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7571A - 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7571A
CN102307571A CN2009801563839A CN200980156383A CN102307571A CN 102307571 A CN102307571 A CN 102307571A CN 2009801563839 A CN2009801563839 A CN 2009801563839A CN 200980156383 A CN200980156383 A CN 200980156383A CN 102307571 A CN102307571 A CN 102307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stridial toxin
active component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ositions
excip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638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达萨里
A·塞纳维拉特纳
J·Z·谢
H·T·特兰
A·巴色
D·马修森
T·J·亨特
H·P·M·库马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erg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lerg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15442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30757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331,81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168206B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ergan Inc filed Critical Allergan Inc
Priority to CN2016101695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332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307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75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6Hydrolases (3)
    • A61K38/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A61K38/4886Metalloendopeptidases (3.4.24), e.g. collagen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9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lyophilised, i.e. freeze-dried, solutions or disper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6Hydrolases (3)
    • A61K38/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A61K38/4886Metalloendopeptidases (3.4.24), e.g. collagenase
    • A61K38/4893Botulinum neurotoxin (3.4.24.69)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08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oxygen, e.g. ethers, acetals, ketones, quinones, aldehydes, peroxides
    • A61K47/10Alcohols; Phenols; Salts thereof, e.g. glycerol; Polyethylene glycols [PEG]; Poloxamers; PEG/POE alkyl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1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itro-, nitroso-, azo-compounds, nitriles, cyanates
    • A61K47/18Amines; Amides; Urea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Amino acids; Oligopeptides having up to five amino acids
    • A61K47/183Amino acids, e.g. glycine, EDTA or aspart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0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sulfur, e.g.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docusate, sodium lauryl sulfate or aminosulfonic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6Carbohydrates, e.g. sugar alcohols, amino sugars, nucleic acids, mono-, di- or oligo-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polysorbates, sorbitan fatty acid esters or glycyrrhiz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carbomers, poly(meth)acrylates, or polyvinyl pyrrolid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sters, polyamino acids, polysiloxanes, polyphosphazines, copolymers of polyalkylene glycol or poloxam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04Centrally acting analgesics, e.g. opio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304/00Hydrolases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i.e. peptidases (3.4)
    • C12Y304/24Metalloendopeptidases (3.4.24)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Neu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至少两种赋形剂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Description

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本申请是国际专利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2008年12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1/121,345的优先权,并且根据35U.S.C.§120,要求2008年12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2/331,816的优先权,所述两份专利申请各自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药物组合物是包含至少一种活性成分和至少一种惰性成分的制剂,所述惰性成分被称作赋形剂,用作所述活性成分的稀释剂或运载体(vehicle)。赋形剂可用作以下一种或多种: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填充剂、冷冻保护剂、冻干保护剂(lyo-protectant)、防腐剂和缓冲剂。可将药物组合物加工为固体形式,例如,可在给予患者之前用合适液体(例如盐水或水)复原的冻干或真空干燥的粉末。或者,可将药物组合物配制为水性溶液或悬浮液。
大部分药物组合物包含小分子(或化学实体)作为它们的活性成分。近来,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出现,已经开发或正在开发包含蛋白质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遗憾的是,蛋白质活性成分很难稳定(即,维持在生物活性损失最小的状态),从而导致在使用之前对所述药物组合物进行配制、复原(若需要)和储存的过程中蛋白质的损失和/或蛋白质活性的损失。稳定性问题可因蛋白质活性成分的表面吸附、物理不稳定性(例如变性或聚集)或化学不稳定性(例如交联、脱酰胺、异构化、氧化、酸或碱类的形成、Maillard反应和断裂)而发生。为了防止所述不稳定性,已经使用多种基于蛋白质的赋形剂,如白蛋白和明胶,来稳定存在于药物组合物中的蛋白质活性成分。
遗憾的是,尽管已知蛋白质赋形剂(如白蛋白或明胶)有稳定效应,然而它们在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存在明显的缺点。例如,白蛋白和明胶很贵并且越来越难以得到。此外,当将血液产品或来自动物的产品如白蛋白和明胶给予患者时可使所述患者面临接受血液携带的病原体或传染原的潜在危险。因此,已经知道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存在于药物组合物中的来源于动物的蛋白质赋形剂能够导致无意中将传染性成分纳入所述药物组合物。例如,已报道人血清白蛋白的使用可将阮病毒传递到药物组合物中。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可用于稳定存在于药物组合物中的蛋白质活性成分的非蛋白质赋形剂,例如稳定剂、冷冻保护剂和冻干保护剂。
梭菌毒素的独特性质进一步限制和阻碍了选择用于含有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的合适非蛋白质赋形剂。例如,梭菌毒素是平均分子量为约150kDa的大蛋白质分子,并且进一步与使其大小增加至约300-900-kDa的非毒素结合蛋白质复合。梭菌毒素复合物的大小使其比较小的较不复杂的蛋白质更容易断裂和不稳定,因此,如果想要维持梭菌毒素的稳定性会增加配制和处理困难。因此,非蛋白质赋形剂(例如,稳定剂、冷冻保护剂和冻干保护剂)的使用必须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与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相互作用:即不使所述梭菌毒素变性、断裂或以其他方式失活或者不引起存在于毒素复合物中的非毒素结合蛋白质分解。
与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配制过程的所有步骤所必需的特别的安全性、精确性和准确性。因此,非蛋白质赋形剂本身不应该是有毒的或者难以处理的,从而不加重目前含有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剂中已经非常严格的要求。
与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相关的另一个困难是在所述药物组合物中使用的梭菌毒素的量极低。通常与酶一样,梭菌毒素的生物活性(至少部分)依赖于它们的三维构象。因此,梭菌毒素可被热、各种化学物质、表面拉伸和表面干燥解毒。此外,已知将通过已知的培养、发酵和纯化方法得到的梭菌毒素复合物稀释至药物组合物中所用的低得多的浓度会导致所述毒素迅速失活。药物组合物中所用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极低量使得该活性成分非常容易被吸附至例如实验室玻璃器皿、容器的表面、复原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小瓶以及用于注射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注射器的内表面。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这种表面吸附能导致活性成分的损失和剩余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变性,这两种情况都会降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总活性。因此,非蛋白质赋形剂(例如稳定剂、冷冻保护剂和冻干保护剂)的使用必须能够作为表面阻断剂来防止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吸附至表面。目前为止,唯一成功用于此目的的稳定剂是来源于动物的蛋白质,例如,人血清白蛋白和明胶。
与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与复合物形成相关的pH-敏感性。例如,已知900-kDa BoNT/A复合物在pH 3.5-6.8下能溶于稀的水性溶液中。然而,在大于约7的pH下,特别是当pH升至大于pH 8.0时,所述非毒素结合蛋白质从所述150-kDa神经毒素上解离下来,致使毒性丧失。参见Edward J.Schantz et al.,pp.44-45,Prepar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for human treatment,in Jankovic,J.,et al.,Therapy with Botulinum Toxin(Marcel Dekker,Inc.,1994)。由于所述非毒素结合蛋白质被认为维持或帮助稳定毒性所依赖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因此这些蛋白质的解离会产生更不稳定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因此,可用于配制含有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的非蛋白质赋形剂必须能够在保持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活性所必需的pH水平的限制内工作。
根据梭菌毒素的独特性质和上述要求,寻找合适的可用于配制含有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的非蛋白质赋形剂很困难。在本发明之前,仅来源于动物的蛋白质赋形剂例如人血清白蛋白和明胶被成功用作稳定剂。因此,已知白蛋白本身或者白蛋白与一种或多种其他物质例如磷酸钠或柠檬酸钠一起可使冻干后的A型肉毒毒素有高复原率。遗憾的是,如前所述,人血清白蛋白作为合并的血液产品,当存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时,至少可能带有传染性或致病性成分。实际上,任何动物产品或蛋白质,例如人血清白蛋白或明胶还能潜在地含有可在注射给患者后引起不良反应的热原或其他物质。
因此需要的是梭菌毒素(例如肉毒毒素)由非蛋白质赋形剂稳定的梭菌毒素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涉及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一种或多种用于稳定存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中的梭菌菌素的非蛋白质赋形剂。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无动物蛋白质赋形剂和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两种无动物蛋白质赋形剂和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三种无动物蛋白质赋形剂和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以是包含所述约150-kDa的梭菌毒素和总称为非毒素结合蛋白质(NAP)的其他蛋白质的梭菌毒素复合物、或者仅所述约150-kDa梭菌毒素自身,或修饰的梭菌毒素(例如,重靶向的梭菌毒素)。
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非蛋白质基的赋形剂和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两种非蛋白质基的赋形剂和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另外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三种非蛋白质基的赋形剂和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以是包含所述约150-kDa梭菌毒素和总称为非毒素结合蛋白质(NAP)的其他蛋白质的梭菌毒素复合物、或者仅所述约150-kDa梭菌毒素自身,或修饰的梭菌毒素(例如,重靶向的梭菌毒素)。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肉毒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无动物蛋白质赋形剂和肉毒毒素活性成分。在另一个方面,肉毒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两种无动物蛋白质赋形剂和肉毒毒素活性成分。在另外一个方面,肉毒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三种无动物蛋白质赋形剂和肉毒毒素活性成分。肉毒毒素活性成分可以是包含所述约150-kDa肉毒毒素和多种NAP的肉毒毒素复合物、或者仅所述约150-kDa肉毒毒素自身,或修饰的肉毒毒素(例如,重靶向的肉毒毒素)。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肉毒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非蛋白质基的赋形剂和肉毒毒素活性成分。在另一个方面,肉毒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两种非蛋白质基的赋形剂和肉毒毒素活性成分。在另外一个方面,肉毒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至少三种非蛋白质基的赋形剂和肉毒毒素活性成分。肉毒毒素活性成分可以是包含所述约150-kDa肉毒毒素和多种NAP的肉毒毒素复合物、或者仅所述约150-kDa肉毒毒素自身,或者改性的肉毒毒素(例如,重靶向的肉毒毒素)。
由肉毒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巴氏梭菌(Clostridium baratii)和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生产的梭菌毒素最广泛地用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治疗和美容。肉毒杆菌的菌株生产七种抗原性不同的肉毒毒素类型(BoNT),它们已通过研究人(BoNT/A、/B、/E和/F)、动物(BoNT/C1和/D)的肉毒中毒爆发被鉴定,或者从土壤中分离(BoNT/G)。各种BoNT相互具有大约35%的氨基酸同一性并且具有相同的功能区域组织和总结构构架。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每种梭菌毒素类型中可存在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这些蛋白质的核酸在某种程度上不同的亚型。例如,目前有五种BoNT/A亚型:BoNT/A1、BoNT/A2、BoNT/A3、BoNT/A4和BoNT/A5,与另一种BoNT/A亚型相比,具体亚型显示出约89%的氨基酸同一性。尽管所有七种BoNT血清型具有相似的结构和药理学性质,然而各自也显示不同的细菌学特性。相反,破伤风毒素(TeNT)由同一族的破伤风梭菌产生。梭菌属的另外两个种,巴氏梭菌和丁酸梭菌也分别产生毒素BaNT和BuNT,这两种毒素分别与BoNT/F和BoNT/E相似。
梭菌毒素作为包含所述约150-kDa梭菌毒素连同非毒素结合蛋白质(NAP)的复合物由梭菌细菌释放。鉴定的NAP包括具有血凝反应活性的蛋白质,例如约17-kDa的血凝素(HA-17),约33-kDa的血凝素(HA-33)和约70-kDa的血凝素(HA-70);以及无毒非血凝素(NTNH),其是一种约130-kDa的蛋白质,参见,例如Eric A.Johnson and Marite Bradshaw,Clostridial botulinum and its Neurotoxins:A Metabolic and CellularPerspective,39 Toxicon 1703-1722(2001);和Stephanie Raffestin et al.,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the Neurotoxin Genes in Clostridiumbotulinum and Clostridium tetani,10 Anaerobe 93-100(2004)。因此,A型肉毒毒素复合物可由梭菌细菌以900-kDa、500-kDa和300-kDa的形式产生。B型和C1型肉毒毒素似乎仅以500-kDa复合物的形式产生。D型肉毒毒素以300-kDa和500-kDa复合物的形式产生。最后,E型和F型肉毒毒素仅以约300-kDa复合物的形式产生。所述复合物分子量的不同是由于NAP的比例不同。所述毒素复合物对于中毒过程很重要,因为它提供避免有害环境条件的保护、对蛋白酶消化的抗性并且看起来促进所述毒素的内化和激活。
梭菌毒素各自都被翻译为单链多肽,所述多肽随后由天然蛋白酶通过在二硫环内的蛋白水解剪切而断裂。这种断裂发生在由形成二硫桥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之间产生的分开的双链环区域内。该翻译后加工产生了包含一条约50kDa轻链(LC)和一条约100kDa重链(HC)的双链分子,所述轻链和重链由所述两条链之间的所述单个二硫键和非共价相互作用接合在一起。目前还不了解所述用于将所述单链分子转变为所述双链的天然蛋白酶。在一些血清型中,例如BoNT/A,所述天然蛋白酶由所述细菌血清型以内源方式产生,并且所述断裂在所述毒素被释放到环境中之前在细胞内发生。然而,在其他血清型中,例如BoNT/E,所述细菌菌株看起来不产生能够将所述毒素的单链形式转变为双链形式的内源性蛋白酶。在这些情况下,所述毒素作为单链毒素从细胞中释放,然后由环境中存在的天然蛋白酶转变为双链形式。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061
成熟的双链分子各自均包含3个功能不同的区域:1)位于LC中包含金属蛋白酶区域的酶促结构域,所述金属蛋白酶区域具有特异地靶向神经递质释放器(neurotransmitter release apparatus)的核心部件的锌依赖的内肽酶活性;2)位于HC的氨基末端一半部分(HN)内的转运结构域,该结构域帮助LC从靶细胞的细胞内小泡中释放到细胞质中;和3)位于HC的羧基末端一半部分(HC)内的结合结构域,该结构域决定所述毒素与位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复合物的结合活性和结合特异性。所述HC结构域包含两个大小大致相等的具有功能的不同结构元件,这两个元件被命名为HCN和HCC亚域。表1给出了示例性梭菌毒素中发现的每个结构域和亚域的大致边界区域。
所述三种功能性结构域的结合、转运和酶促活性对于毒性都是必须的。尽管目前还没有精确了解该过程的细节,但不管哪种类型,梭菌毒素进入神经元并且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的整体细胞中毒机制是类似的。尽管申请人不希望囿于以下描述,但是中毒机制可被描述为包括至少4个步骤:1)受体结合,2)复合物内化,3)轻链转运,和4)酶促标靶修饰。当梭菌毒素的HC结构域与位于靶细胞质膜表面的毒素特异性受体复合物结合时所述过程开始。受体复合物的结合特异性被认为部分是由神经节苷脂与蛋白质受体的特异结合实现的,所述蛋白质受体看起来清楚地包含每种梭菌毒素受体复合物。一旦结合,所述毒素/受体复合物就通过内吞作用被内化并且所述内化的小泡被分选至特定的细胞内途径。所述转运步骤看起来是由所述小泡区室的酸化触发的。该过程看起来引发两种重要的pH依赖的结构重排,所述结构重排增加疏水性并且促进所述毒素的双链形式的形成。一旦被活化,所述毒素的轻链内肽酶就从所述细胞内小泡释放到细胞溶胶中,所述毒素在细胞溶胶中特异地靶向神经递质释放器的三种已知核心部件之一。这些核心蛋白质——小泡相关的膜蛋白质(VAMP)/突触小泡蛋白、25kDa的突触小体相关蛋白(SNAP-25)和突触融合蛋白——对于突触小泡在神经末梢的停靠和融合是必须的,并且构成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附着蛋白受体(SNARE)家族的成员。BoNT/A和BoNT/E在SNAP-25的羧基末端区域将其切断,分别释放9个或26个氨基酸的片段,BoNT/C1也在SNAP-25靠近羧基末端处将其切断。BuNT在SNAP-25靠近羧基末端的保守部分处将其切断。肉毒杆菌血清型BoNT/B、BoNT/D、BoNT/F和BoNT/G、TeNT和BaNT作用于VAMP的保守的中间部分,并且将VAMP的氨基末端部分释放至细胞溶胶中。BoNT/C1在突触融合蛋白靠近细胞质膜表面的单一位点上将其切断。各种突触SNARE的选择性蛋白质水解解释了梭菌毒素在体内引起神经递质释放阻断的原因。梭菌毒素的SNARE蛋白质靶标对于多种非神经细胞类型中的胞吐作用是共有的:在这些细胞中,与在神经细胞中一样,轻链肽酶活性抑制胞吐作用,参见,例如,YannHumeau et al.,How Botulinum and Tetanus Neurotoxins BlockNeurotransmitter Release,82(5)Biochimie.427-446(2000);Kathryn Turtonet al.,Botulinum and Tetanus Neurotoxins:Structure,Function andTherapeutic Utility,27(11)Trends Biochem.Sci.552-558.(2002);GiovannaLalli et al.,The Journey of Tetanus and Botulinum Neurotoxins in Neurons,11(9)Trends Microbiol.431-437,(2003)。
多种治疗和美容应用都在利用梭菌毒素——例如BoNT/A、BoNT/B、BoNT/C1、BoNT/D、BoNT/E、BoNT/F和BoNT/G、TeNT、BaNT和BuNT——抑制神经元传递的能力,参见,例如William J.Lipham,Cosmetic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Botulinum Toxin(Slack,Inc.,2004)。作为药物组合物市售的梭菌毒素包括BoNT/A制剂,例如BOTOX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071
(Allergan,Inc.,Irvine,CA)、DYSPORT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072
/RELOXIN(BeaufourIpsen,Porton Down,England)、NEURONOX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074
(Medy-Tox,Inc.,Ochang-myeon,South Korea)、BTX-A(Lanzhou Institute BiologicalProducts,China)和XEOMI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075
(Merz Pharmaceuticals,GmbH.,Frankfurt,Germany);和BoNT/B制剂,例如MYOBLOCTM/NE UROBLOCTM(SolsticeNeurosciences,Inc.,South San Francisco,California)。举例来说,BOTOX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081
目前已被一个或多个国家批准用于以下适应症:迟缓不能(achalasia)、成人痉挛状态(adult spasticity)、肛裂(anal fissure)、背痛(back pain)、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夜磨牙症(bruxism)、宫颈张力障碍(cervical dystonia)、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眉间线条或运动机能亢进面部线条(glabellarlines or hyperkinetic facial lines)、头痛(headache)、半面痉挛(hemifacialspasm)、膀胱机能亢进(hyperactivity of bladder)、多汗(hyperhidrosis)、青少年大脑性瘫痪(juvenile cerebral palsy)、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肌肉痉挛症(myoclonic disorders)、鼻唇线(nasal labial lines)、痉挛性发音困难(spasmodic dysphonia)、斜视(myoclonic disorders)和VII神经失调(VIInerve disorder)。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是指活性成分是梭菌毒素的制剂。本文使用的术语“制剂”是指除了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之外所述药物组合物中还有至少一种其他成分。因此药物组合物是适于诊断性或治疗性地给予受试者(如病人)的制剂。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是固体制剂,例如,处于冻干或真空干燥的状态,或者是水性制剂。药物组合物的组成成分可被包含在单一组合物中(即所有的组成成分,除了任何需要的复原液体,在最初合成所述药物组合时都存在),或者作为双组份系统,例如用稀释剂例如盐水复原的真空干燥的组合物,所述稀释剂包含所述药物组合物最初合成时不存在的成分。双组份系统提供这样的益处,即使得可以纳入对于长时间货架储存来说与所述双组份系统的第一种组分不足够相容的成分。例如,所述复原运载体或稀释剂可包含防腐剂,所述防腐剂在使用期(例如一周的冷藏)中提供抵抗微生物生长的充分保护,但是在2年的冷冻储存期间不存在,因为在此期间它可能会降解所述毒素。可以以该方式纳入不能与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或其他成分长时间相容的其他成分;也就是说,在大约使用时加入第二运载体中(即,加入所述复原液体中)。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无动物蛋白质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无动物蛋白质”是指没有来源于血液的、从血液收集的和其他来源于动物的产物或化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动物”是指哺乳动物、鸟、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鱼、节肢动物或其他动物种。“动物”不包括植物和微生物,例如酵母和细菌。例如,无动物蛋白质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是大体上没有或者基本没有或完全没有来源于血清的白蛋白、明胶和其他来源于动物的蛋白质,例如,免疫球蛋白。本文使用的术语“完全没有”(或专用语“由......组成”)是指在使用的仪器或方法的检测范围内所述物质不能被检测出来或者不能确认其存在。本文使用的术语“基本没有”(或“基本由......组成”)是指仅可检测到痕量的所述物质。本文使用的术语“大体上没有”是指以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少于1重量%的水平存在。本文使用的“来源于动物的”是指直接从动物来源纯化的任何化合物或产物。因此,由微生物重组生产的动物蛋白质就被排除在术语“来源于动物的产物或化合物”之外。因此,无动物蛋白质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包含本说明书公开的任何梭菌神经毒素活性成分。无动物蛋白质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的一个非限制性实例是包含BoNT/A作为活性成分并包含合适的糖和表面活性剂作为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无动物蛋白质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的另一个非限制性实例是包含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并包含合适的糖和表面活性剂作为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无动物蛋白质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的又另一个非限制性实例是包含修饰的BoNT/A毒素(包括额外的二亮氨酸基序)作为活性成分并包含合适的糖和表面活性剂作为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无动物蛋白质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的又另一个非限制性实例是包含重靶向的BoNT/A毒素(包括阿片样物质靶向部分)作为活性成分并包含合适的糖和表面活性剂作为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本文使用的术语“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是指治疗有效浓度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例如,梭菌毒素复合物、梭菌毒素、修饰的梭菌毒素或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本文使用的术语“治疗有效浓度”与“治疗有效量”、“有效量”、“有效剂量”和“治疗有效剂量”是同义的,是指达到治疗效果所需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最小剂量并且包括足以减轻与被治疗的疾病相关的症状的剂量。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中,治疗有效浓度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减轻与被治疗的疾病相关的症状例如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或至少100%。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治疗有效浓度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减轻与被治疗的疾病相关的症状例如至多10%、至多20%、至多30%、至多40%、至多50%、至多60%、至多70%、至多80%、至多90%或至多100%。
