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7851A - 信息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信息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7851A
CN102317851A CN2009801566517A CN200980156651A CN102317851A CN 102317851 A CN102317851 A CN 102317851A CN 2009801566517 A CN2009801566517 A CN 2009801566517A CN 200980156651 A CN200980156651 A CN 200980156651A CN 102317851 A CN102317851 A CN 1023178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ubstrate
information display
display screen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66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野信吾
田中宽治
樱井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3178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78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G02F1/13452Conductors connecting driver circuitry and terminals of pan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Abstract

提供一种信息显示面板,其包括:透明第一基板,其具有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的透明像素电极、形成为从像素电极引出到信息显示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线状电极的第一连接用电极和形成为不连接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另外的线状电极的第三连接用电极;以及膜状第二基板,其具有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像素电极和形成为从像素电极引出到信息显示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线状电极的第二连接用电极;其中,透明第一基板上的透明像素电极和第二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以在彼此相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彼此相对,在该空间中,显示介质被密封于信息显示屏区域;各第三连接用电极的一个电极端子和第二连接用电极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彼此连接;并且各第三连接用电极的另一个电极端子和第一连接用电极的电极端子经由连接用配线基板电连接到连接用电极端子,该连接用电极端子设置到驱动单元侧的驱动电路板,驱动电路板被布置于第二基板的后侧,连接用配线基板在允许到驱动电路侧的连接端面朝里的状态下被无折返地安装以电连接到驱动单元,从而经由相对的像素电极驱动显示介质以显示信息。

Description

信息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显示面板,其中,可电气驱动的显示介质被密封于观察侧面板基板和背侧面板基板之间,并且所述显示介质通过由设置于所述两个面板基板并且彼此相对的电极形成的对向电极驱动,从而显示诸如图像等信息。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如下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驱动电路等的电路配线部形成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侧,使得该电路配线部通过折返构造的柔性电缆被连接到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从而提供一种薄型化、小面积化并且窄边框化的液晶显示装置(参见例如日本特开2000-98417号公报,下文中称为专利文献)。
图8的(a)和(b)是用于示出传统的信息显示面板的示例的图。在图8的(a)和(b)所示的示例中,将通过使用折返构造的柔性电缆58而不是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TAB部来将面板和布置于面板的背面侧的驱动电路侧彼此连接的技术应用于如下的信息显示面板,在该信息显示面板中,被构造为包括带电粒子的粒子群并且颜色和带电特性彼此不同的至少两种显示介质被密封于形成在观察侧面板基板和背侧面板基板之间的多个单元中,并且这两种显示介质被通过对由设置于所述两个面板基板的并且彼此相对的电极形成的对向电极施加电压而产生的电场驱动,从而显示诸如图像等信息。
在图8的(a)和(b)的示例中示出了形成信息显示面板的观察侧透明基板51、形成信息显示面板的背侧基板52、布置于背侧基板的后面侧并且安装有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53、观察侧透明基板51和背侧基板52之间的配置有显示介质的显示介质收纳层54、在观察侧用于连接到配置于观察侧透明基板51的驱动电极的连接用电极55以及在背侧用于连接到配置于背侧基板52的驱动电极的连接用电极56。通常,如上所述地构造信息显示面板和驱动单元,从而使信息显示装置紧凑。在如上所述地构造的信息显示装置中,在图8的(a)所示的示例中,通过使用折返构造的带载封装(TCP)58,而将信息显示面板的观察侧的连接用电极55与设置于驱动电路板53的连接器57彼此连接,该TCP是安装有驱动用IC芯片的柔性电缆(图中未安装驱动用IC芯片)。另外,在图8的(b)所示的示例中,通过利用折返构造的TCP 58,而将背侧的连接用电极56与设置于驱动电路板53的连接器57彼此连接,该TCP是安装有驱动用IC芯片(图中未示出)的柔性电缆。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图8的(a)和(b)所示的传统的信息显示面板中,当将连接到观察侧的连接用电极55的TCP 58连接到驱动电路板53侧时,TCP 58的柔性部分需要向面板基板的后侧折返。结果,TCP 58的折曲部分59从面板基板向外突出,包括突出部分的TCP安装区域形成所谓的边框,从而导致面板的观察侧的屏幕(信息显示区域)的面积减小的问题。图9的(a)示出了折返前的TCP 58,图9的(b)示出了通过使TCP 58折返而完成连接的状态。另外,应力集中发生在TCP 58的折曲部分59,这还导致形成于折曲部分59的电极线变得容易断线的问题。另外,由于使TCP 58折曲而产生的应力,力也被施加到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ACF)或各向异性导电胶(ACP)的各向异性导电连接部分,这导致粘接失败,从而导致断线。
完成了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即,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无需使诸如柔性电缆等连接用构件折返的状态下将设置于以下驱动电路板的连接用电极端子和设置于信息显示面板的用于像素电极的连接用电极端子彼此连接,从而防止连接用构件部分地向外侧突出,其中该驱动电路板形成被布置于信息显示面板的后侧的驱动单元。