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5420A - 闩锁系统 - Google Patents
闩锁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45420A CN102345420A CN2011102206556A CN201110220655A CN102345420A CN 102345420 A CN102345420 A CN 102345420A CN 2011102206556 A CN2011102206556 A CN 2011102206556A CN 201110220655 A CN201110220655 A CN 201110220655A CN 102345420 A CN102345420 A CN 1023454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ker
- recess
- shift component
- housing
- functional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054—Fraction or shear lines; Slip-clutches, resilient parts or the like for preventing damage when forced or slammed
- E05B17/0062—Fraction or shear lines; Slip-clutches, resilient parts or the like for preventing damage when forced or slammed with destructive disengag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0801—Multiple
- Y10T292/082—Spring arm
- Y10T292/0821—Combined mo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0908—Emergency operating mea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44—Multiple head
- Y10T292/104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47—Clos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3/00—Joints and connections
- Y10T403/59—Manually releaseable latch type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闩锁系统和用于将第一构件闩锁到第二构件的方法。闩锁系统包括具有可移位结构特征的闩锁机构,当操作性地移位时,该结构特征允许撞针与闩锁机构的壳体在壳体所限定的凹部处接合,以提供补充或辅助闩锁力。在促动载荷明显大于闩锁系统在常规闩锁条件下经历的额定载荷的情况下,该可移位结构特征可通过在撞针和闩锁机构之间传递的促动载荷而移位。撞针与壳体在凹部处的接合可在产生促动载荷的事件期间将促动载荷的至少一部分传递到壳体,由此增加闩锁系统的闩锁强度,并减小闩锁元件在事件期间变形或扭曲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闩锁系统。
背景技术
闩锁系统通常被构造为包括闩锁元件,例如爪件,其可接合到撞针(striker)。闩锁系统可被附连到第一构件,撞针可被附连到第二构件,从而闩锁元件与撞针的接合提供闩锁力,以将第一构件闩锁到第二构件。撞针和闩锁元件的接合所提供的闩锁力必须足以在额定或常规载荷条件下将第一构件闩锁到第二构件。闩锁机构、撞针或爪可承受更高的载荷条件,例如超出额定载荷条件,这例如可在冲击事件下经历的。这些较高的载荷条件会需要闩锁系统被构造为,响应更高的载荷条件提供闩锁力,例如通过增加闩锁和撞针元件的尺寸和强度,这会导致闩锁系统增大成本、重量和尺寸以及增大封装空间需求。
发明内容
在此描述了一种闩锁机构,包括可移位结构特征,当操作性地移位时,其允许撞针与闩锁机构的壳体在壳体所限定的凹部处接合,以提供附加闩锁力,其可被称为辅助或补充闩锁力。在促动载荷明显大于闩锁系统在常规闩锁条件下经历的额定载荷的情况下,该可移位结构特征可通过在撞针和闩锁机构之间传递的促动载荷而操作性地移位。撞针与凹部的接合可在产生促动载荷的事件期间将促动载荷的至少一部分传递到壳体,由此增加闩锁系统的闩锁强度,并减小闩锁元件在事件期间变形或扭曲的可能性。
提供了一种闩锁系统,包括撞针和闩锁机构。闩锁机构包括壳体、可移位元件和闩锁元件。闩锁元件被构造为可与撞针选择性地接合,从而闩锁元件和撞针之间的接合提供了闩锁力,该闩锁力可被称为主要或主闩锁力,以将撞针接合到闩锁机构。壳体限定出构造为可与撞针接合的凹部。凹部可被构造为,例如槽口、凹坑、沟槽、U形件、J形件、L形件、弧形件中的一个。
可移位元件可被构造为可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可移位元件防止撞针进入凹部,在第二位置,撞针可与壳体在凹部处接合,从而壳体提供辅助或补充闩锁力。可移位元件可通过在撞针和可移位元件之间传递的促动力而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且当撞针与凹部接合时,促动力的一部分可通过壳体传递。处于第一位置的可移位元件可在凹部附近,可操作性地附连到壳体,可通过壳体限定和/或可以是非金属的。当撞针和闩锁元件接合且可移位元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撞针可以靠近可移位元件。通过将可移位元件从闩锁机构部分地或全部地操作性地脱开,和/或通过操作性地使可移位元件变形,可移位元件可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
