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3691A - 显示器件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23691A
CN102323691A CN2011102814246A CN201110281424A CN102323691A CN 102323691 A CN102323691 A CN 102323691A CN 2011102814246 A CN2011102814246 A CN 2011102814246A CN 201110281424 A CN201110281424 A CN 201110281424A CN 102323691 A CN102323691 A CN 102323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window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14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23691B (zh
Inventor
郑仁宰
郑浩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23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3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23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236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04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耦合到显示面板的背光单元的显示器件。显示器件通过在窗口上设置显示面板利用自然光而显示图像。可设置辅助光源以补助自然光的变化。显示器件可进一步包括用于感应自然光源的变化的感应器,和用于响应由感应器感应的信号而控制辅助光源的控制器以获得设置到显示面板的恒定亮度。因此,由于显示器件不需要背光单元和用于驱动背光单元的驱动电路单元,显示器件具有降低的功率消耗、薄且轻重量的外形和简单的结构。同样,显示器件利用辅助光源补助自然光的变化以获得恒定的光强度,从而可增强显示面板的图像品质。

Description

显示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具有背光单元的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各种平板显示器诸如液晶显示(LCD)器件、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和真空荧光显示器件(VFD)正处于研究和发展阶段。
在这些平板显示器件中,显示器件使用液晶(LC)来显示图像。由于显示器件具有薄轮廓、低能耗、低驱动电压和轻重量,所以其得到广泛使用。
LCD器件具有LC插入在两个基板之间的结构。LCD器件使用由施加在两个基板之间的电压控制的LC来显示图像。由于LCD器件本身不发光,所以它需要用于从外侧照射光的背光单元。然而,背光单元具有消耗高能量的限制。
另外,近来,随着对大尺寸LCD器件需求增加,基板尺寸和背光单元也是大尺寸的。
为了满足对大尺寸背光单元的需求,灯的长度增加,以致照明时间延迟并且由于灯长度的增加能耗也增加。
因此,与对大尺寸背光单元的研究和发展成本关联的负担增加。即使在投资巨大的研究和发展成本下,也难以克服在制造背光单元中的技术局限。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针对一种显示器件,其基本上避免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不需要背光单元的显示器件。
本发明的部分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说明书中阐明,熟悉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说明书可以部分明白,或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将通过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显示器件包括:用于透射由自然光源所产生的第一光的窗口;和在窗口的一侧上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接触窗口的第一基板;粘接到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上的显示元件;以及用于围绕第一和第二基板的边缘的框架,该显示面板利用第一光来显示图像,而不是利用产生光的背光单元来显示图像。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显示器件包括:用于透射由第一光源所产生的第一光的窗口;在窗口一侧上的显示面板;设置在窗口附近以产生第二光的第二光源;用于感应第一光和第二光的至少一个感应器;以及用于响应由感应器所感应的信号控制第二光源的控制器。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前述概括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意欲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本申请所包含的附图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其与说明书相结合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7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8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控制从辅助光源发出的光强度以维持照射到显示面板上的光强度为恒定的视图;
图9A是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其示出了根据取决于使用环境的显示器件的使用方法的实施例;
图9B是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其示出了根据取决于使用环境的显示器件的使用方法的另一实施例;
图10是示出在实施方式中的柔性显示面板的理论视图;
图11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这些例子在附图中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参照图1,显示器件100包括窗口101,和设置在窗口101一侧上的显示面板150。
显示面板150包括与窗口101的一侧接触的第一基板、在第一基板上附接的第二基板、夹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的LC层,以及围绕第一与第二基板的边缘的框架155。