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窄边框的信息显示面板,以及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电极和各向异性导电连接部分断线的作为信息显示装置的信息显示面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包括:透明第一基板,其具有: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的透明像素电极;形成为从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引出到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线状电极(line electrode)的第一连接用电极;和形成为不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另外的线状电极的第三连接用电极;以及膜状的第二基板,其具有: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像素电极;和形成为从所述像素电极引出到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线状电极的第二连接用电极;其中,所述透明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像素电极以在彼此相对的所述透明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彼此相对,在所述空间中,显示介质被密封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用电极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彼此连接;并且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另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电极端子经由连接用配线基板电连接到连接用电极端子,所述连接用电极端子设置到驱动单元侧的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被布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后侧,所述连接用配线基板在允许到所述驱动电路侧的连接端面朝里的状态下被无折返地安装以电连接到所述驱动单元,从而经由相对的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驱动所述显示介质以显示信息。
另外,在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优选示例中:所述透明第一基板的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所述透明像素电极是透明条状电极(stripe electrode),所述第二基板的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所述像素电极是条状电极;所述透明第一基板的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所述透明像素电极是透明共用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所述像素电极是带有TFT的电极;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用电极和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彼此电连接的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是由包含导电粒子的非导电树脂形成的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并且当所述第二连接用电极之间的间隔和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之间的间隔均被定义为D1,同时所述导电粒子的平均粒径被定义为D2时,关系式D1/D2>3成立;所述膜状的第二基板的厚度在50μm至500μm的范围;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另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电极端子借助于作为连接用配线基板的柔性基板电连接到连接用电极端子,所述连接用电极端子设置到所述驱动单元侧的所述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被布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后侧,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有连接用电极;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另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电极端子借助于作为连接用配线基板的柔性基板电连接到连接用电极端子,所述连接用电极端子设置到所述驱动单元侧的所述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被布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后侧,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有连接用电极并且安装有驱动用IC芯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被构造为包括:透明第一基板,其具有: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的透明像素电极;形成为从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引出到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线状电极的第一连接用电极;和形成为不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另外的线状电极的第三连接用电极;以及膜状的第二基板,其具有: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像素电极;和形成为从所述像素电极引出到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线状电极的第二连接用电极;其中,所述透明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像素电极以在彼此相对的所述透明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彼此相对,在所述空间中,显示介质被密封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用电极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彼此连接;并且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另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电极端子经由连接用配线基板电连接到连接用电极端子,所述连接用电极端子设置到驱动单元侧的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被布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后侧,所述连接用配线基板在允许到所述驱动电路侧的连接端面朝里的状态下被无折返地安装以电连接到所述驱动单元,从而经由相对的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驱动所述显示介质以显示信息。利用该构造,连接用配线基板在透明第一基板的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被安装在透明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侧,即,安装在相对于观察侧的背面侧,从而消除了连接用配线基板的否则当连接用配线基板被折返地连接到安装有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侧时传统地形成的突出部分。结果,能够减小边框部分的面积。
另外,根据本发明,各配线基板在被连接到形成于驱动电路板的驱动电路侧时能够平滑地形成,而不具有任何折曲部分。结果,不发生应力集中,由此能够防止电缆断线。
附图说明
图1的(a)和(b)均为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示例的图。
图2的(a)和(b)均为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示例的图。
图3的(a)是用于示出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面板部的第一基板的示例的图,图3的(b)是用于示出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面板部的第二基板的示例的图。
图4的(a)是用于示出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面板部的第一基板的另一示例的图,图4的(b)是用于示出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面板部的第二基板的另一示例的图。
图5的(a)至(c)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示例的图。
图6的(a)和(b)均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中的TCP安装部的状态的图。
图7的(a)和(b)均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中的ACS连接部的图。
图8的(a)和(b)为用于示出传统的信息显示面板的示例的图。
