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18C - 具有只能转动的钩环的按钮荷包锁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只能转动的钩环的按钮荷包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18C
CN1023418C CN89101431A CN89101431A CN1023418C CN 1023418 C CN1023418 C CN 1023418C CN 89101431 A CN89101431 A CN 89101431A CN 89101431 A CN89101431 A CN 89101431A CN 1023418 C CN1023418 C CN 102341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shackle
hole
padlock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89101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35A (zh
Inventor
罗伯特·J·布雷特
朱厄尔·A·泰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CK-R LOCK Inc
Lock R Lock Inc
Original Assignee
LOCK-R LOC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CK-R LOCK Inc filed Critical LOCK-R LOC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9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67/00Padlocks; Details thereof
    • E05B67/06Shackles; Arrangement of the shackle
    • E05B67/08Padlocks with shackles hinged on the case
    • E05B67/10Padlocks with shackles hinged on the case with devices for securing the free end of the shack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37/00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 E05B37/16Permutation or combination locks; Puzzle locks with two or more push or pull knobs, slides, or the lik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40Portable
    • Y10T70/413Padlocks
    • Y10T70/417Combination-controlled
    • Y10T70/422Rigid shackle
    • Y10T70/424Sli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0/00Locks
    • Y10T70/70Operating mechanism
    • Y10T70/7153Combination
    • Y10T70/7181Tumbler type
    • Y10T70/7198Single tumbler set
    • Y10T70/7215Individually set sliding tumblers
    • Y10T70/722Manually operable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Hydrogenated Pyridin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Display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Using Movable Means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 Hooks, Suction Cups, And Attachment By Adhesive Mean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具有一仅能转动的倒“J”形钩环的按钮荷包锁,钩环自由端啮合一套筒,当驱动一插销件时套筒移入锁壳。钩环长端与一闩锁机构啮合,该机构包括插销和钩环套筒。按钮型闭锁机构可锁定和打开闩锁机构,它包括按钮块,其上的诸孔收容诸组合按钮和死销按钮,其上另一与诸按钮孔相交的洞中有弹性件。当按钮向上和下压时弹性件与诸按钮侧的诸弧形槽啮合。各按钮下端能与闭锁板的各槽啮合。压下正确组合的诸按钮可制止或许可闭锁板运动。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只能转动而不是往复动作以开锁的钩环的锁。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荷包锁,它具有只能转动的钩环组件,并可以和任何类型的内部闭锁机构一起组合,最好是和按钮闭锁组件组合。本发明的只转动钩环型荷包锁的优点是结构不复杂,价不贵,零部件较少,组装容易,而且要想强行打开此锁所需的撬锁力要增加4至8倍。
现有技术中已知露在外面的钩环荷包锁所提供的钩环组件需在钩环与锁壳之间往复移动,才能打开荷包锁。一般的这些荷包锁要用一比较复杂的闭锁件结构,以相对于荷包锁体锁住和释放开钩环。这些荷包锁有一倒置的“J”形钩环,当将其释放开时,它就向上移出锁体以完成其相对的往复运动。然后,只有当钩环的短端移离开锁体之后,才能转动而打开此锁,而长端则被夹在闭锁机构中。这些类型的荷包锁统称为往复钩环荷包锁。