术语“窗口”具有以下所描述的意思。
“窗口”可以根据目的、形状和位置分为各种类型。一般地,“窗口”是安装用于从一侧到另一侧观察物体、发光、通风和建筑的装饰的建筑物结构。
“窗口”可具有打开/关闭功能。与此不同,“窗口”可以预定形状固定在建筑中。
“窗口”可根据位置安装在建筑的顶部表面、壁表面和底部表面中。
“窗口”可由各种材料形成。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窗口”可由传输光的材料形成。例如,“窗口”可由透明玻璃或塑料形成。
“窗口”可具有单一层或多个层。
通过窗口101的外部光或室内光可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
外部光可以为诸如太阳光的自然光或诸如路灯的人造光。室内光可以为诸如灯饰的人造光。
外部光和室内光可以替代显示面板150采用的背光单元。
因此,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100不需要诸如背光单元的光源。
显示面板150使用自然光或人造光显示图像。
显示面板150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有源区域AA,和位于有源区域AA周围并在其上不显示图像的无源区域NA。
由于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50可使用自然光或人造光显示图像,所以不需要提供相关技术的背光单元。因此,由于没有通过使用背光单元的能耗,所以维修成本降低。同样,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50不需要背光单元和用于驱动背光单元的背光驱动,从而成本显著降低,并且部件数量减少,其简化结构并使显示面板150薄且轻重。
同样,为了各种目的,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50安装在建筑的窗口101中。
例如,显示面板150可用于在展厅中向一般公众提供有效信息。一般地,展厅的显示面板150应该长时间提供图像。由于显示面板150不需要背光单元,所以不需要用于驱动背光单元的能耗,从而成本效益极好。
例如,显示面板150安装在建筑的窗口中,从而可以在室内空间中使用白天的自然光可看到图像,以及在晚上可使用室内光从外部看到图像。即,显示面板150可用作广告板。
近来,由于显示面板150是大尺寸,所以其背光单元应该也是大尺寸。因此,为了克服由灯的大尺寸趋势、灯的照明时间延迟和能耗增加所导致的在背光单元制造中的技术局限的研究在积极进行。根据实施方式,即使在显示面板150是大尺寸的情形下,背光单元也不需要发展适于大尺寸显示面板,从而可以节约研究和发展成本并且大尺寸显示器件易于制造。
图2是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2,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100包括窗口101和显示面板150。
显示面板150包括与窗口101的一侧接触的第一基板110、附接在第一基板110上的第二基板120,和夹在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的LC层130。
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第一偏振膜151设置在第一基板110的一侧上。
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第二偏振膜152设置在第二基板120的一侧上。
第一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方向可以相同或彼此不同。
显示面板15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围绕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的边缘的框架155,和第一偏振膜151及第二偏振膜152。
框架155可设置在与显示面板150的无源区域NA对应的位置上。
框架155可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彼此耦合以牢固地固定并支撑显示面板150。
由于显示面板150应该设置在窗口101的一侧上,所以显示面板151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固定显示面板150到窗口101的第一构件。第一构件可设置为显示面板150的框架155。即,框架155同时实施第一构件的作用。
窗口101可包括用于固定显示面板150的第二构件。
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可彼此耦合。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可不彼此耦合。
例如,第一构件可为粘接构件。在该情形下,由于第一构件可直接附接到窗口101上,第二构件可以不需要。同样,第一构件可具有
Figure BSA00000578142500051
形状,而第二构件可具有
Figure BSA00000578142500052
形状。在该情形下,第一构件可与第二构件钩住并固定在第二构件处。
光学膜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50的第一基板110和窗口101之间。例如,光学膜可包括增光膜、散射膜和光效率增强膜的至少其中之一。
保护膜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50的第一基板110和窗口101之间。保护膜保护显示面板150不受外部冲击和外部物质影响。
光学膜或保护膜可设置在第二基板120和框架155之间。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LCD面板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2和图3,显示面板150包括在有源区域AA中的多个单元像素P。图3示出了一个代表性的单元像素P。
单元像素P包括红色像素R、绿色像素G和蓝色像素B。
第一基板110包括彼此交叉的多条栅线和数据线。
单元像素P通过栅线和数据线的交叉而限定。
单元像素P包括薄膜晶体管(TFT)和连接到TFT的像素电极119。
TFT包括电性连接到栅线的栅极111、在栅极111上的半导体图案114、在半导体图案114和栅极111之间的栅绝缘层113,以及在与栅极111对应的部分半导体图案114上彼此分离的源极115和漏极116。源极115连接到栅线,而漏极116连接到像素电极119。
钝化层117可形成于第一基板110的整个表面上以覆盖TFT。在该情形下,钝化层117可进一步包括暴露部分漏极116的接触孔118。像素电极119由透明导电电极材料形成。透明导电电极材料可以为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
与第一基板110面对的第二基板120包括分别对应于红、绿和蓝像素的红、绿和蓝色滤色片图案124。
第二基板120可进一步包括在与栅线、数据线和TFT对应的区域中形成的挡光图案122。
