈值,该反馈值是对上述关注像素附近的1个以上处理完毕像素中的被二值化后的像素值乘以规定的反馈系数而得到的值;
反馈加法步骤,将在上述反馈计算步骤中计算出的一个或者多个反馈值与在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步骤中被二值化之前的上述关注像素的像素值相加;
误差扩散步骤,将在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步骤中对上述关注像素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像素值、与上述关注像素的在上述反馈加法步骤中被实施加法运算前的像素值之差设为误差,来对该关注像素附近的一个或者多个未处理像素的像素值进行扩散;和
误差减去步骤,在进行上述反馈加法步骤的加法运算前,从关注像素的像素值中减去在上述误差扩散步骤中被扩散的误差,
在上述输出像素值决定处理步骤中,在相对上述关注像素被配置于规定的附近位置的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完毕像素的像素值都为0,并且该关注像素的输出值为最大值时,判断为该关注像素是孤立点,将与该判断为孤立点的关注像素邻接的规定邻接像素的输出值设为不是0的规定的强制输出值。
CN201110208058.1A 2010-07-21 2011-07-19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02348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3467A JP5573451B2 (ja) 2010-07-21 2010-07-21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0-163467 2010-07-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8045A true CN102348045A (zh) 2012-02-08
CN102348045B CN102348045B (zh) 2014-05-14

Family

ID=45493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8058.1A Active CN102348045B (zh) 2010-07-21 2011-07-19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32379B2 (zh)
JP (1) JP5573451B2 (zh)
CN (1) CN10234804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254A (zh) * 2014-09-16 2016-03-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CN108140237A (zh) * 2015-09-29 2018-06-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09369A (ko) * 2013-07-16 2015-0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처리 장치 및 영상 처리 방법
JP6316043B2 (ja) * 2014-03-19 2018-04-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15698B2 (ja) * 2014-03-24 2016-10-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が実行するプログラム
CN105635523B (zh) * 2015-12-30 2018-08-10 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9111A (en) * 1991-08-06 1996-03-12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8219291A (ja) * 2007-03-01 2008-09-18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1562683A (zh) * 2008-04-18 2009-10-2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729740A (zh) * 2008-10-24 2010-06-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742049A (zh) * 2008-11-21 2010-06-1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4763A (ja) * 1986-09-08 1988-03-23 Ricoh Co Ltd 印字デ−タ処理回路
US5201013A (en) * 1989-04-24 1993-04-06 Ezel, Inc. Dither processing method
JP3271354B2 (ja) * 1993-02-16 2002-04-02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3274227B2 (ja) * 1993-05-24 2002-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3295202B2 (ja) * 1993-12-22 2002-06-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870503A (en) * 1994-10-20 1999-02-09 Minolta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error diffusion technique
US6519367B2 (en) * 1998-09-23 2003-02-11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pagating selective amounts of error in a hybrid screening device
WO2000024189A1 (en) * 1998-10-19 2000-04-27 Fujitsu Limited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GB9925054D0 (en) * 1999-10-23 1999-12-22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lay arrangement
JP2003305883A (ja) * 2002-04-12 2003-10-28 Hitachi Printing Solutions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318244A (ja) * 2006-05-23 2007-12-0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9111A (en) * 1991-08-06 1996-03-12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Image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8219291A (ja) * 2007-03-01 2008-09-18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1562683A (zh) * 2008-04-18 2009-10-21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729740A (zh) * 2008-10-24 2010-06-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1742049A (zh) * 2008-11-21 2010-06-1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0254A (zh) * 2014-09-16 2016-03-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CN105430254B (zh) * 2014-09-16 2018-09-1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CN108140237A (zh) * 2015-09-29 2018-06-0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8140237B (zh) * 2015-09-29 2021-11-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8045B (zh) 2014-05-14
US20120020584A1 (en) 2012-01-26
US8532379B2 (en) 2013-09-10
JP5573451B2 (ja) 2014-08-20
JP2012028884A (ja) 2012-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045B (zh)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US7251060B2 (en) Image-processing device using quantization threshold values produced according to a dither threshold matrix and arranging dot-on pixels in a plural-pixel field according to the dither threshold matrix
US936155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erforming screen processing
JP461093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1262549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图像形成装置及记录介质
US820817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8169663B2 (e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antizing an image by using an error diffusion method
US844710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0426151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186769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51848A (ja) 出力指示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出力指示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の記録媒体
EP2509298B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for error diffusion halftoning with added green noise, and relate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KR100648656B1 (ko) 오차확산 처리방법 및 그 처리장치
JP200620160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86150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342688B2 (en) Apparatus for eliminating moire in scanned image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US8259358B2 (en) Apparatus for eliminating moire in scanned image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US200301609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nvert a level of an image
JP537006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0283888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8074291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129446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4266004B2 (ja)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0050069A (ja) 画像2値化方法および画像2値化装置
JP2005045353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