在钩环与荷包锁体之间作相对往复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将有关零件结构倒过来,如阿特金森的、1974年9月24日发布的美国专利\No.3837189所公开的那样。阿特金森(Atkinson)结构的荷包锁包括一倒置的“U”形钩环,其一端比另一端短一部分,以及一具有一外壳和一内芯的锁体,两者只能彼此相对移动一有限量。当闭锁机构被驱动至一“打开”位置时,由于外壳向下移动而放开钩环的短端。这样才使钩环可转动而打开。
往复式荷包锁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内部空间有限,不能为钩环的自由端充分提供较深的凹处。由于固定钩环的被夹入端时闭锁机 构中的固有的间隙,钩环常能被拉出一足够大的距离而移离开荷包锁体的上端从而可被转动打开。一旦钩环移离荷包锁体的上表面,就没有任何东西可阻止钩环转动。打开有些荷包锁所需的力小到只要140磅,许多中学男青年用手可轻易地拉开这种锁。
许多现行的荷包锁的另一缺点是使用转动字盘。在黑暗中或许多视力有缺陷的人不能使用转动字盘,即使在白天,很灵巧而视力正常的人要打开这样的锁也很费劲。此外,转动字盘操作很慢,需要较高的精确度以使字盘符号对准标记,除非最贵的锁,它的调节位置一般是很不精确的。
使用钥匙锁也有一些缺点。随身带钥匙很不方便,而且容易丢失或被窃。大多数人宁愿在脑子里记住一个号码或字码而不愿在钥匙圈上多加一把钥匙。
Cheng的美国专利(No.4751830,发布于1988年6月21日)中所述的按钮锁比起转动字盘锁及钥匙锁来有明显的优点。按钮锁的可靠的动作使操作快速、简易而精确。这种锁具有转动字盘锁的防撬的优点,因为它是号码(字码)锁,而且在黑暗中,或者失明或身体有缺陷的人也能开这种锁。但现行的按钮荷包锁有一个缺点:这种荷包锁所需的内部零件的数量很多,装配起来很复杂。另一缺点是:由于暴露出在外面的钩环往复荷包锁中的固有的间隙量,所以用一小小的撬力就可将荷包锁打开。
因此,人们需要有一种牢固的荷包锁,对它的要求是:易操作,组装方便因而人工费较低,结构简单而不产生过大的间隙,不至于因一个小的撬力就被打开。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进而简化的锁,这种锁比传统的往复运动的钩环锁更牢固,且制造和操作都很容易。
按照本发明的只转动的钩环锁,由于取消了往复闭锁机构中固有的过大的间隙,所以只能转动的钩环锁比传统的锁能经受较大的 撬锁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可往复的圆柱体套筒由一开锁闩操作,以可释放地啮合钩环的自由端,而该开锁闩的构造使得在很大的力的作用下它才断开从而防止被撬开。
还提供一种改进的按钮闭锁组件,它的制造和组装简单,并能方便选择涉及单个按钮或多个按钮的多种组合。
改进的按钮组合闭锁机构,可用本发明的只转动钩环和闩锁组件,或可与任一种较传统的往复钩环型机构一起使用。
改进的按钮闭锁机构可与辅助万能钥匙型闭锁机构一起使用。
改进的按钮闭锁机构包括一简单的按钮座,该按钮座上有可容纳两种类型的按钮的按钮孔,而按钮靠一横向(相交且)啮合诸按钮的简单的弹性构件可靠地保持于一向上或压下的位置内。
提供有两种专用的按钮,即一组合型按钮和一死销型按钮,这些按钮特别适用于按钮闭锁机构。
本发明以操作组合方式构成一按钮荷包锁,它有一锁壳,一通常为倒置的“J”型的钩环,一包括有一开锁闩和一淬硬的套筒的可往复的钩环闩锁组件和一闭锁机构。钩环只能枢轴转动,故称之为只旋转钩环,该钩环的自由端被容纳地配(啮)合于套筒,当驱动一开锁闩构件穿过锁壳,最好穿过正面的一个孔时,套筒即可往复运动进入到荷包锁体壳中。倒置的“J”形钩环有一夹入荷包锁体内的长端,在锁体内它啮合于一包括开锁闩和钩环套筒构件的闩锁机构。开锁闩最好是脱开式保险结构,套筒则可转动。可采用有选择地锁住和打开闩锁机构的任一种所需的闭锁机构。
较好的闭锁机构是按钮型的,它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用于容纳和保持住两种类型的按钮的孔的按钮座部件,一个或多个组合销按钮(A型按钮)和称为死销按钮(B型按钮)的配合按钮。按钮座部件中的一横向孔与诸按钮孔横向相交,并在其中容纳一与诸按钮 的侧面的诸弧形槽啮合的弹性构件,以将诸按钮保持于一向上位置或一压下位置上。诸按钮在邻近其下端处的形状设计得可与闭锁板中的诸槽啮合,这些槽上有着加大的弧形去除部分(孔),这些部分与锁和按钮块的面上的诸孔对准。诸按钮上带有相邻的阻止直径部分和通过直径部分,当压下诸正确的组合按钮时,上述阻止部分和通过直径部分能阻止或允许闭锁板往复运动。
预先选择好组合销A型按钮在按钮座上的孔中的位置,就能容易地改变组合。死销B型按钮有一选择的基底直径部分,当将其按下到带槽的闭锁板中时,能防止钩环闩锁组件移动。当下压组合A型按钮时,它提供带槽闭锁板以足够的间隙,使闩锁组件可往复运动,从而释放钩环。为了驱动开锁闩以打开荷包锁,使用者应只按下诸A型组合按钮,而不要压下B型死销按钮。诸按钮的组合最好无顺序关系。这样就减小了整个闭锁机构的复杂性,并减少了记忆-特定组合号顺序的要求。
一钩环止动(保持)销防止了垂直往复移动和钩环中的间隙。即使小偷锯断了套筒,一钩环枢转锁销还是能防止钩环转到打开位置。
本发明的原理进一步说明于诸附图中,其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锁的分解透视图,图中示出了诸零件的相互关系;
图2是去掉面板后的正视图,表示处于锁住位置时锁的内部机构;
图3是去掉面板后的本发明的锁的正视图,表示未锁住位置,显示出闩锁组件的往复动作和钩环的转动动作;
图4和5是一对纵向部分剖视图(按钮未剖画),表示诸按钮锁住和打开荷包锁内部闭锁机构的功能;
图4是沿图3中“4-4”线的剖视图,表示以正确的组合驱动 诸按钮从而打开锁的情况;
图5是沿图2中“5-5”线的剖视图,表示以错误的组合压下的诸按钮,这样,锁就打不开;
图6至8是一系列分别沿图2中的“6-6”、“7-7”和\“8-8”线的横剖视图(按钮未剖画),表示两种类型按钮的操作;
图6是沿图2中“6-6”线的剖视图,表示两种类型的按钮,即组合按钮A和死销B按钮,均处于向上的位置,这样锁就不能打开;
图7是沿图2中“7-7”线的横剖视图,表示组合按钮A处于压下位置,是正确组合,因此锁可以打开;
图8是沿图2中“8-8”线的横剖视图,表示死销被压下而组合销未压下,这是一个错误的组合,因此锁不能被打开;
图9是沿图3中“9-9”线的部分横向顶剖视图,表示枢转锁销的两种操作方式;