图9的(a)和(b)均为示意性地示出传统的信息显示面板中的TCP安装部的状态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装置的示例,说明采用包含带电粒子的粒子群作为可驱动显示介质的信息显示面板的构造。在信息显示面板中,电场施加到密封于两个相对的基板之间的、被构造为包含带电粒子的粒子群的显示介质。显示介质由于电场产生的力或库伦力而沿着由此施加的电场方向被吸引,并且显示介质根据电场方向变化而移动,结果显示诸如图像等信息。因此,信息显示面板需要被设计成使得能够确保显示介质的均一运动并且能够维持显示介质在重复地重写显示信息或在连续地显示显示信息中的稳定操作。这里,除了由于库伦力而产生于粒子之间的吸引力以外,可想到的施加于形成信息介质的粒子的力可以包括相对于电极或基板的电象力(electric image force)、分子间力、毛细力以及重力。
参照图1的(a)和(b)至图2的(a)和(b)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场驱动带电粒子型信息显示面板的示例。
图1的(a)和(b)所示的示例被构造为被动驱动型,其中至少两种显示介质(被示出为白色显示介质3W和黑色显示介质3B,其中白色显示介质3W被构造为包含带负电的白色粒子3Wa的粒子群,黑色显示介质3B被构造为包含带正电的黑色粒子3Ba的粒子群)被配置于由分隔壁4形成的各个单元中,其中显示介质被构造为包含均具有至少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的粒子的粒子群,两种显示介质的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不同。形成于基板2的条状电极6和形成于基板1的条状电极5彼此正交地相对,从而形成像素电极对。电压被施加到像素电极对以产生电场,使得显示介质根据由此产生的电场与基板1和2垂直地移动。于是,如图1的(a)所示,白色显示介质3W被观察者视觉地认出,或如图1的(b)所示,黑色显示介质3B被观察者视觉地认出,结果进行了黑白点阵显示。应注意,在图1的(a)和(b)中,未示出设置于近侧的分隔壁。
图2的(a)和(b)所示的示例被构造为主动驱动型,其中至少两种显示介质(被示出为白色显示介质3W和黑色显示介质3B,其中白色显示介质3W被构造为包含带负电的白色粒子3Wa的粒子群,黑色显示介质3B被构造为包含带正电的黑色粒子3Ba的粒子群)被配置于由分隔壁4形成的各个单元中,其中显示介质被构造为包含均具有至少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的粒子的粒子群,两种显示介质的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不同。形成于基板1的电极5(带有TFT的像素电极)和形成于基板2的电极(共用电极)6彼此相对,从而形成像素电极对。电压被施加到像素电极对以产生电场,使得显示介质根据由此产生的电场与基板1和2垂直地移动。于是,如图2的(a)所示,白色显示介质3W被观察者视觉地认出,或如图2的(b)所示,黑色显示介质3B被观察者视觉地认出,结果进行了黑白点阵显示。应注意,在图2的(a)和(b)中,未示出设置于近侧的分隔壁。
参照图2的(a)和(b)所示的驱动系统也能够被应用到下述信息显示面板中:白色显示介质3W和黑色显示介质3B与透明绝缘液体一起被密封于微型胶囊中并且所述微型胶囊被配置于基板1和基板2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特征在于,如上所述地构造的信息显示面板包括:透明第一基板,其具有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的透明像素电极、形成为从所述像素电极引出到信息显示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线状电极的第一连接用电极和形成为不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另外的线状电极的第三连接用电极;以及膜状第二基板,其具有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像素电极和形成为从所述像素电极引出到信息显示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线状电极的第二连接用电极,其中透明第一基板上的透明像素电极和第二基板上的像素电极以在彼此相对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彼此相对,在该空间中,显示介质被密封于信息显示屏区域;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用电极和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一个电极端子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彼此连接;其中,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另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电极端子经由连接用配线基板电连接到连接用电极端子,所述连接用电极端子设置到驱动单元侧的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被布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后侧,连接用配线基板在允许到驱动电路侧的连接端面朝里的状态下不折返地安装以电连接到驱动单元,从而经由相对的像素电极驱动显示介质,以显示信息。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具体示例。
图3的(a)和(b)是分别用于示出第一基板的示例和第二基板的示例的图,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用于形成应用了本发明的点阵显示型被动驱动信息显示面板的面板部。图3的(a)示出作为第一基板的观察侧透明基板11,图3的(b)示出作为第二基板的背侧基板21。
图3的(a)所示的观察侧透明基板11被构造为形成有透明条状电极13(由透明导电膜形成的像素电极)、第一连接用电极14和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透明基板。透明条状电极13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12。作为从条状电极13引出的线(导电膜)的第一连接用电极14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12以外的区域。第三连接用电极15用于连接到作为从背侧基板21上的条状电极23(导电膜)引出的线(导电膜)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并且用于连接到驱动单元侧的连接用电极端子(未示出),如图3的(b)所示,第三连接用电极形成在背侧基板21的信息显示屏区域22以外的区域。图3的(b)所示的背侧基板21被构造为形成有条状电极23(导电膜)和第二连接用电极24(导电膜)的膜基板。条状电极23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22。第二连接用电极24(导电膜)从条状电极23引出到信息显示屏区域22以外的区域,并且用于连接到第一基板上的第三连接用电极15。优选地,背侧基板21的厚度尽可能地薄,并且优选地在50μm至500μm的范围。
在图3的(a)和(b)所示的示例中,从背侧基板21上的条状电极23引出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和观察侧透明基板11上的各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一个电极端子通过包含导电粒子的密封剂即各向异性导电密封(ACS)彼此连接,使得用于连接到背侧基板21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的ACS连接部分16形成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第三连接用电极15,同时用于连接到观察侧透明基板11上的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ACS连接部分25形成于背侧基板21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另外,形成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各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另一个电极端子上的是用于连接到驱动电路(未示出)的部分17。另外,形成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第一连接用电极14上的是用于连接到驱动电路(未示出)的部分18。
图4的(a)和(b)是分别用于示出第一基板的另一个示例和第二基板的另一个示例的图,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用于形成应用了本发明的点阵显示型主动驱动信息显示面板的面板部。图4的(a)示出作为第一基板的观察侧透明基板11,图4的(b)示出作为第二基板的背侧TFT基板21。