在非限制性例子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门闩锁系统,该车辆具有车辆车体和门,该车辆车体包括门接口部分。门闩锁系统包括撞针,该撞针适于被操作性地连接到门和门接口部分中的一个;和闩锁机构,适于被操作性地连接到门和门接口部分中的另一个。闩锁机构包括壳体、闩锁元件和可移位元件,且可被如在此所述的构造,从而,闩锁元件和撞针的接合提供闩锁力,以将门组件操作性地闩锁到门接口部分,且从而,当可移位元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撞针处于凹部中,以使得壳体提供辅助或补充闩锁力,以将门组件操作性地闩锁到门框部分。
在此描述了一种提供附加闩锁力而将第一构件闩锁到第二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撞针操作性地附连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和将闩锁机构操作性地附连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另一个,其中,闩锁机构可被在此所述的构造。该方法还包括将可移位元件设置在第一位置中;接合闩锁元件和撞针,以提供闩锁力来将第一构件闩锁到第二构件,将可移位元件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从而撞针进入凹部中,且撞针与壳体在凹部处接合以提供辅助或补充闩锁力来将第一构件闩锁到第二构件。该方法还包括通过在撞针和可移位元件之间传递促动力而将可移位元件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在非限制性例子中,第一构件可以是车门和车辆车体中的一个,第二构件可以是车门和车辆车体中的另一个。
在此所述的闩锁系统的优势包括,例如,将凹部结构特征整合到现有闩锁机构壳体中,以提供补充闩锁元件,通仅过提供由输入载荷促动的促动元件,而不需要额外促动机构的成本、质量或复杂度,如果存在可能的成本增加,其也是最小的,如果存在可能的壳体尺寸增加,其也是最小的,且在封装空间需求上其影响也最小。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其他特征以及优势可通过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以下详细描述而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车门系统的局部截面示意图,该车门系统包括与撞针接合的闩锁机构,闩锁机构包括可移位元件;
图2是图1的闩锁机构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壳体的示意图,该壳体包括处于第一位置的可移位元件;
图4是图1的包括可移位元件的闩锁机构的示意图,此时闩锁元件与撞针接合;
图5是图2的壳体和撞针的示意图;
图6是布置有可移位元件的壳体的示意图,该壳体包括与壳体凹部接合的撞针;以及
图7是闩锁机构的示意图,显示了与闩锁元件接合的撞针以及壳体的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多幅图中表示相同的部件,从图1开始,显示了车辆10的包括门闩锁系统的一部分。图1-7中显示的元件并未按照比例绘制。因此,在这些图中提供的特定尺寸和应用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车辆10包括门20,其也可被称为第一构件20,通过门外壳或外结构28限定,且还包括门接口部分(door interface portion)12,该门接口部分可被称为第二构件12,其可以是车辆10的车体的一部分,或可以是与门20密封或闩锁的另一门的一部分。显示了一种闩锁系统,其包括闩锁机构30和撞针18。闩锁机构30和撞针18操作性地接合,以提供闩锁力,以便操作性地将第一构件20闩锁到第二构件12。在图1所示的非限制性例子中,第一构件显示为门20,第二构件显示为车辆10的门接口部分12。门接口部分12可例如是车门框、门轨条(door rail:门扇冒头)、门框上帽头(head rail)、车顶纵梁(roof rail:上边梁)的一部分,或车辆10车体的另一部分,该另一部分用于提供操作性附连撞针18的安装表面14。门接口部分12还可以是与门20密封或闩锁的另一车门,该另一车门提供安装表面14用于操作性地附连撞针18。安装表面14可以与门接口部分12成一体或操作性地附连到门接口部分12。撞针18操作性地连接到或固定地附连到安装表面14,该安装表面在图1中显示为撞针基板。撞针18(还可以被称为撞针元件、撞针环(striker loop)、叉栓(fork bolt)或卡爪)可以具有各种构造,且其适于操作性地连接到门20和门接口部分12中的一个。在所示的非限制性例子中,撞针18被构造为包括撞针栓、叉栓或销部分26,且在一个或多个附连接口处操作性地附连到撞针基板14。安装表面或撞针基板14可通过螺栓、铆钉或其他适当的紧固器件附连到门接口部分12,从而撞针18操作性地附连到门接口部分12。门接口部分12还可包括密封元件16,当闩锁机构30和撞针18被接合时,该密封元件被挤压在门20和门接口部分12之间。
闩锁机构30适于操作性地连接到门20和门接口部分12中的一个。如图1所示,闩锁机构30在门外壳28所限定的开口44附近操作性地附连到门20。闩锁机构30包括壳体32,该壳体限定出通道或接近路径58,如图2所示其细节,用于将撞针18引导到闩锁机构30的闩锁元件34。闩锁机构30可例如通过将壳体32(通过螺栓、铆钉或其他适当紧固器件)固定地附连到门外壳28而操作性地附连到门20。开口44通过门20限定。闩锁机构30操作性地附连到门20,从而当门30被引导到门接口部分12和撞针18用于进行闩锁时,撞针18与开口44和通道或接近路径58对准(见图2-3)。当门20沿方向22关闭时,撞针18被引导通过开口44到达接近路径58。闩锁机构30操作以通过将撞针18接合到闩锁机构34而将闩锁元件34接合到撞针18,以提供闩锁力F1(见图4)且将门20操作性地闩锁到门接口部分12。闩锁元件34(在图1的非限制性例子中)被构造为爪34,限定出舌、叉或棘齿38,其当被闩锁时接合撞针18的栓26。闩锁机构30包括图1中虚线所示的其他元件,其与爪34相互作用,以在门20关闭和闩锁时促动爪34与撞针18接合,以及在门20未闩锁和打开时与撞针18脱开,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