可考虑在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时可加入任何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条件是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是可恢复的。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为至少0.001U/kg、至少0.01U/kg、至少0.1U/kg、至少1.0U/kg、至少10U/kg、至少100U/kg或至少1000U/kg。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为至多0.001U/kg、至多0.01U/kg、至多0.1U/kg、至多1.0U/kg、至多10U/kg、至多100U/kg或至多1000U/kg。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为约0.001U/kg至约1000U/kg、约0.01U/kg至约1000U/kg、约0.1U/kg至约1000U/kg或约1.0U/kg至约1000U/kg。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为约0.001U/kg至约100U/kg、约0.01U/kg至约100U/kg、约0.1U/kg至约100U/kg或约1.0U/kg至约100U/kg。本文使用的术语“单位”或“U”是指LD50剂量,其被定义为杀死50%被注射梭菌毒素、梭菌毒素复合物或修饰的梭菌毒素的小鼠的所述梭菌毒素、梭菌毒素复合物或修饰的梭菌毒素的量。本文使用的术语“约”在限定某陈述项、数字、百分比或术语的数值时是指所述陈述项、数字、百分比或术语数值的正负10%的范围。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为至少1.0pg、至少10pg、至少100pg、至少1.0ng、至少10ng、至少100ng、至少1.0μg、至少10μg、至少100μg或至少1.0mg。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为至多1.0pg、至多10pg、至多100pg、至多1.0ng、至多10ng、至多100ng、至多1.0μg、至多10μg、至多100μg或至多1.0mg。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为约1.0pg至约10μg、约10pg至约10μg、约100pg至约10μg、约1.0ng至约10μg、约10ng至约10μg或者约100ng至约10μg。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为约1.0pg至约1.0μg、约10pg至约1.0μg、约100pg至约1.0μg、约1.0ng至约1.0μg、约10ng至约1.0μg或者约100ng至约1.0μg。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为约1.0pg至约5.0μg、约10pg至约5.0μg、约100pg至约5.0μg、约1.0ng至约5.0μg、约10ng至约5.0μg或者约100ng至约5.0μg。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为约1.0pg至约10μg、约10pg至约10μg、约100pg至约10μg、约1.0ng至约10μg、约10ng至约10μg或者约100ng至约10μg。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作为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梭菌毒素。本文使用的术语“梭菌毒素”是指由梭菌毒素菌株产生的任何神经毒素,所述梭菌毒素菌株能够实现梭菌毒素使细胞中毒的整个细胞机制,所述机制包括梭菌毒素与低或高亲和性梭菌毒素受体的结合、毒素/受体复合物的内化、梭菌毒素轻链进入细胞质的转运以及梭菌毒素底物的酶促修饰。梭菌毒素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肉毒毒素,如BoNT/A、BoNT/B、BoNT/C1、BoNT/D、BoNT/E、BoNT/F、BoNT/G、破伤风毒素(TeNT)、巴氏梭菌毒素(BaNT)和丁酸梭菌毒素(BuNT)。BoNT/C2细胞毒素和BoNT/C3细胞毒素不是神经毒素,不包括在术语“梭菌毒素”内。梭菌毒素可从例如List Biological Laboratories,Inc.(Campbell,California)、theCentre for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Research(Porton Down,U.K)、Wako(Osaka,Japan)和Sigma Chemicals(St Louis,Missouri)得到。此外,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纯化或重组生物技术来生产梭菌毒素。例如,使用Schantz法,可将NAP分离出来得到纯化的毒素,例如分子量为约150kD、比效能(specific potency)为1-2×108LD50U/mg或更大的BoNT/A,分子量为约156kD、比效能为1-2×108LD50U/mg或更大的纯化的BoNT/B以及分子量为约155kD、比效能为1-2×107LD50U/mg或更大的纯化的BoNT/F。参见Edward J.Schantz & Eric A.Johnson,Properties and use ofBotulinum Toxin and Other Microbial Neurotoxins in Medicine,MicrobiolRev.56:80-99(1992)。作为另一个实例,重组梭菌毒素可如Lance E.Steward et al.,Optimizing Expression of Active Botulinum Toxin Type A、美国专利Publication 2008/0057575;和Lance E.Steward et al.,OptimizingExpression of Active Botulinum Toxin Type E、美国专利公开2008/0138893(都以引用方式全文纳入本文)所述以重组方式生产。
梭菌毒素包括但不局限于天然梭菌毒素变体,例如,梭菌毒素异构体和梭菌毒素亚型;非自然存在的梭菌毒素变体,例如保守梭菌毒素变体、非保守梭菌毒素变体、梭菌毒素嵌合体变体及其活性梭菌毒素片段,或它们的任何结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梭菌毒素变体”无论是天然还是非天然的,都是指相对于所公开的参照序列(参见表1)的相应区域有至少一个氨基酸改变并且可用与所述参照序列的相应区域的同一性百分比来描述的梭菌毒素。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包含SEQ ID NO:1的氨基酸1-1296的BoNT/A变体与SEQ ID NO:1的氨基酸区域1-1296相比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差异,例如,一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或增加;包含SEQ ID NO:2的氨基酸1-1291的BoNT/B变体与SEQ ID NO:2的氨基酸区域1-1291相比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差异,例如,一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或增加;包含SEQID NO:3的氨基酸1-1291的BoNT/C1变体与SEQ ID NO:3的氨基酸区域1-1291相比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差异,例如,一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或增加;包含SEQ ID NO:4的氨基酸1-1276的BoNT/D变体与SEQ ID NO:4的氨基酸区域1-1276相比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差异,例如,一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或增加;包含SEQ ID NO:5的氨基酸1-1252的BoNT/E变体与SEQ ID NO:5的氨基酸区域1-1252相比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差异,例如,一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或增加;包含SEQ ID NO:6的氨基酸1-1274的BoNT/F变体与SEQ ID NO:6的氨基酸区域1-1274相比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差异,例如,一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或增加;包含SEQ ID NO:7的氨基酸1-1297的BoNT/G变体与SEQ ID NO:7的氨基酸区域1-1297相比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差异,例如,一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或增加;包含SEQ ID NO:8的氨基酸1-1315的TeNT变体与SEQ ID NO:8的氨基酸区域1-1315相比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差异,例如,一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或增加;包含SEQ ID NO:9的氨基酸1-1268的BaNT变体与SEQ ID NO:9的氨基酸区域1-1268相比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差异,例如,一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或增加;和包含SEQ ID NO:10的氨基酸1-1251的BuNT变体与SEQ ID NO:10的氨基酸区域1-1251相比具有至少一个氨基酸差异,例如,一个氨基酸置换、缺失或增加。
多种序列比对方法中的任一方法都可用于确定同一性百分比,所述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整体方法、局部方法和混合方法,例如片段区间法(segment approach method)。确定同一性百分比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识范围内和从本文教导可知的常规方法。
整体方法比对分子从头到尾的序列,并且通过把各个残基对的分值加起来和给予空位罚分的算法来确定最佳比对。非限制性方法包括,例如CLUSTAL W,参见,例如,Julie D.Thompson et al.,CLUSTAL W: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of Progressive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Through Sequence Weighting,Position-Specific Gap Penalties and WeightMatrix Choice,22(22)Nucleic Acids Research 4673-4680(1994);和迭代加细(iterative refinement),参见,例如,Osamu Gotoh,SignificantImprovement in Accuracy of Multiple Protein Sequence Alignments byIterative Refinement as Assessed by Reference to Structural Alignments,264(4)J.Mol.Biol.823-838(1996)。
局部方法通过识别所有输入的序列共有的一个或多个保守基序来比对序列。非限制性方法包括,例如,Match-box,参见,例如Eric Depiereuxand Ernest Feytmans,Match-Box:A Fundamentally New Algorithm for theSimultaneous Alignment of Several Protein Sequences,8(5)CABIOS501-509(1992);Gibbs sampling,参见,例如,C.E.Lawrenee et al.,Detecting Subtle Sequence Signals:A Gibbs Sampling Strategy for MultipleAlignment,262(5131)Science 208-214(1993);Align-M,参见,例如,Ivo VanWalle et al.,Align-M-A New Algorithm for Multiple Alignment of HighlyDivergent Sequences,20(9)Bioinformatics,:1428-1435(2004)。
混合方法结合了整体和局部比对方法的功能方面。非限制性方法包括,例如,片段对片段比较,参见,例如Burkhard Morgenstern et al.,MultipleDNA and Protein Sequence Alignment Based On Segment-To-SegmentComparison,93(22)Proe.Natl.Acad.Sci.U.S.A.12098-12103(1996);T-咖啡(T-Coffee),参见,例如,Cédric Notredame et al.,T-Coffee:A NovelAlgorithm for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302(1)J.Mol.Biol.205-217(2000);MUSCLE,参见,例如Robert C.Edgar,MUSCLE:MultipleSequence Alignment With High Score Accuracy and High Throughput,32(5)Nucleic Acids Res.1792-1797(2004);和DIALIGN-T,参见,例如,Amarendran R Subramanian et al.,DIALIGN-T:An Improved Algorithmfor Segment-Based Multiple Sequence Alignment,6(1)BMC Bioinformatics66(2005)。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作为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BoNT/A、BoNT/B、BoNT/C1、BoNT/D、BoNT/E、BoNT/F、BoNT/G、TeNT、BaNT或BuNT。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变体作为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天然的梭菌毒素变体或非天然的梭菌毒素变体。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BoNT/A变体、BoNT/B变体、BoNT/C1变体、BoNT/D变体、BoNT/E变体、BoNT/F变体、BoNT/G变体、TeNT变体、BaNT变体或BuNT变体,其中所述变体可以是天然的变体或非天然的变体。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所述多肽链的一个特定位置的亲水氨基酸可被另一个亲水氨基酸置换。亲水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例如,C、F、I、L、M、V和W。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多肽链的一个特定位置的脂肪族氨基酸可被另一个脂肪族氨基酸置换。芳香族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例如A、I、L、P和V。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方面,所述多肽链的一个特定位置的脂肪族氨基酸可被另一个芳香族氨基酸置换。芳香族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例如F、H、W和Y。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方面,所述多肽链的一个特定位置的堆垛(stacking)氨基酸可被另一个堆垛氨基酸置换。堆垛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例如F、H、W和Y。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所述多肽链的一个特定位置的极性氨基酸可被另一个极性氨基酸置换。极性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例如D、E、K、N、Q和R。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所述多肽链的一个特定位置的极性较弱或无极性(indifferent)的氨基酸可被用另一个极性较弱或无极性的氨基酸置换。极性较弱或无极性的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例如A、H、G、P、S、T和Y。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方面,所述多肽链的一个特定位置的带正电氨基酸可被另一个带正电氨基酸置换。带正电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例如K、R和H。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方面,所述多肽链的一个特定位置的带负电氨基酸可被另一个带负电氨基酸置换。带负电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例如D和E。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所述多肽链的一个特定位置的小氨基酸可被另一个小氨基酸置换。小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例如A、D、G、N、P、S和T。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方面,所述多肽链的一个特定位置的C-β支链氨基酸可被另一个C-β支链氨基酸置换。C-β支链氨基酸的实例包括,例如I、T和V。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作为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梭菌毒素复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梭菌毒素复合物”是指包含梭菌毒素和结合的NAP的复合物,例如,肉毒毒素复合物、破伤风毒素复合物、巴氏梭菌毒素复合物和丁酸梭菌毒素复合物。梭菌毒素复合物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由肉毒杆菌产生的复合物,例如900-kDa BoNT/A复合物、500-kDaBoNT/A复合物、300-kDa BoNT/A复合物、500-kDa BoNT/B复合物、500-kDa BoNT/C1复合物、500-kDa BoNT/D复合物、300-kDa BoNT/D复合物、300-kDa BoNT/E复合物和300-kDa BoNT/F复合物。梭菌毒素复合物可使用Schantz,文献见上文,(1992);Hui Xiang等,Animal Product FreeSystem and Process for Purifying a Botulinum Toxin,美国专利7,354,740(各自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文)中描述的方法进行纯化。梭菌毒素复合物可从例如List Biological Laboratories,Inc.(Campbell,California)、theCentre for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Research(Porton Down,U.K)、Wako(Osaka,Japan)和Sigma Chemicals(St Louis,Missouri)获得。
例如,可从肉毒杆菌HallA菌株生产高质量结晶BoNT/A复合物,特征为≥3×107U/mg,A260/A278小于0.60,以及使用Schantz法在凝胶电泳上具有清晰的条带图案。参见Schantz,文献见上文(1992)。一般地,所述BoNT/A复合物可通过在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A型肉毒杆菌从厌氧发酵中分离和纯化。未处理的毒素可通过用硫酸沉淀来收集并通过超微过滤来浓缩。通过将所述酸沉淀物溶解在氯化钙中进行纯化。然后可用冷乙醇来沉淀所述毒素。可将所得沉淀物溶解在磷酸缓冲液中并离心。干燥之后可得到约900kD的结晶BoNT/A复合物,其比效能为3×107LD50U/mg或更大。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复合物作为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BoNT/A复合物、BoNT/B复合物、BoNT/C1复合物、BoNT/D复合物、BoNT/E复合物、BoNT/F复合物、BoNT/G复合物、TeNT复合物、BaNT复合物或BuNT复合物。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900-kDa BoNT/A复合物、500-kDa BoNT/A复合物、300-kDaBoNT/A复合物、500-kDa BoNT/B复合物、500-kDa BoNT/C1复合物、500-kDa BoNT/D复合物、300-kDa BoNT/D复合物、300-kDa BoNT/E复合物或300-kDa BoNT/F复合物。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修饰的梭菌毒素作为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本文使用的术语“修饰的梭菌毒素”是指以某种方式被修饰以提供未修饰的梭菌毒素没有的性质或特性但是仍能执行梭菌毒素借以使细胞中毒的整个细胞机制的任何梭菌毒素,所述机制包括,例如,梭菌毒素与低或高亲和性梭菌毒素受体的结合、毒素/受体复合物的内化、所述梭菌毒素轻链进入细胞质的转运以及梭菌毒素底物的酶促修饰。梭菌毒素变体的非限制性实例在Steward,L.E.et al.,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and Clostridial Neurotoxins,美国专利7,223,577;Wei-Jen Lin et al.,Neurotoxins with Enhanced Target Specificity,美国专利7,273,722;Lance E.Steward et al.,Clostridial Neurotoxin Compositions and Modified ClostridialToxin Neurotoxins,美国专利公开2004/0220386;Steward,L.E.et al.,Clostridial Toxin Activatable Clostridial Toxins,美国专利公开2007/0166332;Lance E.Steward et al.,Modified Clostridial Toxins With EnhancedTargeting Capabilities For Endogenous Clostridial Toxin Receptor Systems,美国专利公开2008/0096248;Steward,L.E.et al.,Modified ClostridialToxins with Enh anced Translocation Capability and Enh anced TargetingActivity,美国专利申请No.11/776,043;Steward,L.E.et al.,ModifiedClostridial Toxins with Enhanced Translocation Capabilities and AlteredTargeting Activity For Clostridial Toxin Target Cells,美国专利申请No.11/776,052;Steward,L.E.et al.,Degradable Clostridial Toxins,美国专利申请No.12/192,905中进行了描述;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修饰的梭菌毒素作为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修饰的BoNT/A、修饰的BoNT/B、修饰的BoNT/C1、修饰的BoNT/D、修饰的BoNT/E、修饰的BoNT/F、修饰的BoNT/G、修饰的TeNT、修饰的BaNT或修饰的BuNT。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梭菌毒素结合结构域和额外的二-亮氨酸基序。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作为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本文使用的术语“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是指被修饰以与存在于非梭菌毒素靶细胞上的非梭菌毒素受体选择性结合但仍然能执行梭菌毒素的剩余中毒步骤的梭菌毒素,所述步骤例如所述毒素/受体复合物的内化、所述梭菌毒素轻链进入细胞质的转运和梭菌毒素底物的酶促修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能够使神经细胞或非神经细胞中毒,这取决于对所述梭菌毒素作出的修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可以是重靶向的肉毒毒素、重靶向的破伤风毒素、重靶向的巴氏梭菌毒素和重靶向的丁酸梭菌毒素。重靶向的梭菌毒素的非限制性实例在例如Keith A.Foster et al.,Clostridial ToxinDerivatives Able To Modify Peripheral Sensory Afferent Functions,美国专利5,989,545;Clifford C.Shone et al.,Recombinant Toxin Fragments,美国专利6,461,617;Conrad P.Quinn et al.,Methods and Compounds for theTreatment of Mucus Hypersecretion,美国专利6,632,440;Lance E.Stewardet al.,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tis,美国专利6,843,998;J.Oliver Dolly et al.,Activatable Recombinant Neurotoxins,美国专利7,132,259;Stephan Donovan,Clostridial Toxin Derivatives andMethods For Treating Pain,美国专利公开2002/0037833;Keith A.Foster etal.,Inhibition of Secretion from Non-neural Cells,美国专利公开2003/0180289;Lance E.Steward et al.,Multivalent Clostridial ToxinDerivatives and Methods of Their Use,美国专利公开2006/0211619;Keith A.Foster et al.,Non-Cytotoxic Protein Conjugates,美国专利公开2008/0187960;Steward,L.E.et al.,Modified Clostridial Toxins withEnhanced Translocation Capabilities and Altered Targeting Activity ForNon-Clostridial Toxin Target Cells,美国专利申请No.11/776,075;Keith A.Foster et al.,Re-targeted Toxin Conjugates,美国专利申请No.11/792,210中进行了描述,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作为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BoNT/A、重靶向的BoNT/B、重靶向的BoNT/C1、重靶向的BoNT/D、重靶向的BoNT/E、重靶向的BoNT/F、重靶向的BoNT/G、重靶向的TeNT、重靶向的BaNT或重靶向的BuNT。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阿片样物质靶向部分,例如脑啡肽、内啡素、内啡肽、强啡肽、伤害感受肽或血吗啡样肽(hemorphin)。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速激肽靶向部分,例如P物质、神经肽K(NPK)、神经肽γ(NPγ)、神经激肽A(NKA;K物质,神经激肽α,神经调节肽L)、神经激肽B(NKB)、血细胞激肽或endokinin。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黑皮质素靶向部分,例如黑素细胞刺激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脂解素。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甘丙肽靶向部分,例如甘丙肽或甘丙肽信号相关肽。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粒蛋白靶向部分,例如,嗜铬粒蛋白A、嗜铬粒蛋白B或嗜铬粒蛋白C。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神经肽Y相关肽靶向部分,例如神经肽Y、肽YY、胰腺肽或胰腺二十肽。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神经激素靶向部分,例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甲状旁腺激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或促生长素抑制素(somatostatin)。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神经调节细胞因子靶向部分,例如睫状神经营养因子、血型糖蛋白-A、白血病抑制因子、胆碱能分化因子、白细胞介素、制癌蛋白M(onostatin M)、心养蛋白(cardiotrophin)1、心养蛋白样细胞因子或神经白细胞介素。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激肽靶向部分,例如缓激肽、胰激肽、去Arg9缓激肽(desArg9 bradykinin)或去Arg10缓激肽(desArg10 bradykinin)。