图4的(a)示出的观察侧透明基板11被构造为形成有透明共用电极13(由透明导电膜形成的像素电极)、第一连接用电极14和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透明基板。透明共用电极13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12。作为从共用电极13引出的线(导电膜)的第一连接用电极14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12以外的区域。第三连接用电极15用于连接到作为从背侧基板21上的像素电极23(导电膜)引出的线状电极(由导电膜形成的栅极线和数据线)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并且用于连接到驱动单元侧的连接用电极端子(未示出),如图4的(b)所示,第三连接用电极15形成在背侧TFT基板21的信息显示屏区域22以外的区域。图4的(b)所示的背侧TFT基板21被构造为形成有带有TFT的条状电极23(导电膜)和第二连接用电极24(导电膜)的膜基板。带有TFT的条状电极23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22。用于连接到第一基板上的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带有TFT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导电膜)经由栅极线和数据线从带有TFT的条状电极23引出,从而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22以外的区域。优选地,背侧TFT基板21的厚度尽可能地薄,并且优选地在50μm至500μm的范围。
在图4的(a)和(b)所示的示例中,从背侧TFT基板21上的带有TFT的条状电极23引出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和观察侧透明基板11上的各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一个电极端子通过包含导电粒子的密封剂即各向异性导电密封(ACS)彼此连接,使得用于连接到背侧TFT基板21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的ACS连接部分16形成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第三连接用电极15,同时用于连接到观察侧透明基板11上的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ACS连接部分25形成于背侧TFT基板21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另外,形成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各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另一个电极端子上的是用于连接到驱动电路(未示出)的部分17。另外,形成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第一连接用电极14上的是用于连接到驱动电路(未示出)的部分18。
图5的(a)至(c)是用于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示例的图。图5的(a)示出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后侧看的部分信息显示面板。另外,图5的(b)是沿着图5的(a)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所述线A-A是横切图5的(a)的用作第一连接用配线基板的柔性电缆31的线。图5的(c)是沿着图5的(a)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所述线B-B是横切图5的(a)的用作第二连接用配线基板的柔性电缆32的线。应注意,图5的(a)至(c)所示的与图1的(a)、(b)至图4的(a)、(b)所示的构件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并且省略其说明。
图5的(a)的示例示出第一柔性电缆31和第二柔性电缆32相对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位置关系,其中第一柔性电缆31安装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后侧并且将被连接到图3的(a)所示的第一柔性连接部分17,第二柔性电缆32安装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后侧并且将被连接到图3的(a)所示的第二柔性连接部分18。
在图5的(b)和(c)所示的示例中,驱动单元侧的驱动电路板33被配置于背侧基板21的后侧。此时,驱动电路板33的没有安装电子部件的面与背侧基板21的后侧相对。驱动电路板33指的是诸如驱动电路和驱动电源等驱动所需的电子部件所安装的板。在图5的(b)所示的示例中,ACS 36被设置到柔性电缆连接部分17内侧的ACS连接部分16,从而将背侧基板21上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与观察侧透明基板11上的各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一个电极端子彼此电连接。另外,第一柔性电缆31的一端被电连接到形成于驱动电路板33上的第一连接器34,同时第一柔性电缆31的另一端借助于形成到观察侧透明基板11上的各第三连接用电极15的另一个电极端子上的第一柔性电缆连接部分17的ACF 37被电连接到第一电缆连接部分17。在图5的(c)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柔性电缆32的一端被电连接到形成于驱动电路板33的第二连接器35,同时第二柔性电缆32的另一端借助于形成到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第一连接用电极14上的第二柔性电缆连接部分18的ACF 37被电连接到第二柔性电缆连接部分18。
以下述方式实施用作连接用配线基板的柔性电缆:所述柔性电缆的到驱动电路侧的连接端面朝里,使得可以将信息显示面板连接到驱动单元的驱动电路侧,而不折返柔性电缆。
图6的(a)和(b)是分别示意性地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点阵显示系统的被动驱动信息显示面板中的柔性电缆的连接部分的状态的图,其中柔性电缆用作连接到驱动单元侧的配线基板。图6的(a)示意性地示出第一柔性电缆(也称为TCP)31和第二柔性电缆(也称为TCP)32还未相对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被安装的状态的示例,图6的(b)示意性地示出第一柔性电缆31和第二柔性电缆32已经相对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被安装的状态的示例。从上述示例可知,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第一TCP 31和第二TCP 32都能够被完全地布置于观察侧透明基板11的后侧,由此可以消除图9的(a)和(b)的传统示例中所示的柔性电缆的突出部分,从而使合并有驱动单元的信息显示装置中的信息显示部的边框窄化。另外,与图9的(a)和(b)所示的传统示例不同,连接用配线板(也称为柔性电缆或TCP)没有弯曲部分,结果可以防止连接用配线板上的电极的断线或连接部分中的断线。
应注意,可以采用具有通过带式自动结合(TAB)技术或膜上芯片(COF)技术安装于带载封装(TCP)中的驱动用I C芯片的带载封装(TCP)、没有安装驱动用I C芯片的柔性电缆或安装有驱动用I C芯片的柔性电缆作为连接用配线板。
图7的(a)和(b)均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中的各向异性导电连接的示例的ACS连接。图7的(a)示出从电极方向看的示例,图7的(b)示出从电极的横向看的示例。在图7的(a)和(b)所示的示例中,观察侧透明基板11上的第三连接用电极15和背侧基板21上的第二连接用电极24借助于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彼此电连接,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在该情况下即为ACS 36。ACS 36由用作密封剂的包含导电粒子41的非导电树脂42形成,如图7的(a)和(b)所示,当第二连接用电极24之间的间隔和第三连接用电极15之间的间隔均被定义为D1,同时导电粒子41的平均粒径被定义为D2时,优选地,关系式D1/D2>3成立。理由是,如果D1/D2小于或等于3,则由于导电粒子41,可能会在第二连接用电极24之间和第三连接用电极15之间引起短路。
接着,说明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构成元件。