栅线、数据线和TFT基本不透光但是在其周围产生漏光而降低图像质量。挡光图案阻挡漏光,挡光图案122可由金属、金属氧化物和有机材料的至少其中之一形成。公共电极126可进一步在第二基板120的整个表面上形成。
电场在第一基板110的像素电极和第二基板120的公共电极126之间产生。
密封剂131在与无源区域NA对应的部分第一基板110和与无源区域NA对应的部分第二基板120之间形成,以将两个基板彼此粘接在一起。
LC层130夹在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
第一偏振膜151设置在第一基板110的外表面上,而第二偏振膜152设置在第二基板120的外表面上。
第一偏振膜151的第一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膜152的第二偏振方向可以相同或彼此垂直。同样,第一偏振方向和第二偏振方向可具有不同的方向。
由于在像素电极119和公共电极126之间所产生的电场导致在LC层130中包含的LC分子改变它们的排列。通过显示面板150的偏振光的透光率根据LC分子的排列而变化。
围绕显示面板150的无源区域NA的框架155接收、固定并支撑显示面板150。
框架155包括围绕第一基板110边缘的第一框架155a,以及围绕第二基板120的边缘并耦合到第一框架155a的第二框架155b。第一框架155a包括第一偏振膜151并接收第一基板110,以及第二框架155b压紧第二基板120并耦合到第一框架155a。
框架155的内部高度可与显示面板150的厚度相同。框架155的内部高度指在第一框架155a的内部表面和第二框架155b的内部表面之间的距离。
用于将显示面板150固定到窗口101上的构件157可设置在与窗口101面对的第一框架155a的外部表面上。例如,构件157可以为粘接构件。尽管没有在图3中示出,但是构件157可以为吊钩构件。在该情形下,窗口101可包括在此处可钩住吊钩构件的吊钩端口(hooking threshold)。
照射到第一基板110上的光163可以为通过窗口101照射的自然光或人造光。自然光可包括来自太阳160的光163。
由于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150设置在窗口101上以利用照射到窗口101上的光显示图像,所以背光单元不需要分离地设置。
因此,由于显示面板150薄且轻,且不需要驱动背光单元,所以可显著降低能耗。
同样,通过窗口照射的光是降低位于室内的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的图像质量的一个因素,但是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设置在窗口上以利用照射到窗口上的光显示图像,从而提高光的效率。
具有以上所述结构的显示面板仅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实施方式,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可以应用到可利用所照射的光来显示图像的所有结构。例如,显示面板150可以应用到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126设置在一个基板上的平面开关(IPS)模式显示器件上。同样,显示面板150可应用到用于在第一方向传输的光的透射器件以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50可应用到透反射式显示面板,不仅用于传输由第一方向照射的第一光,而且反射从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所照射的第二光以显示图像。
同时,连接到栅线以将栅信号施加到栅线的栅驱动电路单元,和连接到数据线以将数据信号施加到数据线的数据驱动电路单元可设置在显示面板周围。栅驱动电路单元和数据驱动电路单元可在第一基板110的无源区域NA上形成。
本发明不仅可应用到显示面板而且可应用到执行相同功能的任何显示面板。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4,显示器件100包括窗口101,和设置在室内方向的窗口101的一侧上的显示面板150。
显示器件100可进一步包括辅助光源161。
辅助光源161在外部方向上接触窗口101的另一侧而设置。即,辅助光源161可与窗口101的另一侧分离设置。
辅助光源161可以直接地粘接到在外部方向上的窗口101的另一侧上。
第一光163,其为来自太阳160的自然光,通过窗口101并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
第二个光165,其为从辅助光源161产生的人造光,通过窗口101并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
第一光163和第二光165通过窗口101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以及由于显示面板150的LC所照射的光改变其透光度以显示图像。
辅助光源161可补偿来自于自然光源的光的点,例如,根据时间来自太阳160的光可以不固定。
自然光源,例如,太阳160提供根据黎明、早上、下午、傍晚和夜里的时间段的不同光强度。同样,太阳160可由云遮蔽,或者根据大气状态改变每刻的光强度。同样,即使根据季节的相同时间段内,太阳160提供不同的光强度。同样,即使根据区域在相同的时间区段内,太阳160提供不同的光强度。同样,根据例如显示器件100安装的建筑的场所的围绕条件,太阳160提供照射到显示器件100上的不同光强度。
在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163可充分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150上的情形下,由辅助光源161所产生的第二光165可提供到显示面板150上。即,辅助光源161可通过使用者或系统地打开或关闭。在辅助光源161关闭的情形下,任何光都不从辅助光源161产生,从而没有光从辅助光源161产生并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
在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163不能充分将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150上的情形下,从辅助光源161产生的第二光可提供至示面板150上。在该情形下,辅助光源163应该通过使用者或系统打开或关闭。
例如,在白天,显示器件100利用诸如太阳160的自然光源来显示图像。图像可以显示在与来自太阳60的自然光照射的方向相反的一侧上。
例如,在夜里,显示器件100利用辅助光源161显示图像。图像可显示在与由辅助光源161所产生的光照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一侧上。
同样,在夜里,显示器件100利用设置在室内的人造光源(例如,荧光灯或白炽灯)显示图像。图像在外部显示,即,在与有人造光源所产生的人造光照射的方向相反的一侧上。在该情形下,应该反转并显示在室内显示的图像。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横截面视图。