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靶向部分、神经生长因子靶向部分、胰岛素生长因子靶向部分、表皮生长因子靶向部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部分、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靶向部分、生长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rowth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靶向部分、神经营养蛋白靶向部分(例如神经营养蛋白-3,神经营养蛋白-4/5)、头激活肽(head activator peptide)靶向部分、neurturin靶向部分、persephrin靶向部分、artemin靶向部分、转化生长因子β靶向部分(例如TGFβ1、TGFβ2、TGFβ3或TGFβ4)、骨形态发生蛋白靶向部分(例如BMP2、BMP3、BMP4、BMP5、BMP6、BMP7、BMP8或BMP10)、生长分化因子靶向部分(例如GDF1、GDF2、GDF3、GDF5、GDF6、GDF7、GDF8、GDF10、GDF11或GDF15)或激活蛋白靶向部分(例如激活蛋白A、激活蛋白B、激活蛋白C、激活蛋白E或抑制素A)。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胰高血糖素样激素靶向部分(例如促胰液素、胰高血糖素样肽(如GLP-1和GLP-2))、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靶向部分、生长激素释放激素靶向部分、血管活性肠肽靶向部分(如VIP1或VIP2)、肠抑胃肽靶向部分、降钙素相关肽内脏肠肽(calcitonin-related peptidesvisceral gutpeptide)靶向部分(如胃泌素、胃泌素释放肽或缩胆囊肽)或PAR肽靶向部分(如PAR1肽、PAR2肽、PAR3肽或PAR4)。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非梭菌毒素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所述单链蛋白质包含以下线性氨基至羧基顺序: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非梭菌毒素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非梭菌毒素结合结构域和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3)非梭菌毒素结合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4)非梭菌毒素结合结构域、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和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5)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和非梭菌毒素结合结构域;或6)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非梭菌毒素结合结构域和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阿片样物质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脑啡肽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牛肾上腺髓质-22(BAM22)肽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内啡素结合结构域;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内啡肽结合结构域;5)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强啡肽结合结构域;6)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伤害感受肽结合结构域;7)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血吗啡样肽结合结构域;或8)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rimorphin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黑皮质素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黑素细胞刺激激素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结合结构域;或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促脂解素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甘丙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甘丙肽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甘丙肽信息相关肽(GMAP)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粒蛋白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嗜铬粒蛋白A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嗜铬粒蛋白B结合结构域;或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嗜铬粒蛋白C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速激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P物质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肽K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肽γ结合结构域;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激肽A结合结构域;5)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血细胞激肽结合结构域;或6)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endokinin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肽Y相关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肽Y(NPY)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肽YY(PYY)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胰腺肽(PP)结合结构域;或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胰腺二十肽(PIP)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激素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CRH)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结合结构域;或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促生长激素抑制素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细胞因子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血型糖蛋白-A(GPA)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结合结构域;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白细胞介素(IL)结合结构域;5)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制癌蛋白M结合结构域;6)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心养蛋白-1(CT-1)结合结构域;7)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心养蛋白样细胞因子(CLC)结合结构域;8)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白细胞介素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激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缓激肽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胰激肽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去Arg9缓激肽结合结构域;或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去Arg10缓激肽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FGF-1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FGF-2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FGF-4结合结构域;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FGF-8结合结构域;5)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FGF-9结合结构域;6)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FGF-17结合结构域;或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FGF-18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营养蛋白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BDNF)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营养蛋白-3(NT-3)结合结构域;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神经营养蛋白-4/5(NT-4/5)结合结构域;或5)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头激活肽(HA)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肿瘤坏死因子(TNF)肽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胶质细胞衍生生长因子(GDNF)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neurturin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persephrin结合结构域;或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artemin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TGFβ1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TGFβ2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TGFβ3结合结构域;或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TGFβ4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β(BMP)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BMP2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BMP3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BMP4结合结构域;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BMP5结合结构域;5)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BMP6结合结构域;6)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BMP7结合结构域;7)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BMP8结合结构域;或8)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BMP10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以及生长和分化因子β(GDF)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GDF1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GDF2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GDF3结合结构域;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GDF5结合结构域;5)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GDF6结合结构域;6)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GDF7结合结构域;7)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GDF8结合结构域;8)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GDF10结合结构域;9)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GDF11结合结构域;或10)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GDF15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激活蛋白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激活蛋白A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激活蛋白B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激活蛋白C结合结构域;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激活蛋白E结合结构域或5)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抑制素A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肽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IGF-1结合结构域;或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IGF-2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肽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胰高血糖素样激素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促胰液素结合结构域;或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胰高血糖素样肽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肽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肽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肽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血管活性肠肽(VIP)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VIP1结合结构域;或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VIP2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肠抑胃肽(GIP)肽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降钙素相关肽内脏肠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胃泌素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胃泌素释放肽结合结构域;或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缩胆囊肽(CCK)结合结构域。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蛋白酶激活受体(PAR)肽结合结构域。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1)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PAR1结合结构域;2)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PAR2结合结构域;3)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PAR3结合结构域;或4)梭菌毒素酶促结构域、梭菌毒素转运结构域和PAR4结合结构域。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可药用赋形剂。本文使用的术语“可药用赋形剂”与“药物赋形剂”或“赋形剂”同义,是指当给予哺乳动物时大体上没有长期或永久的有害效应的任何赋形剂,包括例如以下的化合物:稳定剂、填充剂、冷冻保护剂、冻干保护剂、添加剂、运载体、载体、稀释剂或辅助剂。赋形剂一般与活性成分混合,或者可使其稀释或包裹所述活性成分,赋形剂可以是固体、半固体或液体试剂。还考虑到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可包含一种或多种有助于将活性成分加工成所述可药用组合物的可药用赋形剂。只要任何可药用赋形剂不与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不相容,就考虑将其用于可药用组合物。可药用赋形剂的非限制性实例可见于,例如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and DrugDelivery Systems(Howard C.Ansel et al.,eds.,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Publishers,7th ed.1999);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Pharmacy(Alfonso R.Gennaro ed.,Lippincott,Williams & Wilkins,20th ed.2000);Goodman & Gilman′s The Pharmaco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Joel G.Hardman et al.,eds.,McGraw-Hill Professional,10th ed.2001);和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Raymond C.Rowe et al.,APhAPublications,4th edition 2003),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有效量”。本文使用的术语“有效量”当用于指加至梭菌毒素组合物的赋形剂或多种赋形剂的特定结合物的量时,是指达到所需要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所必需的每种赋形剂的量。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赋形剂或多种赋形剂的结合物的有效量导致例如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或至少100%的初始恢复效能。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治疗有效浓度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减轻与被治疗的疾病相关的症状例如至多10%、至多20%、至多30%、至多40%、至多50%、至多60%、至多70%、至多80%、至多90%或至多100%。
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少0.1mg、至少0.125mg、至少0.2mg、至少0.25mg、至少0.3mg、至少0.3125mg、至少0.4mg、至少0.5mg、至少0.6mg、至少0.625mg、至少0.7mg、至少0.8mg或至少0.9mg。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少1.0mg、至少2.0mg、至少3.0mg、至少4.0mg、至少5.0mg、至少6.0mg、至少7.0mg、至少8.0mg或至少9.0mg。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少10mg、至少20mg、至少30mg、至少40mg、至少50mg、至少60mg、至少70mg、至少80mg、至少90mg或至少100mg。
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多0.1mg、至多0.125mg、至多0.2mg、至多0.25mg、至多0.3mg、至多0.3125mg、至多0.4mg、至多0.5mg、至多0.6mg、至多0.625mg、至多0.7mg、至多0.8mg或至多0.9mg。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多1.0mg、至多2.0mg、至多3.0mg、至多4.0mg、至多5.0mg、至多6.0mg、至多7.0mg、至多8.0mg或至多9.0mg。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多10mg、至多20mg、至多30mg、至多40mg、至多50mg、至多60mg、至多70mg、至多80mg、至多90mg或至多100mg。
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约0.1mg至约100mg、约0.1mg至约50mg、约0.1mg至约10mg、约0.25mg至约100mg、约0.25mg至约50mg、约0.25mg至约10mg、约0.5mg至约100mg、约0.5mg至约50mg、约0.5mg至约10mg、约0.75mg至约100mg、约0.75mg至约50mg、约0.75mg至约10mg、约1.0mg至约100mg、约1.0mg至约50mg或约1.0mg至约10mg。
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少0.001%、至少0.002%、至少0.003%、至少0.004%、至少0.005%、至少0.006%、至少0.007%、至少0.008%或至少0.009%。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少0.01%、至少0.02%、至少0.03%、至少0.04%、至少0.05%、至少0.06%、至少0.07%、至少0.08%或至少0.09%。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少0.1%、至少0.2%、至少0.3%、至少0.4%、至少0.5%、至少0.6%、至少0.7%、至少0.8%或至少0.9%。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少1%、至少2%、至少3%、至少4%、至少5%、至少6%、至少7%、至少8%或至少9%。
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多0.001%、至多0.002%、至多0.003%、至多0.004%、至多0.005%、至多0.006%、至多0.007%、至多0.008%或至多0.009%。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多0.01%、至多0.02%、至多0.03%、至多0.04%、至多0.05%、至多0.06%、至多0.07%、至多0.08%或至多0.09%。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多0.1%、至多0.2%、至多0.3%、至多0.4%、至多0.5%、至多0.6%、至多0.7%、至多0.8%或至多0.9%。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至多1%、至多2%、至多3%、至多4%、至多5%、至多6%、至多7%、至多8%或至多9%。
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赋形剂的有效量为,例如约0.001%至约0.01%、约0.001%至约0.1%、约0.001%至约1%、约0.001%至约10%、约0.01%至约0.1%、约0.01%至约1%、约0.01%至约10%、约0.1%至约1%或约0.1%至约10%。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非蛋白质赋形剂。本文使用的术语“非蛋白质赋形剂”是指不是包含至少15个氨基酸的多肽的任何赋形剂。可考虑将任何非蛋白质赋形剂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非蛋白质赋形剂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糖。本文使用的术语“糖”是指包含1至10个单糖单位的化合物,例如,单糖、二糖、三糖,以及包含4至10个单糖单位的低聚糖。可考虑将任何糖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糖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单糖是具有3个或更多个碳原子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包括醛糖、二醛糖(dialdose)、醛酮糖(aldoketose)、酮糖和二酮糖(diketose),以及环化形式,脱氧糖和氨基糖,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条件是母体单糖具有(潜在的)羰基基团)。单糖包括丙糖,如甘油醛和二羟基丙酮;丁糖(tetrose),如赤藓糖、赤藓酮糖和苏糖;戊糖,如阿拉伯糖、来苏糖、核糖、核酮糖、木糖、木酮糖;己糖,如阿洛糖、阿卓糖、果糖、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古洛糖、艾杜糖、甘露糖、阿洛酮糖、鼠李糖、山梨糖、塔格糖、塔罗糖和海藻糖;庚糖,如景天庚酮糖和甘露庚酮糖;辛糖,如辛酮糖和2-酮-3-脱氧-甘露辛糖(2-keto-3-deoxy-manno-octonate);壬糖,如sialose;以及癸糖。低聚糖是其中至少两个单糖单元由糖苷键连接的化合物。根据单元的数目,它们被称作二糖、三糖、四糖(tetrasaccharide)、五糖(pentasaccharide)、六糖(hexoaccharide)、七糖(heptoaccharide)、八糖(octoaccharide)、九糖(nonoaccharide)、十糖(decoaccharide)等。低聚糖可以是不分支的、分支的或环化的。常见的二糖包括但不局限于蔗糖、乳糖、麦芽糖、海藻糖、纤维二糖、龙胆二糖、曲二糖、昆布二糖、甘露二糖、蜜二糖、黑曲霉二糖、芸香二糖和木二糖(xylobiose)。常见的三糖包括但不局限于蜜三糖、阿卡波糖、麦芽三糖和松三糖。糖赋形剂的具体应用的其他非限制性实例可见于例如Ansel,文献见上文,(1999);Gennaro,文献见上文,(2000);Hardman,文献见上文,(2001);和Rowe,文献见上文,(2003),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糖。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单糖。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二糖、三糖、四糖、五糖、六糖、七糖、八糖、九糖或十糖。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含有2至10个单糖单元的低聚糖。
可考虑将任何量的糖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糖量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糖量是约0.1%(w/v)、约0.5%(w/v)、约1.0%(w/v)、约1.5%(w/v)、约2.0%(w/v)、约2.5%(w/v)、约3.0%(w/v)、约3.5%(w/v)、约4.0%(w/v)、约4.5%(w/v)、约5.0%(w/v)、约5.5%(w/v)、约6.0%(w/v)、约6.5%(w/v)、约7.0%(w/v)、约7.5%(w/v)、约8.0%(w/v)、约8.5%(w/v)、约9.0%(w/v)、约9.5%(w/v)、约10%(w/v)、约15%(w/v)、约20%(w/v)、约25%(w/v)、约30%(w/v)或约35%(w/v)。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糖量是至少0.1%(w/v)、至少0.5%(w/v)、至少1.0%(w/v)、至少1.5%(w/v)、至少2.0%(w/v)、至少2.5%(w/v)、至少3.0%(w/v)、至少3.5%(w/v)、至少4.0%(w/v)、至少4.5%(w/v)、至少5.0%(w/v)、至少5.5%(w/v)、至少6.0%(w/v)、至少6.5%(w/v)、至少7.0%(w/v)、至少7.5%(w/v)、至少8.0%(w/v)、至少8.5%(w/v)、至少9.0%(w/v)、至少9.5%(w/v)、至少10%(w/v)、至少15%(w/v)、至少20%(w/v)、至少25%(w/v)、至少30%(w/v)或至少35%(w/v)。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糖量为至多0.1%(w/v)、至多0.5%(w/v)、至多1.0%(w/v)、至多1.5%(w/v)、至多2.0%(w/v)、至多2.5%(w/v)、至多3.0%(w/v)、至多3.5%(w/v)、至多4.0%(w/v)、至多4.5%(w/v)、至多5.0%(w/v)、至多5.5%(w/v)、至多6.0%(w/v)、至多6.5%(w/v)、至多7.0%(w/v)、至多7.5%(w/v)、至多8.0%(w/v)、至多8.5%(w/v)、至多9.0%(w/v)、至多9.5%(w/v)、至多10%(w/v)、至多15%(w/v)、至多20%(w/v)、至多25%(w/v)、至多30%(w/v)或至多35%(w/v)。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多羟基化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多羟基化合物(polyol)”与“糖醇”和“多元醇”(polyhydric alcohol,polyalcohol)同义,是指以醇基团(CH2OH)代替醛基团(CHO)的糖衍生物,例如,由甘露糖衍生的甘露醇、由木糖衍生的木糖醇和由乳果糖衍生的乳糖醇(lactitol)。可考虑将任何多羟基化合物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多羟基化合物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多羟基化合物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乙二醇、丙三醇、阿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sorbitol(glutiol))、甘露醇、肌醇、乳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异麦芽酮糖醇(isomalt)。糖赋形剂的其他非限制性实例可见于例如Ansel,文献见上文,(1999);Gennaro,文献见上文,(2000);Hardman,文献见上文,(2001);和Rowe,文献见上文,(2003),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多羟基化合物。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乙二醇、丙三醇、阿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山梨糖醇(sorbitol(glutiol))、甘露醇、肌醇、乳糖醇、半乳糖醇(艾杜糖醇)或异麦芽酮糖醇。