图10是沿图12中“10-10”线的剖视图,以部分剖面表示已装入到锁闩块中的一可转动套筒的外形;
图11A和11B是两种类型按钮的正视图,图11A表示A型组合按钮,图11B表示死销B按钮;和
图12是荷包锁面的部分正视图,表示插销和编号的按钮孔。
下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原理并不限于所作的描述。本描述将使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用来实施和使用本发明,描述中介绍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以及对本发明的修改、变化,替换方案及其使用,包括我们目前认为实施本发明的最好方式。
图1用分解的透视图表示了本发明的按钮荷包锁,它包括一锁壳2,一倒置的“J”型钩环3,一闩锁组件4和一面板5。锁壳可具任何形状,但最好是矩形,它包括一后板6,相互间隔开的侧壁7和8, 一底壁9和一顶壁10。诸壁相对于后板直立。诸壁可以和后板连成整体,也可以利用任何方便的紧固手段将这些壁固定在后板上。
尽管在附图中将按钮荷包锁表示为有10只按钮,但可以理解,只要合适,任何数量的按钮都是可以的。通常,所提供的按钮数愈多,可用的组合数也就愈多。因此,如需要较多组合数(号码或字码数),则可以增加按钮数。此外,图中按钮排列成平行的两排,但按钮也可排成一排或多排,或可按任何类型的方式或图形排列,如排成圆形或三角形之类,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目前我们认为最好的实例中,是有10只按钮的荷包锁,排成两排,每排5只,锁壳2的后板6上有一系列孔11,诸按钮销12的端部穿过这些孔。顶壁10上设有孔13,闩锁组件4的套筒14穿过此孔可往复移动。沿横向与孔13横向间隔开且在同一平面内对齐的是一位于顶壁10上的孔15,该孔容纳“J”形钩环3的长夹入端16。锁壳上设有一上方轴颈块17,轴颈块17包括一孔,该孔对准顶壁10上的孔15并成为孔15的延续部分。锁壳2还设有一下方轴颈块18,其上有一孔19,它的轴线与穿过顶壁10和锁壳上的上方轴颈块17的孔15的轴线吻合。容纳地啮合“J”形钩环的夹入端16的压簧20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
继续看图1。闩锁组件4包括一锁闩块25,其上另行连结或整体地连结一闭锁板26,一用于可手动推动的构件如突出的开锁闩(break-away    thumb    latch)27和一套筒14。锁闩块在其近侧边处设有一孔28,该孔沿轴向与孔15和19相配合(对准)以容纳“J”形钩环的夹入端16。组装好以后,从图2和3可最清楚地看到,闩锁组件4的套筒14穿进锁壳的顶壁10上的孔13并装在孔13中。另外,上方轴颈块17上的孔15、锁闩块25上的孔28和下方轴颈块18上的孔19,均沿轴向与装在它们之中的“J”形钩环的夹入端16对准。压簧20介于锁闩块25的下表面29与下方轴颈块18的上表面30之 间。这在图2和3中看得最清楚。
在钩环3的夹入端16插进轴颈块17和18之后,将钩环止动(保持)销31靠螺纹拧到或压配到下方轴颈块18上的孔32中。从图2和3可很清楚地看出,钩环止动(保持)销31与钩环中的槽33啮合,这样,可防止钩环从锁中被拉出。最好,钩环槽33设于钩环的夹入部分16的端部的邻近处,以与下方轴颈块18上的孔32中的钩环止动(保持)销31相啮合。这样可提高钩环3的强度,因为在这样情况下,给钩环施加一弯矩的机会,要比位于上方轴颈块17中,槽33啮合钩环止动(保持)销31时少。槽和销的尺寸,要使钩环枢轴转动起来不受约束,而槽要足够深,钩环止动(保持)销的直径要足够大,这样,除非完全破坏锁不能靠使钩环止动销变形而将钩环从锁体中拉出。最好,钩环止动(保持)销和钩环槽33的表面淬硬以提高锁的强度。方便而有利的是,将一塑料套圈34(见图2和3)安放在邻近顶板10处;以将板10中的孔15密封住。做这事最方便的办法是将套圈34从钩环3的短的自由端35套滑到位置上。
闩锁组件4的闭锁板26有一系列孔36,当荷包锁处于闭锁位置时,孔36沿其轴向对准后板6上的孔11和按钮座45和锁壳2的面板5上的孔46。每一排孔互相有一连续槽37将它们连起来,槽的宽度小于孔36的直径。该长槽延伸的长度超过最上方的孔,超过量即为闩锁组件4所需的垂直往复移动的移动量。最好,如图1和6最清楚地表示的那样,闭锁板26可包含一侧边38和肋39,40。确定侧边和诸肋的尺寸时要使它们离开后板6一定的垂直空间,并能提供沿那里滑动的导承。
面板5固定到一块具有在本例中为10只按钮容纳孔46的按钮座45上,或与该按钮座45作为一整体做成,这些孔46沿轴向与后板6上的诸孔11对准。此外,按钮座45含有一横向的孔47,该孔容纳一按钮制动(保持)件48。横向孔47与每只按钮孔46横向相 交,如图6-8所示。按钮制动(保持)件可为任一种弹性材料,它能保持地啮合按钮的侧面,这在下面要较详细地描述。最好,它是一橡胶杆或塑料弹性杆,但也可用任一种其它材料,如一金属弹簧。在最佳实施例中,按钮制动(保持)件是一实心氯丁橡胶棒,其尺寸定得正好与孔47相配合。
提供的按钮12有两种不同类型,即所谓A和B按钮。如图1和11所示,按钮上有多个沿其轴向长度间隔分布的直角切割的和半圆的槽,其功能将在下面结合图4-8和11作较详细地描述。
将诸按钮推入到诸孔46中,就简单地把它们装配到面板上的按钮座45上了。氯丁橡胶按钮制动(保持)件48与半圆槽65或66之一啮合,在锁装配时,该棒将销子定在位置上。
为了装配锁,要如上述将闩锁组件4插入锁壳2,同时使套筒14穿过顶壁10上的孔13。此后,将弹簧20装到位,再使“J”形钩环的夹入端16穿过孔15、28,再穿过弹簧20的开口的中心孔,最后插入到下方轴颈块18上的孔19中。然后,将钩环止动(保持)销31压入其容纳孔32,这样,钩环就被置于锁中的操作位置上。然后,钩环转过90°,再将枢轴锁销50压配到钩环的夹入端16上的孔51中。枢轴锁销50的功能清晰地显示在图2、3和9中。该销50、孔51和槽53的圆弧最好加以表面淬硬处理,以使锁更为可靠。
从图9可清晰地看到,当闩锁组件4处于其上方锁定(闩锁)位置时,锁闩块25的一表面52上的槽53就容纳了枢轴锁销50。这样,能防止在窃贼除掉套筒14,例如从锁闩块25上将衬套14锯断(套筒14从顶壁10伸出)时,通过旋转钩环将锁打开。套筒14及整个钩环都是经过表面淬硬处理的。尽管可能性不大,将套筒14除掉后,由于表面淬硬的枢轴锁销50陷于槽53中可以防止钩环转动,所以钩环还是不能转动。这从图2也能看出。那么,当使闩锁组件4 向下运动而打开锁时,销50就从槽53中脱出,钩环就能转动。由于在锁闩块25的面52上只有一条槽,延伸超出钩环16的外边的销子50部分(见图9)能倚在锁闩块25的上表面52上,这就能将开锁闩保持于向下释放(打开)位置。当钩环处于打开位置时,这样就能防止锁锁上。