参照图5,显示器件100包括窗口,来自例如太阳160的自然光源的光通过该窗口,以及设置在室内方向的一侧上的显示面板150。
显示器件100可进一步包括辅助光源161。
辅助光源161在窗口101的室外方向上接触另一侧设置。即,辅助光源161可与窗口101的另一侧分离。
辅助光源161可在窗口101的室外方向上直接粘接到另一侧上。
显示器件10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感应第一光163的光强度的至少一个感应器,其中第一光163从太阳160提供,通过窗口101,并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
感应器174可感应由辅助光源161所产生的第二光165的光强度。
例如,在白天辅助光源161关闭的情形下,感应器174仅感应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163。在辅助光源161打开的情形下,感应器174可感应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的光强度和从辅助光源161所产生的第二光的光强度。
感应器174可粘接到显示面板150的一侧上以感应第一光163的光强度和第二光165的光强度。
例如,感应器174可设置在窗口101的一侧或另一侧上。同样,感应器174可设置框架155外部的一侧部分上。
控制器176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50的外部边缘上。基于由感应器174所感应的第一光163和第二光165的光强度,控制器176控制辅助光源161。在第一光163和第二光165的光强度的总和小于参照光强度的情形下,控制器176增加供应到辅助光源的功率,从而第一光163和第二光的光强度达到参照光强度。辅助光源161可利用增加的功率产生较高的光强度。参照光强度可与设置到显示面板150的亮度匹配。
例如,在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163的光强度降低时,感应器174感应光强度的降低并将该降低传输到控制器176。控制器176增加供应到辅助光源161的功率以增加由辅助光源161所产生的第二光165的光强度到更高。
感应器174可由使用者或系统地操作或不能操作。
如上所述,辅助光源161可补助显示面板150的图像品质降低,其由自然光源照射的变化引起,例如取决于时间的太阳。即,感应器174感应第一光163和第二光165的光强度的总和,并且控制器176控制第二光165的光强度,从而可获得设置到显示面板150的亮度。
图6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6的实施方式将参照之前实施方式的描述。
参照图6,显示器件100包括窗口101,和在室内方向上设置在窗口01的一侧上的显示面板150。
显示器件100可进一步包括辅助光源181,其为人造光源。
因此,在窗口101的外部方向上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163穿过窗口101并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在窗口101的室内方向上由辅助光源181产生的第二光185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
窗口101、显示面板150和辅助光源181顺序地设置,并且自然光源诸如太阳160可位于窗口101外部。
第四实施方式类似于第二实施方式,除了辅助光源181设置在窗口101的室内。
包括反射电极129的反射区域可形成于显示面板150的有源区域AA中。
显示面板150的有源区域AA包括多个单元像素P。
多个单元像素P由栅线和数据线的交叉限定。单元像素P包括栅线、连接到数据线的TFT和电性连接到TFT的像素电极119。同样,反射电极129形成于部分单元像素P中。像素电极119由透明导电电极材料形成,而反射电极126由不透明金属形成。反射电极129可反射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163或者由辅助光源181所产生的第二光185。
图7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横截面视图。
第五实施方式类似于第四实施方式。即,第五实施方式除了第四实施方式以外进一步包括感应器184和控制器186以控制辅助光源181的光强度,从而可获得设置到显示面板150的亮度。
参照图7,显示器件100包括窗口101,和设置在窗口的一侧上的显示面板150。
显示器件100可进一步包括辅助光源181,其为人造光源。
因此,在窗口101的外部方向上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163穿过窗口101并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在窗口的室内方向上由辅助光源181所产生的第二光185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
辅助光源181设置在窗口101的另一侧上方。即,辅助光源181可与窗口101的另一侧分离。
辅助光源181在窗口101的外部方向上可方向性地粘接到窗口101的另一侧上。
显示器件100可进一步包括用于感应第一光163的光强度的至少一个感应器184,该第一光163由太阳160提供,穿过窗口101,并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
感应器184可感应由辅助光源181所产生的第二光185的光强度。
例如,在辅助光源181在白天关闭的情形下,感应器184仅感应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163。在辅助光源181打开的情形下,感应器184可感应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163的光强度和由辅助光源181所产生的第二光185的光强度。
感应器184可粘接到显示面板150的一侧上以感应第一光163的光强度和第二光185的光强度。
例如,感应器184可设置在窗口101的一侧或另一侧上。同样,感应器184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50的一侧上。
控制器186可设置在显示面板150的外部边缘上。控制器186基于由感应器184感应的第一光163和第二光185的光强度而控制辅助光源181。在第一光163和第二光185的光强度的总和小于参考光强度的情形下,控制器176增加供应到辅助光源181的功率,从而第一光163和第二光185的光强度达到参考光强度。辅助光源181可利用增加的功率产生较高的光强度。参考光强度可与设置到显示面板150的亮度匹配。
例如,在来自太阳160的第一光163的光强度降低的情形下,感应器184感应光强度中的降低并传输该降低到控制器186。控制器186增加供应到辅助光源181的功率以增加由辅助光源181所产生的第二光185的光强度到更高。
因此,感应器184和控制器186使第一光163和第二光185的总和达到参考光强度,即,设置到显示面板150的亮度,从而可提高显示器件100的图像品质。