如进一步对图2-7进行描述,闩锁机构30还包括可移位元件40,该元件在图1、3、4和5所示的非限制性构造中被示出为处于第一位置,其部分地限定出接近路径58(见图3)。壳体32包括凹部54,如图2所示,该凹部被周边56限定,该周边包括周边部分56a、56b和56c。在第一位置,可移位元件40被构造为在额定或常规载荷和闩锁条件下防止撞针18的栓26进入壳体32的凹部54(见图4)。如在此所指的,额定或常规条件是指闩锁系统每天或常规操作过程中(例如在门20的常规打开和解锁以及关闭和闩锁过程中)所经历的状况,其中,门的典型或常规关闭方向通过箭头22表示(见图1和4),且其中,门的典型或常规打开方向由箭头23表示(见图4、6和7)。在额定条件下,闩锁元件34和撞针18接合,以提供闩锁力F1(见图4),该力阻止门20沿与箭头22大致相反的方向(即,大致沿箭头23的方向)打开。通过闩锁元件34和撞针18的接合提供的闩锁力F1还可被描述为是主要或主闩锁力。此外,在额定条件下,最小力沿方向24施加在闩锁系统上,例如受到与将门20的非闩锁端操作性地附连到车辆10车体的铰接机构或其他机构(未示出)的反抗。
闩锁系统(包括闩锁机构30和撞针18)可承受更高的载荷条件,例如超过额定或常规载荷条件,其例如会在冲击事件期间经历。这些更高的载荷条件可沿方向22或方向24或其组合的方向产生比额定载荷力更大的力,从而这些更高的载荷通过闩锁系统传递。在此描述的闩锁系统被构造为通过使可移位元件40移位而响应更高的载荷条件提供辅助或补充闩锁力,如图5所示,且由此将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如图6所示。撞针18和闩锁元件34被构造为当撞针18在凹部54处接合壳体32时保持接合,如图7所示,从而除了撞针18与闩锁元件34接合所提供的主闩锁力F1(见图4和7)之外,可提供通过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的接合提供的补充或辅助闩锁力F2(见图6和7)。替换地,如果闩锁元件34和撞针18部分或全部脱开,则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的接合提供辅助或替代的闩锁力,来将闩锁机构30闩锁到撞针18。此外,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的接合导致更高载荷的至少一部分被传递到壳体32,由此通过例如由壳体32分散掉更高的载荷,从而在更高加载事件过程中能减小通过闩锁元件34传递的载荷并减小闩锁机构的元件变形或扭曲的可能性。
图2-7以附加细节显示了包括闩锁机构30和撞针18的闩锁系统。如图2所示,壳体32包括由周边56限定的凹部,该周边56由周边部分56a、56b和56c限定。凹部54还可部分地由壳体32的钩状部分50限定。钩状部分50可例如由周边部分56c和接近路径部分57c限定,如图2所示。钩状件50被构造为将撞针18容纳在凹部54中,或阻止撞针18从凹部54的脱开或移位。在凹部54处的壳体32和/或钩状件50可限定从凹部54到接近通道58的开口,撞针18可移动通过该开口,以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凹部54,在图2所示的非限制性例子中,被构造为大致的U形槽口。凹部54可被构造为适合将撞针18在凹部54处接合在壳体32中的槽口、凹坑、沟槽、U形件、J形件、L形件、弧形件或其他形状件中的一种(见图6)。
图2示出了接近路径58,撞针18通过该路径进入或被引导到壳体32和闩锁机构30。在图2所示的非限制性构造中,壳体32的表面57a、57b和57c限定出接近路径58。此外,如图3所示,可移位元件40或元件40的表面42可部分地限定出接近路径58。
在非限制性示例构造中,可移位元件40在图3-5中示出为处于第一位置,在该位置中,可移位元件40被构造为部分地限定出接近路径58,以便在撞针18位于或引导到接近路径58中时,防止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在闩锁机构30的常规操作中,可移位元件40防止撞针18进入凹部54,以支持在常规或额定闩锁和解锁事件时闩锁系统平稳操作。在第二位置(如图5-6通过40a所示),可移位元件40从第一位置和从壳体32和/或闩锁机构30操作性地移位,从而撞针18可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如图6所示,且从而撞针18和壳体32在凹部54处的接合提供了补充闩锁力F2,以将撞针18接合到闩锁机构30。在第一位置的可移位元件40可接近凹部54,例如在第一位置的可移位元件40可充分接近凹部54,从而其与撞针18的一部分(可以是撞针18的栓部分26)紧密接触,以防止撞针18与凹部54接合。
如图3-4的非限制性例子所示,可移位元件40在第一位置可在任何位置或构造操作性地附连或接近闩锁机构30,从而可移位元件40防止撞针18进入凹部54。例如,可移位元件40可以是插入件或分离元件,其可以操作性地连接到、附于或附连到壳体32的一部分(例如壳体32在凹部54处的一部分)、周边56的一部分、钩状件50或壳体32的任意其他适当表面。可移位元件40可被构造为形状大致类似于凹部54的形状或凹部54形状的一部分,例如,可移位元件40可被构造为进入凹部54的插件,或可通过周边56或其一部分56a、56b、56c和钩状件50的一部分限定。可移位元件40可被构造为使得,可移位元件40具有靠近栓26或撞针18的一部分或表面42,以防止进入凹部54,且可移位元件40可被构造为与凹部54的通到接近路径58的开口重叠或重合。当可移位元件40处于第一位置时,表面42可部分地限定出接近路径58。可移位元件40在第一位置中可通过定位为例如邻近壳体32的凹部54或处于任何其他位置而靠近闩锁机构30,从而可移位元件40防止撞针18进入凹部54。例如,可移位元件40可操作性地附连到闩锁机构30附近的外壳23。
可移位元件40可以是金属的、非金属的或其组合,其适当地被构造为抵抗在低于可以是预定力的促动力时的移位以防止撞针18进入凹部54,且可以在高于所述促动力时移位从而撞针18可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作为非限制性例子,可移位元件40可以是金属、塑料、聚合物、陶瓷或其组合,且可被构造为夹持件、插件、板、带、线、凸片、指状件、延伸部或其他适当形状。可移位元件40还可称为可断裂、可扭曲或可变形元件或特征。