可考虑将任何量的多羟基化合物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多羟基化合物的量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多羟基化合物的量是约0.1%(w/v)、约0.5%(w/v)、约1.0%(w/v)、约1.5%(w/v)、约2.0%(w/v)、约2.5%(w/v)、约3.0%(w/v)、约3.5%(w/v)、约4.0%(w/v)、约4.5%(w/v)、约5.0%(w/v)、约5.5%(w/v)、约6.0%(w/v)、约6.5%(w/v)、约7.0%(w/v)、约7.5%(w/v)、约8.0%(w/v)、约8.5%(w/v)、约9.0%(w/v、约9.5%(w/v)、约10%(w/v)、约15%(w/v)、约20%(w/v)、约25%(w/v)、约30%(w/v)或约35%(w/v)。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多羟基化合物的量是至少0.1%(w/v、至少0.5%(w/v)、至少1.0%(w/v)、至少1.5%(w/v)、至少2.0%(w/v)、至少2.5%(w/v)、至少3.0%(w/v)、至少3.5%(wv)、至少4.0%(w/v)、至少4.5%(w/v)、至少5.0%(w/v)、至少5.5%(w/v)、至少6.0%(w/v)、至少6.5%(w/v)、至少7.0%(w/v)、至少7.5%(w/v)、至少8.0%(w/v)、至少8.5%(w/v)、至少9.0%(w/v)、至少9.5%(w/v)、至少10%(w/v)、至少15%(w/v)、至少20%(w/v)、至少25%(w/v)、至少30%(w/v)或至少35%(w/v)。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多羟基化合物的量为至多0.1%(w/v)、至多0.5%(w/v)、至多1.0%(w/v)、至多1.5%(w/v)、至多2.0%(w/v)、至多2.5%(w/v)、至多3.0%(w/v)、至多3.5%(w/v)、至多4.0%(w/v)、至多4.5%(w/v)、至多5.0%(w/v)、至多5.5%(w/v)、至多6.0%(w/v)、至多6.5%(w/v)、至多7.0%(w/v)、至多7.5%(w/v)、至多8.0%(w/v)、至多8.5%(w/v)、至多9.0%(w/v)、至多9.5%(w/v)、至多10%(w/v)、至多15%(w/v)、至多20%(w/v)、至多25%(w/v)、至多30%(w/v)或至多35%(w/v)。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聚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聚合物”是指包含至少11个单体单元的高分子量化合物。仅由一种重复单元形成的聚合物被称作均聚物,而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重复单元形成的聚合物被称为共聚物。聚合物可以是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多糖,例如,葡聚糖(如葡聚糖1K、葡聚糖4K、葡聚糖40K、葡聚糖60K和葡聚糖70K)、糊精、糖原、菊粉、淀粉、淀粉衍生物(如羟甲基淀粉、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羟丙基淀粉、羟丁基淀粉和羟戊基淀粉)、羟乙基淀粉(hetastarch)、纤维素、FICOLL、甲基纤维素(MC)、羧甲基纤维素(CMC)、羟乙基纤维素(HEC)、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乙基甲基纤维素(HE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乙酸乙烯酯(PVA);具有小于等于18的K值、大于18、或小于等于95的K值或大于95的K值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也称为聚烯吡酮),如PVP 12(KOLLIDO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11
12)、PVP 17(KOLLIDO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12
17)、PVP 25(KOLLIDO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13
25)、PVP 30(KOLLIDO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14
30)、PVP 90(KOLLIDO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15
90);聚乙二醇,如PEG 100、PEG 200、PEG 300、PEG 400、PEG 500、PEG 600、PEG 700、PEG 800、PEG 900、PEG 1000、PEG 1100、PEG 1200、PEG 1300、PEG1400、PEG 1500、PEG 1600、PEG 1700、PEG 1800、PEG 1900、PEG 2000、PEG 2100、PEG 2200、PEG 2300、PEG 2400、PEG 2500、PEG 2600、PEG2700、PEG 2800、PEG 2900、PEG 3000、PEG 3250、PEG 3350、PEG 3500、PEG 3750、PEG 4000、PEG 4250、PEG 4500、PEG 4750、PEG 5000、PEG5500、PEG 6000、PEG 6500、PEG 75000、PEG 7500或PEG 8000;和聚乙烯亚胺(PEI);多肽(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明胶和卵白蛋白;多核苷酸,如DNA和RNA。聚合物赋形剂的其他非限制性实例可见于,例如Ansel,文献见上文,(1999);Gennaro,文献见上文,(2000);Hardman,文献见上文,(2001);and Rowe,文献见上文,(2003),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可考虑将任何非蛋白质聚合物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非蛋白质聚合物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非蛋白质聚合物。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多糖。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葡聚糖、菊粉、淀粉、淀粉衍生物、羟乙基淀粉(hetastarch)、糊精、糖原、纤维素、FICOLL、甲基纤维素(MC)、羟甲基纤维素(CMC)、羟乙基纤维素(HEC)、羟丙基纤维素(HPC)、羟乙基甲基纤维素(HEMC)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聚乙酸乙烯酯。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聚乙烯吡咯烷酮。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葡聚糖1K、葡聚糖4K、葡聚糖40K、葡聚糖60K或葡聚糖70K。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PVP 12、PVP 17、PVP 25、PVP 30或PVP 90。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聚乙二醇。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室温下固态的PEG。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PEG 1000、PEG 1100、PEG 1200、PEG1300、PEG 1400、PEG 1500、PEG 1600、PEG 1700、PEG 1800、PEG 1900、PEG 2000、PEG 2100、PEG 2200、PEG 2300、PEG 2400、PEG 2500、PEG2600、PEG 2700、PEG 2800、PEG 2900、PEG 3000、PEG 3250、PEG 3350、PEG 3500、PEG 3750、PEG 4000、PEG 4250、PEG 4500、PEG 4750、PEG5000、PEG 5500、PEG 6000、PEG 6500、PEG 75000、PEG 7500或PEG8000。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聚乙烯亚胺。
可考虑将任何量的非蛋白质聚合物均可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非蛋白质聚合物的量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非蛋白质聚合物的量为约0.1%(w/v)、约0.5%(w/v)、约1.0%(w/v)、约1.5%(w/v)、约2.0%(w/v)、约2.5%(w/v)、约3.0%(w/v)、约3.5%(w/v)、约4.0%(w/v)、约4.5%(w/v)、约5.0%(w/v)、约5.5%(w/v)、约6.0%(w/v)、约6.5%(w/v)、约7.0%(w/v)、约7.5%(w/v)、约8.0%(w/v)、约8.5%(w/v)、约9.0%(w/v)、约9.5%(w/v)、约10%(w/v)、约15%(w/v)、约20%(w/v)、约25%(w/v)、约30%(w/v)或约35%(w/v)。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非蛋白质聚合物的量为至少0.1%(w/v)、至少0.5%(w/v)、至少1.0%(w/v)、至少1.5%(w/v)、至少2.0%(w/v)、至少2.5%(w/v)、至少3.0%(w/v)、至少3.5%(w/v)、至少4.0%(w/v)、至少4.5%(w/v)、至少5.0%(w/v)、至少5.5%(w/v)、至少6.0%(w/v)、至少6.5%(w/v)、至少7.0%(w/v)、至少7.5%(w/v)、至少8.0%(w/v)、至少8.5%(w/v)、至少9.0%(w/v)、至少9.5%(w/v)、至少10%(w/v)、至少15%(w/v)、至少20%(w/v)、至少25%(w/v)、至少30%(w/v)或至少35%(w/v)。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非蛋白质聚合物的量为至多0.1%(w/v)、至多0.5%(w/v)、至多1.0%(w/v)、至多1.5%(w/v)、至多2.0%(w/v)、至多2.5%(w/v)、至多3.0%(w/v)、至多3.5%(w/v)、至多4.0%(w/v)、至多4.5%(w/v)、至多5.0%(w/v)、至多5.5%(w/v)、至多6.0%(w/v)、至多6.5%(w/v)、至多7.0%(w/v)、至多7.5%(w/v)、至多8.0%(w/v)、至多8.5%(w/v)、至多9.0%(w/v)、至多9.5%(w/v)、至多10%(w/v)、至多15%(w/v)、至多20%(w/v)、至多25%(w/v)、至多30%(w/v)或至多35%(w/v)。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表面活性剂。本文使用的术语“表面活性剂”是指天然或合成的两亲化合物。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非离子性的、两性离子性的或离子性的。可考虑将任何表面活性剂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表面活性剂的量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表面活性剂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聚山梨醇酯,如聚山梨醇酯20(TWEE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1
20)、聚山梨醇酯40(TWEE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2
40)、聚山梨醇酯60(TWEE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3
60)、聚山梨醇酯61(TWEEN61)、聚山梨醇酯65(TWEE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5
65)、聚山梨醇酯80(TWEE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6
80)和聚山梨醇酯81(TWEE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7
81);聚羟亚烃(poloxamer)(聚乙烯-聚丙烯共聚物),如聚羟亚烃124(PLURONIC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8
L44)、聚羟亚烃181(PLURONIC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9
L61)、聚羟亚烃182(PLURONIC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10
L62)、聚羟亚烃184(PLURONIC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11
L64)、聚羟亚烃188(PLURONICF68)、聚羟亚烃237(PLURONIC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13
F87)、聚羟亚烃338(PLURONICL108)、聚羟亚烃407(PLURONIC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15
F127),聚乙二醇十二烷基醚,如BRIJ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16
30和BRIJ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17
35;2-十二烷氧基乙醇酯(2-dodecoxyethanol)(LUBROL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18
-PX);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TRITON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3319
X-100);十二烷基磺酸钠(SDS);3-[(3-胆酰胺丙基)二甲氨基]-1-丙烷磺酸酯(CHAPS);3-[(3-胆酰胺丙基)二甲氨基]-2-羟基-1-丙烷磺酸酯(CHAPSO);蔗糖十二烷酸酯(sucrose monolaurate);和胆酸钠。表面活性剂赋形剂的其他非限制性实例可见于,例如,Ansel,文献见上文,(1999);Gennaro,文献见上文,(2000);Hardman,文献见上文,(2001);和Rowe,文献见上文,(2003),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表面活性剂。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聚山梨醇酯、聚羟亚烃、聚乙二醇十二烷基醚、2-十二烷氧基乙醇、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十二烷基磺酸钠、3-[(3-胆酰胺丙基)二甲氨基]-1-丙烷磺酸酯(CHAPS);3-[(3-胆酰胺丙基)二甲氨基]-2-羟基-1-丙烷磺酸酯(CHAPSO)、蔗糖十二烷酸酯或胆酸钠。
可考虑将任何量的表面活性剂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表面活性剂的量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量为约0.01%(w/v)、约0.02%(w/v)、约0.03%(w/v)、约0.04%(w/v)、约0.05%(w/v)、约0.06%(w/v)、约0.07%(w/v)、约0.08%(w/v)、约0.09%(w/v)、约0.1%(w/v)、约0.5%(w/v)、约1.0%(w/v)、约1.5%(w/v)、约2.0%(w/v)、约2.5%(w/v)、约3.0%(w/v)、约3.5%(w/v)、约4.0%(w/v)、约4.5%(w/v)、约5.0%(w/v)、约5.5%(w/v)、约6.0%(w/v)、约6.5%(w/v)、约7.0%(w/v)、约7.5%(w/v)、约8.0%(w/v)、约8.5%(w/v)、约9.0%(w/v)、约9.5%(w/v)、约10%(w/v)、约15%(w/v)、约20%(w/v)、约25%(w/v)、约30%(w/v)或约35%(w/v)。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量为至少0.01%(w/v)、至少0.02%(w/v)、至少0.03%(w/v)、至少0.04%(w/v)、至少0.05%(w/v)、至少0.06%(w/v)、至少0.07%(w/v)、至少0.08%(w/v)、至少0.09%(w/v)、至少0.1%(w/v)、至少0.5%(w/v)、至少1.0%(w/v)、至少1.5%(w/v)、至少2.0%(w/v)、至少2.5%(w/v)、至少3.0%(w/v)、至少3.5%(w/v)、至少4.0%(w/v)、至少4.5%(w/v)、至少5.0%(w/v)、至少5.5%(w/v)、至少6.0%(w/v)、至少6.5%(w/v)、至少7.0%(w/v)、至少7.5%(w/v)、至少8.0%(w/v)、至少8.5%(w/v)、至少9.0%(w/v)、至少9.5%(w/v)、至少10%(w/v)、至少15%(w/v)、至少20%(w/v)、至少25%(w/v)、至少30%(w/v)或至少35%(w/v)。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量为至多0.01%(w/v)、至多0.02%(w/v)、至多0.03%(w/v)、至多0.04%(w/v)、至多0.05%(w/v)、至多0.06%(w/v)、至多0.07%(w/v)、至多0.08%(w/v)、至多0.09%(w/v)、至多0.1%(w/v)、至多0.5%(w/v)、至多1.0%(w/v)、至多1.5%(w/v)、至多2.0%(w/v)、至多2.5%(w/v)、至多3.0%(w/v)、至多3.5%(w/v)、至多4.0%(w/v)、至多4.5%(w/v)、至多5.0%(w/v)、至多5.5%(w/v)、至多6.0%(w/v)、至多6.5%(w/v)、至多7.0%(w/v)、至多7.5%(w/v)、至多8.0%(w/v)、至多8.5%(w/v)、至多9.0%(w/v)、至多9.5%(w/v)、至多10%(w/v)、至多15%(w/v)、至多20%(w/v)、至多25%(w/v)、至多30%(w/v)或至多35%(wv)。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量为约0.01%(v/v)、约0.02%(v/v)、约0.03%(v/v)、约0.04%(v/v)、约0.05%(v/v)、约0.06%(v/v)、约0.07%(v/v)、约0.08%(v/v)、约0.09%(v/v)、约0.1%(v/v)、约0.5%(v/v)、约1.0%(v/v)、约1.5%(v/v)、约2.0%(v/v)、约2.5%(v/v)、约3.0%(v/v)、约3.5%(v/v)、约4.0%(v/v)、约4.5%(v/v)、约5.0%(v/v)、约5.5%(v/v)、约6.0%(v/v)、约6.5%(v/v)、约7.0%(v/v)、约7.5%(v/v)、约8.0%(v/v)、约8.5%(v/v)、约9.0%(v/v)、约9.5%(v/v)、约10%(v/v)、约15%(v/v)、约20%(v/v)、约25%(v/v)、约30%(v/v)或约35%(v/v)。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量为至少0.01%(v/v)、至少0.02%(v/v)、至少0.03%(v/v)、至少0.04%(v/v)、至少0.05%(v/v)、至少0.06%(v/v)、至少0.07%(v/v)、至少0.08%(v/v)、至少0.09%(v/v)、至少0.1%(v/v)、至少0.5%(v/v)、至少1.0%(v/v)、至少1.5%(v/v)、至少2.0%(v/v)、至少2.5%(v/v)、至少3.0%(v/v)、至少3.5%(v/v)、至少4.0%(v/v)、至少4.5%(v/v)、至少5.0%(v/v)、至少5.5%(v/v)、至少6.0%(v/v)、至少6.5%(v/v)、至少7.0%(v/v)、至少7.5%(v/v)、至少8.0%(v/v)、至少8.5%(v/v)、至少9.0%(v/v)、至少9.5%(v/v)、至少10%(v/v)、至少15%(v/v)、至少20%(v/v)、至少25%(v/v)、至少30%(v/v)或至少35%(v/v)。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制剂的表面活性剂的量为至多0.01%(v/v)、至多0.02%(v/v)、至多0.03%(v/v)、至多0.04%(v/v)、至多0.05%(v/v)、至多0.06%(v/v)、至多0.07%(v/v)、至多0.08%(v/v)、至多0.09%(v/v)、至多0.1%(v/v)、至多0.5%(v/v)、至多1.0%(v/v)、至多1.5%(v/v)、至多2.0%(v/v)、至多2.5%(v/v)、至多3.0%(v/v)、至多3.5%(v/v)、至多4.0%(v/v)、至多4.5%(v/v)、至多5.0%(v/v)、至多5.5%(v/v)、至多6.0%(v/v)、至多6.5%(v/v)、至多7.0%(v/v)、至多7.5%(v/v)、至多8.0%(v/v)、至多8.5%(v/v)、至多9.0%(v/v)、至多9.5%(v/v)、至多10%(v/v)、至多15%(v/v)、至多20%(v/v)、至多25%(v/v)、至多30%(v/v)或至多35%(v/v)。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氨基酸。本文使用的术语“氨基酸”是指具有通式H2NCHRCOOH的分子,其中R是有机取代基。可考虑将任何氨基酸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氨基酸的量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氨基酸包括20种常规氨基酸和非常规的氨基酸。氨基酸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甘氨酸、脯氨酸、4-羟基脯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赖氨酸、肌氨酸、γ-氨基丁酸。氨基酸赋形剂的其他非限制性实例可见于,Ansel,文献见上文,(1999);Gennaro,文献见上文,(2000);Hardman,文献见上文,(2001);和Rowe,文献见上文,(2003),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氨基酸。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甘氨酸、脯氨酸、4-羟基脯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赖氨酸、肌氨酸或γ-氨基丁酸。
可考虑将任何量的氨基酸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氨基酸的量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加至所述试剂的氨基酸的量为约0.1%(w/v)、约0.5%(w/v)、约1.0%(w/v)、约1.5%(w/v)、约2.0%(w/v)、约2.5%(w/v)、约3.0%(w/v)、约3.5%(w/v)、约4.0%(w/v)、约4.5%(w/v)、约5.0%(w/v)、约5.5%(w/v)、约6.0%(w/v)、约6.5%(w/v)、约7.0%(w/v)、约7.5%(w/v)、约8.0%(w/v)、约8.5%(w/v)、约9.0%(w/v)、约9.5%(w/v)、约10%(w/v)、约15%(w/v)、约20%(w/v)、约25%(w/v)、约30%(w/v)或约35%(w/v)。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加至所述试剂的氨基酸的量为至少0.1%(e/v)、至少0.5%(w/v)、至少1.0%(w/v)、至少1.5%(w/v)、至少2.0%(w/v)、至少2.5%(w/v)、至少3.0%(w/v)、至少3.5%(w/v)、至少4.0%(w/v)、至少4.5%(w/v)、至少5.0%(w/v)、至少5.5%(w/v)、至少6.0%(w/v)、至少6.5%(w/v)、至少7.0%(w/v)、至少7.5%(w/v)、至少8.0%(w/v)、至少8.5%(w/v)、至少9.0%(w/v)、至少9.5%(w/v)、至少10%(w/v)、至少15%(w/v)、至少20%(w/v)、至少25%(w/v)、至少30%(w/v)或至少35%(w/v)。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加至所述试剂的氨基酸的量为至多0.1%(w/v)、至多0.5%(w/v)、至多1.0%(w/v)、至多1.5%(w/v)、至多2.0%(w/v)、至多2.5%(w/v)、至多3.0%(w/v)、至多3.5%(w/v)、至多4.0%(w/v)、至多4.5%(w/v)、至多5.0%(w/v)、至多5.5%(w/v)、至多6.0%(w/v)、至多6.5%(w/v)、至多7.0%(w/v)、至多7.5%(w/v)、至多8.0%(w/v)、至多8.5%(w/v)、至多9.0%(w/v)、至多9.5%(w/v)、至多10%(w/v)、至多15%(w/v)、至多20%(w/v)、至多25%(w/v)、至多30%(w/v)或至多35%(w/v)。
可考虑将多种非蛋白质赋形剂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所述多种非蛋白质赋形剂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包含多种非蛋白质赋形剂。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包含,例如,至少2种非蛋白质赋形剂、至少3种非蛋白质赋形剂、至少4种非蛋白质赋形剂、至少5种非蛋白质赋形剂、至少6种非蛋白质赋形剂、至少7种非蛋白质赋形剂或至少8种非蛋白质赋形剂。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包含,例如至多2种非蛋白质赋形剂、至多3种非蛋白质赋形剂、至多4种非蛋白质赋形剂、至多5种非蛋白质赋形剂、至多6种非蛋白质赋形剂、至多7种非蛋白质赋形剂或至多8种非蛋白质赋形剂。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包含,例如2-10种非蛋白质赋形剂、2-8种非蛋白质赋形剂、2-6种非蛋白质赋形剂、2-4种非蛋白质赋形剂、3-10种非蛋白质赋形剂、3-8种非蛋白质赋形剂、3-6种非蛋白质赋形剂、3-4种非蛋白质赋形剂、4-10种非蛋白质赋形剂、4-8种非蛋白质赋形剂或4-6种非蛋白质赋形剂。例如,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包含2种不同的糖和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包含糖、表面活性剂和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包含非蛋白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梭菌毒素有效成分,或者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包含糖、非蛋白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梭菌毒素活性成分。
可考虑将任何比例的非蛋白质赋形剂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赋形剂比例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当将2种非蛋白质赋形剂加至所述制剂时,第一种赋形剂与第二种赋形剂的比例为至少400∶1、至少300∶1、至少200∶1、至少150∶1、至少100∶1、至少50∶1、至少20∶1、至少15∶1、至少10∶1、至少9∶1、至少8∶1、至少7∶1、至少6∶1、至少5∶1、至少4∶1、至少3∶1、至少2∶1、至少1∶1、至少1∶2、至少1∶3、至少1∶4、至少1∶5、至少1∶6、至少1∶7、至少1∶8、至少1∶9、至少1∶10、至少1∶15、至少1∶20、至少1∶50、至少1∶100、至少1∶150、至少1∶200、至少1∶300或至少1∶400。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当将3种非蛋白质赋形剂加至所述制剂时,第一种赋形剂、第二种赋形剂和第三种赋形剂之间的比例为至少10∶2∶1、至少9∶2∶1、至少8∶2∶1、至少7∶2∶1、至少6∶2∶1、至少5∶2∶1、至少4∶2∶1、至少3∶2∶1、至少2∶2∶1、至少10∶1∶1、至少9∶1∶1、至少8∶1∶1、至少7∶1∶1、至少6∶1∶1、至少5∶1∶1、至少4∶1∶1、至少3∶1∶1、至少2∶1∶1或至少1∶1∶1。
还考虑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任选地包括,但不局限于其他可药用组分(或药物组分),包括但不局限于,缓冲液、防腐剂、张力调节剂、盐、抗氧化剂、渗透性调节剂、乳化剂、增甜剂或调味剂等。可使用多种用于调节pH的缓冲液和方法来制备本说明书公开的药物组合物,条件是得到的制剂是可药用的。这样的缓冲液包括,但不局限于乙酸盐缓冲液、硼酸盐缓冲液、柠檬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中性缓冲盐水和磷酸盐缓冲盐水。应理解可将酸或碱按需要用于调节药物组合物的pH。可考虑将任何缓冲的pH水平用于配制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有效pH水平能够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有效pH水平是至少约pH 5.0、至少约pH 5.5、至少约pH 6.0、至少约pH 6.5、至少约pH 7.0或约pH 7.5。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个方面,有效pH水平为至多约pH 5.0、至多约pH 5.5、至多约pH 6.0、至多约pH 6.5、至多约pH 7.0或至多约pH 7.5。在该实施方案的又另一个方面,有效pH水平是约pH 5.0至约pH 8.0、有效pH水平是约pH 5.0至约pH 7.0、有效pH水平是约pH 5.0至约pH 6.0、是约pH 5.5至约pH 8.0、有效pH水平是约pH 5.5至约pH 7.0、有效pH水平是约pH 5.5至约pH5.0、是约pH 5.5至约pH 7.5、有效pH水平是约pH 5.5至约pH pH 6.5。
可考虑将任何浓度的缓冲液用于配制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有效浓度的缓冲液能够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缓冲液的有效浓度为至少0.1mM、至少0.2mM、至少0.3mM、至少0.4mM、至少0.5mM、至少0.6mM、至少0.7mM、至少0.8mM或至少0.9mM。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缓冲液的有效浓度为至少1.0mM、至少2.0mM、至少3.0mM、至少4.0mM、至少5.0mM、至少6.0mM、至少7.0mM、至少8.0mM或至少9.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缓冲液的有效浓度为至少10mM、至少20mM、至少30mM、至少40mM、至少50mM、至少60mM、至少70mM、至少80mM或至少9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缓冲液的有效浓度为至少100mM、至少200mM、至少300mM、至少400mM、至少500mM、至少600mM、至少700mM、至少800mM或至少90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方面,缓冲液的有效浓度为至多0.1mM、至多0.2mM、至多0.3mM、至多0.4mM、至多0.5mM、至多0.6mM、至多0.7mM、至多0.8mM或至多0.9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缓冲液的有效浓度为至少1.0mM、至多2.0mM、至多3.0mM、至多4.0mM、至多5.0mM、至多6.0mM、至多7.0mM、至多8.0mM或至多9.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缓冲液的有效浓度为至多10mM、至多20mM、至多30mM、至多40mM、至多50mM、至多60mM、至多70mM、至多80mM或至多9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缓冲液的有效浓度为至多100mM、至多200mM、至多300mM、至多400mM、至多500mM、至多600mM、至多700mM、至多800mM或至多90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缓冲液的有效浓度为约0.1mM至约900mM、0.1mM至约500mM、0.1mM至约100mM、0.1mM至约90mM、0.1mM至约50mM、1.0mM至约900mM、1.0mM至约500mM、1.0mM至约100mM、1.0mM至约90mM或1.0mM至约50mM。