装配再继续下去,就将面板5(包括插在按钮座45上的孔47中的按钮制动(保持)件48及位于孔46中的按钮12)盖到闩锁组件4上,按钮穿过闭锁板26上的诸孔36,然后再穿过后板上的诸孔11。为了完成组装工作,还要将一只或多只销55压配入面板5上的诸孔56中,然后再穿入沿着锁壳2的诸角边的相应对准的诸眼57中。另一种压配合方法,是通过加合适的永久性的(不再取下的)紧固手段,如用单向螺钉、无头螺钉、点焊、防松螺栓等将面板5固定。在图1-3中,面板5固定到锁壳2的顶部上,而在图4-10和12中则采用另一种方式,即面板5是嵌入锁壳2中的。
面板还包括一挖掉部分或缺口58,开锁闩27就置于该缺口中,它的垂直长度足以使插销能从其上方的锁定位置移到其下方的打开位置。图2-8和12最清晰地表示出锁的操作。图2,3是面板5除去后锁的正视图,用以表示闩锁组件4的操作。图2表示闩锁组件4处于其最上的位置,最上位相当于锁定位置,此时的“J”形钩环的短的自由端35插在套筒14之中。由于钩环制动(保持)销31在位置上,所以钩环就不能向上运动从套筒14脱出。由于诸按钮锁住了处于其最上位置上的闭锁板26(下面将参照图4至图8对它作较详细的描述),则闩锁组件4不能向下运动将钩环从套筒14中松开。此外,钩环也不能转动,这是因为枢轴锁销50与锁闩块25上表面52中的槽53相啮合的缘故。
图3表示了闩锁组件沿如箭头A所示的方向向下运动的情况。这是靠用姆指压在开锁闩27的上表面来实现的。如将正确组合的诸 按钮压下,就可松开闭锁板26,使其沿如箭头B所示方向向下运动,这就使套筒14通过孔13缩回到锁壳2的内部中。这样,就使销50从它的槽53脱开,使钩环能沿如图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绕着夹入端的轴线转动。在打开后钩环的最初位置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而全打开的位置如实线所示。请注意在钩环3的自由端与顶板10的顶面之间的间隙是很小的。
如要重新锁上锁,只要使钩环转回到图3中虚线所示的位置上,然后松开开锁闩27上的压力弹簧20就将锁闩块25推向上,使闭锁板26退回到锁定位置,如图2中箭头D所示。然后,诸按钮返回到它们两种中性位置的任一种上,这样就完成了闭锁。上述“中性”按钮位置,是指所有按钮处于向上位置,或所有按钮均被按下的位置。当诸按钮处于向上位置时,A钮和B钮的下端基本上和后板6的背面齐平。当诸按钮均被按下时,锁定按钮的最高端基本上和面板5的外表面60齐平。
现在看图11。图11A和11B表示不同的两种按钮,图11A中的是组合销A型按钮,图11B中表示的是死销B型按钮。如图12所示,按钮孔和置于它们之中的诸按钮均可以编有数字。在所示的例子中,按钮/按钮孔是顺序编号的,沿左面第一例从上到下为1-5,右面从上到下为6-0(10)。为了形成组合1-3-7-9,将图11A中的组合销A型按钮中的四只A型按钮插入到相应的孔1,3,7和9中。然后,将死销B型按钮放到其余的孔2,4,5,6,8和0(10)中。这样就提供了4按钮组合。只要简单地使用三只A型按钮,组合就可以改变为3按钮组合,将三只如图11A所示的组合销A型按钮放到为正确的组合选取的三个适合的孔中,而将七只死销B型按钮放于其余的诸孔中。
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锁中,揿压诸按钮的顺序是无关宏旨的。可按任意顺序揿压诸按钮。例如,在上述4按钮组合的情况下, 可按照这四个数的所有组合,即1-3-7-9,或7-3-1-9,或9-3-1-7等4个数的各种组合的顺序揿压四按钮。
从图2和4-8可看出,诸按钮12的外径略小于诸按钮孔46和按钮座45的直径。现参看图11A和11B。“行程”,即诸按钮在锁壳中向上和向下(进和出)的距离,是由两种类型按钮,即图11A和11B所示的组合销A型按钮和死销B型按钮上的台肩70和72限制的。从图11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此也称之为“销子”的两种类型的按钮的排列取向是唯一的,即顶端68的直径大于底端69的直径。如图4-8所示,每只销只允许上下垂直移动一有限距离。面板5上的、如图12所示的诸按钮孔22的直径只允许诸销子的顶端68从中通过。垂直向上的运动利用上方台肩72与面板5的内表面73接触加以防止。类似地,后板6上的诸孔11的直径也只能让销子的底端69通过。孔11对销子12的较粗的上端68来说是太小了,所以销子不可能误装到锁中。另外,利用下台肩70与后板6的内表面71接触而防止销子进一步沿垂直方向向下运动。
从图11可清楚地看出,每根销有一上方弧形槽65和一下方弧形槽66。在每只销子的下方弧形槽下,有两个不同的直径部分,它们是由在每只销子的下部底端69之上直角切割的切口形成的。
图11A的组合销有一位于下方半圆槽66和通过直径75之间的台肩67,在通过直径75之后紧接的是一与台肩67外径相等的阻止直径74,也就是说,槽75被一较大的部分74与小端69隔开。图11B所示是一死销,它有一位于下方环形槽66与通过直径75之间的阻止直径76。死销的阻止直径76的轴向长度(高度)等于台肩67和组合销的通过直径75的高度之和。孔销的通过直径75的高度,与组合销的通过直径75和阻止直径74两者的高度基本相等。还要注意的是,两对通过直径部分在位置上是彼此相反的。在组合销中,通过直径部分是位于阻止部分之上,而在死销中是位于下方。
图4和5是分别沿图2中“5-5”线和图3中“4-4”线的纵向部分剖视图(按钮没有剖画)。图中所示的是每排4只按钮而不是如图2和3所示的每排5只按钮。当所有组合销被压下而无一死销压下时,闭锁板26才能移动。图4的四只按钮中,两只组合销被压下,两只死销未压下,开锁闩27被驱动而使锁闩块25和闭锁板26移向打开位置。套筒14缩到锁壳中,由此放开了钩环3的短自由端。图5表示,当一死销被压下(图5中左起第二只按钮),和/或组合销未压下(图5中最左或最右侧的按钮)时,是如何防止闭锁板26运动的。压下的死销的阻止直径76有效地诸住了它藉以通过的闭锁板孔36,阻止了连续槽通过压下的死销。请注意两个未压下的组合销,它们的与相应的闭锁板孔36对准的阻止直径76也阻止了闭锁板的移动。