可移位元件40可通过任意适当方式操作性地连接或附连到闩锁机构30,从而处于第一位置的可移位元件40在经历小于促动力的力时防止撞针18移动到凹部54中。例如,可移位元件40可通过将可移位元件40利用夹持、焊接、铆接、紧固、结合、硬钎焊、软钎焊、粘结、压配合和插入中之一种方式或其组合而接合到闩锁机构30的或壳体32的结构特征之中或之上,从而操作性地连接到闩锁机构30的或壳体32的结构特征,其中,连接或附连的方法和/或构造被提供为使得,当可移位元件40受到促动力时,可移位元件40足以例如通过拆卸、断开、变形或扭曲中之一种方式或其组合而移位到第二位置(如图5和6的元件40a在非限制性例子中所示的),以允许撞针18移动到凹部54中。
此外,可移位元件40可被壳体32限定作为壳体32的一体结构特征。例如,可移位元件40可以是壳体32具有足够强度但横截面减小的部分,以在低于促动力时防止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但是该部分的强度相对于壳体32的其他部分减小,从而当经历超过促动载荷的载荷条件下,壳体32的可移位元件40变形或扭曲到第二位置,以允许撞针18移动到凹部54中。可移位元件40可以通过活动铰接(living hinge)、穿孔、刻划、刻痕或可以其他方式促动的接缝、或强度减小的周边或周边的一部分或以上方式的组合所限定的是壳体32的部分,例如在经历超过促动载荷的载荷条件下,其足以通过变形、扭曲而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这允许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此外,凹部54可通过在加载事件中使可移位部分40扭曲或变形到第二位置而动态地形成,例如,通过在超过促动力的加载条件下与撞针18接触,由此,可移位元件40的第二位置可通过可移位元件40变形或扭曲的构造来限定。例如,可移位元件40可以是壳体32的通过在壳体32中穿孔、刻划或以其他方式形成可促动接缝而构造出的部分,其中该接缝与周边56或一个或多个部分56a、56b、56c重合或通过它们限定,从而当经历超过促动力的载荷时,可促动接缝部分或全部地弱化、扯裂或分离,从而通过可促动接缝和壳体32限定的可移位元件部分40扭曲,以使得撞针18进入凹部54,这可通过可移位元件部分40的扭曲形成。
图4显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可移位元件40,处于闩锁或关闭位置的闩锁元件34,其中,在非限制性例子所示,闩锁元件34被构造为爪34,其被构造为可绕枢轴、轴或转轴36旋转,从而处于关闭或闩锁位置的爪34的舌部38接合撞针18的栓26,以提供闩锁力,从而将闩锁机构30闩锁到撞针18。闩锁元件34被布置在壳体32中。撞针18被引导到闩锁机构30,以便沿接近路径58与闩锁元件34接合。在额定或常规操作条件下,闩锁元件34是与撞针18接合的主要或主闩锁元件。
当撞针18位于接近路径58以便可与闩锁元件34接合,该撞针18可接近凹部54和可接近可移位元件40,以及例如接近元件40的表面42。如图4所示,在安装后,且在额定载荷和闩锁条件下,如图4所示,可移位元件40被设置在第一位置中,从而可移位元件40防止撞针18的栓26进入凹部54以及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
在更高载荷条件下,例如,高于额定载荷条件,载荷力可沿图5的箭头24的方向产生,其例如可导致撞针18的栓26相对于闩锁机构30沿方向25移动,且在接触表面42处与可移位元件40接触。可移位元件40可被构造为使得,在高于额定但低于促动载荷的载荷条件下,可移位元件40可提供阻力,以将撞针18保持在接近路径58中,从而在低于促动载荷时,可移位元件40基本保持在第一位置,因此,撞针18被防止进入凹部54和/或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且闩锁力主要通过撞针18和闩锁元件34的接合提供。
在临界载荷以上,需要附加闩锁力,以响应更高的载荷条件。附加闩锁力可通过将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而获得,如图6所示,以提供补充或辅助闩锁力F2,该闩锁力F2与闩锁机构30沿打开方向23的移动相反。可以针对可移位元件40建立或预先确定促动载荷,该促动载荷处于或低于临界载荷,由此,当促动载荷在撞针18和闩锁机构30之间传递时,可移位元件40经历促动载荷,例如沿箭头25的方向,且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如图5元件40a所示,从而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以响应更高的促动载荷条件提供附加闩锁力F2。当撞针18移动到凹部54中时,壳体32提供或限定闩锁机构30的辅助或补充闩锁元件。
当经历促动力时,可移位元件40可通过变形、扭曲、脱开、全部或部分拆卸、喷射、弯曲、扯开、撕开、压缩、剪切、扭转或移位的方式中之一或它们的组合而从其第一位置(见图5和6中的40)移位到第二位置(见图5和6中的40a),从而当可移位元件40处于第二位置时,撞针18和壳体32在凹部54处是可接合的。如图5所示,促动力可以通过撞针18相对于壳体30沿方向25移动而在撞针18和可移位元件40之间传递,以接触可移位元件40并在元件40上(例如,在表面42处)施加力。
图6示出了经历较高载荷条件之后在凹部54处与壳体32接合的撞针18,该较高载荷条件包括足以将可移位元件40移位到第二位置(在非限制性例子中在40a处显示)的促动力。为了清楚,闩锁元件34未在图6(见图7)示出。当在第二位置的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时,可移位元件40可以是在第二位置、与闩锁机构30部分或全部地脱开,或可是在第二位置并处于扭曲或变形状态下,以限定或提供通向凹部54的开口。当撞针18与凹部54接合时,钩状件50可被构造为将撞针18保持在凹部54中,或阻止撞针18从凹部54脱开或移位。