可药用抗氧化剂包括但不局限于,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乙酰半胱氨酸、丁基羟基苯甲醚和丁基羟基甲苯。可用的防腐剂包括但不局限于苯扎氯铵、氯丁醇、硫柳汞、乙酸苯汞、硝酸苯汞、稳定的氧氯组合物例如PURITE,以及螯合剂,例如DTPA或DTPA-双酰胺、钙DTPA和CaNaDTPA-双酰胺。可用于药物组合物的张力调节剂包括但不局限于,盐,例如氯化钠和氯化钾。所述药物组合物可以以盐的形式提供并且可以与很多酸形成,所述酸包括但不局限于盐酸、硫酸、乙酸、乳酸、酒石酸、琥珀酸等。更容易溶于水性溶剂或其他质子性溶剂的盐是相应的游离碱形式。应理解药学领域已知的这些和其他物质可纳入可用于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可药用组分的其他非限制性实例可见于,例如Ansel,文献见上文,(1999);Gennaro,文献见上文,(2000);Hardman,文献见上文,(2001);和Rowe,文献见上文,(2003),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可考虑将任何浓度的盐用于配制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使用该有效浓度的盐能够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盐的有效浓度为至少0.1mM、至少0.2mM、至少0.3mM、至少0.4mM、至少0.5mM、至少0.6mM、至少0.7mM、至少0.8mM或至少0.9mM。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盐的有效浓度为至少1.0mM、至少2.0mM、至少3.0mM、至少4.0mM、至少5.0mM、至少6.0mM、至少7.0mM、至少8.0mM或至少9.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盐的有效浓度为至少10mM、至少20mM、至少30mM、至少40mM、至少50mM、至少60mM、至少70mM、至少80mM或至少9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盐的有效浓度为至少100mM、至少200mM、至少300mM、至少400mM、至少500mM、至少600mM、至少700mM、至少800mM或至少90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盐的有效浓度为至多0.1mM、至多0.2mM、至多0.3mM、至多0.4mM、至多0.5mM、至多0.6mM、至多0.7mM、至多0.8mM或至多0.9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盐的有效浓度为至多1.0mM、至多2.0mM、至多3.0mM、至多4.0mM、至多5.0mM、至多6.0mM、至多7.0mM、至多8.0mM或至多9.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盐的有效浓度为至多10mM、至多20mM、至多30mM、至多40mM、至多50mM、至多60mM、至多70mM、至多80mM或至多9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盐的有效浓度为至多100mM、至多200mM、至多300mM、至多400mM、至多500mM、至多600mM、至多700mM、至多800mM或至多900mM。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盐的有效浓度为约0.1mM至约900mM、0.1mM至约500mM、0.1mM至约100mM、0.1mM至约90mM、0.1mM至约50mM、1.0mM至约900mM、1.0mM至约500mM、1.0mM至约100mM、1.0mM至约90mM或1.0mM至约50mM。
本说明书公开的药物组合物一般作为包含肉毒毒素活性成分的可药用组合物给药。本文使用的术语“可药用”是指当被给予个体时不产生有害的、过敏的或其他不良的或不需要的反应的任何分子实体或组合物。本文使用的术语“可药用组合物”与“药物组合物”同义,是指本说明书公开的治疗有效浓度的活性成分,例如本说明书公开的任何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医学和兽医应用。药物组合物可单独或结合其他补充性活性成分、试剂、药物或激素给予患者。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药物组合物的恢复效能。本文使用的术语“恢复效能”与“恢复活性”在用于提及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时同义,是指通过储存复原制剂中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效能除以在将所述活性梭菌毒素成分加入测试溶液之前确定的所述活性梭菌毒素成分的效能计算得到的百分比。“恢复效能”在用于提及水性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时,是指通过储存制剂中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效能除以在将所述活性梭菌毒素成分加入测试溶液之前确定的所述活性梭菌毒素成分的效能计算得到的百分比。本文使用的术语“效能”是指通过例如小鼠生物测定或体外梭菌毒素轻链活性测定而测得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表现出来的生物学活性水平。举例(非限制性的实例)来说,对于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60%的恢复是指复原后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效能是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加至所述制剂前的效能的60%。再举例(非限制性的实例)来说,对于水性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50%的恢复是指储存后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效能是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加至所述制剂前的效能的50%。
可用多种效能或活性测定来确定所述恢复效能。例如,对于具有致死能力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用确定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LD50值的体内测定来确定恢复效能,所述体内测定例如,小鼠致死测定或指趾外展分值(Digit Abduction Score(DAS))测定。或者可使用基于细胞的效能测定或体外效能测定。另一个实例是,对于不具有致死能力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使用基于细胞的活性测定或体外活性测定来确定恢复效能。体内效能测定的实例在例如Lindstrom and Korkeala,Laboratory Diagnostics ofBotulism,Clin.Microbiol.Rev.19(2):298-314(2006)中进行了描述,该文献以引用的方式纳入本文。基于细胞的效能测定的实例可见于,例如Fernandez-Salas,et al.,Cell-based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Assays for Clostridial Toxins,美国专利7,183,066;Fernandez-Salas,et al.,Botulinum Toxin Screening Assays,美国专利7,598,027;上述每篇文献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文。体外效能测定的实例可见于,例如Steward,et al.,FRET Protease Assays for Clostridial Toxins,美国专利7,332,567;Williams,et al.,Fluoresence Polarization Assays for Determining ClostridialToxin Acivity,美国专利7,300,607;Steward,et al.,GFP-SNAP25Fluorescence Release Assay for Botulinum Neurotoxin Protease Activity,美国专利7,374,896;Cai,et al.,Botulism Diagnostics:From Clinical Symptomsto in vitro Assays,Crit.Rev.Microbiol.33(2):109-125(2007);上述每篇文献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文。
可考虑将任何水平的恢复效能用于配制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存在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文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表现出的恢复效能为至少10%、至少20%、至少30%、至少40%、至少50%、至少60%、至少70%、至少80%、至少90%或至少100%。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表现出的恢复效能为至多10%、至多20%、至多30%、至多40%、至多50%、至多60%、至多70%、至多80%、至多90%或至多100%。在又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表现出的恢复效能为约20%至约100%、约20%至约90%、约20%至约80%、约20%至约70%、约20%至约60%或约20%至约50%。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表现出的恢复效能为约40%至约100%、约40%至约90%、约40%至约80%、约40%至约70%、约40%至约60%或约40%至约50%。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药物组合物形式。本文使用的术语“药物组合物形式”是指所述药物组合物是被加工为固体形式还是液体形式。将药物组合物制剂加工为固体形式可通过例如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实现。将药物组合物制剂加工为水性形式可简单地通过加入溶解或悬浮固体赋形剂以形成溶液的溶质在混合阶段实现。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是固体形式。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是液体形式。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药物组合物的储存条件。本文使用的术语“药物组合物的储存条件”是指当所述药物组合物在用合适的溶液在给药前复原之前以固体形式存放的位置。可考虑将任何储存条件用于储存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条件是在用合适的溶液复原时可恢复治疗有效量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储存在环境温度下。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储存的环境温度为至少16℃、至少18℃、至少20℃或至少22℃。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储存的环境温度为至多16℃、至多18℃、至多20℃或至多22℃。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储存的环境温度为约16℃至约24℃、约16℃至约22℃、约16℃至约20℃或约18℃至约24℃。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储存在低于冰点的温度下。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储存的温度为至少0℃、至少-20℃、至少-70℃或至少-120℃。在该实施方案的其他方面,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储存的温度为至多0℃、至多-20℃、至多-70℃或至多-120℃。在该实施方案的另外其他方面,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储存的温度为约0℃至约-20℃、约-5℃至约-20℃、约0℃至约-15℃、约-5℃至约-15℃、约0℃至约-70℃、约-20℃至约-70℃、约-20℃至约-120℃。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部分地提供稳定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对于本发明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当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储存一段时间后的恢复效能是该活性成分初始恢复效能的至少70%时,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是稳定的。例如,当含有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表现如下时,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是稳定的:例如,表现出100%的初始恢复效能,并在1年后测试时表现出至少70%的恢复效能;表现出90%的初始恢复效能,并在1年后测试表现出至少63%的恢复效能;表现出80%的初始恢复效能,并在1年后测试时表现出至少56%的恢复效能;表现出70%的初始恢复效能,并在1年后测试时表现出至少49%的恢复效能;或表现出60%的初始恢复效能,并在1年后测试时表现出至少42%的恢复效能。
本说明书公开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的一些方面可描述如下:
1.一种经柠檬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蔗糖,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5.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一种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乳糖,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乳糖,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5.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一种经柠檬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乳糖,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一种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在氯化钠溶液中的乳糖,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6.一种经磷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葡聚糖3K,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7.一种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PVP 17,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8.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PVP 17,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9.一种经柠檬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PVP 17,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5.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10.一种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VP 17和有效量的氯化钠,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11.一种经柠檬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PEG 3350,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12.一种经组氨酸缓冲的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PEG 3350,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13.一种经柠檬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5.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14.一种经柠檬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15.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和有效量的蔗糖,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16.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和有效量的蔗糖,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17.一种经磷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和有效量的蔗糖,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18.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有效量的蔗糖和有效量的氯化钠,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19.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和有效量的PVP 17,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0.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和有效量的PVP 17,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1.一种经柠檬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和有效量的PVP 17,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2.一种经磷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和有效量的PVP17,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3.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有效量的PVP 17和有效量的氯化钠,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4.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和有效量的PEG 3350,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5.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和有效量的PVP 17,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6.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和有效量的PEG 3350,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6.一种经柠檬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和有效量的PEG 3350,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7.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8.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29.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和有效量的氯化钠,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0.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和有效量的聚山梨醇酯80,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1.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2.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3.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和有效量的氯化钠,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4.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葡聚糖3K和有效量的PEG3350,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5.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VP 17和有效量的PEG 3350,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6.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VP 17和有效量的PEG3350,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7.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葡聚糖3K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8.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葡聚糖3K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39.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葡聚糖40K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0.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葡聚糖40K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1.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VP 17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2.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VP 17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3.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VP 17、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和有效量的氯化钠,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4.一种经柠檬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EG 3350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5.一种经磷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EG 3350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6.一种经组氨酸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EG 3350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7.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VP 17和有效量的聚山梨醇酯80,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8.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有效量的PVP 17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49.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有效量的PVP 17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0.一种经磷酸盐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有效量的PVP17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1.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有效量的PVP 17、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和有效量的氯化钠,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2.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有效量的乳糖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3.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有效量的乳糖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4.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蔗糖、有效量的PVP 17和有效量的PEG 3350,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5.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乳糖、有效量的PEG 3350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6.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葡聚糖3K、有效量的PEG 3350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7.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葡聚糖3K、有效量的PEG3350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7.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VP 17、有效量的PEG 3350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8.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VP 17、有效量的PEG 3350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8.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PVP 17、有效量的甘氨酸和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59.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糖赋形剂和有效量的表面活性剂赋形剂。
60.5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糖赋形剂是单糖、二糖或三糖。
61.5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表面赋形剂是聚羟亚烃、聚山梨醇酯、聚乙二醇十二烷基醚或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
62.5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63.5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
64.63的组合物,其中使用柠檬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或组氨酸缓冲液来缓冲所述组合物。
65.5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有效量的氯化钠。
66.5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有效量的非蛋白质聚合物赋形剂。
67.6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非蛋白质聚合物赋形剂是葡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菊粉、淀粉或淀粉衍生物。
68.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非蛋白质聚合物赋形剂和有效量的表面活性剂赋形剂。
69.68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非蛋白质聚合物赋形剂是葡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菊粉、淀粉或淀粉衍生物。
70.68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赋形剂是聚羟亚烃、聚山梨醇酯、聚乙二醇十二烷基醚或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
71.68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72.68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
73.72的组合物,其中使用柠檬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或组氨酸缓冲液来缓冲所述组合物。
74.68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有效量的氯化钠。
75.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第一种非蛋白质聚合物赋形剂、有效量的第二种非蛋白质聚合物赋形和有效量的表面活性剂赋形剂。
76.75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种非蛋白质聚合物赋形剂是葡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菊粉、淀粉或淀粉衍生物。
77.75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种非蛋白质聚合物赋形剂是葡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菊粉、淀粉或淀粉衍生物。
78.75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赋形剂是聚羟亚烃、聚山梨醇酯、聚乙二醇十二烷基醚或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
79.75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80.75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pH 6.5.