现在参看图6-8。这些图是一系列沿着图2中的“6-6”,“7-7”和“8-8”线的横剖视图,表示了按钮制动(保持)件48的功能和按钮块25中的两种按钮的可靠动作。最好,按钮制动(保持)件是一坚固耐磨的弹性体,如具有60至90硬度计范围的氯丁橡胶或尿脘人造橡胶弹性体。图6表示两种未压下的按钮,它们的下方弧形槽66与按钮制动(保持)件48啮合。图7表示压下的组合销,该销通过了按钮制动(保持)件48而进入到一固定的第二压下位置,在此,上方弧形槽65现与按钮制动(保持)件啮合。注意由于与后板6的内表面71啮合的阻止直径74的挡肩70的阻止,压下的组合销不能进一步通过按钮制动(保持)件45而超过上方弧形槽65。图8是对图7的互补视图,其中死销被压下,其上方弧形槽65与按钮制动(保持)件48相啮合。由于通过直径部分75的挡肩70与后板6的内表面啮合,所以,阻止了该死销进一步向下移动。
从图7的剖视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当组合销处于被压下位置时,其通过直径部分75和以部分剖视图表示的连续槽37及闭锁板 孔36排成一直线。还可看出:当死销未被压下时,相应于死销上的那个通过直径部分75和连续槽37及闭锁板孔36排成一直线。图7中的一个重要之点是:沿着死销的通过直径部分75和组合销的阻止直径部分74、通过直径部分75沿垂直轴的长度是相等的,并且略小于边38、肋39和40的高度以及表示闭锁板孔11的深度的距离。这些相对的长度规格,是让闭锁板26滑过被压下的组合销的通过直径部分75和阻止直径部分74所必需的。相应的,闭锁板26将滑过未被压下的死销的通过直径部分75。
图10是一轴颈旋转套筒79,它是卡住钩环3的短自由端35的另一种方法,用以取代图2所示的固定套筒14。能旋转的套筒对阻止撬锁特别有用。为了便于闭合,一定的游隙是需要的。用了可旋转的套筒后,要锯掉套筒就十分困难,因为当锯子往复运动时,套筒会随之旋转。要实现这种旋转,可利用一滚珠轴承装置80或其它简单的支承表面,滚珠轴承或支承表面围绕轴颈旋转套筒79,该套筒被一装在锁闩块25的最上方部分中的轴承圈82和轴颈旋转套筒79的外表面83所约束。
图10还示出了轴颈旋转套筒79的法兰85的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其中上面部分是利用一有凹槽的台肩84固定到锁闩块25上,而下面部分是靠一固定(保持)板81固定的。该固定(保持)板可用任何合适的紧固件86,如机器螺钉、压配合销之类,固定到锁闩块之上。
应该理解的是,任何一个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按照本发明的精神,可在本发明范围内作各种修改。例如,本文公开的按钮闭锁机构可与种种不同钩环和种种不同钩环销结合使用,如与往复式钩环结合使用,锁壳的类型和形状也可以多种多样,例如圆形、正方形、正六面体形和矩形等。反过来,只转动的钩环和/或带有套筒的往复闩锁组件可单独使用,或者和多种闭锁机构,如转动字盘锁、 圆柱形字盘(公文包型)锁、钥匙锁,或其它各种按钮机构一起使用。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发明,只要为现有技术所许可,尽可能宽地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如需要的话,加上说明书所述的范围所限定。

Claims (19)

1、一种具有一锁定状态和一打开状态的荷包锁包括:
a)一锁壳(2),它有一正面(5),一与所述正面(5)间隔开的后面(6)和至少一位于所述正面(5)与后面(6)之间以组成所述锁壳(2)的周边壁的壁(7,8,9,10),所述诸面(5,6)和所述壁(7,8,9,10)在所述锁壳(2)中形成一容积,所述周边壁有至少一穿过该壁的第一孔(15)和一第二孔(13);
b)一倒“J”形的钩环(3),它有一圆柱形的第一端部(16)和一第二端部(35),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由一中间部分相连结;
i)所述钩环(3)的设置是使所述第一端部(16)通过所述周边壁第一孔(15)装入所述锁壳(2)容积中,并至少部分地绕着所述第一圆柱状端部(16)旋转;
ii)所述中间部分在所述锁定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时均置于所述锁壳(2)之外;
c)一往复运动闩锁组件(4),它设置在所述锁壳(2)中并具有收容所述钩环(3)用的装置(14);
d)一装置,用于可选择地锁定所述闩锁组件(4)以防止转动释放所述钩环(3),并提供所述锁定状态和所述打开状态,以便当可选择地释放所述闩锁组件(4)时,所述闩锁组件(4)可往复驱动以释放所述钩环(3);
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环(3)的所述第一端部是一被夹入部(16),它装在所述锁壳(2)中可转动;所述第二端部是一自由端部(35),它在所述锁定状态和打开状态时均置于所述锁壳(2)之外;所述闩锁组件(4)和收容装置(14)沿平行于钩环自由端部(35)的方向往复运动;以及,所述往复运动闩锁组件(4)的所述收容装置(14)收容位于所述周边壁外的所述钩环(3)的自由端部(35),所述收容装置(14)在所述周边壁上的所述第二孔(13)中往复运动,使所述闩锁组件(4)往复运动以释放所述钩环(3),致使所述收容装置(14)从位于所述周边壁外的所述钩环(3)旋转,所述钩环(3)至少能部分地绕着所述钩环(3)自由端(35)脱出,以只允许所述钩环(3)的被夹入的圆柱状端部(16)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
a)所述钩环(3)邻近所述自由端(35)处是均匀的圆柱体状;和
b)所述钩环自由端(35)收容装置包括-淬硬的套筒(14),其横截面为一环,其内径足以容纳所述钩环自由端(35)并能使两者之间间隙最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4)是可绕其纵轴线转动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4)包括一设置于上方开口端的腔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组件(4)包括手动往复驱动所述闩锁组件(4)用的装置(2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包括一伸出所述锁壳(2)上的所述缺口(58)的开锁闩(2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驱动装置(27)有一预调的脱开位置,以在施加一大力时能使它脱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a)一枢轴锁销(50),它装在所述钩环(3)上并从邻近所述钩环夹入端(16)附近的表面上突出;