感应器184可由使用者或系统地操作或不能操作。
如上所述,辅助光源181可补助显示面板150的图像品质降低,其由自然光源照射的变化引起,例如取决于时间的太阳。即,感应器184感应第一光163和第二光165的光强度的总和,并且控制器186控制第二光185的光强度,从而可获得设置到显示面板150的亮度。
第一光163通过窗口101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而第二光185直接地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第一光163穿过显示面板150,而第二光185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并由反射电极129反射,从而透光系数变化以显示图像。
图8是示出控制来自辅助光源的光强度以维持照射到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的光强度为常数的视图。
参照图8,辅助光源181补助天涯光源的照射强度的属性,例如,太阳160可能根据时间不是恒定的以使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的光强度恒定,而不管太阳160的照射强度。
X轴表示一天的时间区段,而Y轴表示取决于X轴的时间区段的照射强度,即,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的光强度。
曲线A是自然光源的光强度,曲线B是辅助光源的光强度,而曲线C是自然光源和辅助光源的光强度的总和。
自然光源,例如,通过窗口101照射到显示面板150上的太阳160根据黎明、早上、下午、傍晚和夜里的时间区段提供不同的光强度。同样,太阳160可由云遮住,或根据大气的状态而改变每刻的光强度。同样,太阳160根据季节提供即使在相同时间区段内的不同光强度。同样,太阳160根据区域提供即使在相同时间区段内的不同光强度。同样,太阳160根据例如安装显示器件100的建筑的空间的围绕条件提供照射到LC显示器件100上的不同光强度。
如图8中所述,在自然光源的光强度降低的情形下,辅助光源的光强度增加。在自然光源的光强度增加的情形下,辅助光源的光强度降低。因此,自然光源的光强度和辅助光源的光强度控制为恒定光强度,从而获得设置到显示面板的亮度。
辅助光源181可由使用者或系统地控制。
参照曲线A,自然光源在例如约8:00的早上的时间区段和例如约14:00的下午的时间区段之间增加其光强度。同样,自然光源在例如约14:00的下午的时间区段和例如约22:00的晚上的时间区段之间其光强度显著降低。因此,照射到显示面板上的第一光的光强度根据一天的曲线A而改变。
参照曲线B,随着自然光源的光强度增加或降低,辅助光源的光强度降低或增加。从而,使自然光源的光强度和辅助光源的光强度的总和恒定(参照曲线C)。因此,辅助光源补偿自然光源的光强度中的变化以提供光强度,用于一直获得设置到显示面板的亮度。
图9A和图9B是说明根据取决于环境的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使用方法的实施例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
示出显示器件100的图9A在光强度充足如同在白天的情形下在室内观看。
这里,显示器件100使用太阳160作为光源。显示器件100接收来自太阳160的光以为使用者191提供图像193。
示出显示器件100的图9B在提供少量光强度如在夜里的情形下在室外观看。
这里,显示器件100使用室内光源或辅助光源作为光源194。显示器件100接收来自室内光源或辅助光源的光,其为人造光源以提供图像193给使用者191。
例如,在白天,显示器件100利用外部光显示图像193。这种情形下,可在室内观看图像193,即,与外部光照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
夜里,显示器件100利用由在室内使用的人造光源194所产生的光而显示图像193。这种情形下,图像193可在室外观看,即,在与由人造光源194所产生的光照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可以反转并显示已经在室内观看的图像193。
同时,在夜里,显示器件100可利用安装在室外的人造光源194显示图像193。即,图像也可以在室内观看。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概念性视图。
在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和由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50设置在窗口101的一侧上。
显示面板150包括第一基板110、第二基板120以及在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的LC层130。
第一基板110和/或第二基板120可为柔性基板。因此,显示面板150可用作柔性显示面板。
柔性显示面板可折叠和储藏,或移动,并且便于携带。同样,柔性显示面板不仅重量轻而且薄,从而其易于粘接到窗口上并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装饰效果。
因此,在显示器件没有使用时它可折叠并储藏同时其粘接在窗口上。同样,当再次使用时,柔性显示面板可再次展开并用作显示器件。
因此,在显示器件的显示面板以柔性显示面板的形式制造时,不仅可以满足美学方面而且在实际应用方面优异。
图11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器件的示意性透视图。
参照图11,窗口101包括使光通过的透射区域TA和阻挡光的阻挡区域BA。
显示面板150设置在使光通过的窗口101的透射区域TA。
处理在其上显示面板150不粘接的部分以不通过外部光。当显示面板150在室内观看显示面板150时,阻挡区域BA使图像清晰地显示。光阻挡膜可设置在阻挡区域BA中。
设置在使光通过的窗口101的透射区域TA中的显示面板150使用外部光源,例如,太阳160作为光源用于显示图像。来自太阳160的光通过窗口101并照射在显示面板上以显示图像。
图11的实施方式可应用到之前的实施方式和可由本发明提供的实施方式中。
尽管已经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说明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将落入本发明公开内容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多个其它修改和实施方式。
由于显示面板设置在窗口上并且外部光源在实施方式中用作光源,功率效率极好。
同样,由于不需要背光单元和用于驱动背光单元的驱动电路单元,因此显示面板薄且重量轻,并具有简单的结构。
同样,根据实施方式,柔性显示面板重量轻并因此易于粘接到窗口上,并且稳定性良好且美学方面可令人满意。
同样,根据实施方式,即使当显示面板是大尺寸时,不需要发展其背光单元,从而可以节省研究与开发成本,并且易于实现大尺寸显示器件。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功率效率良好并且有效利用空间,从而本发明提供高的工业适应性。