在显示介质被构造为包含带电粒子的粒子群的情况下,优选地将显示介质配置于形成在信息显示面板的观察侧基板和背侧基板之间的单元中。该构造能够防止显示介质的不均匀分布。
另外,在显示介质被构造为包含带电粒子的粒子群的情况下,优选地可以采用下述构造:光学反射率和带电特性彼此不同的两种显示介质被配置于一个单元中。在该情况下,由对向电极对形成的各像素和其中配置有至少两种显示介质的组合的各单元可以被设计为彼此对应,或者不被设计为彼此对应。在三原色的滤色器与白色显示介质和黑色显示介质组合使用以进行彩色显示的情况下,或者在三原色的彩色显示介质与黑色显示介质或白色显示介质组合使用以进行彩色显示的情况下,各像素和各单元可以优选地被设计成彼此对应。
可以在其间配置有显示介质的相对的基板之间设置分隔壁,从而形成单元。可选地,所述单元可以形成为密封有显示介质的微型胶囊。另外,在设置用于确保相对的基板之间的间隙的基板间间隙确保用分隔壁和具有抑制用作显示介质的粒子群沿平行于面板基板的方向的运动的功能的单元形成用分隔壁的情况下,基板间间隙确保用分隔壁可以优选地具有20μm至100μm的范围的宽度,同时单元形成用分隔壁可以优选地具有在5μm至30μm的范围被制为尽量小的宽度。另外,单元形成用分隔壁的高度可以小于基板间间隙确保用分隔壁,而不影响抑制用作显示介质的粒子群沿平行于面板基板的方向的运动的功能。单元形成用分隔壁可以形成于基板上相对的位置,使得单元形成用分隔壁在基板彼此重合时可以彼此相对。在该情况下,相对部分可以彼此结合,或者可以不彼此结合。
为了确保面板基板之间的间隙的目的而设置的分隔壁部分(面板基板间间隙确保用分隔壁部分)和用于将基板间空间分隔成隔间的分隔壁部分(单元形成用分隔壁部分)可以被配置成格子状、蜂巢状或网状。各单元的截面可以是任意形状,诸如包括四角形、三角形、六角形、阶段型八角形(tiered octagonshape)等多角形、圆形、椭圆形、跑道形等,或多种形状的组合。
考虑到增大显示部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诸如四角形、六角形或阶段型八角形等多角形是优选的,考虑到允许形成图像介质的粒子容易移动,由曲线限定的形状可能是优选的。另外,在将配置在矩阵中的像素和单元设计成彼此对应的情况下,优选地基于格子状形成分隔壁,以将各单元形成为四角形或阶段型八角形。从上述观点,优选地采用诸如带有圆角的四角形或带有圆角的阶段型八角形等带有圆角的多角形。
优选地使用干膜抗蚀剂(dry film resist)作为用于形成基板间间隙确保用分隔壁的材料,或作为用于确保基板间间隙并且被设置于以不同的显示颜色显示信息图像的显示区的边界处的分隔壁的材料以及作为专用于形成单元的分隔壁的材料。作为示例,可以使用ALPHO NIT2(由Nichigo-Morton Co.,Ltd.制造)或者PDF 300(由Nippon Steel Chemical Co.,Ltd.制造)。
厚度与期望形成的分隔壁部分的高度对应的干膜抗蚀剂材料被层压在面板基板上,然后使用预定形状的掩模通过光刻而图案化。
基板间间隙确保用分隔壁部分的宽度可以被设计成在20μm至100μm的范围,而单元形成用分隔壁部分的宽度可以被设计成在5μm至30μm的范围,以使得单元形成用分隔壁部分的宽度比基板间间隙确保用分隔壁部分的宽度小,这对于增大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开口率是优选的。
除了上述的使带电粒子在气体(包括真空)中移动的类型,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的示例还包括使带电粒子在液体中移动(电泳)的类型和驱动液晶的类型。
至于用作通过图案化被形成电极的导电膜的导电材料,对于用作透明的观察侧基板的第一基板来说,为了获得透明导电膜的目的,可以使用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氧化锑锡(ATO)、导电氧化锡以及导电氧化锌等透明导电金属氧化物,或者可以使用诸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酯)(PEDOT:PSS)等透明导电聚合物。
至于用作通过图案化被形成电极的导电膜的导电材料,对于没有被布置在观察侧的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基板来说,可以使用诸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氧化铟锌(IZO)、氧化铝锌(AZO)、氧化锑锡(ATO)、导电氧化锡以及导电氧化锌等导电金属氧化物,或者可以使用诸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聚(3,4-亚乙基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酯)(PEDOT:PSS)等导电聚合物、诸如金、银、铜、铝、镍和铬等金属或主要由这些金属形成的合金等。形成电极的导电膜可以透明,或者可以不透明。
至于将导电膜形成电极的方法,可以采用如下方法:通过例如溅射法、真空沉积法、化学汽相沉积(CVD)法、涂布法等将上述材料形成薄膜的方法、层压金属箔(例如,压延铜箔)的方法、或者施涂在溶剂或合成树脂粘合剂中混合的导电剂的方法。可以适当地使用上述导电的和能够形成图形的材料。应注意,只要能够在不导致任何光学透明性问题的情况下确保导电,观察侧透明电极的厚度就可以采用任意值,该厚度优选地为0.01μm至10μm,更优选地为0.05μm至5μm。另外,只要能够确保导电,不设置于观察侧的电极的厚度就可以采取任意值,并且可以优选地在0.01μm至10μm的范围。
适用于形成在观察侧透明基板(第一基板)上的信息显示屏区域的电极的诸如ITO等金属氧化物透明导电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柔性较小。当使用这样的透明导电材料来形成作为条状电极或线状电极的观察侧电极时,优选地组合使用金属细线,以防止透明电极材料中的断线。金属细线的宽度可以是1μm至10μm,从而不干涉显示可视性,该金属细线可以适当地应用于将配置在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条状电极。对于形成于背侧基板(第二基板)和连接用配线板上的电极,因为不需要考虑光学透明性,所以可以适当地使用电阻小并且柔性良好的上述金属材料。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用的连接用配线基板,可以优选地采用厚度为25μm至200μm的膜状柔性绝缘基板。适用于此的材料的实例可以包括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脂(PC)和聚醚砜(PES)。
<实施例>
下面,说明实际实施例。
在实施例中的信息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观察侧基板)和第二基板(背侧基板)上,分别形成列方向上为600线的条状电极和行方向上为800线的条状电极。以此方式,形成像素数为600×800(约100ppi)的点阵,从而获得被动驱动型信息显示面板。然后,在行电极侧设置三个320-pin驱动用IC并且在列电极侧设置两个320-pin驱动用IC,从而生产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对角线为10英寸的大致A5大小的信息显示面板。
至于显示介质,如下所述,采用构造为包含带正电的黑色粒子的粒子群的黑色显示介质和构造为包含带负电的白色粒子的粒子群的白色显示介质。分隔壁被配置成格子形,使得具有与各像素的大小对应的矩形开口的各单元能够被形成为由分隔壁包围。两种显示介质以25%的体积分数组合的方式被填充在单元中,从而制造信息显示面板。
(黑色显示介质:黑色粒子群)
将100重量份(pts.wt.)的聚甲基戊烯聚合物(TPX-R18: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作为着色剂的5重量份炭黑(SpecialBlack 4:由Degussa AG制造)和作为正电荷用电荷控制剂的3重量份苯胺黑化合物(BONTRON N-07:由Orient ChemicalIndustries Co.,Ltd.制造)通过双轴捏合机熔融捏合,并将所得物通过喷射式粉碎机(LABO Jet Mill IDS-LJ:由Nippon PneumaticMfg.Co.,Ltd.制造)细粉碎,通过分级机(MDS-2:由NipponPneumatic Mfg.Co.,Ltd.制造)分级,并通过使用表面熔合系统(球形化仪器)(rounding equipment)(MR-10:由Nippon PneumaticMfg.Co.,Ltd.制造)熔融球形化。结果,获得平均粒径为9.2μm的正带电的黑色粒子群。
(白色显示介质:白色粒子群)
100重量份聚甲基戊烯聚合物(TPX-R18:由MitsuiChemicals,Inc.制造)、作为着色剂的100重量份二氧化钛(TIPAQUE CR-90:由ISHIHARA SANGYO KAISHA,LTD.制造)和作为负电荷用电荷控制剂的5重量份酚醛缩合物(BONTRONE-89:由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 Co.,Ltd.制造)通过双轴捏合机熔融捏合,并将所得物通过喷射式粉碎机(LABO Jet MillIDS-LJ:由Nippon Pneumatic Mfg.Co.,Ltd.制造)细粉碎,通过分级机(MDS-2:由Nippon Pneumatic Mfg.Co.,Ltd.制造)分级,并通过使用表面熔合系统(球形化仪器)(roundingequipment)(MR-10:由Nippon Pneumatic Mfg.Co.,Ltd.制造)熔融球形化。结果,获得平均粒径为9.5μm的负带电的白色粒子群。