b)一可收容所述钩环(3)上的枢轴锁销(50)的槽(51),以利用所述销(50)啮合于所述槽(51)而阻止所述钩环(3)转动,所述闭锁装置在往复运动时,从所述槽(51)中释放所述销(50),以在合适地打开所述选择闭锁装置后,允许所述钩环(3)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
a)所述钩环(3)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夹入端(16)上的环形槽(33);和所述钩环(3)包括;
b)一固定到所述锁壳(2)上的钩环制动销(31),它与所述钩环夹入端(16)上的环形槽(33)啮合以使所述钩环(3)只能转动且阻止所述钩环(3)从所述壳体(2)中被拉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选择地锁定所述闩锁组件(4)并提供所述闭锁状态和打开状态的装置,包括一按钮闭锁机构,该闭锁机构有一当驱动一只或多只按钮(12)时可释放所述钩环(3)用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选择地锁定所述闩锁组件(4)并提供所述闭锁状态和打开状态的装置,包括一设置于所述锁壳(2)中的钥匙控制的圆柱体组件,并可用一钥匙打开所述钩环(3)。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
a)所述的、用于选择地锁定所述闩锁组件(4)并提供所述闭锁状态和打开状态的装置,包括一按钮(12)组合组件,它有一当驱动一只或多只按钮(12)时可释放所述钩环(3)的装置。
b)一设置于所述锁壳(2)中的辅助钥匙控制的圆柱体组件,当可由操作一钥匙使所述圆柱体组件转动时,它可释放所述钩环(3)而与所述按钮(12)组件无关。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按钮(12)闭锁机构一起操作的有:
a)多个按钮(12);
b)一按钮座(45),它有:
ⅰ)一在其上的纵向洞(47);
ⅱ)多个按钮孔(46),这些孔与所述纵向洞(47)互成横向,它们基本上等距离地位于所述洞(47)的每一侧,并与所述壳体(2)上的诸孔(11)对准;
ⅲ)所述诸按钮孔(46)适于单个地收容和保持每一只所述按钮(12)于每只所述按钮孔(46)中,和
ⅳ)至少有所述洞(47)的一部分与每只所述按钮孔(46)相交;
c)一置于所述纵向洞(47)中的弹性件(48),它与置于所述诸按钮孔(46)中的诸按钮(12)啮合,以将所述诸按钮(12)保持于多个预先选定的位置上和通过施加于所述按钮(12)上的压力使它们从一闭锁位置移动到一开锁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按钮(12)闭锁机构一起操作的有:
a)多个按钮(12);
b)一按钮座(45),它有:
ⅰ)一在其上的纵向洞(47);
ⅱ)多个按钮孔(46),这些孔与所述纵向洞(47)互成横向,它们基本上等距离地位于所述洞(47)的每一侧,并与所述壳体(2)上的诸孔(11)对准;
ⅲ)所述诸按钮孔(46)适于单个地收容和保持每一只所述按钮(12)于每只所述按钮孔(46)中,和
ⅳ)至少有所述洞(47)的一部分与每只所述按钮孔(46)相交;
c)一置于所述纵向洞(47)中的弹性件(48),它与置于所述诸按钮孔(46)中的诸按钮(12)啮合,以将所述诸按钮(12)保持于多个预先选定的位置上和通过施加于所述按钮(12)上的压力使它们从一闭锁位置移动到一开锁位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
每只所述按钮(12)有一向上位置和一压下位置,并通过与所述弹性件(48)的啮合可将按钮(12)保持于所述两个位置中的每一个上。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
a)所述诸按钮(12)包括通常为长的圆柱体构件,它具有一与所述按钮孔(46)的轴线对准的纵轴线,每只按钮(12)包括:
ⅰ)具有一第一直径(68)的顶端部;
ⅱ)具有一不同于所述第一直径(68)的一第二直径的底端部(69),这样,当诸按钮(12)装到所述按钮座(45)中后,只具有唯一的操作方向;
ⅲ)两个位于所述顶端部与所述底端部之间的环形槽(65,66);
ⅳ)一构成阻止直径(74)的放大部分和一构成通过直径(75)的减小部分,它邻近所述底端部(69);
ⅴ)所述通过直径部分(75)和阻止直径部分(74)彼此相邻设置,并位于所述环形槽与其中一所述端部之间;
b)通过与所述弹性构件(48)的啮合,所述环形槽(65,66)能将所述按钮(12)保持于所述两个位置中的一个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荷包锁,其特征在于,每所述两个具有弧形横截面的环形槽(65,66),所述弧形槽(65,66)彼此相邻,这样,在两弧形槽之间有一中间凸出边,所述其中一个槽对应于所述“压下”按钮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直径部分(75)小于所述阻止直径部分(74),所述两部分(75,74)彼此相邻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荷包锁,其特征在于:
a)所述闩锁组件(4)包括一闭锁板构件(26),它设置得与闩锁组件(4)一起在一闭锁位置与一开锁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所述闭锁板构件(26)包括多个与诸所述按钮孔(46)对准的孔(36),其直径足以为所述按钮阻止直径部分(74)通过它时留出所需的间隙,所述闭锁板(26)上的所述诸孔(36)由至少一个槽(37)连通,该槽(37)的宽度小于所述阻止部分(74)但足以为所述按钮(12)通过直径部分(75)通过它时留出所需的间隙;