当可移位元件40处于第二位置时,撞针18可部分或全部位于凹部54中,在凹部54处与壳体32接合的方向、大小和构造例如取决于凹部54的构造、或较高载荷条件的大小和方向、或闩锁机构30和撞针18的相对运动或以上情况的组合。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撞针18的栓部分26已经与壳体32在表面52处接触或接合。撞针18可在沿限定出凹部54的周边56的任何点处与壳体32接触或接合,以便与壳体32接合。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的接合提供附加、补充或辅助闩锁力F2,其大小和方向例如随凹部54和/或撞针18的构造、以及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的接合的方向和程度而变化。当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时,促动力的一部分(例如,较高载荷的一部分)可通过壳体32传递或分散。壳体32可被构造为响应促动载荷在凹部54处扭曲,以使促动力的一部分通过壳体32和/或闩锁机构30分散。促动力的一部分可通过壳体32传递到操作性地附连到壳体32或闩锁机构30的构件,在图1所示的非限制性例子中,该构件可以是第一构件或门20。较高载荷条件下,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的接合可增加闩锁系统的闩锁强度,以及在加载事件时可通过将促动载荷的一部分传递到壳体32而减少闩锁元件34或闩锁机构30的其他元件的变形或扭曲的可能性。
在此所述的方法是要提供附加闩锁力,以将第一构件(如图1的非限制性例子为车门20)闩锁到第二构件(如图1所示的非限制性例子为车辆车体12的一部分)。该方法包括将撞针18操作性地附连到第一构件20和第二构件12中的一个,和将闩锁机构30操作性地附连到第一构件20和第二构件12中的另一个。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撞针18通过基板14操作性地附连到车辆车体12的门接口部分,闩锁机构30被示出为操作性附连到门20。该方法还包括提供如本文中前述构造的闩锁机构30,包括处于第一位置的可移位元件40,并将闩锁元件34和撞针18接合以提供闩锁力,以便将第一构件20闩锁到第二构件12。在下一步骤中,可移位元件40可从第一位置移位到第二位置,从而撞针18可进入凹部54中,以便可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撞针18与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以提供附加的闩锁力,来将第一构件20闩锁到第二构件12。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使促动力在撞针18和可移位元件40之间传递,而将可移位元件40从第一位置(见图5中的40)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见图5中的40a),还可包括在撞针18和壳体32在凹部54处接合时,将通过壳体32和操作性地附连到壳体32的构件20、12传递促动力的一部分。
利用车门闩锁系统的例子示出在此所述的闩锁系统、机构和方法。图1-7所示的车门闩锁系统的例子意图是非限制性的。在此所述的闩锁系统和方法可被构造为在车门20和门接口部分12之间提供附加、辅助或补充闩锁力,其中,门接口部分12可以是车辆10的车体的一部分,如前所述,或可以与门20闩锁或密封的另一车门的一部分12。门20和与门20闩锁或密封的其他门可以例如是前侧门、后侧门、后门、货车类型门、铰接门或滑动门,按照这些术语常规的理解。在闩锁系统被构造为在车门和另一车门之间提供辅助或补充闩锁力的情况下,门可以被构造为,例如,货车类型门或其他对开的铰接门,其中,一个门密封到另一门,且在这些门之间没有车体支柱(bodypillar),以封闭出连续的车门开口,例如,没有车门之间的车体柱(诸如中立柱(B-pillar))的门开口。对开铰接门可以是非独立的或独立的。如在此所用的,术语“非独立”是指,在车辆同一侧的具有相对铰接部且在门之间不具有车体支柱的门,从而这些门彼此密封,且从而,第一门(通常是车辆一侧上的一对相对铰接门的前门)必须在第二门(通常是一对侧门的后门)能被打开之前打开,且第二或后门必须随后在第一或前门可关闭之前关闭。如在此所用的,术语“独立”是指可“独立”地打开和关闭的第一和第二门,这意味着不必管另一车门的位置每个门可以打开或关闭,从而每个门可以任何顺序或同时打开或关闭。
此外,可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闩锁系统和方法构造成在被构造为在闩锁到第二构件的任何第一构件之间提供附加、辅助或补充闩锁力,且在较高加载事件中,可能经历高于额定冲击载荷的闩锁系统可能需要附加闩锁力的情况下,此所述的闩锁系统和方法可被用于非车门应用中。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了解本发明所涉及的现有技术的人员可以想到各种用于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实施本发明的替代设计和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闩锁系统,包括:
撞针;和
闩锁机构,包括壳体、闩锁元件和可移位元件,其中:
闩锁元件被构造为可与撞针选择性地接合,从而,闩锁元件和撞针的接合提供闩锁力;
所述壳体限定凹部;
所述可移位元件被构造为能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
其中,在第一位置中,可移位元件防止撞针进入凹部;和
在第二位置中,撞针处于凹部中,从而壳体提供补充闩锁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可移位元件通过在撞针和可移位元件之间传递的促动力而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当撞针和凹部接合时,促动力的一部分通过壳体传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处于第一位置的可移位元件在凹部附近或操作性地附连到闩锁机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可移位元件是非金属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通过操作性地使可移位元件变形,可移位元件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系统,其中,凹部被构造为槽口、凹坑、沟槽、U形件、J形件、L形件、弧形件中的一种。