<实施例1>
第一基板形成为带有电极的125μm厚的透明膜,所述电极由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膜)上的条纹状锡掺杂氧化铟(ITO)形成。第二基板形成为带有电极的125μm厚的透明膜,所述电极由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膜(PET膜)上的条纹状锡掺杂氧化铟(ITO)形成。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下述方式彼此结合:形成于第一基板的条状电极和形成于第二基板的条状电极在显示介质被密封于基板之间的状态下彼此正交地相对,从而形成显示面板。第一条状电极延伸到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作为连接用线状电极。第二条状电极延伸到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作为连接用线状电极。第一基板具有形成于其上的、与形成在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条状电极不同的、在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连接用线状电极,所述连接用线状电极用于将第二基板上的条状电极经由基板连接到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线状电极(基板间导通)。所述连接用线状电极沿与第一基板上的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条状电极垂直的方向由ITO形成。
使用包含平均粒径10μm的导电粒子的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ACS)来实现基板间导通,所述导电连接构件被布置于在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彼此相对的连接用线状电极之间。ACS连接部的连接用线状电极之间的各间隔被设定为35μm。通过使用基板间间隙确保用构件将两个基板间隔开40μm,并且使第二基板偏转以制成ACS连接。接着,如图6的(a)和(b)所示,通过使用包含平均直径5μm的导电粒子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将从第一基板上的条状电极延伸到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连接用线状电极和安装有驱动用IC的柔性电缆(也称为TCP)彼此电连接。另外,如图6的(a)和(b)所示,通过使用ACF将形成于第一基板的连接用线状电极的外端也电连接到安装有驱动用IC的TCP。连接部分处的线状电极之间的各间隔被设定为20μm。结果,获得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通过将部件仅安装在玻璃环氧树脂基板(玻璃纤维强化环氧树脂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同时保持另一表面平坦而形成的、包括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在平坦表面面朝里的状态下被配置于信息显示面板的后侧,并且将信息显示面板的TCP连接到驱动电路板的连接器,从而形成信息显示装置,信息显示面板在所述信息显示装置中被驱动。
<结果>
驱动信息显示面板以显示测试图像。结果,获得良好的显示而没有诸如断线等任何问题。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不能进行显示的、通常被称为边框的部分面积非常小,这使得信息显示部自然地显得比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实际尺寸大。另外,甚至在TCP被重复地连接到连接器或从连接器拆除之后或者面板的连接到TCP或进行基板间导通的周边部轻微地重复弯折之后,ACS连接部或AC F连接部中也不会发生诸如粘着失效等问题。还有,尽管这里采用薄膜状面板,但是在信息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板彼此重合的整个信息显示装置的手动处理中,包括这样重合的驱动电路板的信息显示装置具有足够强到允许该装置甚至在该装置的边缘被手持时自立的本体,并且不发生诸如被弯折而导致断裂的问题。
<实施例2>
采用类似于根据实施例1的信息显示面板的信息显示面板。通过将部件仅安装在玻璃环氧树脂基板(玻璃纤维强化环氧树脂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同时保持另一表面平坦而形成的、包括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在粘着剂被放置于平坦表面的四角并且平坦表面面朝里的状态下被结合到信息显示面板的后侧,并且将信息显示面板的TCP连接到驱动电路板的连接器,从而形成信息显示装置,信息显示面板在所述信息显示装置中被驱动。
<结果>
驱动信息显示面板以显示测试图像。结果,获得良好的显示而没有诸如断线等任何问题。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不能进行显示的、通常被称为边框的部分面积非常小,这使得信息显示部自然地显得比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实际尺寸大。另外,甚至在TCP被重复地连接到连接器或从连接器拆除之后或者面板的连接到TCP或进行基板间导通的周边部轻微地重复弯折之后,ACS连接部或ACF连接部中也不会发生诸如粘着失效等问题。还有,尽管这里采用薄膜状面板,但是信息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板一体地形成为彼此重合,包括这样重合的驱动电路板的信息显示面板具有足够强到允许该装置甚至在该装置的边缘被手持时自立的本体,并且不发生诸如被弯折而导致断裂的问题。
<比较例1>
第一基板形成为带有电极的125μm厚的透明膜,所述电极形成为透明PET膜上的条纹状ITO电极。第二基板形成为带有电极的125μm厚的透明膜,所述电极形成为透明PET膜上的条纹状ITO电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下述方式彼此结合:形成于第一基板的条状电极和形成于第二基板的条状电极在显示介质被密封于基板之间的状态下彼此正交地相对,从而形成面板。第一条状电极延伸到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作为连接用线状电极。第二条状电极延伸到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作为连接用线状电极。
接着,通过使用包含平均直径5μm的导电粒子的各向异性导电膜将从第一基板上的条状电极延伸到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连接用线状电极和安装有驱动用IC的柔性电缆(也称为TCP)彼此电连接。另外,通过使用包含平均直径5μm的导电粒子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将从第二基板上的条状电极延伸到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连接用线状电极和安装有驱动用I C的柔性电缆(也称为TCP)彼此电连接。连接部分处的线状电极之间的各间隔被设定为20μm。结果,获得传统的信息显示面板。通过将部件仅安装在玻璃环氧树脂基板(玻璃纤维强化环氧树脂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同时保持另一表面平坦而形成的、包括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在平坦表面面朝里的状态下被配置于信息显示面板的后侧,并且信息显示面板的TCP被构造为折返180度以连接到驱动电路板的连接器,从而形成信息显示装置,信息显示面板在所述信息显示装置中被驱动。
<结果>
驱动信息显示面板以显示测试图像。结果,获得良好的显示而没有诸如断线等任何问题。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不能进行显示的、通常被称为边框的部分包括TCP的突出部分,这使得信息显示部自然地显得比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实际尺寸小。另外,在TCP被重复地连接到连接器并从连接器拆除大约10次之后,ACF连接部中发生粘着失效。还有,在面板的连接到TCP的周边部被轻微地重复弯折之后,由于ACF连接部中发生的失效引起的断线,部分测试图像不能显示。
<比较例2>