b)至少一个所述按钮(12)是一组合销按钮(A)结构形状的按钮,其中:
ⅰ)所述组合锁按钮(A)的通过直径部分(75)设置于所述最低的圆弧形槽(66)及所述阻止直径部分(74)之间;
ⅱ)当所述组合锁按钮(A)置于所述按钮座(45)中且伸进所述闭锁板(26)上的诸所述孔(36)后,当所述组合锁按钮(A)处于所述被压下位置时,允许所述闭锁板(26)往复运动,而当组合销按钮(A)处于抬上位置时,可阻止所述闭锁板(26)往复运动;以及
c)至少另一所述按钮是一死锁按钮(B)结构形状的按钮,其中:
ⅰ)所述死销按钮(B)的通过直径部分(75)设置于所述阻止直径部分(76)与所述按钮端部(69)之间;
ⅱ)当所述死销按钮(B)置于所述按钮座(45)中且伸进所述闭锁板(26)上的诸所述孔(36)后,当所述死销按钮(B)处于所述上抬位置时,允许所述闭锁板(26)往复运动,而当所述死销按钮(B)处于所述被压下位置时,可阻止所述闭锁板(26)往复运动。
CN89101431A 1988-07-18 1989-03-13 具有只能转动的钩环的按钮荷包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20,586 1988-07-18
US07/220,586 US4862714A (en) 1988-07-18 1988-07-18 Push-button padlocks having swivel-only shack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35A CN1039635A (zh) 1990-02-14
CN1023418C true CN1023418C (zh) 1994-01-05

Family

ID=22824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91014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18C (zh) 1988-07-18 1989-03-13 具有只能转动的钩环的按钮荷包锁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4862714A (zh)
EP (1) EP0362115B1 (zh)
JP (1) JP2785043B2 (zh)
KR (1) KR0137464B1 (zh)
CN (1) CN1023418C (zh)
AT (1) ATE102285T1 (zh)
AU (1) AU614398B2 (zh)
BR (1) BR8903504A (zh)
CA (1) CA1337157C (zh)
DE (1) DE68913413T2 (zh)
DK (1) DK343589A (zh)
ES (1) ES2050272T3 (zh)
IN (1) IN171916B (zh)
MX (1) MX165673B (zh)
NO (1) NO302966B1 (zh)
NZ (1) NZ22997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2228A (en) * 1988-07-18 1990-08-28 Lock-R-Lock, Inc. Push-button padlocks having swivel-only shackles
US5899098A (en) * 1996-01-11 1999-05-04 Carter; Robert L. Tamper resistant combination lock
US5640860A (en) * 1996-01-11 1997-06-24 Carter; Robert L. Tamper resistant combination lock
US6119493A (en) * 1996-01-11 2000-09-19 Carter; Robert L. Tamper resistant combination lock
US6170565B1 (en) 1996-12-04 2001-01-09 Zexel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DE19736935C2 (de) * 1997-08-25 2000-08-10 Hermann Uihlein Drucktastenkombinationsschloß
US6718803B2 (en) * 2002-05-06 2004-04-13 Knollan Ltd. Combination lock
US7434426B2 (en) 2003-05-16 2008-10-14 Stanton Concepts Inc. Multiple function lock
US7424812B2 (en) 2003-05-16 2008-09-16 Stanton Concepts Inc. Multiple function lock
JP2005221127A (ja) * 2004-02-04 2005-08-18 Calsonic Kansei Corp 熱交換器のコア部構造
US7100937B2 (en) * 2004-02-12 2006-09-05 Larry Ross Hogan Locking device for gooseneck trailers
US7694542B2 (en) 2004-07-22 2010-04-13 Stanton Concepts Inc. Tool operated combination lock
US7712342B2 (en) 2004-07-22 2010-05-11 Stanton Concepts Inc. Tool operated combination lock
US7574880B2 (en) * 2007-07-12 2009-08-18 Kai-Lang Yang Key lock structure
DE102015116982A1 (de) * 2015-10-06 2017-04-06 ABUS August Bremicker Söhne KG Halterung für ein Bügelschloss