8.一种用于车辆的门闩锁系统,该车辆包括门和具有门接口部分的车体,该系统包括:
撞针,适于被操作性地连接到门和门接口部分中的一个;
闩锁机构,适于操作性地连接到门和门接口部分中的另一个,闩锁机构包括壳体、闩锁元件和可移位元件,其中:
闩锁元件被构造为能与撞针选择性地接合,从而,闩锁元件和撞针的接合提供闩锁力,以将门操作性地闩锁到门接口部分;
所述壳体限定出凹部;和
所述可移位元件被构造为能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
其中,在第一位置中,可移位元件防止撞针进入凹部;且在第二位置中,可移位元件被操作性地移位,从而撞针处于凹部中,从而壳体提供补充闩锁力,以将门操作性地闩锁到门接口部分。
9.一种提供补充闩锁力而将第一构件闩锁到第二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撞针操作性地附连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一个;
将闩锁机构操作性地附连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的另一个;
其中,闩锁机构包括限定出凹部的壳体、能与撞针选择性地接合的闩锁元件和可移位元件;
其中,可移位元件被构造为能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从而处于第一位置的可移位元件基本防止撞针进入凹部,且从而当可移位元件处于第二位置中时撞针处于凹部中。
将可移位元件设置在第一位置中;
接合闩锁元件和撞针,以提供闩锁力来将第一构件闩锁到第二构件;和
可移位元件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从而撞针处于凹部中,以提供补充闩锁力来将第一构件闩锁到第二构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可移位元件从第一位置操作性地移位到第二位置还包括在撞针和可移位元件之间传递促动力。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2/849,402 | 2010-08-03 | ||
US12/849,402 US8474883B2 (en) | 2010-08-03 | 2010-08-03 | Latching mechanism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45420A true CN102345420A (zh) | 2012-02-08 |
CN102345420B CN102345420B (zh) | 2014-06-25 |
Family
ID=45544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2065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5420B (zh) | 2010-08-03 | 2011-08-03 | 闩锁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474883B2 (zh) |
CN (1) | CN102345420B (zh) |
DE (1) | DE102011108681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6552A (zh) * | 2012-03-08 | 2013-09-18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关闭系统的关节联接构件 |
CN106065745A (zh) * | 2015-04-20 | 2016-11-02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车辆的关闭系统 |
CN107923201A (zh) * | 2015-07-28 | 2018-04-17 | 马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窗、门或类似装置的锁闭件 |
CN110114542A (zh) * | 2016-10-21 | 2019-08-09 | 索斯科公司 | 箱子闩锁 |
CN113027879A (zh) * | 2021-04-16 | 2021-06-25 |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轴头锁紧装置和织机 |
CN113431448A (zh) * | 2016-04-08 | 2021-09-24 | J·P·希瓦利埃 | 用于锁定可移动面板的锁定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75424B1 (ko) * | 2013-12-17 | 2015-12-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도어래치장치 |
US10107483B2 (en) | 2015-12-04 | 2018-10-23 | Kerr Corporation | Headlight |
US11220847B2 (en) * | 2018-08-20 | 2022-01-11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Latch mechanism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1320057C (en) * | 1988-01-14 | 1993-07-13 | David E. Compeau | Compartment panel pull down mechanism |
FR2716229A1 (fr) * | 1994-02-15 | 1995-08-18 | Lpe Sa | Système de déverrouillage d'un pêne d'une serrure montée sur un casier de consigne ou de vestiaire par exemple, et casier équipé d'un tel système. |