第一基板形成为带有电极的700μm厚的透明玻璃膜,所述电极形成为玻璃片上的条纹状ITO电极。第二基板形成为带有电极的700μm厚的透明玻璃基板,所述电极形成为玻璃片上的条纹状ITO电极。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下述方式彼此结合:形成于第一基板的条状电极和形成于第二基板的条状电极在显示介质被密封于基板之间的状态下彼此正交地相对,从而形成面板。第一条状电极延伸到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作为连接用线状电极。第二条状电极延伸到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作为连接用线状电极。第一基板具有形成于其上的、与形成在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条状电极不同的、在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连接用线状电极,所述连接用线状电极用于将第二基板上的条状电极经由基板连接到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线状电极(基板间导通)。所述连接用线状电极沿与第一基板上的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条状电极垂直的方向形成。
使用包含平均粒径40μm的导电粒子的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ACS)来实现基板间导通,所述导电连接构件被布置于在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彼此相对的连接用线状电极之间。通过使用基板间间隙确保用构件将两个基板间隔开40μm,并且ACS连接部的连接用线状电极之间的各间隔被设定为100μm,该间隔大于导电粒子的粒径。接着,通过使用包含平均直径5μm的导电粒子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将从第一基板上的条状电极延伸到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连接用线状电极和安装有驱动用IC的柔性电缆(也称为TCP)彼此电连接。另外,通过使用ACF将形成于第一基板的连接用线状电极的外端部分也电连接到安装有驱动用IC的TCP。连接部分处的线状电极之间的各间隔被设定为20μm。结果,获得传统的信息显示面板。通过将部件仅安装在玻璃环氧树脂基板(玻璃纤维强化环氧树脂基板)的一个表面上同时保持另一表面平坦而形成的、包括驱动电路的驱动电路板在平坦表面面朝里的状态下被配置于信息显示面板的后侧,并且将信息显示面板的TCP连接到驱动电路板的连接器,从而形成信息显示装置,信息显示面板在所述信息显示装置中被驱动。
<结果>
驱动信息显示面板以显示测试图像。结果,在ACS连接部中有时发生诸如泄漏等问题。可想到的原因可能是包含在ACS中的导电粒子的粒径D2和ACS连接部中的连接用线状电极之间的间隔D1不满足关系式D1/D2>3。信息显示屏区域外部的不能进行显示的、通常被称为边框的部分被窄化,这使得信息显示部自然地显得比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实际尺寸大。然而,即使在不遭遇上述问题的信息显示面板中,在TCP被重复地连接到连接器并从连接器拆除之后,TCP的配线部分被损坏,这可能是因为第二基板的边缘部分碰到连接用TCP上,导致部分的断线,结果部分测试图像不能显示。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显示面板能够适用于:诸如膝上型计算机、PDA、移动电话、掌上型终端机等移动装备的显示部;诸如电子书、电子报纸和电子手册(使用手册)等电子纸;诸如广告牌、海报、黑板等公告板;例如计算器、家用电器和汽车装备的显示部;例如忠诚度点卡和IC卡的卡显示部;例如电子广告、电子出席点或购买点广告(POP)、电子价格标签、电子货架标签、电子记分和RF-ID装置的显示部;以及连接到用于进行显示的重写的外部显示重写装置(所谓的可重写纸)的显示部。

Claims (7)

1.一种信息显示面板,其包括:
透明第一基板,其具有:形成于信息显示屏区域的透明像素电极;形成为从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引出到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线状电极的第一连接用电极;和形成为不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另外的线状电极的第三连接用电极;以及
膜状的第二基板,其具有: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像素电极;和形成为从所述像素电极引出到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以外的区域的线状电极的第二连接用电极;
其中,所述透明第一基板的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所述像素电极以在彼此相对的所述透明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空间的方式彼此相对,在所述空间中,显示介质被密封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
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用电极经由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彼此连接;并且
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另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电极端子经由连接用配线基板电连接到连接用电极端子,所述连接用电极端子设置到驱动单元侧的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被布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后侧,所述连接用配线基板在允许到所述驱动电路侧的连接端面朝里的状态下被无折返地安装以电连接到所述驱动单元,从而经由相对的所述透明像素电极和所述像素电极驱动所述显示介质以显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第一基板的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所述透明像素电极是透明条状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所述像素电极是条状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第一基板的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所述透明像素电极是透明共用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形成于所述信息显示屏区域的所述像素电极是带有TFT的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用于使所述第二连接用电极和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彼此电连接的所述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是由包含导电粒子的非导电树脂形成的各向异性导电连接构件;并且
当所述第二连接用电极之间的间隔和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之间的间隔均被定义为D1,同时所述导电粒子的平均粒径被定义为D2时,关系式D1/D2>3成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状的第二基板的厚度在50μm至500μm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另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电极端子借助于作为连接用配线基板的柔性基板电连接到连接用电极端子,所述连接用电极端子设置到所述驱动单元侧的所述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被布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后侧,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有连接用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连接用电极的另一个电极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用电极的电极端子借助于作为连接用配线基板的柔性基板电连接到连接用电极端子,所述连接用电极端子设置到所述驱动单元侧的所述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被布置于所述第二基板的后侧,所述柔性基板上形成有连接用电极并且安装有驱动用IC芯片。
CN2009801566517A 2008-12-25 2009-12-25 信息显示面板 Pending CN1023178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31490 2008-12-25