81.80的组合物,其中使用柠檬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或组氨酸缓冲液来缓冲所述组合物。
82.75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有效量的氯化钠。
83.1-82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是梭菌毒素复合物、梭菌毒素、修饰的梭菌毒素或重靶向的梭菌毒素。
84.8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梭菌毒素复合物是BoNT/A复合物、BoNT/B复合物、BoNT/C1复合物、BoNT/D复合物、BoNT/E复合物、BoNT/F复合物、BoNT/G复合物、TeNT复合物、BaNT复合物或BuNT复合物。
85.83的复合物,其中所述梭菌毒素复合物是900-kDa BoNT/A复合物、500-kDa BoNT/A复合物、300-kDa BoNT/A复合物、500-kDa BoNT/B复合物、500-kDa BoNT/C1复合物、500-kDa BoNT/D复合物、300-kDaBoNT/D复合物、300-kDa BoNT/E复合物或300-kDa BoNT/F复合物。
86.8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是BoNT/A、BoNT/B、BoNT/C1、BoNT/D、BoNT/E、BoNT/F、BoNT/G、TeNT、BaNT或BuNT。
87.8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BoNT/A是BoNT/A1、BoNT/A2、BoNT/A3、BoNT/A4或BoNT/A5。
88.8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是重靶向的BoNT/A、重靶向的BoNT/B、重靶向的BoNT/C1、重靶向的BoNT/D、重靶向的BoNT/E、重靶向的BoNT/F、重靶向的BoNT/G、重靶向的TeNT、重靶向的BaNT或重靶向的BuNT。
89.83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包含阿片样物质靶向部分、速激肽靶向部分、黑皮质素靶向部分、粒蛋白靶向部分、神经肽Y相关肽靶向部分、神经激素靶向部分、神经调节细胞因子靶向部分、激肽靶向部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靶向部分、神经生长因子靶向部分、胰岛素生长因子靶向部分、表皮生长因子靶向部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部分、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靶向部分、生长衍生神经营养因子靶向部分、神经营养蛋白靶向部分、头激活肽靶向部分、neurturin靶向部分、persephrin靶向部分、artemin靶向部分、转化生长因子β靶向部分、骨形态发生蛋白靶向部分、生长分化因子靶向部分、激活蛋白靶向部分、胰高血糖素样激素靶向部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靶向部分、生长激素释放激素靶向部分、血管活性肠肽靶向部分、肠抑胃肽靶向部分、降钙素相关肽内脏肠肽靶向部分(如胃泌素、胃泌素释放肽或缩胆囊肽)或PAR肽靶向部分。
90.8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阿片样物质靶向部分是脑啡肽、内啡素、内啡肽、强啡肽、伤害感受肽或血吗啡样肽。
91.8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速激肽是P物质、神经肽K、神经肽γ、神经激肽A、神经激肽B(NKB)、血细胞激肽或endokinin。
92.一种经缓冲的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和有效量的海藻糖以及有效量的聚羟亚烃188,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至约pH 5.5至约6.5,并且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稳定至少1年。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阐释本发明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且不意欲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非蛋白质稳定的制剂——一种赋形剂
进行实验来确定含有单一非蛋白质赋形剂的制剂对复原后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恢复的效应。将测试的非蛋白质赋形剂单独或结合所列出的缓冲液或盐加入(表2)。将全部所述制剂混合、冻干、复原并以相同的方式检测效能,每种制剂使用相同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但是每种制剂用不同的非蛋白质赋形剂或用不同量的所述非蛋白质赋形剂来配制。
通过首先向无菌水加入指示量的所述非蛋白质赋形剂来形成溶液来合成制剂。然后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加入所述溶液以得到所述制剂。加入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为约150单位的900-kDaBoNT/A复合物、约150单位的150kDa BoNT/A或约250ng的100kDa重靶向的BoNT/A,其中修饰为用阿片样物质配体代替所述BoNT/A结合结构域,参见,例如,Steward,L.E.et al.,Modified Clostridial Toxinswith Enhanced Translocation Capabilities and Altered TargetingActivity For Non-Clostridial Toxin Target Cells,U.S.PatentApplication No.11/776,075(Jul.11,2007);Dolly,J.O.et al.,Activatable Clostridial Toxins,美国专利申请No.11/829,475(Jul.27,2007);Foster,K.A.et al.,Fusion Proteins,国际专利公布WO2006/059093(Jun.8,2006);和Foster,K.A.et al.,Non-CytotoxicProtein Conjugates,国际专利公布WO 2006/059105(Jun.8,2006),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文。将所述制剂加工为固体形式(通过冻干或真空干燥),储存规定的时间段(约1天,至少3个月或至少1年),用无菌水或指定的缓冲液复原,然后进行测定以确定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
为了测定梭菌毒素、梭菌毒素复合物或修饰的梭菌毒素的恢复效能,通过小鼠LD50生物测定来测定所复原的制剂。对于每种复原的制剂,各自均在生理盐水中制备最少6种系列稀释液,剂量间隔为1.33,并且一般每个剂量组使用5只或6只小鼠(重量为17-22g之间的雌性Swiss Weber)。对所述小鼠以腹膜内方式注入右下腹部并且记录每种稀释液随后72小时内的死亡率。所述稀释液以这样的方式制备,即最浓的稀释液产生被注射小鼠的至少80%的死亡率,最低浓度的稀释液产生被注射小鼠的不超过20%的死亡率。最少4种稀释液必须落在死亡率的单调下降范围内,即,2个最大的死亡率和2个最小的死亡率必需是递减的(不相等)。所述单调下降范围从不低于80%的死亡率开始。同时进行两个参考标准测定。将在注射后三天观察期内50%小鼠死亡的稀释液定义为包含1个单位(1U)的肉毒毒素的稀释液。所述小鼠LD50生物测定按照小鼠50%致死剂量或“LD50”确定了梭菌毒素、梭菌毒素复合物或修饰的梭菌毒素的效能。因此,一个单位的梭菌毒素、梭菌毒素复合物或修饰的梭菌毒素被定义为当进行腹膜内注射时杀死50%的经注射小鼠的毒素量,即LD50
恢复被表示为百分比,并且通过储存复原制剂中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效能除以所述活性梭菌毒素成分在加入所述测试溶液之前的效能计算得到。因此,例如,60%的恢复是指复原后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效能是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在加入所述制剂之前的效能的60%。最大理论恢复效能是100%。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下,含有梭菌毒素复合物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当所述制剂含有单一非蛋白质赋形剂时稳定性很差(表2)。
当使用的单一赋形剂是糖时,仅二糖乳糖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初始恢复效能,当加入约10mg至约50mg的乳糖(约1%(w/v)至约5%(w/v))时显示出约15%至约40%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表2)。此外,尽管表现出恢复,含有乳糖作为单一赋形剂的测试制剂在1年储存后表现得不是很稳定,因为除了20mg乳糖外,对于其他任何测试量都没有检测到恢复效能(表2)。加入10mg柠檬酸钠(pH 5.5)和磷酸钾(pH 5.5)同时提高包含乳糖作为单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当所述乳糖制剂包含10mM柠檬酸钠(pH 5.5)时,初始恢复效能从约41%提高到约60%,当所述乳糖制剂包含10mM磷酸钾(pH 5.5)时,初始恢复效能从约41%提高到约71%(表2)。此外,当在储存于环境温度或冰点温度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使用pH5.5的缓冲液而非水时,储存至少1年后也观察到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增加(表2)。但是,向含有乳糖作为单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10mM柠檬酸钠(pH 6.5)没有提高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或长期稳定性(表2)。出人意料的是,向含有乳糖作为单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10mM磷酸钾(pH 6.5)实际上完全消除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表2)。最后,向含有乳糖作为单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10mM氯化钠没有提高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或长期稳定性(表2)。
二糖蔗糖和海藻糖以及三糖蜜三糖在用作单一赋形剂时无论怎样都没有显示出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此外,除一个例外以外,向含有这些糖作为单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缓冲液或氯化钠没有提高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或长期稳定性(表2)。所述的唯一例外是含有蔗糖和10mM柠檬酸钠(pH5.5)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该制剂表现出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44%初始恢复效能,当储存在环境温度或冰点温度下时,该程度的恢复保持了至少1年(表2)。
含有多羟基化合物(甘露醇)作为单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没有表现出任何恢复效能(表2)。向包含甘露醇作为单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缓冲液或氯化钠没有提高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或长期稳定性(表2)。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57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58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59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60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611
当使用的单一赋形剂是非蛋白质聚合物时,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依赖于使用的非蛋白质聚合物的类型和加入的特定缓冲液。例如,葡聚糖3K和葡聚糖4K当作为所单一赋形剂时无论怎样都没有显示出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另一方面,加入约60mg的PEG3350(约2%(w/v))导致约47%的初始恢复效能。类似地,加入约5mg至约20mg的PVP17(约0.5%(w/v)至约2%(w/v))导致约39%至约52%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
总之,当用葡聚糖3K或葡聚糖40K作为单一赋形剂时,加入各种缓冲液都没有提高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唯一的例外是在10mM磷酸钾(pH 5.5)中的含有葡聚糖3K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其中初始恢复效能从0%提高至约66%,该恢复效能保持了至少1年。出乎意料的是,当用PEG3350或PVP17作为单一赋形剂时,加入各种缓冲液明显地提高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例如,在包含PEG3350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加入10mM柠檬酸钠(pH 5.5)将恢复效能从0%提高至约76%;加入10mM磷酸钾(pH 5.5)将恢复效能从0%提高至约80%;而加入10mM组氨酸缓冲液(pH 5.5)将恢复效能从0%提高至约72%(表2)。在所有的情况下,加入这些缓冲液均在环境温度和冰点温度下产生至少1年的长期稳定性。
在包含PVP17作为单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观察到了类似但更加复杂的结果。例如,在包含PVP17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加入10mM柠檬酸钠(pH 5.5)将初始恢复效能从约43%提高至约113%;加入10mM柠檬酸钠(pH 6.5)将初始恢复效能从约43%提高至约81%;加入10mM磷酸钾(pH 5.5)将初始恢复效能从约43%提高至约97%;而加入10mM磷酸钾(pH 5.5)将初始恢复效能从约43%提高至约83%。然而,尽管所有测试的缓冲液均表现出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增加的恢复效能,但只有加入柠檬酸钠缓冲液可产生至少1年的长期稳定性。最后,包含PVP17作为单一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没有提高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
当使用的单一赋形剂是表面活性剂时,没有检测到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此外,使用多种缓冲液导致混杂的恢复效能。例如,在包含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加入10mM柠檬酸钠(pH5.5)将初始恢复效能从约0%提高至约81%;加入10mM柠檬酸钠(pH6.5)将初始恢复效能从约0%提高至约56%;而加入10mM磷酸钾(pH5.5)将初始恢复效能从约0%提高至约39%;但是加入10mM磷酸钾(pH6.5)完全没有提高恢复效能(表2)。但是,只有加入10mM柠檬酸钠(pH 5.5)能产生储存在环境温度或冰点温度下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长期稳定性(表2)。
因此,一般情况下,包含单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不会产生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显著的恢复效能,当这样的组合物储存至少1年时尤其如此。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向所述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缓冲液可导致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提高。然而,特定的赋形剂与特定的缓冲液的配对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
实施例2
非蛋白质稳定的制剂——两种赋形剂
进行实验来确定含有两种不同非蛋白质赋形剂的制剂对复原后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恢复的效应。将测试的非蛋白质赋形剂单独或结合所列出的缓冲液或盐加入(表3-5)。将全部制剂混合、冻干、复原并以相同的方式检测效能,每种制剂使用相同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但是每种制剂用不同的非蛋白质赋形剂或用不同量的所述非蛋白质赋形剂来配制。
如实施例1所描述合成、加工、储存并复原所述测试的制剂。使用实施例1所描述的小鼠LD50生物测定来确定恢复效能。恢复被表示为百分比,并且通过储存复原制剂中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效能除以所述活性梭菌毒素成分在加入所述测试溶液之前的效能计算得到。结果显示当所述制剂含有两种非蛋白质赋形剂时,包含梭菌毒素复合物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以被稳定(表3-5)。
包含两种不同糖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产生混杂的结果。例如,包含乳糖和蔗糖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看起来没有显著地提高恢复效能。例如,包含约5%(w/v)乳糖的组合物引起约35%的初始恢复效能,包含约5%(w/v)蔗糖的组合物没有引起恢复效能(表2),而包含约5%(w/v)乳糖和约5%(w/v)蔗糖的组合物引起约27%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类似地,包含约2%(w/v)乳糖的组合物引起约41%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包含约1%(w/v)蔗糖的组合物没有引起恢复效能(表2),而包含约2%(w/v)乳糖和约1%(w/v)蔗糖的组合物引起约68%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尽管包含约2%(w/v)乳糖和约1%(w/v)蔗糖的组合物的初始恢复效能增加,然而包含约2%(w/v)乳糖和约1%(w/v)蔗糖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长期稳定性与仅包含约2%(w/v)乳糖的组合物相似(参见表3和表4)。
类似地,与包含约2%乳糖作为唯一的糖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相比,加入10mM柠檬酸钠(pH 5.5)、10mM柠檬酸钠(pH 6.5)和10mM磷酸钾(pH 5.5)对包含约2%乳糖和约1%蔗糖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均没有影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包含2%(w/v)乳糖和1%(w/v)蔗糖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加入10mM磷酸钾(pH 6.5)将初始恢复效能从0%增加至约50%,并且该制剂在冰点温度稳定至少1年。同样令人惊讶的是,在包含2%(w/v)乳糖和1%(w/v)蔗糖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加入10mM氯化钠提高了初始恢复效能(对比2%(w/v)的乳糖、10mM氯化钠引起约39%的恢复,2%(w/v)的蔗糖、10mM氯化钠引起0%的恢复,以及2%(w/v)的乳糖、1%(w/v)的蔗糖、10mM氯化钠引起约61%的恢复)。更重要的是,该制剂在环境温度和冰点温度都产生至少1年的长期稳定性。
包含蔗糖并包含海藻糖或甘露醇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没有提高初始恢复效能,大部分组合无论怎样都没有引起恢复。类似地,包含蔗糖和甘露醇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没有提高初始恢复效能(对比5%(w/v)蔗糖引起约35%的恢复(表2),5%(w/v)甘露醇引起0%的恢复(表2),而5%(w/v)乳糖和5%(w/v)甘露醇引起约23%的恢复(表3))。
包含糖和非蛋白质聚合物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扩展了对产生所述梭菌毒素有效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有效的赋形剂量的范围。例如,各种量的蔗糖结合各种量的PVP17扩展了对提高所述梭菌毒素有效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有效的赋形剂量的范围。当用范围为约5mg至约250mg(约0.5%(w/v)至约25%(w/v))的蔗糖作为唯一赋形剂时,没有观察到可检测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而约5mg至约20mg(约0.5%(w/v)至约2%(w/v))的PVP 17引起初始恢复效能。然而,包含约30mg至约250mg(约3%(w/v)至约25%(w/v)的蔗糖和约30mg至约250mg(约3%(w/v)至约25%(w/v)的PVP17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约39至约62%的初始恢复效能(这些量的这些赋形剂各自单独不引起可检测的恢复)。再举例来说,约5mg的蔗糖(约0.5%(w/v))结合约50mg的PVP 17(约5%(w/v))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提高至约39%(表3)(这些量的这些赋形剂各自单独不引起可检测的恢复)。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66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68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69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70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71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72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731
根据加入的量,向包含蔗糖和PVP17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各种缓冲液影响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或长期稳定性(表3)。例如,包含约20mg蔗糖和10mg PVP17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约77%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然而,向该制剂加入柠檬酸钠缓冲液引起约87%至约100%的提高的恢复效能(表3)。此外,向包含20mg蔗糖和10mg PVP17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约pH 5.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当储存于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产生至少1年的长期稳定性(表3)。类似地,尽管没有提高观察到的初始恢复效能的程度,包含约20mg蔗糖和10mg PVP17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约pH 5.5至约pH 6.5的磷酸钾缓冲液中引起储存在环境温度下的所述制剂的长期稳定性的显著提高(表3)。
在包含蔗糖和PVP17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向所述制剂加入氯化钠看起来对初始恢复效能没有很大影响。然而,在氯化钠中的包含约20mg蔗糖和10mg PVP17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储存在环境温度下的所述制剂的长期稳定性的显著提高(表3)。
作为另一个实例来说,尽管当用约5mg至约50mg(约0.5(w/v)至约5%(w/v))的蔗糖作为唯一赋形剂时,或者当用约50mg的PEG3350(约5%(w/v))作为唯一赋形剂时,没有观察到可检测的恢复效能,但是两者结合使用时显示出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约35%至约44%的提高。
包含乳糖和非蛋白质聚合物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还扩展了对产生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有效的赋形剂量的范围。例如,当用作唯一赋形剂时,乳糖在约10mg至约50mg(约1%(w/v)至约5%(w/v))可有效地增加恢复效能,而PVP 17在约5mg至约20mg(约0.5%(w/v)至约2%(w/v))可有效地增加恢复效能(表2)。然而,约5mg乳糖(约0.5%(w/v))和约0.5mg PVP 17(约0.05%(w/v))结合可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提高至约52%(表3)(这些量的这些赋形剂各自单独不引起可检测恢复,参见表2)。作为另一个实例来说,约5mg乳糖(约0.5%(w/v))结合约50mg PVP 17(约5%(w/v))可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提高至约52%(表3)(这些浓度的这些赋形剂各自单独不引起可检测恢复,参见表2)。
此外,将乳糖以该糖单独不能有效产生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的量加入包含作为唯一赋形剂其量足以产生初始恢复效能的PVP 17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看起来可提高初始恢复效能。例如,约5mg乳糖(约0.5%(w/v))结合约5mg至约20mg的PVP 17(约0.5%(w/v)至约2%(w/v))分别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提高至约57%、约65%和约49%(表3)。该恢复效能显著高于当用PVP 17作为唯一赋形剂时观察到的恢复(参见表2,单独5mg(0.5%(w/v))的PVP 17引起约48%的恢复;单独10mg(1%(w/v))的PVP17引起约52%的恢复;单独20mg(2%(w/v))的PVP17引起约43%的恢复)。类似地,约0.5mg的乳糖(0.05%(w/v))结合约5mg至约20mg的PVP 17(约0.5%(w/v)至约2%(w/v))分别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提高至约65%、约47%和约65%(表3)。总之,该恢复效能显著高于当用PVP 17作为唯一赋形剂时观察到的恢复(参见表2,单独5mg(0.5%(w/v))的PVP 17引起约48%的恢复;单独10mg(1%(w/v))的PVP17引起约52%的恢复;单独20mg(2%(w/v))的PVP17引起约43%的恢复)。
当乳糖结合PEG3350时可以看到类似的结果。包含约50mg(约5%(w/v))乳糖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35%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而包含约50mg PEG3350(约5%(w/v))的梭菌毒素组合物不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然而,包含约50mg乳糖(约5%(w/v))和约50mg PEG3350(约5%(w/v))的梭菌毒素组合物引起53%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还在各种缓冲的溶液中的包含乳糖和PEG3350的梭菌毒素组合物中观察到初始恢复效能的提高(参见表3)。
包含糖和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很宽范围的赋形剂量下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的有效提高。例如,仅蔗糖和仅聚羟亚烃188不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可检测恢复效能(表2)。出乎意料的是,包含约1.25mg至约60mg的乳糖(约0.125%(w/v)至约6%(w/v))和约0.25mg至约50mg的聚羟亚烃188(约0.025%(w/v)至约5%(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都导致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恢复效能提高至约43%至约115%(表3)。此外,所有这样的结合都产生储存在至少低于冰点温度下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至少1年的长期稳定性(表3)。
值得注意的是,在包含蔗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向所述制剂加入各种缓冲液看起来对储存在低于冰点温度下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或长期稳定性没有很大影响(表3)。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向包含蔗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各种缓冲液显著地提高了储存在环境温度下时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长期稳定性(表3)。向包含蔗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氯化钠看起来对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或长期稳定性没有很大影响(表3)。
当蔗糖结合聚山梨醇酯80时可见类似的结果。包含蔗糖作为唯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组合物没有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检测的恢复效能(表2)。但是,包含约10mg至约20mg蔗糖(约1%(w/v)至约2%(w/v))和约0.25mg至约2.5mg聚山梨醇酯80(约0.025%(w/v)至约0.25%(w/v))的梭菌毒素组合物引起约78%至约102%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在包含蔗糖和聚山梨醇酯80的梭菌毒素组合物中还观察到了长期稳定性的提高(参见表3)。
作为另一个实例来说,仅蔗糖和仅聚羟亚烃188都没有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检测的恢复效能(表2)。出乎意料的是,包含约1.25mg至约60mg蔗糖(约0.125%(w/v)至约6%(w/v))和约0.25mg至约50mg聚羟亚烃188(约0.025%(w/v)至约5%(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都导致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提高至约43%至约115%(表3)。此外,所有这样的结合都产生储存在至少低于冰点温度时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至少1年的长期稳定性(表3)。
包含乳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还扩展了对产生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有效的赋形剂量的范围。例如,当用作唯一赋形剂时,乳糖在约10mg至约50mg(约1%(w/v)至约5%(w/v))可有效地恢复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表2),而仅聚羟亚烃188不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可检测恢复效能(表2)。然而,约0.625至约5mg的乳糖(约0.0625%(w/v)至约0.5%(w/v))结合约0.3125mg至约2.5mg聚羟亚烃188(约0.03125%(w/v)至约0.25%(w/v))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提高至约73%至约107%(表3)(这些量的这些赋形剂各自单独不引起可检测恢复,参见表2)。此外,所有这样的结合都产生储存在至少低于冰点温度时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至少1年的长期稳定性(表3)。
此外,聚羟亚烃188以该表面活性剂单独不能有效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恢复的量加入包含作为唯一赋形剂其量足以产生初始恢复效能的乳糖,看起来可提高初始恢复效能。例如,约20mg至约55mg的乳糖(约2%(w/v)至约5.5%(w/v))结合约5.5mg至约20mg的聚羟亚烃188(约0.55%(w/v)至约2%(w/v))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提高至约63%至约108%(表3)。该恢复效能显著高于当用乳糖作为唯一赋形剂时观察到的恢复(参见表2,单独10mg(1%(w/v))的乳糖引起约15%的恢复;单独20mg(2%(w/v))的乳糖引起约41%的恢复;单独50mg(2%(w/v))的乳糖引起约35%的恢复)。