US5537848A (en) * | 1994-06-27 | 1996-07-23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Deadbolt locking system |
US5979114A (en) * | 1995-07-12 | 1999-11-09 | Valeo Electrical Systems, Inc. | Electronic control and method for power sliding van door with rear-center-mounted drive |
EP1069269A1 (en) * | 1999-07-16 | 2001-01-17 |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tems (UK) Ltd | Latch mechanis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1320238C (en) * | 1988-03-14 | 1993-07-13 | Shinjiro Yamada | Door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
CA2015445C (en) * | 1989-04-27 | 1998-08-18 | Yoshikazu Hamada |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
US5253906A (en) * | 1992-05-04 | 1993-10-19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Linkage for vehicle door latch |
GB2282843B (en) * | 1993-10-13 | 1996-03-20 | Rockwell Body & Chassis Syst | Latch assembly |
GB2300875B (en) * | 1995-05-13 | 1998-11-04 | Rockwell Body & Chassis Syst | Vehicle door latch assembly |
JPH09228714A (ja) * | 1996-02-23 | 1997-09-02 |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 車両用スライド扉全開保持装置 |
JP3143601B2 (ja) * | 1997-05-16 | 2001-03-07 |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車内鍵忘れ防止装置 |
US6382686B1 (en) * | 1999-07-07 | 2002-05-07 | Mitsui Kinzo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hild-proof mechanism for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
JP3310960B2 (ja) * | 1999-09-21 | 2002-08-05 |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 ダブルアクション機構付車両ドアラッチ装置におけるインサイドロックボタンとロックレバーの連結装置 |
US6866226B2 (en) * | 2001-10-04 | 2005-03-15 | Hartwell Corporation | Pressure responsive blowout latch |
US20060012184A1 (en) * | 2004-07-19 | 2006-01-19 | Kenneth Ottesen | Gaming machine lid/door latch |
US20060208506A1 (en) * | 2005-03-04 | 2006-09-21 | Sidler Inc. | Latching mechanism |
DE102008005273A1 (de) * | 2008-01-19 | 2009-07-23 | Volkswagen Ag | Frontklappensicherheitsschließsystem mit separater Fanghakensteuerung |
-
2010
- 2010-08-03 US US12/849,402 patent/US847488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7-27 DE DE201110108681 patent/DE102011108681A1/de not_active Ceased
- 2011-08-03 CN CN201110220655.6A patent/CN10234542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1320057C (en) * | 1988-01-14 | 1993-07-13 | David E. Compeau | Compartment panel pull down mechanism |
FR2716229A1 (fr) * | 1994-02-15 | 1995-08-18 | Lpe Sa | Système de déverrouillage d'un pêne d'une serrure montée sur un casier de consigne ou de vestiaire par exemple, et casier équipé d'un tel système. |
US5537848A (en) * | 1994-06-27 | 1996-07-23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Deadbolt locking system |
US5979114A (en) * | 1995-07-12 | 1999-11-09 | Valeo Electrical Systems, Inc. | Electronic control and method for power sliding van door with rear-center-mounted drive |