JP2008-331490 2008-12-25
PCT/JP2009/007291 WO2010073716A1 (ja) 2008-12-25 2009-12-25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7851A true CN102317851A (zh) 2012-01-11

Family

ID=42287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66517A Pending CN102317851A (zh) 2008-12-25 2009-12-25 信息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79423A1 (zh)
EP (1) EP2372447A4 (zh)
JP (1) JPWO2010073716A1 (zh)
CN (1) CN102317851A (zh)
WO (1) WO201007371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6794A1 (zh) * 2017-07-04 2019-01-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10610665A (zh) * 2019-10-09 2019-12-2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831046B2 (en) 2017-07-04 2020-11-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rameles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72628A (ko) * 2011-12-22 2013-07-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컬러 전자종이 디스플레이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214942B1 (ko) 2013-12-20 2021-02-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표시 장치 및 투명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6396690B2 (ja) * 2014-06-13 2018-09-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581839B1 (ko) * 2018-10-02 2023-09-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6152A (ja) * 1999-02-15 2000-08-29 Seiko Epson Corp 配線接続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48694A (ja) * 2006-03-15 2007-09-27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02227A (ja) * 1988-05-31 1989-12-06 Asahi Glass Co Ltd カラー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JP2000098417A (ja) 1998-09-28 2000-04-07 Sony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3702859B2 (ja) * 2001-04-16 2005-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05062112A1 (ja) * 2003-12-19 2005-07-0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情報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20110261434A1 (en) * 2008-12-18 2011-10-2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display pane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6152A (ja) * 1999-02-15 2000-08-29 Seiko Epson Corp 配線接続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48694A (ja) * 2006-03-15 2007-09-27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06794A1 (zh) * 2017-07-04 2019-01-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模组
US10831046B2 (en) 2017-07-04 2020-11-10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rameles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CN110610665A (zh) * 2019-10-09 2019-12-2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0073716A1 (ja) 2012-06-14
EP2372447A1 (en) 2011-10-05
WO2010073716A1 (ja) 2010-07-01
EP2372447A4 (en) 2012-07-25
US20110279423A1 (en) 2011-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1658B1 (ko) 정보 표시 장치
CN102317851A (zh) 信息显示面板
WO2009145255A1 (ja) 電子ペーパー
JP2013029773A (ja) 情報表示ボード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WO2010070926A1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10139863A (ja) ドットマトリックス型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4433670B2 (ja) 画像表示媒体
JP2012103438A (ja) 電子ペーパー
WO2009113626A1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10145528A (ja) カラー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カラー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10266539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10145722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11221406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069405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11248004A (ja) 電子ペーパー装置
JP2009288522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197494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10145740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10271510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11059508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09058804A (ja) 両面表示式長尺型電子情報表示パネル
JP2010169759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JP2010204261A (ja) 粒子配置用マス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粒子配置方法
JP2009288425A (ja) 表示媒体充填用マス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10128189A (ja) 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