显然,对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形。从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形。

Claims (9)

1.一种显示器件,包含:
窗口,用于透过由自然光源所产生的第一光;以及
设置在所述窗口的一侧上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与所述窗口的一侧接触的第一基板;
粘接到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二基板;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置的显示元件;以及
用于围绕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的框架,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彼此耦合,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围绕所述第一基板的边缘,所述第二框架围绕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接收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框架压紧所述第二基板并且耦合到所述第一框架,
其中,所述框架设置在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无源区域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构成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源区域对应的开口结构,使得所述自然光源的所述第一光穿过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源区域,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显示面板固定到所述窗口上,所述固定装置被设置在与所述窗口面对的所述第一框架的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粘接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含固定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所述窗口附近以产生第二光的辅助光源;
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个侧部分上的至少一个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
控制器,用于响应由所述感应器所感应的信号而控制所述辅助光源;以及
用于选择性反射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的反射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辅助光源设置在所述窗口的表面上或者与所述窗口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件,进一步包括在除了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源区域对应的区域之外的部分窗口上的光阻挡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利用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来显示图像,而不是利用产生光的背光单元来显示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辅助光源,以使得所述第一光和所述第二光的光强度的总和与参考光强度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件,其中所述参考光强度是用于获得设置到所述显示面板的亮度的光强度。
CN201110281424.6A 2007-02-28 2007-11-21 显示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3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20069 2007-02-28
KR1020070020069A KR101279224B1 (ko) 2007-02-28 2007-02-28 표시 장치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875301A Division CN101256288A (zh) 2007-02-28 2007-11-21 显示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3691A true CN102323691A (zh) 2012-01-18
CN102323691B CN102323691B (zh) 2014-10-29

Family

ID=397143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875301A Pending CN101256288A (zh) 2007-02-28 2007-11-21 显示器件
CN20111028142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23691B (zh) 2007-02-28 2007-11-21 显示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875301A Pending CN101256288A (zh) 2007-02-28 2007-11-21 显示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63178B2 (zh)
KR (1) KR101279224B1 (zh)
CN (2) CN10125628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5105A (zh) * 2013-07-02 2013-11-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补偿显示器背光源的方法及显示器
CN105527745A (zh) * 2016-02-02 2016-04-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49351B2 (en) * 2008-12-08 2012-04-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assive and hybrid daylight-coupled backlights for sunlight viewable displays