EP1069269A1 (en) * | 1999-07-16 | 2001-01-17 |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tems (UK) Ltd | Latch mechanism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06552B (zh) * | 2012-03-08 | 2016-05-04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关闭系统的关节联接构件 |
CN103306552A (zh) * | 2012-03-08 | 2013-09-18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关闭系统的关节联接构件 |
US10323443B2 (en) | 2015-04-20 | 2019-06-18 | GM Global Technolgy Operations LLC. | Closure system for a vehicle |
CN106065745A (zh) * | 2015-04-20 | 2016-11-02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车辆的关闭系统 |
CN107923201B (zh) * | 2015-07-28 | 2019-12-13 | 马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窗、门或类似装置的锁闭件 |
CN107923201A (zh) * | 2015-07-28 | 2018-04-17 | 马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窗、门或类似装置的锁闭件 |
CN113431448A (zh) * | 2016-04-08 | 2021-09-24 | J·P·希瓦利埃 | 用于锁定可移动面板的锁定系统 |
CN113431448B (zh) * | 2016-04-08 | 2022-06-14 | J·P·希瓦利埃 | 用于锁定可移动面板的锁定系统 |
US11808064B2 (en) | 2016-04-08 | 2023-11-07 | John Phillip Chevalier | Latching systems for latching movable panels |
CN110114542A (zh) * | 2016-10-21 | 2019-08-09 | 索斯科公司 | 箱子闩锁 |
US11585130B2 (en) | 2016-10-21 | 2023-02-21 | Southco, Inc. | Bin latch |
CN113027879A (zh) * | 2021-04-16 | 2021-06-25 |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轴头锁紧装置和织机 |
CN113027879B (zh) * | 2021-04-16 | 2022-11-25 |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轴头锁紧装置和织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032454A1 (en) | 2012-02-09 |
US8474883B2 (en) | 2013-07-02 |
DE102011108681A1 (de) | 2012-05-03 |
CN102345420B (zh) | 2014-06-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45420A (zh) | 闩锁系统 | |
CN102536038B (zh) | 玻璃换位系统和方法 | |
US20170089103A1 (en) | One motor latch assembly with power cinch and power release having soft opening function | |
EP1724421A2 (en) | Power closure latch | |
US8757682B2 (en) |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 |
RU2499116C2 (ru) | Узел боковой двер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CN205445212U (zh) | 车辆用门把手装置 | |
US20160024819A1 (en) | Motor vehicle lock arrangement | |
EP1832701A1 (en) | Latch system | |
CN104169510A (zh) | 汽车门锁 | |
US20060254145A1 (en) | Sliding door for a motor vehicle | |
CN101333894B (zh) | 用于车辆的门闭锁装置 | |
JP4150655B2 (ja) | ドア開閉装置 | |
CN1987028B (zh) | 汽车门锁 | |
CN103502550A (zh) | 机动车门锁 | |
CN102016207A (zh) | 车辆门闩系统 | |
KR20110090962A (ko) | 파킹 로크용 제어 장치 | |
JP2008511488A (ja) | 自動車のフレームレスなサイドウインドウ用のシールストリップ | |
JP4492211B2 (ja) | 車両ドア開放防止構造 | |
CN102159413A (zh) | 门装置和用于门装置的组装方法 | |
CN204715938U (zh) | 车用门锁装置 | |
US6688042B2 (en) | Central lock mechanism | |
US20050099016A1 (en) | Latch apparatus | |
CN107709683A (zh) | 车门闩锁装置 | |
EP1254820A2 (en) | Central lock mechanis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