根据加入的量,向包含乳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各种缓冲液影响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或长期稳定性(表3)。例如,包含约20mg乳糖和10mg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约63%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然而,向该制剂加入约pH 5.5至约pH 6.5缓冲的溶液引起约81%至约115%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同样地,向这些制剂加入缓冲液引起储存于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至少1年提高的长期稳定性。类似地,尽管向包含乳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氯化钠不会对初始恢复效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其会极大地提高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长期稳定性,储存于环境温度时尤其如此(表3)。
包含两种非蛋白质聚合物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提高。例如,当将葡聚糖3K以这种非蛋白质聚合物单独不能有效产生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的量加入包含作为唯一赋形剂其量足以产生初始恢复效能的PEG 3350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时,看起来可提高初始恢复效能。因此,包含葡聚糖3K和PEG 3350的组合物在以下物质中显示出初始恢复效能提高:水(对比单独PEG 3350的0%初始效能(表2)与葡聚糖3K和PEG 3350一起的47%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柠檬酸钠缓冲液(对比在柠檬酸钠缓冲液(pH 5.5)中的单独PEG 3350的76%初始恢复效能(表2)与在柠檬酸钠缓冲液(pH 5.5)中的葡聚糖3K和PEG 3350一起的92%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以及对比在柠檬酸钠缓冲液(pH 6.5)中的单独PEG 3350的57%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与在柠檬酸钠缓冲液(pH 6.5)中的葡聚糖3K和PEG 3350一起的82%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磷酸钾缓冲液(对比在磷酸钾缓冲液(pH5.5)中的单独PEG 3350的80%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与在磷酸钾缓冲液(pH 5.5)中的葡聚糖3K和PEG 3350一起的101%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以及对比在磷酸钾缓冲液(pH 6.5)中的单独PEG 3350的0%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与在柠檬酸钠缓冲液(pH 6.5)中的葡聚糖3K和PEG 3350一起的102%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和组氨酸缓冲液(对比在组氨酸缓冲液(pH 5.5)中的单独PEG 3350的72%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与在组氨酸缓冲液(pH 5.5)中的葡聚糖3K和PEG 3350一起的82%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
包含PVP 17和PEG 3350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扩展了对产生所述梭菌毒素有效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有效的赋形剂量的范围。例如,当用PVP 17以约30mg至约250mg(约3%(w/v)至约25%(w/v))量的范围作为唯一赋形剂时,没有观察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而只有超过约60mg(约6%(w/v))的量的PEG 3350才能引起初始恢复效能(表2)。然而,包含约30mg至约40mg PVP 17(约3%(w/v)至约4%(w/v))和约20mg至30mg PEG 3350(约2%(w/v)至约3%(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约80%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这些赋形剂各自单独不引起可检测初始恢复效能)。同样地,当用PEG 3350以超过约60mg(约6%(w/v))的量作为唯一赋形剂时,没有观察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检测的恢复效能,而约5mg至约20mg(约0.5%(w/v)至约2%(w/v))的PVP 17引起初始恢复效能(表2)。然而,包含约40mg至约55mg(约4%(w/v)至约5.5%(w/v))PEG 3350和约20mg(约2%(w/v))PVP 17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约68%的初始恢复效能(20mg(约2%(w/v))PVP 17单独引起43%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当将各种缓冲的溶液加入所述制剂时也观察到了这种提高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
包含非蛋白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的有效提高。例如,单独的葡聚糖3K和单独的聚羟亚烃188都不能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可检测恢复效能(表2)。出乎意料的是,包含葡聚糖3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约78%至约98%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此外,还在缓冲的溶液中的包含葡聚糖3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观察到了该协同效应(表4)。单独的葡聚糖3K和单独的聚羟亚烃188没有引起包含柠檬酸钠缓冲液或磷酸钾缓冲液的制剂(pH 6.5)中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可检测恢复效能(表2)。然而,向包含葡聚糖3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柠檬酸钠缓冲液(pH 5.5)引起约82%至约100%的初始恢复效能;加入柠檬酸钠缓冲液(pH 6.5)引起约85%至约99%的初始恢复效能;加入磷酸钾缓冲液(pH 6.5)引起约82%至约103%的初始恢复效能;加入组氨酸缓冲液(pH 5.5)引起约103%至约125%的初始恢复效能;以及加入组氨酸缓冲液(pH 6.5)引起约115%至约134%的初始恢复效能。此外,这样缓冲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还产生至少1年的长期稳定性。类似地,还在磷酸钾缓冲液(pH 5.5)中的包含葡聚糖3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观察到提高的恢复(对比单独葡聚糖3K的66%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单独聚羟亚烃188的39%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以及葡聚糖3K和聚羟亚烃188一起的约90%至约120%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在磷酸钾缓冲液(pH5.5)中的包含葡聚糖3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储存于环境温度或低于冰点温度时还表现出提高的长期稳定性。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80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82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83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84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85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881
在包含葡聚糖40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观察到了类似程度的初始恢复和长期稳定性的提高。例如,单独葡聚糖40K和单独聚羟亚烃188都没有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检测的恢复效能(表2)。出乎意料的是,包含葡聚糖40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约85%至约102%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还在缓冲的溶液中的包含葡聚糖40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观察到了该协同效应。单独葡聚糖40K和单独聚羟亚烃188在包含磷酸钾缓冲液(pH 6.5)的制剂中都没有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可检测恢复效能(表2)。然而,向包含葡聚糖40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磷酸钾缓冲液(pH 6.5)引起约102%至约115%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此外,包含葡聚糖40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多种其他缓冲溶液中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的提高。因此,包含葡聚糖40K和聚羟亚烃188的组合物在以下物质中显示出初始恢复效能的提高:柠檬酸钠缓冲液(对比在柠檬酸钠缓冲液(pH 5.5)中单独的聚羟亚烃188的81%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与在柠檬酸钠缓冲液(pH 5.5)中葡聚糖40K和聚羟亚烃188的128%的初始恢复效能;并且对比在柠檬酸钠缓冲液(pH 5.5)中单独的聚羟亚烃188的56%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与在柠檬酸钠缓冲液(pH 6.5)中葡聚糖40K和聚羟亚烃188的100%的初始恢复效能));以及磷酸钾缓冲液(pH 5.5)(对比在磷酸钾缓冲液(pH 5.5)中单独的聚羟亚烃188的39%的初始恢复效能(表2)与在磷酸钾缓冲液(pH 5.5)中葡聚糖40K和聚羟亚烃188的103%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
包含PVP 17和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宽范围的赋形剂量下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的有效提高。例如,用作唯一赋形剂时,PVP17在约5mg至约20mg(约0.5%(w/v)至约2%(w/v))的量的范围内有效地提高了恢复效能。如上所述,聚羟亚烃188单独不能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检测的恢复效能。然而,约0.3125mg至约2.5mg的PVP 17(约0.03%(w/v)至约0.25%(w/v))结合约0.625mg至约5mg的聚羟亚烃188(约0.06%(w/v)至约0.5%(w/v))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提高至约64%至约80%(这些浓度的这些赋形剂各自单独不能引起可检测的恢复)。类似地,约30mg至约60mg的PVP 17(约3%(w/v)至约6%(w/v))结合约1.5mg至约5mg的聚羟亚烃188(约0.15%(w/v)至约0.5%(w/v))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提高至约68%至约77%(这些浓度的这些赋形剂各自单独不能引起可检测的恢复)。向包含PVP 17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各种缓冲液或氯化钠时看起来对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或长期稳定性没有很大影响(表4)。
PVP 17结合聚山梨醇酯80观察到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初始恢复效能的类似提高(表4)。包含约5mg至约10mg的PVP 17(约0.5%(w/v)至约1%(w/V))作为唯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组合物引起约48%至约52%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表2)。然而,包含约5mg至约10mg的PVP 17(约0.5%(w/v)至约1%(w/V))和约0.25mg至约2.5mg聚山梨醇酯80(约0.025%(w/v)至约0.25%(w/v))的梭菌毒素组合物引起约82%至约90%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在包含蔗糖和聚山梨醇酯80的梭菌毒素组合物中还观察到了长期稳定性的提高(参见表4)。
当用一些缓冲溶液配制包含PEG 3350和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时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的提高。例如,单独PEG 3350和单独聚羟亚烃188不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可检测恢复效能(表2)。类似地,包含PEG 3350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水中不能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可检测恢复效能(表4)。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包含PEG 3350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缓冲制剂中有效地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引起初始恢复和长期稳定性的提高(表4)。例如,包含约60mg PEG 3350(约6%(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pH 5.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引起约76%的初始恢复效能,而包含约20mg PEG 3350(约2%(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约pH 5.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引起约81%的初始恢复效能。但是,包含约40mg至约60mg PEG 3350(约4%(w/v)至约6%(w/v))和约3mg至约20mg聚羟亚烃188(约0.3%(w/v)至约2%(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pH 5.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引起约90%至约101%的初始恢复效能。这些制剂中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长期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表4)。
类似地,包含约60mg PEG 3350(约6%(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约pH 6.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引起约57%的初始恢复效能,而包含约20mg PEG 3350(约2%(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约pH6.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引起约80%的初始恢复效能。然而,包含约40mg至约60mg PEG 3350(约4%(w/v)至约6%(w/v))和约3mg至约20mg的聚羟亚烃188(约0.3%(w/v)至约2%(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约pH 6.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引起约83%至约98%的初始恢复效能。这些制剂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长期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参见表4)。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931
包含多羟基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也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例如,单独甘露醇和单独聚羟亚烃188均没有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检测的恢复效能(表2)。出乎意料的是,包含甘露醇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表5)。
包含氨基酸和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也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例如,单独甘氨酸和单独聚羟亚烃188没有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检测的恢复效能(表2)。出乎意料的是,包含甘氨酸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约30%至约35%的的恢复效能(表5)。
实施例3
非蛋白质稳定的制剂——三种赋形剂
进行实验来确定含有三种不同非蛋白质赋形剂的制剂对复原后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恢复的效应。将测试的非蛋白质赋形剂单独或结合所列出的缓冲液或盐加入(表6)。将全部所述制剂混合、冻干、复原并以相同的方式检测效能,每种制剂使用相同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但是每种制剂用不同的非蛋白质赋形剂或用不同量的所述非蛋白质赋形剂来配制。
如实施例1所描述混合、加工、储存并复原所述测试的制剂。使用实施例1所描述的小鼠LD50生物测定来确定恢复效能。恢复被表示为百分比,并且通过储存复原制剂中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效能除以所述活性梭菌毒素成分加入所述测试溶液之前的效能计算得到。结果显示当所述制剂含有三种非蛋白质赋形剂时,包含梭菌毒素复合物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以被稳定(表6)。
包含糖、非蛋白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有效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例如,包含约10mg蔗糖(1%(w/v))和约10mg PVP 17(1%(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显示出约77%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同样地,包含约10mg蔗糖(约1%(w/v))和约10mg聚羟亚烃188(约1%(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显示出约59%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类似地,包含10mg至约20mg的Kollodon17(约1%(w/v)至约2%(w/v))和约10mg至约20mg聚羟亚烃188(约1%(w/v)至约2%(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显示出约71%至约82%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然而,包含约10mg蔗糖(约1%(w/v))、约10mg PVP 17(约1%(w/v))和约10mg聚羟亚烃188(约1%(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显示出约102%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表6)。在包含约15mg蔗糖(约1.5%(w/v))、约30mg PVP 17(约3%(w/v))和约15mg聚羟亚烃188(约1.5%(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观察到了约89%的初始恢复效能的类似提高(表6)。根据加入的每种赋形剂的量,向包含蔗糖、PVP17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各种缓冲液或氯化钠提高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初始恢复效能或长期稳定性(表6)。
包含2种不同的糖以及一种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有效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例如,包含蔗糖、乳糖和聚羟亚烃188的组合物引起约81%至约114%的初始恢复效能(表6)。出乎意料的是,向包含蔗糖、乳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加入约pH 6.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提高了初始恢复效能。例如,包含约20mg蔗糖(约2%(w/v))和约20mg乳糖(约2%(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约pH 6.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引起41%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同样地,包含约20mg蔗糖(约2%(w/v))和约10mg聚羟亚烃188(约1%(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约pH6.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引起90%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类似地,包含约20mg乳糖(约2%(w/v))和约10mg聚羟亚烃188(约1%(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约pH 6.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引起约81%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然而,包含全部3种赋形剂的组合物在约pH 6.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引起约99%的初始恢复效能(表6)。
包含一种糖和两种不同的非蛋白质聚合物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提高了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例如,包含约5mg至约20mg蔗糖(约0.5%(w/v)至约2%(w/v))和约5mg至约15mg PVP 17(约0.5%(w/v)至约1.5%(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约58%至约77%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同样地,包含约5mg至约50mg蔗糖(约0.5%(w/v)至约5%(w/v))和约5mg至约50mg PEG 3350(约0.5%(w/v)至5%(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约35%至约44%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类似地,包含约30mg至40mg PVP 17(约3%(w/v)至约4%(w/v))和约20mg至约30mg PEG 3350(约2%(w/v)至约2%(w/v))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约80%的初始恢复效能(表4)。然而,包含全部三种赋形剂的组合物引起约82%至约102%的初始恢复效能(表6)。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97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98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099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100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101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1021
包含两种不同的非蛋白质聚合物和一种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有效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例如,包含葡聚糖3K、PEG 3350和聚羟亚烃188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水中时引起约81%至约104%的初始恢复效能,在约pH 5.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时引起约88%至约106%的初始恢复效能,在约pH 6.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时引起约76%至约96%的初始恢复效能,在约pH6.5的磷酸钾缓冲液中时引起约87%至约96%的初始恢复效能,在约pH 6.5的磷酸钾缓冲液中时引起约82%至约106%的初始恢复效能,在约pH 5.5的组氨酸缓冲液中时引起约70%至约102%的初始恢复效能,并且在约pH 6.5的组氨酸缓冲液中时引起约65%至约102%的初始恢复效能(表6)。类似地,包含PVP 17、PEG 3350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有效恢复效能和长期稳定性(表6)。
实施例4
非蛋白质稳定的制剂——150kDa梭菌毒素
进行实验以制备多种制剂,其中包含在所述制剂中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是150-kDa梭菌毒素(表7)。将测试的非蛋白质赋形剂单独或结合所列出的缓冲液或盐加入(表7)。将全部所述制剂混合、冻干、复原并以相同的方式检测效能,每种制剂使用相同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但是每种制剂用不同的非蛋白质赋形剂或用不同量的所述非蛋白质赋形剂来配制。
如实施例1所描述混合、加工、储存并复原所述测试的制剂,但加入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为150单位的150kDa BoNT/A。使用实施例1所描述的小鼠LD50生物测定来确定恢复效能。恢复被表示为百分比,并且通过储存复原制剂中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效能除以在所述活性梭菌毒素成分加入所述测试溶液之前的效能计算得到。结果显示当所述制剂含有两种或多种非蛋白质赋形剂时,包含150-kDa梭菌毒素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以被稳定(表7)。
包含糖和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有效初始恢复效能。例如,单独蔗糖和单独聚羟亚烃188没有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可检测恢复效能(表7)。出乎意外的是,包含蔗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约113%的恢复效能(表7)。这些关于150kDa BoNT/A的发现与在实施例1-3中观察到的900-kDa BoNT/A毒素复合体的协同恢复类似,其中包含蔗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约99%的初始恢复效能(表3)。
包含乳糖和/或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产生如对实施例1-3中的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所见的混杂结果。例如,包含乳糖作为唯一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没有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150kDa BoNT/A)任何可检测恢复效能(表7)。考虑到当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为所述900-kDa BoNT/A复合物时,包含乳糖作为唯一赋形剂的药物组合物的恢复效能是约35%的发现(表2),所述不引起恢复是出乎意料的。包含聚羟亚烃188作为唯一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没有引起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可检测的恢复效能(表7),该发现与实施例1中讨论的那些类似。更令人惊讶的是,包含乳糖和聚羟亚烃188作为赋形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约110%的初始恢复效能(表7)。因此,如所述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一样,包含乳糖和聚羟亚烃188的药物组合物中存在所述150kDa BoNT/A的协同恢复。
包含两种非蛋白质聚合物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也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有效初始恢复效能。例如,包含葡聚糖40K和/或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也产生与对实施例1-3中的所述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中所见相当的结果。例如,在包含葡聚糖40K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中观察到了所述150kDaBoNT/A的恢复,但是所述150kDa BoNT/A的初始恢复效能较低(对比表7中所述150kDa BoNT/A约50%的初始恢复效能与表4中所述900-kDa BoNT/A约85%的初始恢复效能)。
包含PEG 3350和/或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产生与对实施例1-3中的所述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所见稍微不同的结果。例如,在包含PEG 3350和聚羟亚烃188的药物组合物中观察到了所述150kDa BoNT/A约47%的初始恢复效能(表7)。考虑到当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是所述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时,包含PEG3350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没有检测出恢复效能的发现(表4),该恢复是出乎意料的。然而,包含PEG 3350和/或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在约pH 5.5的柠檬酸缓冲液中产生与对实施例1-3中的所述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所见相当的结果。例如,包含PEG 3350和/或聚羟亚烃188的药物组合物在约pH 5.5的柠檬酸钠缓冲液中观察到了所述150kDa BoNT/A的恢复,但是所述150kDa BoNT/A的初始恢复效能较低(对比表7中所述150kDaBoNT/A约52%的初始恢复效能和表4中所述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约90%的初始恢复效能)。类似地,包含PEG 3350和/或聚羟亚烃188的药物组合物在约pH 5.5的磷酸钾缓冲液中观察到了所述150kDa BoNT/A的恢复,但是所述150kDa BoNT/A的初始恢复效能较低(对比表7中所述150kDa BoNT/A约53%的初始恢复效能和表4中所述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约98%的初始恢复效能)。
Figure BPA0000141780980106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1071