US8339542B2 (en) * 2009-06-26 2012-12-2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assive and hybrid daylight-coupled N-stack and collapsible backlights for sunlight viewable displays
US8228463B2 (en) * 2009-11-18 2012-07-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assive daylight-coupled backlight with turning film having prisms with chaos for sunlight viewable displays
US10037947B1 (en) * 2010-06-29 2018-07-31 Cooledge Lighting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yielding substrates
US20120086877A1 (en) * 2010-10-06 2012-04-12 Kaoh Andy K F Sensor-activated still and video image display
US8546984B2 (en) * 2010-11-03 2013-10-01 Nidec Motor Corporation Pump motor control assembly
US8384852B2 (en) 2010-11-22 2013-02-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Hybrid daylight-coupled backlights for sunlight viewable displays
CN103017002A (zh) * 2011-09-21 2013-04-0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40043565A1 (en) * 2012-08-10 2014-02-13 Macrodisplay Inc Sunlight readable lcd devices employing directional light guiding film
KR101266677B1 (ko) * 2013-01-04 2013-05-28 강화석 평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4143297A (zh) * 2013-05-07 2014-11-12 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可显示具有lomo风格的画面的多媒体显示器
KR102204756B1 (ko) 2013-12-31 2021-01-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747696B2 (en) 2017-04-26 2023-09-05 View, Inc. 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
US11467464B2 (en) 2017-04-26 2022-10-11 View, Inc. Displays for tintable windows
US11892738B2 (en) 2017-04-26 2024-02-06 View, Inc. 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
US11747698B2 (en) 2017-04-26 2023-09-05 View, Inc. Tandem vision window and media display
CA3062815A1 (en) * 2017-04-26 2018-11-01 View, Inc. Tintable window system computing platform
JP2019036399A (ja) * 2017-08-10 2019-03-0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表示装置
WO2019049274A1 (ja) * 2017-09-07 2019-03-14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12964164A (zh) * 2021-03-02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校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8488A (ja) * 1999-05-28 2000-12-08 Nec Shizuoka Ltd フロント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537253A (zh) * 2001-06-20 2004-10-13 3M 可重定位前偏振器的液晶显示器
US6906693B1 (en) * 1999-10-26 2005-06-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tilizing a light-admission window
CN1722215A (zh) * 2004-06-10 2006-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6600A (en) * 1993-11-04 1999-08-10 Citizen Watch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6532152B1 (en) * 1998-11-16 2003-03-11 Intermec Ip Corp. Ruggedized hand held computer
KR100277646B1 (ko) * 1999-01-18 2000-12-15 김순택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봉착방법 및 장치
US7110062B1 (en) * 1999-04-26 2006-09-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LCD with power saving features
US6798467B2 (en) * 2000-12-21 2004-09-28 Asahi Rubber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30017856A1 (en) * 2001-06-20 2003-01-2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altering the appearance of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ing exchangable front polarizers