CN112796590B (zh) * 2020-12-29 2022-03-29 东莞市怡丰锁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暴力开启的锁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6528A (en) * 1878-07-30 Improvement in padlocks
DE353471C (de) * 1922-05-18 Andor Tarjan Vorhaengeschloss
US880932A (en) * 1907-03-04 1908-03-03 Herbert Swoggers Padlock.
US1222082A (en) * 1914-04-27 1917-04-10 Eugene Maurice Octave Descalles Permutation-padlock.
US1618841A (en) * 1926-05-18 1927-02-22 Mcmenamin Joseph Keyless lock
US1835317A (en) * 1931-01-17 1931-12-08 Slaymaker Lock Company Finger operable padlock
US3837189A (en) * 1973-07-13 1974-09-24 Long Mfg Co Inc Padlock construction
US4176533A (en) * 1975-12-10 1979-12-04 Nordendale Paul A Wall safe lock
DE2810756A1 (de) * 1977-03-14 1978-09-21 Viro Innocenti Spa Vorhaengeschloss
JPS58168766A (ja) * 1982-03-30 1983-10-05 国産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南京錠のプツシユボタン装置
US4660394A (en) * 1985-02-22 1987-04-28 Wu Jan Y Push-button type steering wheel lock
US4671084A (en) * 1985-06-26 1987-06-09 Lin Yung S Push button type combination lock
GB2180587B (en) * 1985-09-19 1989-01-25 Yung Sheng Lin An improved push-button type combination lock
US4751830A (en) * 1986-03-19 1988-06-21 Lock-R-Lock, Inc. Push-button padlock with secondary ke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785043B2 (ja) 1998-08-13
ES2050272T3 (es) 1994-05-16
DK343589A (da) 1990-01-19
JPH0254076A (ja) 1990-02-23
DE68913413T2 (de) 1994-06-01
AU3817589A (en) 1990-01-18
KR900001944A (ko) 1990-02-27
US4862714A (en) 1989-09-05
CA1337157C (en) 1995-10-03
DE68913413D1 (de) 1994-04-07
EP0362115B1 (en) 1994-03-02
EP0362115A1 (en) 1990-04-04
KR0137464B1 (ko) 1998-06-15
AU614398B2 (en) 1991-08-29
NO892757D0 (no) 1989-07-04
ATE102285T1 (de) 1994-03-15
CN1039635A (zh) 1990-02-14
DK343589D0 (da) 1989-07-11
MX165673B (es) 1992-11-27
NZ229975A (en) 1991-06-25
NO302966B1 (no) 1998-05-11
IN171916B (zh) 1993-02-06
BR8903504A (pt) 1990-03-13
NO892757L (no) 1990-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18C (zh) 具有只能转动的钩环的按钮荷包锁
US4941336A (en) Lock mechanism
DE69719789T2 (de) Haubenschloss für einen motorraum
US7634931B2 (en) Rekeyable lock cylinder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pin lengths
US3777520A (en) Lock assembly of the rotary cylinder type
CN1040647A (zh) 按钮锁装置
EP1635012A3 (en) Cylinder lock device
CN1278006C (zh) 钥匙、钥匙柄、锁以及安全系统
US4268075A (en) Lock of the dead bolt type
GR3029980T3 (en) Cylinder lock
GB2148379A (en) Combination lock
CN201059099Y (zh) 空转防盗锁头
USRE26272E (en) Locking mechanisms
CN2833043Y (zh) 具有隐藏防盗功能的锁具
DE19939627C2 (de) Zahlenschloß
CN1151467A (zh) 锁具
JP4292014B2 (ja) サムターン
CN2443115Y (zh) 手指锁
CA1156063A (en) Lock of the dead bolt type
CN2168920Y (zh) 结合钥匙开启的号码锁装置
CN2277440Y (zh) 螺纹弹子门锁
CN2343268Y (zh) 自控密码保险锁
CN2393960Y (zh) 机械按键式密码锁
AU2004203171B2 (en) Cylinder Lock
CN2327571Y (zh) 汽车排挡杆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