实施例5
非蛋白质稳定的制剂-重靶向的梭菌毒素
进行实验以制备多种制剂,其中包含在所述制剂中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是重靶向的梭菌毒素(表8)。将测试的所述非蛋白质赋形剂单独或结合所列出的缓冲液或盐加入(表8)。将全部所述制剂混合、冻干、复原并以相同的方式检测效能,每种制剂使用相同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但是每种制剂用不同的非蛋白质赋形剂或用不同量的所述非蛋白质赋形剂来配制。
如实施例1所描述混合、加工、储存并复原所述测试的制剂,但是加入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是约250ng的100kDa重靶向的BoNT/A,其中所述修饰是用阿片样物质配体代替所述BoNT/A结合结构域,参见,例如,Steward,L.E.et al.,Modified Clostridial Toxins withEnhanced Translocation Capabilities and Altered Targeting Activity ForNon-Clostridial Toxin Target Cells,美国专利申请No.11/776,075(Jul.11,2007);Dolly,J.O.et al.,Activatable Clostridial Toxins,美国专利申请No.11/829,475(Jul.27,2007);Foster,K.A.et al.,Fusion Proteins,International Patent Publication WO 2006/059093(Jun.8,2006);和Foster,K.A.et al.,Non-Cytotoxic Protein Conjugates,InternationalPatent Publication WO 2006/059105(Jun.8,2006),上述每篇文献都以引用的方式全文纳入本说明书。
为确定重靶向的梭菌毒素的恢复效能,用体外轻链测定来检测所述复原制剂的酶活性。在该测定中,用1.0mL包含2mM DTT、300μMZnCl2和50mM HEPES(pH 7.4)的消化缓冲液复原所述固体制剂并在37℃下孵育30分钟。孵育过后,将500μL所述孵育制剂转移至新管并且加入5.0μL的200μM猝灭释放荧光底物(SNAPTIDE520)。将该混合物在30℃下孵育约18至约20小时以使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消化所述猝灭释放荧光底物。通过向所述消化混合物加入25μL的5%TFA来终止所述反应。然后通过常规反相高效液相层析(RP-HPLC)法来分离并测量被复原制剂切断的猝灭释放荧光底物的量,从而分析所述猝灭的消化复合物。对于该RP-HPLC分析,将所述猝灭的消化混合物转移至HPLC瓶中,将25μL该混合物注入柱中(Waters SYMMETRY300TM C18,3.5μm,4.6×150mm),所述柱的流速被设置为1.0mL/min,柱温被设置为35℃。运行时间为20分钟,注射延迟为5分钟。梯度流动相为溶液A,包含0.1%溶于水的TFA,以及溶液B,包含0.1%溶于乙腈的TFA。梯度程序如下:0-10分钟,90%A和10%B;10-15分钟,80%A和20%B;以及15-20分钟,100%B。将多波长荧光检测器设为激发波长为322nm,发射波长为420nm,并用常规软件收集并分析数据。使用荧光检测通过保留时间来鉴定切断产物并通过峰面积对所述产物定量。切断的猝灭释放荧光底物一般在5.7分钟的保留时间洗脱出来。
Figure BPA0000141780980110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1111
Figure BPA00001417809801131
为测定重靶向的梭菌毒素的恢复效能,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通过恢复的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量来检测所述复原制剂。用抗150kDa BoNT/A(由于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存在与BoNT/A抗体相同的表位)的第一多克隆抗体(捕捉抗体)包被用于所述ELISA的微量滴定板。在将所述抗体在2-8℃在96孔板上包被14-72小时后,加入测试样本并在25℃下轻微震荡孵育90分钟。然后加入第二抗体(与生物素分子缀合的捕捉抗体)并在25℃下轻微震荡孵育60分钟。在1小时孵育和几次洗涤步骤之后,将链亲和素-HPR缀合物加至所述板并在25℃下再轻微震荡孵育60分钟。在最后一步中,在几次洗涤步骤后,加入比色底物溶液(TMB-底物)并在室温下孵育5-7分钟直至出现测定颜色。通过UV/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来测量450nm下的吸光度。将测试样本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对比并测量蛋白质浓度。
恢复被表示为百分比,并且通过储存复原制剂中的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效能除以在所述活性梭菌毒素成分加入所述测试溶液之前的效能计算得到。当所述制剂以与所述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和150kDa BoNT/A相似的方式包含两种或多种非蛋白质赋形剂时,所述包含重靶向的梭菌毒素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可以被稳定。
结果显示包含糖和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有效初始恢复效能。例如,包含蔗糖或乳糖并包含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的恢复效能,该恢复效能与对所述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参见实施例1-3)和所述150kDa BoNT/A(实施例4)所观察到的结果类似。再举例来说,包含蔗糖和聚山梨醇酯20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的高恢复效能(表8)。再举例来说,包含蔗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的高恢复效能(表8)。再举例来说,包含海藻糖和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的高恢复效能(表8)。再举例来说,包含海藻糖、PEG 3550和聚山梨醇酯20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的高恢复效能(表8)。
所述结果还显示包含非蛋白质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也引起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的有效初始恢复效能。例如,包含葡聚糖40K或PEG 3550并包含聚羟亚烃188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引起所述重靶向的梭菌毒素的恢复效能,该恢复效能与对所述900-kDa BoNT/A毒素复合物(参见实施例1-3)和所述150kDaBoNT/A(实施例4)所观察到的结果类似。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01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03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04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05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06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07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08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09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10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11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13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14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15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16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17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19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20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21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221
Figure IPA00001417809300241

Claims (10)

1.一种无动物蛋白质的固体形式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梭菌毒素活性成分、有效量的糖赋形剂和有效量的表面活性剂赋形剂。
2.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糖赋形剂是单糖、二糖或三糖。
3.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单糖是蔗糖或海藻糖。
4.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赋形剂是聚羟亚烃、聚山梨醇酯、聚乙二醇十二烷基醚或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
5.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梭菌毒素活性成分储存在环境温度或冰点温度下时稳定至少1年。
6.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被缓冲为约pH 5.5至约pH6.5。
7.权利要求6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用柠檬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组氨酸缓冲液或组氨酸磷酸盐缓冲液来缓冲。
8.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有效量的氯化钠。
9.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还包含有效量的非蛋白质聚合物赋形剂。
10.权利要求9的组合物,其中所述非蛋白质聚合物赋形剂是葡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菊粉、淀粉或淀粉衍生物。
CN2009801563839A 2008-12-10 2009-12-10 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Pending CN1023075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9541.6A CN105833254A (zh) 2008-12-10 2009-12-10 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134508P 2008-12-10 2008-12-10
US12/331,816 US8168206B1 (en) 2005-10-06 2008-12-10 Animal protein-fre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US12/331,816 2008-12-10
US61/121,345 2008-12-10
PCT/US2009/067538 WO2010090677A1 (en) 2008-12-10 2009-12-10 Clostridial toxi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9541.6A Division CN105833254A (zh) 2008-12-10 2009-12-10 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7571A true CN102307571A (zh) 2012-01-04

Family

ID=4215442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63839A Pending CN102307571A (zh) 2008-12-10 2009-12-10 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CN201610169541.6A Pending CN105833254A (zh) 2008-12-10 2009-12-10 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9541.6A Pending CN105833254A (zh) 2008-12-10 2009-12-10 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2) EP3067049A1 (zh)
JP (5) JP2012512162A (zh)
KR (2) KR20160103551A (zh)
CN (2) CN102307571A (zh)
AU (1) AU2009339292B2 (zh)
CA (1) CA2746425C (zh)
RU (1) RU2535003C2 (zh)
WO (1) WO201009067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041A (zh) * 2014-07-31 2017-04-19 阿勒根公司 用于膀胱内灌注的生物制品的制剂
CN109803672A (zh) * 2016-09-13 2019-05-24 阿勒根公司 稳定的非蛋白质梭菌毒素组合物
CN113164565A (zh) * 2018-09-28 2021-07-23 益普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包含外源性活化环的梭菌神经毒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8206B1 (en) 2005-10-06 2012-05-01 Allergan, Inc. Animal protein-fre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US9107815B2 (en) * 2008-02-22 2015-08-18 Allergan, Inc. Sustained release poloxamer containing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RU2535003C2 (ru) * 2008-12-10 2014-12-10 Аллерган, Инк.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ие композиции токсина клостридий
PL2379104T3 (pl) 2008-12-31 2018-07-31 Revance Therapeutics, Inc. Preparaty toksyny botulinowej do wstrzykiwania
BRPI1015938A2 (pt) * 2009-06-25 2016-09-27 Revance Therapeutics Inc formulações da toxina botulínica livre de albumina
AU2011316111B2 (en) * 2010-10-12 2015-05-28 Merz Pharma Gmbh & Co. Kgaa Formulation suitable for stabilizing proteins, which is free of mammalian excipients
EP2627350A1 (en) 2010-10-14 2013-08-21 Allergan, Inc. Targeted delivery of targeted exocytosis modulators to the sphenopalatine ganglion for treatment of headache disorders
US20120244188A1 (en) 2011-03-25 2012-09-27 Allergan, Inc. Treatment of Sensory Disturbance Disorders
US20120251573A1 (en) 2011-03-28 2012-10-04 Allergan, Inc. Endopeptidase Treatment of Neuroendocrine Disorders
US20120251574A1 (en) 2011-03-28 2012-10-04 Allergan, Inc. Endopeptidase and Neurotoxin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Multiple Medical Conditions
US20120251575A1 (en) 2011-03-28 2012-10-04 Allergan, Inc. Endopeptidase Treatment of Involuntary Movement Disorders
US20120251518A1 (en) 2011-03-29 2012-10-04 Allergan, Inc. Endopeptidase Treatment of Sexual Dysfunction Disorders
US20120251515A1 (en) 2011-03-29 2012-10-04 Allergan, Inc. Endopeptidase Treatment of Cosmesis Disorders
US20120258132A1 (en) 2011-03-29 2012-10-11 Allergan, Inc. Vagal Nerve-Based Disorders
US20120251519A1 (en) 2011-03-29 2012-10-04 Allergan, Inc. Endopeptidase Treatment of Smooth Muscle Disorders
RU2640922C1 (ru) * 2011-03-31 2018-01-12 Меди-Токс Инк. Лиофилизированный препарат ботулотоксина
US10908146B2 (en) 2011-06-01 2021-02-02 Biomadison,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sensitivity in cell based assays
BR112013030964B1 (pt) 2011-06-01 2022-08-16 Biomadison, Inc Ensaio botulínico de não fret
US9303285B2 (en) 2012-01-04 2016-04-05 Biomadison, Inc. Methods and compounds for increasing sensitivity of botulinum assays
WO2012174123A1 (en) 2011-06-13 2012-12-20 Allergan, Inc. Treatment of psychological trauma
US20130171122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Allergan, Inc. Endopeptidase and neurotoxin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bladder disorders
LT2800973T (lt) * 2012-01-04 2018-09-10 Biomadison, Inc. Būdai ir junginiai, skirti botulino tyrimų jautrumo padidinimui
GB201219602D0 (en) 2012-10-31 2012-12-12 Syntaxin Ltd Recombinant clostridium botulinum neurotoxins
US20140170132A1 (en) 2012-12-18 2014-06-19 Allergan, Inc. Prophylatic treatment of herpes recurrence
US9480731B2 (en) 2013-12-12 2016-11-01 Medy-Tox, Inc. Long lasting effect of new botulinum toxin formulations
CA2947006A1 (en) * 2014-04-30 2015-11-05 Eric A. Forssen Formulations of biologics for intravesical instillation
WO2017179775A1 (en) * 2016-04-12 2017-10-19 Hugel Inc. Microstructure formulation techniques for botulinum toxin
KR101744900B1 (ko) * 2017-01-20 2017-06-08 주식회사 대웅 보툴리눔 독소를 포함하는 안정한 액상 조성물
US20190000935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Allergan, Inc. Dissolving film for delivery of an active agent
US20210040467A1 (en) * 2018-01-30 2021-02-11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 Corporation Production of botulinum neurotoxins using bacillus systems
KR102259423B1 (ko) * 2018-11-30 2021-06-02 주식회사 휴온스바이오파마 보툴리눔 독소의 안정화 액상 조성물
WO2020111852A1 (ko) * 2018-11-30 2020-06-04 주식회사 휴온스글로벌 보툴리눔 독소의 안정화 액상 조성물
CN112812240B (zh) * 2021-02-08 2022-03-15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超保坍后增强型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
IL308096A (en) 2021-07-08 2023-12-01 Ishihara Sangyo Kaisha Nematicidal compound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8204D0 (en) 1995-04-21 1995-06-07 Speywood Lab Ltd A novel agent able to modify peripheral afferent function
GB9617671D0 (en) 1996-08-23 1996-10-02 Microbiological Res Authority Recombinant toxin fragments
GB9818548D0 (en) 1998-08-25 1998-10-21 Microbiological Res Authority Treatment of mucas hypersecretion
US6776990B2 (en) 1999-04-08 2004-08-17 Allergan,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tis
US6335023B1 (en) * 1999-06-30 2002-01-01 Ruey J. Yu Oligosaccharide aldonic acids and their topical use
DE60032367T3 (de) 1999-08-25 2011-03-10 Allergan, Inc., Irvine Aktivierbare rekombinante neurotoxine
US20030180289A1 (en) 1999-09-23 2003-09-25 Foster Keith Alan Inhibition of secretion from non-neuronal cells
US6500436B2 (en) 2000-01-19 2002-12-31 Allergan, Inc. Clostridial toxin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pain
NZ520201A (en) * 2000-02-08 2004-04-30 Allergan Inc Botulinum toxi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a polysaccharide
JP4632480B2 (ja) * 2000-05-16 2011-02-16 レドックス・バイオサイエンス株式会社 チオレドキシン誘導物質
US7491799B2 (en) 2000-07-21 2009-02-17 Allergan, Inc. Modified botulinum neurotoxins
US7223577B2 (en) 2000-11-17 2007-05-29 Allergan, Inc.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and Clostridial neurotoxins
US7273722B2 (en) 2000-11-29 2007-09-25 Allergan, Inc. Neurotoxins with enhanced target specificity
US7374896B2 (en) 2001-08-28 2008-05-20 Allergan, Inc. GFP-SNAP25 fluorescence release assay for botulinum neurotoxin protease activity
US7332567B2 (en) 2001-08-28 2008-02-19 Allergan, Inc. Fret protease assays for clostridial toxins
JP2003119115A (ja) * 2001-10-15 2003-04-23 Kao Corp 染毛剤組成物
US7183066B2 (en) 2002-09-27 2007-02-27 Allergan, Inc. Cell-based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assays for clostridial toxins
US20040086532A1 (en) * 2002-11-05 2004-05-06 Allergan, Inc., Botulinum toxin formulations for oral administration
TWI260670B (en) 2003-05-28 2006-08-21 Futaba Denshi Kogyo Kk Conductive sintered compact for fixing electrodes in electronic device envelope
ES2374822T3 (es) 2004-02-24 2012-02-22 Allergan, Inc. Ensayo de selección de toxinas botul�?nicas.
US7514088B2 (en) 2005-03-15 2009-04-07 Allergan, Inc. Multivalent Clostridial toxin derivatives and methods of their use
US7825233B2 (en) 2004-06-30 2010-11-02 Allergan, Inc. Optimizing expression of active Botulinum Toxin type E
GB2416122A (en) * 2004-07-12 2006-01-18 Ipsen Ltd Botulinum neurotoxin composition
US7879341B2 (en) * 2004-07-26 2011-02-01 Merz Pharma Gmbh & Co. Kgaa Therapeutic composition with a botulinum neurotoxin
WO2006017749A2 (en) 2004-08-04 2006-02-16 Allergan, Inc. Optimizing expression of active botulinum toxin type a
GB2419527A (en) * 2004-10-28 2006-05-03 Ipsen Lt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botulinum neurotoxin
EP1830872B1 (en) 2004-12-01 2010-11-17 Health Protection Agency Fusion proteins
AU2005311098B2 (en) 2004-12-01 2011-08-11 Allergan, Inc. Non-cytotoxic protein conjugates
GB0426394D0 (en) 2004-12-01 2005-01-05 Health Prot Agency Fusion proteins
ES2420430T3 (es) 2005-03-03 2013-08-23 Allergan, Inc. Sistema libre de productos de origen animal y procedimiento de purificación de una toxina botulínica
AU2006227816B2 (en) 2005-03-15 2012-04-05 Allergan, Inc. Modified clostridial toxins with enhanced targeting capabilities for endogenous clostridial toxin receptor systems
ATE463506T1 (de) 2005-09-19 2010-04-15 Allergan Inc Mit clostriedientoxin aktivierbare clostridientoxine
CN101175478A (zh) * 2005-10-06 2008-05-07 阿勒根公司 非蛋白稳定的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US8137677B2 (en) 2005-10-06 2012-03-20 Allergan, Inc. Non-protein stabilized clostridial toxi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RU2535003C2 (ru) 2008-12-10 2014-12-10 Аллерган, Инк.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ие композиции токсина клостридий
EP2248518B1 (en) * 2009-04-17 2013-01-16 Merz Pharma GmbH & Co. KGaA Formulation for stabiliz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mixtures thereof.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041A (zh) * 2014-07-31 2017-04-19 阿勒根公司 用于膀胱内灌注的生物制品的制剂
CN109803672A (zh) * 2016-09-13 2019-05-24 阿勒根公司 稳定的非蛋白质梭菌毒素组合物
CN113164565A (zh) * 2018-09-28 2021-07-23 益普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包含外源性活化环的梭菌神经毒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9339292B2 (en) 2016-01-21
CA2746425C (en) 2016-05-03
WO2010090677A1 (en) 2010-08-12
EP3067049A1 (en) 2016-09-14
RU2011125601A (ru) 2013-01-20
JP2019108381A (ja) 2019-07-04
JP2012512162A (ja) 2012-05-31
AU2009339292A1 (en) 2011-07-07
KR20110106346A (ko) 2011-09-28
JP6424135B2 (ja) 2018-11-14
JP2015178505A (ja) 2015-10-08
EP2373294A1 (en) 2011-10-12
CN105833254A (zh) 2016-08-10
RU2535003C2 (ru) 2014-12-10
CA2746425A1 (en) 2010-08-12
JP2021113233A (ja) 2021-08-05
KR20160103551A (ko) 2016-09-01
JP2017186348A (ja) 2017-10-12
EP2373294B1 (en) 2016-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47878B2 (en) Animal protein-fre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N102307571A (zh) 梭菌毒素药物组合物
JP5690785B2 (ja) 改良されたボツリヌス毒素組成物
US8895713B2 (en) Clostridial neurotoxins with altered persistency
EP2419089B1 (en) Formulation for stabilizing proteins, which is free of mammalian excipients
AU2019253771A1 (en) Clostridial toxi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US11957740B2 (en) Complex of botulinum neurotoxin E and its binding protein as a formulation with enhanced potency
Bigalke 32 Properties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of Botulin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