JP2003045215A (ja) * 2001-07-27 2003-02-14 Alps Electric Co Ltd 面発光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0463390B1 (ko) * 2002-02-05 2004-12-23 일진다이아몬드(주) 티에프티 엘시디 모듈
TWI254173B (en) * 2003-05-06 2006-05-0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WO2004104677A2 (en) * 2003-05-20 2004-12-02 Trivium Technologies, Inc. Devices for use in non-emissive displays
US20050024890A1 (en) * 2003-06-19 2005-02-03 Alps Electric Co., Ltd. Light guide plate, surface light-emitting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263104B (en) * 2003-11-13 2006-10-01 Hannstar Display Corp A dual-display reflective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EP1605342A3 (en) * 2004-06-10 2010-01-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06201359A (ja) * 2005-01-19 2006-08-03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4270137B2 (ja) * 2005-02-14 2009-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20070108736A (ko) * 2006-05-08 2007-11-1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Led 백라이트 구동시스템
TWI340846B (en) * 2006-08-04 2011-04-21 Au Optronics Corp Pixel structure of a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panel having a single gap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8488A (ja) * 1999-05-28 2000-12-08 Nec Shizuoka Ltd フロント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906693B1 (en) * 1999-10-26 2005-06-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tilizing a light-admission window
CN1537253A (zh) * 2001-06-20 2004-10-13 3M 可重定位前偏振器的液晶显示器
CN1722215A (zh) * 2004-06-10 2006-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5105A (zh) * 2013-07-02 2013-11-27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补偿显示器背光源的方法及显示器
CN103415105B (zh) * 2013-07-02 2016-05-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补偿显示器背光源的方法及显示器
CN105527745A (zh) * 2016-02-02 2016-04-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23691B (zh) 2014-10-29
CN101256288A (zh) 2008-09-03
KR101279224B1 (ko) 2013-06-26
KR20080079747A (ko) 2008-09-02
US8363178B2 (en) 2013-01-29
US20080201999A1 (en) 200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3691B (zh) 显示器件
KR101276750B1 (ko) 플렉시블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426367B (zh) 显示装置
CN101371190B (zh) 便携终端
US20130051000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structure
US20200089052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2907072U (zh) 显示装置
KR100656718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2708760B (zh) 一种消除拼接显示屏拼缝的装置
CN104851893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611279B (zh) 光学薄膜、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201519210A (zh) 透明顯示裝置
CN108597382A (zh) 显示装置
KR101970991B1 (ko) 투명 led 필름을 이용한 액자형 광고 장치
CN110928046A (zh)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CN109976019A (zh) 透明显示板体及具有显示功能的透明窗
CN103323989B (zh) 一种显示器
CN102751242A (zh) 具有嵌入式光伏电池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得的阵列基板
KR101361938B1 (ko) 표시 장치
US895792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868453B1 (ko) 투명 스마트 oled 조명유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7544157A (zh) 裸眼3d显示装置
CN107065328A (zh) 一种像素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像素结构制作方法
KR20140006252A (ko) 에어 제로 갭 본딩을 이용한 패널 일체형 lcd 모듈
CN1979291A (zh) 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